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TxtTW.

com txt 臺灣,繁體 TXT 小說下載論壇。


書名: 貨幣貴族
作者: [美]H·W·布蘭茲

書籍介紹:

本書為你再現了美國歷史上驚心動魄的貨幣貴族為了爭奪貨幣控制權而上演的持續百年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從美國政府建立的那一刻起,民主主義和資本主義就是一對「死冤家」。民眾希望政府實行「積極的貨幣政策」,
還希望政府能阻止財富和權力集中到一小部分人手中;而資本家希望政府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還希望政府
能成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銀行並能在不受民眾控制的環境裡進行交易。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認為,政府控制了貨幣的供給就掌握了國家的命運,他最終打敗了親資產階級派系,美國第
一個中央銀行誕生了。圍繞著美國第二銀行的存亡,尼古拉斯‧比德爾與總統安德魯‧傑克遜進行了一場殊死的
鬥爭,最終第二銀行不得不關門大吉……
----------------
正文 前言:貨幣問題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0:55 本章字數:1129
在美國的發展史上,有一個問題一百多年來一直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政客和他們的經濟智囊,政 Dang 的興
旺衰敗以及政客們的得勢沒落都與之命運攸關。做對了,你將得到豐厚的回報;相反,等待你的只有滅亡。沒有
哪個問題會像它一樣,始終如一地、預示性地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這個問題就是貨幣問題。
什麼構成了貨幣?金子?銀子?紙幣?銀行券?支票?這個關鍵問題還衍生出很多其他問題。需要多少貨幣?
由誰來掌控這些貨幣?掌控的程度應如何?
從人們找到了起價值尺度作用的物品(貝殼、石頭、稀有金屬)起,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人類社會。對於
18 至 19 世紀以及 20 世紀初期的美國來說,這個問題是如此難以很好地解答。這期間兩個關鍵因素的產生造就了
現代的美國,它們就是民主主義和資本主義。從一開始二者就有內在的牽制力,前者追求的是公平,後者注重的
是效率。民主主義的公平產生於政治領域,而其在經濟領域卻被傷害;而資本主義的不平等產生於經濟領域,卻
也在慢慢蠶食著其他領域。
貨幣問題是民主主義和資本主義鬥爭的核心領域。民主主義者認為要想真正落實公平原則就必須讓國民控制
貨幣的供給,將該權力落入自私自利的資本主義者手中是不妥的。而資本主義者則認為事情恰恰相反,應該由少
數精明的人來管理貨幣的供給。民主主義者的動機是好的,但他們那缺乏專業水準的認識不僅會使自己的努力徒
勞,還會動搖經濟的根基。況且貨幣是資產,由全民管理這些資產也是不現實的。
資本主義者和民主主義者對於貨幣供給問題的主張是不同的,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也是激烈而無休止的。
但是在美國,兩個派系也不是截然劃分開來的。19 世紀中葉只有少數極端的資本主義者才反對民主主義,而且是
在理論領域。而很多的民主主義者或本身就是資本家,或是未來的資本家,或同資本家有著千絲萬縷的依賴關係。

在貨幣問題上經歷了激烈的鬥爭之後,托馬斯?傑斐遜在自己的第一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這樣說道:「我們
都是聯邦主義者,我們都是共和 Dang 人。」聽眾很清楚聯邦主義者代表資本主義的 Dang 派,而共和 Dang 是代
表新生的民主主義的 Dang 派,但按照傑斐遜的思路來理解關於貨幣問題的派系分別時,人們也可以說「我們都是
民主主義者或資本主義者」。但事實上,人們很難在貨幣問題上長期保持一致的看法,總是資本主義者佔據一段
優勢之後民主主義者佔優勢,然後又是一個接一個的循環。
經濟領域時時刻刻上演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裡是智者戰鬥的地方。每個時代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勇敢
應戰,去面對、去解決這些令人困惑的問題。他們或者是天才、政治家、愛國者,或者是無賴、奸商、投機分子,
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貨幣貴族。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1)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0:56 本章字數:1235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是一個不安於現狀的人,其一生頗具戲劇性。他是一個私生
子,出生於英屬西印度群島中的尼維斯島,由於出生的非法性,他一直想擺脫這種不好的名聲。作為一名紐約商
人在聖克羅伊島開設的商店裡的 13 歲的職員,他迫不及待地想找一個更好的職位。「我憎恨職員地位的卑微以及
工作環境的惡劣,好像上帝總和我過不去,」他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希望爆發一場戰爭。」[1]在
商店裡的生活教會了漢密爾頓關於金錢和交易的知識。他們的商船活躍在三角貿易的航線上,在英國、法國以及
西班牙三個帝國之間做朗姆酒、鱈魚、麵包以及騾子的生意,以裡弗爾1、英鎊或美元定價,以黃金、白銀、土
地以及合約作為保證。但是,貨幣總是緊缺,遠離宗主國使交易很難進行。他的老闆後來由於身體的原因離開該
島去了紐約,他就在給他老闆的信中這樣寫道:「我很憂慮,不能完成您佈置的任務,因為錢不夠。」[2]
後來,漢密爾頓離開西印度群島來到了紐約,這時貨幣仍然緊缺。1772 年一場颶風摧毀了聖克羅伊島,但
卻給漢密爾頓的人生帶來了轉機。他對這場颶風的精彩描述讓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存在。
「上帝啊!真是太恐怖了,造成的損失無法計算……狂風怒吼,海水咆哮,流星拖著尾巴劃破長空,閃電的
強光讓人眩暈,房子的倒塌聲、刺耳的尖叫聲、悲泣的哭喊聲不絕於耳,就算是天使看到了這些也會大吃一驚
的。」[3]
也許正是這栩栩如生的描述吸引了讀者的注意,也許是他自身表現出來的那種憂國憂民的情懷感染了大家。
「小人物們,你們的堅韌和決心都跑哪裡去了?」他呼喚人性,「瞧瞧你們可悲無助的處境……不要太在意自身
的得失,學學無私的上帝吧。」也許是他善於奉承有勢力的人,「我們的將軍制定了若干條有益的、人性的規定,
並且不管是在公共場合還是私人場合都顯得很人性。」別管出於什麼原因,一部分人認為漢密爾頓是一個有培養
前途的人,將來定能成就一番偉業,於是便資助他到紐約去讀書深造。
漢密爾頓匆匆完成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習,由於該校不同意漢密爾頓快速學習的計畫,不久他又到哥倫比亞
大學學習,而此時喬治國王同他的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之間有了些麻煩。漢密爾頓支持這些美洲人並聲稱:「美洲
人天經地義地像其他國家的國民那樣享有自由。」[4]他還決定在商業方面同英國採取針鋒相對的鬥爭,因為那是
連接美國殖民地和英國的重要紐帶。「有人認為:迄今英國仍靠自己的優勢控制著兩地間的貿易,所以沒有了進
口我們就徹底失去了財富的資源。是這樣嗎?答案恰恰相反,沒了英國,我們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有比它更先進
的生產力。」
漢密爾頓聲稱經濟統治著整個世界,但也許不會馬上是這種情況。美洲的英屬殖民地就像是一個投資,如果
這個投資被證明是沒有利潤的話——如出現全民抵制英貨這種情況,那麼英國的殖民者就會受到創傷。全民抵制
英貨活動不僅會讓英國的商人屈服,最終也會讓英國政府屈服。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2)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0:56 本章字數:1369
以經濟的方式來對付殖民者有時是很難起效的;當 1775 年在列剋星頓和康科德的美國民兵和英國正規軍爆
發戰爭的時候,全面抵制英貨活動就急需美國軍事上的配合。大陸會議決定任命喬治?華盛頓這個最有資歷的政府
官員為大陸軍總司令,並在波士頓阻擊敵人,漢密爾頓則在曼哈頓島與之遙相呼應。他一方面譴責他親英的同學,
另一方面又設法營救那些被英軍俘獲的炮兵,並組織志願者組建了一支炮兵部隊,還被任命為炮兵上尉。紐約的
反擊戰失敗了,在撤退過程中,漢密爾頓率領他的炮兵部隊負責殿後,掩護主力撤退。他的英勇和能力贏得了上
司的賞識,曾兩次被任命為戰時副官,但他拒絕了,理由是這種「人身的依附」[5]會損害他的名譽。事實是他已
經有了更好的打算,當華盛頓邀請其做自己的副官時,他立即就答應了。
這個年輕人,不是 20 歲就是 22 歲,他的生日很長時間都存在爭論。一個年輕的軍官回憶他第一次見到漢密
爾頓的情景時說:「我看到一個小伙子,他體格瘦小甚至有些虛弱,戴著一頂豎立起來的帽子,帽簷被拉了下來
遮住了眼睛。他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問題,一隻手放在了身邊的加農炮炮身上,還不時地輕輕地拍著,就像是在撫
摸自己的戰馬或寵物。」[6]漢密爾頓的雄心壯志使他在眾多為華盛頓工作的屬員中脫穎而出,他善於洞悉上司的
想法,並能比別人更出色地完成任務,因此不久之後他便榮升為華盛頓將軍的陸軍參謀長。
美國的立法委員會拒絕為大陸軍提供必要的物資供應,這一點讓華盛頓和漢密爾頓都感到很沮喪。漢密爾頓
在福吉谷的露營中用幾乎凍僵的手草草地寫著:「這些人愚蠢、性情反覆無常、目光短淺,他們的所作所為正說
明了這一點。他們對於軍隊的管理是極其無力的,沒有決定性且缺乏遠見。」[7]軍隊缺衣少糧,沒有統一的制服,
飢餓、疾病一直困擾著士兵,使他們變得很暴躁。漢密爾頓既指責立法人員的瀆職,又抨擊美國的政府機構存在
很大的問題——州政府的權力過大。「每個州為了提升本州政府的地位,繁榮自身的經濟,都竭力遴選最優秀的
人擴充自己的政府。」只有那些二流貨色才會在大陸會議工作,但即使這樣他們還是將本州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涉及邦聯的事,地方政府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涉及自身利益的事,他們則表現得很有遠見。這種情況需
要改變,否則美國將不復存在。」
整個冬天大陸軍都在山谷裡休整,沒有什麼戰鬥。此時漢密爾頓才得以有時間拜訪朋友,開始考慮自己的婚
姻大事。對於後者,他像往常做任何事一樣,提出了幾點要求。他這樣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另一半:「我最看重相
貌,因而她一定要年輕漂亮;知道的不一定多,但一定要通情達理;生育能力強,但不想生過多的孩子;溫柔賢
惠,因為我自身就是一位追求忠誠的狂熱者;脾氣好,我最討厭潑婦;持家有道,既不貪財又不吝惜財物;她的
政治信仰無所謂,我相信我有能力說服她接受我的信仰;她可以是基督教徒但絕不能是天主教徒。」漢密爾頓特
別提到了涉及錢的問題,他說:「錢是快樂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對方越有錢越好……我沒有很多錢,而且不善於
靠財產和產業賺錢,所以她若想過奢侈的生活必須自己負擔那些開銷。」[8]
伊麗莎白?斯凱勒是一個不錯的女孩,符合漢密爾頓提出的大部分要求,她有一雙棕色的眼睛,身材也不錯,
關鍵還有一個有錢的父親,所以在 1780 年 12 月兩人便結了婚。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3)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0:56 本章字數:1556
二人的結合解決了漢密爾頓的經濟問題,但美國還在為「錢」的問題而苦惱。可以說美國獨立革命的核心問
題就是「錢」的問題,美國的殖民者先是抱怨,後來發展成為抵制英國的稅收,這不是出於什麼信仰而是因為他
們嘗到了自由交易的好處。英國政府的殖民地政策也反映了當時盛行的重商主義,即金銀是財富的代表並且只能
存放在宗主國。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殖民地缺少硬通貨。英國的貨幣——純金的基尼1是極其稀有的,較
為稀有的貨幣有銀質的英鎊和先令,它們可以作為額外的通貨使用,而用墨西哥和秘魯出產的銀鑄造的西班牙元
數量很多,可以作為輔助的通貨使用。儘管西班牙元的數量已經很多了,但還是不能滿足殖民地交易的需要,所
以美國的商人又使用當地土著居民的錢(一串串的貝殼或珠子),本地貨幣(對於煙草、大米、其他農作物以及
土地的要求權)以及殖民地政府發行的紙幣進行交易。特別是對殖民地政府發行紙幣,英國政府很不滿意,他們
認為那是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於是就在 18 世紀 60 年代宣佈了這種行為是非法的。沒想到,英國政府的這種行
為竟成了革命的導火索。英美戰爭爆發了。
戰爭加劇了美國通貨的緊張,因為此時英國政府不僅削減了對美國的貨幣供應,還抵制兩國間的貿易。一些
新近宣佈獨立的州以及大陸會議發行了紙幣,但由於沒有金銀作為信用支持,這些紙幣不僅迅速貶值了,還產生
了「比大陸會議發行的紙幣還不值錢」這樣的帶有譏諷性的說法。法國政府為了支持美國革命,向其提供了數百
萬面值的裡弗爾——這是一種只有名義含金量的貨幣,這筆資金的大部分都用來在歐洲購買艦船和武器裝備了,
所以這些錢並不能解決美國通貨短缺的問題。(正是由於資助了美國的革命,路易十六統治的法國政府陷入了財
政危機,裡弗爾無法維持與黃金的比價,最終這也起到了法國革命的「加速器」的作用。)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深處華盛頓將軍軍營的基層,所以對於「錢」的問題看得很清楚,並越發不耐煩了。
「最大的失誤就是國會手中沒權力」〔9〕,漢密爾頓聲稱。大陸會議的權力太小,州政府手中的權力過大。因為
這些州政府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法律,而沒有照顧到大陸會議的利益。州政府還會插手軍隊事
務,這影響了整個軍隊的效率。更致命的一點是,州政府拒絕交出手中的徵稅權,從而掌握了國家的財政大權。
漢密爾頓說:「國家沒有徵稅權的話,大陸會議就只是個擺設罷了。因而,大陸會議的手必須牢牢地握住國家的
『錢袋子』。」
漢密爾頓提議要重整美國的政府結構,按照他的想法,國會在戰爭、和平、貿易、財政以及外交這些方面必
須擁有絕對的權力。其中財政方面的主權尤其重要,只有國會才擁有像鑄幣、設立銀行這些方面的特權並負責像
撥款這種與一國的財政相關的事務。至於收入方面,大陸會議可以通過徵收像土地稅、人頭稅這樣的稅基廣、徵
收便利的稅種為國家提供充足的財政資金,再加上只有大陸會議有處理貿易和土地交易的特權,這樣才能保證國
家財政的充足和政府的長久穩定。
在漢密爾頓看來,建立一個中央銀行迫在眉睫。事實上,不久之後他就真正成為了美國銀行界的權威。儘管
當時他對於銀行業的瞭解並不多,也僅僅局限於歷史的學習以及自己對於其他國家該行業管理方法的借鑒罷了。
但這些知識卻讓他深信一點,那就是「設立中央銀行,而該銀行完全隸屬於一個依照憲法設立的中央政府,不僅
可以在國家處於良好形勢時錦上添花,還會在國家處於緊急狀態時雪中送炭」。國會通過發行債券和紙幣來為戰
爭籌資。而債券的發行情況既要受到國民愛國心驅使下的認購熱情及外國人對美國戰事的預期的影響,又要受到
作為信用支持的資產數量的限制。否則就可能帶來惡性的通貨膨脹,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就會讓國民本不富
裕的生活雪上加霜,而這同發行債券的初衷是相悖的。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4)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0 本章字數:1479
但中央銀行的設立會讓上述的問題迎刃而解,它可以以金銀這些資產作為信用支持的銀行券的形式進行信貸
業務,而這些中央銀行發行的銀行券是可以起到一國貨幣職能的。漢密爾頓認為銀行家做事要比政客們慎重周到,
儘管他並不把銀行制度成敗的「寶」壓在這些銀行家們身上。銀行家一般做不出一些「過頭」的事情來,因為為
了自己的利益,他們非常注重時刻保持資產的流動性。中央銀行就是為了這個國家的利益而設立的,關係國家的
未來——這也是漢密爾頓設立新銀行制度所秉持的重要一點。而當時的情況是,每個人都不想持有國債,因為這
些國債在他們眼皮底下貶值了。對此漢密爾頓認為:中央銀行的作用就是吞進吐出這些債券,保持這些債券信用
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它們盡快成為債券市場構成的全部或一部分,盡快升值,並讓一部分人成為既得利益者,分享
國債帶來的利益,這樣就有人願意為這些國債埋單了。
顯然美國沒有對漢密爾頓提出的政府機構改革的事情做好充分的準備,當然也包括銀行方面的改革。因為整
個國家都投入到戰爭中去了,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事情。在美國取得薩拉托加戰役大捷後法國政府參與了進來,但
這時卻發生了一件令美國人沮喪的一件事,那就是本尼迪克特?阿諾德(Benedict Arnold)將軍叛變了。當這
件事被傳開的時候,漢密爾頓組織了一次同阿諾德的妻子和華盛頓之間的見面,其間阿諾德的妻子也帶去了她那
年幼的孩子。後來漢密爾頓在寫給妻子伊麗莎白?斯凱勒的信中這樣描述當時的阿諾德夫人:「這是我見到的最令
人悲傷的一幕,她是一位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她的外表和行為使我們確信她是無辜的,對丈夫的事情事前
是一無所知的。」〔10〕
但後來的種種事情表明阿諾德夫人在揣測別人的想法方面比漢密爾頓要厲害得多,她欺騙了所有的人,因為
從一開始她就參與到了丈夫的計畫之中。漢密爾頓遇到了尷尬,看來他也有看人走眼的時候,再後來他同華盛頓
之間就起了一些摩擦。漢密爾頓儘管崇拜華盛頓,但不會刻意地去迎合他。這並不難以理解,因為華盛頓就是一
個出了名的冷淡的人。有件事讓漢密爾頓感覺很不舒服,他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名抄抄寫寫的文職人員,當看到別
人都能立戰功時這種感覺就尤其明顯。1781 年在給岳父的一封信中他這樣談及與華盛頓之間的關係:「在過去的
3 年裡,我已經不覺得同他之間有什麼友誼了,儘管我從沒流露出這一點。」[11]在這封信中他還提及了自己已
經不再為華盛頓做事。
辭職一事顯得很倉促,起因只是漢密爾頓一次開會遲到而已。「漢密爾頓上校,你讓我足足等了十分鐘。我
必須告訴你,先生,你這樣做是對我的極大不尊敬。」漢密爾頓轉述華盛頓當時說的話。說實話,漢密爾頓早就
不想幹了,只是苦於沒有理由,這次他終於找到了借口。「我沒有反駁什麼,只是說出了我的想法。『對不起,
先生,我不是故意的。但是既然你對我這麼不客氣,我們還是分道揚鑣吧』。」後來華盛頓想要和好,但漢密爾
頓卻不幹。他對一位朋友說:「總統先生親自安排了一次約談,但我拒絕了。我敢以自己的信譽向你保證,總統
先生總有一天會發現我是不可或缺的,他要為一時的過失付出終生的代價。」[12]
華盛頓後來確實後悔了,但漢密爾頓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幾個月的時間他寫了好多信,也找了很多人,希望
能到前線去奮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1781 年盛夏的時候,這場戰爭即將結束的最後一戰終於到來,漢密爾頓也
如願以償地獲得了到前線指揮戰爭的機會。漢密爾頓受命統領一個步兵團,負責支援在弗吉尼亞戰鬥的華盛頓,
在那裡英軍統帥康沃利斯勳爵統領的英軍已經被美軍團團圍住。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5)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0 本章字數:1709
但漢密爾頓並沒有直接去找華盛頓,而是去找了他以前認識的現與美軍並肩作戰的法軍將領馬貴斯?拉法葉
(Marquis de Lafayette)。拉法葉後來去了華盛頓的指揮部轉告漢密爾頓想要將自己領導的軍隊投入戰鬥
的請求,要不是漢密爾頓向老上司請求的話,這種要求是不會被批准的。華盛頓最終同意漢密爾頓率領一支先遣
部隊到約克鎮去攻擊英軍的堡壘。他表現得很英勇,也許是受到了老上司的啟發,他以很小的代價就攻下了敵軍
的陣地。
美國的獨立戰爭結束了——儘管從真正的意義上說,1783 年英美《巴黎條約》的簽署才標誌著這場戰爭的
結束——這也迫使漢密爾頓不得不尋找其他的方式來施展自己的抱負。伊麗莎白?斯凱勒的財富使得漢密爾頓擺脫
了世俗的生活,使他可以勾畫自己成功的未來。
政壇在向他招手。大陸會議太弱小,是一個從戰爭一開始就困擾著整個國家的問題,漢密爾頓對於政府結構
的批判是眾所周知的,為了鞏固自己在該領域的權威地位,他在報上寫了一系列文章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些文
章就是著名的《大陸主義者》,它用一個又一個的事例指出美國面臨的所有問題的癥結就是「國會缺少權力」
〔13〕。漢密爾頓一再強調自己早期關於機構改革的措施,並一遍又一遍地回答關於財政領域的問題。國會要有
徵稅權,這樣才能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漢密爾頓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徵稅權的話,一切政治團體都只是
空有一個名字罷了。」
在《大陸主義者》還沒有寫完之前,漢密爾頓就當選為紐約的國會議員。根據《邦聯條例》的規定,國會是
一院制的,所以漢密爾頓就和其他議員坐在一起。新成立的國會中有幾位傑出的人物,如軍隊裡的華盛頓將軍,
遠洋留學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及約翰?亞當斯,來自弗吉尼亞州的托馬斯?傑斐遜。但是以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為首的第二代領導人也嶄露頭角了。麥迪遜是一個小個子男人,但卻對制憲理論很有研究。「他愛與
人辯論,並總是充當最有學問的人」〔14〕,這是同時代的人對他的評價。漢密爾頓和麥迪遜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包括對美國局勢的不滿以及都在設法改變這些局面。
雖然有同盟者的支持,而且漢密爾頓要做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但結果卻有些讓人沮喪。他曾反覆地強調稅收
的必要性,但他的話卻沒有產生多大的效果。有些人對他的上任並不看好,這也顯示了整個國家財政狀況不好的
一面。1783 年 6 月,一群憤怒的大陸軍士兵由於一連幾個月沒有領到軍餉就包圍了費城國會大廈,而當時國會議
員們正在裡面開會。他們的舉動並沒有對這些議員構成威脅,但後者卻抓住了這個機會。漢密爾頓希望能夠利用
了這個動盪的局面,他向華盛頓寫信闡述自己的觀點:「我強烈希望國會能夠適度地團結這些債權人——顯然他
們沒有被支付本息——當然軍隊的士兵也是這些債權人的一部分,還要說服那些州權主義者也接受這種看法。」
〔15〕到這個時候,漢密爾頓才忽然感到自己在做一件很容易引火上身的事情。
「一個國家要想強盛就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避免國家陷入內戰,否則就會亡軍、亡國。」
這次軍隊的過激行為使得漢密爾頓更加堅信,現在美國的政府系統是沒有指望了。漢密爾頓提出,要想改變
這種狀況應盡快召集一次修訂《邦聯條例》的會議,但他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時機促成這件事。於是他離開了國
會開始專心地研究法律。
1784 年,羅伯特?莫裡斯(Robert Morris)在讀了漢密爾頓關於成立國家銀行的計畫後,提議成立一家紐
約銀行並邀請漢密爾頓撰寫一份章程。漢密爾頓同意了,並將「成為該銀行董事會的一名成員」作為交換的條件。
在銀行的董事會裡他結識了一些富人,包括起訴要求退回戰爭期間被徵收的財產的反對獨立者。他對公司事務的
管理給自己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但也給自己帶來了「親英派」的惡名,儘管他也為美國的獨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漢密爾頓忙於私人的業務,但他沒有放棄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單從麥迪遜勸說弗吉尼亞州的立法委員在安納
波利斯(美國馬里蘭州首府)召開一個會議,商量涉及幾個州的一些貿易問題時,漢密爾頓聲明自己支持這件事
就可以看出來。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6)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1 本章字數:2089
1786 年 9 月,他又被眾人一致選為紐約代表團的一員,派往安納波利斯參加會議。但在會議上紐約代表團的
其他人幾乎沒有什麼表現,一個資歷很淺的人甚至用冷漠的態度來表示對漢密爾頓的不屑,但事實上是漢密爾頓
一個人擔起了談判的重擔。會後他向外界宣稱這次會議是很成功的,並站在談判人員的立場上倡議一個規模更大、
層次更高的會議的召開。〔16〕這次會議將於 1787 年 5 月在費城召開,會議起初以修改《邦聯條例》為目的,
但最終變成了制定聯邦憲法的大會,來解決整個合眾國面臨的緊急事件。
漢密爾頓接著說,涉及《邦聯條例》的任何變動都必須提交國會通過並遵循費城會議上通過的相應的修改程
序。一開始漢密爾頓認為,修改《邦聯條例》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是需要深思熟慮的。但幾個月後發生的幾
個事件讓漢密爾頓改變了原先的看法,他意識到還有比修改《邦聯條例》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
18 世紀 80 年代的美國經濟以農業和貿易為兩大支柱,當時的製造業還處於起步階段。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同貿易比起來可以吸收更多的勞動力;但貿易更被立法者看重,因為那些商人們財大氣粗,勢力大,並且由於選
民資格的限制,他們又是選民中的重要力量。商人們都是債權人,因而他們喜歡穩健的貨幣政策,低通貨膨脹率
引致物價下降,這樣自己手中的債權也就升值了;而農民們都是債務人,因而他們更喜歡積極的貨幣政策,高通
貨膨脹可以減輕自己的債務。但最後還是商人們贏了,於是幾個州便實行了緊縮通貨的貨幣政策。
農民們的利益受到了侵害,西馬薩諸塞州的農民尤甚。為了償付戰爭時的債務,西馬薩諸塞州政府決定徵收
地價稅,從而將稅收的負擔從商人的身上轉到了農民的身上,但事實上由於農作物價格的下降農民們早已經苦不
堪言了。農民怨聲載道,但政府卻充耳不聞。
後來,農民要求出台法律制止無償徵收土地的做法,但執政者又否決了,農民就只能靠那雙可以拿槍的手自
己解決問題了。丹尼爾?謝斯(daniel Shays)帶領數百名退伍的老軍人抵制西馬薩諸塞州政府的稅收政策,強
有力地阻止了對農民的起訴和「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的實施。
謝斯和他的同伴們將自己的行動與波士頓傾茶事件以及其他抵制英國政府壓迫的行為相提並論,這樣做容易
引起其他地方農民和債務人的共鳴。但商人階層以及他們的發言人卻將這一舉動視為暴亂,並嚴厲地譴責以謝斯
一行人的做法。馬薩諸塞州州長詹姆斯?鮑登(James Bowdoin)警告說,這次暴亂會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暴
亂蔓延,無政府狀態盛行,最終會導致極端的獨裁,於是他下令馬薩諸塞州的民兵去鎮壓謝斯這些人。
但謝斯這些人不僅沒有退卻,還宣稱要佔領政府在斯普林菲爾德的兵工廠。這一舉動被視為是在向國會施壓,
於是國會指派亨利?諾克斯將軍(General Henryknox)組建一支軍隊來平定叛亂。甚至連不輕易發怒的華盛頓
都惱火了,他認為這件事情已經觸及了政府的底線。他在給諾克斯將軍的信中這樣寫道:「我的天哪,我們正處
於極度的隱性危險之中……各個州的形勢都到了一觸即發的危險狀態。」〔17〕
謝斯的暴亂似乎印證了諸如漢密爾頓這些人關於急需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的觀點,因為只有聯邦政府
才能解決像發生在馬薩諸塞州這樣的暴亂以及導致這次暴亂發生的金融危機。僅僅靠修訂《邦聯條例》是沒有用
的,詹姆斯?麥迪遜在為費城會議做的準備中這樣寫道:「現在的形勢既沒有也不需要什麼(修改《邦聯條例》
的)鼓吹者。」〔18〕特別是在羅得島州抵制制憲會議之後,絕大部分的代表同意「在沒有一致同意的情況下不
得對《邦聯條例》做任何改變」。
麥迪遜提出了建立新政府的議案,包括將人口數作為計算眾議員人數的標準和行政領導任命制兩部分。麥迪
遜的方案,或者叫做弗吉尼亞州方案,同《邦聯條例》的「一州一票制」是相悖的,前者對於弗吉尼亞這樣的人
口大州有利是不言而喻的。而來自新澤西州的威廉?帕特森(William Paterson)卻不同意麥迪遜的方案,他
認為要保留「一州一票制」的做法,並擴大政府在稅收和貿易方面的權力。
漢密爾頓宣稱自己在這兩個方案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偏好」〔19〕。新澤西州的方案賦予州政府很多的權力,
而弗吉尼亞州的方案則通過將權力集中到聯邦政府手中間接地掌握在國民手中。漢密爾頓堅信,現在的危機要求
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聯邦政府要有管理各州以及不受人口限制的國家行政人員的權力。
漢密爾頓看好英國的君主制,他甚至宣稱,一個好政府是不可能建立在民主管理之上的。他說:「看看英國
出色的統治者吧(指英國國王),他凌駕於任何誘惑之上,也只有這樣他才能時刻與整個國家的利益相一致。缺
少這樣的統治者的政府是不可能高效的,因此有必要讓美國的統治者一經選舉就終身連任。這時可能有人會提出
異議——這樣的美國不就成了選舉出來的君主制了嗎?上帝啊,怎麼成了君主制呢?但我要說的是,人就是喜歡
咬文嚼字,必須要有一個精力充沛、不受約束的統治者來治治國民的『戀民主癖』。」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7)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1 本章字數:1653
漢密爾頓的直言不諱影響了他在會議中的迎合力。當本傑明?富蘭克林建議向英國透露每次會議的細節時,
漢密爾頓反反覆覆地強調會議根本不需要外國的援助。最終富蘭克林的想法擱淺了,但漢密爾頓贏了爭鬥卻失去
了朋友。
一些代表在談論大會主席華盛頓,說他很好相處,而莫裡斯這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卻說其他人都不懂得怎樣同
華盛頓打交道。漢密爾頓則跟他打賭,他對莫裡斯說:「就在下次的招待會上,如果你敢輕輕地拍著將軍的肩膀
說『敬愛的將軍,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的話,我就請你和你的朋友吃晚飯怎麼樣?」〔20〕莫裡斯答應了,而
且在一天晚上真這麼做了。當時華盛頓將軍拿開了莫裡斯拍自己肩膀的手,還冷冷地瞪了他一眼,一下子屋子裡
的氣氛就變得很尷尬。漢密爾頓願賭服輸,請莫裡斯吃飯,在飯局上莫裡斯說:「我雖然贏了,但付出了很大的
代價。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以後就算打死我也不敢這樣做了。」
會議上代表們會為一些瑣碎的事情爭吵,所以在會議開到一半的時候,漢密爾頓突然擔心起來,他怕所有的
努力會化為一場泡影。他寫信給華盛頓:「我真的很擔心,怕我們會錯過將美國從窮困、分裂、無政府的狀態中
拯救出來的時機。」〔21〕
文件的最後簽署讓大家感到了意外的驚喜。國會實行兩院制並規定總統作為政府的代表獨立於立法機構,其任
期為 4 年而並非終身,這樣做足以平衡大小州之間的利益。國會也被賦予了很大的財權——徵稅、用國家的信譽
發行及償付國債、鑄幣及規定貨幣的含金量;而州政府則沒有鑄幣、發行國債以及干預國內經濟的權力。
漢密爾頓簽署了《憲法草案》,他覺得這樣才足以讓他認為的保證一個政府成功的一些要素的存在:其一,
商業利益,在利潤的驅使下一國的經濟才會繁榮,政府相應的管理能力才會提高;其二,資產階級,他們需要政
府來保護他們的財產免受暴力和「共產力量」的侵犯;其三,債權人階層,他們想要一個能夠為國家債務埋單的
政府。〔22〕
但似乎有一股股與漢密爾頓逆向而行的力量在抵制新的憲法。農民階級不信任資產階級;無產者抵制對有產
者有利的政策;債券的原持有人對現在的持有人很不滿,因為後者以低廉的價格從前者的手中買走了債券而現在
卻分到了很多利潤。
為了平定這種令人不安的局面,經批准漢密爾頓決定夥同麥迪遜、傑伊?庫克撰寫一些文章來闡述新憲法和
新政府的好處。最終他們寫了 85 篇文章,這些文章被收錄進《聯邦主義者文集》。漢密爾頓寫了其中的大多數文
章,他用一種啟蒙的口吻來喚起國民的愛國情懷。
他指出:那些沒有看到擁有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必要性的人們「要摒棄那些烏托邦式的想法」!政府控制
了貨幣的供給也就掌握了國家的命運,因為貨幣關係一國的穩定、團結以及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也只有這樣才
能保證經濟實體充滿活力、商品交易頻繁、經濟「動脈」流通順暢。國債可以將大家的利益擰成一股繩,因而對
國債的管理可以起到消除國內衝突的作用。當時發生的謝斯起義也說明,國民如果不能團結起來的話就很容易變
得像一盤散沙一樣。對此漢密爾頓一針見血地指出:「在我看來,沒有一個強大的聯邦政府的國家是沒有前途
的。」〔23〕
到目前為止,針對憲法的爭論將議員之間的不和充分地展示了出來。並且大部分的平民在一個強大的聯邦政
府和一個弱小的聯邦政府之間表現出對後者的傾向,因為他們對現在美國所處的形勢並不樂觀。畢竟一個強大的
政府是那些反叛的愛國者不願意看到的,因為哪個聯邦主義者能向國民保證「若成立一個強大的聯邦政府的話,
它不會像英國那樣呢」?
也正是大家有這種顧慮,漢密爾頓的「親英」名聲對他及他的事業有很多負面的影響。本來費城會議的過程
是對外界保密的,但在會議上漢密爾頓稱讚英國君主制的報告還是傳到了外界,後經過流傳中的添油加醋,最終
漢密爾頓的意思竟成了「他希望英王重新掌權美國」。當漢密爾頓堅持要求聯邦政府掌握鑄幣權和徵稅權時,那
些革命軍的退伍軍人就提醒大眾說,那些也是革命的目的。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8)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2 本章字數:2077
那些反對漢密爾頓的反聯邦主義者,他們就是這樣稱呼自己的,上演了一場反聯邦主義風暴。漢密爾頓嘲弄
這些人為「游擊隊」,這些人也就指控漢密爾頓這些聯邦主義者愚弄了國民。一位新英格蘭州的反聯邦主義者聲
稱:「一個聯邦政府是不足以讓國土遼闊的美國長期處於民主旗幟下的。」〔24〕而一位反對加強政府權力的賓
夕法尼亞的反聯邦主義者甚至說:「他們恐怕也想通過人道的方式來控制地獄吧!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奴役大多數
人是權力的本質。」一個南卡羅來納州人在眾人面前疾呼:「我們奮鬥的十年到底是為了什麼?是自由!但什麼
是自由?自由就是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同意了這部集權的憲法,那我們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嗎?」「不
能!」眾人怒吼。一個加利福尼亞人表述了類似的言論:「如果這部憲法頒布了,那就意味著國民在自掘墳墓,
我們是得不到自由的。」一個在場的人是這樣解釋的:「民兵認為是他們打敗了英國統治者,這是他們在自由的
感召下獲得的殊榮。但現在卻有人想要剝奪他們的榮譽和勝利果實,他們當然不會同意。」
但最後還是漢密爾頓勝了,經過一系列嫻熟的政治手段(包括允諾頒布《權利法案》),憲法最終還是被批
准了。漢密爾頓順應民意催促華盛頓就任總統一職,但這時的華盛頓卻只想著退居芒特弗農莊園。漢密爾頓呼籲
華盛頓要有責任心,如果因為他的離開而導致新政府倒台的話,包括華盛頓在內的所有建國者都要「承擔罪名,
因為他們發動了一場革命,卻沒有給國民帶來希望」〔25〕。
華盛頓同意了,並被代表們一致選為總統(當時的代表不是由國民而是由州立法機關選出來的)。他隨後任
命漢密爾頓為財政部長。參議院馬上就同意了這個任命,一星期之後國會按照新憲法的要求批准作為財政部長的
漢密爾頓呈交一份構建公共信用的計畫。1790 年 1 月,立法機構同意給漢密爾頓三個月的時間來整理他的想法、
準備他的方案。
當輪到立法者需要幫助的時候,漢密爾頓給的幫助比他們想要的還多。他的《關於公共信用的報告》提出:
要對全國的財政工作進行一次徹底的檢查,因為他曾講過一個穩定的政府要在財政方面進行集權的管理。
後來,漢密爾頓又開始著手反擊民主主義者的另一種說法——國債是懸在國民頭上的一把劍!他說,事實恰
恰相反,國債是「國民的一把保護傘」。〔26〕因為每個國家都可能遇到財政支出大於稅收收入的情況,在緊急
事件出現的情況下更是這樣。
美國人對此深有感受,因為獨立戰爭的勝利是用金錢壘起來的。美國的國債史很短,再加上原來的美國政府
機構混亂,所以它借債的利息都很高。吸取戰爭時的教訓,漢密爾頓說:「一旦一個國家的信譽受到了懷疑,它
將不得不為自己的每一次可能的債務付出更大的代價。這場噩夢會一直縈繞在美國人的心頭,一直持續到要償付
這些債務的時候。」美國的商人很早就知道要有一個好商譽的重要性,而漢密爾頓只是將這個簡單的道理運用到
了國家事務上罷了。
讓國債有價值比得到低利率貸款更有意義。政府的債券吸引投資者購買它,並很自然地將它作為一種投資的
手段。國債的持有人是希望有一個聯邦政府的,同樣漢密爾頓也說:「作為國家的債權人,他們是最先受益的
人。」將這些人的物質利益同政府聯繫起來,漢密爾頓的目的是為了以此方式來保證政府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從
這個角度上看,聯邦政府就有必要向國民發行債券,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國民擰成一股繩、集中財力辦大事。
「如果所有債券的持有人都從同一個地方(聯邦政府)取得收益的話,在分配公正的情況下他們會得到相同的收
益。」
漢密爾頓接著說:「而如果他們是從不同的地方(州政府)取得收益的話,就會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團、不同
的路線。債權人們能夠結成同盟形成統一的意見,對於一個政府的安全性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否則,不僅發行國
債將成為泡影,國家還可能會陷入妒忌和鬥爭之中。」
國債還有另外一個仁慈的好處。儘管憲法明文規定聯邦政府有鑄幣權,但它並沒有提印製貨幣的權力。因為
當時的美國缺少鑄造貨幣的金銀,它的經濟全部依靠交易中獲得的外國貨幣。漢密爾頓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擴大貿
易(尤其是擴大同英國之間的貿易),但是他也清楚美國的經濟增長是如此強勁,僅依靠外國的貨幣根本滿足不
了美國經濟的需求。發行紙幣是必要的,但戰爭也揭露了紙幣的弊端,因為對一個不負責任的政府來說,紙幣的
發行量僅取決於印鈔機的印鈔能力。和平的到來減輕了這種問題但沒有完全根除它,官員們還是傾向於減少對債
務的支付額,你很難要求那些政客們放著印錢這樣簡單的方法不用而靠徵稅來滿足支出的需要。
發行國債就可以解除這種印錢的誘惑。首先,如果能有很好的保證,政府的債券完全就可以當做貨幣來流通。
一旦國民相信這些債券可以按面值兌換的話,任何靠貶值搞投機的做法都會消失。再者,債務的規模——貨幣的
發行量是在國務院的控制之下的。儘管在漢密爾頓的時代貨幣理論正處於萌芽狀態,但人們相信貨幣增長率同生
產率一致的情況下是最有效的。儘管如此,在漢密爾頓之前還是沒有任何人提出控制貨幣量的要求。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9)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2 本章字數:1749
貨幣的增加能夠促進貿易的進行,商人們能在同一時間有機會獲得盡量多的利潤,因為交易是要用貨幣作為
媒介的……同樣的原因,農業和製造業也會得到促進……利率會下降,因為利率同貨幣量和貨幣的流通速度是成
反比的。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都能以更容易的手段、更低廉的價格來籌得資金。綜合所有的這些
影響,勞動力、產業等方面都會得到好處。
漢密爾頓的論述迷惑了一批立法人員,因為這些人在思考複雜的貨幣問題上花費的時間比他預想的還要少。
但是他們在對漢密爾頓提出的實施方案的理解上卻沒有任何問題,1790 年,漢密爾頓估計國債的發行量共有 7
900 萬美元,其中超過 2/3(大約有 5 400 萬美元)是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債,剩下的是州政府發行的地方債券。
一些人出於愛國的動機,從購買國債開始就一直堅持持有;但大部分人手中的國債則被一些投機商以比面值更低
的價格買去了。當漢密爾頓決定以面值的價格回購這些國債的時候,這些投機商就發了一筆橫財。並且,漢密爾
頓提議州政府的債務由聯邦政府來負責,理由是這樣可以將債務集中起來放在一個口袋中。
漢密爾頓很清楚,自己的這些決定不會讓所有的人都滿意。他同意「要讓人們用買生活必需品的錢來買國
債」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麼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以面值來償付這些國債呢?如果政府僅以投機商的購買價來回
購他們的國債的話,顯然他們當初購買這些國債所承擔的風險就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而如果政府給予這些持有
者面值的價格的話,很顯然這些人又是不該得到這些收益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定債券的最初持有人及他們賣給投機商的價格,區分人們出賣的債券是使用生活必需
品的錢購買的還是使用投機的錢購買的就顯得很有必要。漢密爾頓自己都不相信政府能很好地解決上述的問題,
他認為這些問題應交給市場機制來解決。在漢密爾頓看來,任何關於政府在國債償付問題上偏袒的爭論都足以降
低一個政府的信譽,而這也是同發行國債的初衷相悖的。
漢密爾頓在國債問題採取的很多措施都源於自己的一個理念,就是要讓投資者在投資的安全性問題上放一百
個心。他不希望看到聯邦政府同州政府之間發生爭奪投資的現象,因為這樣做不僅會無緣無故地增加借貸的成本,
還會降低這些資本的忠誠度。再說了,發行國債是為了捍衛國家的獨立,所以政府理所當然要償還它們。聯邦政
府剝奪了州政府的徵收關稅的權力,州政府就失去了償付國債的能力,所以公平起見聯邦政府就應該補償州政府。

漢密爾頓為聯邦政府設置了一套完整的徵稅制度,這樣就為他以後的國債計畫提供了充分的償付保證。他催
促國會盡快通過這些制度,時間不等人,歐洲的投資者已經持有了美國發行的債券,也就有了對資源的要求權。
這種時候國會稍有耽誤就可能意味著美國將失去數百萬美元的資金。用公共債務籌資是遲早的事,這些債務可以
視為「自由的代價」。
因為漢密爾頓的國債計畫的實施,國會最終同財政部產生了分裂。批評者抨擊財政部說,他們想讓美國落入
投機商的手中,因為這些人在漢密爾頓宣佈了「要以面值價償付國債」的情況下還從那些清貧的愛國者手中大量
購進國債。
佐治亞州的詹姆斯?傑克遜(James Jackson)對同事說:「我感到非常憤怒,這些投機者是如此貪婪和卑
鄙,他們的行為是可憎的。」〔27〕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國會議員本傑明?拉什(Benjamin Rush)並不贊同漢
密爾頓對國債計畫的樂觀態度,他說:「國家需要的是向個人提供信貸的組織。」「發行國債的做法會引起債務
增加、墮落奢侈成風以及公司倒閉的增加……每當審視那些歐洲銀行家的惡行時我都感到噁心,因為財政部那些
具有賭博性的報告會讓美國這個剛成立的國家染上這些惡行。」
威廉?馬科萊(William Maclay)認為漢密爾頓的國債計畫頗有一些自大的味道,這位賓夕法尼亞的參議
員說:「漢密爾頓推薦籌資方式的不加選擇再加上他那種英國官員式的作風已經將自己的方案給否決了。」馬科
萊已經讓眾人相信了國會議員是在用國債方案打賭的說法。「從今以後,投機就成了國會默許的方式了。」他預
言漢密爾頓會在他的方案實施的那一天起後悔的,國債計畫造成的惡劣後果會讓作為財政部部長的他蒙羞一輩子。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10)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2 本章字數:2190
但最讓漢密爾頓感到棘手的一個人還是詹姆斯?麥迪遜。在制憲會議時出於對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的需要,
詹姆斯?麥迪遜支持了漢密爾頓的觀點,但現在他在眾議院中代表的是弗吉尼亞州的利益,所以他的態度也就發生
了變化。
詹姆斯?麥迪遜非常不贊同漢密爾頓提出的償債計畫的兩個中心原則:一個是不區分債券的原持有者和再持
有者,一律按照面值回購國債;另一個是州政府的債務由聯邦政府承擔。在他看來:前者玷污了國民的美德,因
為這種做法損害了愛國者的利益而補償給了那些投機商。愛國者,也就是國債的原購買者,受到了雙重的損害:
一方面他們放棄了收益而蒙受了機會損失,另一方面他們又要交稅以補償那些投機商。後者以同樣的形式損害了
一些州的利益,因為包括麥迪遜代表的弗吉尼亞州在內的幾個州通過「省吃儉用」已經基本還清了本州的債務,
而州政府的債務由聯邦政府承擔的「一刀切」做法則會讓其他一些「寅吃卯糧」的州很輕鬆就擺脫了債務的困擾。
漢密爾頓的方案讓「省吃儉用」的州償付了兩次債務:一次是還清自己的債務,另一次是通過稅收替其他的州償
債。據此,麥迪遜將反對意見寫進了自己對漢密爾頓的償債計畫的修訂草案中:一是要區分國債的原持有人和再
持有人,二是讓州政府承擔各自的債務。
麥迪遜的修訂草案遭到了很多眾議員的抵制,因為這些人本身自己都搞不懂到底誰對誰錯。雖然修訂草案在
眾議院沒有通過,但他這種做法還是得到了一些人的擁護。反聯邦主義者對空前強大的聯邦政府的懷疑從來沒有
消失過,漢密爾頓「國債計畫會讓投資者接近聯邦政府而不是州政府」的說法,似乎是這些一直持懷疑態度的人
反對該計畫的一個好理由。
同時地方保護主義也支持麥迪遜的觀點,而開始抵制漢密爾頓的方案。在南方的很多州,扎根泥土的種植園
主們佔大多數,他們認為自己比北方的資本家在國家的財政方面更值得信賴,因為那些資本家只知道在熙熙攘攘
的都市中尋歡作樂。這種看法是不完全準確的,很多南方的種植園主都是身負重債,同時南加利福尼亞州也存在
一些支持漢密爾頓的資本家。但是上述觀點卻足以讓麥迪遜在議院的一次初步投票中擊敗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獨自承受了這次失敗,他有一種被麥迪遜背叛的感覺並開始抨擊對方是一個「對現實缺少認識的聰
明人」〔28〕。漢密爾頓堅信自己提出的國債方案是不可或缺的。他說:「一切都是在以國家信用為中心,這個
國債方案是完美的、不容分割的。」〔29〕
而漢密爾頓沒有輕易承認自己的失敗,他爭取到了國務卿托馬斯?傑斐遜的支持。在 1790 年的夏天漢密爾頓
和傑斐遜還只是處於提防對方的階段,但不久之後兩人的關係便破裂了。華盛頓鼓勵同事之間建立友情,至少有
時候他是這樣要求的。6 月的時候,華盛頓邀請內閣成員去哈得孫河釣魚(當時聯邦政府已經搬到了紐約),目的
是以此為契機加強大家的關係。
當傑斐遜答應在漢密爾頓和麥迪遜兩人之間做調解的時候,事情就向好的方向發展了。國債計畫渺茫的前景
讓漢密爾頓感到很沮喪,傑斐遜在華盛頓租住的房子旁邊的百老匯碰到漢密爾頓的時候,他整個人顯得很疲憊和
焦慮。他告訴傑斐遜,新英格蘭地區甚至揚言「如果國債計畫得到了實施就退出合眾國」。在漢密爾頓看來,如
果計畫沒有得到批准的話他自己就該辭去財政部部長一職了。漢密爾頓對傑斐遜坦言,自己就指望依靠當國務卿
的傑斐遜幫助了。像麥迪遜一樣,傑斐遜本身也不贊同漢密爾頓的方案,但自己身為國家領導層的一員,而不僅
僅是作為一個眾議員,他本身對那些反對漢密爾頓計畫的弗吉尼亞人並沒有什麼值得顧慮的,所以,最後傑斐遜
答應做他能做到的事情。
隨後他邀請漢密爾頓和麥迪遜來他家吃晚飯。至於當天晚上他們都說了什麼,歷史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
但有兩件事讓國會很惱火,那就是國債計畫以及國家資本的配置問題在摒棄不久便得到了解決。弗吉尼亞人想讓
這些錢留在自己的地盤上,以防止紐約和費城的資本家將政府遷到其他的地方。那些資本家是需要這個國債計畫
的。談判在傑斐遜的辦公桌上進行著,最終北方人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國債計畫而南方人得到了資本。每 10 年政府
都將在費城召開一次會議,但在 1800 年的時候聯邦政府遷到了波拖馬可河流經的華盛頓市。
當時三人都不承認有私下交易一事。麥迪遜仍然反對國債計畫,漢密爾頓則另行辦理國家資本的配置一事,
傑斐遜仍扮演秘密調解人的角色。不久,國債計畫和國家資本配置兩個方案經過最終投票還是被通過了,這時一
切才真相大白。傑斐遜承認:「這是國債計畫經歷的真實歷史。」〔30〕
到這個時候,稍微有一些抱負的人都會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將其他的事情留給國會和國民來解決,但
漢密爾頓卻選擇了繼續奮鬥。聯邦政府的國債本可作為貨幣來流通,但事情卻不像想像的那樣簡單。財政部負責
國債的相關事務,但國債的規模問題還是掌握在國會手中的。在漢密爾頓看來,民主主義者手中控制國債的權力
太大。為了消除這種影響,漢密爾頓決定成立一家全國性的銀行。
於是漢密爾頓開始研究中央銀行的相關知識,他特別拜讀了亞當?斯密的著作。亞當?斯密堪稱蘇格蘭現代資
本家教父,在他的著作《國富論》中就有這樣一段描述作為中央銀行的英格蘭銀行所起的作用的話:
「中央銀行可不是一般的銀行,它是國家發展的經濟引擎。」〔31〕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11)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3 本章字數:853
中央銀行為政府開設稅收賬戶,負責為國債付息並發行作為貨幣流通的銀行券。所以漢密爾頓認為建立一家
美國的中央銀行也會起到相同的效果,他在 1790 年 12 月寫給國會的一份報告中這樣寫道:「這樣的銀行不僅僅
是為了吸收私人存款,更重要的是它將作為一件重要的政治工具為國家服務。」〔32〕漢密爾頓的中央銀行也要
負責稅收、撥款、發行國債以及作為貨幣的銀行券這樣的事情。
中央銀行的最後一項職能——發行作為貨幣的銀行券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理解的,因為銀行對於美國來說
畢竟還是一個新事物。賓夕法尼亞銀行直到 1780 年才成立,在漢密爾頓撰寫相關著作的時候,美國也僅僅有三家
銀行而已。銀行對於國民來說是一個神秘的機構,它吸收了金銀卻只給你一張紙代替而已。事實上,銀行資本家
們不用像大多數勞動人民那樣流血出汗便可以得到很多錢,所以它的這種運作方式讓大家很懷疑。因而,要想建
立中央銀行漢密爾頓首先需要說服那些國會議員,讓他們相信「除了為自己賺錢外,銀行還是一個利國利民的機
構」。
漢密爾頓說幹就幹,他詳細介紹了銀行的各種職能,並從最重要也是最難理解的「貨幣乘數」的職能開始講
起。流通的金銀可以充當貨幣,而它們一旦退出了貨幣流通便成了「死的貨幣」,便不能起到媒介交易的作用了;
如果將這些金銀存入銀行,它們便能被其他人利用而成為「活的貨幣」。漢密爾頓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時它們
需要獲得『重生』,或者換一種說法,它們需要活躍起來成為『活的貨幣』。」
商人手中的貨幣一直在等待機會創造價值,如果將它們存入銀行或購買銀行的股票而不是單純地儲存起來的
話,它們就能產生更多利潤……一個人將錢存入銀行,其他人通過借貸便可以產生更多的錢。
除了中央銀行,任何銀行都不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使命。同僅在一個州開展業務的銀行相比,中央銀行發行的
銀行券更容易在全國的範圍內流通。再加上中央銀行負責聯邦政府的賬戶管理,所以它有充足的儲備金,所以同
其他銀行相比中央銀行能承受一個更大的銀行券發行量。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12)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3 本章字數:1053
站在聯邦政府的立場上來看,成立一個中央銀行可以實現對貨幣供應量進行宏觀調控的目的。但值得一提的
是,從一開始漢密爾頓就在反覆強調一個觀點,即擁有發行紙幣權力的政府是很難取得國民的信任的。所以,這
時的漢密爾頓要非常小心以免觸怒了那些立法委員,他婉轉地說了一種極端的情況——追求奢侈消費這種令人討
厭的事情。「印製紙幣同徵稅相比是如此簡單,所以當上述事情發生時,一個擁有紙幣發行權的政府就很容易濫
用這種權力,這樣會損害一個政府的良好形象。」在漢密爾頓設計的制度下,銀行應該努力將紙幣的發行量同流
通中需要的金銀鑄幣量保持一致。只有在準備金增加的情況下,銀行才可以提高紙幣的發行量。憲法允許國會發
行許可的貨幣,但禁止州政府這樣做。這種精神美國政府要堅決貫徹。
漢密爾頓意識到銀行缺乏國民的信任,他也試圖消除國民的這種憂慮。就像人們經常指責的那樣,銀行會增
加高利貸的發放嗎?漢密爾頓承認,有時候確實是這樣,但那僅僅是由於美國剛剛建立這種制度引起的,隨著經
驗和措施的增加這種問題會得到解決的。
漢密爾頓的方案通過有控制地擴大貨幣供應量,確實起到了降低利率的作用,借款人不必支付一個通貨膨脹
率的溢價了。銀行會鼓勵投機嗎?有時會,但平穩的貨幣供應量會減輕這種後果。銀行會導致金銀退出貨幣流通
嗎?漢密爾頓沒有否認這一點,但這是一件好事,至少對於經營良好的銀行來說是這樣,金銀鑄幣作為銀行的準
備金為銀行發行更多的紙幣提供了保障。他還說:「明智的立法者大不必為可能發生的問題感到困惑。如果整天
擔心好事情做過了頭就必須承擔責任的話,國家的繁榮就很難實現。」
對於國債計畫,漢密爾頓在他的銀行提案中有詳細的介紹。中央銀行將籌集 1000 萬美元的資金,以 400 美
元的面值分為
25 000 股。這些股票將賣給個人或機構。美國總統有權代表美國國民購買其中的 20%,也就是價值 200 萬
美元的股份。其中買價的 25%必須是金銀這樣的資產,其他的部分可以是聯邦政府發行的有價證券。股東憑手中
持有的股份選出 25 名董事會成員。漢密爾頓沒法要求人們持有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但他還是倡議「在所有的交
易中大家都能接受中央銀行發行的票據和紙幣」。
在有人反對漢密爾頓的國債計畫數月之後,反對漢密爾頓親資產階級政策的派系就形成了。南方的種植園主
們認為漢密爾頓的中央銀行是北方資本家精心設計的陰謀,是把聯邦政府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工具。不祥的預感告
訴人們,現在的情形頗有以前殖民時期的味道。
正文 第一章 資本貴族(13)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4 本章字數:1361
佐治亞州的詹姆斯?傑克遜詰問:「當初我們的祖先來到這塊土地上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保持英國教會以
及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統治地位!我們能容忍這種惡行在美國存在嗎?」知道自己的銀行無法做到這一點,漢密爾
頓就說建立這樣的銀行是為了全體國民的福利。但傑克遜又問:「什麼全體國民的福利?是為了費城人、紐約人
和波士頓人的福利吧!其他地區恐怕會退出合眾國吧,因為它們得不到什麼好處。」[33]
詹姆斯?麥迪遜採取了另外一種途徑來反駁漢密爾頓,他稱中央銀行的成立是違憲的。他提醒國會要注意自
己起草的 10 項修訂草案以及一些權利法案,宣稱那些憲法沒有賦予聯邦政府的權力仍歸州政府或國民所有。麥迪
遜仔細研究了自己手中的一本憲法副本,但他沒有找到任何適合中央銀行設立的章節。他的結論是:漢密爾頓的
計畫是對憲法的曲解和背離,所以它必將受到憲法無聲的譴責。[34]麥迪遜希望它在國會投票決策階段時會遭到
最後的譴責。
喬治?華盛頓問傑斐遜是否同意「漢密爾頓設立中央銀行的行為違憲」的說法時,國務卿傑斐遜表示自己同
意違憲這種說法。傑斐遜承認中央銀行的設立確實可以為政府的工作帶來便利,但這同是否違憲是兩回事。「它
存在產生的便利性並不能代替其存在的合理性,憲法授權國會發行貨幣,但絕沒有授權國會轉讓發幣權給任何私
人銀行。」傑斐遜說:「除非找到它存在的合理性,否則就意味著整個法律體系的權威在遭受挑釁。」[35]
漢密爾頓聽著、看著發生的這些事情,心裡暗自高興。當反對者的矛頭是中央銀行的設立是否違憲而不是漢
密爾頓說的那些中央銀行的優點時,漢密爾頓立刻跑去遊說華盛頓,他給總統算了一筆賬,最終結論是如果不成
立中央銀行以得到外國資金入股,政府將很快垮台。華盛頓本是弗吉尼亞州的一個種植園主,他是同情那些反對
中央銀行制度的人的;但同時作為美國的總統,迫在眉睫的危機壓倒了對未來長遠的顧慮,華盛頓簽署了美國第
一個中央銀行的授權。漢密爾頓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取得了勝利。
對政府權力的理解以及立法程序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遵循一個內在的原則,那就是政府已有的權力是至高無上
的,但並不能以那些憲法中詳細列明的條款來排除那些必需的、可適用的修訂,這樣做不存在不道德和反社會的
問題。換句話就是說,只要是憲法沒有明確反對的都是允許的。[36]
按照這種說法,漢密爾頓在嚴厲的憲法解釋者和寬鬆的憲法解釋者之間劃了一條界線,前者意在限制政府的
權力,而後者則旨在擴大政府的權力。說實話,漢密爾頓時代的資本家是站在後者一邊的,他們希望擴大政府的
權力,這對經營活動是有幫助的。相反,民主主義者則希望限制政府的規模和權力。
漢密爾頓關於設立中央銀行的計畫最終得到了批准,但這對那些寬鬆的憲法解釋者來講是不是勝利還很難說。
該計畫很輕鬆就在參議院和國會上通過了,一部分原因是很多立法委員將此視為一次給自己撈好處的機會。因為
30 名國會議員——超過國會議員總人數的 1/3,佔到投贊成票的人數的一半——成為了中央銀行的股份持有者。
這讓那些嚴厲的憲法解釋者感到很吃驚。[37]他們說:「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涉及金錢的權力尤其如
此。」在漢密爾頓的勸說下,銀行條款寫進了法律,這樣國民才算真的與合眾國同呼吸共命運了。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1)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4 本章字數:1324
圍繞美國第一銀行的鬥爭標誌著美國建國者當初所預想的完美的制度開始瓦解:他們建立的國家不會引起其
他政治團體的怨恨。他們認為政 Dang 是君主政體的產物,是在迎合國王的基礎上爭權奪利的團體。美利堅合眾國
是建立在公民道德基礎上的,政 Dang 沒有存在的必要,因為這些優秀的國民會自覺地為公共利益著想。但建國者
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這些優秀的國民對公共利益可能有很多不同理解。美國人接受了這種認識,受 18 世紀 90
年代的革命理想主義的影響,一些理想主義者開始將他們的對手稱為是卑鄙的、不懷好意的、腐敗的。
漢密爾頓是資本主義陣營的領袖,而傑斐遜是民主主義陣營的首領。漢密爾頓這些聯邦主義者贊成成立一個
強有力的聯邦政府,這樣可以使貿易和財政協調起來,新英格蘭地區是這些人的陣地。以傑斐遜為首的共和 Dang
則試圖限制聯邦政府的權力,而讓包括南方種植業主在內的農場主階級掌握這些權力,南方是這些人的勢力範圍。
當法國革命的戰火將整個歐洲都捲進來的時候,聯邦主義者同共和 Dang 人之間的界限就清晰地表現出來了。
聯邦主義者代表美國有錢人的利益,他們在漢密爾頓的帶領下決定發展同英國有產階級的關係;從這個角度
上看,同曾和自己並肩作戰的法國相比,他們更看好英國。鑒於獨立革命的時候法國站在了美國這一邊,特別是
革命的法國也贊同「國民的政府」這樣的主張,所以共和 Dang 看好法國而保持對原宗主國英國敵對的態度。此時
與美國的貿易就成了英法兩國努力爭取的焦點,當英法兩國都要求美國斷絕與另一國進行貿易的時候,美國國內
關於外交政策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聯邦主義者指控共和 Dang 是法國暴亂分子的幫兇,而共和 Dang 反擊聯邦
Dang 妄圖將美國作為禮品「送」給英國。
Dang 派之間的鬥爭讓作為資歷最老的建國者——華盛頓很沮喪,他只無奈地搖了搖頭就回芒特弗農莊園了。
約翰?亞當斯繼華盛頓之後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二位總統,他經常說:「總是聽到有人叫喊:『我們 Dang 勝利
了,你們輸了!』『看我們誰能笑到最後!』」[1]不久之後,受 Dang 派鬥爭之苦的他就開始羨慕退居幕後的華
盛頓了。後來亞當斯和國會中佔大多數的聯邦主義者以法國查封美國船隻為由同法國海軍不宣而戰,得知此事,
共和 Dang 疾呼美國就要被出賣給英國了。聯邦 Dang 在國會中通過了《移民和鎮壓叛亂法案》(Alien and
Sedition Acts),並將反對此法案的言論以違法論處。按照原來的選舉辦法,總統競選中的失敗者傑斐遜當上
了副總統,他秘密地寫了一份提案,主張如果州政府認為聯邦政府的法律違憲的話就可以宣佈其無效。所以當亞
當斯競選總統連任時,傑斐遜就向其發動了一場美國歷史上最為激烈的競選之戰。
漢密爾頓也參與了競選,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站到亞當斯一邊。可能是經歷了國債計畫和建立中央銀行
的兩次勝利,他的政治生涯也開始步入衰落階段了,所以當他建議通過補貼資本家並對進口商品徵收保護性關稅
來大力發展國內製造業時,他的這個舉動激怒了他的那些聯邦 Dang 朋友並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後來漢密爾頓在
私生活方面出了些問題,還遭到了情婦的丈夫的勒索,這件事使得漢密爾頓的政治威信一落千丈;後來公眾也知
道了這件事,他的敵人感到很高興而支持者則感覺很尷尬。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2)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05 本章字數:1470
當美法之間的戰爭處於炙熱狀態之時,亞當斯希望華盛頓能夠出任美軍總司令一職,華盛頓答應了,但前提
是讓漢密爾頓做他的司法部長。擔任司法部長一職的漢密爾頓提議,動用軍隊來對付那些挑戰聯邦政府《移民和
鎮壓叛亂法案》權威的人。這一提議激怒了共和 Dang 人,也使自己人感到心力交瘁;後來華盛頓辭去了總司令一
職,亞當斯則故意冷落漢密爾頓,基本上剝奪了他手中的權力。在 1800 年的一次運動中漢密爾頓回擊了亞當斯,
他寫了一個小冊子毫不留情地抨擊了亞當斯。漢密爾頓在這個小冊子中這樣評價亞當斯:「他的性格有內在的、
巨大的缺陷,這一點就決定他根本不適合當總統。蹩腳的幽默再加上妒忌的性格就足以瓦解政府的支持者……給
敵人冠以莫須有的罪名,他想通過這一招將他們置於死地。而對於幾個很有勢力的盟友,他的譴責換回的是朋友
的離去。」[2]
漢密爾頓的小冊子預言了亞當斯注定要失敗,在 1800 年的總統大選中傑斐遜戰勝了亞當斯。但是令共和
Dang 人不解、聯邦主義者高興、美國國民困惑的是,大選中傑斐遜與亞倫?伯爾(Aaron Burr)結成了同盟。
憲法規定每個選民都有兩張選票,傑斐遜是共和 Dang 人最理想的候選人,同時他也支持伯爾做他的副總統。所以,
選民被鼓勵捨棄手中的一張票而全力支持傑斐遜,這樣就能確保傑斐遜做總統而伯爾做副總統。可巧的是,最後
伯爾和傑斐遜得到的選票是相同的,沒辦法這時只能由國會來做決斷了。這時的國會是掌握在那些沒什麼作為的
聯邦主義者手中的,但正是漢密爾頓的干預才打破了僵局,他認為傑斐遜並不精明而伯爾是一個險惡的人,所以
他決定支持傑斐遜。
事實證明漢密爾頓的判斷是正確的,不久之後他就見識到了伯爾是一個多麼險惡的人。三年中伯爾一直在尋
找機會,其間他同傑斐遜爭吵,所以傑斐遜很快就像漢密爾頓那樣認識到伯爾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當意識到自
己不可能連任副總統時,伯爾轉而去競選紐約市長了。但漢密爾頓還是反對他,並說要殺殺他的威風。伯爾失敗
後就找漢密爾頓決鬥。本來漢密爾頓不想這樣做,因為他的大兒子就死於決鬥,他也不想讓自己的妻子再一次受
到這樣的折磨,但心中的榮譽不允許自己拒絕。1804 年 7 月 11 日,兩人在新澤西州的威霍肯決鬥(決鬥在紐約
是違法的行為),伯爾的子彈射入了漢密爾頓的肺部,還傷到了脊柱,痛苦掙扎的漢密爾頓因此第二天就斃命了。

決鬥結束了漢密爾頓的生命,也結束了伯爾的政治生涯,紐約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陪審團決定指控伯爾,而他
卻跑到了西部避難。逃難途中他在費城做了短暫的停留,在那裡他受到了查爾斯?比德爾(charles Biddle)
的庇護,比德爾是貴格 Dang 會員,也是伯爾的老朋友。偶然的機會伯爾見到了比德爾家族的尼古拉斯?比德爾
(nicholas Biddle),他是查爾斯?比德爾 18 歲的兒子,長期在外地上大學並準備乘船去法國。年輕的比德
爾本打算在政壇幹出一番名堂,但當看到 Dang 派之間極端的鬥爭,特別是犯有殺人罪的副總統就活生生地站在自
己面前的時候,他就開始反思自己原來的想法,他這樣寫道:「Dang 派之間的暴力是一個國家的恥辱。」[3]他
決定不涉足政壇這個是非之地。
他去了法國,並成了美國駐法國大使的私人秘書。當時美國政府正準備從法國手中購買路易斯安那州的土地,
而他的職責就是幫助處理一些財務方面的事情。他周旋於商人(特別是那些宣稱出資 1500 萬美元買價的那些商
人)、銀行家(包括巴林銀行的代表)、倫敦議員(起草交易的那些商人)之間。比德爾最終結束了這份工作,
在經歷一場盛大的旅行之後回到了費城。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3)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14 本章字數:1492
他再一次強烈地感覺到提供公共服務的緊迫性。「每一個優秀的國民都應該將自己同祖國聯繫在一起。」
[4]他這樣寫道。但他此時仍處在談「政治」色變的階段,所以他決定步入文壇。他成了《Portfolio》這本上
層社會藝術雜誌的編輯,而該雜誌即便是要批判什麼也是很緩和的。所以他接受了該雜誌社的聘請,其間他還學
習了很多法律方面的知識。
後來在朋友和助手的懇求下,比德爾同意了賓夕法尼亞州眾議院的任命,最終他還是不得不步入了政界。他
的任務是監督費城標誌性機構——美國第一銀行轉移到華盛頓市的全過程。依照安排,銀行裡的國有資本在 1800
年按時轉移到了華盛頓,而機構還在費城。它的存在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在傑斐遜大選獲勝之後,掌控聯邦政府
的共和 Dang 人甚至宣稱直到 1811 年美國第一銀行營業期滿之前他們是不會修訂銀行章程的。
比德爾在政治和經濟上的行為頗有些漢密爾頓的作風(儘管自己的父親同殺死漢密爾頓的伯爾要好),作為
賓夕法尼亞州的立法委員,他認為「殺死銀行」的做法是一個讓人感到悲傷的決定。當時英美兩國之間的衝突不
斷升級,這讓一些美國人感覺戰爭在逼近,儘管比德爾不同意這些人的看法,但他還是認為「在存在戰爭爆發的
可能性下解散美國第一銀行」是不合時宜的。他很注重修辭地說:「難道你想讓整個經濟陷入混亂?當整個國家
都緊繃神經準備戰鬥的時候,我們怎麼能割斷銀行這個國家的經濟大動脈呢?」[5]
繼傑斐遜之後,詹姆斯?麥迪遜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的第四位總統。他和其他的共和 Dang 人並沒有太看重比德
爾的言論,美國第一銀行被廢除了。美國第一銀行終於關門大吉了,但從這一天開始美國的領導層就開始動搖了。
1812 年,美英兩國之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緊接著聯邦政府的財力就遭受了極大的考驗。一開始政府還能靠
發行國債的方法來籌集戰爭經費,但最終麥迪遜政府還是沒有經得起漢密爾頓曾提及的誘惑,政府開始印製大量
的沒有信用支持的紙幣。這樣做的代價是利率的飛漲和投資者信心受挫,整個國家的經濟陷入了混亂。經濟上的
問題使戰爭的形勢對美國軍隊更為不利。當英國軍隊燒燬了國會大廈和白宮的時候,麥迪遜深有感觸地說:「漢
密爾頓是對的,一個國家需要有一個中央銀行,至少在國家處於危機的時候是這樣。」而早些時候的共和 Dang 人,
特別是麥迪遜他本人都認為設立中央銀行是違反憲法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事情發生了,這個時候的聯邦主義者是反對設立中央銀行的。他們指責共和 Dang 無法為銀
行籌集足夠的資本,這樣做違背了銀行設立的基本原則。丹尼爾?韋伯斯特(daniel Webster)說:「共和
Dang 要設立的是一個隨時都可能破產的銀行,它的存在是不光彩的,它將苟延殘喘地存活著。」[6]
反對是無效的,1816 年美國第二銀行獲得了 20 年的營業授權。這次總股本提高到 3 500 萬美元(第一銀
行的總股本是 1000 萬美元,股本的增長反映了美國自 1791 年以來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第一銀行相似,股本的
80%仍然由私人佔有,剩下的 20%屬於聯邦政府;銀行仍有 25 名董事,其中的 20 名董事由選舉產生,剩下的 5
個名額由總統任命。
尼古拉斯?比德爾就是被總統任命的一位銀行董事,但他很不情願,因為他仍看不慣政治家之間的爭鬥,而
且兩年的經營已經讓該銀行成為了眾矢之的。州銀行稱國家銀行搶走了自己的業務,債務人也公開指責國家銀行
堅挺貨幣的做法。當鐵證如山的證據表明一些國家第二銀行的董事參與投機銀行債券的時候,共和 Dang 人又重拾
漢密爾頓時期的論調,懷疑國家第二銀行的設立有同美國國民作對的意圖。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4)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14 本章字數:1359
比德爾深感國家第二銀行急需整頓,當他聽說詹姆斯?門羅總統要任命他為銀行董事時就寫信給總統:「毋
庸置疑,美國第二銀行確實有些不正當的自私目的。相信這些是可以有所改變的。」[7]但改革銀行談何容易,改
革者必定會遭遇很大的阻力。比德爾也不敢確定自己能否頂住反對者施加的壓力。當門羅呼籲比德爾要有愛國心
的時候,比德爾就不再推辭了,他向總統保證:「我不想推卸一切您覺得我該擔負的職責。」[8]
比德爾此時被委以重任很難說是一件幸事。1819 年的美國經歷了第一次財政危機,直到戰爭結束後美國的
經濟才得到暫時的發展。農業僱用了大部分的美國勞動力;商業雖然沒有像農業那樣僱用那麼多人,但僱用人數
卻很固定;而各種各樣的製造業也開始發揮安置勞動力的作用。農業經濟的發展得益於人口的增加和美國版圖的
擴大。人口的增加靠的是人口自然增長和移民兩種途徑,從革命開始美國的人口翻了一番;從法國手中購得了路
易斯安那州使美國的版圖也增加了一倍。商業也在急速地擴張,儘管英法兩國之間漫長的戰爭束縛了美國的對外
貿易。軋棉機和機械織布機等機器的出現促進了製造業的發展,而隨著美國的獨立,英國對美國殖民地製造業的
限制也消失了。
1812 年爆發的戰爭抑制了美國經濟的增長:英國對美國的進口封鎖使得美國的商品沒法出口而充斥了國內市
場;戰爭引發的通貨膨脹——不如說是由麥迪遜政府戰時的貨幣政策引起的,搞亂了整個經濟,使得物價飛漲,
經濟計畫失去了意義。
同英國的戰爭最終還是結束了,但白人驅逐密西西比河東岸土著印第安人的行動卻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領
土的突增再加上戰後貨幣的充裕使得投機土地的行為非常猖狂,土地的價格漲了又漲,在比德爾成為美國第二銀
行董事時,土地的價格已經漲到了天價。神經緊繃的貸方,包括銀行在內,都在提醒大家這個瘋狂的 「泡沫」隨
時會破裂;這種提醒讓人從瘋狂中醒來,但人們卻又開始進行反向的投機。受投機影響,土地價格開始暴跌,一
切建立在土地價格之上的「美好景象」都成了泡影。銀行開始回收貸款,儲戶開始囤積資金使得物價進一步走低。
貨幣供給量的銳減給整個經濟造成的影響很難測定,但受此影響第二銀行的負債的減少則是很明顯的,它由 1818
年秋天時的 2 200 萬美元減為 1820 年年初的 1000 萬美元。[9]
恐慌後的蕭條籠罩著美國的大部分地區:銀行縮減業務、商人急於清算、商船空空如也、商店貨物短缺、農
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房子……成千上萬的美國人都希望盡快走出這場危機。一個俄亥俄州人這樣描述當時的形
勢:「悲觀,滿眼都是悲觀……執行長官、州長的更換就像朝來夜去的女傭一樣。」紐約西部的人是這樣描述那
令人慘不忍睹的景象的:「家中一貧如洗……寒冷的冬天,孩子們只能挨凍……孩子的父親沒有棉衣和棉鞋。」
[10]
該時期的一個亮點是最高法院認為第二銀行的設立是符合憲法的。華盛頓的共和 Dang 高層人員的變動使銀
行業步入了復甦期,但有些州還是通過了限制銀行業發展的法律。沒得到立法機關的批准馬里蘭州就開始向銀行
徵稅,第二銀行首當其衝。美國第二銀行巴爾的摩市分行的出納員詹姆斯?麥卡洛克(James Mcculloch)拒絕
繳稅,馬里蘭州政府就起訴了他,他也應訴了,最後最高法院受理了這個案子。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5)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15 本章字數:2143
首席大法官約翰?馬歇爾(John Marshall)是最後一位聯邦 Dang 總統約翰?亞當斯 1801 年離職前任命
的,近 20 年的時間裡他對聯邦 Dang 關於建立集權政府的主張都是支持和贊成的。隨著最高法院裡聯邦 Dang 同
事一個一個退休、去世,他在感到更孤獨的同時也更堅定了自己的一個看法——聯邦政府理應比州政府享有更多
的權力,要改變國民認為聯邦政府鑽了憲法的空子並做了好多憲法沒有明文禁止的事情的看法。他負責馬里蘭州
政府起訴麥卡洛克的案子時採取的就是上面的看法,他這樣寫道:「要讓一切都合法化,只要採取的手段恰當,
沒有被明文禁止,不違背憲法精神,那它就是在憲法允許的範圍內開展業務的,是符合憲法的。」[11]第二銀行
完全符合馬歇爾的說法,因此它的設立就是符合憲法的;而馬里蘭州政府向銀行徵稅的做法卻是違憲的。馬歇爾
寫道:「掌握了徵稅權就是掌握了生殺大權。」如果州政府能向聯邦政府的銀行徵稅,那它也完全可以掌握銀行
的命運。「這是每個美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他們不想讓自己的中央政府受制於州政府。」
漢密爾頓式的直率的言論——不僅僅是關於中央銀行,更重要的是關於聯邦政府應當集權的看法——是令人
很難接受的。對於馬歇爾的理解很多共和 Dang 人都很有意見,要想讓國民接受最高法院對憲法這一獨裁式的解釋,
還需要幾十年時間的磨合。但不管怎麼說,馬歇爾的判決給了第二銀行「第二次生命」。
尼古拉斯?比德爾堪稱馬歇爾的左膀右臂,當 1822 年第二銀行董事會需要一名新的主席時,同其他人一樣,
比德爾也說出了自己認為的一名主席應該符合的條件。他提出的主要條件有三個:一是要有經商頭腦。作為未來
的主席應有良好的經商頭腦是顯而易見的,比德爾說,這不僅僅是一個商人應具備的,而商人在比德爾看來是缺
少遠見的。二是擁護政府。「未來的主席不是 Dang 員也不是『游擊隊員』,他要有良好的知名度並能同政府保持
良好關係,是政府信賴的人。我堅信政府不能以任何方式向中央銀行施加任何影響,相反,這種影響越小對雙方
越好。但政府無疑是我們最大的股東、最大的客戶。」三是費城人。比德爾的解釋是:第二銀行的總部在費城,
因此主席如果是費城人的話,他易於同銀行建立穩定的關係。[12]
這就是比德爾提出的未來的主席應具備的幾個條件,很顯然他完全符合。所以,在幾位身為董事的朋友的鼓
勵下,他決定競選這個職位。1823 年 1 月,在比德爾 37 歲生日的前兩天,他成為了美國第二銀行的主席。
他的陞遷引起了一些金融人士的懷疑,約翰?雅各布?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就是其中一位,這位
在紐約靠房地產發家的商人認為,比德爾過於「書生氣」而不適合做第二銀行的主席。比德爾用一種友好的方式
回應了他。
實踐出真知,我相信希望,不相信幻想。[13]
比德爾接著說,自己已摒棄了學者愛幻想的毛病,而且還在書本中找到了正確的指導方法。
上任後的比德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美國第二銀行在栗子大街建成了大理石結構的總部。經歷了 1819 年
的經濟蕭條之後,美國迎來了遲到的但卻是極其重要的經濟復甦。比德爾抓住時機重整第二銀行的資源,並重新
使它承擔起調節宏觀經濟運行的職責。減少並最終消除各州之間的貨幣兌換率成為比德爾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
因為東部的銀行家和商人很長一段時間都認為西部地區的貨幣會貶值,原因有兩個:一是贖回這些貨幣涉及的問
題;二是很長一段時間裡西部地區的銀行家比東部銀行家經營的風險大。比德爾的銀行則通過盤活資金以及實行
標準化經營的措施在全美建立統一的銀行體系。
比德爾的這個措施贏得了一部分人也疏遠了一些人。就像比德爾的銀行搶了兄弟銀行的業務那樣,那些靠賺
取不同地區貨幣價值差的掮客們被比德爾的措施激怒了。思想頑固的共和 Dang 人還是敵視銀行,他們認為比德爾
的美國第二銀行對國家的民主來說是一個威脅。
安德魯?傑克遜是這些人的代表,他對銀行一無所知,對貨幣略知一二,但在爭取民主方面他是專家。到 19
世紀 20 年代的時候,有關選舉權資產方面的限制已蕩然無存。在《獨立宣言》「公平獨立」的宗旨下又有幾個州
加入了合眾國,這些都促使其他的州開始改變自己的規則。
出於民主的考慮,立法機關規定總統的選舉由國民來決定。因而,19 世紀 20 年代的總統選舉就成了一場爭
取大多數白人男子的「人氣大戰」。但這種選舉的方式也有不靈的時候,就像 1824 年的總統大選,儘管傑克遜得
的選票最多,但他要同另外三位候選人分享這些選票。眾議院裡爭論得很厲害,最終約翰?昆西?亞當斯笑到了最
後。約翰?昆西?亞當斯對於民主的敵意不像約翰?亞當斯那樣強烈,但他顯然沒有安德魯?傑克遜的人氣旺。亨利?
克萊在國會中是支持約翰?昆西?亞當斯的,所以他被亞當斯任命為國務卿,隨即他也就成了很有實力的總統候選
人。安德魯?傑克遜的支持者稱這是一個「腐敗的交易」,諷刺亞當斯—克萊聯盟是對民主的背叛,於是就掀起了
一場激烈的「總統爭奪戰」。
在那場「總統爭奪戰」中,比德爾暗暗支持約翰?昆西?亞當斯。比德爾對一名同事說:「對於一名銀行家來
說,再也沒有比『與政治脫離瓜葛』更重要的法則了。」[14]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6)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24 本章字數:1603
關於這一點,當初建立美國第二銀行的初衷是很明顯的。我們相信,政客手中握有銀行的生死大權,所以第
二銀行的前途和對國家的作用就取決於它能否擺脫政客的束縛。為了使第二銀行保持獨立自主,不讓它淪落為某
個政 Dang 集團的工具,我們不能對政客抱有任何幻想。就像迪安?斯威夫特(dean Swift)說的那樣:你知道
嗎,貨幣既不是輝格 Dang 也不是保皇 Dang,他不屬於傑克遜也不屬於亞當斯,它只屬於銀行而已。
但第二銀行不僅僅是一個銀行而已,它是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器,是貧困的催化劑或抑製器。除此之外,比德
爾沒有其他想法。
但安德魯?傑克遜卻有自己的想法。在競選中他沒有談論過多關於第二銀行的事情,事實上他什麼事情都談
得不多。像開國元勳華盛頓一樣,傑克遜成了一名有軍人背景的總統,他更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言行為自己辯護。
傑克遜明白自己以前被選民們視為民主的代表,一旦自己步入政壇的話,這種看法會漸漸地消失。後來,傑克遜
在 1829 年輕而易舉地戰勝了對手亞當斯成了美國的總統。除了國家的利益,他沒有受到任何諾言和承諾的束縛,
因為他決定闡述什麼是「國家利益」。
在自己的第一份年終工作報告中,傑克遜從貨幣問題入手開始了自己的闡述。總統一再強調說,第二銀行的
經營有效期將於 1836 年結束,他也知道那些股東們一定會申請延長第二銀行的經營特許權。他奉勸那些股東不要
抱有任何延長經營期的幻想,因為他要行使自己的否決權。作為一名嚴厲的憲法解釋者,傑克遜認為國會只有在
聯邦直轄的哥倫比亞特區設立銀行的權力,而在其他地方國會沒有這個權力。[15]約翰?馬歇爾曾通過判例確立
的規則並沒有引起傑克遜的注意。
比德爾讀了傑克遜的工作報告,但是並沒有很在意。比德爾對自己的一位朋友說:「他們應該被當做誠實的
人看待,儘管他們有犯錯誤的時候,但本意還是好的。」[16]他認為,只要那些機關裡的官員(包括總統身邊的
人)為他們自己的利益著想的話,他們就會站在支持銀行的這邊。「想要廢除第二銀行只是總統自己的想法罷了,
並非是在其他人建議或勸說之下才有的。況且事實上,總統的這個提議與他顧問的想法是相悖的。這既不是內閣
的決議,也不是 Dang 派的意見,只是總統的個人看法罷了。」人們只要明白了這一點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處理問題只要『就事論事』就可以了,完全不必考慮其他事情。」
在這個問題上,比德爾顯得太幼稚了。事實證明「就事論事」的處理方法只適合極少數的問題,第二銀行的
存廢問題顯然不屬於這種問題。亨利?克萊還想著爭奪總統寶座,為此他一直支持比德爾這些人。克萊提出了自己
的「美國體制」——聯邦政府通過保護性關稅,為修路、建橋、挖運河籌集資金來支持國內產業,這也讓他成為
了肯塔基州的漢密爾頓(不同的是他比漢密爾頓更高、更帥、更健談),所以他更容易同銀行家保持良好關係。
作為國會裡反對傑克遜總統派系的代表,他自封為比德爾的政策顧問。克萊告誡比德爾在延長第二銀行經營期的
問題上應該保持慎重,因為儘管在國會中比德爾有自己的支持者,但是對總統放言要否決第二銀行延期的提案的
事情還是要慎重考慮的。
在美國歷史上,總統行使否決權的案例雖然很少,但也不是沒有。事實上,傑克遜就否決過一項修路的提案,
理由是這些路是專供各州用的。所以,他也很可能否決第二銀行延期的提案。「剩下的就是人的問題了,」克萊
說,「這個問題還會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總統選舉的事情,而那時問題就轉化成了爭取國民支持、贏得政治上的勝
利的問題。銀行家們不得不在公眾面前與總統的決議作對,與支持他的強大公眾為敵。」[17]銀行家很難贏得這
場競爭,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 1832 年安德魯?傑克遜爭取總統連任的大選過後再說。「到那時一切都會
變,總統選舉太遙遠了,以致不可能起到什麼作用。這裡將有一個機構為我們的新政府服務,這個機構非第二銀
行莫屬。」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7)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25 本章字數:1480
克萊已經迫不及待地準備接傑克遜的班了,他對銀行家的承諾讓比德爾意識到,克萊成為總統對自己是有利
的。但如果傑克遜成功連任,對比德爾這些銀行家來說,最佳的應對措施則是等待。「連任後,傑克遜也不會像
在第一屆任期時那樣利用偏見對抗第二銀行,到那時他的影響力也會大打折扣。這是一個規律,總統在第二任期
內的民眾影響力往往不及第一任期內的那樣強。」
克萊為比德爾提出了誠懇的建議,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利益,選舉結束兩年後,克萊就不想再作為銀行家和資
本家的領頭人與總統作對了,也不想再做所謂的民主和國民的「代言人」了。克萊同意比德爾「第二銀行的宗旨
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的看法,但他不覺得大多數人都像他這樣看待第二銀行。不論好壞,這些人才是掌握美國命
運的人。
但奇怪的是,比德爾比克萊對國民的信心大。當安德魯?傑克遜反覆警告他要關閉第二銀行時,比德爾卻毫
不示弱地寫道:「對於總統傑克遜和國務卿范布倫先生二人,我誰也不害怕……我們的國民從來不會為了迎合任
何人而卑躬屈膝,我相信強烈的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會幫助我們戰勝任何強大的敵人(指傑克遜等人)。」[18]
而必要的是對國民進行教育,「我們要努力做到去偽存真,讓大家明白真相,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國民的理解和
支持」。
比德爾不相信國民能公開地參與到這場教育中,他動用了銀行資金來為那些「親銀行家」的文章埋單,好讓
這些文章表達出這樣的意思——以真實、積極的信息表明第二銀行的設立是為了整個國家的利益。那些將這種意
思寫進論文的人得到了最高 1000 美元的報酬,比德爾唯一的要求是要隱藏自己在這場教育運動中的作用,因為在
他看來「如果公眾知道了自己在這場運動中的所作所為,那很可能會引起他們的誤解」[19]。
比德爾掀起了這場運動後也少不了要花錢打點一些政府官員。丹尼爾?韋伯斯特在原來馬里蘭州政府起訴麥
卡洛克的案子中代表的是銀行的利益,而如今在參議院中他代表的是馬薩諸塞州的利益。他就在比德爾打點的官
員名單中,當比德爾給錢晚了的時候他還會粗魯地提醒比德爾。韋伯斯特這樣寫道:「我不認為我的報酬增加了,
要想保持我同銀行之間的關係,最好還是支付給我應該得到的報酬。」[20]
後來比德爾緊縮了西部的信貸,以此作為信號,警告那些第二銀行的敵人最好不要插手。也正是那次會議加
深了人們對第二銀行的憎惡,相反增加了人們對總統的支持。但比德爾掩飾了自己的真實意圖,說這樣做完全是
出於應對金融的不確定性風險的考慮。比德爾的意圖很明顯:在他看來,第二銀行要學會自救,必要的時候也要
狠狠地打擊自己的敵人。
1832 年的總統大選在臨近,而現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的國民支持率還是很高,這讓亨利?克萊感到沮喪。克
萊開始公開與傑克遜競爭,但事情並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順利,後來他意識到:要想阻止傑克遜連任,唯一的辦
法就是讓傑克遜陷入一些事情中出不來。在爭取第二銀行經營期延長的問題上,他一改先前的態度,轉而建議比
德爾盡快在大選年趁亂提前通過延長第二銀行經營期的議案。
比德爾仍可以利用自己在國會中的勢力通過該項議案,而至於傑克遜那邊,克萊說:「在我看來,只要在大
選之前提出這項議案的話,總統也是不會輕易反對的,但是一旦他成功連任的話,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21]
克萊沒有對自己的這種想法提出任何證明,事實上他也找不到。克萊確實在一個會議上被提名為國民共和 Dang 的
總統候選人,這個會議稱第二銀行是一個「巨大的、有用的機構」[22],而克萊也準備將第二銀行作為自己競選
的砝碼。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8)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25 本章字數:2467
比德爾曾在 1832 年年初對自己同事說:「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國會這根『救命稻草』,爭取早日通過延長第
二銀行經營期的提案。該方案是合理的,經過深思熟慮,我已經下定決心這樣做。」[23]之前,比德爾表示自己
對政治上的事情不感興趣。他說:「總統選舉這件事,我和我的同事想都沒有想過,我自己不瞭解也不關心這件
事。至於選舉中傑克遜是成功還是失敗,第二銀行不用擔心,它也從不關心這種事情……它有自己的運行方
式。」比德爾斷定,一旦傑克遜成功連任的話,延長第二銀行經營期的提案必將遭到否決。而如果總統在大選之
前否決該提案的話,他必會遭到國民的抱怨。「即便是我,這樣一個不是很討厭總統的人,也會認為總統如果否
決這個提案的話,那完全是為了『利用偏見煽動民眾』來達到保住總統寶座的目的。」
比德爾開始著手準備這個提案,他在給國會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第二銀行現在同美國經濟的各個方面息
息相關,它還負責處理州與州之間、州與外國政府之間的貿易。」[24]第二銀行現在會增進公共福利,以後也會,
因為有一群明智的人在不斷完善第二銀行的章程。比德爾承認,按照現在的銀行章程,第二銀行的有效期將於
1836 年(離現在還有 4 年時間)結束,而之所以提前提出該提案為的是給銀行、企業和商人們足夠的時間做下一
步的打算。
隨後參議員丹尼爾?韋伯斯特從比德爾手中接過了申請第二銀行延期的接力棒。韋伯斯特的任何演講對銀行
家來說都是機會,因為他善於譁眾取寵。而直接與總統唱反調也使得他備受公眾關注。韋伯斯特,這個「上帝眷
顧的人」,也就開始為第二銀行的命運東奔西走。他稱讚第二銀行在控制貨幣供給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貨幣供給量不能被有效控制是一場最可怕的政治災難,」他說,「它將導致嚴重的社會後果——社會道義遭到
破壞,人們無法安居樂業,並且它還會向勤儉節約和合法經營開戰而助長奢靡和投機之風。」[25]
韋伯斯特以商業的擁護者而出名,而同時他還是一位雄辯的政治家。他認為若關閉第二銀行的話,遭到沉重
打擊的不是富人,而是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窮人;關閉銀行還會讓國民失去持有貨幣的信心,因為沒有哪個銀行
像第二銀行這樣值得國民信賴。通過沒有信用的貨幣和貶值的貨幣掠奪國民的財產,同苛政、鎮壓和高稅收沒有
兩樣,它們都將給國民的幸福生活造成負擔。富人們有辦法抵禦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而窮人們除了忍受別無選
擇。韋伯斯特預言,隨著大量的銀行券在國內流通,金銀將從貨幣流通體系中消失。他引用英格蘭銀行的實例來
證明自己的觀點。「1797 年皮特先生建議國會批准授權英格蘭銀行發行一英鎊的紙幣時,伯克正受疾病的困擾,
但據說他寫信給了坎寧:『告訴皮特,一旦他執意要發行紙幣的話,他以後就別想看到基尼了。』」
韋伯斯特的言論遭到了托馬斯?哈特?本頓(thomas Hart Benton)的反駁。本頓此時是傑克遜總統的盟
友,但 10 年前在納什維爾他倆還是死對頭,傑克遜的肩膀上挨了本頓一槍,子彈在數年後才被取出。也正是在那
個時候,這兩個人都開始投身於爭取民主的奮鬥之中,並都不信任銀行家。因為這位來自密蘇里的美國參議員認
為只有金銀貨幣才是最值得信賴的,所以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老金條」。他不認為韋伯斯特「第二銀行會增
進國民的利益」的看法,在他看來,第二銀行是在以損害其他國民的利益為代價來增進東北部一部分國民的利益。
「如果發行紙幣的話,全美各地的銀行分支機構就必須囤積必要的金銀以應對儲戶的兌現。但由於費城控制著紙
幣的發行,所以為了承兌這些紙幣,金銀也就必須運到費城去。」[26]通過「騙取」金銀,北方沿海地帶的資本
家就「吸乾」了南方和西部的國民財富。「他們(東北部資本家)從其他地方『銜』來金銀,然後『吐』到東北
部的巢穴中,然後再到其他地方去『銜』。」由於手中金銀貨幣持有量減少,中部地區的老百姓不得不承受沉重
的債務負擔;而資本家則在第二銀行的幫助下趁機非法收購那些破產農民的土地和破產商人的商店,發了一筆不
義之財。這種後果是駭人聽聞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這些非法交易將把這些銀行資本家造就成一批新貴族,他
們有自己的頭銜——辛辛那提公爵、列剋星頓伯爵、納什維爾侯爵、聖路易斯伯爵、新奧爾良王子……先生們,
你投了延長第二銀行經營期一票也就意味著你投了在美國區分貴族和平民、擁立一位國王的做法一票。」
本頓對第二銀行正確的分析和他那極具煽動性的演說並沒有阻止可怕的事情發生,最終銀行經營權延期的提
案在參議院以 28 票對 20 票獲得通過,在眾議院以 167 票對 85 票也成功過關。傑克遜明白比德爾還是在國會爭
取到了足夠的票數,儘管自己肯定不會投贊成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傑?陶尼(Roger taney)注意到了更
細微的問題,他講述了一名國會議員在從第二銀行得到一筆慷慨的貸款之後就轉變立場轉而支持比德爾的事情。
「我不是想說這些議員受到了賄賂,」他寫道,「從我對他們的瞭解,我知道他們憎惡任何想要腐蝕自己的做法。
但他們也需要錢,他們這樣做只是出於感激。也許他們是這樣想的,第二銀行對自己這麼有用,它對其他國民來
說也應該不會有什麼壞處。所以他們支持了比德爾,支持了第二銀行。」[27]
由於國會已經通過了延長第二銀行經營期的提案,所以現在第二銀行的命運就完全取決於總統傑克遜的做法
了。他從未想過會有這種情況,甚至懷疑對手怎麼就那麼傻地等著他用總統的否決權來對付他們。比德爾會繼續
自己的抗爭這一點並不讓傑克遜感到奇怪,但他想克萊應該清楚對於總統來說否決該提案只是小菜一碟罷了。很
顯然,比德爾是不可能成功的。
傑克遜接到關於延長第二銀行經營期的提案時也承認:「美國第二銀行在很多方面確實能給政府和國民帶來
便利。」[28]這是由於這種便利再加上自己對前任的尊敬,傑克遜傾向於讓第二銀行靠特許權存在,但他對其經
營合法性還是設置了一些限制。所以現在第二銀行的鼓吹者想通過延長其經營期限達到擴大其權限的目的時,傑
克遜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9)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25 本章字數:1917
傑克遜賞識最高法院在審理馬里蘭州政府起訴麥卡洛克的案子時採取的做法,即將第二銀行的經營行為控制
在憲法授權的範圍之內。約翰?馬歇爾和其他的法官有這樣判決的權力,傑克遜承認,但這些並不能左右自己的判
斷。「每個宣誓擁護憲法的官員都說總統總是支持自己明白的事物,而不是別人都明白的事物。判斷放在自己面
前的提案、決議是否符合憲法的規定是兩院議員和總統的職責。」這種職責感讓傑克遜反覆強調一點:「國會和
法院相互牽制,誰也不比誰的權力大,按照這種觀點,總統也是獨立於二者的。」傑克遜比馬歇爾和漢密爾頓這
些人看待憲法中「必要性和正當性」條款時更注重文字層面的意思。他認為,建國者制定這條的初衷是「必要性
和正當性」,而不是「必要性或正當性」。第二銀行的存在有正當性但沒有必要性,所以第二銀行的存在是違憲
的。
在當時,並非只有傑克遜一個人這樣研讀憲法條款,「司法至上」也是約翰?馬歇爾等一小部分人所極力追
求的。而現在問題遠沒有「違不違憲」那樣簡單。像本頓一樣,傑克遜認為第二銀行由於壟斷了貨幣發行而破壞
了國家的民主。在第二銀行的 25 名董事中,真正代表國民利益的只有 5 位,其他人代表的是資本家的利益。「不
難想像,權力集中到少數並不代表國民利益的人手中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多大的威脅。」第二銀行近 1/3 的股本是
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的。「第二銀行起到國家中央銀行的作用,而本國政府只掌握了少數的股本。不能不承認這是
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的。」中肯地說,第二銀行侵蝕了民主存在的基礎。
對於任何一個政府來說都存在界定一些概念的問題。要想實現教育、財產等方面的公平並非設立一個機構就
能解決的……如果人為通過一些法律製造一些差別和特權,而造成富者越富、窮人越窮的話,像農民、小商人以
及勞工這些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手段保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弱勢群體是有權譴責政府這種不公正的做法的。但是我們
應該明白:政府並不邪惡,濫用權力的政府才邪惡。仁慈的上帝不管子民是高還是矮、是窮還是富都將那恩惠的
雨露拋灑到每一個人頭,而政府若能像上帝那樣一視同仁地保護國民的話,對國民來說那將是一件莫大的喜事。
第二銀行有特許經營權是眾所周知的,這一點就違背了一個民主政府的宗旨。鑒於此,延長第二銀行經營期
的提案就該遭到總統的否決,事實上它確實遭到了總統的否決。
公眾對總統否決延長第二銀行經營期提案這件事情的反應是及時的也是強烈的。一名新英格蘭的編輯稱:
「這是這名狂熱的天主教徒簽發的最令人發狂的、激進的、苦惱的文件。」[29]「要知道,一些歷史上著名的軍
隊首領,都是通過用鐵鏈、地牢這些專制工具打擊有錢人,用從不打算兌現的承諾哄騙窮人,假扮成國民唯一的
朋友來達到獲得不受限制的專制權力的目的。」第二銀行的股票的價格一落千丈,日用品的價格也是這樣。工程
被迫延期,商船只能停靠在碼頭。數個城鎮中都發生了抗議者上街遊行抗議的事情。在第二銀行總部所在地費城,
「備感驚訝、憤怒、恐慌」[30]的抗議者都認為總統關閉第二銀行的行為會擾亂國家經濟,是在拿國家利益開玩
笑。現在費城的抗議者仍希望在總統大選中克萊能夠戰勝傑克遜。
這個要求也說明了為什麼人們反應如此強烈。傑克遜否決第二銀行延期提案的事情事前並非毫無徵兆(總統
一直宣稱自己會動用否決權),也不會馬上產生效果(因為第二銀行還有 4 年的經營期)。其實,抗議者真正的
目的是將所有的憤怒都歸結到該否決議案上,從而達到讓傑克遜陷入此事之中好讓克萊獲勝的目的。
比德爾也認為傑克遜在大選之前做出這個否決議案注定了他會失敗。他給克萊寫信:「真是太高興了,國民
被激怒了,就像一個被鐵鏈鎖著的豹子拚命地咬著籠子的鐵桿。這是一部無政府狀態的宣言……我真想將我們的
國家從那些可悲的統治者手中解救出來。」[31]這時的比德爾也摒棄了原先自己那超乎 Dang 派的角色,他對克
萊說:「你注定就是那個拯救美國的『救世主』。」比德爾資助克萊參加大選,提供相關的支出。他給克萊的信
中這樣寫道:「這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我真心希望你能在大選中獲勝,為了第二銀行的前途我必須這樣
做。」
面對騷亂和比德爾的反對,傑克遜感到再開心不過了。銀行資本家勢力很大,但民主主義者多勢眾。大選一
天天迫近,傑克遜高興地寫道:「否決延長第二銀行經營期提案的做法是很有效的,我自己沒有受到這件事的不
良影響,這樣做反而注定了第二銀行的死亡。」[32]
事後證明傑克遜是對的。他以 219 票對 49 票戰勝了克萊,自己的支持率也比 1828 年時大大增加。對民主
主義者而言:事實證明,當民主和資本戰鬥時,民主是贏家。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10)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26 本章字數:2100
這時比德爾才意識到將第二銀行的命運同克萊的競選綁在一起是冒險的舉動,但他還是認為他和他的銀行不
會受到很大影響。要知道現在第二銀行還掌握著政府的存款,這是與傑克遜對抗的重要砝碼。傑克遜和他的那些
民主主義者是不會接觸到這些錢的,這樣「他們就不可能對第二銀行輕舉妄動」[33]。比德爾給韋伯斯特寫信:
「他們是不敢將這些錢取走的。如果他們真的取走了這些錢,那麼一場『銀行之戰』將不可避免。」
比德爾低估了傑克遜的膽量。傑克遜明白比德爾並不將自己放在眼裡,他也知道比德爾在密謀發動另一場
「緊縮銀根戰」。知情人告訴傑克遜:「要在減少或消除國民恐慌的前提下採取必要的針對措施。」[34]第二銀
行緊縮銀根會給州銀行造成影響,他們將被迫延緩貨幣的兌換。「這將給整個國家的經濟造成很大的危害,而且
人們會把重新建立類似第二銀行這樣的機構作為增加貨幣流通量的唯一辦法。這些都不是無根據的。」
傑克遜決定對這筆政府的存款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他謀得了首席大法官陶尼的幫助,陶尼負責為「將所有
政府儲蓄從第二銀行賬戶上取走」尋找法律上的合理性;他還派了自己的心腹阿莫斯?肯德爾(Amoskendall)
去各州的銀行那裡,詢問它們是否願意接受這筆存款並提供原來由第二銀行負責的業務。之所以這樣做並非毫無
用處,因為這些州銀行雖然可以接受此業務,但大部分人還是害怕同比德爾作對的。肯德爾發現這些銀行越是靠
近費城,這種顧慮就越大。
在巴爾的摩,肯德爾給傑克遜寫了一封信:「這裡的地方銀行都是第二銀行的盟友。」[35]波士頓的銀行家
膽大些,以自己的名譽為這些政府存款的安全性擔保。即使是這些勇敢的銀行家,他們也要求:傑克遜要想這樣
做就必須果斷地、及時地做到。因為比德爾肯定會報復那些幫助傑克遜的銀行,一旦這些銀行遭遇現金短缺的問
題,它們就將面臨倒閉。所以,肯德爾這樣描述這些銀行家的想法:要麼立即從第二銀行取出這些錢,要麼壓根
兒就別取。
從在銀行界的眼線那裡得知總統的計畫之後,比德爾就設計了應對措施。他對銀行的同事說:「第二銀行沒
有錯,但由於政府不能控制、管理它,所以在政府眼中這就是第二銀行犯下的最大的錯誤。當他們掌權時,我們
自然就被視為破壞管理的搗蛋分子。」[36]在第二銀行問題上,比德爾拒絕向傑克遜屈服。「應該清楚,哪怕是
再小的讓步對我們也意味深重。我們不得不發動保護第二銀行的戰鬥,好讓他們知道他們根本沒有控制第二銀行
的權力。」
後來比德爾就被指控與第一次「緊縮銀根」事件有關,而且他自己也承認那件事引發的後果與他原來的打算
是相悖的。此時的比德爾明白:傑克遜的目的不是打敗第二銀行而是殺死它。於是,比德爾準備了另一套應對方
案。「只需要半個小時,我就能找到值得信賴的 6 個總裁、12 個出納員、50 個經紀人、100 個銀行董事幫忙,掃
除哥倫比亞地區所有的障礙。」在比德爾確定了向哪些官員行賄時,他也針對總統可能發動的任何進攻做好了充
足的準備。他說:「我們必須陪總統玩下去。」
1833 年,總統傑克遜終於出擊了,他召集了一次內閣特別會議,在會議上他向所有的議員宣佈了自己要將所
有政府儲蓄從第二銀行賬戶上立即取走的決議。在匆匆完成了針對第二銀行的憲法論證後,他說:「這場同第二
銀行的戰鬥是『自由鬥爭史』的一部分。」國王和專政一去不復返,但這場爭取獨立自主的戰爭還在繼續。「對
國民來說,財富和權力集中到貴族階層手中是最可怕的。這些精明的富人總是能夠有辦法為了一己私利而阻止國
民享有自由的權利。」[37]比德爾控制的第二銀行已經擁有很大的權力,它控制了整個貨幣流通環節、控制了物
價並能以利率和貼水率的形式向國民「徵稅」。建國者帶領我們反對專制、爭取自由。但革命尚未成功,繼續努
力、繼續戰鬥是我們「神聖的使命」。
比德爾的信息四通八達,甚至在傑克遜還未宣佈自己的決定之前就已經有人偷偷告訴了他。比德爾隨後就發
動了反擊,他繼續回籠貨幣、限制信用,貨幣很快便出現了緊缺。面對別人的質疑,比德爾解釋自己之所以這樣
做是為了應對由於總統輕率的決議而產生的經營性風險。人們明白他有更大的意圖:使第二銀行成為不受政府控
制的私人銀行。與此同時,他的賄賂計畫也在穩步進行。對於那些承認自己「犯了錯」的傑克遜的盟友,比德爾
都給予了他們銀行董事職位或其他豐盛的回報。
比德爾減少貨幣供給無疑是一件「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紐約海關負責人塞繆爾?斯沃濤特(Samuel
Swartout)拒絕了比德爾的賄賂,並將貨幣供給減少給金融市場造成影響一事寫信告訴了第二銀行董事會。斯沃
濤特聲稱:「情況變得很糟糕,除了依靠你們(第二銀行)別無希望,你們必須表現出慷慨的一面……我們需要
援助。想必你們也不想看到這種情形吧?」[38]比德爾認同了斯沃濤特的說法,斯沃濤特又說:「這種糟糕的情
況已成為事實,但你能減輕這種糟糕的形勢……親愛的朋友,我是在以朋友的身份對你說這些。這是第二銀行向
上帝和世界展示自己的機會……既然它有這樣的實力,那就讓這種實力展現出來吧。」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11)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26 本章字數:1000
然而比德爾卻沒有這種想法,比德爾將銀根收得更緊。恐慌向瘟疫一樣在紐約、波士頓和費城擴散開來。銀
行大批倒閉,儲戶們的存款一夜之間化為了泡影。比德爾給第二銀行波士頓分行經理寫信:「我的觀點就是這麼
簡單。一個人被認定有問題的時候,他對這個政 Dang 的忠誠就會瓦解。只有當更多人的利益也受到侵害的時候,
才可以給議會造成一些壓力。如果我們能夠在沉默中保持實力,也許第二銀行就能保住,所有的機構才能擺脫危
險。第二銀行不能屈服。對於政府的做法我們不能被嚇倒或被哄騙,不然這就將成為『政府採取的措施是無害』
的有力證據,那樣的話第二銀行就只能被無限期拖住了。只有不受控制,我們才能保證安全。英勇能夠帶來勝利,
儘管不是馬上獲得。我堅信第二銀行最終會重新得到這些存款,並再次獲得經營特許權,但這種情況什麼時候會
出現卻很難推測。」[39]
但從事後的幾個星期來看,事情並不像比德爾想像的那樣。1834 年 2 月,比德爾曾寫道:「第二銀行的前
途很灰暗、很渺茫。」[40]但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他變得更堅定了。「我主意已定,銀行可以倒閉,商人可以破
產,唯獨第二銀行不能倒。」比德爾有個叔叔是海軍高級軍官,比德爾曾問過他一個問題:帆船在有風的天氣裡
怎樣才能減少受風面積呢?叔叔的回答是:縮帆。比德爾說:「對付第二銀行問題也一樣,我們要縮帆以減少
『受風面積』,從而達到安全駛出現在這個『多風』地帶,安全度過剩下兩年時間的目的。要是找不到避風港,
我們就只能祈禱上帝保佑我們的『船』不出問題了。總統傑克遜曾率部隊對佛羅里達的印第安人進行了血腥的征
服,從此聲望大增。但如果他想用同樣的辦法征服第二銀行的話,那他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的對手不是印第安
人而是強大的銀行家……否則他還是提早回阿拉伯半島養老好了。」
比德爾破壞經濟的熱情和能力讓傑克遜堅定了一個看法:這些有錢人是一切災難的幕後黑手。第二銀行手中
的權力太大了,基於此傑克遜必須打垮它。儘管關閉它會產生不良的後果,但他堅定了要這樣做的決心。傑克遜
對馬丁?范布倫說:「那些拜金主義者向我請願,以期恢復第二銀行的政府存款。我要是這樣做的話就把我的右手
剁掉。很多人信奉金錢,而我只信奉上帝。」傑克遜相信自己是在為上帝(民主)服務,他與比德爾對抗也是這
樣。「良心告訴我,殺死第二銀行這個『破壞魔鬼』是正確的。我毫無畏懼,因為我是在為上帝和國家做事。」
[41]
正文 第二章 銀行之戰(12)
TxtTW.com TXT 台灣 更新時間:2008-7-29 10:11:27 本章字數:2295
傑克遜認為根本沒有什麼國民性災難,關閉第二銀行只會給一部分人——借債生活的人、股市裡的投機者、
靠貸款做生意的人——帶來痛苦,但對整個國家來說卻是一件好事。[42]
事實上,受關閉第二銀行影響的人遠比傑克遜原設想的範圍大。包括銀行家、經紀人、商人在內的六千餘人
向總統聯名請願力保第二銀行,「饒了我們吧,總統先生!」但是傑克遜拒絕考慮,「別找我,先生們!去求魔
鬼……去找尼古拉斯?比德爾。我這裡沒有錢……比德爾控制著錢。比德爾的金庫裡有幾百萬美元,而你們卻來我
這裡求我幫助你們避免破產……你們找我安德魯?傑克遜是很荒謬的。政府不可能向魔鬼屈服。」[43]
這場鬥爭儼然成了傑克遜和比德爾個人之間的爭鬥。傑克遜對副總統說:「范布倫先生,第二銀行想殺死我。
我告訴你,我要殺死它。」[44]
事實上,傑克遜做到了。比德爾在國會裡的朋友一個一個拋棄了他,因為國民將所有的責任都歸到了他的頭
上而不是傑克遜的頭上。亨利?克萊說服參議院「傑克遜要承擔部分責任」,而國會卻放過了傑克遜和第二銀行。
比德爾不得不表現出仁慈的一面,他努力消除了國民的恐慌。但這樣做並沒有得到國民的諒解,因為很明顯他本
可以早點這樣做。
1834 年國會裡出現的爭鬥的情況顯得很激烈。費城裡一群暴徒反對第二銀行和比德爾,他們的騷亂甚至迫使
第二銀行的董事會決定,在通往比德爾家的路上設置路障並派保鏢保護他。這樣比德爾及其家人的安全就有了保
障,但輝格 Dang(代表資本家利益的 Dang 派對自己的稱呼)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甚至是原先大力支持第二銀行的輝格 Dang 人也拋棄了比德爾。紐約輝格 Dang 領袖瑟洛?威德(thurlow
Weed)說:「近來的總統大選的結果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它結束了這場銀行之戰……這些年我們一直艱難地支
持著第二銀行,現在我們的 Dang 和銀行都輸了,可是,肩上的負擔卻沒有了。」[45]
可是比德爾沒有放棄,他召集剩下的人繼續同傑克遜作戰,同傑克遜的接班人——馬丁?范布倫作戰。丹尼
爾?韋伯斯特催促比德爾用錢和自己的影響力與民主主義者鬥爭。但是,在公共場合他一直同比德爾保持距離。他
給銀行董事寫了一封信:「你一定要拚搏,不要讓別人知道,只要你自己知道就行了。」[46]他後來又寫了一封
信,但只有一個詞——「奮力一搏」。
但比德爾做的一切都是徒勞。他將民主主義者視為一群「烏合之眾」[47],但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群人
的新領袖在 1836 年登上總統寶座。與此同時,第二銀行的經營期也到頭了,他現在必須給其找一個新家。第二銀
行退出了歷史舞台,它搖身一變成了賓夕法尼亞銀行。栗子大街上的大理石建築仍是它的總部所在地,但它已經
沒有了在其他州的分支機構和聯邦政府的庇護。
對比德爾而言,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勝利,幾個月之後他會有一個大的勝利,儘管是精神層面的。傑克遜戰勝
了比德爾,第二銀行被關閉之後,民主主義者本以為貨幣供給會掌握在國民手中,但他們錯了,此時銀行資本家
對貨幣供給的控制更嚴厲了。沒有了第二銀行的監控,全美幾百家銀行肆無忌憚地發行紙幣,造成了針對日用品
在內的各種物品投機氾濫的局面。面對瘋狂的投機,傑克遜一籌莫展,但他可以利用土地進行旁敲側擊。1836 年
7 月,他規定買賣公共土地必須使用金銀這樣的硬通貨。
這項措施打擊了投機土地的囂張氣焰,但它也擾亂了整個貨幣流通體系。金銀源源不斷地從東部(國家的經
濟中心)流到了西部(土地所在地)。一名東部的銀行家略顯誇張地說:「東部最需要金銀,而土地買賣讓金銀
流到了西部這個完全不需要它們的地方。」[48]另一個知情人士說:「整個國家的貨幣系統都亂了——成千上萬
的硬幣從各個方向流到了沒用的地方。貨幣從北方流到了南方,從東部流到了西部。」
來自國內的危機還沒解決,來自國外的危機又不期而至。因為到美國搞投機已經成了大西洋彼岸保持繁榮的
一個手段,在傑克遜實施「硬通貨政策」時,英格蘭銀行通過提高利率,收縮信貸進行投機。在英國市場上棉花
價格大跌,這對作為英國棉花主要供應商的美國南方的種植園主和經紀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受此影響,新
奧爾良的數家公司倒閉了,隨後紐約的公司也倒閉了。此時,局部性危機在全美拉響了警報。
尼古拉斯?比德爾指責傑克遜和他的民主主義者,他認為美國是在自作自受。「對抗第二銀行,歧視紙幣,
美國國民太不明智了。」[49]比德爾抱怨。民主主義者受挫了,比德爾顯得很高興,儘管這場危機將摧毀美國的
經濟,也將摧毀他的銀行。
1839 年,比德爾以身體狀況不佳為由提出了辭呈,但他真實的目的是為競選總統做準備。1840 年對「資本
Dang」來說是一個好年頭,比德爾也自欺欺人地認為國民會選他這個知名的銀行家做總統。但比德爾又錯了,沒
有人理會他,選民選擇了威廉?亨利?哈里森 。和傑克遜一樣,威廉?亨利?哈里森原來也是將軍,不同的是,他
是輝格 Dang 人。
1841 年,比德爾遭到了更大的打擊,他的銀行在醜聞中破產了。後來查爾斯?狄更斯在一天傍晚來到了費城,
他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
「睡覺之前,透過臥室的窗戶我看到街的對面聳立著一座大理石建築,看起來陰森、冷清。我想這是由於憂
鬱的夜色的原因吧,等天亮了恐怕就是另一番熱鬧景象了——成群的人在那裡進進出出。但天亮之後,它還是那
樣陰森、冷清、毫無生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個建築的名字和作用……後來我才知道,這裡是財富的墳墓、
投資的塋塚,它就是鼎鼎有名的美國第二銀行總部。」[50]

TxtTW.com txt 臺灣,繁體 TXT 小說下載論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