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1.3.

6《1996 教育法令》/(第 550 號)

22 年前,《1996 教育法令》或第 550 號法令取代了《1961 年教育法令》。这项新法令 ,


由 1997 年 12 月 31 日开始生效 。这项法令的主旨是为了让原有的教育系统更加稳定。
这一举措为马来西亚的历史拉开了序幕,这是因为在《1996 年教育法令》里的第八章提
出了给予特殊儿童教育和全纳教育关注的这一条约。

《1996 教育法令》(第五页)将特殊教育定义为为特殊儿童提供需要的教育。在这项法

令中的第八章说明了教育部长有权利做出以下几项决定:

a) 在特殊学校或任何一所适合的小学或中学进行特殊教育。(第 40 条)
b) 依据特殊学生所需,为他们决定接受小学和中学特殊教育的期限。(第 41:1a 条)
时间不可少过普通的小学和中学教育的期限。(第 41:2 条)
c) 决定特殊教育所要进行的课程形式。(第 41:1b 条)无论如何,该课程必须符
合马来西亚教育课程的要求。(第 41:3 条)
d) 决定残疾学生所需要的特殊教育种类。(第 41:1c 条)
e) 为每个种类的特殊学校决定适合的教育方法。(第 41:1c 条)

f) 有关特殊教育的其他事项。(第 41:1d 条)

为了实行《1996 教育法令》,教育条款(特殊教育)1997 在 1998 年 1 月 1 日生效。在


教育条款(特殊教育)1997 下,四项在《1996 教育法令》里的条约受到加强,其条约

如下:

a) 特殊学生是指拥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或学习障碍的学生。(第 1 部分,第 2
条)
b) 特殊教育活动是指在特殊学校准备的活动,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学校进行的合
并活动和全纳教育。(第 1 部分,第 2 条:a, b, c)
c) 参与特殊教育的条件。(第 2 部分,第 3 条)

d) 特殊教育课程。(第 2 部分,第 4 条)
在教育条款(特殊教育)1997 所提到的四项条约被发现没有针对真正所需的需求给予
精准的解释。在 2013 年 7 月 18 日,教育条款(特殊教育)2013 代替了教育条款(特
殊教育)1997。教育条款(特殊教育)2013 针对教育条款(特殊教育)1997 提出了 5
项修订和七项改善方法。(特殊教育部门,2014;国家律师局,2013)其五项修订如

下:

a) 特殊需要学生给予了较为全面的定义,“残障”这个词语被“无能力”这一词代替。
(第 3 项)
b) “合并活动”这一词被“特殊教育融合活动”代替。特殊教育活动包括了学前教育直
到中学教育。(第 3 项)
c) 在政府学校参与特殊教育的学生必须先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观察期。(第 4:1 项)
d) 观察期结束后,必须将报告提交给由学校行政人员或特殊教育老师、州教育局
官员或县教育局官员和社会福利局或残障人士开发部门的负责小组。(第 4:2
项)
e) 特殊教育的实践给予了新的解释,当中包括了特殊教育课程、个人教育计划和
特殊教育老师被允许改良教学方法、教学与学习的活动时间、活动的排列、辅

助教具和其他没有与特殊教育课程有冲突的事项。(第 8 项)

七项改善方法是:

1. 特殊教育的解释。(事项 3)

2. 接收到学生实习报告后负责小组的工作以及学校的责任。(事项 5:1,2)

3. 针对工作小组的决定和最终决定提出上诉的条件。(事项 6)

4. 准备特殊需要学生教育行为守则作为各个实行特殊教育的参考。(事项 7)

5. 参与特殊需要教学活动的特殊需要学生必须参与学校课外活动。(事项 9)

6. 小学与中学特殊需要教育的期限可以被延长两年或一年。(事项 10:1)

7. 参与特殊教育技术中学的特殊需求学生可获一年期限。(事项 10:2)
教育条款(特殊教育)中的第三项说明“全纳教育”是“一种政府学校或政府援助学校将
特殊儿童与一般儿童合并在一个课堂的特别教育”。根据以上教育条款(特殊教育)
2013 针对全纳教育的主张,教育部在同年也颁布特殊教育课程指南供校方或有关单位
进行全纳教育(PPI)。这也表明全纳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正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
蓬勃发展。 在 2015 年,教育部公布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实践规范以是马来西亚特殊
教育体系更加稳定。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实践规范包含了根据现行教育规则和条例,
为校方或有关单位提供全面的特殊教育服务的方案。“特殊学生”(MBK)也改为“特殊
需要学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