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x9 9 3 年第 2 期

浙江师大学 报(社会 科学版 )

输 入 与 传 播
“ ” ” “
从 儿童 中心 主义 到 儿童本位 论

方卫平

‘‘

我在《西 方 人类学 派与周作 人 的儿童文学 观 》一文 中探讨 了近代西 方人 类学 派对 五 四 前


。 、

后 中国 儿童文 学理 论 批评的深 刻影 响 我 们知道 比人 类学理 论稍后 传入 中国 同样 对现 代儿


,

“ ”。
童文 学理 论产生重大影响 的学说是 儿童 中心 主义 如果说 西 方人类学进 化学 派的 理论 是 以
,

童话 研究为 主要 突破 口 进 而从 观点 方法等方面全面 渗透到 现代儿童文学 理论 的建 设工 程之


,

” “
中 的话 那 么 儿童 中心主义 则是 以 其高扬 的 以儿 童为 中心 的 理论旗 帜 为 现代 儿 童文学
“ , ”
, ,

、 。

理论批评 冲 破 旧 的儿 童观 建立 新 的儿童文学 观提供 了最直接 而强大 的观念 武器


、 。

) L童 中心 主义 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 国的哲学家 心 理学 家 教育家 杜威 杜威从 美 国社




,’
会现 代化的发展 引起社会 生活 的变化要求 教育适应这 种变化 出发 谋求学 校的改造 和进 步 批
, ,

。 ,

评 传 统教育 提倡实 用主 义教育 实 用主义教 育理论通 过杜威 及其 门徒 特别是 教育 家基 尔 帕


,

特里 克的阐发与推广 在美 国及 世界 许多 国家都有流 传和影 响 在 中国 胡适和 陶行 知都 曾就


, ,

学于 杜 威 门下

杜 威的 实用 主 义教育理论 从 民国元年开 始输入 中国 当时的一些 教育 刊物 上刊载过 一些


。 “

介绍实 用主义教 育的文 章 使这 一学 说在 中国教育界 产生 了初步 的影响 不过 直至 五 四 运
, ,

动前 后 这 一理 论才 被中 国教 育界 所广泛接 受 191 9 年 5 月 杜威应 北京大 学 尚智 学会 中国


, 。 , 、 、

, 。

公学 的联名 邀请来 中 国讲 学 以 后 又 被北京大 学和北 京高等师 范学 校聘 为教授 他在 中国居住


的两 年多时 间里 先 后到 直隶 奉 天 山东 山西 湖 北 湖 南 江苏 江西 浙江 福 建 广东 等 n
, 、 、 、 、 、 、 、 、 、 、

。 、

个 省及 主要 城市讲 学 传 播他 的学说 和 思想 他在北 京 南京 的一些 讲演除逐 日在报纸上 发表


,

外 还似 新教育 捺 志 1 3 卷 的各期 中作 了系统介 绍 第三 期更 出了“ 杜威 专号 ” 北 京晨


, , 。

报社 出版 了《杜威 五 大讲演 》 二年 内印行十几 版之 多 ; 他在北京高师 的 讲演 记录 编成 了《平 民


— ,

主义 与教育 》他 在南京高 师的讲演记 录也 编成《杜威 教育哲学 》于 19 2 2 年由商 务印 书馆 出版


, 。

他的 学 生胡 适 等人 及 教育 界人 士在这期 间发表 六良多论 著介 绍 传 播实用 主义哲学 和 教 育理


论 使之 成为全 国范围影 响很大的理论 思潮


,

应该 承 认 杜威 的教 育理论 体系一 方 面反 映 了 19 世 纪末 到 20 世纪 前期美 国社会发 展 的


,

要 求 另一方 面也 有其心 理学 和 教育学发 展 的深 远 背景 [lJ 杜威 以 其实 用 主义为基 础 对 欧洲


, 。 ,

“ 。 “
” ”
资产阶级的 一系列教 育 思想作 了 批判性继承 特别是卢梭的 自由教育与尊重儿童 个性 的

“ ”
教育 主张 福 禄培 尔 重视 儿 童 自由活动 的教育要求 对杜 威 的教育思 想产 生 了很 大 的影响
, ,

同时 杜威 的教 育思 想又 是从批判传统 教育 出发的 他对 传统学 校的经 院式教育的弊病 和 危害


,

进行 了尖锐的抨击 在 1 8 9 9 年 写的《学校与社 会 》一 书 中他认 为 旧教 育 概 括地 说 学校 的重


。 , “ ,

’ ,

心是在 儿童 之 外 在教 师 在教 科书 以 及 在其他你所 高兴 的任何 地 方 唯 独 不在 儿 童 自己 即时


, ,

8
・ ・
。 .

的本能和 活 动之 中 在那样 的条 件下 就说不上关于 儿童的生活 也许 可以 谈 一大 套关于 儿童


,

。 .

的学 习 为学 校不 是儿童 丰活的地方 现在 我们 教育 币 电的改变是重 心的转 移 这


, ,


是 一 种变革 这 是 一种革命 这是和 哥 白尼 把天 文学 的 中心 从地 球转 到 太 阳 一样的 那种革命
, ,
余 。

这 里 儿童 变成 了太 阳 而 教肩伯勺一 切措施则围绕着 他 们转动 儿童是 中心 教 育的措施 便是 围


, , ,

. 。 “
绕他们而组 织起 来 ,[z 」在这 里 杜威把 儿童 比 作太 阳 看成 是 中心 这就是 著名 的 儿童中 心主
’ , ,



义 的提 出
, “ 、

那么 儿 童中 心主 义 强调 以 儿童为本位 为 中心来 组 织教 育 是 否就完 全 否 定教 育 的 引


” ,

导作 用 呢? 在《学校 与 教育 》中 杜 威 引用 了人 类学家的见解 许 多人类学家告诉我们 儿 童 的


: , “ ,



兴 趣和 原始 生活 兴趣有 某些 共 同之 处 原 始人 的典型 活 动 在儿 童 的头 脑 中有 一 种 自然 的再
,

、 、 。
: :
现 我 们可 以 看 到儿 童喜欢在场地 上建造 草屋 用 弓 箭 矛 等等来玩打猎 问题又 来 了 我们 应
,

当怎样 对待这种兴 趣 置之 不顾 或者 只是鼓励一下 让其发 展就算 了呢? 还 是 掌握 它 并 善


, ,

于 引导 使 之前 进 使之 更有 益? 我 们为七 岁儿童计划的一些 工作 着重在后一个 目的


,

利用
, — ,

这个兴趣 使之 成为 了解 人类 进步 的一 个手段
, ”
由此 可见 杜威的 儿童 中 心主 义 并不 完全
。’
,[s 〕 , “ —
。 : “
排斥对 儿童的引导 作用 正如 他 自己所专 门表述的 儿 童 不 是完全 处 于潜伏 的状 态 因而 成 人
,

为 了逐 步地 引 出那些 隐 藏着 活动 的幼 芽 就 必须 很小 心 很 巧 妙地 对待 他 儿童 已经 具有 旺 盛
, ,

的活 动力 教 育上 的问题 在于 怎样 抓住儿 童的 活动并予 以 指 导 通 过指 导 通过有组织 的使 用


, , ,

它 们必 将达 到 有价值 的 结果 而 不是 散 漫的或听任于 单纯 的冲动 的表 现 [’ ] 杜 威 强 调 的是 教


, 。

育过 程 中对 儿童特 点的 了解和 尊重 他 在 1 8 9 7 年发表 的《我的教育 信条 》一文 中曾指 出 教育


: 。 “

、 .

必须从 心理 学上 探索儿童 的能量 兴趣和 习 惯开 始 它 的每个方面 都必须参 照 这 些考虑 加 以


,

掌握 ; [s
j 如果对 于 个 人 的 心 理结 构 和 活动缺 乏深 入 的观察 教育 的过程将会 变成偶然性 的
” “ ,

独 断的 如果 它碰 巧 能与 儿童的 活动相 一致 便可 以起 到 作用 ; 如 果不是 那么 它 将会 遇 到 阻


。 , ,



力 不 协 调 或者 束缚 了儿 童 的天性 困
, ,

“ ” “
杜威 的 儿童 中心主 义 教 育观 是从 对 传统 的文化 思 想 传 统 的课程 以 及 传统 的教学 和 训
,



练方 法 进 行 必要 的 改革 川 的 要求 和需要 出发而提 出来 的 这一 理论 传入 中 国后 首 先 在 教育
, ,

领 域产 生 了广泛的影响 紧接着 又 在儿童文学领域广泛传 播 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 是很 自然


, ,

的 因为 从根 本 上 看 新 的教育 观和 新 的儿童文 学观 的确 立 都必 须 以 批 判 旧 的 儿童 观 建 立 新
, ,

。 。
” “
的儿童 观为逻辑 前提 之一 这一 点无 论在 中国还 是 在西方 概莫能外 而 对于 五 四 时期 中 国
,

“ ”
儿 童文 学及 其 理论 批 评 的建设 者 们来说 儿童 中心主 义 也 就 成为 他们冲击 旧 儿童观 时所 打
,

出的一面 极有 魅 力和号 召 力 的理论旗帜 随着杜威 本人 的来华 中 国儿童文 学 理论 界便竖起 了


,

“ 。

一面 儿童本位 的理 论大旗
“ ” 。

很 自然地 儿 童本位 便成 为 一个 时代儿童文 学的理 论标志 这 一儿童文 学理论观念 的基


,

) L童本 位 观念的理论 表述 后 来被简洁



” ,

本 要 点是 强调 儿 童文学艺 术构成的 儿童本位性 有关,’


。 .

) L童本位 论
” “ ” “ ”
地概括为,’ 儿童本位论 是 儿童 中心主 义 的 中国化 了的理论表 述和用语 备
迅早 在 19 年 10 月就指 出 往 昔的欧 人对 于孩子 的误 解 是 以 为成 人 的预备 , 中国 人 的误
1 9 : “ ,

解 是 以 为缩 小 的成 人 直 到 近来 经过许多学者 的研 究 才知道 孩子 的世 界 与成人 截 然不同 ;


, , , ,

。 .

倘不 先行理解 一 味 蛮做 便大 碍于 孩子 的发达 所 以 一切 设施 都应 该 以 孩子为本 位 ,[ 习这 里


, , , ’


“ ” : “
的 一切 设施 虽 然是 指广义的儿童文 化 但 无疑也包括了儿童文 学 郭沫若也明确认 为 儿童
,

文 学 无论 采用 何种形式 (童话 童谣 剧 曲) 是用儿 童本位的文 字 由儿童的感 官 以 直慈于 其


, 、 、 , ,
精神堂 奥 准依儿 童心理 的创造 性 的想 象与感情之艺术 ,[0 〕郑振 铎也发表过 同样 的见解 气儿
。 ’
, : ‘

。 ’

童文学是 儿童的 便是 以儿 童为本位 儿 童所喜看所能看的文学 心 〕而周作人 的儿童本位
,

论的儿 童文 学观 则更为 系统 全面 此外 那些 虽非名家但却是儿童文 学研究阵容 中的最 基本


— 、 。 ,

、 、 “ ” 。

成 员 的研究者们 都广泛 地接受 响应 传 播 了 儿童本位论 的儿童文 学观 念 当我们 从 当时 的


,

儿童文 学 理 论批评 史料 中读 到 那些 不仅在 理论 观念上 毫 无 二致 而 且在 具体 文字表述 上 也几


,

“ ”
乎一 模 一样的 论述 时 我 们不难 感 受到 儿童本 位论 的理 论观 念在 当 时所 具有的强 大的精 神
,

感 召力 和 理论 辐射力量
, ,

不过 当我们深 入 考察时便会发 现 在 表面 所达 成的理 论 共识 和 默 契 中 还 有着某些 细微


,

。 : ,

抑 或并 不细微的 理论 差异 这种差 异的焦 点集 中在 儿童文 学既然 是儿 童本位 的 那 么 它是 否


还 能够 传达成 人 社会 的意 旨? 是 否还存在 着一 个对 儿童进 行审美教育 引导 的 间题 ?

) L童本 位论 的理论 命运 与这 些 问题 是 紧密相连的 当 儿 童本位 论 被理解 和解 释 为任


。 “ ”

,’
‘‘ ” “ ”
儿童的喜好 尽 听他们 自己去看 用不着教师 来 教 的 撒手 主义 时 它 受到 了后来人 们的 尖锐
, ,

抨击和 批判 (当然其 中有些是在极左 思潮影响下 的非学术性 的理论 审判) 对 儿童 本位论 由


。 “ ” ,

于各位 论者 的理 解 和 阐释 的差异 自然会 呈现 出一些微妙 的 区别来


,

” “ , ,

尽 管杜 威 的 儿 童 中心 主义 并 不完全 否 认 教育过程 中的 引导作用 但是 这一 学说 一 旦传


、 “ ” ,

入 中 国 经 过不 同接受 者的 选择 揉捏和 阐释 成为 中国 化 了的 儿童本位论 的时候 它将 发 生


, ,

, 。

某种变 异 和走样 就几乎是 一种 必 然的传播命运 了 因为任何一种接 受的结 果不仅与接受客体


。 “ ”
的信息和 语码 特征 有关 而 且也 与接受主体的自身结构 和历史 需要有关 五 四 时代的儿童文
,

、 “ ”
化建设 在 冲破传统儿童观 建构 新儿童 观的过 程 中 无 疑需要 象 儿 童中心 主义 这样的强 有力
,

” ” “ ” “ “
的理论 武 器 而 且 矫 枉 常 常导致 过 正 这就 是 五 四 儿童文学理 论 建设 进 程 中 一 部 分 人
, , ,

“ ” 、 。

们对 儿童 中心 主义 所产 生 的极端化 了的理 解 接受 和发挥


典 型 的代表 当然是 胡适 和周作 人 胡 适 曾于 1 9 2 1 年 12 月 31 日在北 京教 育部 国语讲 习 所


: ’
同学会 上作 了《国语 运动与文学 户 〕的讲演 在这 次讲演 中他谈到 儿童文 学时说
) 七童 文 学
” 。

… … 近 来 已 有 一 种 趋 势 就 是 ,’ 童 话 神话 故 事
, , , ,
的 提 倡 儿 童的
生 活 颇 有 和 原 始 人 类相 类似之 处 童 话 神 话 当然 是 他 们 独 有 的 恩 物 ; 各 种 故 事 也
, , — , — ,

。 , ,

他们 既 欢 喜 了 有 兴 趣 了 能 够 看 的 不 舫尽 搜 罗这些 东 西给 他 们
, ,
在他们 欢 喜之 列

尽 听他 们 自 己去 看 用 不 着教 师来 教 … … 例 如 《一 只 猫 和 一 只 狗 的谈话 》 这 些 给儿
, ,

童 看 究 有 什 么 用 ? 其 实 教儿 童 不 比 成人 不 必 顾 及实 用 不 实用 不 要 给 得他愈 多 以

, , , ,

。 。 ”
: “
为 愈好 新 教 育发 明 家 卢梭 有几 句 话 说 教 儿 童 不 要 节省 时 间 要 糟 蹋时 问 … …任
,

他 去 看 那 神 话 童 话 事故 过 了一 个 时候 他 们 自会 领 悟 思 想 自会 改 变 自会进 步的
, , , , , ,

这 不 是我个 人 的 私 意 是 一 般 教 育家的 公 论 … …
,


在这 里 胡 适 的观 点 有两 个基本 的支撑点 一是对儿童特点 的认识 和 尊重 二 是对儿 童 自
, , ,

。 。 。

发 生 长 的完全 信赖 与此 同时 引导 的必 要性被抽掉了 为此 胡 适没 有少挨 过骂


, ,

。 : “
周 作人 的情 况显 然要 复杂得多 他 曾说 过 儿童的文学 只是儿童本位的 此外更没有什么
,

”。
z 〕从 儿 童本位 ” 出发 他 批评 说 :
[J
“ : “
大抵在儿童 文学 上 有两 种方 向不 同 的错误 一 是 太
,

标准
教育 的 即偏子教创l}; 一是太艺术的 即偏于 玄美 教育家的主张多属 于前者 诗人 多属 于 后 者

, : , ,

。 ” , “ ,

其 实两 者都 不对 因为他 们不 承认 儿童 的世 界 他认为 中国现 在的倾向 自然多属 于 前 派 因


,

。 ,

为诗 人还 不 曾著手 干这 件事业 向来中国教育重 在所谓经济 后 来又 中了实 用主 义的毒 对 儿


,

10
・ ・
,

童讲 一句 话 眨一 眨 眼 都 非含 有意 义不 可 到 了现在这 种势力依然 存在 有许 多人 还把儿童故


, , ,

。 “ ”

事 当作 法句 譬 喻看待 人 们 常常据 此认 为周 作人从 儿童本 位 出发 反对 儿 童文 学 的 思 想性
,


,
: “
和教 育比 这实际 上是 一种 误解 其 实艺 术里未尝 不可 寓 意 不 因为 紧接着上文 周作人 就说
,

过 须 得 如做 果汁冰 酪 一 样 要 把果 子 味混 透在 酪 里 决 不 可 只 把 一块 果 子皮放在上 面就 算 了
, ,

) L童本位 出发 周作人 毕竟不赞同在 儿童文 学 作品 中过分 注重 教训 和 寓意


事 ,[l 〕不过 从,’
。 ’ 。
3 ” , ,

。 “ ,
他认为 过分 的 教训 意 味可 能导致不 良后 果 例如 他 说寓言 在幼儿教育上 他 的价 值单在故
, ,

事的内容 教训 实是可有 可 无 倘这意 义是 自明的 儿童 自己 能够 理会 原 也 很好 如 借 此去 教


, , , ,

。 ,

修身 的大 道理 便不 免谬 了 这 不但 因为在这时期教 了不能 了解 且 恐要 养成 曲解 的癖 于 将来
, ,

颇有弊病 象 征的 著作须得 在少年期 的后 期(第六七学 年 ) 去读 才有益 处 ,[l 〕由此 可见 周 作


。 , 。 ’ ‘ ,

人 的观 点始终是 以 儿童 自身 的发 展特 征 为依据 的 他 不 反对 儿童文学 作 品 含有 寓意 但认 为


,

“ , ,

这样 作 品在 儿童 文学 里 据 我想来本来 还不能算是 最上乘 因为我觉得 最 有趣的是 有那 无意


。 ’, ‘‘ , 。

思之 意 思 的作品 〔 加林胃 无 意思 之 意思 的作品 的说法 曾受 到 过激 烈 的批评 实际 上 它的



“ ” ,

, ,

意思 无非是说 真 正优 秀的儿童 文学 作 品应该 从儿童审美 心理 特点 出发 从儿 童文 学作 品 的审


“ ”。
美 品性 出发 而不 搞外 加 的 意 思 作为有关儿童文学艺 术特性 问题 的 一家之 言 这些 说法 也
, ,

不 是 没有可取 之 处的
, “ ” : “
从 总体 上 看 周 作 人 的 儿 童本位观 大体 有三 个理 论层 次 一是 强 调儿 童 文 学 只 是 儿 童
本位 的 此 外更 没 有什么 标 准 ; 二是 肯定儿童文学具 有顺 应满 足 培 养指导 儿 童读 者本 能兴 趣
, ” 、

与趣味 并唤起新 的兴 趣和 趣 味的功能 ; 三是认 为上乘 的 儿童文学 作 品应是 那 些更 与儿童世界


,

“ ”。 “ ”
接近 的 无 意 思 之 意思 的作 品 因此 简单地认 定周 作人 的 儿童本位 论 一 概 反对 儿童 文学 的
,

、 , 。

教 育 引导 功能 是 不合适 的
,

耐 人寻 味的是 周作人 尽管常把 儿童与原 始人相 互 比 较来说明儿童的本位特征 但 他也 看


,



: “
到 了现代社会文化 因素对儿 童的 影 响 这一点 很容易为 人 们所忽视 他说过这样的话 儿童
, , ,

心理 既然与原人 相似 供给他 们普通 的童话 本来没有什 么 不可 只 是 他 们的环镜 不 同 了 须 得


,

在 二十年里 经过 一 番人 文进 化 的路程 不能象 原人 的从小 到老优 游于 一个 世界 里 因此 在普 通


,

童话上 边孑蔺导不加 以 斟 酌 但是 这斟 酌也是最 小限度 的消 极的选 择 只 要淘 汰 不合 于儿 童身 心


,

” 。

的发达 及 有 害于 人类的 道 德的分 子便 好 了 [ls 〕从这 里可 以 看 出 周 作人 已经 觉 察 出现代 儿童


,

与原始 人类在 心理相似 的表象后 面 所隐含 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忽视 这一 点就 无法 了解周作人


理 论观 点 的全貌 当然 由于时代的理 论需要 更 由于周作 人个人 文学 趣 味和文 学 观的 影响 他


, , ,

、 “ ”
更 多地 强调 了儿童 内外 生 活相对 独立 特殊的一 面 更 多地 论述 了儿 童文学 以 儿童 为本位 的
,

理 论 观点 而较 少 关注 儿童 生活 与现代生活之 间的复杂联 系 较 少重视 儿 童文 学与 现代生活 之


, ,

间艺术联系的 必然性和 合 理性 在某 些情况 下 他甚 至 强 烈地排斥和 否定时代对儿 童文学 的要


,

求 和儿 童文学对 时代呼唤 的响应 一个 著名的例子是 1 9 2 3 年 8 月 他在《关于 儿童 的书 》一 文


。 , ,

: “ ‘
中说 近 来见 到《小朋 友 》第七 十期 提倡国货号 便忍不 住要说一句说
, , ,

我觉 得这不是儿

童 的书 了 无论 这种议论 怎样 日水髦 怎样得庸众 的欢迎 我 以 儿童 的父 兄的 资格 总反少寸把 一 时


, , — ,

” 。 “ ,

的政 治意 见注 入到 幼稚 的 头脑 里去 总之 我很反汉寸学校 把政 治上 的偏见 注入 于 小学 儿童 我
。 ,

更 反 对儿 童文 学 的书 报 来 倡这 事 以前 见北京 的《儿童报 》有过 什 么 国 耻 号 我就 觉得有


也 提 些
,
点疑惑 现 在《小朋 友 》又 大 吹大 擂的 出国货号 我读 了那 篇 宣言 真 不解这 些 既非 儿 童 的复 非
, ,


: “
文学 的东西 在什么 地方 有给小朋 友 看的价值 但他又 说 要提 倡那 些大 道理 我 们本来也 不
” ,

11
・ ・

好怎么反沙寸 但须登 在《国 民世界 》或《小爱国者》上面 不能说这是儿童的书 了 在这里 儿童


, , ” , “


本位论 的儿童文学 观把儿童文学看作是 一片远 离尘世喧闹的儿 童的净土 容不得 半点社 会文
,

. 、 。 “
化因 素的侵染 从纯 文学 纯 审美 的立场看 这 种观点很 可爱 也不 无道 理 但儿童文学 的 净
, ,

.

土 梦幻 从根本上说是无 法 实现的 这里 已不单是 一个儿 童文学观 念的问题 而是周作 人 人生
,

。 。

理 想和 趣味的一个综合 的反 映 我 们理 解周作人的苦 心 但不能苟 同周 作 人的立论 基 础 在我


,

看来 一定儿童文学 JL童 文 化的特 性不仅受制于 儿童特点 而且 从根 本 上说 也是被 一定的 社


, ,

会 历史文化存在所 现实 地规 定 了的
“ 。 ,

鲁迅当时 也是 儿童 本位论 的信奉 者和倡 导者 在《我 们现 在怎样 做父亲 》一 文 中 鲁迅 希
望 当时 觉醒 的人 应将 自己 天性 的爱 更 加扩张 更加醇化 ; 用 无我 的爱 自己牺 牲 于后 起 新
“ ” “ , , ,

那 么具 体应 怎样做呢 ? 开 宗第一 便是理 解 鲁迅 由此提 出了 一切 设施 都应该 以 孩


。 。 “
” “ ”

, ,

。 。

子为本位 的观 点 接着鲁迅 又 提 出 第二 便是 指导 时势既有 改变 生活 也必 须进化 ; 所 以


” : “ , ,

后 起 的人 物 一定尤异 于前 决不能用同一模型 无理 嵌 定 长者须是 指导者协商者 却 不 该是


, , , ,

命令者 不 但 不该责幼 者供奉 自己 ; 而 且还须用 全副精神 专为他们 自己 养成他们有耐 劳作的


。 , ,

体力 纯洁高 尚的道德 广博 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 也就是能在世界 新潮 流 中游泳 不被淹


, , , ,

。 。 。 ,

没的力 量 第三 便 是解放 子女是即我非我 的人 但 既 已分立 也便是 人类中的 人 因为即 我


, , ,

所 以 更应该 尽 教育的义 务 交给他们 自立的能 力 ; 因为非 我 所 以也应同时解 放 全 部 为他们自


, , ,

己所 有 成一 个 独立的 人 ” 在这 里 鲁 迅 的儿童本位观 既是 对儿童特点 的重 视 又 意味着对 儿


, , ,

. 、

童的 指导 鲁 迅从 时势和 生活 的变 化 发展着眼 指出应 该养成 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 纯 洁高
, ,

尚的道德 广博 自由能容纳新潮 流的精神 ; 应 交给他们 自立 的能力


” “ ” “
同时也应 解放 全 部为
, , ,

。 “ 、

他们 自己所有 成 一个独立的人

由此 可见 鲁 迅的 儿童本位论 比起周作 人来 要开放 博大
, ,

. 、

得 多 他们 的 儿 童本位论 在理解 儿童 尊重儿童这一 点上达成 了一 种共识 和默契 同时 又 显 el


|
s
e

“ ” ,


示了两种不 同的理论胸怀 和眼光




郑振铎 的观 点也是 值得重视 的 他认为 儿童文学 便是 以 儿童为本位 儿 童所 喜看所 能看
, ,

、 、 。

的文学 , 他 从格式 意 义 工 具 主义三 个方 面说明了儿童本位的文学 与普通 文学 的 不 同之处
“ ” :
其中关于 第三 点 工具 主义 他是这 样论述 的
3 工其 主义

普通 文 学极 少含 有道 德的 训 条 的 更 没 有用 来做 传 达 理 科 方 面 的 智
,

识 的 象托 尔斯泰 诸位 极 端人生 派的 批评 家 虽然 主 张 文 学应 为 宣 传 一 种 宗 教或 革命 思 想
— ,

的 工 其 然 而 多数 的 文 学作 品 却都 是 自然 的 感情 的 流 霉 都 是 无所 为 而 为 的 作 品 而 儿童
, , , ,

文 学则 不 然 这也 是 儿童 文 学与 普通 文 学很 不相 同 之点
,

) L童 本位论 的儿 童
” “ ”
将 工具 主义 列为儿童文 学 区别于普通 文学 的一 个特点 这 似乎 与 ,’
,

。 “ ”
文 学 观很 不 协调 实际 上 郑振 铎所说 的 工具主 义 是 一种 以 尊 重儿 童特点 为前提 的工具 主
,

“ ”。
义 我 们或 可 称之 为 儿童 本位 的工具 主义 郑 振铎认 为 儿 童文学 的教授应 该充分注 意 儿童
, ,


: “
的特点 为此 他 提出 了三项原则 一 要注 意儿童的趣味和 嗜好是怎样 的 教 材应适 宜于 儿童
, ,

的性 情和 习惯 而 增之 减之 ; 二 教材 里面所用 的地名物名人名 也须用 儿童所 熟知 的 ; 譬


, ” “

如风车为荷兰儿童 所熟的 但是用 之于 中国儿童 便觉隔膜 ; 三 但有许多新奇而 不 费解释 的


, , ” “ —

事 物 却不妨 尽量 引用 譬如鸵 鸟 袋 鼠 虽非儿童所熟知 但可 以扩 刀 L童智识范 围 又 可 以 迎


, , 、 , , ,

。 , “
合 他们的好 奇 心而 又 不 费解 所 以 为可用的材料 虽然 在我们今天 看来 工 具 主义 的提法与
, ” ”

“ ”
儿童文学 的审 美 品性格格 不入 , 但是 就 郑振铎 的本意而言 他的 工 具 主义 是指 儿童文 学 所必
,

・ ・
12
。 “

然具有 的广义 的教育意义 和 功能 儿童 文学 工 具主义 的提 出并不意味着郑振铎对 儿童文学
。 “
:
艺术特性的 忽视 例如他 对 教师教 授儿 童文学提 出了这 样的要求 教师 当教授 含有道 德 训条
。 ,

的故事 时 不 可将 里 面的 意 思 明 白说 出 我们须 使故事 自己 去教训 儿童 不可 使教 师 将故事 内


,

, 。

的训条单独表 白出 务使 儿童 自己赞 美故 事中的人 物 不 要教师替他 们赞美 教员 倘然 明 白提


,

出道 德的训 条 来 则儿童知道 自己是 在 受教训 不是 在读有 趣味的 故事 那末 他 便 要对 于故事


, , ,

减 少兴 趣 减 少 信仰了 [lv 〕在这 里 郑振铎的 儿童本 位论 的儿 童文 学 观 隐含 了这 样 一 种 内


.
”, , “ ”

:
在 的逻 辑过 程 儿童文学 以 儿童本位 为出发点 以 完成一 定的教育任 务 (工具 主义 ) 为 目标 以
, ,

文学 固有的艺术 品性为 手段 我 们发 现 这一 理 论观 念的基 本 思想 在 中国儿 童文 学后 来 的历史


,

:
发展过 程 中得 到了 自觉 或不 自觉 的继 承和响应 其典型 的 理论表述 即是 儿 童文 学
,

童的文学
。 — 教育儿
、 、 “ ”
从胡适 周 作人 到鲁迅 郑振铎 我 们看到 在 儿童 本位论 的理 论 旗帜下 聚集 起 来的 人 们
, ,

在具 体理 论 观念 的理 解 和 阐述上却有着或显或 隐的 区别 和差 异
“ ”
相同的 只是 儿童本位 这 个

起点 ; 也 正是 这个起点 使 他们的理 论 思考 显示 出一种共 同 的时代要求和 必然 的历 史选 择


,

“ ” ” “
儿童 中心主 义 的输 入 和 儿童文 学本 位论 的儿 童文 学 观的 形成 对 于 现代 中国儿 童 文
,

。 “ ’, , “
学走 向 自觉的历 史推动作用是 难 以 估量的 首先 从 五 四 时期的儿 童文 学实 践看 以 儿童文
,

学 本位 论 为理论 旗帜 以 西 方人 类学进 化学 派学 说(如复演说 ) 为具体理论 内核 和后 援 中国


” , ,

现 代儿童文 学理论 批评建 设不 仅摆 开 了最初的学 术阵势 而 且 为现 代儿 童文学 的 自觉 及 其 全


,

面进入 现 代中国 文化 建设领 域 提供 了强大 的理论 依据 并 创造 了相应的社会舆 论条件


,

” “
其次 儿 童 本位论 的儿童 文学 观强调对儿童的理 解 和尊重 强 调儿童文 学所构成 的艺 术
, ,

” 。 , “

世 界须 以 儿童 世界 为 本位 这在 理论 上也有 其合理性 和独 到性 很 显 然 儿童文学 这一 概 念


,

本身 说明它 强烈地意 识到 自己 的接收者是 儿童 儿童文 学作 品要 成为儿童读 者 的审美对象


, ,

就 必 须考虑到 读者 对象的 审美 心 理 因为儿 童文学 作品作 为 以儿 童 为接受主体的审美客 体 其


, ,

。 “ ” “
价值 的实 现不 能脱离儿童审美 心 理机 制的作用 儿童 本 位论 的儿童 文学观 正是 由于 以 儿 童
, 。

本位 为理论起点 所 以 其理 论构 建便 拥有 了一个合理 的内核
“ ” 、

但是 由于 儿 童本位论 的 儿童文学观 在具体传播过程 中的 多样 化 复杂化 的理 论 阐释和


,

表 述 也使 得 这一 学 说在理论 上 和实践上 面临着 某些 尴尬 和 困 境 尤 其是 以 周作 人 胡 适为代


, ,

表 的儿童本 位论 者过 分 强调 了 儿童 自己 的作用 而相对 忽 视 了作 家的地位和 社会 文 化背景 的


,

作用 因而 更暴露 出难以 遮掩的理论 破绽


,

从 理论 上说 一 旦把 儿童 的独 特性 与具体的社会历 史条 件绝挤寸割裂 开来 那 么理论 的合理


, ,

) L童本 位论 者 的失
“ 。
” ”
性与谬误性就 必辉会成 为一 对难分难解的 孪生 兄弟 在这州 点上 一些 ,’
,

“ ” 。 “ ”
误 在很 大程度 上是 因为 过分 信任 了人类 学上 的 复演说 复演说 通 过儿童 心理与原始人 心
。 、

理 的 比 较来揭示 儿童 心理 和 生活 的某些特征 这是有其 合理性 和科 学依据 的 然 而 周 作人 胡


, ,

“ “ 、
” ”
适的 儿 童本位 论 把 复演说 看成是解开 儿童世界的 万能钥匙 把 儿童世 界 儿童文化 与原始
,

世界 原始文 化等 同起来 (当然 周作 人偶尔也谈 到两者 之 间 的差异 i 因而 忽视 了 儿童 以 外的


、 , ,


“ ”
因素的 存 在 这就 难 免会 产生 谬误 了 复演说 的失误 主要在 于 它把个 体发 展史 和 种 系发展
, ,

(

史 完全 等 同起来 从 而 引向生 物决 定论 预 成论 ) 恩格斯 在《自然辩 证法 》中虽 然 肯定过 孩 童


, “


” ,
的精神发 展是我们 的动物 之
臣先 至 少是 比较近 的动物祖 先 的智 力发 展 的一 个 缩影 但是 他紧
: “ ,

接粉又 指出 一切动物的一切 有计 划的行 动 都不 能在 自然界打下它们的 意志 的 印记 这 一 点


,
”。 。

只有人 才能 做到 可 见把儿童 个体发展 史与种系发 展史完全 等 同的观点 是不科学 的 也 正是


“ ” 。

在这 一 点上 儿童 本位 论 常常被 人 们抓 了理论 上的小辫 子 由于 过分强调 了儿童 生活的独立


,

性 过分相信了儿童成长的 自发性 周作 人等人 常常忽视 儿童文学 的社会学内容和 成人 引导的


, ,


“ ”
必要 性 事实上 这 种 儿童本位论 不仅在当时 的文学界 而且在整个 教育界也十分普及 并 且
, , ,

逐渐 在实践 中暴露 出它 的缺陷 例如 在这 种教育思 想 的影响下 学校 教育相 对重视 直接经 验


, ,

忽视间接经验 ; 重视 学 生个 人实践 忽视 系统学 习 ; 重视儿童兴趣 忽视教师指导 对此 当 时就


, , , ,


: “
有人 指出 新法学 校受指摘最大 的地方 就是读书不能成诵 写字别字太 多 算 法又 缓慢 又 错
, ,

,

误 夕幻 同样 在 儿 童 文 学 领域 忽视成 人 的存 在 和作家 的作 用 忽视 儿童生存 的社 会文 化 背
, ,

“ 。

景 沮行胃 儿 童世界 嗽必然 只是 一个 虚幻的梦 乡


,

” “
从实 践 上看 儿 童本 位论 如果 被解释成 儿童文 学只是 以 儿童 世界 为本位 描绘 一个 完美
, ,

。 “ 、

的童 年之梦 的话 那 么 它的可行性 也是颇可怀 疑的 五四 时代 一 些作家 以 儿 童世界 为参照
, ,



为 本位 确实创作 出一 批初具 现代品格的儿童文学 作品 但是 如果 一 味想 要躲 在儿童 的 乐
, ,



园 里 闭门造车 设计 那儿童乐 于 逍遥 的文学 的花 园 那倒 很 可 能是会 碰 壁 的 正 如 郑振铎
, ,

年在 《(稻 草人 )序 》一文 中所说 的 丹麦 的童 话 作家安徒生 (U以m A n d , n


192 3 e
) 曾说 人 生
: “ , ‘

L n 彼冶t u t
i
是最美 丽 的童 话 ( 让 t l f
u
f
e 1
5 e
b i ry u

s ) 这句 话 在将来 地 国 的乐园 实现 时 也
e
e
h
a
a
, ‘ ’ ,
, 公
。 :
许 是确 实的 但在现代 的人 间 这句 话至 少 有两重错误 第 一 现代的人 生是最足使 人伤感的悲
, ,

剧 而 不是 最美丽 的童话 ; 第 二 最 美丽 的人生 即在童话里 也不容 易找到 是的 在 现实的沉重


, , 。 ” ,

“ ” 。

的真实 面前 倾心于 炮制 美 丽的童 话 总 不免会 显得有些 苍白和 幼稚 郑 振铎 在这篇 文章 中对


,

叶圣 陶创作 思想发展的深刻 揭示 和分析 不仅 使该文成为现代 中国儿童文 学经 典性 的 理 论 批


,

“ 。

评文献 而 且也 使绝 对的 儿童本位 论 在文 学实践 面前显 出了难 以 遮掩 的理论 破绽 郑振 铎认
,

“ 。 ”
为 叶圣 陶最初 动手 写童 话 时 他还 梦想一 个美 丽的童话的人生 一个 儿童的 天真 的 国土 然
, , ,

而 现 实人 生 感受的 沉重撞击毕 竟不允 许作 家一 味地沉 浸在 孩提 的梦境里 郑振铎深 刻地 指


,

: “
出 在成人 的灰 色云 雾里 想重现 儿童 的天真 写儿童 的超越 一切的 心理 几乎是个不 可能 的
, , ,

。 。

企 图 圣陶 的发生 疑惑 也是 自然 的结果 我们试看他后 来的作 品 虽然 他依 旧 想用 同样 的笔


, ,

‘ 。 , ,

调写 近 于儿 童 的文字 而 同 时却不 自禁地融 化 了许 多 成 人的悲哀 在里面 固然 在文字方面


, ,

。 ‘
儿童 是 不会看不 懂 的 而 那透过 纸背的深情 儿童未 必 便能体 会 … … 哀 者不 能使之 欢 乐 我
’ , , ,

们看圣陶童话里 的人 生 的历 程 即可知现代 的人 生怎样地 凄凉悲惨 ; 梦 想者即 欲使 它在理 想 的


,

) L童
。 , “
” ”
国里 美 化这 么 一 瞬 仅仅 一 瞬 而事实上竟不 能 办到 因此 以 儿童为本位 并非意 味着 ,’
, ,

” “ ”。 “ ” “ ” “
说到 底 儿童 的成 长是一个 不断 由 自然 的 人 向 社 会的人 和 文 化 的
,
至 上 或 唯 有儿童
、 、 、

人 的转 变过 程 儿童的发展是 自律 与他律 本位与 非本位相互 冲突 相 互 融合 相互 促进 的互
,

。 : “
动过程 正 象郑振铎 对 人 们的 种 种疑惑所 回 答的 那样 有许 多 人或 许 要 疑惑 象 《瞎子 和 聋
,

子 》及 《稻 草 人 》 《画 眉鸟 》等篇 带着 极深挚 的成 人 的悲哀 与极惨 切的失望 的呼 声 给 儿童看 是


, ,

否会 引起 什么 障碍 ; 幼 稚 的和平 纯洁的心里 应 否 即投 入人世 间的扰乱与丑 恶的 石子 这个 疑 惑


。 。

似未免过 于 重视儿童 了 把成人 的悲哀显 示给 儿童 可 以 说是 应该的 他 们需要知道 人 间社会


,

, 。

的现 状 正如 需要知道 地 理和博 物的知识一 样 我 们不必 也不能有意 地加 以 防阻
,

“ ”
尽 管如此 儿童本位论 者 的某 些理 论失误 与这 一理论 对 中 国现代 儿 童文学发 展 的 巨 大
,

。 , “ ”
历史推动作 用 比 较起 来 它的功 毕竟是 要大于 过的 作为一种理 论观 点 儿 童本位 论 本 身在
,

“ ” “
后来的历 史过 程 中也 曾得 到过不 同 的理解和 对待 并且 一度被冠 以 反动 的罪 名而 被 批 倒 批
,

14
・ ・
儿 童文学文体分类的历史性和 新基 点

周晓 波

, 。

儿 童文 学文 体形成由 来 已久 然而对儿童 文学文体的分 类研究却相 当薄 弱 儿童文学 文体


形 成 的历史性 和相对性 ; 儿童 文学 文体形 成的 外部及 内部 因素 ; 儿 童文 学文体发 展的 趋势 等许
。 。

多 重要 的 间题 还少 有人 涉足 而这 些恰 恰是研究儿童文学文 体特性的关键 多年来 的儿 童文


,

体研究格 局大 体只 停 留在对儿童文 学各体 裁单纯 地划 分 以 及 对各 体裁 特 征 的诊 释 上 而 设释



:
的模 式大致 可概括 为 成 人文学的体熬特 征加 上儿童特点 这使儿 童文学 文体 研究的 本色很 难

体现 出来 诚 然作为文学 的一 门分 支 的儿童文学 的确与成 人文学 有着不可分 割的天 然联 系


, ,

但儿童 文 学之 所 以 从 文学整体中划分出来 必然有着强 烈 的独 立 性 和特殊性 因此 儿童 文学 文


,

体研究应 当具有 自己的特色 重点应放在对其特殊性 和 自身特点 上 随着儿童文 学 创 作 的繁


,

o

荣 儿 童文 学文 体的特点更为 显现 因此 单用一 般的文体规律 去概 括 显 然不 能适 应儿 童文 学
, ,

。 ,

文 体 的发展实 际 本 文试图从 儿童文学文 体本位 出发 从 历史 发展 的角度 和 儿 童文 学创 作 的新


趋 向来 对儿 童 文学 文体分 类的 形成 及特点作一初 步 的探索


一 儿童 文学文 体分类 的历史性 及相 又引隆


儿童文 学 文体分类 的形成是在漫长的文学 历史发 展 中逐 渐确 立起 来的 在漫长 的 中国封


, , “ ” “
建社 会 中 由于 儿 童地 位的 低下 儿童 教育得不到 重视 儿童 只 被看 作 成 人 的附庸 或 成 人的
,

。 “

预 备 因此也就 不 可能有独 立 意 义 的 儿 童 文学 更 谈不 上 有 儿 童文 学 的 文体 分 类 直 到 五
, ,



四 时期才 开始有 了真正 独立 意义 的文学分支一 中 国 儿童文 学 有 了儿 童文 学 自然 也就 有 了
,

。 , “

当历 史终于 翻到新的一 页 人们有可能 以冷 静的心 情 回 顾前 人的 理论足 迹 的时候 儿童
,



本位 论 也终 于得 到 了客观的厉史评 价 而 这一 观点本身 的理 论失 误 也在 新 的历 史 条 件下得
, ,

到 了重 新的思 考和 评析 反自然地 这是 一 种更富有 学术意味 的思 考 和评析 了


,


注释
; 一
12 13 〕15 〕
:

【1〕 周作 人 《JL童的书 》
: , .

参 见 李 明 德 《关于 杜威教 育理 论的再评价 》 载《福 【 〕


【 〔
:
建师大学报 〕19 85 年第 2 期 4
1
. .

【〕 周作 人 儿童 的文学 》

[2 〕[ 3 〕[ ‘〕
[ 5 ] [6 〕〔
:
7 见 赵祥
[ 26 ] 周作 人 赵景深 《童话的讨论 》
、 : 、 .

〕 麟 王 承绪编译 《杜威教育
.
1981
:
1 18
月版 第 s
1 一3
2 俞子夷 《d 学 教学 法 的新旧 冲突》 载《教育杂 志 》
, , ,
论 著选 》 华东 师范 大学 出 版社 年 【 〕
页 第 3 8 一3 9 页 第 3 3 页 第 3 页 第 2 页 第 16 7 15 卷 9 期 (1 9 2 3 年 , 月)
, , , , , . .


8
鲁迅 沈 我 们现在 怎样做父 亲). (本 文 系作 者 承 担 的 浙 江 省 哲 学 社 会 科

〔〕
: .

【刃郭 沫若 《儿 童文学 之管见 》 .

学 八 五 规 划 重 点课 题研 究 成 果 之 一 )
‘’ ”

[ 10 〕〔
27
郑 振铎 ( 儿童文学 的教授法 》
: .


(责 任 编 辑 陈 顺 宣 )
这份 演讲稿由郭 后 觉 记 录整理 发表 于 19 2 年 l
1 〕
,


月 9 日《晨报副刊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