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以臺北市大理街更新地區為例
林 玄 宜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摘 要

過去由於觀念上的種種偏差,使得許多深具人文、歷史記憶的臺灣都市老舊
住宅社區遭受到拆除新建的命運,而臺灣現階段所謂的「更新」政策,由於需顧
及都市整體性利益及權衡政治因素等雙重考量之下,總流於「拆除老舊」、「全數
新建」之譜。對此方式採以較為狹義及短暫的投資效應角度觀之,確實有其相當
的利益可循。但相反的,對於地方文化的傳承及都市生態環境的維護,都有著不
可磨滅的傷害與惋惜。因此,本研究以都市老舊住宅社區之永續發展為主要研究
目的,希望能藉由現階段都市老舊住宅社區「老舊化」的程度,來強烈凸顯其再
生之重要性與需求性,並藉此研究方式來瞭解某一個社區的「地方特色」並能「因
地制宜」尋求合理而完善的方法來解決,同時也作為日後該領域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生態社區、永續發展、環境設計、社區營造、老舊再生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Ecological Community Theory on the


Review of Old Housings Regeneration in Urban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f the Da-Li Street in Taipei City
Lin, Hsuan-I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Abstract

The historic district of a city's central area was mostly the earlier
developed area and also the focus of the economic and culture activities. As
time goes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had led the cities to the decay of the
both phys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However, how to stimulate the
historic district redevelopment or regeneration has become the very
important urban policy nowadays. Under the tide of global competitiveness,
the people realize that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ill become the
surviving direction of organizations in the future. Thus,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has been proposed and is focused on how to the
buil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o fit in the possible situation in the future.
Th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cludes building shared vision,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personal mastery and team learning. These points have the
same ideas as integra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which points out a
central idea of the building new people, new society and new living value.

Keywords:Ecological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Keywords:Design, Integrat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Regeneration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壹、研究背景

今日臺灣邁入 21 世紀的同時,新市鎮、新社區、新建築不斷地開發,舊有的
建築不斷地更新、再利用,居民對於生活環境素質的要求也不斷地提升,唯有我
們的都市整體環境卻未同步地改善,本來臺灣有著非常多優美的自然生態資源,
分佈於全省各個城鄉之中,並各有其地理特色,曾有寶島之美稱。但是在急速的
經濟發展之下,各城鄉的都市區域發展,發生了許多的環境問題,如雜亂無章之
都市視覺環境,失去獨特風貌的城鄉國際景觀,缺乏舒適與安全的都市活動機能
及自然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等。對於人文層面關懷也只停留在書面報告之文字,
而整體都市發展的方向與遠景均視為匠人之事,很少將都市的發展視為一個當地
居民所共同擁有的藝術品或環境美學來看待之,於是我們都市的環境品質所呈現
雜亂無序則來自有因,在臺灣邁入 21 世紀的同時,除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等因素之外,我們還應該對於所處周遭生態、生產、生活的都市環境有所思考與
創見。而政府在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同時,使經濟成長率能夠持續且穩定的成長,
對於我們所處的都市生活環境與整體市容觀瞻,也能夠隨著經濟力之提升而提高
其生活品質。經濟的成長與環境的品質,在這兩者之間應是相輔相成的,以共同
為塑造整體都市發展品質、健全都市機能,創造一個適宜人居的都市生活環境。

近年來,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規模已擴大至地球的尺度,1993 年 2 月遂於
聯合國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ED)」 ,展開全面性的地球環保運動,這些都顯示著地球環境
破壞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國際要務,同時也顯示「永續發展」已是未來人類最重要
的課題。而「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理念,最早出現於
1972 年 Wes Jackson 在農業方面文章,以及 1980 年 Lester Brown 所著「世
界保育策略(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當中,其內容即包含著「公
平」、「需求」、「限制」等層面考量,強調復原的原則,減少消耗、再使用、循環
再利用等,合理解決地球環境危機與人類生存環境等問題所提出的新思維。並於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WCED, 1987)所發
表報告當中,定義「永續發展」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同時不損及未來世代
滿足其需要之發展。其目的,是在於尋求人與「土地」、人與「自然」、人與「文
化」、人與「活動」之間和諧發展關係,為本研究目的當中所認定的最佳詮釋。

永續發展的研究與履行,已成為國家政策發展上優先研究的對象,更是制定
發展計畫時所考量原則,目前涵蓋生活空間的永續發展多以永續建築、永續社區、
永續都市為名,希冀創造環境與發展雙贏,確保人與自然互利共生,實踐生態、
生產、生活之永續發展理念。概略來說,生態社區乃是針對每一個地區特性與資
源,研議各種軟硬體工作的推動與結合,發展地方特有人文、空間、產業等資源
潛力,以重建地方人士對自我社區的認同與珍惜,進而建立並發揮社區組織的力
量,將社區的文化、空間、產業與生活合而為一,使我們的社區能成為一個具有
地方特色與生命力的生活環境。因此,本研究以都市老舊住宅社區之永續發展為
主要研究目的,希藉由現階段都市老舊住宅社區「老舊化」程度,來強烈凸顯其
再生之重要性與需求性,並藉此研究方式來瞭解某一個社區的「地方特色」並能
「因地制宜」尋求合理而完善的方法來解決,同時作為日後該領域研究之參考。

2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貳、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過去以發展經濟為優先政策,犧牲原有自然美景與寶貴生態資源,隨著
人口增加需求擴張,住宅社區已從都市計畫區發展至都市邊緣及山坡地區,加上
臺灣地區都市社區建設政策失當,使得許多深具人文、歷史記憶的臺灣都市老舊
住宅社區遭受到拆除新建命運,而臺灣現階段所謂「更新」政策,由於需顧及都
市整體性利益及權衡政治因素等雙重考量下,總流於「拆除老舊」、「全數新建」
之譜,對此採以較狹義及短暫的投資效應角度觀之,確實有其相當的利益可循。
但相反的,對於地方文化的傳承及都市生態環境的維護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傷害與
惋惜。然而一個社區營造絕不是單純而有效率的執行一項計畫或工作,而是長期
的形塑共識、一同學習、一起投入、不斷成長,要有人文之關懷、在地生命力之
關注及對在地生態之尊重。本研究嘗試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以人類最小棲域之
社區單元為對象,建構一個讓居民住的舒適兼顧自然生態,減少對自然環境負荷
之生態社區。本研究初步定義生態社區為建立在生態結構平衡的觀念上,以投入
最少資源,產出最少廢棄物,確立保育、循環與低負荷等基本原則下的社區環境
營造。為使本研究的內容及論點更具依據性、學術性,故選取實際案例作為本研
究檢證,在配合文獻回顧所歸納整理的論點,進行理念操作與案例說明,並從中
找出相互關係,提供都市老舊住宅社區之環境再生與改善建議,並作為臺灣地區
社區規劃及更新時,一個新的思考方向。本研究動機與目的陳述,如下所示。

一、研究動機

(一)臺灣舊有的都市住宅社區,生活品質低落常為環境惡劣之根源?
(二)臺灣現行的都市更新方式,易造成自然及人文環境改變與破壞?
(三)社區觀念由「私有」,轉化為「共有」並與環境「永續發展」新理念。
(四)由「永續」再生社區,強調人本的「參與性」、「合作性」、「經濟性」。

二、研究目的

(一)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主要論點。
(二)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評估原則。
(三)文獻回顧與案例課題發掘「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發展原則。
(四)透過文獻理念的建構與案例調查的分析,來瞭解某社區「地方特色」並能
「因地制宜」尋求合理改善的方法,同時作為日後該領域研究參考。

更 新 拆除新建(利益)

保持兩者間合理而完善的關係 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

再 生 環境永續(價值)

圖一、研究目的邏輯架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3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參、研究架構與方法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主要以關鍵詞所界定之「生態社區」、「永續發展」、「環境設計」、
「社區營造」、「老舊再生」等理念為基礎範疇,如圖二所示。經由文獻資料詳細
調查、歸納、評估、分析及案例模擬的操作說明等研究進程發展,所建立「臺灣
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生態社區)」評估原則,以提供後續研究參考之價值。

永續發展 生態環境

環境設計
生態社區 生產環境
都市老舊住宅社區
社區營造 循環•再生•利用 生活環境

Life Cycle Assessment(LCA)


環境倫理建立 再生利用機制 社會運動參與

環境立法規範 政治經濟配合 環境教育落實

建立「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原則

圖二、研究架構與理念範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研究方法

本論文研究概以調查(Survey)、歸納(Inductive)、綜合(Integrated)、
分類(Division) 、分析(Analysis) 、敘述(Descriptive) 、推論(Reasoning) 、
解釋(Explanation)、演繹(Deductive)等,以「質化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為主,量化性研究(文獻統計資料)為輔的方式。以資料的蒐集為
開端,其資料的型式可以區分為「初級資料(Primary Data)」與「次級資料
(Secondary Data)」兩大類。在研究過程中,保持研究的客觀性「信度與效度
(Objectivity of the Source ﹣Reliability & Validity;Bellwether Tests of
Sustainability;Understood & Accepted by the Community)」 ,透過「文獻
回顧」與「個案研析」 ,將目前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的發展現況與相關課題進行
探討,最後對於未來臺灣老舊社區再發展方向(生態社區)提出建議以供研討。

(一)文獻回顧分析法(Document -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二)系統歸納分析法(System Analysis Method)
(三)交叉影響分析法(Cross - Impact Analysis Method)
(四)矩陣圖表分析法(Matrix - Chart Analysis Method)
(五)環境觀察分析法(Environment - Observation Analysis Method)
(六)案例模擬分析法(Case Study & Analysis Method)

4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肆、理念建構(研究理想面)

一、觀念界定

本議題論述之前,先就本研究所慣用之用詞先作定義與釐清,如表一所示。

表一、關鍵詞界定
關鍵詞 人物與時間 主要論述
Longman ․「生態學(Ecology)」意義,是一種用來研究植物、動物與人類
Group(1992) 等生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個別生物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科學。
․物物相關(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法則:生態體系中
個體間、群體間及物種間均相互關聯,沒有孤立個體,一事一物都是環環相扣。
生 態 ․物有所歸(Everything Must Go Somewhere)法則:就是物質不滅、能量不
于宗先 滅,就生態角度而言即自然界中的每一物體均有其功能用途,沒有所謂的廢物。
(1986) ․自然善知(Nature Knows Best)法則:大自然的調節力會自動維持環境及物種
間平衡,任何人自作聰明重大改變,反而會擾亂環境系統平衡,損及自然體系。
․沒有白吃的午餐(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Free Lunch)法則:有得必有
失,任何效益均須付出代價,不同的只是代價大小、償付時間,以及償付地點。
張世典 ․基於生態完整性、環境健康品質、發展平衡等原則下,以人類生
(2001) 活健康舒適為基礎,在可持續發展下謀求健康快適居住環境。
生態社區
李永展 ․主張基於「永續發展」、「地方自治」、「民眾參與」、「社區基礎經
(1997) 濟」等觀念基礎之下,以創造出一個可居、健康的生態社區。
里約環境與發展 ․主張人類在「永續發展」的理念當中居於核心地位,享有健康、
宣言(1992) 富有創造力的生活權利,並與自然環境相互調和、共謀發展。
․「需求」貧窮落後地區人類基本生存需要。 「限制」自然環境滿足
永續發展
我們共同未來 人類需要涵量限制。 「世代間公平」人類有能力開發持續下去滿足
(1987) 當前需要,但不危及下一代。 「物種間公平」生存不超過維生生態
系統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情況下改善人類生活品質。
張世典 •以人為本設計,探索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共生共榮介面的營造,
(2001) 滿足安全、健康、舒適、效率需求,讓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
陳錦賜 •主張人類應該有意識地安排各種環境活動的過程「取之於環境、
環境設計
(1998) 用之於環境」 ,以有效率地滿足人類其生活上的各種需要。
李奧波特 •人與自然以一種倫理的關係維繫著,環境中其他種類也有生存權
(1948) 利,當人改變環境時更有責任及義務去考量整體生物群聚福利。
張世典 •主張應重視社區發展特有的鄉土風貌、格調與文化的塑造等。
(2001) •有效凝聚社區居民共識、設計與技術提升、規範制度建立等。
陳社英 •自願性參加社區內的各種活動或事務過程,讓每一位社區的居民
社區營造
(1993) 基於共同利益,而施展及貢獻自己的才能(社區總體營造)。
夏鑄九 •社區參與是為保存過程當中所依賴之力量來源,因為是其抉擇過
(1991) 程之下所衍生的產物,如此可以增加其社會與歷史的意義。
黃定國 •社區整體環境規劃、土地使用分區計畫、獎勵投資興建計畫等。
(1998) •建築本體窳陋狀況、社區實質環境改善、社經環境發展現況等。
張隆盛 •主張推展全面性的「環境改造計畫(文化性、經濟性、社會性、
老舊再生
(1997) 機能性等)」,以有效賦予地區新的精神、新的活力。
傅朝卿 •主張兼顧民眾求「新」與文化保存者求「全」 ,讓「史實性」以及
(1993) 「現代性」和諧並存,以共同達到雙贏的發展目標。
生態社區應是居民、政府、專業三者間共同維持在地化設計方案(Solutions Grow From
備 註 Place),以生態量化資訊作為設計參考(Ecological Accounting Informs Design),
(作者) 依循著自然設計法則(Design With Nature),人人皆是環境設計者(Everyone is a
Designer),並讓社區內自然生態清晰可見(Make Nature Visible)的在地思考原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5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都市發展係是一種有機成長的過程,臺灣地區自 1960 年代以來經濟快速地


發展,都市化現象持續擴大,發展模式也較著重於工商業的發展及科技的進步,
資源被視為可無限制開發利用的原料,意識中認為人類可完全掌控自然,而忽視
了資源限制,較注重短期經濟成長。因此,當其發展至一定程度時,必然會產生
實質環境老化、都市機能衰頹等現象,而社區是一個以人為主體集中生活場所,
人愈多則人與人之間也發生愈複雜的社會及經濟關係,這些關係演變較久就使其
實質方面在社會及經濟上發生老化的情況,如果不及時予以防止或改善,而使這
種老化持續下去,結果很容易會造成破壞整個社會與經濟脈動,使該社區無法再
持續滿足人類居住需求。而臺灣因經濟迅速發展,商業活動拓展快速,新舊社區
不斷地交替發展,容易造成新舊社區在生活機能與景觀上差距日漸擴大,如今卻
待都市更新或再生等方式,以恢復舊有商業繁榮,但因往昔的都市更新缺乏法令
依據,在進行時常因牽涉當地居民或房地產所有者的權益,使得往往因為少數人
的反對而導致基於整體社區利益所規劃的都市更新計畫窒礙難行,造成都市風貌
大受影響,使得都市市容及經濟活動雜然並存,形成極不協調且不均衡的景象。

在永續發展的觀念中,將都市或社區群體均視為一個具有動態特性的系統,
考量到地區環境容受力及其多功能性,需強化基礎設施系統,以確保系統在長期
發展下得以存活及不斷地演替(Ewers and Nijkamp, 1991),且較注重於資源
間多樣性,最有效率的能源利用,乃著重在「環境」、「經濟」、「社會」三者之間
均衡發展。強調資源保存及再利用等永續發展觀念下所展現生態社區發展模式,
無論在「社區系統」、「生態系統」、「能源系統」、「技術系統」等面向均異於過去
傳統社區發展模式,如表二所示。參酌 Ian McHarg, 1960;Forman, 1986;
Nijkamp, 1990;Sustainable Seattle, 1994;Byrne, 1994;Ogrin, 1994;
1995;Dramstad et al., 1996;Beatley, 1998;Main, 1999;黃書禮,1996;
李永展,1998 等人之見解。所以,生態社區的經營與管理必須認知是一個可以不
斷相互學習(使用者、政府、專業者三者間一種合作伙伴關係(Partnership))
場所,經由經驗中學習並提供提升社區居住生活環境品質的方法與作法,以強調
人本「參與性」、「合作性」、「公平性」、「公共性」、「安全性」、「舒適性」、「經濟
性」、「地域性」、「歷史性」、「生態性」、「永續性」等層面發展,讓每一個人都能
充分瞭解自己的權利與義務,使人人均是環境設計的貢獻者,能身體力行為達成
目標來邁進,而本研究針對生態社區理念之初步的認知需瞭解到,如下所示。

(一)永續發展之理念是生態社區建設發展的出發點,其謀求的是人類居所當中
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關係,以及人與社會環境的協調關係(環境倫理)。
(二)以生態社區為基點,重視環境生態調和與互動,並避免不合時宜設計,以
逐步提升城鄉整體景觀風貌,形塑一個城鄉未來發展願景(環境立法)。
(三)改造與建設中導入居住生態化觀念,以工程措施及技術手段為支撐力,對
傳統社區進行再生設計,使傳統社區轉化為真正生態社區(再生利用)。
(四)一種複合式生態系統,具有資源持續供給調節功能、環境持續容納調節功
能、自然持續緩衝功能,與人類社會組織及自我調適功能(政治經濟)。
(五)生態社區是一群社區居民,在生活中相互保衛及共謀福利,強調人本「安
全」、「舒適」、「公共」、「關懷」、「永續」等的生活共同體(社會運動)。
(六)生態社區是一群社區居民,在活動中相互依賴及互信共存,強調人本「參
與」、「合作」、「經營」、「保育」、「行動」等的學習共同體(環境教育)。

6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表二、永續發展理念下傳統社區發展模式與生態社區發展模式間比較
項 目 傳 統 社 區 發 展 模 式 生 態 社 區 發 展 模 式
社區 ﹣集中型;同質性空間發展模式 社區 ﹣分散型;異質性空間發展模式
(Townscape - Concentrated) (Regionally - Dispersed)
建築許可等 規劃許可、開發許可、建築許可等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 相容的土地混合使用
社 區 注重短期經濟效益 注重長期經濟發展
系 統 生產趨向(Manufacturing Oriented) 社群趨向(Community Oriented)
商業趨向(Commodity Oriented) 保護趨向(Conservation Oriented)
資源視為生產投入要素 資源視為有限且敏感必須加以管理
資源密集,以經濟為優先 資源保育,以多目標為考量
經濟成本優先 經濟成本與社會、環境成本均衡發展
居民支配著環境 居民與環境共存
單一化生態系統 多樣化環境保育與管理
生 態 自然環境是豐富的資源 自然環境是可耗竭的資源
系 統 (先破壞、後補救) (完整的環境資料庫)
環境衝擊對經濟成長是「外部性」 環境衝擊對經濟成長是「內部性」
復原趨向(Rehabilitation Oriented) 預防趨向(Prevention Oriented)
化石燃料為基礎 替代性能源為基礎
充裕且便宜的供應 資源保育與再利用
供給來源的多樣性 降低能源密集使用
能 源
燃料為基礎(Fuel Based)之價值 社會、環境成本為基礎之價值
系 統
產業技術為趨向 生態保育為趨向
經濟生產之效率 終端利用(End User)之效率
經濟規模與技術的集中 技術分散的觀點
集中式系統 分散式系統
大規模形態 最適規模形態
技 術
經濟成本支配技術決策 社會、環境成本支配技術決策
系 統
忽略對於環境的衝擊 重視整體生態環境的敏感性
基礎設施趨向之技術選擇 使用者趨向之技術選擇
生態社區是以永續發展為指導,因為它能實現社區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備 註 即能夠把和諧社會關係延續下去,在取得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同時,推動經濟發展,
實現經濟快速優質成長,亦能將社區自然環境作為社區公共資源,以得到永續利用。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二、原則論述

生態社區(Ecological Community)理念是基於「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與「環境倫理(Environmental Ethics)」之趨勢下所導引出
的新觀念,其以生態學作為基礎理論,再配合生態設計與生態管理,遵循著生態
規律與人類利益之均衡為前題,貫徹因地制宜、因地適用、因地適產、因地適生、
合理佈局等為原則,所發展出的新空間規劃理論。因此,生態社區應是遵循著區
域原則、生態原則、發展原則、建設原則、優化原則、持續原則、經濟原則等各
項基本原則,生態社區可協助決策者使環境負面影響極小化的前提下,解決不同
土地使用間的衝突議題,而策略性的生態社區更可積極地透過生態保育,適宜地
進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生產配置、環境整治及環境規劃等,以形塑一個地區
生態特質,諸如:促使住宅社區外部生態化、內部科技化,外部具有生態化特徵、
內部享有科技化品質。若冒然將用於工程規劃的方式,套用於生態社區的規劃當
中,則勢必會對於社區的整體風貌或特徵產生重大影響,誠如 Sim Van Der Ryn

7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 Stuart Cowan(1996)所比喻的,生態設計(生態社區)就如同橡樹般地,


從一顆落地的橡樹果實到成長生成的過程,其充分反應著在地實質環境(生態)
特徵,諸如:土壤、植物、動物、氣候、地形、水流等與人們所賦予它的一致性,
希望透過這樣的方法使得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能夠相互配合,而不是衝突或
妥協。其次,就生態社區發展的基本原則及可依循方向,參酌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Future of the Toronto Waterfront(1992)之見解,如表三所示。

表三、永續發展理念下生態社區發展模式
1.遵循自然環境法則(Natural)
遵循著社區地理特性或「自然過程(Natural Processes)」 ,即是生態特色與地形、地貌應該密
切地結合,形成一個生物區域或是生態社區,以完整地保存生物基因多樣性、自然棲息環境與
自然生態過程,讓未來發展能與生態環境相互配合,以維持人類生存與滿足其需要各種條件。
2.維護整體環境品質(Green)
社區環境的保護不應只侷限在對於污染的防治與控制之上,也應包含著自然生態及人文地景的
保育(Nursing)及維護(Maintain) 。其一旦遭受到污染應儘速的改善,如遇到重大開發則應
實施嚴格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運用最佳的方法來控制污染排放或廢物棄置。應加強環境污染
之管制,在透過環境的立法,有效管制經濟生產及開發過程當中,各種廢棄物的產出,並透過
環境工程的手段處理廢棄物之污染性,以減少廢棄物的產出,降低對社區環境所造成的負荷。
3.維持相關特性連結(Connected)
從「生態學(Ecology)」的角度來看,可謂之「物物相連(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社區內優質的自然生態及人文資產,都應該予以妥善地保存與維護,這種
連結包含著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城市及鄉村、社區群體組織、人與自然,過去、現在以及
未來等,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動態平衡與複雜的脈絡關係,彼此之間相互作用且相互影響著。
4.保障民眾之可及性(Accessible)
公共空間(資源) ,諸如:水域、海岸地帶、綠地、開放空間等,應該維持其公眾基本權益。這
些地區的規劃應該是提供良好的可及性與安全性,必須有適當之交通系統或通達措施予以連
結。另外,一些特殊需求,諸如:殘障坡道、人行步道、腳踏車道等,應作適當之整體規劃。
5.提供多目標的使用(Useable)
土地資源與空間環境,應該能夠提供「公、私部門」多目標使用機會,不但能夠滿足各項發展
的需求(Ultimate Environmental Threshold)使用,還要依據不同地方的潛力與限制能夠
「適地適用」 。另外,各種規劃與利用應有「相容性(Compatibility)、穩定性(Stability)、
平衡性(Equivalent)」等基本原則與適當「緩衝分區(Landscape Structure & Function
Principle)」
。而在土地利用方面,也需特別關注社區安全性,對於個人安全、洪水、侵蝕、山
崩等因素,甚至於有害物質、意外事故等風險評估,必要時也必須進行分區或管理(制)等。
6.豐富多樣社區環境(Diverse)
具有「多樣性(Diversity)」與「複雜性(Complexity)」功能,為維繫生態系最大生態應變
力(Ecological Resilience)及自律活動(Self ﹣Organizing Activities)
,須盡可能地維持
地球上最具多樣性原始荒野與所有多樣化環境。一致性或缺乏多樣性之生態系,諸如:單一樹
種生產林地,將會因減少功能性及結構性的多樣化而降低其生態應變能力,導致易受害或失敗,
如自然發生火災,旱、雨季交替規律,及洪水季節性氾濫等(Noss & Cooperrider, 1949)。
7.管理維護之經濟性(Affordable)
社區「規劃」與「管理」乃是一體兩面,規劃時必須考量管理成本,管理的好與壞則呈現規劃
之品質。周延發展計畫,在可能狀況之下,環境、經濟及社會的目標應該能夠相互整合,促使
任何開發計畫更為經濟可行,讓政策機關能夠負擔,既能產出多方利益,同時能維護環境品質。
在土地開發利用與管理維護成本方面都應具有長期發展眼光,任何開發計畫所投注的建設成本
(資本支出)與未來所衍生的社會及環境成本(經常支出),必須加以「內部化」審慎考量。
8.追求永續發展模式(Sustainable)
「土地(Land)」與「資源(Natural Resources)」的開發利用,經常產生難以回復的影響。
因此,必須積極採取「永續發展」思維模式,以兼顧跨世代之間的公平性及社會群體的正義,
使得我們這一世代的人不致於耗盡有限資源,而作出「竭澤而漁」、 「超限利用」的發展模式。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8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三、論點建立

生態社區是人類在體認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之後,所作的轉變及改革。它是指
透過社區生態教育、資源調查規劃、節省能源設計、廣泛的資源保護及社區經濟
與精神的提升行動,充分體認生態環境基本限制,提高生態系統健全性,以建立
與自然環境間的密切連結,減少對於土地及資源的消耗,體認環境、經濟、社會
三者目標間之關聯性,支持整體性的策略,建構新的道德觀,強化資源、機會、
環境風險等的公平分配,期望社區在生態及資源、社會及經濟、精神及文化等三
個層面都能夠永續,以建立永續社區生活方式,並以宏遠的生態價值觀及自治、
自律、自足的社區經營管理等方面著手,才能稱為生態社區。Zonneveld(1995,
1999)在 Land Ecology 一書中,提出五種透過計畫(規劃)介入行動的方式,
以轉化上述的概念方法:1.「認知(Cognitive)」 ,藉由社區空間形式所表達出來
的空間概念,其包含了跨領域與整合性的知識,足以反映出人們使用、知覺,以
及塑造社區空間概念,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規劃工具。2.「意圖(Intentional)」,
當專業者,經由整合過程,提出該社區未來的可能方向或視野,即成為一種規劃
的行動意圖,通常規劃的意圖所傳達的正是專業者對於該社區的想像,但必須小
心避免專業看法的獨斷與誤判。3.「制度(Institutional)」,即是關於土地管理
及空間管控有關的法令與制度,在此社區空間概念經由個人、機構或者各種行動
團體在透過公部門的決策過程中產生作用,這種透過制度介入的行動方式,特別
在土地權屬複雜的社區規劃過程中有其重要性。4.「溝通(Communicative)」,
空間概念提出,係是經由各種專業者、利害關係人及各種團體之間,不斷地溝通、
妥協與共識凝聚的結果,空間表徵、再現或意義的傳達可在此發生交會及互動。
5.「行動(Action)」,空間概念作為一種介入與改變現實環境方式,以引導規劃
目標達成,最後能落實於老舊社區的再生過程當中,使其意義與概念得以從行動
中不斷地轉化,將理想推至現實。本研究論點及評估原則,如圖三、表四所示。

臺 灣 都 市 老 舊 住 宅 社 區 再 生 之 生 態 社 區 總 體 營 造
再生出 居民、政府、專業 三者間一種互助合作的伙伴關係 Partnership

社會手段•人本參與 生態社區論點 教育手段•人本學習

生 態 面 向 生 產 面 向 生 活 面 向

論 點 一 論 點 三 論 點 五
" 環境倫理 " 建立 " 再生利用 " 機制 " 社會運動 " 參與

論 點 二 論 點 四 論 點 六
" 環境立法 " 規範 " 政治經濟 " 配合 " 環境教育 " 落實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研究論點建構
營造出人本(民主、合作、經營、管理)模式(人人都是環境的貢獻者)

圖三、研究論點建構(詳附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9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表四、生態社區評估原則(詳附圖)
項目 項次 內容

1.生態社區的生態層面
營造 (1)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環境倫理 " 建立
論點 (2)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環境立法 " 規範
「自然生態向度」所涵蓋內容,諸如:社區自然資源永續利用,合理分配、節
面向
生 屬性
約、污染防治,以確保資源效度;具有當地特色地勢、地貌,是否須予保留;
調查生態環境優良區域,並評估其價值性以瞭解是否適宜開發利用等範疇。

面 當一個社區的發展具有下列各項屬性時,可以說該社區的生態層面是平衡的
(自然資源調查)
(生物多樣保護)
(生態資源監測)(自然保育復育)

檢核 (重視生態價值)
(生態系統完整)
(生態系統和諧)(棲地良好保護)
項目 (周遭景觀協調)
(綠化象徵植物)
(播種培育苗木)(社區保育行動)
(生態綠化推廣)
(持續維護管理)
(空氣品質維護)(景觀美感經驗)
(多元價值尊重)
(生態學習場所)
(生態教育出版)(居民親近自然)

2.生態社區的生產層面
營造 (3)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再生利用 " 機制
論點 (4)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政治經濟 " 配合
「實質生產向度」所涵蓋內容,諸如:開發自然環境資源,以不犧牲生態環境
面向
生 屬性
為代價;社區內大規模的開發是否會影響整體規劃設計的本質;建構一個具有
永續發展觀念的文化;將永續發展的基本觀念落實於社區日常生活等範疇。

面 當一個社區的發展具有下列各項屬性時,可以說該社區的生產層面是合宜的
(因地制宜發展)
(合乎生態再生)
(有機沒有污染)(服務行銷理念)
向 (綠色建築設計)
(無毒建材設計)
(評估能源消耗)(運輸系統節能)
檢核
項目 (廢棄物的再生)
(節省能源措施)
(廢水污染處理)(乾淨再生用水)
(有效土地利用)
(避免環境衝擊)
(生態工法設計)(生態材料研發)
(文化產業結合)
(精緻基礎產業)
(有機生產供給)(網路資源交換)
3.生態社區的生活層面
營造 (5)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社會運動 " 參與
論點 (6)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環境教育 " 落實
「人文生活向度」所涵蓋內容,諸如:調和城鄉(社區)均衡發展;塑造獨特
面向
生 屬性
在地風貌;兼籌並顧注重科技與人文、物質與精神的平衡發展;倡導社區簡樸
生活,加強社區生態環保觀念;創造適意、美質,永續的綠色文化等範疇。

面 當一個社區的發展具有下列各項屬性時,可以說該社區的生活層面是愉悅的
(自然環境調和)
(生態連結住居)
(運輸方式運用)(垃圾消費減量)

檢核 (綠色交通運輸)
(綠色消費型態)
(綠色能源利用)(水源保護節約)
項目 (在地意識凝聚)
(社區福祉營造)
(社區健康照護)(安全公共空間)
(精神地標象徵)
(人對空間體驗)
(精神感知愉悅)(反映鄉土氣息)
(創造愉悅場所)
(慶典儀式展現)
(坦誠信任溝通)(社造團隊輔導)

社區「生態資源」有限,應為妥善規劃及利用(空間軸);「人文風貌」特色,
備註 應為妥善規劃及保存(時間軸),共同透過「空間(生態資源)」與「時間(人
文風貌)」發展沿革,尋求生態社區評估原則,期以「量」滿足與「質」提升。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0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伍、案例分析(研究課題面)

臺北作為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發展的都市,自 1970 年代以來經濟快速發展,


隨著都市發展時間的累積,都市化現象持續擴大。在都市社區中,居民多為外來
人口,鄰里間顯少往來,也缺乏足以引起社區居民共同關切的社區事務議題及能
有效運作之社區組織,再加上實質環境品質不佳,社區風貌卻又大同小異,使得
都市社區有匿名化傾向,也是最先面臨老舊市區再發展課題。雖然早在二十年前
臺北市政府就已設立推動都市更新的專責單位,但是直到最近五年內其相關工作
才明顯地展開。而本研究以老舊住宅社區再生的觀點探討臺北市老舊市區再發展
的特殊性與可能的策略,本案位於臺北市大理街工業區,在臺北市的發展歷史中
係屬較早期發展的舊市區,現除中國時報社、仁濟療養院、成衣批發店等具特色
之混合性使用外,地區土地的使用形態多數以住宅使用為主。但隨著都市發展的
變遷與居民生活品質之提升,附近地區環境未能符合居住及防災現代化的要求,
現況環境簡陋、屋齡老舊、人口流動,居民原有的社區意識及地方認同也逐漸地
瓦解,降低整體環境品質,並影響地區景觀風貌。所以,為使本研究之內容及其
論點更具依據性、學術性,故選此實際案例,在配合先前歸納整理的論點來進行
理念操作與說明,以作為本研究初步檢證,從中找出相互關係,以提供都市老舊
市區環境再生與改善建議,並作為臺灣地區社區規劃及更新的一個新思考方向。

一、社區調查方法

臺灣所處的每一個城鄉環境,都應該順應於個別地區間不同屬性特質「因地
制宜」的發展。主要在透過「公部門(官府)」與「私部門(產界、學界、民眾)」
相關資源整合,將適合當地「自然生態條件(特徵)」、「實質生產條件(特徵)」、
「人文生活條件(特徵)」、「地區空間結構(特性)」等,以及每一個社區內部的
集體活動領域範圍之屬性,作深入調查及分析,得視其整體(上位)計畫發展的
方向,或是個別地區環境特徵(資源) 。也由於個別地區環境之間發展的狀況、特
色、民情、功能、角色等不同。因此,不可能有同樣的一套計畫,可以等同適用
於兩個不同的地區,也唯有在瞭解及掌握當地實質環境與地方文化內涵的條件與
限制之下,才有可能進一步的找出其規劃與設計、操作之時,所應注意與遵循的
基礎特性,進而強化這些獨有特質。此後,再依據個別地區間不同屬性的「地域
特徵」與「發展脈絡」,進而加以權衡評量計畫所應涵蓋發展原則(或管制策略)
等。簡單地說「環境調查」重點,在瞭解一個地區與一群居民,及其生活與觀念,
共同為計畫之「課題研議」與「對策研擬」的依據。根據威氏詞典對於「程序
(Programming)」一詞定義為「一種程序,導至一個問題敘述,及為遇到需求
提供一種解答」 。在程序調查與分析過程中,需注意的是研究目的、內容、問題的
設計等,但也會隨著調查者角色、觀點、工具、方法等不同,所得到結果也會不
一樣。因此,本段試圖從環境調查方法、步驟與流程等三個主要規劃調查程序來
探討生態社區規劃之事前調查及分析工作,透過此程序建構與操作,讓開發(規
劃)者更能掌握當地特性,兼顧失敗的安全(Fail ﹣Safe)與安全的失敗(Safe
﹣Fail);藉此發掘當地發展資源、特色、優勢與機會等及當地發展困境、問題、
缺點與挑戰等。這種正確開發(規劃)方式,才是「兼顧人類需求、順應自然條
件」永續發展模式。本案例調查方式、步驟、流程,如圖四、表五、表六所示。

11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表五、社區調查方式
方法 項目 調查內容
目的 瞭解當地社區環境的初步概念,以利於爾後進行詳細調查。
一般
方法 僅對當地社區環境作初步現場踏勘,以記錄環境初步資料。
調查
工具 利用歷史文獻、統計文獻、註記、拍照、訪談等手法取得。
目的 取得社區(研究範圍、計畫範圍)環境確實的資料與訊息。
詳細
方法 採用系統方法將當地社區環境歸類,以利於調查作業進行。
調查
工具 利用繪圖、樹狀圖、分類表等方式,以取得詳細環境資料。

表六、社區調查步驟
順序 項目 操作內容
方法:歷史文獻、統計文獻、觀察法、主客觀判斷等。
步驟一 對象確立
工具:辨識、勘查、監測、註記、訪談等。
方法:歷史文獻、統計文獻、觀察法、一般調查法等。
步驟二 資料調查
工具:拍照、儀器、繪圖、註記、訪談等。
方法:系統歸納法、詳細調查法等。
步驟三 資料建構
工具:樹狀圖、矩陣圖、統計表、分類表等圖表建立。
方法:資料分析法、系統歸納法等。
步驟四 綜合評估
工具:系統分析、主客觀判斷、矩陣圖、分類表等。
方法:資料分析法、主客觀判斷等。
步驟五 問題發掘
工具:系統分析、註記、樹狀圖、矩陣圖、分類表等。
方法:主客觀判斷、系統歸納法等。
步驟六 課題歸納
工具:系統分析、註記、矩陣圖、統計表、分類表等。

開始點 檢討、回饋、修正 結束點


對象
環境調查對象確立 分析的對策與建議
檢 討 、 回 饋 、 修 正

環境調查範圍擬定 分析現況課題研擬 調查
環境調查變項設定 分析現況問題發掘
分析
環境調查題綱確定 分析的操作與記錄
綜合
環境調查研究態度 資料綜合評估分析
評估
社區基礎資料收集 規劃的定性化分析
人、事、時、地、物 歸納法、演繹法等
擬訂
社區現況資料調查 規劃的定量化分析
執行
評估、模擬、分析
主、客觀性、獨立性、敏銳觀察 操作步驟概念
圖四、生態社區操作流程 資料來源:本議題彙整。

12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二、社區課題探討

經由前述理論操作(文獻回顧)與地區實際現況觀察及記錄,綜合分析、彙
整、評估,歸納現行都市老舊住宅社區之主要與共通課題,如下(表七)所示。

(一)品質低落、權屬複雜、違建嚴重
區內老舊住宅大多興建於三、四十年前,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較差,因此
社區住宅建設品質相對較差,居住生活面積過於狹小。至今雖然經濟條件
已逐漸提升,但因複雜的產權關係而不易改建,當建商在面對眾多地主時,
也因為整合困難,因而降低投資興建意願。而其產權複雜問題,包含土地
過度細分、地界畸零、公私有土地夾雜,及占用他人土地違建之問題等。
(二)缺乏人文歷史與地域風貌的形塑
由於過去快速的都市化,臺灣都市的發展在快速開發之下殊少展現特色,
每每形成「複製都市」感知。甚至許多深具歷史文化的城鎮、聚落也都被
都市計畫的開發所破壞。臺灣在過去都市發展經驗中,以拆除老屋蓋新屋
為其主要的方向,而忽略了對於歷史記憶的保存,這使得臺灣都市現代化
過程當中失去其特色,而大量城鄉移民的結果使得社區意識瓦解,在大都
市中所形成的新社區卻又無法凝聚認同感,來塑造屬於自己的生活環境。
(三)市中心老舊社區潛藏多樣性危機
由於社區的發展較早,此類地區的建築物老舊、結構安全堪慮,且經常十
分密集,區內道路設置狹窄彎曲、市容雜亂。不僅如此,此類地區的居民
有可能年齡偏高,甚至有不少是獨居或臥病、不易行動者,故此類地區也
容易因為環境及居民的老化,導致產業及經濟活動的衰退,進而成為經濟
能力較低民眾的聚集場所。因此,此類地區當中均潛藏著都市內實質環境
與社會多重性的危險因子,故較容易產生災害,或是因應災害能力偏低,
萬一災害發生之時,會因消防救災不易,其災情將較其它地區更為嚴重。
(四)缺乏防救災生活圈的劃設及落實
都市社區潛在的災害,諸如:地震、颱風、水災、火災、山崩等。就防火
方面來看,老舊市區缺乏完善規劃,大多為非防火構造建築物、缺乏防火
間隔、逃生通路狹窄或違章占據等。就對地震而言,缺乏臨時疏散安置的
廣場及開放空間,早期所興建建物結構安全亦堪慮。對於水災而言,老舊
市區排水溝,排水能力不足等。這些危險災害在早期開發老舊市區當中,
均缺乏完善規劃的防救災基礎設施及系統,造成居民財產損失潛在風險。
(五)缺乏改善生活環境品質管制工具
合理的都市計畫,並不能保證實質生活環境品質,這是世界各國都市發展
所面臨的共通難題,其需要增加並改善都市計畫的執行工具。由於臺灣在
實質計畫的體系架構當中,十分缺乏改善生活環境品質的法令與機制,乃
導致公部門無法適當引導土地使用及實質建設發展計畫,並同時考量環境
品質與景觀維護的需要,常使得實質生活環境品質反而失控,顯然在工具
上與執行上存在著問題。同時,財務開發計畫趨於保守,地方政府的財源
不足,缺乏辦理環境及景觀改善的財源,導致地區性的環境經營也漸漸失
去了應有的基礎。另外,對於城鄉地區的自然景觀資料庫也極待健全,以
及自然景觀保育的行政執行能力之提升,以充實行政資源及專業素養等。

13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表七、臺北市大理街更新地區實質發展課題
項次 課題項目 實質問題關鍵

熱島效應明顯•缺乏生態考量•環境遭受破壞
永續發展衝擊•環境倫理自醒•資源總量管制
生物多樣性低•物種日益減少•使用外來物種
自然棲地減少•自然棲地劣化•自然棲地碎裂
生 態 棲地不當營造•植生不當選擇•不當栽植方法

面 向 道路綠化不足•空地綠化不足•基地綠化不足
缺乏環保意識•低估景觀價值•景觀缺乏經營
生態工法知識•違反生態工法•生硬的構造物
環境教育宣導•自然觀察機會•本土生態自覺
景觀資源保育•外來物種入侵•改變當地水文

土地超限利用•過度能源利用•二次天然災害
永續發展策略•既成環境評估•防災性能不足
預先規劃觀念•斷續決策過程•政策深層審思
缺乏健全計畫•地方特質發展•環境資訊系統
社區競爭不足•人口逐年流失•社區逐年老化
社區治安惡化•社區歸屬感降•缺乏維護機制
生 產 生產經濟效益•傳統產業沒落•商業場所複雜

面 向 商業市集髒亂•攤販存廢影響•管理保護不當
各種污染問題•各工程廢棄物•水源超限使用
在地鄉土特色•本土參考資料•資源共管機制
意象發展審思•缺乏專業討論•缺乏改善誘因
改善環境法令•建設財源不足•執行人力不足
機關用地活化•民意匯集場所•居民組織集會
社區資源中心•停車設施不足•公共設施不足

建築新舊衝突•房舍窳陋老舊•各式違章充斥
社區道路狹窄•攤販機車占用•違規占用嚴重
社區街道髒亂•平坦開闊空間•高壓迫感景觀
原始純樸價值•草根內在審思•居民守舊觀念
社區史蹟破壞•寺廟神壇空間•傳統集會空間
人與自然隔離•活動空間場所•遊民問題嚴重
生 活
三 垃圾收集地點•人車動線混雜•人行系統連續
面 向
缺乏整體規劃•法定空地違規•缺乏社區形態
傳統景觀意象•缺乏意識形象•人文在地精神
法令規範指引•社區自治條例•專設互助組織
認同政治關連•民眾參與不足•缺乏參與誘因
建築違規使用•空間範疇限制•綠地面積過低
普遍醜陋觀感•發展軌跡消逝•危機風險意識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4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陸、系統論述(研究整合面)

社區的發展係是一個有機成長的過程,當其發展至一定的程度時,必然會產
生實質環境老化,產生都市機能衰頹的現象。而「社區再生」即為綜合各項實質
與非實質的目的,藉由重建、整建、維護等方式,積極消除都市內窳陋地區,以
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再開發與利用,復甦都市的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及增進公共
利益等。然而,老舊市區發展現況及生活型態,一般無法吸引新興的就業人口,
因此民間介入舊市區參與都市更新難度極高,舊市區環境如不能改善,城鄉移民
所能帶來的消費動力,將流失在外圍新興發展地區,對於舊市區成為中心商業區
的地位勢必逐漸沒落,舊市區產業與實質環境將遭受重大衝擊。在傳統的場所意
識,以及交通運輸系統上,舊市區有流露著歷史軌跡及人文空間的記憶,仍為部
分居民重要的消費核心。舊市區雖仍有其相當程度的商業行為,但其整體的都市
空間品質不良,交通壅塞及停車困難、公園綠地不足、歷史街區保存、傳統產業
再生、都市防救災整備等迫切問題,均不斷地挑戰著老舊市區的未來發展。所以,
生態社區的規劃工作,在程序上是由理論本質延伸至行動導向。其目的是規劃出
能適合社區特性,發揮社區特有資源潛力的各種硬軟體建設行動策略與方案,以
作為整合社區內之地、景、人、文、產等各類公、私資源的行動指導,以期發展
社區特質潛力,並達成凝聚社區共同意識的最終目標。然而,行動策略與方案的
擬訂必須立基於對研究社區特性的瞭解之上,在未充分瞭解所研究社區的人文、
產業、空間、社區組織等各方面的特性前,若冒然提出行動方案並付諸實施時,
不僅有可能浪費社會公共資源,同時亦有可能會消耗地方人士對於參與社區營造
的熱情,反而會形成日後推動生態社區營造工作的障礙。因此,在推動各項工作
之前,對於研究規劃地區特色及資源屬性的充分掌握是一項必要的先決條件。

一、社區再生探討

就生態社區之生態、生產、生活等層面再生,歸納出十三點,如下所示。

1.永續發展的多樣化政策

依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21 世紀議程」當中,所建議各項永續發展
的政策擬訂,可以參酌下列思考來組成,而生態社區及都市老舊住宅社區
再生的永續發展策略亦不應脫離於此,諸如:在政策、規劃及管理等層面
上,皆需整合環境與發展議題;制定有效法律及規章架構;有效利用經濟
工具及市場與其它誘因措施;建立具有整合環境措施及經濟會計制度等。

2.重視計畫擬訂過程整合

面對民眾參與的強力訴求下,在將來所新訂定的計畫過程當中,應強調多
面向、多領域的專家諮詢過程,提供生態社區執行之地方行政部門專業技
術的行政協助與協調過程,舉辦座談或公聽會,提供民眾參與、溝通與互
動管道的政治溝通及協調過程等。換言之,未來生態社區發展應包含專家
過程、行政過程、政治過程等,有別於過去偏重以行政過程的計畫程序。

15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3.建構完整社區防災體系

建立都市地區全面性防災體系,諸如:防救災通道、共同管溝、避難公園
廣場、緊急飲水儲備、防洪設施等,並建全緊急救護體系,以避免大地震、
大火災、大水災等對居民生命造成嚴重威脅,而都市更新是建立都市防災
系統最佳時機,應利用都市更新計畫實施機會,規劃各項都市防災設施。

4.綠色建築設計技術應用

為考量整體環境及日後使用效能,於整體規劃設計上應充分考量綠色建築
設計,諸如:1.結合基地區位及社區特性於規劃設計中,考量日照、通風、
採光、換氣、防潮、防露、隔熱、遮陽等,創造舒適、衛生、節能之生活
環境。2.建築設計應考量環保、節能、耐久性、易維護、可單元更換回收等
原則,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及能源浪費。3.考量隔熱、遮陽並重原則,外殼節
能設計應能符合相關法令規定。4.考量社區生態環境反應於規劃設計中。

5.提升社區整體生活機能

都市內透過捷運系統引進,所帶動的社區機能調整,使衰敗商業中心重新
引入商業活動機能。原本在市郊如今轉變為市中心之工業區的產業轉型,
文化設施的導入,周邊人行步道系統建立,停車空間等公共設施的引入。

6.公有土地再利用與發展

位於都市內各個社區當中的公有土地,應積極扮演社區再生的觸媒角色。
而觸媒,是藉由社區當中所塑造出來單點元素,反過來塑造它本身環境,
其目的是促使社區構造持續與漸進的改革(點、線、面)
。最重要是,這個
觸媒並非單一的最終產品,而是一個可以不斷刺激及引導後續開發元素。

7.大眾運輸系統公共空間

透過大眾運輸場站周邊都市更新計畫實施,規劃大型開放空間提供休憩、
停留,並強化場站周邊重要商圈之人行徒步系統的連續性,並視地區需要
規劃人車動線分離,且有限度地提供外圍停車場,用以釋放空間壓迫感。

8.社區內閒置土地綠美化

遍佈於社區當中各處的公、私有閒置建築或空地等,以成為影響都市景觀
及風貌觀瞻的主要因素。未來應儘速建立明確簡便而有效機制,清查轄區
內閒置土地,並研擬一套彈性運作的獎勵辦法,在有限資源利用原則下,
能夠吸引民間來投入建設行列,且以公有土地為優先,協調土地所有權人
或管理維護機關,在移作它用之前,能提供作為社區公共開放空間使用。
可透過社區民眾參與方式,來進行空間造景、修景等綠美化環境改造,進
而形成地區特色,並由都市內各個社區的點來出發,共同營造綠色都市。

16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9.人文歷史與風貌的建立

發掘並培植地方特色,透過民眾參與及歷史文化、建築物、空間、技藝、
產業等保存,以凝聚強化社區生活共同體的價值。並且落實社區總體營造
與城鄉新風貌之政策,注意具有特色的老街、聚落、建築物等加以保存。

10.社區產業行銷策略應用

未來在預備或正辦理中的社區內,可舉辦居民說明會或以座談會形式,促
使居民瞭解未來政府所執行計畫目的,或利用宣傳小冊及摺頁,簡要說明
發展理念、好處、法令及辦理計畫流程、政府執行計畫重點與整體規劃構
想等。或架設網站,使當地居民得以透過網路系統,迅速取得計畫最新資
料。或透過報章雜誌與電視電台的宣傳與推廣等,以深度報導或簡單明白
手法,將計畫告知大眾。另外,為使當地居民對於計畫工作的法令有所瞭
解,建議應有法令疑問之解答手冊,使其明暸相關法令之規定。或將計畫
作業步驟及流程予以格式化,採小冊方式說明整個計畫的程序與內容等。

11.鼓勵公私合夥廣籌財源

在財政日益窘困公部門,如何尋求私部門配合,應為生態社區永續發展的
重要思考方向。換言之,公部門應研擬引進私部門的財源,參與生態社區
的開發與建設之各種可能機制,如 BOT(興建、營運、移轉)制度、獎參
條例落實等。此外,政府部門應在發展許可制度之下設計健全回饋制度,
並配合開發衝擊費及關聯費的徵收等,用於籌設城鄉(社區)發展的建設
基金,以充實建設基礎財源。另外,在計畫研擬過程中,亦應配合財務計
畫,落實分期分區發展構想,其行動方案擬訂必須與財源籌措同時考量。

12.教育民眾自我意識提升

現行公部門所推動的城鄉景觀風貌改造運動已有初步契機,惟在居民共識
面與價值觀面,尚未能有充分時間來形塑,因為長期以來生活習性已造成
空間使用者對於環境的破壞渾然不自省,對於品質要求不清,將環境問題
一味推給政府解決,其實社區品質提升除政府透過各項計劃與工程加以改
造外,重要是每一位居民都要有公共權利及義務觀念,從自身周遭環境來
進行提升。除藉由公權力執行,也必須靠居民意識覺醒及努力才可達成。

13.落實環境宣導教育推廣

藉由社區內的相關學習據點,採取有效宣導教育方式,向社區居民灌輸保
育環境與建設城鄉環境的理念,以增強社區居民的環境意識和參與意識,
促其主動參與社區環境改造的工作。而政府也應透過媒體、文字、網路等
放送改造生態社區觀念,並不定期舉辦研討會,邀請當地居民、地方首長、
意見領袖、民意代表、民間團體、專家學者等共同參與討論及溝通,將政
策執行理念充分滲透基層,促使社區環境改造的工作成效更為完整落實。

17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二、案例再生原則

本研究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研究,主要目的是
希望藉由實證調查的案例(臺北市大理街更新地區)來闡釋現階段臺灣都市老舊
住宅社區「老舊化」的程度,以強烈凸顯其再生的重要性與需求性,並藉此研究
方式來瞭解某一個社區的「地方特色」並能「因地制宜」尋求合理而完善的方法
來解決。透過以往的經驗得知,多數的規劃方法與技術操作的手段都是用來征服
自然,但是自然本身就是許多複雜因素的平衡結果,尤其是社區與自然環境關係
更是密不可分,任何一個社區空間的形成,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累積,並非
短時間之人工方式所能塑造的,一旦被破壞就可能永遠無法回復。所以,在進行
生態社區規劃時,應特別著重自然環境的保育與維護,尊重現有環境結構,盡量
避免過度發展與工程破壞,期能達到空間與資源的永續利用。在規劃時,應特別
著重於生態環境「供給面」的潛力與限制條件,而這些在基礎調查與分析層面時
是極為重要因素。就某些開發計畫,其對於基地周遭的生態環境缺乏深入的調查
與研究,以致於無法確實地掌握社區(地區)特性,生態社區不單僅是追求環境
綠美化或是自身繁榮,而是兼顧了環境、經濟、社會三者間整體協調發展,社區
生態化也不是單一方面的生態化,而是社區整體上的生態化,以實現整體性生態
文明。總之,生態社區是在社區各要素同步發展的基礎上求得整體發展效果。本
研究案例再生發展原則所建構的,只希望延續前述「理論探討」及「共通課題」,
再透過有系統整合,提出生態社區整體發展之普同性構想,並經由案例「臺北市
大理街更新地區」操作與模擬,以「居民、政府、專業團隊」為主體角色,提出
適用於當地的一些實質性的建議與原則性的作法,期能在未來面對地區的開發建
設之時,能夠產生整體景觀形塑與計畫引導作用,以達到改善臺北市大理街更新
地區之再生為目的。因此,本研究就案例社區的生態、生產、生活等層面之再生
發展原則,提出「概括性」觀點與「原則性」思考,如下(表八)所示。而本研
究,就目前案例「臺北市大理街更新地區再生之生態社區發展原則」所示,僅供
作為「質化」性質的檢測比較之用,如要作為「量化」性質的測量比較之用,則
尚待更進一步處理,以增加「信度」與「效度」,則留待爾後再作進一步研究。

表八、案例再生發展原則
項目 項次 內容

1.臺北市大理街更新地區再生之生態層面

營造 (1)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環境倫理 " 建立


論點 (2)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環境立法 " 規範
生 就本區再生發展方向,為自然資源永續利用,合理分配、節約、污染防治等,
態 以確保生態資源效度,創造良好社區景觀,諸如:調查生態環境優良區域,整
面向
面 合地區生態系統,強化系統結構;建立清楚邊界,評估其價值性,瞭解是否適
屬性
宜開發利用,避免土地閒置或低度利用等範疇。就影響「大理街更新地區」之
向 自然發展向度與空間特性等所形成特色,進行有系統歸納、分析與說明等。

生態發展原則
再生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之實質環境資料庫,落實社區既成環境用後評估(POE)
項目 制度建立,用以建構生態社區之在地化、數值化的參考資料與實務經驗。

18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之生態社區綠網系統,運用廊道連結概念作點、線、面之
串聯,強化綠地連結形成一個網狀交流路徑,對生物基因交流提供助益。
•老舊社區再生之開發利用與維護保育應兼顧並重,其社區整體功能應趨向:
生 再生 環境之美,考量自然環境衝擊及避免景觀破壞;幾何之美,建築形態與社區
項目 形態兼顧;表達之美,創造愉悅生活場所;感覺之美,享受美質愉悅等。
態 •外部空間應盡量綠化,考量景觀構成與社區意象、噪音隔離防治、氣候條件
面 控制(防風、通風、微氣候)與日照調節、植物特性及環境需求(生態環境
向 基本需求、綠的提供、四季變化之樹形、樹種、香味等)植栽機能因素。
•公共外部空間應配合整體規劃,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環境植栽,除提供活動需
求考量外,盡量減少大面積人工草坪、花圃或單一種大量植栽方式設計。
•計畫綠化植栽,應先調查基地現有植物,選擇予以保留或移植,植栽應注重
整體性配置,同時考量平面及立體之景觀效果,塑造良好優美社區意象。
•提倡綠化象徵植物,借此植物推廣達到居民自動播種培育苗木熱潮信念。
•建築綠化設計須考量複層式綠化、植栽間隔、覆土深度及植物分類,並應遵
循相關法令規定,植栽的選取應考量安全、生命力強、較少病蟲害、易管理
維護等因素,並與社區當地風土特色相結合,可考量原生種植栽之選用。
•建築外部空間如露天步道、廣場、停車場、車道等人工舖面,應盡量設計成
透水舖面,並在確保容積條件下,盡量降低建物建蔽率以擴大綠地空間。
•地下室的開挖應避免全面開挖,至少應保留法定空地四分之一以上之未開挖
面積,以確保基地保水效能。空地上除必要設施物外,應盡量保留為綠地,
並考量設置定點自動灑水系統或設置公共水龍頭,以利植栽生長養護。屋頂
或陽台可考量花台設計以加強整體綠美化,但須注意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社區生態教育及自然生態資源調查、監測、出版。營造社區多樣性(生物多
樣性、文化多樣性)永續發展及河川、濕地、森林等具體環境保護行動。
•維持環境與保育成果,提供居民親近自然生態學習場所,在休憩娛樂之餘,
經由潛移默化影響下,更瞭解與愛護社區環境,進而達成環境教化功能。
2.臺北市大理街更新地區再生之生產層面
營造 (3)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再生利用 " 機制
論點 (4)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政治經濟 " 配合
生 就本區再生發展方向,為開發自然環境資源以不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以確保
產 面向
生產資源效度,創造良好社區產業,諸如:大規模之開發是否會影響整體規劃
設計本質;建構一個具有永續發展觀念社區文化,將永續發展的基本觀念落實
面 屬性
於日常生活當中,並作有效管理及維護等範疇。就影響「大理街更新地區」之
向 生產發展向度與空間特性等所形成特色,進行有系統歸納、分析與說明等。

生產發展原則
•推動與環境共生,並結合社區總體營造之生態社區,藉由生態規劃、生態設
計及生態工法等技術,以達到生物多樣性、生態綠化、節約能源、廢棄物減
量、污水及廢棄物改善、二氧化碳減量等效果,創造符合生態理念社區。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社區居民參與執行機制,共同組織成立社區
(大理街更新地區)發展互助委員會謀求居民共識,共謀社區發展福祉。
•加強社區組織及認同意識,凝聚公民意識,互助共濟、相互關照,並藉由多
再生 樣化社區總體營造過程,有效提振在地社區居民實質永續就業發展機會。
項目 •為促進大理街更新地區能夠妥善保存當地文化歷史資產,可配合「都市更新
條例」積極推動社區實質環境改善計畫,及促進地區再發展公共建設等。
•透過號召或組織相關專業之在地專家學者,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環境
規劃(改善)團隊,以及「社區規劃師」的相關駐地輔導制度之建置等。
•利用藝術與文化活動,提高對世界性議題及對其它文化的瞭解,支持由地方
民眾及地方政府所發起的相關文化性交流活動,如義賣、表演或慶典等。
•應重新找回及傳承鄉土生命的在地價值。因為沒有鄉土生命及在地價值的再
生產品是不會引發當地居民之感動、共鳴、激勵、肯定、讚賞及行動的。

19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表現地方整合理念、獨特設計創意、新工法、新技術或創新地方實質就業機
會計畫,並有充分機會或技術促成社區內溝通,也促成與世界社群連結。
•社區(環境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產)永續利用,採「減量(Repress)、
生 再生 再使用(Reuse)、回收(Recycle)」3R 政策,落實「綠色消費」實現。
項目 •政府鼓動都市(社區)內居民使用綠色交通,並以工程措施來改善道路空間
產 與結構,如人車分道,設計步行可達的空間尺度,減少對於汽機車依賴。
面 •規劃具地方特色社區生活化道路,即「綠色交通(Green Transport)」,
向 透過工程技術推展,採用低污染、低耗能、低噪音,適合都市(社區)生活
環境,對於健康有益的運輸工具,來完成社會經濟活動的交通運輸概念。
•建立具有因地制宜的社區安全聯防組織體系或互助團體組織,共同推動社區
福利與文化工作之推廣、在地保育及社造團隊的輔導、生態解說專業及服務
行銷理念的建構,以及社區內公共設施管理及認養制度推動執行等範疇。
•從計畫規劃、設計或理念形成開始,都應鼓勵社區所有居民全程參與,有參
與才有瞭解,有瞭解才有理念及責任感,有理念及責任感才有在地行動。
•研訂生態社區內的任何決策或行動方案,都必須是由在地居民及力量來形
成,外來團隊及專家學者,只是扮演著充分協助及專業提供的輔助角色。
•研訂生態社區內的任何決策或行動方案,都必須站在當地及社區居民的觀點
來審慎考量,才能符合社區實際發展需要,以產生永續的在地驅策力量。
•研訂生態社區內的任何決策或行動方案,都必須由各階層民主機制,公開說
明、溝通、討論後,由相關利害關係者,依照民主程序決議後遵循實施。
•環境污染源監控及處理,建築應符合節能法規,推動綠色建築更新改善。
•基地開發應避免過度改變地形地貌或大規模開挖地下室,其土方開挖及回填
應盡量達到平衡原則,設計時應考量引進營建自動化工法降低營建污染。
•建築物結構本體於不過度增加工程造價原則之下,可考量使用鋼構造或木構
造之建築設計,以利於環保。建築物外觀應以簡樸素雅為主,避色不必要的
裝飾造型之表現而浪費建材,設計與自然環境調和及相輔相成的建築物。
•建築物應盡量以面向南北向之配置為主,落地窗或大開窗面積應避免配置於
東西向,開口部位置應加強外遮陽設計,以降低室內日射熱及空調耗能。
•建築物對外開窗率宜考量控制在 30%以下,以達到降低空調耗能之目的,
惟設計時,應充分兼顧採光效能及視覺景觀之妥善處理,增進生活品質。
•建築物之屋頂部,應避免開設水平天窗,如無法避免應另加強其隔熱、防災
處理,但採斜屋頂者可適度開窗,以利垂直通風、換氣,增進生活品質。
•建築物室內空間,應採用淺色或明色系顏色,以提高照明效率。建築物之建
材應盡量採用低耗能、可回收再利用,如再生地磚、面磚等之環保建材。
•建築物室內空間,應考量不同隔間型式之可能,或採用方便彈性隔間之輕隔
間系統,以符合居住者不同時期之不同需求,避免二次施工之資源浪費。
•建築物用水器具,應盡量採用符合國家標準之節水器具,座式馬桶以採用二
段式節水器具為原則。單元之空調機能及其所需之設備空間應預為規劃留
設,如採分離式空調,應預先規劃主機設備設置空間及其管線配置方式。
•建築污水設備管線設計,除依現行建築相關法令規定設計外,對設置於陽台
洗衣雜排水不宜與陽台雨水系統管線合用,應盡量將其導入污水管線中。

3.臺北市大理街更新地區再生之生活層面

營造 (5)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社會運動 " 參與


論點 (6)建構生態社區理念 " 環境教育 " 落實
生 就本區再生發展方向,為調和社區均衡發展,保存地區的歷史文化與空間記
活 面向
憶,塑造獨特在地風貌,以確保生活資源效度,諸如:兼籌並顧科技與人文、
物質與精神的平衡發展,倡導簡樸生活,加強環境保育的觀念,促進社區意識
面 屬性
建構,創造適意、美質、永續綠色文化等範疇。就影響「大理街更新地區」之
向 生活發展向度與空間特性等所形成特色,進行有系統歸納、分析與說明等。

生活發展原則

20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居民應試著改變生活方式,與所居住的地方深深地連結在一起,而不是破壞
環境的完整性。居民是這個生態社區中一部分,並在其中和諧地生活著。
•老舊社區的改善與再生,除重視生態價值外,在計畫研議階段,也應以社區
生 「居民(使用者)」為主要的對象來思考,回歸到「以人為本」的社區生活
空間。故老舊再生之時,必須密切地配合周遭之環境、建築、開放(綠地)
活 空間等,以使用者之使用行為、使用形態等,為社區規劃、設計時重點。
面 •建立具有因地制宜的社區(都市)防救災生活圈之劃設,並充分考量社區內
向 居民日常生活當中的安全性,主要的目的是在於提供及預防災害發生時之救
護設施(備)、防救災據點、避難場所、救災路線、避難路線、延燒防止地
帶等,預先作充分妥善的規劃及設計,以將社區災害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為確保安全防災功能,戶外空間應規劃能緊急到達動線,除主要構造物需檢
討耐震標準外,其它附屬建物或提供社區活動設施,亦應檢討其耐震性。
•透過社區內所舉辦藝術及文化活動和慶典,因而逐漸累積獲致社區永續文化
活力。創意及藝術被視為是表達我們和世界的結合及互相依存的關係,同時
鼓勵與支持不同方式的藝術表現和美學生活,保存及分享社區美學價值。
•反映出優美、豐富等社區風貌呈現,注重居民對於空間面的體驗與精神面的
價值,藉此互動關係,回饋到社區中景觀意涵與結構系統,既要考量到地方
特色,又要反映鄉土氣息,使社區再生具有地方性與歷史性的精神價值。
•在進行社區再生整體規劃時,對於舊有元素的保存及重視,是對於城鄉歷史
的尊重。藉由保存當地文化地標與支持地方傳統文化,對於社區內文化歷史
保存價值之街區、聚落、建築物等整建維護,以維持地方特色永續共存。
•保護社區(都市)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並藉由博物館、史蹟導覽等方
式,向地方人士及遊客說明其價值營造所在。另應支持當地學校、大學與民
再生 間社團,對地方歷史方面研究,其有助於對地方歷史、傳統與文化覺醒。
項目 •建立具有人本、優質、舒適、安全等條件下社區無障礙空間生活環境。落實
老人、兒童、青少年及殘障福利服務體系之家庭化、社區化的發展制度。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地區性建築管理規則或規範制度,以進行在
地化管理及維護,並應落實「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之社區化的發展制度。
•針對與社區生活有關之公園綠地、街景、街道傢俱、開放空間、行人徒步環
境、騎樓空間、兒童通學路、閒置公私有土地等之整頓綠美化及再利用。
•垃圾處理應充分考量安全、衛生、環保(資源回收)及易於管理等原則,並
需考量垃圾車定期出入動線,公寓式或高層集合住宅,應考量留設公共垃圾
收集、分類及資源回收處理空間,並注意其空間美化及衛生環境之處理。
•多元價值受到尊重,並被認為是自然環境及社區生活關係當中之健康、活力
與創造力的來源。社區居民對於多元價值的接納、包容及透明化,有助於瞭
解多元化的益處,使環境體驗及社會經驗更為豐富,並能促進社會公義。
•對於社區內部動線系統的再生規劃,應以人行活動安全為主要考量,盡量避
免穿越性交通分隔社區配置,對於住、商等不同行為活動的區域或出入動
線,應作適度的分離區隔,而車行動線規劃應與兒童遊戲空間適當區隔。
•為增強社區內的歸屬感,可建立標誌性建築物或具有向心性的廣場及對居民
有魅力的休憩、活動之開放空間,諸如:社區鄰里活動中心或地區性公共設
施、閒置房舍、具有紀念性建築物及構造物或其它特殊主題等改善整備。
•社區如為安全考量需設置圍牆時,盡量避免採用實體牆面式傳統圍牆,宜採
用視覺可穿透性綠籬圍牆,並考量配合周遭地區環境達到公共綠化功能。
•視實際發展需要,定點規劃社區標幟及鐘塔設施、公告欄及標示設施、垃圾
收集設施、公用電話及郵筒、汽車招呼站、休憩座椅或其它有關之各項服務
設施。另應注意考量配合老人、殘障者及兒童之需要,提供無障礙環境及兒
童遊戲場,並得協調社會福利主管機關,設置老人文康休閒場所等設施。
a.有效分工:居民、政府、專業團隊緊密合作,人力、物力、知識力的三力合
一。b.硬體、設施之規劃及經費籌措:由政府及專業規劃團隊協助社區居民辦
備註
理。c.施工、營運、行銷及維護管理:由社區居民及當地社區發展協會主導辦
理。d.協調、諮詢顧問及後續發展:由專業團隊協助當地社區發展協會辦理。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1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柒、結論與建議

21 世紀是全球人類深刻體認生物多樣性重要,且願意為保護整個地球生態系
而改變觀念、改變制度,提出具體行動方案的新世紀。新的環境倫理及新的環境
典範正在各個社區萌芽茁壯,也有更多人願意為永續環境經營理念而付出,沒有
人會願意作這一場生態革命的永遠缺席者。過去由於觀念上種種偏差,使得許多
深具人文、歷史記憶的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遭受到拆除新建命運,而臺灣現階
段所謂的「更新」政策,由於需顧及都市整體性利益及權衡政治因素等雙重考量
下,總流於「拆除老舊」、「全數新建」之譜,對此採以較狹義及短暫的投資效應
角度觀之,確有相當的利益可循。但相反的,對於地方文化的傳承及都市生態環
境的維護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傷害與惋惜。而人類生存發展,必須依賴與消耗許多
自然資源,要如何讓人類能夠永續地發展,良好的發展規劃是必要,而生態社區
既是一種新的社區規劃理念,又是未來都市所追求的遠景目標,將社區永續發展、
生態教育、生態工法及生態綠化列入重點,使生活生態化,生態生活化,這些地
方性觀念之改變及社區在地力量正在醞釀與萌芽,更積極、更有規劃地提升社區
之自然及文化特色,有更多具體的社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節省能源行動,以提高
社區生態及景觀美學,欲達成生態及經濟之永續發展,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努力。

所以,一個生態社區的經營與管理,必須認知是一個可以不斷相互學習,具
有居民、政府、專業團隊三者之間,一種互助合作的伙伴關係(Partnership),
經由經驗中學習,並提供提升居住環境品質的方法與作法。其中,生態社區強調
人本「參與性」、「合作性」、「經濟性」、「地域性」、「歷史性」、「安全性」、「舒適
性」、「公平性」、「公共性」、「永續性」等,讓每一個人都能充分瞭解自己權利與
義務,使人人均是環境的貢獻者,並能身體力行為達成目標來邁進。生態社區的
推展,既是一項建設工作,也是一項管理工作。總之,生態社區是一個結構合理、
功能穩定的環境、經濟、社會之複合性生態系統。而社區也是人類生活基本單元,
由此依序建構完善之共生環境,並擴散至城鄉,則環境改善將指日可待。所以,
未來的生態社區理念,將逐漸以創造永續城鄉環境為主要趨勢,所要探討的不僅
在於物理化學與生物環境上的改變,也更需要加強環境使用者,對於環境的生態
意識,共同將生態社區由實質環境層面的改善,乃提升至心理精神層面的認知,
也唯有如此才能夠達成永續生態城鄉的發展目標。因此,以社區為基礎,逐步改
善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社區,而 21 世紀的臺灣永續發展則必須由社區來出發。

一、結論

本次研究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主要論點

(一)建構生態社區(生態)理念 " 環境倫理 " 建立


(二)建構生態社區(生態)理念 " 環境立法 " 規範
(三)建構生態社區(生產)理念 " 再生利用 " 機制
(四)建構生態社區(生產)理念 " 政治經濟 " 配合
(五)建構生態社區(生活)理念 " 社會運動 " 參與
(六)建構生態社區(生活)理念 " 環境教育 " 落實

22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二、建議

此部分,為延續本論文「研究內容」之衍議,於最後所提出的建議部分。

(一)落實「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意涵
對於生態社區基礎認知,應該是基於「生態環境可持續(Ecologically &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發展的前提之下,遵循著生態規律與人
類利益均衡為前題,貫徹因地制宜、因地適用、因地適生、合理佈局等原
則,所發展出的新空間規劃理論。因此,研議「生態社區」或「老舊再生」
發展原則時,不可僅就某項自然資源或某個單一問題,進行規劃設計或制
訂改善策略。應該從整體性的觀點,共同來考量整個開發周邊的生態環境、
人文環境、實質環境、資源利用、土地分配、工程技術等課題之研議。
(二)推廣「環境權(Environmental Right)」觀念
生態社區在未來應儘速建立「環境權」之法理觀念,依據憲法「生存權」
之規範,從人權角度立論,主張應將「環境權」歸入憲法基本人權譜系,
使之具有憲法位階,並與其它基本人權並列之(葉俊榮,1993)。基於這
種「共有」權源法理,其自然山川、河水、空氣等物乃為共有之物,不能
由個人獨享,而這種將此一基本人權定性為全民共有,在某些意義上已將
該權利界定為「獨占利用違法性(李鴻禧,1986)」 ,而這種「獨占利用違
法性」之意義,排除獨占、私攬,以及所有人為的破壞與傷害等範疇。
(三)推廣「地理界線(Geography Demarcation)」成長控制
生態社區可以透過都市計畫、區域計畫、土地使用計畫等來劃定可開發區
與限制開發區等。其劃定的界線是以公共設施所能夠提供之地區為邊界,
諸如:自來水、排水系統、電力、電信、道路等,對於幾年內無法到達或
發展的地區被劃為限制開發地區。而規劃單位也可以定期評估限制開發地
區,在不遠的未來提供公共設施計畫,或再修訂該地區發展界線範圍。
(四)重視生態社區整體計畫
生態社區整體計畫預先擬訂,可確定日後該地區發展生態社區主要方向,
其具有長遠性、整體性、政策性等,以供城鄉決策時的參考,不但可作為
政府與民間雙方溝通基礎,並由於其可涵蓋的地區廣泛,是一個經由政府
與地方共同動員,且計畫內容擬訂具有長程效果,故此整體計畫的擬定與
內容,往往不與縣市首長及民選代表之去留有關,而新任的民選首長及代
表們,亦延續其為施政內容與方向,是一個可以被實踐的發展計畫。因為,
這是經由適當途徑廣向民眾爭取意見而來的,再經歸納成發展目標,納入
可行方案而成的實質計畫,故地方政府與當地民眾對其未來所發展方向,
均能有著清楚的認識,並能共同努力營造生態社區,以提升環境品質。
(五)透過公有土地指導示範
注重社區「公有地」利用與發展,位於各個社區當中公有地,應積極扮演
著社區改造觸媒角色。而觸媒是藉由社區所塑造出來元素,反過來塑造它
本身環境,它的目的是促使社區構造持續與漸進改革。最重要是這個觸媒
並非單一最終產品,而是一個可以刺激與引導後續開發元素。因此,公有
地利用,應以追求社會最大利益為目標,不應以追求最大財物收入為主,
宜採取「公部門」永久持有為主,並保有永續發展與回收調整的機會。

23
林玄宜 由生態社區理念探討臺灣都市老舊住宅社區再生之芻議 完整版

(六)土地資源適地適用
由於各個區域的地理環境條件不同,即使在同一個地區之內,不同發展的
階段,其人群之生活目標與需求,亦會隨著時代而變遷,對於土地資源的
使用態度、方法與目的等也不盡相同。因此,土地資源的利用,應依不同
區位、不同性質的時空環境,施以不同的發展權利(條件)
,應必須充分地
考量各個地區之內,特有的自然地理條件及人文社經、政治的發展階段與
特性等,方能在土地容受力的限制之下,納入可發展地區或限制發展地區
的劃設參考,並作為政策管理研議的方向,以滿足地區人口的不斷地增長
及對於土地多元化需求等,跳脫過去以經濟成長率為衡量標的發展方式,
即是除經濟面外,更應該考量到環境及社會評估向度,不僅僅是「量」的
改善,更應該包含著「質」的提升,以去除同質化、均一化的發展模式。

【 完整版•全文完 】

本論文得以完成 感謝 張世典、黃定國 兩位教授於整體架構及理念上之指導

玖、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正體字版),1993, (環境科學),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行政院經建會,1991,(社區環境經營與塑造),臺北,行政院經建會。
3.林玄宜,2003,(論都市集合住宅社區防火議題之探討),臺北,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4.林玄宜,2004,(由生態規劃理念審視農村住宅外部空間規劃之方向),臺中,國立中興大學。
5.林玄宜,2005,(景觀計畫架構體系與操作方法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6.張金鶚,1990,(住宅問題與住宅政策之研究),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7.黃定國,1996,(實質環境建設與都市住宅社區),臺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8.黃定國,1998,(都市老舊住宅社區更新規劃及開發原則之研究) ,臺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9.黃書禮,2002,(生態土地使用規劃) ,臺北,詹氏圖書有限公司。
10.蔣澤益,2002,(從生態規劃理論探討都市地區更新方向),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11.關華山,1992,(居民與社會、文化),臺北,明文書局。
12.日本建築省都市環境問題研究會,1993,(環境共生都市),日本,日本建設省都市局。
13.川村建一,1998,(永續社區),日本,學藝出版會。
14.Aberley, D., 1994, " Futures by Design, 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Planning ", New
14.Society Publishers, Canada.
15.Ahern, J., 1991, " Planning for an Extensive Open Space System : Linking
15.Landscap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6.Aldo Leopold, 1949, " The Land Ethic - 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16.Here and Ther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7.Alexander Cooper Associates, 1987, " 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 ", Oxford
17.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8.Beatley, Timothy, 2000, " Green Urbanism : 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 ",
18.Washington, D.C. : Island Press.
19.Brian, E., 1998, " Green Building Pay ", London ; New York: E & FN Spon.
20.Bryn Green & Willem Vos, 2001 , " Threatened Landscapes : Conserving Cultural
20.Environments ", Spon Press.
21.Calthorpe, Peter, 1993, " 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 : Ecology, Community, and
21.the American Dream ", New York :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2.Camagni, R., Capello, R., and Niukamp, P., 2001, " Managing Sustainable Urban
22.Environments ", Handbook of Urban Studies,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23.Forman, R.T.T. & Godron, M., 1986, " Landscape Ecology ", John Wiley, New York.

24
二00三年資源與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 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

附圖

文獻回顧論述範疇 後續應用論述範疇

目標 標題 論述範疇 貢獻 範疇 目標

人 類 發 展 模 式 理念性 環境
生態 環境 生態
倫理
沿革 東 方 環 境 觀 點 理念性
社區 建立 社區
探討

基礎 西 方 環 境 觀 點 理念性 實質
環境
觀點 環 境 凝 聚 觀 點 原則性 立法 內涵

規範
論述 建構
臺 灣 城 鄉 環 境 輔助性

再生
社區 社 區 構 成 內 容 功能性
利用
內涵
機制
探討 社 區 構 成 特 徵 輔助性

社 區 美 學 思 考 原則性 政治
經濟
社 區 環 境 構 成 輔助性
配合

社 區 參 與 觀 念 輔助性
社會
生態
永 續 發 展 沿 革 原則性 運動
社區
參與
探討
永 續 發 展 觀 念 理念性

環境
生 態 社 區 認 知 輔助性
教育
落實
生 態 社 區 原 則 功能性

文獻回顧研議內容與後續研究生態社區相關性探討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