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钻井液密度混合装置研究与应用

张贵磊

摘要: “钻井液密度混合调节装置”作为一种深水表层钻井关键装备一直
被国外公司垄断,且只租不卖,租金昂贵。油田化学事业部在中海油研究总院的
863 课题“深水钻井液密度动态调节装置”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设计改进、
实验研究和现场应用测试,研制出一套能够快速、均匀地混合钻井液,安装便捷
操作简单、精度较高、性能可靠、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钻井液密度混合设备。
关键词:动态压井、浅层气、钻井液密度混合、混合效果

深水海底常常潜伏着高压浅层流,在钻遇浅层流时,常规的借助井口装置
产生回压来平衡地层压力的压井方法就不再适用,处理手段不当则会引起井涌、
井喷等事故。动态压井钻井(DKD)技术是由 Baker Hughes 提出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加重泥浆与海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将得到不同比重的泥浆迅速泵
入井筒,结合环空摩阻的作用控制井底压力,防止浅层井涌并控制井漏与井壁
坍塌。动态压井钻井(DKD)法的提出,为解决浅层流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解决办法。
1 DKD 技术特点与优势
DKD 的实质是根据作业需要,可随时将预先配置好的高密度压井液与正
常钻进时的低密度钻井液或海水,通过自动控制密度的混浆装置,自动调节到
所需的密度,实现连续不断地向井内泵送钻井液。在钻进作业期间,只要监测到
井下有地层异常高压,就可以通过人为输入工作指令,控制该装置立即送出所
需要的高密度大排量钻井液,不需要循环和等待高密度钻井液,真正意义地实
现边作业边加重的动态压井钻井(DKD)作业。
与同常规井控方式以及海水喷射钻井比较,动力压井钻井技术具有以下优
势:
(1) 可以有效解决浅水流动诱发严重的井漏问题,又是对付浅气层、浅水层
有效办法;
(2) 有效实施对当量泥浆密度(ECD)的控制,延伸表层套管下入深度,
从而增加后续层段套管下入深度,有利于井身结构的优化;
(3) 减少钻井液的运输量和储存量,节省平台空间,降低总体成本;
(4) 提高井壁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表层井身质量,保证固井质量。
2 多相混合系统的研究
多相混合系统是 DKD 技术的关键装备。主要由快速连接管路、球形阀、高精
度电磁流量计、混合舱(器)、剪切泵等组成。基本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2-1 所示。
高密度压井液、海水或轻质钻井液通过两个或更多分支管路注入到混合舱,经过
混合舱的混合与稀释,混配好的压井液注入到井口,经由环空返回海底,完成
动态压井钻井(DKD)作业。

图 2-1 多相混合系统工艺流程图
2.1 多相混合系统的发展
多相混合系统经过了 6 年多的开发,现在已经发展了三代系统。第一代系
统具备了基本的动态压井钻井(DKD)功能,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混合腔
体积大而笨重,不能迅速安装等。第二代系统使用了一个双重作用的混合器,该
混合器不仅可以提供 DKD 作业所需要的混配功能,还能够提供剪切功能,另外
该系统测量精度也有了提高。
第三代混合系统是当前使用广泛的,如图 2-2 所示。该系统改进了功能,
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结构紧凑,可组装在一个工具箱内
运到井上;容易在 4-6 小时内完成装配;有高精度计量系统;能同时混合三种
不同流体。该混合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深水浅层动力压井钻井的施工要求。
图 2-2 第三代多相混合系统
目前由海洋石油研究总院设计制造的“钻井液动态密度调节装置”已经在
海洋石油 981 平台测试成功,实现了根据井下压力变化,自动控制调节钻井液
密度。该设备缺点是安装空间要求大,限制其在南海 8 号推广使用。
2.2 混合器结构设计
根据南海 8 号平台现场狭小安装位置,认真组织研究和设计,主要完成了
三种混合器的设计与模拟计算,在原 863 项目成果基础上,重新设计喷嘴设计
结构,设计安装空间要求小的外形。
2.2.1 方案一
采用原 863 项目喷嘴,配合 SWACO 的 HI-SIDE 混合器外形。

图 2-3 方案 1 密度分布云图 图 2-4 方案 1 密度变化坐标图


模拟结果显示,混合效果很差,两种流体基本上没有混合,出现分层现象。
不适合目前的设计要求。
2.3.2 方案二
采用原 863 项目喷嘴,对角喷射外形。
图 2-5 方案 2 密度分布云图 图 2-6 方案 2 密度变化坐标图
模拟结果显示,混合效果较差,不适合目前的设计要求。

2.3.3 方案三
重新设计喷嘴

图 2-7 方案 3 密度分布云图 图 2-8 方案 3 密度变化坐标图


模拟结果显示,混合效果好,流出混合器混合腔后 0.3m 左右时候,混合组
分密度差异可以控制在 0.05g/cm3,此种设计方案为本次研究与设计施工方案。

3 实验研究
海水和重浆的流量对混合密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通过调节蝶阀开度,
观察流量计的读数,进而找到蝶阀开度与混合密度的关系。
3.1 设备连接

图 3-1 试验设备连接图
1.海水管线;2.蝶阀 D373W-16RL;3.接管管线;5.蝶阀 D373W-
16RL;6.法兰;7.流量计;8.法兰 HG20615;9.蝶阀 D73H-16;10.法兰
HG20592;11.混合器;12.抱箍;13.短接;14.出口管线。
3.2 调节实验
开泵,关上 DKD 另一端进口,调节蝶阀的开度,观察记录流量计的瞬时
读数。每半分钟计时一次,累计流量和平均流量分别如表 1、2 所示。
表 1 试验累计流量表

调节阀 泵功率 泵额定流量 瞬时流量 运行时间 累计流量


次数
开度 (KW) (m3/min) (m3/min) (min) (m3)

1 90° 55 3.33 2.320 0.5 1.557

2 60° 55 3.33 2.289 0.5 1.135

3 45° 55 3.33 2.190 0.5 1.027

4 30° 55 3.33 1.971 0.5 0.916

5 20° 55 3.33 1.525 0.5 0.717

6 30° 55 3.33 1.711 0.5 0.804

7 45° 55 3.33 2.182 0.5 1.151

8 60° 55 3.33 2.271 0.5 1.049

9 90° 55 3.33 2.312 0.5 1.231


表 2 试验平均流量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开度/。 90° 60° 45° 30° 20° 30° 45° 60° 90°
瞬时流量
2.320 2.289 2.190 1.971 1.525 1.711 2.182 2.271 2.312
(m3/min)
平均流量
3.114 2.270 2.054 1.832 1.434 1.608 2.302 2.098 2.462
(m3/min)

图 3-2 流量与开度关系
实验结果如图 3-2 所示,由图可知,流量与调节阀的开度成正比,而且随
着调节阀开度的增加,流量增加的速度逐渐减小。在实际操作中,可调节海水与
重浆入口调节阀的开度,进而控制出口处钻井液的混合密度。
4 现场应用测试
对该装置进行现场应用,如图 4-1,测试介质海水,得到数据如表 3 所示,
其中重浆管线 2.6 m3/min,海水管线 2.1 m3/min,总排量达到 4.88 m3/min,
完全满足现场钻井工程需求。

图 4-1 现场应用测试
表 3 现场应用数据

海水瞬时流量 重浆瞬时流量 出口瞬时流量


次数 调节阀开度
(m³/min) (m³/min) (m³/min)
1 90° 2.78 2.1 4.88
2 60° 2.69 2.05 4.74
3 45° 2.38 1.84 4.22
4 30° 2.17 1.63 3.8
5 20° 1.9 1.29 3.19
6 10° 1.15 0.78 1.93
7 0° 0 0 0

5 结论
油田化学事业部的钻井液密度混合装置能够快速、均匀地混合钻井液,安
装便捷、操作简单、精度较高、性能可靠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打破了外国公司在
该设备上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