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第一章

1. 文学起源于劳动的实践。
2. 文学记录开始于商朝。
3. 文学产生初期,和巫术是分不开的。
4. 文字成为巫师的法宝、符咒和占卜的记录。
5. 卜辞在殷墟被发现。
6. 卜辞让我们明确了中国文学的信史时代,是起源于商朝。
7. 卜辞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
8. 卜辞反映了父系制社会。
9. 《易经》是为统治阶级的筮书,由巫术之流编纂而成的。
10. 《易经》用的是草,称为筮;卜辞用的是龟,称为卜。
11. “五经”指《诗经》《周易》《尚书》《礼记》和《春秋》。
12. 《尚书》是五经之一,又称为《书经》,是上古帝王之书。
13. 《尚书》大多记言,书分《虞》《夏》《商》《周》四部分。
14. 《尚书》中的《盘庚》记录了商朝中兴贤主主要迁都到殷地的原因的三次讲演。
15. 神话材料保存的较多的是《山海经》《楚辞》《淮南子》。
16. 神话故事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

第二章
1.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称《诗》或《诗三百》,流传下来共有 305 篇。
2. 《诗经》产生于周初,止于春秋中期,反映了周朝兴亡的治乱之际。
3. 《诗经》体制:《风》《雅》《颂》。
4. 《风》是民间歌谣。
5. 《雅》是宫廷乐歌。
6.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称为民族史诗的代表作,记
述了周朝的开国史。
7. 《颂》是宗教诗,以《周颂》为代表。
8. 变《风》变《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剥削阶级的罪恶。
9. 诗经的六义:风(感化)、雅(矫正)、颂(歌颂)、赋(陈述铺叙 )、比(譬喻)、兴
(借助)。
10. 《诗经》最大的特色是在创作上初步建立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第三章
1. 散文种类:历史散文,哲理散文。
2.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历史和散文。
3. 《周诰》是周初的散文代表,是中国最古的散文类型。
4. 《春秋》是编年体散文,出于孔子,记载了列国的史事。
5. 《左传》是战国时代最优秀的历史散文作品,采取了《春秋》的大纲及参考当时的各种史
籍。
6. 《国语》旧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国别史,以记言为主,杂有迷信思想,也揭露社会的矛盾。
7. 《战国策》是国别史,表现了纵横捭阖之术,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各国之间进行兼并的政治
局面,以及人民大众在残酷剥削下的痛苦生活。
8.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
9. 《老子》和《论语》是哲理散文,是门徒们的记录。
10. 墨翟是墨家的创始人,早受儒家之学,后却建立了与儒家对立的学派。
11. 《墨子》是论辩散文的创始,由墨子弟子们记录编辑而成。
12. 《墨子》论辩方法:辟、侔、援、推。
13. 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的继承者、发扬者。
14.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着浓厚的悲观厌世的虚无思想。
15. 荀卿是儒家的大师,以孔学为本,综合各家的思想。,加以补充修正,建立了一种新的儒
学。
16. 韩非是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荀子的学生,尊耕战之士,除五蠹(儒家、纵横家、游侠、
近侍之臣、商工之民)之民,重视法令、手段和权势。
17. 《吕氏春秋》是秦代文学,为吕不韦的门客编撰的,内容综合诸子,称为杂家。
18. 李斯的《谏逐客书》是秦代散文的佳作。

思想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儒家 孔子,荀子,孟子 《荀子》,《孟子》,《论语》
道家 庄子,老子 《庄子》,《道德经》
墨家 墨子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纵横家 李斯,张仪 《战国策》
杂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第四章
1. 战国后期的南方,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展了中国诗歌史上《诗经》以后的第二个春
天。
2. 《楚辞》是楚国诗歌的代表,保存着南方文化的特征和风格,都与《诗经》不同。
3. 《楚辞》文学中的特征来自于楚国的巫术迷信的风俗,如《离骚》中的天国,最为显著。
4. 屈原是《楚辞》的创造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出现的伟大诗人。
5. 屈原放逐前的主要作品:《橘颂》《九歌》。
6. 屈原放逐后的主要作品:《抽思》《思美人》《招魂》《离骚》《天问》《哀郢》《涉江》
《怀沙》。
7. 《橘颂》一文中,屈原以橘树岁寒不凋的品质来比拟自己受命不迁的精神。
8. 《九歌》是一套祭祀神鬼的舞曲,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
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
9. 《九歌》中,《国殇》通过剧烈的战斗的描写,对于那些为国牺牲的英勇战士,致以崇拜的
敬意。
10. 《礼魂》是全剧的尾声。
11. 《九歌》的原始材料,大部分是楚国民间的祭祀神曲,是南方各地流行的巫歌。
12. 《九歌》表现出屈原的爱国精神。
13. 《抽思》是屈原流放在汉北时的作品。
14. 《抽思》《思美人》是怀念怀王之作。
15. 《离骚》是屈原在放逐中的代表作品,是他一生中卓越的诗篇,也是中国古代最雄伟的长
诗。
16. 《天问》中,屈原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古代史事,提出了 100 多个问题。
17. 《招魂》是屈原为怀王客死异域而作。
18. 《哀郢》《涉江》叙述了屈原放逐江南的地点和流浪的路程。
19. 《怀沙》是屈原的绝命词。
20. 由诗经与楚辞,在我国最古的文学作品里,形成了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两个优良的传
统。
21. 宋玉的文风是屈原的继承者。
22. 《九辩》的作者是宋玉。

第五章
1. “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混合体。
2. “铺采摛文”“直书其事”是赋的特质。
3. 汉代文人以赋体来歌功颂德、敷张扬厉。
4. 汉赋一般缺少感情,缺少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5. 班固把赋同儒家的经典联系起来。
6. 汉赋发展: 贾谊、枚乘(初期),司马相如(全盛期),
扬雄、班固(模拟期),张衡、赵壹(转变期)
7. 贾谊的赋有《吊屈原赋》《鵩鸟赋》。
8. 枚乘现存作品是《七发》一篇。
9. 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是汉赋中的优秀作品。
10. 王褒是咏物赋的完成者。
11. 司马相如是汉赋中有代表性的作家,建立了定型的汉赋体。
12. 《子虚》《上林》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
13. 扬雄在辞赋方面,以屈原和司马相如为模拟对象。
14. 班固的有名作品是《两都赋》。
15. 蔡壹是汉代辞赋家的殿军,有《述行赋》。
16. 王粲《登楼赋》是建安赋中的代表作。
17. 魏晋以来,文学上骈俪的风气日益浓厚,因此这一期的赋,前人称为骈赋。

第六章
1. 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单纯的史事记载,并且反映出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
发展过程,揭露出史上各种矛盾斗争。
2. 《史记》体例: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3. 《史记》是纪传体,达到了古代散文的高峰,成为传记文学的典范。
4. 《史记》的文学价值在于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人民性。
5. 《史记》发扬了爱国精神,并且具有精粹的语言艺术。
6. 司马迁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描写人物。
7. 鲁迅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两句赞语,给予《史记》极高的评价。
8. 班彪写成了断代史的《汉书》。
9. 《汉书》的体制是帝纪、表、志、列传,起于汉高祖,止于王莽。
10. 《论衡》的作者是王充。

第七章
1.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歌辞。乐府中的民歌,是指那些来自民间的群众性创作。
2. 到了曹丕的《燕歌行》,才形成了纯粹的七言体。
3. 古诗十九首是完整的五言作品。
4. 古诗十九首的许多作品表现了离乡别井、征夫思妇的感情。
5. 这类描写离恨乡愁的抒情诗,是古诗十九首优秀的作品。
6. 到了东汉,五言体成熟以后,纯粹的叙事诗才发展出来。
7. 蔡琰的《悲愤诗》和无名氏的《孔雀东南飞》是长篇叙事诗的杰作。
8. 《孔雀东南飞》为中国五言叙事诗中独有的长篇。
9. 《孔雀东南飞》表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10. 《孔雀东南飞》通过高度的艺术技巧,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封建势力代表焦母和刘
兄。
11. 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死具有乐观主义的新生的积极精神。

第八章
1. 玄学在晋代兴盛起来。
2.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讨论文学的专篇。
3. 以气论文,始自曹丕。
4. 奏议书论是散文,铭诔诗赋是韵文。
5. 《文赋》的作者是陆机。
6. 《搜神记》的作者是干宝,内容是神鬼怪异之谈,也有一些民间的传说故事。

第九章
1. 建安代表诗人:三曹、建安七子。
2.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3.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4. 建安诗歌的特色,是运用新起的五言形式,从民歌吸收营养。
5. 建安诗人,大都用乐府旧曲,改作新词。
6. “建安风力”“建安风骨”是建安诗歌的赞誉。
7. 《诗经》以后,曹操的四言诗,最为杰出,尤其是《短歌行》。
8. 到了曹丕的《燕歌行》,七言诗体才正式成立。
9. 曹植的诗以曹丕称帝为结界。
10. 《诗品》以“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来评论曹植的诗。
11. 王粲是建安七子的代表。他的《七哀诗》尤为杰出。
12.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13. 作为正始文学的代表的,是阮籍和嵇康。
14. 五言诗到了阮籍,地位更为稳固了,作品有《咏怀诗》。
15. 太康诗人偏重修炼辞藻,代表人物是陆机和潘岳。
16. 左思在这个偏重形式的诗风里,独标异帜,大都富裕讽喻奇托,具有建安、正始的优良传
统。
17. 永嘉文学写的是家国之痛或抒愤世之情。
18. 强烈的爱国思想,贯穿了刘琨的作品。《扶风歌》是他的代表作。
19. 魏晋的游仙文学,以郭璞为代表。《游仙诗》是他的代表作。
20. 陶渊明是田园诗人。

第十章
1. 形式主义文学在南北朝滋长起来,当代作品最大的缺点,是内容贫乏。
2. 到了南北朝,有规律的长短体出现了。
3. 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分为描写风景的山水文学和被称为宫体的色情文学。
4. 真正用力加以客观描写山水的诗歌,是始于宋代的谢灵运。
5. 谢灵运和谢朓开了山水一派的诗风。
6. 到了郦道元的地理著作《水经注》是当代山水文学的著作。
7. 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具有山水文学的特色,是当代散文中的优秀作品。
8. 色情文学主要描写闺情,甚而及于男色。
9. 刘勰是《文心雕龙》的作者。他要求文质统一,处理适宜,才能提高文学的质量。
10. 南北朝时期的《诗品》的作者是钟嵘。
11. 钟嵘建立了历史法的批评方法。
12. 刘义庆是《世说新语》的作者。《世说新语》是一部轶事小说。
13. 吴均是《续齐谐记》的作者。《续齐谐记》是一部志怪小说。

第十一章
1. 南方民歌大都形式短小,内容主要是抒情,感情比较健康,风格清新。然而它们的内容总是
千篇一律,呈现出内容贫乏的缺点。
2. 南方民歌的代表:江南的《吴歌》,荆楚一带的《西曲》。
3. 这些民歌的主要形式是五言四句。
4. 北方民歌的内容方面偏重于社会生活,题材方面比南歌要广泛得多。
5. 《木兰诗》是北朝时代叙事诗的杰作。
6. 《木兰诗》反映出人民要求劳动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苦于抽丁的痛苦生活。
7. 刘宋时期,颜延之和谢灵运是元嘉诗坛的代表。
8. 鲍照在七言歌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9. 竟陵八友:王融、谢朓、任昉、沈约、陆倕、范云、萧琛、萧衍。
10. 声誉最高的是沈约和谢朓。
11. 齐永明体的诗人以谢朓为代表。
12. 五言小诗,到了谢朓,正式成为一种新诗体。
13. 陈代时期,徐陵的成就较高,已初步具有唐律的风格。
14. 北齐文学界最负重名的,是邢绍和魏收。
15. 从军、出塞是隋代诗歌的重要内容,成为唐代边塞诗的先声。

第十二章
1. 诗是唐代文学的代表。
2. 首先反对六朝文风的是王通的《中说》。
3. 柳冕初步建立了道统的文学,把文学与儒道合而为一。
4. 韩愈、柳宗元完成了唐代古文运动。
5. 韩愈主张尊儒排佛,质朴的散体形式。
6. 韩愈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散文,是司马迁以后杰出的散文家。
7. 柳宗元是韩愈古文运动中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
8. 唐代短篇小说被称为传奇。
9. 唐代小说在创作方法上,是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结合。
10. 讽刺小说: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11. 爱情小说: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
12. 历史小说: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
13. 侠义小说:杜光庭《虬髯客传》
14. 变文是一种韵、散夹杂的新体裁。它的来源是佛经,功用是传教。
15. 变是奇异的意思,变文是讲唱奇异故事之意。
16. 变文或有称为佛曲、俗讲和讲唱文者。
17. 唐代寺院中所盛行的说唱体作品,实为俗讲的话本,变文则为话本的一种名称。

第十三章
1. 上官仪是宫廷诗人的代表,创立六对、八对的当对律。
2. 饮酒是王绩的人生哲学,咏酒则是他作品的主要题材。
3. 初唐四杰:骆宾王、王勃、卢照邻、杨炯
4. 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5. 文章四友集中五律最多,是律诗运动中的重要的推行者。
6. 李峤是唐代第一个咏物诗人。
7.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他的七言绝诗,较有特色。五言排律到了杜审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
展。
8. 张九龄的《感遇诗》十二首,作风和陈子昂相近。故被后人论初唐诗之转变者,每以陈、张
并称。
9. 陈子昂首先提出反对六朝华糜虚弱的文风,结束了初唐百年间的齐、梁诗风,下开盛唐雄浑
浪漫的一派。
10. 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
11. 吴中四士的生活和人生观,都带了浓厚的狂放气质。

第十四章
1. 盛唐诗歌的主要倾向:描写边塞风光的岑高诗派,描写退隐生活的王孟诗派
2. 李白是集齐大成,成为这一时代诗人的代表。
岑高诗派
3. 岑参的诗富于幻想色彩和夸张手法,善于运用乐府民歌的精神,驱使着清新奇巧的语言,去
描写塞外风光和艰苦战场生活,形成未曾有过的险怪雄奇的风格。
4. 高适在描写边塞风光、战场的场面下,同时又表露了征父的疾苦,少妇的情怀,故能于高壮
的诗风里,呈现出慷慨之音。
5. 李颀的诗题材虽广泛,然其代表作还是那几篇用乐府体描写战争的七言歌行。
6. 崔颢的《黄鹤楼》,严羽称之为唐代七律压卷之作。
王孟诗派
7. 王维是盛唐时代的一个比较全面的艺术家,能够吸收和学习前代的作家、作品如陶渊明、谢
灵运和乐府民歌的优点,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8. 孟浩然是五言体的专长者。
9. 储光羲的作品只写到了田园生活的和平与安闲,并未反映出农民的疾苦和穷困。
10. 刘长卿专长五言,有五言长城之称。
11. 韦应物和刘长卿被称为五言的双壁。
12. 柳宗元具有进步的思想和改革政治的热情,其山水之作,寄寓着悲愤之情。就其政治态度和
文学创作的精神,具有自身的特色,把他归于王孟诗派,实际是不妥的。
分析 王孟诗派 岑高诗派
代表诗人  王维  岑参
 孟浩然  高适
诗歌内容  描写退隐生活、田园山水的田园诗  描写边塞风光、战争生活的边
歌 塞诗歌
 缺少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
风格  恬静清朴,少奔放雄浑之风  善于吸取乐府民歌的精神
 善于表现征夫思妇的思想感情
 诗风奔放雄伟,以气象见长
 色彩浓烈,情调高昂,显出了
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感染力量
诗体  五言为主  长于七言
诗人的人生观  大都接近佛道和退隐思想,追求清  现实的、乐观的、热情的,富
静闲适的精神生活 有浪漫气质
创作态度  带有个人的消极倾向  爱国感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3. 狂是李白人生的象征,也就是他作品的象征。
14. 李白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是伟大诗人,也被称为诗仙。
15. 屈原的辞赋,李白的诗篇,是中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双绝。李白是屈原的继承和发
扬者。
16. 张碧仰慕李白,在作诗上也是学习李白的。

第十五章
1. 杜甫的诗篇反映出现代社会的生活,描写了剧烈变化时代的社会矛盾和历史内容。前人称它
为诗史。
2.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3. 杜甫的作品反映黑暗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丰富的社会内容,也表
现了爱国思想和济世精神。
4. 张籍的作品以乐府著名,但五言律诗也有许多好作品。
5. 白居易称之“举代少其伦”;姚合称其诗“古风五手敌,新语是人知”。
6. 张籍代替妇女喊冤诉苦,代表作是《离妇》。
7. 王建长于乐府,所摄取的题材很广泛。
8. 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有力的领导者,也被称为诗魔。
9. 白居易的讽喻诗有一百七十多篇,其中《秦中吟》与《新乐府》是他的代表作。
10. 叙事诗杰作《长恨歌》和《琵琶行》的作者是白居易。
11. 元稹是新乐府运动有力的支持者。
12. 刘禹锡的诗,善予抒情,反映现实生活。
13. 奇险冷僻一派的代表诗人:孟郊、韩愈
14. 孟郊的诗表露出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苦境和对于穷困者的同情。他的诗虽冷僻艰
涩,但作诗态度严肃认真。
15. 韩愈用作散文的方法作诗,开展新局面。
16. 贾岛的诗充满寒酸枯槁的情调。
17. 寒郊岛瘦指的是孟郊和贾岛。
18. 晚唐诗人:李贺、杜牧、李商隐(前期),杜荀鹤(后期)
19. 杜牧评价李贺的诗“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20. 杜牧的七言绝句在晚唐可与李商隐媲美。
21. 李商隐的诗倾向于纤巧和柔美,呈现着浓厚的缺月残花的迟暮的感伤情调。
22. 杜荀鹤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和新乐府的传统。
23. 司空图的《诗品》是专论诗歌风格的著作。追求韵味与超脱,是《诗品》的共同倾向。

第十六章
1. 古人有称词为诗余、乐府、长短句、乐章、歌曲、琴趣等。
2. 词本身的性质是诗,功能是音乐。
3. 刘禹锡与白居易是词体文学的有力推动者。
4. 温庭筠是晚唐词人的代表,前人称他为“《花间》鼻祖”。
5. 晚唐词人用调最多的是温庭筠。
6. 词的颜色虽浓艳,内容却调和。
7. 王国维以“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来评他的词。
8. 词到了温庭筠,形成了一种正式的文学体裁。
9. 五代诗坛的代表区域是西蜀和南唐。
10. 后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
11. 韦庄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王国维以“弦上黄莺语”来象征他的词。
12. “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所说的词人是冯延巳。
13. 词人李煜又称为李后主。他的后期词作,冲破了词的原有藩篱,扩大了词的境界,在内容风
格上,超越了温庭筠和冯延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