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对青少年病态追星的探讨

◎段兴利

摘要: 病态追星指的是由于个体过度爱慕、追求和崇拜明星而产生的对明星的
特殊嗜好, 并使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受到损害的一种现象, 具体表现为成瘾者毫无
节制地终日沉溺于对明星的关注和幻想之中, 并由此而产生身心依赖现象。来自明
星的吸引力、青少年自身的推动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力是造成青少年病态追星的主
要因素。它们相互渗透、共同作用, 在其“合力”作用下, 极易导致一些青少年病态追
星。本文在分析青少年病态追星的思路上有其创新之处。
关键词: 明星 青少年 外界环境 病态追星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一、问题的由来
现年 28 岁的兰州女子杨丽娟, 1994 年( 15 岁, 初二) 梦见香港艺人刘德华拉着她的手在
草坪上说话, 醒来后就向父母表态“非刘德华不嫁”。从此她开始痴迷刘德华, 至今已经 13 年。
在这 13 年里, 杨丽娟不上学、不工作, 全职“狂追”刘德华。
少女追星, 耗时十三载, 花费十万元, 最终导致老父自杀, 而她至今仍执迷不悟, 这事情既
荒谬而又让人感到震撼。无独有偶, 一名何炅的粉丝竟主动找到媒体称要“效仿杨丽娟”; 4 月
3 日出版的某报刊登了对“人造李湘”的大篇幅专访, 报道称 17 岁女生李瑶欲通过整容变成李
湘的模样, 来争演电影角色, 尽管国内外有许多学者研究认为青少年追星是一种自然、普遍、
正常的成长现象, 偶像崇拜是处于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现象, 只不过不同的孩子崇拜程度
不同, 不同时代崇拜对象不同。但对于杨丽娟等这样的追星方式与程度, 就是不正常的了, 是
一种“病态追星”( 或称追星成瘾) 。所以, 这些事件一经披露就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二、病态追星的特点
病态追星, 指的是随着各路明星( 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 的出现而使个体产生的一
种行为成瘾现象, 即由于个体过度爱慕、追求和崇拜明星而产生的对明星的特殊嗜好, 并使自
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受到损害的一种现象, 具体表现为成瘾者毫无节制地终日沉溺于对明星
的关注和幻想之中, 并由此而产生身心依赖现象。病态追星作为一种成瘾行为, 既具有成瘾行
为的共同特征, 又有其自身特点。概括起来,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痴迷状态。这是指青少年在追星过程中出现的非理智性的行为, 它包括: 完全认同( 对偶
像的言论和行为给予无条件的支持) 、迷恋( 在情感上对偶像极为依赖, 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
・ 70 ・
幻想) 、行为投入( 花费较多的金钱和精力去从事支持或与偶像有关的活动) 。在心理机制上,
它时常表现为情感失控、情绪狂热、缺乏正常的独立自主精神。它使大量的青少年为“追星”耗
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而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成瘾者沉溺于对明星的爱慕、追求
和崇拜, 其思维、情绪和行为都被明星的一举一动所控制, 在无法和明星接触时会体验到强烈
的渴望, 一旦和明星接触就会出现思维和行为失控, 往往欲罢不能, 难以自拔。
欣快感与虚空状态。对明星的追逐成为成瘾者应付环境和追求某种主观体验的一种策
略。通过追星, 成瘾者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的焦虑, 体验到一种因自我错位带来的欣快感和解脱
感, 获得一些安宁、逃避甚至是麻木的效果。它使大量的少男少女们生活在一个非现实的世界
之中, 沉迷于虚幻。
耐受性。成瘾者的追星乐趣必须通过更多的投入程度或是更长久的追星要求才能获得原
来程度的满足。
戒断反应。当成瘾者被迫停止追星时, 会产生挫败的情绪体验, 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神
不宁、焦躁不安以及颤抖、乏力等症状, 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 危害个人安全和社
会安定。
与现实的冲突。由于对追星投入过多的金钱、时间与精力, 成瘾者无暇顾及现实生活, 由
此引发一系列矛盾冲突, 如家庭矛盾的增多, 社会活动减少, 工作学习无法完成, 个人的其他
兴趣丧失, 等等。由于“追星”现象的盲目性、狂热性等非认知和非理性特点往往使很多青少年
丧失理智, 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对明星的崇拜和追逐上, 在浪费了大好的受教育机会的同时,
也妨碍了其个性、自主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进而影响了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还有的
青少年对明星痴迷的并非深刻的内容, 仅仅是他们的外表( 如漂亮的脸蛋、潇洒的风度等) , 而
且经常以这样的标准去交友, 甚至“指导”自己的未来, 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设计一种看不见的
“陷阱”。当代少男少女们对明星的这种狂热性, 也将会付出极其沉重的发展代价。
三、病态追星的原因
( 一) 来自明星的吸引力
人际吸引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表明, 个体的能力、外貌、相似、熟悉等因素
会大大影响人际吸引的程度。大众传媒( 如广播、影视、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网络等) 对明星的
“声”、“形”、“事”等加以高频率、大容量、立体式的“包装”, 使得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家喻户晓, 从
而形成比其他领域的明星强大得多的名人效应和轰动效应。这一切都为病态追星的出现准备
了社会前提条件。
外貌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 人们更加喜欢那些外貌漂亮的人。为
什么漂亮的人受人喜欢呢? 伯斯奇德和沃尔斯特列举四条理由: 第一, 我们从各方面的习得知
道, 漂亮的人才值得爱, 不论电影还是其他文学作品中, 被爱的人常常是漂亮的, 因此, 美貌起
到了爱的反应线索的作用。第二, 同漂亮的人在一起, 在别人面前就显得荣耀和光彩。第三, 人
们有个老框框, 就是认为漂亮的人还有其他方面好的属性, 即光环效应。第四, 漂亮的人看着
就舒服, 使人有美的满足感。青少年渴望爱情和美丽的仪表, 渴望理解和接纳。从个人特质上
看, 经过精心包装后的明星, 几乎都有漂亮的外表、潇洒的风度、富有人情味的谈吐, 而这些都
是一般人难以达到而又渴求的。明星这些颇具魅力的人际吸引因素首先便会赢得青少年尤其
是异性青少年的迷恋和倾倒。明星的作品如歌曲, 以通俗易懂的歌词, 朗朗上口的曲调, 切合
实际感受的主题内容, 唱出青少年的心声, 表现了青少年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所以它们在一定
程度上对青少年起到了特有的理解、慰藉、激励、指导、娱乐乃至宣泄作用。加之明星十分投入
・ 71 ・
的表演及传媒的夸张渲染, 很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青少年从对歌曲本身的喜爱会反过来
强化他们对歌星本人的喜爱, 从而形成“爱屋及乌”的效应。
人们彼此之间的某些相似特征是导致相互喜欢与吸引的重要因素。人们通常喜欢那些在
各方面与自己存在着某种程度相似的人。强化理论认为其原因是他人表现出与自己相似态度
以及其他的一些特征, 对自己是一种社会性支持, 具有相当高的强化力量。所以彼此之间的吸
引力便产生了。另外, 在相似引起喜欢的问题上有一个重要现象, 那就是对于相似性过分夸大
的倾向。明星的年龄与青少年较为接近, 心理相融, 行为相似性较高, 行为思想容易引起青少
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种相似性也是导致青少年病态追星的一个原因。明星所取得的事业
的成功, 社会知名度、鲜花和掌声、丰厚的收入、优越的生活条件等都是青少年羡慕和追求的
内容, 都会强烈地吸引着青少年。
由此可见, 来自明星的吸引力是导致青少年“追星”成瘾的重要原因。然而, 现实表明, 并
非每一位喜欢明星的青少年都会出现病态追星现象, 明星仅仅提供了成瘾的可能性, 他们自
身的有关因素也是病态追星的一种推动力。
( 二) 青少年自身的推动力
如果我们把来自明星的吸引理解为导致青少年病态追星的外部原因, 那么他们自身生
理、心理和人格特质的推动则是促成其“追星”成瘾的内部原因, 即把对娱乐、竞技等活动从单
纯的欣赏角度升温到对个人的疯狂崇拜, 我们认为其中是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原因的。
1.青少年的生理因素。
病态追星是由于个体长时间沉溺于对明星的幻想而引起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生理理论认为人脑中有“快乐中枢”, 每当追星成瘾者幻想明星时, 它会
对大脑进行化学反应式的刺激, 并释放一种名为多巴胺的物质, 进而使人产生快感。如果这种
刺激是经常性的, 大脑会强化自身的这种化学反应, 从而产生成瘾行为。
2.青少年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将明星崇拜定义为个体认同与模仿明星的言行及其自身价值的过程, 是个体将自
己内心的愿望、欲求、理想、情感和信念向外的投射和放大, 本质上是一种深层自我的现实化
和理想化。青少年的病态追星也有其特殊的心理原因。
崇拜心理 青少年所崇拜的明星, 男性大多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扮演的角色也多是义胆
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 女性则长相迷人、气质外溢, 扮演的角色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
温柔的亭亭玉女。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他们对偶
像的崇拜到了爱屋及乌的程度, 把个人的喜、怒、哀、乐与自己崇拜的明星联系在一起, 甚至连
自己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等都一味地模仿明星, 这样的追星势必会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关注。
性爱心理 进入“性器欲期”后, 青少年生理上逐渐走向成熟, 性别特征逐渐明显, 逐渐萌
发了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 他们感情敏感、丰富, 容易动情并因此而陷入感情的旋涡中①, 他们
在困惑、羞怯、茫然中开始萌发异性恋的朦胧欲求。然而, 由于青春期所特有的羞涩、自闭等心
理的影响, 其在对异性的行为上往往又表现得特别的紧张, 只是暗暗地“从外而内”地将符合
自己情趣的异性偶像移植进自己感情萌动的处女地上, 每个青少年都有一个自己理想爱人的
轮廓, 然后倾其身心去侍候心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而那些外表英俊、漂亮的、被传媒
精心包装美化了的明星自然便成了少男少女理想中“异性恋”的最佳人选, 加之其脱离现实生
活的舞台形象, 往往让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形成一种完美的形象, 进而成为其意念中爱恋的对
象甚至于达到疯狂的程度。由此他们开始了长久的幻想岁月。不断地想象“理想自我”与异性
・ 72 ・
偶像之间上演着类似于影视剧中感人至深的浪漫故事, 而且感情投入、用情专一, 不容许他人
对自己的异性偶像明星有所玷污。在这方面, 女性由于天生的多愁善感、感情内隐而且丰富, 对
外在形象“高大”的男性明星有更大的情感依托的需要, 因此她们对异性偶像明星追慕的“发
烧”程度明显高于男性。那些不怕风吹雨淋守候明星下榻的宾馆前等待签名的多为女性“追星
族员”, 更有少女在演出现场壮起胆子冲破重重阻拦奔上台去拥抱亲吻向往已久的男性明星。
正如霍妮所言: “对有关自己的理想意象开始只是向往, 进一步则是努力去实行”。
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在个人或团体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下所引发的个体的行为或观
点的变化, 即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一集团的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从而作出同质性的行为。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处于不成熟和不完善时期, 即使个人的自主性有
所发展, 但在心理上仍需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和契合, 即在做出个人行为时, 仍然要在心理上得
到周围人尤其是其同龄群体的认同和支持, 所以一旦自己的言行与周围人不一致, 或自己的
观点有别于大多数人的意见时, 他就会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来自外界的压力②, 迫使自己不得
不改变最初的想法, 从而参与到团体的思想和行为中, 以期与之达成一致以克服由脱离群体
而产生的孤独感。因此, 当同学、朋友们都在谈论某一明星时, 自己就会耳濡目染地接受这一方
面的信息, 为了能够取得团体的一致性, 个体将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中。于是便收集阅读明
星的传闻报道, 从生辰星座、身高体重、兴趣爱好、服装品牌到恋爱情史, 如数家珍; 购买偶像的
画册、唱片, 收藏明星的种种歌带, 听他唱的每一首歌曲, 看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 理“明星”式
发型, 穿“明星”式服装, 讲“明星”味语言, 仿佛自己也成了明星。
模仿心理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 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 从而自觉或
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一致。青少年的一个最明显的个性特点就是表演性人格, 也就
是说“舞台上的自我”。所谓“舞台上的自我”是指个体无论何时何地都感觉到自己是众人注目
的焦点, 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 在感觉上都如同是舞台上的明星, 受到万众瞩
目。青少年渴望自主、期待展示自我、希望自己成为大家注目的中心。而各路明星恰恰是舞台
上的主角。他们通过其面具式舞台自我展示, 吸引了无数追星族的目光进而形成狂热的崇拜。
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似乎都能形成一个时尚, 引导一个潮流, 代表一种精神。所以, 为了能够
与之趋同, 达到相似的“舞台”效果, 许多青少年开始学着染五颜六色的头发、穿别具特色的服
装、说另类的语言, 片面地仿照他人的行为并使自己与他人相同。
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是有需求的, 按照层次的不同可分为生理
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归属和爱的需要恰巧是青
少年所需面对的最主要问题。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 儿童时期往往对父母都有一种强烈的养
育式的依恋, 随着儿童摆脱了“俄底普斯情结”, 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和认同作用逐渐萎缩, 一直
生活在父母影子中的青少年开始向自主性、独立性发展。脱离了对父母依赖而产生的“情感真
空”需要有“替代品”来填补, 比如同龄伙伴。但是对于自己的一些“隐私”和自认为比较重要的
问题, 他们仍然常常缺乏诉说的对象, 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时期心理的封闭倾向使他们难以
与父母、老师建立亲密无间的深层沟通, 而身边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同学又难以具备足够的权
威感和吸引力。与父母和老师的交往更多地会带来限制和训导, 与同学的交往有时也会留下
一些磨擦、误会和不快。在走出家庭的狭小天地逐渐走入纷繁复杂的社会时, 他们会发现父母
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于是他们对父母形象的依恋便产生了动摇, 特别是当他们在社会实
践中体味到“现实自我”之无能为力又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必需的援助时, 他们便把仰慕的眼
光从父母身上移开, 而在其他成人当中寻求对空缺的内心偶像的补位。于是, 青少年又进人新
・ 73 ・
一轮的“偶像崇拜期”。在寻求新偶像过程中, 青少年开始以社会影响力大小和社会认可程度
来衡量, 而不能把内在品质、文化涵养及其对社会的奉献放在首位来权衡和抉择偶像。这样,
那些能在银幕、舞台、赛场上掀起轰动效应的、众目所瞩的影视、歌舞、体育明星便长驱直入,
成为青少年偶像宝座的“座上客”。因而就把对父母的依赖感移情到对偶像人物的依恋, 转向
寻求一种遥远的亲密感来满足其归属与爱的需要。此种情感依恋和归属需要可以使青少年在
偶像崇拜过程中满腔热情地向偶像倾诉以寻求偶像的理解和支持, 也可以让青少年表现出对
自己崇拜的偶像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行为。
人格缺陷 缺陷人格理论认为, 成瘾行为与人格因素有关, 是否成瘾, 更取决于成瘾者自
身的某些人格特质, 一定的人格倾向使个体易于沉溺。和同龄女生不同, 杨丽娟不爱说话, 一
家三口冬天一起出门晒太阳的时候, 也是三个人都不互相说话, 老杨和妻子坐在院子里, 杨丽
娟总是一副姿势, 双手抱胸, 站在那里; 杨家三口和邻居的交流、沟通非常少, 几乎没有, 在媒
体大规模报道杨丽娟事件之前, 三口人很少出家门; 她没有谈过一次恋爱, 也没有一个朋友;
她对父母的态度非常不好, 尤其是对父亲, 动不动就呵斥, 甚至动手打父亲, 有一次父亲为她
买来一碗凉面, 结果她嫌凉面中的醋放的太多, 当着记者的面, 就摔到地上, 还骂父母; 作为女
儿, 她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己的感情冲动出发, 从没顾及自己的父母的困难处境, 认为父母为
自己所做的是理所当然, 她拿全家的幸福和父亲的生命为代价, 来满足自己追星的欲望, 表现
为极度的自私和心理性格的缺陷。可见, 青少年个体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的敏感、抑郁、脆弱、
多疑、兴趣单一、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性格孤僻、认知能力差、自我评价偏低等缺
陷, 容易使他们病态追星。
( 三) 环境的影响力
社会化理论认为, 环境对个体社会化的内容、质量和进程均有重要影响。在造成青少年
“追星”成瘾的原因体系中, 外界的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指涉家庭
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起点, 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深刻的作用。家庭中影响
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 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气氛尤为重要。所谓教养方式即是父母
对子女教育、训练、哺育的社会化方式。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教养态度, 二是教养行为。教养态
度是指父母在教育、哺育子女时所持的知识、信念、情绪及行为倾向; 教养行为是指父母在教
育、哺育子女时所采取的实际行动。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杨雄认为, 大多数人都在青春期
产生过偶像崇拜, “但随着成长, 人生经历增多, 追星的崇拜热情会逐步减退, 成为一种理性的
喜欢”。但正常的行为为何最终演变成病态的疯狂? 很明显, 杨丽娟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作
为父母对孩子没有尽到教育之责, 只是一味地纵容娇宠, 溺爱呵护。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 也
不管家庭能否做到, 都不顾一切地去满足。杨家人爱女心切, 女儿的一切愿望无条件地满足,
为了达到让女儿见刘德华一面的目的, 竟然不惜倾家荡产, 甚至付出生命, 这种爱是溺爱甚至
是扭曲的爱。“在利益驱动多样化、大众传媒商业化的背景下, 思想尚不成熟、辨别能力不足的
青少年, 很容易接受媒体炒作的暗示。此时, 家庭教育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火
墙。然而, 杨丽娟父母对女儿的非理智行为并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杨雄指出: “父母不顾一
切地完全满足杨丽娟的要求, 这就给了她一个强烈的信号, 即她的行为是被支持的”。
青少年在校期间 ,学习任务较为繁重, 面临巨大的升学和就业压力 , 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由
此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青少年遇到这些烦恼或产生心理障碍时,往往会投身
于对偶像的崇拜, 以掩盖学业和就业压力给自己带来的难以排遣的恐惧、焦虑和沮丧。学校文
・ 74 ・
化生活单调, 艺术教育缺乏活力也是造成病态追星的重要原因。学校的音乐教学应怎样引导
学生欣赏严肃高雅的作品以及怎样引导学生欣赏流行歌曲等, 都是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加
以改革的问题。胡守钧认为, 学校教育的缺乏, 是造成杨丽娟悲剧的一个原因。“可以对比的一
个现象是, 文化素质越高, 对明星的迷恋就越少。比如追星族大多由中学生构成, 而在高校里,
大学生追星的情况相对较少, 迷恋程度也较其他青少年低。”杨丽娟 1995 年就已辍学在家, 一
心疯狂追星。胡守钧认为, 正是“教育的缺乏, 使她无法建立起理性思维”。
大众传播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谓大众传播是以报刊、图书、电
影、广播、电视、网络等为工具, 面向大众的信息沟通方式。大众传播迅速地向人们提供有关社
会事件和社会变革的信息, 还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角色模式、角色评价、价值标准、行为规范
等, 对个体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处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受大众文化媒介
的影响, 而他们的艺术素养又不够, 缺乏审美辨别力, 加之商品经济的刺激, 使电台、电视、报刊
杂志等对流行歌曲、歌星过多的关注和宣传, 导致我们的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 甚至
达到“狂”的地步。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在宣传报道中, 传媒原本应
该是清醒剂, 有良知, 有社会责任感, 对追星现象应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但事实上, 部分传媒
在商业目的的引诱下, 表现出鼓励和怂恿的姿态, 一边推行造星运动, 一边又炒作粉丝现象, 双
管齐下, 把追星行为引入了一个病态阶段。在疯狂粉丝的制造上, 媒体要负很大的责任, 粉丝越
疯狂, 报道就越热烈, 烘托一种热闹开心的氛围, 让粉丝自我感觉良好。灌输式宣传、大规模广
告宣传、做时尚代言人、神话明星, 这些都是制造粉丝的手段。有些媒体为了经济利益, 进行不
负责任的炒作, 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推波助澜, 制造效应, 无形中成为杨家这次追星之旅的很不
光彩的鼓动者, 可以说间接地导致了杨丽娟悲剧的产生。只要一心追逐眼球经济的娱乐传媒
还在, 只要我们的娱乐传媒还依然为了销量、为了金钱, 忽视和抛弃了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味迎合粉丝的需求, 只要粉丝疯狂追星的行为依然还是明星魅力指数比拼的依据, 杨丽娟
就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追星的牺牲品。

注:
①杨丽娟就是因 15 岁那一年梦见刘德华拉着她的手在草坪上说话, 从此她开始痴迷刘德华, 至今已经 13 年;
②青少年因害怕与众不同而被同伴孤立、视为“另类”, 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这种随大流和不甘落后的心理使一
些青少年将偶像崇拜看作一种时尚而去崇拜同伴们公认的偶像, 使自己与周围同伴有共同语言、融为一体而免
于群体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石红刚: “一个追星丈夫的狂想岁月”, 《医药与保健》2003 年第 7 期, 第 25 页;
2.邵道生: “‘追星热’的社会学思考”, 《青年研究》1994 年第 2 期, 第 37 页;
3.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 《社会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192 页;
4.罗晓珍: “当前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原因分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年第 3 期, 第 10 页;
5.孙天威: “对青少年追星现象的心理学分析及教育策略”, 《教学与管理》2002 年第 6 期, 第 22 页。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许 臻

・ 7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