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单元 1:历史和历史学习
1.1 历史是什么?
 历史的定义
 广义:一切重要事件发展过程的记录
 狭义: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过去生活的记录

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 了解人类过去的生活
 认识现在的社会
 培养爱国精神与民族自信心
 启发智慧和扩大视野

1.2 历史怎样学?
 历史的基本内容
 人  事件的原因或背景
 时  事件的经过
 地  事件的结果或影响

 历史时期的划分
 纪年与公元
 现在普遍使用的纪年法,称为公元纪年
可分为:公元前 Before Christ(简写为 B.C.)、公元后 Anno Domini(简写为 A.D.)
 一世纪为一百年
 十年为一个阶段,称为“年代”
 史前时代和信史时代
 未有文字记载事件之前的时期,称为“史前时期”
 有文字记录后的时期,称为“信史时期”
 可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

 年份的计算
 e.g.:公元前 1276 年至公元前 352 年,相隔 924 年 【1276 -352=924】
 e.g.:公元前 656 距今(2010 年)2665 年 【656 +2010 -1=2665】
 e.g.:公元 294 年至公元 1726 年,相隔 1432 年 【1726 -294=1432】
 e.g.:公元 340 距今(2010 年)1670 年 【2010 -340=1670】
 e.g.:公元前 565 年至公元 1846 年,相隔 2410 年 【565+1846 -1=2410】

 世纪的计算
 公元前 395 年,为公元前 4 世纪
 公元前 1739 年,为公元前 18 世纪
 公元 961 年,为公元 10 世纪
 公元 2010 年,为公元 21 世纪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年代的计算
 278 年,为 70 年代
 1422 年,为 20 年代

 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
 历史学家:从事整理、研究、解释和重建史料
 考古学家:从事遗迹的发掘、鉴定和保存

 历史资料的种类与辨别
 历史资料,简称“史料”
 可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
 文字史料:书本、信件、日记、报刊等
 非文字史料
 实物:器具、钱币、建筑物、遗骸等
 视听记录:录像、录音、相片、影片等
 也可分为“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
 原始资料:在事件发生期间的有关文物或当事人提供的资料,如建筑物的
遗迹、当时人们用过的遗物、日记等
 二手资料:指经后人整理出来的资料,如历史教科书、历史论文等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2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单元 2:人类文明的起源与世界四大古文明
石器时代  金属时代  信史时代
(旧、中、新) (过渡期) (四大古文明)

2.1 石器时代
 从古猿到直立猿的发展特点
 手的使用
 两足行走
 脑容量增大
 使用工具

时代 人类特征 代表
旧石器时代 1. 利用粗糙的打制石器 爪哇人(印尼)
【距今 250 万至 5 万年】 2. 住在洞穴里,居无定所 北京人(中)
3. 懂得利用兽皮做衣服,使用火 元谋人(中)
尼安德特人(德)
霹雳人(马)
玲珑谷(马)
中石器时代 4. 利用磨制石器 克罗马农人(法)
【距今 5 万年至 1 万年】 5. 制作骨针和箭头 山顶洞人(中)
6. 用贝壳制成项圈,用颜色粉末
涂饰身体(审美观)
新石器时代 7. 利用光滑的磨制石器 半坡遗址(中)
【距今 1 万年至 6 千年】 8. 发明农耕,开始定居 吉兰丹的瓜茶(马)
9. 出现物物交换的原始贸易 沙巴的武吉登哥叻(马)

2.2 文明社会
 文明社会的特点
 聚族而居,并发展成城镇规模
 有领袖来管治人民
 懂得使用文字
 懂得利用金属来制造器具和武器
 生活较安定,有多余时间进行文化及艺术的活动

 河谷文明
 文明最早发源于河谷
 世界四大古文明被称为“文化摇篮”
 世界四大古文明
 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现今伊拉克境内】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3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尼罗河流域【现今埃及境内】
 印度河流域【现今巴基斯坦境内】
 黄河流域【现今中国境内】

 文明最早发源于河谷的原因
 粮食充足
 河谷有丰富的水源,土壤肥沃,有利农耕的发展
 河中的鱼类及河边的飞禽走兽可补充粮食来源
 气候适宜
 河谷地区的气候适合人类生活
 交通便利
 河谷地区的河流可以提供交通的便利

2.3 两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
两河文明
 历史发展
 大约公元前 6000 年,游牧民族在此聚居
 公元前 3500-3100 年左右,苏美尔人建立了人类史上最早的城市
 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
 也被称为“肥沃新月”

 文化遗产
 发明了楔形文字
 呈“V”状,在软黏土泥板上刻字
 使用阴历,将一年分为 12 个月,定 7 天为一星期
 使用 60 进位法,如 1 分 60 秒、圆周 360 度
 发明了车轮
 《汉摩拉比法典》
 世界最早的成文法典
 原则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尼罗河文明
 历史发展
 公元前 3000 年,建立统一的国家
 公元前 525 年被波斯灭亡

 文化遗产
 尼罗河
 古埃及人称为“阿尔河”,意即黑河
 统治者被称为“法老”【意为“太阳神之子”】
 木乃伊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4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古埃及人保存尸体的方法
 金字塔
 法老的陵墓
 最大的金字塔:库夫金字塔
 象形文字
 发明了太阳历
 定一年为 365 天,分为 3 个季节

2.4 印度河文明与黄河文明
印度河文明
 历史发展
 大约公元前 3000 年,已有人定居在此
 印度河古城遗址:哈拉巴、摩亨佐达罗
 公元前 1750 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了“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 社会阶级 掌管职务 人种


婆罗门 僧侣 祭祀 雅利安人
刹帝利 国王、武士、贵族 国家大事 雅利安人
吠舍 平民 农、工、商、畜牧业 雅利安人
首陀罗 奴隶 从事粗重的低贱的工作 土著居民

 公元前 4-3 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印度

 文化遗产
 文学:《摩诃婆罗多》、《罗摩耶那》
 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 创立婆罗门教,后来导致佛教、印度教的诞生

 印度文明与东南亚的关系
 东南亚是中印两国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
 印度商人为了发展商业,在东南亚建立商业据点
 这些据点成为传播印度文化的中心,建立起印度化国家

 马来半岛上的印度化古国
 狼牙修
 马来半岛上最早的印度化国家
 国内盛行佛教
 吉打
 位于日莱峰与马莫河之间的布章谷
 盛行婆罗门教和佛教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5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
 历史发展
 黄帝成为各部落的盟主
 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 启建立“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后来,成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又称“殷朝”或“殷商”】

 殷商的文化成就
 商朝是中国信史时代的开始
 发现大量商朝的“甲骨文”【目前中国可辨识的最早的文字】
 发现大量青铜器
 发明了农历,也称“阴历”,一年为 12 个月,大月 30 日,小月 29 日,使用
闰月
 利用天干和地支作为纪年的方法,以 60 年为一周期,称一甲子
 商朝的人很会做买卖,所以现在做生意的人被称为“商人”

单元 3:世界三大宗教
3.1 佛教
 佛教的创立
 在公元前 6 世纪
 由释迦牟尼创立
 原名悉达多·乔达摩,为迦毗罗卫国的王子
 后来为了摆脱“生老病死”,离开宫廷去修行,最终在菩提树下悟

 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
 亦被称为“佛陀”或“佛”

 佛教教义
 认为人的一切痛苦是由“无知”和“欲望”造成的
 “四圣谛”:苦、集、灭、道
 苦:说明人世间的苦
 集:造成苦的原因
 灭:摆脱苦的结果
 道:脱离苦的方法
 提倡“生死轮回”、“缘起因果”、“众生平等”
 经典:拥有众多佛经,分为“经”“律”“论”三种

 佛教的发展
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把佛教定为国教,并到处传教,对佛教的传
播有极大贡献
 佛教的传播路线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6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大乘佛教”:盛行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又称为“北传佛教”
 “小乘佛教”:盛行于斯里兰卡、东南亚,又称为“南传佛教”、
“上座部佛教”

 今天的佛教
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随华人和印度人的移居传入我国
 重要节日:卫塞节(小乘佛教认为佛陀在这一天诞生、悟道、涅槃)

3.2 基督教
 基督教的创立
 起源于公元 1 世纪
 由犹太人耶稣所创立
 当时犹太人正被罗马帝国统治
 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并相信上帝会派遣“基督”
(意为“救世主”,又称“弥赛亚”)来解救犹太人
 耶稣自称为“救世主”,到处传道
 后来被门徒出卖,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 三天后,耶稣复活,然后在四十天后返回天国

 基督教教义
 一神教,崇拜上帝
 提倡博爱、宽恕、平等
 经典:《圣经》,分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 《旧约全书》:原为犹太教的经典
 《新约全书》:记述了耶稣及其门徒的言行,由耶稣十二门徒整理

 基督教的发展
 耶稣门徒四处传教,并传遍罗马各地
 早期,罗马皇帝以暴力迫害基督教徒
 后来,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最终
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 君士坦丁大帝为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
 教会组织日渐完善,形成罗马天主教会,总部设在罗马【目前的总部则
在梵蒂冈】

教宗
【现任教宗为本笃十六世】

枢机主教(红衣主教)

总主教

主教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7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司铎(神父)

执事(辅祭)

 11 世纪,罗马教宗宣布要统治所有教会,引起君士坦丁堡主教的不满,
基督教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希腊正教【1054 年】
 16 世纪,天主教进行宗教改革,再度分裂为旧教、新教【1517 年】

基督教
【分裂自犹太教】

罗马公教(天主教) 希腊正教(东正教)
【以罗马为中心】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旧教 新教
【亦称天主教】 【亦称基督教】

 今天的基督教
 世界上最多人信仰的宗教
 葡萄牙人把天主教传入我国;荷兰人和英国人把新教传入我国
 重要节日:圣诞节

3.3 伊斯兰教(回教)
 伊斯兰教的创立
 创立于 7 世纪
 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创立

 伊斯兰教教义
 一神教,除阿拉以外,世上没有其他的神;穆罕默德是阿拉派来人间的
使者
 经典:《古兰经》,亦称《可兰经》、《古安天经》
 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也就是回教徒
 穆斯林礼拜的地点成为“清真寺”,俗称“回教堂”
 穆斯林必须遵守“五功”:念功、课功、朝功、斋功、拜功
 念功:信仰与背诵“阿拉是唯一真主;穆罕默德是他的使者”
 课功:天课(Zakat),凡是能力许可,每年岁末都要捐献财物来救
济贫苦
 朝功:一生中至少一次前往麦加朝圣
 斋功:每年伊斯兰历 9 月为斋戒月,白天禁止饮食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8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拜功:每天祈祷五次
 教徒规定不能拜偶像、不赌博、不饮酒、不借贷牟利,并参加圣战

 伊斯兰教的发展
 穆罕默德去世后,其继承人成为“哈里发”
 “哈里发”,意思为“使者的传人”,是政治、宗教和军事的最高
领袖
 前四任是从穆罕默德的亲信中推举
 第五任开始改为世袭
 塞尔柱土耳其人夺权后,“苏丹”开始掌握军事与政治大权;哈里
发仅是宗教领袖
 穆斯林曾建立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伊斯兰帝国,然后分裂成许多新
伊斯兰帝国
 主要的教派:什叶派、逊尼派
 “什叶”,意为“宗派”,认为只有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及其后裔
才能当哈里发
 “逊尼”,意为“行为”,即遵守穆罕默德行为的人

 伊斯兰文化
 数学:印度人发明了 10 个计数符号和 10 进位法,后来由阿拉伯人加以
改进并推广【即现在的阿拉伯数字】
 文学:《天方夜谭》,又称《一千零一夜》
 艺术:禁止以人物、动物作题材,以书法、植物、几何图形为图案

 今天的伊斯兰教
 世界第二大宗教
 我国的官方宗教
 重要节日:开斋节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9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单元 4:15 至 17 世纪的马来半岛王国
4.1 马六甲王国
拜里米苏拉
(Parameswara)

伊斯干陀沙
(Megat Iskandar Shah)

斯里马哈拉加
(Seri Maharaja)

斯里拜里米苏拉帝瓦沙 苏丹目札法沙
(Seri Parameswara Dewa Shah) (Sultan Muzaffar Shah)

苏丹芒速沙
(Sultan Mansur Shah)

苏丹阿拉乌丁·利雅沙
(Sultan Alauddin Riayat Shah)

苏丹马末沙
(Sultan Mahmud Shah)

 马六甲王国兴起与强盛的过程
 拜里米苏拉于 1402 年建立马六甲王国
 拜里米苏拉原为苏门答腊巨港的王子
 因为巨港被满者伯夷攻打,他先逃亡到淡马锡,再逃往麻坡,最后
迁移到马六甲
 在马六甲建国的优势
 马六甲位于河流的出海口,能停泊大船
 马六甲是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的起点和终点
 来到苏丹目札法沙在位时,任命敦吡叻为首相,马六甲王国开始强盛
 敦吡叻一共辅佐四任苏丹。促使马六甲成为东南亚的重要转口贸易中心
 除了物物交换的贸易方式,也建立了货币制度,以金币、银币、锡
币做交易
 为了方便交易,各国商人以马来语为主要的沟通语言
 马六甲王国委派各地商人为“港务官”,负责处理各地商人的商务
与移民事项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0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马六甲王国与中国明朝及暹罗的关系
 与中国明朝的关系
 马六甲建国之初,受到暹罗的武力威胁,只好向暹罗称臣,每年进
贡金花
 1403 年,中国明朝使臣尹庆来访马六甲,拜里米苏拉趁机要求保护,
以借明朝的国威牵制暹罗,并到中国朝贡
 1405 年,明成祖册封拜里米苏拉为马六甲国王,承认马六甲为明朝
藩属
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其中共有 5 次停留在马六甲
 到了 15 世纪中叶,中国东南沿海海盗猖獗,明朝廷颁布海禁,两国
友好关系中断

 与暹罗的关系
 马六甲王国与中国明朝建交后,暹罗曾两次攻打马六甲,但都被击
退
 为了避免战争再次发生,敦吡叻派使者与暹罗建立友好关系

 马六甲成为伊斯兰教中心的过程
 阿拉伯和胡茶辣商人把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
 东南亚最早接受伊斯兰教信仰的地区:巴塞、巴禄头
 马六甲王国第一位穆斯林君主:伊斯干陀沙
 为马六甲第二任统治者,因娶了巴塞公主而改信伊斯兰教
 目札法沙即位后,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并正式称为“苏丹”
 15 世纪时,马六甲已成为东南亚的伊斯兰教传播和研究中心,有“小麦
加”之称

 马六甲王国由盛转衰的过程
 苏丹马末沙在位时,荒淫无道,大肆挥霍,引起人民的不满
 具印度人血统的敦墨太希在敦吡叻去世后,接任首相职位,极力排斥马
来贵族,造成激烈的宫廷内争
 后来苏丹马末沙和敦墨太希冲突,并把首相全家抄斩,导致马六甲王国
内部分裂

 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1511 年-1641 年】
 马六甲沦陷的过程
 为了来到东方寻找香料,欧洲各国纷纷由海路来到东方
 葡萄牙(第一个从事远洋航海活动的欧洲国家)在印度建立据点,
然后积极往东方发展商业,并传播天主教
 1508 年,葡萄牙海军将领薛魁拉到马六甲要求通商,但被敦墨太希
拒绝,结果双方发生战斗,薛魁拉战败而逃
 1510 年,葡萄牙驻印度果阿的总督亚伯奎率军进攻马六甲,马六甲
城沦陷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1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1511 年,马六甲王国灭亡,葡萄牙成为第一个在我国进行殖民统治
的欧洲国家

 葡人统治下的马六甲
 为了防备苏丹马末沙的反攻,亚伯奎建立了名为“法摩沙”
(A’Famosa)的城堡
 积极恢复马六甲的商业繁荣
 强迫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缴纳入港税,实行贸易上的垄断政策
 兴建天主教堂,传播天主教,如著名的传教士圣芳济
 鼓励葡萄牙士兵与当地妇女通婚
 委任各族领袖出任甲必丹,管理自己族群的事务

 葡萄牙势力衰微的原因
 葡萄牙国小民寡,难以维持对海外辽阔殖民地的统治
 实行仇视伊斯兰教和商业垄断的政策
 殖民地官员贪污枉法
 面对来自苏门答腊亚齐王国的商业竞争
 与柔佛王国之间的长期战争

 荷兰人入侵马六甲
 荷兰人攻下马六甲的过程
 荷兰人联合柔佛王国进攻马六甲
 1641 年,葡军投降,荷兰成为第二个在我国进行殖民统治的欧洲国

 荷兰统治下的马六甲
 荷兰以爪哇的巴达维亚作为东南亚的贸易中心,马六甲退居次要地

 对经过马六甲海峡的商船采取强迫入港缴税政策,使马六甲的商业
无法恢复繁荣
 荷兰人传播基督教,但对其他宗教采取宽容态度,获得穆斯林的欢

 也委任各族领袖出任甲必丹

4.2 柔佛王国
 柔佛王国建国的过程
 马六甲城被攻破后,苏丹马末沙退守柔佛,多次展开复国计划,但都被
葡军失败
 其次子阿拉乌丁·利雅沙二世继位后,继续复国运动
 1536 年,再次被葡军打败,阿拉乌丁·利雅沙二世被逼放弃马六甲苏丹
的称号,但葡人承认他是柔佛的苏丹
 1540 年,苏丹阿拉乌丁·利雅沙二世定都旧柔佛,正式建立柔佛王国

 三角战争的爆发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2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后,采取贸易垄断政策,又排斥穆斯林,导致各地商
人转到苏门答腊的亚齐去做买卖,亚齐因此而崛起
 1537 年开始,柔佛王国、葡属马六甲和亚齐为了争夺海峡控制权及商业
利益,引发了长达百年攻占马六甲的战争,史称“三角战争”

 王国中兴与占卑之战
 1641 年,柔佛苏丹阿都·查利沙三世与荷兰人结盟,攻下马六甲
 为了发展商业,荷兰人占领了马六甲,但承认柔佛在马来半岛其他地区
的宗主权
 这时,苏门答腊岛上的旧属国纷纷恢复对柔佛王国朝贡,为柔佛王国的
最强盛时期
 1673 年,柔佛王储对占卑公主悔婚,占卑派兵攻陷柔佛首都,苏丹逃往
彭亨
 后来,苏丹伊布拉欣沙继位,迁都廖内,并雇用苏拉威西的武吉斯人来
抵抗占卑
 但最终兵权却落在武吉斯人手上,并开始专权,柔佛王国从此一蹶不振

 首相王朝
 苏丹伊布拉欣沙逝世后,马末即位,迁都哥打丁宜
 由于苏丹马末暴虐无道,结果被人暗杀,但马末没有子嗣,最后由首相
即位成苏丹
 首相即位后,称号为苏丹阿都·查利·利雅沙
 从此,柔佛王国的马六甲王族血统中断了,开始进入首相王朝阶段

4.3 马来社会与文化
 行政制度
 行政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的统治管理模式
 马来人的传统政治结构中,苏丹掌握最高权力

 父系制度体系(Adat Temenggong)
 马六甲王国所采用的行政制度,为马来各邦所沿用,除了森美兰
 采用“四倍数行政官员体系”(Sistem Pembesar Empat Lipatan)
苏丹/拉惹(Raja)

四大臣(Pembesar Berempat)

八大官(Pembesar Berlapan)

十六官吏(Pembesar Enam Belas)

三十二地方官(Pembesar Tiga Puluh Dua)

 最重要的四大臣:首相、财务大臣、天猛公、水师提督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3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首相 财务大臣 天猛公 水师提督


(Bendahara) (Penghulu Bendahari) (Temenggung) (Laksamana)
政务顾问 掌理全国关税和征收赋税 掌理陆军事务和陆上司法 海军统领
处理全国事务 港务官的领导 负责维持社会治安 负责海上防务安全与海上司法
战争时的军队最高统帅 宫廷事务的总理 王城与宫廷的守卫工作 外交首长
最高法官 宫廷的外交官
苏丹外出时代行苏丹职权

 在中央政府下,分设县、村进行统治
 苏丹委任王族或大臣为县长
 村长则直接向县长负责,并向百姓征收赋税和招募士兵,同时保护
村民的安全,以及保证村民效忠苏丹

 母系制度体系(Adat Perpatih)
 为森美兰的米南加保人推行的行政制度

严端(Yamtuan)

行政区首长(Undang)

立宪者(Lembaga)

族长(Buapak)

氏族(Buah)
 法律制度
 《马六甲法典》和《马六甲海事法典》,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典

 社会结构
 虽有阶级之分,但各阶级允许互相沟通、交往
王族

贵族

自由民

奴隶

 传统经济活动
 农业生产
 以稻米种植为主
 为了进行灌溉,吉打州务大臣万·莫哈末·沙曼于 1885 年开凿了一
条运河,称为“沙曼运河”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4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渔业活动
 居住在沿海地区或河边的马来人,多从事渔业活动
 西海岸渔民采用奎笼捕鱼;东海岸采用拉网捕鱼

 采矿业
 霹雳为东南亚锡产最丰富的地区
 古代的马来半岛曾被希腊人称为“黄金半岛”
 彭亨、砂拉越的石龙门为主要黄金产区

 商业活动
 10 世纪,吉打发展为繁荣的商业中心
 15 世纪,马六甲为马来半岛主要的贸易中心
 17、18 世纪,柔佛王国的廖内成为新兴的转口贸易中心
 19 世纪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占领槟榔屿和新加坡,并发展为东南亚
重要海港,半岛马来人的商业活动逐渐没落

 交通系统和货币制度
 早期的马来聚落多数建在沿海、河边地区,水路交通为主要联系方式
 主要的航行工具有竹筏、小舟、舢舨、帆船
 羊肠小径则是村落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人们利用大象、牛只运载东西
 早期贯通马来半岛东西两岸的主要通道:“拉牵道“
 马来传统社会原始的交易方式为物物交换,后来开始使用锡币、金币等
货币

 习俗与文化
 15 世纪前,马来人的日常生活习俗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后来因伊斯兰教
在马来各邦广泛传播,所以接受了伊斯兰教教义和文化
 伊斯兰教对马来社会的影响
 政治上,“苏丹”制度随伊斯兰教传入马六甲王国,政教合一为其
特点
 文化上,伊斯兰教推动了马来语文和文学的发展,也影响了马来人
的社会习俗,如清真寺成为穆斯林的社会活动中心、伊斯兰教成了
团结马来人的重要媒介
 教育上,传授《古兰经》和阿拉伯文的书写;祈祷所、清真寺、宗
教司住所成为学习场所,由宗教司讲解伊斯兰教教义,其社会地位
崇高

 重要习俗
 与伊斯兰教有密切关系
 例如:剃发礼、婚礼、葬礼
 剃发礼:婴儿出世一星期后,必须举行剃发及命名礼
 婚礼:一般上,穆斯林必须与穆斯林结婚;婚礼在女方家举行
 葬礼:人死后最迟必须在第二天太阳西落前举行土葬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5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马来语文的发展
 马来语是东南亚群岛马来人的沟通语言
 吸纳了许多不同语系的词汇
 马来文的书写可分为两种方式
 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称为爪夷文
 用罗马字母拼音的,称为罗马拼音马来文

 文学与历史
 《马来纪年》,由柔佛王国首相敦斯里拉让所编写,主要叙述马六
甲王国的兴衰
 文西阿都拉以口语化的文字书写,真实反映了当时民间社会的情况,
带动马来新文学的发展,因此被尊称为“马来新文学之父”

 音乐与舞蹈
 传统马来乐器:鼓、锣、长喇叭、木箫、三弦琴
 乐队形式:宫廷乐队“诺拔”、甘美朗
 表演:玛容、皮影戏、马来武术
 舞蹈:依浪舞、佐吉舞、竹马舞、查槟舞

 建筑与雕刻艺术
 为了保持凉爽通风,其建筑结构都建在离开地面的支柱上
 屋顶用亚答叶覆盖,墙面由木板制成
 主要以植物、《古兰经》为装饰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6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单元 5(上):中国近代以前的政治发展
5.1 封建与大一统
 周朝——封建制度的确立
 周武王消灭了商朝后,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 周天子为了维护统治权,建立了“封建制度”,即“分封制”
 另外,周朝也创立了宗法制度及礼乐制度,以维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

 宗法制度,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组织法;并以“嫡长子继承法”来
建立父系家长制的统治方式
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因外族侵略而把都城东迁至洛邑,史称“东周”
 东周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纷纷起来争夺中原地区领导权,出现混乱
的“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时期,各诸侯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借以称霸中原,当中以齐桓
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为著名的“霸主”,合称“春秋五
霸”
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纷纷称王,形成齐、楚、燕、秦、韩、赵、魏七国竞
逐的局面,史称“战国七雄”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发达的原因
 战争频繁,贵族阶级趋向没落
 私学兴起,平民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 许多人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改革想法
 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国君重用有才能的人
 许多平民凭着智慧才华,受到各国国君重用

 秦汉——大一统的帝国
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
 秦国于公元前 221 年,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秦朝
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为自己取了“皇帝”的尊号,史称秦始皇
 秦始皇的功绩
 政治
 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 在中央设置“三公”;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改用“郡县制”
 所有官员皆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
 文化
 统一文字
 经济
 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
 修筑“驰道”,开凿运河
 军事
 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 南征百越,开拓领土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7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秦朝于公元前 206 年被刘邦所灭


 秦朝灭亡的原因
 采取严苛的统治政策
 实施残酷的刑罚制度
 征用大批百姓展开建设
 对外征战

 汉朝的强盛
 刘邦灭秦后,建立汉朝,是为汉高祖
 历史上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
 西汉最强盛的时期,是第五任皇帝汉武帝在位时期
 汉武帝的统治政策
 首创年号,称“建元”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
 设立太学,传授儒家思想
 实行察举选官制度,使百姓有机会当官
 实施盐、铁、酒国家专卖等经济政策,扩充国库收入
 对外政策
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 开通连接欧亚陆路交通的通道——“丝绸之路”
 派军攻打北方的匈奴

5.2 分裂与再统一
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 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四起,最后汉朝灭亡,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 魏国灭了蜀国后,大臣司马炎篡夺皇位,该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过后消
灭吴国,中国出现短暂的统一
 不久后,发生“五胡乱华”事件,西晋灭亡,晋朝王室东迁,建立“东晋”
 五胡:匈奴、鲜卑、羯、羌、氐
 五胡趁机迁移中原,并纷纷建国;南方的东晋不久后灭亡,随之出现了几个汉
族政权,史称“南北朝”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终年战乱,北方各族接触频繁,民族不断混合、同化
 五胡建国后,模仿汉人制度治国,逐渐汉化,最著名的有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

 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 改用汉姓
 禁穿胡服
 禁说胡语
 鼓励胡汉通婚
 设立学校,学习汉文化
 另外,中原汉人贵族大举南逃,把中原文化传播到南方,当地民族和文化也逐
渐与汉文化融为一体
 6 世纪末,杨坚建立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天下重归统一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8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隋唐帝国的盛世
 短暂的隋朝
 隋文帝在位期间,全国人口快速增长,国家富足,史称“开皇之治”
 隋文帝杨坚的统治政策
 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互相制衡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 颁布《开皇律》
 创立“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 减轻劳役、赋税
 隋朝灭亡的原因
 隋炀帝恣意挥霍,开凿大运河以供游乐方便
 三征高丽,劳民伤财
 发生严重灾荒,民不聊生,叛乱四起
 最后,李渊于 618 年消灭隋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

 唐朝盛世
 唐朝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福祉,国力
强大,史称“贞观之治”
 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西北各族纷纷归顺,尊称他为“天可汗”
 在唐太宗、唐高宗、武后和唐玄宗的经营下,开创了一百多年的大唐盛世
 当时,日本和新罗不断派遣学生到中原学习唐文化,史称“唐化运动”
 唐玄宗晚年,宠信奸臣,朝政败坏,引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
衰,并出现地方将领割据局面
 最后,唐朝灭亡,进入中国另一个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 宋辽夏金的和战
 960 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得政权,建立宋朝(即北宋),定都汴京,最后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是为宋太祖
 宋太祖为了避免唐朝末年以来武将拥兵自重的弊病,采取“强干弱枝”“重文
轻武”政策
 但这些政策造成宋朝军事软弱,无法应付经常进行侵略的辽国、西夏国,每年
以岁币换取和平
 北宋末年,金国崛起,消灭辽国后,南下攻陷汴京,北宋灭亡
 宋朝王室南逃至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 后来北方的蒙古消灭了金国,并于 1279 年消灭南宋

 元朝兴亡
 南宋中叶,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
 其孙子忽必烈于 1271 年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来消灭南宋后统
一中国
 1368 年,朱元璋推翻元朝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19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5.3 专制王权的高峰
 明朝——专制王权的鼎盛
 朱元璋定都应天,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
 明太祖生性多疑,诛杀开国功臣,以廷杖、文字狱凌辱官员,还设立锦衣卫等
特务机关,监视官民
 后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按皇帝旨意办事,大权集中于皇帝,建立了
明清独裁政治的模式
 明成祖,明朝第三任皇帝,迁都北京,并派遣郑和七下西洋
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 使中国声名远播
 输往海外的物产、工艺品和技术,丰富和促进了亚、非国家文化和经
济发展
 海上航路的开发,吸引更多中国沿海人民迁移到东南亚
 明末,皇帝长期不理朝政,由权臣、宦官掌权,朝政败坏
 连年饥荒,民变四起,其中以李自成势力最强
 同时,东北地区的满族在领袖努尔哈赤领导下建国,与明朝对抗
 1644 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 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军占据中原,建立清朝

 清初盛世
 清初,为了削弱汉人反抗的民族意识,采取“怀柔”和“高压”政策并用的统
治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 康熙、雍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国家欣欣向
荣,同时积极开疆拓土,蒙古、新疆、西藏相继纳入版图,奠定近代中国疆域
规模,史称“康雍乾盛世”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20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单元 6:欧洲近代以前的政治发展与文化特色
6.1 欧洲近代以前的政治社会发展
6.1.1 古典文明(古希腊,古罗马)

古希腊

克里特文明 雅典 马其顿
迈锡尼文明  斯巴达  (亚历山大大帝)
(爱琴文明) (城邦政治)

 雅典  斯巴达
 民主制度(世界最早推行民主的地方)  寡头政治
 贝壳放逐法/陶片放逐法  从小接受严格军事训练

古罗马

东罗马帝国
建国  共和时期  罗马帝国 
(拉丁人) 西罗马帝国

 共和时期
 由人民组成公民大会,选出 2 名执政官为国家元首
 “元老院”300 位贵族掌握实权

 罗马帝国时期
 恺撒(Julius Caesar)  屋大维
 恺撒养子
 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Augustus,
意为“至尊”)

 罗马帝国的分治与灭亡 就
 罗马帝国分裂的原因  得
 社会上,贵族生活腐化 跟
 政治上,军人随意干涉皇位的继承 那就
 帝国领土辽阔,难以全面控制 那就

 公元 395 年分裂为  不会吧


 东罗马帝国,建都君士坦丁堡  西罗马帝国,建都罗马
 1453 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消灭  476 年,被日耳曼人消灭
 亦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21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罗马的法律制度
 《十二铜表法》
 于公元前 450 年公布
 罗马帝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 任何人在被证明为有罪之前,均应视为无辜

6.1.2 中古时代的欧洲
中古时代
5 世纪到 15 世纪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统治欧洲
由于日耳曼人先后皈依基督教,欧洲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因希罗文明衰落,教会控制整个欧洲,故又称“黑暗时代”

 中古时代出现 2 种特有的制度:封建制度,庄园制度

 封建制度  庄园制度
 政治制度  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
 以土地分封为基础  以“城堡”为中心
 以“城堡”为中心
 相互为“领主”和“附庸”关系

君主/封建主(国王)

给予土地及保护 ↓ ↑ 效忠、纳税、服役

诸侯

给予土地及保护 ↓ ↑ 效忠、纳税、服役

骑士

给予土地及保护 ↓ ↑ 效忠、纳税、服役

农民

 基督教世界
 各国君主都信奉基督教,国王须由教皇加冕
 教皇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 颁布“什一税”,规定平民将 1/10 的收入捐给教会
 教会严格控制人们思想,学校课程皆以神学为主
 一切科学思想皆被视为异端学说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22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商业的兴起
 农业耕地面积扩大,铁犁和肥料开始被使用
 专门从事手工业的农奴渐渐成为工匠,并把剩余的生产品进行销售,形成市集
 十字军东征

 封建制度崩溃的原因
 商业的发展
 自由城市的兴起
 黑死病的传染

6.1.3 近代欧洲的兴起
文艺复兴
14 世纪至 16 世纪
希罗古典文化的“再生”
欧洲文化的“新生”
主要精神为“人文主义”

 人文主义
 学者从古希罗文化中重新发现人的价值,并极力摆脱教会的束缚
 倡议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思想
 强调唤起人们的自信及对现世的关怀

 起源于意大利的原因
 罗马文化的发源地:意大利半岛是古罗马帝国的核心,留下许多文化遗迹
 意大利的地理背景:位居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要冲,商业发达,自由城市
兴起
 意大利的城邦政治:中产阶级掌握政权,并鼓励与资助文艺复兴的发展

宗教改革
 原因
 政治:教会干预政治,权势庞大,引起各国君主不满
 宗教:神职人员生活腐化,使教会威信尽失
 文化:知识分子受人文主义影响,质疑教会的神圣权威
 经济:商人不满教会禁止贷款生息,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 兜售赎罪券

 导火线: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威登堡大学教堂正门张贴了《95 条论纲》意见
书,批判教会出售赎罪券的不当

 基督世界的再分裂
 马丁路德被逐出教会后,与其支持者另组新教会
 原本的罗马公教,被称为旧教(天主教)
 各地的新兴教派统称为新教(基督教),主要分为三派: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23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教派 创立人 特色
路德教派 马丁路德  强调“信仰得救”论,即灵魂得救是
靠人虔诚的信仰,而不是教会的繁琐
仪式或赎罪券
卡尔文教派 卡尔文  主张废除教皇及主教,由教徒选举牧
师及长老
 因鼓励经商致富,深受中产阶级及工
商业者欢迎
英国国教派 亨利八世  英王为教会领袖

 天主教的回应
 西班牙军官罗耀拉组成耶稣会
 耶稣会当中的教士学识渊博、富宗教热诚且纪律严格,重振天主教教会尊严
 代表人物:圣芳济、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

地理大发现
 原因
 欧洲人对亚洲香料、丝绸等货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 欧洲商人急于找寻直接通往东方的商业道路
 欧洲人已具有远航的科技知识和能力
 传播基督教的福音

 新航路的发现

国家 重要人物 年份 所发现的航路 备注
葡萄牙 迪亚士(葡) 1488 发现好望角 *好望角,原名为暴风角
*为非洲南端
达伽马(葡) 1498 抵达印度的加里库特 *后在果阿建立第一个商
业据点,开始建立殖民地
*后来葡、英、法、荷都
以此路线前往亚洲各国
西班牙 哥伦布(意) 1492 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当时以为抵达了
印度,并把当地人称为印
度人
*后来意大利航海家阿美
利哥证实为新大陆,结果
命名为“阿美利加洲”,
当地人则称为“红印第安
人”
麦哲伦(西) 1519-15 环绕地球一周 *人类第一次环绕地球一
22 周
*证实了“地圆学说”,
即地球是圆的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24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 文化:海外探险和扩张的结果,使欧洲人视野大开,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地
圆学说)
 政治:产生了征服世界的野心,开始到处建立殖民地
 经济:商业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银行制度和信贷服务随之产生
 社会:在美洲大肆屠杀土著,摧毁美洲古文明;同时在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当
奴隶,产生了黑奴制度

6.2 欧洲近代以前的重要文化遗产
 宗教
 古希腊: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众神
 中古时代: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

 哲学思想
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 中古时代:神学统治一切,以《圣经》为主要思想
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 文学
 古希腊:“荷马史诗”、《伊索寓言》
 中古时代:只能以拉丁文进行创作,内容以《圣经》及骑士为主
 文艺复兴:以方言文学取代拉丁文
 意大利: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
 西班牙: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 英国: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 史学
 古希腊:“欧洲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历史》(亦称《波希战记》)

 艺术
 古希腊:强调和谐及对神的崇敬(巴特农神殿)
 希腊化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把希腊文化传入帝国各地,与当地文化混为
“希腊化文化”
 古罗马:罗马人发明了混凝土,其艺术主要体现在其公共建设
 凯旋门
 马路
 罗马引水道
 罗马竞技场
 中古时期
 建筑:早期为哥德式,接近文艺复兴时期为罗马式
 绘画:以《圣经》为主要内容,不注重人的表情和空间的协调
 文艺复兴:绘画表现得非常细致写实,色彩运用丰富
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25
初中统考历史科笔记
初一历史

 米开朗基罗《大卫像》(雕刻)、《创世纪的故事》(壁画)
 拉斐尔(著名作品以圣母为主)

 科学
 古希腊
 毕达哥拉斯“毕氏定理”
 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世界第一本数学课本)
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定律”、“杠杆定律”
 中古时代:科学思想被视为“异端学说”
 文艺复兴
 哥白尼“日心说”
 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林家豪整理 LKH04041 2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