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7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碳材料科學工程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之應用--總計畫
(3/3)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整合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5-2218-E-035-001-
執 行 期 間 : 95 年 08 月 01 日至 96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柯澤豪

計畫參與人員: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劉璟翰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9 日
■ 成 果 報 告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碳材料科學工程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之應用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95-2218-E-035-001-
執行期間:95 年 8 月 1 日至 96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柯澤豪

計畫參與人員: 劉璟翰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29 日

1
目錄:
目錄:........................................................................................................................................ 2
1. 前言:................................................................................................................................... 3
2. 研究目的: ......................................................................................................................... 5
3 文獻探討: .......................................................................................................................... 8
4.研究方法: ......................................................................................................................... 14
5 結果與討論: .................................................................................................................... 18
6.計畫成果自評:................................................................................................................... 25

表目錄:

表1、燃料電池在不同狀態下的理想電位.............................................................................. 30
表2、不同金屬在氫電極上的交換電流密度.......................................................................... 31
圖目錄:
圖1、燃料電池示意圖............................................................................................................. 32
圖2、燃料電池極化曲線......................................................................................................... 33
圖3、電池效能影響因素......................................................................................................... 34
圖4、連續爐示意圖................................................................................................................. 35
圖5、實驗室之真空系統 (a) ICP (b) CCP (c) AAP................................................................36
圖6、Pt/CNT 觸媒製備之實驗裝置示意圖............................................................................37
圖7、密度值隨處熱理溫度變化............................................................................................. 38
圖8、表面電阻係數對石墨化溫度的變化情形..................................................................... 39
圖9、電流密度曲線................................................................................................................. 40
圖10、功率密度曲線............................................................................................................... 41
圖11、碳紙厚度隨樹脂含量增加之變化情形....................................................................... 42
圖12、孔隙度變化................................................................................................................... 43
圖13、電阻變化情形............................................................................................................... 44
圖14、電流密度曲線............................................................................................................... 45
圖15、功率密度曲線............................................................................................................... 46
圖16、不同溫度之電池效能................................................................................................... 47
圖17、不同溫度之電池效能................................................................................................... 48
圖18、不同樹脂含量之電池效能........................................................................................... 49
圖19、縱向表面電阻對濺鍍時間的關係,同時比較商用碳布的表面電阻........................50
圖20、Tcell=60oC極化曲線(表面改質) .................................................................................51
圖21、電流密度對功率曲線圖............................................................................................... 52
圖22、Tcell=60oC極化曲線(PTFE) ....................................................................................... 53
圖23、以不同電極基材進行發電效率測試所得之I-V曲線圖............................................. 54
圖24、在EPD懸浮液中加入不同比例之Nafion Solution製作之觸媒層測試曲線圖.......... 55
圖25、具有少量疏水性改質劑之陰極微孔層單電池極化曲線........................................... 56

2
1. 前言:

在各式燃料電池中,適合做為一般民生用電之電源者如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PEMFC),或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EMFC)等,其膜極組部件均是以多孔性碳布背板作為陰、
陽電極,其中則夾入具有質子(H+)傳導性質之電解質(質子交換膜)。高分子膜電解質燃料電
池包含了供給氫氣部份的陽極與氧氣部份的陰極,使用碳纖維布或碳纖維紙作為材料的氣
體擴散層,使用磺酸基組成的固態電解質(Nafion),利用多孔性碳黑作為載體披覆金屬觸媒
製作的觸媒層與作為氣體流通管道所使用的雙極板,一般以石墨板加工而成。氣體擴散層,
觸媒層與高分子膜電解質的組合一般被稱之為膜電極組(MEA)。 膜電極組一般的製作方式
為將調配妥當的觸媒漿料塗佈於氣體擴散層,在與高分子膜電解質熱壓形成。

另 外 也 有 先 將 觸 媒 漿 料 直 接 塗 佈 於 高 分 子 膜 電 解 質 所 製 作 的 catalyst coated
membrane,又稱為三層膜電極組(CCM)。在過去的研究當中,高分子膜電解質燃料電池的
各組成元件已經被詳細的分析研究,尤其在高分子膜電解質材料部份。在燃料電池碳電極
中,碳電極的組成材料包括有:氣體擴散層、觸媒層與微顆粒碳粉層。另外,觸媒材料與
基材的研究也有相當的發展,近年來更針對疏水擴散層部份加以詳細探討,疏水擴散層是
以碳黑粉體與高分子疏水劑結合,塗佈於氣體擴散層與觸媒層之間,以增加其導電性及疏
水性質。

本研究子計畫一,第一年度將使用碳纖維布製備不同形態之氣體擴散層,探討其各項
性質差異與電池效能之表現。碳纖維石墨化溫度對其微結構與性質有相當的影響,隨著石
墨化溫度的提高,碳纖維的導電性亦有效的提高,其表面官能集團減少將有助於部份的疏
水性質。第二年度開發一新碳紙製作程序,利用氧化纖維氈與酚醛樹脂進行研究,並開發
連續式碳紙碳化製程以模擬工業化流程。研究中將針對應用於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之碳纖
維紙特性加以討論。第三年度開發一新碳紙製作程序,利用碳纖維布與酚醛樹脂進行研究。
研究中將針對應用於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之碳纖維紙特性加以討論。所製得之碳纖維紙並
組裝燃料電池進行測試,求取其最佳之製程參數。

子計畫二的部分,目前由於高導電性碳纖維織布的研發及其快速進展,使碳電極在導
電、導氣及觸媒載體上之功能,廣受學術界認可,並成為業界的主流。然而在導水的功能
上則仍有許多瓶頸尚待突破。若水無法有效的排出,形成泛水(water flooding)現象,則
碳電極的導氣微孔將被堵塞,觸媒之有效反應面積降低,且電極的導電面積降低,導致燃
料電池供電功率迅速下降,無法使用。不過由離子傳輸(ion transport)的觀點來看,氣體
在電極端被離化後,要進入固態高分子電解質(通常為 Nafion 質導膜),有極大的自由能
障,因此膜極組應維持適當的濕潤,形成固、氣、液三相介面,以便離子順利通過。為達
上述目的,碳電極表面及其與背支撐(back support) 、觸媒和質導膜間之介面,須在疏水性
(hydrophobic)、親水性(hydrophilic)間取得最佳化,如此可達到自我水管理之目的。因
此,本研究之重點即是對碳電極進行電漿表面改質,改善其導水功能,同時研發電漿改質
技術,使電漿製成達到自動化、大面積、低成本的目標。

子計畫三,針對燃料電池製作技術而言,氣體擴散層有兩種製作方式:(1) 將碳紙或碳

3
纖維布以塗佈或噴塗聚四氟乙烯(PTFE)進行疏水處理,使 GDL 具有良好的疏水能力;(2) 取
經疏水處理之碳布或碳紙來添加一層微孔層,以提升其整體的水管理能力。微孔層(Micro
Porous Layer; MPL)由細微的碳粉或石墨粉、黏結劑與親/疏水性表面改質劑如 Nafion 或
Teflon 所組成。製作塗佈微孔層主要乃在提供一個較佳的水管理環境,意即此微孔層可有
效地協助觸媒層中的水分子導引至氣體擴散層的基材本身,再經由流場板的流道排出電池
外部,亦稱為水管理層。另外,微孔層亦能有效地協助降低其與觸媒層之接觸電阻,並避
免觸媒層滲進氣體擴散層基材中,以強化提高觸媒之利用效率。

子計畫四中,最主要探討燃料電池中雙極板。由於便宜的素材(碳元素和聚合物樹脂)
和容易製造(熱壓或者注入成型)為其重要的優勢, 但是它的缺乏強的電傳導性和機械力
量,這會妨礙燃料電池堆的規模提升。作為最有前途代替者,除化學穩定性之外,金屬雙
極板所製成的雙極板有其重要的特性。歸因于 PEMFC 中質子交換膜中其強大酸的環境分
離金屬離子,例如 Fe,鉻和鎳離子,從污染聚合物電解液和 Pt 激活劑的金屬雙極板。特種
合金和表面改質,已經被用于改進金屬雙極板。

4
2. 研究目的:

根據評估,石油蘊藏將在 45 年內耗竭,核能亦僅堪用 40 年,且核廢料處理不易,因


此新新能源的研發已在全球展開,已美國為例,便投入 12 億美元進行為期 5 年的氫燃料電
池研發計畫。氫燃料電池有眾多優點,(1) 無污染 (2) 能源轉換效率高,可達 40 至 65% (3)
氫取用不盡,因可利各種「無污染」且「非耗竭性」的能源來電解水得之,而這些能源包
括太陽能、風力、地熱、生物能、潮汐等。

燃料電池是高效率,低污染,多元化能源的新發電科技。燃料電池科技能結合傳統能
源發電,使氫能成為能源轉換媒體,燃料電池的氫能發電不只使傳統石化燃料能更潔淨、
有效率的使用,更能結合於核能、生質能,太陽能、風能等發電技術,將能源使用多元化、
再生,並永續使用。

由於燃料電池的組成材料簡單,結構模組化,使得應用範圍具廣大的想像空間。燃料
電池含蓋的應用領域包含:太空能源、生命維持系、潛水艇動力、公車、汽機車、腳踏車、
分散式發電、家用獨立發電、工商業備用發電系統、Notebook、PDA、手機、電器產品攜
帶式電源、軍事國防用途之電源設備等。

燃料電池研究領域常橫跨多項學門,具整合研究之特色。從學術研究角度而言,存在
創新、融合等特性,可帶動許多傳統研究學門,開創嶄新研究領域,也提供傳統研究領域
學者創意研究空間。燃料電池含蓋傳統學門領域如:高分子、碳材、陶瓷材料、觸媒反應、
電化學、熱流學、燃料、燃燒、設計製造、系統控制、電力電子,以及新興學門領域如:
微機電加工(MEMS)、奈米碳管技術等。

燃料電池科技以創新突破之科技取代了傳統車輛、電力、能源產業技術,屬於知識經
濟、綠色技術產業。以加拿大 Ballard 燃料電池公司為例,其員工只有 850 人,其中研究員、
工程師佔 700 人,公司股價市值曾經高達 100 億美元;在面對台灣目前傳統產業出走、資
金外流、景氣低迷、失業率急升的社會環境中,掌握燃料電池新興科技之特質,不只能開
創台灣知識密集,永續環保的綠色科技產業,更能幫助國內傳統產業轉型為未來的高科技
產業。

2005 年 2 月 16 日京都議定書通過之後,宣告氫能時代即將來臨,世界各國早在第二
次能源危機時,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多年來不斷的進行研究開發,到最近才進入收割期,
紛紛持續加碼投資量產。有關未來燃料電池發電機的市場預測大多是相當樂觀,根據 2002
年美國哥倫比亞特區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Institute 出版的 Propane Fuel Cell Business
Planning Documents,將一些相關市場整理報告如下:

Allied Business Intelligence ─ 2002 年燃料電池發電機組的累積安裝容量為 45MW,在


2012 年將增加至 16GW,如果情況好時可達 27GW。

5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Company ─ 2000 年時全球燃料電池整體市場約為兩億美元,
在 2005 年時將急速增加至 24 億美元。在發電機組方面,2010 年美國的累積安裝容量將為
130GW,而全球市場可達到 550GW。

Freedonia Group ─ 現行燃料電池的市場主要為研發需求、雛型開發、測試驗證、展示


推廣,以後將增加各種利基市場的小規模行銷,在逐漸提昇銷售數量。但是此種市場將會
快速擴增,預估 2005 年時會達到 85 億美元,2010 年時則會增加至 230 億美元。

按照 Allied Business Intelligence 公司 2003 年四月出版的市場調查報告,全球 3C 用小


型燃料電池的市場預測在 2011 可達到每年兩億個。Allied Business Intelligence 公司去年
2003 年五月出版的另一本市場調查報告,全球燃料電池車輛、發電機組與可攜式電力的市
場預測,在 2013 年可達到 186 億美元,如果美、歐、日能積極發展燃料電池車輛與建造加
氫站,則市場可增加為 350 億美元。

根據工研院能資所的市場評估,在 2008 年之前,國內 PEMFC 發電機市場主要集中於


1~5KW 的電信用與家庭用機種,約有 20 萬台;1~3KW 的備用電源與可移動式機種,約有
6 千台;此外,10kW 以上的機組共有 43200 台。

目前燃料電池的發展主要為研發與展示階段,在 2010 年之前只有小規模產品上市的先


期商業化潛力,在 2010 年之後才會逐步正式商業化。在國內市場預估方面,包括發電機組、
電動車輛、3C 電池與燃料相關基礎設施等,2010 年的累積產值共為新台幣 100 億元,2015
年則可到達到 2500 億元。以 2010 年為例,燃料電池發電機組的累積產值為新台幣 75 億元,
發電車輛為 10 億元,3C 電池為 12 億元,燃料周邊系統等基礎設施為 3 億元。

根據上述全球與國內市場預估資料,未來燃料電池的市場商機相當龐大,如結合台灣
強大的電子業、製造業、汽車組裝業等產官學界,將可為台灣創造下一個兆元產業。

本計畫中子計畫一的部分,著重於燃料電池中之擴散層部分,也就是所謂的碳電極部
分。目前國內外針對此一部份之研究,亦皆著重於其與催化層結合後之特性,而缺少對碳
電極本身的研究。原因在於其所使用之材料,如碳布或碳紙,皆是向國外原料商購買。所
以無法對此一部份進行改質處理及研究。在國內,燃料電池研究起步甚晚,已落後歐、美、
日等國家十餘年,再加上燃料電池各組成元件皆是由國外購買,因此國內學者研究方向多
著重於製程技術之發展,而對內部材料之研究開發,則仍有待努力。若以國內產業界之角
度視之,開發此一新式能源技術所需投入成本過高,進而影響其投入資金開發新技術之決
策,對國內產業界未來發展之影響甚具,唯有降低目前開發研究之成本,以圖吸引國內業
界大量投入研究資金與人才,才有機會迎頭趕上國內外十餘年之研究差距,並在下一能源
世紀來臨前,站穩腳步。

子計畫二的部分,目前由於高導電性碳纖維織布的研發及其快速進展,使碳電極在導
電、導氣及觸媒載體上之功能,廣受學術界認可,並成為業界的主流。然而在導水的功能
上則仍有許多瓶頸尚待突破。若水無法有效的排出,形成泛水(water flooding)現象,則

6
碳電極的導氣微孔將被堵塞,觸媒之有效反應面積降低,且電極的導電面積降低,導致燃
料電池供電功率迅速下降,無法使用。不過由離子傳輸(ion transport)的觀點來看,氣體
在電極端被離化後,要進入固態高分子電解質(通常為 Nafion 質導膜),有極大的自由能
障,因此膜極組應維持適當的濕潤,形成固、氣、液三相介面,以便離子順利通過。為達
上述目的,碳電極表面及其與背支撐(back support) 、觸媒和質導膜間之介面,須在疏水性
(hydrophobic)、親水性(hydrophilic)間取得最佳化,如此可達到自我水管理之目的。因
此,本研究之重點即是對碳電極進行電漿表面改質,改善其導水功能,同時研發電漿改質
技術,使電漿製成達到自動化、大面積、低成本的目標。

子計畫三,最主要討論結構及電氣特性的影響。尋找最佳的奈米觸媒粉體 EPD 懸浮液


配製條件,以獲得有良好電泳披覆效率的懸浮液。選擇不同 EPD 電場強度與不同形狀之
EPD 相對電極對電泳披覆層之披覆效率以及觸媒表面分布型態之影響程度。在 EPD 懸浮液
中加入不同配比之 Nafion 溶液進行 EPD 製程所得之碳電極對燃料電池之發電效率影響。
尋找最佳的奈米觸媒粉體 EPD 水系懸浮液配製條件,以獲得具良好電泳披覆效率的懸浮液。
比較一般傳統製程-熱壓法與 EPD 製程之差異,避免熱壓對氣體擴散層結構之破壞及改善
熱壓造成之低觸媒使用效率。以 EPD 製程所得之膜電極組實際組裝單電池,期能減少觸媒
負載量低於一般商用水準並得到同等甚至較佳之發電效率。以多壁奈米碳管(MWNT)替換
觸媒之載體(活性-Vulcan),期能發揮 MWNT 優越之材料性質,進一步改善活性碳載體易
團聚而造成觸煤使用效率降低的問題。添加少量之疏水性表面改質劑於微孔層組成中,透
過不同的熱處理條件以分析微孔層之親/疏水性、片電阻值、表面形態,並評估質子交換膜
燃料電池的發電效率之變化情形。以電泳披覆法(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EPD)製備微孔
層/觸媒層複合結構,使得分布於複合結構中的觸媒層能更有效的對輸入燃料電池中之流體
燃料進行氧化還原機制。

子計畫四,使用一種新方法是透過熱化學汽相沈積(CVD)的薄層在不鏽鋼基材的碳薄
膜, 可以把石墨的優勢併入金屬雙極板。碳沈澱物的主要的形式是管狀或者絲的而不是薄
膜。因此,在發展連續碳薄膜在 AISI 304 不鏽鋼(簡寫為 304SS)上的一過程被調查的這研
究內。 我們發現薄膜的表面形態學在 CVD 過程裡強烈倚賴含碳的氣體的集中。 被獲得
的樣品接受腐蝕試驗和 PEMFC 性能分析與商業的石墨盤子相比較。

7
3 文獻探討:

燃料電池發展:

燃料電池最早被用在美國登陸月球的太空計劃。這項技術雖已成功使用了近三十年,
但由於 Fuel Cell 的成本過於昂貴,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始終沒有商品化。之後,Fuel Cell
的研發受到國防工業重視,如應用於潛水艇的備用電力系統。接著,歐美、日本的一些電
力或天然氣公司亦曾積極投入研發大型 Fuel Cell 發電機(磷酸、熔融碳酸鹽、固態氧化物環
保發電機)。這些公司莫不冀望於技術突破而降低發電成本,並且改善環境污染的問題。但
是這些大型 Fuel Cell 發電機至今仍未正式大量商業化生產,主要原因還是成本過高的問題。
然而最近幾年中,Fuel Cell 在技術上起了革命性突破,其中以質子交換膜(PEMFC),平板
型固態氧化物電解質(SOFC)及直接式甲醇 Fuel Cell (DMFC)最被看好,世界各國政府、民
間企業均投入大量人力及資金研發。

以 PEMFC 為例,因其低溫操作,高功效密度的特性,適合應用車輛運輸工具及小型
家用發電系統。雖然燃料使用及材料、製造成本過高,一直是 Fuel Cell 汽機車商業化的瓶
頸,然而 PEMFC 科技的穩定進步發展,也似乎說服汽車、能源公司的支持,接受內燃機
引擎技術,遲早將被更潔淨有效率的新能源系統所取代。世界主要汽車製造商,如:
Daimler-Chryler、Ford、GM、Toyota、Honda 及 Nissan 等汽車公司已投入數十億美元從事
Fuel Cell 汽車的開發工作,宣稱其 Fuel Cell 汽車將於 2003~2005 年商業化量產上市。加州
環保署空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更成立政府單位、Fuel Cell 技術公
司、車輛、能源產業廠商的合作策略聯盟,共同推動 Fuel Cell 汽車成功商業化。而 2001
年新加坡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宣佈投入數億美元與 DaimlerChrysler 合作研發 Fuel Cell 汽
車,建構燃料供給系統。 除了車用動力源外,大量研發資源投入小型家用或大樓的分散式
電源供應系統,如 Plug/GE 公司已於 2000 年製作測試上百個 PEM 環保發電機,此小型、
安靜、高效率的環保發電機,只要接上家用天然瓦斯,即可提供住宅用電需求,假設有二
十萬戶家庭各安裝一個 7 KW 的環保發電機,其總和的發電量將接近一個核電機組的發電
量。這種離散式的發電系統可用於尖峰或連續用電的供給,又因離散式系統設計增加了電
力的穩定性,尤其是目前新興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固網,無線通信產業,更須要高品質、
穩定性的電源供應。Plug/GE 公司已穫得 700 萬美元訂單,生產製造第一批 75 個商品化環
保發電機給電力公司使用。

台灣最早期從事燃料電池研究及推廣單位,是經濟部能源委員會及工研院能資所,但
其研究均屬小規模。及至最近 3、4 年,各單位更擴大投入規模,分述如下:

工研院能資所,規劃在未來 4 年內,開發 3~5kw 小型家用 PEM 燃料電池,包含電池


堆、燃料重組器及關鍵材料。

中科院材料之研究領域則包含:電極觸媒、碳材電極、氣體擴展層(gas diffusion layer)、


複合石墨雙極板,及電池堆設計開發。

8
工研院材料所及核能研究所燃材組,也積極從事關鍵材料零組件研發工作,研發目標
以應用家電、資訊、通訊(3C)電源供應產品為主。

能源委員會的燃料電池計畫,目前則先由 PEM 燃料電池著手研發。


學術單位方面

元智大學投入燃料電池應用領域的研究,其近程目標是 PEM 燃料電池的研發;長程


目標則是直接式甲醇燃料電池(DMFC)及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的研發。

逢甲大學每年投入 700 萬元於研發新型燃料電池碳電極材料(碳布、碳紙),以提升燃料


電池中 MEA 的反應速率,並減少貴金屬鉑(Pt)的用量,以減低製造成本。逢甲大學在燃料
電池系統中碳電極開發製造上居領先地位與世界同步,全台僅逢甲大學碳材料實驗室有相
關研發經驗,並與工研院能資所合作。

逢甲大學多年來推動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之研發工作不餘遺力,諸如:生物氫能的研發
計畫(校際合作計畫)以及電化學製程技術在 IC 及能源領域之研發與應用(校內整合計畫)
等。逢甲大學為獎勵校內跨院系之新能源研究工作,已完成為期三年(92.08.01~95.07.31)
的配合補助計畫,以做好實驗室的硬體、公安設施等工作,並期能拋磚引玉,協助校內有
志研發新能源的師生組成研究團隊,以爭取更多校外的經費奧援,來充實新能源研發所需
的製程、分析設備及各種實驗費用,校內專案計畫名稱為「環保能源材料之開發與應用-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之材料與元件研究」(已完成),主要用以籌備「燃料電池實驗室」之
空間規畫及安全設施等硬體建設及支助相關之人力、材料費用。

有鑑於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在推廣方面最大的難題之一是材料成本太高(其中碳材料、
白金合金奈米觸媒、質子交換膜約各佔三分之一),本整合型計畫是擬以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為研究重點,並結合各領域研發其關鍵材料,期能建立逢甲大學在甲醇燃料電池材料與元
件方面之研究特色, 並配合中部地區碳材料製造及精密加工的產業屬性,以建構良好的產
學合作關係。

燃料電池原理

PEMFC 及其他型態 Fuel cell 之基本原理如圖 1 所示。以 PEMFC 為例,它的基本元


件是兩個電極夾著一層高分子薄膜之電解質,電解質需要維持溼度(水) ,使其成為離子之
導體。陰陽兩極,除碳粉外也包含白金粉末,白金是最佳催化劑,得以降低電化學反應所
需之活化能。

(1)陽極: 當一個氫分子氣體輸至多孔之陽極(燃料電極 Anode)後,經過質傳(mass


transfer)到陽極與催化劑及電解質之介面,會分解為兩個氫離子(質子)及兩個電子:

H2 → 2H+ + 2e-

9
電子由導電體的陽極內部導至外面,經由外接電路形成電流。在供發電使用後,電子
導至陰極(空氣電極 cathode)。而氫離子也由陽極端而透過可導離子性質(電子絕緣體)之
高分子薄膜電解質而抵達陰極。

(2)陰極: 空氣傳輸至陰極,其中之氧氣分子也由質傳而抵達陰極與催化劑及電解質之
介面,與電子及氫離子起電化反應,而產生水及 1.229 伏特之電壓。反應如下:

O2 + 4H+ + 4e- → 2H2O

故以上兩極之電化反應式綜合之結果是兩個氫分子與一個氧分子起電化學反應產生四
個電子,兩個水分子及一些熱能:

2H2 + O2 → 2H2O + 熱

可見 Fuel cell 是當燃料(氫氣)及氧化劑(氧氣或空氣)連續輸入時,電、水及熱能


也連續產生。它沒有經過燃燒過程,所以不會產生污染,也不像傳統的火力或核能發電,
需先產生高溫,將燃料之化學能或核能轉成熱能,用熱能製造高壓及高溫的水蒸氣來推動
渦輪機及發電機,使熱能轉換為機械能,再轉為電能。Fuel cell 是直接由化學能轉變為電
能,因步驟簡單,自然效率就高,體積會小。當多組的單位元件重疊一起時,即可串連增
加電壓及電能,又因效率與組數無關,Fuel cell 可大可小,應用範圍十分廣闊。

電極熱力學(electrode thermodynamics)就是把熱力學第一定律具體運用到電化學反應
上,利用實驗或計算方法測定電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故以材料系所教之材料熱力學便足
以作基本的燃料電池熱力學探討。

物質的總能量可用焓(h,ehthalpy)來表示,焓又可分為「Gibbs 自由能(g)」與「不
可用能 Ts」兩部分,如下:

h = g + Ts

當系統在定溫、定壓的條件下發生化學變化時,自由能的改變量可以寫成如下:

△g = △h - T△s

事實上,此一自由能的變化量就是此系統在可逆條件下所能作的最大功:

-△g = WR

上式中 WR 是指除了膨脹功之外系統所作的最大非膨脹功,對於一個可逆電化學反應
而言,最大的非膨脹功就是最大電功。因此,當燃料電池的電化學反應中之自由能改變量

10
全部轉化為電功時,可表示如下:

-△g = WR = Q.En = nF.En

其中 En 是燃料電池電動勢(electromotive potential),Q 則是反應時通過燃料電池的


電量,n 為電極的氧化或還原反應式中電子的計量係數,F 為法拉第常數(Faradays
constant)也就是 1 莫耳電子所帶之電荷。上式為熱力學與電化學之間相互聯結的重要橋
樑,藉由此式,燃料電池的電動勢可由電化學反應的自由能變化量求得。以氫氧燃料電池
為例,其基本反應方程式如下:

1
H2 + 2 O2 → H2O

此化學反應之單位莫耳自由能改變量可以寫成:

1
△g =
(Δg ) H 2O -
(Δg ) H2 - 2
(Δg )
O2

因此,理想電位可從下式直接算出:

− Δg
En = 2 F

表 1 為幾種不同狀態下氫氧燃料電池水生成反應之自由能改變量與所算出的理想電
位。例如,在溫度為 200℃ 下操作時,氫氧燃料電池之 △g = -220 kJ/mol,因此:

En = 220000 / ( 2 × 96485 ) = 1.14 V

當燃料電池是在 25℃、1 大氣壓的標準狀態下發生反應:

-△g0 = nF.En0

上 式 中 △ g0 是 標 準 自 由 能 變 化 量 , En0 為 標 準 電 動 勢 ( standard electromotive


potential)。

當電流通過燃料電池時,電極上會發生一系列物理與化學過程,如氣體之擴散、溶解、
吸附、脫離、析出等,而每一過程或多或少存在著阻力或障礙,為了使電極上的反應能夠
持續進行,就需要消耗能量去克服這些阻力,因此,電極電位就會出現與可逆電位偏離的
現象,這種現象稱為極化(polarization)。對於單一電極而言,無電流通過時的電極電位為
電極的平衡電位 En,當電流通過電極時電位則變為 E,此時電極電位變化量的絕對值 η
=∣En - E∣ 稱為過電位(over-potential)。而根據產生的原因,極化可分為以下三項:

11
活化極化(activation polarization) :主要是因為電極表面剛要啟動電化學反應時,所呈
現的速率遲鈍現象。活化極化直接與電化學反應速率有關,因此又稱為電化學極化
( 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影響此階段電壓降主要原因是來自觸媒吸附與脫附動力
學。由於真實電極表面為粗糙不平而會增加電化學之反應面積,因此氫電極實際的交換電
流密度將高於表中所列之值。從表 2 可以清楚發現鈀在氫電極上的交換電流密度最大表示
其電催化活性最強,而鉑則次之。一般而言,燃料電池氧電極的交換電流密度遠低於氫電
極,兩者之差達到五個數量級之多,即使使用鉑進行電催化,氧電極的交換電流也只有 10-5
mA/cm2 左右,也正因為陽極過電位比陰極過電位低很多,所以在氫氧燃料電池中,氫電
極的活化極化阻抗通常可以忽略不計。

濃度極化(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當燃料電池處於高電流狀態時,燃料與氧化劑
必須適時地移動至電極表面(觸媒所在處) ,才能夠維持高電荷交換情況,一旦燃料與氧化
劑來不及提供,也就是在電極表面無法維持適當反應物濃度時,則發生濃度極化。

歐姆極化(ohmic polarization):歐姆阻抗主要來自於離子在電解質內遷徙以及電子在
電極移動時的阻抗。影響此時燃料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為燃料電池的內電阻,包括電解質
之離子交換阻抗以及電極與池體材料間的接觸阻抗等。

燃料與氧化劑再燃料電池上進行電化學反應時,可以歸納有以下幾項輸送機制:

反應氣體(氫氣或氧氣)移動至電極表面-對流(convection)與擴散(diffusion)。

反應氣體在電極表面進行電化學反應-吸附、反應、脫離。

離子在兩電極間的電解質中遷徙-遷徙(migration)

反應產物(水)從電極表面離開-擴散與對流。

以上四個步驟中,只要其中有一個過程受到阻礙而緩慢時,將影響整個電極反應速率。
若反應緩慢是由第一或第四步驟造成的則會產生濃度極化,如果是由第二步驟所引起則將
產生活化極化,而由第三步驟所造成時就是歐姆極化。
圖 2 為典型的燃料電池極化曲線,橫座標為通過燃料電池之電流密度,縱座標則為燃
料電池的輸出電壓。當電池開路時沒有淨電流通過,燃料電池為理想電壓 En,一旦燃料電
池輸出電流對外作工時,由於兩電極存在活化極化、濃度極化以及歐姆內阻,輸出電壓會
下降至 Ecell。決定燃料電池的輸出電壓時必須從理想電壓減去所有極化所造成的過電位,
也就是:

Ecell = En - ηact -ηconc -ηohm

就一般典型燃料電池的極化曲線而言,可以分成三個特徵區域,在低電流密度時,電

12
池的阻抗主要來自於活化過電位,此時電池電壓隨電流密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隨著電流
密度的增加,電池的阻抗改由歐姆過電位主導,此時電壓降和電流密度呈線性關係;當電
流密度繼續增加而到達限制電流時,電池電壓會急速下降,此時電池的阻抗主要由質傳因
素所控制,亦即濃度過電位。燃料電池設計的重點之一就是要盡量避免極化現象,也就是
設法降低電池中的活化過電位、濃度過電位以及歐姆過電位。
燃料電池只有在可逆狀態下才能夠輸出最大的電功,然而燃料電池在真正操作時存在
著許多不可逆因素,因此,實際輸出電功將低於理想輸出電功,換言之,操作電壓將低於
理想電位。燃料電池實際輸出電功與可用能之比「電化學效率(electrochemical efficiency)」

也就是燃料電池實際操作電壓與可逆電為之比:

i × t × Ecell Ecell
εe = − Δg = En × 100%

電化學效率的大小反應了燃料電池在操作時的可逆度( reversibility )或不可逆度


(irreversibility)。在不可逆的情況下對負載作功時燃料電池效率可以表示為理想效率與電
化學效率之乘積:
Ecell
ε = εn × εe = Eh × 100%

進行燃料電池設計與開發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提高燃料電池操作效率,而提高效率的
本質就是提高燃料電池的操作電壓 Ecell。燃料電池之操作電壓為理想電壓 En 減去所有極
化所造成的過電位:

⎛i⎞ ⎛ i⎞
ln⎜ ⎟ ln⎜1 − ⎟
Ecell = En - b ⎝ i 0 ⎠ + B ⎝ i 0 ⎠ - iRΩ

⎛i⎞ ⎛ i⎞
ln⎜ ⎟ ln⎜1 − ⎟
其中,b ⎝ i 0 ⎠ 為活化過電位,-B ⎝ i 0 ⎠ 為濃度過電位,iRΩ 為歐姆過電位。由

上式看來,提高燃料電池之操作電壓的方法不外乎設法提高可逆電壓並減小極化而使電池
輸出電壓儘可能接近可逆電壓。
如圖 3 所示,要提高可逆電壓可以從改善熱力學與強化電極反應動力學兩個方向進
行。其中,強化電極反應動力學可以從改善電池設計著手,例如改善電極結構、增加電極
反應表面積、改變電觸媒等,都可以有效地改善電極反應。減小電極極化,而提高電解質
的離子導電度、減少質導膜的厚度、增加電池內部各元件的導電度則可以有效地降低歐姆
極化。當燃料電池完成結構最佳化設計後,可藉由調整操作條件以提高可逆電位而進一步
改善電池性能,例如提高操作溫度、提高操作壓力、改變燃料氣體組成與利用率以及降低
燃料氣體之雜質等,均有助於提高電極的可逆性。簡單來說,熱力學方法是在營造良好的
外在操作環境,而電極動力學方法則是著重於電池內部結構的最佳化,兩者都是提高燃料
電池效率之重要方法,也是進行燃料電池設計時必須同時考慮的重要因素。

13
4.研究方法:

子計畫一:碳纖維與碳纖維布之製程技術與分析
實驗方法

第一年度實驗:

所使用作為氣體擴散層材料原料為台碳公司所生產,型號為 1001 與 1007 之 PAN 系碳


纖維布。先以去離水洗滌以除去殘留雜質顆粒,將其烘乾後放入高溫石墨爐載具內。在反
覆循環以填充氮氣與抽取真空過程使其去除爐內殘留氣體後,以填充氦氣進行保護,以
20℃/每分鐘之生溫速率加熱至 1000 度,再以 10 度/每分鐘加熱至 2000 度,最後在以 5℃/
每分鐘昇溫至 2500 度。最後以 20 度/每分鐘之速率降至室溫。所使用之碳纖維布分別施以
熱處理製成取得溫度為 1000℃,1300℃,1500℃,1700℃,2000℃與 2500℃之實驗材料。

第二年度實驗

首先將 PAN 系氧化纖維氈施加預碳化處理,預碳化溫度為 1000℃,由過去之研究中得


之預碳化處理溫度將對纖維與樹脂界面黏著力造成影響,適當之碳化溫度可避免碳紙在製
作過程中脆性太高而破裂。預碳化後之碳纖維氈裁切成適當之大小後,與不同比例之酚醛
樹脂進行含浸處理,含浸後之碳纖維氈先 70 ℃進行烘乾 15 min。烘乾後之碳紙試片並以熱
壓成型機進行熱壓動作,以 170 ℃、10 ㎏/cm2 之條件進行熱壓 15 min,完成後即得到碳紙
半成品。連續式碳紙碳化製程則使用高溫管狀爐進行研究,設備如圖 4 所示,其中心加熱
區溫度為 1300 ℃,距離 10 cm,溫度隨距離向外遞減,陶瓷管長度為 100 cm,連續式碳化
時間總計 20 min。

第三年度實驗

碳纖維布與不同比例之酚醛樹脂進行含浸處理,含浸後之碳纖維布先在 70 ℃進行烘乾
15 min。烘乾後之碳紙試片並以熱壓成型機進行熱壓動作,以 170 ℃、10 ㎏/cm2 之條件進
行熱壓 15 min,完成後即得到碳紙半成品。連續式碳紙碳化製程則使用高溫管狀爐進行研
究,其中心加熱區溫度為 1300 ℃,距離 10 cm,溫度隨距離向外遞減,陶瓷管長度為 100 cm,
連續式碳化時間總計 20 min。

14
子計畫二:使用電漿表面改質技術製作燃料電池碳電極及其特性研究

實驗方法

實驗材料
第一年度實驗:

本實驗所採用之 PAN 系碳纖維布為銓能碳素公司所生產,製造編號為 LOW6701 及


FCW1005,最終使用之材料為編號 FCW1005 之 PAN 系碳纖維布。將編號 FCW1005 之氧
化纖維布做碳化處理,把氧化纖維布放入管狀爐中,通氮氣當做保護性氣體,分別以 2℃/min
升溫至 600℃、800℃、1000℃、1300℃,然後以 3℃/min 降溫至室溫。後來決定以導電性
明顯較好的 1300℃為實驗上的基材。
第一年計畫使用電感耦合式電漿(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改質碳電極表面親疏
水性,產生電漿的過程是使用一金屬線圈(Rf coil)通以高頻之交流電源,通常為 13.56 MHz
之射頻電源 (Rf power),然後利用電磁感應來產生高密度電漿,此實驗所用之真空系統如
圖 5(a)所示。

第二年度實驗:

第二年計畫使用電容耦合式電漿(Capacitive Coupling Plasma,CCP),改質碳電極表面


親疏水性,此實驗所用之真空系統如圖 5(b)所示。電容耦合式電漿主要是利用基座電極上
之射頻電壓加速電子,游離氣體而產生電漿。腔體電子受電場加速而獲得能量(離子質量較
大,幾乎感受不到射頻電場的變化),同時向腔體四處擴散,途中與各種粒子發生碰撞,而
高能電子碰撞中性氣體分子所發生的游離反應,將產生更多的離子-電子對以維持電漿的狀
態。 在濺鍍的時間上,我們選定濺鍍 30、50、70 和 90 分鐘,來達到不同的 PTFE 含量,
最後再做表面電阻的量測,濺鍍時間達到 70 分鐘時,其表面電阻與商用疏水碳電極相當。
在製程上我們可以調高射頻電源的瓦數來減少製作疏水碳電極的時間,同時與傳統疏水碳
電極的製程比較上,濺鍍 PTFE 並不需使用有機溶劑和經過燒結、烘乾等耗時的過程。

第三年度實驗:

第三年計畫使用等大氣壓電漿(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APP)改質碳電極表面親疏


水性,此實驗所用之電漿系統如圖 5(c)所示。此電漿雖然能在接近大氣下操作,不過現階
段電漿源並無法改質大面積的碳電極,所以必須再經過改良來達到製程放大的效果。

15
子計畫三:使用奈米級觸媒粉體披覆技術進行燃料電池膜極組之製備及其性能

分析

本實驗中應用電泳披覆法(EPD)製作奈米 Pt/C 觸媒薄層,並以多次複合電泳披覆方


式,其中包括調製出具高穩定性質及高披覆效率之 Pt/C 觸媒粉體電泳懸浮液,經由實驗結
果以取得最佳之懸浮液濃度、披覆時間、基板面積、基板形狀、外加電場等製程條件。 另
外,於有機溶劑系之 EPD 懸浮液中加入 Nafion 溶液、pH 值調整劑,如氨水(NH4OH)和醋
酸(Acetic Acid;CH3COOH)等添加劑,以供進一步觀察探討電泳披覆行為及披覆所製作之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之中碳電極 Pt/C 觸媒層的顯微結構和電氣特性。另外,實驗
中以多壁奈米碳管(MWNT)取代傳統活性碳作為奈米鉑金屬觸媒載體,此一動機為考慮到
活性碳載體易團聚導致部份觸媒的失效且碳管具有優異材料物理性質故選擇碳管作為觸媒
載體;當然,前提為碳管的分散亦須考慮。圖 6 為 Pt/CNT 催化劑合成流程及製備儀器。合
成後與商用觸媒作一比較,同時以 EPD 製程製備膜極組並測試效能。

16
子計畫四:碳膜表面改質技術在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之應用

碳薄膜的準備和描述
為了作為在催化劑在石墨裡,使用1μm厚的鎳幣透過磁控管用於304SS 底層。在此過
後,在要發展混合氣體的乙炔/氫以下的680℃的碳薄膜於爐膛管內,這幾次樣品被安置於3
種的流動比率,分別為0.15,0.45 和1.5,提供CVD 過程中碳的部分。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用來觀察碳沈澱物的形態學。發光卸分光儀(GDS)和雇用確定那些型和架構的那些電影碳的
碳組成深度的拉曼分光儀的dispersive。

腐蝕疲勞試驗
透過技術極化作用potentiodynamic在室溫腐蝕試驗進行在方面一沒有分開以及有一個
Pt 網(110 cm2)的3個電極的玻璃電池(體積250 cm3)輔助電極和一種Ag/AgCl(飽和的KCl溶
液)作為參考電極。樣品(運轉電極)被安裝此測試機具上並且對0.5 M H2SO4溶液在PEMFC
裡類比腐蝕環境。Potentiodynamic 極化作用曲線被記錄用 一種potentiostat(Model 6081 C)
在10 mVs-1的掃描速度從-1.0到2.0 V(使用一般的氫電極或者NHE)。

燃料電池測試
有 0.4mg/mm-2 的 Pt 的碳電極(A-6 ELAT ®,e-TEK)是被作為陽極和陰極。 在使膜作為
電極組件之前,一層薄的 Nafion 披覆在電極表面上。MEAs 有效面積為 4 cm2,一起與陽極
和陰極以及 Nafion 117 膜(杜邦)熱壓,在 55 kg cm-2 持續時間 1 分鐘,熱壓溫度為 140℃。
標準燃料電池檢測器裡開動並且測試 8 個小時保證相同的性能。有相同的氣流管道的樣品
被形成燃料電池模件,在 0.6 V 和 40℃為 100 個小時的操作連接 PEMFC 性能試驗系統(電
子負荷 6060 B,Agilent), 由於在陽極和陰極裡流出飽和濕度的 H2 和 O2。

17
5 結果與討論:

子計畫一:碳纖維與碳纖維布之製程技術與分析

結果與討論

第一年度實驗

密度與電阻

圖 7 是碳纖維布密度值隨處熱理溫度變化之情形。由圖中可明顯的看出,由 1000c 到
1300c 溫度區間內,cf1001 與 cf1007 的密度有劇烈下降的趨勢,CF1001 與 CF1007 分別由
1.90 g/cm3 與 1.92 g/cm3 下降為 1.55 g/cm3 與 1.57 g/cm3。之後隨溫度升高而增加,在 2500c
時分別為 1.77 g/cm3 與 1.76 g/cm3。在 1000℃到 1300℃之間由於大量的非碳元素由碳纖維
中釋放,造成重量的急劇減少,而導至其密度的明顯下降。
圖 8 則顯示了表面電阻係數對石墨化溫度的變化情形。與密度的變化情形相似,在
1000c 到 1300c 溫度區內,其表面電阻係數有顯著的下降。CW1001 與 CW1007 分別由 2.80
Ω/sq 與 4.59 Ω/sq 快速降低至 0.4 Ω/sq 與 0.7 Ω/sq。由於電子在碳纖維中以沿碳層平面
移動為主,在石墨化過程中碳層平面成長與碳層堆疊的緻密化以 1000℃到 1300℃為最顯
著,其結果也影響到在導電性的表現。

電池效能測試

CF1001 與 CF1007 經過組裝成單電池後進行測試,首先為其在 40 度反應溫度時的極化


曲線,在這裡所使用的碳纖維布氣體擴散層皆未經疏水處理,也沒有塗佈微層電極層。由
圖 9 中可看到 cf1001 在溫度由 1000 度提高至 2500 度時,其電池效能也隨著慢慢的升高。
由過去的研究中可知,電池極化曲線可分為三部份來探討,首先為活化極化的部份,
由於各組電池採用的 CCM 皆為杜邦公司所生產,可預期其初期反應的效能較為接近。接
著為電阻極化的部份,此一部份由於碳纖維布隨著石墨化溫度的提高,其導電性也隨著提
升,使得在此一電阻極化區間,石墨化溫度越高的碳纖維布表現出較好的性能。最後為質
傳極化的部份,在使用經石墨化處理的碳纖維布作為氣體擴散層時,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質
傳效應,而導致極化曲線的快速下降,也提供了較大的使用空間可以在低電壓與高電流密
度狀態下工作。Cf1007 則以 1500 度石墨化處理作為參考,其電池效能測試結果與 cf1001
經 1500 度處理之試片接近。
圖 10 則為在 40 度測試條件時其功率表現。其所得到之結果與前述接近,但由於未達
到其極限電流值,且並未觀察到其質傳效應的發生,因此無法確定其最大功率密度。僅能
由圖中表示石墨化溫度越高的碳纖維布其電池運作功率越好。

18
第二年度實驗

首先針對自製碳紙厚度進行研究,圖 11 為碳紙厚度隨樹脂含量增加之變化情形。原始
之氧化纖維氈厚度約為 1.0 mm,經碳紙製程後則減少 10 % ~ 40 %,其厚度之減少推測是
因為添加之酚醛樹脂在熱壓製程中有效的將碳纖維進行黏結,隨樹脂含量之增加,碳纖維
之間附著點增加,其厚度壓縮率亦隨之提高。由 0 wt%樹脂之 0.820 mm 降低至 0.497 mm。
由圖 12 中可得之在未添加樹脂與 3.21 wt%樹脂時的孔隙度分別為 711 %與 709 %,差
距甚小。少量之樹脂雖可黏接部份的樹脂,但對其孔隙度並無明顯之影響,但隨樹脂含量
增加至 26.92 wt%時,其孔隙度已降低為 274 %。在電組測試方面則分別測試沿平面與穿透
平面之電阻以探討其特性。首先在沿平面部份之電阻變化情形如圖 13 所示,由 0 wt%樹脂
含量到 3.21 wt%樹脂含量其電阻由 84.95 mΩ.cm 增加至 93.57 mΩ.cm,樹脂含量增加至
26.92 wt%時其電阻則下降為 26.47 mΩ.cm。
比較以四種自製碳紙進行燃料電池組裝之電池效能表現如圖 14 與圖 15 所示。在電池
測試中,以操作溫度 40℃狀態下分析,樹脂含量 15.42 wt%、23.10 wt%、26.92 wt%具有較
相似之效能表現、且明顯優異於 3.21 wt%。在電池負載 0.4 V 時,以樹脂含量 26.92 wt%之
碳纖維紙表現最佳,其電流密度為 1677.6 mA/cm2,對四種不同樹脂含量之碳紙在 0.4 V 時,
極化曲線並未有下降之趨勢,顯示電池本身並無明顯之質傳效應產生。

第三年度實驗

碳纖維布經含浸與熱壓後,分別形成樹脂比例為 0.51 wt%與 2.69 wt%之兩種碳紙。碳


纖維布原來的厚度為 0.7 mm,經碳紙製程後分別降低至 0.50 mm 與 0.49 mm,並無太大之
差距。由於電子在碳纖維中沿纖維方向傳導,隨樹脂含量增加時造成厚度的下降,而使碳
紙內的纖維交支點增加,排列緊密而有助於電子傳導,因此促使其電阻之下降情形。
電池效能表現則如圖 16-18 所示,在提高電池測試溫度時,電池效能亦隨之提升。且
較少之樹脂含量能提較高之效能。

利用 PAN 系碳纖維布作為燃料電池碳電極材料,經不同溫度石墨化處理後,其材料特
性有下列變化。在密度的部分,在 1500℃之後碳纖維布密度隨熱處理溫度提高而增加。在
元素分析部分,碳含量隨熱處理溫度而增加,而其他非碳元素則隨溫度升高而減少。在表
面電阻的部分,其電阻值隨熱處理溫度增加而降低,在 1000℃至 1500℃溫度區間降低幅度
最大 。在燃料電池效能測試上,自製碳纖維布經 2500℃石墨化處理後,在負載 0.7v 時,
其具有 948mA/cm2 之電流密度,其最大功率為 946mW/cm2。
碳紙氣體擴散層製程中,隨添加之酚醛樹脂增加其碳紙完成品之厚度也隨之下降,壓
縮率可達原始厚度 50 %,可達 0.497 mm。樹脂含量之增加亦會影響電阻之變化,在沿平面
方向之電阻隨樹脂之增加而降低,由 84.95 mΩ.cm 降低至 26.47 mΩ.cm。在電池測試上
則以樹脂含量 26.92 wt%有最好之表現。其具有在 0.7 V 負載時之 300.4 mA/cm2 與最大電流
密度 1677.6 mA/cm2,且具有之最大 670.8 mW/cm2 功率。

19
子計畫二:使用電漿表面改質技術製作燃料電池碳電極及其特性研究

親疏水性特性
首先看到未處理的原始碳布,即經石墨爐碳化到 1300℃的碳布,可知原始碳布表面的
性質為疏水性,經由氬電漿改質的碳布,會導致一個親水性的表面生成,線圈瓦數愈大,
表面的接觸角也會跟著減小,直到最後線圈瓦數到 120W 時,接觸角的角度甚至會到達零
度。
我們將試片經氧或氬/氧比混合 1:1 氣氛下電漿所處理的試片表面接觸角的分佈情形
做成圖形比較。經氧或氬/氧比混合 1:1 的電漿氣氛下發現表面具有一個非常親水性的性
質,接觸角幾乎達到零度,代表加入氧氣是其關鍵所在。S-non 接觸角為 135.5 度,可看出
碳布本身並不親水,而是疏水性。當我們濺鍍的時間達 90 分鐘時,自製碳布的接觸角由原
始 135.5 度增加到 142.1 度,表示濺鍍 PTFE 確實能增加碳布的疏水性。而經疏水處理後的
商用碳布,接觸角從 141.4 度增加到 149.5 度。藉由接觸角量測,很明顯看出電漿改質所產
生的親疏水梯度比濺鍍 PTFE 的親疏水梯度大。

表面型態
將不同氣氛所處理之碳布使用冷場發掃描式電子顯微鏡來進行表面型態之分析。經不
同氣氛下的電漿處理後,可發現表面形成許多奈米級的中孔(2 ~ 50 nm),孔洞之大小約為
10 ~ 20 nm,且可發現這些孔洞是非常均勻的分佈在碳纖維之表面。
在電漿處理期間,離子轟擊會產生物理性的濺鍍或表面原子的位移,尤其是對純氬的
電漿而言,而在此狀態下也僅可能會發生物理性的反應。就大家所知的,離子轟擊可改變
表面的型態,因為物理性破壞的緣故。對碳纖維而言,氬跟氧電漿處理的結果皆會導致ㄧ
個粗糙的表面,可能是導致疏水性表面改變成親水性表面的原因之ㄧ,粗糙的表面有較高
的表面積,且可增加碳布對於水的溼潤度。然而,電漿破壞是永久的,因此觀察到時效的
效應是不太可能是因為物理性破壞所導致的結果。另ㄧ個可能導致此情況發生的原因可能
是因為離子轟擊破壞碳/碳的表面原子鍵結,導致表面上的懸鍵產生,因此在此處對表面親
水性的改質裡,表面的懸鍵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表面電阻
由於碳電極的反應牽涉到電子的傳輸,所以需要導電性佳的基材來傳導電子。尤其經
過疏水處理之後的碳電極,其導電性會降低,所以必須要找出一最佳的 PTFE 含量,使碳
電極有疏水特性且導電性佳。為了找出最佳的 PTFE 含量,我們可以選擇將不同的濺鍍時
間對表面電阻值來做圖,並與商用疏水碳電極的電阻來做比較,基本上我們是藉由表面電
阻值來當作 PTFE 含量的指標。
圖 19 為濺鍍時間對碳布縱向表面電阻的曲線圖。從 圖 中 可 看 出 碳 布 經 電 漿 處 理
後 對 其 表 面 電 阻 值 影 響 不 大 , 而 隨著濺鍍時間的增加 PTFE 的含量也會增加,導致表
面電阻變大。此差異可導致親疏水性的梯度,正面是疏水性的,背面相對上較親水,對電
池的水管理有正面的幫助。商用的疏水製程是將碳布或碳紙浸入或塗佈 PTFE 溶液,再經
過高溫的燒結,此一方式是一次處理碳電極的兩面,使兩面皆有疏水的效果,並沒有親疏

20
水梯度的差異。而商用的疏水製程雖然可以改善水氾濫的問題,但是在孔隙度上卻不容易
控制,過多的 PTFE 會阻塞孔隙造成氣體質傳降低,含量太少疏水性無法獲得改善。

燃料電池性能分析
表面改質對燃料電池性能之提升
圖20為Tcell=60oC下所量測到的極化曲線,圖21電流密度對功率曲線圖。由圖3-16中可
發現一開始所處裡的原始碳布,在電池的性能上,原本就比商用ETEK碳布的性能更好。經
由Ar、O2、Ar/O2電漿改質的碳電極,其電流密度皆有增加,顯示經由電漿改質產生的的親
疏性能夠提高電池的效能。尤其在高電流密度區間,水產生的速率很快,經電漿處理的碳
電極擁有較高的電壓。此結果顯示經電漿處理的碳電極對電池水的管理有幫助,此與電漿
處理的碳電極會在電極的兩邊產生親疏水梯度有關。當水產生的時候,即直接從疏水端移
除水 (與觸媒跟膜接觸),同時藉由親水端拖曳至流道方向(與雙極板跟氣體流量接觸)。此
結果產生的毛細現象,能使水流出碳布的氣體擴散通道的孔洞中,預防水氾濫產生。
濺鍍 PTFE 與傳統疏水處理之碳電極對燃料電池性能影響
圖 22 為 Tcell= 60 oC 所量測到的極化曲線。濺鍍 PTFE 與傳統疏水處理之碳電極其極限
電流密度很明顯的提升(S-30-70、S-30-90、E-20),而 S-non 與 E-non 其極限電流密度皆比
疏水處理後的碳電極還要小,造成此差異主要是因為濃度極化和歐姆極化。因為在高電流
密度下電池的效能主要是由歐姆和濃度極化所控制,而未經疏水處理的碳電極易產生水氾
濫的現象,此會降低電子在觸媒層和電極之間的轉換效率,導致歐姆極化,碳電極的水氾
濫也會阻礙反應氣體到達觸媒層參與反應,即濃度極化。由此可知濺鍍 PTFE 的疏水鍍層
和傳統疏水處理確實能減緩濃度極化和歐姆極化的發生,提升電池的極限電流密度和功率。

21
子計畫三:使用奈米級觸媒粉體披覆技術進行燃料電池膜極組之製備及其性能

分析
一個理想的 EPD 製程有賴於良好之懸浮液穩定性,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往後生坯顆粒
堆積排列行為,而懸浮液顆粒之分散情形將取決於其表面帶電荷之構造與顆粒表面吸附離
子種類。若粉體顆粒團聚現象過於嚴重時,此者將導致生坯發生堆積不緻密情形。不同 pH
值的 EPD 懸浮液沉澱重量變化顯示出,EPD 懸浮液粉體沉澱重量隨酸鹼度值增加而減少,
而且在奈米 Pt/C 觸媒粉體懸浮液之酸鹼度約在 pH = 10 時,為其 EPD 懸浮液穩定性優劣的
轉折點。當懸浮液 pH 值小於 8 時,EPD 懸浮液之 Pt/C 觸媒粉體沉降量持續增加,因此可
判斷觸媒粉體之懸浮性不佳。同理懸浮液 pH 值大於 8 時,觸媒粉體的懸浮性則趨於一穩
定範圍。
不同電場強度下進行電泳披覆所得之觸媒層 SEM 顯微結構圖像得知,當過低的外加
電場強度情形下, Pt/C 觸媒粉在驅動力不足的狀況下雖然已有披覆行為,但基材表面的披
覆層卻呈現極為稀疏的披覆現象。隨著外加電場增大,Pt/C 觸媒粉體所獲得之驅動力也隨
之增大,使得其披覆層亦隨之增厚。當披覆時間逐漸增加時,EPD 披覆效率亦隨而上升,
所得之觸媒層亦趨於緻密。但是,當披覆時間不斷加長,發現某些披覆層顯微結構形成為
一多層殼狀結構,並發生了斷裂剝落的現象。認為此者應在電泳披覆製程中,隨著披覆時
間的增加披覆層不斷增厚,披覆層本身之電阻值隨而升高,導致粉體受到之電泳驅動力趨
於微弱,使得最上層之披覆結構顯得鬆散,其粉體間的附著力不足以承受觸媒層之重量負
荷,故產生剝落之缺陷行為。
由圖 23 發電效率測試圖得知,吾人使用電泳披覆法披覆 0.16 mg Pt/cm2 於碳布、疏
水性碳布、碳紙上所製成之碳電極與 E-TEK 使用塗佈法披覆 0.4 mg Pt/cm2 於疏水性碳布
上所製成之碳電極,兩者進行發電效率測試時,除了以疏水性碳布進行 EPD 製程其發電效
率略遜於 E-TEK 之碳電極外,疏水性碳布及碳紙電極試片之發電效率皆優於 E-TEK 之碳
電極。
圖 24 代表披覆 Pt/C 奈米觸媒加上不同比例含量 Nafion 對發電效率的影響,其中吾人
了解在 EPD 懸浮液中分別添加 20%~40% Nafion 溶液進行電泳披覆製程後所得之碳電極發
電效能有所助益,同時發現當 Nafion 溶液比例增加時,試片的發電效率亦有不錯的改進。
這是由於 Nafion 溶液在 EPD 製程中會滲入碳基材內部與觸媒粉及碳纖維相互結合,而產生
以下的作用:(1) Nafion 材料與 Pt/C 觸媒粉相互結合後,可增進觸媒層之保水性,避免尤
其是在高電流密度條件下所產生質導膜的脫水現象。(2)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電解質部分
為固態 Nafion 高分子膜,電解質與觸媒粉體實際接觸面積尚屬有限,實際催化反應面積不
足,當 Nafion 溶液與觸媒粉互相結合後,則可有效地提升觸媒與質導膜接觸面積,使 Pt/C
觸媒之使用效率能夠大幅改善,進而獲得較佳之發電效率。
圖 25 具有不同疏水性改質劑之陰極微孔層單電池極化曲線,藉此我們可比較活性碳
微孔層含少量 Nafion 及 Teflon 材料,與 E-TEK 商用 MEA 的電池效率之差異,圖中發現添
加 Teflon 表面改質劑微孔層經由 150℃熱處理的試片,電池效率略低於添加 Nafion 改質劑
之微孔層試片。因為 150℃熱處理條件帶來含有 Nafion 與 Teflon 微孔層有較高的空洞數目,
在單電池測試過程中陰極所產生的水分會容易填入這些孔隙之中。由上述實驗結果了解在
150℃熱處理條件所產生的 Teflon 微孔層疏水能力較差,以致無法適時將 MPL 內部的水分

22
順利排除,造成陰極氧氣傳導受到阻擾,導致 Teflon 微孔層對燃料電池的濃度極化效果變
差。經 250℃熱處理後的兩種微孔層皆含有較低的孔隙率,在陰極表面所發生的復水反應
(Rehydration)所生成的水分可進入微孔層空孔空間變小,使得較佳疏水性之 Nafion 微孔層
造成 Nafion 質導膜的含水量變得不充足,則質子傳導效能下降,因此含有 Nafion 微孔層之
燃料電池的效率表現較不理想。另外,含有少量 Teflon 微孔層經 250℃熱處理條件之試片
雖其本身對質導膜的潤濕作用在於 Nafion 微孔層試片,惟對疏導微孔層中的水分到達氣體
擴散層的表現尚不能令人滿意,以致其電池效能仍未超越商用 MEA 的電池效率。

結 論
本計劃的目的是利用電泳披覆 (EPD) 製程應用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PEMFC) 的領
域。使用奈米 Pt/C 觸媒粉體,經電泳披覆製程製作觸媒層於碳電極表面。重點為下列諸課
題:(a) 選擇不同溶劑種類及混合比例、改變懸浮液酸鹼度值,探討對懸浮液之穩定性及分
散性狀況,(b) 藉由改變 EPD 製程參數探討對披覆效率、披覆層完整性及觸媒粉體披覆均
勻性的影響。(c) 比較已披覆觸媒層之不同碳基材對發電效率的影響。(d) 在懸浮液中加入
不同比例之 Nafion 溶液,探討 Nafion 含量對發電效率的影響。(e) 選擇水系溶劑混合最佳
比例之觸媒及離子聚合物,改變懸浮液酸鹼度值,探討對懸浮液之穩定性及分散性狀況;
(f) 比較並探討 EPD 製程與傳統熱壓製程製備的膜極組(MEA)之發電效率優劣;(g)水分的
濃度與前驅物添加速度對 Pt 奈米觸媒粒徑之影響(h)商用 E−TEK 20 wt% Pt/C 與本實驗製備
之 18.6 wt% Pt/CNT 之發電效能比較。吾人在電泳披覆奈米 Pt/C 觸媒製程中加入奈米碳管,
已成功獲得交錯排列的奈米碳管於 Pt/C 觸媒粉體之間形成之 3D 結構,藉此奈米級 Pt/C 觸
媒粉體得以更有效的分散均勻,且奈米碳管亦能提供更豐富的觸媒粉體與碳電極之間電子
之傳導路徑。

23
子計畫四:碳膜表面改質技術在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之應用
結果和討論

C2H2/H2 混合氣體的比率其影響在碳沈澱物形態學上
在全部樣品裡調查,混合氣體,碳沈澱物的表面形態學強烈倚賴 C2H2/H2 的比率。 SEM
圖像在圖內描繪,在 0.15,0.45 和 1.5 的 C2H2/H2 比率下準備的樣品的表面分別為絲的碳,
碳球和碳球群所覆蓋。
混合氣體的比率 0.15 即從 C2H2 分解的碳分子到樣品表面擴散並且被鎳層的催化改變
成石墨。後來變成碳分子跟隨石墨質地妥善排列並且生成石墨薄膜。當 C2H2/H2 比率增加
到 0.45 或者甚至 1.5 時,碳球象組成薄層將換轉換成絲的碳。我們如此以為碳源集中的增
加帶有碳球的發展。C2H2/H2 混合 0.45 的氣體比率提供一個理想的碳源,形成連續和小型
薄膜在底層上那碳球堆濃密,表現象鏡子一樣的平滑度。

化學穩定性分析
選擇碳薄膜塗於 304SS(簡寫為 CFCSS)雙極板與商業的石墨雙極板(AXF-5QCF)在腐
蝕方面做比較,因為絲結構的碳或者碳球群明顯不能防止 H2SO4 溶液的侵蝕,疲勞試驗用
0.5 M H2SO4 溶液透過 potentiodynamic 極化作用。在腐蝕疲勞試驗之後,在 H2SO4 裡的金
屬離子的集中測試 ICP MS 估計了解決辦法。與 304SS 雙極板不同,金屬離子被在 H2SO4
內測試 CFCSS 盤子的解決辦法,證明 H2SO4 溶液不能透過碳薄膜腐蝕 304SS 底層。

雙極板對燃料電池性能的影響
當 PEMFC 在高溫下(高於 60℃)進行時,一些問題,例如反應物氣體潮濕,水泛濫和
產品除去水,嚴重地出現並且影響 PEMFC 性能。確切地關於 PEMFC 性能評價不同的雙極
板的影響,40℃操作溫度用來避免上述影響並且在連續的 100 個小時的 PEMFC 操作消除
環境溫度的變化。
雙極板與有 304SS 的那相比證明性能優越的有 CFCSS 的燃料電池雙極板。 雖然每個
燃料電池在開始過程中擁有相同的性能,有 304SS 的燃料電池的當前輸出雙極板在 100 個
小時內逐漸下降從 500 mA 到 420 mA, 即在性能方面的 16%的損失。根據在腐蝕疲勞試
驗方面觀察的結果, 認為為那 304SS 雙極板解放金屬離子在 100 個小時的 PEMFC 操作
下,會污染 Pt 激活劑和導電質子的膜。在 100 個小時的操作期間的雙極的盤子在石墨雙極
板過程中證明極好的穩定的有 CFCSS 的燃料電池雙極板。

24
6.計畫成果自評:

1. 本研究計畫成功發出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材料,其相關專利並於 2007 年技術轉移予碳


能科技,成功奠定國內自行生產製造燃料電池組件材料之基礎。
2. 研究內容包括碳電極電漿表面改質、製程改善及電化學特性測試等內容與原結合PVD
與CVD 製程在304不鏽鋼雙極板上披覆一層具有高抗蝕性的導電性碳膜,並完成燃料
電池的壽測分析。此外,碳膜的成膜理論、抗蝕機制與結構特性...等材料科學領域相關
的研究也在本計劃中完成。
3. 研究成果的學術與應用價值: 高。
4. 研究成果可發表於其他國內外期刊: 材料科學與工程期刊、真空科技期刊、Journal of
Electrochemiacl Society、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等等。
5. 在三年的研究中,燃料電池的測試技術上也有明顯的突破,分別開發了一套簡易的燃
料電池分析系統與一個具有多種功能的電化學測試模具,不但大幅降低燃料電池分析
系統的設備成本,也進一步提升了燃料電池相關零組件的研發速度。

本計畫發表之學術論文
1. 碩士論文
【1】2006 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使用電漿表面改質技術製作燃料
電池碳電極及其特性研究, 謝明諭
【2】2007 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碳電極疏水
鍍層之開發與研究, 王堃維
2. 期刊論文
【1】 K.-F. Chiu and M. Y. Hsieh, Plasma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arbon Electrodes for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 Journal of fuel ce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322 Aug. (2006).
SCI.
【2】 S. Gottesfeld, T. A. Zawodzinski, Adv. Electrochem. Sci. Eng. 5 (1997) 195.
【3】 R.F. Louh and Felix Tsai, “Improvement of PEMFC's Power Performance by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f Pt/MWNT Nanocatalysts", in ECS Transactions -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6, Vol. 3, No. 1 (2006) 305-312.
【4】 R.F. Louh, Hansen Huang and Felix Tsai, “Novel Deposition of Pt/C Nanocatalysts and
Nafion Solution on Carbon-based Electrodes via Electrophoretic Process for PEM Fuel Cells,"
Journal Fuel Ce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4, No. 1 (2007) 1-7.

3. 會議論文:
【1】 K.-F. Chiu and K. W. Wang, Hydrophobic coatings of carbon electrodes for PEMFC,
(ICMCTF 2007, San Diego, US).
【2】 K.-F. Chiu and K. W. Wang, Plasma surface functionization of carbon electrodes for
PEMFC,兩岸碳材料研討會 2006.

25
【3】 K.-F. Chiu and M. Y. Hsieh, Ar/O2 Mixture Plasma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arbon
electrodes for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 (1st European Fuel Ce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05, Italy).
【4】 K-F. Chiu, M. Y. Hsieh, ICP plasma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arbon electrodes for
PEMFC, (207th ECS meeting 2005, Canada).
【5】 R.F. Louh*, Hansen Huang, and Felix Tsai,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f Pt/C
Nanocatalysts on Carbon Electrodes of PEMFC,” Proc.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7th Annual Meeting, Quebec City, Canada, May 15-18, 2005.
【6】 R.F. Louh*, Hansen Huang, Felix Tsai, “Novel Deposition of Pt/C Nanocatalysts and
Nafion Solution on Carbon-based Electrodes via Electrophoretic Process for PEM Fuel
Cells,” Proc. of 1st European Fuel Cel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Rome,
Italy, Dec 14-16, 2005, No. EFC2005-86321.
【7】 R.F. Louh, Hasen Hunag, Felix Tsai, and Kevin Yang,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f Pt/C
Nanocatalysts on Carbon-based Electrodes of PEM Fuel Cells,” Proc. of The 2005 Annual
Conf. of Chinese Ceramic Soc., Tamkang University, Tamsui, Taipei (Nov. 25-16, 2005)
pp. 3-1-P-034.
【8】 R.F. Louh, Felix, Tsai, Hansen Hunag, and Kevin Yang, “Preparation of Pt/MWNT
nanocatlysts by direc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for carbon-based electrode of PEM fuel
cells,” Proc. of The 2005 Annual Conf. of Chinese Ceramic Soc., Tamkang University,
Tamsui, Taipei, R.O.C. (Nov. 25-16, 2005) CD-ROM, No. 3-1-P-035.
【9】 Felix Tsai and R.F. Louh, “Enhancement of PEMFC Power Performance by Using
Pt/MWNT Nanocatalysts,” Proc. of The 2006 Annual Conf.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
Howard International Housel, Taiwan, R.O.C. (May 30, 2006), pp.262.
【10】 R.F. Louh and Felix Tsai, "Aqueous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f Pt/CNT Catalystson
N117 Membrane for PEMFC Application," Proc. of The 2006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Materials Science, NCKU (Nov. 24-25 2006) Paper No. P01-093 in
the CD-ROM volume.
【11】 Viruser Chen and R.F. Louh, “Fabrication of microporous layers containing minor
additives of hydrophobic surface modifiers for applications of PEM fuel cells,” The 1st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s, Mingdao University,
Sun-Moon Lake Teacher’s Center, Nov. 2-3 2006, Paper No. FC167.
【12】 Rong-Fuh Louh and Viruser Chen, “Fabrication of MEA with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Microporous Layer and Catalyst Layer by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and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s for PEM Fuel Cells,” Proc. of The 2007 Annual Conf. of The
Taiwan Vacuum Soc., Jan 19, 2007, Instru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Hsinchu,
Tainan, R.O.C. (2007) Paper No. A12
【13】 Viruser Chen and R.F. Louh, “Fabrication of MEA with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Microporous Layer and Catalyst Layer via Sequential Electrodeposition Route for PEM
Fuel Cells,” Proc. of The 2007 Annual Conf.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 Lakeshore
Hotel, Taiwan, R.O.C. (May 22, 2007), CD-ROM. Paper No. PO11.

26
本計畫所延伸之相關專利
1. 一種碳纖維織物之製造方法及其製品,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號:I 261639,美國專利
公開號:US200510124246。
2. 一種碳纖維之製品及其製造方法,中華民國發明專利號:I 279471,美國、德國發
明專利審查中。
3. 多孔性碳電極基材及其製造,中華民國發明專利申請號:95100284,美國、德國、
大陸發明專利審查中。
4. 一種具高導電性碳化織物之製造方法及其在燃料電池的應用(申請作業中)。
5. 一種具高強度碳化紙的製造方法(申請作業中)。
6. 於金屬基材表面低溫披覆碳膜的方法」,中華民國專利,申請案號:95143215號,
美國專利: 11/798,078 ( 申請案號)。
7. 燃料電池分析系統,中華民國專利: 200733463 ( 公告案號)。
8. 電化學測試裝置,中華民國專利:I285739 ( 專利號)、美國專利: 20070138005 ( 公告
案號)

27
參考文獻:

[1] Joan M. Ogden, Margaret M. Steinbugler, Thomas G. Kreutz, “A comparison of hydrogen,


methanol and gasoline as fuels for fuel cell vehicles: implications for vehicle design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79 (1999) 143–168.
[2] Xuejun Zhang, Zengmin Shen, “Carbon fiber paper for fuel cell electrode”, Fuel 81 (2002)
2199–2201.
[3] Peter M. Urban, Anett Funke, Jens T. Muller, Michael Himmen, Andreas Docter, “Catalytic
processes in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systems”,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221
(2001) 459–470.
[4] Joongpyo Shim, Heung Yong Ha, Seong-Ahn Hong, In-Hwan O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fion ionomer-impregnated composite membrane for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09 (2002) 412–417.
[5] L.R. Jordan, A.K. Shukla, T. Behrsing, N.R. Avery, B.C. Muddle, M. Forsyth, “Diffusion
layer parameters influencing optimal fuel cel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86
2000 250–254.
[6] S.-J. Shin, J.-K. Lee, H.-Y. Ha, S.-A. Hong, H.-S. Chun, I.-H. Oh, “Effect of the catalytic ink
preparation method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06 (2002) 146–152.
[7] E. Antolini, R.R. Passos, E.A. Ticianelli, “Effects of the carbon powde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athode gas diffusion lay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09 (2002) 477–482.
[8] Hui-Ming Cheng, Quan-Hong Yang, Chang Liu, “Hydrogen storage in carbon nanotubes”,
Carbon 39 (2001) 1447–1454.
[9] Xiaoliang Cheng, Baolian Yi, Ming Han, Jingxin Zhang, Yaguang Qiao, Jingrong Yu,
“Investigation of platinum utilization and morphology in catalyst layer of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79 (1999) 75–81.
[10] H. Chang, J.R. Kim, J.H. Cho, H.K. Kim, K.H. Choi,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for small fuel
cells”, Solid State Ionics 148 (2002) 601– 606.
[11] R. Petricevic, M. Glora, J. Fricke, “Planar fibre reinforced carbon aerogels for application in
PEM fuel cells”, Carbon 39 (2001) 857–867.
[12] Sergei Gamburzev, A. John Appleby, “Recent progress i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th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07 (2002) 5–12.
[13] Xin Wang, I-Ming Hsing, ”Surfactant stabilized Pt and Pt alloy electrocatalyst for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 Electrochimica Acta 47 (2002) 2981-2987.
[14] G. Cacciola, V. Antonucci, S. Freni, “Technology up date and new strategies on fuel cell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00 (2001) 67–79.

28
[15] F.A. de Bruijn, D.C. Papageorgopoulos, E.F. Sitters, G.J.M. Janssen, “The influence of
carbon dioxide on PEM fuel cell anod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10 (2002) 117–124.
[16] Gu-Gon Park., Tae-Hyun Yang, Young-Gi Yoon, Won-Yong Lee, Chang-Soo Kim, “Pore
size effect of the DMFC catalyst supported on porous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8 (2003) 645– 650.
[17] Partrick, J. W., “Porosity in Carbon :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Edward Arnold &
Co. Ltd. (1995) p.232.
[18] Bansal, R. C. “ Active Carbon, ” New York, (1988).
[19] George, N. & J. T. Davies, “ Adsorp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Activated Charcoal Cloth : A
Material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iotechnology, ” J. Chem. Tech. Biotechnol, 43,
117-129(1988).
[20] 柯澤豪,李建鴻,胡忠華,“ 活性碳纖維研製及應用 ”,觸媒與製程,4(4),13-20(1996).
[21] 岳中仁, 陸耘, 符若文, 曾漢民, 不同原料基活性碳纖維的結構及吸附特徵研究, 合成
纖維工業, 19(6), p.11(1996).
[22] Ko, T. H., P. Chiranairadul, and C. H. Lin, “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Stabiliz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stabilized Fibers and the Final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Part І, ” Polym.
Engineering Sci., 31(19), 1618-1626(1991).
[23] Ko, T. H., P. Chiranairadul, C. K. Lu, and C. H. Lin, “ The Effect of Activation by Carbon
Dioxid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PAN-bas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 Carbon, 30(4), 6l47-655(1992).
[24] Lewis, I. C., “ Chemistry of Carbonization, ” Carbon, 20(6), 519-530(1982).
[25] Anderson, J. R., “ Structure of Metallic Catalysis, ” Academic, New York, (1975).
[26] 符若文,“活性碳纖維的氧化還原特性及其應用前景”,新型碳材料,13(4),1-11(1998).
[27] 岳中仁,陸耘,符若文,曾漢民,“不同原料基活性碳纖維的結構及吸附特徵研究”,
合成纖維工業,19(6),p.12(1996).
[28] Pittman Jr., C. U., W. Jiang, Z. R. Yue, S. Gardner, L. Wang, H. Toghiani, C. A. Leon y Leon,
“ Surface Properties of Electrochemically Oxidized Carbon Fibers, ” Carbon, 37(11),
1797-1807(1999).
[29] Suh, D. J., T.-J. Park, and S.-K. Ihm, “ Effect of Surface Oxygen Groups of Carbon Support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d/C Catalysts, ” Carbon, ,31, 427-435(1993).
Lowell, S., and Joan E. Shields, “ Powder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 3rd ed., Chapman & Hall,
New York (1991).

29
附錄:
表 1、燃料電池在不同狀態下的理想電位

水的型態 溫度 / ℃ △g / kJ-mol-1 En / V

液態 25 -237.2 1.23

液態 80 -228.2 1.18

氣態 100 -225.2 1.17

氣態 200 -220.4 1.14

氣態 400 -210.3 1.09

氣態 600 -199.6 1.04

氣態 800 -188.6 0.98

氣態 1000 -177.4 0.92

30
表 2、不同金屬在氫電極上的交換電流密度

金屬種類 Pb Zn Ag Ni Pt Pd

i0 ( mA/cm2 ) 2.5 × 10-10 3 × 10-8 4 × 10-4 6× 10-3 0.5 4

31
圖 1、燃料電池示意圖

32
圖 2、燃料電池極化曲線

33
圖 3、電池效能影響因素

34
圖 4、連續爐示意圖

35
圖 5 實驗室之真空系統 (a) ICP (b) CCP (c) AAP

(a)

(b)

(c)

36
圖 6 Pt/CNT 觸媒製備之實驗裝置示意圖

攪拌馬達及定速裝置
(Motor and Speed Controller)

N2
(RefFlux)

冰水循環泵
(Pump)

六氯鉑酸
熱電偶絲(Thermocouple)

反應器槽 高功率加熱棒
(Reactor) (Heating
Cartridge)

溫度程控器
加熱包 (Temperature Controller
(heating Mantles) and Programmer)

圖 6 Pt/CNT 觸媒製備之實驗裝置示意圖。

37
圖 7、密度值隨處熱理溫度變化

38
圖 8、表面電阻係數對石墨化溫度的變化情形

39
圖 9、電流密度曲線

40
圖 10、功率密度曲線

41
圖 11、碳紙厚度隨樹脂含量增加之變化情形

42
圖 12、孔隙度變化

43
圖 13、電阻變化情形

44
圖 14、電流密度曲線

45
圖 15、功率密度曲線

46
圖 16、不同溫度之電池效能

V PN240 P PN240
V PN260 P PN260

1200
0.9
1000

Power density (mWįcm )


-2
0.8
800
Voltage (V)

0.7
600

0.6
400

0.5 200

0.4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
Current density (mAįcm )

47
圖 17、不同溫度之電池效能

V PN540 P PN540
V PN560 P PN560

1000
0.9

800

Power density (mWįcm )


-2
0.8

600
Voltage (V)

0.7

400
0.6

0.5 200

0.4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
Current density (mAįcm )

48
圖 18、不同樹脂含量之電池效能

V PN240 P PN240
V PN540 P PN540

1000
0.9

800

Power density (mWįcm )


-2
0.8

600
Voltage (V)

0.7

400
0.6

0.5 200

0.4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
Current density (mAįcm )

49
圖 19 縱向表面電阻對濺鍍時間的關係,同時比較商用碳布的表面電阻。

1.6
1.5 S-30
1.4 E-20
E-non
1.3 S-60-30
1.2 Ar
1.1 O2
Ar/O2
Ω/

1.0
0.9
0.8
0.7
0.6
0.5
0.4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Time (min)
圖 19 縱向表面電阻對濺鍍時間的關係,同時比較商用碳布的表面電阻。

50
圖 20、Tcell=60oC 極化曲線。

1.0
o
0.9 60 C
E-non
0.8 S-non
V (Voltage) Ar
0.7
O2
0.6 Ar/O2
0.5
0.4
0.3
0.2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2
Current density (mA/cm )

51
圖 21 電流密度對功率曲線圖

1.0

0.8
P (Wcm )
0.6
-2

60
E-non
0.4
S-non
Ar
0.2 O2
Ar/O2
0.0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2800
2
Current density (mA/cm )

圖 21 電流密度對功率曲線圖。

52
圖 22 極化曲線

1.0
o
60 C
0.9 S-30-70
E-20
0.8 S-30-90
Ar/O2
0.7 S-non
V (Voltage)

E-non
0.6

0.5

0.4

0.3

0.2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
Current density (mA/cm )

圖 22 極化曲線。

53
圖 23 以不同電極基材進行發電效率測試所得之 I-V 曲線圖

1.0 2
E-TEK0.4 mg/cm
2
0.9 碳布 0.16 mg/cm
疏水碳布 0.16 mg/cm2
2
0.8 碳紙 0.16 mg/cm
Cell Voltage ( V )

0.7

0.6

0.5

0.4

0.3

0.2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2
Current Density ( mA/cm )
圖 23 以不同電極基材進行發電效率測試所得之 I-V 曲線圖。

54
圖 24 在 EPD 懸浮液中加入不同比例之 Nafion Solution 製作之觸媒層,進行發電效率
1.0
測試曲線圖
0 % Nafion
0.9
20 % Nafion
0.8 30 % Nafion
40 % Nafion
0.7 50 % Nafion
Cell Voltage ( V )

0.6

0.5

0.4

0.3

0.2

0.1

0.0
0 50 100 150 200 250
2
Current Density ( mA/cm )

圖 24 在 EPD 懸浮液中加入不同比例之 Nafion Solution 製作之觸媒層,進行發電效


率測試曲線圖。

55
圖 25 具有少量疏水性改質劑之陰極微孔層單電池極化曲線

圖 25 具有少量疏水性改質劑之陰極微孔層單電池極化曲線。

5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