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2

第一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起源

本章知识点
一.中国最早的法律何时产生?
二.法律的内容来自于哪里?
三.中国古代法律文明起源的特点
四.关于“刑”。
五.关于“礼”。

一.中国最早的法律何时产生?
1、法律起源和发展的共同规律
人类法律的形成都经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法律”的“三步曲”。
法律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也大抵经历这一规律。
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起源
中国法律的起源,具有与其他国家共同的特征,但由于中华民族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具体环境有其特点,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也与其他民族不尽相同,
因而其法律形成的途径也有自身的特点。
夏商周是中华民族由原始野蛮社会进入文明以后所经历的著名的“三代”。
公元前 21 世纪左右,夏禹将王位传给其子夏启,标志着中华民族最初的国
家形态——夏朝的建立,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学界通说认为,中国最早的法律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中国古代法律制
度确立始于夏朝。中华法制文明也随之以较为确定的形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二.法律的内容来自于哪里?
中国古代法律起源于两条途径,即“祀”与“戎”,也就是祭祀的规则
“礼”和战争中的军法“刑”。

三.中国古代法律文明起源的特点
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与发展,主要通过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两条基本途径
完成,始终贯穿着礼刑并用原则。
家国一体,法律具有家族主义特色。
刑事法律发达,民事法律相对滞后。
部落首领的权威在向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日益加强,法律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1.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与发展,主要通过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两条基本途
径完成,始终贯穿着礼刑并用原则。
以各级宗主及大小贵族所代表的上层统治者,一方面制定大量系统详
备的宗法礼仪制度,运用德礼教化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的“礼法”职能;另
一方面,又以对法律进行专擅垄断的秘密操作手段,通过施用严刑峻法行使
其镇压职能,辅助“礼法”顺利贯彻实施。这就影响了法律制度所应具备的
客观公正性质与价值公平原则,使中国古代法制文明具有“礼治”、“德
治”、“人治”特色。

2.家国一体,法律具有家族主义特色。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为主,安土重迁的客观需要使宗族成为政
治结构的主要单位。夏朝是在原有的部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由于刚
刚跨入奴隶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没有完全解体,在国家形成之后,进
一步加强这种血缘纽带。
3.刑事法律发达,民事法律相对滞后。
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古代的中国人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农业,实行
“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从而造成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的稳步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落后。
4.部落首领的权威在向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日益加强,法律沦为专制统治的工
具。
中国的早期诸部族是在不断大规模战争后才逐步走向融合的,在这种大
规模战争中,由于军事行动的特殊需要,权力得以集中在部落首领之手。国
家权力由于军事征伐而得以巩固。这种经过军事途径而形成的国家权力,必
然是一种君主专制的权力,在这种君权专制的权力中,法律只能是维护专制
权力的工具。
三.关于“刑”。
“刑始于兵”、“兵狱同制”
在刑的起源上,长期流传着刑“始于兵”、“师出以律”、“兵狱同
制”等说法。它表明中国古代法律最初起源于战争中的某些需要,最早的法
脱胎于军事活动中产生的军法。
2.“刑”的含义及其演变
“刑”的本义:征伐、杀戮;
“刑”的引申义:残害肢体的肉刑,泛指刑罚。

3.“刑始于兵”的原因
最早的法兼有军法与刑罚双重涵义,最初的法官、狱官也兼掌军事和司法
两种职能。当时之所之如此,首先是由于军事活动是一种需要高度组织纪律 ,
严格行为规范和统一行动规则的集体行为;当战争规模日益扩大时,就需要
制定军法协调兵员行动。此即“师出以律”,此类军法亦即最早的法律。

另一方面,无论战时或战后,都需要对敌人、俘虏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进行
处理;故军事首长便成为最初的法官或狱官,某些军法也就是成为惩治违法
行为的刑罚与刑法。此即刑“始于兵”、“兵狱同制”。当然,战争与刑罚
的产生,归根结底渊源于社会经济因素。所谓刑“始于兵”,不过是说明军
事活动是刑与法起源的一种直接途径。

4.中国古代早期刑罚极其残酷
中国古代的早期刑罚是极其残酷的,它以摧残人的肢体或功能为主要内容。
四.关于“礼”。
1.“礼”字的词源
“礼”从字面上讲,指的是一种器具。后引申为一种礼节仪式;
来源于求神祈福的祭祀活动;

在祭礼活动中,产生了一定的礼节仪式。这些礼节仪式不断积累,并扩大
到人们社会生活中,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原始习俗。起初,人们完全是凭借
着发自内心的虔诚自觉遵守的。但后来国家产生以后,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
益或统治,将这些原始习俗加以改造,并赋予其神秘性与强制力,“礼”便
成为维护奴隶主贵族等级统治的习惯法。

2.“礼”的内容
旨在维护“宗法等级名分”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
精神原则:“亲亲”、“尊尊”

3.礼的作用
⑴ 保护统治阶级利益,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与法律关系,维护严格的宗
法等级秩序。
⑵ 预防犯罪。

4.礼与刑的关系辨析
礼和刑都是奴隶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同之处:
① 本质是相同的:对人们行为的态度相同“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
刑”。
② 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不同之处
① 作用不同:

② 适用原则不同:
“礼不下庶人”:礼主要调整贵族的活动;
不同阶层的人适用不同的礼。
“刑不上大夫”:刑主要对付平民百姓的;
不同等级的人同罪异罚。
第二章 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沿革

故事一:子产铸刑书

公布成文法的原因: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
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制度发生变化
田制改革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兵制改革加速了阶级关系的变化
礼崩乐坏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结束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奴隶制法制秘密状态。
标志着奴隶制法制的解体和封建制法制的诞生。

故事二:李悝变法与《法经》

一、李悝变法的内容
李悝(kui)担任魏相后实施变法,在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经济上尽
地力之教、实行“平籴法”;在法律上制订《法经》。

二、《法经》的内容共六篇:
盗法:是涉及公私财产受到侵犯的法律;
贼法:是有关危及政权稳定和人身安全的法律;
囚法:是有关审判、断狱的法律;
捕法:是有关追捕罪犯的法律;
杂法:拾遗补缺,是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 ;

具法:是规定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的法律,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
其他五篇为“罪名之制”,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分则部分。

三、《法经》的特点
以镇压盗贼为首要任务;
重刑主义思想;
诸法合体;
改刑为法。
四、《法经》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封建法典。
《法经》出现后,魏国一直沿用,后由商鞅带往秦国,秦律即从《法经》脱
胎而成,汉律又承袭秦律,故《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

故事三: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
商鞅变法,改定秦律:
(1)社会治理:改法为律,轻罪重罚(连坐)。
(2)社会经济:农战,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制军爵律
(《分户令》)。
(3)行政建置:置县迁都,统一度量衡。
(4)思想文化:焚毁诗书,禁止游宦。

商鞅所定秦律中有代表性的:
⑴ 商君刑弃灰于道

⑵ 分户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考古发现揭开秦朝法制的内容:
《睡虎地秦墓竹简》(云梦秦简)
1975 年 12 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 11 号墓出土。

秦朝法律仍以传统法家思想为指导
一、“重法” 与“隆君”
“以法为本”
“缘法而治”
法、术、势相结合”

三、“重刑轻罪”、“严刑峻罚”
消极后果:
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二、“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
1、君主立法权统一:“法令出一”
2、全国法律统一: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3、全国司法统一
4、法律解释、教育统一: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秦朝灭亡反映出法家思想在封建王朝治理实践中的失败
秦朝的统一,法家思想可谓是功不可没。秦始皇继续利用法家思想治国,靠
严刑峻法来高压统治老百姓。
法家思想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国家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国家政治哲学与谋略体
系。法家学说的实践性有利于君主权力的增长和国家力量的强化,但都是建
立在武力和强权之上,而对文化却是忽略的。法家思想不适合作为一个新兴
统一王朝的指导思想。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法家思想为秦帝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埋
下了灭亡的种子,国家统一后统治者应该改弦更张。在法家思想统治下老百
姓尤其是士大夫心中没有一个目标,没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理想。其后的儒家
思想就弥补了这一缺陷,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长久的延续发展。
故事四:汉武帝的“文治”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沟通西域,吞并朝鲜。

汉武帝时期法制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董仲舒(公元前 179-公元前 104))
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学家,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 ,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
“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
其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的儒家学说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提出“君权神授”、“德主刑辅”思想。

⑴ 在政治上,要求实行君主集权制
⑵ 在思想上,要求“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⑶ 在法律上,要求“大德小刑”、“德主刑辅”
德主刑辅的思想原则,强调德礼教化作为主要的治国方略,刑罚惩治只是必
要的辅助手段,要先德礼而后刑罚,德刑并用,礼法结合。

其实质在于,以儒家所宣扬的道德伦理与纲常礼教,作为调整人们日常生活
与生产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要求人们主动、自觉地遵守,以使民
众“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从而达到维持封建统治的目的。
董仲舒的儒家学说是一种新儒学。儒法两家至西汉经过董仲舒最终完成了合
流。
“德主刑辅”实质上是外儒内法,形儒实法。
故事五:《唐律疏议》的故事

《永徽律疏》制定的经过:
唐高祖李渊《武德律》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律》 唐高宗李治
《永徽律》

唐朝以“礼法并用”作为治国的思想。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唐朝立法也以此为指导思想,后人评说唐律是“一准乎礼”!

《永徽律疏》以儒家思想来解释唐律,甚至有些地方是逐条逐句逐字来进行
解释,这部律疏的完成标志着儒家思想法典化的完成。

《永徽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封建法
典。
唐律的特点

唐律的影响
 1、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立法的影响:中国唐后的各封建朝代的立法均以
唐律为蓝本。

2、对当时一些东亚国家立法的影响:涉及日本(《大宝律令》、《养老律
令》)、朝鲜(《高丽律》)、越南等国,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吸取唐律
的内容,并以其为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

3、在《唐律》的基础上,被誉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得以形成。

故事六:宋明清朝法律的特点

一、宋朝立法指导思想(960-1127)
1、强干弱枝
2、利义双行
《宋刑统》: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二、明朝立法指导思想(1368-1644)
1、重典治国
2、明刑弼教

1、《大明律》
2、《大诰》 
共 4 篇,是一种刑事特别法,效力优于大明律;主要针对官吏的犯罪行
为且处刑严酷;
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

三、清朝立法指导思想(1840-1911)
1、“首崇满洲”基础上的“满汉一家”政策。
2、“以刑弼教”,严惩思想犯,大搞文字狱。
 

中国传统政治与法律思想的演变
夏商周时期“神权法”思想,从“天命”到“天罚”到“以德配天”,确立
“为国以礼”;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四家为主;法家思想在实践中适用较多。
秦朝,法家思想治国失败;
汉朝初年,道家思想治国,但不能长久。
汉武帝至清末,“儒家独霸”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正统。

乾隆朝《大清律例》: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封建成
文法典。
第三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礼法结合

法律儒家化(礼法结合),是中国传统法律形成发展中最重要的特点。
上编: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四阶段:
西周——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最早溯源:周公制礼
西汉——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发展
隋唐——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成熟
下编: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礼法结合”的发展路径与具体表现
1、中国法律起源于“礼”和“刑”
2、周公制礼
3、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之间的争鸣
4、秦始皇焚书坑儒
5、汉武帝独尊儒术
6、引礼入律的进一步发展
7、唐律实现“礼法结合”
总结:中国传统法律的核心精神

第一节 西周——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最早溯源:周公制礼

中国法律起源于“礼”和“刑”
1、礼
从字面上讲,指的是一种器具。后引申为一种礼节仪式;
来源于求神祈福的祭祀活动;

2、刑
“刑始于兵”、“兵狱同制”

礼的制定 : “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以周族原有的习惯法为基础,结合现实需要,吸收夏商礼中的有用部
分,制定了一套完备而严谨的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

第二节 西汉——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开端
一、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之间的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
在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宗法制遭破坏,“征伐自诸侯出”,
在经济方面,出现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
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维护西周宗法礼治;
墨家:平民意识的代表;
道家:对传统礼治的失望对法家的鄙夷;
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西汉时期法律开始儒家化的具体体现:
司法实践中的儒家化
立法过程中的儒家化
具体部门中法的儒家化

(一)司法实践中的儒家化
春秋决狱
又称“引经诀狱”、“经义断狱”。是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等人提倡的一
种断狱方式,即以儒家思想为断狱的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的
过程中,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一书的“微言大义”作为分析案情、
认定犯罪的根据,并按经义的精神解释和适用法律。

在西汉中期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后,董仲舒等人提倡以《春秋》大义
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凡是法律中没有规定的,司法官就以儒家经义作
为裁判的依据;凡是法律条文与儒家经义相违背的,则儒家经义具有高于现
行法律的效力。
  

春秋决狱的原则:原心定罪
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将主观动机作为定罪量刑的重要标准。
根据案件的事实,追究犯罪人的动机来断案。如果他的动机是好
的,那么一般要从轻处理,甚至可以免罪。如果动机是邪恶的,即使有好的
结果,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犯罪未遂也要按照已遂处罚。首犯要从重处罚。

影响:⑴春秋决狱起到了轻刑的作用;
⑵ 有其弊端,后来出现很多错案;
《春秋》语言极为简练模糊,十分适合穿凿附会,从而给司法审判
带来不确定性。另外,“原心定罪”过分强调犯罪的主观方面,有时候又走
到了另一个极端,成了“诛心”、“腹诽”之类莫须有罪名的理论依据。这
些都给当时的司法实践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⑶ 促进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⑷ 至唐代逐渐衰落。唐代完成法律儒家化的过程,达到儒法合流。
第 三 节 魏 晋 南 北 朝 — — 中 国 传 统 法 律 儒 家 化 的 发 展
——官吏贵族特权法的成型

1.(三国时期)曹魏《新律》首次正式规定“八议”

⑴ “八议”指八种人犯罪后在审判上给与特殊照顾,官府不得专断。
亲、故、
贤、能、
勤、贵、
功、宾。

亲:皇亲国戚。
故:故旧,皇帝的老朋友。
贤:地主阶级的知名人士,地位不一定很高,但是名声很响。
能:有治国志军的杰出才能,不一定现在在位。勤:树立的标兵、典型,为
封建国家服务勤劳,日夜在公。
贵:有固定标准的,标准是三品官以上,相当今天的省部级干部。
功:为封建国家建立过大的功勋。
宾:全国只有一个人,有固定标准。

⑵ “八议”制度正式入律,八种人犯罪后在审判上给与特殊照顾,标
志着官僚贵族司法特权正式法律化、制度化。
⑶ “八议”制度发展到唐朝形成一整套严密的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

2、(晋朝)“官当”自《晋律》开始入律
⑴ 封建官吏可以用官职爵位抵罪并折抵刑罚,始于西晋,到北魏和南朝的陈
朝就称为官当,南朝《陈律》正式使用“官当”之名;
⑵ 是一种封建官吏的特权法;
⑶ 所折抵的刑罚就是两种,徒刑和流刑,死刑不能抵,杖刑、笞刑不用抵,
用铜赎就可以。
3、《晋律》首创“准五服以制罪”
⑴ 即亲属之间相互犯罪,要按照五等丧服制确定的亲疏关系来定罪量刑。
⑵ 所谓五服,指五种丧服:
斩衰(Cui)(3 年)
齐(zi)衰(3 年、杖期、不杖期、5 月、3 月)
大功(9 月)
小功(5 月)
缌麻(3 月)
4.(南北朝时)《北齐律》首创“重罪十条”
⑴《北齐律》中首次把十种重罪规定到刑罚总则中去。将十种侵犯皇帝权力
和尊严、严重危害封建政权、侵犯父母尊长、破坏家庭伦常关系的重大犯罪 ,
置于法典的首篇《名例律》中,作为重点打击的对象。
⑵ 北齐以前十种重罪是分别规定在分则里面,北齐律的分则中照样有十种重
罪的规定,只是总则《名例律》中将它们合并在一起。

4.(南北朝时)《北齐律》首创“重罪十条”
⑶ 适用上的特殊原则:一旦犯十恶罪,特权法(官当、八议)都不能
适用,家族主义法也不能用。凡是犯其中之一罪,一律从重严惩,不能享受
任何特权和恩惠,决不待时。
⑷ 是封建法律的最高原则,隋唐时期发展为“十恶”制度。
第四节 隋唐——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成熟

唐律刑法中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十恶
 ①谋反,谋危社稷;
 ②谋大逆,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行为;
 ③谋叛,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
 ④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的犯罪行为;
 ⑤不道,杀死一家非死罪三人,把人肢解、造畜蛊毒及以邪术诅咒人等的
犯罪行为;
 ⑥大不敬,危害皇帝的人身安全和尊严的犯罪行为;
 ⑦不孝,子孙不能善待父母、祖父母的犯罪行为;
 ⑧不睦,亲族之间互相侵害的犯罪行为;
 ⑨不义,侵犯长官和夫权等的犯罪行为;
 ⑩内乱,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

对“十恶”犯罪的处罚原则:
1、谋而未遂也构成犯罪;
2、本人一律处以重刑,株连亲属以及知情不告、不追者。
3、为“常赦所不原”,不能 享受特权;死刑不 待秋冬行刑,“决不待
时”。

唐律刑法中贵族官吏的特权规定:
① 议:指八议,八种人享有;
② 请: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五品以上官员及“八议”一定范围的亲属享有;
③ 减:六品、七品的官员及议、请者一定范围的亲属犯流罪以下可减一等处
罚;
④ 赎:所有官吏及其一定范围的亲属,犯流罪以下可以铜来赎罪。
⑤ 官当:用官品折抵刑罚。犯“六赃”者除外。

唐律的基本精神
唐律的全部内容都以礼的核心——“三纲五常”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维护皇权
维护皇帝在全国的最高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地位;
维护皇帝对军队的最高统率权;
维护君主的无上尊严,确保其人身安全。

二、维护封建特权
维护贵族、官僚的政治等级和特权;同罪异罚成为普遍现象。

二、维护封建特权
维护家族中尊长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力;
《唐律疏议》“十恶”中的“不孝罪”是维护尊长绝对权力的集中体现。
尊长权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受赡养权
二是支配家庭财产权
三是对卑幼的教诫权
四是决定子孙择偶婚配之权

尊卑相犯,同罪异罚;
继续沿用“准五服以制罪”为刑事方针。
例如,凡人相骂不为罪,谩骂祖父母、父母却列入不孝罪,处以绞刑。卑幼
殴尊长,则关系愈亲,处刑愈重,殴祖父母、父母,系“恶逆”行径,应处
斩。

二、维护封建特权
维护家族中男尊女卑的夫权秩序。
三、全面调整封建经济关系
规定了多种经济立法,如农业立法、赋税立法、工商立法,运用刑事
法律打击各类不法经济活动。

四、整饬吏治,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严惩官吏渎职行为,重惩贪赃枉法。唐律首置“六赃”罪名,打击贪
赃枉法的官吏。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一、唐律的特点

1、一准乎礼、礼法结合:礼是立法依据,法是维护礼的武器。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唐律是礼法完全结合的法典,不同于以往的
部分结合。
在立法、注疏、量刑方面都以“礼”为依据和标准。

2、用刑持平:“出入得古今之平” 体现“宽仁”思想。
例如:一罪一刑;
死刑仅有斩、绞;
对加刑做了严格限制;
老幼废疾减免刑罚。
3、体例上的特点:
以刑为主、诸法合体;
道德与法律掺合,
实体法与程序法杂糅。

4、语言表述与内容:
科条简约、规范详备;

5、立法技术高超。
体例设计的科学性;
篇章、条目的逻辑联系;
概念、术语解释的精确(讲其流、探其源)。

下编: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中国法律儒家化释义
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
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
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
原则。

中国法律儒家化释义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从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
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使儒家思想成为刑
事的、民事的、婚姻家庭的、行政的、诉讼的等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
灵魂,也就是说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积极作用:巩固封建政权,促进社会繁荣
负面影响:
审案、定罪、量刑主观化;
讲“礼”有余、然理性不足 ;
同罪异罚、等级森严、特权集中 ;
人治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
儒 家 法 律 文 化 在 中 国 现 代
法治中的地位
当今社会,儒家法律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指导下,依然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第一,儒家法律文化作为本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运用于中国法治实
践的承接力量。
第二,儒家法律文化是形成中国现代民间法的重要渊源。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刑法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罪名
二、中国古代的刑罚及其思想
三、中国古代的刑罚原则及政策
一、中国古代的罪名

夏商周的主要罪名
1、夏:不孝罪;违背王命罪;昏、墨、贼罪;
2、商:乱政罪;疑众罪;三风十愆罪。
3、西周
① 不孝不友罪
② 杀人越货罪
③ 群饮罪
④ 违背盟誓罪
盟誓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规则,具有习惯法的性质。

秦朝的主要罪名:8 类 30 多种
危害封建皇权与统治:谋反、以古非今、偶语诗书、挟书、违令;
妨害社会秩序:群盗、妖言、投书、诬告;
破坏经济秩序:逃避赋税、逃避徭役、盗徙封;
危害公共安全:失火、纵火;
侵害人身安全:杀人、伤害、强奸;
侵犯封建财产:盗窃、抢劫、窝赃;
破坏婚姻家庭:不孝、弃妻不书、去夫亡;
官吏渎职或违法:渎职、枉法、贪赃。

秦朝司法官员职务犯罪
“失刑”罪:判决案件由于过失量刑不当;
“不直”罪:故意轻罪重判或重罪轻判;
“纵囚”罪:有意不判或减轻案情,使其达不到判刑标准,以宽纵罪犯逍遥
法外。
汉朝的主要罪名
1.危害封建政权的犯罪
通行饮食罪:为起义农民通报消息、充当向导、供给饮食。

沈命法:群盗起事,官吏没有发觉或没能全部捕获,郡守以下全部处死。

3.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
酎金不法罪:酎金的数量和成色不合规定。
左官罪:舍弃朝廷官职而仕于诸侯。

唐朝:封建法律“十恶”罪名定型
 十恶
 ①谋反,谋危社稷;
 ②谋大逆,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行为;
 ③谋叛,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
 ④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的犯罪行为;
 ⑤不道,杀死一家非死罪三人,把人肢解、造畜蛊毒及以邪术诅咒人等的
犯罪行为;
 ⑥大不敬,危害皇帝的人身安全和尊严的犯罪行为;
 ⑦不孝,子孙不能善待父母、祖父母的犯罪行为;
 ⑧不睦,亲族之间互相侵害的犯罪行为;
 ⑨不义,侵犯长官和夫权等的犯罪行为;
 ⑩内乱,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

唐律中“六赃”罪名:
除了健全科举选官制度、强化官吏考课制度和监察制度外、还以刑法惩治官
吏的渎职和贪赃枉法行为。
“六赃”: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坐赃。
处罚原则:“三罚并事”、“常赦所不原”

《大明律》增设了唐宋刑法所没有的“奸党罪”,在中国法律史上属于首创。
“若在朝官员,交接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
“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亦构成“奸党罪”。
设立“奸党罪”的目的是强化君主专制,防止篡权变乱;也使得明代冤狱大
兴、为宦官专权提供了便利。

清朝的罪名
刑事法制内容上的特点
⑴ 加重对“十恶”罪,尤其是“反逆”罪的惩罚;
⑵ 沿用“奸党”罪名;
⑶ 严惩思想犯,大兴文字狱。
中国古代罪名发展的特点
奴隶制时期罪名繁多向封建社会罪名体系化转变;
形成以“十恶”为核心的罪名体系;
最初存在思想犯罪名,后来被吸收到“十恶”谋反、谋大逆罪名中;
封建社会晚期,罪名创设由皇帝所掌握,以保障皇权为目的。

二、中国古代的刑罚及其思想

“刑”的本义:征伐、杀戮;
“刑”的引申义:残害肢体的肉刑,泛指刑罚。
夏商周时期将刑罚看做神意的体现
1、夏:“恭行天罚”;
2、商:“受命于天”、用“占卜”定罪量刑;
3、西周:“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

奴隶制时期的“五刑”
夏商西周时期都有,分别是:
① 大辟——死刑;
② 膑刑(刖刑)——剔除膝盖骨或砍腿砍足;
③ 宫刑——使人丧失生育能力;
④ 劓刑——割鼻;
⑤ 墨刑(黥刑)——脸上刺字;

秦朝刑罚的种类
⑴ 生命刑:死刑。
车裂;五马分尸,又称“磔”刑。
凿颠;
抽肋;
镬烹;
阬:同“坑”。

⑵ 身体刑:肉刑(结合劳役刑使用)
黥;
劓;
刖;
宫;
笞刑。
⑶ 劳役刑:无明确固定的刑期。
城旦、舂
鬼薪、白粲
隶臣妾 男子为隶臣,女子为隶妾。
司寇 到边地服劳役,侦察敌情,防御外敌。
候 充当斥候,侦察敌情。
⑷ 耻辱刑:
髡:剃掉头发。
耐:剃掉鬓须。
完:保留肢体、鬓发、胡须完好
汉朝的刑罚
1.刑罚的种类
⑴ 死刑:斩首(殊死)
枭首
腰斩
弃市
磔刑/剐刑(后改弃市)

⑵ 肉刑
汉初:黥、劓、斩左右趾、宫刑
文帝刑制改革后:宫刑、斩右趾

⑶ 笞(chi)刑:竹板击打背部、臀部。
取代黥、劓、斩左右趾,成为汉代主要刑种。

⑷ 徒刑:刑期逐渐固定
髡钳城旦舂:5 年
完城旦舂:4 年
鬼薪、白粲:3 年
司寇、如司寇:2 年
罚作、复作:1 年
隶臣妾:1 年(汉武帝后为罚作、复作替代)

文帝景帝时期的刑罚制度改革
⑵ 文帝时期刑制改革的内容:
一方面:废除肉刑
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5 年徒刑)
劓刑改笞三百(笞刑)
斩左趾改为笞五百(笞刑)
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
另一方面:使“罪人有期”,将终身劳役刑改为有期限的劳役刑制度。

⑶ 景帝时期进一步完善刑制改革
恢复斩右趾刑罚
减少笞刑的数量
笞 300——笞 100
笞 500——笞 200
制定《箠令》使笞刑规范化
对刑具的规格和材料进行了限制
行刑中间不得换人

⑷ 文景刑制改革的意义:
废除肉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保护生产力;使我国古代刑罚手段由
野蛮残酷变得较为人道。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是古代法制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是由奴隶制五刑
向封建制五刑过渡的重要标志;

魏晋南北朝刑罚制度的改革发展
1、流刑的出现:南北朝时期出现;
2、宫刑的废除:北齐正式废除。
3、缩小连坐的范围:妇女连坐、没为官奴婢
4、初步形成封建五刑制:《北周律》中的刑罚体系已相当明晰,分为死、
流、徒、鞭、杖。北魏北周时期初步形成、隋朝正式确定封建五刑制。

唐律:封建制五刑的确定
1、五刑二十等:
 ⑴笞刑五等,10-50 下,每 10 下为一等;“笞杖”
 ⑵杖刑五等,60-100 下,每 10 下为一等;“常行杖”
 ⑶徒刑五等,1 年-3 年,每半年为一等;
⑷ 流刑三等,2000-3000 里,每 500 里为一等;(劳役一年)
(加役流——死刑的替代刑 “三千里,居作三年”)
 ⑸死刑二等,绞、斩两等。
五刑除由于犯“十恶”处死刑、犯“不孝”处流刑外,均可以铜来赎。

宋朝刑罚的变化
① 折杖法:用决杖来代替五刑中的笞杖徒流四刑。
“流罪得免远徙”:折脊杖 17-20,配役年数不变,不流徙远方;
“徒罪得免役年”:折脊杖 13-20,之后释放,不再服劳役;
“笞杖得减决数”:折臀杖 7-10,之后释放。
不适用于死刑及反逆、强盗等犯罪。

② 刺配:
杖背、刺面、配役三刑施于一身。
③ 增加法定死刑:
决重仗一顿处死;凌迟 。

明朝刑罚制度的变化:
⑴ 廷杖:皇帝处罚大臣的特殊刑罚;

⑵ 充军刑法定化:
罚犯人到边远地区从事强迫性的屯种或充实军伍,是轻于死刑、重于
流刑的一种刑罚,作为死刑代用刑 “刑莫惨于此”。
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五等。
终身充军:本人充军到死即为刑罚执行完毕;
永远充军:本人死后罚及子孙、直到丁户子绝为止。

明《大诰》强调重典治吏,处刑比《大明律》都要重,且其效力在律之上,
使用了很多法外酷刑,如剥皮实草、族诛、凌迟、枭首、墨面文身、挑筋去
指、挑筋去膝盖、断手、斩趾、刖足、枷项游历、重刑迁、阉割为奴等几十
种。
在刑罚制度上是一大倒退。  

清朝刑罚制度的变化
 1)“发遣” :清朝创设的一种刑罚方法;
指将犯罪人发往边疆地区给驻防官兵为奴,这是一种比充军更重的刑罚,
多适用于政治性案犯。如在一些文字狱案中,曾经将罪人发遣至新疆伊犁等
地。且规定没有皇帝的命令,终身不得开脱。
 

2)斩监候与绞监候
斩刑与绞刑分“立决”与“监侯”两种方式。
立决:当年秋分以后执行;
监侯:暂时监禁、留待来年秋审或朝审再作判决。

中国古代刑罚发展的特点
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转变
肉刑逐渐被废除
劳役刑、笞杖占主导地位
封建社会后期刑罚残酷、集权加深。
清末法制变革刑罚制度改革。

三、中国古代的刑法原则与政策

西周刑事政策
刑罚世轻世重

秦朝的刑罚原则
⑴ 刑事犯罪责任年龄:以身高为标准
主流观点:男身高六尺五寸,女身高六尺二寸

汉朝定罪量刑制度
⑵ 亲亲得相首匿:礼法结合的表现
家族主义法的体现

汉朝定罪量刑制度
⑶ 贵族官员有罪先请:贵族官员享有的特权

补充(唐朝行政刑法):
除了健全科举选官制度、强化官吏考课制度和监察制度外、还以刑法惩治官
吏的渎职和贪赃枉法行为。
“六赃”:强盗、窃盗、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坐赃。
处罚原则:“三罚并事”、“常赦所不原”

宋朝量刑的新原则
⑴ 重法地:对一些重要地区的盗贼犯罪论以重法。
⑵ 重法之人与《盗贼重法》 :犯窃盗等罪之人重法处理。

38
元朝定罪量刑原则上之变化
实行民族分治、蒙汉异法。
1、受理机关不同:蒙古人犯罪由专门的机关
2、刑罚适用不同:刺字;征收烧埋银
3、刑罚执行不同:蒙古人在监狱中享有特权

蒙古贵族统治集团根据民族的不同和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人民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蒙古人,居于最优越的地位;
第二等是色目人(西夏、回族、中西亚人);
第三等是汉人(原金统治下的北方汉人、女真和契丹人);
最低等是南人(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和各族人民)。

明朝刑事原则之变化
总体上的特点:大明律(与唐律相比)“重其所重 ”“轻其所轻”。
① 事关伦常教化的犯罪相对(唐律)进一步减轻处罚。
② 对危害专制统治、侵犯皇权、侵犯财产、官吏受赃的犯罪相对(唐
律)进一步加重处罚。

中国古代刑罚原则发展的特点
刑罚世轻世重为传统的刑罚政策。
矜老恤幼、诬告反坐、犯罪连坐、区分故意与过失、累犯加重、自首减免等
为传统的刑罚原则。
隋唐“十恶”、“准五服以制罪”、“议请减当赎”、“同居相为隐”等原
则定型,标志儒家思想已融入封建法律当中。
古代刑罚原则与政策的精神是,一方面维护伦常教化,一方面保障皇权的专
制统治。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民法文化

中国古代民法的主要内容
(一)与财产有关的规定
土地所有权与永佃权
(二)与人身有关的规定
亲属制度
婚姻制度
继承制度

一、土地所有权及其限制
1.夏商周时期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记载,显示周王在名义上对全国的土地拥有
所有权。周王将土地分封给亲属、功臣。封赐的土地不得私自转让、买卖。

2.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中期,卿大夫及家臣的采邑及其开垦的土地已完全私有。
至战国时期,土地私有权已经得到法律确认,如秦国商鞅变法“除井田,
民得买卖”。

3.西汉——清
秦汉时期对私有土地开始限制,南北朝时也多次立法限制。
隋唐时期受田者对所受土地的处分权大大加强。金朝入主中原后,放松
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私人对私有土地的处分权也不再受限制。元、明、清
因袭之。

二、与土地有关的权利——永佃权
明清时租佃契约关系最大的特点是进一步形成了“一田二主”的特殊类型的
永佃权。
永佃权是土地关系中佃方享有长期耕种所租土地的制度。佃农在接受租佃契
约缴纳地租的条件下,可以无限期地耕作所租种土地,并世代相承,即使地
主的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佃农的耕作权一般不受影响。永佃权人可以自由
处分转让永佃权,而不必征得土地所有权人的同意。

一、亲属制度
(一)亲属的范围及等级
亲属,是因婚姻、血缘和收养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封建法律把亲属分为:宗亲、外亲和妻亲。宗亲,指同祖同宗的亲属。宗亲
的范围以九族为限;外亲,指女性系统的亲属;妻亲,专指丈夫与妻的亲属
之间的亲属关系。

中国古代以”五服”表示亲属等级。”五服”包括从己身往上数四代,往下
数四代共九代亲属。五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穿着时间
分别为三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三个月。

一、亲属制度
(二)家长制度
从秦朝开始,确立以户为主体单位的传统。户的主体资格体现为家长权。
家长一般由家中的男性直系尊长充当。家长对家庭负有直接责任,所以对外
代表家庭,对内统辖家政。

家长在家庭内有全面的权力,包括教令权、财产权、主婚权:
教令权是家长教育、命令、约束、惩戒家属 (尤其是子孙)的权力。明清两
代,对“违反教令”的子孙有时“呈送充军”;
财产权,即父母对财产的处分权;
主婚权,指缔结婚姻的决定权。

二、婚姻制度
( 一 ) 婚 姻 的 目 的 与 一 夫 一 妻 制
婚姻的目的:“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婚姻制度在商周时代即已形成,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祭祀祖先和延续宗
族。
宗法制下为了确保宗祀继承人拥有稳定的身份,必须采取一夫一妻制。
二、婚姻制度
(二)婚姻的禁忌
1.同姓不婚
周在部族时代已经采取族外婚制。西周坚持的“同姓不婚”有以下三个考虑:
一是伦理文化上使人类别于禽兽;
二是为防止近亲结婚带来“其生不蕃”,即生殖问题;
三是政治上便于融合异族。历代法律禁止同姓为婚。清代末期通过法律解释 ,
废止了同姓不婚的条文。

二、婚姻制度
(三) 婚姻的成立
1.西周——周礼规定的婚姻成立条件
首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须经过“六礼”程序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礼
纳采即男方向女方表示求婚的意向。
问名是男方遣人带信到女方家,问女方的生辰八字及母姓,女方回复书信。
纳吉是男方占卜得吉兆,备礼通知女方。纳征即男方择日遣人送聘礼于女家 。
征是成的意思。所以,纳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道程序。
请期即男方派人与女方商定结婚日期。
亲迎是最后的仪式,即男方亲自迎娶新妇。

二、婚姻制度
(四)婚姻的终止
1.西周规定婚姻终止的情形:
一是男女双方自动离异或协议离婚;
二是七出(七去):

七出
不顺父母(不事舅姑):不孝顺公婆;”逆德”
无子:妻子不能给夫家生育承宗的后代;“绝世”
淫:女子不贞节; “乱族”
妒:思想、行为上不准丈夫纳妾;“乱家”
有恶疾:主要指麻风病;“不可共粢盛”
口多言:多话或说人闲话;“离亲”
盗窃:擅自动用家庭财产;“反义”

2.解除婚姻的限制:三不去
① 有所娶无所归;
② 与更三年丧;
③ 前贫贱后富贵。

以唐代为例:
唐代婚姻终止分为“出”、“和离”、“断离”三种。“出”即“七出”。
和离,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
断离分“义绝”和“违律为婚”两种:
义绝,指夫对妻(妻对夫)的亲属或夫妻双方的亲属之间犯殴骂、杀、奸罪,
双方家庭因此不和的,由官府判决强制离婚。
此外,还有因“违律为婚”而断离的。

三、继承制度
(一) 宗嗣继承:嫡长子继承制
夏朝:父死子继
商朝: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嫡子继承
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对整个家族的统治,包括领导权
和财产支配权。

西周始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将身份继承与财产继承合为一体
战国时期财产继承转变为诸子均分式。但是,身份继承仍旧以嫡长子继承制
为原则,整个古代社会相袭不变。

西周的宗法制及宗族组织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按尊卑长幼确定的
等级身份制度。宗法制主要规定身份继承。
西周立国以宗法制为基础,春秋以后,宗法渐衰。

嫡长子继承制:周公制礼作乐正式确定
1、(嫡长)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自己的嫡亲长子,不管他是否贤能。
2、(首重“嫡”)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妻所生的长子。
典型案例:商纣王的继位。

三、继承制度
(二) 财产继承
1.嫡长子继承制
先秦嫡长子继承财产,秦汉以后,嫡长子在财产继承方面已没有特权。

2.诸子均分
汉代诸子均分制通行全社会。
唐代规定“应分田宅财物者,兄弟均分”,即嫡庶兄弟均分,兄弟中有
人死亡者,死者之子代为继承(子承父分)。此外,未婚的兄弟姐妹每人可以
另得一份聘财或嫁妆(聘财的二分之一)。养子与亲子享有同等权利。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司法:政刑不分

第一节 司法机构
第二节 诉讼审判制度
一、起诉形式及限制
二、上诉与直诉
三、审级管辖
四、证据制度
五、会审制度

第一节 司法机构
一、中国古代的中央司法机关
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司法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司法隶属于行政,国家元首(国王或皇帝)掌握最高司法权,拥有最高审判
权,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二:
一是对重大案件的最后裁决权。
二是一些皇帝亲自审理重大案件。

中国古代中央司法机关主要有:
1.司寇
司寇作为中央最高专职司法官员上起西周晚期,下迄春秋战国。西周时
正式设大司寇,辅佐周王处理全国的法律和司法事务,大司寇下设属官小司
寇、士师、司刑、掌囚等司法属吏,负责具体司法工作。

2.廷尉
廷尉作为中央常设司法审判机关和最高专职司法官始于战国,历经秦汉
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国时廷尉为最高专职司法官员。秦统一后,廷尉
为九卿之一,成为常设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下设正和左右监等属官,协助
办理具体司法事务。
廷尉的职责:
一是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即所谓诏狱;
二是审理地方上移送的重大疑难案件。

3.大理寺
魏晋南北朝时的北齐,最先将廷尉正式改名为大理寺,之后历代除元朝
外,隋、唐、宋、明、清均以大理寺为中央三大司法机构之一,但其职责却
前后有所变化。
隋唐时的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明朝大理寺从主审机关变为慎刑
机关,职责由唐宋时的审判转变为复核驳正。

4.刑部
隋初定官制,刑部为六部之一,为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与中央最高
审判机关大理寺共掌司法,首创司法行政与司法审判分立体制。
明朝刑部的职权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中央最高审判机构。清朝沿袭之。

5.御史台和都察院
监察机构御史台创始于西汉初期,两汉时,作为最高监察长官的御史大
夫、御史中丞就广泛参与司法审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完善了御史台
建制,使其成为国家司法的重要组成部门。

第二节 诉讼审判制度
一、起诉形式及限制
(一)起诉形式
(西周)以财货相告称“讼”,即民事诉讼;
以罪名相告称“狱”,即刑事诉讼。
轻微的案件以口头起诉即可,重大案件则须提交书状,民事案件书状
称“傅别“,刑事案件书状称“剂”。
起诉须交纳诉讼费,民事诉讼双方须交纳“束矢”(一百支箭),刑
事诉讼双方须交纳“钧金”(三十斤铜),如不交纳则被认定“自服不直” ,
或 不 予 受 理 , 或 判 以 败 诉 。

中国古代自秦朝起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起诉制度,其起诉方式根据起诉主体
之不同主要有两类:
一是官吏代表官府对罪犯的起诉,类似今之公诉;
二是当事人及其家属直接对罪犯的起诉,类似今之自诉。

汉代称起诉为“告劾”,与秦朝一样,分当事人自诉与政府官员公诉两种形
式,但其公诉人主要是监察官吏。由于汉代起诉形式更接近近世,且基本定
型,所以一直沿袭至清末。只是有些朝代称谓不同或有些特殊规定。

(二)自诉的限制
1.限制亲属相告,尤其严禁卑幼控告尊长,奴妾控告主人
早在西周时期便规定父子不得相讼,下级贵族不得控告上级贵族。
秦朝在限制子告父母、奴告主方面有更为具体的规定。秦朝将自诉案件分为
“公室告”与“非公室告”。

汉朝时确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刑法原则,规定亲属之间可以互相首谋隐
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同时,严禁卑幼控告尊长,违者以不孝死罪论处。
自此至清的历朝历代基本都有卑幼不得控告尊长的规定,视告发尊长或证言
尊长为犯罪行为。

2.严禁诬告
中国历史上自秦朝起便有严禁诬告的诉权限制。秦律规定,故意捏造事实
陷害他人者,按其所诬陷的罪名,对诬告者处罚。之后历代法律中,均有诬
告反坐的规定。而明朝则加重了对诬告的惩处,明永乐年间还专定《诬告
法》。
3.严禁越诉
为了严格诉讼程序,汉律规定,人们必须按照司法审级逐级告诉,除有冤
狱一般不准越级上诉。唐律也规定,诉讼必须自下而上向有管辖权的官衙提
起,否则构成越诉罪,起诉者和受理人均要处笞四十。之后,宋、元、明、
清 诸 朝 法 律 均 有 越 诉 之 禁 。

4.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
为了避免因诉讼影响农业生产,唐律规定,在每年三月三十日至十月一
日的农忙季节,官府不得受理涉及田宅,婚姻,债务等方面的民事诉讼;
宋朝则专门定有“务限法”,规定有关民事诉讼仅在农历十月一日至次
年正月三十一日的四个月内受理,最晚可延至三月三十日;
清朝也规定,地方司法机关在每年四月一日至七月三十日间,除重大犯
罪外,一般户婚,田土细事,概不受理。

二、上诉与直诉
(一)上诉
中国古代自西周就有了称作“乞鞫”的上诉制度。
按当时的规定,审判官作出判决后,要向当事人宣判,称为“读鞫”;
宣判后若当事人及其亲属对判决不服,可要求重新审理,称为“乞鞫”。乞
鞫时限,据距离远近而有所不同,乞鞫案件由司寇审理并作出判决。重大案
件要上报天子裁决。秦、汉基本沿承了西周的“乞鞫”制度。
唐代时上诉制度已较完备。《断狱律》规定,徒刑以上案件审结后,当事人
对判决的意见,若不服提出申诉的,先由原审机关重审,原审机关不予改判
的,即可逐级上诉,直至皇帝。唐代还规定了严格的上诉程序,受理上诉案
机关由下至上有州司、尚书省、三司和皇帝四级。

宋代的上诉案件,先由同级审判机关内部异司重审,称之为“别推”,仍不
服,再移送上一级审判机关复审,称之为“移推”,还不服,则可申诉朝廷
乃至皇帝裁决。
明朝重大特殊案件允许越级申诉。清律对上诉亦有清晰的程序规定。

(二)直诉
直诉是指有重大冤情者赴京城向中央有关部门甚至皇帝本人申诉。
直诉是诉讼中的特别上诉程序。

中国古代直诉方式主要包括:
1 、 “ 路 鼓 ” 与 “ 肺 石 ”
西周时始有的直接上诉天子的两种方式。“路鼓”即在王宫门外悬鼓,
申诉人可击鼓鸣冤,直诉国王;“肺石”即在王宫外设一块色赤如肺的石头 ,
百姓若有冤者可立于上,相关司法官吏便会问其冤情以告于王。
南梁时发展为“肺石函”投诉制度。直到唐代 “肺石”仍为直诉的一
种 方 式 。

2、设登闻鼓
我国古代直诉真正成为固定的制度起始于西晋“登闻鼓”的设立。登闻
鼓与西周时路鼓有相似之处,晋武帝时设登闻鼓,即悬鼓于朝堂外或都城内 ,
臣民若有重大枉屈可击鼓鸣冤,相关司法部门闻声录状,奏报皇帝。北魏和
南朝梁亦有此举措。此后历代相沿,只是设置的机构和地点有时不同。

3、邀车驾
邀车驾即冤抑者直接拦截皇帝的车驾以申诉。我国历史上唐、宋、元、
明 等 朝 代 均 有 可 以 邀 车 驾 方 式 直 诉 的 规 定 。

三、审级管辖
(一)中国古代的审级管辖
中国古代司法审级管辖制度在唐代之前相对简单,通常只分地方与中央
两级管辖。
奴隶社会夏、商和周,一般民事和轻微的刑事案由称作“士”的地方司
法官审理,重案与疑案则上报中央司法官审理。
秦、汉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兼理司法的地方行政长官郡守、县令或
州牧,可自行判决一般民、刑案件,但重大或疑难案件则须报中央廷尉审理 ,
并 由 皇 帝 最 后 裁 决 。

综上,可得出中国古代审级管辖的基本特点:
第一,所有一般民事案件均由基层司法机关审理,并作出终审判决。
第二,所有刑事案件基本都由基层司法机关审理,但只能对笞、杖等轻微刑
事案作生效判决,徒刑以上案必须送上级司法审判机关复审或复核才能生效。
第三,所有流刑案件基层初审、上级复审后,都必须经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
关复核后方能执行。
第四,所有 死刑 案件 经反复审、核后,最终由皇帝裁断。

四、证据制度
(一)西周的证据制度
中国古代自西周起就强调审判要有事实依据,西周主要证据来源包括:
第一,口供。口供是西周审案之首要证据。为了求得口供并保证口供的真
实性,西周允许采用刑讯手段逼取口供;为了准确地把握口供,西周采取
“五听”审讯方式。

所谓“五听”,是审案过程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观察方式,其
依次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从这五种察颜观色的讯问方式可以
看出,西周已经开始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段审理案件。“五听”审讯方式一直
为后世所沿用。

第二,人证。包括当事人的陈述及证人之证言。
第三,书证。西周时有关土地、债务纠纷要有相关的契约文书作证。
第 四 , 物 证 。

(二)封建社会时期的证据制度
封建社会时期的证据制度建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
秦朝注重运用证据进行审判,主要表现:
第一,规定了严格的获取口供的程序。
第二,规定了严格的采证与勘验制度。
概括秦朝的采证手段可以看出,秦时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证据制度。其中像
有条件刑讯、重视现场勘验、强调各种证据的综合运用等制度对后世影响颇
深,一直沿用至清末基本未改。

汉代基本继承了周秦以来的证据制度。汉代以后,证据制度中最变化无常的
要属刑讯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逼取口供,发明了一些新的刑讯方法。
隋朝时,为了防止审判官滥用拷讯,开皇中期定制:“讯囚不得过二百;枷
杖大小,咸为之程品,行杖者不得易人”。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规定了严格的刑讯程序。
第二,唐律确定了据证定罪的原则。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罪证确凿、人赃具获的情况下,虽无口供,据物证亦可定罪;
二是对法定不可拷讯,可又未取得口供者,采取“众证定罪”,即如有三人
以 上 , “ 明 证 其 事 ” , 便 可 定 罪 。

宋朝不仅将唐之“五听”审讯、拷讯程序、据证定罪等证据原则全数继承,
而且制定了严格的检查勘验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
一是在哪些情况下司法人员必须检验或不必检验;
二是检验须严守基层报检、州县官府初检和上级或相邻州县复检的法定程序;
三是检验必须作详细笔录;
四是检验人员须据检验范围和时间如实检验,否则治罪。

宋朝对检验制度的重视和完善,推动了法医学的发展,一批检验学方面的专
著相继面世,如郑克的《折狱龟鉴》、桂万荣的《棠阴比事》和宋慈的《洗
冤集录》等。其中《洗冤集录》成就颇高,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法
医学专著,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自宋迄清数百年中一直被奉为法医
检验经典。曾被译为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传入各国。

附录:中国古代的刑讯

刑讯制度与冤案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相反是不法司法官违反刑讯制度实施非
法之刑才导致恶果。
事实上,许多古代的司法官都因合法刑讯而侦破刑事案件。古代司法官吏通
过合法刑讯,迫使被审讯人自己作出交代,提出口供,签字画押,承认有罪 ,
这是通常的做法。

以唐代为例看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的合理性
1.刑讯适用的条件:
《唐律疏议·断狱》司法官只有在下列条件下才可以刑讯,即“先备五听,
又验诸证言,事状疑似,犹不首实者,然后拷掠”。

2.刑讯工具的规定
唐代的刑讯室拷讯,刑讯工具是讯杖,讯杖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且有明文
规定。《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时规定:“其杖皆削去节目,长三
尺五寸。讯囚杖,大头径三分二厘,小头二分二厘。”这一规定对讯杖的外
形、长度、厚度都做了限制

以唐代为例看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的合理性
3.关于刑讯实施的规定
《唐律疏议·断狱》对拷讯的次数和部位作了规定“诸拷囚不得过三度,
总数不得过二百,杖罪以下不得过所犯之数。”“决杖者、背、腿、臀分
受。”

4.关于禁止刑讯的规定
“诸应议、请、减,若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废疾者,并不合拷讯”。凡怀
孕妇女须在产后 100 天才可被拷讯。“妇人怀孕,犯罪应拷及决杖笞者,皆
待产后一百日,然后拷、决。”

刑讯逼供与冤狱
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经过精心设计,司法官只要依法刑讯,一般不会造成冤狱 ,
但大量冤狱都源于违法刑讯。
1.因为没有掌握一定的证据就使用刑讯造成冤案。
《折狱龟鉴·释冤》记载,北魏时,定州人解庆宾诬告两个士兵杀害了他的
弟弟,还“诣州讼之”。司法官接案后,不作进一步调查,也不问青红皂白 ,
便对两个士兵用刑,“二人不胜楚毒,各自款引”,结果酿成冤案。

2.因为使用不规范的法外刑讯方式残酷进行刑讯造成冤案。
唐朝武则天时的来俊臣滥用酷刑“俊臣每鞫囚,无问轻重,多以醋灌鼻。
禁地牢中,或盛之于瓮,以火圜绕炙之 。 ”这些法外的刑讯方式大大超出
常人所能忍受的程度 ,致使人生不如死 ,宁可自诬有罪 ,酿成冤案。

3.因为实施了超过规定的刑讯数恶毒地进行刑讯造成冤案。
东汉时期“尝有阳陵女子与人杀其夫,叔觉,来赴贼,女子乃以血涂叔,
因大呼曰:‘奈何欲私于我而杀其兄!’即便告官。官司拷掠其叔太过,因
而自诬其罪。”

五、会审制度
中国历史上较为健全的会审制度始于唐代,主要的会审形式如下:
(一)三司会审
唐代若遇特别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长官大
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御史大夫组成中央最高临时法庭共同审理,称作“三司
推事”。
明清时继承了唐代“三司推事”制度,凡遇特别重大案件,由三法司长
官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共同审理,称为“三司会审”。

(二)圆审
圆审亦称“九卿会审”,源于明朝。明朝时凡特别重大案件,二次翻供
不服,则由皇帝令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会同大理寺卿、 (都察
院)左都御史和(通政司)通政使等九卿共同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清朝承
明朝,亦有九卿会审之制。

(三)秋审
秋审是清朝最著名且最重要的一种会审制度。
秋审,简言之:复审地方上各省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因在每年秋季举
行而得名。

类型 案源及类型 时间及地点 参与者 结果


秋审 来自各省的 每年阴 几 乎所有 情实、
死刑监侯案 历八月,霜 中央政府高 缓决、
件 降 后 第 十 一 级官员 可矜、
天 留养
地点:天安
门金水桥西

秋审案件的四种结果:
情实——案情属实,适用法律正确,执行死刑;
缓决——案情属实,但危害性较小,留待下次秋审再审,一般可减等处罚;
可矜——案情属实,但有可以宽恕情节,大多可免死,改判其他刑罚;
留养承祠——案情属实,情节较重,但父母祖父母年老无人奉养,本人是独
子,可以免死。

上述会审制度主要作用有三:
一是谨慎处理大案重囚;
二是便于朝廷尤其是皇帝高度控制司法审判大权;
三 是 及 时 疏 理 牢 狱 、 宽 待 罪 囚 。
综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一 情理法
二 司法文化
综 论 一
中国古代法是“情理法”

(一)情理法的涵义
“天理昭昭”,“伤天害理”“天理难容”。
“天理”、“人情”和“国法”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高频词汇。
“人情”、“天理”、“国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历代立法者和司法者
不断探究的焦点。

1.“情”的涵义
“情”,是指人的自然感觉和情感。“情”是使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团体之间
关系能够得以维持良好的基础。
“情”所重视和强调的是伦理性,它强调的是基于共性的“人”的本性,即
“民”的本性。

人情指‘人之常情’或‘普遍之人性’,它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公共性和普遍
性。也可以理解为‘情理’、‘民情’、‘众人之情’或‘社会舆论’。
2.“理”的涵义
所谓“理”,指古代中国文明中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原理原则,是一种强调相
互公平的原则。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理”,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原则和公道,
“理”即“天理”。“天理”即是中国的“自然法”,它的核心内容在中国
人看来就是伦理纲常。

中国古人所指的“天理”就是“阴阳之道”,即自然法则,其具体含义就是
“三纲”,“天理”就是根据“三纲”这一逻辑推出来的一切道理。
“三纲五常”就是中国“自然法”即“理”的核心内容。

3.法
在古代中国人心中,法就是“赏罚”,法是鼓励、许可、承认、禁止、惩罚
等等及其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并且法主要是刑罚,赏是次要的。
历代人们都视法为不祥之器,认为是“盛世所不废,亦盛世所不尚”的万不
得已才用的东西。

(二)情、理、法的关系
1.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情”与“理”是相通的。
自然”之“天理”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人情”就是符合这种“自
然”之“天理”的具体表现。
所以说,符合“三纲五常”的人情才是真正的“情”,它和“理”存在着相
通性。

2.“情”与“法”的关系。
“法不外乎人情”依然是中国人对法律的一般共识。
“法家先驱管子主张“令顺民心”,就是指立法要合乎“民情”、“民心”。
“人情所恶,国法难容”就指出了“人情”和“国法”在作为是非判断的标
准上,“人情”的地位要高于“国法”。

3.“理”与“法”的关系。
儒家“礼法”所推崇的“自然”之“理”即“天理”成为“法”的真正涵义 。
“法即天理”。
因此,在古人心中,犯罪首先是“伤天害理”、“无法无天”,而不是“藐
视法律”、“践踏法律”。
4.“情”、“理”、“法”的关系。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在逻辑就是——情、理、法。
“情”、“理”、“法”在这种意义上是三位一体的,符合“天理”的“人
情”就是“国法”,而“国法”必须是体现“情理”的“国法”。

在中国法律史上,“情”与“理”始终凌驾于法律之上,“情”与“理”位
于第一位阶,法位于第二位阶。当法与情、理发生冲突时,要舍法而取情理 ,
是谓“法不外乎人情”或“人情大于法”。

中国古代情理法对今天法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1.体现出人道主义的关怀;
2.传统法律文化追求社会“和谐”的理想境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中国古代情理法的局限性
1.抑制了人的个性发展,导致个人权利意识薄弱。
儒家思想将人的本质归结为伦理道德性,但每个个人附属于血缘伦理关系网
络中,不是独立自主的人,导致人的个性泯灭。

个人权利意识是法治观念的基础。
儒家思想削弱人的个体性,并强调和谐无讼的价值观念。否定个人的自我权
利主张,人们普遍没有形成维护自我权利的意识。

2.法律丧失独立地位,沦为统治的工具。
过于强调道德的作用,导致法律信仰虚无;
法律维护皇权至上,表现为明显的工具性。导致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低
下。

因此,西方历史上形成的法治传统无法在中国历史上形成。
今天,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因素仍然影响着当今的法治建设。

综论二 司法文化
中国古代的“法律职业者”
一、讼师
旧时帮人办理诉讼事务的人,旧时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的
人。
讼师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准律师的职能。他们可能为金钱利益而充当“挑词
架讼”的讼棍角色,也可能因以法维权而赢得讼师的尊称,具有极强的两面
性。
中国历史上的讼师与西方源远远长的律师有相当大的区别。

讼师在中国古代的为政者或法律的视野中一般都不具备“良好”的形象,往
往被视为添乱者与社会麻烦制造者。这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讼师存在价值
的基本定位。
“讼师”的业务主要有三:
其一,向当事人提供诉讼咨询,为当事人打赢官司出主意;
其二,代为书写讼状;
其三,为了当事人的官司而与官府交涉,通过行贿等手段以疏通关系。

二、师爷
明代是师爷的萌芽和酝酿阶段。
清代是师爷的全盛时代。清代全国共有 1500 多个州县,绝大多数州县都聘
有师爷。每一州县的师爷多则十数人,少则二三人,合计全国州县师爷不下
万人。如果再加上总督、巡抚、布政司、按察司、知府等衙门中的师爷,数
量就更可观了。

三国时期魏明帝曾设立“律博士”一职 ,但并没有由此掀起士人研习法律的
风气。
“唐、宋试士虽有明法一科,为六科之一,但不为时人所重,所重者为明经进
士两科,进士尤甚。
明、清以八股取士,更无人读律。
州县长官在执行司法公务时,知晓法律是基本的要求,否则他便无法作出合法
判决。在清代,“不熟悉律例的州县官绝对需要有能力的法律顾问的帮助。

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谚语:无幕不成衙。各省衙门中,刑名、钱谷师爷是
最重要的两种师爷。
师爷是幕主的亲信、智囊、私人助理,幕主将他们倚为左右手,委以重任,
不可或离。他们本身虽然不是官,但是所办的都是重要的官府公事。他们手
中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官府的实际权力,虽说是佐官以治,实际却在很大程度
上是代官出治。
第八章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近代转型

清末中国法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华法系逐渐解体,外国法不断引进中国,
中国法制开始走向近代化。
一、“预备立宪”
(一)预备立宪的历史背景与开端
1、国际因素;2、国内因素。
(二)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1905 年,设立专门办事机构:考察政治馆(1906 年改为“宪政编查馆”)
1、改革官制。

2、1908 年《钦定宪法大纲》:中国宪政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以
《大日本帝国宪法》为蓝本。
  1)由“君上大权”14 条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9 条组成。
  2)最突出的特点是重君权,轻民权。

3、建立资政院和咨议局;
1907 年 9 月清廷连发上谕,提出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速设谘议局,
作为采取舆论之所。
4、1911 年 11 月 3 日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

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1911 年 11 月 3 日)由清政府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
九条》。清政府为了挽救因为辛亥革命造成的时局动乱,在 3 天之内仓促制
定。
《十九信条》是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规定典型的议会政治,但是已无法挽
救清朝灭亡的命运。它也是清政府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

《十九条》与《钦定宪法大纲》比较,其特点:
1、立法宗旨不同:《大纲》重心在于维护君权,而《十九条》在贬低君权 、
伸张民权。
2、制宪原则不同:《大纲》采用日本的二元君主立宪模式,一方面君主是
国家元首,同时君主又是行政首脑,君主手中掌握着极大的权力;《十九
条》采用英国虚君共和的模式,皇帝的权力大大缩小,只是名义上国家元首 ,
不再掌握其他的权力,而国会权力、责任内阁权力大大增强。
3、两者法律效力不同:《大纲》是宪政编查馆制定,本身并没有法律效力 ;
《十九条》是资政院立法程序来制定,由皇帝正式公布,因此从颁布那一天
开始就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说是第一部临时宪法。

二、变法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一)修律的指导方针
前期:“参酌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
后期:体察中国礼教民情;

(二)清末修律的主要内容
 1、刑法的修订:
⑴《大清现行刑律》:过渡性。
  ⑵《大清新刑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刑法典。

《大清新刑律》,1911 年 1 月公布,1913 年施行。


1.体例上,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华法系的传统特点-诸法合体的特点。按照
西方部门法体例制定中国第一部专门刑法典。
2.采用了一系列西方近代刑罚体系,把刑罚分为主刑、从刑。
3.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的刑法原则、刑法制度、刑法术语。
4.废除一些罪名,增加了一些罪名,调整了一些罪名。

《大清现行刑律》,1910 年 5 月正式公布。
1、删除六部分篇的体例,变成三十卷。
2、初步区分刑、民,民事部分的条文单独附在在《大清现行刑律》后面。
3、改革刑罚制度,把原来笞、杖、徒、流、死做了改革,取消了笞、杖刑。
4、删除了过时的条款,主要是一些等级性的条款。
5、增加了一些新的罪名。

2、民法的修订:1911 年 9 月《大清民律草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草
案。
3、商法的修订:确立民商分立的体制。 
4、诉讼法的修订:
 1906 年《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告成,是旧中国第一部独立的诉讼法
典。
1910 年起草完成《刑事诉讼律草案》和《民事诉讼律草案》。
1909 年《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是清末唯一正式颁行的诉讼法规。

变法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1906 年,沈家本、伍廷芳等人制订了修律中第一部法律,也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本单行诉讼法规——《刑事民事诉讼法》,虽然“刑民合一”而编,但
已严格区分于传统旧法“刑民不分”特点。
张之洞是对新法驳议最为猛烈的一个,他在《遵旨覆议新编刑事民事诉讼
法》中对该法草案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如,对父子异财、男女平等、律师制
度、陪审员制度、废除比附法、规定控诉期限等都进行了批驳,随后这部新
法即被清政府搁置。这是“礼法之争”的开始;

法理派:沈家本、伍廷芳、杨度
礼教派:张之洞、劳乃宣

变法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大清新刑律》中体现了法律与礼教分离的精神,这部法典无可避免的遭到
了以张之洞为首的礼教派的群攻“礼法之争进入高潮阶段。双方争论的焦点
集中在《大清新刑律》是否应确定“无夫奸”、“子孙违反教令”是否为罪
以及“干名犯义”条存废、“存留养亲”是否应编入刑律、“子孙卑幼对尊
长可否行使正当防卫权”等问题上。

二、变法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三)清末修律的特点、实质和影响
 1、特点:
 ①打破了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封建旧律传统;
 ②更新法律制度和原则;引进大陆法系国家,尤其是日本的法律制度;
 ③确认和维护列强在华权益,既引进西法的形式和原则又保留了较多传统
封建法律的内容。
 2、实质: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影响:开启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

三、对传统司法制度的改革
(一)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及影响
1、领事裁判权的定义:指在中国享有这样一种特权的国家的在华侨民在成
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中国法庭无权裁判,只能由其本国领事按其本国法律
裁判。
关键词:被告(领事裁判权采用被告主义的原则)

2、领事裁判权的确定
 1)1843 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首先确立领事裁判权。
 2)1844 年:《中美望厦条约》发展了领事裁判权

4、领事裁判权的影响:
⑴ 消极方面:
第一,领事裁判权使得中国丧失司法主权,破坏了中国法律的统一适
用,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
第二,使得中国人诉讼非常不方便。
第三,对中国民族工商业非常不利。
⑵ 积极方面: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司法理念、原则和制度,促使清政府修订新
律,并进行司法改革。

三、对传统司法制度的改革
(二)对传统司法制度的改革
1、改刑部为法部,作为最高司法行政机关。
2、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3、大量引进西方的诉讼制度,如公开审判、陪审、辩护、回避制度。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1912 年 1 月 1 日——1912 年 3 月 12 日)
北洋政府(1912 年 4 月——1928 年 12 月)
南京国民政府(1928——1949)

南 京 临 时 政 府 的 法 律 制 度
(公元 1912 年 1 月-1912 年 3 月)
⑴ 建立了中国近代唯一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模仿美国宪法采用总统
制;在政权组织上采用三权分立原则,划分并规定了临时政府的中央国家机
关及其职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⑵ 南京临时政府积极立法以保障民权,革除陋俗,改进风尚。
⑶ 南京临时政府法制与其政府一样不能长存。

北洋政府的立法阶段:
(一)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年)
北洋政府形式上保持统一,立法可以在全国统一适用,立法活动较
全面的展开。
(二)袁世凯的后继者统治时期(1916-1928)
北洋政府公开分裂,各派军阀保持“中央政府”期间,进行了一些制宪
和立法活动;立法时断时续,难以在全国统一贯彻施行。

北洋政府的立法特点:
1、表现出保留一些传统律令规定的特点。
宪法方面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民法方面援用“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
刑法方面,保留礼教的内容,恢复某些封建刑罚。
2、表现出吸收近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宪法方面采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行政法方面,颁布现代文官
管理法规;商法方面起草破产法、公司法、票据法、海船法、保险法、契约
法等;诉讼法方面,颁布三大诉讼条例。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概况
(一)立法原则:三民主义
(二)法律体系
1、六法和《六法全书》
  2、不成文法:判例、解释
  3、司法机关认可的习惯、法理
4、蒋介石的手谕、命令
(三)立法特点
立法权受制于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