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山居秋暝 王维

原文 译文

空山新雨后,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

天气晚来秋。 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明月松间照,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

清泉石上流。 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喧归浣女,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

莲动下渔舟。 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随意春芳歇,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

王孙自可留。 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青年时期的王维,才华横溢,他以敏捷的才思,挥洒词瀚,又善长书画,通晓音乐。他还特别善于演奏琵
琶,因而名噪一时。21 岁中了进士。从此王维就踏上了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的生活。开元 21 年(733)以正直
敢言见称的张九龄担任了宰相,王维(32 岁)被任命为右拾遗,负责向皇帝进谏(举荐贤良)。右拾遗这官品级虽
不高,职务却相当重要。当时王维心情比较兴奋,但仅仅过了四年,张九龄因为得罪皇帝,被贬到荆州做官,
张九龄被贬在当时是政治上一件大事。从此后,朝廷就奸佞专权,政治更加黑暗,开元盛世转向天宝之乱,王
维刚刚燃烧起来的政治热情,又重新熄灭了。以 37 岁(738)为界:前期政治态度是积极的,抱负是远大的,作
品意境开阔,情调高昂。后来他虽然一度奉使出塞,其余时间大部分在京供职。他面对黑暗现实不满,又不愿
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但又不敢同他们决裂。因此后期他采取了亦官亦隐、全身远祸的生活方式,走上了寄情
于山水的道路。天宝年间,他先是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不久又在长安附近的輞川买了一份产业,把它精
心营造为美丽的辋川别墅,成了王维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也是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在这一时期,他写了不少
意境优美、兴会深长的山水诗。多为模山范水,抒发闲情逸致,幽境禅理的清远之作。《山居秋暝》就是其中
的一首名作,体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那“清新淡雅”之风格。
“山居秋暝”,写住在乡下的秋天傍晚。暝:夜晚之意。这里指傍晚的时候。秋暝:秋天的傍晚。我们先
用散文翻译一下:
秋天傍晚雨过天晴,空气格外的清新,环境十分宁静。夜幕降临了,人人感到秋天的凉爽。空中一轮明
月,把它那淸澈如水的银光倾泻在松林间。因为新雨而格外充盈的泉水在山石上潺潺流动,宁静的竹林忽然喧
闹起来,那是洗衣姑娘们结伴归来。莲花莲叶也纷纷摇动,原来是渔舟顺流而下。春天的花草就任凭它凋谢
吧,秋天幽静的山中正适合我停留栖息。
这首诗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秋天傍晚雨后山村的优美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情趣,也隐约地流
露出诗人逃避现实,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思想。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联八句。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一联点明了季节(秋天)、时间(晚上。“晚来”行动词后加
“来”字,构成时间词组)、地点(空山)、天气(刚下过雨)。可以说是围绕题目《山居秋暝》写的,故首联点
题。“空山”侧重写宁静;“晚来秋”、“新雨后”侧重写清幽。注意“空”字,它不当一无所有讲,是由虚
空引申为深远、宁静,是“心空”,意味深长。这空字既写出了环境的寂然、幽邃,也抒发了诗人清悠、静穆
的情怀。语言平淡,但给人产生一种凉爽、清新之感。这山中傍晚是洁净清新的,它为该诗定下了清新幽静的
基调。]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仗工整、熨帖。前句写静景,为目之所见,以月色透过松林针叶
的清冷、朦胧,侧重描绘山村月夜的清幽;后句写动景,既有目之所见,又有耳之所闻,静中有声,静中有
动,动静相衬,以泉水流过石板发出的潺潺声响,反衬山村月夜的宁静。虽然画面是清冷的,但又流动活泼,
没有死一样的寂靜感觉,是静而不死,是一种恬静的自然生命。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句写所闻,但在所闻中有所见,由声音而猜想竹子的动,归家的
浣女的穿林行动。后句写所看到的,从莲花的摇动推想出船的划行,还可以想象船划过水面,触动莲花菏叶的
声音。这是以洗衣女的喧声笑语和荷叶摇动的沙沙声响,反衬出山村月夜的宁静、清幽,使读者在喧闹与动感
中,更加感受到山中的空寂。这一联主要是写人的活动。这两句仍然是静中有动,静谧中透露出生气。
从“明月松间照”到“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前两句是先写无声之态,后写有声之态;后两句是先写有
声之态,再写无声之态。这是有声与无声的交错特点。这里不仅描绘出清新优美的画面,传达出了画面的音
响,而且赋予画面以动态。视听觉与想象交互作用,以声响和动态构成一种静谧的画面,既清新静谧而又生动
活泼,富有生机。
总的讲,前六句是借景抒情,最后两句是直抒胸臆。诗人在写出这清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之后,最后发出
了一种表达自己意向的感慨: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里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的意思,“王孙游兮不归,春草深兮
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留。”古人说山中不可以久留,我认为山中是完全可以留下来的,山中不
可以久留那是一种入世的思想,而我认为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了,而秋天的山里也很愉快,自可以久留。我并
不认为春天那种繁华热闹就一定是好的,秋天也自有秋天之美。因此我还是愿意留在山中。这两句由上面写景
转入抒情。它是由外物指向内心,“可留”二宇,明显暗示出诗人向往空寂山林的高洁情怀与乐于归隐的生活
情趣。这不以春光消逝为疑,竟以秋山空色为喜,山中自可留,不正是一种远离官场的繁华,自养清高的思想
表现吗?我们说王维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情绪,但也有洁身自好的一面,不应一概否定。
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都是诗人在静观中所捕捉到的景象,是静中见动。诗人将一些动态、声响捕捉入
诗,以动写静,以声状静,从而创造出恬静优美的意境,“以动写静,愈见其静。”这里所写的静并不是虚空
死寂,也不是萧条枯寂。诗人笔下的秋景,完全洗掉了那种悲凉伤感的情调,也完全洗掉了那种灰暗低沉的色
彩。绝不同于“俘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风”“草色萧条路,槐花冷落风”的情调、色彩。它是一种清新而富有
生气的情调,“清新”是该诗的基调。
王维不但是诗人,也是画家,还是一位能妙解音乐的音乐家,这就使他常常能够以诗人的心灵、画家眼
光、音乐家的耳朵去体察客观世界,并对自然美有着特殊的感受。王维善于把声、色、态组织在一起,描写形
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中有画,这“画”还常常有声,是有声的画。诗的头两句给这幅画定下
了略淡而清新的色调:秋天的傍晚,刚刚下过雨;二联写景,月光从松间的缝隙照到地上,清泉从石上流过。
三联写景和人,竹林中的女子,莲花中的渔船。诗中既有总体色调的渲染,又有具体的景物刻画,山月、清
泉、竹林、莲花、浣女、渔船,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现结合《山居秋暝》归纳如下:
1、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有机结合,层次分明。在这首诗里,诗人是眼、耳并用,既再现了优美的景
色,又传达了动人的声响,那淙淙的泉水声,那脆亮的喧笑声,给本来就诗意盎然的画面增添了无穷的生气。
如颔联的先静后动,自然景色一见(“照”的状态)、一听(“流”的动态),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含蓄蕴藉。
颈联的一听七一见,一静一动,化平直为曲折,饶有趣味。
2、以动态为靜态服务,以声息为宁静服务。这首诗里的动静辩论关系处理得很好。“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泉水流石上,既有动态又有声息,它给人以空灵、静谧之感。以声写静,以动写静,更能逗引起人
的情绪,更能使人感到那种静谧感。王维是深得其三昧的。
而且这种手法,运用起来非常熟练。“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庭院北风响,日夕方高秋”(《秋夜独
坐怀内弟崔兴忠》)它是以蟪蛄鸣叫的悠长声,风吹庭槐的沙沙声来衬托秋夜的寂静和凄凉。“闭门秋草色,
重日无车马,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树下。”(《过李楫宅》)它是以犬吠声来衬托李家的僻静,从而显示出主人
的潇洒。这类例子在王维诗中随处可见。
3、镜头的衔接和跳跃,构图和谐,意境完整。二三联四句诗,给人感觉就好像几个精彩的镜头剪辑而成
的一小段电影,清幽而有情趣。这一个个巧妙的镜头表现出诗人那安适、隐逸的情怀。场景在变、人物在活
动、镜头从一个动点跳到另一个动点。这与完整的意境、、错落有致的章法和变换灵活的句形有关联。看“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句写无声的动态,镜头由远而近;下句写有声的动态,镜头由近而远。再看“竹
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与上联不同,上句写有声的动态,镜头由远而近,由隐而显;下句写无声的动态,
镜头由近而远,由显而隐。这种错落有致的安排,使得画面的景深显出层次来。还可以作如下设想:如果把
“明月”两句中的“照”“流”分别移至句子中间,改为“明月照松间”“清泉流石上”,意思没变;下联改
成“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这是符合因果关系的。这样一改,这四句诗镜头的跳跃的静态感就大大
减弱了,画面的生动性也相差远啦。
4、王《山居秋暝》一诗的平仄、押韵和对偶问题。
学习古代诗词,应当掌握近体诗(五、七言绝句,五、七言律诗)的平仄、押韵和对偶的基本知识。现以
《山居秋暝》为例加以说明。
古汉语中,汉字的读音按音调的高低升降,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所谓“平仄”,“平”就是
平声,“仄”则包括上、去、入三声。近体诗的用字要平声、仄声相互更替,有一定规格和格式。但也有可通
融之处,即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言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空山新雨后”是
平平平仄仄,“天气晚来秋”是(平)仄仄平平。“明月松间照”是(平)仄平平仄,“清泉石上流”是平平仄仄
平。“竹喧归浣女”是(仄)平平仄仄,“莲动下渔舟”是(平)仄仄平平。“随急春芳歇”是(平)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是平平仄仄平。
律诗八句的,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四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绝句,首句皆可押韵,
亦可不押韵。“山居秋暝”是首句押韵:“后”“秋”“流”“舟”“留”。律诗中间两联(颔、颈联)上下句
要对偶,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所谓对偶,除平仄要相对外,还要求词性相对,即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
列起来,形成一种整齐美。如《山居秋暝》中间两联是对偶句,而且对的很工整。“明月松间照”是(平)仄平
平仄,“清泉石上流”是平平仄仄平。“竹喧归浣女”是(仄)平平仄仄,“莲动下渔舟”是(平)仄仄平平。
“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竹喧”对“莲动”;“归”对“下”;“浣
女”对“渔舟”。
总之,王维这首《山居秋暝》确实是极富画意的,画面中还带有声响的动态,给人以音乐的美感、并兼诗情画
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同时也在这宁静的优美境界赞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操。称得上山水诗中的上
品。

《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
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这首
诗虽然不免隐士气,但写得格调清晰,富有生活气息,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
求。

诗的开头两句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是诗人用大手笔勾画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画
卷。其清新、宁静,淡远之境如在目前。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是全诗精华所在,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在此发挥得淋漓尽致。“照”与“流”,一上一下,一
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
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
属。

下文“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实际上说的是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
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
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
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
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
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
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
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
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山居秋暝》就是王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一开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是空空的,很容易
让人想到空旷、静谧。王维受其母的影响较深,佛教讲究“四大皆空”,在诗人的眼里,一切胜景浮名都
不过是一“空”而已!傍晚十分,一切都迷蒙起来,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也是为全
诗定下了恬淡、清新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点了时间、地点。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是入声,“照”是去声。声调由低敛而趋向高放,与月亮
逐渐铺洒松林的景况相容。下句前四字全为齿音,末尾“流”字是舌音,发音由细碎而圆转,让人仿佛听
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
远很远!诗人眼中的明月不似苏东坡笔下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般豪迈奔放,却是疏疏朗朗地从松
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照”写出月光倾洒的情态。“流”字却化出了声音。这
不能不说诗人精当的炼字功夫。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出山
水画难以表现出的动态美、声音美,这是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因此诗人更能精确的感受到自然山水音响
的协奏。

诗的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从上联的所见之景写到所闻之景。先是闻到竹林中传来的阵阵欢
声笑语,再带出浣纱女子归来的情景;莲叶翻滚,传来渔舟荡水之声,原来是渔人乘着月夜去捕鱼。他们从不
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勤劳的品质。这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也陡添
了诗的情趣和意味,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联想。在静寂的秋夜雨后,却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的确,人
是一切景物中的点缀。人的出现,会使原本美丽的画面更加增添一种灵动、飞扬的色彩和情调。“蝉噪林愈
静,鸟鸣山更幽。”,这种以动写静的写法,更衬出山林的“空”和“静”。

清人王国维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人说“一片自然景色,便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诗人笔下的
景色如此清幽、明净、静寂。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由于母亲的影响,人生的挫折和屈辱,王维常将自己
的身心沉浸在佛教的精神王国中,以求得超脱。佛教有所谓通过“禅定”“止观”的方式来体悟佛礼的做法。
它要求人们屏弃杂念,唯存一念于所观照的物境。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安适、自如、明净的状态。“审象于
静心”就是指这种通过凝神静观以体悟佛礼的方法。由于诗人的心境极为淡泊、宁静,不含任何杂念,所以一
草一木,一泉一石,皆能打动诗人的心,所见的所闻的皆是美之所在,形诸于诗,则是空灵清净、平淡之境。

诗的尾联,诗人大发感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草就随它衰败吧!如此清幽、恬静、淡远的
秋景,自可以留住王孙去静静地欣赏品味,其实这是诗人借《楚辞·招隐士》反其意而用之,意在表明自己的
人生志趣和追求。
经过我们的分析、品读,我们发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维笔下的景其实就是诗人心
灵的物化,只有借助外物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读来才会觉得韵味悠长,含蓄隽永,打动人心。

创作背景
[7]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

整体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
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
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
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
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
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
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
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
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
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
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
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
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
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
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
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
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
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
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
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
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