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新时代”的思想内涵

十九大报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丰富的思想内涵,除了字面意义外,还应该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新
时代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空间限制为中国国内,而非泛指整个世界。因此,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没有改变整个世界处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大时代观,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其次,新时代的起点应该从党的十八大开始。
党的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社会根本矛盾的变化使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而人们对于过程阶段性的认识又会经历由
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不正确到逐步正确的过程。这里既需要实践的开展,也需要认识的深化,认识
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客观实践的展开和深入的过程。因此,不能把新时代提出的时间看成新时代的历史起
点。再次,新时代的开辟既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的结果。作为一个责任与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强调事业的接续奋进,既总结
经验,又汲取教训,不断朝着崇高目标前进。
“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实践发展下矛盾运动的结果。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因此,正确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认清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
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据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内涵丰富,可以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三个概念来理解。
第一,需求主体——人民。“人民”是一个政治范畴和历史范畴。它是指在人口中占大多数、顺应历史发
展、推动历史进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随着社会变迁,“人民”的外延也不断丰富。现阶段“人
民”的外延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最广大群众。其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是我国社会“人民”的主体,始终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第二,需求表现——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需求是多样的,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过去,我们生
产力低下,物质匮乏,主要着眼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民迫切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
们从“温饱”到“小康”,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高,整个社会消费结构必将发生显著变化。人们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
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第三,供给状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已大为改进,但发展
的不平衡不充分状况依然存在。不平衡体现了供给与需求之间在空间上的不匹配。主要表现为:发达地区
与落后地区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各地域之间、各行业之间资源分配不平衡;不
同层次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之间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之间
的治理不平衡、不同社会结构人群之间的财富收入分配不平衡,等等。不充分体现的是供给对需求的满足
程度上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不平衡”和“不充分”相互联系,“不充分”是“不
平衡”产生的前提条件,“不平衡”反过来又会加剧“不充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十九大报告中讲的是主要矛盾的“转化”,其意思不是完全的改变,而是在原有基础
上的“进化”。因此,主要矛盾新的提法与之前的提法不能完全割裂。“美好生活的需要”并不是说不再
满足“物质文化需要”,改变“落后社会生产”的提法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生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
平,不再需要发展,而是强调在我国社会生产能力水平总体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的情况下,
发展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依然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
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但与之
前相比,根本任务的关注点及实现形式会发生变化,从而给党和国家工作带来重要影响:人民的美好生活
需要为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人民多方位多层次的需要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不平衡不充分为高
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时代”的三个维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分别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维度阐明了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这
三个维度所指涉的实践,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进行,还未能全部实现。
第一个维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有着 5000 多年的灿烂文明,
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
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亟待解决的两大历史任务。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从洋务
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再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串起了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为什么要革命,怎么革命,革命后走向何
处”的问题。国家的基本统一、民族主体性身份的重塑、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站起来”目标的成
功实现,也为追寻“富起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
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带领广
大人民由小康社会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一步步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
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
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按照十九大规划的路线图,我国将在本世纪中叶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个维度,社会主义在中国——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有着 500 年的发展
历史,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 ,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囿于历史条件,我们在起步阶段只能向苏联学习,不久之后 ,
我们认识到苏联经验的局限性,提出以苏为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探索过
程中历经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明确
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在随后的实践中,党中央进一步把这一方向确定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别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 21 世纪和在新的
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把“这篇
大文章写下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围绕回答这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以形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
本遵循,为发展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第三个维度,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现代化运动发端于资本主义,长期以来被西方国家
所引领。中国的现代化不是“早发内生型”,而是与之相对的“晚发外生型”。又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形势十分复杂和严峻。一方面,要摆脱总体性的民族生存危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
现代国家,为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发展和社会文明结构的全面转型提供坚实基础。这一问题的解决以新中
国成立为标志。另一方面,要对以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予以批判,并建构新的、区别于苏联模式及资本主
义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方案。同时,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又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更要体现社会主义价
值理念。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运动,一直以来都是和社会主义紧密连接在一起的。
尽管现代化建设曾遇到严重挫折,但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放弃对现代化的追求,没有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传统社会主义一样,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传统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经过几十
年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念,并对其作出了详尽阐述。在党的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
生活的必由之路。”由上观之,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
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中国为中心,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运用,着眼于深化对实际问题的
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普遍性,为人类对更好的现
代化道路及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十九大报告中的新表述讲的是社会主要矛盾,而非经济发展或物质文化生活的主要矛盾。必须紧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主题进行思考,着眼点不能偏移,要把握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思
路不能窄。

●至于基本国情,则主要是从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性质角度来定位的。经过努力奋斗,
随着一般意义上的国情演变的积累,基本国情会出现某些阶段性局部性变化,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这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发生根本转变很不容易。

●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的是由较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变,从“数量短缺型”
供需矛盾向“优质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
学依据,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全面深入领会这个新的重大论断,是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的逻辑前提。

理清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基础

此前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源于 1956 年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当时处于实现社


会主义改造任务,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新的历史方位,八大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理清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确立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依据。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坚持得不够明确和牢固,甚至还经历了一些曲折,
这给国家建设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转折,反映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就是重回八大的有关
表述。1981 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
正式概括:“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对比八大的提法有两点变化:一是不再从国家发展层面讲“建立
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二是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改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这两处改动,既承续了八大表述的本质内容,也反映了国情的某些变化,使社会主要矛盾的
表述更精炼、内容更集中。

此后,历次党代会都要重申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同时,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从十六大开始,在重申的同时语境有了一些变化。基本都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具有
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然后在社会主要矛盾前面加上“仍然是”,或者在后面缀上“没有变”。这是因
为,十六大提出我国“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
段,从那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社会主要矛盾确实隐含着将来会出现转
化的可能。

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主题进行思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
把“需要”和“生产”的矛盾,改为“需要”和“发展”的矛盾,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容更丰富
更充实更升华了,在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都切实和及时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了。
人民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领域,扩大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各个领
域。

其二,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在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后,人民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
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
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

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
入世界前列,确实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一种局面了。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比较起来,
我国一些领域的生产力水平仍然相对落后甚至差距还比较大,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社会
供给上还有许多差距。由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客观上在新时代凸现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所谓发展不平衡,从区域发展上看,有的地方快一些,有的地方慢一些,生产力布局还不平衡,比
如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从发展各领域来看,既有达到甚至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
统的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既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群众就业、教
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还有不少明显的“短板”。从
发展成果的共享看,不同群体之间也有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贫富差别比较明显,社会上
存在不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贫困人口还有 4000 多万。

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加强,
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客观上还存在发展不够稳定和不持续的情况。这
就要求社会生产必须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复杂,分工更合理,产品更精细,供给更有效方面发展;这就
要求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前进的动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势必带来很多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关系全局的变化,说明它不只是带来经济发展方面的新要求,而是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上提出了新要求;历史性变化,主要指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
分是永远存在的,当我国发展到当前阶段,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便意味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我们必须要有这样一种清醒的认识,物质文化需要相对比较具体,主要是一些硬性的需求;而美好
生活的需要,则不仅要以物质文化需要为基础和前提,还包括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和选择,常常从自己是
否感到“满意”来理解美好生活,而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的理解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既是我们党的勇敢承诺,也是一个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高层级的
努力方向。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会更复杂,遇到的问题会更多,遭受的挑战会更大,需要的
努力会更为艰辛。
这里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十九大报告中的新表述讲的是社会主要矛盾,而非经济发展或物质文化
生活的主要矛盾。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主题进行思考,着眼点不能偏移,要把握住我国社会的
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思路不能窄。

怎样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基本国情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
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
地位没有变。”怎样理解这里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

这首先涉及到怎样理解一般意义上的国情和作为社会性质判断的基本国情的问题。一般意义上说的
国情,主要指国家面貌和时代特点,人们使用这个概念比较宽泛,比如我们这些年经常说世情、国情、党
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国情所发生的变化。

至于基本国情,则主要是从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性质角度来定位的。经过努力奋斗,随
着一般意义上的国情演变的积累,基本国情会出现某些阶段性局部性变化,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这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发生根本转变很不容易。近代以来的中国,基本国情只经历了一次根本性转变,
就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革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这个转变,经历了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漫长历史过程,有一百余年。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起码
有“上百年”的时间,这是我们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国情依据,也是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
不动摇的历史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是在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涉及奋斗任务的一种定位。它虽然也相对稳定,但
比较起基本国情来,则容易变化一些。它会因为一些阶段性奋斗目标的实现,或一些影响全局的重大变革
的发生,出现新变化,从而使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拥有新的历史方位。

据此,十九大报告在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同时,强调基本国情没有变,就比较好理解
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出现,虽然表明基
本国情在局部的量上起了变化,但实质上仍属于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矛盾。不是说旧的社会主要矛
盾就不存在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依然存在,生产力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依然比较落后,旧
的社会主要矛盾实际上隐含到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之中去了。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的是由较低层级供需矛
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的转变,从“数量短缺型”供需矛盾向“优质不足型”的供需矛盾转变。这个变化
确实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还不足以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不足以改
变我国仍属于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变化,是和建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的。

深入全面地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背后“变”与“不变”的关系,要求我们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
福线。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地从把握时代到引领时代,
就在于能够把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科学辩证地联系起来,在和时代一道前进的过
程中,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社会主义强国 美丽要求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乔善乡板团村,金灿灿的稻田和漂亮的楼房、整洁的鱼塘、青翠的竹
林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金秋时节美丽的生态田园画卷。谢顺珩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把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有了清晰的时间表、明确的路线图。碧
水蓝天、空气清新的美丽中国,让人满怀期待。
  十九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相关内容,有哪些突出亮点?下一步怎样攻坚克难、撸起
袖子加油干,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群众,请
他们谈认识,讲体会,建真言,献良策。
  “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内容篇幅很大,分量很重。能源、环境、气候变化工作者都非常
关注,非常兴奋!”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
院士杜祥琬对记者说。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
国”……十九大对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相关部署,站位高、决心大、目标明、举措硬,连日
来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党章根据这一重大政治论
断作出了相应修改。
  1956 年党的八大就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
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一直沿用至十
九大之前,长达 60 多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十九大作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奇迹”。然而,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国在资源
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发展的短板,成为人民生活的痛点。
  过去五年,我国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不过,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任重
道远,优质生态产品仍然总体短缺,人们迫切呼唤清新空气、青山绿水。在很多地方,过去人们盼温饱、
求生存,现在则是盼环保、求生态。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这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理解。”常纪文认为,“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二是
环境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还是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三是环境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平衡发展和充分发
展。十九大报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其解决路径的重大判断和部署,是建设天蓝、地绿、
水清的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常纪文说,国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必须基于社会的主要矛盾,矛盾定位如果不符合实际,行动战略及
其部署就可能会出现偏差。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和资源紧缺等问题放在全局发展中统筹考虑、妥善解决。接下来,各级党委、政府将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和
美丽中国建设,在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系统、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方面迈出
更大的步伐。
  “美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达到的目标
  在实事求是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十九大做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按照这一蓝图,
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十九大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明确
纳入了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
  杜祥琬表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美丽’二字,意义重大。‘美丽中国’成为我国实现到
2035 年、2050 年奋斗目标的必要条件,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方向和目
标。”
  “‘美丽’涵盖的范围非常宽广,要求很高,是满足人民需求和实现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九大在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经济增长、国家
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杜祥琬说,“今后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不只是总量的增长,而且发展质量和
效益将大幅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学及生态学专家沈国舫院士认为:“‘美丽’必须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
‘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达到的目标,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绿化标准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55 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
‘大地园林化’,那时还没有经济条件,做不到。现在,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业和
园林事业将有更大的发展。”
  “美丽中国不仅空气、水、土壤环境质量要好,而且景观要好,生态文明建设加码了,对一系列工作
提出了更高要求。”沈国舫说。
  沈国舫指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终要靠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例如,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公益林
的生态补偿,区域差别很大,多的省份 40—60 元一亩,少的省份 10—15 元一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就不可能达到充分的、合理的生态补偿。
  给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清单
  十九大不仅擘画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而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给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清单。
  报告中要求“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这是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提到这个问题,杜祥琬注意到
了这一点。他说:“我认为这是中国现代化要迈过去的一个坎,这一举措契合了时代的要求和老百姓的要
求。处理好垃圾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走在我们的前头,这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是美丽中国的一个要素。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哪来的美丽中国?”
  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彪认真聆听了十九大报告,备受鼓舞。“报告中
提到,‘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我们在库布其综合
治理沙漠中摸索出来的库布其模式,就是这样做的: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入、农牧民市场化参
与。”
  今年 9 月份,联合国环境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这是全球首
部由联合国官方发布的生态财富报告,用科学量化的评价结果肯定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报告显示,
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 969 万亩,创造生态财富 5000 多亿元人民币。王文彪强调:“这份生态财
富的创造,归功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也是这个理念造福中国、影响世界的鲜明例
证。”
  “学习十九大报告后,我感觉我们的路子走对了,吃了定心丸,更有信心继续治理沙漠,因地制宜推
广成功实践。”王文彪说。
  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内蒙古
包头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张强表示:“我们环保执法者的底气将更足,腰杆将挺得更直!”
  张强切身感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态底线”和“生态红
线”意识日益增强,环境质量在持续变好。“我们将切实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
向,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整改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尽快补齐短板、完善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持续开展‘环保利剑’‘守护蓝天’系列专项行动,对环境违法行为严惩重罚,保持高压态
势。”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按下了“快进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个天更蓝、
水更清、山更绿、看得见星星、听得见鸟鸣的美丽中国,正渐行渐近。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的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迟滞和落后会严重影响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的进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它的建设具有不可
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
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全党和全体人民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统一的意志、
协调的步伐和高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有千百万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并能不断创造发明的高素质人才
和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这样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需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来提供。
3 .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之一。
综合国力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文化在我
国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其本身就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还发挥
着特殊的凝聚力、鼓舞和激励等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水平的高低是人的素质水平高
低的重要指标。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
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
要标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条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就一定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
提倡多样化。
3 .正确对待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吸取世界
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道路自信如何理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
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关于“三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清晰地表明
了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决心和信心,对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必将产生极为重
要的精神推动作用。  
 一、道路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
路,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党的道路自信,主要取决于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富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
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
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
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这条
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险阻中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
国情的强国之路,是能够使亿万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富民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正是在这条道
路的正确引领下,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使国家经济
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
国家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已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 、
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迈出新
步伐,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社会生活方
式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面貌不断焕然一新。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
中国繁荣富强、和谐幸福的必由之路。这就是我们党坚持道路自信的直接现实依据和社会基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