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8

理論基礎

公共政策的意義類型與特性/保守派和自由派政策為何/管制和自我管制政策

的差異/近代政府管制革新的方向/認定政策標的人口的原則作法與標準/鐵

三角的互動關係,何種政策適用鐵三角理論/認定利害關係人的方法與實例/零

和非零和賽局政策的類型有幾種,舉例

公共政策

所謂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為了解決公共問題或滿足社會需求,對某一既定問題或

一組互賴問題進行闡明,以作為或不作為的方式,對社會價值進行權威性分配的

系列活動。

利害關係人-分成制定者/受益者/犧牲者三類型

認定途徑如下:

法令強制認定之關係人-婦女保障/身心障礙/原民保障

地位途徑認定之關係人-由政策制定結構中的位置認定,如首長或民團領袖

聲譽認定-以社會聲望高第與否認定是否為關係人

社會參與途徑-以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程度認定,如工會環團

意見領袖途徑-政治人物/業界代表/社團發言人

人口統計途徑-例如流感/流病/族群/就業等等

組織途徑-從組織牽涉到的服務對象,供給者/被供給者/管制者/被管制者等
1
標的人口

係指政策方案直接實施的對象,以特定群體或利益團體的方式呈現,又可稱為標

的團體。

利害關係人與標的人口的差異在於,利害相關人士屬於廣泛定義,未必僅包括政

策的標的人口。例如軍公教優惠房貸,如果標的人口限定於有銓敘資格的人員與

教師,那顯然過於狹隘,因為私校教師從事同樣工作提供同樣貢獻,卻沒有得到

同樣的福利。

公共政策的類型

分配性-利益服務或成本分配給不同標的人口享受或承擔的政策,基本非零和。

重分配性-將特定標的人口的利益或成本轉移給另一標的人口,基本零和。

管制性-設令特定原則規範,指導機關及標的從事特定行動或處理不同利益,基

本零和。

自我管制性-提出原則性規範,由標的人口自行決定活動進行方式,非零和。

拉斯威爾觀點,公共政策具有以下特性

1. 科際性

2. 實證性

3. 大型性

2
4. 複雜性

5. 應用性

6. 規範性或診治性(針對特定問題)

鐵三角

機關與國會和利益團體在公共政策上緊密相連的鐵三角,涉及高度專業性及存有

大型利益團體的議題適合使用鐵三角理論解釋,例如國防/農業/能源等。

特點

利益團體勢力龐大到足以串聯國會掌控機關

勾結排他封閉性

被俘虜的行政組織

團體金援議員,議員回饋利益法案,並以經費和支持控制機關,與機關互利;機

關則減少管制,友善團體,透過團體向議會尋求交換條件。

自由派政策

最好的政府是大政府,傾向中央集權,計畫經濟,保護消費者,強調弱勢族群權

益。國家應適當介入自由市場,避免市場失靈;基於公平社會立場,制定實施可

以改變現況的政策。政府應發動必要的經濟管制方案,保護消費者或弱勢族群。

保守派政策

3
傾向促進企業經營者利益的政策,相信小政府和自由市場機制,反對引起社會極

大變動的政策,偏好傳統規範。

近代政府趨向於自我管制策略,受新公管趨勢影響。

4
政策研究制定

考點-文官與政務官的倫理差異/公策倫理的意涵與重要性/政策科學的特徵

/參與理論的定義主張與障礙

制度主義

所謂制度就是社會的規則,是決定人際相互關係而人為設計的制約(憲政主義),

傭以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話的個人或集團行為。可以分為制度安排/結

構和環境三個層次。

制度安排-具體的正式或非正式規則和程序,如行政機關組織架構形成的制度。

制度結構=制度安排依關係形成的動態系統,如行政制度,立法制度等。

制度環境-將制度看作因變數,所有對制度變遷有影響的環境參數的背景狀態。

制度主義分析

早期重視機構的法制面與正式組織,認為只有政府具有合法權威地位,結構對政

策有必然影響力。主要具有規範性/結構主義/歷史主義/法律主義與整體論等

特性,

新制度組織從組織移至正式與非正式規則,認為制度是框架個體行為的規則組合,

組織是集體行為者的互動場域,制度在場域中被發展與表達。

5
新制度主義同時強調正式與非正式的行為規則,從靜態轉為動態,從信奉價值轉

為批判價值,從整體論的制度概念轉為個體是的制度概念,認為制度是存在於特

定的政策脈絡中,而非獨自存在。

參與理論基本定義:

1. 政策決定最好是多數決,以投票方式決定

2. 一人一票以理性方式投出,公民對政策制定要有基本資訊,並有接近決策中

心的管道;

3. 公民能在不同方案與認同不同方案的候選者間進行選擇

4. 公民要以共善的觀點行動,並能完全參與制定過程

要點

公共政策是經由多數原則制定,原則的表現方式就是選舉。認為公民可以理性的

按照一人一票原則投票,假定公民對於決策過程有充分資訊,對於決策中心有接

近管道,並可透過選舉對支持特定政策的候選人進行選擇。

6
此外,參與理論假定公民會基於共同的公共利益進行選擇,並可在政策制定過程

中充分參與,除投票外,也可透過民調公聽會說明會協調會等方式表達看法主張,

做為取捨參考。

參與理論的限制

1. 願意向權威挑戰的違少數

2. 公民對異見容忍性低

3. 對政治參與的效能感低,參與不踴躍

公共政策倫理的意義與重要性

政策倫理係指制定者、執行者或評估者推動公共政策時應接受的倫理行為規範,

包括效率,效果,公平,誠實,正義,廉潔。因為公共政策不是只追求效率或是

效能,也需要兼顧公平正義。也就是說,政策倫理是一種非後果主義者途徑,應

以正確與否,正義與否等道德性規範定位政策內涵,而非以效率效益等經濟性規

範加以定義。

之所以需要公共政策倫理,是因為政策的影響深遠,所以要培養特殊的倫理規範,

建立倫理導向的公共政策。正策倫理的核心價值,在於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價值

觀,政策制定要有人文素養與社會關懷,政策要有多元價值,才能符合多元社會

需求。

7
政策倫理具有下列困境

1. 經濟效率的兩男性

2. 倫理價值不應以金錢價值量化

3. 政策價值間難以提出合理的權衡與交易標準-環保與經濟價值如何權衡?

在主流公策研究中,道德倫理主張被認為與成本效益分析相衝突,具有不可共良

性。導致公平正義被排除於政策分析領域外。事實上,有效率不見得正義,因此,

政策價值要融合多元主張,才能符合多元需求。

政策倫理類型

硬性價值-可精確測量的的價值,常用的是成本效益效能分析

軟性價值-無法衡量和量化的價值,如公平與正義

內在價值-價值本身的價值感,如誠實善良

外在價值-工具價值,必須完成其他有意義的事情後才會呈現價值。

政策分析家的任務就是調和內在和外在的衝突性。

政策倫理的時代意涵

本質:符合倫理的政策行動,要具備以下三特質

1. 反思性-依據思維理性分析過程後所採取的必要行動

2. 原則性-基於合理健全價值所做成的決定
8
3. 規範判斷性-政策是否符合倫理規範考量

決策考量要符合三原則

1. 合法性

2. 行動與倫理對應性

3. 行動要有助於解決問題

決策要對未來有責任感、符合世代公平、符合互動正義的追求、有效率的管理公

共資源、維護公共利益、講究決策標準-可逆轉(恢復)性/整體影響/永續性

整體而言,政策倫理要求決策者認知,所有的決策在空間、事務功能及時間上街

相互關連依存,決策要依靠前瞻性、深謀遠慮、負責盡職,且不得本位主義,要

宏觀互利來進行決策。

政策倫理的哲學基礎

純粹個人主義

最大功利主義

正議論

自我成就主義

倫理相對主義(情緒主義)-價值是主觀的賦予,客觀呈現倫理難以界定的困擾

政務與事務官的倫理困境
9
政務官倫理基礎-政治性爭取選票,換取民眾支持,倫理標準是政治決定

事務官的倫理基礎-秉承政治意圖、依法行政的專業標準,考量預算與人力

因此,政務官需要理解法規、作業程序與幕僚作業方法;事務官要加強政治品感

性與媒體關係訓練。最重的是,雙方要在政策形成過程中建立溝通平台,針對重

大個案就事論事,研擬有感的最適方案。

10
政策科學

拉斯威爾認為,政策科學就是關切證策過程本身與內部的知識,研究範圍包括:

政策過程本身的知識-也就是政策研究,為了政策本身性質而進行研究,焦點違

政策形成過程,以社會學科的方式探討公共政策。

政策過程內部的知識-也就是政策分析,目的是為了制訂周全政策而言就,焦點

是達成使命解決問題。

政策科學的特徵

政策科學運動三階段

第一階段:以經濟學家為主,服膺拉斯威爾主張之實證主義,採用大規模民調、

系統分析、線性規劃研究等,展現以科學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的信心。

第二階段:社會問題日趨複雜,面對越戰水門和能源危機等,顯示計量分析未能

有效解決社會問題,所以再次重視道德價值信念等倫理議題。而詹森總統的大社

會計畫失敗,也讓政策學者注意到執行雨評估的重要性,以及學界和實務界的認

知與應用差異。

第三階段:傳統主題修正與研究方向

傳統主題修正
11
政策倫理與價值的討論,認為政治倫理與社會道德等價值觀是政策探討主題

之一。

公共管理的改良,認為公管是推動公策的組織計畫指揮與管制的工具,改良

組織管理有助於政策執行

新研究方向

相關性與應用性的增強-政策研究藥物時解決社會問題,量化研究必須與直

話配合才能反映社會真實面貌。

政策分析制度化-1960年代後,美國研究公策的社群漸漸形成,民間開

始出現智庫,各部門設置專門研究政策的幕僚單位,使公共政策成為獨立學

科。

綜合來看,目前的政策科學可以分為公共政策研究與公共政策分析兩個層次。

政策研究-建構解釋政策現象及過程的科學理論模型,探討問題形成、政策規劃、

合法化、執行及評估等階段所發生的問題。

政策分析-致力於提出用以解決政策問題的替選方案,涉及探討制定者與分析者

如何應用所學知識與推理方法,採取分析的理論架構,設計並選擇替選方法,以

及方案合法化的有關問題。

12
政策分析

考點:政策分析的定義/分析人員的職責/如何定義分析人員的成敗/政策分析

的基礎與實務差異如何比較/威瑪與韋寧認定的專業分析家倫理面向內涵與實

例/政策分析人員的治理領航治理諮詢角色學理基礎內涵與扮演原則/政策分

析家的技能/分析家的倫理困境處理模式與策略/梅斯納的分析家分類/卓爾

認定的分析家條件/分析家對外溝通時的應作為與不作為/政治分析八部曲/

雇主導向分析觀點/分析家的對外溝通能力/伊斯頓的模型概念,及模型階段的

連結方式,及各概念的內容/何謂循證的公共政策及應用限制

伊斯頓模型

投入-轉換-產出,然後依照產出作回饋。

系統隨時會受到外在周邊環境影響,並影響周邊環境

政策分析定義

依據唐恩的定義,政策分析定義如下:

1. 應用性的社會科學-著重於問題分析與解決。政策分析家要加強實務經驗培

養,擁有對問題的敏感性與洞察力,掌握社會脈動與問題癥結。應用性有三

面向:

甲、事實客觀陳述-找出政策因果

乙、價值規範主張-標舉政策要實現的公共價值理想
13
丙、行動積極作為-針對好的政策方案採取行動,實現政策目標理想

2. 政策分析應運用多元調查方法

甲、量化分析

乙、直話分析

透過質化與量化,進行問題建構,政策監測,政策評估,政策預測,以及政策推

薦。

3. 政策分析家必須運用多元政策辯論結構,說服主雇或民眾接受政策主張。因

此有必要了解辯論的邏輯結構,增加對主顧的說服力。

4. 政策分析必須製造與轉化與政策相關的資訊;分析藥味決策提供與決策制定

執行與評估有關的資訊,包括政策問題方案行動結果績效等。

5. 政策分析要適用於政治環境

甲、必須是科學的理性分析,就事論事,找出癥結並評估方案優劣

乙、分析是藝術的互動,考量團體與政黨反映,避免權力牽制,貫徹政策。

卓爾表示:規劃要與權力結合,否則規劃便會落空,所以取得關係人合

作是分析成敗的關鍵。

整體而言,政策分析是科學的理性分析,也是藝術的互動溝通。理想的分析家要

兼具科學與藝術兩個層面,同時提供專業知識與了解主雇及人民需求,將兩方面

融入政策方案設計,以最佳溝通方式提出最優理想的方案。
14
政策分析人員的職責

丘昌泰觀點

情報收集者

政策宣導者

社會工程師-因為決策會影響社會

參與促成者

吳定觀點

資訊蒐集

資料分析

方案設計

方案推薦

方案倡導

唐恩觀點

技術治理諮詢模式-實證分析,本模式進行理性與技術層面剖析,期待事實為證

策說話,客觀的進行方案解讀,協助決策者合法化已決策的案件,保持價值中立,

決策上的決策與採納由雇主判斷。專業化是加強且有效鞏固決策領導者權威的方

法。

15
特徵為:主要方案在反映不同社群的價值衝突、價值衝突與政治系統中的權力區

隔密切相關、方案選擇象徵社群間的勝敗關係,決策者用分析人員的科技證成來

壓抑衝突和合理化政治背景、科技證成和有效運用,必須維持政策分析的價值中

立公正和非政治形象,但專業分析者可能會成為犧牲品。

技術治理領航模式-規範性分析,本模式認為分析家除扮演理性分析角色外,也

應該善用行銷,改變或強化民眾的政策印象。也就是說,本模式認為政策制定得

權力從政府機關轉移到民間單位,例如智庫、民意調查團體、利益團體,或大專

校院中的專門政策分析學者等。

本模式特徵為:對新形勢的政策知識需求日漸增加,社會問題可由專業分析人員

的專業知識化解,政策的技術複雜性可提升專業分析人員的參與層次,這種參與

會增加分析人員的影響力,同時侵蝕政治人物的政治權力。

綜合而言,政策分析人員的職責,在於收集分析決策所需的資料,評估政策方案

影響,對決策者提出綜合研析下的最佳方案,說服決策者與民眾支持政策方案。

而在此一過程中,分析人員可保持價值中立的的態度,由決策負起全責;也可積

極倡議,提高自身在決策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及影響力。

政策分析家的類型,梅茲納依照政治與分析能力分為四類

高度政治與分析能力-企業型
16
高度政治低分析能力-政客型(嘴砲)

低度政治高分析能力-專家型

低度政治與分析能力-虛偽型(尸位夙餐追求私利最不可取)

WV認為的政策分析家包含三類

1. 客觀技術者

強調分析的客觀周延,認為分析是政策合法性的來源,分析的目的在提供客

觀諮詢,運用經濟統計等分析工具,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料限制下提供分析資

訊,

客觀技術者認為主雇是必要之惡,運用資源則必須回報正確的預測結果,不

在意主雇的政治前程,只在意分析的周延性、溝通性與應用性。

2. 主雇擁護者

同樣強調分析的客觀周延,但關心的是對主雇的責任,強調對主雇的忠誠與

保密;同時絕對不能誤導主雇,要盡量捍衛主雇的觀點並進行最佳詮釋,避

免揭露所有資訊和公開更正主雇的錯誤發言。

主雇擁護者會慎選主雇,尋找世界觀相似的主雇。

3. 議題倡導者

17
認為分析無法客觀周延,為了獲得重要的政策後果,寧願犧牲分析價值;倡

導者不會選擇無法或不願提供個人政治議程的主雇,堅持社會價值大於主雇

利益;相信政策分析是實現良善價值的工具,著重在政策價值而非分析行

為。

WV認為良好的分析家應具備下列要件

1. 獲得資訊

2. 考量環境系落

3. 具備預測分析能力

4. 了解政治及組織的能力

5. 具有自身的倫理架構

政策分析家的能力

技術上要重視:

領導技巧-領導小組進行分析倡議

人際關係技巧-與相關機關人員協調互動

解決問題技巧-了解癥結設計方案評估實施後果

熱誠的工作態度

18
專業上要同時掌握分析的藝術與科學,兼顧知識思考與社會互動。政策分析家應

避免教條主義,因為環境是複雜的,資源有限,偏好無法排序,無法提出最佳方

案與預測後果。

因此,政策分析家應承認分析是創造一種讓問題得以解決的環境,政策必須面對

資源與木雕,化解市場和教條主義及懷疑主義間的緊張關係。因此政策分析的任

務是平衡知識與社會間的互動,暫時性的化解這種緊張關係。

分析家的倫理困境

1. 主雇價值與公共價值的衝突-福利政策與財政現況的衝突

處理方式:堅持分析完整性,拒絕作假,警告後離職。但也可主張分析只是

一種預估值,提出較溫和的分析數據以擁護主雇立場。

2. 主雇扭曲政策分析研究結果

處理方式:確認主雇是否蓄意扭曲,蓄意則應辭職或終止合作,若扭曲對公

益的傷害具體重大,則應考慮公布此一情況。

3. 分析完整性與應用性的衝突-分析越講求完整,越可能難以即時應用

處理方式:依據資料性質與研究題目適當選用分析工具,參酌雇主的需求與

價值,決定分析工作的精細程度。部分分析不一定較完整分析違差,且可能

更容易應用,所以可追求快速且不粗造的分析工作。

19
4. 價值處理與分析完整的性的衝突-資料蒐集處理,以及引用數據做成結論報

告時應保持中立,但選題上難免具有價值主觀,且分析方法標準也帶有價值

判斷。

處理方式:梅瓊認為分析人員可以運用知識來組裡價值問題,同時避免使用

未驗證的標準來處理價值問題。最重要的是,政策分析人員要揭露自身的價

值偏好及選擇的理由。換言之,維持分析完整性的重點,在於如何從是價值

處理工作。

分析家如何回應衝突

主雇與分析家間的衝突大致分為三類

1. 主雇個人政治利益與公共利益衝突

2. 主顧要求假造分析以符合立場

3. 主顧扭曲報告以支持自身立場

回應:

直言抗議/辭職與揭發/洩密(吹哨)/直言到制止/暗中破壞政策(非常態)

卓爾的政策分析家基本倫理

1. 除職業道德外,對於個人利益、價值判斷或民眾參與等問題,應賦予充分的

倫理責任面向考量。

20
2. 慎選主雇-避免選擇與自己理念大相逕庭的主雇,亦不可為違背民主基本價

值的主雇服務。

3. 主雇偏好有危害公益之虞,專家應力諫或辭職。

4. 如主雇與專家在政策偏好與公共利益上發生衝突,專家以公益為重,不可損

害第三者基本權益。

5. 確保民眾知的權力,鼓勵參與,反應真實民意。

分析家的方案溝通分析

推薦前-了解主雇希望在過程中要有一定的角色,對於未驗證的分析在應用時會

有不安

推薦時-要與主雇有系統有計畫有結構的進行互動,報告完成前要讓主雇參與並

提供評論,使主雇能分階段的提出意見以便修正符應需求。

建立彼此的責任-溝通分析重點在於建立雙方的互信。可藉由明確資訊來源,標

示預測的不確定處,以及對不確定處的明確說明來建立一系列最差到最佳的方案

規劃,並明確說明政策價值。

八步曲:

界定問題/組合證據/建構備選方案/選擇標準

預估方案影響/面對取捨/決策/推薦方案
21
分析家應該

永遠記得雇主並提供有用的意見

設計方案的優先順序使其條理清晰

使用適當的標題與分析過程使主雇了解

確切資料來源強化可信度並說明不確定性問題

簡潔白話避免術語

明確論述重點目標,正面表述

使用表格與圖示

分析家不該

將分析寫成短文而無綱領

故事複雜難以理解

未在開頭提示重要結論

政策方案過於簡略

良好的分析報告具備六大指標

應用性

採納性

有效性-內在與外在一致性/包含所有方案(權變)/目標涵蓋性

重要性-本益比及對政策因果的解釋能力
22
原創性

可行性-政治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時間環境

循證的公共政策分析

循證的公眾政策分析,意指透過清楚明白的事實,堅強有力的證據,避免受到謠

傳訊息制約陷入盲思,有效率的解決當前公共政策問題。

本論點的要義有三:

公共政策的影響廣大且長遠

經驗研究賦予改革正當性

提供政策成敗的課責基礎

簡單來說,循證基礎的公共政策,就是指正確的政策應該是基於證據而提出,規

劃者對於政策方向與作為是否正確有義務追索及提出證據,證明方向與作為是正

確的。

循證基礎的公共政策發源於公共衛生政策領域,認為公共政策應有理性論辯基礎,

而理性論辯的前提,在於倡議者必須要提出客觀有效的證據基礎,如此一來公共

政策才具有一定的正當性。(小規模試辦後再全面推行)

然循證公共政策仍具有以下限制:

23
1. 證據單一,但對證據的解釋分歧,導致決策者會因為不同的解釋而失去對政

策管理的掌控性

2. 公共決策除了證據外也需要價值性,共識政策的基礎有時候是價值妥協而不

是證據事實。

3. 循證概念需要制度和能力的支撐,缺乏對資料的治理機制而單純追尋資料,

只是無意義的行為。

24
階段論

考點:政策在制定執行與評估運作中,受到哪些國內外因素影響/公共政策的制

定步驟/過程學派如何分段政策過程/林布隆的漸進主義觀點為何

直線型階段論

問題認定-方案建議-政策採納-計畫執行-政策評估

循環型階段論

問題認定-方案設計-方案評估-方案選擇-政策執行-政策評估-問題認定

循環論的重點在於確定是否犯下第三型錯誤,所以需要反覆評估。

金字塔型

由上而下:國會-官員-一般大眾與利益團體

受菁英主義影響,依據權力大小而分類的金字塔型階段論。

同心圓型

政策由決策核心向外延伸,像是同心圓。最內圈是元首,其次是內閣,再其次是

民意機關學者專家,以參與的程度來劃分。

螺旋型-哈拉契米提出

25
平面螺旋:表示政策由外包內的發展過程,與同心圓的差異在於前者開放型,參

與者外向內集中,後者相反。

圓錐螺旋:代表政策流動方向,分為兩種。

A 上而下流動:最高決策者下令,逐級下達,基層執行

B 下而上流動:決策由基層向上傳達。

反階段論者認為,階段論國於直線,不符合現實複雜事實。各階段間的因果關係

難以解釋,無法驗證,只能反應制定的上而下特徵,忽略府際關係,且未能提出

整合性的觀點(不是每個政策都適用階段論)

反階段論的漸進主義

決策制定的實際過程,例如分析問題、明確目標、提出方案、優化選擇等,並不

完全是一個理性過程,而是對以往的決策行為不斷補充和修正的過程。因此,決

策制定實際上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在現有的政策基礎上實現漸進變遷。

26
影響因素

外環境因素-政治文化/社經條件/利益團體/公共輿論/國際因素

內環境因素-政黨/民意機關/行政部門/法院

國際因素-氣候/資訊/經濟/語言溝通/國際貿易/人口流動/教育制度

27
政策問題認定

市場失靈的定義與原因/政府如何處理市場失靈/何謂政策問題建構/問題建

構的方法與程序/政策問題的特性/甚麼是權力/說明權力三面向與議程設定

關係/說明滾木與競租/公共議程與政府議程的內涵差異/公共問題如何取得

議程定位/議程設定與設定權/政府失靈的定義與影響/政策問題依結構分類,

各分類間的差異與應用途徑/政策議程的定義/公共問題如何成為政策議程/

公共政策的TOP觀點分析法

解釋名詞:第三類錯誤/政府失靈/市場失靈/政策窗

公共問題

公共問題的定義,係指不特定多數人覺得其期望價值、目標或情況與實際情形有

顯著差距,要求政府對此加以注意且進行解決的情境。

公共問題可分為-分配性/管制性/重分配性(再分配性)三類

公共問題產生的因素

1 市場失靈

經濟學主張,自由市場可以透過價格機制而達到資源配置的最佳化(Pareto

Efficiency),因為價格是無形之手在主導經濟活動。透過價格,沒有人在效

用利益上遭受損失,因此不會發生公共問題,或是問題可以藉由自由市場加

以解決。但市場會因為外部性/資訊不對稱/自然獨佔/公共財四個原因產
28
生失靈。

A 外部性-意指某個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影響到其他團體的效益或成本,

具有正面與負面兩種可能。

正面外部性-意指經濟行為的效益超過私人利益,如開辦學校。

負面外部性-意指經濟行為效益造成社會效益低於私人效益,如工廠空汙。

若負面外部性缺乏求償管道,屬於市場失靈。

B 資訊不對稱-消費者缺乏組構的訊息與專業判斷服務或產品數量品質是否

合理,與生產者相比下處於不公平的地位。

應對方法:政府介入要求供應方資訊公開。

C 自然獨占-某些產業已具備規模經濟,小廠商無利可圖而退出,形成自然獨

佔。

獨佔的形成原因:規模大小與進入的成本(專業性與生產力)

D 公共財-一般企業無力或無意願提供的財貨服務,故須由政府負擔。

所有權與使用權的非排他性-個人對該項服務財貨不具有獨佔性,無法排除

他人共有與使用。

消費的非敵對性-某些財貨在同一時間內有兩人以上享受效益,換言之,個
29
人消費不會減少其他人消費該財貨的數量,

擁擠性-由於服務財貨具有非敵對性與非排他性,容易過度消費,形成公地

悲劇。

公共財包括:國防/外交/治安/好空氣/公共工程/乾淨水源,都是都是

私人不願意或不可能提供,因此政府必須處理或管理的資源。

政府如何處理市場失靈

1 設定財產權-利用空汙費/碳稅/海域經營權利金等方式引入經濟市場。

2 保障自由交易-利用反壟斷法、解除管制、民營化或外包等方式,降低交易

成本。

3 確保市場交易資訊充分供給-交易包括尋找對象,談判條件,定義契約與監

督實行,這些所需成本稱為交易成本。通常賣方資訊量大於買方,因此買方

會有過度需求或需求不足的狀況。因此政府可以要求廠商完整標示、取得證

照公布等方式來降低交易成本。

4 確保契約履行-因為買賣雙方目的利益不一致且資訊不對稱,所以有投機的

誘因。因此,新制度經濟學主張透過強制力來取代價格運作,也就是由政府

作為第三方仲裁,監督確保契約的旅行。

政府失靈

30
政府介入有助於解決市場失靈,但受限於制度結構及運作限制,有時介入未能解

決配置問題,反而產生更多問題,稱為政府失靈。

政府失靈的原因如下:

1 直接民主-政策制定直皆由公民參與,投票表決方案,包括公投創制複決及

選舉罷免,但直接民主有兩個困境:

1-1 投票困境,投票結果可以帶來明確的政策方向,但是沒有任何一種

投票制度能夠同時達到公平性及選擇結果前後一致不變。例如,為

了達到結果偏好,投票者會放棄自己的最佳選擇,使得過程無法反

應投票者意見。這就是多數決困境。

數學原理指出,多數決會產生投票選環,偏好隨時間演變而出現重

複,亞羅不可能定律進一步指出,沒有一種制度可以同時滿足基本

制度價值,又不產生投票循環的問題。

因此兩黨政治下,弱勢方可以操作制度,提出第三方案,透過議程

安排,使得方案形成循環多數,由弱勢方偏好的方案勝出。

1-2 政策意願強度

因為選舉只有二元選擇,意見強度難以凸顯,所以無法達到最適化

分配,也就是多數決忽略了政策意願強度,忽略當事人的給付意
31
願,導致多數暴力。

因此,公民投票在此不如市場的價格供需法則。

1-3 多重政策選擇

以選票形成政策的前提在於:

A 遠民對某政策問題有鮮明認識

B 選民對某政策問題有投票意願

C 選民對於政策與候選人間的聯結有清楚認識

如果候選人和選民對政策問題無共同認識,雙方對政策問題缺乏明

確主張或認識不清,則選票形成政策制定相對困難。

此外,候選人往往提出多項政見,但選民只有一張選票,所以

A 兩次選舉間的問題只能靠行政立法或傳媒解決

B 犧牲對其他政策意見表態的機會,針對最重視的議題投票,但

這不是資源的最佳配置。

C 現任是否連任不完全需要實現政見

32
2 代議民主的問題

現代以代議政府實施間接民主,間接民主解決公共問題的機制為:

2-1 熊彼得的民主菁英論

2-2 任期制

2-3 政黨政治

2-4 有限政府

2-5 分權

2-6 建立社會安全與反賄選制度,保障人性尊嚴

2-7 選舉菁英的角色-自利與無人監督導致政府失靈

自利公職的行為:

競租(循租)-杜洛克提出,意指政府某些政策或措施,使得個人或團體必

須投注相當的時間精力及預算,透過政府或機關得到經濟上的利益,造成政

府施政偏頗失靈。政治獻金就是典型的例子。

滾木立法-互惠綁樁

肉桶立法-預算夾帶選區利益

3 公共財問題

服務產出難以量化評量

公共財缺乏競爭-人為壟斷,包默病症
33
文官保障僵化

4 分權問題

4-1 分權導致區域問題難以管理執行,也會導致供給地方公共財時出現

外部效益。且地方本位主義也會限制公共效率。

4-2 地方可能拒絕對區域或全國作出貢獻

4-3 中央政府必須依賴地方政府的貢獻,會出現各級政府間合作的問題

,地方的執行方式與機制與中央不一,因此不容易實現政策目標。

4-4 財政外部性(用腳投票)
,分權化使地方可以為民眾提供差別服務,

所以會出現縣市間移民的情況,也就是用腳投票。

34
權力的三種面向

政策形成是權力互動的過程,具有三種面向

權力的第一面向:強制力

權力的第一面向是最常見的決策制定行為,特色在於掌權者對於服從者所表現出

的控制行為,這種控制是可以被觀察到的積極行動。道爾認為,公共政策是民主

多元社會中不同利益與觀念自由競爭下的產物,權力廣泛的分布在該社會所有成

員中,成為公共政策的主要動力,

道爾認為,權力就是A可以強制B作特定事項的控制行為,與拉斯威爾所謂:
「權

力是何人用甚麼方法,在何時取得何物」的意義是一致的。

權力的第二面向-非決策制定(遏阻決策)

謝史奈德指出,民主社會是價值利益與信仰相互衝突的政治賽局,政府的責任就

是管理這些衝突,民主社會普遍平等而多元的政治參與並非是必然的。

所謂偏差動員是指犧牲他人,圖利自己的支配性價值、信仰或建制過程的權力關

係重新安排與規則建立。偏差動員仰賴下列手段:

1 武力-如戒嚴

2 政體特性-民主政體下,各參與者都有同等參與權,可以彼此動員壓制對方

的偏差動員,但專制政體難以避免偏差動員。
35
3 政治文化-民主強調容忍異己,但講究權威的傳統文化中,異己必須制止

如何反制偏差動員

1 媒體壓力促使議題進入議程

2 透過政策分析報告作為行動參考

3 利用政府分權特性,將議題轉移到另外一個機關使其進入議程

4 利用政治領導者倡導,透過領導者將公共議程安排進入政府議程

巴哈瑞克的非決策制定論

巴哈瑞克認為,權力的第二面向就是將某些團體關心的議題排除於政策議程以外

的權力,也就是政策制定者可以排除不利議題,表現形式就是操縱價值迷思和機

構程序,將不利於己的議題排除,集中在有利的安全議題上。

非決策-創造或強化特定價值制度,限縮議題範圍/使他方相信表現特定價值行

動的後果非其所欲。

36
遏阻決策的手段

降低警覺性

控制議程-將不利的議程沉澱

善用禁忌和機制化偏見-也就是強調文化中的信條

攏絡對手

援用規定-依法行政

拖延時間

權力的第三面向-意識形態

克倫森指出,權力三面向就是

A 控制行為

B 抑制行為

C 命令不行動的行為-非控制也非亞緻,就只是命令不行動,讓問題繼續存在

路克斯認為權力三面向是

A 多元論者模式,A對於B直接發號施令控制,分析焦點是行為/決策/重要

議題/可觀察的公開衝突/可觀察的利益偏好

B 非決策者論模式,指A透過各種手段讓B關心的議題無法進入政策議程,針

對決策與非決策制定/明顯與潛在的議題/可觀察的公開衝突/偏好與委

37
屈顯示出的主觀利益

C 意識形態霸權-A設法影響行程或決定B的想法與價值觀,使B接受A的統

治(政治社會化),換言之,掌權者利用意識形態霸權,建構有利於統治的社會

現實,型塑民眾價值觀,使民眾接受統治權力正當性。

38
議程與議程設定

議程就是政府必須考慮處理的事項,包括政府單位對民間需求必須回應的項目。

議程設定則是政府機關是否要將特定公共問題接納並排入處理的過程。

公共問題可以經由媒體、政黨、當事人代表、利益團體、意見領袖或學者專家及

示威遊行等管道進入議程。

政策議程

政策議程,意指一個公共問題成為議題/論題(issue)後,進而被政府機關接受,

列入處理解決議程的過程。這其中又分為系統議程與制度議程。

所謂系統議程(公共議程),是指引起大眾注意,認為政府機關應處理而尚未處

理的議題,通常較為抽象,有些可能是處理中或假議題;制度議程(政府議程)

則是政府機關討論中,準備加以研究處理的議題;可能是因為新的情勢引發,或

是過去日常業務激發,通常是較為具體的,必須採取一定行動的議程,故又稱行

動議程。

但這兩種議程都有偏差存在,會導致議程無法進入系統。

史達林指出,所謂系統議程偏差有二:

39
1 提出者的社會地位與聲望:社會對於公共問題的重視會受到提出者的社會地

位聲望影響,例如小學教師提出的教改問題,不如大學教授提出的教改問題受到

重視。

2 文化限制-不同的社會文化會重視或壓抑不同的問題。比如性別平權議題在

西方比較容易進入系統議程,但在亞洲地區就較為困難。

而所謂制度議程偏差也有二項:

1 決策者選擇性的關注或不關注某些議題,例如國民黨重視兩岸不重視轉型正

義,民進黨重視轉型正義不重視兩岸。

2 而有力人士(企業主,派系領袖,學界大老)等也較容易接近決策中心,更

容易影響制度議程設定。

公共問題如果能夠系統偏差,就能成為持續關注的議題,在通過制度偏差,就能

成為政府議程,由政府規劃方案予以解決。未被納入的議題則處於潛伏狀態,部

分議題則就此消失。

政策議程的特性

議程來源-社會要求或制定者關切

議程形式-具體法案或宣是,也可能是價值信仰

議程發動者-來自民間媒體專家NGO,或機關民代

40
議程發展順序-通常始於報導,進入大眾議程,然後才是政府議程(階段論

議程結構-政策議程不一定是清楚界定且結構完整的政府議程

影響公共問題取得政策議程的因素

柯寧格認為共有七項

公共性

政治性

利益團體

危機

社會運動

報導性

國際影響

議題如何被設定

1 外在催生模式-多元主義國家,利益團體發動,關心議題者越多越容易進入

政府議程。若議題具有特定性/重要性/長期影響/簡單性

及不具備明確慣例等特性,容易成為政府議程。

催生者-激起討論

發掘者-為保護私利而發起問題,如候選人提倡環保

環境反應者-對於未預知事件衝擊做出反應者
41
行善者-基於公益信仰發動問題

內在觸動樞紐-天災技術變遷資源分配不平

外在觸動樞紐-戰爭國際衝突結盟

2 動員模式-議題性質是議題能否成為政府議程的關鍵,但議題多數由政府動

員,社會議題很難成為政府議程。

三階段論-催生/散步/進行

動員模式容易發生在獨裁專制國家,政府議程往系統議程再回流

3 內在催生-發生於統合主義國家,政府議程完全在內部而未曾擴散到民間。

政治上採統合主義,技術上由政府與利益協商決定。

4 議題形成階段論-議題認知,議題採納,議題排序,議題維持

5 多元流程模式-金頓否定議題階段論,認為是三種無相關流程的構成議題

問題流-意指吸引決策者注意的問題組合,關切重點在於為什麼決策者會注

意或忽略某些問題。

問題流仰賴指標/重大災害/計畫回饋來認知問題

42
政策流-意指對於某項政策領域有共同興趣與利益的各人們提出概念與想

法,抉擇標準在於概念的技術可行性與價值可接納性。任何概念與

想法都要符合決策者價值。

政治流-包含輿論/遊說/立法或行政人員更替三面向

以上三流程在關鍵時刻連結在一起時,議題即可進入政府議程,這種時刻稱為政

策窗。

政策問題建構

所謂政策問題,係指被政策分析人員認定途徑與方法,深入分析研究後,確認政

府機關有必要制訂政策加以解決的公共問題。

政策問題具有:人為主觀相依動態四特性

依照結構對問題分類

結構良好的問題-也就是單純容易有共識的問題,通常是可計算本益的非零和。

通常涉及一個或幾個決策者及少數方案,政策目標的規範價值可以依據決策偏好

排定,每個方案都可以確定的或盡可能確定的計算其執行風險,也就是後果具有

可預測性。
(廣博理性)

43
結構中度的問題-複雜性較高,執行結果不確定,機率無法估計。通常涉及一個

或數個決策者,具有有限數目方案的問題;政策目標有相當價值共識,但執行結

果無法在確定的情況下計算,也無法以最少風險計算,也就是方案執行是不確定

且無法估計的。(滿意途徑混合掃描)

結構不良的問題-複雜性高,決策者多,各自目標衝突,無法理性決策。(漸進

途徑或垃圾桶)

層次分類由低到高

主要問題-全國整體長期發展

次要問題-特定政策領域

功能問題-執行特定任務方案時的資源配置運作

輕微問題-細節問題

如何認定政策問題

政策問題認定(建構),也就是陳述政策目標,確定政策分析範圍,以及為未來

的政策問題提供一個分析架構。如果忽略了問題建構過程,很容易出現以正確方

法解決錯誤問題的第三類錯誤。

第一類錯誤:拒絕真實的虛無假設(未懷孕卻顯示懷孕)

第二類錯誤:拒絕錯誤的虛無假設(已懷孕顯示未懷孕)

44
第四類錯誤:用錯的方法解決對的問題

第三類錯誤的原因-無知/組織結構/意識形態/訊息超載/迴避爭議/訊息

與狀況間的時間落差/隱藏性問題/假問題

政策問題的建構流程

1 認知問題

2 釐清問題根源

3 界定問題的所屬範疇

4 正確的闡明問題

用甚麼方法可以建構政策問題

1 文件分析法-文獻探討,政策分析最常用的方法

2 調查研究法-抽樣訪談或問卷調查,普查

3 腦力激盪法-重視創意激發,解決結構不良的問題(不可人身攻擊和抄襲

4 德菲法

5 政策德菲法-修補德菲法,在組成討論團前先向立場不同的專家寄發問卷,

回收後整理歸納,重新設計寄發,等到意見逐漸接近時再召開面對面團體會議。

2006年全國經濟發展會議就是實例。

原則-選擇性匿名/多元倡導/判斷上重視極端意見衝突

45
6 對立性德菲法-用於勞資爭議,請由對立雙方提出要求,組織代表進行商議,

代表形成方案,所有成員投票決定是否接受

7 魚骨圖-特性要因或因果圖,用於品管。石川博士提出4M,人/材料/原

因/機械等四大資源來分類問題。程序上是界定問題成因類別-腦力激盪討論成

因-繪圖,細節放在末端-決定個問題成因的嚴重程度,越嚴重越靠近魚頭。

8 假定分析法-運用利害關係人認定與假定呈現,假定挑戰,假定集中,及假

定匯合程序進行創造綜合,認定原因和解決方案的方法。理論上認為衝突和贊同

假定有其正反功能,衝突可以提出對立觀點,挑戰既有,贊同則可強化既有觀點。

程序-認定關係人,呈現假定,挑戰假定,假定集中(分為確定與不確定兩類),

假定匯合,提出方案。

9 層級分析-刪去法

10 類比法-透過類似問題和政策問題間的相似性,確定問題可能原因

11 類比分析,澄清概念以了解問題可能原因和解決方案的方法。程序上先做

邏輯區分,再做邏輯歸類,如此不斷分為大類小類進行歸納,即可了解問題所在。

分析原則-實質相關/類目區分窮盡/類目必須互斥,每一對象情境指能專屬一

個類目或次類目(例如:非貧即富)

12 問題盤點-列出所有問題,然後調查參與者對問題點的優先順序
46
13 追根究柢-根據問題性質,將問題成因癥結與以縮小確認

47
TOP觀點

TOP觀點也就是林斯東的多元觀點分析,將公共問題分為結構良好的問題,以

及結構不良的問題兩類。針對後者,林斯東認為要從技術、組織與個人三種觀點

分析,才能提出足以洞察穩提本質的解決對策。

T:技術觀點,從最佳化模型角度觀察問題與解決方案,強調科技世界觀,因果

思考,客觀分析,預測性,最佳化模型等。

O:組織觀點,從組織角度探討問題與解決方案,將問題方案視為從狀態道狀態

間的有秩序專業活動過程,應用SOP,強調部門溝通協調,衝突管理,程序規

範化。

P:個人觀點,以個人感知,需求,價值的人性角度分析問題與方案,強調應用

直覺魅力領導力及自我利益去影響公共政策。

殘障福利政策:技術觀點提供服務設施與方法,組織觀點要透過政策讓公私部門

配合,各觀點要從同理心出發。

48
政策規劃

政策規劃的內涵/專家在政策規劃中的角色/不同專家意見相左時如何進行判

斷與取得過共識/政策規劃的步驟原則/政策設計要注意的要素/如何強化要

素間的連鎖關係/規劃過程的模式與內涵/甚麼是漸進主義政策規劃/漸進主

義規劃的特色/政策規劃要考慮的可行性前提/德菲法的意義與原則步驟/參

與理論的基本主張與障礙/民眾參與的意涵與形式困境/滿意決策途徑的假設

與具體作法/團體盲思的定義與防範方法/備選方案的來源、篩選標準與可行性

分析是甚麼?/傳統德菲與政策德菲的原則差異/需求評鑑是甚麼?政策分析

可以透過那些途徑蒐集評鑑資料/卡普蘭的政策規劃原則

政策規劃

政策規劃就是政策制定,也就是規劃者分析政府議程,設計解決該問題的各種備

選方案的的過程。吳定教授認為,政策規劃也就是決策者或分析人員為了解決政

策問題,以科學方法廣泛收集資訊,設計一套目標取向、變革取向、選擇取向、

理性取向、集體取向的未來行動備選方案的動態過程。

定義特點

1. 規劃是為了解決已經被分析認定的明確政策問題而非公共問題

2. 規劃時要採取系統性的標準科學方法

3. 備選方案要以目標為取向,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才能成為備選方案

49
4. 備選方案要以變革為取向,能夠改變現狀的方案才能成為備選方案。

5. 規劃過程是選擇取向,任何一項活動都是在從事選擇

規劃特質

1 系絡焦點

2 問題導向

3 價值取向

4 整合面相

5 以理性為基礎-經濟或技術理性/政治或社會理性/超越理性的直覺想像

卡普蘭的規劃七原則

1 公正無偏

2 個人受益

3 弱勢利益最大化

4 利益成本分配普遍

5 持續進行-政策要有持續性

6 人民自主原則-民間可處理優先由民間處理

7 緊急處理原則-緊急事項優先

政策規劃的步驟

政策規劃的四原則
50
1 開放性

2 前瞻性

3 策略性

4 權變性

理性規劃的步驟

1 決定目標-目標是對未來理想狀況的價值表示,要合法或基於首長政策宣示

目標類型-個人性/社會性/政策目標

目標來源-憲法/法律/行政命令/非官方的政策利害關係人

確立目標-文件分析/民意調查/公民諮詢委員會/德菲法/腦力激盪

2 評量需求-與說明目的是平行進行

明確需求項目-確認需求情形/確定造成需求的因素/現有的方案

確定需求類型-規範性(低於政府規定或社區平均)/感覺性/明示性/

比較性

需求蒐集方法-對標的團體調查訪問/承辦訪問調查/機關檔案紀錄

相關團體提供或蒐集的資料

評量既有政策或方案滿足需要時的五要素

1. 服務品質
51
2. 服務數量

3. 標的人口對服務的接受性

4. 標的人口對服務的可及性

5. 提供服務的適當性

3 說明目的-與評量需求同時進行。目的就是目標的闡明,政策目的就是對政

策或計畫中的預期結果進行可測量性的表達,方式包括可衡量需

求、人口範圍、數量、時間幅度等。

政策目的的特性-可測量性/有縣人口/變遷服務/時間期限

政策目的的限制-財政成本/技術可行性/非預期後果/非預期機會

4 設計替選方案-替選方案就是為了達成政策目標而採行的各種可能方案

設計政策方案的標準

資源可得性

技術可得性

價值接受性

充分性-方案能否充分達成計畫目的

可行性

整體性
52
普遍性-方案是否可以所有執行者及標的都了解

連貫性-方案與解決該問題之前的作法是否連貫

時效性-方案是否及時解決問題

產生政策方案的技術

文獻探討

個案比較研究

調查設計

腦力激盪設計

5 評量替選方案後果-綜合考量成本利益公平可行性

方案的評量標準

效率性

公正性

政治可行性

方案後果的分析方法

效益分析-政治(國家認同感)/社會(社會團結)/經濟(以貨幣換算)

可行性分析-政治法律經濟行政技術時間

平等分析

53
6 選擇替選方案-五步驟-準備政策方案報告/外界評論/內部審核/方案

修正/對外界回饋進行說明

7 設計執行辦法-將方案內容轉成具體行動;說明方案的具體作業程序及管制

工作進行的程序。

54
8 設計評估辦法-提出政策執行成功或終止的標準、評估的方法、使用的資訊

來源,以及評估的時機與責任歸屬。

也就是說,評估政策或方案就是要回答以下四點

1 政策或方案是否照原計畫執行

2 政策或方案是所達成的程度

3 政策或方案的效果

4 政策或方案的效率

9 回饋

丘昌泰觀點

1 研擬政策目標

目標要能說明政策的結果、時程及執行單位

目標要具有優先性/明確性/務實性/職責相符/創新性

目標研擬要反應機關職責任務/高級目標要涵蓋低級目標/目標間應互斥

排他/問題導向/系統化與一致化

2 評鑑民眾需求

需求就是認為應有與實際擁有間的差距,需求評鑑就是針對資源配置與組織

或計劃改進設定優先順序的科學程序。

55
評鑑重點:資源配置/組織與計畫的改進/優先順序

評鑑面向:接受者的需求程度/服務者的供給程度/可以使用的資源與方案

3 研擬備選方案-備選方案係指政府為解決問題而採取的有限理性選擇,方案

間彼此互斥。

方案來源-既存方案/理論應用/修正理論應用/漸進改良/創意方案

4 篩選備選方案

篩選標準-資源充分/技術可行/價值接受/目標正確

5 備選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經濟或技術可行性-本益比或效能比

行政或法律可行性-合法性問題

社會或環境可行性-價值觀與環評

政治可行性-最為關鍵,分析政治行動對方案的態度立場

吳定的可行性分析

政治

經濟

行政

法律
56
技術

時間

環境

政策設計的原則要素

原則:集中/清晰/變遷(彈性)/挑戰/協調/一致

挑戰-目標略有難度用以刺激組織

一致-目標目的間的配合/目的行動吻合/目標目的行動彼此運作一致

要素:

結果-預期政策效果與實質效果

標的團體-政策或法規希望改變其行為的對象

執行機構-負責執行政策方案的政府機關

法令-政策方案的法令依據

要素連鎖方法:

工具-促使官員或標的遵從政策行動,也就是將目標轉化為具體政策行動的機制,

包括抽查環境/吊銷證照/嚴格審查等等。

規則-制定者執行者與標的必須遵行的規則,也就是法令規範。公策制定一定要

有明確規範,避免淪為黑箱作業,競逐私人利益。規則包過法律和行政規則。

57
假定-對於政策因果關係的陳述,包含技術行為與規範性假定。

民眾參與

民眾參與意指民眾自發性的參與公共政策形成過程之行為,目的在影響政策決定,

動機不是討論焦點,重點在於是否自主參加。

形式-社區組織/利益團體/公聽會/諮詢委員會等

困境

公民參與與專業技術的衝突

公民參與與行政效率的矛盾

資訊公開與行政秘密的衝突

漸進主義政策規劃

漸進主義(英語:Incrementalism)
,又稱漸進調適或漸進模型,是一個有關決策

制定的理論模型,由美國政治科學學者查爾斯·林布隆(Charles E. Lindblom)在

批判傳統理性模型的基礎上提出。

漸進途徑認為,決策制定的實際過程,例如分析問題、明確目標、提出方案、優

化選擇等,並不完全是一個理性過程,而是對以往的決策行為不斷補充和修正的

過程。因此,決策制定實際上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在現有的政策基礎上實現漸進

變遷,修正幅度小。

58
滿意途徑

提倡者為H賽蒙,認為人是意圖理性的行政人而非完全理性的經濟人,因此人類

只是在能力環境的限制下達到有限理性,追求滿意或足夠好的決策。

假定:

決策者對後果缺乏完整知識,每項行動都具有預期外的後果

決策者因為對替選方案不具充分知識或無法完整獲得資訊,所以決策時無法找出

所有替選方案,只好簡化過程選擇當下的第一個可被接受方案。

決策者即便有數個備選,也無法準確排出優先順序

論點

決策者以根據過去經驗並參酌現況與預期建立簡單的描述模式,尋求滿意的決策。

多數情況下,決策者只是依照過去辦法解決問題,而沒有檢查所有方案。行政機

關通常由組織的各種因素控制和界定滿意範圍,個人因素不高。

優點

符合實際情況,決策較易達成,基本上是修正廣博理性,以務實態度面對人類限

制。

缺點

59
滿意標準如何設定?設定依據?且滿意決策模型仍是管理觀點,未關照政治社會

制度的影響因素,在公共政策觀點上不足。

60
政策合法化

考點:議價協商的前提條件/議價協商的必要性與後果/分析人員如何使其推薦

方案獲得支持採用/W. Dunn 的政策論證六要素/國會與公共政策關係的特徵/

建構國會多數聯盟的要件/官僚體系的政治控制論/滾木立法/何謂政策論證

/政策論證應該包含那些要素/團體盲思的定義與避免方法/WV的政策採納

四要素

合法化

政府機關針對公共問題規劃解決方案後,方案經過有權核准的單位審議核准,完

成法定程序,付諸執行。

正當性-政策經人民同意,所以政策價值適當與否,程序是否政義,執行是否有

效,都影響合法化的正當興。

政治性-合法化具有強烈政治性,相對於專業問題,不論是討論政策正當或了解

合法化場域,都是高政性問題。

權威性-公私間最大差異,因為只有公部門的政策決定有公共強制力。

公共性-政策合法化的過程可看作是尋找政策問題中的公共利益的過程

61
選擇性-合法化過程是一個集體選擇的過程,多數決,重視程序,包含行動者偉

了通過而進行制度性策略考量。

議價協商的前提

道爾翰林布隆提出四項前提(美國)是合法化時容易發生協商的行為

1 社會多元主義

2 互依關係-團體行為越可能影響另一團體得失時,越可能彼此協商

3 起初不同意但有同意可能

4 憲法因素-因為憲法或法院判決或政治傳統限制,增加了協商的可能性

協商的結果

政策被廣泛接受

政策藉由非理性方式得到同意-藉由滾木法彼此妥協

政策被有組織者所控制-政策反應組織性團體的利益

無法控制行政機關-因為議價不可避免,所以民選公職無法對行政機關行使統一

的控制權,每個機關都是由其服務對象組成之特殊控制關係網絡的一部分,服務

對象都可以被該機關鼓勵動員惠該機關遊說,以免機關的權限地位安全受到威脅

總結:議價協商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限制了從事理性政策分析的程度,政治可行行

成為分析重要因素。

建構國會多數聯盟的要件手段
62
說服-採取必要方式積極影響他人,使他人相信某項觀念計畫或政策合理可行。

本質上而言,公共政策制定需要不同參與者合作,因為說服策略應用格外重要。

議價協商-前提在於參與者願意為其認定重要的部分與對方進行談判協商。透過

此方法,方案可以在合法化過程中獲得多數支持。

遊說-組織性利益團體或立法人員或行政人員採取各種施壓方式,影響法案通過

或不通過的策略。可分為直接/半直接/間接。半直接是影響能影響決策者的人,

間接則是草根動員施壓。

政策採納四要素

吸納-求同存異

妥協-對方案作實質修改,增加政治上的可行性

操控遊說-建構一個有利於自身議題取得合法性的抉擇情境,台灣以李登輝同時

推動民主化和本土化作為例子,就是李登輝塑造了一個新的權力來源,以及新的

統治正當性。

雄辯-憑藉口才和資訊說服他人接受特定政策方案,是最常使用的政治策略。不

過有時也有以提供不實資料,扭曲事實的醜化方式來達到目的。這種兩難困境下,

WV兩人認為,誠實才是最好的策略。

推薦方案的技巧

63
1 定期報告,讓首長有參與感。

2 格式簡明扼要

3 建立信譽-引用資料數據和盡可能針對各情境提出預估策略

除一般性要件外,分析人員也要先了解首長的偏好與經驗視野,以及首長在方案

上的責任、動機等。

動機包括-個人權力慾望/維持既有利益/狂熱推痛自己關心計畫/倡導者/

政治家

團體盲思

團體內因高度凝聚而壓抑個人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放棄批判提出意見的機會,

導致團體產生錯誤或不當決策。通常會出現在對團體過分高估,團體封閉或具有

內部一致性壓力的團體中。

預防方式

1 每個成員都必須要擔任批判性評估角色

2 決策者不要事先表現偏好

3 每一個政策成立複數的規劃與評估團體,獨立作業,定期溝通

4 鼓勵內外交流
64
5 邀請專家提出挑戰性建議

6 指派固定反對者(反對第十人)

7 針對可能的反對意見進行研究討論

政策論證

政策論證又稱為政策辯論或政策論據,意指在政策運作過程中,參與者尋找有利

於己的資訊,用以強化自身政策主張,並提出反證以抗辯其他主張的系列過程。

論證的目的在促使決策者接受或反對特定方案。簡單的說,論證就是透過參與者

辯論,使政策方案被合法化機關接納或不接納的過程。

論證要素六階段

1 提出政策相關資訊-如問題/替選方案/行動/結果/績效資訊

2 闡明政策主張-分為指涉性/評價性/倡議性三種政策。

指涉性:針對政策的因果作觀察與研究,強調問題的真相。使人相信某些事情存

在,或某些事情是因為一項或多項因素而導致,主要與政策分析的經驗取向有

關。

評價性-強調問題的價值性,以及政策施行是有具有價值,使人相信目標或手段

是有價值或良好的。與價值取向有關。

65
倡議性-以政策規範為主,強調實際行動,探討哪些政策可被接納,使行動者相

信某項行動應該被用來解決既定問題,與規範取向有關。

3 說明立論理由-資訊轉化為政策主張的依據,分指涉性評價性倡議性三種

合法化過程中,參與者會依據各項理由推銷主張,規劃人要反應各種需求,建立

架設,循求立論理由。同樣的資訊,會因為理由不同而產生不同主張。

例如新住民子女教育資訊,可能會得出:

指涉性-因為偏遠外被經濟不佳,教育資源不足,所以偏遠外配子女學習成就

低。

評價性:教育資訊具有台灣優越感。

倡議性:應全面實施外配教育。

4 提出立論依據-用以證明前述理由成立的根據,也就是支持立論理由的理由。

可能是科學法則,訴諸權威,訴諸倫理等等。

5 提出駁斥-也就是前項的相反根據。

6 可信度-政策主張的正確度,通常以機率表達,相關資訊來源越公正客觀,

可信度越高。

論證的重要性(功能)
66
1 促使分析重點放在認知與界定問題,而不是設計方案。

2 務實的質疑政策主張與標的對象,澄清論證可能具有的風險。

3 了解議程設定的權力結構

4 用以評估組織的網絡與互動關係

5 採用不同的語言和思考架構來觀察問題本身性直

6 產生潛在的教育功能

論證方式

權威

統計

類別-常用於種族性別或意識形態爭論。

直覺

分析重心-藉由分析方法得到的資料為論證基礎,強調方法或法則效度。

解釋模式-以政策的因果關係為論證基礎。

實用模式-以當事人及相似或類似政策的論證為基礎,類推適用。

價值批判-以倫理道德為標準進行論證。

67
民主政治的官僚已經發展到麥迪遜和其同時代的人,所擔心的權力集中的程度,

權力集中使得民主政治是由人民統治的理念有所落空。因此,產生討論在民主政

治體制官僚控制的問題的必要性:

肯定民主政治可以控制官僚 否定民主政治可以控制官僚

體制 體制

選 擇 基於多數決原則的自由選 選舉並不如預期的發揮監督

舉,候選人和政黨當選後必 的影響力,官僚能自由操縱

須兌現政見,民選首長將會 立法與政治部門,即使在內

界定官僚方向 閣制的國家,執政領導者也

依賴官僚的專業知識與支持

憲法和政治控制 民主政體有許多抗拒官僚閱 由於官僚的專業化日趨複

權的機制。立法、行政及司 雜,使得立法機關已喪失了

法制度都扮演提供官僚政治 大多數的權利,而非民選的

方向的角色 官僚則擁有許多準立法的權

公 民 投 票 控制官僚重要的方法之一, 雖然公民投票有時被用來影

是將公共問題訴諸公民投 響官僚的行為,但效果不

票,以影響官僚行為 佳。在許多政治體系,公民

68
投票並非合法的途徑,雖然

區域性的議題,公民投票一

般有其約束力,但在全國層

次的公民投票,則不具約束

力,甚至公民投票結果可能

被導向官僚的需要

自 我 控 制 培養官僚的專業主義,建立 我們不能將專業主義與政治

核心價值,此種自我控制信 控制混為一談,有時服膺專

條經常比正式政治控制,更 業標準會與民意脫節,自我

能讓官僚表現稱職 意識過重官僚將傷害民主

利 益 團 體 、 媒 體 、 政 在民主國家官僚回應來自利 利益團體、媒體、政黨也不

黨 益團體 是提供對官僚的必要控制,

、媒體、政黨的壓力或監督, 反而有可能形 成「利益團體

發揮 其影響政治的力量 的自由主義」的問題

69
政策執行

考點-政策工具類型與應用方式/模糊衝突分類模型/政策執行力理論/第四

代政策執行論的發展取向與典範建構重點/市場失靈理論引申之五大政策工具

類別與內涵/政策社群和議題網絡的概念內涵與異同/政策順服的意涵與其順

服層次如何影響政策落實與執行/政策執行模式的類型與應用模式/雙重失靈

時可以使用的政策工具/政策失敗的原因/政策鐵三角/政策工具設計行動方

案/政策執行的特性/官僚特徵如何妨礙執行/標的順服與否理由,以及如何提

升順服程度/政策研究的個案模型三階段說明與學理/政策監測各階段說明/

微政治系統政治宏觀政治鐵三角問題網絡政策社群名詞解釋/說明網絡管理的

新舊觀點意涵觀點差異

政策執行

所謂政策執行,是指政策方案經合法化過程後,擬定施行細則,確定專責機關,

配置必要資源,以適當管理方法採取必要對應行動,使方案目標得以實現的一系

列的連續動態過程。

政策與行動具有行動上的連續性,政策制定與執行是交互行動議價的過程,分析

重點在於權力與依賴性、利益、動機與行為間所產生的問題。所以政策執行是針

對政策制定做出回應的過程,可以視作是試誤學習的過程。

政策執行的模式
70
上而下的模式:中央發動,行動者為中央到地方,公部門到私部門。政策的評估

標準在於是否有完成正式目標,兼採政治重要性標準,關心焦點為政策控制系統

如何達成制定者預期的政策結果,適用於管制政策或重分配政策。

下而上的模式:發動者是特定政策領域中的地方執行機構,行動者是地方到中央,

私部門到公部門,以實現計畫為中心,但評估標準較為模糊,關心對象是政策網

絡中的多元行動者,適用於自我管制或分配政策。

模糊衝突分類模型

R Matland 依據衝突程度和政策模糊度的高低,提出四種政策執行類型:

象徵性執行:高衝突高模糊

政策模糊性高且衝突性亦高時稱為象徵性執行,重點在重申對舊目標的認同,或

強調重要的價值原則。高層次衝突能促進政策方向建構,高模糊則會導致政策因

地制宜。在此一模式中,行動者的聯盟力量會大為影響執行結果。

政治的執行:高衝突低模糊

模糊性低而衝突性高的執行類型可稱為政治的執行,在政策設計過程中,目標與

手段明確,但行動者的歧見難以整合,因此產生衝突與爭議。此情境中的任務目

的在獲取對於行動手段的協商共識,最影響執行結果的因素是為權力,權力也是

一種資源。
71
適用例子:稽查違反食品衛生材料的政策,政策與手段明確,但行動者(政府與

廠商)利益衝突,所以是高衝突低模糊的政治性執行。

實驗性執行:低衝突高模糊

政策模糊然衝突性低,其機制特質為不預設特定目標,也不確定政策手段,所以

不同團體皆能各取所需。本執行類型成功的關鍵除資源外,重點在於系絡情境。

適用例子:食品安全自主管理政策雖然衝突低,但執行者模糊度高,有賴環境配

合,進行規劃與訓練後,方能順利。

行政的執行:低衝突低模糊,特徵為內容清楚,參與者穩定,工作程序具有標準

性和透明性,因此執行上不容易被外部影響,有如機器運作班執行,最上層是中

央權威。資訊、資源和獎懲權力自上而下流動,下層行動者順服政策正當性。此

種雙低類型的核心影響因素為資源,資源充足與否影響執行成果。這種執行稱為

行政執行,與傳統官僚形式類似。

適用例子:食安管理政策目標明確,廠商間沒有明確利益衝突,因此可以採用挹

注行政資源,協助設置管理機制的方式加以執行。

政治衝突性:當一個以上的組織認為政策與其利益直接相關,而不同組織間看法

不一致時,則產生政治衝突。
72
政策模糊性:當達成一項政策所需之技術不存在時,便會在政策工具方面產生模

糊性,而模糊程度的高低會對政策執行過程產生重大影響,例如:

監督者監控活動的能力

不同執行觀點對政策具備一致了解的可能性

地方系絡因素顯得重要的可能性

不同執行點相關行動者差別的程度

模糊性應被視為是政策的特徵,不應以道德加以評判。

73
郭謹提出的三代政策執行理論演進

第一代,針對個案研究:上而下,制定者優越,理性模式,制定與執行分離但連

續,秉承上級意志執行,實現長官意圖與目標,屬於傳統的機械性行政。

1. 集權科層

2. 行政政治二分

3. 科學管理原則

相關討論:魏達夫斯基(A. Wildavsky)與普利斯曼(J. L. Pressman)於 1970 年

代針對美國加州奧克蘭市執行聯邦政策之過程進行研究,著重於個案資料之分析,

而被批評過於個案取向而缺乏理論性。

第二代,重視建立理論架構:下而上,不同政策行動者如何影響政策,應給基層

官僚或地方機關自主權,政策能否有效執行取決於行動者間的互動結果。哲學觀

點屬於後實證論,否定價值中立的政策研究,認為應該以既有的意識形態立場來

詮釋政策問題。

史密斯(T. B. Smith)提出最早的「政策執行力模式」
,透過模型推演出影響政策

成敗之四項要素, 即理想化政策之達成、標的團體特性、執行機關特性及環境

因素之影響。

第三代:整合途徑,三代表論述
74
1. 整合「前後」與「後前」兩種途徑。

前後途徑為依序分析政府採用的工具/那些外部因素會影響工具使用

/哪些行動者參與執行/執行的目標團體/預期的成果。

後前途徑為:甚麼決策會對政策問題產生立即影響/預期政策結果/那

些外部條件影響結果/執行者應做甚麼來影響結果/制定者有哪些工

具可影響結果

2. 依據上下與下上途徑提出之模糊衝突模型

3. 整合第一代的演繹與第二代歸納,認為應強調府際關係形成的衝突與合

作影響。

郭謹(M. L. Goggins)等人提出「政府間政策溝通模式」
,主張採用整合的觀點與

權變的觀點對個案進行多 元、多面相之研究。

第四代:deLeon 提出,認為 1970-2000 年有過三代政策研究典範,每十年一代,

2001 年起應開始建立第四代典範,第四代的研究取向包括:

1. 基本觀點-政策制定與執行的密切結合

2. 研究重點-發展能驗證理論與實務如何結合的測量工具

3. 推理途徑-靈活採取歸納及演繹途徑

4. 研究工具-兼採定性與定量,但偏重定性
75
5. 研究偏好-平衡研究成果與失敗的政策案例

6. 研究趨向-重視結果但更重視過程

7. 研究角度-兼顧微觀的上下途徑與宏觀下上執行,但偏重宏觀。

8. 政策參與-強調多元參與民主

9. 政策研究主要參與者-政策社群具興趣者

10. 其他-強調後邏輯實證觀點與方法論,主張審議式民主及理性溝通,社會對

話以達到政策學習目的。

政策執行力

政策執行力研究,係指在規劃政策方案,或是在政策執行中,分析人員對於方案

未來的可能運作狀況或實際運作狀況,進行系統分析研究,了解方案是否能順利

推動、推動中的可能困難,以及如何順利執行等。

執行力就是研究那些變數影響互動結果和政策執行結果,因此往往是透過模式的

建構進行研究。政策執行力可分為以下研究模式:

一、史密斯的執行過程模式

認為政策可被定義為:政府在機構內發展新的過程模式以處理舊有問題,進

而在社會上引發張力,造成執行者和目標對象間產生衝突的系列過程。如果

此種張力能夠妥善處理,就會變成一種制度化運作,必要時才進行回饋修

正。
76
史密斯模式包含四類重要影響因素

1. 理想化的政策-政策的妥當明確與可行

2. 標的團體-政策目標的特性

3. 執行機關-負責執行的單位特性

4. 環境因素-即政經文化因素

史密斯模式的貢獻在於提出標的團體、執行機關與環境因素三者間的循環過

程,但未針對分析人員進行論述,有所缺失。

二、Van Meter 與 Van Horn 的政策執行力模式

米特洪恩模式提出六項變因

1. 標準和目標-政策取得合法定位並執行時應有清晰目標讓人員遵循,所

謂標準,係指政策目標是否具體呈現。舉凡政策目標是否清晰、是否可

能達成、評估指標是否具體可行等。

2. 資源-政策資源包含人力、財務、設備及物材等,資源是否充足會影響

機關組織內的溝通和執行狀況,以及人員的執行士氣。

3. 組織間的溝通與執行活動-機關在政策執行活動時,可利用三種方式促

使部屬執行政策

1. 規範-也就是執行機關的組織氣候與機關人員共同遵循的正式和

非正式行為準則,成員會受團體壓力驅使而順從多數,進而支持政
77
策執行。

2. 獎酬-以正增強刺激鼓舞士氣,誘使執行。

3. 制裁-以負增強促使執行人員確實執行。

4. 機關特性-機關正式或非正式會影響執行意願,特性包括

甲、人員的數目與素質

乙、單位內部決策過程

丙、上級是否支持

丁、機關的活力

戊、機關的溝通開放度

己、執行機關與制定機關和管制機關的正式與非正式關係

5. 政經社會環境

甲、機關可用的經濟資源能否支持順利執行

乙、政策執行如何影響政經社會環境?影響程度?

丙、輿論是否支持

丁、菁英份子是否支持

戊、意見領袖、利益團體、標的人口對政策的態度

6. 執行者意向-政策執行人員信服及認可政策的程度,三面向觀察

甲、人員對政策的認知

乙、人員對政策的反應
78
丙、人員對政策反應的強度

米特洪恩模式缺失在於,變數間的互動關係不明確,單一變數究竟影響或不影響

其他變數的強度和原因亦未敘明。

三、Sabatier 與 Mazmanian 的政策執行模式

沙巴梅茲模式歸納政策執行的自變項如下:

甲、問題的可處置性-也就是問題能否被有效的處理,包含技術或科技,標

的團體的行為與人數,以及標的行為需要改變的幅度。

乙、法規因素-法規是政策執行的正當性來源,也是許多政策的最終形式。

法規因素包括目標清晰、因果正確、財務資源、機關內部整合與執行途

徑、執行者的選擇,以及外圍份子的接近程度。

丙、非法規因素-某些影響因素與政策和法規自身無關,例如社經環境和科

技技術,媒體及公眾的關注程度,利益和壓力團體的態度,權威者的承

諾等等。

因變項則為政策執行過程的各階段,包括機關產出,標的團體的服從,政策

產出的實際影響與被認知的影響,以及法規的修正。

四、愛德華三世的政策執行力模式

1980年出版執行公共政策一書,提出四個交互影響的變數

甲、溝通-有效溝通為政策執行的首要條件,內容與命令傳達越清晰,執行
79
障礙越少,越能獲得預期效果。造成傳達錯誤與溝通不良的原因有二:

i. 命令不清晰

1. 政策過於複雜

2. 命令過於模糊

3. 共識不足造成命令不清晰

4. 對計畫了解不足

5. 行政人員推諉責任

6. 執行者避免違法導致命令含糊

ii. 命令缺乏一致性

缺乏一致性的原因大致同上,再加上利益團體施壓。

乙、資源-包含人員、資訊、設備與權威。

丙、執行者意向-因為執行者具有裁量權,所以執行者對政策的意向也會影

響政策執行的成效。此外,機關本位主義、執行人對政策的選擇性理解

或執行,也會造成政策推動無效。

解決方案-雇用支持者,或透過正負增強手段處置。

丁、機關結構

結構及運作上有兩項特性會影響執行成敗

i. 標準作業程序

1. 節省時間以處理事務
80
2. 以規則取代資源分配協調而產生的弊端

3. 公平服務

4. 但有僵化或目標錯置的可能性

ii. 執行權責的分散化

事權不專會產生以下影響

1. 政策協調困難

2. 政策資源浪費

三世提出的溝通、資源、執行者意向、機關結構等變數,是一般政策執行最

關鍵的成敗變數。可惜之處在未討論標的人口及環境因素。

林鍾沂認為,三世忽略了理念意識和專有術語對於溝通的扭曲、忽略了行政

人員在解釋法規和操縱程序上的優勢地位、忽略行政人格的物化和歧視,也

忽略了利益團體和民意機構與行政機關間的鐵三角關係。

五、Elmore 的執行組織模式

創設四種組織模式分析

甲、系統管理模式-組織為價值極大化團體,執行是有次序目標的活動

乙、官僚過程模式-強調組織行為自主權與慣例化,認為執行是成員不斷管

制自主權與改變慣例的過程。

丙、組織發展模式-組織是發展自我滿足心理社會需求的單位,執行是執行

81
者要求參與制定以滿足個人需要的過程。

丁、衝突議價模式-認為組織是相互衝突的場域,執行是衝突互相妥協的過

程。

六、Goggin 等人的府際政策執行模式

關注焦點為聯邦和州政府之行政立法人員和利益團體群在動機與興趣方面

的差異,以此類變項預測及解釋政策執行行為及其影響。

Goggin 提出的府際政策執行模式為第三代政策執行嚴法典範,認為要多元

研究,不偏廢質化或量化,從事比較性縱貫性與系統性分析。

七、Sabatier 與 Smith 的政策倡導聯盟架構

認為政策執行過程本身就是改變政策內涵的政策取向學習過程,主張透過政

策次級體系來掌握長期政策變遷過程,次級體系除了鐵三角外,還包過公私

部門的各類行動者。

所謂倡導聯盟,係指特定政策領域內,一群來自不同領域行動者因共同信仰

系統所組成的集合體(反國光石化聯盟),基於共同理念而在一定時間內為

持高度一致的行動來追求改變決策預算和人員配置。

外在穩定變因:問題的基本性質/資源分配/社會文化/憲政

外在變化變因:社經條件與科學技術/系統治理聯盟/次級政策互動影響

82
信仰體系-高層深層的核心信念/中層的政策核心信念/底層的次級信念

倡導聯盟分析的特點

凸顯政策次級系統的重要性-使各行動者在政策介入過程中取得合法地位

以核心信念維持動態性聯盟關係

具有政策學習的優點

影響政策執行的重要因素

1. 政策問題的特質-問題的相依動態主觀交互

甲、標的人口的分化性

乙、標的人口的數量

丙、標的人口行為需要改變的程度

2. 政策本身的條件

甲、規劃的合理度

乙、合法化的周延程度

i. 行政體系決定

ii. 民意機關審議決定

丙、執行者對政策目標的共識程度

丁、執行機關的特性-影響政策執行的最重要因素

i. 資源配置情形

83
ii. 人員執行意願

iii. 機關的組織規範

戊、組織間的溝通與執行

i. 強制懲罰強化

ii. 物質報酬強化

iii. 規範性權力強化

己、監督政策執行

i. 行政立法司法輿論監督

ii. 行政裁量監督

3. 政策本身以外的條件

甲、標的人口順福程度

乙、政經社文等環境因素

i. 政治-政黨傳媒利益團體即一邊民眾

ii. 經濟社會變化會影響上述行動者的態度變化

iii. 立法與主管機關的支持與否會影響執行效果

iv. 政治文化社會文化行政文化均會影響執行人和標的人口的順服度

執行不利的因素

1. 錯誤的政策理論

2. 多餘的行政層級
84
3. 缺乏交互主觀對話

4. 行政裁量權過大,有政策無法律

5. 人民不順服法律-一例一修/酒駕

6. 政策執行的課責方式,造成執行者與決策者目標歧異

7. 過度使用管理技術-設計計畫預算制度的失敗

執行成功的要件

1. 環境不會妨礙組織執行政策

2. 充分整合與運用資源

3. 政策具有有效理論支持

4. 執行機構單一化

5. 所有執行人員對於政策目標具有清晰的共識,並且清楚各自權責範圍,並經

過充分的協調溝通

6. 標的人口完全順從決策與執行者權威。

85
甚麼是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係指政策設計與執行間的連鎖,方案必須透過有效的工具才能確實執行,

以達成設計時的理想狀態。設計政策工具是系統性思考的作為,也是有目的性的

行動,事前應該經過精密思考與精確設計。

政策工具能否推動,關鍵因素在於政策標的團體的意見、觀點及態度,為了充分

吸納標的團體並迎娶支持,標的團體的政策參與成為政曾工具成功的必然條件。

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在於:

1. 透過政策工具研究彌補理論與實務的差距

2. 透過工具理論研究提高執行效率

3. 透過運用政策工具改善福利國家政策失敗的現象

學者指出,政策工具是公共政策的基礎,沒有工具就沒法形成公共政策,機關應

根據不同的問題性質設計不同的工具,以實現不同的政策目標。

政策工具的觀點

因果論-探討問題與解決方案間因果關係的過程

目的論-政策工具為有目的之行動藍圖,工具是目的導向,但與方案的定義重

疊。

86
機制論-胡德認為政府是運用不同的行政工具組合方式,在不同場合追求政策目

標實現的過程,行政工具就是將政策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的機制和作用。提出N

ATO四工具:

1. 節點(node)-網絡或資訊交互運作的中心

2. 權威-官方的命令要求禁止等

3. 財政-處罰或不住

4. 組織-將擁有各種技巧的人加以組合的方法

胡德的機制論較能掌握工具的內涵,將政策工具作為政府活動加以觀察,關心的

是政府如何執行政策工具,如何產生效果。

政策工具的類型

依照國家機關涉入的程度分類:

1. 自願性工具-機關機入不介入工具運作,完全由民間自願採取的工具類型,

包括家庭與社區組織,自願性組織、市場。

2. 混合性工具-介入程度不一,有的涉入較深,淡江最後決定權保留給標的團

體,有的幾乎不涉入,例如:

甲、提供資訊與告誡,但民眾決定是否接受,如抽菸警示

乙、補助,如電動汽機車

3. 強制性工具-機關採取上而下的強制性或單方面統治途徑,包括:
87
甲、管制-金融管制或環保類社會管制

乙、公營企業

丙、直接提供公共財-國防/外交/警政/教育/消防/交通運輸

史耐德英格蘭分類

權威性工具

誘因性工具

能力建立工具-藉由培力使其擁有決策或從事活動的能力

象徵性工具-獎勵標章或負面形象連結

學習性工具

目前受歡迎的是能力建立工具

WV針對市場政府雙失靈提出的政策工具分類

1. 市場自由化、便利化與模擬化

甲、自由化-解除管制、除罪化、民營化

乙、便利化-或稱促進化,意指政府創設財產權,使得特定權利可以透過交

易方式達成效益最大化

丙、市場模擬化-當競爭機制無法效率最大化,則透過政府模擬市場,提供

財貨競拍,以簽訂契約的方式來控制財貨或服務品質。如頻譜競拍。

2. 補貼與租稅改變誘因
88
3. 設定規則

甲、法律架構-對違反市場公平者予以處分

乙、管制規章-物價/產量/直接提供市場資訊等

4. 經由非市場機制提供財貨-政府直接供給或簽約外包

5. 提供保險或保障

甲、保險-強制社會保險

乙、保障-

i. 物資安全存量

ii. 過渡期補助,例如拆遷補償。

iii. 現金補助-生育補助

歐黑爾的政策工具

直接介入的支出工具-興建公設施(去做),服務外包(去買)

間接介入的支出工具-使用者付費(課稅)、節能補貼

直接介入的非支出工具-禁止使用保麗龍(禁止)、強制行為

間接介入的非支出工具-告知與呼籲

政策工具的評比標準

1. 相關性-工具與政策目標間的相關性

2. 扭曲性-工具會否倒置社會或經濟過程的扭曲
89
3. 整合性-工具有沒有內在一致的原則

4. 便利性-工具能否有效配合環境和政策目標

5. 彈性化-工具是有具有隨時變動與修正的能力

6. 嘗試化-是否與風俗或習慣相合

7. 效率性-與操作工具相關的成本為何

政策工具錯誤的原因

1. 問題錯誤

2. 未針對問題選用工具

3. 未考慮需求而進行決策

政策工具選擇途徑

經濟途徑-福利經濟學,請相使用強制性或混合性工具,國家應為了大眾福利積

極干預市場,以專業技術標準考慮工具效果。

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強制和混合性工具只能用於公共財,機關應以自

願性工具以健全市場機制,認為破壞市場無法得到最佳解。

以上兩途徑目標都是產生最佳的經濟效益為原則。

政治途徑-胡德認為選擇政工具是信任與政治事務的問題,選擇工聚會受限於資

源/政治壓力/法律/歷史教訓等四限制,而且當代政府比較偏向使

用非強制或消極性工具。
90
林德提出四個影響選擇的因素

1. 工具本身的特性

2. 政策風格與政治文化

3. 組織內部文化

4. 問題的情境係落

整合途徑-將政策工具的選擇歸納為四象限

1. 高國家能力高複雜政策體系-通常使用市場工具

2. 高國家能力低複雜政策體系-通常採取管制工具

3. 低國家能力高複雜政策體系-採取自願工具

4. 低國家能力低複雜政策體系-順應情勢的混合工具

政策網絡

所謂政策網絡,係指彼此互賴的行動者間,因彼此的社會關係連結,進而形成之

政策問題或政策計畫,因此,政策網絡具有下列特性:

1. 互賴為網絡存在的先決條件

2. 必然存在多元行動者與目標

3. 必然包括長期或短期的持久性

91
地下政府論

任何政策領域中,基於共同利益組合的個人,會利用力行決策機會影響政策。參

與者包括議員與幕僚,官員,政策領域中的團體代表。參與者互賴奧援而控制政

府機關

政策網絡鐵三角理論

因利益團體勢力龐大,所以可以聯合國會,透過議員掌控政府,成為排他性的封

閉團體,如軍工複合體。

議題網絡理論

多數議題的三角網絡開放而非封閉,與多元主義立場接近。屬於不穩定且低度整

合的網絡,成員多,流動率高,因此無法形成堅強的網絡系統。

議題網絡與政策社群異同

1. 前者規模龐大,成員歧異性高;後者成員有限,具有高度排他性

2. 前者互動不穩定,價值共識低;後者價值共享互動穩定

3. 前者的行動者擁有互異的資源,難以在集體行動上對資源使用法加以規範;

後者經常性地資源交換,領袖有能力對交換過程進行規範。

4. 前者成員間的權力不對等;後者成員間的權力相對平等。

社會網絡分析政策網絡的缺失

92
1. 社會網絡以計量方式描繪明顯的政策網絡,忽略隱形多元權力架構

2. 社會網絡分析企圖將政策網絡具象化,忽略多元行動者間互賴關係的抽象性

3. 社會網絡分析以問句和訪談資料作為分析資料,但無從得知效度與信度,因

此分析結果也無法確認是否反映運作現實。

4. 社會網絡是靜態分析,只能分析特定時點,無法完整呈現動態政策網絡

官僚的對抗行為

1. 格里斯漢法則,意指定型計畫活動必然支配非定型的計畫活動,基層傾向優

先對容易處理的,定型化的計畫給予優先權,以犧牲繁複的非定型化的與花

時間的計畫。同樣的,基層會對要求迅速決定的顧客要求個案給予較高優先,

但是涉及預防的,擴大範圍或追蹤活動必然遭受拒絕。

2. 抹奶油策略,意指基層官員會選擇自己認為最可能成功的個案處理,但這些

個案不一定是最需要服務的個案。包括:將顧客歸類例行化,支配畫,轉介

處理,或是將顧客的認知與計畫目標降級。

標的人口的政策順服與不順服

標的人口,係指政策計畫方案直接實施或受影響的對象,標的人口會在規劃階段

促使政府機關接受其認定的問題及方案;如果方案不符合期待,則會在執行階段

阻礙方案實施。

93
因此執行人員要了解標的人口特質,組織與主張,紹季可行的方案,採取適當的

執行方法技術,回應標的要求進行修正,增進標的順幅度,以利執行。

政策順服

所謂順服,意指受命者的行為和態度與擁有權力的命令互相一致;政策順服,就

是指與政策執行相關的執行者,標的人口,以及執行機關等,願意正面接受並配

合推動政策以達到政策目標。

順服的層次-也就是順服或不順服

順服的原因

1. 政治社會化-從家庭學校社會學習到對政治符號、制度、法令及對執法人員

的了解與尊重。所以政策規劃與執行,應透過教育宣導,對標的人口說明制

定原因背景,爭取支持,有助於政策執行。

2. 政策合法化-通常來說,標的人口對於依據正當法律程序制定的政策具有較

高的順服度,合法化也包含政策在審議階段是否經過充分溝通辯論在內。

3. 成本利益-標的人口會比較舜服與否的本益比,如順服的收益高,則選擇順

服。

4. 理性考量-標的人口因理性思考,決定順服。

5. 基於私利考量-如果政策有賦予個人或團體直接實質利益,也就是目標與私

人利益一致,標的會更願意順服。
94
6. 避免受罰

7. 情勢變遷-標的人口可能會因為整體環境的改變,從不順服變為順服

不順服的原因

1. 政策內容與流行價值觀衝突

2. 受同儕或同輩團體價值觀影響

3. 受大眾傳媒影響

4. 貪圖方便-雖然不想違背政策,但貪圖一時方便而違反規定抗拒執行

5. 個人選擇性認知-某些政策在某些人感覺中不具約束力

6. 政策內涵混淆不清

提高順服的策略

1. 制定階段

甲、蒐集標的人口的看法想法與意見

乙、建立充分溝通的管道

丙、強化公眾關係室,廣泛了解標的意見做為決策參考

丁、運用媒體塑造有利民意

戊、加強機關間的溝通協調與合作

己、分析家與決策者要運用專業知識經驗去對民意作蒐集與綜合研判,以為

決策參考。

95
庚、利用社會化方法影響人民與社團意見,爭取標的人口支持

辛、吸納策略,將可能的反對意見領袖納入規畫階段

2. 政策執行階段

甲、教育與說服

乙、宣導策略

丙、展現貫徹的決心與信心

丁、採取積極激勵

戊、採取消極懲罰

己、加強溝通

政策監測

政策方案實施後必須加以監測以追蹤和管考執行狀況,政策監測是指公共政策因

果關係資訊的政策分析過程,讓分析人員描述計畫實施的況狀與結果間的關係,

政策監測就是描述及解釋公共政策執行情形況的代名詞。

監測涵蓋政策行動與政策結果,分別定義如下:

政策行動:包括政策投入與政策過程

政策投入-用來產生各種影響與產出的資源,例如時間經費人力設備等

政策過程-指將政策投入轉換成產出與影響之過程中,涉及的行政組織與政治的

活動態度。
96
政策結果:包括產出與影響

產出-標的人口接受到的貨品或資源或服務

影響-政策產出所導致的行為上或態度上的實際狀況改變

監測功能

1. 順服-獲知在執行過程中,相關官員及承辦機關人員,標的人口,是否遵守

由立法機關或管制機關訂定的標準程序及規定。

2. 審計-又譯為查核,獲知政策提供的資源服務,是否真正為被服務者使用。

3. 會計-又譯為說明,獲知某一時間內是否因為某些政策或計畫執行,而在政

經社文上產生改變,改變程度如何。

4. 解釋-解釋為什麼某一公共問題的不同方案在執行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當探討公共政策的政治層次時,學者常有微觀政治(micro politics)
、次級系統政

治(subsystem politics)和宏觀 政治(macro politics)之分。又當討論次級系統

政治時又有所謂鐵三角(iron triangles)
、議題網絡(issue network) 與政策社群

(community)之異。試就以上六個重要概念加以析論之。

答:正如鄧恩(W. Dunn)所言,公共政策乃是由層級性的公共作為與行動所構

成;而帕爾(Pal)也說,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威當局所進行的政治活動。故公共

政策之政治層次自屬政策研究範圍。
97
以下將針對公共政策之政治層次及 其內涵之討論如下:

公共政策之政治層次

宏觀政治(macro politics)-宏觀層次下,政策於時間上乃是政府對於長期目標

與社會未來發展之預測與計畫;於空間上其涉及國家 政治、經濟與社會體系之

資源分配與體制運行,故政策乃是政府有關當局對於國家社會各層面的宏觀調

配。

次級系統政治(subsystem politics)-政策之規劃、協調與執行,不僅涉及公部

門各機關單位之事責,亦有賴私部門、社會團體與公民的參與及配 合。而這過

程間涉及各個次級系統之運作,無論在政策問題建構、規劃、合法化、執行及評

估上皆有其影響力。

微觀政治(micro politics)-微觀層次指涉政策過程中各類型利害關係人之行動

與其影響,包括政策制定者(policy makers)
、政策受益者 (beneficiaries)及政

策犧牲者(victims)等三類型團體或個人對於政策議程、合法化與執行上之行動。

次級系統政治之概念

鐵三角(iron triangles)-由羅威(Lowi)所提出的概念,透過對於美國公部門

決策機制之個案研究,主張公共政策的制定為行政機關、 國會委員會與利益團

體所把持,成為緊密相連、共生的鐵三角次級系統。

98
議題網絡(issue network)-依據羅茲(Rhodes)與馬許(Marsh)對於政策網

絡次級系統之界定,議題網絡的特點是參與的成員很多彼此競爭,而且利益不一;

成員的互動與溝通起伏不定;沒有共識,衡突時起;諮商而非交易;參與成員權

力不均衡,許多參與者的資源與溝通管道有限。

政策社群(community) 依據羅茲(Rhodes)與馬許(Marsh)的界定,政策社

群指涉少數有限的參與者,有意識的排除某些團體的 參與,是一種具有高度穩

定與限制性成員的網絡,垂直的相互依賴奠基於共同傳遞服務的責任基礎上,並

且與其他的網絡(民眾、國會)隔離,這種網絡具有高度垂直依賴性與有限的平

行意見,它們是高度整合的。 政策社群主要奠基在政府的功能利益上。

99
政策評估

考點-何謂政策評估/過程評估與結果評估的意涵及應用方式/可評估性評估

的意涵與程序/政策評估各階段的內涵與特點/影響評估的意涵?影響評估如

何協助決策者從事決策?/回應性評估理論與實例/多屬性效用模型/如何設

計評估指標/政策評估標準(舉出常見的三種類型)/妨礙評估的有效完成的原

因/政策指標的定義、價值/政策指標與社會指標的異同/政策變遷的意涵與原

因原則

政策評估

所謂政策評估,意指評估人員利用科學方法技術,有系統地蒐集政策相關資訊,

評估政策方案內容,規劃與執行過程及執行結果的一系列活動。評估的目的在提

供選擇、修正、或終止政策方案所需要的資訊。

從上可知,評估並非侷限於事後評估,而是執行前或執行中都可以進行的工作。

政策評估包括以下要素:

1. 評估對象為足以影響社會發展的政策與計畫,通常針對目標實現程度與衝擊

影響程度進行。

2. 評估必須同時採用量化與質化方法進行。

3. 評估者分為內部與外部評估者

100
甲、內部:政府部門的官方評估,組織健全但獨立性存疑,易受官僚與政治

干預。

乙、外部:民間智庫、非營利組織、壓力團體及傳播媒體等,優點在於獨立

客觀,方法嚴謹,不受政治干擾;但缺點在於易受財務資助個人意識形

態影響,左右評估方向。

政策評估的內容包括產出與結果

政策產出:政策完成後,標的團體實際接受到的財貨勞務或資源,例如興建里程

數或逮捕人數,這些能從數字上看見的成效,稱之為政策績效。但績效無法看出

對實際狀況的影響,因此要進行政策結果評估。

政策結果:意指產出對於標的團體所引起之行為或態度上的改變,以及對社會引

起的正面或負面影響,或是政策所引起的新問題。這些結果可能形成政策影響,

政策衝擊或政策回饋,所以結果比產出更具有實際意義,也造成評估上的困難。

評估的目的有二:

1. 消極目的,也就是動機不純正的目的-拖延決定的作成、推卸責任、以結果

作為公關材料、迎合補助者、以評估掩飾政策失敗

2. 積極目的-作為方案比較根據、程序改善參考、調整策略技術參考、資源分

配參考、作為接受或拒絕政策理論的基礎。

101
評估與分析的差異在於,評估具有以下四點

1. 價值中心

2. 價值與事實互依性

3. 政策評估主張是政策或方案行動後,針對該行動的回溯性評估,而非未來結

果取向(規劃評估為例外)

4. 具有內在與外在的價值雙重性-內在是政策的價值目標,外在是政策的間接

目標,也就是政策的外溢效果。

政策評估演進階段

1. 第一代為實驗室評估-重點為實驗室中的效率評估,強調的是對效率的恆亮。

但過分強調評估測量的重要,導致了測量無效率。而且實驗室環境也不符合

真實社會環境,因此不符合需求。

此外,被實驗者得知自身為實驗對象時,會影響實驗結果(霍桑實驗)

2. 第二代為田野實驗-重點為現實生活中的調查行為,研究要點是個人人格與

態度,例如以田調方式研判社會對少數民族的態度,以及住宅計畫對居民士

氣的影響。特色是實用取向,認為研究評估報告要能具體提供改善建議,避

免使用者與研究者間的互信不足。但田野方法面對太多難以控制的變項,難

以確定改變是因為何種因素,因此外在效度提升,內在效度卻偏低。

102
外在效度:意指研究所得的結果或研究發現可以類推適用的程度

內在效度:研究所得結果或發可以確實歸因至實驗本身的程度

實例:寇樂門報告對青少年價值觀和心態的發現

3. 第三代為社會實驗,1963~1975 年間使用,焦點在評估社會行動計劃能否有

效解決社會問題,將實驗研究法用於一班社會情境中。特色是批判取向,針

對政策推行的價值成敗,透過一套有效論證來作周延而審慎的判斷分析,期

待國家能推行合適政策進而實現預期目標,將政策評估推進到判斷時代。

主要特色為著重判斷,彌補第二代偏重描述的缺失,強調判斷者即評估者,

政策評估就是社會實驗。但因為實驗情境不可能真正達到實驗室般精準,所

以結果只能參考。

限制-實驗變項難以控制,效果受研究者影響,資料保密問題,研究倫理問

題,政治因素難以排除。

4. 第四代-建設性的回應評估

建設性回應評估的重點在於,評估者應該扮演問題建構的角色,透過與利害

關係人的主觀交互論證與批判,建構出利害關係人對問題的共識(審議式)。

特色在於多元性回應性,重視多元風貌回應性評估,修正過往僅重視線性因

果關係的情況,強調利害關係人內心感受。主要活動如下:
103
甲、確定應在評估內的所有利害關係者

乙、針對每個利害關係團體,尋求對於評估項目的構想及相關訴求(claim)

考量(concern)、爭點(issue)

丙、藉由系絡與方法論,使得爭議形成得以被了解批判和說明的共識、考量

與爭議。

丁、盡可能史最多的構想訴求和考量形成共識

戊、針對共識尚未形成的項目擬定協商議程

己、蒐集與提供議程所需資訊

庚、成立所有利害相關人士的參與平台

辛、發展每個厲害團體得以溝通的報告(盡可能有多種報告),以利政策構

想和相關訴求考量爭議能進一步獲得共識。

壬、處理不斷評估處理後仍未被解決的爭議項目。

近期政策評估受到後行為主義影響,由價值倫理面出發,質疑重視效能效率

的目的,強調正當性民主性公平性與社群性,強調利害關係人的訴求與考量

及爭議點的回應性觀點表達。

古巴與林肯提出的建設性回應評估步驟如下

甲、訂定評估契約

乙、組織評估團隊
104
丙、確認利害關係人

丁、發展關係人團體辯論結構

戊、提供資訊

己、整理已達成共識的訴求考量與爭議

庚、將無共識部分列為優先議題

辛、蒐集優先議題的相關資料

壬、準備議程與進行談辦

癸、完成報告(反饋循環至第一點)

總結:前三代陷於工具理性迷思,淪為管理工具,只重視實證數據,而非政策利

害關係人的真實感受,實驗評估希望建立應然的政策公式,忽略了不同社會文化

背景下,人們可能具有不同選擇的事實可能。

因此第四代評估首重關係人感受,了解心境,界定利害關係人主張與關切議題,

營造質化評估系絡,建立良好互動,凝聚共識並持續協商,取得人性化評估結果。

依照政策運作階段分類,則政策評估可分為以下三類,各自在不同的政策階段發

揮不同功能。

1. 預評估

105
意指對於政策方案在規劃階段時進行可行性評估,優缺點評估,優先順序評

估。如果在此階段便能了解方案的預期影響及預期效益,便可在執行前進行

適當修正,使資源作出最適當的分配。或是在方案執行一段時間後,進行探

測性評估,做為未來全面評估的基礎。

i. 規劃評估

機關或人員為了解決特定事項或滿足特定需求,在規畫解決政策方案時

對各可能方案的可行性、成本、利益與影響等進行評估。規劃評估的目

的在減少政策目標和實況的差距,希望在執行前修正方案內容與資源,

以利期望目標之達成。

ii. 可評估性評估

政策執行一定期間後,對其執行現況與初步結果進行評估,探究執行狀

況是否符合原先預期。可評估性評估除作為修正參考外,亦涉及一個政

策可否被評估,是否該被評估,是否值得評估,以及評估後是否具有參

考價值等面向。

可被評估的政策必須具有界定清晰的計畫與目標,以其明確的假定(及

行動與結果間的邏輯關係)

106
可評估性評估是最常被運用的預評估方法,學者認為過去評估都太偏重

過程取向管理,著重於投入與過程目標評估,方法論強調嚴謹而無彈性。

Wholey 認為,評估不應僵化,應朝向結果導向管理。

可評估性評估是去決定某項計畫是否產生結果,是否已經準備備有結果

地管理?為了產生結果導向管理,是否需要改變計畫的評鑑方式?

可評估性評估包括兩步驟:

1. 計畫分析階段-從評估技術的設計面進行考量,確定該計畫是否需

要評估。程序如下:

甲、準備計畫文件,包括計畫目標行動與其間因果

乙、蒐集利害關係人對該計畫的認知

丙、盡可能蒐集與計畫有關的系統性資料

丁、發展可評估性計畫模式

2. 可行性評估-從決策面考量計畫是否需要進行全面性或大規模分析。

程序如下:

甲、認定計畫評估者

乙、獲得共識進行政策評估程序

iii. 修正方案評估

107
為增加執行中政策方案的效率效能,而對政策方案進行修正的方案,稱

為修正方案。評估修正方案是否有明顯效果,方案價值如何,是否有修

正必要等等的過程,就是修正方案評估。

2. 過程評估

過程評估,意指對於政策問題認定的整個過程,或是對於政策方案的規畫過

程,以及政策方案的執行過程進行評估。

政策問題認定過程評估,目的在於確認是否有真正找出問題癥結,正確界定

問題,避免以正確的方法解決錯誤的問題。

方案規劃過程的評估,目的在於確認相關單位及人員是否全員參與規劃,主

要因素是否均已納入規劃,相關資料是否奇緣,決策方式是否妥當等問題。

執行過程評估,目的在了解執行機關,人員,經費,程序,方法技術等是否

妥當,配合情況是否合適等問題。過程評估中,通常透過對當事人進行滿意

度調查以了解前述問題是否發生。

3. 結果評估

結果評估係指對於方案執行結果進行評估,所謂結果包含政策產出對標的團

體產生的行為或態度上之改變,以及對於社會狀況所引起的正面或負面影

響。

108
結果評估包含產出評估及影響評估,分述如下:

產出評估-涉及機關對標的人口執行的服務次數,補助金額,物品產量,也

就是數字化的績效。

影響評估-意指當政策執行後,對於政策標的產生何種有形或無形,預期或

非預期的影響,例如聲望、安全感、生活水準等。進一步言之,影響評估就

是研究特定政策方案如何改變政策標的往預期結果方向移動的評估方式,包

括對目標的操作性界定,政策標準的確認,達成目標的程度恆亮等等。

一般而言,影響評估比產出評估重要,因為影響評估缺乏對政策標的質化分

析。

決策理論評估-修正虛擬評估與形成(正式)評估缺失,將結果資訊與多元利害

關係人加以連結,以利害關係人目標目的為評估準則,包含以下兩種方法:

1. 可評估性評估

1. 計畫分析階段-從評估技術的設計面進行考量,確定該計畫是否需

要評估。程序如下:

甲、準備計畫文件,包括計畫目標行動與其間因果

乙、蒐集利害關係人對該計畫的認知

丙、盡可能蒐集與計畫有關的系統性資料

109
丁、發展可評估性計畫模式

2. 可行性評估-從決策面考量計畫是否需要進行全面性或大規模分析。

程序如下:

甲、認定計畫評估者

乙、獲得共識進行政策評估程序

2. 多元屬性效用分析

多元模型建構過程,先找出各項方案準則,再依照個準則給予各方案效用分

數,判斷各準則的加權,將加權標準化,乘上效用分數,算出各方案得分,作為

決策者探討多元利關係人對政策結果價值的主觀判斷,揭露環境中既存的多元衝

突目標。

步驟:

定義方案準則

根據準則評估方案,給予每個方案效用分數,效用分數表示個人滿意程度

指定每項準則的相對權數並將權數標準化(設效用分數為 1-10,共有八項準則,

A準則比重為 8/40,B 準則為 7/40…..則標準化權數為 A 效用分*8/40,若A效用

分為 5,則標準化後為 1,依此類推)

配合權數加總所有方案效用

執行敏感度分析及作成建議

110
多元屬性效用彌補以下缺失:

解決評估資訊未被使用的問題-許多評估結果資訊未被使用,或無法適用之原因,

在於結果未能回應利害關係人的目標與目的。決策理論針對目標進行評估,所以

評估結果被採納和應用的可能性高。

解決目標模糊問題-決策理論利用不同的評估標準,減少目標模糊性。

解決衝突的目的-多元團體擁有不同且競爭的目的,因此政策方案評估不能只以

單方面進行,決策理論可以輔助進行多元衡量。

多屬性效用模型的優點

1 可以在多方案多準則的狀況下提供評估方法,也就是將方案與準則列出,分

別給予屬性效用分數與準則權數,再橫向加總方案分數以為參考。

2 若方案或準則有所修改,可以利用先前的判斷資料作為修正參考

3 結合客觀資料與主觀判斷,客觀是方案與準則定義,主觀是給予的效用分數

與權數,結合兩者就是結合主客觀判斷。

政策評估標準的設立原則

1 清晰

2 內在一致

111
3 廣博性-適用於政策執行後所生影響的不同程度

4 有效性-也就是效度概念

5 可靠性-考慮在同樣情境因素下進行重複評估,仍能得到近似結果

6 合時性-指標所需要的資料能否在評估時作為有效資料加以參考

7 客觀性-評估標準要避免個人價值立場的介入

8 操作性-具體且可量化,使執行者和評估者皆能遵循

9 獨特性-應針對特定政策方案的特性擬定若干特殊指標

10 功能性-評估標準應考量該標準會對執行人員產生何種正向或負向影響,且

要避免刺激執行人員出現目標錯置現象。

政策評估的標準

Dunn 與 Poister 分為六項標準

1 適當性-目標價值與社會是否適合,目標的假定是否穩當。例如推動環保,

但價值目標與社會不適合,仍不成功。

2 效能性-某政策達成預計結果或影響的程度,也就是實際達成者與預計達成

之預計水準的比較,藉以了解政策是否產生預期的結果性與影響性。效能評

估應將目標取向以外的次級影響因素一併納入檢討,確認是否對目標產生影

響。

112
3 效率性-成本與產出間的關係,以每單位成本產生價值最大化,或每單位產

品所需成本最小化為評估基礎,重點在以較佳的方法執行政策。例如以記者

會取代廣告宣傳。

效率可分為技藝效率與經濟效率

3.1 技藝效率-以最少努力或成本完成活動或產品

3.2 經濟效率-整體成本與利益關係,包含間接成本的所有影響,也就是

著重資源分配與使用,促成滿足最大化。

4 充分性-政策目標達成後有沒有完全消除問題

5 公正性-政策執行有沒有使得與政策有關的資源利益與成本公平分配

5.1 使個人福利最大化

5.2 保障最低限度福利

5.3 淨福利最大化,增加整體利益,將增加值用於政策中的損失者

5.4 再分配福利的最大化-使社會特定團體能接收到的再分配福利最大化

6 回應性-政策執行結果後標的團體的滿足程度

重要性排列-適當/回應/公平/經濟效率/效能/技藝效率/充分;前四者難

以量化,後三者較易量化。

政策評估中,社會指標與政策指標的意涵與差異

113
所謂社會指標,係指以量化統計來反映社會發展狀況與趨勢,往往是一種時間數

列資料,用以進行長時期的比較分析,台灣常用的有人口家庭健康教育研究與就

業 5 大類 34 種指標。

使用社會指標的優點在於可以為政策結果監測發展出合適的指標,藉此彌補資訊

不完整的缺憾;並可以提供政策對標的團體造成之影響的資訊,藉此進行政策修

正。

然缺點在於,選擇社會指標的過程反映了分析者的價值及個人意見,難以中立客

觀;指標無法提供制定者直接幫助,因為指標無法針對特定問題做出回答;指標

只能呈現客觀狀態,無法反映標的主觀感受;此外,社會指標也無法說明與測量

政策輸入到產出間的轉換過程。

所謂政策指標,則是利用公部門統計來協助政策利害關係人制定恰當政策,理應

反映利害關係人的經濟利益、主觀福祉,以及分配公平性。

主要差異

1 社會指標在反應整體變遷,政策指標則直接與政策相關。例如女性勞參率是

社會指標,但理解兩性平權政策成果還要加入薪資與人事結構。

2 社會指標強調統計數字是客觀且科學的,政策指標則需要強調規範性價值。

例如衡量治安改善不能只強調破案率,更要注意發生率。

114
3 社會指標不是目標取向,也不是政策目標取向;政策指標與社會指標剛好相

反,關係到施政的優先順序。

綜合來看,政策指標在評估過程中,比社會指標更能反映政策施行後帶來的改變。

所以分析人員應針對特定政策領域,邀請專家與利害關係人共同訂定政策指標,

進行更有公信力的政策評估。

政策變遷

所謂政治變遷,意指一項或多項當前政策遭到取代,或許是舊政策的取代或新政

策的採納。政策變遷分為四種類型:

1 政策創新-系統針對新環境形成的新問題制定了新政策取代舊政策計畫

2 政策維持-現行政策計劃或機關繼續以原有方式持續運行

3 政策終結-政策計劃或機關的撤銷,且未有新政策計劃或機關取代之。

4 政策賡續-先前的政策計劃或機關遭到取代,但取代者解決的仍是同樣問題,

服務的也是相同對象。

4.1 線性賡續-取消現政策,用新政策成就相同目的。

4.2 政策合併-將過去的政策吸納入新政策中

4.3 政策分化-一種將現政策或機關分成兩項以上的政策或機關的情形,

如美國原能會分為核管會與能源研究發展處。

115
政策變遷的原因

1 政策發生變遷的原因在於,政府逐漸擴大某項政策領域的活動範疇及治理功

能,而新範疇多少是舊範疇的擴大化,包含了舊有領域。

2 當前政策因效用不彰或有負面影響而需要改變以回應期待。

3 為避免政策終結引發不安反彈,所以避免制定新政策。

4 因為財政承諾而避免制定新政策。

政策變遷的原則

1 時效性-不應隨便延長政策

2 替代性-如果問題仍在,一定要尋找有效的替代方案,不能只是單純終結

3 本益比

4 脈動性-必須斟酌政策利害關係人意見,使政策具備回應性,強化正當性。

審議式民主可以做為政策工具。

5 開放性-政策形成要開放透明

6 可理解性-面臨威脅或機會時,建構問題類別,運用資訊佐證及建構解決方

向,周詳分析以釐清問題本質,評估優缺利弊及非預期後果後挑選可能的方

案,鞏固內部一致,強化社會投入。

政策評估不易進行的原因

116
1. 政策目標未加以釐清

2. 政策成功標準不明

3. 政策彼此互相影響干擾

4. 資訊資料缺乏

5. 評估方法不足或錯誤

6. 政治干預評估

7. 評估所需成本過高

117
政策制定與決策

考點-政策行銷的程序/政策與多數民意不一致的原因/BOT與設定地上權

的差異/資通科技對蒐集意見帶來的挑戰/鐵三角的組成/鐵三角互動關係/

何種類型的政策適用鐵三角理論/政策行銷的功能,核心要點(6P)、特點、

成功要件/公投的意義,公投的類型,公投的優缺點/成本利益分析法的意義,

程序,應用限制/公共選擇理論在不同民主制度下的應用結果差異,理論內涵和

應用於公共政策上的分析方式/何謂鄰避

解釋名詞:

Push polling 誘導式民調

Externality 外部性

Vote by Feet 用腳投票

Incrementalism 漸進主義

漸進主義(英語:Incrementalism)
,又稱漸進調適或漸進模型,是一個有關決策

制定的理論模型,由美國政治科學學者查爾斯·林布隆(Charles E. Lindblom)在

批判傳統理性模型的基礎上提出。漸進調適理論認為,決策制定的實際過程,例

如分析問題、明確目標、提出方案、優化選擇等,並不完全是一個理性過程,而

是對以往的決策行為不斷補充和修正的過程。因此,決策制定實際上是根據以往

的經驗,在現有的政策基礎上實現漸進變遷。

118
NIMBY 鄰避

Punctuated Equilibrum 斷續均衡-用以彌補漸進理論,認為系統在處理議題過

程中會展現穩定性,但這些穩定是間斷均衡,且處於改變中,因為新理念的產生

會使原先的優勢呈現不穩定。

Issue Network 議題網絡-對利益團體的研究結果,用以批判鐵三角概念,

認為美國政策形成過程中,多元利益團體其實是圍繞政策形成流動且鬆散的互動

關係。規模龐大、互動不穩定、價值目標共識度低,且行動者各自擁有資源,權

利不均等。

Policy Window 政策窗 政治流+政策流+政治流的匯集,可趁開啟時投注資源

將相關議案送入議程。

Target group 標的團體

Dead-weight loss 無謂損失-意指價格受人為因素干預而無法自由波洞,使資源

無效分配而造成買賣雙方都無法得到的損失利益。

公共選擇論

本理論假定人類是基於理性會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個體,在資訊充分的情況下,

可以透過自由市場機制決定自身偏好的服務或財貨,因此價格競爭比政府管制更

能滿足個人利益。
119
要點

公共政策是自利個人的集體決定

公共選擇理論遵守經濟人假定,認為政治是交易市場,以供給需求進行分析

政治產品(公共利益)的需求者是選民與納稅人,供給者為政治人物官僚黨派

所有的行為都依循效用最大化的原則,例:

1. 選民基於個人利益投票給政黨或個人,政黨或個人提供討好政策以迎合

選民。文官也會基於自利的機關本位主義,設法擴大預算,因為預算規

模就是權力地位和資源的象徵。此外,官僚具有專業知識,選民與政治

人物難以監督制衡,所以官僚容易擴權。

2. 選民會要求政府提供服務卻不願增稅,相對方基於自利動機也樂意提供

服務以獲取權力資源,結果提高了國家干預經濟體系的程度,造成政商

循環,公共政策只為討好選民而無實質效益。

3. 因此,決策者必須發展足以抑制理性自利的極大化行為以實行公共利益;

效用極大化視為破壞公益的行為,政府干預必須限制,以加強市場機制

或創設財產權的方式活躍市場,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為社會謀取福利。

公共選擇理論的應用限制

1. 人性自利假定爭議

甲、忽略社群精神,利他與利己的影響力仍有可議之處

120
乙、裡性能力是否為決策唯一基礎仍有商議之處

2. 人民為消費者假定爭議

甲、市場中的消費者追求個人利益,服務者追求利潤;但公領域的服務者追

求的是公益而非利潤,所以應該鼓勵民眾成為公民。

乙、消費者是否真正了解偏好不無可議之處。

3. 政府角色與政治行為爭議

甲、該理論認為政治活動或政策一定是理性選擇結果,但從權力角度來看,

仍有許多活動或儀式只有象徵意義,所以公共選擇不能解釋所有的政治

活動。

乙、公共選擇論忽略制度對選擇能力的長期影響,因此受到新制度論的批評。

且過度重視市場,易使政府規模過小,忽視倫理道德及公平正義等價值

規範。

丙、官僚視為自利個人雖然有利於課責與獎勵創新,但同時也降低官僚謹慎

使用資源的誘因,造成矛盾。

公共選擇理論的修正

1. 官僚型塑模型

以英國民營化為利,運用公選解釋,結果出現多元而非理論預測的單一結果,

得出官僚機構有時候會出現小機構或刪減預算的行為。顯示官僚機構運作比

理論預測的要福砸,自利動機不一定以預算規模表示,有可能反應在本身的
121
形塑結果。例,為了避免規模過大而首先遭到民營化,機構自主刪減預算與

人事規模,配合改革;或是改革政策正好有助於機構決策者擴增權力規模。

此外,高階官僚與基層的自利目標也不一定一致,所以雙方對於機構如何調

整以符合利益的想像也不同。

2. 非經濟學的批評

甲、權力具有威脅/經濟/整合三面向,決策制定往往受三面向影響,而非

完全自利。

乙、形象限制-因外在形象規範,所以無法實現自利。

122
成本效益

本益分析是研究方案計畫的成本與結果間的關係,通常會以貨幣形式表示。成本

係指投入的資源,利益則是產出後可以市場價值加以衡量的產物。

威瑪和韋寧認為成本效益分益就是系統系評估政策衝擊是否具有效率的技術,包

含以下概念:

1. 認定相關衝擊成本與效益

2. 衝擊成本效益的數字化

3. 時間風險折現化

4. 選擇利大本小的方案

也就是說,成本效益分析的四關鍵要素下:

1. 包含有形與無形的成本效益

2. 成本與效益必須要能在通用貨幣的基礎上量化

3. 成本效益要考慮時間與風險,最好也能量化

4. 要以最小成本換取最大利益為選擇基準

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和成效

1. 目的在於將成本效益因素納入決策考量,針對特定選擇以系統方式衡量,提

供決策所需資訊而非取代決策。易言之,本益分析的目的在幫助做出選擇,
123
了解計畫是否值得採行,並依照本益分析比較替代方案計畫的優先順序。也

就是說,本益分析有助於提高預算配置效率。

2. 成效-確認受益者與負擔者,避免損傷權益;強調效率是政治目標之一,提

供選擇資訊;促使決策集中在方案的競爭與選擇。

實施步驟

1. 確定計劃目標

2. 估算計畫效益

3. 估算計畫成本

4. 估算成本效益折現,因為計畫是多年度比較分析,有必要針對未來效益進行

數據化。

5. 做成決策

公部門的困難

1. 公平性-效益無法用以評估重分配政策

2. 保護生命不能計價

3. 無法處理不確定性的問題

4. 無形成本與利益(正負外部性)無法量化

5. 評估的立基點不一

6. 不同群體感受到的效益強度不一

124
7. 政策互賴導致利益彼此衝突

BOT與地上權的差異

BOT的特點在於

1. 財務風險承擔由民間投資者負責

2. 將政府有限財政轉至其他更需要的建設上,緩和財務壓力

3. 民間投資誘因在於利潤與商機

優點:可同時推動多項建設,充分減輕財政負擔,運用民間管理提升公共建設效

缺點:為滿足誘因而損及公共利益;政府承擔企業倒閉風險;公部門議約能力不

足;期滿後有無能力接手營運

地上權的特點在於:

1. 單純的土地提供方式,以設定國有地地上權的方式為國庫增加收益,又不會

變成單純售地。

2. 依據「為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辦理的促參案件,其核心價值為提升公

共服務水準,設定地上權的核心價值則是為了活化國有或公有非公用土地,

並無特定公共建設目的,純為追求土地最大收益為目標。

125
全球化

一種國家疆界逐漸模糊,導致經濟文化科技及政治逐漸跨過自然與政治邊界,走

向整合或融合,產生複雜的相互依存關係的過程。

而在全球化時代中,政府已無法如同民族國家全盛期一般扮演唯一的關鍵角色,

學者通常會以國家權力轉移衰退來評論此一現象,轉型主義論者則認為,社會的

先決條件仍是空間的國家統治,原因在於區域性經濟組織、非政府組織或資本市

場,仍無法提供如同國家一般的保護功能。

全球化的政策影響

一國之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均深受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淺飲,國家自主性降低,彼

此間界限模糊,對於公共政策研究而言有以下影響:

1. 公共服務的委外化

2. 以代理組織處理跨國議題-如航權談判委由航空公司進行

3. 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的重要性增加

4. 資訊分享,共同治理

5. 公私組織界限日趨模糊

6. 政府的治理能力下滑-因為政策影響跨越政治疆域,但權力無法跨域處理。

審議式民主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1. 提升公共政策的正當性
126
2. 提升公共政策的品質

民意

民意是指某一群人,在某一段特殊時間內,對特定公共事務所表示的意見。也就

是說,民意形成會受到一定的人員時間和空間因素限制。

民意特性

1. 複雜性-公共問題具有多面性,所以民意也有多面性

2. 多變性-民意會隨著時間空間而轉移

3. 不普及性-多數人只關心切身議題,對其他意見不表示意見。

4. 不一致性-對於同類型或相似問題的意見有可能前後不一

5. 不可靠性-口是心非,沉默螺旋

6. 潛在性-只因特定事件機發的民意

7. 容忍性-民意是多元的,要包容不同意見

各階段角色

1. 形成階段-問題的提出者,促請注意列入議程,以遊說陳秦媒體壓力進行

2. 規劃階段-政策的引導者,提出替選方案,競爭優先順序,透過國會政黨或

民調公聽會進行。

3. 合法化階段-競爭批判與壓迫角色,扮演各方表達者,採用各種手段促使偏

好方案取得合法地位,透過民祭機關政黨民調公廳或遊行公投。
127
4. 政策執行-配合監督與批評,對政策從自身立場或代言利害提出意見,並藉

由順服與否表達立場。

5. 政策評估-提出評估批評及建議

表達方式

間接正式管道-選舉/代表性官僚體制/大法官

間接非正式管道-政黨/利益團體/大眾傳播

直接主動管道-投書遊說請願申訴陳抗

直接非主動管道-座談會公聽會民意調查公民投票

公民投票

直接由母體全體公民表達政策意見,其結果視法律規定而具有一定之強制力,可

以說是民意的最具體表現。但是公投是用少數文字來表是一個政策,只有正反立

場,容易受到操弄而激化議題對立,成為形塑議題民意趨向的工具。

多數民意與政策落差的原因

1. 時間落差-政府跟不上民間脈動

2. 政策類型-衝突廣顯著性高的議題,民意較有影響力,反之則容易政策與民

意不符;另,立法行政部門較易受民意影響,政策相對符合民意,其他部門

則否。

3. 民意類型-民意分布也影響是否一致。
128
甲、兩極類

乙、多數中壢

丙、單極

丁、強烈少數-多數溫和贊成,少數強烈反對

戊、溫和一方-多數溫和贊成,少數溫和反對

4. 成本效益集散情形

甲、成本全民負擔,利益少數獲得-所以少數人有誘因施壓通過有利政策

乙、利益共享,成本少數負擔-負擔者有誘因強烈反對

以上兩種狀況,都可能產生強烈少數打敗溫和多數的情況,使政策與民意偏

離。

民調問題

抽樣誤差

題目不當

沉默螺旋

自利非理性

簡化政策內容

製造民意甲向

調查者不中立或能力不足

129
資通科技對民眾參與的影響

科技可能為權力者控制,資通科技發達對民主政治發展並非毫無疑慮,論者存有

兩極看法。

1. 樂觀者認為,資通科技確保了政府的的自由開放,消除政治疏離與降低參與

門檻,足以消除政治及制度的惰性與無回應性,使得大規模的人際互動、溝

通與參與變得可能。

科技公民意識論點認為,科技公民在新的科技社會中可以透過資訊科技的運

用,將政治權力從傳統菁英中取回,重新實施公民治理,這種傾向稱為電子

化民主或數位化民主。

推動電子民主化應達成以下目標

甲、接觸到更廣泛的民眾

乙、藉由多樣化資通科技支援,迎合民眾對不同資通科技的需求

丙、以易於接觸與了解的格式提供政府資訊,使民眾能有知情權利

丁、引導民眾接觸資訊產生深入了解,支援審議式民主

2. 悲觀論者認為,資通科技反而會造成政治領導者對資訊的影響和掌握,使影

響力的有無更為分化,有力者更容易排除影響而獨自制定政策;此外,過度

130
信任線上民主治理工具,會因為數位落差而無法得到應有之效果,反而擴大

了社會階級間的差距。

換言之,從數位落差的觀點切入,可以發現網路發展給予目前已有一錠社會

資源的階級更多可以掌握權力的機會,拉大層級差距,對於整體公平將有不

良影響,形成所謂民主落差的現象。

除此之外,民眾對於自身政治效能感的低落,也可以使其無意投注精力於公

眾事務上。如此一來,資通科技工具的效用也無法發揮。

結論:資通科技提申參與要克服以下問題

1. 數位落差

2. 資料保護

3. 回應效率

成功前提

1. 提供管道

2. 保障安全

3. 迅速回應

4. 有效協商與仲裁

5. 以電子化方式提供與儲存官方資訊

131
132
利益團體

利益團體就是由具有共同利益者組成,提出主張以達成目的的共同體。包含公益

性或私益性團體。

公益性團體:以促進公益為目標,無特定服務對象,如人權環保或消保。

私益性團體:以促進私議為目的,具有固定服務對象,如工會農會。

不具具有政府權威的個人或私人團體,以影響政策行為及決策官員為目的進行行

動。

功能:

澄清與表達民眾需求

提出各項備選方案

監督政府治理

協助解決社會問題

協助建立政策聯盟

影響力來源

選舉結果

競選經費

遊說能力

133
團體決策者的社會地位

團體的影響條件

政治文化-越多元月具備團體空間

組織資源-越大規模且有使命感的團體力量越大

會員的社會地位

議題-適當的議題能激起較多群眾的參與支持,使團體吸納資源

同質性競爭團體

官員的接納程度

團體缺失

造成政治不平等

共同利益屈服於割裂利益

造成太多的否決權

134
鄰避效益

所謂鄰避,就是當事人在心理或物理上認為公共建設或私人建設可能對其有害,

因此排斥該建設設於住家附近之情形。換言之,當事人認知這些建物具有公共利

益,但拒絕承擔伴隨而來的負面影響。

鄰避可分為三層次

1. 完全拒絕任何被認為有害於生存與環境的的公共或企業設施,如工廠便場垃

圾場焚化廠或精神病院。

2. 通常發生在與環保有關的個案,學者因此將鄰避歸因於環保意識抬頭。

3. 鄰避的產生與居民後續行動通常是情緒性自力救濟,所以很難以理性的經濟

方式處理。

引發原因

1. 恐懼心態

2. 文化藉口

3. 對設置者信心不足

4. 藉此爭取更多利益

因應之道

1. 了解反對主因

2. 透過政策工具提高對設施的接受度
135
3. 健全配套措施

4. 化解當事人不滿

5. 加強管理

6. 落實回饋運用

YIMBY-迎臂效應

2000年代初期的社區營造運動,解決環保必須抗爭的路線。鼓勵社區居民自

發性的與政府共同營造優質社區,破除金錢/選票/信任與外部勢力介入等問題

糾纏,規劃願景,讓居民產生認同感,提出前瞻規劃。

政策行銷

定義

1. 本質是採取有效的策略與方法的的動態過程

2. 主體是政府機關及人員

3. 客體是研議中或成形的公共政策

4. 對象包含內部執行人員與外部顧客

5. 短期目的是獲得外部共識贊同,增加執行成功

6. 長期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為公眾謀福利。

政策行銷核心6P

136
定價-公共財多半免費,但仍可使用者付費,以價制量,反映成本

通路(place)-政策宣導要依照對象的不同選擇適當的方式

推銷-如何有效傳播政策使其為標的人口內化

夥伴-行銷代理如何取得外界合作,建立政策夥伴

政策-政策內涵與主管機關亦應成為行銷對象

功能

建立形象

強化競爭力

透過行銷改變民眾使用公共財的概念(使用者輔費)

創造新的需求

促進良好關係

成功要件

找出核心行銷資產

進行市場區隔

明確行銷對象

經營滿意度

調查故庫需求

提供完善的資訊

137
營造媒體公關

創思創意廣告

使用DM

合作行銷

事件行銷

重視公關經營

行銷程序

確認市場定位

認定顧客

市場區隔化

適當促銷手段

注意市場的限制-政治/法律/資源

13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