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上半年

预备班试卷一 ( 第一组 )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i),子令吾去;贼义一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
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敢独止(ii)?“巨伯曰:”友人有疾,
不忍委(iii)制,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
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权。
(《世说新语》)
注释: (i) 相视:探望。
(ii) 止:留下来。
(iii) 委:抛下、舍下

24 荀巨伯到远方去探望病中的朋友时,碰上什么事情?
A 瘟疫
B 胡贼来攻城
C 有人突然猝死
D 军队来搜城

25 友人赶荀巨伯离开的原因是
A 荀巨伯太不讲义气。
B 担心荀巨伯受到伤害。
C 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D 怀疑荀巨伯与胡贼是一伙的。

26 当贼人大军进入城中,城中情况如何?
A 全城的人奋勇抗战
B 全城的人留守家园
C 全城的人都逃命去了
D 全城的人被贼人所害

27 文中哪句话令胡贼感动撤回队伍?

A 友人有疾
B 不忍委之
C 吾今死矣
D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28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一句最正确的翻译是

A 我的同辈没有义气,却进入有义气的人的国家。
B 我们这些没有义气的人,却到有义气的国家去。
C 我们这些不讲义气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义气的国度。
D 我的前辈是没有义气的人,却攻入这个讲义气的国度。
第 29-33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1)最难?”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2)于前,不可类
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 (1)孰:什么
(2)罄:出现

29 画家认为画什么最易?
A 妖魔鬼怪
B 狗
C 马
D 人

30 为什么画家会这样认为?
A 马的神态最容易捕捉,所以容易画得像。
B 狗和人类最亲近,所以容易画。
C 谁也没有见过妖魔鬼怪,因此可凭空想象。
D 画家最能够掌握人类的姿态,所以画人最容易。

31 这篇文章要表达些什么?
A 人类应该对所有画家提高警惕,免得受骗。
B 对于人类不熟悉的东西,画家应该千方百计欺骗。
C 画家应该表现诚实的一面,只画人类熟悉的东西。
D 对于人类熟悉的东西,画家是很难欺骗的。

32 “夫犬、马,人所知也”一句中,“知”的意思是
A 知己 B 知识
C 相识 D 熟悉

33 “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的白话文是
A 白天晚上都出现在人前,不可以模仿。
B 天天出现,不容易画得像。
C 未出现以前,不容易分类。
D 没看清楚之前,不容易分辨。

(第一组答案)

24. B
25 B
26 C
27 D
28 C
29 A
30 C
31 D
32 D
33 A

预备班试卷一(第二组)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 24-28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客人(1)语马肝大毒,能杀(2)人,故汉武帝云:“文成(3)乃食马
干死。”
迂公适闻之,发笑曰:“客诳语耳!肝故在马腹中,马何以不死?”客戏曰:
“马无百年之寿,以有肝之故也。” 公大悟。家有畜马,边刳(4)其肝,马即毙。
公扔刀叹曰:“信(5)哉毒也!去之尚不可活,况留肝乎?”

注: (1)客人:国王的侍从。 (2)杀:毒死
(3)文成:人名,武帝时的方士,封文成将军。
(4)刳:剖开,挖掉。
(5)信:真的,的确。

24 为什么客人认为马肝十分毒?

A 因为马肝不清洁,带有剧毒。
B 因为客人曾误食马肝而中毒。
C 因为武汉帝曾误食马肝而中毒。
D 因为客人知晓有人因食了马肝而中毒身亡。

25 迂公为什么不相信客人的话?
A 迂公觉得客人的话没有跟据
B 迂公认为客人道听途说
C 迂公认为客人在撒谎
D 迂公觉得滑稽

26 迂公如何反驳客人?

A 迂公认为挖掉马肝,马就不能活了。
B 迂公认为马能活到一百岁,不易死。
C 迂公认为肝脏虽毒,但不至于将马毒死。
D 迂公认为马肝一直都在马腹中,但马却不会死。
27 迂公如何证实客人的说法?

A 迂公剖开马肝后,马就死了。
B 迂公回家养了一只马。
C 迂公亲自挖出马肝。
D 迂公亲自食马肝。

28“去之尚不可活,况留肝乎?。”

上面句子的正确翻译是什么?

A 离开后马就不能活了,为什么不把它留着呢?
B 挖掉他,马尚且不能活,何况留着他呢?
C 丢掉他,马就不能活,不如留着吧?
D 去了之后就不能活了,不能留着吗?

第 29-33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1)契(2)其舟,曰:“是吾剑之
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
乎?

注: (1)遽:急忙。
(2)契:刻。

29 有个楚国人渡江时发生了什么事?

A 他的船沉了
B 他的宝剑 从船上掉到水里去了
C 他掉到水里去了
D 他的剑把船凿穿了一个洞

30 跟着楚国人怎么办?

A 他急忙跳进河里
B 他立刻用手把洞盖着
C 他慌忙地大声求救
D 他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了个记号

31 为什么他的举动不能令他达到目的呢?

A 因为船已经移动了,但剑并没动
B 因为水太深了, 看不到底
C 因为水流太急了
D 因为旁人都不愿帮忙
32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个怎样的人?
A 自以为是
B 聪明
C 糊涂
D 自大

33 “求剑若此,不亦惑(3)乎?”

上面句子的正确翻译是什么?

A 有宝剑在此,还怕什么呢?
B 看见宝剑在此,还不相信吗?
C 希望宝剑在这儿,不用再找了吧?
D 像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太糊涂了吗?

第二组答案
24 D
25 C
26 D
27 C
28 B
29 B
30 D
31 A
32 C

预备班试卷一(第三组)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 24-28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尧咨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之知。”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

尔。”尧咨笑而遣之。

24 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枝有八九枝射中箭靶的中心,但是,他为什么
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A 因为卖油翁的射箭技术比陈尧咨的更好。
B 因为卖油翁认为百发百中才算箭术高明。
C 因为卖油翁认为陈尧咨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D 因为卖油翁看不起骄傲自大的人。

25 卖油翁和陈尧咨的相似点是
I 态度骄傲 III 各有所长
II 因熟练而掌握某种技能 IV 擅长射箭
A I,II B I,IV C II,III D
I,II,III

26 这一篇文章的主题是
A 天生我才必有用 C 谦卑有礼
B 取长补短 D 熟能生巧

27 上文中的“汝”和“尔”都是代词
A 我 B 他 C 你 D 你们

28 “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上面句子最恰当的翻译是什么?
A 陈尧咨喜欢射箭,当代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以这点自夸。
B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代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卖油翁也以这点称赞
他。
C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代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以这点自夸。
D 陈尧咨喜欢射箭,当代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公公也以这点自夸。

第 29-33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曝于厅前。有输租氓(i)见而
窃笑。公疑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ii)其斗时,夹尾于髀
(iii)间。虽壮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注释:(i)输租氓:缴租的老农夫 (ii)方:正在 (iii)髀:大


29 为什么缴租的老农夫看见《斗牛图》就偷偷地笑?

A 因为他喜欢看牛只打斗。
B 因为他没有见过人家把画晒在厅前。
C 因为他非常擅长画画。
D 因为他觉得那幅画里的牛只画得不像。

30 牛只在打斗时,情形如下,除了

A 牛只的尾巴是翘起来的。
B 牛只的尾巴是夹在大腿之间。
C 牛只的尾巴在大腿之间夹得紧紧的。
D 很有力气的大汉也无法把牛只夹在大腿之间的尾巴拉出来。

31 有关《斗牛图》的画家戴嵩,我们可以做怎样的结论?

A 戴嵩是住在一个没有牛只的地方。
B 戴嵩画《斗牛图》之前没有见过真正的牛只打斗。
C 戴嵩画《斗牛图》之前没有见过牛只。
D 戴嵩画《斗牛图》之前见过动物打斗。

32 在“此图皆举其尾”一句中,“皆”的意思是

A 都 B 一起 C 就 D 才

33 “公疑之,问其故。”

上面句子最恰当的翻译是什么?
A 马正惠对他起了疑心,便叫他讲故事。
B 马正惠对他起了疑心,便问他原因。
C 公公对他起了疑心,便问他原因。
D 公公对他起了疑心,便叫他讲故事。

第三组答案

24 C
25 C
26 D
27 C
28 C
29 D
30 A
31 B
32 A
33 B

下半年
预备班试卷一 ( 第一组 )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 24-28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招晏子而问曰:“今寡人出猎,上山则
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详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详,是不与①焉。夫
有贤而不知,一不详;知而不用,二不详;用而不任,三不详也。所谓不详乃若此
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
曷为不详也?”

注释:①不与:不包括在内。

24 景公出门打猎时遇到什么?

A 晏子 B 高山和沼泽
C 老虎和蛇 D 不详的事
25 晏子认为以下才是国家的不详除了

A 不任用有贤能的人
B 不知道国家有有贤能的人
C 不相信有贤能的人说的话
D 不把有贤能的人才团结起来

26 为什么晏子对景公遇到老虎和大蛇都不感到奇怪?

A 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B 是和他有关
C 是有人故意安排
D 是景公运气不好

27 下列哪项与本文的主旨有关?

A 做事应处处小心,步步为营
B 优缺点,因改过
C 国君应深明大义,能大义灭亲
D 国君应实事求是,明辨真伪,勿听信无稽之谈

28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

A 到老虎的住所,看见了老虎;到蛇的洞穴,看见了蛇,怎么可以说是不详
之兆呢?
B 到山上,到沼泽,看见老虎和蛇,是件不详的事情。
C 到沼泽和高山,必定见到老虎和蛇,这并非是不详之事
D 到老虎住的高山,蛇住的洞穴,看见老虎和蛇是非常不详的是吗?

第 29-33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①,
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②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
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制,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
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乳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

注释:①黠:聪明而狡猾。
② 度:度量

29 猎人用什么方法射杀母猿?

A 利用毒箭射杀 B 用毒药毒害
C 利用猎枪射杀 D 利用陷井捕捉

30 何以证明母猿非常爱它的孩子?
A 幼猿每天晚上都要睡在母猿的皮上
B 幼猿离不开母猿
C 幼猿居然抱着母猿跳撞东西而死
D 知道自己不能活还担心幼猿的生存问题,把奶汁洒在树叶上给幼猿吃。

31 猎人用什么方法捉拿幼猿?
A 用箭射杀 B 取母猿的皮,对着幼猿鞭打
C 设陷井捕捉 D 用猎枪射杀

32. 以下可看出幼猿离不开母猿,除了
A 猎人以母猿之皮就能顺利捕抓幼猿
B 幼猿每晚都要睡在母猿皮上才能安宁
C 幼猿抱着母猿的皮跳,撞了东西而死去
D 幼猿天性驯服

33.“嗟乎!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
上面句子最适当的翻译是什么?
A 唉!母猿难逃一死,万物也如此。
B 唉!幼猿都知道爱母亲,不惜自己死,何况是人呢?
C 唉!幼猿应有母亲才不会饿死,人也如此。
D 唉!母猿不惜以死表达母爱,人也应如此。

(第一组答案)

24. C
25 D
26 A
27 D
28 A
29 A
30 D
31 B
32 D
33 B

预备班试卷一(第二组)

第二部分
文言文理解
第 24-28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益都西鄙人某,娶妾甚美,嫡遇之虐,日加鞭棰(chuí),妾甘受之无怨言。
一夜,盗入其居,夫妇惶怯不知所为。妾于暗中手一杖,开门径出,以杖击贼;踣
数人,余皆奔 窜 。妾厉声曰:“鼠子不足辱吾刀杖,且乞汝命,后勿复来送
死。”贼去,夫询其何以能尔,则其父故受拳勇之技于少林,以传之女,百夫敌也。
问何以受嫡虐而不言,曰:“固吾分分也,何敢言?”自是夫妇皆爱之,邻里加敬
焉。
注: 嫡 :发妻 踣 :仆倒
棰 :指木杖 窜 :奔逃

24.嫡妻怎样对待妾侍?
A 每天都鞭打她 B 每天虐待她,要她干从粗活
C 每天都虐待她 D 嫡妻对她百般虐待,每天都鞭打她

25.她怎样击退那些强盗?
A 她赤手空拳把强盗击退。
B 她在暗中用木杖去攻击强盗。
C 她暗中拿了木杖,冲出门去,用木杖攻击强盗。
D 她暗中拿了木杖,冲出门去,用木杖击退了强盗。

26.嫡妻虐待妾侍,为何她毫无怨言?
A 她尊敬嫡妻 B 嫡妻的地位比她高
C 她害怕嫡妻 D 这是她做妾的本分

27.“ 嫡遇之虐,日加鞭棰。”这句子中的“遇”作何解?
A 遇见 B 待遇 C 对待 D
对付

28. “踣数人,余皆奔窜”这句话最正确的翻译是:
A 打倒了几个人,其余的都逃跑了
B 几个人被打跛了脚,其余的都逃跑了
C 几个人跌倒后,其余的都逃跑了
D 打倒了几个人,我跟着逃跑

第 29-33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之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矣。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泯然众人
矣!”

29.仲永在五岁的那年有什么奇特的表现?
A 他能写文章。
B 他能吟诗作对。。
C 他从没有见过书纸笔墨,忽然哭着向父亲要这些东西。
D 给他笔墨后,他立刻写出四句诗,并且能给诗题上诗句。

30.仲永所写的诗以什么为主旨?
A 以奉养父母为主旨 B 以孝亲敬老为主旨
C 以团结族人为主旨 D 以奉养父母和团结族人为主旨

31.仲永的父亲为什么不让仲永求学?
A 他的父亲认为他已有足够的学识。
B 他的父亲想利用他的天才赚取小利。
C 他的父亲认为他是个奇才,不要求学。
D 他的父亲要带他去拜见所有同乡的人,以炫耀自己。

32.这篇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A 说明一个人的成功是靠天资所达致的。
B 说明一个天资高的人,不需要受教育。
C 说明一个有天才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宠爱。
D 即使一个天才,如果没有给于适当的启蒙与教育,就会与平庸的人无异。

33.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这一句的正确翻译是:
A 乡里的人都感到奇怪,才稍微对他的父亲客气。
B 乡里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把他的父亲当作客人对待。
C 乡里的人对他的表现都感到奇怪,稍微对他的父亲客气。
D 乡里的人对他的才华都感到惊奇,才稍微对他的父亲客气。

(第二组答案)

24. D
25 D
26 D
27 C
28 A
29 C
30 D
31 B
32 D
33 C

预备班试卷一(第三组)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 24-28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邓攸,字伯道。永嘉末,没于石勒。石勒过泗水,攸乃斫(1) 坏车,以牛马负
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弟子绥(2)。度(3)不能两全,乃谓其
妻曰:“吾弟早亡,惟有一息(4),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
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
其子朝弃而暮及(5),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

(1) 斫:用刀斧等砍削。
(2) 绥:人名,是邓攸弟弟的儿子。
(3) 度:推测。
(4) 息:儿子。
(5) 及:追上。
24 邓攸逃亡时,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车子砍破?

A 他的妻子喜欢骑马。
B 他的车子坏了,不能再用。
C 贼要抢他的车,他不想让敌人获得它。
D 他嫌车太慢,宁愿骑马与牛,但是却不想让敌人得到车。

25 邓攸有没有成功地带着妻子以及两个孩子脱险?为什么?

A 有,因为他们骑在牛只背上逃亡。
B 有,因为他与妻子一人背着一个逃亡。
C 没有,因为他无法同时照顾两个孩子,只好放弃其中一个。
D 没有,因为他决定把两个小孩都放弃,只有他们两夫妻继续
逃亡。

26 为什么邓攸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A 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儿子。
B 因为他的妻子哭着要求他。
C 因为他要妻子再生育别的孩子。
D 因为他要为死去的弟弟留下后代。

27 “幸而得存”中的“存”字可以作怎样的解释?

A 存放 B 生存
C 保存 D 收藏

28 邓攸如何对待自己的儿子?

A 他抛弃儿子,当儿子追上来时, 便把儿子绑在树干上。
B 他背着儿子逃命,放弃 弟弟的儿子。
C 他让儿子被贼人抢去而不加以营救。
D 他把儿子绑在马背上逃命。
第 29-33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
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
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

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
故哭。”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
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苔;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
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29 那个前行的人向高祖说些什么?

A 他说前面有沼泽不能前进。
B 他前面有一个壮士挡路。
C 他说前面有大蛇挡路。
D 他说天色暗了,不能认得前面的路。
1
30 后来高祖就_______________

A 被那条蛇咬死了。
B 拔出剑把挡路的蛇斩为两段。
C 拔出剑把挡路的壮士斩为两段。
D 拔出剑把那个向他报告的人斩死。

31 老妪说那条蛇是________________

A.高祖的化身。
B.高祖孩子的化身。
C.她的孩子,也就是白帝的孩子的化身。
D.她的孩子,也就是赤帝的孩子的化身。

32 发生这件事后,高祖于是________________

A 很生气,常常申斥他手下的人。
B 心里暗暗高兴同时感到自负。
C 常常喝酒以麻醉自己。
D 不再在夜间行走。

33 “人乃以妪为不诚’的正确翻译是

A 人们以为老妇人疯了。
B 人们以为老妇人是诚心的。
C 人们于是以为老妇人不诚实。
D 人们于是以为老妇人又要哭了。

(第三组答案)

24. D
25 C
26 D
27 B
28 A
29 C
30 B
31 C
32 B
33 C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