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2016 年第 6 期 No.

6,
2016
(总第 300 期) EDUCATION EXPLORATION Serial No.300

“主题组元”式语文教材的价值与弊端
余安妮,韦冬余
(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
“主题组元”式语文教材可淡化文本,推进语文教育改革;可引领话题,激发学生学习
的内驱力;可转变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它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一题多解,可让学生
感受祖国语言的多样性。但“主题组元”式语文教材忽视工具性,影响学生学习能力迁移;文体编
排错乱,不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文白混编,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主题带有随
意性,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
关键词:主题组元;语文教材;价值;弊端
中图分类号:G623.2 A
文献标志码: 1002-0845(2016)06-0030-03
文章编号:

伴随我国新课程改革,以“主题组元”形式编 象的某一方面,如改革主题和战争主题等,还有一
写的语文教材应运而生,它由过去的文体组元转 些表达观点的如“珍爱生命”“ 和平的祈祷”
“ 直面
变成主题组元,这种编排方式已成为当今中国语 人生”
“ 月是故乡明”等主题,还有“历史的回声”
文教材编写的流行趋势之一,它不仅是我国新课 “科学之光”等主题[1]。
“寻觅文言津梁”
程改革的新兴产物,而且体现了人们对语文的新 2.
“主题组元”
式语文教材的含义
认识与新理解。但笔者认为,这种教材也有利有 “主题组元”式语文教材是依据生活或文化中
弊,对其利弊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促进教材的改进 某部分内容形成主题,然后把课文以这些主题编
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本文以新版苏教版高中语文 排成单元,其基本过程是先确定一个主题,再根据
教材为例,对“主题组元”式语文教材的价值与弊 生活和文化中的内容选择大致范围,然后在这个
端进行探讨。 范围内将其划分为具体板块,之后,再结合这个板
块选择合适的文章,最后确定与之对应的写作或
一、
“主题组元”式语文教材的含义
综合活动内容。这一过程可用如下流程图来表示。
1.主题的含义
主题,最初是文艺学术语,其基本含义有二:
一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
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
点”。二是于广义的题材概念,是指社会生活或现

收稿日期:2016-03-04
基金项目:2015 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图一“主题组元”
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过程
研究项目(2015SJB811);2014 年度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YZUJX2014—24B);2015 年江苏省社科基金后 例如,新版苏教版语文高中教材的“必修二”
期资助项目(15HQ010) 教材中,第一个专题是“珍爱生命”,它围绕“生命”
作者简介:余安妮(1993-),女,江苏溧阳人,硕士研 这个主题,选择了有关敬畏生命、善待生灵和热爱
究生,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韦东余(1983-),男,江
生活等内容。该专题具体分成两个板块,分别为
苏赣榆人,讲师,博士,硕导,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
理和教师教育研究。 “向死而生”和“陨落与升华”,并在这两个板块下
— 30 —
分别选择了《我与地坛》
《鸟啼》和《最后的常春藤 物课时更有积极性,实现教学内容的课外拓展和
叶》
《说书人》。在这个专题的最后,确定了与生命 学科间的交融。
相关的写作内容,如这个单元中的写作部分,书上 3.课堂转变,
从封闭走向开放
提供了 3 种话题范围和写作提示,分别是:1)
“在你 很多传统语文教材都以知识为线索来编排,
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每个人都有他们的生命故 把知识教学等同于能力的培养,但其实这种教学
事,对生老病死都有自己的感受,选择一个采访对 仅仅只是集中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仅仅在
象,请他讲述最难忘的生命故事,再整理成一篇 课堂短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是死板的、封闭的和
‘口述实录’。”2)
“同情与悲悯的情感使人的生命 短暂的,没有学习的主动权。
更加高贵美丽,人在珍爱个人生命的同时,应该珍 “主题组元”式语文教材,是一个开放的文本,
爱一切生命。你是怎样思考这个问题的?请围绕 它通过一个个开放的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和文
‘同情与悲悯’写一篇散文。”3)
“学习托物言志,借 化中汲取营养。学生可以在学习专题的过程中,
景抒情的手法,写一篇散文,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 从课堂内到课外拓展并进行自主研究。这样开放
与思考,抒发你对生命的赞美之情。”[2] 的课堂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再有所限制,这种开
放的文本,更能引导学生从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
二、
“主题组元”式语文教材的价值
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和学科间融合。
1.淡化文本,推进语文教育改革 4.贴近生活,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顾黄初先生建议从生活中寻找学语文的方
观”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当今语文 法,拓宽学语文的空间,规划语文教育的未来 [3]。
教材的编写都以此为基本要求。苏教版的语文教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构建主义学生观认
材以主题组元的形式编写,突出人文情怀,突出主 为,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会结合
题研究,突出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这些都体现了 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与经验,对新学的知识进行
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对推进语 判断与吸收,再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这样循序
文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作用。 渐进地学习,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
如今的教育改革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 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悦,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而淡化文本有利于学生 苏教版“主题组元”式语文教材也是秉承了顾
从繁杂的知识体系中解脱出来,从而解放思想,体 先生的思想,所选的主题都贴近学生生活,例如
现自己的个性,发挥所长。如新课标依然要求学 “必修一”中四个主题“向青春举杯”
“ 获得教养的
生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但是却不再给这 途径”“ 月是故乡明”
“ 像山那样思考”。高一的学
些体裁文章提写作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 生正处于青春期,自然是要向青春举杯,与青春共
创造性地表达,多角度多地思考,这些都是“主题 饮;对学生而言,应知道获得教养的途径,学习教
组元”语文教材所能起到的作用。 养,从而提升自我修养与人格魅力;每个人都有自
2.话题引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己的家乡,它就是自己的根,会对它有独特的情感
苏教版教材都是主题组元,每一个主题都是 寄托,所以一看到月亮,定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
一个有趣的话题,这样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鸣,感受到月是故乡明,以此表达浓厚的思乡之情
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外寻找相关的资料或书籍来满 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不仅生活在社会环境
足自己的好奇心。由话题引发的拓展延伸学习也 中,还处在自然环境中,我们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给学生提供了自主讨论、相互交流和深入表达的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由此看出,教材所选的主
平台。 题都贴近学生生活,教材这样安排的好处就是能
如教材“必修五”的第一个主题“科技之光”, 激发学生对于熟悉主题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起
有《〈物种起源〉绪论》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来更起劲。所以,教材的主题选择、选文选择都要
等选文,当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物种起源和人类 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
基因的相关知识时,也许觉得课堂上得来的这些 5.同题多解,感受祖国语言的多样性
知识只是皮毛,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学生在学习一个主题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
他们就会阅读相关的课外资料,也可能会在上生 作者对同一文化主题和相关事物的不同解读,会

— 31 —
看到不同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写作视角,会 效地学习,也会阻碍前一篇文章学到的知识迁移
体会到不同作者丰富和细腻的情感,感受祖国语 到下一篇课文的学习中。
言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 3.文白混编,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系
爱,促使学生学习、模仿和使用祖国语言来表达自 统学习
己内心的感受。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人留给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的“必修一”中,第三个专 我们的智慧财富不计其数,至今,古代传统文化对
题是“月是故乡明”。在这个专题中选取了五篇文 现代语文仍有巨大影响。但是,现在的学生都不
章,介绍其中 2 篇,它们的写作风格一是老舍的《想 愿意学文言文,因为觉得它难学,这样就会导致我
北平》,抒发一个老北京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 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无法继承。最初教材文白混编
园的深切情感,特点是以小见大,京味浓厚,清新 的目的是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而现在主题编
活泼,对比表现;二是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抒发 排方式,导致前一节课学习的文言知识,无法及时
作者身在国外时对家乡所产生的强烈而特殊的感 巩固和应用到下一篇古文中去。文言的学习和提
受。同样都是写故乡,但是老舍是把自己完全融 高也需要一个环境,而教材中文言篇目的减少和
入家乡里,成为老北平的一部分,与之融为一体, 文白混编的现状无法提供这样的环境。
以这个角度来描述他的家乡;而韩少功则因在异 4.主题带有随意性,
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
国他乡而越发地思念家乡,从游子的角度来抒发 当今语文教材根据生活或文化中的某部分内
思乡之情。 容来确定主题,但由于社会生活内容很难说谁先
谁后,全凭教材设计者的主观意志,因而主题的顺
三、
“主题组元”语文教材的弊端
序有一定的随意性。例如,
“必修一”中“月是故乡
1.忽视工具性,影响学生学习能力迁移 明”和“像山那样思考”这两个主题之间没有必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 的内在联系,无所谓先学哪个专题。正因为每个
语文素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 主题都是独立的,而且主题间的安排又是具有随
素养的主要特征,因此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 意性,所以教材的整体设计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目标。学习课文重在理 总体而言,“ 主题组元”式教材是教材改革的
解课文是如何表达的,而不是它的表达内容[4]。叶 趋势,新事物在发展中总会有利有弊,希望能扬长
圣陶先生也说过:
“凡是学习语言文字若不着眼于 避短,不断完善教材的编写,深化推进新课程改
[5]
形式方面,
仅在内容上去寻求,
结果是徒劳无功。
” 革。
苏教版教材是以主题组元为主,它的课文选
择偏向于内容,如环境保护主题,我国与之相关的 参考文献:
作品比较少,文选不够经典,只能降低要求,这在 [1]庄涛.新版写作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言的规范性,陷入“主题”与 社, 2003:350.
“语言”不能兼顾的窘境,导致学生只是学到文章 [2]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的内容,学到它的思想与情感,但是忽视了语言文 语文[S].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5:26.
字的运用,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影响了学生 [3]徐林祥,朱敏.顾黄初先生的语文教育“三生观”
学习能力的迁移。 [J].中学语文教学, 2009(5):72-73.
2.文体编排错乱,不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 [4]施平.主题组元潜藏的危机[J].语文建设,2009
以人文主题编写的教材,选文在内容和主旨 (7):30-32.
上追求一致,这就可能造成在同一个主题内的选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文不是同一种文体,苏教版教材就面临这样的问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77.
题。叶圣陶先生认为, “最讨厌的是读过一篇后读
下一篇时,得准备另一幅心思” “心思时常转换,印 〔责任编辑:
赵 滨〕
[5]
象就难得深切” 。教材这样安排会导致在同一个
主题内学习的文体混杂,不利于教师在整个专题
内的文体上的教学,当然也不利于学生有序地、高

— 32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