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学术探讨

《温病条辨》疟病诊治特色探析
张效东
(中国海洋大学医院,山东青岛 266003)

摘 要 吴鞠通《温病条辨》论治疟病虽延用历代不同的命名和分类,但对其发病和传变规律的阐述,仍充分体现三焦辨
证的基本思想。 吴氏论疟对“已有成法可循者”,虽未再尽录,但对“前人之未备”,则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着墨发挥,补充
有加:治疟病偏于热重伤阴者,创青蒿鳖甲汤;重脾胃强后天,治疟病有偏湿偏热之分;创气虚留邪论,治久疟从升阳益气立法。
关键词 温病条辨 疟病 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5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 (2012 )07-0004-02

疟病在《内经》和《金匮》中均设专篇论述,迨后 而何”的瘅疟用药原则,他以五汁饮之甘寒救胃阴 ,
世医家更多有论及。 因此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论 待津复后又明示了多种加减之法 , 实用而又乖巧,
疟,首先强 调 “本 论 之 作 ,原 补 前 人 之 未 备 ,已 有 成 实补《金匮》治瘅疟有法无方之不足。
法可循者,安能尽录”。 现就《温病条辨》中疟病诊治 温 邪 犯 肺 ,除 顺 传 中 焦 外 ,更 有 逆 传 心 包 之 危
特色探析如下。 殆。 吴氏论疟对此极为重视,特别对“热多昏狂,谵
1 从三焦辨证,论疟自成一体 语烦 渴,舌赤 中 黄 ,脉 弱 而 数 ”的 心 疟 ,单 独 列 条 论
吴鞠通创三焦辨证于《温病条辨》之中,全书将 述,并根据心疟受邪之深浅,分而治之。 受之浅者,
温病分为上、中、下三焦篇分别论述,组成了全书的 先 予 加 减 银 翘 散 ,清 肺 与 膈 中 之 热 ,引 初 入 心 包 之
基本框架。 吴氏于《温病条辨》中论疟,虽延用历代 邪外 出;若“兼 秽 ,舌 浊 口 气 重 ”,即 受 之 重 者 ,因 秽
不同的命名和分类, 但对其发病和传变规律的阐 浊太重 ,壅闭 心 包 之 窍 ,则 有 闭 脱 之 危 ,单 纯 轻 清 ,
述,仍充分体现了三焦辨证的基本思想。 无 济 于 事 ,当 急 用 安 宫 牛 黄 丸 , 清 心 开 窍 , 豁 痰 熄
1.1 上焦疟病证治 在上焦篇, 吴 氏根 据 温 邪 上 风,以解心包之危。
受,始于上焦,病在肺、心的特点,在《金匮》“阴气孤 1.2 中焦疟病证治 疟邪由上焦顺传中焦,主要表
绝,阳气独发”的基础上,重点对温疟的病因病机作 现脾胃之证。 病在中焦,因脾胃有孰强孰弱之分,故
了补充,他认为“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 又有伤脾伤胃之偏。 吴氏于湿温病中兼论疟病,且正
独发也。 ”(《温病条辨》,以下引文出此者不再注)其 疟证治“已有成法可循”,故中焦篇论疟仅仅“寥寥数
中 “因于暑”, 说明了温疟发病的季节性 ,“阴气先 则,略备大纲”,以一句“背寒胸中痞结,疟来日晏,邪
伤”,形成了温疟发病的体质条件,而“骨节疼烦,但 渐入阴”,即把疟传中焦之机理一笔带过,但对疟邪
热 不 寒 ”构 成 了 温 疟 热 盛 挟 表 的 病 症 特 点 ,吴 氏 以 伤胃伤脾之定位,伤阴伤阳、偏湿偏热之定性,却“反
白虎加桂枝汤治之,“得热因热用之妙”。 复对勘,彼此互印”,花了很多笔墨。 其中疟伤胃腑又
上焦疟病除上述温疟的典型证治外 ,在其发生 细分为伤胃阳抑或伤胃阴,逐条鉴别,并对证给予草
发 展 的 不 同 阶 段 ,或 因 病 型 的 轻 重 不 同 ,也 会 出 现 果知母汤、加减人参泻心汤、麦冬麻仁汤等方分别治
其他类型,吴氏对此专有论述。 如病较轻浅热而挟 之;对伤脾者则又详辨偏寒、挟热、湿重等不同证型,
湿症状表 现为 “舌 白 渴 饮 ,咳 嗽 频 仍 ,寒 从 背 起 ”的 并胪列露姜饮、加味露姜饮、黄连白芍汤、厚朴草果
肺疟, 当迨 “疟之至浅”,“去少阳半表半里之界尚 汤等方灵活选用,可谓无所不“虑”其及。
远”,以杏仁汤“轻宣肺气,无使邪聚”,使肺气充实, 1.3 下焦疟病证治 温病羁留中焦,久必劫灼下焦,
津液得生,肺疟即愈。 而相对于温疟偏于里的瘅疟, 肝肾受侵,多出现肝肾损伤的病变,当然亦有湿久脾
吴氏针对其“舌干口渴”津液耗伤较重之特点,明确 阳消乏,肾阳疲惫的病变,吴氏论疟未去其方圆。 他首
指 出 “病 系 阴 伤 阳 独 ,法 当 救 阴 何 疑 ”,并 具 体 制 定 先理宗《金匮》,对“疟邪久羁,因疟成劳”,“胁有疟母”
了“制阳土燥金之偏胜,配孤阳之独亢,非甘寒柔润 的病理机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久疟乃“邪留正伤”的

4 2012 年总第 44 卷第 7 期
学术探讨
创新观点,他认为“疟邪久扰,正气必虚,清阳失转运 热入阴分血分,难以透邪外达之症结 ,另辟了蹊径,
之机,浊阴生窃踞之渐,气闭则痰凝血滞,而块势成 也充分反映了鞠通未被古方印定眼目,治疟皆“以邪
矣。 胁下乃少阳厥阴所过之地,按少阳、厥阴为枢,疟 之偏寒偏热不同” 为着眼点,“宗古法而变古方”,其
不离乎肝胆,久扰则脏腑皆困,转枢失职,故结成积 开拓创新的辨证思想跃然纸上。
块,居于所部之分”。 以上所言,指明了疟母的性质属 2.2 重脾胃强后天,治有偏湿偏热之分 吴氏十分
正虚而气滞血瘀痰凝,病位在肝胆,治疗仍宗《金匮》 重视脾胃与疟病的关系, 他认为疟病虽重在肝胆,
鳖甲煎丸,但鞠通方论之精辟,实难多觏。 但 疟属湿温 ,常 犯 脾 胃 ,犹 以 “中 焦 之 疟 ,脾 胃 正 当
疟入下焦,“系深入脏真之痼疾”, 有三阴疟之 其 冲 ”,脾 胃 病 症 时 常 出 现 ,故 鞠 通 治 疟 犹 重 脾 胃 ,
称,属疟之重证,因常兼有三阴经主症,《内经》分别 他 根 据 邪 之 偏 湿 偏 热 的 不 同 ,兼 挟 症 候 各 异 ,治 脾
冠于“太阴”、“少阴”、“厥阴”之名。 吴氏尊《内经》之 治胃亦有侧重。 热邪偏盛者,胃当受之,胃为阳腑,
旨,对下焦疟病痼疾,也分别从三阴疟论治,但其旨 犹易化热伤阴,出现“口渴,烦热或潮热,不便”等症
趣在于定病邪之深浅,病位于何脏,病势之转机。 如 状,他提出“法则偏于救胃”,“救胃必用甘寒苦寒”;
太阴疟兼有 “腹 满 不 渴 ,呕 水 ”等 脾 胃 虚 寒 之 症 ,吴 湿邪 偏盛者,脾 当 受 之 ,脾 为 阴 脏 ,更 易 寒 化 伤 阳 ,
氏以温脾汤治之,方中蜀漆一药,急走疟邪,有截疟 出现“寒起四末,不渴或渴喜热饮,多呕,腹满溏泄”
之功,辅以 桂 枝 ,“外 达 太 阳 ”,共 奏 导 邪 外 出 之 效 。 等症状,他主张“法则偏于救脾”,“救脾必用甘温苦
可见太阴疟犹属稍轻,具有外达三阳之转机。 少阴 辛”,若脾胃两病者,“两救之”,即两法同用。 总之,
疟则邪入至 深 ,入 而 不 愈 ,其 表 现 为 “形 寒 嗜 卧 ,舌 吴氏治疟之所以重视脾胃的调养 ,主要在于通过振
淡脉微”等一派“阴脏阴证”,气血亦“随时日耗散”, 奋 脾 之 阳 气 ,清 热 开 郁 于 阳 明 , 寒 热 并 用 , 邪 正 兼
阳虚无力御邪,此乃三阴疟之重证。 吴氏以扶阳汤 顾,以达逐邪外出、防邪内入之目的。
治之,重在扶阳,兼补气血,并辅以蜀漆一味,“随诸 2.3 创气虚留邪论,治久疟从升阳益气立法 疟邪
阳药努力奋争”,标本兼治,共驱疟邪。 对于厥阴疟, 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形成劳疟或疟母,前人多责之
吴 氏 针 对 其 长 期 不 愈 ,阴 阳 两 伤 ,厥 阴 犯 阳 明 的 病 为久病入络、入血,然而其羁留不愈的原因 ,鲜有论
理特点,结合 寒 热 错 杂 的 症 状 表 现 ,仿 《伤 寒 论 》乌 之。 鞠通在采撷叶案,深入研究,并亲身实践的基础
梅丸法,以减 味 乌 梅 丸 ,刚 柔 相 济 ,寒 热 互 用 ,旨 在 上,提出了 “气 虚 留 邪 ”的 创 新 观 点 ,他 认 为 寒 热 往
酸甘化阴补厥阴,辛甘化阳和胃阳。 来是正邪斗争的表现, 若正气战胜邪气则寒热止 ,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鞠通从三焦辨证论疟自 病向愈;若正虚不足以驱邪则长期交争,寒热不止。
成一体,既尊古又不泥古,详于易变之证,略于已成 可见,疟邪久羁,“气虚留邪”是关键,“邪留正伤”无
之法,其三焦辨证思想从治疟可见一斑。 力御邪,疟邪才有入络入血之机。 吴氏从升阳益气
2 补前人之未备,贵在创新 立法,开久疟治疗之先河,他首选东垣补中益气汤,
吴 氏 论 疟 对 “已 有 成 法 可 循 者 ”,虽 未 再 尽 录 , 升 阳 益 胃 ,扶 助 正 气 驱 疟 邪 外 出 ,若 兼 有 阴 血 不 足
但 对 “前 人 之 未 备 ”,则 在 继 承 前 人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 者,亦可选用加味异功散,补气兼顾阴血。 吴氏立升
着墨发挥,补充有加。 阳 益 气 法 治 久 疟 ,不 仅 截 断 了 疟 邪 入 络 、入 血 的 通
2.1 宗古法变古方, 治疟创青 蒿 鳖 甲 汤 古人治 路 ,同 时 也 可 避 免 痰 瘀 凝 滞 以 致 疟 母 的 形 成 ,对 疟
疟,偏于肝胆,多从少阳论治,小柴胡汤为常用方剂, 病的诊治贡献颇佳。
后人亦多仿效之。 鞠通秉承前人之经验,认为“少阳 3 结语
切近三阴,立法以一面领邪外出,一面防邪内入为要 综上所述, 吴鞠通论治疟病于三焦辨证之中,
领”,治“少阳疟,如伤寒证者,小柴胡汤主之”。 其小 详略得当,观点鲜明,特色突出,对后世疟病的诊治
柴胡汤方论,分析入微,独具匠心。 然而,吴氏宗古而 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当然其治疟以外的寓意则在
不泥古,同时又明确指出,小柴胡法仅适应于“少阳 于:“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至于奇巧
疟如伤寒少阳证,乃偏于寒重而热轻”者,对少阳疟 绝 伦之处,不 能 传 ,亦 不 可 传 ,可 遇 而 不 可 求 ,可 暂
之“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偏于热重伤阴者,再与小 而不可常也。 学者当心领神会,先务识其所以然之
柴胡汤则方证相悖矣, 此时当在清热生津止渴的同 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时,注意护阴潜阳,入阴搜邪。 他参以叶案,创青蒿鳖 第一作者:张效东(1955- ),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 ,从 事

甲汤,方中主以青蒿清泻肝胆之热,透邪出阴;配以 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

桑叶、丹皮气血两清;辅以鳖甲入阴搜邪,护阴潜阳; 收稿日期:2012-02-29
佐以知母、花粉养阴生津止渴。 该方的创立,为温病 编辑:傅如海

2012 年总第 44 卷第 7 期
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