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模组一 网络系统与因特网世界

模组一 网络系统与因特网世界
课题 :(一)认识电脑网络
内容标准 :1.0 认识电脑网络
学习标准 :1.1说明电脑网络的概念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两种电脑网络的名称和功用
教学步骤 :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电脑网络:局域网、广域网。
2) 教师让学生使用双起泡图说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分别。
3) 指示学生说出电脑用户可以在局域网内共享什么硬件。
4) 让学生说出广域网给电脑用户带来的好处。
跨课程元素: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一 网络系统与因特网世界
课题 :(一)认识电脑网络
内容标准 :1.0 认识电脑网络
学习标准 :1.2 说明网络的媒介: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区别网络的媒介: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
教学步骤 :
1) 教师开启电脑,在没连接网络前提问学生,为何不能上网,并让学生说出原因。
2) 让学生说出他们在家中或用手机上网的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说明网络的媒介: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4) 指示学生搜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优缺点。
5) 学生口头报告。
跨课程元素: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一 网络系统与因特网世界
课题 :(一)认识电脑网络
内容标准 :1.0 认识电脑网络
学习标准 :1.3 说出网络的用途 1.4 绘制网络草图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至少3项的网络用途,以及根据电脑室
的情况画出电脑网络草图
教学步骤 :
1)教师让学生在i-think(起泡图)里填写网络带给人们的好处和
用途。
2) 教师让学生与其他学生分享他们的思维图。
3) 教师讲评,并提醒学生网络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我们也要小心谨慎地使用。
4) 教师指示学生观察电脑室的设备后,绘制电脑室内的电脑网络草图。
5) 学生互相评价草图。
跨课程元素: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一 网络系统与因特网世界
课题 :(二)认识电脑网络的工具
内容标准 :2.0 了解电脑网络的工具
学习标准 :2.1说出电脑网络的工具名称:网线、网络介面卡、无线网
络介面卡、集线器、交换器、调制解调器、路由器、无线接入点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至少4种电脑网络的工具名称。
教学步骤 :
1) 教师展示挂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组成简易电脑网络的工具名称。
2) 教师让学生进行一分钟游戏:学生在一分钟内在圆圈图内填写电脑网络的工具名称。
3) 教师奖励写得最多的学生。
4) 教师提醒学生,某些电脑网络的工具是可以再循环使用的。
5) 教师介绍无线接入点,让学生说出我们无需网线就能够上网。
跨课程元素:信息与通信技术
教具 :电脑、课本、投影机、作业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一 网络系统与因特网世界
课题 :(二)认识电脑网络的工具
内容标准 :2.0 了解电脑网络的工具
学习标准 :2.2说明电脑网络工具的功能
2.3评鉴及比较电脑网络工具的功能
学习目标 :
学生能够说出四种网络工具的其中两种功能,并且评鉴和比较网
络工具。
教学步骤 :
1) 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搜寻电脑网络工具的功能,并口述电脑网络工具的功能。
2) 指示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笔记型电脑所使用的无线网络介面卡和无线网络适配器的资料。
3) 教师让学生通过搜集到的资料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4)学生口头报告。
跨课程元素:信息与通信技术
教具 :电脑、课本、投影机、作业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一 网络系统与因特网世界
课题:(三)认识因特网
内容标准 :3.0 认识因特网
学习标准 :3.1说出因特网的含义 3.2列出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因特网的含义以及列出最少5种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教学步骤 :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因特网。
2) 教师让学生列出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什么活动。
3) 教师展示各种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宣传单,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
4) 教师让学生说出他们会选择使用哪一家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以及选择的原因。
跨课程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教具 :Frog Site, GoogleApps, Chromebook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一 网络系统与因特网世界
课题 :(三)认识因特网
内容标准 :3.0 认识因特网
学习标准 :3.3在因特网上搜索资料 3.4应用电子邮箱的通信录来发送信息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布尔运的资料寻找及如何使用电子邮箱
教学步骤 :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因特网上搜索资料。
2) 教师让学生说出布尔运的资料寻找的方式。
3) 教师介绍电子邮箱,要求学生使用电子邮箱。
4) 教师让学生使用电子邮箱,学习发送信息。

跨课程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教具 :Frog Site, GoogleApps, Chromebook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二 数据库

模组二 数据库
课题 :一、认识数据和信息
内容标准 :1.0 认识数据和信息
学习标准 :1.1确认数据的种类 1.2以收集的数据来建立信息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数据的种类及收集数据来建立信息
教学步骤 :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的种类。
2) 教师让学生列出数据的种类。
3) 教师展示各种数据如何用来建立信息,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
4) 教师让学生说出他们会如何选择,以及选择的原因。
跨课程元素 :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二 数据库
课题 :二、认识数据库的系统
内容标准 :2.0 研究数据库的系统
学习标准 :2.1说明数据库的含义和特点 2.2说出简单的数据库例 子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数据的含义和特点并举例说明数据库例子
教学步骤 :
1) 教师向学生讲解数据库的含义和特点。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列出简单的数据库的例子。
3) 教师以ithink思维图-多倍流动图板书数据库的例子。
4) 教师让学生说出他们会如何选择,以及选择的原因。
跨课程元素 :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二 数据库
课题 :二、认识数据库的系统
内容标准 :2.0 研究数据库的系统
学习标准 :2.3 确认表格、记录与字段 2.4 确认字段中数据的种类(文本、日期和数字)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表格、记录与字段里的数据种类。
教学步骤 :
1) 教师让学生说出表格、记录与字段的数据种类。
2) 教师讲解表格、记录与字段的数据的使用方式。
3)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google sheets制作简单的参赛表格。
4)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开始制作表格然后呈堂与大家分享资料。
跨课程元素 :信息与通信技术
教具 :Frog Site, GoogleApps, Chromebook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二 数据库
课题 :二、认识数据库的系统
内容标准 :2.0 研究数据库的系统
学习标准 :2.5 在Google Docs/Google Drawing绘制数据库图表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如何在Google Docs/Google Drawing绘制数据库图表。
教学步骤 :
1) 教师讲解如何在Google Docs/Google Drawing绘制数据库图表。
2) 教师指导学生在Google Docs/Google Drawing绘制数据库图表。
3)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一起进行在Google Docs/Google Drawing绘制数据库图表。
4) 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巡堂并给予帮助。
跨课程元素 :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二 数据库
课题 :三、创建数据库
内容标准 :3.0 创建数据库系统
学习标准 :3.1使用文本、日期及数字的数据制作表格 3.2 在表格里输入数据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制作表格并在表格里输入数据。
教学步骤 :
1)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Microsoft Access 2010制作表格。
2) 教师教导学生在表格里必须输入所要收集的数据如:姓名、年龄、出生日期、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和联络号
码等。
3) 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制作表格。
4) 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巡堂并给予帮助。
跨课程元素 :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二 数据库
课题 :三、创建数据库
内容标准 :3.0 创建数据库系统
学习标准 :3.3创建窗体 3.4应用窗体添加数据 3.5应用窗体编辑数据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创建窗体、添加数据和编辑数据。
教学步骤 :
1) 教师讲解什么是窗体?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创建窗体?
3) 教师指导学生应用窗体添加及编辑数据?
4)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制作表格。
5) 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巡堂并给予帮助。
跨课程元素 :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二 数据库
课题 :三、创建数据库
内容标准 :3.0 创建数据库系统
学习标准 :3.6创建查询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创建查询的方法。
教学步骤 :
1) 教师讲解什么是查询?
2) 教师指导学生在Microsoft Access 2010里创建查询。
3) 教师教导学生如何应用查询搜索资料。
4)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制作表格。
5) 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巡堂并给予帮助。
跨课程元素 :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模组二 数据库
课题 :三、创建数据库
内容标准 :3.0 创建数据库系统
学习标准 :3.7创建报表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创建报表。
教学步骤 :
1) 教师讲解什么是报表?
2) 教师指导学生在Microsoft Access 2010里创建报表。
34)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创建数据库。
5) 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巡堂并给予帮助。
跨课程元素 :
教具 :
教学评价 :
反思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