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1 頁,共 11 頁

告別悲觀主義預言
─讀《2020 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董凱勝

人們喜愛預測未來,專家學者尤其如此;近幾年來閒逛書店,入

目盡是「2010」
、「2012」
、「2020」這幾個魔咒般的數字,以及「大泡

沫」
、「大蕭條」
、「大趨勢」
、「大轉型」等詞彙。然而,誠如《黑天鵝

效應》的作者塔雷伯所言,我們預測 30 年後的社會保險赤字和油價,

卻不知道連明年夏季的狀況都無法掌握;我們在政治和經濟事件上所

累積的預測錯誤是如此之大,以致每次看到實際數字時都要捏自己一

把,以確定並不是在做夢。正因預測往往錯得離譜,已故的哈佛大學

經濟學家約翰‧高伯瑞才會語帶嘲諷地說:「只有兩種人會去預言未

來: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則是不曉得自己其實一無所知的

人!」

石油衝擊突顯台灣社會沉痾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學系榮譽退休教授彭明輝,顯然不會同意這

種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指控;他在這本《2020 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書中,仔細爬梳相關的統計數據與研究成果,試圖描繪未來世界的可

能圖像。全書概別為兩部,第一部「後石油時代的地球與亞洲」
,計

1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2 頁,共 11 頁

分六章,比對各大國際組織與研究機構對「peak oil」的落點預測,

兼論替代性能源、黑金與綠金之爭、經貿秩序的衝擊等議題。第二部

「永續台灣的可能與不可能」
,計分十二章,承續前述石油峰值議題,

勾勒台灣社會人口老化、少子化、能源與糧食危機、稅賦正義、產業

結構、學術殖民等已然面臨的重大挑戰。

Peak oil 一般譯作「石油峰值」


,彭明輝則以「石油產能顛峰」或

「石油跨過產能顛峰」稱之;意指當石油產能跨越最高峰後,從此供

給將無可回復地下降,需求卻仍持續上升,供需之間落差不斷擴大,

油價急遽攀高,全球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定勢將面臨強烈衝擊。那麼,

石油峰值究竟何時會出現呢?彭明輝發現許多專家咸認是 2020 年以

前,而且大部分的預測都落在 2010 到 2014 年之間;牛津大學也預測

到了 2023 年,全球石油供應將僅達需求的一半,油價上看每桶 200

到 500 美元。屆時越洋貿易將嚴重萎縮,全球經濟衰退,亞洲等仰賴

高耗能產業的國家首當其衝;油價飆漲推高民生物價,生質燃料增產

排擠全球糧食供應,大量人口的實質生活將倒退至貧窮線附近。

有些經濟學家認為 peak oil 不會發生,縱使發生也不會構成嚴重

威脅;他們的主要論點不外乎市場調節機制與新科技的發展。對此,

彭明輝表示:
「Peak oil 的爭議焦點並非市場機制與科技會不會解決石

油危機,而是市場機制與科技來不來得及解決石油危機」
,並且認為

2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3 頁,共 11 頁

「樂觀的人一直期待著市場和科技總會在危機發生之前搶救人類和

地球,但是搶救人類和地球不僅需要科學的發明,更需要量產的技

術。可惜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量產技術的開發需要廠商的資金,

而廠商為了規避風險以及牟取最大利潤,往往寧可等事態嚴重才開始

投入生產,以便從開始即獲得可觀的利潤。」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 32%,能源自給率僅 0.61%,加上人口老

化、少子化、高耗能高耗水的園區產業、劫貧濟富的賦稅制度等沉痾

宿疾,在 peak oil 惘惘的威脅下似乎更顯脆弱。從本書的架構安排來

看,彭明輝的思維邏輯再清晰不過;他先拋出 peak oil 這個時髦議題,

並不惜耗費六章篇幅析述正反意見,反覆申說石油峰值近在咫尺,企

圖營造出一股迫切的危機感。當讀者心中有了危機意識後,他緊接著

將焦點拉回台灣,從核能存廢一路談到學術殖民,彷彿醫師為病患把

脈開方,替渾身病痛的台灣進行一次總體檢;最後更在〈假如你也想

為台灣社會多做一點事〉
,表達以此書拋磚引玉的初衷,號召有識有

志之士共襄改革大業。

石油耗竭是一再失靈的預言

我不是石油專家,也自認沒有能力預測未來;然而倘若我們願意

稍稍回顧歷史,卻可輕易發現所謂的 peak oil,一如其他形式的悲觀

3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4 頁,共 11 頁

預言,本身都有信用不良的紀錄。儘管彭明輝在書中提醒讀者,「石

油峰值」與「石油枯竭」
(depletion of oil)並非同義;但就反映科技

末日的觀點而言,兩者其實無甚差異,無非都認為石油生產不會有重

大突破,世上沒有重要的新資源可以開發。石油峰值理論看似新穎,

其實由來已久,根本不是什麼創見;這並不是史上頭一遭,而是第五

次有人聲稱石油即將用完。

曾以《石油世紀》一書榮獲普立茲獎的國際能源專家丹尼爾‧尤

金(Daniel Yergin)
,在其近著《能源大探索:石油即將枯竭?》當中,

對於這段「石油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完」的預言破功史,即有相當扼

要的鋪陳。根據該書考察,現代石油工業誕生於 1859 年,最初 40 年

主要是取代鯨油,提供油燈照明之用。當時石油從地底流向地表的過

程神秘難解,可能沿著油井噴出,然後因為無人知曉的原因乾掉。1885

年,美國賓州地質局警告石油是會突然消失的短暫現象;同一年,洛

克斐勒所創標準石油公司的合夥人約翰‧阿區波低價拋售部分持股,

當他聽說別處可能有石油蘊藏時,還很不屑地答道:「哈哈,我會把

密西西比河以西生產的每一加侖石油喝下去。」結果不久後,俄亥俄

州、堪薩斯州就發現新油田,接著奧克拉荷馬州和德州也發現龐大的

油田。

4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5 頁,共 11 頁

1914 年歐戰爆發,汽車、貨車與飛機等新發明,也大規模投入

軍事用途;隨著石油送到歐洲支援盟軍,美國境內也出現油荒,汽油

價格漲到空前高峰。為了緩解供應不足,美國人發起「無油星期天」

運動,希望大家星期天儘量不開車,當時威爾遜總統還難過地宣布:

「我想我得走路上教堂了。」1914 到 1920 年間,美國登記有案的汽

車數量成長 5 倍,美國礦物局長也宣稱:「2 到 5 年內,美國的油田

產量會升到最高峰,然後開始快速下降。」 不過,長期的短缺並未

延續多久,隨著新科技(尤其是震測科技)的出現,美國和其他國家

都陸續發現重大的新油田;1920 年代結束時,石油不但沒有長期短

缺,市場反而開始淹沒在一片油海中,大蕭條期間,油價一度跌到每

桶 10 美分,有些加油站還得贈送雞隻以吸引顧客上門。

二次大戰爆發後,產量過剩變成極為寶貴的重要戰略存油,盟軍

用掉的 70 億桶石油中,有 60 億桶由美國供應。二次大戰結束時和一

次大戰時一樣,大家深切體認石油的戰略重要性,石油耗竭的普遍恐

懼也壟罩著世界各國;美國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變成石油淨進口國的

事實,更強化了這種恐懼。然而,中東龐大的油田開發成功,加上新

科技的發展,導致供給過剩,全球石油短缺的陰影再次消散;油價跌

跌不休,刺激五個出口國於 1960 年在巴格達集會,創立石油輸出國

組織,以便保護他們的石油收益。

5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6 頁,共 11 頁

到 1970 年代開始時,世界經濟蓬勃發展,石油消耗量激增,逼

近現有產能上限;同時,民族主義勃興,中東情勢緊張,資源短缺的

陰影再度浮現。羅馬俱樂部發表《成長的極限》,指出目前趨勢不但

顯示資源快速耗竭,也意味著工業文明無法永續生存。1973 年 10 月,

阿拉伯國家奇襲以色列,發動石油禁運,市場陷入恐慌,油價在幾個

月內翻漲四倍;1978 到 1981 年間,伊朗革命推翻親西方的國王、破

壞石油供應時,油價再漲一倍。當時一位最著名的科學家警告:「我

們活在石油時代的黃昏」;一家大石油公司的執行長也表示:世界已

到達「石油山」的頂峰,即將向山的另一邊下降。這是大家第四次說

石油即將耗盡,然而,想像中的長期短缺沒有發生,反而變成驚人的

過剩;1986 年油價崩盤,不但未如專家預測般漲到每桶 100 美元,

反而跌到 10 美元低價。

悲觀主義總有很大的市場

二十一世紀伊始,油價再度反彈,大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油將

用光的恐懼第五次得勢;此時的恐懼意象不再是「石油山」,而是聽

來更專業的「peak oil」
,這種恐懼也助長與全球穩定有關的焦慮。最

新石油峰值理論的靈感與結構,來自美國地質學家金恩‧赫伯特(M.

;他於 1956 年預言,美國境內的石油產量將在 1965 年


King Hubbert)

6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7 頁,共 11 頁

至 1970 年間達到巔峰,這點日後證明為真。不過,他於 1971 年預估,

美國石油總量每天不到 150 萬桶;但到了 2000 年,美國石油總量每

天生產 590 萬桶,整整比他當年的估算高出四倍。

赫伯特說對了時間,卻嚴重低估了產量;後來批評家指出,赫伯

特的分析遺漏兩項關鍵因素,就是科技進步與價格。所謂「已證實蘊

藏」不僅是物理上的觀念,也是經濟學與科學上的觀念;不是儲藏在

地底客觀數量的能源,而是在現行價格前提下可以開採的總量,換言

之,科技進步會把原本無法開採或不合經濟效益的資源,變成可以開

採的蘊藏。此外,擁護石油峰值理論的人也混淆了一項重點:大部分

的石油供應,其實都不是發現時的結果,而是實際開發後額外增加的

蘊藏。剛發現一個新油田時,由於相關知識很少,初期估計通常趨於

保守;實際開發後,對於油田擁有更完備的認識,已證實的蘊藏量常

會提高,修正值與初估值往往差距頗大。

那麼這次狼真的來了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人們習慣哀嘆,悲

觀主義總是比較有市場。如果你說這個世界已日益好轉,前景一片光

明,通常會被視為天真或愚蠢,甚至招致不食人間煙火的批評;反之,

如果你主張災難即將臨頭,不但可以吸引媒體目光,一旦瞎貓碰到死

耗子,搞不好還能贏得先知的美譽。此外,如果你說景況已變得越來

越好,新聞編輯會為找不到頭條而苦惱不已;
「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7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8 頁,共 11 頁

換言之,好消息不算是消息,悲觀主義才是政治正確的時尚。

而當彭明輝說:
「我們很可能正處在劇變的轉角上」
,不禁又讓人

想起「轉捩點癖好」正是悲觀主義者的一大共同點;他們總是高聲疾

呼,世界正面臨緊要關頭、關鍵時刻。似乎每隔一陣子,就有悲觀主

義者的生力軍加入,堅稱自己正穩穩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他們一次

又一次哀嘆,人類社會已達到某個極限,我們已經歷最美好的時光。

悲觀主義淵源流長,從來不是什麼新概念;亞當斯密早在工業革命之

初即曾寫道:「很少有五年的時間內沒有出版某些書或小冊子,宣稱

國家財富正快速流失,人口減少,農業受到忽略、製造荒廢和貿易消

失。」

開放心靈,正視危機迎向挑戰

悲觀主義言論,往往攻佔暢銷書榜;儘管如此,不代表相反的聲

音應當被輕易忽視。《經濟學人》主編丹尼爾.富蘭克林(Daniel

Franklin)與長期為該雜誌撰文的約翰.安德魯斯(John Andrews),

在兩人合編的《經濟學人權威預測:2050 趨勢巨流》書內就明確指

出:「到目前為止,我們從過去預測得到的最深刻教訓是:悲觀的星

球預言通常是錯的。未來學的領域散布著沒有實現的災難預言。回顧

40 年前的 1971 年,一些劫數難逃的悲慘說法不斷冒出,在那年成為

8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9 頁,共 11 頁

青少年的我們,此後數十年便一再聽到。大人總是說,人口爆炸停止

不了,全球飢荒難以避免;農作物收成慢慢不再增加,對印度的糧食

援助將徒勞無功;環境中的殺蟲劑造成罹癌人數大增,將縮短我們的

壽命;核子輻射塵的風險愈來愈高,不可避免的核戰爆發之後,核子

寒冬勢不可免。」

以《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
、《德性起源》等暢銷著作享譽

國際的知名生物學家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在近著《世界,

沒你想的那麼糟》則一針見血地指出,現狀偏誤與外延主義乃是悲觀

主義者最大的盲點。許多未來趨勢往往不是線性進行的,歷史充滿爆

炸性的意外,改變世界的重大創新,極少來自刻意的規劃與設計,也

就無所謂「來不來得及」
。悲觀主義者總是假設未來只是過去的延伸,

他們告訴我們的多半是當下這個時代的事情,而與未來無關。悲觀主

義者主張,如果世界持續這樣下去,所有人類終將面臨大災難;但請

注意條件詞:
「如果」
。這個世界不會永遠像現在這樣,這正是人類進

步的重點,文化演進的重要訊息以及動態變化的真諦;一如美國經濟

學家史坦(Herb Stein)的名言:
「如果某件事不能永遠持續下去,就

不會持續」。

麥特.瑞德里對於人類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說:「剩餘未用的石

油儲量,全球農地的食物種植能力,甚至生物圈的再生能力,這些都

9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10 頁,共 11 頁

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動態的變數,是由人類創新和自然限制之間的持

續互動所產生。擁抱動態意味開放你的心靈,為後代留下一個可能更

好的世界,而非試著避免更糟世界的出現。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在

1960 年代時還不知道),超過 60 億人可以一起活在這個地球上,並

享有更多的健康、食物安全和壽命延長,這些可和更乾淨的空氣、越

來越多的森林覆蓋和大象數量增加同時發生。1960 年的資源和科技

不能支撐 60 億人口,但科技和資源都發生了變化。60 億人是否是轉

捩點?70 億?還是 80 億?當光纖取代銅線電纜、電子取代紙張、大

部份的工作涉及軟體多於硬體時,只有最沒有想像力的人才會這樣認

為。」

彭明輝的憂國憂民之心,我完全可以體會;光看那書末多達 68

頁的註釋,也很難不被他用功治學的態度所折服。書中對於台灣社會

的人口老化、少子化、能源安全、糧食危機、貧富差距擴大、產業結

構失衡、稅賦制度不公、福利制度薄弱、乃至學術殖民化等議題的剖

析,在我看來都極具說服力;畢竟相對於爭議猶存的 peak oil,這些

都是冰凍三尺的老問題,早非一日之寒。本書讓我較難接受的,不僅

是那隱有「販賣恐懼」之嫌的悲觀主義論調,還有作者有意無意地將

peak oil,當作推動各個層面社會改革正當性來源的思維邏輯。我的

意思是,倘若 peak oil 不發生,或者不如本書所聲稱的迫在眉睫,難

10
T&D 飛訊第 189 期 發行日期:103 年 04 月 16 日
第 11 頁,共 11 頁

道上述種種不合理的社會沉痾即可擱置不管嗎?正因這些問題都太

過重要,所以才不該將它們跟 peak oil 綁在一起談;而且,正因還有

許多任務必須抖擻精神去完成,面對台灣的危機與挑戰,更不容許我

們悲觀。

(本文作者任職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事務官)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