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3

目 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文献综述……………………………………………………………7

前言…………………………………………………………………16

正文……………………………………………………………17

1 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 … … … … … … … … … … 1 7

2《伤寒论》少阳病证与和法…………………………………19

2.1《伤寒论》少阳病证 ……………………………………19

2.1.1 少阳的部位……………………………………………………19

2.1.2 少阳的病证…………………………………………………20

2.1.3 少阳病证的脉象………………………………………………20

2.1.4 少阳病证的舌苔………………………………………………21

2.2《伤寒论》和法 ……………………………………………21

2.2.1《伤寒论》中“和”字的意义 ………………………………22

2.2.2《伤寒论》和法及其分类 ………………………………………23

3 后世医家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25

4 俞根初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与发展 ……………………27

4.1 俞根初对少阳病证的认识………………………………27

4.1.1 少阳的部位…………………………………………………27

4.1.2 少阳的病证………………………………………………………28

4.1.3 少阳病证的脉象………………………………………………29

4.1.4 少阳病证的舌苔………………………………………………29
4.2 俞根初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与发展 ……………………30

4.2.1 宗仲景法 或和或清………………………………………30

4.2.2 和解表里 治分轻重 ………………………………………30

4.2.3 治无主方 不舍柴芩………………………………………31

4.2.4 补充兼证 痰瘀暑湿…………………………………………31

4.2.5 和解三焦法……………………………………………………31

4.2.6 和解清胆法……………………………………………………31

4.2.7 和解温透法……………………………………………………32

4.2.8 和解温燥法……………………………………………………32

4.2.9 和解清泄法……………………………………………………32

4.2.10 和解开降法……………………………………………………32

4.2.11 和解轻下法……………………………………………………33

4.2.12 和解益气法……………………………………………………33

4.2.13 和解补血法……………………………………………………33

4.2.14 和解通瘀法……………………………………………………34

5.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34

5.1 俞根初和解方析义 …………………………………………34

5.2 蒿芩清胆汤的现代研究………………………………………47

5.3 蒿芩清胆汤的应用体会………………………………………49

结语……………………………………………………………………53

参考文献………………………………………………………54

致谢……………………………………………………………………57
个人简历………………………………………………………………58
中文摘要 1

中文摘要

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传统研究手法,在全面复习仲景《伤寒论》以及系统研
究其“少阳病脉证并治”的基础上,就清代绍派伤寒学家俞根初先生对少阳病证及其和
法的认识与发展作专题研究。
主要以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为研究素材。论少阳的部位,俞氏以“六经形层”
论为指导,将半表半里具体到在表属腠理,在里属膈中;论辨证与治疗则进一步辨其是
偏于半表,还是偏于半里,其治法方药也不同,有和解轻剂与重剂之分,非以小柴胡汤
为主方。特别是对少阳兼证的延伸与扩展,并因此而总结的少阳兼证治疗十法,以及常
用经验方十四首等,大大扩充了仲景少阳病证的适应范围。既融伤寒、温病一切感症之
理法方药于一炉;又合内伤杂病之辨证用药于一体,可谓伤寒中有杂病,杂病中有伤寒,
集中体现了绍派伤寒轻清灵动的临床学术特点。同时论文例举俞氏蒿芩清胆汤的现代研
究和个人临床应用体会,将研究俞氏少阳病证治落到实处,使之既具有文献史料研究价
值;又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一是有关《伤寒论》少阳病证的症因脉治;二是后世医
家对少阳病证的认识与发挥;三是俞氏对于少阳的部位、病证的理解与发展;四是总结
俞氏治疗少阳病证及兼证的治法方药;五是例举俞氏传世之方,蒿芩清胆汤的现代研究
与临床应用,藉以论证其学术成就对当今中医治法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
外邪侵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运,经气不利,进而能影响脾胃,出现口苦、咽
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舌苔白等,称
为少阳病。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间,因病邪既不在太阳之表,又未达于阳明之里,故
少阳病亦称半表半里之证。少阳病之成因,多由正气较弱,病邪易入少阳,所谓“血弱
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是阐明其故。致其所受之病邪,或由中风,或因伤寒,
一涉少阳之枢,表现为少阳病主证。同时临床也常见不典型证及各种兼杂之证,故仲景
又特别提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灵活辨证手法,对临
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后世伤寒学家就少阳的部位、少阳证治及小柴胡汤的方解阐发己见。少阳的部位,
有“半表半里”、“不表不里”、“隙地”、“肓膜”、“ 两界之间”等多种提法;少
阳病的症状也增加了,如耳聋、胸胁硬满、胆胀等,并进一步划分半表者属寒,半里者
属热。在治疗上则统之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尽管方解有所不同,但和解法作为少阳
证的正治法是相同的。后世医家在仲景的基础上,把和法的概念扩大了,但并没有实质
性的发展,仍然是宗其法,用其方。而俞根初氏则与之不同,他能独具慧眼,结合地域
特点及临床所见,从少阳的部位、证脉、治法与方药,系统阐发少阳病证及和法应用,
可谓对少阳病证研究最具新意的研究家。
俞氏对于少阳的部位、病证的理解与发展。俞根初用“六经形层”概念,取六经为
病变之假设,看作是六个不同的病理阶段,而在部位上比仲景更加具体明确;并将少阳
病证分为少阳标证、少阳本证、少阳中见证和少阳兼证等,颇有新意。俞氏治疗少阳病
证及兼证的治法方药颇具特色。治疗主证,或和或清,不以小柴胡汤为主方,但用药不
2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离柴芩,一改少阳证统用小柴胡汤之沿习。兼证治疗又有十法之多,和解三焦法。如和
解清胆法、和解温透法、和解温燥法、和解清泄法、和解开降法、和解轻下法、和解益
气法、和解补血法、和解通瘀法等。并自制与运用和解经验方 14 首,分别是:“柴胡枳
桔汤”、“柴芩双解汤”、“柴胡达原饮”、“蒿芩清胆汤”、“柴胡桂姜汤”、“柴
平汤”、“新加木贼煎”、“柴胡白虎汤”、“柴胡陷胸汤”、“大柴胡汤”、“小柴
胡汤”、“柴胡四物汤”、“加减小柴胡汤”、“柴胡羚角汤”。其中有清而和者,有
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
攻而和者等等。特别是俞氏能因地制宜,发现病症“恒多夹湿”,因此,在仲景柴胡剂
的启发下,创制了治疗少阳夹湿热和痰湿病证的一些著名方剂。尤其是俞氏的传世之方
蒿芩清胆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现代研究也相当丰富,其学术成就和研究成果对当今
中医治法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本人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运用蒿芩清胆汤治疗眩
晕、低热不退、肠易激综合症、不眠等,多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这就从临床上进一步理
解绍派伤寒学家俞根初先生的组方思路与用药特色。
纵观俞氏所用和解少阳方剂,用小柴胡汤原方的只有 5 处,且与仲景适应症不完全
相同,而其余 33 处皆为用柴胡、黄芩二味和解少阳为主药。这主要是缘于对小柴胡汤组
方的理解,可以认为这是对仲景方的发展。所谓宗仲景法而不泥其方。针对性与灵活性
很强。如“少阳宜和,轻则生姜,重则柴胡、黄芩;浅则木贼、青皮,深则青蒿、鳖甲。
而阴阳水为和解之通用。”而且俞氏用药也是少而精,药味都在 7-10 味之间,大多是八
九味,集中体现了绍派伤寒的用药特色。
总之,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感邪有轻重,体质有强弱,病状有差异,俞根初以其丰
富的临床经验,在六经证治六法中,更善于运用和法。他条列治法,寒温互用,补泻兼
施,运用经方,不拘一格,和解剂十四方,达到了方方切用,法法灵活的境地,已远远
超出了少阳病本身的治疗范围。不仅应用于伤寒病邪传少阳、瘟疫病邪伏膜原、温热病
邪留三焦、以及疟疾等外感病,而且也广泛应用于内伤杂病,如肝胆不和、肝脾不和、
肠胃不和、表里不和、三焦不和、升降失和以及在少阳病证基础上出现的偏寒、偏热、
兼痞、积滞、血虚、气虚、血瘀、热结血室等杂病。大大发展了和解法原有的应用范围,
其对少阳病证治的研究,由此可见一斑。

主题词:和法 绍派伤寒 少阳病 文献研究 俞根初


英文摘要 3

Abstract

This research methodology employs a strategy by draw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Zhang


Zhong Jing’s “Shang Han Lun” discussion of Shao Yang patterns and relevant
treatments with Yu Gen Chu’s “Tong Shu Shang Han Lun”s interpretation of Shao
Yang patterns and their associated treatments. Instead of citing Shao Yang
location as being half interior and half exterior (an interpretation by Cheng
Wu Ji in “Zhu Jie Shang Han Lun”) Yu adopts the theory of the “ Six Channels
Layers Dissection” by citing that the exterior of Shao Yang is associated with
cou li (interstices) while the interior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iaphragm.
Clinically, treatment can be differentiated between either a preponderance of
an exterior condition or an interior condition by using different herbs and
different formulas. Thus, the harmonising strategy of Yu Gen Chu is not restricted
to Xiao Chai Hu Tang per se. This reflects that Yu’s harmonising strategy apart
from following the theory of “Shang Han Lun” is his own contribution thus
expanding the scope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harmonisation b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n additional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fourteen formulas
addressing Shao Yang and its accompanied syndromes. It can be said that his
strategies are specific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Shang Han disease, Wen Bing
disease and internal disease. His strategy also feature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o’s School of Shang Han theory.
In addition, the writer summarised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modern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one of Yu’s most popular formula, Hao Qin Qing Dan
Tang together with personal application of this formula. This formula ha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considerable clinical relevance.

The thesis encompasses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1. Shang Han Lun Shao Yang pattern pulse, signs and symptoms treatment.
2. Different practitioners view points of Shao Yang pattern.
3. Yu Gen Chu’s interpretation of Shao Yang location, his understanding of
Shao Yang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4. A summary of Yu’s Shao Yang patterns, accompanied patterns and their
associated treatment.
5. The writer nominates one of Yu’s most renown formula, Hao Qin Qing Dan
Tang and its modern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reby highlighting
Yu’s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and its impact on disease treatment.
External pathogenic attack of Shao Yang affects the pivot mechanism function
characterised by gallbladder fire upsurge which in turn causes channel
4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obstruction with ensuing impaired spleen and stomach function. This pattern
is characterised by bitter taste in the mouth, parched throat, dizzy vision,
alternating fever and chill, rib-side fullness, taciturnity, poor appetite,
heart vexation, nausea, wiry and thready pulse and white tongue coat which
is known as Shao Yang syndrome. Shao Yang channel is located between Tai Yang
channel and Yang Ming channel. The pathology of Shao Yang with the pathogen
neither in the exterior nor in the interior hence Shao Yang syndrome is known
as half exterior and half interior and can be regarded as mid-stage of disease
development. The aetiology of Shao Yang syndrome can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weakness of zheng qi which is susceptible by pathogenic attack hence it
is stated in Shang Han Lun as “weakness of blood and exhaustion of qi with
insecure couli which can be exploited by pathogenic attack.” The pathogen
can be either due to pathogenic wind ( zhong feng ) or shang han (cold damage)
which impairs the pivot mechanism of Shao Yang. Clinically Shao Yang syndrome
can be characterised by a plethora of complex patterns thus Zhong Jing
suggested: “Shang Han Zhong Feng with Chai Hu syndrome, it is not necessary
to see all key symptoms and Xiao Chai Hu Tang can be indicated.” This line
bears significant clinical relevance.

Practitioners in the past have presented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Shao


Yang location, Shao Yang patterns and its associated formula of Xiao Chai Hu
Tang. Thus Shao Yang location can be expressed as “half exterior and half
interior”, “neither exterior nor interior”, “Xi Di 隙地”, “Mang Mo
盲膜”, “mid-stage” etc. Additional symptoms and signs apart from the
original symptoms described in Shang Han Lun are “deafness , chest and
rib-side hardness and fullness, distension of the gallbladder as well as
suggesting that the half exterior is associated with cold and half interior
is associated with heat. The indicated formula is Xiao Chai Hu Tang to
harmonise exterior and interior. Based on Zhong Jing’s harmonising strategy ,
practitioners of later periods augment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armonising strategy without departing from the core method and formula.
However Yu’s harmonising strategy differs from the past as he was mindful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which has a strong bearing on the ultimate
treatment strategy. With this in mind together with clinical observation he
not only expands Zhong Jing’s harmonising strategy but also puts forth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and innovative ideas towards the treatment of Shao
Yang disease and accompanied disorders.
英文摘要 5

Following on from the above, Yu’s Interpre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tion of Shao Yang and its relevant patterns are as follows:
Yu adopts the “Six Channel Layers Dissection” concept and assumes that the
six channels represent six different stages of disease pathology by featuring
a specific location for Shao Yang . He categorised Shao Yang disease as Shao
Yang Biao Zheng, Shao Yang Ben Zheng, Shao Yang Zhong Jian Zheng and Shao Yang
Jian Zheng. In particular Yu’s specialised treatment embraced Shao Yang
syndrome and accompanied patterns. Yu’s harmonising strategy is not confined
to Xiao Chai Hu Tang only albeit it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usage of Chai
Hu and Huang Qin. He created ten treatment methods together with fourteen
formulas. These formulas are Chai Hu Zhi Jie Tang, Chai Hu Shuang Jie Tang,
Chai Hu Da Yuan Yin, Hao Qin Qing Dan Tang, Chai Hu Gui Jiang Tang, Chai Ping
Tang, Xin Jia Mu Zei Jian, Chai Hu Bai Hu Tang, Chai Hu Xian Xiong Tang, Da
Chai Hu Tang; Xiao Chai Hu Tang, Chai Hu Si Wu Tang, Jia Jian Xiao Chai Hu
Tang, Chai Hu Ling Jiao Tang. The above incorporates diffe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 such as clearing heat and harmonising, warming and harmonising,
reducing stagnation and harmonising, tonifying and harmonising, parching and
harmonising, moistening and harmonising, releasing exterior and harmonising,
purging and harmonising etc. In particular, Yu’s emphasis on treatmen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vironment bearing in mind that “dampness” can be
a special feature of the geographical area where he practised. Thus based on
the inspiration of “Shang Han Lun” Chai Hu formula, he created formulas
addressing Shao Yang disease coupled with damp heat and phlegm damp diseases.
Among the fourteen formulas created by Yu, Hao Qin Qing Dan Tang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formula for treatment of modern diseases. The author used Hao
Qin Qing Dan Tang to treat disorders such as vertigo, low grade feve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somnia etc in Australia and observed significant results.
This reflects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of Yu Gen Chu’s strategy and its
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 summarising Yu’s harmonising Shao Yang formulas from his book, the adoption
of Xiao Chai Hu Tang can be seen five times with its indications being different
from Zhong Jing’s Xiao Chai Hu Tang. In total there are thirty three references
using Chai Hu and Huang Qin as core herbs to harmonise Shao Yang with a plethora
of modifications. It can be said that Yu while adhering to Zhong Jing’s theory
of harmonising has created additional ideas of his own to enrich this important
treatment strategy. For instance, quote: “Shao Yang should harmonise, Sheng
Jiang can be used for a mild condition and Chai Hu and Huang Qin for a more
6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serious condition, other herbs such as Mu Zei and Qing Pi for superficial
condition and Qing Hao and Bie Jia for deeper condition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yin yang water to enhance the harmonising treatment.“ unquote. Yu’s usage
of herbs ranges between 7~10 herbs featuring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Shao School of Shang Han.

In conclusion, variation or additional symptoms can b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pathogenic factor; severity of the pathogen and body’s constitution Yu
based on his clinical experience is particularly conversa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harmonisation treatment. This is reflected in his fourteen harmonising
formulas and his skilful combination of hot and cold herbs as well as tonifying
and purging herbs. This vastly exceeds the original scope of Shao Yang
treatment of Shang Han disease. Yu’s harmonising scope includes externally
contracted febrile diseases such as epidemic disease with pathogen affecting
the Mo Yuan (membrane source), heat pathogen affecting the triple burners,
malaria as well as internal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such as disharmony of
liver and gallbladder, disharmony of liver and spleen, disharmony of intestine
and stomach, disharmony of interior and exterior, disharmony of the triple
burner and disharmony of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qi dynamic.

Apart from the key Shao Yang pattern and its associated symptoms, there may
be a preponderance of cold or heat, or accompanied by glomus, or abdominal
mass, or blood deficiency, or qi deficiency, or blood stasis or heat bind
in the blood chamber, all of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as miscellaneous
diseases. They can all be treated by the harmonising method with certain
modifications. This in reality is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hao Yang disease
treatment.

Key Words: Shao School of Shang Han Yu Gen Chu, Shao Yang Syndrome,

Harmonising Strategy,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 7

文献综述
中医“和法”的研究概况
杨洁德 2002 级伤寒博士研究生

中医治病有八法之说,定型于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八法中,汗、吐、
下、温、清、补、消七法均含义明确且容易为直觉理解,只有这和法或和解法颇费解。
单就字义或词义解不通。我们显然不能理解为这是让正邪或表里双方停止纷争。然而,
略学过中医者便知,柴胡法属和法或和解法,或者,外感病所用的和解法就是柴胡法。
不仅古人如是说,试看一下目前通用的伤寒论、方剂学、中药学以及中医内科等教材,
凡提及柴胡汤功用,无不以和解为说。似乎,和解是不言而喻的治法。实际上,不少
人不仅说不清和解的含义,更不知道今《伤寒论》397 条中,完全没有柴胡汤主和解
之说。仲景论和解的经文只有一条,却是关于桂枝汤的。“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
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小和之。”(第 387 条)。那么,和解之说究竟从何而来呢?
和法的的含义是什么?《伤寒论》中和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以及和法的临床应用以
及实验研究进展如何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系统地梳理总结。

1 和法的理论研究
要研究和法,首先要搞清“和”字的字义。王氏[1]考证了“和”字的文字学源流,
对《伤寒论》中“和”字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其中“和”、“调”互训、“和”、
“谐”互训的文法,为 53 条条文的阐释提出了论据,并提出了仲景“和解”与后世“和
解法”的异同。潘氏[2]、曹氏[3]、何氏等[4]在论和法的含义时,多从《伤寒论》研究入手
的。《伤寒论》中出现“和”字的条文甚多。1、与营卫相关,如原文 53、54 条。2、与
胃气相关,如原文 29、70、208、209、230、250、251、265 条。3、与脉象相关,如原
文 105、211、245 条。4、与阴阳相关,如原文 58 条。5、与目睛相关,如原文 252 条。
6、与表里相关,如原文 93 条。7、与桂枝汤相关,如原文 387 条。此“和”字,就是和
谐、安和的意思。表不和,可和之;里不和,可和之;表里不和,亦可和之。桂枝汤可
云和法;小柴胡加芒硝可云和法;小承气调胃承气可云和法。麻黄汤不可云和法;大柴
胡不可云和法;大承气不可云和法。“和”字常与“小”字“微”字合用,如小和之,
微和之,所以然者,“和”法用于邪气不剧,正气能支之时也。“解”字,解表邪而已。
故和法广,和解者,和法之一端而已。
以上可见个人的见解不统一,那么让我们看看作为权威的教材对“和法”是如何定
义的。李氏[5]主编的《中医诊断治疗学》是这样定义的: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
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和解者,是指和里解表之意,专用于病邪在半
表半里的证候;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
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凡伤寒邪在少阳,以及疟疾、肝脾不和、气
血不和、营卫不和等,都可使用和法,使之归于平复,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
目的。所以和法的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
李飞[6]主编的《方剂学》是这样定义的:“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消
除病邪、调整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亦称和解法。”“和法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既
8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疏表又治里,既开郁又降逆,无明显寒热之偏,性质平和,作用和缓,这就是其运用范
围较广,适宜较复杂病证的主要原因。”段氏[7]主编的《方剂学》 ,又是这样定义的,和
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
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 《伤寒论》中尚有
和营卫、和胃气、及“消息和解其外”等,亦都属于和法的范畴。戴天章又广其义说:
“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全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何廉臣又
增加了“苦辛分消”、“平其复遗”、“调其气血”。使和法的范围逐渐扩大。常用的
有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因此说,和法
之义甚广,《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谓“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
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而今人多
将和法归结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种,似较局限,却也具体,其实现行方
剂分类中理气剂、理血剂、表里双解剂均可隶属和法范畴。
时氏等[8]认为是运用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使
表里、上下、脏腑、气血和调的治疗大法。本法应用范围颇广,半表半里之少阳证,以
及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诸证。并就其和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初步探讨,以说
[9]
明和法在治法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藉以为临床运用和法方剂提供思路。戴氏 就当
代时有将柴胡功能指认为“和解少阳”之谬,对“和法” 及“和解少阳”法的源流,从
文献和临床证治的角度进行考证。认为“和 解少阳”是中医治法之一,由“和法”逐渐
发展而来,最早见于《医方考 》所述《伤寒论》小柴胡汤证;单味柴胡不具备“和解少
阳”的功效,惟有柴胡与黄芩相配伍,始有“和解少阳”之功能。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
表性。李氏[10]、陈氏等[11]、路氏[12]在研究和法时都从讨论《伤寒论》中“和法”的传统
概念入手,提出张仲景并未明确指出治疗少阳病的小 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方,而是成
无己的一家之言。认为仲景明示的“和法”应为较缓和的祛邪方法,并非单用于少阳经病。

2 和法的应用研究
张氏[13]认为,和法为中医传统治疗八法之一。在《伤寒论》中,调和营卫、和解表
里、和中健脾及补泻合施、 寒热并用诸法均可归属和法范畴。和法的应用原则是补虚之
中兼达其邪,常用于疾病初期的体虚感邪及疾病中后期的正邪相持或虚中夹实阶段。史
氏[14]则从和法思想的高度进行研究,对《伤寒论》和法思想进行了探讨浅议,并对解肌
表而调和营卫、畅枢机以和解少阳、复升降而调和肠胃、安蛔痛而调和肝胃、透郁邪以
调和肝脾、和阴阳而分解寒热等和法进行了论述。也有从小柴胡汤法的组方思路去自拟
方用于临床而取得较好的疗效。何氏[15]则从和法的配伍规律着手研究。范氏[16]认为少阳
的定位包括胆、胆经、三焦:少阳的生理功能是由其阳气实现的。并引方和谦老师之说,
少阳病不仅是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而是包括人体脏腑气血经络诸多方面的疾病。由于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结合《伤寒》
中所及的“阳微结”证,分析出半表半里证的特点,故提出凡是有邪气侵袭、正气不足、
邪正交错的状态,均可运用和解法来处方用药,而和解法绝非调和之法,而是扶正祛邪
之法。 “和肝汤”就是老师积多年临床经验,师小柴胡汤法所拟处方之一,此方具有扶后
文献综述 9

天之本之正气,祛郁滞之邪气,临床疗效显著。马氏等[17]针对柴胡汤类方证及和法
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认为:半表半里不应理解为一半表证一半里证;大柴胡汤非治少
阳兼阳明证而是少阳病之主方正方;对“但见一证便是”的理解应是着眼于少阳位于半
表半里及主持枢机的特殊性方面;和法只是针对少阳病的一种治法;小柴胡汤非扶正祛
邪而是扶正以祛邪,体现治法的因果关系。仲氏[18]则从小柴胡汤探析张仲景辨证论治思
路。小柴胡汤主治少阳病,病机重在“郁火邪结”。郁火是内因,邪结从太阳转化,表现
为“呕而发热”,治疗上用柴胡解半表、用黄芩清半里。少阳病的辨证立法准确反映了仲
景辨证处方的基本思想,即从主症辨病机,从病机抓疾病的本质。柴胡汤类方治疗少阳
病之兼证、变证,同时体现了仲景证变、法变、方药亦变的灵活思维方式。从小柴胡汤
及其类方的证、药分析上可窥见仲景辨证思想之一斑,并从中探讨中医辨证的一般规律。
和解法治疗发热性疾病,临床应用也相当广泛。宋氏[19]将和法加减变通用于治疗温
病的,根据温病的病因病机和传变的特殊性,对和解法的应用有所变通,提出了不同于
伤寒少阳病的治法和方剂,从而发展、丰富了外感热病和解法的内容。如徐氏等[20]用和
解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与并发脑膜脑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组中单纯性流行性腮腺

炎 61 例,予柴胡、半夏、丹皮、黄芩、山栀各 10 克,川贝 5 克,元参、连翘、生牡蛎
15 克。并发睾丸炎加川楝子、橘核、荔枝核,浓煎 200 毫升,分 4 次服。并发脑膜脑炎
者 9 例,用柴胡、半夏、黄芩各 10 克,生石膏(先煎) 、鲜大青叶各 30 克,知母 15 克,
石菖蒲、钩藤各 20 克,鲜竹茹、生牡蛎、桑叶、生龙骨、生地各18 克。浓煎取汁 300 毫
升,每 2 小时鼻饲 50 毫升,昼夜共用 2 剂;并针印堂,用泻法留针 24~48 小时,定时
捻针。惊厥不止者予吸痰、吸氧、输液,鼻饲安宫牛黄丸与苏合香丸、鲜竹沥汁。结果:
70 例全部治愈,疗程平均 4.4 天。肖氏[21]采用清气和解法联用以自拟“退热散”治疗外
感高热急症 38 例,结果治愈 27 例,有效 8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2%。并对其发
病机理、演变规律和组方原则进行了分析。临床还用于治疗内伤发热,如经行发热 [22] ,
低热[23],焦氏[24]还把和解法用于治疗心脏病术后发热等。
和法用于治疗内伤杂病的可以说涉及到多系统,论文也相当多[25]、[26]、[27]、[28],此
不多述,仅举几则和法治疗疑难杂症,以示说明。如孙氏[29]用和解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
中晚期胰腺癌 22 例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周氏[30]用和解法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
不全的疗效观察;俞氏等[31]以补肾和解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26 例,与西药对照组 19
例和单纯补肾组 20 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另两组(P均<0.01),在症状
[32]
体征的改善及骨髓和外周血象的改善方面也优于另两组。杨氏 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
征等。徐氏等[33]用于治疗心悸,亦取得较好疗效。
和解法不仅用于内科,在其它各科应用也很广泛。如蔡氏[34]用和解法治疗小儿发热、
咳嗽、血小板减少性紫斑等,洪氏[35]将和解法结合其它治法用于治疗外科疾病,如运用
和解通淋、和解攻下、和解疏调法分别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乳房异常发育
症均收到满意的疗效。作者认为,外科多种病证,只要具有少阳证的症状,即可用和解少
阳合治疗本病方药同施,可收卓效。在骨伤科的应用有,李氏[36]用和解法治疗骨折后发
热便秘,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和解法在皮肤科的应用,张氏[37]作了系统的总结。 1.
和解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男性,67 岁,患带状疱疹 10 余日,证属
10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少阳枢机失和,热毒内蕴,治宜和解少阳,清热凉血解毒消斑,用自拟方,药物组成:
柴胡 15g,黄芩 12g,赤芍 15g,白芍 15g,生大黄(后入)10g,枳实 10g,牡丹皮 10g,
生地黄 20g,薄荷(后入)10g,生甘草 10g,生姜 3 片,大枣 6 枚。服 5 剂症状减轻,
外用六神丸研末醋调外敷,用 5 日后停用,续服中药 10 剂痊愈。2.和解疏表,清热凉血
和营,治疗银屑病:患者男,27 岁,患银屑病 3 年余。证属外邪袭表,营卫表里失和,
血热内蕴,治以和解疏表,清热凉血和营,用自拟方,药物组成:柴胡 10g,黄芩 10g,
制半夏 6g,赤芍 15g,白芍 15g,生地黄 25g,荆芥 10g,紫草 10g,浮萍 10g,生甘草
10g。服 5 剂症状减轻,原方加减服 1 个月后痊愈。3.和解表里,调和营卫,治疗荨麻疹:
患者男,36 岁,患荨麻疹 1 年半。证属表里不和,营卫失调,治宜和解表里,调和营卫,
用自拟方,药物组成:柴胡 10g,黄芩 10g,制半夏 10g,党参 15g,桂枝 10g,炒白芍
12g,防风 10g,生姜 3 片,大枣 6 枚。服 3 剂症状减轻,原方加减后服 10 剂痊愈。4.
和解升清,降浊利湿,治疗阴囊湿疹:患者男,38 岁,患阴囊湿疹 3 年余,证属少阳失
和,升降失调,湿浊下注,治宜和解少阳,升清降浊,健脾利水渗湿,用自拟方,药物
组成:柴胡 10g,黄芩 12g,制半夏 10g,党参 15g,苍术 12 g,白术 12g,升麻 6g,黄
柏 10g,苦参 12g,川楝子 10g,泽泻 15g,茯苓 12g,生姜 2 片,大枣 6 枚。服 5 剂症状
减轻,原方加减后服 10 剂基本痊愈,后用原方续服 2 日 1 剂 1 个月后痊愈。
至于应用和法的代表方剂,小柴胡汤的理解,大多遵从中医的经典解释,而赵氏等[38]
则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给予小柴胡汤以新的诠释。柴胡汤为《伤寒论》要方之一,颇
受后世医家重视。今业医者无不知柴胡法为和解法,主少阳病表里不和,且方为应用。但
是,欲深入探讨柴胡汤涉及的理论问题,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地弄清柴胡汤和柴胡证,并非
和解表里或和解少阳即令人满意。

3 和法的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方面,主要是对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进行药理研究,如柴胡的药效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镇静、镇痛、抗炎、解热、降温、镇咳作用;有利胆、抗脂肪
肝、抗肝损害的作用。柴胡甙能兴奋离体平滑肌,降低血压,减慢心率,能增加蛋白质
合成和增加肝糖元的作用。尚能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大量临床证实、柴胡的治疗范围涉
及热胜病、肝胆病、关节病变以及呼吸、泌尿、胃肠、神经、血管等多种疾病。尤其对
多种发热、慢性肝病、疟疾、月经病最为多用。
在和法的实验研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关于和解法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进展的
[39]
研究等,如占氏等 以和解法为主对 100 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表明,其慢性肾衰病程与未用和解法治疗前相比较明显延缓,和解法治疗前后的回归系
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此外,对和解法能促使慢性肾衰病程进展的因素,如高血压、
蛋白尿、高脂血症、免疫功能等的影响作了探讨。周氏[40]和解法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
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另外,周氏等[41]还发表论文,题为“和解法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
不全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和解法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为
本组(清肾胶囊组)100 例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30 例。两组均给予低盐、少
量优质高蛋白、低磷等饮食治疗,对酸中毒、高血压、伴发感染等症状的处理,两组亦
文献综述 11

完全一致。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 20ml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300ml 中,静脉点滴,


每日 1 次,10 天为一疗程,间歇 10 天,开始第 2、3 疗程。本组:口服本品,每次服 6
粒,每日 3 次,两组均 8~12 周为一疗程。对血清尿素氮>80mg%、血清肌酐>7.0mg%者,
两组均加中药(生大黄、煅牡蛎各 15 克,白芍、附片各 10 克)灌肠。每日 1 次,7 天
为一疗程。疗效标准:显效:①症状减轻或消失;②CCr 增加大于或等于 30%;③SCr 降
低大于或等于 30%。以上①项必备,②③具备 1 项即可。有效:①症状减轻或消失;②
CCr 增加大于或等于 20%;③SCr 降低大于或等于 20%。其中①项必备,其它具备 1 项即
可。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条件者。结果:两组分别显效 20、2 例,有效 58、12 例,
无效 22、16 例,总有效率 78%、53.33%(P<0.05)。结论:本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
床症状,降低血生化中 BUN、SCr、Fg 等指标,还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临床疗效
满意。
俞氏等[42]还用补肾和解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通过中西对照证实疗效是优于对
照组的。具体是,方药(熟地黄、何首乌、补骨脂、山茱萸 20g,鸡血藤、黄芪各 25g,
鹿茸 5g,紫河车、人参各 10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26 例,与西药对照组 19 例和单纯
补肾组 20 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另两组(P均<0.01),在症状体征的改
善及骨髓和外周血象的改善方面也优于另两组。在用补肾和解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
[43]
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上,俞氏 又进一步做了这方面的实验研究,以提示其有效机制。通
过对使用补肾加和解法中药(熟地、首乌、补骨脂,山萸肉各 20g,鸡血藤、黄芪各 25g,
鹿茸 5g,紫河车、人参各 10g)治疗再障患者,观察其血清TNF-α及r-IFN治疗前后水平
的变化,并与西药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实验
组治疗前 2 种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经治疗后,实验组较治疗前明显降
低,说明补肾加和解法对再障患者这两种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笔者推测补肾加和解法
中药是通过降低造血负调节因子TNF-α和r-INF水平,而减轻了对造血的抑制作用。实验
还表明,治疗前的阳虚型血清TNF-α和r-IFN水平明显比阴虚型低,说明阳虚型和阴虚型
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治疗后阳虚型血清TNF-α和r-IFN水平较阴虚下降的快,这也许
可能与免疫损伤相对轻有关。
俞氏等[44]还做了补肾加和解法中药对人骨髓造血干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观察补肾
加和解法中药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的作用。诊断标准:符合 1987 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
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方法:分为实验高、中、低剂量组(用含有补肾方:熟地、血藤、
鹿茸、首乌、紫河车、补骨脂、山萸肉、黄芪;和解方:人参、柴胡、半夏、黄芩、黄
柏、白花蛇舌草、赤芍、当归、川芎、丹参、甘草等;两方混合后水煎,制成 0.1ul/ml、
1ul/ml、10ul/ml三种不同浓度的制剂+细胞因子)、单纯补肾对照组(用补肾中药+细胞
因子)及空白对照组(单用细胞因子)。观察CFU-GM、HCFU-GM、CFU-E、BFU-E集落数。
结果:实验组三个高、中、低不同浓度的中药在细胞因子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集落数均
高于另二组,尤以高浓度的中药集落增加明显,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再障骨髓实验组三个高、中、低不同浓度的中药在细胞因子作用下所形成的
CFU-GM、CFU-E、BFU-E集落数均高于另二组,尤以高浓度的中药集落增加明显,与其他
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正常骨髓对照组。结论:本方可能增
12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加CFU-GM、CFU-E、BFU-E这些细胞膜受体对GM-CSF和EPO的敏感性,也可能刺激骨髓基质
细胞分泌造血生长因子,使其作用于更原始的造血干细胞。
俞氏等还研究用补肾加和解法对慢性再障患者骨髓病理学的影响,[45]研究采取随机
将患者分为补肾和解治疗组和单纯补肾组。应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对两组治疗前后
骨髓病理学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造血组织面积明显减少,脂肪组织明显增
多,小血管破坏增加;形态上骨髓增生极度低下,脂肪细胞增生,造血细胞明显减少,
未见巨核细胞,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间质中有窦壁水肿,网状纤维
轻度增加,毛细血管坏死,有间质出血、渗出。治疗后造血组织面积明显增加,脂肪组
织趋于正常,小血管破坏减少,骨髓增生程度明显改善,造血细胞明显增多。结论:补肾
加和解法可促进慢性再障骨髓造血细胞生成,促进骨髓恢复造血。

4 蒿芩清胆汤的现代研究
蒿芩清胆汤是继小柴胡汤以外,又一作为”和法”的代表方剂,是清代名医俞根[46]初
的传世之方,对这一方剂的现代研究也是受到学者的相当重视,其研究有深度与较高的
学术价值。
临床研究比较多的是发热。刘某[47]以本方为基本方药治疗夏秋季节的外感发热 100
例,总有效率为 95%。孙氏[48]也用本方治疗夏季高热 56 例,痊愈 43 例,占 76.8%;有效
11 例,占 19.6%。黄氏[49]以本方加减治疗外感发热 48 例,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胆囊炎、
泌尿道感染、肠伤寒、恙虫病等,总有效率为 91.7%。金氏[50]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功能性
低热 56 例,低热均在半年以上,长则数年,体温在 37-38 度之间波动。结果痊愈 47 例,
好转 7 例,无效 2 例。黄氏[51]用本方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37 例,并与同期单纯西
药治疗的 36 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治疗组总有效率 97.29%;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瞿氏[52]用本方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并与雷尼替丁组对照,表明本方在改善胃痛、嗳气、胀满、呕吐等临床症状上均优于对
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3.9%;对照组为 71.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王氏[53]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发热期相当于温病中的邪在少阳,可用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该病 5 例,其中显效 3 例,
有效 1 例,无效 1 例。庄氏[54]用本方加减治疗抗菌素疗效不明显的咳嗽型肺炎 55 例,
总有效率为 93.94%。王氏[55]认为女更年期头面烘热等症,也多因肝胆郁热所致,运用本
方治疗疗效较好。倪氏[56]用本方治疗盗汗症,认为盗汗亦有属于湿郁痰阻所致者。王氏[57]
以清利三焦湿热、行气止痛为主,用本方治疗辨证属于湿热内郁,弥漫三焦型急性阑尾
炎 42 例,总有效率为 92.8%。李氏[58]应用本方加味治疗胆石症 60 例,肝郁气滞者加柴
胡;口苦恶心,大便干结加大黄;黄疸较重者加龙胆草、车前子、茵陈。治疗 60 例中有
44 例从大便排出结石,经B超检查完全排出结石者 46 例。朱氏[59]用本方治疗功能性消化
不良 35 例,总有效率为 85.7%。杨氏等[60]用本方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高热 16 例,3
帖体温降至正常者 13 例,另有 3 例,用药 5 帖体温降至正常;各项检查指标逐渐恢复,
血沉一般在 5 帖后开始下降,半个月左右降至正常。不仅如此,在 2002 年SARS的中医治
疗方面,运用本方治疗SARS的高热缠绵不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1]因而有人
文献综述 13

[62]
对蒿芩清胆汤的抗菌、抗内毒素作用的机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方在体外有
明显的抗菌作用,不但对革兰氏阴性菌,而且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同
时还有较强的抗内毒素作用。提示其治疗发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及消杀细菌,
减少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能力来实现的。
总之,和法是治疗学名词,系八法之一,亦称和解法。指通过和解、调和或缓和等
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邪经或邪在半表半里的病证。主要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
舒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伤寒明理论》:“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汗;邪
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即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
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医学心悟》:“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
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
之法变化无穷焉。”当然,对一些有争议的说法,[63] [64]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文献资料:
[1]王振国:《伤寒论》“和”字析义,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1,15(3) .-13~14.
[2]潘光明:试论和法的含义与运用范围,国医论坛.-2002,17(6) 10-12.
[3]曹贵珠:浅谈《伤寒论》中“和”的意义,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 .-25-26.
[4] 何新慧,朱娇玉,张苇航:浅析《伤寒论》中之“和”,中医文献杂志.-2002,(1) 14-16.
[5]李任先等主编:《中医诊断治疗学》,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 年 9 月第 1 版,
ISBN7-5359-1665-1,P53
[6]李飞主编:《方剂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年 5 月第一版。P146
[7]段富津主编:《方剂学》,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ISBN7-80156-060-4/R·060,1999 年 10 月,P9
[8] 时乐, 吴晓琦, 李云:浅论和法的内涵与外延,新疆中医药.-2003,21(1) 1-2
[9] 戴龙瑞:论和解少阳,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2) 10-12
[10] 李勇枝:和解法析,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0,7(4) .-31~32,
[11]陈淑慧,陈耀龙:《伤寒论》和法内涵探讨,国医论坛 2003.03.20; 18(2): 4-5,
[12] 路永平:《伤寒论》和法研讨,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3(1) 8。
[13] 张佳频:浅析《伤寒论》中的和法,江苏中医.-1998,19(4) 5-6,
[14]史香玲:《伤寒论》和法思想述要,四川中医 2003.07.15; 21(7): 25-26
[15]何赛萍,徐晓东:论和法的涵义及配伍规律,中国医药学报.-2002,17(8) 456-457
[16]方和谦:应用小柴胡汤法思路小析,北京中医.-2002,21(2) 74-76。
[17]马贻超,姜建国,鲁晓明:柴胡汤类方证及和法若干问题的探讨,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报 2003.01.20; 27(1): 21-23
[18] 仲 强惟:从小柴胡汤探析张仲景辨证论治思路,山东中医杂志.-2002,21(4)
202-204。
[19]宋恩峰:变通和解治温病,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02.15; 27(1): 18-19
14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20]徐济群,侯干曾:和解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与并发脑膜脑炎的疗效观察,中医杂
志.-1988,29(3) .-50~51
[21] 肖朝辉:退热散治疗外感高热急症 38 例小结,湖南中医杂志.-1994,10(4) .-25~
26
[22] 周 丽 蓉 , 曹 玲 山 : 经 行 发 热 和 解 为 要 - 曹 玲 仙 证 治 经 验 谈 , 上 海 中 医 药 杂 志
2000.06.10; 34(6): 26-27
[23]杨雪琴:杨友鹤主任医师用清降和解法治疗低热,吉林中医药 1993; (3): 33
[24]焦增绵:和解法在治疗心脏病术后发热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学报 1994.04.15; 9(2):
30-31
[25]任建华:和解少阳法临床运用浅谈,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2.11.15; 9(22):
1897-1898
[26]胡曼菁:和解法临床运用体会,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0.08.15; 19(3): 246
[27]皇甫礼:和解法及其临床运用,云南中医杂志 1980.6; (3): 24-27
[28] 刘 家 磊 , 刘 远 见 , 王 秀 芳 : 温 伤 寒 论 小 柴 胡 汤 的 临 床 应 用 体 会 , 吉 林 中 医
药.-1996,(1) .-26~27。
[29]孙玉冰,周亦农:和解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22 例临床观察,中华实用
中西医杂志 2003.09.25; 16(12): 1770-1771
[30]周静媛,霍保民:和解法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 1999.12.15; 6(12): 51-52
[31]俞亚琴,孙伟正,曹克俭,王祥祺:补肾和解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中
医杂志 2000.01.17; 41(1): 29-30
[32]杨洪军,李春红:和解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药研究 1998.12.15; 14(6): 35
[33] 徐田红,徐淑江:仲景和法定悸规律初探,国医论坛.-2002,17(2) 1-2
[34]蔡炎辉:和解法在儿科临床应用,福建中医药 1994.08.28; 25(4): 35-36
[35]洪晓瑜,谢懿颖:和解法外科运用举隅,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8) 459
[36]李毓昕:和解法治疗骨折后发热便秘,云南中医杂志 1991; 12(4): 42
[37]张玉国,杨建英:和解法论治皮肤病一得,中医杂志.-2002,43(4) 264)
[38]赵洪钧,刘延伶:柴胡汤新解,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5.09.30; 10(3): 25-26
[39]占永力,周静媛,霍保民:和解法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进展的研究,中国中
西医结合杂志 1995.02.20; 15(2): 71-73
[40]周静媛:和解法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3; 16(4): 51-52
[41]周静媛,霍保民:和解法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1999,6(12) 51-52
[42]俞亚琴,孙伟正,曹克俭,王祥祺:补肾和解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中
医杂志.-2000,41(1) 29-30
[43]俞亚琴,孙伟正,王忠武:补肾加和解法对再障患者 TNF-α及 r-IFN 水平的影响,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4) 165-166
文献综述 15

[44]俞亚琴,孙伟正,曹克硷:补肾加和解法中药对人骨髓造血祖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四川中医.-2000,18(7) 6-17
[45]俞亚琴,孙伟正,孙风:补肾加和解法对慢性再障患者骨髓病理学的影响,中国中
医药信息杂志 2003.09.15; 10(9): 6-7
[46] 沈敏南:评述《重订通俗伤寒论》,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89; 13(6): 32-33
[47]刘小青.蒿芩清胆汤治疗外感发热 1008 例,中国中医急症,1999,8(4):191.
[48]孙建军.蒿芩清胆汤治疗夏季热 56 例,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12(4):36.
[49]黄英颖,史志云.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 48 例,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
14(21):79.
[50]金维良,谷越涛.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低热 56 例,四川中医,1997,15(5):
28.
[51]黄烈生.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37 例,浙江中医杂志,2001,284—285.
[52]瞿敏.蒿芩清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33 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学报,2000,(5):
12.
[53]王建军,王建勤.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5 例,河南中医,2001,12(5):
43.
[54]庄秋红等.蒿芩清胆汤治疗咳嗽性肺炎 55 例,黑龙江中医药,2001,(4):40
[55]王健康.蒿芩清胆汤治疗更年期头面烘热症 30 例,光明中医,2001,16(2):36.
[56]倪世美.蒿芩清胆汤治疗舌红无苔盗汗验案,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
(3):43.
[57]王桂技等.蒿芩清胆汤治疗急性阑尾炎 42 例,陕西中医,1995,16(11):484.
[58]李丽等.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胆石症观察,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14(5):69
[59]朱雪琼.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35 例,吉林中医药,2001,(6):26.
[60]杨家茂等.蒿芩清胆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高热,中医文献杂志,2001,(1):45.
[61]彭胜权.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5):
4.
[62]李鹏.蒿芩清胆汤的抗菌、抗内毒素作用研究,中医研究,2004,15(3)17 卷.
[63]崔骞,冯太东:也谈和解:与刘中武先生商榷,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4) .-272
[64]宋乃光:和解剂质疑,浙江中医杂志.-1985,20(11) 537~538
16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前 言

张仲景,姓张名机,字仲景,是东汉名医,约生于公元 150 年,卒于 219 年,南阳


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人。汉灵帝在位时,张仲景被举为南阳郡的孝廉,并因
之而出任长沙太守。公元 195 年(建安元年)以后,大规模的伤寒病在全国各地漫延流
行,不到十年时间,仅张仲景自己家族二百多口人就病死了一百三四十口,单因伤寒而
病死的就有九十多口。因此,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丰富的医疗实践
经验,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著成《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是我国最早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堪称辨证论治的专著。它系
统地分析了伤寒的病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六经
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伤寒论》自问世以来,经
晋代太医令王叔和的搜集整理,唐代医家孙思邈的研究整理,金代成无己的注释,特别
是宋代校正医书局林亿、高保衡等的校勘印刷发行,使之广为流传,一直有效地指导着
临床实践,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不断继承发展仲景学说,使《伤寒
论》的学术价值与临床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伤寒论》的中心内容是六经病证的辨证治疗,后世医家在六经证治研究中,对少
阳病证的研究很少有个性发挥,大多本于仲景。直至清代绍兴名医俞根初出,对少阳的
部位、症因脉治、主证主方、兼证主方,以及和法的运用等,都有独特的见解与阐发,
特别是结合地域特点研究伤寒病,颇有临床指导意义。俞氏作为绍派伤寒的奠基人之一,
在伤寒研究领域被广为赞许。现就其少阳病证及和法方面的认识与发展,做一系统整理
与研究,以昭示后学。
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17

正 文

1 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俞根初(1734—1799),据《山阴陶里俞氏宗谱》记载,名肇源(清代乾隆年间名锋),
浙江山阴(今绍兴市)陶里人,以字行,排行居三,人称俞三先生。其先世祖俞亨宗公,
曾为宋代隆兴进士。又据《绍兴府志》记载:“仕至秘阁修撰,后为刑部尚书”。至明·
洪武年间,由亨宗后裔俞日新公迁至陶里,始操岐黄业,迄根初已历十数代。俞氏出身
世医家庭,自幼耳濡目染,兼之生性慧悟,勤奋肯学,弱冠即通《内经》《难经》,尤
于伤寒一门之研究,更见功力。论病议症,诸多卓识,治病每能应手奏效,屡起重疴,
而立之年即名噪乡里,妇孺咸知,远近求诊者门庭若市,十有九验,疗效卓著,病家敬
之如神。且学识宏博,谦恭广交,故蜚声医坛,誉满杏林,在乾嘉之间历四五十年而不
衰。俞氏毕生诊务繁忙,无多著作传世。惟于诊余之暇,将临证所悟录为心得篇,名曰
《通俗伤寒论》。可以认为,俞氏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医,是因为家有渊源之学;己有慧
悟之性,还有就是他的勤奋。
俞氏之勤奋,首先表现在其读书之勤上。何秀山《通俗伤寒论·前序》曰:“其学
识之折衷仲景,参用朱氏南阳,方氏中行,陶氏节庵,吴氏又可,张氏景岳”,而从《通
俗伤寒论》中俞氏所引用的书看,有《内经》、《千金方》、《伤寒总病论》、《医学
心悟》、《顾松圆医镜》《世医得效方》《张氏医通》《医门法律》《和剂局方》《医
方集解》《伤寒全生集》等,其读书之广,学习之勤,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俞氏之勤
奋还表现为其在临证之勤上。俞氏谓:“谚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非谓临证多
着不用多说,亦为临证多着乃为读书耳”[1]。把临证比做读书,颇有深意。俞氏非常赏识
喻嘉言“读书无眼病人无命”之说。主张书应该活读,方应当活用。所以每能悟前人之
奥旨,发前人之未发,非皓首穷经,死而不化者可比。
俞氏著《通俗伤寒论》,首崇仲景,旁参朱肱、方中行、陶节庵、张景岳、吴又可
诸家,融会贯通,别出新意而自成一家言,为医界很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堪称继刘河间、
吴又可后热性病感症的诊疗全书。“一切感症,通称伤寒”,在浙江民间相沿成俗,而
仲景《伤寒论》又是“以伤寒二字,统括四时六气之外感证”的要书,俞氏从古从俗论
伤寒,著述《通俗伤寒论》的原意即在于此。是书强调以六经辨伤寒(包括伤寒、温两
类感证);又鉴于江南滨海,地处温湿,其感症自与中原之感寒燥者迥异。因此,拟定
了不少清灵稳实的方剂。全书共载 101 方(后经何廉臣、曹炳章、徐荣斋等增补为 114
方),多为俞氏经验良方,以精切实用、疗效确凿为临床医家所喜用。并结合个人经验
提出了临证验齿、察舌、切脉、按腹的一些新见解与方法。全书论理透切,辨证明晰,
用药无偏主一格之弊。被后世医家誉为“酌古斟今,通变宜俗”“方方切用、法法灵通”
[2]
的“四时感症之诊疗全书。”[3]
是书原系俞氏手稿,凡三卷。后经同邑何秀山氏(因何氏内子胡患伤寒,延聘者三,
次诊病即有转机,三诊热退神清,能饮稀粥,自用调养法而痊。从此与俞氏成为知己。)
整理加按,于乾隆四十一年(1777 年)付之剞劂。民国初期复由何秀山之孙何廉臣再予
勘订,“费尽心力,几易寒暑。”[4]该书初稿从 1928 年起在《绍兴医药学报》上陆续刊
18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出。然而,何廉臣于 1929 年秋谢世,全书未竟。越三年,上海六也堂书药局鉴于民国 5


年(绍兴医药学报社曾为该书出过“大增刊”,风行遐尔,于是协议继续编印,再次出
书。遗稿则由何廉臣之子何幼廉、曹炳章共同编校,并由曹氏执笔续成,1934 年 5 月由
上海六也堂书药局正式出版。《通俗伤寒论》全书增为十二卷,一曰勘伤寒要诀;二曰
六经方药;三曰表里寒热;四曰气血虚实;五曰伤寒诊法;六曰伤寒脉舌;七曰伤寒本
证;八曰伤寒兼证;九曰伤寒夹证;十曰伤寒坏证;十一曰伤寒复证;十二曰瘥后调理
法。但因编写时间仓促,前后数人易稿,文中不无疵瑕。曹炳章拟再加整理,无奈衰年
事冗,因循未果。此时有绍兴故徐荣斋先生研医好学,曾通读《通俗伤寒论》,对是书
得失了然于胸中。在曹炳章先生的指导下,徐氏对《通俗伤寒论》进行了重订,从而使
原书更臻完善。《重订通俗伤寒论》于 1956 年 1 月在杭州新医书局、上海卫生出版社出
版。此后,徐氏又吸收了各地读者的反馈意见,再个别修润,于 1959 年 2 月在上海科技
出版社出版,一时洛阳纸贵,深受医界欢迎。2002 年 5 月,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连建
伟先生的《三订通俗伤寒论》。[5]

据《中国历代名医名术》[6]之整理,《通俗伤寒论》版本流传情况是:
1777 年,《通俗伤寒论》,何秀山氏整理加按;
1916 年〈绍兴医药学报〉连载本,何廉臣再予勘订;
1932 年上海六也堂书局本,何幼廉、曹炳章共同编校本;
1934 年上海千顷堂书局本;
1948 年重庆中西医药图书社本;
1955 年杭州新医书局本;
1956 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本;
1959 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重订通俗伤寒论》,徐荣斋校订;
2002 年,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三订通俗伤寒论》,连建伟素校订。

《通俗伤寒论》不仅融伤寒、温病一切感症之理法方药于一炉,且合内伤杂病之理法方
药于一体,真可谓伤寒中有杂病,杂病中有伤寒。其辨感症崇尚六经,治疗因地制宜,
力主清化;并以六经钤百病,制定六经证治大法,是对仲景学说的又一发展。如俞氏“六
经形层”一节,把六经假定作机体方面的六个层次,即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
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又以太阳内部主胸中,
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
腹。这样,就把六经和三焦联系起来,故何秀山指出;“六经为感证传变之路径,三焦
为感证传变之归宿。”何廉臣勘语则更进一步指出:“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
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所从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传也。不外三焦者,
以有形之痰涎水饮瘀血渣滓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所由变也。”并说:“病在躯壳,
当分六经形层;病入内脏,当辨三焦部分。”在此基础上,俞氏提出治外感病的六经总
诀;“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概疫证为变通之捷诀”,将六经与三焦联系
起来作为热病知常达变的诀窍。何秀山复予阐发:“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
《伤寒论》少阳病证与和法 19

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惟疫邪分布充斥无复六经可辨,故喻嘉言
创立三焦以施治。上焦升逐,中焦疏逐,下焦决逐,而无不法重解毒,确得治疫之要”。
指出在疫证治疗上三焦辨证是对六经体系的补充。何廉臣由此总结出:“定六经以治百
病,乃古来历圣相传之治法;从三焦以治时证,为后贤别开生面之治法”[7],可谓不薄今
人厚古人。俞氏不愧为绍派伤寒的代表人物,其辨析诸证甚为明晰,条列治法,温寒互
用,补泻兼施,实有将伤寒、温病以及重要内科杂病及妇儿分科病证融于一炉之慨,而
无偏主一格之弊。

2《伤寒论》少阳病证与和法
本文着重要研究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其和法的认识与发展,为此,首先
必须了解《伤寒论》少阳病证与和法的原意是什么,下面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分析讨论。
《伤寒论》,在现行的赵开美本,共十卷,计有 397 条,除重复和佚方外,计 112
方。主要内容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以及“辨霍乱
病脉证并治”和“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是以六经辨证论治伤寒,尽管对六
经的含义,后世尚有争议,但六经与八纲、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是统一的。

2.1《伤寒论》少阳病证
在现行《伤寒论》统编教材中(以下原文数字均据此)[8],少阳病脉证并治篇共有
26 条原文,6 首方剂,内容涉及到少阳病提纲证、本证、兼证、变证、传变、预后,以
及小柴胡汤禁例和热入血室等。其内容并不算多,但后世医家对原文的理解却有许多不
同之处,当然,这也给后世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研究空间。

2.1.1 少阳的部位
少阳从脏腑经络学说角度讲,包括手少阳经三焦经与足少阳经胆经,三焦主决渎而
通调水道,故名“中渎之腑”;胆附于肝,内藏精汁而主疏泄,故名“中精之腑”。然
从仲景所论六经辨证看,主要是指足少阳胆经,从少阳病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往
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舌苔白等亦可见证。
少阳从体表经络角度讲,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间,即外邻太阳,内近阳明,因病
邪既不在太阳之表,又未达于阳明之里,故少阳病亦称半表半里之证。如仲景所说“半
在里半在外也”。(148)
少阳从六经传变的角度看,少阳病的成因至少有三条:有从太阳之表直传而来者;
有自发于少阳者;有从阳明逆传而来者。太阳传至少阳者,则太阳之证罢,本为恶寒、
发热者,一变而为寒热往来;阳明传至少阳者,则阳明之证罢,本为蒸蒸发热、日晡潮
热者,一变而为寒热往来。盖邪正相争,邪欲入里,邪胜正,则寒;正欲抗邪,正胜邪
则热,故为寒热往来也。但此言其常也。亦有太阳虽传少阳,而太阳病仍在者,是为太
阳少阳合病;阳明虽传少阳,而阳明病仍在者,是为阳明少阳合病,此言其变也。
20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2.1.2 少阳的病证
根据《伤寒论》五版全国统编教材,一般将少阳病证分为少阳病提纲证、少阳病本
证和少阳病兼证。
少阳病提纲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3)病入少阳,邪在半
表半里,以致枢机不利,胆火上炎,灼伤津液,故见口苦、咽干;手足少阳经脉起讫于
目锐眦,且胆与肝合,肝开窍于目,邪热循经上干空窍,故头目昏眩。另外,也将“ 少
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 (264),“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
属少阳。” (265)作为少阳病纲要,与提纲证合参,则较为全面。
少阳病本证:“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
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
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6) 伤寒或中风,约经过五六日后,出现往来
寒热等证,是病邪已入少阳。因病在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正邪分争,正胜则热,
邪恶胜则寒,寒热交替出现。所以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的主要热型。足少阳之脉,下胸中,
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犯少阳,经气不利,故见胸胁苦满。胆火内郁,进而影响
脾胃,则神情默默,不欲饮食。胆火内郁则心烦,胃失和降则喜呕。以上皆属少阳病本
证,亦称少阳病主证。
少阳病兼证:由于少阳在太阳、阳明之间,即表里之间,因而最常见的兼证是少阳
兼表与少阳兼里。少阳兼表者,有“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
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伤寒六七日,病邪已入少阳,而太阳
外证未罢,见有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是太阳桂枝证;微呕,心下支节,是少阳柴
胡证,是属太少俱轻之证。少阳兼里者,有“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
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
柴胡汤下之则愈。”(103)太阳病传入少阳,而太阳表证已罢,谓之“过经”。病入少
阳,治法当以和解为主,而不得妄用攻下。今反二三下之,所幸患者正气尚旺,未因误
下而造成变证。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并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病邪兼入
阳明,用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少阳兼里之证者,还有“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
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65)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阻滞,故心中痞鞭,
胆逆犯胃,则见呕吐,邪入阳明,里气壅实,里实燥结则下利热结旁流。也有少阳兼里
表现为潮热者,如“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
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
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104)除了少阳兼表、兼里(实热)外,
仲景还提到少阳兼水饮内结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
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7)少阳兼里虚寒证者,“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100)至于少阳病误治变证等,此处不作详细讨论。

2.1.3 少阳病证的脉象
《伤寒论》少阳病证与和法 21

中医强调四诊合参,可在《伤寒论》中论述脉象的条文并不多,而在少阳病篇就更
少了,但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如弦脉:“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265)
明确了弦脉是少阳主脉,也是对少阳病提纲证的补充,如《医宗金鉴》所言:“脉弦细,
少阳之脉也。上条不言脉,此言脉者,补言之也。”《伤寒论》第 100 条中也提到“阴
脉弦”。又如沉紧脉:也是少阳病证的常见脉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
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266)此脉沉紧,
表示病已去表而转入少阳之象,盖太阳证罢,脉必不浮,少阳证见,故与之相对曰沉,
且弦脉之甚者,类似紧脉,故合称紧脉。《伤寒论》第 148 条在辨阳微结脉证法中又特
别强调,“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另外,从少阳病欲解脉,亦可反推少阳病证的
脉象是弦紧脉。“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271)伤寒三日,病入少阳,其
主脉为弦。今少阳病而见脉小,则是欲愈的脉象。正如成无己所说:“《内经》云:大
则邪至,小则平。伤寒三日,邪传少阳,脉当弦紧。今脉小者,邪气微而欲已也。”[9]

2.1.4 少阳病证的舌苔
在《伤寒论》少阳病篇中提到舌苔的仅有一处,即“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
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230)本条不大便虽属阳明,但无潮热,硬满不在
腹部而在胁下,更见呕逆,苔白,说明病变仍以少阳为主。如果病以阳明为主,那么舌
苔应黄,这里是作为与阳明病舌苔的鉴别点。据此可以认为,舌苔白为少阳病的主要舌
苔;如果是偏于少阳热甚者,临床亦可表现为薄黄苔。
总之,外邪侵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运,经气不利,进而能影响脾胃,出现口
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舌苔白
等,称为少阳病。少阳居于太阳、阳明之间,因病邪既不在太阳之表,又未达于阳明之
里,故少阳病亦称半表半里之证。少阳病之成因,多由正气较弱,病邪易入少阳,所谓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是阐明其故。致其所受之病邪,或由中风,或因伤
寒,一涉少阳之枢,表现为少阳病主证。同时临床也常见不典型证及各种兼杂之证,故
仲景又特别提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的灵活辨证手法,
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伤寒论》和法
中医治病有八法之说,实形成于仲景《伤寒论》,定型于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
八法中,汗、吐、下、温、清、补、消七法均含义明确且容易理解,只有和法或称和解
法,内涵不确定,这就造成了后世医家的多种理解。
“和” ,《辞源》注释:“和”,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含有和解、调
和之义,往往代表着协调平衡、疏达和解、调节纠正、融合稳定等。就从文字上解释并
不古奥,若纳入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去解释,则就复杂多了。有表示人与天地之和谐,
是说人处于天地之间,大自然之中,人要效法自然,适应四时寒暑之更替,遵循自然客
观规律,人才能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和于阴阳,调于
四时”;“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素问·生气通天
22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论》说:“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邪不能
害”。这里的“和”,都是强调人体适应自然,效法天地,人与之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说明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必须与自然界保持保持调和。有表示人体的生理病理的,
是说人自身也是一个统一体,正常生理状态下要保持阴阳调和,一旦这种阴阳调和被破
坏,即为病理状态,而产生各种疾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
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调经论》
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有表示治疗原则的,即调整阴阳的盛衰,使之达
到平和,这是中医治则的最高境界。那么,作为治法怎样理解“和法”呢?
“和法”,通常的解释是:“和法”属于是中医八法之一,治疗学名词,亦称和解
法。
如《中医诊断治疗学》是这样定义的,“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消除
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和解者,是指和里解表之意,专用于病邪在半表半里的证
候;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
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凡伤寒邪在少阳,以及疟疾、肝脾不和、气血不和、营
卫不和等,都可使用和法,使之归于平复,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所以
[10]
和法的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
又如《方剂学》是这样定义的,“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
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
错杂,表里同病等。常用的有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
表里双解等。”[11]
这二种定义意思大致相同,即和法有二种作用:“和解”用于外感病之邪在半表半里
证;
“调和”用于内伤病之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就个人理
解和法还是一种祛邪的方法,是相对于汗、吐、下三法而言的。邪在身体,在皮发之,
在上吐之,在下攻之。不通过汗、吐、下,将病邪消除,解除病证,是为和法。主要是
运用具有疏通和解作用的药物,调整某些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失调关系,以消除
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有和解表里、理气和营、调和脏腑、调和营卫、调畅气机等
作用,以达到解除病邪,调整人体机能之目的。从“和解”作用言,和法是不难理解的,
也是概念比较明确的;若从“调和”作用言,则定义大而泛,可以说内涵的不确定性,
外延的无限性。既然能调和脏腑气血阴阳不和,就不是单用于肝脾胃的不和,几乎所有
的病证都能用和法。这就是引起争议的关键所在,所以八法之中最难说清楚的是“和法”。
究其原因,还要追溯到《伤寒论》。

2.2.1《伤寒论》中“和”字的意义
在《伤寒论》一书中,并未出现“和法”二字连用,但仲景提及“和”字的计有 33
条,37 处。如与营卫相关的有原文 53、54 条;与胃气相关的有原文 29、70、208、209、
230、250、251、265 条;与脉象相关的有原文 105、211、245 条;与阴阳相关的有原文
58 条;与目睛相关的有原文 252 条;与表里相关的有原文 93 条;与桂枝汤相关的有原
《伤寒论》少阳病证与和法 23

文 387 条。如此等等,意思大多表示和谐、安和。具体含义还可分为,指人体外在
表现的;有指人体的正常功能;有的表示治法;还有表示制药和服药方法。
(1)用“和”描述人体正常现象
105 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
而仅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
气汤主之”。
304 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131 条“……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
以上“脉调和”、“口中和”、“下之则和”,均指人体正常表现,意思是说脉平
缓有力,律动正常;口中味觉正常,无异常气味;用下法治疗后,结胸等症随之解除。
如在“和”字之前加否定词则为病理表现。如 252 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
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睛不和”为
眼珠转动不灵活,是由于阴精耗竭,因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阳明燥热内结,劫
夺肝肾及五脏六腑阴精,以致“大便难,身微热”,知此证为实也。因此,“睛不和”
是反映体内阴液欲亡,症情危重的外在表现。
(2)“和”指人体的正常功能状态
如 93 条“太阳病……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53 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58 条“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以上的“和”是指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等功能正常。如在“和”字之前加否定词
则为病理描述。如 54 条“时发热自汗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
(3)“和”指治法
“和”字,作为动词用则表示调和的意思。仲景也以 “和” 确立为治疗原则。但
多处是具体所指的,如和营卫、和胃气,并常与“小”字、“微”字合用,如“小和之”,
“微和之”。可见,“和”法适用于邪气不剧,正气亦不强之证。
“解”字,解表邪而已。《伤寒论》104 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
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潮热者,实也,先宜
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和解”两字连写的,只有一条经文,却是关于桂枝汤的(并非小柴胡汤),见 387
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可见,仲景用“和”字表示治法,但并未明确指出小柴胡汤是和解剂的主方。而主
要是指和营卫、和胃气;“解”字表示治法,主要是指解除表邪,如桂枝汤证、小柴胡
汤证。和解并用的就是桂枝汤证,和其营卫,解除表邪。难怪清代王子接还将桂技汤列
[12]
入和法之剂,谓“桂技汤,和方之祖,故列于首”。
2.2.2《伤寒论》和法及其分类
什么是《伤寒论》和法?从上述可知仲景用“和”字表示治法的原意是和营卫、和
胃气;“解”字表示治法,主要是指解除表邪,其中包括解太阳表邪和邪在少阳从表而
解;而和解并用的就是明确指桂枝汤证,和其营卫,解除表邪。既然《伤寒论》中没有
24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柴胡汤主和解之说,那么,柴胡剂属“和法”或“和解法”;或者说,外感病所用的和
解法就是柴胡剂,几乎将柴胡剂与和法相等同,这种约定俗成的说法是从何而来呢?
考《内经》论治则没有和解之说,《本经》论柴胡的功效也不言其和解功用,之后
的《伤寒例》、《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中更查不到此说。最
先提出来的是金代的成无己。他在《注解伤寒论》中说:“太阳转入少阳,是表邪入于
里。胁下硬满,不能食,往来寒热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与小柴胡汤和解之。”[13]
在《伤寒明理论》中说:“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取
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
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14]。嗣后凡言和者,总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小柴胡汤主和解
已成定论;同时,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其含义。
小柴胡汤因此而成为和解法的主方。方中柴胡气质轻清,苦味最薄,能疏少阳之郁
滞;黄芩苦寒,气味较重,能清胸腹蕴热以除烦满。《本经》称柴胡推陈致新,黄芩主
治诸热,柴、芩合用,能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半夏、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人参、
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综合全方,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有疏利三焦,调达
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故称为和剂。本方为病在少阳的通治之方。若遇少
阳证兼杂他证,又当采用合法论治。这在《伤寒论》中出现了三种兼证治法。
(1)和而兼汗
除了小柴胡汤治疗邪入少阳,病在半表半里之外,还有邪自表传里,太阳之表尚未
尽解,则不可单用小柴胡汤。如《伤寒论》146 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
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证属少阳病而太阳病尚未解,方
用小柴胡汤、桂枝汤两方各半合剂,以和而兼汗,两解太阳、少阳之邪。
(2)和而兼下
少阳位处半表半里,其半里内邻阳明,故有少阳证未解而阳明腑实已成之证。如《伤
寒论》104 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
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
硝汤主之”。又如 165 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鞭,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
主之”。治疗此等证候,若和之则里实益甚,攻之则少阳内陷,故当和而兼下,在和法
的基础上兼攻里实。
(3)和而兼温
少阳位于半里,反为复汗误下,损伤脾阳,阳虚水津不布,水饮内停,而少阳之邪
未解。治宜和解少阳兼祛水饮之邪,意在和而兼温化水饮。如 147 条“伤寒五、六日,
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证为伤寒误汗复下,邪未离少阳,而中阳已虚,
水饮阻于胸胁。
总之,《伤寒论》和法的内容并不复杂。因病有主证,必有主法主方,和法与小柴
胡汤即专为少阳病而设。因证有或然,法不变而药增减:如或胸中烦而不呕,用本方去
半夏、人参,加瓜蒌实1枚;或渴,本方去半夏,加重人参用量以益气生津等。因病有
兼证,而有主法兼法:如兼太阳中风证,治法和解少阳兼以解表法,方用柴胡桂枝汤;
后世医家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 25

如兼阳明证则以下法,方用大柴胡汤或柴胡加芒硝汤。《伤寒论》中也有不是少阳病,
因与少阳病机相同而施以和解法,即异病同治。

3.后世医家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
3.1 庞安时
庞安时(约 1042~1099),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著《伤
寒总病论》,对仲景思想做了补充和发挥。其突出特点是着意阐发温热病,主张把温病
和伤寒区分开来,这对外感病学是一大发展。
而对于少阳病证,庞氏则发挥甚少,主要是从足少阳胆经循行方面,增加了耳聋一
症,如云: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为耳聋”[15]对于少阳病证的治疗,仍
然以小柴胡汤为主方, “少阳中风,两耳微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惊
[15]
悸,小柴胡汤主之。” 风邪中于少阳经,而见两耳听力减退,胸中满闷而烦,为少阳风
火上扰所致,治用小柴胡汤。待少阳风火得解,则目赤、耳聋、满烦自除。若胸胁硬满,
则“少加牡蛎”以治之。

3.2 朱肱
朱肱,字翼中,号无求子。宋·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朱氏是宋代名医之一,他
精研伤寒,著《南阳活人书》(原称《无求子伤寒百问》著于 1089 年,成书于 1107 年)
二十二卷,于仲景《伤寒论》颇多阐发和补充。他指出伤寒“六经”是足太阳膀胱经、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并认为:“伤寒只
传足经,不传手经”[16]因此,他告诫人们“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
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
毙”[17]。考“六经”之说创于朱肱。
对少阳病证的认识往往与对六经的认识相联系。对少阳病提纲证,朱氏是这样描述
的:“问伤寒三四日,胸胁痛而耳聋,或口苦舌干,或往来寒热而呕,其脉尺寸脉俱弦”
[17]
还有朱氏对胆胀之论述,“胆胀者,胸胁痛,口中苦,善太息,或口苦舌干,或往来
寒热而呕,其脉尺寸脉俱弦,则知病在少阳经也”[17]。可见,这样的提法较之前人则更
全面。治疗上是“因名识病,因病识证”,病证结合,类证分析的方法。就是说少阳病
是以足少阳胆经症状为主,治疗仍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对少阳病及和法的认识亦宗仲景。

3.3 方有执
方有执,字中行,明代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著名伤寒学家,著有《伤寒论条辨》。
他认为:“少阳主半表半里。半,不也,不表不里者,隙地也。夫以表实则可汗,里实
则可下,上实则可吐,隙无实可言,故汗下吐皆无其法。而其合病之并,又皆已杂出于
太阳阳明篇中,所以本篇条目少,无可攻之道也。 无可攻者,一则界限也,故表里分先
后,自此而终始,然则隙地反当要冲,无治最有关系,谓小柴胡汤为通行套药,不择地
[18]
而可施,岂不言孛哉”! 他将少阳解释为“不表不里者,隙地也”。这是一个发展,
从理论上为和解法提供依据。治疗仍是通用小柴胡汤。
26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3.4 柯琴
柯琴(1662—1735),字韵伯,号似峰,浙江慈溪人。生平致力于《内经》《伤寒
论》研究。他认为仲景六经为百病立法,包括外感病与内伤病。同时创六经地面说,认
为六经犹地面经界,经络为六经通路,其在《伤寒论翼·六经正义》说:“仲景之六经,
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赅者广,虽以脉为经
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显然,柯氏六经地面的划分,除根据经络循行外,主要是
以伤寒六经病证牵涉的范围来确定。在他看来,经络是“道路”、伤寒六经是“地面”。
六经是包括了整个人体的六块地面即六个大病位。柯氏六经地面说的实质,是力求把伤
寒六经病证的发生与演变,落实到具体的“地形”上,即人体形质结构上。
柯氏对少阳病证的认识与前人基本是一致的,而对小柴胡汤及其方解有自己的认
识。 “盖少阳为枢,不全主表,不全主里,故六证皆在表里之间。仲景本意重半里,而柴
胡所主又在半表,故少阳证必见半表,正宜柴胡加减。如悉入里,则柴胡非其任矣。故
小柴胡称和解表里之主方。” [19]小柴胡汤作为和解表里之主方,他对方解是这样论述的,
“柴胡感一阳之气而生,故能直入少阳,引清气上升而行春令,为治寒热往来之第一品
药。少阳表邪不解,必需之。半夏感一阴之气而生,故能开结气、降逆气、除痰饮,为
呕家第一品药。若不呕而胸烦口渴者去之,以其散水气也。黄芩外坚内空,故能内除烦
热,利胸膈逆气。腹中痛者,是少阳相火为害,以其苦从火化,故易芍药之酸以泻之。
心下悸,小便不利者,以苦能补肾,故易茯苓之淡以渗之。人参、甘草,补中气和营卫,
使正胜则邪却,内邪不留,外邪勿复入也。仲景于表证不用人参,此因有半里之无形证,
[19]
故用之以扶元气,使内和而外邪勿入也。” 其中特别是对人参、甘草的解释,为后世所
接受。反复强调小柴胡汤“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20]

3.5 尤怡
尤怡,字在泾,别号饲鹤山人,又号拙吾。著有《伤寒贯珠集》。是以法研究《伤
寒论》的代表人物。他对少阳的位置提出“肓膜”这一名词;对少阳病证的治疗提出正
治法与权变法。他以为用小柴胡一方和解表里,为少阳之正治法,而柴胡桂枝汤、柴胡
加芒硝汤、大柴胡汤等,这是少阳的权变法。如云:“少阳居表里之间,当肓膜之处,
外不及于皮肤,内不及于脏腑,汗之而不能从表出,下之而不能从里出,故有汗吐下之
[21]
戒,而惟小柴胡一方,和解表里,为少阳正治之法。”

3.6 程郊倩
程郊倩,清代著名伤寒学家,在所著《伤寒论后条辨》中将半表与半里症状分别论
述。如云: “少阳在六经中属开阖之枢机,出则阳,入则阴,凡客邪侵到其界,里气辄从
而中起,故云半表半里之邪。半表者,指经中所到之风寒而言,所云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是也;半里者,指胆腑而言,所云口苦、咽干、目眩是也。表为寒,里为热,寒热互
拒,所以有和解一法。”[22]明确指出了半表为寒,在肌表;半里为热,在胆腑,寒热互拒,
故治拟和解。
后世医家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 27

3.7 吴谦
吴谦主编的《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全篇》云:
“邪在两界之间,
各无进退而相持,故立和解一法,既以柴胡解少阳在经之表寒,黄芩解少阳在腑之里热;
犹恐在里之太阴正气一虚,在经之少阳邪气乘之,故以姜、枣、人参和中而预壮里气,
使里不受邪而和,还表以作解也。”
以上伤寒学家就少阳的部位、少阳证治及小柴胡汤的方解阐发己见。少阳的部位,
有“半表半里”、“不表不里”、“隙地”、“肓膜”、“ 两界之间”等多种提法;少
阳病的症状也增加了,如耳聋、胸胁硬满、胆胀等,并进一步划分半表者属寒,半里者
属热。在治疗上则统之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尽管方解有所不同,但和解法作为少阳
证的正治法是相同的。如汪昂《医方集集·和解之剂》:“邪在表宜汗,在上宜吐,在
里宜下,若在半表半里,则从中治,宜和解。故仲景于少阳证,而以汗、吐、下三者为
戒也。”
后世医家在仲景的基础上,把和法的概念扩大了。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谓“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
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清代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于治法的归类总
结成八法。《医学心悟》说:“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
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尽
之。”并对“和法”作了进一步解释,“少阳胆为清净之府,无出入之路,只有和解一
法,柴胡一方,最为切当”。又云和法“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
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
之法变化无穷焉。”
鉴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将和法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是可取的,这样对理论研究和
临床运用都不会产生岐义。狭义的和法,是指和解少阳,用于病邪在半表半里的证候,
即仲景之和;广义的和法,是指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
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即后世不断扩大之和。也可以说广义的“和
法”与八法,是不同层次上的概念。和法不是单指一种具体的治疗方法,而是指治疗的
根本要求,即扶正祛邪、调平阴阳的治疗原则,也就是说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
病邪、扶正补虚的一种治病大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治法无非“和”字而已。汗、吐、
下、和、温、清、消、补都是广义和法下的具体治法。
可以看出,以上例举诸伤寒研究家对仲景和法及其少阳病证的认识与理解,并没有
实质性的发展,仍然是宗其法,用其方。而俞根初氏则与之不同,他能独具慧眼,结合
地域特点及临床所见,从少阳的部位、证脉、治法与方药,系统阐发少阳病证及和法应
用,可谓对少阳病证研究最具新意的研究家。

4 俞根初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与发展
4.1 俞根初对少阳病证的认识
4.1.1 少阳的部位
28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对于少阳的部位,仲景主要从表里来论述,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既有表,复
有里,也就是病变同时在于表、里两处。后世医家朱肱则把“六经”与具体脏腑相联系,
主要是足之六经所对应的脏腑,所谓伤寒传足不传手,故少阳经为足之少阳,对应的脏
腑是胆经。[16]但也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看法,如方有执、柯韵伯、恽铁樵等。俞根初则
不参与争辩,而是独辟蹊径,用“六经形层”这个概念,取六经为病变之假设,看作是
六个不同的病理阶段,而在部位上比仲景更加具体明确。六经形层说的主要内容是内外
形层:即“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
脉,厥阴经主筋膜。”这是讲其外部,六经由浅入深;若论内部则“太阳内部主胸中,
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
腹”,六经由上而下。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的病变能反映到外部症状,而
在外的症状内在必有病灶,这是符合“有诸于内,必形于外”的理论。因此,形层说析
六经,体现了理论指导临床的有机统一,在伤寒学研究史上也是别具一格的。就少阳所
在部位的描述,说明少阳正在半表半里。“腠理”,在“皮毛”和“肌肉”之间;“膈
中”在“胸中”和“脘中”之间。这也就规定了治疗少阳病,既不能单纯的发汗解表,
[23]
又不能单纯的泻下攻里。

4.1.2 少阳的病症
俞根初将少阳病证分为:少阳标证、少阳本证、少阳中见证和少阳兼证。
少阳标证:“少阳标证,寒热往来,耳聋胁痛。”所谓标证是少阳经标的病证。
少阳本证:“少阳本证,目眩咽干,口苦善呕,膈中气塞。”所谓本证是少阳胆腑
的病证。关于这两条,何秀山解释说:“少阳以寒热胁痛耳聋为半表证,口苦咽干目眩
为半里证者,以少阳经外行腠理,内行两胁,不居身之前后而居侧也。两耳寤则闻,寐
则不闻;口咽目开之则见,阖之则不见。此数者,不可谓之表,亦不可谓之里,则谓之
半表半里而已矣。唯寒热一证,必寒已而热,热已而汗,则为少阳之寒热往来” 。“和
解针对少阳病而言,而少阳病有自发与转属之不同。自发的少阳病是少阳自受其邪而自
发的,属于少火被郁,是少阳气化之为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代表症状”。“少火
被郁的少阳病,多从半表半里的部位表现出来,少阳少火被郁,风火上煽,上寻出窍,
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的症状表现。口、咽、目都是人身之窍,又都是少阳经脉所过之
处,属半表半里的部位,所以当少火被郁就口苦,火盛灼津就咽干,风火上煽就目眩。”
“而转属的少阳病是由太阳发展而来的,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邪结胁下,阳气出入枢机
不利,是少阳分野之为病,以往来寒热为特点。”
少阳中见证:“少阳中见证,手足乍温乍冷,烦满消渴,甚则谵语发痉,四肢厥逆”
少阳之上,火气制之,中见厥阴。故中见证是涉及厥阴的病证。
少阳兼证:“少阳兼证,兼胃经证,烦闷恶心,面赤便闭,身痛足冷,斑点隐隐。
兼脾经证,四肢倦懈,肌肉烦疼,唇燥口渴,膈中痞满,斑欲出而不出。兼肾经证,耳
大聋,齿焦枯,腰背酸痛如折,甚则精自遗,冲任脉动。兼肺经证,喉痛红肿,咳则胁
痛,甚则咯血。兼心经证,舌红齿燥,午后壮热,神昏不语,甚则郑声作笑。兼小肠经
俞根初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与发展 29

证,舌赤神呆,语言颠倒,小便赤涩,点滴如稠。兼大肠经证,胸膈硬满而呕,腹
中痛,发潮热,大便秘,或反自利。”[24]

4.1.3 少阳病证的脉象
“少阳脉弦,弦主半表半里。弦而浮大,偏于半表;弦而紧小,偏于半里;弦迟风寒,
弦数风热,弦滑夹痰,弦急多痛,浮弦寒饮,沉弦热饮;浮弦而长,腠理邪郁;浮弦而
数,相火已盛;弦少而实,邪实胃强;弦多而虚,正虚胃弱;右弦勒指,土败木贼;左
弦细搏,水亏木旺。”何秀山云:“凡病脉弦,皆阳中伏阴之象。盖初病虽在少阳,久
则心阳归厥阴也。且多气结血郁之候。在感证表邪全盛之时,凡浮脉中按之敛直,紧脉
中按之埂指,滑脉中按之勒指,便当弦脉例治。和解法中,须参解结开郁之药,则弦脉
渐见柔缓,而应手中和矣。”[25]上述脉象相比仲景则更为具体,特别是在少阳主弦脉的
基础上,详细分类,这对少阳病证的发展与演变证候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1.4 少阳病证舌苔
“少阳主半表半里。偏于半表者,舌多苔色白滑,或舌尖苔白,或单边白,或两边
白。偏于半里者,舌多红而苔白,间现杂色,或尖白中红,或边白中红,或尖红中白,
或尖白根黑,或尖白根灰。若白苔多而滑,黄灰苔少者,半表证多。红舌多而白苔少,
或杂黄色灰色者,半里证多。如边白滑润,虽中心黄黑,仍属半表半里。唯白苔粗如积
粉,两边色红或紫者,瘟疫伏于膜原也。苔白如碱者,膜原伏有浊秽也。”
何秀山与何廉臣对俞根初的这段有关舌苔的表述都有详细的分析与理解。如何秀山
云:“手少阳经,外主腠理,内主三焦膜原。故《伤寒论》曰:‘胸中有寒,丹田有热,
舌上苔白者,不可攻之。’盖胸中即上焦,丹田即下焦。若有苔白而滑腻及滑厚者,寒
饮积聚膈上,伏热积于下焦。但宜苦辛和解,不可纯攻其里也。故尖白根黄,或根黑,
或中黄,或边白苔灰,半边苔白,皆半表半里证。但看白色之多少,白色多者,表邪尚
多,宜和解兼表。……若黄黑灰多,或生芒刺,或黑点干裂,苔色虽白,纵表邪未尽,
而里热已结,急宜和解兼下。……若足少阳经,纯乎胆火用事,舌多鲜红,即白中带红,
亦多起刺,急宜和解兼清……”。[26]
又何廉臣云:“凡寒邪已离太阳之表,未入阳明之里,正手少阳经也。故谓之半表
半里。故凡白苔浮滑而带腻带涨,刮之有净有不净者,乃寒邪已传手少阳经。正半表半
里之部分也。……若舌苔粗如积 粉,扪之糙涩,刮之不净,湿热已结于胸膈腹膜之原,
故谓之膜原。原指膜中空隙处言,外通肌肉,内近胃腑,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
表半里也。故在外之邪,必由膜原入内,在内之邪,必由膜原达外,吴又可创制达原饮,
[26]
具有卓识。”

总之,俞氏对仲景少阳病证的认识与发展更加具体而又贴近临床。对少阳的部位具
体到在外属腠理,在内属膈中;对少阳病兼证的论述更是丰富多彩,几乎涉及到所有脏
腑,与之相对应的少阳病证脉象也是十分具体,至于对舌苔的描述也是一样,均较《伤
寒论》有很大的发展。体现了辨证舌诊与脉诊并重。众所周知,仲景《伤寒论》在辨证
30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方面是论述脉诊多于舌诊,而俞氏则舌脉并重。以柴胡枳桔汤的应用为例,主治“寒热
往来,两头角痛,耳聋目眩,胸胁满疼,舌苔白滑,或舌尖苔白,或单边白,或两边白,
脉右弦滑,左弦而浮大”的症候,所述苔脉如此详尽,足以说明中医四诊合参的重要性。
除了对少阳病的部位、病证、苔脉等方面,俞氏有所发挥以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辨证上与仲景亦有很大的不同。仲景对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寒热往来证,统用小柴胡
汤治疗,而俞氏临证时则进一步辨其是偏于半表,还是偏于半里,其治法方药也不同,
有和解轻剂与重剂之分。俞氏认为“邪郁腠理,逆于上焦,少阳经病偏于半表证也。法
当和解兼表,柴胡枳桔汤主之。” 所谓:“轻剂以和解之”: 若“太阳表证未罢,阳
明里证已急,则为少阳寒热之重证,”当以“柴芩双解汤主之”。这里的“轻”,即指
“寒热”均不重,尤其是“热”不重;“重”则指“寒热”均重,尤其是“热”重。

4.2 俞根初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发展
由于《伤寒论》在中医理论、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历代医家给予了高度
的重视,涌现出不少著名的伤寒研究大家,并产生了不同的学术派别,从不同的角度研
究《伤寒论》。清代医家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能博采各家之长,结合地域特点与
自身的临床实践,其辨治感证理论既别于一般伤寒学派,又异于吴门温病学派,与前代
医家无明显的师承关系,却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因而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形成如此特
有的绍派伤寒研究体系。特别是对仲景“和法”的理解阐述、发展应用,如明确提出治
病应因地制宜,由于绍兴地处江南,气候温暖,感寒者少,感温者多,病症“恒多夹湿”,
因此俞根初在仲景柴胡剂的启发下,创制了治疗少阳夹湿热和痰湿病证的一些著名方剂。
对当今中医治法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4.2.1 宗仲景法 或清或和


对于少阳病证,俞氏宗仲景用和解法,所谓“太阳宜汗,少阳宜和,阳明宜下” [27]。
若从寒温言,俞氏主张“少阳宜清”,较仲景有所发展。如云:“太阳、太阴、少阴,
大旨宜温。少阳、阳明、厥阴,大旨宜清。”并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说明这一点。“吾
四十余年阅历以来,凡病之属阳明、少阳、厥阴,而宜凉泻清滋者,十有七八。……表
里双解,三焦并治,温凉合用,通补兼施者,最居多数。”少阳即少火,主三焦流通畅
达。畅达则不郁,不郁则邪火不生。故所谓少阳病,就是少火被郁,风火上煽,上寻出
窍,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的症状表现。寒则温,热则清,所以说“风温风火,治在少
[27]
阳” 。“少阳宜清”。

4.2.2 和解表里 治分轻重


如上已述,俞氏所讲的少阳部位相比仲景则更为具体,在外为腠理,谓之半表;在
内为膈中,谓之半里。故仲景对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寒热往来证,统用小柴胡汤治疗;
而俞氏临证时则进一步辨其是偏于半表,还是偏于半里,其治法方药也不同,有和解轻
剂与重剂之分。俞氏认为“邪郁腠理,逆于上焦,少阳经病偏于半表证也。法当和解兼
表,柴胡枳桔汤主之。” 所谓:“轻剂以和解之”: 若“太阳表证未罢,阳明里证已
俞根初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与发展 31

急,则为少阳寒热之重证,”当以“柴芩双解汤主之”。这里的“轻”,即指“寒
热”均不重,尤其是“热”不重;“重”则指“寒热”均重,尤其是“热”重。这样临
床则针对性更强,而易切中病机。

4.2.3 治无主方 不舍柴芩


宗仲景法而不泥其方。对于邪在少阳,俞氏宗仲景用和解法,但纵观俞氏所用和解
少阳方剂,用小柴胡汤原方的只有 5 处,且与仲景适应症不完全相同,而其余 33 处皆为
用柴胡、黄芩二味和解少阳之主药。所以,俞氏治少阳病证,不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而
以柴胡、黄芩为和解少阳之主药。仲景在治疗合病或兼证时,也大多二方合用,如少阳
兼表的柴胡桂枝汤、少阳兼里实的大柴胡汤等,而俞氏治疗少阳兼证则多用柴胡、黄芩
加味,即用小柴胡汤减去参、草等。这主要是缘于对小柴胡汤组方的理解,可以认为这
是对仲景方的发展。所谓宗仲景法而不泥其方。

4.2.4 补充兼证 痰瘀暑湿


仲景论述少阳证兼证仅为兼表寒、里寒、里实热等,且偏于外感。而俞氏则结合少
阳脏腑特性和地域特点,增加了痰、瘀、暑、湿等兼证,多偏于内伤。可见俞氏既融伤
寒、温病一切感症之理法方药于一炉;又合内伤杂病之辨证用药于一体,可谓伤寒中有
杂病,杂病中有伤寒,集中体现了绍派伤寒轻清灵动的临床学术特点。如痰在肺胃的柴
胡枳桔汤;痰在胸膈的柴胡陷胸汤,痰在膜原的柴胡达原饮;兼暑湿的蒿芩清胆汤,兼
湿热的柴平汤,兼湿浊或阴冷的新加木贼煎”,兼暑热的柴胡白虎汤,兼血虚的柴胡四
物汤,兼瘀血的加减小柴胡汤,瘀结重者则用柴胡羚角汤等。

4.2.5 和解三焦法
和解三焦法,是俞氏针对痰阻膜原之痰疟而设。其证可见:“初起胸膈痞满,心烦
懊恼,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发疟。”其舌脉可见:“舌苔粗如积粉,扪之糙涩,
脉弦而滑。”[28]成因多为“或肺胃素有痰饮,或膜原积湿酿痰,或夏令乘凉饮冷,坐卧
湿地,湿郁化痰” 。邪在膜原与少阳有什么关系呢?《内经·疟论》言邪气内薄五脏,
横连膜原。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
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吴又可也认为,“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
[29]
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分界,是为半表半里。” 凡外邪每由膜原入
内,凡内邪每由膜原达外。故和解三焦即能达原而透邪外解。这是和解少阳法的一种延
伸,也可看作是少阳兼痰的一种治法。

4.2.6 和解清胆法
和解清胆法,可以看作和解兼清法,清是清胆经湿热。主治伤寒病在少阳,胆火内炽,
湿热阻遏三焦而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
呃逆,胸胁胀疼,舌红苔白,间现杂色。或尖白中红,或边白中红,或尖红中白,或尖
白根灰,或根黄中带黑。脉右弦滑,左弦数”等证。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将温胆汤减去姜、
32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枣,加青蒿、黄芩、碧玉散,变为清泻胆火,和胃化痰之方,并干脆连方名也改了,这就是有名的蒿
芩清胆汤。俞氏认为这是“相火上逆,少阳腑病偏于半里证。”当用和解兼清的方法治疗,
蒿芩清胆汤主之。观俞氏用本方所治四证,其中三证都与“暑邪”有关。俞氏自言:“暑
必夹湿”[30]。因此,蒿芩清胆汤的主要功用特点也就跃然而出,即:清少阳之热且利湿。
还有一证我们也不能说与湿热无关,从其症状即可看出。如:“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
粘。”[31]此证既说明邪犯少阳之腑,又说明此为热夹湿之邪。

4.2.7 和解温透法
和解温透法,主治病在少阳而兼有表寒与里寒。俞氏所治为风寒疟深者,乃由伏暑
重感冷风而发。故“初起寒多热少,肢冷胁痛,渴喜热饮,饮即吐涎”。治疗“宜与柴
胡桂姜汤,和解温透。”[32]这与仲景的和解发表法,柴胡桂枝汤是不一样的,因为此证
有肢冷、渴喜热饮等里寒证。此证为少阳寒热而偏于外寒,内有痰饮。故方中除了用柴
胡、黄芩宣透清热,和解少阳,牡蛎化痰开结,花粉清热生津止渴以外,加桂枝、干姜
温散寒邪、温化痰饮,以达到和解少阳,温散寒饮的功效。这是俞氏的又一变通之处。

4.2.8 和解温燥法
和解温燥法,主治少阳兼有湿浊阴冷,温则祛寒,燥则祛湿。俞氏用此法治疗湿疟、
食疟以及岚瘴蒸毒、阴水蕴毒等湿浊为患的恙证。治湿疟证,“暑必夹湿,当辨其……
湿重于暑者为湿疟” ,“湿疟初起,寒热身重,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胸腹痞满,胃钝
善呕,便溏尿涩,舌苔白滑厚腻,甚则灰而滑腻,或灰而糙腻,舌边滑润”[33];治食疟
势缓而轻者“胸满腹痛,嗳腐吞酸,噫气恶食,食即呕逆,寒热交作”,“舌苔白腻而
厚,或黄厚而腻。”“脉右紧盛,或滑而有力” ;[34]还有治“岚瘴蒸毒”。病症见:“瘴
毒初起,即身重迷闷,口喑不语。继即谵语狂言,或寒微热甚,或寒甚热微,胸痞腹满,
舌苔灰腻满布,或白厚而腻” ,以及 “阴水蕴毒”证,“水毒初起,寒重热轻,胸膈
满痛,揉按则漉漉有声,干呕短气,或吐清水,甚则腹痛便泄,肢冷足肿,腰重尿少,
舌苔白润,或舌尖边惧黄,中挟一段白色。”以上四证,均用此法及主方柴平汤治疗,
可见和解温燥法,除和解外,温燥是此法的重点。

4.2.9 和解清泄法
和解清泄法,是以和解药与清热泄热药同用,主治邪在少阳,热重于寒。代表方新
加木贼煎。俞氏用于风寒疟深,表寒去而伏暑外溃者,热重寒轻者,亦即邪伏膜原而在
热气分者。以期“辛凉微散以解外,外邪从微汗而解,暂觉病退” 。亦治风温时毒,侵
犯少阳,“两耳轮黄,而耳中策策作痛。继则耳鸣失聪,赤肿流脓”等证,因为少阳经
脉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方中用木贼疏散少阳风热,以解“两耳轮黄,而耳中
策策作痛。同时有桑叶配合,疏风清热,清凉明目,共同去应该具有的两目眼眵多,多
泪等症状。再配以豆豉、葱白发散表寒,以使太阳、少阳之邪能从腠理外达皮毛而解。

4.2.10 和解开降法
俞根初对少阳病证及和法的认识与发展 33

和解开降法,是以和解药与辛开苦降药合用,主治少阳证兼结胸证,见有少阳之证
及胸膈痞满,按之则痛等。俞氏以柴胡陷胸汤作为主治方。在《通俗伤寒论》中,可见
到有 5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如邪传少阳之腑,已成小结胸者; 湿疟“湿去而热多寒少,
胸膈满痛者”;夹痞伤寒重者,“若胸膈不宽,寒热似疟者”;夹痛伤寒“头痛身热,
恶寒无汗,胸脘满痛,恶心吐酸,或两胁痛,或腹胀痛,或少腹痛”等,均以和解兼开
降法治之,方可获效。

4.2.11 和解轻下法
和解轻下法,是和解与攻下药同用,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代表方为大柴胡汤。谓
之轻下,是因方中用大枣能缓大黄攻下之烈。俞氏曰:“邪传阳明胃腑,其证甚多。以
水谷之海,各经皆秉气于胃也。”所以,若病在少阳阳明,则见:“热结膈中,膈上如
焚,寒热如疟,热重寒轻,心烦懊恼,口苦而渴,大便不通,腹满而痛,舌赤苔黄,脉
右弦大而数,左弦数而搏。此仲景所谓误发汗而利小便,胃中燥烦而实,大便难是也。
轻则和解兼攻下法,大柴胡汤主之。……”俞氏除了应用于少阳阳明证外,还用于太阴
阳明证,即肺胃合病,“若其人素有痰饮,适患伤寒,不先解表,或发汗不透,而反下
之,阳气内陷,心下因硬,从脘至少腹,坚痛拒按,申酉时小有潮热,但头上微汗出,
不大便五六日,渴不引饮,舌燥苔白,脉右沉弦而紧。此水与郁热,互结在胸脘胁肺胃
之间也,法当急下停饮,……若复往来寒热者,先以大柴胡汤,加煨甘遂(五分)和解
以微下之” 。另外,亦用于痰疟,痰在膜原,需要和解兼下者;夹痛伤寒,需缓下痰饮
以除根者。相比仲景,又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

4.2.12 和解益气法
和解益气法,是和解药与补气药同用,代表方则为小柴胡汤。这是俞氏与仲景提法
相左之处。他认为“邪之微者,从少阳和之。……阳道虽实,而少阳为邪之微,故和而
兼补。”盖里气虚则不能御表,表邪反乘虚而入。故用参草等以益气,则上焦得通,津
液得下,胃气因和,不强逼其汗,而自能微汗以解。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俞氏并不以
此方为少阳病证的主方,而是以柴胡、黄芩作为治少阳病的主药。小柴胡汤即是和解益
气之方。故俞氏多用于,风寒疟浅者,病势转轻者;病势急而重,或吐或泻逐邪以后者;
伤寒劳复以及热入血室等,见有里气虚弱之征者。

4.2.13 和解补血法
和解补血法,以和解少阳与补血药同用,主治少阳兼有血虚之证。少阳证初病在气,
久必入络。其血在将结未结之间,而寒热如疟,胸胁串痛,至夜尤甚者,陷入足厥阴之
肝络也。若但据寒热现状,便投小柴胡原方,则人参、姜、枣温补助阳,反令血愈亏而
热愈结。热结则表里闭固,内火益炽,立竭其阴而肝风内动矣。这是何秀山的按语,颇
为中肯而切中临床。故俞氏自拟柴胡四物汤为主方。“此方君以柴胡入经和气,即臣以
川芎入络和血。妙在佐以归、地、白芍之养血敛阴,即使以半夏、甘草之辛甘化阳,庶
34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几阴阳和,俾阴液外溢则汗出,而寒热胁痛自止矣。此为疏气和血,妊娠寒热之良方。”
[28]

4.2.14 和解通瘀法
和解通瘀法,是和解药与活血化瘀药同用,用于内有瘀血,而少阳不和,即少阳证
而兼有瘀血证,代表方为加减小柴胡汤。俞氏主要用于郁疟。郁疟“初病气郁,久必络
瘀,甚则累及阳维,皆能酿变疟状。”其症状及舌象见:“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胸满
胁痛,至夜尤甚,少腹胀满,便溏不爽,舌色紫黯而润,或舌边紫而苔糙白。”治疗“初
疏其气,继以加减小柴胡汤通其瘀,气血调畅,寒热自除。”[35]还用于夹血伤寒之热结
血室者。“内伤血郁,外感风寒,或脱衣斗殴,触冒冷风,又或跌扑打伤,一时不觉,
过数日作寒热,状似伤寒。”由此而病夹血伤寒。“夹血伤寒”其证为:“头痛身热,
恶寒烦渴,胸胁串疼,腹有痛处不移,或少腹痛甚,手不可按,乍寒乍热,夜有谵语,
甚至昏厥不省,少顷复苏,苏后或变如狂,剧则疼极发狂”。此证当“活血解表为先。……
次下瘀血。……若少腹痛剧,寒热如疟,夜则谵语如见鬼者,热结血室也,加减小柴胡
汤以去邪通络。”病人若“甚则昏厥不省,一苏转痉,便闭腹胀,剧则如狂者,热瘀上
[36
冲心胞也,柴胡羚角汤以破结逐瘀。” ]即和解之外,重在破结,相比通瘀则药力峻猛。
总之,俞氏的和解诸法大大扩充与延伸了仲景和解法,由仲景的和解兼汗、和解兼下、
和解兼温,到俞氏的和解三焦法、和解清胆法、和解温透法、和解温燥法、和解清泄法、
和解开降法、和解轻下法、和解益气法、和解补血法、和解通瘀法等,这既是一个理论
的发展,又是一个临床的延伸。特别是增加了暑湿痰热等兼证,既体现了少阳病证的复
杂性,也结合了俞氏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将地域特点有机地融合到临床治疗中去,这是
对仲景学说的辨证发展。

5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5.1 俞根初和解方析义
《通俗伤寒论》是医学界公认的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自问世以来,经绍派名医何
廉臣、曹炳章增订,原书更臻完善。在清代伤寒学派中独树一帜,特别是在应用伤寒论
方药上,以法制方,融古汇今,知常达变,在仲景原书 113 方的基础上,博采众家,参
以己意,验诸临床,处方用药,轻灵圆活,因地制宜地总结出了六经证治六法 101 方。
现就和解剂的制方与应用分析如下。
俞氏在《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和解剂》中自制和解经验方 14 首,分别是:“柴
胡枳桔汤”、“柴芩双解汤”、“柴胡达原饮”、“蒿芩清胆汤”、“柴胡桂姜汤”、
“柴平汤”、“新加木贼煎”、“柴胡白虎汤”、“柴胡陷胸汤”、“大柴胡汤”、“小
柴胡汤”、“柴胡四物汤”、“加减小柴胡汤”、“柴胡羚角汤”。其中有清而和者,
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
兼攻而和者等等。这些方剂的不同应用与阐述,集中体现了俞氏对仲景和法的发展。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35

5.1.1 柴胡枳桔汤
此方为俞氏和解表里法轻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川柴胡一钱至钱半 枳壳钱半
姜半夏钱半 鲜生姜一钱 青子芩一钱至钱半 桔梗一钱 新会皮钱半 雨前茶一钱。
在《通俗伤寒论》中,可见到有 5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现分述如下:
第一,表寒证甫解,而少阳寒热已现者。表寒证宜汗解,但亦要辨别清楚具体情况。
“若发热恶寒如疟状,翌日二三发,其人不呕,仍是太阳表证,……唯寒已而热,热已
而汗者,则为少阳之寒热往来,症多目眩耳聋,口苦善呕,膈满胁痛,必须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津津汗出而解,谓之和解,轻者柴胡枳桔汤……。”[37]对寒热往
来一症,俞氏以呕与不呕来区别是属太阳还是少阳;同时指出,如果邪入少阳,而临床
表现为寒热均轻的情况应用本方。就本方的组成看,用柴芩而不用参草是其特点。
第二,大伤寒之邪,传为少阳经证。俞氏所谓大伤寒指的是立冬后所感受的风寒。
其感受形式有多种,如“或露体用力而着寒,或脱穿衣服而着寒,或寒出当风二着寒,
或睡卧傍风而着……”,如果此风寒之邪传入少阳经,就会出现“寒热往来,两头角痛,
耳聋目眩,胸胁满疼,舌苔白滑,或舌尖苔白,或单边白,或两边白,脉右弦滑,左弦
而浮大”的症候。俞氏认为这是“邪郁腠理,逆于上焦,少阳经病偏于半表证也。法当
[31
和解兼表,柴胡枳桔汤主之。” ]这是用本方主治少阳偏于表寒证。
第三,风寒疟浅者。其病因为“浅者先受风寒,继而变疟,随感随发。”其证可见:
“初起恶寒无汗,头疼身痛,继即邪传少阳,寒已而热,热已而汗,寒长热短,确有定
候,胸胁痞满,呕吐黄涎。”其舌脉可见:“舌苔白多黄少,或两边白滑,中心灰腻” 。
“右脉滑,左弦紧……”。此证即《内经》所谓的“先伤于寒,后伤于风,病以时作,
名曰寒疟是也。”应先发汗散寒,“继与柴胡枳桔汤,轻剂以和解之。”[32]
第四,痰疟,痰踞肺胃者。“或肺胃素有痰饮,或膜原积湿酿痰,或夏令乘凉饮冷,
坐卧湿地,湿郁化痰”,是痰疟之成因。根据痰所在的部位不同,使用的方剂也不同。
柴胡枳桔汤主要是针对痰在肺胃者。其证可见:“初起咳嗽痰多,胸痞呕吐,头目眩晕,
寒从背起,热已微汗。”其舌脉可见:“舌苔白滑,甚则白滑厚腻” 、“弦而滑” 。
此种病症必以消痰为主。痰在肺胃,先开肺和胃,“继与柴胡枳桔汤加炒川贝(三钱),
炒常山(二钱)劫而载之。”[28]这是运用本方主治少阳夹痰证,是对仲景少阳兼证的发
展。
第五,夹痞伤寒轻者。痞者其气不通畅也,多见于“素有痰结成痞,或有气聚为满,
猝感风寒,引动宿疾而发。或先由气食相搏,或先由气血互结,后感风寒而成。或由风
寒犯太阳经,初治先当发汗,早用下药,每成痞满。”其症状为“初起头痛身热,恶寒
无汗,胸膈痞满,满而不痛,气从上逆,甚则发厥,不语,或胸满而兼痛,或胁满痛,
或腹胀疼,舌苔白滑而厚,或前半无苔,中后白腻而厚”。脉“左浮紧,右沉弦,或沉
涩,或右寸关沉滑,或弦急而滑……”,治疗需先用理气发汗之法表散外邪,畅其气以
[38]
宽痞。“若胸膈不宽,寒热似疟者,轻则柴胡枳桔汤”。 这是运用本方主治少阳夹痞
证,是对仲景少阳兼证的又一发展。
从上是俞氏对柴胡枳桔汤的具体应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症状上,此方的适应
证为:寒热往来,两头角痛,目眩耳聋,口苦善呕,胸胁痞满或疼痛,或腹胀痛。舌苔
36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与脉象为:舌苔白滑,或舌尖苔白,或单边白,或两边白,甚则白滑厚腻,脉右弦滑,
左弦而浮大。从人体外部来说,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在太阳和阳明之间是少
阳经所主之腠理。所以,当邪犯少阳时,外出于表则恶寒,内入于里则发热。柴胡枳桔
汤证既然是“少阳经病偏于半表证”[31],就会出现寒热往来而“寒已而热,热已而汗,
寒长热短”[32]的情况。另外,从内部来说,太阳经主胸中,阳明经主脘中,在胸中和脘
中之间是少阳经所主之膈中。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其支者,会缺盆,
下胸中,贯膈循胁,络肝属胆,故若邪在少阳,可见两头角痛,目眩耳聋,膈中、胸胁
痞满而痛等症状。邪气向里犯胃,就会出现呕吐。少阳主半表半里。偏于半表者,寒为
阴邪,白为凉象,若再兼湿,则舌之苔色为白滑。少阳脉弦,弦主半表半里。偏于半表,
脉即弦而浮大。
因此说,本方实为治疗“邪郁腠理,逆于上焦,少阳经病偏于半表证”而设,属和
解表里法“轻剂”。方中君以柴胡轻清升散,疏达腠理,善透少阳之邪外出;黄芩苦寒
之品,善清少阳相火,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往来寒热。臣以枳壳、桔梗、半夏宣气,
开畅胸膈之气以解痞满疼痛。佐以生姜,取其辛散之功,助柴胡透邪。使以雨前茶(绿
茶)清热降火,以助黄芩之清泄邪热。如此配合,使少阳经证偏于半表者,邪得外透,
气机升降恢复而三焦通畅,诸证全除。综合全方,它能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
[38]
因和,津津汗出而解” 。而俞氏亦遂将这种功用“谓之和解”。何谓“上焦得通,津
液得下”即邪得散,气得通,液得畅也。所以,此方的功用我们可以通俗地叙述为:和
解少阳(即疏邪透表),畅利胸膈(即疏利胸膈之气机)。

5.1.2 柴芩双解汤
此为俞氏和解表里法之重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柴胡钱半 生葛根一钱 羌活
八分 知母二钱 炙草六分 青子芩钱半 生石膏四钱研 防风一钱 猪苓钱半 白蔻
末六分冲。在《通俗伤寒论》中,可见到有 2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
第一,表寒证未解,而少阳寒热已重者。若表寒证出现“发热恶寒如疟状”,除了
上述柴胡枳桔汤于表寒证中出现之少阳适应证外,且“发寒时身痛无汗,发热时口渴恶
热” ,此乃“太阳表证未罢,阳明里证已急,则为少阳寒热之重证,”当以“柴芩双解
汤主之”。俞氏运用本方主治少阳偏于里热证,是和解表里之重剂。将和解方剂分为轻
重二剂,也是俞氏的首创。
第二,风寒疟浅,而寒热并重者。虽说是风寒疟浅者,但疟发之时,寒热已并重,
故需以重剂“柴芩双解汤”和解之。即俞氏的意思是单纯之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疟证,
应先发汗散寒,然后用轻剂“柴胡枳桔汤”和解之,因为此时的少阳经寒热往来处于寒
重热轻,或寒多热少,或寒长热短的阶段。但服用“柴胡枳桔汤”一、二剂后,有可能
疟证变化为寒热并重,那么就该用“柴芩双解汤”了。这是根据病情的变化,动态观察,
而调整用方。
上述“柴胡枳桔汤”是和解轻剂,而“柴芩双解汤”是和解重剂,那么何谓轻?何
谓重?两个方子又有什么差别?首先从症状上看,差别主要在“柴胡枳桔汤”的适应症
是少阳经病偏于半表证,寒热均轻的情况,故虽已出现“两头角痛,耳聋目眩,胸胁满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37

疼,”以及“呕吐黄涎”等少阳经之证,但寒热往来的表现还是“寒已而热,热已
而汗”,或“寒已而热,热已而汗,寒长热短,确有定候”等寒多热少、寒热都轻之情
况。对比之下,“柴芩双解汤”针对的症状,恶寒和发热就都较重了。原因是“太阳表
证未罢,阳明里证已急”。何秀山在此方的按中认为:“若表邪未罢,而兼寒水之气者,
则发寒愈重,证必身疼无汗”[27],因此在“寒热往来”方面的表现是“寒热并重”,“发
寒时身痛无汗,发热时口渴恶热”等。第二,从舌苔上看,“柴胡枳桔汤”对应的应该
是“白滑”,而 “柴芩双解汤”对应的应该是“白多黄少”。第三,从脉象上看,“柴
胡枳桔汤”对应的应该是“右弦滑,左弦而浮大”,“柴芩双解汤”对应的应该是“浮
大”之象已不明显。一言以蔽之,“轻”即指“寒热”均不重,尤其是“热”不重;“重”
则指“寒热”均重,尤其是“热”重。
两方在功效、主治上的差别,是以方药配伍上的差别为基础的。第一,从药物上来
说,与“柴胡枳桔汤”比较,“柴芩双解汤”除了柴胡和黄芩两位君药未变之外,其他
的无一味相同。尽管如此,但两方的“外散里清”原则却是一样的,而且“柴芩双解汤”
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都有所增强。如:“柴芩双解汤”中的羌活、防风、葛根,辛甘气
猛,发表解肌散寒之力很强,助柴胡向外疏解半表半里之邪。这三位药较“柴胡枳桔汤”
中的生姜,助柴胡散邪之力量无疑强了很多。再有,“柴芩双解汤”中的知母、石膏,
辛甘寒或苦甘寒,作用为助黄芩清热泻火。其清泻热火之力非“柴胡枳桔汤”中助黄芩
的绿茶所能比。另外,方中猪苓,根据前述何秀山的观点,说明病者是表邪未解而又兼
寒水之邪,故用此味药甘淡渗湿,使寒湿之邪从下而解。还有一味白豆蔻,既辛温化湿,
又开达气机,在中焦令湿不阻而气不滞。最后,是一味甘草,调和诸药。第二,是剂量
问题。“柴芩双解汤”中的“柴胡”和“黄芩”用量都为“钱半”,而“柴胡枳桔汤”
中的“柴胡”和“黄芩”用量都为“一钱至钱半”。由此也可看出,柴芩双解汤的确是
较柴胡枳桔汤为“重”。如此配伍,使整个方剂成为治疗寒热证的良方。

5.1.3 柴胡达原饮
此为俞氏和解三焦法之代表方。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柴胡钱半 生枳壳钱半 川
朴钱半 青皮钱半 炙草七分 黄芩钱半 苦桔梗一钱 草果六分 槟榔二钱 荷叶梗
五寸。在《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痰疟》中应用了此方。如前所述(柴胡
枳桔汤部分),“或肺胃素有痰饮,或膜原积湿酿痰,或夏令乘凉饮冷,坐卧湿地,湿
郁化痰,”是痰疟之成因。根据痰所在的部位不同,使用的方剂也不同。柴胡达原饮主
要是针对痰阻膜原者。其证可见:“初起胸膈痞满,心烦懊恼,头眩口腻,咳痰不爽,
间日发疟。”其舌脉可见:“舌苔粗如积粉,扪之糙涩,脉弦而滑。”治疗必以消痰为
主。先用柴胡达原饮,和解三焦;继与大柴胡汤加槟榔,和解兼下,痰除则疟自止。
“柴胡达原饮”证的最大特点是痰在膜原。膜原外通肌腠,内近肠胃,为三焦之门
户,居一身半表半里之处。所以若湿郁化痰,聚于膜原,则三焦之气必不通利,胸膈痞
满,心烦懊恼,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发疟之症必现,舌苔粗如积粉,扪之糙涩,
脉弦而滑必为其舌脉。
38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俞氏的“柴胡达原饮”是从明代医学家吴又可的“达原饮”变化而来。适应症虽相
同,但组方却不同。后世医家普遍认为,俞氏的变化方优于吴又可的原方。观两方之不
同(吴又可所制的“达原饮”药物组成为: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
草),则发现俞氏用了很重要的一味药,那就是柴胡。另外,他还加用了枳壳、桔梗、
青皮等几味药。将这些药物的功用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他此方的优点了。柴胡一味,
功能专注于半表半里,而膜原位置正处于半表半里之处,故用柴胡最能透此处之邪,加
上黄芩清泄郁热,一透一清,共为君药。枳壳降,桔梗升,共同开发上焦之气;厚朴辛,
草果烈,燥湿化痰,共同宣畅中焦之气;青皮、槟榔辛散苦泄,行气消痰导滞,共同疏
利下焦之气。三组药共为臣佐。还有一味荷梗,味苦而有清芬之气,清中有透;再有一
味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两味共为使药。全方十味,透表清里,和解三焦,使
湿得化,热得清,积痰得去,膜原之邪得除。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吴氏的“达原饮”基本局限于治中焦以化解三焦(用
厚朴和草果),另外照顾到了疏利下焦(用槟榔)。俞氏则加用一味柴胡,专门定位在
半表半里,提高了将邪脱离膜原的功效。而且,除了治中焦以化解三焦外(也用厚朴和
草果),还宣发上焦(加用枳壳和桔梗),疏利下焦(也用槟榔,又加青皮)。通利三
焦的用意非常明显。无怪乎很多医家认为“柴胡达原饮”优于“达原饮”了。

5.1.4 蒿芩清胆汤
此为俞氏和解胆经法之代表方。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青蒿脑钱半至二钱 淡竹茹
三钱 仙半夏钱半 赤茯苓三钱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 生枳壳钱半 陈广皮钱半 碧玉
散包三钱。在《通俗伤寒论》中,可见到有 4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
第一,大伤寒之邪传少阳腑证。大伤寒之成因已在“柴胡枳桔汤”部分述及。如果
此风寒之邪传入少阳之腑,则会出现“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
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舌红苔白,间现杂色。或尖白中红,或边白中红,或尖红中
白,或尖白根灰,或根黄中带黑。脉右弦滑,左弦数”的症候和舌脉。俞氏认为这是“相
火上逆,少阳腑病偏于半里证。”当用和解兼清的方法治疗,蒿芩清胆汤主之。[31]
第二,风寒疟深,表寒去而伏暑外溃者。“夏伤于暑,久伏阴分,至深秋重感冷风,
新邪引动伏邪而发疟” 为其病因。症状可见:“初起寒多热少,肢冷胁痛,渴喜热饮,
饮即吐涎,继则寒热并重,或寒轻热重”。舌脉可见:“舌苔白滑,略兼黄色,或灰腻
色。”“脉右浮缓而滑,左沉弦而迟。”伏暑重感冷风而发者,《金匮》所谓寒多者,
名曰牡疟。《外台》改为牝疟是也。牝疟治疗宜先与和解温透之方。若服后,表寒去而
[32]
伏暑外溃,热重寒轻者,则可用蒿芩清胆汤凉解之。
第三,暑疟。所谓暑疟是指夏伤于暑,暑气夹湿,而暑重于湿者。其证见:“暑疟
初起,寒轻热重,口渴引饮,心烦自汗,面垢齿燥,便闭尿热,或泻不爽。”其舌脉见:
“舌苔黄而糙涩,甚或深黄而腻,或起芒刺,或起裂纹” 。“脉右洪搏数,左弦数”。
此种情况下,应该用蒿芩清胆汤清其暑。[33]
第四,伏暑伤寒,邪传二肠,苦辛通降后尚有余邪者。伏暑伤寒是指“夏伤于署,
被湿所遏而蕴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为外邪搏动而触发。邪伏膜原而在气分者,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39

病浅而轻。”其证可见:“邪伏膜原,外寒束缚而发者,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
体痛肢懈,脘闷恶心,口或渴或不渴,午后较重,胃不欲食,大便或秘或溏,色如红酱,
尿黄浊而热;继则状如疟疾,但寒热模糊,不甚分明,或皮肤隐隐见疹,或红或白,甚
或但热不寒,热甚于夜,夜多谵语,辗转反侧,烦躁无奈,渴喜冷饮,或呕或呃,天明
得汗,身热虽退,而胸腹之热不除,日日如是,速则三四候即解,缓则五七候始除。”
其舌脉可见:“舌苔初则白腻而厚,或满布如积粉;继则由白转黄,甚则转灰转黑,或
糙或干,或焦而起刺,或燥而开裂。此为伏暑之实证,多吉少凶。”脉“左弦紧,右沉
滞。” 邪伏膜原而在气分,需先以辛凉微散之剂解之。但有时“半日一日之间,寒虽轻
而热忽转重。此蕴伏膜原之暑湿,从中而作。固当辨其所传而药之。”若暑湿之邪“传
二肠则伏邪依附糟粕,即……苦辛通降,从大便而解。解后,暂用蒿芩清胆汤,清利三
焦,使余邪从小便而解。”[39]
观俞氏用蒿芩清胆汤的四证,可发现其中三证都与“暑邪”有关。三证为:1、风寒
疟深,表寒去而伏暑外溃者;2、暑疟;3、伏暑伤寒,邪传二肠,苦辛通降后尚有余邪
者。“暑邪”有什么特点呢?俞氏自言:“暑必夹湿”,因此,蒿芩清胆汤的主要功用
特点也就跃然而出,即:清少阳之热且利湿。还有一证我们也不能说与湿无关,从其症
状即可看出。如:“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此证既说明邪犯少阳之腑;又说明此
为热夹湿之证。
蒿芩清胆汤方中,用青蒿芳香辛凉,有舒发升散之功,能宣疏少阳之邪热;黄芩苦
寒,能直清胆经之火,一清一宣,共为君药。竹茹、 半夏清化痰热,陈皮、枳壳宽胸畅
膈,和胃降逆,并为臣药。赤茯苓、碧玉散清利湿热,导邪从小便而出,作为佐药。如
此配合,使少阳热邪得清,湿邪得除,气机通畅,诸证得愈。
此方实为治疗少阳胆经湿热痰阻而设。对于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
苦水或呕吐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等,凡见上证,投之无不效。可谓传世
之良方。

5.1.5 柴胡桂姜汤
此方原载于《金匮要略》。俞氏用作和解偏重温通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
柴胡二钱至三钱 川桂枝钱半 干姜钱半 清炙草一钱 花粉三钱至四钱 生牡蛎二钱
黄芩一钱 阴阳水四碗,分二次煎。在《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风寒疟》
里应用了此方。风寒疟深者,乃由伏暑重感冷风而发。故“初起寒多热少,肢冷胁痛,
渴喜热饮,饮即吐涎。”治疗“宜与柴胡桂姜汤,和解温透。”此证为少阳寒热而偏于
外寒,内有痰饮。故方中柴胡、黄芩宣透清热,和解少阳,牡蛎化痰开结,花粉清热生
津止渴,桂枝、干姜温散寒邪、温化痰饮,甘草调和诸药,共同达到和解少阳,温散寒
饮的功效。此方《金匮要略》用于治疗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其药物组成是相同
的,不同的是剂量。仲景用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而俞氏则用,柴胡二至三
钱、桂枝钱半、干姜钱半,显然三味药之间的比例是不同的,说明俞氏更注重于温透,
而不是和解,因为所治主证是外有寒而内有饮二两。
40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5.1.6 柴平汤
此方为俞氏经验方,和解偏重温燥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川柴胡一钱 姜
半夏钱半 川朴二钱 清炙草五分 炒黄芩一钱 赤苓三钱 制苍术一钱 广橘皮钱半
鲜生姜一钱。在《通俗伤寒论》中,可见到有 4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
第一,湿疟。俞氏说:“暑必夹湿,当辨其……湿重于暑者为湿疟。” “湿疟初起,
寒热身重,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胸腹痞满,胃钝善呕,便溏尿涩,舌苔白滑厚腻,甚
则灰而滑腻,或灰而糙腻,舌边滑润。” “脉右弦滞,左沉弦细软。” “湿疟先与柴
平汤燥其湿。” [33]这实际是小柴胡汤与平胃散之合方,主治少阳证而兼有湿浊中阻者。
第二,食疟势缓而轻者。食疟通常由“饮食不节,饥饱不常,胃气受伤而成,”并
且“恣食瓜果油腻者独多。”证见:“胸满腹痛,嗳腐吞酸,噫气恶食,食即呕逆,寒
热交作。”舌苔和脉象:“舌苔白腻而厚,或黄厚而腻。”“脉右紧盛,或滑而有力。”
治疗“当分缓急轻重,势缓而轻者,只须柴平汤加莱菔子(二钱)拌炒春砂仁(八分),
小青皮(一钱),和解兼消。” [34]
第三,疫疟之瘴毒去,待芟其根者。此证之病因为“岚瘴蒸毒”。病症见:“瘴毒
初起,即身重迷闷,口喑不语。继即谵语狂言,或寒微热甚,或寒甚热微,胸痞腹满,
舌苔灰腻满布,或白厚而腻。”其脉象为:“右寸伏,两关弦滑者,此由天气炎热,山
气霉蒸,猝中岚瘴之毒也。”治“瘴毒先……宣窍导痰,以醒其神;继……辟瘴解毒,
[40]
以除其疟;终用柴平汤合除疟胜金丸,化湿泄热,以芟其根。”
第四,疫疟之水毒解,待截其疟者。此证之病因为“阴水蕴毒”。俞氏叙述其证为:
“水毒初起,寒重热轻,胸膈满痛,揉按则漉漉有声,干呕短气,或吐清水,甚则腹痛
便泄,肢冷足肿,腰重尿少,舌苔白润,或舌尖边惧黄,中挟一段白色。”脉象为“双
弦而缓,甚则弦迟者,此由水气郁遏,阳气受困,内伤阴凝之毒也。”治“水毒,先……
化气利水,以解阴毒;继与柴平汤加炒常山(二钱)、草果仁(八分),温中涤涎,以
截其疟。” [40]
柴平汤所治四证,均与湿浊或阴冷有关。所以,除和解外,温燥是此方重点。方中
柴胡、黄芩合用,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苍术、厚扑、半夏三味药性辛、苦而温,
辛、苦则能燥湿化解湿浊,温则能祛寒以消阴冷;用一味橘皮理气通畅气机;赤苓利水
渗湿,使湿浊能从小便而走;生姜和暖脾胃;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和解偏重温燥之功显
而易见。

5.1.7 新加木贼煎
此方为俞氏和解偏重清泄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木贼草钱半 淡香豉三
钱 冬桑叶二钱 制香附二钱 鲜葱白三枚 焦山栀三钱 粉丹皮二钱 夏枯草三钱
淡炙草五分 鲜荷梗五寸。在《通俗伤寒论》中,可见到有 3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
第一,风寒疟深,表寒去而伏暑外溃者。此证的详细病因、病症和舌苔脉象已在“蒿
芩清胆汤” 方中有了论述,即“夏伤于暑,久伏阴分,至深秋重感冷风,新邪引动伏邪
而发疟”,是谓“牝疟”。治疗宜先与和解温透之方,若服后,表寒去而伏暑外溃,热
[32]
重寒轻者,则可用新加木贼煎清泄之。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41

第二,伏暑伤寒,邪伏膜原而在气分者。伏暑伤寒的详细病因、病症和舌苔脉象已
在“蒿芩清胆汤”方中有了论述。“新加木贼煎”是邪伏膜原而在气分之时,首先应当
使用的方剂。其“辛凉微散以解外,外邪从微汗而解,暂觉病退。”[39]
第三,黄耳伤寒,表解痉止,少阳相火犹盛者。 “黄耳伤寒”是指“风温时毒,先
犯少阳,续感暴寒而发,乃太少两阳合病,状类伤寒。以其两耳发黄,故见形定名曰黄
耳伤寒。其病多发于春令。”太少两阳合病,可见“发热恶寒,脊强背直,状如刚痉,
两耳轮黄,而耳中策策作痛。继则耳鸣失聪,赤肿流脓,舌苔白中带红,继即纯红起刺”
的症状和舌象,以及“左浮弦,右浮数”的脉象。治疗“法当内外兼施。内治……辛散
风寒以解表。表解痉止,少阳相火犹盛,耳中肿痛者,继与新加木贼煎去葱白,加连翘、
牛蒡(各二钱)、大青(三钱)、生绿豆(一两)、杜赤豆(四钱、二味煎汤代水),
辛凉解毒以清火。”[41]
以上三证可以说都是太阳、少阳合病之证。第一、二两证甚至可以说从病因到病症
几乎完全一样,属于伏暑之邪潜伏于里,在外来风寒的引发下而发病。而第 3 证虽也有
热邪,但却是风温时毒毒侵犯少阳,出现了“两耳轮黄,而耳中策策作痛,继则耳鸣失
聪,赤肿流脓”的症状,因为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
方中所用木贼,《本草求真》云:“形质有类麻黄,升散亦颇相似,但此气不辛热,
且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所以,俞氏的“新加木贼煎”用木贼疏散少阳风热,
以解“两耳轮黄,而耳中策策作痛。继则耳鸣失聪,赤肿流脓”的症状。同时有桑叶配
合,疏风清热,清凉明目,共同去应该具有的两目眼眵多,多泪等症状。再配以豆豉、
葱白发散表寒,以使太阳、少阳之邪能从腠理外达皮毛而解。另外,山栀归三焦经,夏
枯草归肝胆经,丹皮归肝经,三药清热泄火,消除少阳伏暑里热。香附归肝、三焦经,
故能疏通三焦之气机;又有荷梗以配合,上下贯通无阻。最后一味甘草调和诸药。全方
紧密合作,和解而又偏重清泄少阳之伏暑或温热。

5.1.8 柴胡白虎汤
此为俞氏和解偏重清降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川柴胡一钱 生石膏八钱
研 天花粉三钱 生粳米三钱 青子芩钱半 知母四钱 生甘草八分 鲜荷叶一片。在
《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暑湿疟》里应用了此方。
暑疟的脉证在“蒿芩清胆汤”方中已作了详细阐述,治疗当先用蒿芩清胆汤清其暑。
暑热化燥者,则用柴胡白虎汤清其燥。此方俞氏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柴胡和黄芩,
以及天花粉和鲜荷叶而成。方中仍然是用柴胡、黄芩宣透清热,和解少阳以除疟,白虎
汤功在清热生津,所以,暑热有燥者正对其证。天花粉苦、微甘、寒,专治热病热邪伤
津,口干舌燥、烦渴等,所以,配合白虎汤既清热降火,又生津止渴。鲜荷叶味苦、涩,
性平,能清暑利湿。俞氏说过“暑必夹湿”所以,尽管出现了燥象,暑热已化而为燥,
但湿可能尚存或再生,故定要有荷叶等清暑利湿之药合于方中。如此,则全方共奏和解
少阳,清热生津之功效。

5.1.9 柴胡陷胸汤
42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此方为俞氏和解兼开降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柴胡一钱 姜半夏三钱 小
川连八分 苦桔梗一钱 黄芩钱半 瓜蒌仁(杵)五钱 小枳实钱半 生姜汁四滴分冲。
在《通俗伤寒论》中,可见到有 5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
第一,表寒证,邪转入少阳,而证重者。表寒证,邪转入少阳,而证轻者之症状,
前“柴胡枳桔汤”部分已述及。但若症状较重,如:胸满胁痛,口苦善呕等,则应该选
用柴胡陷胸汤。所谓证重者,实际是痰热结胸证,俞氏用小柴胡与小陷胸之合方。
第二,大伤寒,邪传少阳之腑,已成小结胸者。如前所述,邪传少阳之腑当以蒿芩
清胆汤和解兼清。但“如服一剂或二剂后,呕吐虽止,而寒热未除,胸胁尚痛,膈满而
闷,已成小结胸者,治以和解兼开降法,柴胡陷胸汤主之。”[31]
第三,湿疟,以燥湿之剂去其湿后,胸膈满痛者。湿疟之证已在“柴平汤”部分论
述。但“湿去而热多寒少,胸膈满痛者,则以柴胡陷胸汤宽其胸。”[33]湿虽去但热未清,
热伤津成痰,痰热阻于胸中,故用本方化痰热,宽其胸。
第四,夹痞伤寒重者。其病因、病症均在“柴胡枳桔汤”部分作了叙述。关于治疗,
俞氏的原话为:“若胸膈不宽,寒热似疟者,……重则柴胡陷胸汤”[38]。病机的重点仍
然是痰热阻于胸膈,亦即所谓夹痞伤寒重者。
第五,夹痛伤寒。此证的病因为:“素有肝胃气痛,外感风寒,触动而发”。所见
症状为:“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胸脘满痛,恶心吐酸,或两胁痛,或腹胀痛,或少腹
痛”。应有舌脉为:“舌苔白滑,或黄白相间,或灰白不燥,甚或黄浊。左浮紧,右弦
急,或浮或沉,甚则沉弦而涩,皆伤寒夹痛之候也。”治疗“先当理气发汗,去表邪以
止痛。表邪去而痛不止者,必有凝痰伏饮,或有宿食淤血,当明辨病根,细审部位以施
治。胸引两胁串疼者,属痰气互结,初用柴胡陷胸汤加乳香、没药,和解郁结以住痛”。
[42]
本方所治证为伤寒兼痰瘀互结所致的痛证,故运用时要加乳香、没药以止痛。
总结以上五证,可知使用柴胡陷胸汤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少阳之证。
第二,胸膈痞满,按之则痛。而且五证中有二证为:“轻则柴胡枳桔汤,重则柴胡陷胸
汤。”还有一证为:“邪传少阳经证,……柴胡枳桔汤主之。”“邪传少阳腑证,……
已成小结胸者,……柴胡陷胸汤主之。”说明柴胡陷胸汤的“胸膈痞满”已经不仅仅是
感觉到满,而且是满到了怕人手碰的程度。其较柴胡枳桔汤证为重是显而易见的。针对
这两个主要条件,该方必以“清热化痰、宽胸开膈、和解少阳”为其目标。
我们看一下此方中的药物,就会发现俞氏药证的配合是多么地科学、合理。除了柴
胡和黄芩仍旧是疏解少阳之邪和清除郁热外,为了对付较为严重的“胸膈痞满”,用栝
蒌 清热化痰,枳实理气化痰,通胸膈之痹;用半夏降逆化痰,蠲胸膈之痞;用桔梗开宣
化痰,散胸膈之满;再用黄连泻热降火,专除心下之痞;以生姜汁和胃。全方或上或下,
或辛或苦,“胸膈痞满”何能不除?再看用药之轻清,剂量之小,体现了俞氏“以轻取
胜”、“轻可去实”的用药思路,以轻宣之品,屡起沉疴。这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1.10 大柴胡汤
此方原载于《伤寒论》,为俞氏和解兼轻下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柴胡
二钱 姜半夏钱半 小枳实钱半 鲜生姜一钱 黄芩钱半 生赤芍一钱 生锦纹六分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43

大黑枣二枚(去皮)。与仲景原方相比,药味相同,但大黄的剂量明显明显减少,且芍
药俞氏明确用赤芍,更加体现了俞氏以和解为主下为辅的“轻下”思想。在《通俗伤寒
论》中,可见到有 5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
第一,大伤寒,所谓大伤寒指的是立冬后所感受的风寒。邪传少阳腑证,又渐结于
中焦阳明者。有关“邪传少阳腑证”的脉证已经在“蒿芩清胆汤”和“柴胡陷胸汤”部
分进行了详细论述。大柴胡汤是用于服用“柴胡陷胸汤”后,“胸痛膈闷虽除,而寒热
仍发,腹满而痛,便秘尿赤,此少阳上焦之邪,渐结于中焦阳明也。当以和解兼轻下法,
大柴胡汤去姜半夏,加川朴(一钱)、风化硝(一钱)治之。”本方实际是用于治疗少
阳证兼阳明轻证。
第二,大伤寒,邪传阳明胃腑,病少阳阳明者。俞氏曰: “邪传阳明胃腑,其证甚多。
以水谷之海,各经皆秉气于胃也。”所以,若病在少阳阳明,则见:“热结膈中,膈上如
焚,寒热如疟,热重寒轻,心烦懊恼,口苦而渴,大便不通,腹满而痛,舌赤苔黄,脉
右弦大而数,左弦数而搏。此仲景所谓误发汗而利小便,胃中燥烦而实,大便难是也。
轻则和解兼攻下法,大柴胡汤主之。……”[31]俞氏用大柴胡汤基本是承接了仲景的学术
主张。
第三,大伤寒,邪传阳明胃腑,病太阴阳明者。病在太阴阳明,其证有二。一为肺
胃合病,一为脾胃合病。大柴胡汤主要用于前者。“若其人素有痰饮,适患伤寒,不先
解表,或发汗不透,而反下之,阳气内陷,心下因硬,从脘至少腹,坚痛拒按,申酉时
小有潮热,但头上微汗出,不大便五六日,渴不引饮,舌燥苔白,脉右沉弦而紧。此水
与郁热,互结在胸脘胁肺胃之间也,法当急下停饮,……若复往来寒热者,先以大柴胡
汤,加煨甘遂(五分)和解以微下之。”[31]这是运用大柴胡汤的变证,即水饮与郁热互
结,故应用时要加甘遂,加减临时变通。
第四,痰疟,痰在膜原,需要和解兼下者。“痰在膜原”的脉证已在“柴胡达原饮”
部分论及。痰在膜原,而与柴胡达原饮和解三焦后,则应“继与大柴胡汤加槟榔(三钱),
和解兼下,痰除则疟自止”。[28] 此为痰在膜原之证,当分步论治。
第五,夹痛伤寒,需缓下痰饮以除根者。在“柴胡陷胸汤”部分论述了“素有肝胃
气痛,外感风寒” ,治疗拟“理气发汗,去表邪以止痛”。“表邪去而痛不止者,”若
“胸引两胁串疼者,属痰气互结,初用柴胡陷胸汤加乳香、没药,和解郁结以住痛”;
“继用大柴胡汤送下控涎丹,缓下痰饮以除根。”[42]这也属于大柴胡汤的变化应用。
分析总结大柴胡汤证。第 1、2 两证显然是少阳、阳明合病,故少阳证外,尚有:“腹
满而痛,便秘尿赤”,“大便不通,腹满而痛”;第 3 证是痰饮结在胸脘胁肺胃之间,
故有少阳之“申酉时小有潮热,但头上微汗出” ,又有“心下因硬,从脘至少腹,坚痛
拒按,……不大便五六日,渴不引饮”;第 4 证是痰阻于膜原,故有“胸膈痞满,心烦
懊恼,头眩口腻,咳痰不爽,间日发疟”;第 5 证是痰气互结于肝胃两胁,故有“胸引
两胁串疼”。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大柴胡汤的应用指征:第一,要有少阳证,如“寒
热如疟”,“胸膈痞满”,“胸引两胁串疼”等。第二,要有实证,无论是大便秘结、
44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痰、痰饮还是痰气,如“腹满而痛,便秘尿赤” ,“大便不通,腹满而痛”,“不大便
五六日,渴不引饮”,“胸膈痞满,……咳痰不爽”,“胸引两胁串疼”等。
根据以上症候特点,大柴胡汤以和解兼下为其功用。方中柴胡、黄芩合用,和解清
热,以除少阳之邪;大黄、枳实泻阳明热结;芍药缓急止痛;半夏配合黄芩以和里,生
姜配合柴胡以解表;大枣、生姜配合调和营卫和诸药,共奏外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

5.1.11 小柴胡汤
此方载于《伤寒论》。为俞氏和解兼益气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川柴胡
一钱 姜半夏一钱 东洋参八分 清炙草六分 青子芩一钱 鲜生姜八分 大红枣二
枚。与仲景原方相比,补气之人参用量很少。这反映的俞氏对少阳病的理解,与仲景和
解少阳,对少阳病证的理解是有区别的,俞氏更注重和解,补气只是尊经之旨,体现承
用宗仲景之组方大意而已。在《通俗伤寒论》中,可见到有 5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
第一,风寒疟浅者,疟发寒热并重,病势转轻者。疟之“寒多热少”以及“寒热并
重”分别用“柴胡枳桔汤”和“柴芩双解汤”治疗的因、证,已经在前面讨论过。而“小
柴胡汤”是在寒疟寒热并重,以重剂“柴芩双解汤”和解后,病势转轻时使用的方剂。
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俞氏与仲景是不同的。俞氏将小柴胡汤作为和解益气这方,
多用于少阳证较轻而兼有气虚者。
第二,食疟势急而重,或吐或泻逐邪以后者。食疟之因、证、舌脉如“柴平汤”部
分所述。若“势急而重,脘腹刺痛胀闷者,必先……或吐或泻以逐之。继与小柴胡汤益
气以和解之。”[34]
第三,行经伤寒。俞氏引《伤寒折衷》云:“冲脉为血之海,即血室也。男女皆有
此血气,亦均有此冲脉。冲脉得热,血必妄行。在男子则为下血谵语,邪气传入正阳明
府也。在妇人则为寒热如疟,邪随经而入也。皆为热入血室,逼血下行,夹热而痢。是
热入血室,男女皆有之也。”这是病因。证治为:“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
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除此之外,还可出现“胸胁下满,如结胸状” ,
“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俞氏还引《伤寒折衷》“……
妇人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小柴胡汤加生地、丹皮、桃仁” 。又
引陶节庵云:“妇人……若经水适断,续得寒热,其血必结,故用小柴胡汤加丹皮、红
花、桃仁。若阳明热入血室,此男子蓄血之症,……阳明下血谵语,胸膈满如结胸,夜
[43]
则如见鬼,此为热入血室,小柴胡汤。” 说明俞氏对热入血室一证是同意前贤的观点,
运用小柴胡汤。
第四,伤寒转痉。俞氏分析病因曰:“痉者,强直反张之象。以其筋肉牵引,身体
强直也。伤寒有变痉病者,项背强是也。太阳中风,重感寒湿则变痉。或太阳病发汗太
多因致痉。余谓痉即脑筋病也。”又引吴鞠通曰:“痉证必兼风而后成。风为百病之长,
六淫之邪,皆因风而入,其强直、背反、瘛疭之状,皆肝风内动为之也。”俞氏又引《此
事难知》描述少阳痉病证为:“若往来寒热,或左右一目斜牵,或左右一手搐搦,脉弦
数者,少阳痉也。”治疗上,“少阳痉,往来寒热,或一目斜牵,或一手搐搦,小柴胡
加防风汤。”[44]这是少阳变证的治疗。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45

第五,伤寒劳复。“大病瘥后,血气津液未平复,余热未尽,若因劳动,再发热为
劳复。” “劳复”的症状为:“身发热,肢体疲倦,懒于言语,或自汗出,神志虽清,
沉迷欲睡,饮食无味。”舌脉为:“舌红淡,或微有白苔” 。“凡劳后发热,在表脉浮,
在里脉沉,气弱脉细。”劳复的治疗,“大凡热在表者,脉浮,宜汗解。热在里者,脉
沉,宜下解。小柴胡汤,随证增损和解之,或濈然汗出而解,或战而汗解” 。[45] 伤寒
劳复用小柴胡汤可以看作是俞氏对仲景学说的又一发展。
综合俞氏小柴胡汤应用五证,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小结:
一是关于病理与症状。少阳证邪在半表半里,往来寒热是典型症状。无论是因风寒
转入少阳者;饮食伤及肠胃者;妇人或男子热入血室;还是少阳痉病者等,都一概会出
现这一特征性症状。邪在少阳易产生郁火。因为从六经角度认识,少阳经内藏少火,主
持着人体正常生升之气,条达舒展是为常。有学者认为,“太阳是阳之最外,称巨阳;
阳明是两阳合而盛大,称盛阳。而少阳之阳,是以三焦为道路,内而脏腑,外而腠理,
生发活动,对人体起着温煦长养的作用,它不亢不烈,犹如日之初生,故又称嫩阳、少
火,也叫一阳……。”又说:“少阳既是少火,又为游部,就必须条达通畅,不郁不结
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作用。一旦受邪,少阳不是郁就是结,郁则化火,结则烦满痞硬,这
[46]
就是少阳受邪后出现的两大病理特点。” 综观俞氏的小柴胡汤应用指征:“疟因风寒
转变者,……胸胁痞满……俟病势转轻,则用小柴胡汤”;“脘腹刺痛胀闷者,必先……
或吐或泻以逐之。继与小柴胡汤益气以和解之”;“阳明下血谵语,胸膈满如结胸,夜
则如见鬼,此为热入血室,小柴胡汤”等,都有“胸胁痞满”之郁结症。另外,少阳痉
证,尽管俞氏没有特别地提出这一症状,但不难看出,“或一目斜牵,或一手搐搦”也
是少阳气机、脉络条达不畅所致。
二是关于正气虚的问题。大多伤寒学者认为,少阳证本身就已存在正气虚,正不胜
邪,邪气才会从太阳而入少阳。《伤寒论》97 条云:“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明确提出了邪结少阳之柴胡证是在正虚邪陷的矛盾斗争中
形成的。伤寒由发热恶寒转变为往来寒热,这提示正气已不能抗邪于表而退居半表半里,
所以邪入少阳,就意味着正气不足而‘血弱气尽,腠理开’”。[46]这个观点具有代表性。
但俞氏并不这么认为,故少阳证的代表方并不是小柴胡汤。运用小柴胡汤应该是少阳证
兼有正气虚的病症。如:第 1 证:“疟因风寒转变者,则以柴芩双解汤,重剂以和解之。
俟病势转轻,则用小柴胡汤”。第 2 证:“脘腹刺痛胀闷者,必先……或吐或泻以逐之。
继与小柴胡汤益气以和解之” 。第 5 证:“大病瘥后,血气津液未平复” ,“肢体疲
倦,懒于言语,或自汗出” ,“凡劳后发热,……在里脉沉,气弱脉细”等,多是病的
后期,误治后或疾病的恢复期等正气已虚之证 。
三是小柴胡汤的方解。病理特点已经叙述清楚,治疗原则自然随之而立,即使用辛
开苦降、里清外透和扶正祛邪之法。方中柴胡轻清上升,宣透疏散,引邪外出;黄芩苦
寒,清少阳之火;配合柴胡,一散一清,以达“里清外透”之功。半夏为辛温之品,既
有辛散开结之力,又有降逆之功,故可消痞散结。同时既能帮助柴胡之辛开,又能帮助
黄芩之苦降,共同完成“辛开苦降”之任务。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益胃气,生津
46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而防邪入。全方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
为主,兼和胃气,病症迎刃而解。

5.1.12 柴胡四物汤
此方为俞氏和解兼补血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柴胡八分 仙半夏一钱 归
身一钱 生白芍二钱 条芩八分 清炙草六分 生地钱半 川芎七分。本方因未见俞氏
的具体应用,故从略。

5.1.13 加减小柴胡汤
此为俞氏和解兼通瘀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鳖血柴胡一钱 光桃仁三钱
归尾钱半 粉丹皮二钱 酒炒黄芩一钱 杜红花一钱 生地二钱 益元散三钱(包煎)。
在《通俗伤寒论》中,可见到有 2 处俞氏应用了此方。
第一,郁疟,需通其瘀者。郁疟“初病气郁,久必络瘀,甚则累及阳维,皆能酿变
疟状” 。其症状及舌象见:“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胸满胁痛,至夜尤甚,少腹胀满,
便溏不爽,舌色紫黯而润,或舌边紫而苔糙白。”脉“左弦而涩。弦为气郁,涩则血结,
此络瘀在肝,肝病善作寒热也。”治疗“初疏其气,继以加减小柴胡汤痛其瘀,气血调
[35]
畅,寒热自除。”
第二,夹血伤寒之热结血室者。如果“内伤血郁,外感风寒,或脱衣斗殴,触冒冷
风,又或跌扑打伤,一时不觉,过数日作寒热,状似伤寒。”由此而病夹血伤寒。“夹
血伤寒”其证为:“头痛身热,恶寒烦渴,胸胁串疼,腹有痛处不移,或少腹痛甚,手
不可按,乍寒乍热,夜有谵语,甚至昏厥不省,少顷复苏,苏后或变如狂,剧则疼极发
狂”。舌苔与脉象:“舌色紫暗,扪之滑润,或深紫而赤,甚或青紫。”脉“左紧而涩,
右多沉弦,总宜弦强,最忌细涩。”此证当“活血解表为先。……次下瘀血。……若少
腹痛剧,寒热如疟,夜则谵语如见鬼者,热结血室也,加减小柴胡汤以去邪通络。”[36]
加减小柴胡汤本为内有瘀血,而少阳不和而设。故和解兼通瘀乃为其主要功效。方
中和解少阳、清热去火仍是柴胡、黄芩两味药物。但柴胡是“鳖血柴胡”,既宣畅气机
之通道,又疏通血络之道路。黄芩是“酒炒黄 芩”,酒亦活络化瘀,以疗内外之伤。故
两味药能更针对此一证也。另外,桃仁、红花两药活血化瘀;而久瘀必生热,故又用丹
皮、生地两药清热凉血,同时又可化瘀;再加当归,补血活血,使通血活血化血而不伤
血。最后,用益元散导热从小便而出,开通邪去之路。全方配伍合理,功效显著。

5.1.14 柴胡羚角汤
此为俞氏和解偏重破结法之方剂。其药物组成及剂量为: 鳖血柴胡二钱 归尾二钱
杜红花一钱 碧玉散三钱(包煎) 羚角片三钱(先煎) 桃仁九粒 小青皮钱半 炒
川甲一钱 吉林大参一钱 醋炒生锦纹三钱 临服调入牛黄膏一钱。在《通俗伤寒论“伤
寒夹证·夹血伤寒” 》里应用了此方。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47

“夹血伤寒”的症状及舌苔脉象在“加减小柴胡汤”部分已作过论述。病人若“甚
则昏厥不省,一苏转痉,便闭腹胀,剧则如狂者,热瘀上冲心胞也,柴胡羚角汤以破结
逐瘀。”
此方和解之外,重在破结,所以,方中所用柴胡仍与“加减小柴胡汤”一样为“鳖
血柴胡”。川甲有软坚散结功能;青皮亦可散结消滞,共同完成破结逐瘀任务。羚角、
牛黄功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相互配合以息“热瘀上冲心胞”而致之痉。桃仁、红花
两药活血化瘀;归尾补血活血,这一组为活血而设。大黄清热泻火解毒,同时也有活血
化瘀功效。碧玉散多用于清解肝胆郁热及暑湿,所以,可以引导淤积之邪气从下而解。
破气散结恐伤人正气,故有一味吉林大参以维护正气。全方如此合作,正不伤而结可散,
热可清而痉可止。另外,俞氏治妇人温病热结血室证,症见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则
昏厥,舌干口臭,便秘溺短等危象,其药量之轻,药性之清,而病者服之霍然若愈。因
此,俞氏认为治病贵在对症下药,只要药证相符,轻剂可愈重病,若药证不投,药愈重
而病愈深。可谓经验之深,令人折服。
总之,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感邪有轻重,体质有强弱,病状有差异,俞根初以其丰
富的临床经验,在六经证治六法中,更善于运用和法。他条列治法,寒温互用,补泻兼
施,运用经方,不拘一格,和解剂十四方,达到了方方切用,法法灵活的境地,已远远
超出了少阳病本身的治疗范围。不仅应用于伤寒病邪传少阳、瘟疫病邪伏膜原、温热病
邪留三焦、以及疟疾等外感病,而且也广泛应用于内伤疾病,如肝胆不和、肝脾不和、
肠胃不和、表里不和、三焦不和、升降失和以及在少阳病证基础上出现的偏寒、偏热、
兼痞、积滞、血虚、气虚、血瘀、热结血室等杂病。大大发展了和解法原有的应用范围,
其对少阳病证治的研究,由此可见一斑。
纵观俞氏所用和解少阳方剂,用小柴胡汤原方的只有 5 处,且与仲景适应症不完全
相同,而其余 33 处皆为用柴胡、黄芩二味和解少阳为主药。这主要是缘于对小柴胡汤组
方的理解,可以认为这是对仲景方的发展。所谓宗仲景法而不泥其方。针对性与灵活性
很强。如“少阳宜和,轻则生姜,重则柴胡、黄芩;浅则木贼、青皮,深则青蒿、鳖甲。
而阴阳水为和解之通用。”而且俞氏用药也是少而精,药味都在 7-10 味之间,大多是八
九味,集中体现了绍派伤寒的用药特色。
值得一提的还有三焦用药法,也是与少阳病证治相关联的。“三焦用药法 上焦主胸
中、膈中。橘红、蔻仁是宣畅胸中主药;枳壳、桔梗是宣畅膈中主药。中焦主脘中、大
腹,半夏、陈皮是疏畅脘中主药;川朴、腹皮是疏畅大腹主药。下焦主小腹、少腹,乌
药、官桂是温运小腹主药;小茴、橘核是辛通少腹主药。而绵芪皮为疏达三焦外膜之主
药,焦山栀为清宣三焦内膜之主药,制香附为疏达三焦气分之主药,全当归为辛润三焦
络脉之主药。”

5.2 蒿芩清胆汤的现代研究
从古到今,研究伤寒论的著作与论文,多得无法统计,对《伤寒论》“和法”作专
门研究者亦不少,在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互联网上找到从 1949 年到 2005 年
48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共 300 多篇有关“和解法”与“和解方”的论文,涉及到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等各个
方面。
实验研究方面,主要是对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进行药理研究,如柴胡的药效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镇静、镇痛、抗炎、解热、降温、镇咳作用;有利胆、抗脂肪
肝、抗肝损害的作用。柴胡甙能兴奋离体平滑肌,降低血压,减慢心率,能增加蛋白质
合成和增加肝糖元的作用。尚能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大量临床证实、柴胡的治疗范围涉
及热胜病、肝胆病、关节病变以及呼吸、泌尿、胃肠、神经、血管等多种疾病。尤其对
多种发热、慢性肝病、疟疾、月经病最为多用。
限于篇幅,现就俞氏的传世之方,蒿芩清胆汤的现代研究总结如下。
临床研究比较多的是发热。刘某[47]以本方为基本方药治疗夏秋季节的外感发热 100
例,总有效率为 95%。孙氏[48]也用本方治疗夏季高热 56 例,痊愈 43 例,占 76.8%;有效
11 例,占 19.6%。黄氏[49]以本方加减治疗外感发热 48 例,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胆囊炎、
泌尿道感染、肠伤寒、恙虫病等,总有效率为 91.7%。金氏[50]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功能性低
热 56 例,低热均在半年以上,长则数年,体温在 37-38 度之间波动。结果痊愈 47 例,
[51
好转 7 例,无效 2 例。黄氏 ]用本方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37 例,并与同期单纯西药
治疗的 36 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治疗组总有效率 97.29%;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瞿氏[52]用本方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并与雷尼替丁组对照,表明本方在改善胃痛、嗳气、胀满、呕吐等临床症状上均优于对
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3.9%;对照组为 71.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王氏[53]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发热期相当于温病中的邪在少阳,可用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该病 5 例,其中显效 3 例,
有效 1 例,无效 1 例。庄氏[54]用本方加减治疗抗菌素疗效不明显的咳嗽型肺炎 55 例,总
有效率为 93.94%。王氏[55]认为女更年期头面烘热等症,也多因肝胆郁热所致,运用本方
治疗疗效较好。倪氏[56]用本方治疗盗汗症,认为盗汗亦有属于湿郁痰阻所致者。王氏[57]以
清利三焦湿热、行气止痛为主,用本方治疗辨证属于湿热内郁,弥漫三焦型急性阑尾炎
42 例,总有效率为 92.8%。李氏[58]应用本方加味治疗胆石症 60 例,肝郁气滞者加柴胡;
口苦恶心,大便干结加大黄;黄疸较重者加龙胆草、车前子、茵陈。治疗 60 例中有 44
例从大便排出结石,经B超检查完全排出结石者 46 例。朱氏[59]用本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 35 例,总有效率为 85.7%。杨氏等[60]用本方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高热 16 例,3 帖
体温降至正常者 13 例,另有 3 例,用药 5 帖体温降至正常;各项检查指标逐渐恢复,血
沉一般在 5 帖后开始下降,半个月左右降至正常。不仅如此,在 2002 年SARS的中医治疗
方面,运用本方治疗SARS的高热缠绵不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61]因而有人[62]对蒿芩清
胆汤的抗菌、抗内毒素作用的机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方在体外有明显的抗菌
作用,不但对革兰氏阴性菌,而且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同时还有较强
的抗内毒素作用。提示其治疗发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及消杀细菌,减少外源性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能力来实现的。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49

5.3 蒿芩清胆汤的应用体会
根据笔者在澳大利亚的初步临床经验,用和解法治病的病例较他法多,尤其是运用
伤寒的小柴胡汤加减及俞氏的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各种澳洲的常见病症,疗效也不错。
现把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的治则及遣方用药作一比较。
仲景小柴胡汤配伍中最有特色是柴胡、黄芩二味。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与
清解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之邪得以外透;黄芩苦寒,清泄少阳之热。
柴胡、黄芩合用,清泄胆热,为本方的主药,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
俞氏蒿芩清胆汤主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中阻之证。证见寒热如疟,寒轻
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吐黄涎,胸胁胀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
数而弦。其病位与小柴胡汤类似,均在少阳。病在少阳,法当和解,但此证还有湿热痰
浊中阻。这是因地制宜而立法,俞氏生在绍兴,地处江南,气候温暖多湿,其病自与仲
景中原寒燥者不同。俞氏继承了仲景和解之法,又吸取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叶天士在
《温热论》中云:“再论气病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
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认为:“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又“足少阳胆与足少
阳三焦合为一经”。故将小柴胡汤与温胆汤加减合方,创制蒿芩清胆汤。方中柴胡易为
青蒿,因“青蒿清脑透络,从少阳胆经引邪外出。虽较疏达腠理之柴胡力缓,而辟秽宣
络之功比柴胡为优”;青蒿配黄芩既能和解少阳,同时能祛湿;温胆汤中枳实易为枳壳,
因枳壳下气宽胸之力强,更符合三焦气机不畅之病机;加碧玉散,有清利肝胆湿热之功;
去小柴胡汤中的人参、大枣、生姜,恐其性温助湿化热之弊。现代研究,蒿芩清胆汤常
用于胆囊炎、黄疸性肝炎、湿热性胃炎、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等属于少阳热盛,湿热痰
浊中阻等病症。
澳大利亚是位居于南半球的一个大岛,当地居民多聚居沿海一带地区,气候与中国
江南天气有共同点,澳洲居民的饮食嗜好偏于肥甘厚味及茶酒,常见病多与湿、痰、热
有关。澳大利亚与浙江绍地区气候及人群生活习惯比较,有很多相同或相近之处。澳洲
的气候属于海洋气候,当地居民多聚居于沿海东岸。在春、夏两季,天气颇为炎热,而
且受到海风带来的湿气,平均气温介于华氏 24~40 度,所以湿热病是常见病。通过长期
观察,我认为澳洲居民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也是导致湿热及痰热病证的重要因素。
根据报道,2001 年澳洲有一百三十万人有每天喝酒的习惯,六百二十万人每周喝一次酒,
平均每人每年喝 7.8 公升的纯酒精,95 公升啤酒或,19.7 公升葡萄酒。(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 2002)。此外,澳洲是一个地大人少的国家,有许多
牛羊牧场,因此,有充足、大量的牛肉、羊肉、奶酪、黄油及奶油供应。澳洲人的饮食
习惯偏于肥甘厚味,与浙绍相似,容易生湿,生痰,郁而化热,导致湿热蕴结。俞根初生
于浙江绍兴,地处温湿,积累了这方面的治疗经验。
笔者常用俞氏的蒿芩清胆汤化裁治疗一些常见病,每有很好的疗效。
50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5.3.1 眩晕(高血压病)
眩晕之因有多种,有风火痰虚之别,立法遣方须辨四者之轻重。若兼湿(痰)热者,
一般多选用温胆汤、半夏天麻白术汤化裁。笔者认为温胆汤虽有祛痰化湿之功,但清化
湿热之力稍嫌不足;半夏白术天麻汤偏于温燥,有灼津成痰之弊,而蒿芩清胆汤有清化
痰热这功,无温燥之弊,能使清窍通畅,眩晕即止,适应症相比温胆汤、半夏天麻白术
汤则更加广泛。
患者,男性,45 岁。有高血压病史数年,平常以西药控制血压,近日因情绪波动而
症状加重。主诉为头晕目眩,甚则房屋旋转,胸闷泛恶,时作时止,纳谷不香,少寐,
口苦,苔黄腻,脉弦滑。证属痰热中阻,脾胃不和,清阳不升,复受阳扰。治宜清胆泄
热化痰。药用青蒿 15g、黄芩 10g、枳壳 10g、陈皮 6g、姜半夏 10g、竹茹 15g、茯苓 15g、
滑石 15g、泽泻 30g。5 剂后,眩晕即明显好减,呕泛亦止。效不更方,续服原方 7 剂,
诸症悉减,苔净脉平而病愈。
按:眩晕之因虽有风火痰虚之别,但临床只要与高血压病联系在一起,人们的习惯
思维,往往会从肝阳或肝阳夹痰等病机论治,然而,本案即是一个例外。从临床表现看
属于典型的痰热中阻证。治疗选方的思路是,拟用温胆汤,有祛痰化湿之功,但清化湿
热之力稍嫌不足;又拟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可化痰平肝潜阳,但偏于温燥,有灼津成痰
之弊,最后选用蒿芩清胆汤,芳香化湿,清化痰热,同时加用利水泄热药,使湿清痰化,
清阳通达,眩晕即止。

5.3.2 低热不退。
患者,女性,45 岁,2003 年 1 月患感冒,自服银翘散及板兰根冲剂等,感冒症状
悉除而遗留低热不退,午后明显,头重倦怠,恶心纳呆,胸脘痞闷,口苦,偶有咳嗽,
体温一般在 37.5~38.5o C,脉滑数,舌红苔黄腻。分析认为,时令夏季,暑必夹湿,暑
湿外袭内侵,而表邪易解,湿暑难清。治宜芳化清解暑湿。青蒿 30 g、黄芩 10g,姜半
夏、枳壳、竹茹各 10g,陈皮 10g,茯苓 12g,碧玉散(包煎)12g,芦根 15g,柴胡 10g,
秦艽 10g,荷叶半张。3 剂后,脘痞口苦顿减,原方再服 5 剂,热退诸症全除。
按:本案参照夏季热论治。夏暑当令,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人在气交之中;又夏
季多汗,阳气随汗而泄,易致体虚受邪,而羁留不退。本案虽是低热,但清之不去,因
湿遏热伏,惟有化湿透热外出。故治拟去湿为主,去热为辅。方用蒿芩清胆汤。方中重
用青蒿 30 g 以芳香化湿,配以柴胡、荷叶宣透暑热;黄芩、碧玉散以清泄暑热,佐秦艽
以退虚热。如此将治湿与治热的主次关系处理恰当,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5.3.3 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女性,38 岁,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一年多来病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主诉腹痛、腹胀、大便稀溏或粘液便,常因情绪紧张、劳累或食物不耐受等而导致症状
加重,有时晨起口苦。舌质偏淡,苔白微腻,脉缓。辨证属湿困脾土,兼脾虚肝郁,肝
脾不和之证。治拟蒿芩清胆汤与痛泻要方加减化裁。青蒿 15 g、炒黄芩 10 g、制半夏
10 g、赤茯苓 10g、枳壳 10 g、陈皮 6 g、防风 10 g、炒白术 10 g、炒白芍 10 g,炒苡
俞根初和法方药及应用研究 51

仁 10 g、五味子 10 g 太子参 10 g 白芨 10 g 红花 6g。以此为基本方,其间适当加


减,如腹痛明显,重用芍药至 20g,并加甘草 5g;粘液便明显加秦皮 10g;腹泻明显加炮
姜 10g;气虚明显加黄芪 15g 等。服药 1 月余,病情稳定,随访一年,未再发作。
按:肠易激综合征是澳大利亚的常见病,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情绪紧
张、饮食不调等因素有关,主要是导致结肠运动功能异常,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
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据估计,在澳洲消化系症状
的病人中,肠易激综合征约占 50~70%,多见于中青年,已被公认为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
理基础的疾病。笔者曾用蒿芩清胆汤与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数例病人,均取得较为满意的
疗效。具体应用时有二点体会。一是青蒿、黄芩与痛泻要方(全方)是治疗处方的核心
组成,青蒿与黄芩清化肠中湿热邪毒;痛泻要方扶脾疏肝,以期脾之升清,肝之条顺;
二是灵活加减,一般腹痛用芍药甘草汤;白芍用量加重;粘液便加秦皮;腹泻加炮姜;
便秘加熟大黄;气虚加黄芪;过敏性结肠炎加鸟梅、五味子,病程长则加白芨与红花。
另外,还有其它辅助治疗可以一并跟进,如应诱导病人解除紧张情绪、消除心理负担、
增强信心;生活有节;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冷过热的饮食,戒烟戒酒等。

5.3.4 不寐
患者女性,42 岁,银行职员,长期失眠,痛苦不堪,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睡不实,
易惊醒。并伴有内热阵作,五心烦热,晨起口苦,有时胁痛。面色潮红,舌苔薄黄,舌
质红,脉弦细。前医大多从阴虚论治,养心安神,疗效不显。现改从胆郁化热夹痰论治。
用蒿芩清胆汤加味。青蒿 10 g、黄芩 10 g、制半夏 10 g、竹茹 10 g、赤苓 10 g、滑石
(包煎)10 g、枳壳 10 g、陈皮 6 g、淮小麦 10 g、知母 10 g、酸枣仁 10 g、合欢皮
10 g。药服 7 帖后,症状进退并不明显,原方加炒山桅 6 g,继服 7 帖,开始见效,则始
终以上方为基本方稍作调整,前后服药近三个月,夜寐如常人,诸症悉除。
按:对于不寐的治疗,常法多是从心论治,本案说明亦可从胆论治。《素问·灵兰
秘典论》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决断”谓胆的判断,与人类的思维活动
紧密相连,七情或痰、湿、瘀等原因造成胆府“决断”失调,出现心慌、烦躁、疑惑、
多思、情绪不安,从而导致不寐。从本案的症状表现看,是属胆热扰心,心胆同病。治
疗要抓住主要矛盾,清化胆热,利湿化痰,看似未以安神为治,实际热除痰清,则心神
自宁。故方中只用酸枣仁、合欢皮佐以安神,而主要是用清化痰热,行气利湿之品以祛
其邪。这是治失眠的又一门径。
此外,蒿芩清胆汤还可用于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其病机多由于人体调节阴阳平
衡功能失调,证候与胆有关。胆的功能失常,胆气上逆,妨碍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行,
从而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与输布,致使冲任二脉不能相资,天癸渐竭,出现绝经期不同
证候。蒿芩清胆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胆热型,单获佳效。处方:青蒿、黄芩、茯苓、
半夏、枳实、竹茹、桑叶、菊花、白芍、牡蛎、郁李仁等。
蒿芩清胆汤还可用于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本病大多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畴,
胃脘痛由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所致,究其升降失调的原因,除脾胃本身功能失调之外,与
肝胆关系尤为密切。清代沈金鳌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故治胃痛以疏肝理气为法”。
52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肝气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胆汁返流上逆为病。肝木之横逆为因,胃气失降为果。笔者用
蒿芩清胆汤化裁加郁金、偏热加蒲公英;纳呆加炒神曲;胃酸过多加左金丸。处方:青
蒿 9g,黄芩、竹茹、赤茯苓、半夏、郁金、陈皮各 10g,碧玉散 10g(布包煎)。从肝胆论
治达到治愈胃病的目的,是符合“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堪称“和解胆经之良方”。
总之,俞氏的蒿芩清胆汤现代临床应用范围日渐广泛,且多疗效显著。通过大量的
文献检索,该方可以治疗胆石症、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性阑尾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小
几秋季腹泻、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亚急性甲状腺炎、呼吸系统疾病如
咳嗽型肺炎急性期、泌尿系统疾病如淋证、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性疾病。病位涉及上中
下三焦。所治病机不外湿热或痰湿之邪郁结胆或三焦,少阳枢机不利,湿热痰浊中阻。
其配伍精当,疗效卓著,而被公认为该方是俞氏的传世良方。
结语 53

结 语

综上所述,俞氏在学术上酌古通今,博采众长,对整理、发掘中医外感病的理论与
经验,进一步拓展治疗途径,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纵观中医学术界对《通俗伤寒论》的研究,从总体上研究或研究其四时感证之类的文章
比较多,而系统的、较长篇幅的研究其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目前尚未见有。因此,本研究
将以《通俗伤寒论》中对少阳病证及其和法的论述,十四首和解方的方药及其临床应用
为重点,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发展仲景学说。这是符合经典研究、
理论研究为临床服务这一研究趋势的。
总结俞氏“其立方,出入于辛散、透发、和解、凉泻、温补等五法”(何秀山先生
前序)本文虽就其中之和解一法做专题研究,但实际上其它四法亦参杂其中,足以体现
绍派伤寒的特点所在。
“绍派伤寒”是崛起于明清之际,盛行于清末明初间的一大学派。其派人才众,著
作多,影响大。实源起于张介宾,成长壮大于俞根初。在学术上既有异于崇尚仲景的一
般伤寒学派,也与吴门的温病学派迥然不同,显得别具一格。如辨证重温,施治主化。
绍派根据“吾绍地居卑湿”之地理特点,从实践中体会到,患时病者每多挟湿,故辨证
重湿,施治主化。这与效法仲景而习惯于辛温中佐以甘润的北方伤寒学派,是一个明显
的不同特点。辨证崇尚六经而又能结合三焦,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充实和发展了
六经辨证法,是绍派伤寒的贡献之一。用药轻灵朴实,制方精切不浮,注意拔动气机,
能于稳妥中起大证,而于平淡中见神奇,这是绍派伤寒在学术思想上的又一特点。还有
重视祛邪,强调透达等,对此俞、何诸公均有充分认识。故将研究俞氏的少阳病证及和
法置身于绍派伤寒大的学术体系中,则有浑然一体之感,可以认为是绍派伤寒研究之升
华。
54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俞根初原著.何廉臣校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要义》,上海六也堂书药局出版,1932,
P1.
[2]俞根初原著.何廉臣校订.《通俗伤寒论》后序,上海六也堂书药局出版,1932,P212.
[3]俞根初原著.徐荣斋校勘.《重订通俗伤寒论》,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P1.
[4]俞根初原著.徐荣斋校勘.《通俗伤寒论》何幼廉跋,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P234.
[5]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前言》,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3.
[6]刘祖贻、孙光荣.《中国历代名医名术》,中国古籍出版社,P1165—1168.
[7] 俞根初原著.何廉臣校订.《通俗伤寒论》,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1959,P134.
[8] 熊曼琪.《伤寒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年 1 月.
[9]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年 4 月,P152.
[10]李任先等.《中医诊断治疗学》,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 年 9 月,P53.
[11]段富津.《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年 10 月,P9.
[12]赵小青点校.《绛雪园古方选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P13.
[13]张仲景著,成无己注.《注解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年 4 月,P151.
[14]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四·小柴胡汤方》,(见曹炳章编篡,《中国医学大成》,
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90 年 10 月,ISBN7-80520-219-2,第三分册,P184.)
[15]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卷第一,少阳病证》,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P7.
[16] 朱肱.《类证活人书·卷四》,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P143
[17] 朱肱.《类证活人书·卷一》,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P34
[18]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第四卷。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五》,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P101
[190]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三,少阳脉证》(见曹炳章编篡,《中国医学
大成》,第三分册,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90 年 10 月,ISBN7-80520-219-2, P237.)
[20]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阳方总论》,(见曹炳章编篡, 《中国医学大成》,
第三分册,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90 年 10 月,ISBN7-80520-219-2 ,P299)
[21] 尤怡.《伤寒贯珠集·卷五·少阳篇》(见曹炳章编篡,《中国医学大成》,第三
分册,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90 年 10 月,ISBN7-80520-219-2, P368.)
[22]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辨少阳病脉证篇》,中国古籍出版社,1990, P109.
[23]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形层》,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5 月,P2.
[24]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病证》,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5 月,P7-8.
参考文献 55

[25]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脉象》,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5 月,P20.
[26]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舌苔》,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5 月,P23-24.
[27]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治法》,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2002 年 5 月,P29-31.
[28]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痰疟》,中
国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254.
[29]吴又可.《温疫论·原病》(见曹炳章编篡,《中国医学大成》,第三分册,岳麓书
社出版发行,1990 年 10 月,ISBN7-80520-219-2 ,P826)
[30]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暑湿疟》,
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252-253.
[31]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大伤寒》,中国古籍出
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209.
[32]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风寒疟》,
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252.
[33]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暑湿疟》,
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253.
[34]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食疟》,中
国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254.
[35]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郁疟》,中
国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257.
[36]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夹证·夹血伤寒》,中国古籍
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375.
[37]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表寒证》,中国古籍出
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126.
[38]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夹证·夹痞伤寒》,中国古籍
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406.
[39]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伏暑伤寒》,中国古籍
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293.
[40]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疟·疫疟》,中
国古籍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260.
[41]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黄耳伤寒》,中国古籍
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318.
[42]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夹证·夹痛伤寒》,中国古籍
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413.
[43]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临经伤寒》,中国古籍
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486.
56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44]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坏证·伤寒转痉》,中国古籍
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507.
[45] 俞根初原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复证·伤寒劳复》,中国古籍
出版社出版,2002 年 5 月,P550.
[46]王苹、纪立金.小柴胡汤和法之探析, 《中国医药学报》2002 年 17 卷第 4 期,P202-204.
[47]刘小青.蒿芩清胆汤治疗外感发热 1008 例,中国中医急症,1999,8(4):191.
[48]孙建军.蒿芩清胆汤治疗夏季热 56 例,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12(4):36.
[49]黄英颖,史志云.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外感发热 48 例,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
14(21):79.
[50]金维良,谷越涛.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低热 56 例,四川中医,1997,15(5):
28.
[51]黄烈生.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37 例,浙江中医杂志,2001,284—285.
[52]瞿敏.蒿芩清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 33 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学报,2000,(5):
12.
[53]王建军,王建勤.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5 例,河南中医,2001,12(5):
43.
[54]庄秋红等.蒿芩清胆汤治疗咳嗽性肺炎 55 例,黑龙江中医药,2001,(4):40
[55]王健康.蒿芩清胆汤治疗更年期头面烘热症 30 例,光明中医,2001,16(2):36.
[56]倪世美.蒿芩清胆汤治疗舌红无苔盗汗验案,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
(3):43.
[57]王桂技等.蒿芩清胆汤治疗急性阑尾炎 42 例,陕西中医,1995,16(11):484.
[58]李丽等.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胆石症观察,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14(5):69
[59]朱雪琼.蒿芩清胆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35 例,吉林中医药,2001,(6):26.
[60]杨家茂等.蒿芩清胆汤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高热,中医文献杂志,2001,(1):45.
[61]彭胜权.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5):
4.
[62]李鹏.蒿芩清胆汤的抗菌、抗内毒素作用研究,中医研究,2004,15(3)17 卷.
致谢 57

致 谢

衷心感谢导师付延龄教授三年来对我的精心培养及对本课题的悉心指导。他渊博的
专业知识、博大的胸怀、高尚的品格和严谨治学精神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衷心地感
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郝万山教授、陈明教授、和肖向如教授,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对
论文给予了很好的建议;感谢北京中医药药大学的领导、研究生部、基础医学院以及伤
寒教研室各位老师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我虽然加入了澳大利亚籍,但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酷爱中
医学,以致于我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习中医。正因为如此,我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结
下不解之缘,在这熟悉的校园里,完成了我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业。我将深爱着北京
中医药大学,我所取得的中医成绩凝结着大学各位老师的心血,今天我将以母校为荣,
明天我将在异国他乡,宣传中医,宣传北京中医药大学,宣传我的母校;用我的所学,
服务社会,回报母校。在海外中医药教育、医疗市场留下一位北中医大人的足迹;同时
也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还要感谢我的先生对我学业的理解与支持。在家人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下,使我
得以顺利地完成了博士论文。
最后,对所有关心过我、帮助过我、扶持过我的老师、同学、亲属和朋友表示诚挚
的谢意!
58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个 人 简 历

姓名:杨洁德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41、11
工作单位:澳洲皇家理工大学中医部 讲师。

学习经历:
1989 年 9 月---1992 年 7 月: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修读完中医学专业课程,1992 年通过
国家中医自学考试。
1994 年 9 月---1997 年 12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2 年 9 月---2006 年 7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成果(论文、论著、译文、译著等):
1、1999 “中医治疗急慢性胃炎”,《德国中医杂志》《AMERC 澳洲中医学术研究》
2、2001 “有关《内经》经络疾病的治疗”,《 AMERC 澳洲中医学术研究》
3、2002 “中医温病学思路指导难治疾病” ,张文选文、杨洁德译,《AMERC 澳洲中医
学术研究》
4、2005 “中医治疗冠心病” ,郭维琴文 杨洁德译,《AMERC 澳洲中医学术研究》
5、2006 “蒿芩清胆汤的临床应用” ,杨洁德 《Lantern》 Australia
6、“明代医家治疗虚损的研究” ,薛益明文 杨洁德译 《Lantern》 Australia
个人简历 59

Brief introduction

Name: Greta Young Jie De


Sex: Female
Date of birth: November 1941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1989 ~ 1992: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ompleted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Chinese medicine
1992: Received certificate of Chinese medicine through a National Certified
self-studied examination.
1994~1997: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en Bing Faculty 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
2002~2006: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 Han Faculty
Ph. D. research candidate

Present position: Lecturer of Chinese Medicine , RMIT University, Melbourne,


Australia.

Key research results: (Thesis, English/German journal publications and


translations) :
• 1999 “TCM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Gastritis” AMERC Journal
(Australia) September 1999 By Greta Young
• 2000 “TCM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Gastritis” Der Heipraktiker
& Volksheilkunde(Germany) October 2000 By Greta Young Translated by
Bettina Brill
• 2001 “Huang Di Nei Jing on Channel Disorders and Treatment” October
2001 AMERC Journal (Australia)“ By Greta Young
• 2001 “Huang Di Nei Jing on Channel Disorders and Treatment” December
2001 AMERC Journal (Australia) By Greta Young
• 2002 “Wen Bing Treatment Strategy of Miscellaneous Diseases” by Prof
Zhang Wen Xuan and Translated by Greta Young AMERC Journal (Australia)
• 2005 “TCM Treatment of Coronary Diseases” by Prof. Guo Wei Qin
Translated by Greta Young Lantern (Australia) May 2005
• 2006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Hao Qin Qing Dan Tang Lantern May 2006 By
Greta Young
60 俞根初对《伤寒论》少阳病证及和法的研究

• Key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Key Ming Practitioners for Deficient


Detriment Disorders by Professor Xue Yiming and Translated by Greta
Young Lantern May 200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