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KSSR 和 KBSR 的分别

KBSR KSSR
定  本着《国家教育哲理》的精神,小学综合课程  为了配合 21 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终
义 最终理念是塑造在智力、情感。 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通行证”;
 “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
 小学华文课程除了进行语文技能的训练外、也 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
着重信息的掌握、品德的陶冶和文化的承传。  小学各科目的课程标准皆以模组为形式,
着重内容的整体性,避免过于学术性,同
时不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
 小学课程改革改“课程大纲”为“课程标
准”。其中涵盖:
 内容标准: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知道
或做到知识、技能和道德价值观。
 学习标准:以内容标准为依据,是学生在
学习中必须达到的、可测量的准绳或指
标。

任  教学内容反映我国的客观情况,以加强学生对  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务 本身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  课程着重语文技能的掌握、语感的发展,
与  配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为 以及思维和信息处理技能的训练;
作 学生面向未来的世界做好初步的准备。  课程兼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

 为使学生的智力、思维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健全 热爱语文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平衡地发展,本课程也着重思维的训练和个人  冀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文和创造性运用
潜能的开发,强调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培养 语文的能力,也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提
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升人文素养。
 语文教材须跟着时代的步伐作出适当的调整,  强调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促进文化的传
思维技巧、学习技能、环保意识、情商管理、 承,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国精神。
文化教育和其他各科知识的认识,须在教材中
加以配合,为学生升上中学做好准备,为终身 1. 强调基本语文技能的掌握
学习打好基础。 2. 重视语感的发展,加强独立识字与
 虽以掌握语文技能为教学目标,但是在修完小 阅读的训练
学课程后,学生应该具有在人际关系、信息处 3. 多识字,少写字
理和美学鉴赏等方面应用语文的能力。要具有 4. 重视从低年级开始打好学生写作基
应用语文的能力,需充分掌握语文技能,教师 础
应根据学生的个别潜能和差异,学校的设备与 5. 加强学习语文的趣味性
环境的需求,适当地选用教材和设计教学活 6. 厘清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
动,指导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 引导学生开发智力,陶冶品德,并掌握详细通
讯等其他实用技能,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和语文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有效地进行课外活
动,对加强语文学习和达致教学目标起着积极
的作用。

基  分成课程大纲与课程说明。  “小学标准课程”把教育的各个主要层面
本  规定各项语文技能的预期学习成果。 归纳为互补互利的六个领域:
模  拟定各项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活动。 (一)交际
式  针对教材范围、教学活动和教学法做一些建  综合运用语文技能,进行口头和书
议。 面的交际。
 规定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范围。
 以综合教学的方式进行。 (二)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 体会宗教、信仰、态度和道德价值
并加以实践。

(三)人文
 掌握有关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社会
与环境知识并加以实践。

(四)科学与工艺
 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的
态度。
 掌握教学知识与技能。
 掌握工艺知识与技能。

(五)体育与美育
 发展体育与卫生,达致个人和谐。
 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鉴赏力,发
展个人潜能。

(六)自我完善
 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活动,培养领导
能力,发展个性。

范  人文、科普、自然科学、时事动态等方面的知 “课程标准”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与 识:实用性、趣味性。 (一) 学前教育(4—6 岁)
特  道德观念:潜移默化。 (二) 小学第一阶段(7—10 岁)
征 (三) 小学第二阶段(11—12 岁)
 国民意识:营造和睦共处的生活环境。
 社会文化:包括社交礼仪、情商管理等。 “课程标准”分成五个模组,每周分配时间
如下:
 实用技能:有创意、多元化教材、随时代更新 (一) 听说模组—90 分钟(3 堂课)
知识与技能、预测和规划未来。 (二) 阅读模组—150 分钟(5 堂课)
(三) 书写模组—60 分钟(2 堂课)
(四) 趣味模组—30 分钟(1 堂课)
(五) 语文基础知识模组—30 分钟(1 堂
课)
“课程标准”的特征:

o 确保所有学生达到所定下的标准。
o 明确定下可测量的知识、技能与道德价
值。
o 以五个模组方式进行教学,涵盖九个主
题。
o 实行校本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提高教
育效率。 解决辍学问题。

课 1. 学生能充分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  为配合我国国情的需要,此课程强调提升学
程 生的道德观念,促进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
目 2. 学生能准确应用规范的华文来思考、学习、
的团结意识和爱国精神。其目标在于造就
标 交际和处理信息。 具有丰富的学识、积极的态度、崇高的品
德、责任感,并有能力达致个人幸福的大
3.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马公民,从而为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和谐
4. 培养审美情趣、爱国情操。 与繁荣作出贡献。

5. 促进文化的承传,达致全民团结。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