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7

目录 1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ABSTRACT ......................................................... 3

寒温统一论现代研究进展综述 ....................................... 6

前 言 ........................................................... 13

一、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 15

1.《黄帝内经》时期 ............................................ 15
2.《伤寒杂病论》时期 .......................................... 17
3.魏晋南北朝时期 ............................................. 19
4.隋唐时期 ................................................... 20
5.宋金元时期 ................................................. 23
5.1 对《伤寒论》的补亡研究 .................................. 24
5.2 “新感温病”理论的出现 .................................. 25
5.3 外感热病治法的变化 ...................................... 26
6.明清时期 ................................................... 27
6.1 明代温病学的发展 ........................................ 28
6.2 清代温病学的发展 ........................................ 30
6.2.1 温病新理论体系的建立 ................................. 30
6.2.2 温病学的发展带来了寒温之间的纷争 .................... 35
7.民国以来的寒温之争 ......................................... 37
8.现代寒温统一的新潮流 ....................................... 41
9.寒温病名内涵演变总结 ....................................... 43

二、寒温统一论的反思 ............................................ 45

1.正确认识和评价《伤寒论》 ................................... 45
1.1 《伤寒论》中“详寒而略温” .............................. 45
1.2 六经辨证是针对伤寒病而设的辨证纲领 ...................... 47
1.3 《伤寒论》中的方药可以治疗温病 .......................... 48
1.4 小结 .................................................... 50
2.新寒温统一论的评析 ......................................... 50
2.1 “寒温之争”的本质是伤寒、温病的鉴别 .................... 50
2.2 统一辨证方法的思考 ...................................... 51
2.2.1 三种辨证方法是针对不同疾病而设....................... 52
2.2.2 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 ............................... 52
2.2.3 辨病是确定辨证方法的前提............................. 54
2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2.3 对新寒温统一论的建议 .................................... 55

结 语 ........................................................... 57

参考文献 ........................................................ 59

致 谢 ........................................................... 62

个人简介 ........................................................ 63
中文摘要 1

中文摘要

伤寒理论和温病理论是中医外感病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于古代医家
治疗外感病的宝贵经验积累并由此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外感病学术体系的建
立是以《伤寒论》的问世为标志的,而外感病的发展史则基本是围绕着温病
学逐渐脱离伤寒而展开的,由“合”而“分”,从模糊的广义伤寒到各种外感
病逐渐为医家们所认识,是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是,当学术的发展从不合理
的“合”进入合理的“分”的时候,又有学者尝试由“分”而“合”,重新建
立统一的外感病学。然而,对于如何统一寒温始终未能取得共识,统一的方
案虽提出了不少,却基本处于各自表述的尴尬局面。面对过去几十年人们在
寒温统一研究中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得不对寒温统一的构想进行重新反思。
本论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对寒温学术的源流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
了寒温之争的实质,并对新寒温统一论的构想进行了综述和评析,以期能对
外感病学术的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本论文首先对寒温学术的源流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病名内涵演变过程进行
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基本厘清了寒温病名演变的历史脉络。在《内经》中,
“伤
寒”一词一方面是作为疾病的病因出现,也就是“伤于寒”的简称,如《素
问·刺志论》谓“气盛身寒,得之伤寒。”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独立的病名出
现,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是狭义伤寒最早的
独立病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之“伤寒病”即本源于此。但是,自从
《难经》提出“伤寒有五”之后,使“伤于寒”之病因遂成了“广义伤寒”
之病名,长期以来一直使寒温之不同病名相混。而到了清代,对于外感病的
认识已经逐渐超出了“伤于寒”的病因观,虽然当时的部分医家仍将外感病
以“伤寒”之名概言之,已经不同于以“伤于寒”之病因命名的本意。温病
的概念最初只是“伏寒化温”的伏气温病,隶属于模糊的“广义伤寒”,随着
疾病的变化,温热病逐渐增多,逐渐提出了“新感温病”,病因和治法也逐渐
改变,发展到清代,温病的范围很广,尤其是“温邪”的病因观提出后,成
为与“寒邪”性质相对的两类致病因素,使“温病”成为具有特定发病特点、
传入途径以及传变规律的一类外感病,与“伤寒”病相并列。温病的概念经
过了后世医家改造后,已经与《内经》、《伤寒论》中的温病相去甚远,这也
是寒温关系复杂化的关键所在。
论文指出,对《伤寒论》的正确解读是解决寒温之争的关键之一,
《伤寒
论》中的方药由于配伍严密、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虽然曾被广
泛应用于温热类疾病和杂病的治疗,是基于辨证论治的一般原则,不能因《伤
寒论》中有可治温病的方剂,就误认为《伤寒论》可以统治一切伤寒和温病。
2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对于张仲景《伤寒论》的判读,也应该从历史的特定性的角度认识到其未能
揭示温热类疾病发病规律的事实。后世温病学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得出
的温热病辨证方法,是根据温热病不同于伤寒病的特殊发病规律而设,是对
《伤寒论》在外感病治疗中的补充和完善。
针对寒温统一论中统一寒温辨证方法的构想,论文指出,六经辨证是针
对伤寒病而设,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针对温病而设,辨病是选择辨证
方法的前提,辨证方法具有针对性,反映了不同疾病的辨证规律。在当今的
外感病临床中,只要准确辨别伤寒与温病,正确应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
证和三焦辨证就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因此,对于当今的临床而言,关键仍
然在于如何准确地运用不同的辨证方法系统地掌握伤寒与温病的不同疾病体
系,在此基础上正确的实施中医的辨证论治精神以指导临床的有效治疗。统
一辨证方法的需求并不存在,勉强的将其统一在一起,反而会影响两个学科
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带来中医临床治疗外感热病的新的混乱。
对于新寒温统一论的研究,还在继续的探索中,统一辨证方法的方案虽
然提出了不少,但是脱离了辨病前提的辨证,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精神的误解,
这样的研究设想是无法实现的。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寒温的学术源流,发
现所谓的门户之争是出于对中医学术发展缺乏全面的了解所致,外感病的临
床,需要强调的是寒温之不同,即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而不是统一伤寒与温
病的辨证方法。

主题词:辨证方法 寒温统一 伤寒 温病
Abstract 3

Abstract

The theory of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and the theory of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are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disea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They were all founded on the invaluable
experience of treating the two kinds of disease. The symbol that the
theory system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was
founded is Shanghan Lun. But the central phylogeny of the theory system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was a long course
that the theory of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was gradually divorced from
the theory of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It was the basic
developmental trend that the theory system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divided into two different theory systems
from one united. But in these years some people tried to reunite these
two different theory systems into one. However, they could not make
an accordant attitude on how to reunite the theories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and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Although
somebody brought out some schemes, it was a difficult thing to get
others` recognition. So we have to find the reason of the fault.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study is the traditional philology process.
We make a systemic arrangement on the academic headstream of the
theories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and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And we also discuss on the parenchyma of the dispute between
these two different theory systems. In the end we make a judge on the
hypothesis of unification in order to give some useful opinions for
the progress of the theories of disea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Firstly, we studied on the academic headstream of the theories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and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and
make it clear that the meaning of the disease name had changed with
development. In the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 Shanghan sometimes is
a kind of pathogenic factors. And it was also used as a disease name,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Shanghan Lun is a exclusive book
on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But since the opinion that there
are five different kinds of Shanghan was put forward by Bian Que, the
4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meaning of being a kind of pathogenic factors became a broad sense


disease name. It makes the different theories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and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become confusion. In
Qing Dynasty, the pathogenic factor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was no longer cold-attack. Although many physicians
use Shanghan as the other name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Shanghan had los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cold-attack. The meaning of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also changed
from acute febrile disease with prolonged onset to many kinds of
newly-contracted acute febrile disease. The pathogenic factors of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and the treating process had also gradually
changed. Some physicians considered that the pathogenic factors of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as warm pathogen. And because the meaning of
the disease name had chang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and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had been complicated.
According to my study, how to unscramble Shanghan Lun is a key
question to settle these disputes. The prescriptions in Shanghan Lun
are admired by many physicians of later generations because of the
wonderful curative effect. Although many prescriptions in Shanghan Lun
can be used to treat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we can not conclude
that Shanghan Lun includes the treating process of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We must recognize that Shanghan Lun can not include all kinds
of diseases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because of the
history limited. The later physicians summed up the discipline of
treating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from long-term practice. This
new theory is the replenish of Shanghan Lun.
According to the suppose of reunite the methods of analyzing and
differentiating, we point out that the six-meridian analyzing and
differentiating method is design for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the Wei-Qi-Ying-Xue analyzing and differentiating method and the
triple heater analyzing and differentiating method is design for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They are two different analyzing and
differentiating methods and represent different process of two kinds
of disease. In the clinic work of treating the disease which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we can get good curative effect by
choosing the right analyzing and differentiating method on the
precondition that we can distinguish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and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So the unification of the analyzing
Abstract 5

and differentiating methods is not necessary. If we make them together


reluctantly, we may break the integrality of these two different theoy
systems and bring more new confusion.
The study on the unif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and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is continuing. But if
we ignore the difference of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and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we can not get any useful achievement.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difference of these two kinds of disease, but not
to search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analyzing and differentiating
methods

Key words: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ld-attack, the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the analyzing and differentiating methods
6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寒温统一论现代研究进展综述

外感病学术体系的建立是以《伤寒论》的问世为标志的,而外感病的发展
史则基本是围绕着温病学逐渐脱离伤寒而展开的,由“合”而“分”,从模糊
的广义伤寒到各种外感病逐渐为医家们所认识,是发展的总体趋势。明清之
际,温病理论脱离伤寒病理论,成为独立的学术体系,是中医外感病发展的
重大突破。但是,学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争鸣,明末清初在寒温异同这个问
题上的争论空前激烈,这样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
现代一些医家为了消除学派之争,从而明确提出了“寒温统一”的构想 。
然而,对于如何统一寒温始终未能取得共识,统一的方案虽提出了不少,却
基本处于各自表述的尴尬局面。面对过去几十年人们在寒温统一研究中所走
过的历程,我们不得不对寒温统一的构想进行重新反思。有关寒温统一论的
文献内容,主要见于外感热病专著、综合性医籍的专篇及学术论文中,这些
论文或从理论角度探讨寒温统一的可行性,或对外感热病辨证方法的统一作
出探索。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寒温统一的现代研究进行综述。

1.寒温统一论提出的理由
寒温统一论的倡议,首先出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上海中医杂志》发
表了章巨膺先生的文章《统一伤寒温病学说的认识》,文章中提出:
“《伤寒论》
为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而温病学说的成就乃是伤寒论的进一步发展,这是
伤寒温病所以有条件统一起来的先决因素。” [1] 自此之后,响应者甚多,寒温
统一的研究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关于统一的方案和专著也逐渐问世。
倡导寒温统一的理由,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伤寒、温病研究的对象相同。如裘氏认为“近代不少医家所称的温病,
[2]
实际上早具在于伤寒一门,……伤寒与温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同义语。”
戈氏则认为“二者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的,都是外感热病,虽然初起证状有某
些差异,但疾病本质并无不同,……‘伤寒’、‘温病’已不能成为区分外感
热病本质属性的理论……它只能从初起证状上去区分寒与温,过了初期便无
从区别。”[3] 时氏也赞同这种看法,以为“伤寒、温病,系属同一性质之病症,
仅初起时可分,以后便无甚差别。两者受病来源及发病经过,亦属相同,所
不同者,惟在伏热之有无,故其症状上之恶寒发热轻重不同,及有渴与不渴
之分别,只此一端。”[4] 张氏谓:
“就广义伤寒的定义和所研究的范围,与温病
[5]
的概念和研究的范围来说,伤寒和温病实际是同义词。” 曹氏认为:
“仲景时
代所述温病,是仅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的里热外发型热病,与以恶寒
表证起病的其他伤寒病在证候和治法上有明显的区别,故分立两名。但其后
温病的概念逐渐发生了演化,故使其与伤寒在证候上已无明显区别,治当同
寒温统一论现代研究进展综述 7

法。” [6]
二、三种辨证纲领鼎立,造成内容混乱和说理上的复杂化。如肖氏 [7] 指出,
对同样一个外感病人,由于医者采用六经、或卫气营血或三焦等不同的辨证
方法,所用的语言概念就不同,所得出的病证诊断也各异,使初学者如坠云
里雾中。黄氏 [8] 认为“由于各辨证纲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们之间的具体
内容重复很多,可互相通假之处不少,颇有叠床架屋之嫌。特别是卫气营血
和三焦辨证的内容重迭和交叉的情况更为严重,往往造成内容混乱和说理上
的复杂化,因此应该把它们合并和统一起来。”朱氏 [9] 也认为,中医辨证学发
展到现在,十分必要对各种辨证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
辨证体系,使中医辨证规范化。
三、寒温统一,能消除门户之见,解决一些长期悬而不决的问题,避免不
必要的重复或互有残缺,纠正某些过于牵强、脱离实际、依错就错的观点,
还原外感热病学说的本来面目。寒温统一,有利于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的
顺利开展,有利于对外交流,有利于辨证施治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也有
利于中医学的现代化进程 [10] 。故王氏 [11] 等认为,统一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系
统化的需要,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发展整体化趋势的
要求。
四、存在统一的客观基础:外感病均是以六淫、疫疠为致病因素,皮毛、
口鼻都是邪入的途径,三种辨证方法均是以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为生
理基础,以辨病因、病性、病位并指导治疗为目的。三种辨证方法所言疾病
的传变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均在揭示外感病由表入里、由浅而深、由轻而重、
由虚转实的基本变动过程。 [12] 如邓氏 [13] 认为,辨证的命名虽然不同,但论病
机则三者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伤寒六经,从三阳至三阴是由表及里的过程,
温病的卫气营血与三焦,也是由表及里的过程。伤寒化热入里,病及阳明;
温病从表(卫、上焦)入里,病及气分或中焦,三者的主证是一致的,证型之
间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只是温病派补充了不少内容罢了。可见三种辨证方法
都是在总结外感病发病规律的基础上上升为理论而加以命名的,它们是可以
统一的。
五、科学发展应是有分有合,中医学对外感病的辨证认识也是如此,由合
而分,再由分而合。过去寒温两派之争,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分”是因为
“合”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束缚了学术认识的发展,现在提出统一外感病
辨证方法,亦是当代中医学发展的必然,“合”是因为“分”不利于辨证认识
的规范化、系统化。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如果固守旧法,不准变更,
[12]
必然对学术产生桎梏作用 。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倡导寒温统一的文章虽然很多,但是其主要的学
术观点基本可以浓缩为以下两点:
第一,伤寒、温病研究的对象基本相同或相似;
第二,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急性热病共性规律的反映,
8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三者分开来都不够完整,有些内容又互相重复,可以互相补充成为一个统一
的辨证方法。

2.统一寒温辨证方法的研究进展
寒温统一构想的出现,对于外感热病学术的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作用,尚
难定论,但至少促使人们开始对寒温的有关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一些学
者提出建立一套能够包容所有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
“熔六经辨证、三焦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为一炉,用现代科学方法创造一个新的辨证方法” [14] ,以此来
作为统一的形式和目标。根据现有的寒温统一论的学术探讨来看,建立统一
的辨证方法基本成为寒温统一论者的共识,现将关于统一辨证方法的有代表
性的意见综述如下:
⑴以六经辨证为主体进行统一:
肖氏 [15] 把整个人体和外感病过程分成六个子系统;根据六经的结构定位、
功能定性、定量及发展规律定向来确定证型的归属,倡议用“六经系统”概
念做理论框架,统一伤寒的六经辨证和温病的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形成统
一的新的“六经系统辨证”方法和体系。郭氏 [16] 认为统一三种辨证方法,应
以六经特定的结构层次和生理功能的特点及病理演变为依据,提出各型证候
可在六经主证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也可不受伤寒六经提纲的局限,而是补充
卫气营血、三焦体系中主要证候的措施。黄氏 [17] 则阐述以六经机制为主体联
[18]
结温病两机制“两证六型方案”的观点。杨氏 结合实验医学知识,从血管
神经反射学说来探讨六经本态,证明六经概念具有科学的内涵,得出以六经
系统辨证方法来统一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模式。裘氏 [19] 力倡伤寒温病一
体论,认为卫气营血仅仅是六经病中部分症候而已,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可
以统辖于六经之中。
⑵ 以八纲辨证为主体进行统一:
[20]
李氏 认为“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先导,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
而八纲正是它们的统一辨证纲领。”万氏 [21] 提出把外感热病统一按表里两大纲
进行概括,分为表寒虚实证治、表热虚实证治、半表半里寒热虚实证治、里
[22]
热虚实证治、里寒虚实证治。李氏 提出的以表里为纲,六淫为目,由表及
[23]
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的归类模式亦属此类。萧氏 也认为,
三种辨证方法都是建立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因此,外感热病统一的辨证论
治纲领也应当建立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鲜氏 [24] 主张以阴阳寒热为纲,分表
里虚实为目,在病势演化过程中划分表实证(包括表寒证层次和表热证层次)、
里实证、里虚证(包括阳虚虚寒证层次和阴虚虚热证层次)三个主要辨证层
次。
⑶ 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体进行统一:
姜氏 [25] 提出由于卫气营血辨证是由表及里的辨证,这种横向层次的辨证
更能从本质上体现外感病的演变规律,故主张以其统辖外感病的辨证。邓氏 [26]
寒温统一论现代研究进展综述 9

提出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融合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优点,成为一个统一
的辨证提纲,江苏新医学院 [27] 建议把外感热病的证治分为:卫分病,包括风
寒表证、风温表证、暑温表证,有的还或有暑湿表证、湿温表证、秋燥表证、
风湿表证等证型;气分病,除有的包括伤寒少阳病外,多以温病气分病证为
主;营分病及血分病也以温病的营分病和血分病的病证为主,热病后期主要
分伤阴伤阳证治。
⑷ 用分期的方式进行统一:
时氏 [28] 将外感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热病初期,称太阳病,伤
寒用荆防解表汤、麻黄汤;温病用葱豉桔梗汤、麻杏石甘汤等。第二阶段包
括六经的少阳病和阳明病,其中少阳病偏于表者用柴胡枳桔汤,偏于里者用
蒿芩清胆汤;阳明病除白虎汤证及白虎承气汤外,还有气血两燔、热入血分、
热入心包的证治等。第三个阶段包括六经的太阴病和少阴病,太阴病里还包
括有实证(如枳实导滞汤证)和实热证(如热结旁流的承气汤证)的证治。
上海中医学院 [29] 等将外感热病分为实证期和虚证期进行辨证论治:实证
期分表证、半表半里证、里证。表证包括风、寒、湿、燥、温诸邪在表的证
型,或分表寒、表热、挟风、挟湿诸证型;半表半里包括伤寒少阳证和温病
邪留三焦证;里证均为里热证,包括气分热证、热在营分,有的还有热入血
分、邪入心包、热极动风等证。虚证期则主要分阳虚(包括脾、肾阳虚或亡
阳证)、阴虚(包括肝、肾阴虚或亡阴证)以辨证论治。
吴氏 [30] 等根据外感热病过程中人体的机能和代谢改变,把外感病归类五
期,即发热前期、发热期、热盛期、邪盛正损期和虚衰期。胡氏 [31] 通过长期
实践,总结出五期辨证法。把外感病分为恶寒表证期、表里同病期、入里化
热期、入营动血动风期、阴阳损伤期、分别充实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证候。
⑸ 用脏腑气血辨证来进行统一:
沈氏 [32] 把外感病的辨证论治归纳为:邪先犯肺,分表寒、表热;邪传于
里,概从热化,或内陷心包,或传于胆经,或传于胃肠;气热不解,侵入血
分;气血之邪,热极均能生风;热盛伤阴,则病及肝肾。湿温辨证,除初起
以肺、脾、胃为病变中心,治以宣气化湿外,病情不解,则化热化燥,治与
热伤气血、肝肾同法。
⑹ 辨证三法与分期辨证相综合
张氏 [33] 将外感病的辨治分为太阳肺卫病期、少阳三焦病期、阳明气分病
期与太阴气分病期、厥阴营血病期和少阴营血病期。
⑺ 用三维辨证进行统一
刘氏 [34] 提出的所谓三维辨证是指通过梳理六经、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方
法的内容,归纳出病期、病位及病性三大基本要素,以其分析和组合来反映
外感热病寒温统一的证候及病理,再由三维来确定证型和病机,简称为辨病
期、辨病位和辨病性。
⑻ “五定”、“七定”辨证法
10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石氏 [35] 等提出的定病邪、病位、病性、病势和传变的“五定”辨证法,
邹氏 [36] 又在此基础上加上定体质、定发病节气,成为“七定”辨证法,作为
统一寒温辨证的假说。
面对这许多统一的方案,一时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但是,仔细分析一
下就可以发现,这些统一外感病的辨证方法的方案,或者采用原有的六经辨
证统一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或者用卫气营血辨证统一其它二者,或者
将原有的辨证方法抛却不用,建立一套新的辨证方法,但是这些方案基本只
是将几种外感病的主要证候归纳成类,并没有真正将几种辨证方法融为一体。
由于没有任何一种方案可以真正达到统一寒温辨证方法的宗旨,即涵括伤寒
病与温病不同发生、发展过程的统一的辨证方法,所以,迄今为止,这些统
一的方案仍处在各自表述的尴尬局面。

3.结语
寒温统一的构想,是针对外感病学术中的寒温之争所提出的,与明清以
来的“寒温分论”有所不同,寒温统一的研究者多认为伤寒、温病研究的对
象都是外感热病,尤其是明清以来随着温病的概念逐渐扩大,与广义伤寒所
研究的内容基本相同,二者在证候和治法上已经没有明显区别,因此应该统
一起来。
对于统一的方案,或主张以伤寒六经辨证统一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
焦辨证,或主张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统一另外两种辨证方法,或主张在融合
已有的三种辨证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新的辨证方法,如以八纲辨证法统一寒温、
或以现代医学病期分类法统一寒温等等。
寒温统一论目前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仍处在各自表述的尴尬局面,
没有一种方案真正能够涵盖伤寒病与温病不同发生、发展过程。面对过去几
十年人们在寒温统一研究中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得不反思,寒温统一论的
思路是否正确?这样的路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寒温统一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种统一到底是不是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伤寒、温病到底应不应该、能不能够统一,是中医外感病学术中的重要问
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历史上寒温学术之争的根源去寻找答案,这
个课题,对于研究中医外感病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寒温统一论现代研究进展综述 11

参考文献

[1] 章巨膺. 统一伤寒温病学说的认识. 上海:上海中医杂志, 1959,3;9


[2] 裘沛然. 伤寒温病一体论. 上海: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1;3-4
[3] 戈敬恒. 对统一温病与伤寒之我见. 甘肃: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5,2
(3);8
[4] 时逸人. 中医伤寒与温病.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16
[5] 张家骏. 伤寒温病确是一体. 上海: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36
[6] 曹东义. 寒温关系复杂化缘起探究. 吉林:吉林中医药,1991,6;6
[7] 肖德馨. 六经辨证纲要.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3):1
[8] 黄梅林. 统一外感热病辨证纲领的研究概况. 广西:广西中医药,1983,6
(5):44
[9] 朱文锋. 建立辨证统一体系之我见.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3):
2
[10]李永清. 论寒温统一. 医药卫生论坛,2005,14:250
[11]王琦等. 辨证论治近三十年研究概况.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
(3):5
[12]朱文锋. 外感病辨证方法能否统一辨. 湖南: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4,
1:45
[13]邓铁涛. 外感病辨证统一小议.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3):6
[14]张学文. 伤寒与温病关系的探讨. 陕西: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0,3(2):
20
[15]肖德馨. 六经辨证纲要.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3):1
[16]郭辉雄. 六经是寒温统一的基础.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4):7
[17]黄松章. 伤寒六经为基础的寒温综合论.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
(2):6
[18]杨麦青. 外感病辨证纲要之我见.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4):9
[19]裘沛然. 伤寒温病论争中的若干问题.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
(4):5
[20]李连吉. 外感热病统一辨证纲领初步探讨. 天津:天津医药杂志,1965,7
(5):412
[21]万友生. 寒温统一论.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2]李永清. 外感病证治. 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23]萧敏材. 论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 河南:中医杂志,1962,(11):1
[24]鲜光亚. 从发病学及辨证层次谈寒温统一. 江西:江西中医药,1987,6;
87
[25]姜建国. 论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 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1):
12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10
[26]邓铁涛. 邓铁涛医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9
[27]江苏新医学院主编. 中医学.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72:80
[28]时逸人. 中医伤寒与温病. 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
[29]上海中医学院主编. 辨证施治.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184
[30]吴银根等主编. 《中医外感热病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8
[31]金雪明等. 胡仲翊治疗外感热病的经验. 江苏:江苏中医,1996,(12):5
[32]沈凤阁. 关于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如何统一的探讨. 北京:新医药
学杂志,1979,4:7
[33]张志宏. 外感病六病四期辨治法的设想. 北京: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
3
[34]刘兰林. 构建外感热病辨证体系的探讨. 北京: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
20(1):20-22
[35]石恩权 邹克扬等. 外感热病“五定”辨证刍议. 贵州: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7,1:8-10
[36]邹克扬. 外感热病七定辨证初探. 陕西:陕西中医,1988,9(10):450-451
前言 13

正文:寒温统一论源流考辨

前 言

千百年以来,伤寒、温病一直是中医外感热病学术发展的主线。东汉末
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伤寒病理论的全面形成。明末清初,
温病理论日渐成熟,中医外感病学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学术的
发展总是伴随着争鸣,明末清初在寒温异同这个问题上的争论空前激烈,这
样的争论一直延续至今,现代一些医家为了消除学派之争,从而明确提出了
“寒温统一”的构想。
自这一构想提出以来,响应者颇多,逐渐有学者尝试将伤寒、温病熔为
一炉,创建统一的外感热病理论,甚至创建统一的辨证论治体系、统一病因
学。对于统一持否定态度的,则很少见到公开议论,寒温统一论似乎已经渐
渐成为了大家默认的共识。但是,寒温统一论这一构想的发展过程,却并不
像预料中那么顺利,对于如何统一寒温始终未能取得共识,统一的方案虽提
出了不少,却基本处于各自表述的尴尬局面。
面对过去几十年人们在寒温统一研究中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得不反思,
寒温统一论的思路是否正确?这样的路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寒温统一到底
是为了什么?这样一家一种方案的所谓统一要争论到何时?这种统一到底是
不是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寒温统一论这一课题,涉及到中医外感病中很多极其复杂的学术问题,
很多学者为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众多的问题绝不是一篇论文就能够全部厘
清的,因此,本课题的主要着眼点将在于对寒温统一论的源流进行深入的考
察,力求从中医外感病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探讨温病学术理论逐渐脱离伤寒病
的框架而独立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进而研究现代寒温统一论的相关学
术问题。
本课题运用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和现代数据库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搜
集了与寒温之争、寒温统一论相关的资料,对寒温学术的源流和不同历史时
期的内涵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尽量厘清寒温病名演变的历史脉络,
并对此进程中较有代表性的医家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对寒温之争的关键问题
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述中医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从辨病的角度重
新审视寒温统一论的利弊,指出现代寒温统一论走入了统一寒温辨证方法的
误区,已经失去了其实际的临床意义。
因为本课题涉及的资料实在过多,所涉及的学术问题也极其复杂,笔者
尽量择取了比较有代表性而且造成较大影响的资料进行分析,对与课题主线
14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关系不太密切的资料则予以筛除,力求对最主要最精华的部分加以评析,对
现代寒温统一论提出客观的质疑,以求能对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发展提出一点
有意义的建议。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15

一、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伤寒理论和温病理论是中医外感病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来自于古代医家
治疗外感病的宝贵经验积累并由此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伤寒、温病的概念在
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模糊的广义伤寒到明确的狭义伤寒,
从“伏寒化温”的伏气温病到新感温病,随着医家们对于外感热病认识的不
断深化,争鸣始终伴随其间。
东汉末年,伤寒病流行猖獗,医家张仲景以悲天悯人之心,“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完成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为伤寒病的因、证、脉、治奠定
了一套理法方药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成为了后世医家辨治伤寒病之准绳。
自从宋代官修《伤寒论》以来,仲景之学广为流行,逐渐形成了“法不离伤
寒,方必遵仲景”的局面,虽然有医家逐渐意识到《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在
临床使用中治疗温热病的不足,对《伤寒论》的部分方药和理论进行了革新,
但是《伤寒论》六经辨证在外感病的治疗中仍旧占据着统治地位。明末清初,
温病学理论逐渐成熟,并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临床卓著的疗效而迅速流行起来,
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温病学专著和一大批卓越的温病学家。
温病学的理论本是为了适应外感病的演变而提出的,是中医外感热病史
上的一次重要飞跃,是不断积累的临床实践逐渐上升到理论的必然结果。但
是,新的温病理论如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提出,与因循相袭的以《伤
寒论》六经病统论一切外感热病的思想形成了冲突,部分伤寒学家对此提出
了强烈的质疑和批评,认为脱离《伤寒论》另创温病学是数典忘祖、妄立新
说,由此也引发了中医史上著名的寒温之争。由于二者所研究的对象都属于
中医外感热病的范畴,在学术上的分歧与门户之见使得寒温之争愈演愈烈,
最终有些学者为了消除寒温学术上的混乱状态,做出了寒温融合、统一的尝
试。为了正确认识寒温统一论出现的意义和价值,必须从源流上厘清寒温争
鸣的学术脉络,因此有必要对寒温的学术源流做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梳理。

1.《黄帝内经》时期

《黄帝内经》[1]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学术体系,对中医学术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伤寒、温病理论均发源于《黄帝内经》。
《素问》中的“热论”、“刺热论”、“评热病论”等篇,《灵枢》中的“寒
热病”、
“热病”等篇,均为专论外感热病的篇章,有诸如“热病”、
“寒热病”、
“温病”、“伤寒”、“伤暑”、“温厉”、“温疟”等许多病名,都属于后世伤寒
学和温病学研究的范畴。在《黄帝内经》中有六淫致病的外感病因观,如《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16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
湿,冬生咳嗽。”在《黄帝内经》中,“伤寒”一词一方面是作为疾病的病因
出现,也就是“伤于寒”的简称,如《素问·刺志论》谓“气盛身寒,得之
伤寒。”另一方面,也是作为独立的病名出现,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
者,皆伤寒之类也。”后世多将这句经文与《难经·五十八难》所提出的“伤
寒有五”说联系在一起,作为“广义伤寒”说的理论依据。
《素问·热论》中的热病,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急性外感病,“其死皆以
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对于这种热病,《素问·热论》以“六
经传变”的模式描述了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证候:“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
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
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
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
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
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
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倶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
与太阴倶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倶病,则耳
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本篇明确指出“伤寒一日”及“两感于寒”,其所述内容为伤寒病当无异
议,其所提出的“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
六日厥阴”的“日传一经”的伤寒病传变模式,虽然近乎机械,但却为《伤
寒杂病论》中认识伤寒病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基础。但由于受到广义伤寒说的
影响,后世许多医家如隋代医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就将这种疾病传变规
律用于认识大部分的外感热病。
温病在《内经》中亦有多处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冬伤
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谓“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
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这两条经文对于温病病因的认识成为后世“伏气温
病”说的理论来源。
《难经》据传为秦越人(号扁鹊)所著,采用问难的形式,对《黄帝内
经》的疑难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发挥。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也曾
参考此书。《难经·五十八难》明确提出了“伤寒有五”的观点,曰:“伤寒
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2] 这就
是后世“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两种概念的来源。《难经》的作者虽然已
经认识到五种外感热病“其所苦各不同”,但在《难经》中,并未对这五种外
感热病做太多的描述,仅仅从脉象上对五种类型的外感病进行了区分:
“中风
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湿温之脉,阳濡
而弱,阴小而急;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
行在诸经,不拘何经之动,各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2]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17

《黄帝内经》、《难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源头,对于后世伤寒理论和
温病理论的产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尤其是《素问·热论》
“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中“伤寒有五”的观点,对后世外感病学研究与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伤寒杂病论》时期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连年的战乱灾荒,导致伤寒病的大规模流行,尤
其是建安年间,疫情严重,如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所载:“家家有僵尸之
[3]
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
论》[4] 自序中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尤未十稔,其死亡
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仲景痛定思痛,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完成了中医历
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辨证论治专著《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包括伤寒病和杂病两部分,其原书在流传过程中
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其中《伤寒论》就是原书的伤
寒病部分的内容。张仲景根据伤寒病特有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发展变化
规律,确立了以三阴三阳为辨证方法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为伤寒病的辨证
和治疗,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纲领和准则。
《伤寒论》一书被后世奉为辨治伤寒病之准则,后世论治伤寒病,无出
《伤寒论》之右者。但是由于《难经》所带来的“广义伤寒”的概念,使《伤
寒论》一书到底是为狭义伤寒而设,还是广义的外感热病专著,成为了后世
医家千百年争论不休的话题。
《伤寒论·伤寒例》为全书外感病部分之总论,此篇没有沿袭《难经》
关于“伤寒有五”之说,而是以古文献《阴阳大论》为据,明确了有关伤寒、
温病、暑病、冬温、寒疫、温毒、温疟、风温、温疫等各种不同外感病之病
名: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
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
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
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
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
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从霜降以后至春分
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
名为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
18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
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
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
之道,可不审明之。”
“……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
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
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
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
方治如说……”
《伤寒例》及其所引之《阴阳大论》中对于伤寒与温病、暑病、时气病
与温疫等的联系与区别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巨大,
《小品方》、
《诸病源候论》、
《外台秘要》等皆援引本篇内容作为认识外感病之纲领。篇中包括了伤寒、
温病、暑病、冬温、寒疫、温毒、温疟、风温、温疫等多种不同外感病。其
对于温病的认识,是冬时伤于寒邪不即时发病,伏藏于肌肤之间,至春而发,
简称为“伏寒化温”,而对于其余外感病,除了因“冬时有非节之暖”而感受
“时行之气”的“冬温”外,如温病、暑病、温疟、风温等皆与“伤于寒”
的病因有关。因此,所谓“广义伤寒”,其本义是古人认为这些外感病都是由
伤于寒邪而引起,其病因相似,故而以“伤寒”一名概之也。
由于《阴阳大论》中认为各种类型的外感热病大多由伤于寒邪所引起,
后世医家大多据此篇内容认为张仲景《伤寒论》能够涵括所有类型外感病。
但如果从《伤寒例》来断定《伤寒论》六经病的内容是论述广义伤寒,包含
了温病等其他外感病的证治,似乎并不能令人信服。
《伤寒论》六经病中明确提到的温病条文仅出现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篇第 6 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
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
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
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本条是作为和太阳病伤寒证、
太阳病中风证相鉴别出现。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对于太阳病伤寒
证、太阳病中风证都有具体的治疗原则和方药,如第 3 条“或已发热,或未
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的太阳伤寒证,可以联系第 35 条
麻黄汤之治疗,第 2 条“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太阳中风证,可以联
系第 12 条桂枝汤之治疗,而且,张仲景还在条文中反复强调了其治疗原则及
方剂的使用方法;而第 6 条的太阳温病与风温,其理法方药却不见下文。这
种“详于寒,略于温”的客观事实,令人无法根据此条条文而断定《伤寒论》
包含了温病的证治。但仲景书详于伤寒而略于温病的事实也为后世的寒温之
争埋下了伏笔。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19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医史上名医辈出的年代。由于这一时期张仲景《伤
寒杂病论》尚未得到广泛流传,诸医家对于伤寒病的研究仍是这一时期医书
的重要内容,据唐《外台秘要》所载有“伤寒八家”之说。这些医家对于伤
寒、温病的认识,往往大相径庭,这种相对混乱的状态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
特点。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医家华佗,也有关于伤寒病的论述:
“夫伤寒始得,一
日在皮,当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
汗出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复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
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则愈。若更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
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
入胃则可下也。若热毒在胃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便入胃,则
烂胃也。然热入胃病,要当须复下去之不得留于胃中也。胃若实热,致此为
病。三死一生,此辈皆多不愈。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者赤斑出,剧者黑
斑出,赤斑出者五死一生,黑斑出者十死一生。但论人有强弱,病有难易,
功效相倍耳。病者过日,不以时下之,热不得泄,亦胃烂斑出矣。” [5] 由于华
佗著作均散佚,此段文字只见于《千金方》和《外台秘要》中。华佗对于伤
寒病的认识不同于张仲景,与《素问·热论》也有很大区别,后世称之为“六
部传变”。从其后的一段文字中,可以推知伤寒病的初期症状:
“诸虚烦热者,
与伤寒相似,然不恶寒,身不疼痛,故知非伤寒也。” [5] 由此可以推知,华佗
所说的伤寒病与张仲景的太阳伤寒病有些相似,都有恶寒、身疼痛的证候,
对于疾病传变规律的认识也是大体从表入里,治法上在表可汗之,在胸可吐
之,入胃则下之,与《伤寒论》的理法方药相比,稍嫌简略。但是对于研究
仲景时期的伤寒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肘后备急方》为晋代医家葛洪所作,其中卷二有“治伤寒时气温病方”、
“治时气病起诸劳复方”、“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三篇关于外感病的内容,
记载了大量治疗外感病的方药。《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云:“伤
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其冬月伤于寒,或疾行力作,
汗出得风冷,至夏发,名为伤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气,及西风,使人骨
节缓堕受病,至春发,名为时行。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
病。如此诊候并相似,又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道术符刻
[6]
言五温,亦复殊,大归终止是共途也。” 时行与温疫,在后世的学术体系中,
一般划归温病学范畴,在《伤寒例》中对于时行和温疫也认为是与狭义伤寒
病不同类型的外感病,但是在《肘后备急方》中,虽然也认为时行、温疫与
伤寒“源本小异”,但并未作特别的鉴别,反而认为“三名同一种耳”,“总名
伤寒”。在治疗时,也并不区别对待,主张“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令一药
20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尽治之者,若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葱豉汤。” [6] 这里对于


“伤寒”的认识显然是受到《难经》“广义伤寒”的影响,也就是多种外感热
病的统称,由于《肘后备急方》是一本备急方书,书中多是方药的记载,对
于理论的探讨并不多,但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不难感觉到,
《肘后备急方》对
于各种外感病的区别比较模糊,多是对症之方药,缺乏系统的理论论述。
《小品方》为六朝医家陈延之所作,其书对于伤寒、时行、温疫的认识
与《肘后方》有很大区别。《小品方》卷六有“治冬月伤寒诸方”、“治春夏温
热病诸方”、“治秋月中冷诸方”三篇,谓:“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疗之疾,
天行、温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天行、温疫为异气耳,云伤寒
是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众经,其实
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7]《小品方》作者认为伤寒、
时行、温疫为三种不同类型外感病,有很大的差异,在诊断和治疗上不能混
同。在当时的年代,对于温病还处于比较模糊的认识阶段,虽然有零散的方
药经验累积,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术体系,模糊的广义伤寒病的观念广为
流传,以至于出现“不判伤寒与时行、温疫为异气”而一概而论的局面,在
这样的情况下,陈延之能不为“古今相传”之错误观点所束缚,
“考之众经”,
以明辨其源流,从而提出了伤寒温病“所宜不同、方说宜辨”的观点,这在
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小品方》中对于伤寒、温病的区别仍然引用《阴
阳大论》的论述,并没有从病候、证治上加以详细区分。
《肘后备急方》和《小品方》二书年代相近,而观点迥异,亦反映了当
时医家们对于外感病认识的分歧。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宋·林亿等在校定《备
急千金要方·后序》中所说:“臣曾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
寒》,陈延之《小品》。”[8] 可知在唐代,
《小品方》与《伤寒论》一样是广为医
家习读之书,其学术观点更应引起重视。
总之,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医外感病学术百家争鸣的时代,外感
病的大规模流行和大量外感病临床经验的积累,促进了对各种不同外感病的
认识。虽然有张仲景《伤寒论》之作,但由于受到《难经》“广义伤寒”说的
影响,伤寒、温病概念上的相混局面已经形成。

4.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
医学的快速发展,政治上的统一为医学研究和一些大型医书的编撰提供了先
决条件。在外感病研究方面,《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等
大型医书对前代的医学成果进行了全面整理,并总结了当代医家的新的经验
和成就。
隋代医家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9] 是中医史上第一部专论诸种病候及其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21

病因病机的专著,其内容除引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经典著作的
部分内容外,还博采兼蒐,保留了大量隋唐以前的名医方论,对中医学的发
展影响很大,周学海谓其“今日欲考隋唐以前明医之论,独有此书而已耳”。
本书中有大量的外感热病的论述,包括“风病诸候”、“伤寒病诸候”、“时气
病诸候”、“热病诸候”、“温病诸候”、“疫疠病诸候”等。虽然《诸病源候论》
中对于伤寒、温病病源的认识仍本于《阴阳大论》之论述,巢元方明确将伤
寒、温病作为相对独立的外感病,来探讨其病因病机及证候,《诸病源候论》
也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辨别温病、伤寒之先河,较之《小品方》又前进了一
步。
《诸病源候论》中对于伤寒病的病候认识基本综合了《素问》、《伤寒论》
以及前代其他优秀医家的理论中的相关内容。例如在“伤寒候”中引用的关
于伤寒病的文字:“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荣卫痞
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
强重,此邪气在表,洗浴发汗即愈。病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
故头痛、胸中满闷,当吐之则愈。病五日以上,气深结在脏,故腹胀身重,
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这段文字据王叔和《脉经》言,属于东汉时期另一
位著名医家华佗所述,《诸病源候论》还引述了大量《素问·热论》中的热病
六经传变及两感伤寒学说等内容,其对于伤寒逐日病候的认识也是依据依据
《素问·热论》的内容推衍而来。而在其后的“伤寒咽喉痛候”、“伤寒斑疮
候”、“伤寒口疮候”、“伤寒豌豆疮候”、“伤寒豌豆疮后灭瘢候”、“伤寒谵语
候”、
“伤寒烦候”、
“伤寒虚烦候”、
“伤寒烦闷候”、
“伤寒渴候”、
“伤寒呕候”、
“伤寒干呕候”、“伤寒余热候”、“伤寒五脏热候”、“伤寒变成黄候”、“伤寒
吐逆候”、
“伤寒哕候”、
“伤寒喘候”、
“伤寒厥候”、
“伤寒悸候”、
“伤寒痉候”、
“伤寒心否候”、“伤寒结胸候”、“伤寒心腹胀满痛候”、“伤寒宿食不消候”、
“伤寒大便不痛候”、
“伤寒小便不痛候”、
“伤寒热毒利候”、
“伤寒脓血利候”、
“伤寒利候”、
“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
“伤寒上气候”、
“伤寒咳嗽候”、
“伤
寒衄血候”、“伤寒吐血候”、“伤寒阴阳毒候”、“坏伤寒候”、“伤寒百合候”、
“伤寒狐惑候”、“伤寒下部痛候”、“伤寒病后热不除候”、“伤寒病后渴候”、
“伤寒病后不得眠候”、“伤寒病后虚羸候”、“伤寒病后不能食候”、“伤寒病
后虚汗候”、“伤寒内有瘀血候”、“伤寒毒攻眼候”、“伤寒毒攻手足候”、“伤
寒毒流肿候”、
“伤寒病后脚气候”、
“伤寒病后霍乱候”、
“伤寒病后疟疾”、
“伤
寒病后渴利候”、“伤寒肺痿候”、“伤寒失声候”、“伤寒梦泄精候”、“伤寒劳
复候”、“伤寒病后食复候”、“伤寒病后令不复候”诸篇内容,以证候为纲,
将仲景《伤寒论》以及前代研究伤寒病的著作中所有关于伤寒病的内容汇总
在一起。
在《诸病源候论》中,与“伤寒诸候”相对应的还有“时气诸候”、
“温病
诸候”、“热病诸候”等外感病内容,对于病源的认识基本都是依据《阴阳大
论》的论述,其“温病诸候”基本仍是源于《素问·热论》,对于温病逐日病
22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候的论述都是比照“伤寒诸候”,按照“日传一经”的模式比类推衍,其余关
于温病证候诸篇的论述与伤寒诸候也有许多内容基本相同。
虽然《诸病源候论》试图将伤寒与温病作为相对独立的外感病分别开来,
但单纯从《诸病源候论》的文字内容来分析,不但无法分辨伤寒与温病的不
同,反而让人感觉二者的区别更加模糊。
《诸病源候论》中的外感病内容大多
散见于《内经》、《伤寒论》及《脉经》等著作,从对其内容的分析中可以看
出,《诸病源候论》正在试图通过文献的整理,对伤寒与温病、时行、热病等
外感病内容进行梳理,来理清原本分类混乱的外感热病之病名与证候。但是,
由于《诸病源候论》只是文献的搜集与归纳,对于病候的认识中尤其是温病
诸日候的内容,明显受到了“日传一经”模式的影响,因此,在时行、热病、
温病诸日候的论述中也是完全照搬了这种模式,这种文字性的推衍对于临床
而言,并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也禁不起临床的检验,因此在历史的发展过
程中,
《诸病源候论》中的温病内容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是,强调伤寒、温
病之不同,并试图从病源、证候上去加以区分,《诸病源候论》走出了大胆的
一步,为后世温病学的独立发展拓展了空间。
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10] 是一部总结前代与当时医家及自己医疗
经验的一部综合性医著。《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方”中亦引用了《伤寒
例》和《小品方》中对于外感病的论述,但在随后载录的方药中,却包含了
大量治温之法,并把三十三首“辟温方”置于伤寒方之首,其方名很奇特,
多为“辟温气杀鬼”、“熏百鬼恶气”、“断温病令不相染者”、“断温疫转相染
乃至灭门者”等等,方中药物也多是雄黄、雌黄、丹砂、鬼箭羽、菖蒲等,
其所针对者当是一些烈性传染病,伤寒下卷中还载有豌豆疮、热毒斑出、温
疟等内容。显而易见,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所称“伤寒”仍是外感热病之
总称,里面包括不少后世温病学研究的内容,虽然在卷首保留了《小品方》
“所
宜不同,方说宜辨”的观点,但孙氏并没有对此作出阐发。在《千金方》中
对于温病虽然没有系统的论述,但是有不少方剂,如犀角地黄汤、芍药四物
解肌汤、葳蕤汤、紫雪散等以及许多治疗温疫的方药,都被后世温病学家所
重视,体现了当时医家们已经认识到《伤寒论》中的方法在治疗以“伤寒”
为名的某些外感热病上的局限,并作出了临床上的积极探索,为将来温病学
独立学术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而在孙思邈晚年的著作《千金翼方》,却抛开诸家伤寒方论,独尊仲景,
谓:“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
思旨趣,莫测其致。”[11] 在《千金翼方》伤寒部分的内容只是保留了仲景《伤
寒论》的内容,其余散见于《千金方》中的辟温方药已不见踪影。孙思邈同
时也感觉到《伤寒论》“旧法方证,意义幽隐,乃令近智所迷览之者,造次难
悟;中庸之士,绝而不思”, [11] 因此采取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
将《伤寒论》进行了重新编排,便于后人的学习和检阅。在对《伤寒论》进
行了深入研究后,孙思邈提出“夫寻方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23

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皆是吐下发汗后不
解之事,非是正对之法。”[11] 孙思邈的这一论断,得到明代医家方有执、清代
医家喻嘉言的赞赏,并将其发展成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
“三纲鼎立”学说。但是,由于没有确言仲景《伤寒论》是为广义伤寒立论
还是偏重于狭义伤寒,这种认识极易造成麻桂之方的滥用,对于温热类外感
病的治疗而言,必然造成诸多流弊。
唐代另外一部影响很大的综合性医书是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12] ,其中
保存了许多唐以前的古医籍内容。
“卷第一伤寒上十二门”、
“卷第二伤寒下二
十一门”、“卷第三天行二十一门”、“卷第四温病及黄疸二十门”、“卷第五疟
病一十五门”等都属于外感热病的内容,其中“伤寒门”中辑录了早期较有
影响的“伤寒八家”之论及大量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卷首亦引用《阴阳大论》
对于外感病的论述作为总纲,《外台秘要》在对外感病进行分类论述的同时,
也尝试去解释各种不同类型外感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在每卷卷首必先论其
病源,然后再论其病候,这一点与《诸病源候论》如出一辙,显然是受到了
《诸病源候论》的影响。在《外台秘要》温病门中收录了大量治疗疫证的方
药,属于温疫的范围,反映出当时对于温病的认识已经有脱离“伏寒化温”
的局限的趋势。
《外台秘要》中对于温病独立于伤寒之外的做法是受到了《诸
病源候论》的影响,但由于在理论上没有新的创见,对于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认识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从对隋唐时期的三部重要医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个时期
医家们对于伤寒与温病的区别开始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温病学术的发展尚
处于试图将温病从“广义伤寒”中独立开来的萌芽时期。除《伤寒论》外,
其他医家治疗各种类型外感热病的方法也很丰富,
《阴阳大论》在这一时期的
著作中影响很大。但是,与后世不同的是,当时对张仲景《伤寒论》还处于
传抄阶段,没有对其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发,因此,对于《伤寒论》中
有无温病证治也就没有特别的争议。

5.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历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一方面,
仲景之书由于受到陶弘景、孙思邈等名医的赞誉,影响日渐扩大。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方面,经过自东汉末年至隋唐时期近千年的临床运用,实践证
明了张仲景《伤寒论》在治疗伤寒病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所以,原有
“伤寒八家”渐为仲景一家之论所取代。宋代校正医书局成立后,首先校订
《伤寒论》十卷,遂使仲景之学广行于世。宋代医家对伤寒学极其重视,宋
金元时期的伤寒著作,与前代相比在数量和种类上有着空前的发展,医家们
对于伤寒病的研究,由唐代的搜集治验方药转向伤寒病理论的研究。随着《伤
24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寒论》中的方药的应用日益广泛,
《伤寒论》中的方药难以适应除伤寒病之外
的其它外感热病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出来,于是医家们开始尝试对伤寒理论
进行重新阐发,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外感热病的治疗,这在宋代许多医家
的著作中可以看到痕迹。

5.1 对《伤寒论》的补亡研究

北宋医家庞安常广集前贤医论,著《伤寒总病论》六卷,其书中包含了
许多不同的外感热病的内容。庞安常认为温病、热病、中风、湿病、风温等
各种外感病“其病本因冬时中寒,随时有变病之形态尔,故大医通谓之伤寒
焉”,[13] 显而易见,其书内容仍受“广义伤寒”的影响。但庞安常也认识到狭
义伤寒与温病等外感病之区别,谓“四种温病、败坏之候,自王叔和后,鲜
有明然详辨者,故医家一例作伤寒行汗下。伤寒有金、木、水、火四种,有
可汗、可下之理。感异气复变四种温病,温病若作伤寒行汗下必死,伤寒汗
下尚或错谬,又况昧于温病乎?天下枉死者过半,信不虚矣。” [14]
庞安常的著作中一方面收录了《千金要方》等方书中的大量治温方剂以
补充张仲景《伤寒论》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对《伤寒论》中的方剂进行化裁
以用于治疗温热疾病,例如其认为“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
不应验。自江淮间地偏暖处,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
麻黄、青龙内宜黄芩也。自夏至以后,桂枝内又须随证增知母、大青、石膏、
升麻辈取汗也。”[15] 这种在辛温治伤寒方的基础上加入寒凉之品以治温病的做
法在宋代许多医家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反映了医家们开始认识到《伤
寒论》中的方药在对待外感温热病时的不足。
庞安常对待伤寒与温病的观点一方面受到模糊的“广义伤寒”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根据临床实际的经验,认识到了区分伤寒、温病等不同治疗的重
要性,是外感病学术理论的巨大进步,为温病学脱离《伤寒论》的范围奠定
了基础。
《类证活人书》为北宋名医朱肱所著,全书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张仲
景《伤寒论》加以研究,其文字通俗易懂,对于推广仲景学说居功甚伟,徐
大椿《医学源流论》谓:“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
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 [16]
朱肱对于温病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受到庞安常的影响,其书仍以“广义
伤寒”立论,在张仲景《伤寒例》的基础上,对于伤寒、伤风、热病、中暑、
温病、温疟、风温、温疫、中湿、湿温、痉病、温毒等十二种外感病病名进
行了阐释,并在其后附以方证,其所用之方,多系仲景之方加以化裁,但是
朱肱认为“仲景药方缺者甚多,至如阴毒伤寒、时行、温疫、温毒、发斑之
[17]
类,全无方书” ,便搜采了《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25

方书中的方药进行补充。
南宋医学家郭雍的《仲景伤寒补亡论》[18] 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著作之一,
所谓“补亡”者,以世传仲景《伤寒论》非全书,故加以补充以全其意也。
其搜集《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和《类证活人书》中的部分方论,补充了
《伤寒论》在论述温病、发斑、温疫、温毒及妇儿伤寒等方面的不足。从其
书名以及著作内容分析,郭雍认为张仲景《伤寒论》本应涵盖了所有外感病
的证治内容,只是传抄过程中亡佚丢失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伤寒论》治
疗温病的不足。
以上所研究的几部著作,基本都是以《伤寒论》为基础,加以阐发和整
理,补充了大量治疗温热病的研究成果,在当时的《伤寒论》研究中具有一
定的代表性,其著作内包括了后世温病学的部分内容。从以伤寒方主治伤寒
病,到以伤寒方为主而化裁以治疗温热病的变化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外感热
病从以狭义的伤寒病逐渐向温热病转化的自然演变进程。医家们在努力探索
温热病治疗的同时,也努力探索温热病的新的理论。

5.2 “新感温病”理论的出现

张仲景《伤寒论》中对于温病的认识来自《阴阳大论》:“从立春节后,
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
变为温病。”而在六经病条文中张仲景又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
恶寒者,为温病。”后世遂将“不恶寒”作为温病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伤寒
和温病的区别也主要从发病季节去加以区分,冬月伤于寒邪“中而即病者,
名曰伤寒”,而温病则是“不即病者,……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而在临床过程中,医家们注意到这种划分方式的局限性,即使在春季,也会
出现有“恶寒”的外感热病,如庞安常《伤寒总病论》认为“其即时成病者,
头痛身疼,肌肤热而恶寒,名曰伤寒。其不即时成病,则寒毒藏于肌肤之间,
至春夏阳气发生,则寒毒与阳气相搏于荣卫之间,其患与冬时即病候无异。
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也。”[15] 庞安常对于外感病仅仅以季节为依据进行划
分,发现春时温病“其患与冬时即病候无异”,这种认识在稍后的医家朱肱那
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挥,其《类证活人书》中云:“夏至以前发热恶寒,头疼身
体痛,其脉浮紧,此名温病也。春月伤寒谓之温病,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
前发为温病。”[19] 将“春月伤寒”直呼为温病,其症状皆与冬月伤寒无异,此
与仲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有了明显的不同,这也体现了单纯
用发病季节对伤寒、温病进行划分的局限性。
由于“伏寒化温”理论无法合理解释春月温病也会出现“恶寒”的情况,
郭雍的《仲景伤寒补亡论》中首次提出了温病有“新感”者:“假令春时有触
冒,自感风寒而病发热恶寒、头痛、身体痛者,既非伤寒,又非疫气,不因
26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春时温气而名温病,当何名也?如夏月之疾,由冬感者为热病,不由冬感者
为暑、为暍,春时亦如此。”[18]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郭雍虽然倡新感温病之
说,但并未否定伏气温病,而且将温疫也划归温病之范畴:
“医家论温病多误
者,盖以温病为别一种。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不伤寒而春自
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常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
者之温自有不同也。”[18] 郭雍对于伤寒、温病的区别,主要以发病时节作为依
据,与《伤寒例》可谓一脉相承,但其三种温病的认识却彻底突破了“伏寒
化温”说的局限。必须注意的是,郭雍仍将“新感温病”归属风寒邪气伤人
所致,与后世温病学家所说的“温邪上受”的新感温病有着本质的区别。

5.3 外感热病治法的变化

宋金元时期伤寒病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于外感热病治法的发
展。由于受广义伤寒统括温病在内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医家一方面坚持认为
伤寒为外感热病之总称,
《伤寒论》为外感热病之总论,一方面又发现应用伤
寒方治疗温热病时存在不足,因此,就对伤寒病的治法进行了改革,使之更
适应于某些温热性质的外感病。
《伤寒微旨论》为北宋医家韩祗和所著,其书本意为阐发张仲景《伤寒论》
而作,但在该书中,韩祗和对仲景治疗伤寒病的方药作出了很大的改革,韩
氏提出“夫伤寒之病,医者多不审察病之本源,但只云病伤寒,即不知其始
阳气郁结,而后成热病矣”[20] ,他认为“伤寒之病本于内伏之阳为患也。”[20]
在治法上,韩祗和强调“太平之人,饮食动作过妄而阳气多,若用大热药发
[20]
表,则必变成坏病,故参酌力轻而立方也。” 因此,其立方从“伏阳为患”
着手,不用仲景麻桂之方,自创调脉汤、葛根柴胡汤、人参桔梗汤等,大量
使用了柴胡、薄荷、葛根、防风、前胡、桔梗、石膏等辛凉之药。韩祗和所
称伤寒仍是外感热病之统称,但是,从其治法的改变分析,其所见外感病必
然与张仲景时代不同。
历史上促使外感病治法真正发生革命性改变的一位重要医家,当首推金代
医家刘完素。刘完素生活在北金和南宋长期对峙的时代,北方统治者连年用
兵,加以天灾不断,导致了外感热病的大规模流行,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在热病的治疗中,刘完素认为“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
“不
可峻用辛温大热之药”,[21] 倡用寒凉之药,谓“一切怫热郁结者,不必止以辛
甘热药能开发也,如石膏、滑石、甘草、葱、豉之类寒药,皆能开发郁结。……
夫辛甘热药,皆能发散者,以力强开冲也。然发之不开者,病热转加也。如
[22]
桂枝、麻黄类辛甘热药,攻表不中病者,其热转甚也。” 因此,在热病的治
疗中,刘河间创制了大量的辛凉之方,对后世温病学治法的发展有很深的影
响,刘完素本人也被后世尊为“寒凉派”的宗师。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27

由于受到“广义伤寒”说的影响,在当时医家们仍然将所有外感热病统归
于伤寒,如刘完素《伤寒直格》中所说“春曰温病,夏曰热病,秋曰湿病,
冬曰伤寒。伤寒者是随四时天气春温、夏热、秋湿、冬寒为名,以明四时病
之微甚,及主疗消息,稍有不等,大而言之则一也,非为外伤及内病有此异
耳。”[23] 但在伤寒病的病机认识上,则主张“寒主闭藏,而腠理闭密,阳气怫
郁不能通畅,怫然内作,故身热燥而无汗”,[23] 并进一步指出“六经传变,自
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病”,因此,在处方用药时,“自制双解、通
圣辛凉之剂,不遵仲景法桂枝、麻黄发表之药”。[21] 在治疗外感温热病的客观
事实上,已经突破了“法不离伤寒,方必遵仲景”的格局。
刘完素“六经皆是热证”与韩祗和“伤寒之病本于内伏之阳为患”的学术
观点,实际上是为了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其所研究的热病实际已经不同于
张仲景时代的狭义的伤寒病。但是他们没有去分辨疾病之不同,而是为了附
和《伤寒论》为广义伤寒立论的思想,曲解《伤寒论》之本意,这种做法也
为后世对于《伤寒论》的理解和温热病学术的发展带来了混乱。
这种治法的变化在宋金元时期的很多医家著作中都有出现,这也反映出当
时温热类疾病逐渐增多,
《伤寒论》方不能应对所有类型外感热病的事实,临
床治法上的丰富也为温病学理论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从对宋金元时期医家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认为世传张仲景《伤寒论》非全书,《伤寒论》中本应包括了《伤
寒例》所举的诸类外感热病的证治,所以许多医家在《伤寒论》研究中采取
了“补亡”的方式,以完善外感病治法,适应临床的需要。
第二,对于外感病的分类以季节为标准。但是,有些医家认识到了这种分
类方式的不足,也促使了“新感温病”概念的提出。
第三,由于仍然受到“广义伤寒”概念的影响,医家们仍将所有外感病统
成为“伤寒”,但在医家们的临床过程中,发现《伤寒论》方药在治疗当时外
感热病中的不足,对于《伤寒论》中所提供的外感病的治法能否适应当时的
疾病产生了质疑,并从临床角度提出了新的治法和用药准则,因此也就出现
了伤寒病的病机“寒温”之争。
虽然这个时期外感病的研究仍然是以张仲景《伤寒论》为蓝本,将《伤
寒论》视作通论外感热病之专著,但是,对于狭义伤寒和温病的鉴别已经逐
渐得到医家们的重视,而且日益丰富的外感病治法也为温病学理论体系的建
立创造了条件。

6.明清时期

明清之前,温病一直都被列为广义伤寒病研究的范畴,虽然有部分医家
28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认识到《伤寒论》不能囊括所有的外感热病证治,并强调伤寒与温病等外感
热病必须加以区别对待,并对《伤寒论》中的外感病治法加以革新,但始终
未能有医家跳出《伤寒论》的圈子,建立一套新的适合温热类疾病的理论体
系。正如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说:
“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功夫,未易窥
测……奈温病一证,诸贤悉未能透过此关,多所弥缝补救,皆未得其本真,
心虽疑虑,未敢直断明确,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蓝本,其心以为推
戴仲景,不知反晦仲景之法。”[24] 随着温热类外感病的逐渐增加,一场外感病
理论的大革命正在悄悄酝酿中。

6.1 明代温病学的发展

王履,字安道,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医学家。受宋金元时期的学术思想影
响,当时医家们逐渐习用辛凉或寒凉药物来治疗外感病,而畏张仲景麻桂之
方为虎狼,王安道对此深有感触:“自近代先觉,不示伤寒、温、暑异治之端
绪,但一以寒凉为主,而诸温热之剂,悉在所略。致使后之学者,视仲景书
欲仗焉,而不敢以终决;欲弃焉,则犹以为立法之祖而莫能外。甚则待为文
具,又甚则束之高阁。”[25]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王安道提出要推求张仲景《伤
寒论》立法之本意,并在其著作《医经溯洄集》中明确提出:“法也,方也,
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也。”[26] 王安道认为《伤寒论》
为治疗冬月正伤寒而设,伤寒之方用于温暑只是借用而已,强调不可以同一
类方法通治所有类型外感热病,谓“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故每执
寒字,以求浮紧之脉,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
其可不正乎。又书方多言四时伤寒。故以春夏之温病、热病,与秋冬之伤寒,
一类视之,而无所别。夫秋冬之伤寒,真伤寒也,春夏之伤寒,寒疫也,与
[27]
温病、热病自是两途,岂可同治。” 对于《伤寒论》中治疗温病之方药有所
欠缺,王安道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谓“温暑及时行寒疫温疟风温等,仲景
必别有治法。今不见者,亡之也。观其所谓为治不同,所谓温疟、风温、温
毒、温疫,脉之变证,方治如说,岂非亡其法乎。决不可以伤寒六经病诸方
通治也。”[28] 王安道的这一论断,与宋金元时期庞安常、郭白云等医家一脉相
承,但其明确提出《伤寒论》只为狭义伤寒立法的论断,为温病学说脱离《伤
寒论》六经辨证,建立新的辨证体系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但是,王安道对于温病的病因认识仍受到了《阴阳大论》的影响,认为
伤寒、温病、热病皆起于感受寒邪,谓“由三者皆起于感寒,或者通以伤寒
称之。夫通称伤寒者,原其因之同耳” [29] 。因此,王安道所说的温病仍然是
冬季伤于寒邪,伏藏至春而发的伏气温病。但是,其对伤寒、温病治不同法,
《伤寒论》只为狭义伤寒立法的认识,却揭开了后世广义、狭义伤寒之争的
序幕。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29

明代医家张鹤腾,字凤逵,著《伤暑全书》,此书是中医外感病史上的第
一部暑病专著。在此之前,暑病虽亦杂见于诸家方书之中,但“只列小款中,
世皆忽之”,没有得到医家们的重视,张凤逵亦曾自患暑病而不能识,幸有徽
医汪韫石指点而获救,
“遂著《伤寒伤暑辨》一篇。刊于暑月印布,兼施药饵,
其捷效若谷响,乃发愿搜罗群书,著为全帙以济世。” [30]
《素问·热论》有“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
者为病暑”之论,
《阴阳大论》谓“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其所说的暑病乃是广义伤寒病之一
种,为冬伤于寒,伏藏至夏而发病。而张凤逵对将温病、暑病之病因归结于
寒邪的观点极不赞同:
“伤寒者感于冬之严寒,温病者感于春之轻寒,若暑病
则专感于夏之炎热,若冰炭霄泉之不相及,一水一火,各操其令。治法一热
剂,一凉剂,各中其窍,而概以为寒因,不几于执一遗二哉!” [31] 而且,张凤
逵认为古人没有专论暑病之书是因为“古之寒病多而暑病少,今之寒暑并重,
而暑为尤剧则可” [31] ,跳出广义伤寒的圈子,专为暑病立法,张凤逵为温病
学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明末医家吴又可的《温疫论》是中医外感热病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明朝
末年,社会动乱,疫病流行猖獗,据吴又可《温疫论》自序云:“崇祯辛巳,
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
染。”[32] 当时的医家以伤寒法治之而多不效,
“枉死不可胜计”,吴又可提出“仲
景虽有《伤寒论》……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温疫自是迥别。嗣后
论之者纷纷,不止数十家,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证则甚略之。是以业医
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及其临证,悉见温疫,求其真伤寒百无一
二。不知屠龙之艺虽成而无所施,未免指鹿为马矣。”[32] 他深感“守古法不合
今病”,毅然跳出了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圈子而作《温疫论》。
早在《伤寒例》中就有过“温疫”的概念,云:“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
者……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
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其所说的温疫为冬伤于寒,更感温气而发,是
广义伤寒的特殊病种之一。而吴又可所说温疫乃是温病之别名,乃承张仲景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而发挥,以“近世称疫者众,书以温疫者,
弗遗其言也。”晋唐以来诸医家如孙思邈、庞安常等已感《伤寒论》在治疗温
疫方面之不足,补充了部分治疗温疫之方药,并对温疫与伤寒之区别多次论
及,但对温疫病名与理论的认识始终处于混乱的状态。
吴又可在《温疫论·诸家温疫正误》中对明以前诸家对于温疫的理论认识
进行了批驳,认为伏气温病、冬温等对于病因的认识“不过猜疑之说,乌足
以为定论”,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
一种异气所感。”[33] 吴又可所说的“异气”在其著作中又称为“疠气”、
“杂气”,
其传染性极强,“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
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33] 应当指出,吴又可的温病观,在当时有相当
30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的前瞻性,其对《伤寒例》以及后世医家温病观的批判也相当大胆,新的病
因理论的提出对于外感病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温疫论》中,吴又可指出“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
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温
疫自是迥别。”[34] 将温疫与伤寒严格区别开来,这一举动与王安道“仲景只为
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皆欲将《伤
寒论》与自己的著作切割开来,不相抵牾。同时吴又可也对仲景《伤寒论》
不论温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然伤寒与温疫,均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
谆告世。至于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反置勿论?或谓温疫之证,仲景原别
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乃称散亡之余,王叔和立方造
论,谬称全书。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 [34] 从而使自己的温病学说
独立于伤寒之外,又不与仲景相冲突,而温病从伤寒中脱离出来也打破了《伤
寒论》统论外感热病的格局,温病学理论得以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吴又可
将仲景《伤寒论》比作“屠龙之技”,也过度忽视了《伤寒论》的作用,对明
清时期俗医不读伤寒书、乐从叶吴新法起到了推波逐澜的作用。
明代外感病学的发展,在温病学的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王安道“仲景只
为即病之伤寒设”的观点反映了当时医家对于《伤寒论》不能完全满足临床
实践的需要已经有深刻的认识,外感病的发展逐渐走出了宋金元时期对《伤
寒论》进行“补亡”的思路,对于外感病病因的认识不断深入,已经突破了
《阴阳大论》带来的广义伤寒学说,伤寒、温病等外感病名的内涵在逐渐演
变。每一个理论诞生的背后,都是医家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经验的积累,温热
类疾病的逐渐增多,也昭示着温病学理论成熟的时代即将到来。

6.2 清代温病学的发展

清代是中医外感病史上异彩纷呈的一个时期,《伤寒论》的研究和温病学
的研究都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高峰,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外感病学家和专著。
清代外感病学的发展,是以当时医家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同时对古代尤其
是金、元、明代产生的各种学术理论和临证经验加以综合、深化与融会贯通,
使之逐步成熟。就外感病学而言,对于不同类型外感病的研究逐渐深入,彻
底改变了以所有外感病皆附会于《伤寒论》的局面,外感病的分类越来越细
致,理论体系也逐渐趋于独立。

6.2.1 温病新理论体系的建立

清代温病学术体系的成熟,是以温病四大家的出现为主要标志,叶天士、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31

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四位医家的著述,为外感病的论治带来了新的思路,
将中医外感病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叶桂,字天士,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被后世誉为“温热大师”。叶桂
一生,医名极盛,沈德潜为之作传曾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
远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叶天士一生诊务
繁忙,无暇著述,其代表作《温热论》
(王孟英《温热经纬》收录时更名为《叶
香岩外感温热篇》),相传系其门生顾景文在舟中记录其言论整理而成。此书
问世后,颇为当时医家所重视,影响甚大。
该书明确提出温病病因为“温邪”,叶天士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35] ,
按照“卫、气、营、血”之大致纲领可以判断疾病的深浅层次和发展趋向,
提出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
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5] 的治疗原则,并丰富了察舌、验齿等诊断方法,后
世多将叶天士此篇内容视为“新感温病”,以与广义伤寒中的伏气温病相区别。
叶天士在此书中创造性的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作为温病的辨证
纲领,这一辨证体系的出现被后世视为标志着温病学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
成为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相比肩的辨证体系之一。以卫气营血作为温
病的辨证纲领,来划分温病病变的浅深层次,确定病变范围,判断疾病轻重、
发展趋势,并指导用药,以与伤寒病之六经辨证相区别,是叶天士的一大创
举。清代医家章虚谷盛赞之谓:
“邪之寒热不同,治法迥异,岂可混哉?二千
年来,纷纷议论,不解剖明白。近世叶天士始辨其源流,明其变化,不独为
后学指南,而实补仲景书之残缺,厥功大矣。” [36]
薛雪,字生白,医与叶桂齐名,世传《湿热条辨》为其所作。该书是一部
系统而完整的研究湿热病证的著作,概括了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及各种病证的
治疗,在当时颇为风行,王孟英《温热经纬》将此书收入,名《薛生白湿热
病篇》 [37] 。
湿温一病,在《难经》中列为五种伤寒之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亦有
“痉湿暍病”篇,以湿病与伤寒相类,而治法有别,后世医家偶有发挥,令
后学者难寻其纲纪,至薛生白始将其系统化整理。薛氏以湿热病因为主线,
对于该类温病的感邪途径、病机、“正局”和“变局”都作出了精辟的阐释。
薛氏认为湿热病多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其感邪
途径与伤寒不同,
“从表伤者十之一二,从口鼻而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
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薛氏指出“湿热之病,不独与
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强调临证当分辨湿与热之比重,治疗上又针对湿
邪之特点,根据上、中、下三焦的不同病变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
药,湿在上焦者,主以极轻清之品开宣上焦阳气,湿在中焦则施以芳香理气
燥湿之药,湿滞下焦则独以分利治之,还记载了湿热类温病转化为燥热证和
寒湿证的证治内容,使湿热病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薛生白对于湿热病的认
识对于中医外感热病学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32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吴瑭,字鞠通,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吴鞠通一生经历多次温疫
流行,有感于“世之医温病者,毫无尺度,人之死于温病者,不可胜纪” [38] ,
遂“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而著成《温病条
辨》一书,该书是温病学术体系的重要奠基之作。
《温病条辨》一书所论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
秋燥、冬温、温疟,这些病名在《伤寒例》中多有论及,吴鞠通对后世据此
而认为《伤寒论》包括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质疑,认为《伤寒例》非仲景原
文,乃王叔和所作,“按时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
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治外感
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 [39] ,
同时,吴鞠通对后世的许多医家在伤寒和温病辨别上的含糊不清、曲解附会
提出了批评,谓:
“细考宋元以来诸名家,皆不知温病伤寒之辨。如庞安常之
《卒病论》,朱肱之《活人书》,韩祗和之《微旨》,王氏之《证治》,刘守真
之《伤寒医鉴》、《伤寒直格》,张子和之《伤寒心镜》等书,非以治伤寒之法
治温病,即将温暑认作伤寒,而疑麻桂之法不可用,遂别立防风通圣、双解
通圣、九味羌活等汤,甚至于辛温药中加苦寒”。[40] 吴鞠通认为《伤寒论》为
狭义伤寒病而设,谓“盖仲景当日著书,原为伤寒而设,并未遍著外感,其
论温、论暑、论湿,偶一及之也”[41] ,这种观点实际是受到了王安道的影响,
这一学术思想在明清时期温病学家中得到了广泛认同。
吴鞠通认为对于温病的病机可以用三焦作为纲领来认识,所以他在书中将
风温、温热、湿温、温疫、秋燥等病,均分作上焦、中焦、下焦来论述。吴
鞠通的三焦概念沿用了《内经》
《难经》的三焦之名,但是其对于三焦的认识
并不同于六腑之一的“三焦”,吴氏所说的上焦病主要指心与肺病,中焦病主
要指脾与胃病,下焦病主要指肝与肾病,即后世所称的“三焦辨证”。其三焦
的概念包括了脏腑的含义,还包括了疾病浅深层次和传变次序的含义,即“温
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
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
[42]
下焦。” 吴鞠通认为“三焦”与张仲景“六经”有“一纵一横”之妙,
“《伤
寒论》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论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
深,须竖看……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会,自无难识之证。”[38] 因此,吴鞠
通称此书为“羽翼伤寒”之作,实是为补《伤寒论》之不足,非为自立门户,
以逞己功也。
《温病条辨》中所说的温病与《伤寒例》不同,包括风温、温热、温疫、
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多种温热类外感病,因此,有人亦
称之为“广义温病”,其中多数病名亦见于《伤寒例》中,但对于病名的具体
含义则有不同的认识,谓“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
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暑温者,正夏之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33

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
也。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
[39]
也。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
吴鞠通对于温病的病因多归结于温热邪气,完全不同于《伤寒例》将温病的
病因归结为寒邪,这种病因认识的差异实际也是为了辨证立法的需要。病名
虽同,含义却不同,这种情况是明清温病学区别于以往“广义伤寒”的重要
特征之一。
王士雄,字孟英,温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温热经纬》,该书“以轩
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集取了《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的
温热病内容为“经”,并选录了《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
篇》、《陈平伯外感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余师愚疫病篇》等温病学
名著为“纬”,其“经”能溯本求源,其“纬”则涵盖了新感与伏气温病、湿
热类温病以及部分疫病等内容,并通过各家的注释和自己的阐发,使温病理
论更加系统化。该书与《温病条辨》的写作方法不同,《温病条辨》仿张仲景
《伤寒论》,以条文结合方药的形式将温病的发展过程及治疗方法逐一展开,
全书一气呵成,自成一体,而《温热经纬》是多部温病学名著的汇编,参以
注释。
王孟英对于历代医家伤寒与温病的辨析不明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谓“《难
经》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此五气感
人,古人皆谓之伤寒。故仲圣著论,亦以伤寒统之,而条分中风、伤寒、温
病、湿、暍五者之证治,与《内经》
《难经》渊源一辙,法虽未尽,名已备焉。
《阴符经》云:天有五贼,见之者昌。后贤不见,遂至议论愈多,至理愈晦,
或以伤寒为温热,或以温热为伤寒,或并疫于风温,或并风温于疫,或不知
[43]
有伏气为病,或不知有外感之温,甚至并暑暍二字而不识,良可慨已!”
《温热经纬》中将散见于《内经》、
《伤寒论》中的温病内容搜辑成篇,为“《内
经》伏气温热篇”、“仲景伏气温病篇”、“仲景伏气热病篇”、“仲景外感热病
篇”、
“仲景湿温篇”、
“仲景疫病篇”,并谓“守真论温,凤逵论暑,又可论疫,
[44]
立言虽似创辟,皆在仲景范围内也。” 显而易见,王孟英认为在《伤寒杂病
论》中其实早有各种外感病证治,后人读书不精未能解其意而已,不过他也
认识到《内经》、《伤寒论》中温病的理法未尽,如其认为“自感温病,仲圣
未论,详于叶氏” [45] ,故博采叶薛诸家之论以彰之。
以往医家中,多有将《伤寒论》作外感热病之总论者,但此等医家多以《阴
阳大论》为据,以伤于寒为温病之始因。
《温热经纬》中有“仲景伏气温病篇”、
“仲景伏气热病篇”皆为阐发“伏寒化温”之旨,亦有“仲景外感热病篇”、
“仲景湿温篇”、
“仲景疫病篇”,此三篇则皆新感之病,不合广义伤寒之本义。
由于这几篇内容都是从《伤寒杂病论》的条文中辑取,重新编次和注释,其
中夹杂了医家们的主观意愿,认为这些条文不合于风寒之论,因此难免有牵
强附会之处。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孟英对于《伤寒论》的观点也是主
34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要为狭义伤寒立论,所以才会将不合于狭义伤寒病的条文重新辑出。
然而,在清代温病学专著大量问世的同时,也有部分医家依旧执于“法不
离伤寒”之囿,试图将《伤寒论》中的外感病内容和后世温病学的新认识加
以梳理,使之统一在“伤寒”之中,这些医家被称为中医外感热病史上的寒
温融合流派。一般认为这一学派的医家以俞根初、吴坤安为代表,代表著作
为《通俗伤寒论》和《伤寒指掌》。
俞肇源,字根初,清代绍派伤寒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通俗伤寒论》
被当时医界奉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俞根初根据当时的一般习惯,将“伤
寒”作为外感百病之总称,谓“伤寒,外感百病之总名也……奈扁鹊《难经》,
但言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热病,五曰温病,仅
载脉候之异同,并无证治之陈列,语焉不详,后学何所依据。惟中风自是中
风,伤寒自是伤寒,湿温自是湿温,已可概见。然皆列入伤寒门中者,因后
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当时不传于世,至晋王叔和以断简残编,补方造
论,混名曰《伤寒论》,而不名曰‘四时感证论’,从此一切感证,通称伤寒,
从古亦从俗也。予亦从俗名曰《通俗伤寒论》。” [46] 俞根初认为张仲景《伤寒
杂病论》本是四时感证之全书,因王叔和名之为《伤寒论》而使“伤寒”成
为一切感证之代称,因此,他的著作虽然是四时外感病的通论,也从俗而名
之为《通俗伤寒论》。
《通俗伤寒论》在外感病的命名方式上采取相当独特的方式,一方面将
“伤寒”作为外感病之代称,另一方面,俞氏也认识到虽然概称伤寒,但不
同类型的外感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实应区别对待,于是将伤于寒邪命名为伤
寒本证,而将其他类型外感病称为伤寒兼证,如风温伤寒、春温伤寒、湿温
伤寒、秋燥伤寒、大头伤寒以及伤寒兼痧、伤寒兼湿、风湿伤寒等。这种命
名方式体现了俞根初“厚古而不薄今”的学术态度。
俞根初提出了“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
[47]
诀” ,并对“六经”从形层、气化、部分、开合枢等角度进行了系统剖析,
俞氏对于“六经”的解读,融合了历代伤寒学家的学术精华,对于后世探讨
六经的实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俞氏也很重视不同的病邪特点在发病中
的差异,特专列“六淫病用药法”一篇,根据六淫的不同性质而取舍用药。
在论述各种外感病时,俞根初并没有采取《伤寒论》
“六经分证”的方式来统
论外感病,而是将各种不同的外感病分门别类,分述其因证脉治,使各种外
感病之间区别迥然,不易混淆。美中不足者,俞氏拘于“伤寒”二字,凡病
因皆不离寒邪,例如“风温伤寒”一病,俞氏谓“伏气温病,感冷风搏引而
发,或天时温暖,感风寒郁而暴发” [48] ,
“春温伤寒”则是“伏温内发,新寒
外束” [49] ,这与俞氏将其列为“伤寒兼证”有关,这样的分类方式难以将新
感温病、新感暑病等与伤寒无关的外感病包括在内。俞氏著作经何秀山、何
廉臣父子校勘、补缺之后,大大丰富,对于俞氏这一观点,何氏父子多有更
正和发挥,如何廉臣指出:
“四时皆有伤寒,惟冬三月乃寒水司令,较三时之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35

寒为独盛,故前哲以冬月感即病者,为正伤寒,非谓春夏秋并无伤寒也……
所误人者,一切时感证,古人皆谓之伤寒,遂致后世只知伤寒,且但知温散
发汗。若温热暑湿诸病,随时感发,并不由于风寒诱起者,自当辛凉开达,
芳淡清化,对病定方。奈医家病家,无不通称曰伤寒,一见此等方药,即斥
为凉遏,世俗竟成为习惯,以致冤死载途,不得不归咎于创始者之定名失实
也。”[50] 这段文字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以“伤寒”统称外感百病的弊端,以病名
之不实而致病因不清、用药不当,论述精辟,发人深思。
同样被称为寒温融合流派的清代医家吴坤安,在其著作《伤寒指掌》(又
名《感症宝筏》)中却没有采用这样的外感病命名方式。所谓《伤寒指掌》者,
仍是取伤寒为外感病之代称,即《伤寒指掌》曰:
“凡感四时六淫之邪而病身
热者,今人悉以伤寒名之,是伤寒者,热病之总名也。”[51] 但吴坤安同样强调
各种外感热病的不同,“其因于寒者,自是正病,若夫因暑、因湿、因燥、因
风及因六淫之杂感,或非时之戾气,发为风温、湿温、温病、寒疫等证,皆
类伤寒。病热虽同,所因各异,不可概以伤寒法治之。……苟不辨明,未免
有毫厘千里之差。” [51]
清代是中医外感病学术创新的时代,清代医家“伤寒、温病不可不辨”
的观念非常强烈,也正是这种观念促使了温病学新理论的出现,随着医家们
对于各种外感温热类疾病的研究逐渐深入,外感病学完全突破了《伤寒论》
原有的理论范围,对于外感病的病名的认识逐渐趋于细化和规范化,在学术
的争鸣中,对各种外感病的病因病机和发病规律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可
以清楚地看到,温病理论的创新过程不是建立在对《伤寒论》否定和批判的
基础上,而是补充《伤寒论》的不足,因此,温病学的发展其实是建立在对
历代医家伤寒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是继承中的发展。

6.2.2 温病学的发展带来了寒温之间的纷争

明清时代温病学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伤寒论》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自王安道提出“仲景只为即病之伤寒设”的观点以来,对于《伤寒论》的研
究渐成两途,一些医家认同王安道的学术观点,并着手研究除狭义伤寒病外
的其他外感病的因证脉治,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温病学体系;一些医家强调
《伤寒论》是为所有外感病甚至内伤杂病立法,对新兴的温病学说并不认同。
由于对温病是否应该遵循《伤寒论》之法则认识有分歧,这两派学者之间的
争论也被称为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
柯琴,字韵伯,是清代著名的伤寒学家之一,著有《伤寒论注》四卷,
《伤
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合称《伤寒来苏集》。柯韵伯对当时医家
们多以《素问·热论》的六经经络说来阐释张仲景《伤寒论》六经提出了质
疑,认为“夫一身之病,俱受六经范围者,犹《周礼》分六官而百职举,司
36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天分六气而万物成耳。伤寒不过是六经中一症,叔和不知仲景之六经,是经
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妄引《内经·热病论》作序例,以冠仲景之书,而
混其六经之症治……夫叔和不于病根上讲求,但于病名上分解,故序例所引
《内经》,既背仲景之旨,亦舛岐伯之意也。”[52] 并提出了自己对于《伤寒论》
六经的认识,谓“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
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
实,无乎不包。”[52] 针对王安道“仲景只为即病之伤寒设”的学术观点,柯韵
伯提出了自己的论断:
“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
[53]
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这种观点和吴又可、王安道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也导致温病学之发展走向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柯韵伯认为温病证治备于六经病中,谓“温病症治,散见六经,请类推
之。如伤寒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是伤寒温病之关也。寒去而热罢,即伤
寒欲解症,寒去而热不解,是温病发见矣。”[54] 将伤寒化热之证归于温病,并
提出“仲景治伤寒,只有温散、温补二法。其清火、凉解、吐下等法,正为
温暑时疫而设。”[55] 柯韵伯的这种观点在清代得到了很多伤寒学家的认同,以
这种观点推论,如果《伤寒论》中对于温病的因证脉治已经很系统而合理,
那么后世温病学的产生便有画蛇添足之嫌了。柯韵伯的学术思想在当时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这种观点能够使后学者充分认识学习《伤寒论》的重要意义,
也大大拓宽了伤寒方的应用范围。但是,柯韵伯对于伤寒、温病的区别却实
际只停留在辨别寒证、热证的层次,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疾病的不同,也
是一大缺憾。
陆懋修,字九芝,是清代寒温之争的著名代表人物,所著《世补斋医书》
三十三卷,为陆氏七种著作的合集。陆氏极力推崇柯琴“六经为百病立法”
[56]
之论,主张“凡温热之治,即当求诸伤寒之论” 。认为温病乃是五种伤寒
之一,仲景《伤寒论》早有论述矣,陆氏谓“温热之病为阳明证,证在《伤
寒论》中,方亦不在《伤寒论》外……《伤寒论》中自有温热、湿热也。” [56]
当时医界叶吴学说流行,俗医多有“抱一册(《临证指南》)为市医捷径者,
名曰叶派”,假借叶氏之盛名,造成了辛凉、滋阴之法滥用成风,陆九芝对此
深恶痛绝,对叶天士门人所辑的《温热论》(即《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提出了
强烈质疑,认为皆非天士先生原意,而是“及门假托,为一时渔利之物”,谓
“叶天士先生一代盛名,既为其门下华邵辈所毁,而顾景文之温证,又为章
虚谷取而注之,改作《外感温热》。其所以改作外感者,想亦嫌其不类论温,
故谓其与仲景伏气之温不同,是则天士之温,本非仲景之温。而虚谷之温,
又非天士之温矣。……所以伤寒一证,至天士而失传,温热一证,亦至天士
而失传。而孰知皆非天士之书耶?此之般流,直若傀儡登场,沐猴牵线,不
使仲景圣道尽归澌灭不止。而王孟英《温热经纬》尽罗而致之,皆不肯为病
者计。呜呼!此中之劫运,其何日已耶!” [57]
陆九芝虽全力斥《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之非,但并非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37

不辨伤寒、温病,谓“伤寒自是伤寒,温热自是温热,正有不可不辨者” [58] 。
对于伤寒、温病之辨,陆九芝提倡从太阳、阳明入手,谓“伤寒由表入里,
其始仅为太阳证。温热由里出表,其始即为阳明证。苟非能识伤寒,何由而
识温热?苟非能识伤寒之治,何由而识温热之治?人苟于太阳、阳明之部位,
既从两经历历辨之,再勘定其人之所病,或仅在于太阳,或已在于阳明,而
寒与温之分途,自截然而不爽。”[58] 并强调了伤寒、温病治法不可混淆,即“用
药之法,伤寒起自太阳,惟辛温始可散邪,不得早用辛凉;温热起自阳明,
惟辛凉始可达邪,不得仍用辛温。寒与温皆称汗病,病之初皆当汗解。而辛
[58]
温之与辛凉则有一定之分际,而不可混者。”
后世多认为陆九芝极力排斥温病学派,其实不然,对于吴中名医叶天士,
陆氏也是极为服膺,谓“叶先生为吾苏大医,享盛名于雍、乾时” [59] ,谓吴
又可论温疫“能言前人所未言,厥功伟矣” [60] ,又谓戴北山《广瘟疫论》
“以
温热与伤寒辨,条分缕析,诸病疏明……此书实足为温热病正法眼藏矣。”[60]
由此观之,陆九芝绝非有肆意毁谤温病学之意也,其举措仍是为彰明伤寒、
温病之治法而作,其部分学术观点与叶吴之派有所分歧,我们今天应当辩证
的来看待这个问题,正是这种争鸣使后世医家们认识到《伤寒论》在治疗温
热病时仍有可鉴之处,也认识到时医畏伤寒方之难用,转而滥用寒凉、滋阴
之流弊。
通过对清代外感病学术的研究,可以发现医家们出于不同的立论角度,
对于伤寒、温病的概念认识不同,柯韵伯、陆九芝等医家认为伤寒为百病立
法,伤寒阳明病即五种伤寒之温病也;王孟英等医家则认为《伤寒论》中温
病条文散在诸篇,后世“守真论温,凤逵论暑,又可论疫,立言虽似创辟,
皆在仲景范围内也”[44] ,但《伤寒论》中的温病理法未详,后世亦有新发展,
如叶天士新感温病之说即可补《伤寒论》之不足;吴鞠通等则认为《伤寒论》
是为狭义伤寒病而设,温病是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
冬温、温疟等多种温热类外感病的概称,与伤寒病有水火之别。但是,对于
外感病分类的逐渐细化是一个总体的趋势,在学术观点的碰撞过程中,温病
学理论也逐渐走向成熟。

7.民国以来的寒温之争

明清温病学说盛行以来,叶天士之学术思想藉叶氏之盛名,又经章虚谷、
吴鞠通、王孟英等著名医家之举荐,影响极广,叶学末流更是刻意罗织,欲
与仲景之学分庭抗礼,清末陆九芝、柳宝怡等医家出于纠偏救弊的初衷,起
而驳之,遂拉开了清末寒温之争的大幕,这场争论由学术之争逐渐上升为门
户之争,民国时期对叶吴学说的批判愈演愈烈。
恽铁樵,名树珏,精通《内经》、《伤寒论》之学,著有《群经见智录》,
38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伤寒论辑义按》,《脉学发微》、《温病明理》等书共二十二种。其中《温病
明理》一书,在寒温之争中起到过重要影响。恽氏之时,时医多以《伤寒论》
为狭义伤寒之书,以“古方不合今病”而轻之,叶吴之说大行其道,而医界
党同伐异之风猖獗,据恽氏所云:
“今之时医皆叶派,苟倏然立异,将群起而
排之,使无立足之地而后已,犹之举国皆饮狂泉,转以不狂者为狂,结果不
狂者非尤而效之,而亦佯狂不可。”[61] 恽铁樵深感时弊之广,流毒天下,谓“鄙
人志在昌明中医学,不得不辟除谬说,并不欲以口舌与古人争胜,以为名高。
王孟英、吴鞠通、叶天士之书,疵谬百出,若欲一一纠正,叠纸等身,其说
不能尽,吾则以为是喧宾夺主,不暇为也。唯三人之谬说,流毒于天下已如
此,苟不能有精切简明之方法,指示后来,则其黑幕总无从揭破,而流毒遂
并无有穷时。” [62]
《温病明理》的学术思想与陆九芝一脉相承,但对叶吴之学的批判言辞
更为激烈,对于陆九芝将《温热论》、《临证指南》之失归于叶氏门人,并不
认同,谓“九芝曲为辩护,犹是推崇前辈,稍存忠厚之道,然事理昭然,岂
容讳饰。” [63] 当时医界盛传叶天士乃“天医星”下凡,恽铁樵对此极为不屑,
认为“按事理推测,是必天士行贿张天师,因为放此谣言,不图能瞒过雍乾
时人,而不可以欺天下后世,然则天士为江湖医,已昭然无可逃矣。”[63] 恽氏
将叶吴之说贬低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客观的学术态度,有以偏概全之嫌,这
种由学术的争鸣上升到人身的攻击行为,实际不仅不利于学术的昌明,反而
使医界在攻讦排异之混乱局面中愈陷愈深。
对于叶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说法,在陆九芝医书中已有过批驳,
陆氏以温病初起即在阳明为辨,否定“首先犯肺”之说,而恽氏则直斥温邪
病因之说,认为温病也是寒邪所致,谓:“冬之热病是伤寒,春之热病,仍是
伤寒,夏之热病,秋之热病,依然是伤寒,故曰:凡热病皆伤寒之类也。是
故谓春之热病伤于风,夏之热病伤于热,秋之热病伤于燥,长夏之热病伤于
[64]
湿,无有是处。” 恽氏认为所以有风温、暑温、湿温等之称,“是因时令之
异而兼六气之化,故命名如此。”[65] 认为受寒才是人体病热的唯一原因,极力
否定温邪为病之说,“谓受热而病热,无有是处,须知受热竟不病热。”
恽铁樵当时作为与废止中医潮流战斗的先锋,在中医界颇具影响力,因
此其学术观点对后人造成了很强的影响。其对于温病的证治固守仲景《伤寒
论》,对于宣扬仲景学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攻讦叶吴学说以偏概全,
全面否定其功绩的态度,却值得商榷。温热派医家的某些学术观点,固然有
其时代局限性,难免有不尽完善之处,学术的争鸣有助于理论的逐渐明晰和
合理,但是如恽铁樵这样对叶吴学派在学术论争中,竟恣意嘲讽怒骂,造成
寒温二派互相攻讦、党同伐异之混乱局面,却实非医坛幸事,这种陋习如不
能彻底革除,对于中医事业的发展是大大有碍的。
恽氏之后,诘难叶吴学说蔚然成风,外感病学术上的争鸣也在不断深入,
沪上名医祝味菊先生的《伤寒质难》一书,文笔畅茂,论理精湛,在书中借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39

鉴了许多现代医学病因、病理学的认识,对伤寒、温病之争颇有创见。
《伤寒
质难》一书系祝氏口述,由其弟子陈苏生老笔录,是一本以师生问答形式汇
录的研讨外感热病之专著。
祝氏初到上海时,沪上医家多属叶派,用药习用轻清,祝氏对此十分不
满,谓“自有温病之说,世风大变,竟谓南方无真伤寒,有之,皆温病也。
温为阳邪,宜寒宜凉,于是清法大时,医有终其身不用仲景法者,而叶、王、
鞠通之方则无不熟读。靡靡之风,举国尽然,稍有异见,便无声援,医阀当
道,炙手可热。”[66] 又谓“彼时医处方,以轻灵为通俗,以寒凉为平稳,侈言
病变,预谋卸过,伪作谦和,故示审慎,用药维轻,用术维精,嘘寒问暖,
若有同情,成则居为已功,败则诿诸天命,可以欺妇孺,骇庸俗,乌足以受
大命。” [67]
《伤寒质难》中的“附辨温热病篇”,实为诘难批评叶氏学说之专篇。祝
味菊指出“伤寒可以包括温热,而温热仅占伤寒之一格而已” [68] ,对于温热
病的认识,祝氏与柯韵伯、陆九芝、恽铁樵等医家意见相似,谓:
“温热病者,
病之偏于热也,……即五段中之阳明也。” [68] 对于《温热论》的“温邪上受”
“寒温皆非致病之原”[69] ,祝氏
一说,祝氏也表示了不同意见,他明确指出:
借鉴现代医学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病因观:
“今夫外感者,客邪之外侵
也。
《伤寒论》者,治客邪之专书也。……邪有无机有机之别:无机之邪,六
淫之偏胜也,风寒暑湿燥火,及乎疫疠尸腐不正之气,凡不利于人而有利于
邪机之蕃殖者,皆是也;有机之邪,一切细菌原虫,有定形,具生机,可以
检验而取证于人者,皆是也。……伤寒之成,有形之有机邪为主因,无形之
[69]
无机邪为诱因。” 这种病因观,融合了中西医在外感病因学上的认识,在当
时是极具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对于中医传统的外感病因观是一个巨大挑战。
祝氏谓“当时之所谓伤寒,所谓温热,都是一种想象之邪……邪病之用温药
而愈者,遂名之曰寒邪,邪病之用凉药而愈者,遂名之曰温邪……邪机之推
[70]
测,乃从药效反溯而得之。” 因此,祝氏认为“叶氏适应环境而著述温热之
篇,所以别于适用温药之伤寒,非另有温热之邪也” [70] 。
祝味菊对于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并不全盘否定,而是主张以历史的眼光,
根据古人当时的环境来推测其著书立说之动机,谓“彼天士之好用寒凉,环
境使之然也。有清中叶,医者好用人参,习重温补,士大夫以受赐人参为荣,
庶人以持赠人参为礼,士多养尊处优,民多安居乐业,浸浸百余年,相习成
时风。循至发散感冒亦佐以人参,如参苏饮之类比比皆然。天士出类拔萃,
力矫时弊,知感之不宜温补也,创温热之门,以立异于伤寒。其用辛凉乃为
气盛而误补失表之用,所谓时时轻扬法也。彼时之人气盛者多,疾病之反应
每易趋向太过,故可凉可清者亦多。叶氏力反时尚,独创新法,亦医林之俊
[68]
杰也。” 对于《温热论》中所提出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祝氏也作出了
中肯的评价,谓其“不外描写四种病变之历程。所谓病变历程者,疾病演变
之过程也。……叶著之《温热篇》,非是探求病原之论,实乃应付病变之作也,
40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其所叙之症候不外各个病变之描写而已。其引用之术语不过其私人之艺术思
想而已,非真有温邪入营、入卫、入气、入血也。” [70] 总的来说,祝氏认为叶
派之学不可盲从,
《温热论》中瑕瑜互见,必须明辨慎思而求其真,这种客观
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相比恽氏的激烈论战而言,更加具有说服力,也是我们今
天对待先人之学术所必须遵循的态度。
谢诵穆,师承于民国名医陆渊雷,毕身钻研中医理论,卓有成绩,其于
探讨外感病理论,尤多心得,著有《温病论衡》[71] 、
《湿温论治》,
《温病要义》、
《伤寒通论》,《温疫述义》、《历代医书丛考》等书。谢氏对温病学中许多纠
缠不清问题都有很深的见解,他认为历代之所谓温病,本义不同,是导致温
病学术混乱的根源,谓“欲知温病学说思想变迁之痕迹,自必从内难仲景等
叙起,然着笔之时,当从内难之本义,作一朴质之叙述,凡清医对于《内》、
《难》、仲景之注解,当一律屏去。”如果用清医的思想来证前人之说就是“无
形中已失去《内》、《难》、仲景之本义。”他这一观点,是针对清代部分医家
如王孟英等将《伤寒论》中的部分条文辑取出来,作为仲景温病之内容,故
他主张将“内经仲景之温病,还之内经仲景。以叶吴孟英之温病,还之叶吴
孟英。”这样弄清历代各家温病学说之真面目,则有关争论的是非问题,就容
易判定了。
对于叶吴的温病学说,谢氏虽然亦持反对态度,但并不像恽铁樵一样全
盘否定,而是主张客观的去看待,理性的去批判。谢氏将叶氏“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之温病名之为“肺系温病”,将陆九芝“温热之病为阳明证”之温
病名之为胃系温病,谓“论温病者,必当定肺胃二字为关键。”而“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此十二字者,仅为犯肺温病之纲领,决不能包括湿温
等胃系温病。”但叶派中人竟以此“十二字,为温病纲领,于是胃系温病之起
病,不由于犯肺者,亦一律以此十二字兼统之,于是胃系温病初起之病因病
理治疗诸学说,一律平空割去,另冠以肺系之证治,此真俗语之所谓张冠李
戴,最后则胃系温病中期末期,亦皆以治肺之药治之,而治疗之成绩,遂不
可问。此种流弊,无形中蔚为风气,流行于时医之腕底。”谢氏认为陆九芝抨
击叶吴之学,正是为此。谢氏细考叶氏医案,发现“叶氏所说之肺系温病,
其轻者为流行性感冒,为支气管炎,其重者为肺炎、流行性感冒与支气管炎,
古称伤风,肺炎即《金匮》之肺胀。”谢氏认为叶氏将伤风、肺胀等病混称为
温病,所以他说:“温病名实之淆乱,叶天士为祸首。”此外,对于叶氏的用
药风格,谢氏也表示了质疑,认为辛凉轻剂仅“可以治轻微之感冒,不可以
应付危险之肺炎,以辛凉应付一切,药轻而不及彀,此所以有逆传心包之变
也。”
《温病论衡》在对古今治温病的各家学说进行研究后指出:
“温病学说之
派别极多,不仅叶吴等数家而已。”因此,他主张必须参合各家温病著述来研
究温病学,不应当独尊叶氏一派,谓“叶吴之温病,不过温病学说之一部分,
尚不足为全部温病学说之代表。” 他还说 “推翻叶氏之温病,仅为推翻温病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41

学说过程中之一部分,决非推翻温病学说之全体。”而“芟此赘疣,则温病学
说之整理,或将厘然有序。”诚如谢氏自云:“吾非讥谈叶派者也,求事理之
真相而已。”因此,在对待与叶派不同的学术见解时,谢氏能够理性的加以分
析判断,并不盲目抨击否定,这样的批评显得很有说服力。谢氏的这种治学
风范,在当时寒温之争陷入门户之争,攻讦异己成风的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百家争鸣,本就是学术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抛开学派、门户的纷争,将争
鸣拉回到学术本身,才能使寒温之争回归理性。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内,以恽铁樵为代表,对叶氏学术
思想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批判,激烈的学术辩论一度上升到门户之间的攻讦,
但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争鸣最终回归理性。这一时期寒温之争的实质就是
针对叶吴学说的讨伐,而不是针对全体温病学的研究成果,如何正确看待叶
吴学说,也就成为了解决寒温之争的关键。

8.现代寒温统一的新潮流

中医对外感热病之研究,至清代而大炽,经叶、薛、吴、王等众温病学
家之不懈求索,温病学术体系逐渐成熟。但是,温病学说尤其是叶吴学派之
学术思想,招致了不少治伤寒之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叶派学说在理论上颇
多疵谬,在用药上更是流弊甚多,而谓该派之学纯属画蛇添足,于是掀起了
寒温之间的论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寒温之间的论争逐渐平息,1955 年邓铁涛先
生在《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一文中指出: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温病派是
在伤寒派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的,可以看成是伤寒派的发展。但假如认为既
然是发展了,便可以一笔抹煞了伤寒派,取消了伤寒派的宝贵的经验----方
与法,那也是错误的。同样,认为温病派微不足道,杀人多于救人,而一笔
[72]
抹煞了温病派数百年来的治疗经验,也是不对的。” 这一论断,为当时的大
多数医家所接受,代表着医学家们对温病学说的历史地位的肯定。但是,在
千百年来伴随学术争鸣的外感病理论得到充分发展,伤寒与温病分治的局面
已经得到医家们充分认可的情况下,一种更新的学术探索正悄然兴起。1957
年,
《上海中医杂志》发表了章巨膺先生的文章《统一伤寒温病学说的认识》,
文章中提出:“《伤寒论》为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而温病学说的成就乃是伤
寒论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伤寒温病所以有条件统一起来的先决因素。”[73] 在承
认伤寒和温病自成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试图将二者合而为一的统一的
要求。自此之后,响应者甚多,寒温统一的研究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章巨膺先生从师于恽铁樵先生,早年曾经极力反对叶吴学说,在其著作
《温热辨惑》自序中言:“余弱冠时雅好方术,初读《伤寒论》,无所得,废
然而返。后得天士、鞠通之书,喜其清浅入时,以为道在是。越十年,从恽
42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师铁樵氏受业,乃知误入歧途。”章氏受恽氏影响,强烈抨击叶吴学说,而赞
同陆九芝的学术思想,谓陆九芝“于温热病,说理纯正,独排众异,伤寒温
病,真理未泯,赖有此书。”因此,《温热辨惑》之学术观点,与《世补斋医
书》、《温病明理》等一脉相承,是当时寒温论战中诘难叶吴学说的重要著作
之一。但是,晚年的章巨膺先生却彻底改变了这种观点,对自己数十年前的
学术立场进行了反省:“在卅年前,我也片面的崇奉仲景,不同意叶、吴,这
是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弯路,以后逐年在临床实践中才陆续体会到温病学说
的重要性,它不仅不能与《伤寒论》学说对立,恰恰能羽翼《伤寒论》的不
[73]
足。” 作为曾经激烈反对叶吴学派的医家,章巨膺先生的这段文字更显得弥
足珍贵,可以当作这场寒温论战的最好注解,为这场旷日持久的论争划上一
个休止符。
寒温统一的初衷,是为了结束寒温之间的门户之见,共同挖掘和整理古
人治疗外感病的宝贵经验,促进外感病学术的进步。这一呼吁,也确实很快
得到了学者们的响应,很少再见到攻讦叶吴学派的文章出现,叶吴学派在外
感病学术体系中的贡献得到了认同。但是,结束了门户之间的攻讦,并非意
味着围绕伤寒与温病中的许多具体学术争论已经结束。
要建立统一的外感病学,就必须统一中医界对于伤寒、温病的相关学术
问题的认识,例如寒温的病名病因、寒温的辨证方法、伤寒与温病的区别等
等,这些学术问题几乎涵盖了寒温学术体系的方方面面。由于历史发展的过
程中,伤寒、温病的病名内涵发生了多次的演变,广义伤寒曾经是外感热病
的总称,而温病从最初的“伏寒化温”逐渐演变成为包括了风温、温热、温
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多种外感热病的统称,二者在
研究内容上曾经发生了交叉和重叠,使得有些学者认为温病与伤寒实际已无
明显差别,属于同一外感热病的不同名称,如裘沛然先生所说:
“伤寒与温病
[75]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同义语。” 这种观点也成为寒温统一支持者的论据之
[75]
一,如王氏认为“‘伤寒’、‘温病’本属同一疾病” ,“这才是二者之间最
确切而真实的关系,这才是二者之间最终能得以统一合流的最坚实可靠的基
础。”[76] 由于在《伤寒论》中有六经辨证法,在温病学中有卫气营血辨证和三
焦辨证法,而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又有学者认为温病
与伤寒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因此,有的学者 [77] 提出将六经辨证与卫气营
血、三焦辨证统一起来,成为一个较前更完整、更系统的外感热病辨证方法,
能够涵盖伤寒病、温病以及其他外感病的不同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更好的
指导外感病的临床,这也成为了“寒温统一”的新目标。
随着研究的逐渐开展,统一的方案也陆续提出,有人主张用伤寒六经辨
证来统温病三焦和卫气营血辨证;有人主张用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来统
一伤寒六经;有人主张用八纲辨证来统一伤寒六经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
证;有人主张采用现代医学的分期方法来统一寒温;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三
维辨证、五定、七定辨证法等一些新的辨证方法。但是,直至今日,尚未出
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探讨 43

现一个能为医界普遍接受的统一方案,没有任何一种方案可以真正达到统一
寒温辨证方法的宗旨,即涵括伤寒病与温病不同发生、发展过程的统一的辨
证方法,所以,迄今为止,这些统一的方案仍处在各自表述的尴尬局面,这
个现象的出现,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对“寒温统一”的构想进行认真反思。

9.寒温病名内涵演变总结

伤寒、温病的病名,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存在,但是发展到今天,
二者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黄帝内经》中,“伤寒”一词一方面是作为疾病的病因出现,也就是
“伤于寒”的简称,如《素问·刺志论》谓“气盛身寒,得之伤寒。”另一方
面,也是作为独立的病名出现,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
也。”这是伤寒最早的独立病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之“伤寒病”即本
源于此。《难经·五十八难》明确提出了“伤寒有五”的观点,曰:“伤寒有
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2] 在这句
话中,“伤寒”一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是作为病因“伤于寒”而言,第
二次则是作为伤于寒之后所生的一种外感病,即狭义伤寒病,而张仲景《伤
寒论》秉承《内》、《难》而作,其学术思想必然与之一脉相承,故《伤寒论》
中所论述的伤寒病无疑为狭义伤寒。 [78] 但是,后世多将“伤寒有五”理解为
广义伤寒病,使“伤于寒”之病因遂成了“广义伤寒”之病名,长期以来一
直使寒温之不同病名相混。而到了清代,对于外感病的认识已经逐渐超出了
“伤于寒”的病因观,虽然当时的部分医家仍将外感病以“伤寒”之名概言
之,如何廉臣所说:“若温热暑湿诸病,随时感发,并不由于风寒诱起者,自
[50]
当辛凉开达,芳淡清化,对病定方。奈医家病家,无不通称曰伤寒。” 这个
时期“伤寒”一词成为了所有外感病的通称,包括了温热暑湿、四时六淫诸
病,已经不同于以“伤于寒”之病因命名的本意。
温病的名称,更是多歧。《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难经》
谓温病为“伤寒有五”之一,《伤寒例》也将温病作为“伤于寒”后的坏病、
变证,这里的温病一般被后人看作“狭义温病”,是伏寒化温所致。这个时期
的温病是以病性和发病时令而命名,因《伤寒例》认为温病是冬季伤寒变化
而成,后世也多据此将温病统于伤寒病中。到了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中,
温病的命名以发病时令为依据,但病因不再局限于“伏寒化温”,谓:“冬伤
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
[18]
春有非常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 其温病的病因突破了“伤于寒”的
范畴,其实已经不是“伤寒病”的命名本意。虽然所论已经不只是伏寒化温
的狭义温病,但是这一时期的医家仍循旧以“伤寒”概称之,如刘完素《伤
寒直格》中所说“春曰温病,夏曰热病,秋曰湿病,冬曰伤寒。伤寒者是随
44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四时天气春温、夏热、秋湿、冬寒为名,以明四时之微甚,及主疗消息稍有
不等,大而言之则一也。”[23] 由于四时外感病具有不同的疾病特点,而这种不
同实际是由于致病邪气的性质差异所致,用药也不宜相同,通称为“伤寒”
容易让人忽视这种疾病的差异,也容易让人们为“伤于寒”的病因所拘囿。
明清许多医家都认识到了致病邪气的差异性所导致的外感病类型的不同,在
著作中不再以“伤寒”为名,而直接呼为“伤暑”、“温热”“湿温”等等,以
强调致病邪气与“伤寒”的不同。温病的命名不再以发病时令为依据,而是
因为致病因素与“温热邪气”有关,与《内经》、《伤寒例》中“伏寒化温”
的伏气温病已经大大不同。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温病就包括了风温、
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多种外感热病,而这
些外感热病的共同特点就是都符合温热邪气伤人的特性。
可以看出,温病概念发展到清代,“温邪”的病因观提出后,成为与“寒
邪”性质相对的两类致病因素,这也使“温病”成为具有特定发病特点、传
入途径以及传变规律的一类外感病,与“伤寒”病相并列。正因为温病的概
念经过了后世医家改造后,已经与《内经》、《伤寒论》中的温病相去甚远,
这也是寒温关系复杂化的关键所在,如果能明白历代医家著作中伤寒、温病
的特定含义,对于寒温之争中许多看似矛盾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寒温统一论的反思 45

二、寒温统一论的反思

外感病学术体系的建立是以《伤寒论》的问世为标志的,而外感病的发
展史则基本是围绕着温病学逐渐脱离伤寒而展开的,由“合”而“分”,从模
糊的广义伤寒到各种外感病逐渐为医家们所认识,是发展的总体趋势。寒温
的争鸣始终伴随着外感病学术的发展,通过对寒温之争的学术源流进行考辨,
可以发现历代医家受《难经》“伤寒有五”的影响,不愿“数典忘祖”是造成
寒温不分的根源。经过千百年的学术争鸣,外感热病学家们从历史的阵痛中
将温病理论独立于伤寒病理论之外,是中医外感病发展的重大突破。但是,
当学术的发展从不合理的“合”进入合理的“分”的时候,又有学者尝试由
“分”而“合”,重新建立统一的外感病学。然而,对于如何统一寒温始终未
能取得共识,统一的方案虽提出了不少,却基本处于各自表述的尴尬局面。
面对过去几十年人们在寒温统一研究中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得不对寒温统
一的构想进行重新反思。

1.正确认识和评价《伤寒论》

作为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在中医学历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该书在流传中被分为《伤寒论》
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即是该书的外感病部分。寒温之争的焦点之
一,就是《伤寒论》之中是否包括了温病的证治,即温病学要不要从《伤寒
论》中分离出来,以及《伤寒论》中的治法和方药能不能用于温病的治疗。
因此,对于《伤寒论》的解读就成为了伤寒、温病之争的分水岭。

1.1 《伤寒论》中“详寒而略温”

以陆九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伤寒论》是外感热病之总论,而温
热之治即在其中,对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所创造的新温病理论颇多异
议。《伤寒论》中所提及的外感病包括伤寒、中风、温病、痉病、湿病、中暍
等,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综观全书,以风寒邪气伤人为主的伤寒、中风
病才是仲景论述的主轴,其他外感病只是为了与伤寒、中风相鉴别而出现。
如《伤寒论》六经病中明确提到的温病条文仅出现在太阳病篇第 6 条:
“太阳
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
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
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
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在太阳病篇中,对于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
46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证都有具体的治疗原则和方药,而第 6 条的太阳温病与风温,其理法方药却
不见下文。痉湿暍病篇所论述暑病、湿病也属于外感病范畴,但是仲景并未
将其纳入六经病中,宋本《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第四》篇首谓:“伤寒所致
太阳病痉湿暍,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此处的第一
个“伤寒”是“伤于寒邪”之意,与《伤寒例》中将所有外感病病因都归结
于“伤于寒”的观点一致,但是痉、湿、暍是与狭义伤寒病不同的疾病,在
此处论述,只是为了与伤寒病鉴别,防止误诊误治,而且本篇内容相对伤寒
六经病而言非常简略,这种“详于寒,略于温”的客观事实,也是不容忽视
的。
《伤寒杂病论》是一本中医临床医学著作,其内容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
因此其中论述的疾病内容必然受到张仲景所处的时代和地域因素的影响。根
据我国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的研究表明,东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相对
寒冷的时期,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初,我国气候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
季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冻死不少穷苦人民”,“到三国时代,曹
操在铜雀山种桔,只开花不结果。曹操儿子曹丕在公元 225 年到淮河广陵(今
之淮阴)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突然冻结,演习不得不停止。
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那时气候已比现在寒冷了。”[79]
《后汉书·五行志》亦有类似的记载:“献帝初平四年(193 年)六月,寒风
如冬时。”[80] 在这个寒冷的历史时期,有多次大的疫病流行,据赖氏 [81] 等研究
发现,建安年间至少有四次大疫:建安前期(公元 196~公元 205 年)、建安十
三年(公元 208 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如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所描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 年),疠
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3]
《伤寒杂病论》自序云: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尤未十稔,
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仲景当时所经历的导致丧族之痛的“伤
寒”病应当就是建安前期流行的这次大疫。从气候特点来看,这一时期处于
相对寒冷时期,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风寒邪气伤人所致的狭义伤寒病远远
多于其他外感病,赖氏等指出:
“流感有寒性温性之别却是肯定的,建安年间
[81]
发生的流感无疑是寒性流感。”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伤寒病的紧迫性
也远远大于其它疾病。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病证候正是基于对这次疫病的
真实记录,
《伤寒论》中“详于寒略于温”的现象与仲景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直
接的关系。
正是由于特定时期的特定疾病,导致了《伤寒论》专论狭义伤寒病这一
事实。随着历史的发展,疾病在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肘后方》、《小
品方》中都能见到不少治温疫的方剂,尤其是《小品方》提出了“古今相传,
称伤寒为难疗之疾,天行、温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天行、温
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
也。考之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 [7] 《小品方》作者正是认
寒温统一论的反思 47

识到了当时疾病的变化,对不同类型外感病的鉴别提出了要求。隋唐时期的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中,也保留了不少治疗温病的方药。外感病学发
展到宋金元时候,由于《伤寒论》被国家校正医书局刊行而广泛流行,时医
多沿用成方,不能灵活变通,造成了“法不离伤寒,方必遵仲景”的局面,
与此同时,外感热病则开始出现由伤寒病往温病的明显演变过程中。对伤寒、
温病混淆不清,造成了许多恶果,宋代医家庞安常就严厉批评当时的医家对
天行温病“一例作伤寒,行汗下”,以致“天下枉死者过半”。庞安常提出随
着时代的发展,会产生一些古代所未见的热病,他说:“温疫之病,《周官》
不载;斑疮豌豆,始自魏晋;脚气肇于晋末。故知年代近季,天灾愈多,用
药愈费也。”[14] 又谓“古今虽有治法而不详备,疑是当时毒热未甚,鲜有死者
耶。近世此疾,岁岁未尝无也,甚者夭枉十有五六。”这种认识在当时来说相
当可贵,因为无法认识到疾病的不同,就无法很好解释沿用《伤寒论》中的
方药不能有效治疗当时所有外感热病的事实。
随着《伤寒论》详寒而略温的局限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医家们提出必
须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才能适应疾病的变化和临床实践的需要,如金代
医家刘河间所说:
“余自制双解、通圣辛凉之剂,不遵仲景法桂枝麻黄发表之
药,非余自炫,理在其中矣,故此一时,彼一时,奈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
居民有所变。”[21] 这些医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自创方药以适应疾病的变化,
但对于伤寒、温病仍是混淆不清。至元代王安道推求《伤寒论》立法本意,
谓“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也”,才正式揭开了脱却
伤寒、辨别温病的序曲。在与外感热病的长期较量中,医家们逐渐积累了大
量治疗温热类疾病的丰富经验和教训,对于伤寒与温病的鉴别有了更深刻的
认识,叶天士、吴鞠通等更是温病学之集大成者,将历代医家的治疗经验结
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根据温热类疾病的特殊发病规律,总结出了适用于温热
类疾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温热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创造了外感病史上的崭新一页。
《伤寒论》中所论述的外感病主要是风寒邪气伤人阳气为主的狭义伤寒
病,其内容“详于寒略于温”,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对外感病学术提出新的
要求。外感病学发展的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温病学的成长,不是对《伤寒
论》传统理论的颠覆,而是从《伤寒论》中汲取了辨证论治的精粹,在临床
实践中随着疾病的不同而发展,随着对各种外感病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清楚,
温病学从伤寒中分离出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伤寒论》在外感病治
疗中的补充和完善。

1.2 六经辨证是针对伤寒病而设的辨证纲领

《伤寒论》中主要论述的是风寒邪气伤人而致的外感热病,这种疾病在
48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伤寒论》问世之前,由于缺乏正确的辨证方法而得不到完整的认识,是一
种流行猖獗、死亡率很高的急性外感热病。张仲景宗族亦在多次伤寒病流行
中深受其害,因而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训、博采众
方,继承了《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精华,创立了三阴三阳辨证方法,
后世将其简称为六经辨证,通过这种辨证方法将伤寒病错综复杂的病情及其
兼证、变证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选取一系列配伍巧妙、疗效卓著的方药,
使临床治疗伤寒病有法可依、有方可循。
三阴三阳的辨证方法,来源于《素问·热论》,然而其含义已非《热论》
六经之旧,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热论》的六经只以经络作为六种分证的
纲领, 而《伤寒论》的六经,病变涉及经络、脏腑、气血、气化各个方面,
不仅仅局限于经脉循行所及部位的病变表现;
《热论》之六经病只局限于六经
的热证和实证,《伤寒论》之六经病涉及表、里、寒、热、虚、实各种情况,
复杂多变,更切合临床实际;《伤寒论》提出判断伤寒病的传变不拘于日数,
而要以病人的具体脉证作为依据,还在《热论》循经传变的基础上,提出了
“越经传”、“表里传”、“合病”、“并病”、“直中”等更为复杂的发病和传变
形式。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病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体现了尊古而不泥古
的精神,使六经辨证真正成为切合伤寒病临床的一种辨证方法。
使用三阴三阳辨证作为伤寒病的辨证纲领,是由伤寒病的特点所决定的。
伤寒病的传变特点是由表入里,以次浅深,风寒邪气伤人是以伤阳为主,疾
病的传变和转归都离不开人体脏腑经脉的阳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张仲景在
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思考后,将所有伤寒病过程中的因素,包括人体正气
的强弱、邪气的轻重、病位的深浅、病势的进退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以阳
气的消长变化为主线能最准确的认识伤寒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而基于这种病
变规律的认识所提炼和归纳出的辨证方法就是三阴三阳辨证,即后世所说的
[82]
六经辨证。姜氏等 指出,三阴三阳的辨证方法,不但明确了伤寒病由阳入
阴、由表入里的发展变化规律,而且进一步阐明了伤寒病发病过程中太阳病、
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各自的发病特点,以及六经病之
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六经辨证不是一种简单而机械的伤寒病诊疗规范,而是
通过辨证论治思想将中医的理论与方药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伤寒病的治疗脱
离了简单的方病对应或方症对应,成为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1.3 《伤寒论》中的方药可以治疗温病

《伤寒论》中共有 112 方,包括 91 种药物,这些方剂并非出自仲景一人


之手,《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云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方多是搜采于
东汉之前的医学著作,晋代医家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谓:
“伊尹以亚圣
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伊尹《汤液》,
寒温统一论的反思 49

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83] 盖仲景之方剂大多来自《汤液经》,仲景通过六经


辨证将伤寒病的证候与这些方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理法方药体系。
张仲景所用的方剂,选药精当,组方严谨,疗效可靠,也被后世称为“经方”。
尽管《伤寒论》是论述伤寒病的专著,六经辨证也是针对伤寒病而设,
但是《伤寒论》112 方却不仅仅能够治疗伤寒病。经方的使用范围很广,既能
用于伤寒病,也可用于某些温热类疾病。例如《伤寒论》中的黄芩汤、白虎
汤、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以及三承气汤等,在温病学中是常用的方剂,而
《温病条辨》中的增液承气汤及加减复脉汤等,也都是从《伤寒论》的方剂
化裁而来。《温病条辨》的 193 方中,有 40 多个为经方,王孟英的《温热经
纬》一书中,引用仲景方 52 首,经方能够用于温病的治疗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伤寒论》中的方剂不仅仅适用于外感病,在杂病中也同样可以应用,例如
《金匮要略》中有 41 首方剂与《伤寒论》方重复。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可
以认为《伤寒论》六经辨证同样适用于温病及杂病。
首先,必须弄清楚方与病、证的关系。在《伤寒论》为医家们广泛重视
以前,时医对于伤寒病发病规律缺乏系统的认识,多数医家对于伤寒病的研
究都表现为验方的积累,即“方病对应”,这些医方为世人所重视,因而导致
大量方书的流行,如《肘后方》、《小品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
中保存了大量的不见于《伤寒论》中的伤寒病方剂。方药愈多,而法度愈乱,
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的方药,只是简单的对病或对症施用,无法适应疾病千
变万化的复杂情况,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事实证明,
“方病对应”的模式是
不正确的。《伤寒论》被誉为“众方之祖”,其方剂在伤寒病的治疗中具有很
好的疗效,为后世所重视,不仅仅是因为仲景的方药组方严谨,更在于仲景
在《伤寒论》中处处渗透的“辨证论治”的精神。在辨证论治的体系中,方
药是针对治则、治法而设,即“方从法出”,而治则、治法则是根据疾病的病
机而设,在疾病过程中,证候就是病机的反映,即“法随证立”,当不同的疾
病过程中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病机状态时,就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药来治
疗,这就是“异病同治”,因此,不同的疾病只要病机相同,就可选用同样的
方剂。例如《伤寒论》中的小建中汤既可以用来治疗“伤寒二三日,心中悸
而烦”,也可以用来治疗“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
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的虚劳病,就是因为二者具有气血两虚的相同病机。
仲景《伤寒论》中的方药,被温病学家广泛借用,如麻杏甘石汤、白虎
汤、大承气汤等,都是基于“异病同治”的原则。正如王安道所说:“今人虽
以治伤寒法治温暑,亦不过借用耳,非仲景立法之本意也。犹六书假借,虽
移易于穷,终非造字之初意。夫仲景立法,天下后世之权衡也,故可借焉以
为他病用,虽然,岂特可借以治温暑而已,凡杂病之治,莫不可借也。” [84]
50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1.4 小结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伤寒论》中的方药由于配伍严密、疗效卓著,
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温热类疾病和杂病的治疗,是基于辨
证论治的一般原则,不能因《伤寒论》中有可治温病的方剂,就误认为《伤
寒论》可以统治一切伤寒和温病。对于张仲景《伤寒论》的判读,也应该从
历史的特定性的角度认识到其未能揭示温热类疾病发病规律的事实。《伤寒
论》六经辨证为伤寒病而设,根据风寒邪气伤人阳气的发病特点,以疾病过
程中阳气的消长为主线,用三阴三阳作为认识伤寒病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基本
纲领,从而使伤寒病的治疗脱离了简单的方病对应或方症对应,成为理法方
药一气贯通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六经辨证方法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伤寒病的治
疗效果。后世温病学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得出的温热病辨证方法,是根
据温热病不同于伤寒病的特殊发病规律而设,是对《伤寒论》在外感病治疗
中的补充和完善。

2.新寒温统一论的评析

1957 年章巨膺发表《统一伤寒温病学说的认识》之初衷是为了结束寒温
之间的门户之见,促进外感病的学术进步。但是,承其后者,虽然提出了不
少统一的新观点,或主张以伤寒病六经辨证统一温病的辨证方法,或主张以
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统一伤寒病的六经辨证,或主张抛弃寒温已
有的辨证方法,另立纲领,如以八纲辨证统寒温、或以现代医学疾病分期法
统寒温,异说纷呈,标新立异之处不一而足。新寒温统一论的方案仍处在各
自表述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对长期“以寒统温”,温病
逐步独立于伤寒之外的历史发展不清晰;其二,对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与体系
认识不足。

2.1 “寒温之争”的本质是伤寒、温病的鉴别

伤寒、温病是不同类型的外感热病,都是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内容,二
者之间属于不同的学科分支,本没有对立可言,但是由于温病学长期在广义
伤寒病的范围内发展,温病学的治法方药也有很多源自《伤寒论》,经过漫长
的历史演变才逐渐从伤寒学中脱离出来,因此,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许多医家的著作中,
“伤寒”中都含有温病学
的内容,如张景岳所谓“温病即伤寒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些医家在实
践中摸索出了不少能够治疗温病的方药,但由于缺乏对于温热病总体规律的
系统认识,疗效难以提高,造成了不少惨痛的教训。叶天士、吴鞠通在总结
寒温统一论的反思 51

前人经验与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揭示
了温热类疾病的发展规律,使温病的治疗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但是由于对于中医学术发展缺乏全面的理解,对伤寒、温病的鉴别不清
或对其区别重视程度不足,片面依赖《伤寒论》或《温病条辨》治疗外感病,
诚如清代医家戴北山所云:“世之治伤寒者,每误以温热治之,而治温热者,
又误以伤寒治之,此辨之不明也。”[85] 正是这些时医或自诩已悟仲景真谛,或
以天士门人自居,每逢异见,便相攻讦,形成了所谓的“伤寒派”与“温病
派”之分,出现了门户之争。这些医者,不但是对仲景学术的无知,也是对
叶吴学术的无知。这种偏见和纠纷,显然是毫无意义的。
明清温病学家认识到伤寒、温病为不同类型的外感热病,并尝试对伤寒、
温病从病因、感邪途径、临床表现、传变规律等方面进行区分。在病因上,
认为伤寒是感受寒邪,温病则是感受温邪,由此所导致的证候的伤阳与伤阴
特点迥然有别;感邪途径上,伤寒多从肌表而入,温病多自口鼻而受;辨证
方法上,伤寒以六经为主,温病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主;初起证候
特点不同,伤寒初起,多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口不渴,苔白润,脉浮紧;
温病初起,多见发热恶风,咽红咳嗽,口干口渴,舌红且干,脉浮数等。伤
寒初起,治宜辛温解表,温病初起,治宜辛凉清解。但是,对于这些区别医
家们之间充满了争议,陆九芝、恽铁樵等人就对温病学家提出的病因和感邪
途径很不认同,对于叶吴学派采取的治疗手段也颇多微词,这些争议都是围
绕如何区别伤寒与温病而展开,并非否定温病与伤寒的不同,如陆氏对于伤
寒、温病之辨,提倡从《伤寒论》太阳、阳明入手,谓“伤寒由表入里,其
始仅为太阳证。温热由里出表,其始即为阳明证。苟非能识伤寒,何由而识
温热?苟非能识伤寒之治,何由而识温热之治?人苟于太阳、阳明之部位,
既从两经历历辨之,再勘定其人之所病,或仅在于太阳,或已在于阳明,而
寒与温之分途,自截然而不爽。”[56] 这些争议造成了温病学术的混乱,都是需
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澄清如何区别伤寒与
温病,以正确指导临床的治疗,即“以伤寒法治伤寒,以温病法治温病”,不
使寒、温混淆不清。

2.2 统一辨证方法的思考

伤寒病以六经辨证为纲领,温病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纲领,三
种辨证方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都是建立在人体脏腑经络、阴阳
气血的生理病理变化基础上的,是外感病疾病规律的体现。新寒温统一论提
出之后,不少学者主张寒温的辨证方法应该统一,而伤寒病与温病的辨证方
法应不应该、或者能不能统一,实在值得深思。
52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2.2.1 三种辨证方法是针对不同疾病而设

中医的辨证方法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针对性,即每一种辨证方法都是针
对具有不同发病学特点的疾病而设立的,如六经辨证用于伤寒病,脏腑经络
辨证用于杂病。二是系统性,即每一种辨证方法都能涵盖一大类疾病的发生、
发展、变化的各个方面,从而确保对该病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 [86] 六经辨证
是因应伤寒病这一具有特殊发病特点的疾病而设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
辨证是针对温热病的特殊发病规律而设的。主张建立统一的外感热病辨证方
法的学者认为,三种辨证方法所言疾病的传变规律是基本一致的,均在揭示
外感病由表入里、由浅而深的基本变动过程,三种辨证方法都有一定的片面
性,它们之间的具体内容重复很多,可互相通假之处不少,颇有叠床架屋之
嫌。特别是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内容重迭和交叉的情况更为严重,往往造
成内容混乱和说理上的复杂化,因此应该把它们合并和统一起来。这种观点,
是忽视了辨证方法的针对性。
首先,三种辨证方法所揭示的虽然都是外感热病的辨证规律,但却是两
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外感热病的辨证规律,疾病的变化已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为医家们所认识,六经辨证无法指导温热类疾病的治疗,所以才有了
温病学家们的不懈探索,最终导致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出现,这是
历史的发展和疾病的变化使然,不是凭空捏造,妄立新说。其次,三种辨证
方法都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外感热病,这不是辨证方法的片面性,而是由辨证
方法的特异性决定的,辨证方法是针对疾病而设,是疾病诊疗规律的体现,
是指导辨证的基本纲领。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在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思考后,提炼和归纳出的专
门针对伤寒病的有效辨证方法。以六经辨证为指导,能够提纲挈领的把握伤
寒病的基本病变规律,利于判断伤寒病的传变和转归,以提高诊治伤寒病的
疗效。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叶天士在对前人医疗经验的总结和大量的临
床实践中发现的温病的辨证规律,又经吴鞠通加以整理才成为系统的温病辨
证体系。温病尽管复杂多变,但是温热邪气易伤人体阴气却是其根本矛盾,
围绕这个根本矛盾去认识疾病中的证候,就可以温病有自上而下的纵的三焦
传变规律,以及由表及里的横的卫气营血辨证规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
辨证论治精神在温热病治疗中的体现,代表着一类不同于伤寒病的外感热病
辨证规律。

2.2.2 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之一,辨证是方法,是手段,是以论治为目的。
《伤
寒温统一论的反思 53

寒论》六经辨证被认为是中医辨证方法的开山之作,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
和三焦辨证也是辨证方法的典范。在《中医诊断学》中,除了这三种辨证方
法外,还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等,
这些辨证方法之间实际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有着不同的层次关系。
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实际都属于中医辨证的基础。脏腑
经络、气血津液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基础,脏腑是人体功能活
动的中心,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全身各部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人
体之气血津液通过经络得以敷布全身,循环周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任何致病因素都必须作用于人体,才能产生疾病,也就是说,任何疾病都是
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失常为基础,脱离了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就脱离了疾病产生的客观基础。八纲辨证,指表、里、寒、热、虚、实、阴、
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其中又以阴阳为总纲,八纲是中医阴阳辨证思想的具体
体现,是中医辨证法的基本纲领,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尽管极其复
杂,但运用八纲对病情进行辨别归类,则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但是严格
来说,围绕以上任何一种辨证方法都无法构建独立的辨证体系,因为以上的
辨证方法,都无法准确把握疾病的病机,从而指导疾病的治疗。其中八纲是
中医辨证法思想的体现,是所有中医辨证方法的基础,抓住了所有疾病变化
中的带有普遍性的主要矛盾,是中医辨证逻辑思维的基本体现,但是这种辨
证法的思想只能得到疾病过程中机体反应状态的最一般的概括,对疾病的治
疗提出最原则性的要求,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落实到脏腑、经络、气血津液
这些辨证实体才有指导意义,例如从八纲辨证中的里实热证,如果不知道疾
病的来龙去脉,不落实到具体脏腑经络、气血,就无法准确把握疾病的病机,
也就无法指导具体的处方用药。因此,这些所谓的辨证方法只是普遍而具有
一般性特点的纲领,是认识所有疾病都需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辨证。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针对疾病而设的具体而有特异性的
辨证方法,相对八纲辨证等而言,这些辨证方法具有更强的独立性,根据某
类疾病的病变规律,将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要素有机的整合起来,
能够直接指导疾病的治疗,由于是为某一种类型的特殊疾病而设,是具有针
对性和特异性的辨证方法。以张仲景六经辨证为例,六经辨证方法是根据伤
寒病而设,在伤寒病的辨证中,仲景对风寒邪气为主的致病因素以及由此而
产生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等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判断
伤寒病的病性、病位、病势等,进一步指导治疗,这其中处处都体现着八纲
辨证的思想。
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不同的是,六经辨证是针对伤寒病而设,六经
辨证能够涵盖伤寒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各个方面,利用六经辨证,能够准
确把握伤寒病过程中的病机,并有效指导伤寒病的治疗。同样的,当疾病的
类型发生变化时,六经辨证方法已完全不能适用于温热病,清代温病学家在
前人对温热病理论和临床认识的基础上,根据温热病自身发生、发展、变化的
54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特点与规律,发明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三焦辨证方法,并针对温热病
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证候变化制定了相应的治法与有效方药,从而形成了较
[87]
为完整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因此,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都是针对特殊疾病而确立的
辨证方法,与八纲辨证等方法有层次的区别。八纲辨证是辨证思想和指导原
则,是适用于中医所有疾病的普遍性原则,在所有辨证方法中都有体现。寒
温统一的部分研究者,主张用八纲辨证来统一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三
焦辨证,其主观愿望是美好的,但统一的结果却使辨证方法失去了临床特有
的指导意义。

2.2.3 辨病是确定辨证方法的前提

中医的病是在一定因素(外感或内伤)作用下,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常
而表现为具有一定临床特点及其自身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阴阳失和的反
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有规律的过程。 [87] 每一种疾病都有各自的
特殊本质和规律,临床上若能准确辨病,便可根据该病的一般规律,把握该
病的全局,有利于对该病的本质认识和辨证论治。伤寒、温病都是符合这种
定义的疾病。中医的辨证是在疾病中的辨证,是以辨病为前提的。
中医临床治病的过程,是通过四诊所得的各种疾病信息,来确定治法方
药的过程。四诊所得的各种资料,既包括疾病当下所表现的证候,也包括病
史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通过所有这些信息的分析,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即是
辨病的过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阴阳”的“阴阳”,即是指内伤病与外感病而言,《素问·调经论》指出:“夫
邪之所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
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可见,所谓“生于阴”即指内伤病而言,所
谓“生于阳”即指外感病而言。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清楚的呈现了这一辨
病过程,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指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
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在《伤寒论》的另一传本《金匮玉函经》
中,更将本条置于第一条,可见其首辨外感、内伤之旨。辨别内伤病、外感
病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择适当的辨证方法,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选择六经辨
证作为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在《金匮要略》中选择脏腑经络辨证作为内伤病
的辨证方法。由于张仲景当时的外感病类型是以伤寒病为主,因此,其所使
用的六经辨证正是针对伤寒病而设。随着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卫气营血辨证
和三焦辨证的出现,为温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
证候是疾病过程中特定病机反映在外的临床特征,在临床过程中,不从
辨病入手,就很难把握证候所体现的特殊意义,难以把握病机,很难提高辨
证的准确性,而如果明确了疾病的种类,通过正确的辨证方法的运用,就可
寒温统一论的反思 55

对疾病的全局一般规律有所把握,可以缩小辨证的范围,减少辨证的盲目性。
例如出现“脉浮,小便不利,发热,口渴”的证候,如果能够认识到伤寒六
经病的病变规律,在太阳病膀胱气化失司和阳明病热入下焦、水热互结之时
都会出现这种类似表现,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分别使用五苓散或猪苓汤治疗。
如果忽视辨病,就无法选择适当的辨证方法,就容易被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
所迷惑,不容易抓住证候的本质,从而陷入“对症治疗”的误区。
因此,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辨病基础上的辨证是关键,任氏 [88] 谓“中
医的辨证,主要就是在辨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辨病是为了选择正确的辨证
方法,以更好的指导辨证,只有正确的辨证才能合理用药,达到良好的疗效。
在伤寒病、温病的过程中,疾病的临床表现不但复杂,而且多变,只有通过
运用正确的辨证方法,才能准确把握疾病中的变化,认清病机,确立正确的
治则治法。如果将二者的辨证方法强行统一成一个方案,就失去了辨病的意
义,让临床重新回到伤寒、温病混淆不清的局面,这是历史的倒退。而缺少
了辨病的辨证,则缺少对疾病全局的把握,难以把握证候的本质,影响临床
的疗效,正如吕氏 [89] 所说:
“从理论上讲,祖国医学历来主张辨病而后辨证论
治,凡是走了辨病之后再辨证论治的道路,对疾病的认识就准确,辨证论治
就更有针对性。”

2.3 对新寒温统一论的建议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寒温合论”与“寒温分论”最本质的区分在于是否
运用不同的辨证方法来认识不同性质的外感热病。在宋金元及以前的医家著
作中,多采取“寒温合论”的方式,但是由于对伤寒、温病关系的混淆不清,
反而导致了理论和临床上的混乱,明清许多温病学家如张凤逵、吴鞠通、薛
生白等多采取“寒温分论”的方式,正是出于补偏救弊的宗旨,对伤寒、温
病的区别加以强调,在温病学理论逐渐成熟后,许多医家如俞根初、吴坤安
等的著作也采取“寒温合论”的方式,但这种寒温合论是对寒温各自独立疾
病规律认识基础上的综合,与模糊的“广义伤寒”根本不同,而在此基础上
形成的中医外感热病学术体系本就没有分裂、对立可言,有的只是具体学术
问题上的分歧与讨论,对于现代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而言,对这些问题继续
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推广,消除因为学术上的偏
见与狭隘而导致的无谓争论,使伤寒、温病理论都能为广大临床医生所熟悉
和接受,进而在临床加以检验和提高,才是发展现代中医外感病学的正确方
向。
中医学术的发展是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的反复
检验去修正理论的过程。经过历史的反复检验,张仲景的六经辨证被证实是
最适合伤寒病的辨证理论,而温病理论经过数百年的实践验证,其核心内容
56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也被证实是合理的,能够有效提高温热病的疗效。
在当今的外感病临床中,只要准确辨别伤寒与温病,正确应用六经辨证、卫
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就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因此,对于当今的临床而言,
关键仍然在于如何准确地运用不同的辨证方法系统地掌握伤寒与温病的不同
疾病体系,在此基础上正确的实施中医的辨证论治精神以指导临床的有效治
疗。统一辨证方法的需求并不存在,勉强的将其统一在一起,反而会影响两
个学科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带来中医临床治疗外感热病的新的混乱。
结语 57

结 语

本论文对寒温学术的源流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寒温之争的实质,并
对新寒温统一论的构想进行了评析,总结如下:
1.本论文运用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对寒温学术的源流和不同历史时期的
病名内涵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基本厘清了寒温病名演变的历史
脉络。在《内经》中,
“伤寒”一词一方面是作为疾病的病因出现,也就是“伤
于寒”的简称,如《素问·刺志论》谓“气盛身寒,得之伤寒。”另一方面,
也是作为独立的病名出现,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这是狭义伤寒最早的独立病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之“伤寒病”即本
源于此。但是,自从《难经》提出“伤寒有五”之后,使“伤于寒”之因遂
成了“广义伤寒”之病名,长期以来一直使寒温之不同病名相混。而到了清
代,对于外感病的认识已经逐渐超出了“伤于寒”的病因观,虽然当时的部
分医家仍将外感病以“伤寒”之名概言之,已经不同于以“伤于寒”之病因
命名的本意。温病的概念最初只是“伏寒化温”的伏气温病,隶属于模糊的
“广义伤寒”,随着疾病的变化,温热病逐渐增多,逐渐提出了“新感温病”,
病因和治法也逐渐改变,发展到清代,温病的范围很广,尤其是“温邪”的
病因观提出后,成为与“寒邪”性质相对的两类致病因素,使“温病”成为
具有特定发病特点、传入途径以及传变规律的一类外感病,与“伤寒”病相
并列。温病的概念经过了后世医家改造后,已经与《内经》、《伤寒论》中的
温病相去甚远,这也是寒温关系复杂化的关键所在。
2.对《伤寒论》的正确解读是解决寒温之争的关键之一,《伤寒论》中
的方药由于配伍严密、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虽然曾被广泛应用
于温热类疾病和杂病的治疗,是基于辨证论治的一般原则,不能因《伤寒论》
中有可治温病的方剂,就误认为《伤寒论》可以统治一切伤寒和温病。对于
张仲景《伤寒论》的判读,也应该从历史的特定性的角度认识到其未能揭示
温热类疾病发病规律的事实。后世温病学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得出的温
热病辨证方法,是根据温热病不同于伤寒病的特殊发病规律而设,是对《伤
寒论》在外感病治疗中的补充和完善。
3.六经辨证是针对伤寒病而设,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针对温病而
设,辨病是选择辨证方法的前提,辨证方法具有针对性,反映了不同疾病的
辨证规律。在当今的外感病临床中,只要准确辨别伤寒与温病,正确应用六
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就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因此,对于当今
的临床而言,关键仍然在于如何准确地运用不同的辨证方法系统地掌握伤寒
与温病的不同疾病体系,在此基础上正确的实施中医的辨证论治精神以指导
临床的有效治疗。统一辨证方法的需求并不存在,勉强的将其统一在一起,
58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反而会影响两个学科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带来中医临床治疗外感热病的新的
混乱。
对于新寒温统一论的研究,还在继续的探索中,统一辨证方法的方案虽
然提出了不少,但是脱离了辨病前提的辨证,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精神的误解,
这样的研究设想是无法实现的。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寒温的学术源流,发
现所谓的门户之争是出于对中医学术发展缺乏全面的了解所致,外感病的临
床,需要强调的是寒温之不同,即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而不是统一伤寒与温
病的辨证方法。研究问题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面对中医外感
病学术中最复杂的寒温问题,期冀在浩若烟海的资料中寻找一丝头绪,祈望
能够以管窥之见,对外感病学术的发展略有小补。
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2] 南京中医学院校释. 难经校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28
[3] 汉·曹植. 说疫气.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77
[4] 汉·张仲景. 伤寒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 唐·王焘. 外台秘要.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2000,58
[6] 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82
[7] 晋·陈延之. 小品方辑校.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
[8] 李景荣等校释.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1
[9] 丁光迪校. 诸病源候论校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10] 李景荣等校释.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11] 唐·孙思邈. 千金翼方.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83,97
[12] 唐·王焘. 外台秘要.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2000
[13] 宋·庞安常. 伤寒总病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14] 宋·庞安常. 伤寒总病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2
[15] 宋·庞安常. 伤寒总病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16] 清·徐大椿. 徐大椿医学全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3
[17] 宋·朱肱. 类证活人书.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137
[18] 宋·郭雍. 仲景伤寒补亡论.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9] 宋·朱肱. 类证活人书. 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
[20] 宋·韩祗和. 伤寒微旨论.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1986:738
[21] 宋乃光 主编. 刘河间医学全书·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9
[22] 宋乃光 主编. 刘河间医学全书·素问玄机原病式.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92
[23] 金·刘完素. 伤寒直格.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5
[24] 清·吴鞠通. 温病条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
[25] 元·王履. 医经溯洄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56,44~45
[26] 元·王履. 医经溯洄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56,33
[27] 元·王履. 医经溯洄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56,52
[28] 元·王履. 医经溯洄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56,60
[29] 元·王履. 医经溯洄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56,48
[30] 李顺保. 温病学全书.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792
[31] 李顺保. 温病学全书.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799
60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32] 明·吴又可. 温疫论. 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


[33] 明·吴又可. 温疫论. 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31
[34] 宋乃光 主编.《温病八大名著》.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7
[35] 清·叶天士. 种福堂公选良方.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1
[36] 清·王孟英. 温热经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63
[37] 清·王孟英. 温热经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2
[38] 清·吴鞠通. 温病条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
[39] 清·吴鞠通. 温病条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
[40] 清·吴鞠通. 温病条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41] 清·吴鞠通. 温病条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
[42] 清·吴鞠通. 温病条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3
[43] 清·王孟英. 温热经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
[44] 清·王孟英. 温热经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
[45] 清·王孟英. 温热经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
[46] 何廉臣 编著. 重订通俗伤寒论. 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1
[47] 何廉臣 编著. 重订通俗伤寒论. 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7
[48] 何廉臣 编著. 重订通俗伤寒论. 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57
[49] 何廉臣 编著. 重订通俗伤寒论. 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63
[50] 何廉臣 编著. 重订通俗伤寒论. 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25
[51] 何廉臣 编著. 感症宝筏. 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
[52] 清·柯琴. 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5
[53] 清·柯琴. 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
[54] 清·柯琴. 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3
[55] 清·柯琴. 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1
[56] 王璟 主编. 陆懋修医学全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8
[57] 王璟 主编. 陆懋修医学全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9
[58] 王璟 主编. 陆懋修医学全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7
[59] 王璟 主编. 陆懋修医学全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4
[60] 王璟 主编. 陆懋修医学全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9
[61] 恽铁樵. 温病明理. 上海:章巨膺医寓,1936,35
[62] 恽铁樵. 温病明理. 上海:章巨膺医寓,1936,23
[63] 恽铁樵. 温病明理. 上海:章巨膺医寓,1936,24
[64] 恽铁樵. 温病明理. 上海:章巨膺医寓,1936,9
[65] 恽铁樵. 温病明理. 上海:章巨膺医寓,1936,11
[66] 祝味菊.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71
[67] 祝味菊.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77
[68] 祝味菊.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21
[69] 祝味菊.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7~29
参考文献 61

[70] 祝味菊.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22~123


[71] 谢诵穆. 温病论衡. 知行医学社,1936
[72] 邓铁涛. 邓铁涛医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93
[73] 章巨膺. 统一伤寒温病学说的认识. 上海:上海中医杂志, 1959,3:9
[74] 章巨膺. 温热辨惑. 上海:章巨膺医寓,1933
[75] 裘沛然. 伤寒温病一体论. 上海: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1;4
[76] 王长山. 从病名看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甘肃: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88,1;36
[77] 张学文. 伤寒与温病关系的探讨. 陕西: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0,3(2):20
[78] 姜元安. 张清苓. 李致重. 伤寒病与六经辨证.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
23(1);6
[79]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北京:考古学报, 1972(1):21
[80] 汉·范晔. 后汉书. 北京:中华书局,1965,3313
[81] 赖文.李永宸. 东汉末建安大疫考. 上海: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8);2
[82] 姜元安. 张清苓. 李致重. 伤寒病与六经辨证.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
23(1);7
[83] 张灿玾. 徐国仟. 主编. 针灸甲乙经校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17
[84] 元·王履. 医经溯洄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版),1956,34
[85] 何廉臣 编. 重订广温热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
[86] 姜元安. 张清苓. 李致重. 伤寒病与六经辨证.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
23(1);8
[87] 张清苓. 姜元安. 李致重. 论中医辨证方法及辨证论治体系.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报,2002,25(4);8~9
[88] 任应秋. 略谈辨证与辨病.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79,(1);1~3
[89] 吕光荣. 浅论病与证. 辽宁:辽宁中医杂志,1980,(3);8~10
62 寒温统一论学术源流考辨

致 谢

转眼之间,又是三年,从本科到博士,从懵懂少年到年近而立,我把最
美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了北中医,回首十年,历历在目,寒窗岁月,味苦回甘。
博士生涯如此短暂,似乎一切才刚刚开始,今天却要在这里道别,告别
十年的大学生活,心中多少有些不舍。值得欣慰的是,这十年中,有这么多
的良师益友相伴,让我在迷惘和困惑时能够找到前行的方向,在中医的道路
上坚持走到今天。
最深的谢意致于我的导师郝万山教授,郝老师不只是一位博学多识、循
循善诱的老师,能给我学业上的支持与建议,更是一位睿智儒雅、宽容和厚
的长者,每当我的学业或生活中遇到坎坷时,总是能给予我最真诚的关怀与
鼓励,他的言传身教,是我三年博士生涯获得的最宝贵财富。
姜元安老师和张清苓老师虽远在香港,仍多次对我的论文提出宝贵意见,
姜老师更不辞辛苦,在百忙之中,熬夜为我批改论文,感激之情,言辞难表,
学生在此拜谢二位老师,您对学生的殷切期望,是我人生前进的动力。
感谢高飞老师、黄力老师、宋乃光老师、陈明老师和严季澜老师在我的
课题选题和开题中提出的宝贵建议,值论文完成之际,在此一并表达深深的
感谢。幸得众人之协助,论文方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感谢多年来默默关心和陪伴我
的家人,因为你们的付出,我才能走到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篇小小的论文,既是这三年学业的最后总结,
也是我在学习中医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需要走的
路还很长,谨在此向在中医路上伴我一路走来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
谢意。
个人简介 63

个人简介

基本情况
姓 名: 武 冰 性 别: 男
籍 贯: 河北省衡水市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1980 年 8 月

学习经历
1995 年 9 月~1998 年 7 月,就读于衡水市第一中学。
1998 年 9 月~2005 年 7 月,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 A 班中医学专业。
2005 年 9 月~2008 年 5 月,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攻读中医临床
基础系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
1.武冰,于晓. 对“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之再认识. 北京:北京中医,2007,
26(6):341
2. 武冰,郝万山.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黄帝内经》五藏阴阳理论的关系.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2);802-804
3. 于晓,武冰,严季澜.论“诸痛不宜补气”.北京中医药,2008,27(1):
28-29
4.于晓,武冰,严季澜.简述《华氏中藏经》之学术价值及影响.北京中医
药,2008,27(5):353-354
5.于晓,武冰点校.中医必读百部名著·华氏中藏经.北京:华夏出版社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