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5

目 錄

第五級示例及評語

示例一:卷一第一部分第一題

示例二:卷一第一部分第一題

示例三:卷一第二部分甲部第二題

示例四:卷一第二部分甲部第二題

示例五:卷一第二部分乙部第五題

示例六:卷一第二部分乙部第五題

示例七:卷二第十二題

示例八:卷二第十二題

示例九:卷二第十五題

示例十:卷二第十五題
第五級示例及評語

示例一:卷一第一部分第一題
評語

(a)(i)  考 生 能 準 確 理 解 資 料 一 及 資 料 二 所 反 映 唐 太 宗 的 施 政 特 色,組 織 表 達 甚
有條理,先以清晰的主題句回應題目,再從資料援引證據以支持看法。

(a)(ii)  考 生 能 扼 要 介 紹 李 靖 、 魏 徵 的 事 蹟 , 並 由 此 分 析 兩 人 對 貞 觀 一 朝 政 治 的
貢獻。

(a)(iii)  考 生 能 指 出 當 代 人 寫 當 代 歷 史 的 優 點 和 局 限 , 並 嘗 試 從 不 同 角 度 解 釋 這
些優點及局限出現的原因。此外,考生更能根據對唐太宗的認識,解釋
局限的由來,顯示對課題有深入的認識。 

(b)(i)  考 生 尚 能 自 圓 其 說 , 援 引 資 料 說 明 其 對 資 料 的 理 解 。  

(b)(ii) 考 生 對 晚 清 革 命 團 體 的 發 展 歷 史 有 一 定 認 識 , 惜 未 能 準 確 理 解 「 驅 除 韃
虜,恢復中國」的含義。 

(b)(iii) 考 生 對 孫 中 山 在 籌 組 革 命 組 織 、 提 出 革 命 綱 領 、 籌 款 以 推 動 革 命 等 各 方
面的貢獻均有概略認識,惜欠缺具體史事,答案流於空泛。 

(c) 考生尚能均衡回應觀點一及觀點二討論。在觀點一方面,考生從太宗三
征高麗、迷信方士等多角度援引史事,指出貞觀之治的施政缺漏。在觀
點二方面,考生尚能援引史事分析第一次國共合作導致共產黨勢力坐
大,但較可惜的是花了較多筆墨交代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對論證觀
點幫助不大。
示例二:卷一第一部分第一題
評語

(a)(i)  考 生 能 準 確 理 解 資 料 一 及 資 料 二 所 反 映 唐 太 宗 的 施 政 特 色,每 段 先 以 清
晰的主題句回應題目,再從資料援引證據以支持看法。 

(a)(ii)  考 生 對 魏 徵 較 有 認 識 , 能 指 出 他 勇 於 直 諫 對 貞 觀 施 政 的 幫 助 , 但 對 李 靖
的認識卻流於空疏。

(a)(iii)  考 生 能 指 出 當 代 人 寫 當 代 歷 史 的 優 點 和 局 限 , 並 嘗 試 從 不 同 角 度 解 釋 這
些優點及局限出現的原因。

(b)(i)  考 生 能 清 晰 寫 出 孫 中 山 對 挽 救 中 國 看 法 的 明 顯 轉 變 , 就 是 由 支 持 朝 廷 改
革轉為主張推翻政府,並能援引資料支持其對資料的理解。

(b)(ii) 考 生 能 準 確 寫 出 「 驅 除 韃 虜 」 即 推 翻 滿 清 , 對 晚 清 革 命 團 體 的 發 展 歷 史
也有一定的認識。 

(b)(iii) 考 生 對 孫 中 山 的 貢 獻 認 識 頗 全 面 , 能 從 宣 傳 革 命 、 組 織 革 命 及 爭 取 海 外
支援三方面討論,也能援引具體史事以助論述。 

(c) 考生只側面指出唐太宗在科舉制、地方政制、文化措施及人口方面的表
現 不 及 唐 玄 宗,從 而 論 證 他 認 為 貞 觀 施 政 並 不 是「 完 美 無 瑕 」,而 是「 趨
於 完 美」的 觀 點,論 點 較 為牽 強,而未 能 直 接討 論 唐 太宗 在 貞 觀晚 期 施
政為人詬病的地方。至於觀點二部分,考生雖然能多角度討論第一次國
共 合 作 對 國 民 黨 的 影 響,包 括 共 產 黨 在 國 民 黨 內 勢 力 坐 大 及 導 致 國 民 黨
內部分裂,但史事較為空疏。
示例三:卷一第二部分甲部第二題
評語

(a) 考 生 對 西 周 二 次 封 建 的 封 國 位 置 有 一 定 認 識 , 答 案 準 確 無 誤 。  

(b) 考 生 能 分 別 指 出 西 周 施 行 第 二 次 封 建 的 三 個 目 的,包 括「 向 東 部 擴 張 」、
「加
強 監 控 」 及 「 保 護 周 室 」, 並 能 援 引 題 示 的 資 料 加 以 論 證 , 表 現 理 想 。  

(c) 考 生 對 周 代 封 建 及 宗 法 制 度 有 相 當 認 識,能 從 封 建 及 宗 法 的 作 用 與 崩 壞 析 論
如 何 導 致 春 秋 時 期 政 治 和 社 會 的 變 動,扣 緊 題 旨 立 論。在 闡 述 政 治、社 會 變
動 方 面,考 生 能 道 出 若 干 核 心 論 點,如 王 命 不 行、禮 崩 樂 壞、兼 併 及 霸 政 出
現 等 政 治 變 動,惜 申 論 仍 可 深 入;至 於 社 會 變 動 方 面 則 較 為 薄 弱,只 論 及 郡
縣 萌 芽 一 項,而 此 項 可 歸 類 政 治 而 非 社 會 變 動,反 而 其 前 述 宗 法 崩 壞 引 致 的
禮 崩 樂 壞,可 放 於 社 會 部 分 討 論。整 體 而 言,答 案 安 排 雖 略 欠 精 準,但 切 題
而能申述主要的變動情況。
示例四:卷一第二部分甲部第二題
評語

(a) 考 生 雖 沒 寫 上 封 國 名 稱 , 但 資 料 二 封 國 次 序 與 封 地 配 對 則 正 確 無 誤 。  

(b) 考 生 能 清 楚 分 析 西 周 施 行 第 二 次 封 建 的 目 的 在「 拓 展 東 方 勢 力 」
、「保存商祀」
及 「 監 視 商 民 」, 亦 能 援 引 題 示 的 資 料 論 證 , 準 確 無 訛 。  

(c)  考 生 解 答 此 題 時,採 用 同 意 題 旨 的 形 式 作 答,內 容 亦 援 引 史 實 析 論 題 旨。縱


觀 全 文,考 生 能 從 制 度 崩 壞 前 後 論 起,述 及 霸 政 興 起 及 周 室 沒 落,論 述 尚 算
詳 細 中 肯,惜 析 論 角 度 欠 廣。而 論 宗 法 制 度 亦 只 限 於 分 析 其 崩 壞 原 因 而 未 提
及 導 致 任 何 變 動;反 而 社 會 方 面 有 申 述 貴 族 沒 落 如 何 導 致 教 育 普 及 和 工 商 業
發展,中規中矩。
示例五:卷一第二部分乙部第五題
評語

(a) 考生能清楚掌握列強勢力範圍的分布及地圖所示的位置,答案全對。 

(b)(i) 考 生 清 楚 明 白 漫 畫 顯 示 的 歷 史 事 件,能 夠 清 楚 說 明 美 國 提 出 的「 門 戶 開
放 政 策 」及 其 內 容,並 能 提 出 證 據 證 明 一 己 的 看 法,如 能 進 一 步 解 說「 門
戶開放政策」的意義,答案更完備。 

(b)(ii) 考 生 能 緊 扣 題 旨 , 對 「 三 國 還 遼 」 及 「 中 俄 密 約 」 帶 來 的 影 響 有 清 楚 交
待。對美國提出門戶開放宣言的背景亦有清楚了解。 

(c) 考生能從多角度論證八國聯軍爆發的主要原因在清政府腐敗無能。
示例六:卷一第二部分乙部第五題
評語

(a) 考生能清楚掌握列強在華的勢力範圍及地圖所示的位置,答案全對。

(b)(i) 考生對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有一定的認識,惜解說略欠深入。 

(b)(ii) 考 生 掌 握 題 旨 , 對 馬 關 條 約 後 日 本 在 華 勢 力 的 增 長 及 美 國 提 出 門 戶 開 放
宣言的背景有清晰的闡釋,惜對「三國還遼」及「中俄密約」帶來的影
響卻未有清楚交代,美中不足。 

(c) 考 生 能 扣 緊 題 旨,從 多 角 度 論 證 分 析 八 國 聯 軍 爆 發 的 主 要 原 因 在 清 政 府
腐敗無能。
示例七:卷二第十二題
評語

(a) 考 生 能 援 引 史 事,對 宋 代 白 衣 上 進 情 況 作 簡 單 說 明,但 史 論 結 合 不 盡 理 想 ,


如以不少篇幅闡述進士科、明經科之難易,實非題旨的重心所在。 

(b) 考 生 對 清 代 科 舉 制 有 正 確 的 理 解,亦 能 扣 題 地 闡 析 清 代 科 舉 制 度 之 內 容。惟


分 析 重 心 拿 揑 欠 準,如 取 錄 授 官 方 面,考 生 偏 於 分 析 分 區 取 錄 名 額,而 完 全
忽 略 授 官 高 下 之 依 據 - 如 殿 試 之 分 三 甲 及 朝 考 之 成 績 等。凡 此 種 種,均 付 之
闕如。
示例八:卷二第十二題
評語

(a) 整 體 而 言,考 生 能 扣 題,內 容 並 無 重 大 錯 誤。惟 內 容 略 欠 均 衡,只 詳 述 行 卷 、


通 榜 之 廢 除,內 外 簾、鎖 院 之 實 施,未 述 及 其 他 防 弊 措 施。而 於 殿 試 之 推 行 、
取錄名額之增加等重點,均付之闕如。 

(b) 考 生 對 清 代 科 舉 有 全 面 的 理 解,亦 能 均 衡 地 從 考 試 程 序、考 試 科 目 及 形 式 與


取 錄 授 官 三 方 面 進 行 分 析。惟 細 節 處 稍 欠 完 備,如 程 序 上 未 交 代 舉 人、貢 士
等 名 目,形 式 上 未 言 八 股 文 特 色、命 題 出 處,授 官 方 面 未 言 朝 考。凡 此 均 為
小疵之例。
示例九:卷二第十五題
評語

(a) 考 生 能 就 利 瑪 竇 之 傳 教 策 略,全 面 論 述 明 代 朝 士 與 君 主 接 受 天 主 教 之 原 因 。
論列清晰,衍論流暢,答案完備。 

(b) 考 生 對「 南 京 教 案 」及「 禮 儀 之 爭 」影 響 天 主 教 在 華 流 播 之 情 況,所 知 不 多 ,


僅能就其事之影響作一浮淺論述,援引資料亦未盡符史實。
示例十:卷二第十五題
評語

(a) 考 生 對 明 代 之 時 局 背 景 頗 有 認 識,段 落 組 織 尚 算 明 晰;惟 對 利 瑪 竇 之 傳 教 策


略,則 所 論 未 詳,部 分 段 落( 如 首 段 之 論 融 儒 )更 輕 重 倒 置,論 旨 掌 握 欠 佳 。

(b) 考 生 就「 南 京 教 案 」而 言 , 答 案 論 析 簡 拙 , 未 能 詳 論 天 主 教 於 晚 明 期 間 恢 復
發 展 之 原 委 ; 就「 禮 儀 之 爭 」而 言 , 考 生 聚 焦 於 事 件 對 天 主 教 在 華 傳 播 之 影
響而論,且層次明晰,分析全面,中上之作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