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 33 卷第 1 期 Vo 33,No.

l. 1
2013 年 1 月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J
anuary,2013
研究与借鉴

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跨文化比较研究*
李   广 , 姜英杰 , 马云鹏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从现行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 中 各 选 择 一 篇 课 文 作 为 阅 读 文 本, 采 用 开 放
式问卷的形式对中日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反应调查。结果表明,中日小学生在
阅读反应上存在文化差异。中国小学生 阅 读 文 本 的 信 息 获 取 方 式 倾 向 于 理 性 思 考,
而日本小学生则表现为感性反应;中国小学生阅读文本的情感体验方式倾向于 “客
体游离”,而日本小学生则表现为 “主体进入”;中国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交流方式倾
向于多元表达,而日本小学生则表现为单向传递;中国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价值取向
倾向于道德评判,而日本小学生则表现为纯美鉴赏。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跨文化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2  文献标志码:
G623. A  文章编号:
1000-0186(
2013)
01-0117-05

人,由叙事引入论理,层层深入,入情入理。文
一、调查设计
章一开 篇 下 笔 于 “半 亩 空 地 ” 和 “居 然 收 获 ”,
(一) 调查文本来源 这一对照使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用心所在,意在
本研究的调查文本为 《落花生》 和 《小狐狸 披露花生 “有用” 的品格。而其中人的情态描写
买手套》。 《落 花 生 》 选 自 中 国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又从侧面烘托了这一品格。文章顺着一家人在欢
《义务教育语文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 科 书》 五 年 级 上 度收获节时的谈话展开了对花生品格的进一步描
册,《小狐 狸 买 手 套》 选 自 日 本 东 京 书 籍 株 式 会 写,具体阐明了 花 生 给 人 们 带 来 的 一 系 列 好 处,
社 《新国语》 三年级下册。本研究调查文本选择 使花生的 “有用” 品格具体化。作者的笔触随着
标准有四:(1) 调查文本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父亲的引导走向深处,揭示出花生最值得人爱之
阅读;(
2) 调查文本在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具 所在是那种内在的含而不露的品格,即 “它是有
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3) 调查文本具有一定知名 用的,不是好 看 而 无 用 的”。父 亲 那 娓 娓 动 听 的
度,反映两国文化特征;(4) 调查文本具有使用 叙说,使兄妹几 个 人 对 花 生 获 得 了 全 新 的 认 识。
的广泛性与普适性。 “你们要像花生”,父亲语重心长的叮嘱升华了文
(二) 调查文本内容分析 章的意境, “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好看而无
《落花生》 的作 者 是 许 地 山 先 生。 《落 花 生》 用的人” 正是花生高尚品格的写照,也是值得人
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想花生 们记取的一个生活的哲理。[1]
的基本 线 索 进 行 叙 事 描 写, 进 而 从 花 生 讲 到 做 《小狐狸买 手 套》 的 作 者 是 日 本 童 话 作 家 新

﹡本文系 2011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规划基金项目)“中日小学语 文 课 程 价 值 取 向 跨 文 化 比 较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11YJA880046)”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2 08 06;修回日期:2012 11 15
作者简介:李广 (
1968),男,吉林永吉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 学 部 副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教 育 学 博 士,东 北 师 范 大 学 教 师 教 育
创新东北实验区工作办公室 主 任, 兼 教 师 教 育 研 究 院 办 公 室 主 任 , 主 要 从 事 语 文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 中 日 语 文 课 程 比 较 研 究 ; 姜 英 杰
1971),女,辽宁丹东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 士; 马 云 鹏 (
( 1954), 男, 吉 林 洮 南 人,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 117 ·
美南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日本儿童文学 的调查时间为 2007 年 12 月。
新派作家,大都把新美南吉看作最值得推崇的前
二、结果分析
辈作家之一。 《小 狐 狸 买 手 套》 叙 述 的 是 森 林 中
的小狐狸去镇上向人类买手套的故事。为了让第 (一) 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的相同点
一次过冬的小狐狸觉得温暖,狐狸妈妈决定让小 1.阅读期待: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文本
狐狸自己去买一双手套。为了小狐狸的安全,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中日小学生在
狸妈妈将小狐狸的左手变成人类的手,这样小狐 阅读中充满阅读兴趣,满怀阅读期待进入阅读文
狸到镇上买手套时就不会被人类认出来了。但是 本。在被调查的 95 名中 国 小 学 生 中,94 人 回 答
小狐狸到了卖手套的店时,却不小心把右手伸进 喜欢 《落花生》 这篇课文,一人回答不喜欢。在
店里去。在这个故事里,有小狐狸初次见到雪景 被调 查 的 86 名 日 本 小 学 生 中 有 85 人 回 答 喜 欢
时的新鲜与惊奇,有想要买手套给孩子的温暖与 《落花生》,也只有一人回答不喜欢。尤其是日本
柔情,有将小狐 狸 的 手 变 成 人 的 手 的 奇 异 魔 法, 小学生 还 给 出 了 多 种 多 样 的 理 由。 在 被 调 查 的
还有母亲对人类的不信任感。这篇童话故事的风 84 名中国小学生中,有 83 人 回 答 喜 欢 《小 狐 狸
格与特点代表着日本儿童文学的典型,也是日本 买手套》 这篇课文,只有一人回答不喜欢。被调
国语教育中文学教材的典型。 查的 80 名日本 小 学 生 全 部 回 答 喜 欢 《小 狐 狸 买
(三) 调查问卷的编制 手套》 这篇课文。中日小学生对喜欢 《小狐狸买
调查问卷的结构包括指导语、自然信息、文 手套》 这 篇 课 文 都 给 出 了 各 种 各 样 的 理 由。 可
本和问题四个部分。 见,中日小学生绝大多数非常喜欢阅读这两篇课
问卷指导语由回答问卷的四条要求组成。即 文。另外,中日小学生在阅读中都产生了丰富的
独立完成;不 计 姓 名 和 成 绩, 尽 最 大 努 力 完 成; 情感体验,并积极进行表达,主动与文本进行对
回答时间不限;先阅读课文,然后回答课文后面 话,对故事情 节、 人 物 特 征 等 进 行 思 考 与 评 判。
的问题。 “回 答 时 间 不 限” 指 的 是 学 生 可 以 在 充 这说明中日小学生是带着强烈的阅读期待进入阅
足的时间内完成文本阅读与问题的回答。本调查 读文本的。
采用了 周 五 发 放 问 卷, 次 周 周 一 收 回 问 卷 的 做 2.对话愿望:促使学生对文本深度阅读
法,并且在这一 时 间 内 不 留 其 他 任 何 课 外 作 业, 中日小学生在两篇课文的阅读过程中,均表
以保证学生全身心地完成本调查。 现出了强烈的对话愿望。首先,表现出了学生对
问卷中 的 自 然 信 息 包 括 学 校、 年 级 和 性 别 文本主题、文本质料、语言方式、表达方法、人
三项。 物关系等内容上的深度挖掘与理解。如学生对写
调查的文本分 别 是 《落 花 生》 (中 国 “人 教 作意 图、 主 题 思 想、 人 物 选 择 与 情 境 设 计 的 追
版”) 和 《小 狐 狸 买 手 套 》 (日 本 东 京 “书 籍 问,对语言 特 点、 表 达 技 巧、 结 构 安 排 的 分 析
版”),每个文本由汉语版和日文版组成。中国小 等,进行了深度对话与多维交流。另外,学生还
学生用汉语版进行调查,日本小学生用日文版进 表现出了与文本作者、文本中人物强烈的对话愿
行调查。 望。如中 日 学 生 与 《落 花 生》 中 的 父 亲、 “我”
调查问卷的问题放在文本之后。每个问题由 的对话,与 《小狐狸买手套》 中的狐狸母子的对
一问或多问组成。 话等。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对文本本身提出了质
(四) 调查对象与时间 疑,或提出了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这都表现出
本研究调查对象分别选自中国长春市、日本 了学生希望与教师、与同学等主体进一步对话的
秋田县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回答 《落花 愿望。正是这种对话愿望促使中日小学生对文本
生》 调查问卷 的 中 国 小 学 生 共 95 名, 日 本 小 学 进行了深度阅读。这一过程中包含了学生积极的
生共 86 名。 回 答 《小 狐 狸 买 手 套》 调 查 问 卷 的 思维活动、情感体验与表现欲望。
中国小学生共 84 名,日本小学生共 80 名。 3.情感沟通: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反应
在日本的调查 时 间 为 2007 年 8 月, 在 中 国 中日小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通过深度阅
· 118 ·
读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如 《落花生》 中,学 案上。答案抽象,概括性强,富于理性。而日本
生对文中美与善的价值观的理解、对文中人物品 小学生的回答则富于感性,具体而生动。像 “为
尝各种 花 生 食 品 收 获 喜 悦 的 感 受、 对 父 亲 和 他人做 有 意 义 的 事 情, 希 望 看 到 他 人 的 笑 脸 ”、
“我” 说的话的回味与体验;《小狐狸买手套》 中 “挖出来才知道,有一种期待感” 等答案。再如,
对狐狸妈妈 矛 盾 心 理 的 感 受, 对 狐 狸 妈 妈 挂 念, 中国小学生喜欢 《落花生》 的理由集中在 “受到
担心小狐狸的心情的感受,对狐狸母子间的亲情 了教育” 和 “了解了花生” 两个方面,表现出了
的感受等。学生不仅仅在阅读文本中产生了各种 较浓的理性色彩。而 日 本 小 学 生 喜 欢 《落 花 生》
情感体验,而且还产生了情感沟通的需要。学生 的理由则多种多样,更趋于感性。在阅读 《小狐
在问卷回 答 中 采 用 了 惊 叹、 赞 美、 疑 问、 好 奇、 狸买手套》 中,中国小学生主要是从狐狸妈妈的
担心等 带 有 情 感 色 彩 的 词 语、 句 式 和 标 点 符 号 角度来思考问题,而日本小学生主要是从外界自
等,表达了阅读中情感沟通的需要。如对花生的 然环境条件上或从小狐狸的角度分析原因,也表
果实长在土里的惊叹,对花生默默奉献精神的赞 现出了中日小学生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心理过程
美,对狐狸妈妈半路停下脚步让小狐狸独自前往 的差异性。
镇上买手套的不解,对小狐狸命运的担心,对狐 2.情感体验:客体游离与主体进入
狸母子相聚后的感动等。正是学生在文本阅读中 中日小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存在差
产生的情感体验、进行的情感沟通,促使学生表 异。中国小学生往往以客体游离的状态与文本保
现出了丰富的阅读反应。 持一定距离,以局外人的身份去对文中人物与故
4.思考判断:折射学生阅读价值取向 事情节进行评价。而日本小学生则往往将自己化
中日小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均表现出了积极思 为文本中的一员,感同身受地去体验文本中人物
考、主动探究 的 思 维 活 动 过 程。 如 对 《落 花 生》 的心情与感受。如中日小学生对 《落花生》 主人
中关于 “外表美”、“内在美”、“人的价值” 等严 公选择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表现在对故事中的
肃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对父亲和 “我” 说的话的 “父亲” 和 “我” 的 选 择 上: 中 国 小 学 生 总 体 上
理解等;对 《小狐狸买手套》 中关于 “人与动物 倾向于选择 “父亲”, 而 日 本 小 学 生 则 倾 向 于 选
的关系” 的 思 考, 对 “事 物 因 果 关 系” 的 分 析, 择 “我”。中国小学生认为 “父亲” 是 《落花生》
对人类与狐狸母子的建议等,均表现出了中日小 的主人 公 的 主 要 理 由 是 “父 亲 讲 出 了 很 多 的 道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判断等思维活动的深 理”。与此 相 对, 日 本 小 学 生 认 为 《落 花 生》 中
度。而且,中日小学生在思考与判断中都带有各 的主 人 公 是 “我 ”, 因 为 “本 文 从 第 一 人 称 出
自的价值取向,尽管表现出了无意识的色彩,但 发”,是 “我” 受 到 了 教 育, 是 以 “我” 为 主 线
这正表现出了受各自民族文化影响的深深烙印。 展开了故事情节。再如,尽管中日小学生对阅读
(二) 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的不同点 《落花生》 后留下印 象 最 深 的 都 是 父 亲, 但 中 国
1.信息获取:理性思考与感性反应 小学生关于原因的回答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向
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但在 “父亲” 表达自己的 做 人 理 想, 二 是 对 父 亲 进 行
阅读中,中日小学生获取信息的心理特征并不相 评价。而日本小学生则以主体进入的方式表达自
同。通过 《落花生》 和 《小狐狸买手套》 两个文 己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另外,中日小学生尽管
本的调查发现,中国小学生的阅读活动充满理性 对 《落花生》 的 “喜 欢 ” 这 一 回 答 具 有 一 致 性,
色彩。而日本小学生则带有明显的感性倾向。也 但中日小学生 “喜欢” 的理由则大相径庭,中国
就是说,中国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多的是思维 小学生 “喜欢” 的理由更为单一、一致,集中在
活动,而日本小学生更多的是感性反应。如 《落 “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知 道 了 花 生 的 好 处 和 用
花生》 中对父亲和 “我” 说的话的理解,中日小 途”、“尝到了用花生做的食品” 三个方面。而日
学生间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小学生的回答集中在 本小学生 “喜欢” 的理由则更加丰富多样,而且
“不要爱慕虚荣”、 “不 要 炫 耀 自 己”、 “做 人 要 谦 注重情感表达。
虚”、“外表无关紧要,内心好最重要” 这四个答 3.交流欲望:多元表达与单向传递
· 119 ·
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与阅读文本、文本作
三、思考与启示
者、教师、学生等对话的过程。中日小学生在文
本阅读中 都 表 现 出 了 积 极 的 对 话 愿 望 与 交 流 欲 (一) 关于学生阅读意义的思考
望,但对话指向与交流欲望强度存在差异。中国 1.阅 读 对 于 学 生 来 说 是 主 体 文 化 建 构 的
小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的交流欲望与动机,而日本 过程
小学生则显得有些冷漠。中国小学生的对话与交 从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来看,学生在阅读文
流是多 元 指 向 的, 而 日 本 小 学 生 则 是 单 向 传 递 本过程中,充满着判断、推理、分析、综合、质
的。中国小学生表现出了与文本、与作者、与文 疑、询问、探索与好奇,是在一种审视与批判中
本中的人物积极的对话愿望,甚至离开文本与教 建构自己的主体精神世界的。学生在文本阅读中
师和同学进行对话。而日本小学生则表现为单向 不断地对 主 体 已 拥 有 的 文 化 基 础 进 行 强 化 与 巩
的阅读 信 息 输 入 与 自 我 情 感 体 验 表 达。 如 阅 读 固,并积极对已有文化进行激活、唤醒、重组与
《落花生》 后,中国小 学 生 更 善 于 思 考 和 乐 于 交 扩展。同时,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并非一味被动地
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日本小学生则对 接受,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文化反思与
“提出问题” 表 现 出 了 冷 漠 的 态 度。 再 如, 阅 读 文化批判,在反 思 与 批 判 中 丰 富 个 体 精 神 世 界。
《小狐狸买手套》 中, 中 国 小 学 生 选 择 主 人 公 后 因此,阅读的意义之一在于建构学生的主体文化
提出了多种的理由,而日本小学生选择主人公后 世界。
几乎没有进行理由分析。中国小学生从多个角度 2.阅读对 于 学 生 来 说 也 是 主 体 言 语 意 识 觉
(故事内容、 故 事 写 法、 人 物 关 系、 人 物 自 然 情 醒的过程
况、人物心理等) 对 《小狐狸买手套》 提出了问 通过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调查可以看出,学
题。日本小学生似乎对本问题并不感兴趣,回答 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首先唤醒的是学生的相应
该问题的人数较少,仅对狐狸妈妈的观点是否变 的言语知识。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
化、狐狸为什么会变手和小狐狸买手套后发生了 际、借助字典词典等使已有言语知识迅速地被激
什么事情三个方面进行了提问。这在某种程度上 活,应用于眼下的阅读活动之中。唤醒言语知识
折射出中日小学生交流欲望与交流维度上的 为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奠定了基础,在文本理
差异。 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得以
4.价值判断:道德评判与纯美鉴赏 涵养与提升。在情感的驱使下,学生言语表达需
学生的阅读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过 求与言语表达体式也同时被唤醒。学生的言语意
程。学生在获 取 信 息、 情 感 体 验 与 对 话 过 程 中, 识被唤醒,实际 上 也 是 学 生 言 语 主 动 应 用 过 程。
总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带有某种倾向进行着复杂 学生主动 地 应 用 已 有 言 语 知 识 使 学 生 的 阅 读 习
的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 惯、个性与创造性、认知与思维品质的培养成为
小学生更倾向于采用社会伦理道德的标准进行价 可能。因此,阅读的意义也表现为丰富学生的生
值判断,而日本小学生则更倾向于因果关系的分 命体验与生活经验,不断地唤醒与强化学生的言
析或是一种纯美欣赏的心理,表达对美好事物的 语意识。
向往与追求。如阅读 《落花生》,对父亲的评价、 (二) 对于阅读教学改革的启示
对父亲说的话的理解,中国小学生采用的往往是 1.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伦理道德的标准进行评价与理解,而日本小学生 从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来看,阅读过程表现
则倾向于从因果关系和对美的事物欣赏的角度进 为阅读主体 (学生) 与阅读文本和文本作者之间
行分 析 与 理 解。 再 如, 阅 读 《小 狐 狸 买 手 套 》 关系的多重建构。首 先 表 现 为 阅 读 主 体 (学 生)
中,中国小学生倾向于站在狐狸妈妈的角度去分 与阅读文本之间关系的建构。在阅读过程中,阅
析问题,而日本小学生更倾向于站在小狐狸的角 读主体 (学生) 直面的是阅读文本,直接接触的
度看待问题。 中 国 小 学 生 更 注 重 伦 理 道 德 标 准, 是阅读文本中的语言符号与图表。其次,表现为
而日本小学生更注重自我体验。 阅读主体 (学生) 与 文 本 作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建 构。
· 120 ·
学生在阅 读 过 程 中 会 不 断 地 探 寻 作 者 的 写 作 意 3.丰富学生阅读的文化情境
图、表达方式与写作技巧等。因此,阅读教学中 通过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调查发现,学生阅
教师应关注这种关系建构,并为这种关系建构提 读反应与民 族 文 化 背 景、 教 育 方 法 等 密 切 相 关。
供意义支撑。读者是文本意义生成的主体,文本 日本小 学 生 阅 读 反 应 倾 向 于 感 性 表 达、 纯 美 欣
意义的生成 是 读 者 的 亲 历 行 为, 他 者 无 法 替 代。 赏,这和日本文学创作中 “自我写作” 传统密不
教师之于学生而言至多只能作为文本意义的解读 可分。而我国小 学 生 阅 读 反 应 倾 向 于 理 性 思 考、
者。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基 道德判断,这也和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的 “文以
于自身实际体验的意义建构。 载道” 思想息息相关。我国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向
2.促进学生阅读的多元反应 学生提出问题,而非让学生产生问题,习惯于为
通过中日小学生阅读反应调查发现,学生的 学生提供固化的阅读程序与标准化的解读,而忽
阅读反应除了语言反应之外,还有生理反应、动 视了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生活经验与鼓励个体独特
作反应、表情反应、情绪与情感反应、审美反应 的意义创建。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建构文本
等多种形式。语言反应是学生阅读反应的一种重 意义、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学生阅读文
要形式,但不是唯一。诚如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 本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把握生命的意义,教
罗兰 · 巴 特 (
Rol
and 
Bar
t s) 所 言: “读 者 的
he 师应该通过文化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整合和反思
诞生,其代 价 是 作 者 之 死。” 阅 读 主 体 (学 生 ) 已有经 验, 深 化 文 本 对 学 生 自 身 生 命 成 长 的 价
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阅读文本的主观能动反应基于 值,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精神世界的升华。
阅读主体 (学生) 的已有经验、文化背景和当时
的心理状态。中日小学生阅读同样的文本却产生 参考文献:

不同的阅读反应,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阅读 1] 张华 . 辞 浅 意 深, 言 近 旨 远: 读 许 地 山 的 《落 花

J]. 山东教育,2004 (
生》[ 2):100.
教学中教 师 应 尊 重 学 生 的 个 体 经 验 与 主 观 能 动
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采用多种
(责任编辑:郭利萍)
方式表达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Cr
oss-cu
ltu
ral Compa r
ativeS
 tudy on Chi
neseand 
  Japane
se
Pr
imary Schoo
l Student
sRe spons
es t
o Read
i ng
LI  ,
Guang J IANG  Yingji ,
e MA  Yunpeng

Col
lege 
of 
Educa
tion,No
rthea
st 
Norma
l Un
ive
rsi
ty,Changchun 
Ji
li 130024,Ch
n  ina)
Ab st
rac t:Ch i
ne seand 
  Japane s
e prima ry schoo l
 studen t
s in 
sen ior 
grades are su rveyed wi th open  questionna i
res
on their re
  ps on seto
   rea di
ng  agive na
 rticle from t
  he
ir o
   wn cu r
re n
tly-using t
e xtb ooks . T he s urvey sho w s
  t
tha
cultural dif
ference s
  exi s
t in their respons es.Ch inese primar y school s
t udents  demons t r
a te  a
 r a
tional  way of
thinking  when  r
etriev ing in
f orma t
ion from  the texts;wh i
le Japane se
 studen t
s  show  sens at
i onal experienc i
ng i
 n
the same  process.Ch inese primary schoo l students tend to 
obs erve l
ike outside r
s  when  expe riencing emo tions;
wh il
e Japane se studen t s
  t
end  to trea
t t
  hems elves as part of the a
 rti
cle.The  commun i c
a tion  way of  Chinese
prima ry school studen t s
 is mu l
ti-dimensi onal,wh ile that of
 the J
 apane s
e  s
tuden t si
 s 
un i-dire ct
ional.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 e prima r s
y choo ls
 tuden t s
 tends to be mo ral
 judgmen t,wh ile tha
t o
  ft
  he Japane ses
  tudents
isa
  e
sthe tic
 app reci
a tion.
Ke y wo rds:p rima ry s choo l Chine e;Ch
s inese and  Japanese  primary schoo l st udents;r es ponse to r eading;

ros
s-cu
ltu
ral
 compa
rat
ive
 st
udy

· 121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