You are on page 1of 49

NLP 之 14 种回应术详解

——舌灿莲花的艺术

霉耀酒

起笔写这篇文章,也是经过考虑许久的。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懒,

不太喜欢麻烦的东西(整理知识在我看来就是件麻烦事)。但是

最近看到很多群友感兴趣 NLP 回应术,并曾在聊天中多次谈到希

望有人讲讲这个重要的 NLP 技术。于是乎,我那喜欢表现的欲望

被勾起了(我的表现欲比怕麻烦更具有吸引力),顺便把这事当

做以前知识的复习,何乐而不为呢?

PS:20 岁的文艺青年有旺盛的表现欲,很正常的说~~

不说废话了,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我还是依旧用我那简单的

语言介绍,看懂应该没问题的。放心~~

按:我这篇文章把 14 回应术模式的具体分析放在了最后,前面

讲的都是关于回应术的一些必要介绍。如果你只对回应术的模式

分析感兴趣,那么你可以直接跳到后面去看。如果你想把整个回

应术掌握的更好,那么我建议你按班就部来阅读。这对于你牢固

掌握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先来说说什麽是回应术吧,以及它能做些什麽。

回应术是 NLP 中关于语言的高阶技术。而语言是构成我们的经验


世界的一部份。那么随着我们用语习惯的改变,我们的经验世界

也会随之而修改。回应术是专门针对我们语言中最具影响力的部

份——信念,改变它,使之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能性的技术。

我们人类无时无刻都生活在我们的信念中,但是有些信念使我们

举步维艰,寸步难行。随之,我们也会对生活产生绝望、不配、

无助的消极感觉。

但是当我们有了回应术,我们可以从一个更灵活的层面来重新审

视这些限制我们的信念,质疑其正确性,来使我们重新获得对生

活的美好向往。

既然已经简单说明了回应术,那就不能不谈下它的主治部份——

信念。

信念是什麽,这是很多初学回应术难搞清楚的问题之一。

在这,一个简单的等式就可以说明:

信念=规条+价值观

看到这,熟悉我的人,可能就会说了,9 啊,你这不是在说废话

吗?根本神马都没解释啊,还引进了两个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的东

西。不是越来越混乱了嘛。

对此,我只好说声抱歉。。。那个不展开讲就不好解释,你懂的。

别介意啊。对了,注明一下,上面的公式是抄李中莹老师的。不

是我自创的,因为李老师的好用,所以就借用一下,因为我懒。。。

那么接下来,我就有必要在解释一下什麽是规条和价值观。

规条:就是你要做的(或者认为的)事情或者某些做事的准则,
这部份常常和动作或者过程有关。

价值观:就是你做某事想得到或者以为可以得到的意义和好处。

说的更简单点就是包含着趋利避害的关系。而这部份呢,和规条

有所不同,它常常(但不一定都是,这一点要注意!)包含了一

个泛虚名词(如:爱,成功,平等,自由这类词,顺便提一下如

何鉴别泛虚名词,只要这个名词不能装入沃尔玛的购物推车里,

那就是泛虚名词。你应该没见过购物车里装有爱、成功、平等、

自由吧?要是你见过,请务必联系我,告诉我那家卖这些的沃尔

玛地址…我去买一些需要的…)。

虽然,我的公式是那样子写的,但是还要说明的是,那还不足以

构成一个信念,在规条和价值观之间还需要两种不同的关系将其

串联而成的。这两种关系分别是:因果论断和复合等同。

因果论断,很简单啦,就是 A 导致 B 嘛~~符号语言:A→B,大

家都懂的,但是要说明的是,这里的 A 指的是规条,B 是指价值

观。套回公式就是在说,规条导致价值观。

复合等同,也很简单啦,就是 A 等于 B 嘛~~符号语言:A=B,大

家都懂的啦~~这回没必要说明 A、B 指的是啥了,反正都相等了,

一样嘛~~套回公式就是在说,规条等于价值观。

话说,我这样写,大家觉不觉得我很欠打?但那也是没办法的嘛,

习惯了,不想改了(这也是限制性信念)。我觉得我这个人写东

西喜欢随意,尤其不喜欢写的跟那些教科书一样,没啥感情,不

好玩。所以,我会在接下来的介绍中,还是继续这种文法。因为
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让人看了不会觉得生厌,也比较生动

(虽然我高考语文没及格…)。看不习惯的朋友,还请多多见谅

啊~~

我这人学习某些东西的时候,总是觉得,光用理论语言说明是什

麽,是不太顶用的(甚至顶个毛线用啊?),因为我没那个基础,

还不如多举几个例子让我明白还好些(所以我也讨厌那些光讲道

理,不举例子的书;也恶心那些光讲大而无用的道理的人)。所

以,爲了大家牢固掌握什麽是信念,下面我就举些例子来详细说

明。

信念=规条+价值观(复合等同)

1. 你不给我买玩具,就是不爱我。
(小时候,我常常这样耍赖皮,

据老妈说,还曾经在地上打滚哭闹,活似泼猴。现在想想,

小时候的还真是麻烦啊…给老妈添了不少麻烦。在这里对老妈

说声,谢谢老妈啦。)

结构:不买玩具(规条)=不爱我(价值观)

2. 你不吹完这瓶酒,就是不给哥面子。
(寝室聚餐常常说的醉话。

这话常是我说的,因为我是寝室长…)

结构:不喝酒(规条)=不给面子(价值观)

3. 上课睡觉,就是不认真学习。(伟大的教育真理)

结构:睡觉(规条)=不认真学习(价值观)

信念=规条+价值观(因果关系)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名言)

结构:不努力(规条)→徒伤悲(价值观)

2. 多学些东西,以后成才的道路上有帮助。(我说的)

结构:多学(规条)→有助于成才(价值观)

3. 看书能使我心旷神怡。(还是我说的)

结构:看书(规条)→心旷神怡(价值观)

经过这几个详细的介绍,相信你对神马是信念应该有个全面的了

解了。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信念从何而来?

主要有四个途径(来自李中莹老师):

1. 本人自身经历而成。

2. 观察他人的经历归纳而成。

3. 接受别人的灌输。

4. 自我思考总结而成。

这个了解就行,不做详解。我们继续往下。

在这时,明智的的读者你,一定发现了一些问题。你心中一定在

这时有所疑惑。有疑惑是件好事,为啥是好事呢?因为你在思考!

如果你一路看下来没有一丝疑惑,那么无外乎有两种情况,一、

你是天才,我写的你全懂,甚至你的理解超过我。二、你看书不

会去思考,不思考的人,难以学会这个回应术。这是我下的断言,

信不信由你。

那么你感觉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个什麽样的问题呢?
我不说,我想要你先思考一会儿,时间你自己定。反正你看着办。

人这种生物嘛,对太容易得到的东西都不太会去珍惜,所以我决

定让你们先思考下。至于答案嘛,在下一页。

答案揭晓的时候到了,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出

信念?

我上面举得例子都是经过简化,目的是是你们更好地理解回应术

的结构而设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信念并不总是像我给的那样

是现成的。现举三个例子来说明。

1.“我要成功。”(没了,就这句…)

2.“我不得不这样做。”(完了,很郁闷是吧?)

3.“我要听老师的话,我要好好学习,我要认真听课,努力考取

一百分,这样才能孝敬父母,成为国家栋梁,报效祖国,为国争

光。”(这不科学…)

看完这三个例子,你觉得怎么样?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会遇

到的情况,信念结构要不就是不完整,要不就是太多并列。多系

哟?

答案就在你心中,你应该察觉了,你刚刚已经知道答案,这是一

定的。我没有在骗你,答案就是——问。如果你是个在思考的读

者,在我说了一句“多系哟?”时,你一定会产生疑问,这是什

麽意思?如果,知道意思的朋友,也会接着往下问,那到底该怎

么办?如果你产生了疑问,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学会了学习的真
谛——不懂就要问。至于解决方法,你可以靠自己,也可以请教

别人。如果我这里说你自己去想吧,估计你会骂死我……所以,

我还是一一说明吧~~

面对例子 1. “我要成功。
”这是个很明显的价值观,但是没有规

条,那么办?很简单,只需要问句:
“你要做些什麽才能达到呢?

要怎么做呢?如何才能达到?(之前是因果)成功是指什麽?(这

是符合等同)”这就把价值观和规条进行了连接,但是要注意,

我们对规条的定义,里面应该可以转换成动作或者过程才对,也

就是说,你要对之后他给的答案进行检验。搞不好,你还会继续

得到另一个价值观,那么这个东西就不叫信念了…对了,顺便给

回例子 1 的回答,“只要再抢上一票就可以了。”(这是索马里海

盗头头说的)

接下来看看第二个例子,“我不得不这样做。”这个,你懂的,规

条,但没价值观。经过例子一的分析,你不难猜出接下来要问的

是,
“你这样做是爲了什麽?可以得到什麽?有什麽目的吗?(因

果论断)这是什麽意思?这样做有何含义吗?(符合等同)”得

出价值观。同样,一样也需按照价值观的定义对得到的答案进行

检验。第二个例子得到的回答是,“这样我就可以把她留在我身

边了。
”(某痴情男子如是回答,其实我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麽…)

第三个例子展现的问题是最让人头疼的,因为规条和价值观都太

多了。有时候,你要面对的就是这种状况,很脑热,但同时这也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锻炼你自己能力的机会。这需要厘清能力,我
举的这个例子还是比较良性的,还有恶性的。里面会参杂些一堆

不知所以的抱怨、自我经历、混乱的想法等,这些都是需要你去

一一厘清的。这时候,你要不就是给他一个例子,让他按照这个

范例来说明自己的问题。要不就是让他自己精简。像这样问,
“听

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认真听课,考取一百分,这些,你能不能

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呢?”他回答,
“在学校表现好。”对价值观

这样问,“孝敬父母,成为国家栋梁,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你

也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他回答,
“成为有用的人。”这样一

厘清,关系就很清楚了:在学校好好表现可以使他成为一个有用

的人。

经过这三个例子的说明,相信你已经具有挖掘出信念的能力了,

之后的技术精进,就要靠你的不断练习咯。

以上面花了那么多篇幅介绍了信念,但是你可能还是会质疑——

这么短的一句话真的能限制或者改变一个人吗?

我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呢,我是属于班级吊

车尾的那种。老是被老师叫去办公室罚站(不是喝咖啡),因为

没交作业。基本都是一站,然后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就那么唰的

一下,过去了,再然后大家放学了。最后,我被老师训完话才放

学……

这是我的基本情况,学习就不用说了,数学是属于渣渣水平,一

直搞不懂除法(乘法倒是懂一些,不知为啥?)。老师对我基本

属于绝望的那种,于是我自己也跟着老师绝望。
但是一次偶然的换座位,老师把我调到了全班学习顶尖的女同学

(注意这个很重要!)旁当同桌。此女长得不错,当时排班级前

几。但是性格极差,有暴力倾向,动不动就拿我出气…所以我当

时对她唯唯诺诺,不敢不从。

好处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她细心的学习教导。之前我一直认为我

就是个垃圾学生,没救的那种。
(学习不好=没药救)但是人家好

学生就是好学生,从来没有这么想过,耐心地教我,给我详细地

解释。让我重新相信自己还是有能力的。
(学会了一些知识=我还

是有救的)

后来,后来嘛。我超越她了,我的数学成绩飙升,成为了全班的

前几。但是被她打的次数,还是没有少过。

这位好同桌,通过耐心的教导,使我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让

我的信念由“我学习学不好,我没救了”向“我学会了些以前不

懂的东西,我还是有能力的,只是没被发掘而已”转变。或许可

以这样说,多亏了她以前的帮助,我才有可能在这写这篇文章。

谢谢啦,白菜。

在举了我的例子之后,你不难发现,信念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

的一生。所以,信念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存

在的一些信念也会限制我们的能力。这种信念,我们称之为——

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最常见的分为三种:无望、无能、不配。

无望:就是你自己对渴望的目标,不抱有希望,认为其不可实现。
你不会去检视你自己的能力是否真的不能达到。

例子:不管我做什麽,再怎么努力,我都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无能:这和无望类似,但是它认为,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自

己根本没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当然,这也是不去检视你自己的能

力是否真的不能达到。只是一味地相信自己没有能力。

例子:别人都能轻易做到,但我就是不行,我没有那个能力,那

对我太难了。

不配:这个和以上的两个又有所不同。这个认为一个人有能力,

也相信目标是他可以是实现的。但是,他却认为他不配得到他想

要的……

例子:我是个垃圾,我一身的污秽,这些美好的东西不是我应该

拥有的。我唯一的容身之地就是在这些垃圾堆里。

而回应术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限制性信念一一转化为:对未来抱

有希望、相信自己有能力、我值得拥有。但更为重要的是你能把

这个原则牢记在心!

到了这里,是个关键的部份。可以说是回应术之所以有效的原理。

之前老是说,回应术可以改变信念,但是究竟是怎么改变呢?改

变什麽呢?

被回应术改变的是一种叫做框架的东西。框架为何物?且听定

义:框架是在思考和交流互动中,为思想和行为提供指导的方向

和关注点。也就是说,你看到什麽、在做什麽、要怎么做等等,

都已经是被你的框架预先限制好的了。如果你的框架框下的范围
够大,够广,那么你所拥有的其他备选行为就够多,也就可以更

容易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如果的你的框架也就局限于

那么一丁点,那么这将成为一切杯具的根源……

局限范围小的框架主要为以下三个:

问题框架:它强调的是,
“出了什麽问题?”、
“不想要什麽”、
“是

谁的错?”、“什麽导致问题的发生的?”等。

失败框架:它关注的是,
“那些都是我失败的经历。”、
“我一无是

处,我是个失败者。”“失败是家常便饭。”等。

不可能框架:聚焦于“那根本不可能!”、“我做不到”、“代价太

大了,我达不到。”等。

这些框架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相反,还维续了问题的存在。因为

你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些上面,而不是寻找解决的方法。而回

应术却可以使你的注意力从这些无效框架上转移开,更好地聚集

在有效的宽广框架。

而这些宽广的框架分别是一下三个:

结果框架:聚焦于问题的解决,“我想要的结果是什麽?”、“我

如何能达到?”、“我还需要哪些资源?”等。

反馈框架:聚焦于失败带来的启示,让你向成功迈进。“我从失

败中可以学到什麽呢?”、
“还有哪些东西要补充?”、
“什麽是我

没想到的?”等。

“就像”框架:聚焦于,如果你已经实现了目标,那会是什麽样

的?有何结果?如,“如果你可达成的话,会发生什麽?”、“想
象下假装你可以做到,那么你需要做些什麽?”等。

也许应用回应术言语模式的最根本目标,是帮人们改变其观点:

(1)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
(2)从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

(3)从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摘自《语言的魔力》一

书)

这是回应术的核心,必须牢记在心。这样你才可能有效地应用好

回应术。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信念改变的自然循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产

生这样一个疑问,“他到底在干嘛?说了那么多,怎么还是没有

讲到如何改变信念的那 14 个回应术?老是在讲这些无关紧要的

东西。

我只能回答,不好意思了,这是个必要的过程,我说过我会按照

我的风格一步步教导你们。我写的这篇文章,充其量只是对《语

言的魔力》的补充和精简而已。迪尔茨在他的书中是穿插着介绍

每个模式,我却想把它们放到最后才讲,因为我认为如果没有把

整个回应术的完整框架教给你们的话,你们很可能是无法牢固和

灵活地掌握的。再者,无论你是先看了《魔力》。还是先看了我

的文章,再去看《魔力》。我的详细介绍都将会深化你对回应术

的认识。所以请你静下心来继续跟着我的步伐。

信念改变的自然循环,迪尔茨在书上举的是季节变换的例子。但

我个人认为,这个例子不够恰当。我自认为能更好地表示自然循

环的例子应该是我们拥有玩具的过程。一个信念就好比一个玩
具,在这个自然循环的过程中,包含了六个部份:

1. 想要相信,这就像我们看到玩具柜台上展示的一个新玩具一

样。我们想要拥有它,我们在脑海里想象,如果我们拥有了

它,那我们该会多么的开心。对于信念也是一样,我们相信

新的信念将会在我们的以后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很多积极的

感受和结果。但这和玩具一样,还只是停留在想象的阶段,

我们还没拥有,只是想象拥有会怎么样而已。这个信念还没

有在我的人生中经验建立起支撑它的基础。

2. 开始接受,这是个十分令人激动的时候,还记得你当年拿着

那个新玩具到去结帐的时刻吗?你满心欢喜,你得到了这个

你喜爱的玩具。你迫不及待地拆开盒子,放在自己的小手上

把玩它。你还不是很熟练,有些玩法你还不太会,但是你在

接受它,学习它。当你一个得到一个新的信念时,你还没有

完全信服它,你将它运用在你的生活中,去尝试它可能带来

的感受和结果。你在接受这个信念带给你的一切信息,你也

是在学习它。试着让它在你的生活经验中扎根。

3. 当下相信,当这个玩具已经被你玩透了,玩熟练了。你很清

楚地知道,它就像当初你买它时的想象一样,它给你带来许

多的欢乐。信念也是如此,当它被你在生活的经验中不断被

证实时,你相信它是真的,它是现实,它就是当下的现实。

这时,这个信念已经成为了一个自证预言(相信就会实现)。

它在你的生活、你的头脑、你的当下中已经深深地扎根,没
有丝毫的疑问和质疑。

同样的,在你喜爱上新的玩具时,你会渐渐疏离那个你已经

不在兴趣的玩具,因为你想花更多的时间来玩那个新的玩具。

尽管你在拥有新玩具之前你最爱的是这个旧玩具。同样信念

也是如此,当你接受一个新的信念时,它通常会和我们之前

已有的信念相冲突,比如你之前相信的是,
“一个人的所作所

为的性质就是他的意图和动机,坏人做坏事,好人做好事。”

但是你后来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多数人做了不

好的事,但是他们拥有的意图是好的。”

每当你在思考和相信一个新的信念时,发生像这样的新旧冲

突是很平常的。因为新的要挑战那些之前在我们生活经验中

早已扎根的旧信念。

接下来的两个过程涉及的是旧信念的改变。

4. 开始质疑,爲了花更多时间玩你更喜欢的新玩具,你会开始

思考,那个你曾经喜欢的那个旧玩具是不是真的比新玩具能

带给你更多的乐趣。在你感觉的过程中,你发现的确,它已

经不在像以前那样吸引你了。当你在质疑旧的信念时,过程

也是一样的,你会去想,
“这个信念真的如当初我想象的一样

有效吗?因为时代已经变迁了,我所处的环境不同从前了。”、

“我的生活经历向我证明了,这个信念中也存在着错误。”、

“这个旧有信念的正面意图是什麽,现在还有没有其他更有

效的方式来达成这个正面意图?”
5. “个人历史博物馆”——记住我们“曾经”相信的,当你不

再喜欢那个旧玩具的时候,你会把它放到角落的箱子里去,

你不会立马就把它扔掉。你知道你曾经喜欢过它,对它爱不

释手。对于旧的信念,也是相同的。我们不在相信某个信念

时,我们很少会忘记这个信念,也不会忘记我们曾经相信过

它。我们清楚的是,它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效了,它已经

不符合我们现在的现实了。

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压制或者否定它,其实它更象是陪伴我

们成长的伙伴。它陪伴我们成长,在曾经知道过我们该如何

思考和行动。只是现在不适用了而已。我们可以把它放入我

们的个人历史博物馆,记住它曾经陪伴过我们。不管它是好

的信念还是限制性信念,当我们回首它时,它的作用只是在

提醒我们,我们的过去是这样的,但我们的现在和新的未来

可以比过去更加美好。了解这点就足够了。

当你回顾这些陈列在你博物馆的信念时,你还会记得它们,

并且对着它们说:“我曾经相信过我(不能学好数学;不会炒

菜;跑步不合适我;看书是痛苦的事等的),但现在,我不再

相信了。你们已经早已不符合我的现实,我明白你们的正面

意图。而且我也找到了更好的方式来满足你们的正面意图和

目标了。谢谢你们曾经陪伴我的成长,正是由于你们,我的

生活才能如此丰富多彩。”

6. 信赖,是这个自然改变循环的基石。信赖很象是我们“想要
相信”那个过程建立起来的美好想象。不过它是超越整个改

变过程的。信赖常常是我们在没有任何依据时需要依靠的东

西。信赖实际上是引领着我们去建立起新信念的关键,通过

我们的想象和思考。

在这点上,我认为它其实就是 NLP 常指的整体平衡的概念。

当你在想要接受一个新的信念的时候,你可能要把它放入你

的想象中去检验,你是否真的需要它,它真的能带给那些你

所想要的吗?它会对你的生活会造成什麽样的影响,这个影

响是你想要的吗?它将对你的人际关系呢?等等。这些,都

是你需要在思考的。这个过程就是在检验整体平衡。正是由

于这个过程,才能让你对你想要的新信念进行需要的修正和

改变,是它更加合适你的生活,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说到这里,信念自然改变的循环就差不多了,我先让你们知道的

是,信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难以改变的,相反,在我们

的一生当中,成千上百的信念会发生轻易自然的建立和放弃。这

在正常不过了。当我们尊重这个自然循环去帮助别人改变,你会

惊奇地发现,改变信念是如此轻松容易。

还需提及的一点是,回应术对于信念的改变是发生在第四部份

“开始质疑”。通过质疑我我们旧有的信念,使我们认识到可能

还存在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我们面对生活的问题。在质疑之

后的过程中,你引导来访者一步步按照自然循环来建立起新的信

念和放下旧的信念,这才是最重要的!但多数学习回应术的朋友
们都过分看重这个质疑部份了,他们认为只要通过 14 种回应术

质疑原有的信念就能使一个人改变。NO!根本没有那么简单,

这也是我把回应模式放到最后才讲的重要原因之一。你必须明白

整个过程,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回应术改变信念的过程应该是

这样的(自然的过程请参见《魔力》P156):

1)先用回应术从 4“开始质疑”旧有信念的正确性。

2)引导来访者建立起 TA 期望的新信念。

3)步入 1“想要相信”部份,构建关于新信念的美好想象。

4)2“开始接受”你想要的新信念,去学习它。

5)3“当下相信”这个新信念。想象你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新信

念。

6)进入 6“信赖”去检验一下这个信念还有什麽地方需要修改

的?使它能更好地满足你的整体平衡。

7)带着你那个旧信念进入 5“历史博物馆”,你知道你曾经相信

过它,感谢它陪伴你一路走来,并告诉它你已经有更好的新信念

去实现它的正面意图了。

8)再次回到 3“当下相信”,说出你在这个新信念中所可以学习

和领悟到的新东西。

9)再一次回到 6“信赖”中去,考虑这些新东西对于你的改变

起到的作用。并以最合适你的方式来修改它们可能产生的影响,

使之更符合你的整体平衡。

PS:我这个是修改《语言的魔力》P156 的方法而得到的。是我
详细的解析回应术改变的过程所得出来的。在执行这个过程时,

不会像我写的那么复杂,其实很多时候只要你简单地要他去说、

去思考就行了。(记住那六个关键即可)而且有时候,你可能发

现一些来访者只要质疑了旧有的信念,他们马上就可以自发地把

剩下的 8 个步骤快速走完(但这也造成了上面我所说的误区)。

但是有些来访者光是质疑还不够,他还需你一步步地教导他们走

完这个整个过程。所以你需要了解这整个自然循环过程。这是必

须的,而且在这个改变旧信念的过程中,你有时候还需要应用其

他的 NLP 技术来帮助来访者。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

当你拥有更多的 NLP 工具去帮助别人时,你将具有更大的灵活

性,所以你将更容易成功。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种特殊的限制性信念。这种特殊限制性信

念叫做——思想病毒。

思想病毒的负面性危害是非常大的,之所以非常大是在于它的伪

装。比如对一位正准备上大学的贫穷家庭的女孩说,“我想,其

实如果你能出去外面打工,让家里的负担减轻一些,未尝不是一

件好事。”这种话简直就是在害人!这句话表面上貌似在关心别

人,但是你仔细分析一下它隐含的意义时你会发现里面暗藏的前

提,是指上大学是在给家里增添负担,是一件不好的事。你应该

放弃上大学而去打工。一旦接受了这个想法,也就把这些隐含的

前提也一齐接受了。

同样关于思想病毒的另一个例子可以参见《语言的魔力》P172。
思想病毒的一般都有以下两个特点中的一个。要不是含有负面前

提假设,就是一个自我参考的结构。

我们先介绍前提假设,它就是使一句话成为一句可被人理解的

话,而必须包含的假设。比如别人说出那么一句,“他又这样,

我已经受不鸟了!”这里面的“又”字,暗示着他以前也做过这

样一件事。之前我举得那个思想病毒的例子也包含了一个主要的

前提假设,“打工比上大学好”。(要想全面了解前提假设,可以

参考《米尔顿催眠模式》)

要识别一句话到底是不是包含前提假设的思想病毒,你就需要把

它的隐含的深层结构给挖掘出来。只有挖掘出来了,你才能更好

地去分析其中深层结构是不是包含了负面的信息。而且这样把深

层结构的信息带到表层结构来,我们就更容易从那些负面信息中

提取出有用的正面意图来进行换框,使之更好地面对、找到更多

的可能性。

比如这句,“我想,其实如果你能出去外面打工,让家里的负担

减轻一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将其的隐含的结构带到表层来

表达就是这样,“上大学不比打工好。打工可以给家里赚钱,但

上大学确是在花家里的钱。
”这样一来你就很容易看出他之前说

的那些话就是在扯蛋。但是其中的正面意图你还是很容易识别出

来的:希望你能找个不花钱而且能赚钱的方法。这样一来,你可

以明确告诉他,上大学是一种长期投资,以后的回报会更大。从

长远来看就是在赚钱。而且国家也有奖学金,还可以在大学做兼
职等等。都可以不用花家里的钱。如此一来,就无需受到思想病

毒的侵害。

提一下,不是说只要有前提假设就是坏的、有害的。当然有些话

前提假设越多,就越有可能成为思想病毒。但是也有应用前提假

设帮助人的,只要在句子里掺入具有正面的信息,就行。比如“小

明啊,你又变聪明了哦。”暗含,小明以前就是个聪明的孩子。

(我小学写作文的时候最喜欢小明了~~)另外,前提假设也可以

用在催眠里帮助别人。(这个我就懒得举例了,感兴趣的可以去

看《催眠天书 1》或者《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

再看思想病毒的另一个特点,自我参考。也就是它产生和影响都

是发生在内在的,不与外界进行接触,不接收外界的反馈。自我

参考也有两种形式。

一是循环辩论,就好比这样一个信念,“所有人都想害我,所以

我要在他们伤害我之前先把他们打倒!”于是乎,他见人就打。

想想看,被人莫名其妙的打了一顿,谁不生气?人们结果把他给

海扁了一顿,这时他就大叫:
“哼,你们就是那些想要害我的人!

我找到你们了!”他的信念指导了他的行为,而行为的后果又证

明了他的信念。此之谓,循环辩论。如此搞笑的逻辑,很好笑不

是吗?但是对病毒持有者的杀伤力也是巨大的。不过幸好其中还

是包含着正面意图的。这个正面意图就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有

了这个,你可以告诉他无需打倒别人,并且不是每个人都会伤害

他,他可以学会避开那些想要伤害他的人,甚至可以去学习防身
术等等,更有效的方法。

二是矛盾和两难。同样举个例子,“没有人爱我,所以我只好爱

我自己。”懂逻辑的朋友,一看到这种话就会笑出来。因为照他

这个逻辑,他成功地把自己变得不是人了。这是矛盾。另一个是

两难,所谓的两难是指,做这个不对,做另一个也不对。比如,

“我不能告诉他这个可怕的真相,他承受不了这个事实。但是不

告诉他,我有违背了我之前和定下的坦诚相处的约定。”这种两

难很容易导致混乱和无助感。

那该怎么解决呢?答案是跳出这个框架!比如那个爱自己的,帮

助其跳出自己的框架是,“不是没有没有人爱你,只是你没找到

好的方法去让别人向你爱自己一样去爱你,你可以先给与他们

爱,把他们当做你自己来爱。看看这样会不会让他们爱你?”对

于那个两难的,我们可以这样建议,“你们之间的坦诚相处的约

定是爲了你们在将来更好地相爱。如果他真的不能接受这个真

相,那就把它掩埋起来吧。因为你这是为他着想,也是爱他,和

坦诚相处的目的是一样的。

总的来说,自我参考既是创意产生的源泉,也是是你混乱的根源。

就看你能不能超越它。

思想病毒就介绍到这,我希望我的简单介绍能使你明白,回应术

不仅仅面对的是简单的限制性信念,还有个强劲的对手——思想

病毒的存在。能够学会识别和分析它,并将其转换,将使你的回

应术技巧更上一层楼!
PS:其实魔力一书上还有关于思想病毒的后设结构的说明。但是

太那个啥了,要是我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话,估计大家都会一起

玩完,所以我把这部份的介绍给删除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魔

力》P172 学习下。。。

接下来的内容将是大家最期待的内容,14 种回应术模式的具体

分析。

我要一一介绍的话,我就要用一个例子来贯穿这 14 种回应术。

爲了有趣,我举得例子是:

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信念结构:规条→价值观

最初我在看《魔力》时,我一直搞不懂他画的那图到底有什麽意

思。那时候看的不认真,自然也不会认真去寻找答案,但是后来

来回看了几遍之后,原来才恍然大悟。那些原来是每一种回应术

作用的部份。有些只能作用在规条,有些作用在价值观,有些两

种都可以。所以在接下来的每个模式的解析时,我都会用一幅图

来表示,以供大家更好地学习。

还有,每一种回应术模式的化解,我都将使用提问来给予回应,

因为问题可以有效地使信念持有者去质疑自己持有的信念。当它

开始质疑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引导他建立起新的信念。

一、 意图:将注意力引向信念背后的目标或意图。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1.意图 或
或证据 或准则

等同

用我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找出规条背后可以给信念持有

者的潜在好处或者隐含的正面意图。

举例:

学习不好就是废物。
(复合等同)

规条=学习不好;价值观=废物

化解:

当你认为你自己学习不好时,你觉得这会对你的生活有些

什麽好的影响?是不是不需要在令人痛苦的学习上浪费时

间了呢?

自认学习不好,可以让你得到其他一些什麽好的影响呢?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

你觉得你认为回应术太难学,可以让你得到些什麽好处

呢?是可以花更多是时间去娱乐?还是其他的好处?你可

以花些时间仔细思考下这些好处真的比得上掌握好回应术

之后对你影响大吗?有没有可能,学会回应术可以给你带

来更大的好处?或者回应术其实可以更好地达成你想要的

好处。
(通过发问,找出正面意图,并让其比较学会回应术

的好处或思考回应术是否也能达到其好处,来使其信念得
到质疑。)

二、 重新定义:用意思相近但含意不同的新词来替代信念陈述

中所用的字眼。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2.重新定义 2.重新定义

就是对规条和价值观上出现的词用更具有正面意义的词来

代替。

举例:

这个价格高的离谱,不是明摆着坑爹吗?(复合等同)

规条=高得离谱的价格;价值观=坑爹

化解:

你的意思是,这件物品的价值或许不值得这个价格?

你是想用合理的价格来买这件物品吧?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你的意思是,回应术的内容比你以前学习的内容多

了些,让你认为你自己对它的认识不够,是吧?(通过这

样的重新定义,将其原来的负面词语进行改换,减少了信

念持有者对原先信念的负面看法,让他可以用一个中性或

正面的方式去重新思考问题。当你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那么你就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 后果:将注意力引向信念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或由信

念所定义的总结如何改变(或加强)信念。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 3.后果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就是引导信念持有者看到他所持有的规条还有可能造成的

其他后果(或好或坏)。让他重新思考这个信念的正确性。

举例:

这个世界没有了我,或许会变得更好。(因果论断)

规条=没有我;价值观=会更好

化解:

没有了你,那些喜爱你的人还能高兴得起来吗?

没有你,你是会好哦,但是那些和你相关的人呢?你有没

有想过你的消失,会给他们带来什麽后果?(后果和结果

这两个词的意义有很大差别)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一遇到复杂的事就放弃不学,

那么今后的生活你将会面临多少困难?你是想被这些困难

打败,从此痛苦地活下去?还是想克服这些困难,让它们

成为你迈向成功的垫脚石,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

好?(将他所认为规条的后果变得更加危险,并制造一个
明显的好坏区分,让他从中挑选。当然他一定会挑选好的,

于是他的信念就会被松动。)

四、 向下分类:分解信念的组成元素,拆成更小的片段,从而

改变(或强化)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就是将其规条和价值观进行更小的细化,使问题看起来不

在是那么困难的。
(一般都是将长时间变为短时间;全部改

变转化为一点一点改变;抽象评价化为具体行为。)

举例:他以前都没骂过我,他现在一定是不再爱我了。
(复

合等同)

规条=骂我;价值观=不再爱我

如果他仅仅只是这一次才骂你,是不是可能有其他的原因

呢?说不定是你误解他了的。

能否给我说说他是怎么样骂你的吗?有没有用很恶劣的词

呢?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你之所以认为太复杂是很可能是你想一次性学完它

吧?我们不可能一口吞下一只大象啊!你可以将 14 种回应

术分割开来学习,先学一点,然后去实践一下。这样你会

更享受学习回应术的乐趣。
(通过将目标分割成一小块一小

块的来达成,这会使你觉得游刃有余。我们之所以老是认

为我们达不成某些目标,通常都是因为我们妄想一步达成,

结果被负担压得喘不过气。学会有效分割目标,你将会达

成更多你原先认为自己达不成的目标。)

五、 向上归类:将信念的某个要素总结归类到更大的分类中,

从而改变(或强化)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将规条和价值观往上概括,看看能不能在之上的概念中找

到合适的化解方式。
(我一般是在理解层次上进行向上归

类,理解层次有六个部份: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

份、精神。照这个容易些。要不就是把单独的部份归类到
一个过程中去。关于理解层次的介绍,可以参见李中莹老

师的《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上)》P87。)

举例:不看动漫我就会死。(因果论断)

规条=不看动漫,价值观=死

化解:

你一天里做的事不止是看动漫吧?你还要还可以找到其他

很多有趣的事做,不是吗?

除了动漫这种娱乐方式外,你还有其他很多的娱乐方式

吧?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不是学不来,只是你还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如果

你知道那个方法,我相信你学起回应术将会是得心应手、

如鱼得水。
(将环境:回应术太复杂,上归为行为:没学会

相应的方法,来找到更多选择空间。不过这里没有提出是

什麽方法,但你可以引导他去寻找过去学习复杂东西的经

验,或者根据他的感官倾向帮助他发展一套合适的学习方

法,等等。)

六、 比喻:找出由信念所定义的一个关系的比喻,这个类比可

以挑战(或强化)信念 所定义的总结。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6.比喻
(横向类比)

就是找个与信念结构相似,但是所表示的意思和信念不同

的例子,来质疑信念的正确性。

举例:没有钱,就什麽都做不成。(因果论断)

规条:没钱,价值观:做不成

化解:

沙漠中的仙人掌是生活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但是它还是活下

来了,而且活得那么挺拔、雄伟。你拥有的有利条件比它还

多,不是吗?那么我想你应该会比仙人掌过得更好。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随便一款 1G 以上的计算机游戏都比回应术复杂多

了,但是你还是可以玩得那么溜。所以问题不在于复杂,

而在于你能否找出回应术这个游戏中的技巧。
(比喻的关键

在于,所举例子和信念结果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大不相同,

是指向其他的可能性。这要藉助你丰富的想象力了,可以

从一些生活经历、书本的寓言、自然界等等找。)
七、 改变框架大小:从不同的情境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的含

义,这些情境包括:更长(或更短)的时间框架、较大的

人群(或个人观点)
、更大的或更小的视野。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7.改变框架大小

这个没啥好解释的。上面的定义很清楚。主要是在人群数

量、时间框架和视野范围上改变。

举例:邋遢的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符合等同)

规条=邋遢的男人;价值观=不是好东西

化解:

你应该没见过所有的邋遢男人吧?那么你是从何而得这个

断言呢?

邋遢的男人只是在某个方面邋遢吧?比如只是外貌和生活

习惯上,比如爱因斯坦也是属于这一类的。但对于他的成

就,你也认可,不是吗?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这只是你现在这样认为而已,不是吗?以后我们会

怎么样,我们都不知道,说不定你一真正接触之后,会发
现它其实非常容易的。然后你通过不断地学习,它将成为

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将现在的时间框架延伸到未

来的时间框架,找出其他的可能性。虽说是找出可能性,

其实我已经帮他设定了一个可能的未来。)

八、 另一结果:转向一个不同的目标,而不是信念所确定或暗

示的目标,以便挑战(或加强)信念的适宜性。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8.另一个
结果

在价值观那,换一个目标。使之不同于之前的,并且可以

延伸出其他可能性的目标。

举例:

大学没得到四级证,那就白读了。(符合等同)

规条:没得到四级证;价值观=白读

化解:

大学这个地方并不仅仅只是拿证书,最重要的是让你拥有

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比证书更重要的东西。

证书难道比能力更重要吗?证书不就只是证明你英语方面

能力的一个道具而已吗?但是能力不止一种啊!你也可以
去发展其他能力的?只要发展了足够的能力,读这个大学

就算值了。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我不会强求你去学习,我只是想,你可不可以去识

别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用了哪些回应术的模式?这个肯定

比学习简单,而且有趣的多。
(这个另一结果加入了个隐含

的前提假设,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学习回应术,你怎么可

能会识别它呢?要是他答应了识别,那就会把学习也一起

接受。)

九、 另一世界观:从不同人的世界观的框架,重新评估(或强

化)信念。

9.另一
世界观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就是我们常说的,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他人不一定是

人,也可是动物、虚构人物、自然等之类。)

举例:

书本的死知识是根本不适用于现实生活的。(因果论断)

规条=死知识;价值观=不适用

化解:

如果死知识没用,那么那些著书人爲什麽还要写出那么多

的书呢?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个嗜书如命的人,你会怎样看待书的

价值呢?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当你还是一个婴儿时,你曾思考过中文的复杂性吗?

你是思考中文的复杂性之后再去学中文的吗?没有吧?你

只是处在那个环境之下,然后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之后自然

而然就学会了。为何不像你婴儿时那样学习呢?不断尝试,

然后在反馈中成长起来。这对你并不陌生,那是你婴儿时

的学习态度。所以再复杂的东西,你也可以学会。
(通过让

他了解婴儿的学习方式,去重新质疑他现在抱有的这个信

念的正确性。)

十、 现实检验策略: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所说明的事实,
人们从对世界的认知中提取出这个事实以便建立他们的信

念。

10.
现实检验
策略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这个其实就是通过发问来找出支持信念的次感元。之后通

过指导信念持有者改变这些次感元来,进而重新修改持有

的信念。

关于这个回应术的使用方法,我将放到最后的附录里面。

这里不做详解。

十一、反例:找出一个例子或“违反规则的例外”,来挑战或丰

富由信念所定义的总结。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11.

上面说的很清楚,我就懒的解释了。

举例:

孩子不打不听话。(因果论断)

规条:打孩子;价值观:使听话

化解:

你有没有不打他时,他就乖乖听话的时候?

要是你打了他,他却更加不听话,那你怎么办?这不是事与

愿违吗?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你有没有过这种经验,在做一张数学试卷时,因为那

道题太难了,你做不来,但是你考完试之后,记得最清楚的,

恰恰就是这道题。而且在这之后,你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答案。

回应术也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自然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影

响。深刻的记忆将是学习某种知识的好帮手,不是吗?(反
例,不用解释太多,你也懂的。只是要举个相当有代表性例

子才行。所以里面的逻辑要搞清楚。我个人觉得这是回应术

里最简单的一个。)

十二、准则层次:找出信念所确认的准则,并根据比它更重要的

其他准则来重新评估(或强化)信念。

12.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人的价值观有很多,其中一些会比另外一些更重要。而准则

层次就是用另一个比原价值观更重要的价值观来评估这个

信念的正确性。
(关于如何取得更重要的价值观,请参见《语

言的魔力》P79。)

举例:

没有他的爱,我什麽都不是,我要等他。(因果论断)

规条=等他;价值观=得到他的爱

化解:

与其因为没有他的爱,你在那做无谓的纠缠,孤独地等待,
不如把这些时间用在寻找一个真正爱你的人,哪个你觉得更

好?(这里面使用了很奇怪的连词,“与其…不如…”,最后

却问“哪个你觉得更好?”爲什麽这样使用,这个大家自己

去思考吧。PS:这个例子里假定了,被真正的喜欢她的人爱

比被那男子爱更重要。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你想过这样一种情景过没?当你的一个朋友因为某些

事情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而痛不欲生,但是身为朋友的你,却

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自暴自弃。这时,如果

时间可以倒流,你只有一次机会,可以重新通过学习回应术

来帮助他,不管回应术有多复杂,你会去学吗?(这里假定

了帮助好友比难学更重要,并通过假设一个情景来对比两种

价值观,孰重孰轻。让信念持有者自己去思考。)

十三、反击其身:根据信念所定义的关系或准则,重新评估信念

陈述本身。
13. 反 13. 反
击其身 击其身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用信念自身的逻辑来质疑其自身(可以是信念本身,也可以

是信念持有者本人)的正确性。

举例:

得了这个病,恐怕我真的没救了。(复合等同)

规条:得病;价值观=没救

化解:

恐怕使你没救的原因,正是由于你经常这样想吧?

你怎么就没有去恐怕过自己会拥有这样一个想法呢?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没去学过就认为自己学不来?你不觉得这样太荒谬

了吗?是不是真正的问题在于你老是这样想的缘故呢?老

是重复对自己说:
“太复杂了,我不会。太复杂了,我不会。

太复杂了,我不会。。。”结果你真的认为自己学不来了,你

不觉得这样的事,很搞笑吗?(通过反击其身,让他自己
去思考,学不会很可能只是一个自证预言而已。在这过程

中,我也还通过前提假设把这个信念与搞笑联系起来。其

实我在之前的一些例子里也使用了前提假设,只不过我写

到这才记得要指出来下。就像我之前说的,前提假设用不

好可能成为思想病毒,但是用得好,同样也可以帮助人。)

十四、超越框架:从动态的、个人化情境的框架重新评估信念

——建立关于信念的信念。

14.超越框架

因果
论断
原因 效应

或证据 或准则
复合
等同

就是想出一个可以产生原信念的信念,但是这个大信念要拥

有更多的可能性哦。

举例:

都是因为你,所以我才被老师骂的。

规条=你做了某事;价值观=害我被骂

化解:

不正是因为你不想承认是你自己的错,所以才怪罪到我身

上的吗?
想想,如果你有办法可以搞定老师那边,你还会说是我的

错吗?与其这样相互怪罪,不如想想方法怎么解决吧。

例:14 种回应术太复杂,我学不来。

化解:你之所以会这样说,是不是因为你不想去学习这个

技术,认为它很无聊,所以才这样说的?如果真是这样的

话,你有没有想过,只有当你接触它并了解它之后,你才

能领略其中的奥妙之处?并会为持有你之前想法的人感到

可惜?(假定,其实真正的原因不在于回应术难,而是信

念持有者认为回应术无聊所致。通过给出其他的可能性来

使这个信念得到改变。有时候如果只是局限于原信念,可

能会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时候可以试试跳出这个

信念,从产生这个原信念的信念入手,效果会更好。)

介绍完这 14 种回应术之后,我真的是兴奋不已。因为在此之前

我从没写过那么长的文章。足足一万六千字,对于我自己来说是

一个很惊人的成果。这也让我自己充分意识到,原来我还有是有

未背自己察觉的能力。但是我说那么多,不意味马上就要完结了,

我只是单纯地想感慨一下而已。。。对了还需提一下,以上那些回

应术的图示不是我自己弄的,我也懒得弄。这是借用一个叫做

《NLP14 种回应术及训练》PPT 的。谢啦~~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李中莹老师的《五步脱困法》(因为这个是一

个组合技,看起来很有趣的说),并解析其中的回应术模式:
第一步,困境:“我做不到 X。”(明确问题状态)

第二步,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 X。”(明眼的读者

可以轻易发现,这里用的回应术是——改变时间框架的大小,将

不会 X 划分在过去。)

第三步,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YY),所以到现在为止,我

尚未能做到 X。”
(这回明眼的读者,又可以轻易地发现这里使用

的是回应术的——超越框架,将产生“不能 X”的信念认为是没

有学会相应的方法。)

第四步,假设:“当我学会(YY),我便能做到 X。”
(这回明眼的

读者,真是强啊,再一次发现了这——其实不是 14 种中任何一

种,这只是将不可能框架转化爲了“就像”框架。)

第五步,未来:“我要去学(YY),这使我能够做到 X。”(最后,

明眼的读者应该发现了,其实,新的信念已经建立起来了,因果

论断式的哦~~)

(注:第三步中的“因”
(YY),必须是某些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

动的事情。)

从我的介绍中,你可以明确地发现,李中莹老师的《五步脱困法》

是一个多么有效的方法。我之前说过我爲什麽要单独把它拿出来

讲的理由,是因为它是一套组合技。14 种回应术模式不是一一

割裂的单独技术,它们其实是一个整体,在用来帮助人改变信念

时,你可以同时运用上几种回应模式,这样效果会更好。就像我

之前举得那些例子一样,但是我尽量使每个例子中突出我们正在
介绍那个模式(很辛苦的说)。而且,你在仔细阅读回应术和运

用回应术的时候,你会发现,14 种回应术有时候产生的方法在

某种程度上有所重合。这很正常,它们其实是一套思维方法,不

同的思维有时会同时指向同一个有效的方法。

而且,有些回应术可能更适合某个信念,所以这也是你需要在你

的话语中运用多个回应术模式的一个原因。还是那句老话,当你

拥有更多的方法时,你就更容易解决问题。

快到最后的结尾了,我想说的是,回应术只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就像枪一样,可以用来伤害人,也可以用来保护人。主要的是看

使用的人。对于工具的责难,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滥用工具的人,

必将受到工具的诅咒。就好像,一个人经常使用回应术给别人灌

输限制性信念,最终这些限制性也会作用于他自己,因为当他说

多了那些限制性的话语,他自己也会相信。如果他自己不相信,

他又何能影响他人呢?而且被他伤害的人也回来找他报仇。相反

的,如果你使用回应术帮助别人摆脱困境,回应术也将在你陷入

困境时给于你希望和帮助。被你帮助过的人,也会报恩于你。并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使你获得更多的快乐、选择和可能性,你的

生活将会更美好。

愿你生活更美好!

附录:改变信念的次感元技术(现实检验策略)

1) 发现自己的确定感

1 想一件你强烈相信的事。
(象是明天太阳会升起之类的。)
2 注意观察,当你想这件事与这件事的确定感时,出现什

麽画面、声音,以及感觉。

3 逐一对照后面提到的次感元,把这项信念的特质标记起

来。

4 想一件你有所怀疑或不确定的事。
(也许是这样,也许是

那样。)

5 仔细观察,当你想这件事与事件的确定感时,出现什麽

画面、声音,以及感觉。

6 逐一对照次感元列表,把这个想法的特质标记起来。

7 特别注意你【强烈相信】跟【不确定】信念之间的差异。
2) 信念改变技术

1 想一个希望自己可以摆脱的负面信念。譬如说,你认为

某个问题会一辈子跟着你自己,或是会困扰自己好一阵

子之类的。

2 想一个希望自己可以拥有的正面信念。譬如说,认为自

己可以从此摆脱问题,拥有幸福、快乐之类的。

3 研究你已经找出的次感元,也就是确定感跟不确定感的
次感元。

4 想象自己的负面信念急速弹射到远方,然后又快速跳回

不确定的次感元里。

5 同时,想象自己的正面信念急速弹射到远方,然后又快

速跳回强烈信念的次感元里。

6 快速重复上述动作数次。

这个是摘自台版《自我转变惊人秘密》一书的,对了这书有中文

简体版,只不过翻译。。。不解释。。。(电子版网上有下载)

现实检验策略更倾向于和信念持有者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如果

我要举例子的话,就需要假设很多东西,而且对话也要编的好

长。。。但是我懒。。。所以这个贴出个方法是爲了让你清楚其

中的步骤方法,在自己身上试验然后去体会原理,好自己总结一

个方法来帮助他人。效果都是一样的哦~~

后记

哎呀~~写完这篇文章的过程过得好快啊~~用了一个星期啊~~累

死我了~~不过感觉真不错~~很有成就感~~不过在这一个星期里

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比如我从原来的群里退了出来~~自

己创建的一个新的 NLP 群~~叫做~~NLP 技术交流会~~

最大的收获是~~原来我还可以写那么长的文章啊~~以后出书应

该没问题吧~~

不过写这篇文章的过程的确很辛苦~~我要重新把《魔力》这本书

的内容进行编排整理~~不过这还不算~~最辛苦的是在介绍 14 种
模式的时候~~爲了举例子~~我真的是想破脑袋了。。。差点就哭

着求旁边的舍友骂我了。。。好给我一些限制性的信念。。。原

书作者~~迪尔茨会不会也和我一样呢。。。(从这里可以看出我

是一个基本没有限制性信念的人~~我很健康的说~~)

不过最终我还是写完了~~哦耶~~

这篇文章只是对回应术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果你

想要了解的更深入~~建议你去啃原书~~不过能帮上大家学习一

点忙~~我就满足了~~当然能帮上大忙~~我会更高兴~~

愿你学会舌灿莲花的艺术~~

PS:感兴趣我的文章的朋友~~还可以看下我的另一篇文章《NLP

心理治疗框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