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3D 積體電路關鍵技術與平台」

一、 目的: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有鑑於半導體產業為我國第一個兆元產業,且是目前我國在
全世界佔舉足輕重地位的代表性產業之一,對國內的經濟發展、就業人口、投資市場
信心、國際市場地位等,皆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然而隨著全球經濟環境變化,我國
兆元引擎(設計、DRAM、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的成長力道卻有停滯之現象。再加
上近年來,產業面臨韓國雄心勃勃(目標在 2015 年居全球第二半導體供應國)的企
圖、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與考驗,以及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崛起等,未來要如何維
持我國半導體產業地位,已是現在就必須要思考的重要課題。因此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舉辦「台灣半導體產業躍昇策略規劃會議」,希望透過邀集產官學研界代表共同參與
討論,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下世代的成長動能為題,探索我國未來半導體產業繼續成
功的關鍵要素,並研擬出關鍵推動措施,以聚焦產官學研界的資源,持續為此鎮國之
寶注入競爭力。

二、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政策項目範圍:
(一) 3DIC 元件、製造及系統整合與技術。
(二) 3DIC 共通設計/技術/驗證平台。
(三)含上述兩項之一的系統整合與創新應用之技術開發。(備註:採用國內研發平台及
軟體之計畫為優先考慮)
四、審查原則及期末審查規範:
共通審查原則:
(一)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經驗
(二)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三)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四)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五)研發標的具有國際競爭力
3DIC 元件、製造及系統整合與技術審查原則:
符合開發具競爭力、高價值的 3DIC 異質整合技術能力,含:
(一)導通孔技術開發暨製程模組電路驗證技術
(二)3D 導通孔堆疊及模組整合製程技術
(三)異質整合技術(例: SiP/MEMS/SoC 等)
(四) 3DIC 製程設備
3DIC 共通設計/技術/驗證平台審查原則:
(一)3D 系統整合與設計輔助技術
(二)3DIC 設計服務技術與矽智財開發
(三)3DIC 功能與可靠度整合設計
(四)相較現有國內技術研發,以補助計畫中差異或技術提升的部份
含上述兩項之一的系統整合與創新應用之技術研發
符合以創新產品為導向之系統整合技術,含:
(一) 各式感測器利用 TSV 封裝或將感測器與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加互補式金屬氧化
物半導體影像感測器(CMOS Image Sensor, CIS),包含單獨的 CIS 利用 TSV 封裝或
將 CIS 與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加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之整合產品與解決方案。
(二) 3D 堆疊記憶體(Stacked Memory),包含 NAND、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等
之整合產品與解決方案。
(三) 高密度 3D 穿孔晶圓級接合(High Density 3D Via Wafer-level Bonding),屬於邏輯
(Logic)的堆疊,如多核心處理器(Multi-core Processor)與高速緩衝記憶體(Cache
Memory) 之整合產品與解決方案。
(四) 各種不同晶片的整合,如中央處理器(CPU)+Cache+DRAM+類比(Analog)+射頻
(RF)+感測器(Sensor)+輸入/輸出(I/O) 之整合產品與解決方案。
(五) 3DIC 相關之技術平台與新興系統應用領域、創新主題研究、系統設計與模組研
發、產業分工與標準、獎勵業者在台研發驗證、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設備自製研
發、產業化機會等。
「新世代顯示器政策性項目」
一、 目的:顯示器產業多年來為政府重點推動之高科技產業,自 2006 年起整體產值突破
兆元,為我國經濟發展在政府與產業共同努力下創造的奇蹟,於 2009 年初行政院通
過之「新世紀第三期國家建設計畫(民國 98 至 101 年四年計畫) 」政策重點,將持續
深化平面顯示器等主力產業之競爭力與高值化,需不斷提升產品品級與技術水準。本
部透過「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鼓勵顯示器產業界運用累積設計與製造之能量,持
續投入研發;鼓勵產業界投入非軟性之新世代顯示器之開發,包含應用創新、技術創
新,製程、材料、設備及系統應用等上下游整合研發,加速專利佈局,扶植進入策略
性新領域的專業能力,創造產業附加價值,持續推展台灣顯示器產業競爭優勢。

二、 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 補助範圍:業界開發新世代顯示器,如:場發射顯示器(FED)、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
體(AM OLED)顯示器、3D 顯示器、藍相液晶(Blue Phase)顯示器、微機電(MEMS)顯
示器、微流體(Micro Fluid)顯示器等等各類新世代顯示器之(一)關鍵材料、製程及設
備技術;(二)系統整合開發技術;(三)關鍵檢測與標準化技術;(四)創新設計與示範應
用。

四、 審查原則:

共通審查原則:

(一) 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相關經驗

(二) 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三) 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四) 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 新世代顯示器關鍵材料、製程及設備技術:

(一) 、以顯示器應用需求為依據,結合創新應用需求規格與顯示器技術規劃
布局,進行關鍵技術之開發,如:關鍵製程技術、信賴性檢測規範之
關鍵材料、量產需求之關鍵設備等。

(二)、計畫需提出核心關鍵技術之布局重點、突破重點及自有專利技術說明。

(三) 、開發新世代顯示器應用產品之關鍵技術,如:場發射顯示器(FED)所需
之高均勻與長壽命之陰極板技術開發、平板真空封裝技術之關鍵材料
與設備開發、低耗能之驅動技術與 IC 開發;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
(AM OLED)顯示器所需之高效率 OLED 材料、高導電高透明材料、高
阻水氧層材料、低成本 OLED 製程設備、高良率封裝製程設備、高效
能與均勻性之 OLED 元件技術、高阻水氧封裝製程技術;3D 顯示器
所需之電子透鏡、快速驅動、色彩處理及人因工程;藍相液晶(Blue
Phase)顯示器所需之 Blue Phase 液晶材料開發、面板光電設計與驗證
技術;微機電(MEMS)顯示器所需之 MEMS 遮光器、驅動電路與系統;
微流體(Micro Fluid)顯示器所需之高遮光彩色微流體材料、快速切換
結構設計技術等。

 系統整合技術開發:

(一) 、以顯示器應用需求為依據,建立新世代顯示器創新應用整合技術開發
之合作模式。

(二) 、以自主供應為目標,建立新世代顯示器系統整合所需之特定關鍵零組
件技術,如驅動 IC、控制 IC 或電源管理 IC 晶片等。

(三) 、建置新世代顯示器關鍵之技術整合平台,包含關鍵製程、設備與材料
開發或測試驗證等整合技術,整合上、中、下游技術及專利布局。

 關鍵檢測與標準化技術:

(一)、對於新世代顯示器所需檢測項目制訂與整合,以期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二) 、開發滿足產業標準要求之新世代顯示器等產品關鍵檢測儀器與建置標
準驗證平台。

(三) 、針對新世代顯示器各項功能需求檢測標準與檢測方法及與色彩優化等
需求提供 Total Solution 技術服務。

(四) 、完善新世代顯示器標準之佈局,並主導標準之制訂與國際化,以確保
我國相關產業發展之技術優勢。

 創新設計與示範應用:

(一) 、以顯示器技術為核心,開發新世代顯示器的創新應用技術,以期提升
產業附加價值,如:生醫領域應用、多媒體影音應用、資訊顯示、情
境式窗戶、攜帶式應用、車用裝置、抬頭式顯示(HUD)等新世代顯示
器的創新示範應用。

(二) 、計畫提出創新設計及相關專利分析,進行系統整合建置,完成相關創
新示範應用之開發。
「資通訊安全政策性項目」
二、 目的:配合行政院科技顧問組「98-101 年國家資通訊安全發展方案」,及 98 年「塑
造資安文化、推升資安產值」SRB 會議決議之資安關鍵推動方案,促成「安全信賴的
智慧台灣,安心優質的數位生活」願景之實現,鼓勵國內業者研發資安關鍵及先進之
技術,以開發高價值之資安產品與應用;並期帶動國內既有優勢產業,協力發展資安
整體解決方案,以提昇本土產業競爭力,進而達到提升我國資安產值及健全產業發展
之目的。

三、 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四、 政策項目範圍:業界發展資安關鍵設備元件、資安偵防系統平台及資安整合應用服務
者。其項目範圍如下:

(一)、 資安關鍵設備元件:結合國內優勢產業,發展高附加價值之資安產品,以期成為
國際供應鏈體系之ㄧ環。

(二)、 資安防護系統平台:針對數位匯流應用及未來網路攻防趨勢,研發新興資安技術
及系統平台應用,滿足重點應用資安及隱私保護需求,並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

(三)、 資安整合應用服務:整合資安創新應用或提供相關檢測服務、提升資安產品服務
效能及與國際接軌等之創新發展,促成異業相互結盟,擴大資安產值與產業效益。

四、審查原則及期末審查規範:

審查原則:

共通審查原則:
 公司具研發能力與經驗。

 研發團隊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 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具體可行。

 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 整合跨產業領域研發聯盟方式申請計畫優先支持。

 研發標的具有國際競爭力者優先支持。

資安關鍵設備元件:
 遵循相關標準並具平台整合技術。

 應進行相關效能測試驗證,若符合國際相關產品驗證規範者優先支持。
資安防護系統平台:
 本計畫屬較具前瞻性之研發,因此計畫應提出核心技術說明,含自有專利佈局策
略者優先支持。

 是否具備資安技術整合能力或創新應用服務能力。

 雲端服務、Web 安全及隱私保護相關之資安計畫優先支持。

資安整合應用服務:
 是否具備資安技術整合能力或創新應用服務能力。

 商業運轉測試計畫或與營運商之 MOU。

 結合系統、終端和商業運轉者為佳。

 智慧台灣應用、雲端資安、Web 應用程式及源碼檢測相關之資安計畫優先支持。

期末審查規範:

資安關鍵設備元件:
 結案時提供測試驗證報告。

 結案時提供量產及國內外行銷計畫。

資安防護系統平台:
 結案時提供測試驗證報告。

 需有實際應用佈建之展示點或可在營運商環境下實際運行展示。

資安整合應用服務:
 需有實際應用佈建之展示點或可在營運商環境下實際運行展示。

 結案時提供營運計畫。
「學名藥國際化產值倍增政策性項目」
一、 目的:
行政院於民國 98 年 10 月核定之「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以促進我國生技
製藥產業發展並於民國 102 年達產業產值倍增為目標。然而,綜觀我國新藥研發項
目至今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距離新藥產值產出仍需數年之努力,因此,該行動方
案將學名藥國際化列為重點推動項目,積極推動我國藥品邁入國際市場,期能在短
期內創造我國製藥產業產值,以掌握我國藥品產業發展之重要契機,因而擬訂本政
策性項目。本政策性項目可引導國內具研發專業及經驗之廠商投入具國際競爭力之
利基學名藥與原料藥開發,加速我國藥品產業國際化並順勢帶動相關週邊產業。

二、 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本補助辦法之實施時程,配合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於 2013 年產值倍增目標。

三、 政策項目範圍:
包括發展學名藥原料開發、學名藥製劑開發及與跨國藥廠/商合作拓展國際市場,其
範圍如下:
(一)學名藥原料開發:
1.開發國內無產製並具市場競爭力之原料藥。
2.具專利迴避之學名藥原料之開發或試量產。
(二)學名藥製劑開發:
1.開發美國 ANDA Paragraph IV 產品。
2.開發具國際市場競爭力之學名藥品。

四、 審查原則及期末審查規範
(一)公司是否具有執行計畫能力、經驗或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二)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及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三)各公司同一時期申請或執行業界科專「學名藥政策性項目」案,以不超過 2 項
計畫為原則。
(四)廠商應提出具體國際合作或行銷布局計畫。
(五)提案時須提出國際市場布局規劃,其工作須列入查核點,並作為結案之依據。
「新藥政策性項目」

一、目的:行政院於 86 年 4 月召開第一次生物技術產業策略會議(SRB),並於同年 8
月 7 日第 2539 次院會通過「加強生物技術產業推動方案」,為發展生技製藥產業重
要政策依據。目前國內製藥產業廠商家數多,但因內需市場規模小,學名藥的生產少
量多樣,且面對大陸及印度之學名藥競爭,彼此削價競爭。為推動製藥產業的發展,
除了以學名藥作為產業發展的基礎之外,更應引導傳統學名藥廠轉型投入利潤較高之
新藥研發,朝向創造產業更高價值、創新程度高、高經濟效益的新藥產業發展。新藥
研發鏈具階段性,本政策性項目可引導國內具研發專業及經驗之廠商投入後段較具國
際競爭力之利基新藥,加速造就示範性成功案例,並順勢帶動新藥研發週邊產業。

二、推動時程:搭配本部業界科專「快速審查臨床試驗計畫(Fast Track)」,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政策性項目範圍:業界投入新藥研發,新藥範圍包括中草藥、小分子藥、生技藥(含國
內研發生物相似性藥品)等新藥或新劑型。

四、審查原則及期末審查規範:

計畫內容並須同時符合以下三項要點:

1.計畫執行三年內可取得國內或國外新藥臨床試驗許可者

2.於計畫結案前提出業界科專「快速審查臨床試驗計畫(Fast Track)」計畫書草案

3.計畫內優先委託國內研發服務單位進行新藥開發工作
「軟性電子政策性項目」
一、 目的:因應行政院 SRB 會議規劃『2015 軟電新生活』的願景及目標,期望 2015 年我
國軟電產業產值達 32 億美元,佔全球市場 20%。有鑑於國內軟性電子產業正值萌芽,
而軟性電子所牽涉的供應鏈及產業範圍相當廣泛,包括上游原材料、設備及下游產品
應用之商業模式與其相關連續式製程開發等,期望繼目前兩兆產業後開發新的電子產
業,將以製程、材料、設備及應用產品各方面整合發展為主軸,鼓勵產業界投入研發,
朝向新便利生活方向發展。並結合國內如下之發展優勢,以創造我國軟電產業的發展:
(一)、善用半導體與顯示器產業發展累積充裕之設計與製造能量,因軟性電子重新定義
元件設計及其相關材料與製程,並整合產業界研究能量進行完整產業鏈發展的規
劃。
(二)、整合上中下游廠商,共同開發軟性電子應用性商品及其所需之創新材料、關鍵製
程與設備,並制定相關應用標準與測試規範,以期開拓我國產業商機,使台灣軟
性電子產業自主技術陸續成熟並達到量產規模。
(三)、結合異業的領域知識,開發軟性電子創新設計與應用服務,並促成國內軟性電子
應用系統廠商的成立,以創造國內軟性電子產業的附加價值。
二、 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 政策項目補助範圍:
(一)、軟電關鍵製程
(二)、軟電關鍵材料
(三)、軟電核心設備
(四)、關鍵零組件與系統整合技術開發
(五)、軟電關鍵檢測與標準化技術
(六)、創新設計與示範應用。
四、審查原則:
共通審查原則:
1. 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相關經驗
2. 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3. 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4. 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一)、軟電關鍵製程:
1. 以軟電應用需求為依據,結合創新應用需求規格與軟電技術規劃布局,進行關鍵
製程技術之開發。
2. 計畫需提出關鍵製程之布局重點及自有專利技術說明。
3. 開發軟電應用產品之關鍵技術,如:連續式(或大面積)印刷、連續式(或大面積)圖
案化、連續式軟板(多層)精密對位、軟板表面快速加熱回火、連續式封裝、連續
式軟性電子與顯示元件整合等等技術。
(二)、軟電關鍵材料:
1. 以軟電應用需求為依據,結合應用需求規格與材料信賴性檢測規範,進行關鍵材
料之開發。
2. 計畫需提出關鍵材料之突破重點,並說明相關量產性與信賴性檢測方式。
3. 開發軟電應用之創新材料技術,如:軟性基板、軟性塑膠基材之低阻值透明導電
材料或阻水氧層、印刷導體、印刷半導體材料、印刷感測與致動材料、印刷式能
源(如電池)等技術開發。
(三)、軟電核心設備:
1. 以軟電應用需求為依據,結合軟電應用之量產製程,進行連續式製程或符合量產
需求之核心設備開發。
2. 計畫需提出核心設備之布局重點及自有專利技術說明。
3. 開發軟電應用之核心設備技術,如:連續式(或大面積)印刷設備、連續式(或大面
積)圖案化設備、連續式軟板(多層)精密對位設備、軟板表面快速加熱回火設備、
連續式封裝設備、連續式軟性電子與顯示元件整合設備以及線上檢測等設備技
術。
(四)、關鍵零組件與系統整合技術開發:
1. 軟電應用需求為依據,建立軟電創新應用整合技術開發之合作模式。
2. 以自主供應為目標,建立軟電系統整合所需之特定關鍵零組件技術,如觸控面板、
驅動 IC、控制 IC 或電源管理 IC 晶片等。
3. 建置軟電關鍵之技術整合平台,包含關鍵製程、設備與材料開發或測試驗證等整
合技術,整合上、中、下游技術及專利布局。
4. 開發軟電系統整合應用技術,如:連續式 OLED 生產製程、電子紙顯示介質連續
式生產製程、電子紙背板整合製程、主動式電子紙整合組裝製程、連續式感測器
整合組裝製程、連續式揚聲器整合組裝製程、連續式平面光源整合組裝製程、不
同軟性電子元件整合組裝等技術開發。
(五)、軟電關鍵檢測與標準化技術:
1. 對於軟電所需檢測項目制訂與整合,以期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2. 開發滿足產業標準要求之軟電如電子紙與觸控等產品關鍵檢測儀器與建置標準驗
證平台。
3. 針對軟電各項功能需求檢測標準與檢測方法及與色彩優化等需求提供 Total
Solution 技術服務。
4. 完善軟電如電子紙與觸控面板等標準之布局,並主導標準之制訂與國際化,以確
保我國相關產業發展之技術優勢。
(六)、創新設計與示範應用:
1. 軟性電子技術為核心,開發軟性電子的創新應用技術,以期提升產業附加價值,
如:軟性太陽能電池、軟性照明設備、全印式 RFID 智慧標籤、生醫領域應用及
軟性顯示器等創新示範應用。
2. 計畫提出創新設計及相關專利分析,進行系統整合建置,完成相關創新示範應用
之開發。
3. 開發軟電創新設計與示範應用技術,如:大面積電子紙、攜帶型電子紙(電子書)、
軟性電子元件應用於個人空間(穿戴型)、軟性電子元件應用於汽車空間(移動型)、
軟性電子元件應用於建物(居家、辦公室、公共場所)、軟性電子元件應用於醫療
照護或遊樂學習、結合多種軟性電子元件以及攜帶型軟性電子元件(RFID 智慧標
籤、多功能智慧卡)等等應用領域。
「白光 LED 加速發展政策性項目」

一、目的:行政院「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中,將 LED 照明光電產業列為重點推動產業


之一。目前我國 LED 照明光電產業技術相對落後歐、美、日等先進大廠,相關技術
專利與國際標準亦多掌握於國際大廠,影響我國產品進入先進國家市場甚巨。就國內
LED 照明光電產業現況整體而言,缺少銜接光源與照明之標準化模組大廠,燈具/應
用廠商規模小,產品開發與系統整合能力低,缺乏品牌與通路,致使競爭力不足。有
鑑於此,本部技術處特規劃「白光 LED 加速發展政策性項目」,期協助國內業者建
置白光 LED 照明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量、發展 LED 照明系統平台、LED 照明產品開
發、技術專利與國際標準推動,並建置測試驗證及示範應用服務場域,透過完整技術
研發布局與應用服務驗證,促成國內既有 LED 產業技術再升級,吸引新興應用廠商
投入,擴大國內整體 LED 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 LED 照明產業之附加價值。

二、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補助範圍:

業界開發白光 LED 光源技術:


(一)LED 光源效率、演色性和可靠度提升技術。
(二)LED 照明系統整合與照明平台技術。
(三)LED 照明產品創新設計與應用服務技術。
四、審查原則:
共通審查原則:
(一)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經驗。
(二)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三)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四)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五)計畫內容需包含國際專利布局規劃或國際標準相關規劃。
(六)整合跨產業領域研發聯盟方式申請計畫優先支持。
LED 光源效率、演色性和可靠度提升技術:
(一)開發高品質之 LED 元件之螢光粉等材料、磊晶、基板、製程、封裝及散熱、
設備技術開發、提升內部量子效率等技術,具有高於國外頂尖產品商業化的規
格(發光效率、演色性、壽命等指標)之技術研發項目。
(二)計畫需提出技術發展相關專利地圖分析或國際標準規劃,並說明相關智權布局
之策略及重點,於計畫結案前展示標準封裝方式之雛型品,及經客觀驗證單位
所提供之量測數據,並完成重點專利之提案申請。
LED 照明系統整合與照明平台技術:
(一)計畫內容需有完整系統平台規格,並說明相較國內外現有系統中差異或技術提
升的部分。
(二)對 於 所 整 合 之 相 關 技 術 與 系 統 平 台 , 應 有 詳 細 的 國 內 外 技 術 或 平 台 之
Benchmark 比較分析。
LED 照明產品創新設計與應用服務技術:
(一)開發 LED 照明產品創新設計,以期提升產品設計品質,如:LED 燈具設計、
產品散熱考量、產品安裝環境考量等領域。
(二)開發 LED 創新應用服務技術,以期提升跨領域產業附加價值,如:UV 白光
LED 應用、AC LED 照明模組應用、LED 光源研究於人因智慧照明系統、生醫
領域應用、農漁牧養殖照明等領域。
(三)計畫需提出創新運用之構想及相關專利分析,並說明新智權布局之重點規劃,
並於計畫結案前完成重點專利之提案申請。
(四)計畫結案時需有實際計畫成果驗證場域之展示規劃及未來營運規劃計畫。
「智慧生活感測網路技術政策性項目」
一、目的:行政院「國家資通訊發展方案」中,以發展優質網路社會為主軸,並於「2015
年經濟發展願景」中提出數位生活之政策目標,在 i236 計畫中亦將感測網路列為重要
關鍵技術之一。有鑑於此,本部技術處特規劃「智慧生活感測網路技術政策性項目」,
期協助國內業者以多元感測網路技術為基礎,開創智慧生活產業相關應用服務與關鍵
技術及產品,其中應用服務可以居家生活、創新娛樂、工廠安全、公眾服務、能源網
路等應用為重點方向,並透過多元感測網路裝置技術、佈建輔助工具、多元感測網路
資料服務、存取安全機制、大規模感測網路佈建技術、感測網路複雜事件處理技術等
關鍵技術,建置測試驗證及示範應用服務場域,透過完整技術研發布局與應用服務驗
證,促成國內智慧生活產業成長茁壯,吸引新興應用服務廠商投入,擴大國內整體數
位生活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二、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政策性項目範圍:

業界開發智慧生活感測網路技術:
(四)針對智慧生活應用,採感測網路元件為基礎所發展之模組及產品,至少符合「創
新設計」或「跨領域整合技術」或「國內自有技術扎根」三項之一。
(五)智慧生活應用服務平台技術。
(六)創新應用服務模式場域驗證。
四、審查原則:
共通審查原則:
(七)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經驗。
(八)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九)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十)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十一) 整合跨產業領域研發聯盟方式申請計畫優先支持。
感測網路元件、模組及產品創新設計技術:
(一)以多元感測網路裝置核心技術結合高階 SoC 技術,並符合多元感測網路省電、
高整合度及應用多元化之需求。
(二)結合社群網路功能之感測網路資料服務或感測網路裝置、網路、存取之安全技
術。
(三)發展低成本、自助式、便利安裝、移動式、隨插即用的感測網路套件及佈建輔
助工具,並可直接連結至後端資訊匯集與服務平台,提供應用服務。
(四)開發結合感測元件、抗干擾、高可靠度之感測網路整合技術。
(五)多元感測網路系統自我感測調校、除錯、偵測與系統恢復、維護之軟硬體技術
開發等。
(六)大規模感測網路佈建技術、自我調適佈建輔助工具技術、感測網路複雜事件處
理技術、多樣化廣域網路整合技術等關鍵技術。
(七)配合應用情境提出核心技術之價值。
智慧生活應用服務平台技術:
(一)建構多元感測網路與網際網路異質網路整合技術,以提供即時、新型態的多媒
體感測系統平台。
(二)建構多元感測網路平台,如能源基礎網路平台,用以研發公用事業級能源使用
管理或效率提升解決方案,爭取未來數十年國際智慧電網市場兆元商機。
(三)需具備完整系統平台規格或遵循國際標準,並說明相較國內外現有系統中差異
或技術提升的部分。
(四)對 於 所 整 合 之 相 關 技 術 與 系 統 平 台 , 應 有 詳 細 的 國 內 外 技 術 或 平 台 之
Benchmark 比較分析。
(五)配合應用情境提出平台技術之價值,明確規範所建置之服務平台是否對所有業
界廠商開放授權使用,其技術支援與配合度,連線平台之維運與永續使用將納
入考量。
創新應用服務模式場域驗證:
(一)以多樣性的感測資訊節點資訊及整合服務平台,提升智慧生活應用服務。可結
合社群網路功能之感測網路資料服務,促進並加速智慧生活感測網路應用佈
建。
(二)結合跨領域業者或應用於傳統產業(如:農業、漁業、畜牧業等領域),建立
智慧生活相關公眾服務之創新應用(例如水質、空氣品質等環境感知網路與危
害預警防治異質網路整合等)。
(三)需提供商業運轉測試計畫或與營運商之合作意向書。
(四)計畫結案時需有實際計畫成果驗證場域之展示規劃及未來營運規劃計畫。服務
平台之軟、硬體的維護及維運應有明確的規定:(1)不需要, (2)需要,但要求
維運期間所需經費與經費來源 (3)可進行商業營運,但衍生利益是否要回饋,
(4)其它
「晶片系統(SoC)政策性項目」

一、目的:為符合產業需求,依據 98 年 6 月 2009 台灣半導體產業躍升策略規劃會議之結


論與關鍵推動措施,發展我國矽晶技術與加強晶片系統設計能力,持續推展台灣 IC
設計產業競爭優勢;本部透過「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以醫療電子、綠能電子、
通 訊 、 電 腦 、 消 費 性 電 子 及 車 用 電 子 (Medical, Green, Communication, Computer,
Consumer, Car ; MG+4C)為應用核心,協助推動創新產品開發平台,進軍新興應用市
場,達到產品創新與產業創新之目的,繼以開創嶄新、完整之台灣電子產業鏈。

二、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政策性項目範圍:
(一)前瞻 IC 產品與技術平台。
(二)嵌入式平台與軟體。
(三)含上述兩項之一的系統整合與創新應用之技術開發。(備註:採用國內研發平台及
軟體之計畫為優先考慮)
四、審查原則及期末審查規範:
‧共通審查原則:
(一)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經驗
(二)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三)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四)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五)研發標的具有國際競爭力
‧前瞻 IC 產品與技術平台審查原則:
符合開發具競爭力、高價值的 SoC IP 和提升電路整合技術能力,含:
(一)前瞻矽智財模組(例:Embedded Memories/Solid-state Drive/ Function- Specific Core
前瞻 RF 與 Mixed-Signal Block/前瞻製程之各式創新邏輯電路等)
(二)SoC 設計技術(例:System Level design/Low Power design 等)
(三)異質整合技術(例: SiP/MEMS/3D-IC 等)
‧嵌入式平台與軟體審查原則:
(一)嵌入式軟體含關鍵平台之 Middle-Ware、RTOS Kernel、Development System and
Tools、Application Software。
(二)多核心/低耗能處理器
(三)相較現有國內技術研發,以補助計畫中差異或技術提升的部份
‧含上述兩項之一的系統整合與創新應用之技術開發審查原則:
符合以創新產品為導向之系統整合技術,含:
(一)以 Multimedia/Instant Message/Location-based Service 及 Web Service(Mobile
e-Commerce)多元網路整合產品與解決方案。
(二)以 Entertainment Center/ Intelligent Home System Servers 為主軸,結合有線/無線寬
頻,廣播與儲存裝置之數位生活數位家庭產品與解決方案。
(三)以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為技術主軸,所發展之健康監控與生活照護之整合產
品與解決方案。
(四)提供個人醫療照護、數位家庭、車用電子、節能控制等用途;結合感測器、分散
式計算及無線網路傳輸之產品與解決方案。
‧期末審查規範:
(一)人力運用、經費運用及計畫達成情形。
(二)成果產出情形。
(三)成果運用情形。
(四)成果衍生效益。
「雲端運算政策性項目」
一、 目的:觀測前瞻 ICT 工程技術發展趨勢,Google、Amazon、Microsoft、Yahoo、
Salesforce.com 等透過數量龐大主機資源之虛擬集結及分散式網路運算技術,於
Internet 上以雲端運算概念,直接提供全世界用戶巨量運算需求之軟體服務,主宰
全球網路服務應用市場。「雲端運算」是網際網路新一波革命,已被視為繼網際
網路之後,下一波新 3C(cloud computing:雲端運算、connectivity:網路連結、client:
產品端)科技產業的重要商機;雲端運算技術具有大量、高延展與擴充性的特色,
加上隨需要服務的付費方式等,大幅減低 IT 軟硬體投資;其技術也是點燃資通訊
產業創新的一把火,透過虛擬伺服器、開放應用軟體程式介面等資源,結合創意,
重塑資通訊產業樣貌,創造新的事業與商機,帶動台灣資通訊產業新機會。另觀
察近年來日、韓、新加坡等國家,以政府角色推動各式資通訊技術運用,打造數
位化、智慧化的都會區,藉訴求數十到數百萬計公眾智慧生活之資訊應用創新,
開創 ICT 應用商機。由於雲端運算興起使資通訊產業產生變革,面對此轉型期間,
我國政府與產業界和學術界共同討論因應對策,並響應新政府智慧台灣發展方
針,鼓勵我國資通訊軟硬體產業建立前瞻自主技術,以滿足巨量運算負載、彈性
擴充能力、及具全球商機之智慧生活相關應用需求,特新增本政策性項目,鼓勵
業界發展前瞻雲端運算產業關鍵技術及智慧生活多元應用,帶動 ICT 產業朝高值
化轉型與成長,有助於我國取得市場先佔優勢,未來更有機會在全球雲端市場佔
有重要地位。在『前瞻雲端運算關鍵核心技術』部分,以發展運算設施即服務技
術(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應用平台即服務技術(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及軟體即服務技術(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等三大項目為重點範疇,完備建立我
國前瞻雲端運算技術之研發及能於 Internet 上直接提供軟體服務或營運之能力;在
『前瞻雲端運算產業應用』項目,則以發展具安心、舒適、便利、永續特色之都
會/城鎮,滿足數以千萬計公眾智慧生活創新應用為重點方向,如:六大新興產業
-文化創意、醫療照護、觀光旅遊、綠色能源、精緻農業、生物科技之軟體服務
與新型裝置,而雲端運算中心也是非常重要重點。
二、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政策性項目範圍:

(一)創新應用服務技術開發:
在政府推動之六大新興產業政策範疇下,研提具備大型規模用戶與外銷機會之雲
端服務研發,例如:
例如
 文化創意-華文數位閱讀雲端服務:台灣出版業多屬中小企業或個人出版戶,
若提供雲端閱讀平台,可讓業者快速出版刊物,豐富電子書供應,帶動整體
出版業之發展;另大中華是全球最大單一市場,應掌握華人同文同種之優勢,
以數位閱讀裝置 Bundle 創新數位內容服務,開拓新商機。
 文化創意-未來教室雲端數位教學:台灣有 3,700 所學校,近 350 萬學生有共
通的需求,教材資料庫標準化程度高,可快速開發與導入市場;另新一代的
學生在 Internet、PC/NB 和手機的環境中長大,熟悉電腦操作環境,有利於未
來教室雲端數位教學服務技術的開發。
 醫療照護-智慧醫療系統雲端服務:資深醫師有限為普遍存在之問題,透過一
套分散式醫療體系或合作醫院間之雲端遠距醫療照護必有其市場需求;同時
為鼓勵醫院與資服業者合作,以 ICT 打造分散式智慧醫療網,使醫院朝向體
系化發展,可減少重覆投資浪費、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 醫療照護-個人電子病歷交換雲端服務:建立台灣醫療影像/診斷報告交換雲端
服務,除滿足電子病歷交換需求,更可提供學術研究與教學用途,提高醫療
水準。
 醫 療 照 護 - 中 小 型 醫 療 院 所 電 子 病 歷 雲端運算服務:發展以軟體即服 務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型式提交的雲端電子病歷系統,以降低中小型診所
建置及運作電子病歷系統所需的費用,並掌握完整資訊,提高醫療水準。
 觀光旅遊-觀光旅遊雲端入口網站:我國「臺灣觀光資訊網」
(http://taiwan.net.tw)可運用雲端運算技術,建立觀光入口網站,連結民間住
宿和旅遊業者資訊,可提供完整和即時的觀光資訊。
 觀光旅遊-國際人士來台觀光雲端服務:提供國際人士在台灣國際機場租用多
語言版之台灣觀光行動導覽裝置,透過衛星定位(GPS)技術、語音同步播放
隨處景點資訊,可增加國際人士對整體旅遊品質的滿意度,大力行銷台灣。
 綠色能源-能源管理雲端服務:因為自建投資所費不貲,企業極少針對節能減
碳目的進行 IT 營運,若能建立第三方能源管理平台(Energy Cloud),善用
ICT 管理各區域的用電狀況,分析電能使用效率,並供應最適化的用電配送機
制,即可達到極佳的區域節能效果。
 精緻農業-科技農場雲端服務:農業生產者多為個體戶或中小企業,不諳 IT 營
運,若可建立整合農場設備、資訊硬體和軟體的第三方雲端解決方案平台,
自動化控制蔬果生長的每一個環境細節-日照、溫度、濕度和 CO2 等,將可
不受天候影響下保證全年穩定的蔬果供應,加速發展精緻與規模農業經濟。
 生物科技-健康銀行雲端服務:根據經建會的統計,2004 年我國 65 歲以上老
年人口已經佔總人口比例 9.4%,預估至 2027 年的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
增加為 20.4%,顯示我國已經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健康照護需求將與日俱
增。面對醫療資訊快速增長,建議建立公正、安全的「健康銀行」雲端平台,
給病人記錄自己的完整健康資訊-如病史、就診記錄、處方藥、身體異常狀
況等,使醫生或醫療照護業可以即時提供醫療協助。台灣生技產業可研發多
元化的醫療照護監控器材,整合「健康銀行」雲端資訊,可提高硬體產品附
加價值,並滿足民眾對於健康照護的需求。

(二)系統技術開發:
例如:
目前前瞻雲端運算,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運算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主要是提供遠端用戶高速、大容量之計算或儲存資源,如:Amazon
EC2-Elastic Compute Cloud/S3(Simple Storage Service)提供 Server Hosting/Storage 服
務 ; 第 二 種 是 應 用 平 台 即 服 務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 如 : Force.com
AppExchange 提供 CRM 應用開發平台、Google AppEngine 提供 Web Application
應用開發平台;第三種是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運用前者軟體開
發平台服務所發展出之應用軟體,再以 Internet 提供多用戶使用或營運。以下列出
前瞻雲端運算關鍵技術重點範疇:
 運算設施即服務技術(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包含雲端資料中心電腦
系統軟、硬體技術,如:低耗能伺服器佈建、資料中心網路架構佈建、資料
中心儲存連接架構、網路和系統管理、虛擬叢集配置佈建、負載平衡、電力
管理、失效容忍、叢集計算管理、分散式檔案管理、分散式資料庫管理、資
訊安全、服務的品質保證等技術。
 應用平台即服務技術(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包含雲端終端裝置軟、硬體
與雲端應用平台軟,如:裝置端之 Thin Client/Browser Machine 多種軟硬體整
合設計、Android/Mac OS/Moblin/Chrome OS 多種作業系統嵌入式軟體、硬體
省電晶片與軟體等技術等;與應用平台軟體之多用戶應用軟體架構/運作/管
理、超大規模資料庫、超大規模檔案儲存庫、SOA 管理、應用系統效能監控
與服務水準自動調適、測試環境與工具等技術。
 軟體即服務技術(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包含雲端服務軟體與系統解決方
案,如:防毒雲、資料隱私保護、電子化政府雲端服務、ERP/CRM/SCM、電
腦輔助設計 CAD 等水平領域企業雲端服務;及醫療照護(含電子病歷)、文化
創意等垂直領域企業雲端服務、雲端服務維運管理技術等。

四、審查原則及期末審查規範:

(一)審查原則:
共通審查原則:
 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經驗。
 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 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 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 檢視電腦攻擊之機制是否完備。
 檢視電腦程式及資料之安全機制是否完備。
 檢視資料備份異地支援及錯誤回復之機制考量是否完備。
 參加政府或法人推動前瞻分散式網路運算相關產業推動、研發聯盟、技術
論壇等推廣組織與活動。

創新應用服務技術開發:
 是否具備智慧生活應用系統整合能力或創新應用服務能力。
 加速跨領域業者整合及應用於數十到數百萬計之公眾(B2C)或多企業(B2B)
共同需求之創新應用與服務。
 商業運轉測試計畫或與營運商之 MOU。
 結合系統、終端和商業運轉者為佳。
 如申請計畫性質題目相同,補助計畫差異部分及較前計畫優異的部分。
系統技術開發:
 開發項目需能確保整合運作之完備性與安全性。
 遵循標準並具平台整合技術。
 配合應用情境提出核心技術之價值。
 如申請計畫性質題目相同,補助計畫差異部分及較前計畫優異的部分。

(二)期末審查規範:
創新應用服務技術開發:
 需有實際應用布建之展示點或可在營運商環境下實際運行展示。
 結案時提供商運模式及營運計畫。

系統技術開發:
 取得認證或與其他終端產品實際運行互通。
 檢視電腦攻擊之機制是否完備。
 檢視電腦程式及資料之安全機制是否完備。
 檢視資料備份異地支援及錯誤回復之機制考量是否完備。
 至少 1 項應用情境展示。
「裝置服務化政策性項目」

一、 目的:鼓勵業者運用我國的製造優勢,結合服務業者能量,提升各種硬體裝置之服務
品質、服務成效,以健全體系及相關產品發展,達到裝置創新、服務加值及建立創新
服務事業之目的,增進產業整體競爭力。

二、 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 補助範圍:本政策性項目係以服務營運業者或硬體品牌/硬體製造業者為鼓勵對象,以
現有成熟且具備連網功能之裝置為基礎,建構裝置服務平台之服務開發元件(SDK)與
環境,發展裝置服務化所需之各種技術應用能力,以創造各應用領域之裝置加值化服
務。補助重點至少包含下列三項:(1)建立裝置服務化所需之偵測、互動、服務傳遞、
人機互動與人機溝通之技術整合應用能力,以及服務開發元件與環境;(2)建置後端
加值平台,提供服務上下架管理、營運管理、服務管理與金流系統;(3)運用服務研
發方法進行消費者研究、服務設計與調校、服務績效分析、品質分析等,並進行實證
以達到創新服務模式的商業運轉。若有其它更具創新構想亦可提出,將依據審查結果
列於補助範圍。補助經費中有關設備使用費、設備維護費及材料費僅可用於 in-house
服務測試與服務應用雛型系統開發,不含試運轉及商業運轉所用之設備。

四、 審查原則:

(一) 申請單位需為依公司法設立之本公司,並鼓勵服務營運業者或硬體品牌/硬體製
造業者…等組成執行團隊提案申請。
(二) 申請單位得於申請前運用服務研發之科學方法,對目標裝置使用族群進行需求
分析,以作為創新服務設計規劃之依據,並為計畫審查與鼓勵之重點。
(三) 申請單位必須於計畫中針對創新裝置服務提出概念驗證、服務驗證及營運模式
驗證之機制,以提升創新服務設計之嚴謹度。
(四) 申請單位必須於計畫中提出平台的服務授權機制與資訊安全機制,以確保裝置
服務化的可靠性。
「健康照護創新服務政策性項目」

二、 目的:鼓勵民間企業聯合醫療照護機構,或異業共同提案,針對有較高健康照護需
求的特定族群,發展具高需求的創新服務,建置管理服務及營運體系,帶動健康服
務產業創新發展。

三、 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四、 政策項目範圍:針對特定族群之健康照護需求,運用 ICT 等資通訊技術規劃或建置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平台,並結合 1 家以上醫療或照護機構,勾勒未來生活應用與服
務情境,建構完整健康照護相關服務網絡與營運體系,發展創新營運模式。

五、 審查原則:

(一) 申請單位為依公司法設立之本公司或依法設立之醫療法人(法人或國內外機構
得包括公立醫療機構、私立醫療機構、法人附設醫療機構及教學醫院等),鼓
勵異業共同提案。

(二) 服務內涵與品質提升
- 能有效整合醫療與照護機構服務網絡,創造可行且具商業價值之營運模式
或新型態的服務模式。
- 能配合受照護者之需求、有效整合與應用科技及建立以顧客滿意為核心之
整體服務體系,帶動新興健康服務產業發展。

(三) 科技的導入、整合及運用
- 受照護者管理系統(軟硬體)之完整性。
- 系 統 之 可 衡 量 性 (Scalable) 、 可 擴 充 性 (Expandable) 及 可 複 製 性
(Duplicable)程度。
- 符合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及國內外現行法規之要求與技術產品互通標
準。
「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產業技術發展政策性項目」
一、目的:依據行政院 2006 年 SRB 會議結論:發展國家級車載資通訊系統整合技術與
創新服務計畫,建議從(1)建立產業自主技術、與(2)發展創新服務商業模式著手,規劃
車載資通訊系統與服務平台之建構。而 2008 年愛台 12 項建設中規劃「建構智慧交通
系統及智慧生活環境,以及建立全世界第一無線寬頻國家」,並於第 28 次科技顧問
會議討論「智慧環境—車載資通訊產業鏈建構策略」議題,建議運用我國 ICT 產業優
勢,發展多元化車載價值服務、以驅動全球智慧交通新風潮。
特規劃「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產業技術發展」政策性項目,期協助國內業者建置車
載資通訊系統、模組及平台核心關鍵技術之自主研發能量,與發展車載資通訊系統
(Telematics)之創新應用服務,建置小型測試驗證及示範應用服務的環境,協助 ICT
產業進行國內外相關標準檢驗與驗證,以利與國際標準規範接軌,以利台灣業者進軍
國際市場,建造台灣成為一個優質的行車環境,提供國人多元化之車載創新應用服務
的目標。
二、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政策性項目範圍:
業界開發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
(一) 核心晶片技術。(如:歐盟衛星系統 Galileo 接收晶片、RDS-TMC 接收晶片等)
(二) 關鍵元件及測試驗證技術開發。
(三) 系統整合與創新應用服務技術等項目。
四、審查原則及期末審查規範:

共通審查原則:
(一) 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經驗
(二) 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三) 計畫內容應具可行之執行架構、創新性並具有專利保護
(四) 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五) 基於整合需求,能促成整合跨產業領域研發聯盟者(較)優先支持。

核心晶片技術:
(一)開發低耗能 DSRC/WAVE(IEEE 802.11p)晶片、輔助定位 Sensor、RDS-TMC 晶
片/模組、高準度 Galileo 或雙模衛星定位晶片/模組或其他車載資通訊核心技術
晶片等研發項目。
(二)研發項目需要有明確智財布局規劃,並為國內業界領先或具有國際競爭力。
(三)項目範圍第一項之高準度 Galileo 或雙模衛星定位晶片/模組定義為定位準度達
2 公尺內。

關鍵元件及測試驗證技術開發:
(一)開發車載資通訊核心關鍵或測試驗證技術(如:DSRC 傳輸模組或通訊協定、
精準導航元件、道路車輛偵測模組、車載資通訊安全系統或車載軟硬體測試驗
證技術、Galileo 或雙模衛星定位接收模組、RDS-TMC 接收模組)的研究開發
進程,並以手持裝置、OBU 或 RSU 等為相關研發或測試載具,測試驗證項目
鼓勵以獲得國外相關標準認可為目標。
(二)研發標的為國內業界領先或具有國際競爭力,補助項目以相較國內現有技術中
差異或技術提升的部分。

系統整合與創新應用服務技術:
(一)開發車載資通訊之新興整合技術及加值平台,如:行車警示系統平台、緊急救
援服務/急難救助應用平台、協同式行車導航系統、3D 構圖技術、社群式資訊
導覽及分享、Galileo 或雙模衛星定位高準度應用與服務、LBS 行動或車載服
務、RDS-TMC 或其他即時交通資訊發佈與分享服務等創新技術開發項目。
(二)運用現有通訊技術協助提供車載創新應用服務之技術開發或系統平台,如:協
同式即時交通資訊提供與分享、或先進導航系統開發等項目。
(三)計畫結案時需有實際示範展示內容及未來營運規劃計畫,示範區宜考量:(1)
住商辦之車載寬頻無線生活區;(2)多模交通(整合高鐵、鐵路、捷運、公車、
或行路等項目)之先進車載應用。
「WiMAX 技術暨產業鏈深化政策性項目」
一、目的:配合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台灣 WiMAX 發展藍圖」,本部技術處所應執行項目
並配合 M-Taiwan 計畫時程,並承續 95 年晶片、基地台與系統整合等工作,96 年推
動主軸為先進終端與平台、測試驗證等。為持續於台灣 WiMAX 產業價值鏈上布局,
本部「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於 97 年度擇定關鍵技術持續先進終端與平台、基地
台相關技術、測試驗證的開發,並鼓勵布局未來標準的相關技術,以期開創未來無線
寬頻通訊茁壯的契機。

二、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政策性項目範圍:鼓勵業界開發(一)先進終端與平台(二)基地台相關技術(三)WiMAX
測試驗證技術。

四、審查原則

共通審查原則:
(一)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經驗,
(二)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三)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四)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闡明於計畫完成後於生產或服務或營運可行性,
(五)需參加 WiMAX 論壇或相關國際標準活動,並能提出相關貢獻投稿。

先進終端與平台審查原則:
(一)開發項目以結合 WiMAX 的技術進程,以手機、可攜式或服務導向終端為主,
(二)是否具平台整合技術,
(三)若計畫目標屬於 802.16e 標準,需提供營運商合作展示備忘錄(MOU),
(四)若計畫目標屬於超越 802.16e 標準,則以能提供營運商合作展示備忘錄(MOU)為
佳,
(五)相較現有國內技術研發,以補助計畫中差異或技術提升的部分。

基地台相關技術審查原則:
(一)開發項目以結合 WiMAX 的技術進程,以提供基地台或與局端設備的軟體或硬體
研發、測試或系統整合為主,
(二)是否具平台整合技術,
(三)若計畫目標屬於 802.16e 標準,以能提供實地驗證展示,必要時需提供營運商合
作展示備忘錄(MOU),
(四)相較現有國內技術研發,以補助計畫中差異或技術提升的部分。

WiMAX 測試驗證審查原則:
(一)人員、設備及地點完整度,
(二)電信及數據網路測試經驗,
(三)設備商配合備忘錄(MOU)。
五、計畫目標需含以下指標:

先進終端與平台:
(一)在計畫目標相關的國際技術推動論壇或國際標準制定會議,提出至少 10 項以上貢
獻投稿,
(二)若計畫目標屬於 802.16e 標準,需與其他 2 種以上終端產品在 M-Taiwan 營運商環
境下實際運行互通,並且取得國際 802.16e 認證或具申請認證的證明。

基地台相關技術:
(一)在計畫目標相關的國際技術推動論壇或國際標準制定會議,提出至少 10 項以上貢
獻投稿,
(二)若計畫目標屬於 802.16e 標準,需有 2 種以上終端產品在 M-Taiwan 營運商環境下
實際運行互通,並且依 WiMAX 相關標準或互通測試規範的進程,取得相關認證
或具申請認證的證明。

WiMAX 測試驗證:
(一)培養 10 人以上開發測試驗證技術人員,
(二)建立至少 20 項 WiMAX 測試案例,
(三)需提出至少 10 項以上貢獻投稿,
(四)需在 M-Taiwan 參加 WiMAX 測試中心。
註 1:M-Taiwan 營運商環境可解釋為 M-Taiwan 802.16e 營運環境或 WiMAX Forum
認可的驗證環境。
「關鍵材料性能躍升政策性項目」
一、 目的:
有鑑於我國關鍵材料受限於技術落後國際領導廠商、生產規模較小無法達到經濟
規模、基礎研究不足等弱勢,以致材料自主性不足。國內相關產業受制於材料自主性
不高,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除了無法據以開發新興產品,
既有產品之附加價值亦無法有效提升之外,連帶形成許多關鍵材料仍須倚靠進口的惡
性循環。
依據政府「產業再造」經濟政策,加強研發創新使製造業高值化、低碳化,強調
以環保節能新思維,再造基礎原材料產業。鼓勵業界深耕關鍵材料技術,並以環保節
能新思維,強調技術的突破點,期望透過技術的突破進而促成新興產品之開發,以及
既有產品附加價值之提升,進而再造基礎原材料產業。
二、 推動時程及申請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本政策項目以批次方式受理計畫申請,且計畫審查作業採收件後集中辦理,99 年度各
階段受理計畫申請時程如下(100 年度批次受理時間將另行公告):
(一) 第 1 階段:自 99 年 1 月 15 日至 99 年 2 月 5 日止
(二) 第 2 階段:自 99 年 5 月 3 日至 99 年 5 月 17 日止
(三) 第 3 階段:自 99 年 9 月 1 日至 99 年 9 月 15 日止
三、 政策性項目範圍:
(一) 業界開發「民生化工產業」、「金屬加工產業」、「紡織產業」及「半導體及光
電產業」等 4 個產業所需之基礎材料技術,以提升基礎材料之光學特性、電特性、
磁特性、熱特性、力學特性及其他關鍵特性,且具節能減碳之特性,並使材料性
能躍升。各產業關鍵材料項目舉例如下(僅為參考,研提計畫之內容不以此為限) :
產業別 材料項目
民生化工產業 1. HDI 基板材料
2. 高散熱基板材料
3. 環保型低溫黏晶材料
4. 熱界面材
5. 印刷式導體材料
6. 高耐熱/高韌聚烯複材
7. 親水性 PES 中空纖維
8. 水性印刷油墨
9. 高容量鋰電池負極材料
金屬加工產業 1. 超級鋼
2. 超合金及鈦合金
3. 超高強度鋁合金
4. 電子金屬材料精密蝕刻、電鍍加工
5. 精密鍍膜材料
紡織產業 1. 生質纖維及紡織品
2. 生體高分子纖維敷料
3. 奈米纖維及紡織品
產業別 材料項目
半導體及光電產業 1. 低介電層間絕緣膜材
2. 高介電閘極絕緣膜材
3. 超高純度化學品及材料
(二) 研提計畫範圍及內容舉例如下(僅為參考,研提計畫之內容不以此為限):
範例一:
A 公司有鑑於電磁鋼片及先進高強度汽車用鋼是製造電動車的關鍵材料,為提升
電能轉換效率、增加續航力及減輕馬達體積與重量,擬進行汽車用鋼產製技術的
開發,並協同下游相關業者共同進行垂直整合研發,預期可達成關鍵材料及應用
技術自主開發的目標,並使台灣有機會成為全球汽車零件的供應中心。

範例二:
B 公司有感於奈米纖維膜極具未來發展潛力,且與一般不織布比較,具有較大的
比表面積、柔軟性、透氣性、微孔結構、重量輕、楊氏模量高、材料種類多元化
以及功能性佳等特性及優點,惟其缺點為國內大多數的研究仍停留在實驗室研發
階段,為解決奈米纖維量產技術上仍有需克服的障礙,擬進行奈米纖維膜關鍵材
料之研究與技術開發,除協同相關法人及業者共同進行材料至產品之模組應用垂
直整合開發,並進一步穩定生產技術。
四、 審查原則:
(一) 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相關經驗。
(二) 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三) 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四) 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五) 須提出關鍵材料之技術突破重點,並說明相關量產性與可靠度檢測方式。
(六) 具創新性或有專利保護。
「電動車輛關鍵組件政策性項目」
一、目的:依據 2008 年 5 月行政院重要施政方針之一”加強推動低碳動力車輛之使用,研
發油電混合等車輛與設施,提高交通工具能源效率與減碳率”,「永續能源政策綱領」
將電動車輛列為車輛工業發展策略目標;透過「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發展電動
關鍵零組件及建立國內系統整合技術,帶動台灣電動車輛產業興起,加速進入國際供
應鏈。
二、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政策項目範圍:
(一)發展電動車用驅動馬達與控制模組。
(二)發展電動車用電動附件系統。
(三)發展電動車用儲能系統與電源管理系統。
(四)其他電動車用關鍵技術與系統整合應用。
四、審查原則:

共通審查原則:
(一)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經驗。
(二)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三)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四)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五)研發標的是否具有國際競爭力。

發展電動車用驅動馬達與控制模組審查原則:
(一)應發展具利基之電動車用高效率驅動馬達系統與控制模組之關鍵零組件,並建
立本土化且具國際競爭力之生產能量。
(二)應進行相關驅動馬達系統與控制模組之性能測試驗證,並符合國際相關產品驗
證規範。
(三)至少辦理一次以上國內外之成果說明會,計畫完成後,提出具有競爭力之產品
上市規劃書或市場化具體做法說明。

發展電動車用電動附件系統審查原則:
(一)應發展電動車用包含電動空調或電動轉向等電動化次系統與電源轉換元件,具
有符合節能環保之特性,基本電能轉換效率與單位功率應優於或同等於目前國
際上領先產品之規格,並建立本土化且具國際競爭力之生產能量。
(二)應進行相關電動車用電能系統與電源轉換元件之性能測試驗證,並符合國際相
關產品驗證規範。
(三)至少辦理一次以上國內外之成果說明會,計畫完成後,提出具有競爭力之產品
上市規劃書或市場化具體做法說明。

發展電動車用儲能系統與電源管理系統審查原則:
(一)應發展電動車用儲能元件(例如: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等)與對應之儲能系統
管理技術(例如:管理系統(Management System)、快速充電器、電源轉換器等)
之產品,儲能元件其單元單位能量與功率密度應優於或同等於目前國際上領先
產品之規格與安全性,並建立本土化且具國際競爭力之生產能量。
(二)應進行相關電動車用儲能系統與電源管理系統之性能、安全與充放電壽命等測
試,並符合國際相關產品驗證規範。
(三)至少辦理一次以上國內外之成果說明會,計畫完成後,提出具有競爭力之產品
上市規劃書或市場化具體做法說明。

發展其他電動車用關鍵技術與系統整合應用審查原則:
(一)其他未歸類上述 3 項之電動車用關鍵技術與系統整合應用均屬之。
(二)應規劃相關載具平台展現所開發技術或應用之價值或特性,建立本土化且具國
際競爭力之生產能量,並進行相關測試驗證,符合國際相關產品驗證規範。
(三)至少辦理一次以上國內外之成果說明會,計畫完成後,提出具有競爭力之產品
上市規劃書或市場化具體做法說明。
「太陽光電產業政策性項目」
一、 目的:96 年 11 月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以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生質能為
主要推動項目,致力於關鍵及前瞻技術之研發以降低成本,建構完善的發展環境
提高設置誘因。另鑒於我國在半導體及平面顯示器投入培養許多優秀的人力,因
此協助國內產業積極發展具競爭力之太陽光電相關產業為發展目標,透過「業界
開發產業技術計畫」,將結合國內相關優勢產業投入太陽光電相關技術開發並建
立國內完整產業鏈,以帶動太陽光電產業發展,開創台灣再生能源產業契機。
二、 推動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 政策項目範圍:
業界發展太陽光電相關材料技術、太陽光電生產設備技術、太陽光電系統整合技術
與各式應用太陽光發電原理研究。其政策項目範圍如下:
(一)發展太陽光電相關材料技術:投入降低產品材料成本、可提升光電轉換效率或
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的材料開發,強化我國產業供應鏈使整體產業更具競爭力。
(二)發展太陽光電生產設備技術:我國設備產業針對半導體及平面顯示器產業投入
大量設備研發,透過已有的設備技術基礎,投入太陽光電相關設備技術研發,
創造設備產業的附加價值。
(三)太陽光電系統整合技術:提升國內太陽光電系統廠對於大型系統(≧1MWp 以上)
設置能力培養,針對設計、安全、使用年限、系統關鍵零組件、系統監控與能
源管理技術及電力品質(含儲能技術)等之創新研發,進行異業結盟,擴大相關產
業產值與產業效益。
(四)各式應用太陽光發電原理研究:目前全球以矽材(矽晶片或矽薄膜)為基礎的太陽
電池,佔全球整體產能的 90%以上,但全球均投入各種不同型態太陽光發電的
應用原理,以降低太陽光發電成本,使產品普及早日達成,降低能源對於石化
原料的依存度。
四、 審查原則:
共通審查原則:
(一)公司是否具有研發能力與經驗
(二)研發團隊陣容是否足以勝任執行計畫
(三)計畫執行架構是否可行
(四)後續成果落實計畫是否具體可行
(五)計畫完成後 2 年內在國內生產/服務/營運
發展太陽光電相關材料技術審查原則:
(一)針對太陽光電降低產品材料成本、可提升光電轉換效率或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的
材料開發。
(二)太陽光電相關材料泛指太陽光電上中下游及系統所需之材料或關鍵零組件。
(三)應提出相關測試或應用後產品進行性能測試,以建立符合國際需求之產品品質。
發展太陽光電生產設備技術審查原則:
(一)設備設計、規劃的核心技術能量需建立於業者,設計設備需說明其相關關鍵零
組件本土化比例。
(二)需進行運作測試,透過分工合作製成太陽光電相關產品,並進行性能測試,已
達國際競爭力。
(三)至少辦理一次國內宣導活動或成果發表會,計畫完成後,提出 2 年內量產之產
品上市規劃計畫書或具體作法說明。
太陽光電系統整合技術審查原則:
(一)針對大型系統(≧1MWp 以上)設置能力之相關技術研究。
(二)研究重點應為系統設計、系統關鍵零組件、電力安全、系統監控與能源管理技
術及電力品質(含儲能技術) 等之創新研發。
(三)至少辦理一次國內宣導活動或成果發表會。
各式應用太陽光發電原理研究審查原則:
(一)按原理設計相關產品,並製作雛型產品。
(二)雛型產品需進行性能測試。推估標準型產品之投資成本及發電成本。
(三)至少辦理一次國內成果發表會。
「ClassII 以上之醫療器材政策性項目」

一、目的:民國 94 年 10 月舉行之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做成結論,目前我國醫
療器材產業以低階產品(Class I)為主,未來應發展更高階產品(Class II 及 Class III)及配
合創新醫材規劃(以智財權布局),提升附加價值。目前國內醫療器材產業發展以外銷
導向,以生產中低階為主,出口大宗電動代步車、血壓計、體溫計等雖也為 Class II
產品,但多屬成本導向之競爭性產品,境外生產比例逐年提高,與傳統產業及電子業
的情況面臨相同之問題,增加更多類似的大宗消費性產品或廠商,短期雖可以增加產
值,但中長期仍將導向低價競爭及生產外移。因此,為引導國內廠商投入高附加價值
之產品,故鼓勵投入 ClassII 以上之電子醫療器材,預期可快速大幅提高產值、避免互
相削價競爭,以及建構居家照護產業。

二、推動時程: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政策性項目範圍:業界開發 ClassII 以上之醫療器材,範圍包含在醫療器材分類分級上


屬於第二等級、第三等級之診斷、治療、減輕或直接預防人類疾病,或足以影響人類
身體結構及機能之儀器、器械、用具及其附件、配件、零件等技術之開發。

四、審查原則及期末審查規範:

計畫內容並須同時符合以下四項要點:

1.ClassII 以上之產品技術

2.具創新性並有專利保護

3.結合臨床醫學能量

4.與傳統產業、電子業或 ICT 產業等其他異業結合者


「快速審查臨床試驗計畫(Fast Track)」 公告本部業界科專申請事項
資料來源:經濟部 (2005-08-23)公告
經濟部 (2006-01-02)修訂

主旨:公告修正本部業界科專「快速審查臨床試驗計畫(Fast Track)」申請事項,並自即日
生效。
依據:「經濟部促進企業研究發展補助辦法」規定辦理。
公告事項:
一、計畫目的:配合行政院「推動生醫科技島計畫」協助建構完備臨床試驗研發環境,及
鼓勵業界快速投入醫藥品及醫療器材之臨床試驗案例執行,本部「業界開發產業技術
計畫」就當前開發醫藥產業技術或產品研發範圍,調整部分作業事項,以加速國內醫
藥品與醫療器材的研發產出,順勢帶動臨床試驗相關產業發展。
二、計畫時程:自公告日至 100 年 12 月 31 日止。
三、補助範圍:業界執行新藥或醫療器材之國內外臨床試驗計畫,包含臨床試驗用藥或器
材之製備及搭配臨床試驗所需的毒理試驗。
四、作業方式:
(一) 研發時程以不超過 3 年為原則。
(二) 計畫申請時若廠商已同步進行該項臨床試驗,得由審查委員審核同意,計畫補助
時程得由申請當月份起算。
(三) 補助比例得較一般性計畫高為原則,惟補助款不超過計畫經費之百分之五十。
(四) 為加速及簡化審查,由廠商檢具申請所需證明文件,原則於送件日起 4 週內完成
審查作業(審查流程請參閱本部技術處業界科專網頁)。
五、申請資格:
(一) 依公司法設立之本公司。
(二) 財務健全:
1.公司或其負責人或其配偶使用票據 1 年內無退票正式紀錄者。
2.公司或其負責人或其配偶之銀行無貸款逾期未還或對本部違約之舊案財務無責
任未清者。
3.公司淨值達其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者。
(三) 具備執行計畫之研發管理能力及資金。
(四) 公司或其研發團隊具從事醫藥產業研發工作經驗,足以執行臨床試驗計畫。
(五) 若曾執行過本部科技專案計畫、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計畫、科學園區研究開發關
鍵零組件及產品計畫、國營事業協助中小企業推動研究發展計畫等政府科技專案
計畫,於近 5 年內有重大違約紀錄者,不得申請。
(六) 具有實績之財團法人得共同提出申請,惟送件申請前應經本部技術處評估其參與
符合重大科技政策推動所需,始得受理審查。
(七) 申請公司若因履行政府之補助契約,受停權處分期間尚未屆滿者,不得申請。
(八) 國營事業申請前應先經本部專案評估其符合重大科技政策推動所需,始得提出申
請。
六、應備申請資料:
(一) 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申請表及申請公司基本資料表。
(二) 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計畫書。
(三) 最近 3 年會計師簽證之查核報告書。
(四) 國內外衛生主管機關核發之新藥或新醫療器材臨床試驗許可之函文,或相關證明
文件。
(五) 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IRB)核發之臨床試驗計畫同意函。
(六) 廠商切結書(如附件)。
七、除前述各公告事項外,其他申請應備資料格式及權利義務與注意事項等詳見「業界開
發產業技術計畫申請須知」;如須知內容與本公告牴觸者,以本公告內容為準。申請
須知資料請由本部技術處網頁下載取得或洽受理單位索取。
八、各公司同一時期申請或執行業界科專『快速審查臨床試驗計畫』案,以不超過兩項計
畫為原則。
九、計畫受理單位窗口:本部技術處業界科專專案辦公室,電話:(02)23412314 轉分機
201-208,網址:http://innovation1.tdp.org.tw/,地址:台北市中正區 10075 重慶南路二
段 51 號 7 樓。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