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第 34 卷 第4期 Vol.34 No.

4
2018 年 2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Feb. 2018 269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基于土地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分类
马雯秋,何 新,姜广辉※,李雨凌,张瑞娟
(1.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科学合理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功能结构分类是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用地结构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

活功能、生态功能和潜在功能的分类体系,其中包含 4 个一级类、10 个二级类和 37 个三级类;并以该分类方法为基础,


该文在梳理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的功能角度出发,构建了涵盖农村居民点用地生产功能、生

型可分为 28 种,农村居民点内部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的比例分别为 34.73%、53.53%和 4.06%,可挖潜面积


通过实地调查典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现状,从微观视角揭示内部用地结构。基于新的分类体系,大兴庄村用地类

比例为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 13.09%。研究结果为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体系构建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工作框架。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8.04.033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分类体系;农村居民点;多功能;内部结构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8)-04-0269-09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8.04.033 http://www.tcsae.org
马雯秋,何 新,姜广辉,李雨凌,张瑞娟. 基于土地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分类[J]. 农业工程学报,2018,

Ma Wenqiu, He Xin, Jiang Guanghui, Li Yuling, Zhang Ruijuan. Land use inter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34(4):269-277.

based on land use func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8,
34(4): 269-27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8.04.033 http://www.tcsae.org

析[13-17]。但总体上,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的相关研
0 引 言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聚落场所[1],
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与现有用地分类体系的衔接,

是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对区域乡村发展
且在村庄尺度上用地分类与功能识别的多功能性划分方
面仍待进一步深化。
基本模式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其与城市在产业构成、人
口构成、空间形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3]。但在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由小农经济社

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学者们多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4]、
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变化,
引起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的变化[18]。这种变
优化城乡资源配置[5]、城乡互动发展[6]等角度出发开展研 化在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利用方式上也有所体现,农
究,农村居民点的管理实践中机械套用统一化、标准化 村居民点用地所承担的功能也随之出现了很多变化。从
的城市管理方法,忽略了农村居民点不同于城市的特殊
性[7]。同时,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的研究也多是简单
用地类型上看,涌现出了乡村工业用地、旅游用地、规
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等新的用地类型;从用地规模上看,
套用城市的宏观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及研究方法。目前, 尽管农村居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却呈
仅少数学者从微观视角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做了探 现不减反增趋势,部分农村居民点空心化问题严重,用
讨。其中,赵紫阳等学者构建了村级的土地利用分类体 地浪费、闲置现象亟待关注 [19-20]。随着中国经济改革深
系,并利用无人机影像绘制了典型村庄的土地利用现状
图,为微观的土地利用调查奠定了基础[8-10]。朱晓华等学
化以及农民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变化,农村居民点
内部的用地结构也必将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同时,城乡
者则出于测算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潜力的目的,将农村 一体化、农村经营性用地入市等政策的逐步推行,亟需
宅基地细分为使用中宅基地、空置宅基地和废弃宅基地,
为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及测算提供有益参考[11-12] 。
对农村土地,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
以指导农村土地的管理和合理利用。
张佰林等学者从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变化与农户生计变 因此,科学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研究可服务
迁视角,对微观尺度下的农村宅基地的功能性进行了剖 于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的调查、规划与管理。农村居民
点内部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
收稿日期:2017-09-30 修订日期:2018-01-08 土地整治等现实需求的前提和关键[21-23]。据此,本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519,41271535,41301616);北
拟从土地利用功能的角度出发,以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
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2013D009012000003)

(GB/T 21010-2007)地类字典表为基础,构建基于功能的
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主导,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Email:wqm@mail.bnu.edu.cn
作者简介:马雯秋,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土地评价、规划与管理。

※通信作者:姜广辉,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土地评价、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同时,结合实证案
规划与可持续利用。Email:macrophage@bnu.edu.cn
270 农业工程学报(http://www.tcsae.org) 2018 年

例对该分类体系的实用性进行评价,以期在理论上进一 一步划分为住宅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共
步完善中国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丰富土地利用结构与 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等[25]。然而,农村居民点与城市在
其功能产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实践上加强农村居民点 产业构成、人口构成、空间形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
内部土地的规划与管理,进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的差异[21]。简单套用城市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及研究方
法,以城市视角看农村,以城市的思维规划农村,无法
1 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现状分析
突出乡村旅游、畜禽养殖等乡村特色用地类型,进而形
中国现行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主要是基于土地的利 成了广大农村均质化、单一化的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

分类和城乡用地分类 2 个系统。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土
用形式、用途功能等属性进行划分,可划分为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
载体,具有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及文化功能
地利用分类,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全国 等[26-28]。这些功能随着农村居民的需求而不断发生变化,

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等,
土地分类(试行)》等;还是城乡用地分类,如《城市 部分功能逐渐消失,同时另一部分发展出新的功能。具
体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分工体系的不断完

地利用对象“农村居民点”进行处理与分析(表 1)。
多将村域尺度的各类用地粗划为一个图斑,作为一类土 善,农村居民点的生产功能逐渐被弱化,生活功能日益
凸显,生态功能逐渐受到重视[16,28]。这种变化促进农村居
农村居民点用地作为农户用于所建住房以及与居住生
活有关的设施用地 [13] ,其内部包括住房、院落、林盘
民点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农村居民点内
部用地结构。因此,农村居民点承担功能的变化是其内
等多种用地类型,是一个复杂的土地利用综合体。当前 部结构变化的直接动因。但由于当前分类体系中把内部
的分类体系和方法尽管对指导宏观土地规划发挥了重 用地类型日益多元化的农村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应用
要作用,但无法满足小范围、高精度的村级尺度的相关 于土地规划与管理实践中,农村居民点承担功能实现要
研究的需求,难以揭示出农村居民点内部的土地利用结
构特征[24]。
求用地结构与之相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的科学研究及其应用管理
此外,在进行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分类的时候,通 实践 [29]。因此,亟需建立一个基于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
常将农村居民点内的土地所承担的功能与城市土地承担 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明晰各个用地类型的主导功能,
的功能对等,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以综合反映农村居民点用地系统的生产、生活、生态功
和《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中,将农村居民点用地进 能及其协调关系。
表 1 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现状
Table 1 Classification status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Name of classification Year Land use types and code Explanation


分类名称 年份 地类名称及代码 含义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 1984 农村居民点(52) 指镇以下的农村居民点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2001 农村宅基地(253) 指农村村民居住的宅基地

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2002 农村居民点(203) 指镇以下的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2007


指农村居民点,以及所属的商服、住宅、工矿、工
村庄(203)
业、仓储、学校等企业事业单位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2011 村庄建设用地(H14) 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用地

2014
村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村民住宅用地、村庄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村庄建设用地(V) 公共服务用地、村庄产业用地、村庄基础设施用地
及村庄其他建设用地等

1)突出乡村土地利用特点。在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
则如下:
2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构建
2.1分类原则 分类之时,应重点考虑其与土地利用分类、城市用地分
一般意义上的农村居民点指不设建制镇的集镇和村 类的不同特点;如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方式的村庄,
庄居民点用地,主要包括农户用于所建住房以及与居住 用地复合功能明显,适当增加体现农村居民点特点的用
生活有关的设施用地。如上文所述,作为农村人口生产 地类型,对农村居民点内部出现较少的类型进行一定的

2)服务于现代土地管理需要。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点
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农村居民点具有生活、生
产、生态等多种功能[13],其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强度
合并,使得分类体系详略得当,适用于农村居民点。

能够直接影响各项功能的实现[14,27]。因此,针对农村居民 空心化严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经营性用地
点用地的多功能性,本研究在村域尺度上综合乡村当地 入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等现实情况,新的分类体系应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及生态功能 着重考虑服务于乡村土地的管理,如用地挖潜、确权等,
差异,对农村居民点内部各类用地进行划分,其分类原 在分类体系中应体现出农村居民点中的闲置用地、生态
第4期 马雯秋等:基于土地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分类 271

具 体 操 作 上 , 将 土 地 利 用 现 状 分 类 ( GB/T
21010-2007)地类字典表的二级地类对应或转化为农村居
用地等用地类型予以关注,同时应体现土地权属,服务

3)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功能类型的划分,
于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
民点用地类型的三级地类;同时,对于典型区域农村居
还需考虑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出随社 民点采取实地调研、半结构化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

(GB/T 21010-2007)未出现的用地类型进行补充,从
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用地类型, 其内部用地的基本情况,并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如农家乐用地类型的出现、打谷场等用地类型的逐渐
消失等,真实反映农村用地类型、结构及农民生计类 而形成三级用地细分类型。其后,根据农村居民点特

4)与现有分类的衔接。通过综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型的变化。 点,对一些地类进行合并,如将农产品加工用地和农
产品服务设施用地合并为农业服务设施用地,同时考虑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部门发布的相关分类指南,对分 到当前打谷场已经基本不承担晾晒谷物的功能,可实现
类含义和标准进行科学的界定,将新建立的分类体系和 用地挖潜,将打谷场从农业服务设施用地中提取出来等

5)突出土地利用功能特点。土地是一个综合的功能
现存体系相衔接,便于成果共享。 处理方式,形成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三级地类。虽然该分

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地类字典表中地类名称
类体系中对农村居民点内部地类名称与现有土地利用
整体,一个健康的用地系统不仅应该具有结构上的完整
性,还应具有功能上的连续性,因此应针对不同用地类型 类似,如:工业生产用地、商旅服务用地、居住用地等。
承担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等进行区分,突出用地的主 但从其空间分布来看,本分类体系中这些地类有不同于
体功能,以便更好地配置农村居民点的各个功能结构。 一级地类显著零散性的分布特征,它们与农村居民点空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从土地用途
2.2 分类方法 间关系更为密切,多分布在农村居民点内部,且对农村
居民点的影响较为显著。两者在空间属性和分类等级上
的角度将农村居民点进一步细分为商服用地、工矿仓储 有明显差异。

如表 2 所示,本研究中的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
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等,表明农 2.3 分类体系
村居民点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土地
利用类型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居民 分类体系共设三级。其中一级分类是以农村居民点用地
生产生活的基本载体,农村居民更为关注其所承担的功 的功能类型为主要划分依据,突出了土地利用的功能特

类(GB/T 21010-2007),对农村居民点内部不同用地类 和潜在功能用地 4 个一级类;二级类则主要是以土地用


能是否能够满足需求。因此,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 点,设有生产功能用地、生活功能用地、生态功能用地

10 个二级类,其中生产功能用地以产业类型为划分依据,
型所承担的功能进行划分,将农村居民点内部各类用地 途为主要划分依据,衔接现有的用地分类体系,共包括

划分为 3 个二级类,生活功能用地按照农村居民的生活
划分为生产功能用地、生活功能用地、生态功能用地和

需求为划分依据,分为 3 个二级类,生态功能用地则按
潜在功能用地。

照土地覆被类型划分为绿地和水域 2 个二级类,潜在功
其中,生产功能用地依据产业类型划分为农业生产
用地、工业生产用地和商旅服务用地,农业生产用地涵

2 类。三级类则在二级类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根
盖农村居民在农村居民点内部的种养殖及其配套设施用 能用地则按照整理利用难度划分为未利用地和待修复地

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及实地调研结
地,工业生产用地主要是指农村居民点内部建设厂房从
事工业或仓储等经营活动,商旅服务用地则囊括了集贸
设施、个体商服、旅游服务等活动的用地类型[30]。生活 果,突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纳入能够体现社会

层面上的需要,共设有 37 个三级类。此外,新分类体系
功能用地则按照农村居民的需求类型划分为居住用地、 经济发展的用地类型,同时关注农村居民点土地在管理

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地类字典表的
公共设施用地和交通用地,居住用地特指宅基地中承担

对应关系也在表 2 中有所体现。需要指出的是,土地利
农村居民居住生活的卧室、客厅、厨房等地类,公共设
施用地包括教育、医疗、公共空间等为农村居民提供生
活服务的用地类型,交通用地是指农村居民点内的街巷 用现状分类与土地利用功能并非能够完全一一对应,由
用地,作为连接农村居民点与外界的纽带,同时也是划 于集约程度、轮作方式、需求淡旺季变化等管理方式的
分农村居民点各个小的居住单元的自然分界线,交通用 差异,会使相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不同的土地利用功
地在农村居民点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农村人居环境建 能。因此,理论上建立的依据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可
设、生态文明等理念的提出,农村居民点的生态功能逐 能会存在一定的功能交叉情况,如住宅用地的一间屋子
渐受到关注,农村居民点内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为其内 用作小型商业的情况,因此基于该分类体系的用地分类
部的绿地和水域。同时,为了服务于农村居民点管理需 需要结合实地调研,辨别相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的功
求,甄别暂时未体现出相应功能的空闲地等用地类型, 能之间的变动与转换,确定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的功能
设立潜在功能用地。 承载情况。
272 农业工程学报(http://www.tcsae.org) 2018 年

表 2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及其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衔接情况
Table 2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functio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its link with curr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GB/T 21010-2007)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functio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21010-2007)对应二级地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Secondary-level land use type in


First-level land Secondary-level land 含义 Explanation curr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一级类 二级类
Sub-level land use types
三级类
use types use types (GB/T 21010-2007)
菜果自给用地 庭院内及附近种植蔬菜、果树等用地
禽畜养殖用地 养殖禽畜用地

-
水产养殖用地 养殖水产的坑塘水面
农业生产用地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各类农产品加工和服务设施用地
农具存放用地 存放农业生产所需农具及农用车辆等用地
打谷场 晾晒谷物用地
育秧房 繁育秧苗用地
基本不会对居住和环境造成干扰和污染的工业,如工艺品、
乡村型工业用地
缝纫等类型的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和污染的工业,如食品、纺
生产功能用地 干扰型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织、小型机械等工业用地
工业生产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造成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如采矿、化
污染型工业用地
学、冶金、建材、造纸、制革等工业用地
普通仓储用地 存放一般物品的仓储用地
仓储用地
危险品仓储用地 存放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的仓储用地
小型商业用地 包括小超市、小卖部、小饭馆等配套商业 商务金融用地
定期聚集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包括集贸市场专用的各项设
集贸设施用地 批发零售用地
施和通道占地面积等
商旅服务用地
民俗旅游用地 村集体或农民用于旅游接待的餐饮住宿等设施用地 住宿餐饮用地
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商业,如洗染店、废旧物资回收站、维
其他商服用地 其他商服用地
修网点、照相馆、理发美容店、洗浴场所等用地
使用中宅基地 处于利用状态的宅基地,包括正在建设的宅基地

用于出租,承租方居住时间超过 3 个月的宅基地
居住用地 闲置宅基地 连续两年居住月数不足一个月的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
住宅租赁用地
行政管理用地 政府、团体、经济、社会等管理机构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
文体娱乐用地
教育机构用地 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及培训机构等用地
科教用地
医疗保健用地 医疗、防疫、保健、休疗养等机构用地 医卫慈善用地
生活功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文化、体育、图书、文物、纪念、宗教等及公共广场等的设
公共空间用地
施用地
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等设 公共设施用地
供应设施用地
施用地

农村居民点内的主干路,一般指宽度>6 m 的道路
环境设施用地 垃圾转运站、公厕、垃圾处理、危险品处理等设施用地
主干路用地
交通用地 其他道路用地 除主干路外的其他道路用地 街巷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公交站、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的占地
公共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绿地
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公园与绿地

-
生态功能用地 庭院绿地 宅基地内部庭院中的绿地

-
河流水面 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
水域
坑塘沟渠 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空闲地 土地状况较好,但处于闲置状态
未利用地
裸土地 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
潜在功能用地 空闲地
灾毁地 由于灾害导致用地毁坏
待修复地
危害环境用地 由于人为干扰等受到一定污染的土地

镇的镇区,南侧为 305 省道,位于平谷城区西侧 6 km 处,


属典型城郊村(图 1)。大兴庄镇镇域内有建设用地
3 实证研究
526.2 km,其中农村居民点 321.59 hm2,占到了建设用地
总量的 61.1%,拥有农村人口 14924 人。大兴庄村耕地较
应用上述分类体系,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村

为丰富,占到了村域总面积的 38%,约 40 hm2,因此部


为例,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多功能性划分基础上,对典
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内部结构进行刻画;同时,通过

有大片林地,占到了村域总面积的 14%,生态环境优良。
新旧分类体系的对比分析,从不同用地功能测算和挖潜 分村民耕种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同时,村庄南部
的角度对新型分类体系的适用性进行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得益于靠近平谷城区的区位条件,大兴庄村内存在大量
大兴庄村隶属于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为大兴庄 的流动人口,房屋出租情况较为普遍;同时村内居民从
第4期 马雯秋等:基于土地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分类 273

存在较大差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事着大量的非农活动,生计类型不单单仅限于农业生产。 针对同一个农村居民点,两套分类体系下用地分类精度

体系下共有 14 类,新分类体系下共有 28 类,新分类体


从用地情况来看,村庄内存在一定数量的产业用地,同
时金融、休闲娱乐等其他用地类型并存,呈现出较为复
杂的土地利用类型。 系细化了原有的分类。本文提出的新分类体系较原有体
系更为关注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的实际用途,而弱化了
对其内部土地是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或独立工矿
用地等权属性质的关注,以较少的类数实现较为精确刻
画微观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目的。

(GB/T 21010-2007),发现居住用地仍是农村居民点用地
通过大兴庄村比较新分类体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最主要的部分,在新分类体系下其比例占到了 35.37%,
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体系下的住宅
占到了 42.63%,两者比例差别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本文的
分类体系以土地的功能用途为基础,将宅基地内居住用途
的土地和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土地分开,从而剥离
了原有分类体系中宅基地内部及周边的菜果自给用地、畜

图 1 大兴庄村区域概况
禽养殖用地和农具存放用地等用地类型。相关学者的研究
表明[13,17],上述地类等会随着农村发展阶段的变化,其比
Fig.1 Study area of Daxingzhuang village
例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在分类体系中对此类用地类型给予
3.2 新旧分类体系下的用地结构对比分析 关注,有助于对农村居民点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新分类

图,于 2016 年 7-8 月对大兴庄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 基地、闲置宅基地和住宅租赁用地 3 类,本文的分类体系


基于本文建立的分类体系,利用谷歌地图影像为底 体系对住宅用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区分,分为使用中的宅

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并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
了实地调查,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勾画新分类体系下的农 一方面为宅基地的挖潜利用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条件;同

2007)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图 2)。
时,住宅租赁用地体现了大兴庄村作为城市周边村庄,其
内流动人口数量多、出租现象较为普遍的特点。

a.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 b.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体系


a.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functio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b. Curr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GB/T 21010-2007)

图 2 大兴庄村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分类
Fig.2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of Daxingzhuang
274 农业工程学报(http://www.tcsae.org) 2018 年

占到了 20.92%。其中二类工业用地的占比最大,达到了
工业生产用地是另一大类占比较大的用地类型,共 一的命名标准,应突出各自的用地特色,以命名体现出

13.54%,而一类工业用地占比为 5.29%。可见大兴庄村对
土地利用的强度与效率。
3.3 大兴庄村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应用
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企业数量较 3.3.1 功能测算
多,而无污染的工业企业在村庄内数量则较少,仅占所 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承担
有工业用地的四分之一左右。同时,从各类工业生产用 的功能。因此,本文通过新分类体系下典型区域农村居

功能。根据表 3 可知农村居民点内部生产用地占 34.73%,


地的空间分布来看,紧挨居住用地的多为一类工业用地 民点内部用地结构的分析来反映该农村居民点所承担的

生活用地占 53.53%,生态用地占 4.06%,潜在功能用地


或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多处于农村居民点外围,

占 7.68%。可见大兴庄村农村居民点逾一半以上是服务于
未与住宅用地直接相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业污染

新分类体系下的商旅服务用地占比为 4.38%,小卖
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的影响。
农村居民生活的用地类型,生产用地则以工业生产用地
部、小餐馆等小型商业用地占到了商旅服务用地的三分 为主,而生态用地在其中所占比例较小。由此可知,该
之一,表明大兴庄村内小型商业活跃,配套商业设施较 区域农村居民点不再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

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的分类体系下的商服用地
为完善。本文新分类体系下的商旅服务用地与土地利用 产、商旅服务等非农生产功能增加明显。大兴庄村紧靠
平谷城区中心,受到很强的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其
囊括的地类也有所区别,主要突出了农村居民点内部商 农业、工业和商旅服务业均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体现

住宅租赁用地等类型,相较于 2007 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服用地的特点,包括了小型商业用地、集贸设施用地、 出较高的生产功能。针对工业生产用地,对农村居民生
产生活无影响的一类工业和仓储用地应考虑布局于农村

点 的 实 际 情 况 。 由 于 土 地 利 用 现 状 分 类 ( GB/T
中的商务金融用地、批发零售用地等更为贴近农村居民 居民点内部,而逐渐腾退三类工业用地,以提升农村人

21010-2007)中将农村居民点内的小型商业用地命名为商
居环境质量。同时考虑到大兴庄村周边被各类农用地围
绕,尤其是在“平原造林”的政策背景下,村庄周边的
务金融用地,而农村居民点内的商务金融用地与城市中 森林和农作物种植同样承担着生态功能。因此农村居民

态用地占比可适当低于城市居住区绿化率 30%的标准。
的商务金融用地在用地效率、集约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比 点内部生态用地无需承担过多的生态功能,其内部的生
较大的差异,因此农村居民点、城镇、城市不应采取统
表 3 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对比分析
Table 3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functio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curr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functio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Curr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GB/T 21010-2007)
农村居民点用地功能分类

First-level Percentage/% Secondary-level Percentage/% Sub-level Percentage/% First-level Percentage/% Sub-level Percentage/%
一级类 占比 二级类 占比 三级类 占比 一级类 占比 二级地类 占比

2.66
1.98 - - - -
菜果自给用地

3.56
禽畜养殖用地
9.43
0.05
水产养殖用地
农业生产用地

0.59 - - - -
农业服务设施用地

0.59
农具存放用地
34.73
5.29 1.79
打谷场
生产功能用地
20.92 13.54 30.39
乡村型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28.6
2.09
工业生产用地 干扰型工业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
工业用地

2.04 0.99
污染型工业用地

4.38 0.35 4.44 2.77


小型商业用地 商务金融用地

1.99 0.68
商旅服务用地 集贸设施用地 商服用地 批发零售用地

28.18
其他商服用地 其他商服用地

35.37 4.76 42.63 42.63


使用中宅基地

2.43
居住用地 闲置宅基地 住宅用地 城镇住宅用地

0.85 0.41
住宅租赁用地

11.20 7.85
行政管理用地 机关团体用地

53.53 0.43 0.36


教育机构用地 科教用地
13.82
0.80 0.03
生活功能用地 公共空间用地 文体娱乐用地
16.08
公共设施用地

0.48
医疗保健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 医卫慈善用地
5.98
0.06
供应设施用地 共服务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1.65
环境设施用地
4.34 1.45
2.69
主干路用地
交通用地 街巷用地

3.04
其他道路用地
3.93 1.29 1.29
4.06 0.89
生产防护绿地
绿地 公园与绿地 公园与绿地

0.13 0.13 - - - -
生态功能用地 庭院绿地

7.62
水域 坑塘沟渠
7.68 7.68 5.17 5.17
0.06
空闲地
潜在功能用地 未利用地 空闲地 空闲地
裸土地
第4期 马雯秋等:基于土地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分类 275

3.3.2 整治潜力分析 用地分类体系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分类,常会面临分类体


采用新型分类体系,可服务于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 系主次不分明的问题,无法真实反映农村居民点用地类
的需要。本文提出的分类体系中涵盖了一些可供挖潜的 型及特征。同时,菜果自给用地、畜禽养殖用地、水产
用地类型,如闲置宅基地、空闲地等。而以往的农村居 养殖用地等体现乡村自身特色的用地类型,在农村居民
民点用地分类体系仅将空闲地作为一类,未能涵盖所有 点土地利用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的分类体系
可挖潜的用地类型,根据进一步细分,可关注除空闲地 对此类情况进行了考虑,将一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
外其它可能用于挖潜的用地类型。 现的新用地类型纳入到分类体系中,突出农村居民点内
在上述功能结构分析基础上,结合大兴庄的社会经 部农业生产功能较强的用地特点,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服
济发展特点,可以发现,大兴庄村因其紧邻平谷城区的 务于农村居民点的管理。
区位优势,同时得益于平原造林等政策的实施,村民多 但是,本文仅以平谷区典型村庄的用地情况对新分
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村民逐渐减少。考虑到 类体系进行验证,考虑到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的形态、
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除了空闲地外,闲置宅基地、打 农民的生计类型等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该体系是否具
谷场可进行整理挖潜。可直接利用用地分类的结果进行 有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同时,土地具有多功能性,

地的总面积为 50 247 m2,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 13.09%。


整理潜力测算,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打谷场可挖潜土 其生产、生活、生态的功能是一个联系密切的整体,三
者相互关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本文对可
大兴庄村作为城区周边接受较多城镇化辐射的村庄,其 能存在交叉功能的用地类型以其在农村居民点中所承担

存在超过农村居民点总面积 13%的可挖潜土地,对于一
内部用地与平谷区其它区位的村庄比应较为集约,却仍 的主导功能进行区分,使分类达到不重不漏的目的。之
后的研究可针对具有功能重叠的用地类型进行进一步细
般村庄来说,其内部可挖潜土地的数量则应更为巨大。 分,或将复合功能加入一级分类中,使农村居民点的分
类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4 结论与讨论

[1]
[参 考 文 献]
本文从土地利用的功能角度出发,构建了涵盖农村 谭雪兰,周国华,朱苏晖,等. 长沙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

204-210.
居民点用地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和潜在功能 局变化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2015,35(2):

Tan Xuelan, Zhou Guohua, Zhu Suhui, et al. Landscape


的分类体系,并选取平谷区大兴庄村为典型村庄,在功
pattern chan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atio-temporal
能分类体系下对其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和潜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n Changsha in recent
20 year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2): 204-
在功能的用地结构及配置进行了分析与整理潜力探讨。

2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基于功能将农村居民点用地划分为生产功能、生
研究结果表明:

[2]
活功能、生态功能和潜在功能等 4 个一级类,并在此基 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J]. 资源科学,2007,29(2):109-116.
姜广辉,张凤荣,周丁扬,等.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

础上划分了 11 个二级类和 37 个三级类,兼顾了农村居 Jiang Guanghui, Zhang Fengrong, Zhou Dingyang, et al.
Analyzing the land us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n Beijing City[J]. Resources Science, 2007,
民点区别于城市的特点、农村居民点的管理需要及社会
经济发展新出现的用地类型,是一个适应农村居民点用 29(2): 109-11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
2)与以往的分类相比,新建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分
地特点的用地分类体系。 刘倩. 基于城乡统筹规划的村庄用地分类研究[D]. 成都:

Liu Qian. Rural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西南交通大学,2014.

Urban-rural Planning[D]. Chengdu: Southwest Jiaotong


类更为系统全面的反映了各个地类所具有的主导功能,
University, 20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
体现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乡村特点。同时,通过该用地
分类结合村庄发展阶段可初步得到农村居民点的功能用 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 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

Li Yurui, Liu Yansui, Long Hualong. Spatio-temporal


的时空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0):1629-1638.
地配置关系土地整理的潜力,为进一步计算农村居民点
analysis of population and residential land change in rural
3)基于新的分类体系,可知大兴庄村 28 种用地类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10): 1629-
用地标准提供可能。

型,农村居民点内部生产用地占 34.73%,生活用地占 163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5]
53.53%,生态用地占 4.06%,潜在功能用地占 7.68%,生
陈鹏. 基于城乡统筹的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J]. 城市

Chen Peng. Exploration of county level new countryside


规划,2010(2):47-53.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based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J].


活型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生产型用地以工矿仓储用地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0(2): 47-53. (in Chinese with


为主,生态型用地以绿地为主。结合大兴庄村实际情况,
English abstract)
积为 5 0247 m2,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 13.09%。
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打谷场为可挖潜用地,可挖潜面
[6]
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为代表的
段娟,文余源,鲁奇. 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

Duan Juan, Wen Yuyuan, Lu Qi.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述评[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4):118-128.

researches on urban-rural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土地利用分类或者城乡用地分类系统,多借鉴城市用地
fifteen year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6, 25(4): 118-
12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分类体系,但由于商务金融用地、批发零售用地等用地
类型在农村居民点用地中所占比例较小,因此沿用城市
276 农业工程学报(http://www.tcsae.org) 2018 年

[7] [16] Zhu Fongkai, Zhang Fengrong, Li Can, et al. Functional


transi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Analysis of land-use
王成,费智慧,叶琴丽,等. 基于共生理论的村域尺度下

2014,30(3):205-214. differentiation in a transect of Beijing, China[J]. Habitat


农村 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 与 实现[J]. 农业工程学报,

Wang Cheng, Fei Zhihui, Ye Qinli, et al. Rural settlement International, 2014, 41: 262-271.
space reconstruction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17] Jiang Guanghui, He Xin, Qu Yanbo. Functional evolution of
symbiosis theory on village scale[J]. Transactions of the rural housing la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cross four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ypical area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SAE), 2014, 30(3): 205-21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industrialization[J]. Land Use Policy, 2016, 57: 645-654.
abstract) [18] 姜广辉,张凤荣,陈军伟,等. 基于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
[8] 赵紫阳,蔡玉梅,邹晓云. 重庆市燕坝村土地利用现状分 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 农业工程学

Zhao Ziyang, Cai Yumei, Zou Xiaoyun. The land use Jiang Guanghui, Zhang Fengrong, Chen Junwei, et al.
类体系[J].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2):40-47. 报,2007,23(5):81-87.

classification of the Yanba village in Chongqing city[J].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orces of change of rural residential
China Land Science, 2011, 25(12): 40-47. (in Chinese with areas in Beijing mountainous areas based on Logistic
English abstract) regression model[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9]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7,
23(5): 81-8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甄延临,李忠国. 村庄布点规划的重点及规划方法探讨:

2008,24(3):24-28. [19] 龙花楼,李秀彬. 长江沿线样带农村宅基地转型[J]. 地理


以浙 江海盐县武原镇村庄 布 点规划为例[J]. 规划师,

Zhen Yanlin, Li Zhongguo. The emphasis and approach of


village addressing planning: A case study on Wuyuan village Long Hualou, Li Xiubin.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the
学报,2005,60(2):179-188.

addressing planning in Haiyan, Zhejiang Province[J]. Planners, transect of the Yangtze River[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24(3): 24-2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05, 60(2): 179-18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0] [20] 李婷婷,龙花楼. 基于“人口—土地—产业”视角的乡村
转型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15,35(10):
陈广群,刘洋,兰泽英.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农村居民

Chen Guangqun, Liu Yang, Lan Zeying. Extraction of 149-155.


点内部用地信息提取研究[J]. 城市勘测,2010(3):71-76.

land-use information within rural residential area from Li Tingting, Long Hualou. Analysi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high-resolution RS images[J]. Urban Geotechn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population-land-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2010(3): 71-76. (in Chinese industry”: The case of Shandong Province[J]. Economic
with English abstract) Geography, 2015, 35(10): 149 - 155. (in Chinese with
[11] English abstract)
[21] 林坚,楚建群,张书海,等.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规划用地
朱晓华,丁晶晶,刘彦随,等. 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
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山东禹城牌子村为例[J]. 地理研

Zhu Xiaohua, Ding Jingjing, Liu Yansui, et al. Construction Lin Jian, Chu Jianqun, Zhang Shuhai, et al. Discussion on
究,2010,29(5):883-890. 分类探讨[J]. 城市规划,2012,36(4):49-53.

and application of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n village land-use classific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rural
scale: A case study of Paizi Village, Lun zhen, Yucheng City, coordination[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2, 36(4): 49-53.
Shandong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883-89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2] 张辉. 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研究[J]. 中山大学研
[12]
Zhang Hui. Standard research for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陈竹安,曾令权,张立亭. 瑞金市典型村农村居民点内部 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9,30(1):35-54.

27(14):146-150. settlement land[J]. Journal of the Graduates Sun Yat-sen


结构差异分析及整理潜力测算[J]. 中国农学通报,2011,

Chen Zhu’an, Zeng Lingquan, Zhang Liting. Analysis of land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Medicine, 2009, 30(1): 35-54.
use structure difference in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and potential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alculation about typical village in Ruijin City[J]. Chinese [23] Long Hualou, Liu Yansui, Li Xiubin, et al. Building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1, 27(14): 146-150. (in countryside in China: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J]. Land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Use Policy, 2010, 27(2): 457-470.
[13] 张佰林,张凤荣,高阳,等. 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与空 [24] 胡贤辉,杨钢桥,张霞,等.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

Zhang Bailin, Zhang Fengrong, Gao Yang, et al. 2007,29(3):191-197.


间分异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2):216-224. 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北仙桃市的实证[J]. 资源科学,

Identific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Hu Xianhui, Yang Gangqiao, Zhang Xia, et al. The change of
multifunc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land use for rural residency and the driving forces: A cas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study in Xiantao City, Hubei Province[J]. Resources Science,
30(12): 216-2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07, 29(3): 191-19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4]
[25] 王粟,郑潇蓉,刘贺,等.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解
张列,王成,杜相佐,等.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多功能性划

33(12):278-285.
分及其农户利用差异性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7,
Wang Su, Zheng Xiaorong, Liu He, et al. Reading village
读[J]. 规划师,2016,32(3):42-46.
Zhang Lie, Wang Cheng, Du Xiangzuo, et al. Multifunction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and its planning land categorization guideline[J]. Planners, 2016,
peasant household utilization difference evaluation[J]. 32(3): 42-4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26] 甄霖,曹淑艳,魏云洁,等. 土地空间多功能利用:理论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7, 33(12):
278-28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en Lin, Cao Shuyan, Wei Yunjie, et al. Land use functions:
框架及实证研究[J]. 资源科学,2009,31(4):544-551.

[15]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for China[J].


Resources Science, 2009, 31(4): 544-551. (in Chinese with
宋伟. 农村住宅功能的区域分异规律研究[J]. 中国农学通

Song Wei. Research on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law of rural English abstract)


报,2012,28(20):198-203.

house’ function[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7] 张佰林,张凤荣,周建,等. 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微尺


2012, 28(20): 198-20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度分析: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的实证[J]. 地理科学,
第4期 马雯秋等:基于土地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分类 277

2015,35(10):1272-1279. [29] 叶昌东,郑延敏,张媛媛. “两规”新旧土地利用分类体


Zhang Bailin, Zhang Fengrong, Zhou Jian, et al. Function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based on micro-perspective: A Ye Changdong, Zheng Yanmin, Zhang Yuanyuan. Comparison
系比较[J]. 热带地理,2013,33(3):276-281.

case study of Hetaoyuan Village in Yishui County, Shandong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and pas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0): systems for land use planning and urban planning[J]. Tropical
1272-127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Geography, 2013, 33(3): 276-28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28] 秦明周. 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域研究与 abstract)
[30] 刘平辉. 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应用研究[D]. 北
Qin Mingzhou. Research on classification of land use and
开发,1997,16(1):14-17.

factors of affecting land use classification[J]. Areal Research Liu Pinghui. Study of the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and Development, 1997, 16(1): 14-17. (in Chinese with Industry and Its Application[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English abstract) University, 200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and use inter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


land use function
Ma Wenqiu, He Xin, Jiang Guanghui , Li Yuling, Zhang Ruijuan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 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re mixed with each other inside the rural settlements. They are in spontaneous, loose and
chaotic development situations. It is common condition for extensive and inefficient land use.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internal
function structure of rural settlements, we can identify the existing problem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quantitative and
spatial arrangement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thus enhancing land use efficiency to achieve the optimal goal. 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land use inter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rural sett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We tried
to master the internal land use structure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a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to show the
rural land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land management and reflect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we divided
the internal land use structure into production function land, living function land, ecological function land and potential
function land. Production function land was divided according to industrial types. Living function land was divided according
to residents’ demand. Ecological function land was divided according to ecological service types. Potential function land was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consolidation costs. Eventually, the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consisted of 4 classes, 10 secondary
classes and 37 tertiary classes. It could satisfy the research needs of small scale and high precision.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we investigated the rural settlement of Daxingzhuang Village, Pinggu district, Beijing City through field
survey and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method, acquiring its internal land use structure. Afte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land use functio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and curr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GB/T 21010-2007), we foun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2 classification systems: 14 land use types in curr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and 28 land use types in land use functio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functio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in this paper refined the current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It put more focus on the
actual land use condition, and weakened the ownership property of internal land use types, such as urban land, rural settlement
land and independent industrial and mining land. This classification system has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accurately
characterizing rural settlement land with fewer land use types, and highlighting the dominant functions of various land use
types.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ed that living function land accounted for a relatively stable proportion and forme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rural settlements. However, the sub-classification of housing land, such as the idle housing land, could
provide foundation for internal land use potential development, which coul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the land use standard measurement. Besides, land use functiona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could also calculate the multi functions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land in Daxingzhuang Village accounted
for 34.73%, the living function land 53.53%,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land 4.06%, and the potential function land 7.68%. It
could not only satisfy the demands of peasant, but also propel the rural settlement land consolidation, thereby promoting the
internal land use investig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Keywords: land use; rural reg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rural settlements; multi-function; internal structur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