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 P) 2011 年第 2 期 51

人物故事 文本阅读教学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 普陀区教育学院 秦惠康

提 要: 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 人物故事 文本的教学存在多种问题, 包括对语 言知识的过 分强调, 对


文本背后内容图式与形式图式的忽视, 使得这类 教学处于低效 状态。这种问 题的解决方 案的根本 原则, 在 于
从图式阅读理论出发, 全面挖掘文本的多方面知 识价值, 培养学生的相关图式认知, 并挑战、
修正这种图式, 激
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促进学生的智慧与精神成长 , 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习得兴趣与效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人物故事; 图式

人物故事 文本, 指以记叙的方式描绘人物 3.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缺乏师生思维碰撞


故事或人物经历的阅读文本, 其特点为通过一些 在 人物故事 处理的过程中, 有时教师仅关
小故事讲述 人物 的个性, 或生平经历等。具有 注信息提取, 并将其视为阅读的最终成果, 忽视了
这样特点的教材选文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多, 比如 阅读的体验过程; 有时没有提供学生足够的阅读
牛津英语 中典型的有 T he phant om of the opera 文本 与输入内化时间, 急于 要求学生语言输出。
等, 新 世 纪 英 语 中 典 型 的 有: M ichelangelo; 单一的信息提取, 缺少阅读体验的课堂教学, 无法
Rockw ell and His Works; Arturo T oscanini; T he 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 学生缺少与文本、
与教师、
M ex ican; Pele 等。但是 人物故事 文本的阅读 与同伴、
与自我之间的思维碰撞, 使得 人物故事
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学习枯燥乏味。
一、 学 与 教 遇到的困惑 二、 人物故事 文本教学的价值与难点思考
1. 学生阅读浅尝辄止, 缺乏深入理解感悟 1. 人物故事 文本阅读的价值
学生原本应该对 人物故 事 的 阅读充满兴 1) 语言价值
趣, 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绘声绘色的语言描写 作为教材中的选文类型之一, 人物故事 文
不仅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像, 还提供语言留白, 本必然有其重要的语言价值, 并且还承载了促进
让故事充满想象的乐趣。但是基于英语学习的实 语言思维的价值。 人物故事 的描写往往有丰富
际情况, 很多 人物故事 都被简化、
节选, 以符合 的词汇、句型, 这些语言的形式、含义为学生的语
学生实际的英语语言能力。再者, 人物故事 的 言本身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 语言表达
语言品味需要静心、充分、感悟的阅读。所以, 学 的故事情节的变化, 人物情感的体验, 为语言思维
生对 人物故事 的阅读往往囫囵吞枣, 仅仅了解 提供了载体。
了故事情节, 忽略对人物的情感体会, 浅尝辄止, 2) 文化价值
随之对文本失去兴趣。 人物故事 文本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故事
2. 过于关注语言结构, 忽视挖掘人文内涵 的背景, 故事的主旨, 故事的价值取向等表达了语
教师有时对 人物故事 的处理往往更多关注 言的文化价值。教师能够通过文本恰当、
合理、

文本中的语言结构, 强调词汇和句型的使用和操 效地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文本中的文化, 并提升对
练, 忽视挖掘其显性或是隐形的人文内涵。有的 文本中故事的内涵理解。 新世纪英语 中的 T he
经典小说节选最终被 五马分尸 , 留下的仅是干 Mex ican 节选自美国著名小说家 Jack London 的
巴巴的重点词、句等; 有的名人生平被分解成 句 同名短篇小说 T he Mex ican , 丰富体现了当时的
子分析, 词汇操练 , 文本教学 见树不见林 , 更无 文化价值取向, 表达了人们对于 英雄 的理解, 诠
法谈及人文内涵。 释了民族强者的精神。
52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 P) 2011 年第 2 期

3) 审美价值 主题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例如, 新世纪英语


人物故事 中场景、
人物等描绘提供了读者 的 Michel angelo 所 在 单 元 的 主 题 是 Success
语言美 的感受, 这是学生语言学习动力和兴趣 St ories, 文本 描写了 M ichelangelo 的一生 中发生
发展 的 基 石。 新 世 纪 英 语 Why Did I Quit 的重大事件, 事件看上去有些零散, 但是这些零散
Hunt ing? 中段落 E 的自然场景描写, 将读者带入 故事却告诉我们 成功的原因 。如果教师在教学
了平和、幽静、和谐的自然环境之中, 蕴含在语言 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注重关注和引导学生关注两者
描绘中的审美价值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意
2. 人物故事 文本阅读教学的难点 义。
1) 如何多角度呈现 人物 特点, 激发学生阅 2. 利用文本树立多层的人物形象
读兴趣 单一的人 物形象会导致 学生失去阅 读的兴
让 人物 的特点 丰满地呈现在 学生面前是 趣。帮助学生共同挖掘文本中多层面的人物形象
人物故事 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单一、
平面的 不仅使文本充满阅读乐趣, 同时激活学生思维, 让
人物形象不仅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 更会导致阅 挖掘文本内涵变成学 生自我深度理 解文本的需
读教学停留在字面含义的理解, 语言缺少应有的 求。建议教师首先自身反复多次阅读文本, 体会
思维过程。难点在于教师自身如何多角度理解文 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 合理挖掘出人物的多层形
本中所呈现的人物特点, 如何逐一有效呈现这些 象, 然后利用已有的阅读感受, 通过不同的教学活
特点。 动帮助同学去体会和感悟。因此, the Phant om 不
2) 如何帮助学生融入 人物 评价, 促进学生 仅仅只有 丑 的外面, 他还有丰富的 内心世界;
语言思维 Pele 不 仅 仅 只 是 运 动 员, 他 还 是 a promising
学生完成 人物故事 阅读以后, 形成、完善、 at hlet e, a caring kid, 并且为推动足球运动作出了
丰富对于人物的评价, 从而促进语言理解和思维, 巨大 努力; M ichelangelo 的成功除了他 自身的努
这是 人物故事 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其中课堂 力, 他的出身、孩提时工作的环境, 以及他不断追
问题的设计以及 人物故事 理解过程的展开尤为 求的精神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
关键。如果课堂提问仅仅停留在表面信息提取, 程中教师应该由表及里, 从文字表面信息收集到
学生便无法感受文本内涵; 故事情节的展开如果 文字背后内涵的思考, 逐一呈现人物形象, 同时引
支离破碎, 学生便无法从完整全面的故事中理解 发学生对于文本的深度思考。
人物。 3. 通过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高中英语 人物 文本阅读教学建议 1) 通过追问推动对故事发展的理解
1. 关注课本选文与所在单元主题关系 深层次的互动问题, 尤其是追问, 能够帮助学
阅读以 人物故事 为主题的文本时, 学生往 生梳理 人物故事 发展的脉络, 以及故事情节间
往会忽视或者体会不到文本所要传递的核心思想 的因果关系。学生问题的回答基于一定的思维理
和价值观。这就使得阅读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层 解, 而追问是基于学生理解后回答的进一步提问,
面, 理解也只能浮于表面。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 这能 极大程度上推动故事发展, 扩展学生思维。
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关 以 T he Phantom of the Opera 一课的课堂实录为
注课本选文与所在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在 牛 例:
津英语 和 新世纪英语 教材中课文选文与单元

牛津英语 S1B U nit One:


T he Paris Opera House w as a huge building. Beneath t he building t here w as a st range, dark
lake. On t his lake w as an island. On that lake, one hundred y ears ago, lived t he Phantom.
At birt h he w as so ugly that his ow n mother made him wear a mask. She f orced him to leave
home while he w as st ill a child. He t hen spent years w andering t he eart h until he found his home on
t he island. Yet , this monst er of a man loved singing , and had a wonderful voice.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 P) 2011 年第 2 期 53

了文本理解的不同层次, 同一评价问题不断提问
T : What s t he name of t he main character in 能促使学生对人物故事文本的理解不断深入。
the st ory? 4. 精心设计板书体现故事的要点
S1: T he Phant om. 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以将阅读过程、思维过程、
T : What does t he w ord phantom mean? 故事脉络留在黑板上, 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人
S2: 灵魂 物故事 的发展, 同时体现故事的要点。教师可以
S3: 已经死去的人 通过箭头( ) 体现故事的情节发展, 星号( ) 强
T : Rig ht , and it means the imag e of a dead 调故事要点, 问号( ? ) 表示故事疑惑, 不同颜色的
person . Why was t he person called t he 板书表示词汇的差异。更重要的是, 随着阅读的
Phant om ? 推进, 板书逐一呈现, 这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S4: Ug ly. 更推进了学生的思维, 既有整体理解, 又有细节思
T : He was called t he Phantom just for 考以及思维的碰撞。
being ugly? 5. 有效的作业设计提升文本理解
( Some st udents read t he t ex t again. ) 作业是课堂设计的延伸, 人物故事 文本阅
S5: He wore a mask 读的作业应该是基于本文, 促进思维, 提升对 人
S6: He lived on an island. 物故事 的进一步深入理解。作业设计应该着力
S7: He spent years w andering t he earth 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 通过巩固课文语言要点,
教师在课堂中从 主人公叫什么名字 开始提 整理 人物故事 情节发展; 通过基于文本的个性
问, 发展至 主人公名字的含义 , 直至 主人公名 化 人物 评价,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字背后的原因 , 通过 不断的追问引 发学生的兴 四、
反思: 基于图式理论的一个思考
趣, 同时推动故事发展, 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追问促 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
进了学生的语言思维。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 D. E. Rumelhart 等通过大量
2) 人物评价提问 促进学生对人物深刻理解 的研究把图式概念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理论, 他认
类似于 What s your im pression of ? 的人 为: 图式就是积聚在一起的知识单元, 是认知的
物评价提问会促使学生在提取文本信息、 解释文 建筑模块( building block) , 它涉及任何形式的事
本信息之后, 通过英语语言思维展开反思与评价。 件和客体, 这是人的记忆对所有知识进行组合、 归
这一类型的提问更大程度要求学生从细节和整体 类的总汇 ( Rumelhart, 1980: 3) 。现代图式理论
两方面理解 人物故事 , 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运 认为, 图式储存于人的长时记忆中并且能够应用
用语言能力。 于广泛的情景, 作为理解信息的框架, 在认知过程
同时, 基于阅读的不同阶段, 在教学设计中还 中起积极的组织和构造作用;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 人物故事 做出多次评价。 的一般特征的概括;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具有的
由于阅读的深度不同, 答案也会相差迥异。其意 各种属性的综合性知识的储存方式。因此, 读者
义在于鼓励学生对自身的人物评价进行 修订, 补 对文章的理解是他们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
充, 完善 。这一过程不仅是 多层人物形象 阅读 用的结果。
的结果, 也促使学生养成了在 人物故事 阅读过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 图式主要分为三类, 即语
程中 进 行 深 度 思 维 概 括 的 习 惯。 仍 以 T he 言图 式 ( linguist ic schema) 、内 容 图 式 ( content
Phant om of t he Opera 为例, 阅 读初期 学生 对于 schema) 和形式图式( formal schema) 。
the Phant om 的评价往往停留在 外貌, 古怪的行 从上文的探讨可以看出, 目前的高中教学中
为 , 随着课文的 多层人物形象 的树立, 学生逐 对 人物 文本的教学基本上仅仅是围绕着语言图
步了解了 t he Phantom 的行为和外 貌的关系, 体 式展开的, 强调在学生已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
会了 t he Phantom 的 自卑, 充满渴望, 善良 的一 一步发展他们的语言知识, 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
面以及背后的真正心理成因。在文本阅读的初期 运用能力, 但对内容图式、
形式图式的运用及发展
和后期同一 个评价问 题 What s your im pression 却远远不够。
of t he Phantom? 答案相差甚远, 这种差异反映出 内容图式涉及文章的主题, 是读者所掌握的
54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 P) 2011 年第 2 期

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 包括文化背景、语言 赏, 也能够改变师生的相关图式储备, 从而激发学


知识等。当我们读一篇文章或文章片段时, 往往 生的求知欲, 让英语学习也成为思维发展的一个
要预测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主 过程, 而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堆砌。而且, 对文本
题, 读者就能猜测出文章的大致内容。这是对学 形式的强调, 有机会让学生与老师站在平等的位
生已有内容图式的充分利用。而超出意料之外的 置上进行对话, 因为学生固然在英语语言能力上
地方, 正是拓展、
改变学生已有内容图式的重要时 处于弱势地位, 但是在文本形式图式的认知方面,
机。因此, 教师首先要激活学生的相关图式。内 教师不一定有全面的优势。而师生的平等对话,
容图式的这种激活在阅读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是激发思维碰撞的最好平台, 是学生智慧发展的
作用, 如果缺乏内容图式, 即使读懂了字面的东 一个好途径。
西, 也无法理解其实质含义, 无法达到与作者交流 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相比, 图式阅读理论
的目的。这正是造成许多学生英语阅读失败的主 ( Schema T heory of Reading) 教学模式给我们提供
要原因。 人物故事 文本通常讲述的是主人公的 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启示, 运用图式阅读教学策略
生平轶事, 即使不同的人物故事往往也有规律可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他们对文
循, 教师在介绍一篇新的人物故事时, 可以介绍相 章进行积极的预设、核实、修正、扩展到验证预设
关人物的背景知识或借助与其相关的其他人物故 的思维活动, 彻底 改变了过去 先见 树木后见森
事, 引导学生关注英、
美等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 林 的传统教学模式。而 人物故事 文本自身的
俗习惯, 为学生构建内容图式。这种图式的建立, 特点也正好契合了图式理论的教学理念, 二者相
实际上是对学生的诸多无意识知识进行有意识的 结合, 必定能起到 1+ 1 大于 2 的功效。
思考与甄别, 既是对新知识的学习, 也是学生实现 参考文献
自我认识的一个机会, 能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A dams, M . J. 1982. M odels of Reading . Amsterdam:

兴趣。而更能激发学生兴趣的, 则是对既有图式 N 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的挑战。教材中 剧院魅影 这篇人物故事, 就非 Coady, J. 1979. A Psycholinguistic Mo del of t he ESL


Reader . In M ackay , R . , B. Bar kman & R. Jordan
常能挑战学生的既有图式, 能激发非常深入的思
( eds. ) . Reading in a Second L anguage. Ro wley:
考。所谓走进 人物 、
感悟 人物 , 就是对文本中
N ew bur ry House.
人文内涵的深入体悟, 其目的正在于发现文本中
Cook, G. 1989. D iscour se. Ox fo rd: Ox for d U niversity
新的信息, 挑战自己既有的社会、
文化认识。而所 Press.
谓的思维碰撞, 其重点也在对图式的分析、
认识、 Nut tal, C. 2002. T 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 eign
接受与修正。这种思维碰撞以及随之而来的图式 L anguage. Shanghai: Shanghai F oreign L anguage
认识与改变, 不但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 还能促进 Education Press.
他们的精神成长。 Rumelhart, D. E. 1977. Understanding and Summarizing
形式图式, 具体而言就是文章的行文及谋篇、 Br ief Stories , I n D. LaBerge & S. J. Samuels ( Eds. ) .

结构等知识, 常常决定于文本类型, 它包括关于文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 Percep tion and

章的 体裁及 如何 进行 修辞 的各种 信息 ( Nut tal, Comp r ehension. Hillsdale, N . J. : Law rance Erlbaum
Asso ciates.
2002: 6) , 寓言、故事、
诗歌和戏剧等体裁都有各自
邵芳, 2007, 图式 理论 与 英语 阅读 教 学, 甘 肃科 技 第 10
独特的结构, 读者对文章体裁结构的了解也有助
期。
于他们对文章内容 的了解。一般来 说, 人物故
桂诗春, 1985, 心理语言学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事 文本的体裁多为记叙文, 记叙文在具体行文与 韦志成, 2000, 现代阅读教学论 ,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结构框架上有其特殊性, 作者往往重视故事的脉 文秋芳, 1995, 英语学习策 略论 , 上海: 上海外 语教育 出
络发展, 行文中多有铺垫, 且高潮迭起。教师可以 版社。
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和空间等顺序来揭示事件的发 朱纯, 1994, 外语教学心理 学 , 上 海: 上 海外语 教育出 版
生、
发展、高潮与结局, 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结构, 社。
提高阅读的速度与理解的准确性。另一方面, 我 ( 通讯地址: 200063 上海市岚皋路 75 号普陀区教
们的形式图式认知常常是不完整、不尽准确的, 通 育学院)
过对教材中人物故事文本中的一些创新因素的鉴 ( 下转第 50 页)
50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FL LT P) 2011 年第 2 期

第 1 期。 ( 通讯地址: 510006 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


张敏, 2006, 国外教师 职业认同与 职业发 展研究 述评, 比 学英语教育学院)
较教育研究 第 2 期。

Teacher Identity Change: A Narrative Inquiry of a University EFL


Teacher s Experiences in Assessment Reform
by XU Yueting

Abstract: T his paper explores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t eachers identit y change and various influences
on such change t hroug h the narrative inquiry approach. Based on t he st ories of a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s
assessment pract ice, this research analyses the g ap bet ween her act ual ident ity and designat ed ident ity
and t he process of identity change. T he study finds that some sub ident it ies of t he t eacher have changed
w hile some ot hers remain unchange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 he changed and unchanged identit 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 he complex ities of t eacher identit y construction. It furt her arg ues that t eachers
ident ities are g reat ly influenced by socio cult ural and hist orical factors and develop in the process of
negot iat ion and set tlement of the conf lict s betw e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self and personal self .
Key words: English t eacher; teacher identity ; narrat ive inquiry

( 上接第 54 页)

The Teaching of the Biographical Text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oursebooks

by QIN Huikang

Abstract: T he current met hod of t eaching English biographical t ex t in hig h school is on the whole
problemat ic and ineff ect ual because it emphasizes t he discussion of linguist ic know ledge at the expense of t he
social, cult ural and formal value of t hose t ex ts. Solutions are suggest ed according t o t he schema t heory of
reading, for t he purpose of tapping the multilevel value of the texts, helping st udent s develop aw areness of
relevant schemas, and discovering and using new , original messages in them to challeng e est ablished
schemas. Consequently, such solut ions are supposed to be able to enhance st udent s int ellect ual and ment al
development as w ell as their acquisition of Eng lish.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biog raphical t ex t; schema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