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UTAR NEW VILLAGE COMMUNITY PROJECT

REPORT

NAME OF NEW VILLAGE:


TIRAM SETIA 峇东
SELANGOR

Project carried out by:

Student Name ID Number Course Year/Semester


Tiew Ke Xin 1005253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Y3S2
Tiew Chuan Dong 1106055 Civil Engineering Y1S1
Tan Zi Li 1200823 Quantity Surveying Y1S1
Puah Ing Hong 1200720 Foundation in Arts Y1S2

DATE OF COMPLETION:

JULY 2012
摘要

峇东新村位于雪兰莪州的丹绒加弄,成立于 1958 年。该村离丹绒加弄市镇约 10 公里,


瓜拉雪兰莪约 13 公里。村子的周围都是油棕园,附近也有稻田。现今,村子里有近 500
间住家,人口约 3 千 600 余人。除了少许杂居的印度人,村民都是华人,几乎清一色是
福建人,而且以福建永春人居多,客家、海南、潮州人仅各有一户。他们都以福建话为彼
此的沟通语言。近 10 年以来,村里的人口有下降的趋势。由于村子里缺乏工作机会,年
轻一辈都选择到城市去追求梦想。有些则到外地求学,所以峇东新村近年来面对人口外流
的问题。

峇东新村的牌匾
历史与背景

峇东新村原称 Kampung Baru Tiram Buruk。地名得自当地一条河流(Sungai Tiram Buruk)。


马来文 Tiram 即蚝蛎,又称牡蛎;Buruk 即损坏或破损。这条河直译即是蚝壳河,坐落在
拉惹慕沙路(Jalan Raja Musa)尾端。据说,最早到来的马来先民,发现此河布满破蚝壳,
故而名之。不过,中文峇东的由来,却非取自 Tiram Buruk,而是毗邻一个马来村落
Kampung Permatang。Permatang 中文称柏马当,早期亦称巴丁或峇当。由于华民发音不
准,Permatang 变成 Batang,中文才会变成峇东。为何又是峇东呢?很简单,在福建话里,
东的发音是 tang, 峇东就是 Batang。Permatang 是雪兰莪州史上最有名的“皇家村”
(Kampung Diraja)。16 世纪时,印尼苏拉威西的武吉斯人(Bugis)在此登陆,17 世纪
创立了雪兰莪皇朝。

可是,巴丁也好,峇当也好,对华民来说,都鲜少听闻。因此,一般人称呼这个地名,前
面还得加上丹绒加弄,比如丹绒加弄巴当或丹绒加弄峇当。

峇东(Tiram Buruk)的开辟,与锡矿毫无关系,而是靠农业起家。根据资料,最先到此拓
荒的是马来人,1925 年建立了 Kampung Tiram Buruk,但却半途他迁。继之而至的爪哇人,
成功化荒野为禾田。然而,由于此地过于偏远,爪哇人转到别区开垦,纷纷把土地卖给华
民。在此之前,也即 1920 年代,已有华民陆续来到峇东开荒。

早期的华民
时值英殖民政府,开始推动橡胶种植,包括分配土地予华民,故而吸引华民蜂拥而至。华
民以血与汗,开出一片片胶园,后又开辟了椰园和咖啡园。自此,橡胶、椰子和咖啡,成
了峇东的三大产物。也有华民种菜和养猪为生,一度以盛产芋头闻名。据说,峇东华民刻
苦耐劳,有者更以开芭为业,到远近一带专门替人做“开荒牛”。

1930 年创建的南天宫,1936 年创校的民智学校,都是华民开发峇东的历史证明。根据峇


东父老,二战之前此地已称峇东,一个为胶林覆盖的村落,大部分乡民以割胶为生。那个
时候,河里还有很多蚝蛎,华民和邻近马来人都到河里捉蚝蛎来吃,吃不完就拿到市集去
卖。对村民来说,蚝蛎随手可捉。而且据说,这河鲜非常廉价,盛满一大饼桶,蚝蛎才卖
一块钱,一度还降到五毛。只是,蚝壳河捉蚝岁月如今已成追忆。河里虽还见蚝蛎,产量
已大不如前。

峇东直至紧急状态之前,已形成一个相当大的聚落。约有 300 户头,超过 2000 人口。


1949 年,峇东风云突变,英军稍然掩至,扣留了 200 乡民,关押在巴生港口扣留所,理
由是怀疑他们接济马共。当年,峇东犹为莽莽丛林环绕,邻近就是马共盘据的煤炭山。于
是,战后峇东亦成了马共活跃之地。

1952 年 2 月 7 日,更大风暴骤然卷至。英军再度兵临峇东,这次来了 20 辆军车,所有村


民被赶离家园,连夜搬离到班达马兰。即连民智学校 Ming Tee 也跟着搬迁。村民搬空以
后,英军放火烧毁村户,这就是“火烧峇东事件”,成了峇东父老心底抹不去的烙印。英
军除了采取清野战术,也曾出动战机轰炸此处林区,并曾在此地与马共分子驳火。直到
1955 年,局势稍微缓和,英殖民政府才允许峇东村民回到峇东园坵或农场工作。而后,
在峇东 1 公里之外,英殖民政府征用 60 英亩胶园,以便重新安置峇东原先华民。1958 年,
峇东新村正式成立,黑区禁令跟着解除。峇东华民陆续回归,在此重建家园。此前,在峇
东拥有土地的华民,几乎悉数都搬回来安居。从 1952 年到 1958 年,在班达马兰滞留了
整整 6 年,峇东华民才又回到自己的家园。也有好一部分村民,搬到邻近的依约、适耕
庄、丹绒加弄,甚至远迁到巴生等地。

根据资料,峇东建村初期,人口只有 705 人。村民延续了此前的橡胶业,也有的继续以


种菜和养猪为生。1970 年代,国际胶价大跌,村民改种油棕。此后,橡胶园、椰园和咖
啡园,全都化为了油棕园。时至今日,油棕仍是峇东的经济命脉。村里可见罗里往来穿行,
载送一批又一批的油棕果。自 1990 年以来,油棕价格节节高涨,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改善了村民的经济条件。

与此同时,峇东人口也节节增长,1970 年有 2015 人,1995 年增至 2600 人。现有近 500


间住家,人口约 3 千 600 余人。虽然如此,峇东新村依然面对人口外流。现在,年轻一
辈不愿待在偏远村落,都选择到大城市去追求梦想。民智华小的学生人数,从 1990 年的
406 名,降至现今的 215 名,或多或少反映了人口流失的趋势。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即
使在资讯时代的今天,峇东新村仍是名不经传,许多人都没有听过。

新村的木屋

由于地名带有 Buruk,常常被人评为不雅,峇东新村马来名改称 Kampung Tiram Setia。只是,


数十年习惯下来,中文仍称作峇东新村。
新村基建

峇东村欲火凤凰,二战后获得重生,不幸又因地处非县议会管辖范围,属于三不管地带,
村中基本设施因军人放火一烧,全部付之一炬。建立新村后,重新建设一番,如今村貌焕
然一新。

早期峇东村在没有自来水的供应下,全村都是用雨水来洗衣,冲凉或用沟水及井水等。直
到 1965 年才获得自来水的供应,才摆脱没有干净水用的生活。1975 年,开始有了电流的
供应。1980 年才有电话装置。路灯则在 1998 年由县议会负责提供。此外,峇东新村全部
以柏油路为马路。峇东新村虽然是一个小小又偏僻的小乡村,人口大约也只是三千左右,
但是乡村内的基本设施该有的还是会有。例如:小学,幼儿园,商店,巴刹,篮球场,足
球场,儿童游乐场,政府诊所,休闲跑道,民众会堂,神庙,老人亭等。因此峇东新村不
算是落后的乡村。如今,峇东新村也有更多的商店以满足村民的需求。

篮球场 足球场
儿童游乐场 休闲跑道

小小的一个村庄拥有新旧两个民众会堂。新的民众会堂作为委员会开会使用,一些村内活
动也会在这里进行,而现在旧的民众会堂已不再是开会场所了,但人民还是保留它并作为
补习中心,练舞中心及储藏室。

民众会堂
以前没有巴刹,小贩是在马路上摆摊做生意的,但随着新村的发展,峇东新村终于拥有一
个巴刹。这所巴刹建于 2002 年,只有早市而且摊位数量也不多,卖的都是一些肉类,鱼
类,蔬菜,及少部分的小吃如炒米粉,炒面等。

巴刹

在这个乡村内虽然没有邮政局,但是有一个小小的邮筒方便村民寄信。因为邮政局工作人
员会定时来收取信件,所以村民不必到市镇上去寄信,也为村民节省许多时间。

邮筒
乡村内有多个老人亭作为老人或一些年轻人的聚会场所。一般上,一些村民选择在傍晚及
晚上到老人亭去聊聊天、喝喝茶等,作为休闲活动。

老人亭

政府诊所是一所为刚出世的婴儿提供服务的诊所,只在星期二开放。刚出世的婴儿可在这
里做定时检查,而小孩更可以在该处打预防针。这间诊所位于旧民众会堂隔壁。

政府诊所
教育

峇东新村的小学 — 民智华小成立于 1958 年,而全新校舍建于 1990 年。目前学生人数大


约只有两百多个,而教职员则有二十多个。在校的学生在学术方面上拥有特殊的表现。早
期的学生除了有很好的学业成绩,在运动方面也相当出色,尤其是羽球和篮球队。现在的
学生则往西洋棋和篮球这两个项目发展,曾经为学校获得多年的团体赛冠军。在这两种项
目内,曾经拥有多名的县手,当然州手也有几个。值得骄傲的是我国篮球国青后备队其中
一位成员也毕业于民智华小。由于学校靠近住家,多数的学生都骑脚踏车到校,其余的都
有家长载送或徒步来回。

民智华小 民智幼稚园

民智幼稚园在 1980 年由热心人士向政府当局申请在民智华小后面的一块政府土地,筹款


建成的一座只有两间教室的幼稚园校舍。目前学生人数只有二三十个。
宗教文化

峇东新村拥有多间神庙,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为南天宫(建于 1960 年)和眾位仙法师公古


庙(建于 1993 年)而其余的都在 2010 年之后建立,如济公庙、法子公庙、拿督公庙等。
虽然说南天宫是历史最悠久的,但它并不是村内最早有的神庙。最早的神庙是“正福殿”,
建于大约 1930 年,在日军时代被摧毁了。如今峇东新村拥有众多的庙,一些信徒可到这
里来求神拜佛。

南天宫

眾位仙法师公古庙
法子公庙

拿督公庙
商业机会

以往的峇东新村都是以种植咖啡、橡胶及椰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
为了市场对棕油的需求,峇东新村的人民渐渐地转向油棕业投资。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峇
东新村都是以油棕业为主,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拥有自己的土地种植油棕。油棕业成为村内
人民的最主要农作物,至于咖啡和橡胶已经不是主要农作物了。

油棕业

除了油棕业,稻米生产也不例外。峇东新村的外围拥有大片的稻田,延伸至沙白县一带
(适耕庄),其产量不但是全雪兰莪最高,更是全马稻米产量之最。由于峇东新村靠近海
岸,所以也有小部分的人从事渔业。峇东新村可称为鱼米之乡。

除此之外,近几年峇东新村也有养燕业。除了建设燕屋,村民还利用荒废或无人购买的店
屋二楼养燕。这不仅让村民有额外收入,而且对国家经济也有贡献。不但如此,村内也有
豆腐制造业、畜牧业、家禽业、钢铁业等,而且从事罗里运输业的人也不少。
养燕屋

自 2010 年起,峇东新村也吸引了十多公里外的商家来投资,如 1 Plaza 娱乐场所,特意购


超级市场,巨人超级市场(建设当中,将在 2012 至 2013 完成)等。此外,小小的峇东新
村更吸引了 99 SpeedMart 的商家來投资。相信往后的日子,会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

99 SpeedMart 超级市场
经济活动

峇东新村的经济活动都属于小型企业,如农耕业、饮食业、养燕业和工业。

峇东新村的大部份居民以农业为生,特别是油棕种植。这是因为在 1970 年代时,国际橡


胶价大跌,村民就改种油棕,过后更多的村民陆续把橡胶园、咖啡园和椰园改为油棕园。
至今,新村的周围都种满了油棕树。进入新村就可看到罗里载送油棕穿行在村里。村民会
把成熟后的油棕果送到工厂去提炼成棕油,再把棕油送到别的工厂进行加工,以制造成各
种成品。因此这成了峇东新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油棕园

此外,有些村民在村里经营小食店和咖啡店。小食店的店主有时会用在自家园地里耕种出
来的蔬菜作为材料,为客人们准备食物,这也帮助店主们减低了生意的成本。虽然食物的
定价并不比城市来得高,但却足以养活一家人。当园地的蔬果大丰收时,他们就会把多余
的蔬果拿到菜市去卖,以赚取外快。

咖啡店则是许多年长村民消磨时光的好去处。在那儿,他们可以和朋友们喝茶聊天。偶尔
还会一起切磋棋艺,以致于他们常常待在店里一整天,时间一转眼也就过去了。
峇东新村也有其他的经济活动,如经营小企业:

豆腐厂:老板会把豆腐厂所制造的成品送到附近的商店去销售。

铁厂:铁厂座落于新村的路旁。老板会把制造好的铁器卖给承包商。

五金店:该店带给了村民许多方便,因为村民不必去市区就能找到所需的器件。

裁缝店:该店虽小,但裁缝师为客人们量身定做衣服,态度友善,吸引了许多友族客人。

杂货店:新村有三间杂货店,村民所需的日常用品都能在店里买到。

脚踏车及汽车修理店:由于村子面积不大,许多村民都以脚踏车代步。许多小学生也骑脚
踏车到学校上课。因此脚踏车有问题都能送到店里维修。

这些工厂和商店带动了村里的经济,也让新村越来越繁荣。
问题

虽然峇东新村持续发展,但仍有些民生问题存在。村里的设施还算齐全,但仍需提升,尤
其是消防设备已十几年未检查了。村里的街灯也经常发生故障。这造成许多村民的不便,
因为没有街灯,村里就特别黑暗。

另一个问题是交通不便。由于新村比较偏远,出入新村都需要乘搭交通工具。但十几年前,
可能是因为搭乘巴士的人数越来越少,公共巴士就停止服务了。缺乏交通工具对于村民来
说非常不便。村民必须驱车到市区,才能乘搭巴士到其他地方。

新村也面对人口流失的问题。虽然新村逐渐发展,但就业机会仍然不足。许多年轻一代的
都出去市区或城市发展,鲜少回来,除了假日或公共假期。

此外,村里的唯一小学所面对的问题是缺乏体育活动的场所。新村的面积有限,所以校方
因场地狭窄,每年只能举办游戏性的小型运动会,这不能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体育才
能。

DISCLAIMER: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report was compiled by the University’s students on voluntary basis. Although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check the accuracy of the report, the University accepts no responsibility whatsoever for any
errors or omissions, if any, the University reserves the right to make changes on the information at any time without
prior notice.

Should there be any queries regarding contents of the report, please contact:

Department of Soft Skills Competency

Tel: 03-78582628 ext 8274/8656/ 8269 (Klang Valley Campus)

05- 4688888 ext 2297/2299/2300 (Perak Campu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