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7

第五章多變數可微分函數之最適值

5.1 偏導數(Partial Derivatives)


1.定義
若變數 y 為 n 個獨立變數  x1 , x 2 ,......, x n  之函數 y  f  x1 , x 2 ,......, x n 
假設 n 個獨立變數之間沒有任何函數關係
今欲探討某一獨立變數 xi 之微量改變,對應變數 y 之影響,則以 y
對 xi 之偏導數表之:
y
 f i  x1 , x 2 ,.........x n 
xi
f  x1 , x 2 ,...., xi  xi ,....., x n   f  x1 , x 2 ,.......xi ......, x n 
 lim
xi 0  xi  xi   xi

例  y  f  x1 , x2   3x12  x1 x2  4 x22
y y
   x  f 1  6 x1  x 2 ;  f 2  x1  8 x 2 仍為獨立變數 x1,x2 之函數
1 x 2
2.偏導數仍表斜率:

1
※以生產函數 Q=f(L,K)為例,如下圖:

3.結論: Z  f  x1 , x 2  有極值存在之必要條件為:
f  x1 , x 2  f  x1 , x 2 
 0
x1 x 2
可推展至 n 度空間。

2
5.2 偏導數之應用
1.比較靜態分析
指經濟模型內,當外生變數或參數改變時,致使內生變數之均衡解
值亦隨之改變,僅就新舊均衡解值加以比較分析,而不涉及中間之
變化過程。(若涉及中間之變化過程則為動態分析)
例(1)市場模型
Qd  a  bp 需求曲線  a  b  0

Qs  c  dp 供給曲線 c  d  0
Q  Q
 d s
內生變數:Qd.Qs 與 P
參數變數:a.b.c.d

 ac
 b  d .......... .......... .......... ....... 5  2
P 
均衡解值: 
Q  Qd  Qs  ad  bc .......... ...... 5  3
 bd
今欲探討某一參數(如 a)之微量改變,如何影響到內生變數(如
p)之均衡解值( P )?
只須就式(5-2)中 P 對 a 求其偏導數:  P
a

Q Qd
※ 與 之不同:
a a
Qd
單指對需求曲線之影響,未涉及到對供給曲線之影響。
a
而若將內生變數之均衡解值( P 或 Q )對有關參數之偏導數,稱為
比較靜態導數,則涉及供需曲線之同時交互作用。依式(5-2)、(5-
3)共有八個偏導數:
P 1 P ac P 1
  0;   0;   0;
a b  d b b  d  2
c b  d 
P ac
 0
d b  d  2
Q d Q  d  a  c  Q b
  0;   0;  0
a b  d b b  d  2
c b  d 
 Q b a  c 
 0
d b  d  2

3
例(2)封閉性經濟體系國民所得之均衡模式(Y、C、T 為內生變數)

Y  C  Io  Go

C  Co  Y  T , 0    MPC  1
T  To  tY , 0  t  1

Y  C  Io  Go

將內生變數之項移至等式左邊   Y  C  T  Co. . . . . . . . (5  5)
 tY  T  To

求解式(5-5)之方法有 2 種方法:行列式法、反矩陣法
1
Y   Co  Io  Go  To ........................ 5  6 
1  1  t 
1
C   Co  1  t   Io  Go   To 
1   1  t 
1
T   t  Co  Io  Go   1   To 
1  1  t 

欲探討任一外生變數或參數的改變,對均衡國民所得 Y 的影響,就
式(5-6)求偏導數:
Y 1
自發性消費支出乘數: Co  0
1   1  t 

Y 1
自發性投資支出乘數: Io  0
1  1  t 

Y 1
自發性政府支出乘數: Go  1  1  t  0

Y 
自發性政府租稅乘數: To  0
1   1  t 

Y   Co  Io  Go  To 
稅率乘數:  0
t 1  1  t   2
Y 1  t  Co  Io  Go   To
邊際消費傾向乘數: 
 1  1  t   2
2.判別函數是否相依(Jacobian 行列式)
(1) 用途:利用偏導數檢定由 n 個變數與 n 個函數所構成之聯立方程
式,其各函數之間是否彼此獨立或相依(線性或非線性)
(2) 實例:

4
 y1  x1 , x2   x1  x2

y  x , x
2 1 2 1 12 2   x
2
 2 x x  x
2

 y1 y1
 x  1, x  1
 1 2
偏導數如右: 
 y 2  2 x  2 x , y 2  2 x  2 x
 x1 1 2
x2
1 2

將上述 4 個偏導數構成一方陣,然後就此方陣取其行列式,則稱為
Jacobian 行列式或簡稱 Jacobian,以J表示之:

y1 y1
x1 x2 1 1
J  0
y2 y2 2x1  2x2 2x1  2x2
x1 x2
兩函數兩變數所構成之聯立方程式, 將其 Jacobin 簡寫成
  y1 , y 2 
J 
  x1 , x 2 

若聯立方程式由 n 個可微分函數與 n 個變數所構成:

5
 y1  f 1  x1 , x2 ,........., xn 
 2
 y2  f  x1 , x2 ,........,xn 
 注意 : f n 代表第n個函數而不是第n個導數
  
 y  f n  x , x ,.......,x 
n 1 2 n

y1 y1 y1



x1 x2 xn
y2 y2 yn
 y1, y2 ,. . .yn  
因此 J   x1 x2 xn
 x1, x2 ,. . . xn 
  
yn yn yn

x1 x2 xn
判定的方法如下:
J  0 ,則函數相依

J  0 ,則各函數間彼此獨立

3.齊次函數(Homogenous Functions)與 Euler 定理


(1)齊次函數:若將函數 f  x1 , x 2 ,......, x n  之所有獨立變數 xi 乘以常數
k(k>0),如使原函數值增加 km 倍,即
f  kx1 , kx 2 ,........, kx n   k m f  x1 , x 2 ,........x n  則此函數為 m 次齊次函數。

(2)例子: Z  f  x, y   x 2 y  2 y 3  xy 2  10 x 3 , 令 k=2 則
f  2 x,2 y    2 x   2 y   2 2 y    2 x  2 y   10 2 x 
2 3 2 3

 2 3 x 2 y  2 3  2 y 3  2 3 xy 2  2 3  10 x 3

 2 3 x 2 y  2 y 3  xy 2  10 x 3 
 2 f  x, y 
3

∵m=3
∴此函數為三次齊次函數
(3)經濟例子:生產函數
(Ι) Q=f(K,L)為要素 K 與 L 之 n 次齊次函數

6
n=1,,,,,,,,,,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CRTS,,, , ,,

n>1,,,,,,,,,,,, IRTS,,,,,,,
 n<1,,,,,,,,,,,, DRTS,,,,,,,
(Π),, ,,
, Q=f,k,L,,,,,,,,,,,,,
a.,, ,,,,,
, ,,,,,,,,,,,,,,

 
K  1 
APL  f   , APK  f  
L K 
 
 L 

K

明: Q  f  K , L   Q  f  K, , k=
L (kL為
資本 動
-勞比)

1 K  Q K
令  ,
則 f ,1   APL  APL       ( k,)其

L L  L L
K K 
    f  ,1
L L 
1  L Q Q L  (k )

理,令 則
, f 1,    APK  APK   
K  K K L K k
b.各
生要,素
之邊際,,,,,,,,,,,,
,,,,, 量
,亦
為要素比之零次齊次式
K K
    L   
Q   APL  L        L   L 
L K
MPL     
L L L L L
K K
    
 
K L L K K K
    L           L '   2
L K L L L L
 
L
K K K
       '     (k )  k   ' ( k )
L L L

 K 
     L 
,, Q  ( APL  L) L  K 1 K
MRK      L   '      '     ' (k )
K K K L L L
Euler 定 理
若Z  f  x1 , x 2 ,.......,.x n  為m 次
齊次式
,且第
一次偏
導數存
在,
n
Z

則  xi   mZ ……………….
i 1 xi

proof: f  kx1 , kx 2 ,........kx n   k m f  x1 , x 2 ,......, x n 

7

, k ,,,,, k  f  kx 1 , kx 2 ,........, kxn   

k

k m f  x1 , x 2 ,......... x n  

, f()表 f  kx1 , kx 2 ,........kx n  ,則



 f      kx1     f      kx 2   .....    f      kx n   mk m1 f  x1 , x 2 ,..., xn 
kx1 k kx 2 k kx n k
f kx1  x1  f kx2  x 2  .........  f kxn  x n  mk m 1 f  x1 , x 2 ,......x n 

令 k=1,則 f x  x1  f x  x 2  ........  f x  x n  mf  x1 , x 2 ,......, x n 


1 2 n

n
Z
  xi   mZ
i 1 xi
例 1.Euler 定理適用於分配理論
齊次函數必適用 Euler 定理,反之若能適用 Euler 定理的函數,必為
齊次函數。
如生產函數 Q=f(K,L)為 n 次齊次函數,依據 Euler 定理
Q Q
nQ  K L  MPK  K  MPL  L
K L
兩邊同乘 P,若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均為完全競爭
n  PQ  ( P  MPK ) K  ( P  MPL ) L  VMPK  K  VMPL  L

VMPK:為資本的邊際產值
VMPL:為勞動的邊際產值
n  TR  TC  TR  TC  1  n TR
 
   TR  TC  1  n TR 0  1 n
 

n<1,規模報酬遞減,有超額利潤 π>0
n=1,規模報酬固定,利潤為零 π=0
n>1,規模報酬遞增,利潤為負 π<0
例 2. Cobb Douglas 生產函數
Q  f  K , L   AK  L
(1) A K    L       AK  L     Q      次齊次生產函數
(2)依 Euler 定理
Q Q
K L     Q
K L
MPK  K  MPL  L       Q

兩邊同乘 P:  P  MPK  K   P  MPL  L      PQ

8
VMPK  K  VMPL  L      TR
 
TC      TR    TR  TC  TR1        0  1
 

9
5-3 全微分(Total Differential)

※若多變數函數: y  f  x1 , x 2 ,......, x n  ,獨立變數 x1 , x 2 ,......, x n 彼此間


有函數關係,則欲探討某一獨立變數(xi)對應變數 y 之影響,則不
能用偏導數。此時全微分可彌補偏導數之不足。
※導數與微分之分別:
dy
y  f  x   f '  x  , 表示兩變數微小變量之比
dx
dy  f '  x  dx, 表示某一變數之微量變量

1.定義
設 n 變數函數 f 在點 p 為可微分, h  (h1 , h2 ,, hn )  R 則稱
n

df  p, h   D1 f  p  h1  D2 f  p  h2  .........  Dn f  p  hn 為 f 在點 p 對 h 之全微分
當 h 很小時,df(p,h)可作為 f(p+h)-f(p)之近似值,古典微
積分的寫法是:
f f
二變函數: df  dx  dy
x y

f f f
三變函數: df  dx  dy  dz
x y z

其中 dx 相當於 h1,dy 相當於 h2,dz 相當於 h3。


2.例:效用函數
U  U  x1 , x 2 ,......, x n 
上式說明效用水準受到 n 種商品數量所影響,全微分:

10
U U U
dU  dx1  dx 2  ........  dx n
X 1 X 2 X n
 MUx1 dx1  MUx 2 dx 2  ..........  MUx n dx n
n
 dU   MUx i dxi
i 1

即總效用之改變,等於各商品之邊際效用與各商品增量乘積之和
3.彈性
Q
Q Q P
(1) 價格需求彈性:  QP 
P
 
P Q
P
U xi
(2) 效用函數之偏彈性:  Ux i
 
xi U

11
5-4 等函數值之曲線斜率

※經濟學實例:
1.效用函數: U  U  x, y 
U U
U 之全微分: dU  dx  dy  MU x dx  MU y dy
x y

同一條無異曲線上,效用維持不變即 dU=0(效用變動量=0)
dy MU x
則其斜率為 mu  dx du  0  MRS x  y  
MU y
0

2.長期生產函數:Q=Q(L,K)
Q Q
Q 之全微分: dQ  dL  dK  MPL dL  MPK dK
L K
同一條等產量曲線上,產量維持不變,即 dQ=0
dK MP
則其斜率為 mQ  dL dQ  0  MRTS L  K   MP  0 (邊際技術替代率)
L

3.消費者預算線: M  P  X  P  y x y

dy P
全微分得: d M  0  Px dx  Py dy   x 0
dx Py
4.等成本曲線: C  PL  L  PK  K
dK PL
全微分得: dC  0  PL  dL  PK  dk  mC 
dL dC  0

PK
0

12
5-5 合成函數之全導數(Total Derivatives)
1.定義
若 y=f(x,w)…………………(5-46)
x=g(w)

y 受到 x,w 兩變數所影響,x 又受到 w 之影響


y 可視為 w 之單變數函數,此三變數之關係如上圖。
欲求 y 對 w 之全導數,首先得對式(5-46)求全微分

 dy dx dw  dw 
  fx  fw ,   1
dy  fxdx  fwdw  dw dw dw  dw 
 
dx  gwdw  dx  gw
 dw
dy
   fx  gw  fw.......... .......... ..... 5  47
dw
(1) (2)
式(5-47)中:
(1)為 w 直接影響 x,而後 x 再影響到 y,即 w 間接影響到 y
(2)為 w 對 y 之直接影響
y  f  x, w   3 x  w 2 dy
範例: x  g  w  2w 2  w  4 則 dw  3 4w  1    2w  10w  3
2.經濟實例:生產函數 Q=Q(K,L)且 K=K(t)與 L=L(t),t 為
時間。欲探討時間 t 之微量改變對產量之影響,則 Q 得
對 t 求導數:
dQ Q dK Q dL
 
dt K dt L dt

13
dQ Q dK Q dL
K L
dt  K dt  L dt
再同除 Q: Q Q K Q L
 GQ  E Q  K  G K  EQ L  G L

產量成長率等於各要素偏產出彈性與各要素成長率乘積之和

14
5-6 隱函數之導數(implicitfunction)
1.定義
dy
已知 F(x,y)=0 為 x 與 y 之隠函數,求 dx 時僅需將 y 視為 x 之未知
函數,然後 F 對 X 求其微分。
2.實例:
dy
例 1: x 3  2 x 2 y 2  y 4  5  0, 求 dx =?

d 3
dx
 
x 
d
dx
 
2x 2 y 2 
d
dx
 
y4 
d
dx
 5  0
dy dy
3 x 2  4 xy 2  4 x 2 y  4y3 0
dx dx
dy 4 xy 2  3 x 2
 

dx 4 y 3  x 2 y  , y3  x2 y  0 

3.隠函數之聯立方程式
F 1  y1 , y 2 ,......, y n ; x1 , x2 ,......, x n   0
 2
F  y1 , y 2 ,......, y n ; x1 , x2 ,......, xn   0
隠函數  ……….(5-49)
   
F n  y , y ,......, y ; x , x ,......, x   0
 1 2 n 1 2 n

上式中,yi 表內生變數,xj 表外生變數


可進一步將所有之內生變數 yi 均以外生變數 xj 表之,所構成之聯立
方程式,稱為 yi 之縮簡式。
 y1  f 1  x1 , x2 ,......, x n 

 y 2  f  x1 , x2 ,......, x n 
2

顯函數  ……….(5-50)
 
 y  f n  x , x ,......, x 
 n 1 2 n

法一:
首先對
式( 5-49)
求全微
分將生
,變數
,,, dyi 與
外生變
數 dxj 之
項分別

等號分
開。

15
 F 1 F 1 F 1  F 1 F 1 F 1 
 dy 1  dy 2  ......  dy n  
 x dx1  dx 2  ....  dx m

 1 y  y 2  y n  1 x 2  x m 
 2  2 
 F dy1  F dy 2  ......  F dy n   F dx1  F dx 2  ....  F dx m 
2 2 2 2

 x  …(
 y1 y 2 y n  1 x 2 x m  5-

  
 F n F n F n  F n F n F n 
 dy1  dy 2  ......  dy n   dx1  dx 2  ....  dx m 
 y1 y 2 y n  x1 x2 x m 
51)
如 欲分析
某一外
生變數
( x1)
之微量
改變,對所有生,變數
,,,,( yi,
之影
響。 首
先將其
他外生
變數 x 2 , x3 ,......, x m  視
為不變  即dx 2  dx3  ......  dxm  0 ,
然後以
dx1 遍
除( 5-51) ,得各生 ,變 數
,,,,,對 之 x1 偏導數:
 F 1  y1   F 1  y 2   F 1  y n  F 1
          
 x    y  x   ......   y  x    x
   y1  1   2  1   n  1  1
 2  y   2  y   F 2  y n 
 F F  F 2

 y  x    y  x   ......   y  x    x ……,5-52,


1 2

 1  1   2  1   n  1  1

   
 F n  y   F n  y   F n  y n  F n
    
1
   ......  
2
   
 y1  x1   y 2  x1   n  x1 
y x1

,,5-52)矩陣
列出
係數矩
陣 ,,,, 常
數矩陣

16
F F F  y1   F 
1 1 1 1

 . . .     
 y1 y2 yn  x1  x1 

F2 F2 F2  y2   F2 
 . . .     
 y1 y2 yn  x1    x1 
        
    
n n n y n
F F F   n   F 
. . .
 y y y  x   x  
 1 2 n   1  1 

17
F 1 F 1 F 1
..... ...
y1 y2 yn
F 2 F 2 F 2
,J 

 F , F ,. . . , F
1 2 n
  y1 y2
........
yn  0 ,,,
 y1, y2 ,. . . . . yn 
 
F n F n F n
..... ...
y1 y2 yn
,, Cramer’s Rule,

F 1 F 1 F 1
 .....
x1 y2 yn
F 2 F 2 F 2
y1 1  .... . .. J1
 x1 y2 yn 
x1 J J
 
F n F n F n
 . . . .. .
x1 y2 yn
y J2 y 3 J3 y Jn

同得x2 
J
,
x1

J
.........., n 
x1 J
1

y i Ji

結論 x1

J
依同樣
方法可
求出式
( 5-49)
某一生
,變數對任一外生變數如
,,,,,,,,,,, x2 之

導數,
公式如
下:

18
y1 F
1
 
x 2 x 2

 y 2  F 2
x   yi Ji
J  2 x2   i1,2. .,n
x 2 J
  
 n
 y n   F
x2 x
2
法二:
先解聯立
方程式
(代入
消去法
),將生,變數均以外生變數表之,即解出,,,,,,,,,,,,
,,,,,,,,,,,,,,, 生
,變
數之縮簡式而成顯函數 ,
如式(
5-50)之
形式,
再求生
,變數對某一外生變數之偏導數。
,,,,,,,,,,,,,,,

3.經實例:
封閉型
經濟體
系國民
所得均衡之一般模式為

Y  C  Io  Go

C  Co    Y  T 
T  To  Y

Y,C,T ,,,,,
α,β,Io,Go,Co,To ,,,,,
將其改
為隠函數形式
Y  C  Io  Go  0 ..........F 1

C  Co    Y  T   0 ...........F
2

T  To  Y  0 .......... ..F 3

19
Y C T
, Go ,,,, Y , C , T 之
影響,
即求 , 與 之有
,, 2 種
方法:
Go Go Go
法一:

(1)採函數
微分法

 F 1 F 1 F 1  F 1 F 1 F 1 F 1 
 dY  dC  dT   dIo  dGo  dCo  dTo 
 Y C T  Io Go Co To 
 F 2 F 2 F 2  F 2 F 2 F 2 F 2 F 2 

 dY  dC  dT   dIo  dGo  dCo  dTo  d 
 Y C T  Io Go Co To  
 F 3  F 3
F 3
 F 3 F 3
F 3
F 3
F 3

 dY  dC  dT   dIo  dGo  dCo  dTo  d 
 Y C T  Io Go Co To  

dY  dC  0    dIo  dGo  0  0

  dY  dC  dT   0  0  dCo  0   Y  T  d 
 dY  0  dT   0  0  0  dTo  Yd 

dY  dC  dIo  dGo



  dY  dC  dT  dCo   Y  T  d …………(
5-56)
 dY  dT  dTo  Yd


dCo  dIo  dTo  d  d  0 同
除dGo 則
( 化
5-56)為

 Y   C 
 Go    Go  1
   
  Y   C   T 
      0
  Go   Go   Go 
  Y   T 
    0
  Go   Go 

20
1 1 0
J    1   1   1     0
 0 1
,,

11 0
Y 1 1
 0 1   0
Go J 11  
001
110
 C 1  1   
  0    0
Go J 11  
 0 1
11 1
T 1 
  1 0   0
Go J 11  
 0 0

二:直
接從顯
函數式
( 對Go 求
5-55) 偏導數
(有時
難化為
顯函數

21
 1
 1   1    (C 0  I 0  G0  T0 )
Y 

 1
C  [C 0   (1   )(I 0  G0 )  T0 ] ………..(5-55)
 1    1   
 1
T  [  (C 0  I 0  G0 )  (1   )T0 ]
 1    1   
 Y 1
  0
 Go 1    1   
 C  1   
  0
 Go 1   1   
 T 
  0
 Go 1   1   

※,,,,,,,,,,,,,,,,,,,

22
5.7 , , , , , , ,,,,,,,
, ,,,,,,,
, ,,,,,,,,,,,,,,,,,,,,,,,,,,,,,,,,,,,,,,,,,,,,,,,,,,,,,,,,,,,,,,,,,,,,,,

,,,,,,,,, ,,,

1.,,,,,,,,,


Qd  Qs

  Qd Qd 
Qd  D P, Yo   0,  0  …………(
5-57)
  P Yo 
  Qs 
Qs  S  P    0
  P 

P,Qd,Qs: 生變數
,,,,
Yo:
外生變數
法一:
(1) 利
用代入
消去法
,消去二生 ,變
,,,數Qd,Qs,則剩下
D(P,Yo,=S,P) 得 生變數P 之
,,,, 均衡解P  P Yo  ….,5-59)
代入上
式得

Qs  S P  Yo  

Qd  D P  Yo  , Yo 

(2)超需求
函數 F  P, Yo   D P, Yo   S  P  ……..(
5-60)
穏定性均
衡之要
件為:
超額需
求函數
為價格
之減函 數
F D S
 0或  將
均衡價
格P 代
入式(
5-60,
P P P
得F  P, Yo   D  P, Yo   S  P  ……………( 5-61)
(3)欲 探討 Yo 之 微 量
改 變 對P 之 影 響,得
對式( 全
5-61)微分
D D S
dP  dYo  dP  0
P Yo P

D
dP
   Yo  0 ………….,5-62,
dYo D dS

P d P

正常財: Yo↑→ P ↑( 所
得增加
使均衡
價格上
升)
(4)又Q表 均衡 之
供給量
或需求量( Q = Qd = Qs ,
則Q  S P ,
又P  P Yo  透過合
成函數
之微分
d Q  dS  d P   dS 
   0  
 dp  0 供
給隨 P↑而
↑(為
正斜率

dYo  d P  dYo   

此上式
符號亦
為正,
即 Yo↑→ Q ↑

23
,,,,, Cramer’s Rule
(1),,, P , Q
, Q=Qd=Qs ,,,,5-57,,,

F 1  P, Q;Yo   D P, Yo   Q  0
 2 …….(
5-64)
F  P, Q; Yo   S  P   Q  0

設: F1 與F2 有
連續導數
對生
,變 數
之偏 導
數所構成之行列式不等於零即
,,,,,,,,,,,,,,,,,,, J  0 ,

F F D
11

1
P Q P dS D
J  2 2    0 (
穏定均
衡)

F F dS dP P
1
 P  Q dP

而求得P , Q 之
唯一組
解為:

P  PYo 
 代
入式(
5-64)
Q  QYo 

 
D P, Yo  Q  0


得 …..,5-66,
S P  Q  0

式( 求
5-66)全微
分,再
移項得

24
 D   D 
   d P  d Q    dYo
  P   Yo 

 dS d P  d Q  0
 d P 

D dP
  1   D
 P dYo  

 Yo …..,5-67,

dS dQ  
  1   0 
dP dYo
,, Cramer’s Rule ,,,,,

25
 D D
 dP 1  1 Yo
  Yo  dS D  0
dYo J 0 1 
 d P P
 D D dS D
        
dQ  1 P Yo   dPYo   0
dYo J dS dS D
 0 
 d P d P P
dS

中 0 ∵S(
P)為P 之
單變數
函數
dP
D dS
0 ∴S 對P 求
偏導數
即其導

Yo dP

26
5.8 , , , , , , ,, ,
,, 2 ,,,,,,,,,,,,,,,,, n ,,,,,,,,,
1.,,,,,,
z  f  x, y  之 全 微 分為 :
dz  fx  x, y  dx  fy  x, y  dy ……( 5-81)
式( 5-81) 表 示:當 所 有 獨 立 變 數 均 微量 改變 ,對 應 變數 z之 影
響。
若以x,y 表 平面 圖之兩 座 標 軸 ,而 z表 高度 則:
(1)dz, 表 示 平 面 上任 一點 位 置之 改變, 對 高度 之 影 響。 在
相對極點, 因fx  fy  0 ,
即dz  0 ,,,,,,,,z) 為一
常數,
不再改
變。
符 號 表示 ,z之 改 變方 向 ,藉 以決定 函 數 之是 ,增 加
,,,,,,,或
減少。
2
(2)d z,d,dz) 之 符 號用 以 決 定dz ,,,,,,,,,
,,5-81) 中 ,dx 與dy 代 表 變數x , y 之 既 知 微小
變量,因 此 於

分時 ,將dx , dy 視 為常 數 , 即d,dx,=d,dy,=0
依式 (5-81) 再次求 全 微 分 得
d z  d  dz   d  fx x, y  dx  fy  x, y  dy 
2

 fxx dx   fxydxdy  fyxdydx  fyy  dy 


2 2

 fxx dx   2 fxy  dx  dy   fyy dx 


2 2

(根 據 Young’s theorem: 如fyx , fxy 皆 為


連續函 數
,則 fxy=fyx,
2.兩 獨立變數 可微 分函數 之 極,
(1)一 階條件 :( dz=0 之 必 要 條件 ,
乃 fx=fy=0,

,1 ,2

27
圖3 ,4
但由圖3,, 4 可 知第 一次偏 導數等 於 零
,乃相 對極存 ,在之 必 要但 非充分 條件。 欲探討 充 分
條件
,,,,,,,,,,,,,,,,,,,,,,,,,,,得
進一步察看二次
偏導數或二次全 微分 。
(2)二階條件 :相 對極大之充 分條 件為d2z<0
相對極小之充 分條 件為d2z>0
, 1,A 點 若為相對極 大 則zA 點 最高, dzA=0,, xy 平 面上
以(x0,y0
)為中心點,向 任何 方向變化所對 應 之函 數, z均小
於zA,
即dzA
遞減,故d zA=d,dzA,<0,
2

 , 2,B ,,,,,,,, zB 點 最低 , dzB=0,, xy ,,,,,x1,y1


,,,,,,,,,,,,,,,,,,,, z ,,, zB,, dzB
遞增,故d2zB=d,dzB,>0,
(3)
d 2 z  fxx dx   2 fxy dx  dy   fyy dy  ……………..(5-83)
2 2


 fxx  dx   2
2 fxy
 dx  dy   fyy  dy  2 
 fxx fxx 


  fxy    fxy 
2 2

 fxx dx  2
2 fxy
 dx dy    dy     dy   fyy  dy 2  …,5-84,
fxx  fxx    fxx  fxx

 

 dy 
2 2

 d 2 z  fxx dx 
fxy 
dy  
fxx  fxx
 fxxfyy  f 2
xy 

若 上式等式 右邊
各項均
為正,即 fxx>0 與fxxfyy>f2xy 則d2z 必 為正定
,此為
相對極

,之充 分條件 。
若 上式等式 右邊
各項均
為負,即 fxx<0 , fxxfyy>f2xy , d2z 必
為負定
,此為
相對極

,,,,,,,
 a. 當 fxx 與 fyy 同號,才有相對極值。
b. 當 fxx 與 fyy 異號,則 fxxfyy<0≦f2xy,此時式(5-84)等號
右邊第二項之符號未定,因而 d2Z 之符號不能確定,即
fxx>0 與 fyy<0 或 fxx<0 與 fyy>0,必為鞍點。

28
fxx fxy
D2  fxxfyy  f xy  2 D1  fxx  fxx 為 D2 之子行列式

fyx fyy D1 與 D2 是為相對極值存在之判別式,又稱


之 Hessian 行列式。常以 H1 與 H2 取代 D1 、
D2 。
將 D2 代入(5-83)式得:

2 fx fxydx
d z   dx y     
f yx fy dy
結論:

3.三個獨立變數可微分函數之極值
w  f  x, y , z 
 dw  fxdx  fydy  fzdz (=0,此必要條件)

d 2 w  d  dw  d  fxdx  fydy  fzdz 


 fxx dx   fxy  dx  dy   fxz  dx  dz 
2

 fyx dy  dx   fyy  dy   fyz  dy  dz 


2

 fzx dz  dx   fzy  dz  dy   fzz  dz 


2

 d 2 w  fxx  dx   2 fxy  dx  dy   2 fxz  dx  dz 


2

…….(5-87)
 fyy  dy   2 fyz  dy  dz   fzz  dz 
2 2

29
fx fxy fxz
fx fxy
令 D3  fyxfy fyz,D2  ,D1  fx fx
fy x fy
fzx fzy fz

fx fxy fxzdx


2   
wd dx dy dzfyx fy fyzdy
fzx fzy fz dz
經二次配方法將 D1 、 D2 、 D3 代入後:
2 2
 fxy fxz  fxxfyy  f 2 xy  fxxfyz  fxyfxz 
d 2 w  fxx dx  dy  dz   dy  dz 
 fxx fxx  fxx  fxxfyy  f 2 xy 
fxxfyyfzz  fxxf 2 yz  fyyf 2 xx  fzzf 2 xy  2 fxyfxzfyz
  dz  2
fxxfyy  f xy
2

2 2
 fxy fxz  D2  fxxfyz  fxyfxz  D3
 d w  D1 dx 
2
dy  dz   dy  dz    dz  2 …..(5-
 fxx fxx  D1  fxxfyy  f xy 
2
D2
89)
(1)若上式(5-89)右邊之平方項係數均為負,則 d 2 w  0 ;此為 w
有相對極大之充分條件即: D  0 , D  0 與 D  0 。 1 2 3

(2) 若上式(5-89)右邊之平項係數均為正,則 d 2 w  0 ;此為 w 有


相對極小之充分條件即: D  0 , D  0 與 D  0 。 1 2 3

30
4.推廣至 n 個獨立變數可微分函數之極值:
y  f  x1 , x2 ,...., xn 

 dy  f1dx1  f 2 dx2  ....... f n dxn (=0,此為必要條件)

d2y  X ' D X
 1n   nn   n1
X '   dx1 , dx2 ,.....dxn 

D 表 n 階矩陣

D1  f11  f11
f11 f12
D2 
f 21 f 22
 
f11 f12  f1n
f 21 f 22  f 2n
Dn 
  
f n1 f n2  f nn
透過二次配方法可得:
D2 Dn
d 2 y  D1      2  ......   dxn  2
2

D1 Dn 1

為節省篇幅,以(•)2 表示其平方項之元素
(1)   1 Di  0 ,則 d 2 y  0 為相對極大之充分條件。
i

(2) Di  0 ,則 d 2 y  0 為相對極小之充分條件。

5.總結:

31
32
5.9 實例
TR  P1Q1  P2 Q2
2 2
若 TC  2Q1  Q1Q2  2Q2

  Q1 , Q2   TR  TC  P1Q1  P2 Q2  2Q1  Q1Q2  2Q2
2 2

廠商追求最大利潤,其一階之必要條件為:
 
(1)  0
Q1 Q2

   1
Q 1 1 2 Q1  4P1  P2 
 P  4Q  Q  0
1  15
 
   P  Q  4Q  0 Q  1 4P  P 
Q2 2 1 2  2 15 2 1
2
 2

Q1 Q1Q2 4 1
2
(2) H 2  2 2   15  0
    1  4
Q2Q1 Q2 2

H 1   4  4  0

符合極大值之二階條件,因此所求得之利潤必為最大。

33
5-10 利用線性組合判別函數形狀
1. 函數 f(x)之形狀

下 
呈嚴謹開口向   f (U )  (1   ) f (V ) f [U  (1   )V ]

上 
綫段高度 弧高

※在 f(x)上任取不重合之兩點(U 與 V,見上圖):
開口向上之函數若兩點間聯線之綫段高度不小於所對應之弧高
開口向下之函數若兩點間聯線之綫段高度不大於所對應之弧高
準開口向下函數(quasi-concave)若弧高不低於綫兩端之最低點
嚴謹準開口向下函數(strictly quasi-concave)若弧高高於綫兩端之最低點

2. 注意:開口向下之函數一定是準開口向下之函數,但準開口向下
之函數則不一定是開口向下之函數
3. 由以上可得下列之定理:
(1) 定理 1:
若 f(x)為一直綫型函數,則 f(x)為一形狀開口向下之函數,
而亦為一開口向上之函數,但均不屬嚴謹開口向上(下)
之函數。
(2) 定理 2:

34
若 f(x)為開口向下之函數,則-f(x)則為開口向上之函數,反
之亦然。
若 f(x)為嚴謹開口向下之函數,則-f(x)則為嚴謹開口向上之函
數,反之亦然。

(3)定理 3:
若 f(x)與 g(x)均為開口向下(上)之函數,則 f(x)+g(x)必為開口
向下(上)之函數
若 f(x)與 g(x)均為開口向下(上)之函數,且其中之一或兩者均
為嚴謹開口向下(上)之函數,則 f(x)+g(x)必為嚴謹
開口向下(上)之函數

4.函數形狀與極值之判斷,見下圖。
求函數 f(x1,x2,x3,…,xn)之極值時,如事先知道函數形狀是開口向下
或向上,則只要求其必要條件(一階導數均為零)即可,而不必再
求其二階條件以檢定之。

35
5.實例:判別函數 Z  2 x 2  xy  y 2 之圖形
假設 U  ( x1 , y1 )與V  ( x2 , y 2 )為函數Z定義域內不重合之兩點
f (U )  (1   ) f (V )  f ( x1 , y1 )  (1   ) f ( x 2 , y 2 )
  (2 x12  x1 y1  y12 )  (1   )[2 x 22  x 2 y 2  y 22 ].......(5  121)

f [U  (1   )V ]  f [ ( x1 , y1 )  (1   )( x 2 , y 2 )]
 f [x1  (1   ) x2 , y1  (1   ) y2 ]

 2[x1  (1   ) x 2 ]2  [x1  (1   ) x2 ][y1  (1   ) y 2 ]  [y1  (1   ) y 2 ]2


 2[ 2 x12  2 (1   ) x1 x 2  (1   ) 2 x 22 ]   2 x1 y1   (1   ) x 2 y1 
 (1   ) x1 y 2  (1   ) 2 x2 y 2   2 y12  2 (1   ) y1 y 2  (1   ) 2 y 22 ...(5  122)

36
將式(5-121)減去式(5-122)得:
f (U )  (1   ) f (V )  f [U  (1   )V ]
  (1   )[2 x12  x1 y1  y12  2 x 22  x 2 y 2  y 22  4 x1 x 2  x 2 y1  x1 y 2  2 y1 y 2 ]
  (1   )[2( x1  x 2 ) 2  ( y1  y 2 ) 2  ( x1  x 2 )( y1  y 2 )]
 1 7 
 2 (1   )[( x1  x 2 )  ( y1  y 2 )]2  ( y1  y 2 ) 2   0
 4 16 

綫段高度>弧高,故函數 Z 為嚴謹開口向上之形狀。

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