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UTAR NEW VILLAGE COMMUNITY PROJECT

REPORT

NAME OF NEW VILLAGE: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呀吃 18 英里

SELANGOR
Project carried out by:

Name of Student Student ID Course Year/Semester

1000482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Y2S2


1. Moo Yik Ying
2. Ng Shi Hui 1000710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Y2S2
3. Sak Ling Chie 1000473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Y2S2
4. Teh Soo Yee 1000161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Y2S2

DATE OF COMPLETION:

NOVEMBER 2011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摘要

呀吃 18 英里(Batu 18 Ulu Langat)位于雪兰莪州,距离吉隆坡大约二十公里,


而距离加影(Kajang)则是大约十八公里的一个新村。Batu 18 Ulu Langat 原
名为 Sungai Langat(冷岳河). 在早期的 70 年代,这里也以香骨业驰名,也
是当时的主要经济活动。呀吃 18 英里虽然没有先进的设备,但基本设施如邮政
局、警局、学校等以方便当地的住户。Sungai Tekali 也是游客喜爱的去处。
此外,三清宫也坐落在住宅区里让华裔住户省了交通问题方便到此膜拜。

1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历史

Langat 是 来 之 米 南 加 保 语 ( Minangkabau ) , langat 是 热 水 ( air


hangat)的意思。据说,早期使用这条河的商人都发觉河水经常温热。Langat
之名就这样的流传开来了。

中文名为“呀吃”,最早前来开矿的是客家居民,他们取 langat 的谐音


“Nga Ngat”。早期,中文“呀吃”,也称为牙吃和牙屹。因为距离正好 18 英
里,所以呀吃 18 英里,也称为呀吃十八碑或者呀吃十八条石。

早期, 18 英里一带的华人都是采矿,割胶,烧炭和种稻为生。1941 年,
日本南侵,呀吃 18 英里经济延迟。战火后,锡矿场停产因为被破坏了。战后,
呀吃 18 英里成了马来亚共产党(Parti Komunis Malaya)活动黑区。为了对抗
马来亚共产党,英殖民政府在冷岳县成立十个华人新村,包括 1950 年成立的呀
吃 18 英里新村。当时,散居班顺(Pansun)、瓜哇村(Kampung Jawa)、双溪雷、
Kuala Pendek、Lubuk Kelubi 和 Kampung Perdana 的华民集体迁移并组成了呀
吃 18 英里新村。呀吃 18 英里新村是属于私人地。

建立呀吃 18 英里新村后,采矿和割胶工作是主要的经济为生。1960 年
紧急状态以后,一场经济革命悄然而起。男人在外割胶,女人为了帮补家用而
在家做香骨。1970 年代,锡矿和橡胶的价格下降,香骨业成了主要经济活动,
呀吃 18 英里变成了香骨村。

到了 1990 年代,大部分的年轻人外流,照成香骨业衰退。另外,私人地
主收回土地作为房地产发展用途。所以,呀吃 18 英里全村都迁往呀吃 14 英里,
位于双溪马交(Sungai Makau)附近的一块 40 英亩的地建立新家园。

2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迁村之后,呀吃 18 英里新村这个名字依旧不变,虽然现在距离吉隆坡不
是十八英里了。至于官方名称,则从 Batu 18 Ulu Langat 改成了 Kampung
Kenangan 18。

呀吃十八村指示牌

3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人口与住户

现在呀吃 18 英里新村共有 184 个地段,村民人数大约 1500 人。华裔居


民较多,占了 90%。其余的则是马来裔、巫裔和原住民。现今新村人口大部分为
老年人,许多年轻一代则都往外地深造式工作。此外,客家话是当地的通用语
言,因为到处可见居民之间大多数以客家话沟通。也有部分村民以福建和广东
交谈,因此村民普遍上可掌握至少两种方言。

目前“呀吃 18 英里”新村已走出传统格式的新村木屋。木屋已变成了钢
骨水泥的半独立式洋房和时尚的房子。这里的房子都甚豪华,可见他们充分利
用政府补偿的土地精心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温暖窝。

住宅区

4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钢骨水泥的半独立式洋房

呀吃 18 英里新村

5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经济活动

呀吃 18 英里新村以采矿和割胶为主要的经济来源。1960 年紧急状态以
后,一场经济革命悄然而起。男人在外割胶,而妇人在家制作香骨来帮补家用。
呀吃 18 英里新村围绕着山区,拥有许多的竹林。一些妇女入山伐竹,削成竹枝,
制成香骨。

1970 年代,锡矿和橡胶的价格下降,香骨业成了主要经济活动,呀吃 18
英里变成了香骨村。香骨制造是呀吃 18 英里新村的传统行业,曾经养活了每位
村民和带动了新村的经济。呀吃香骨行业旺盛时,全村大约 80%的村民是从事
同一个行业。削香骨成为热门的行业,四处可见一堆堆的竹筒和一枝枝的香骨。
这个新村曾是全马最大的香骨地。

随后,一些小型的企业如建筑业也可在此间足迹。驰名的瓷砖公司。所
“民以食为天”,因此,这里又不少的小型餐馆或茶餐食,以满足当地的居民。

各式各样的美味配料

6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香骨

香骨制作

7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新泉杂货店

8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教育

这里有一所呀吃 18 哩中华华小(SJK( C ) Choon Hwa Batu 18 Hulu


Langat)及一所国中, 提供了当地莘莘学子求学的机会。

呀吃 18 哩中华华小是在 1948 年创建,是通过当地村民一分一毫乐捐,


在新村设立用木屋建成的小学。学生都是来自本村的小孩,而当时的学生人数
是 20 名,占地 2.231 英亩。自从新村搬迁后,呀吃 18 哩中华小学学生来源逐
年减少,而面对学生流失问题。

目前呀吃 18 哩中华华小只有 32 名学生,大部分都是原住民和巫裔。学


生越来源逐年减少,而经过多方的争取下,获得所有家长一致同意和教育部答
应迁校。

如今呀吃 18 哩中华华小正等待迁校。董事部并没有因为准备搬迁而忽略
学校的基本设施。为了留着学生,校方还自费为学生缴付车资,载送学生从 14
哩到 18 哩上课。

呀吃十四哩国民型华文学校

9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呀吃十四哩国民型华小

呀吃十八哩国民型华文学校

现今校舍

10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基本设施

呀吃 18 英哩新村的基本设施主要有警察局、诊疗所、邮政局、政部门和
巡夜亭等。虽然设施不是很先进,但是都有提供到服务给村民,让村民不需为
了一些小事而到处奔波劳碌,可以让村民省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在大路旁在耸立着一所警局以保障居民的安危,为民除害,维持当地的
秩序。呀吃 14 哩也有邮政局方便居民缴交水电费,书信来往及邮寄。呀吃 14
哩 新 村 发 展 委 员 会 ( Pejabat Jawantankuasa Kamajuandan Keselamatan
Kampung)。委员会主要功用为充当州政府及村民的桥梁,从而协助政府管理及
维持村里的治安与发展。村民们建立巡夜亭和自费聘请保安人员在夜间展开巡
逻是为了确保村民有治安良好的家园。

摩托车及汽车是村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此外,也供有巴士服务载送村民
往附近的城市。

警察局

11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呀吃 14 哩新村发展委员会

呀吃 14 哩新村发展委员会牌坊

12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宗教、民俗、文化

呀吃 18 英里新村主要以佛教为主。在新村里有一间三清宫,一间拿督公
亭和一间回教堂。三清宫也是当地著名的道院。过年过节时这里不乏人潮。很
多善男信女都到此来许愿及膜拜。此外,有间小型的拿督公亭间在路旁。

这里也有一所市议会以解决民生问题。由此可见,呀吃 14 哩有着基本设
施和庙宇来满足居民的需求。

三清殿

三清宫指示牌

13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神庙

呀吃大街拿督亭

14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旅游景点价值

三清宫不但是 14 哩居民膜拜的道院,它也是外地游客在农历新年时参观
的地方。由于道院的数量比佛院来得少,为此三清宫更是游客不可不到的地方。

Sungai Tekali 有茂密的热带雨林,风景宜人之外,还有诱人的湖泊。


这里可说是供游客“游山玩水”的好去处。

观音像

美丽的山水

15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山上瞭望的美景

生动的鱼群

16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发展机会

据黃琮媚,现任南華咖啡店女東主所陈述,在 1969 年,她的家翁自创了


“加椰”(kaya)。如今此生意已交给她的丈夫,李执铭继承。除了在咖啡店
可买到,公众还可在巴生等地区购得。虽然没列明是清真食品,可是仍深受许
多友族的喜爱,而他们一直坚持纯真切原汁原味的“加椰”。

黄女士更应该把她的原汁原味“加椰”推广至雪隆一代,而不只是在呀
吃 18 哩及巴生等地区。这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机会,因为大马人对本地食物文化
特别热衷。虽然这几十年引进了西方各国的食物文化,不过,本地食物还是有
‘不可取代’的地位。

加椰传统上都是用来涂面包享用。如果黄女士家族的‘加椰‘能够受到
雪隆,甚至全马的欢迎,可以考虑研发及推出更多的产品线。有着名堂被打响
的基础,能够降低或去除消费者对黄女士推出新颖产品的排斥心理,因为已经
有了品质的保证。这不但能够让黄女士的生意蒸蒸日上,也让旅客更加认识
‘加椰’。

美味的“加揶”

17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问题

这里的最显著的问题是通往吉隆坡的道路(Jalan Hulu Langat)时常塞


车。近年,车辆的使用量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加。因此,道路的宽度不
符车辆的流动行驶。早期,车辆在早上及傍晚时段比较多,塞车状况也比较严
重。然而,现在无论是早上,中午,傍晚,晚上都可看见路上有许多车辆以缓
慢的形式前进。而且道路也很狭窄。

由于物价不断上涨,就业机会不多,许多年轻人都到 14 哩外谋生。留在
18 哩居住的居民,大多数都是年长者,导致人口老化逐渐显然。除了经济方面
无力增长之外,从社会的角度切入,老年人与子辈分开居住,又产生老年人的
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

呀吃 18 英哩新村面河流狹小和水压不足问题,尤其是居住地势较高的居
民,自來水根本无法泵上去,唯有在上午时段后才有自来水供应。居民也为此
感到困扰,在早上时段无法用自来水梳洗,洗澡,烧水等问题。他们只好自备
自家的储水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狭窄的道路

18
KAMPUNG KENANGAN BATU 18

建议

政府应扩建道路,以改善交通阻塞问题,逐渐改善无论在什么时段的车
辆可以通畅无阻。上班族及学生就可以准时到达工作场所及学校。

此外,政府也应该和当地居民合作或实施一些计划制造就业机会。这么
一来 14 哩的经济活动可以蓬勃发展,年轻一代也不需到外地谋生,可以挪出更
多时间陪伴年老的父母及有更多的闲暇时间陪伴子女。

政府能在這裡興建蓄水池,一勞永逸解決水壓困擾居民數十年的問題。

DISCLAIMER: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report was compiled by the University’s students on voluntary basis.
Although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check the accuracy of the report, the University accepts no
responsibility whatsoever for any errors or omissions, if any, the University reserves the right to make
changes on the information at any time without prior notice.

Should there be any queries regarding contents of the report, please contact:

Department of Soft Skills Competency


Tel: 03-78582628 ext 8274, 8656, 8269 (Klang Valley Campus)
05- 4688888 ext 2297/2299/2300 (Perak Campus)

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