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 年第 6 期

JOURNAL OFRENMIN UNIVERS


ITY OFCHINA No
.6 2015

论指代词 (
Ind
exi
cal)
韩东晖

[摘要] 指代词是指称随语境的 变化而 变化的 语言表达 式。Indexi


cal、de
ict
ic、和 demonst
rat
ive 均 可
充当此类语言表达式,但其 中 文 译 名 和 理 解 颇 为 混 乱。比 较 而 言,指 代 词 是 Indexi
cal的 比 较 合 适 的 译 名。
指代词研究呈现出两条主要研究脉络,即语言学路径 和 哲 学 路 径。其 中 哲 学 路 径 中 包 含 三 个 主 要 问 题:指
代词使用的语言学—哲学预 设,指 代 词 的 使 用 与 个 体 对 象 的 被 给 予 方 式,以 及 指 代 词 与 语 句 的 真 值 条 件。
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准确定位指代词哲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指代词;语境化;指示词
[作者简介] 韩东晖: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872)

我们习惯于用名字称呼某个人,也常常以指 “示” (
ind
ica
ting),自 古 希 腊 起 论 者 已 甚 众, 例
示的方式谈及某人某物甚 至 自 己。 “我”、 “他”、 如斯多亚派 尝 以 此 讨 论 单 称 可 断 言 对 象。De
ixi
s
“这里”、“现在”、 “这个”、 “以上”,就是后一种 的形容词 形 式 de
ict
ic(
dei
kti
kos) 意 即 “指 示”,
方式,其意义随 语 境 而 变,因 对 象 而 异。在 英 语 罗马语法学家用拉丁语词 demons
tra
tivus 来翻译
中,这 种 方 式 的 特 点 主 要 被 称 为 i
nde
xic
ali
ty、 斯多亚派及 其 他 希 腊 语 法 学 著 作 中 的 de
ikt
i s。
ko
de
ixi
s或 d emonst
rat
ion, 相 关 的 表 达 词 汇 被 称 为 因此,源 于 拉 丁 语 的 demons
tra
tive 和 出 自 希 腊
i
ndexi
cal、dei
cti
c或 d emon
str
ati
ve。这 三 个 术 语 的 语的 de
ict
ic是同 义 的;在 后 来 的 语 言 学 习 惯 中,
词源意义都是 “指示” (
poi
ntto),因此均可译为 正如 语 言 学 家 莱 昂 斯 (John Lyons) 所 言,
“指示词”。但在中文译名中,i ndex
ica
l大多被望文 de
ixi
s 的使用更 广 泛, 不 仅 涵盖了指示代词的功
生 义 地 误 译 为 “索 引 词 ”, 仿 佛 跟 “索 引 学 ” 能,还包括了时态和人称以及许多在句法上相关
(
ind
exsc
ien
ce) 有 关 系 一 样,在 翻 译 错 误 中 属 于 的言 语—语 境 特 征, 甚 至 还 将 哲 学 上 的 实 指
“假朋 友” 一 类 (fauxamis);d
emonst
rat
ive则 被 (
ost
ens
ion)或实指定义概念包括在内。1 P636637
[ ]( )

过于 宽 泛 地 译 为 “指 示 词”,有 点 辜 负 了 “指 示 英文词i ndex


ica
l源于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
词”这个好名 字。当 然 更 重 要 的 是,我 们 对 相 关 皮尔士指 号 三 分 法 (图 像、标 志、象 征)中 的 标
问题的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哲学研 究 方 面 比 较 薄 志———ind
ex,但i
nde
x本身就源于印欧语言中的词
弱。本文拟从术语翻译、研 究 脉 络 和 哲 学 问 题 三 根dei
k-,意思是表明、表示或直接关注语词或对象,
个方面,将i
nde
xic
al研究比较完整地勾勒出来。 具有这个词根的有动词t e
ach、di
cta
te、i
ndi
cae,有
t
名词t
okn、d
e eix
is,当然还有i nd
ex———用食指指指
一、正名 [
点点。2](
P84)
皮尔士说: “标志 (
ind
ex)并不断言什
么,它只是说 ‘那儿!’它抓住我们的眼睛,仿佛
希腊语 词 de
ixs 本 意 为 “指 ” (
i poi
ntng)、
i 要强迫眼睛朝向某个特殊对象,在那里停下来。指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品牌计划基础研究项目 “当代西方哲学重大问题研究”( 020)


10XNI
— 56 —
示词 (
demon
str
ati
ve)和关系代词差不多是纯粹的 是现代意义 上 的 索 引,都 不 具 有 “指 示 语 词” 的
标志,因为它们指称事物而不描述事物。”[3](P361) 含 义 和 用 法。 实 际 上, 语 言 学 家 虽 然 很 可 能 是
就这三类指示语词在英语中的特点而 言,莱 “索引词”译名的始作俑者,但现在用这个译名的
昂 斯 指 出,de
ixi
s 范 围 比 demonstra
tive 更 广, 语言学家并 不 多。在 这 里,我 们 把 它 改 译 为 “指
且已成为语言学界的共识,i ndex
ica
l主要 用 于 哲 代词”,相 应 地,i
nde
xic
ali
ty 译 为 “指 代”。之 所
学文献,意义类似于 de
ixs。
i 以不循ind
ex (标 志) 而 译 为 “标 志 词”,主 要 还
[
4](
P637)
语言学家列文
森 最 近 总 结 道, 在 现 代 语 言 学 和 哲 学 领 域, 是因为 “标志”在现代汉语中离i nde
xic
als的 “指
de
ixi
s和i
ndex
ica
lit
y 这两个术语是共存的,分属 示”和语境依赖这两个核心特征 有 较 大 距 离,而
于不同的传统,前者属于语言学进路,后者属 于 “指代”则能够体现这两点。这个译名的一个重要
哲学进路 ① ;从范围 上 讲, 后 者 可 用 于 标 示 更 宽 依据 是: 吕 叔 湘 先 生 在 20 世 纪 40 年 代 撰 写 的
泛的语境依赖现象,而前者,则在较狭窄的语 言 《近代汉语指代词》,用的就是 “指代”而非其他;
学意义上属于i
ndex
ica
liy。
t 虽然他没有明确说明用指代翻译i ndex
ica
ls,但 他
[
5](
P97)

讨论的词汇均是汉语的i
ndex
ica
ls。
[
8](
P12)
列文森的两条进路说和宽窄范围说大体上 符
合语言学界的一般看法,或者说大家也需要比较 唯一可能有问题的地方是 “指代” 一词常 被
一致 的 方 案 来 处 理 这 些 词。 因 此, 我 们 可 以 约 用来翻 译 中 世 纪 逻 辑 和 语 言 学 中 的 suppo
sit
ion
定:i
ndex
ica
lit
y 的范围最宽泛,我们用它来表达 (拉丁语 suppos
ito)。 不 过, 由 于 领 域 特 殊, 知
i
这一系列指示语词和指示现 象,但 它 与 de
ixi
s的 之者寡,大概不会引起麻烦。
区分 主 要 是 哲 学 和 语 言 学 两 条 进 路 的 差 异 ② ;
demons
tra
tive的指示范围最狭窄。 二、研究脉络
基于以上的简要讨论,我们尝试为上述 三 个
概念给出一套比较恰切的中译名。实际上,对 于 指代词研究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深入 的 研
这三 个 词 来 说, “指 示 词 ” 都 是 比 较 合 适 的 译 究还是于 19 世纪后期在语言学、哲学、逻 辑 学、
名。③[6]不 过, 考 虑 到 这 三 个 词 虽 然 词 源 相 近, 心理学等领域逐步展开的,并且自 20 世纪 80 年
本义相似,但在西语中毕竟是不同的词汇,分 属 代起 在 语 言 学 界 掀 起 了 指 代 词 研 究 的 热
于不同的传统,在现代语言学和哲学研究中也在 潮。④[9](P190)本文将从语言学和哲学两条主 要 进 路
逐渐拉 开 距 离, 还 是 可 以 考 虑 赋 予 其 不 同 的 译 出发总结其脉络。当然,从指代词研究的缘起 和
名。由于 demons
tra
tive 约 定 俗 成 地 占 据 了 “指 发展 来 看, 它 更 多 地 由 语 言 哲 学 家 主 导, 哲 学
示词”这个译名,已难改 变,我 们 只 好 将 de
ict
ic 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参与,因此,严 格
译为 “直指词”,这 个 译 名 选 自 沈 家 煊 译 克 里 斯 区分哲学进路和语言学进路实际上十分勉强,我
特尔主编的 《现代语言学词典》。 [
7]
们只能根据研究者的主要领域来归类。
对于范围最广泛的i
nde
xic
al来说, “索引词” (一)语言学进路
是完全不合适的译名,无论是古汉 语 中 的 索 引 还 在语言学进路中,对指代词的研究可分 为 历

① 在 1983 年出版的 《语 用 学 》 中, 列 文 森 称 之 为 描 述 进 路 和 哲 学 进 路。 参 见 S
tephen C
.Lev
ins
on.Pragma
tic
s.Cambr
idge:
Cambr
idgeUn
ive
rsi
tyPr
ess,1983
.55
ff。
② 努恩伯格不同意将二者等量齐观,他认为引入与 “我”、“那个” 等语词相联系的 特 殊 语 义 性 质 的, 是 直 指 词 而 非 指 代 词。 参
见 Geof
freyNunbe
rg. “
Indexic
ali
tyandDeixis”,Li
ngu
ist
icsandPh
ilo
sophy,1993 (
1)。
③ 例如,有学者将i ndex
ical和 de
ict
ics均译为 “指示”(参见蒋严、潘海华: 《形 式 语 义 学 引 论》,548 页, 北 京,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社,1998);有学者将 de
ict
ics和 demons
tra
ti s均译为 “指示”(参见哈特曼:《语言与语言学词典》,91 93 页,上海,上海辞书
ve
出版社,1981);不过,姜望琪明确反对用 “指示” 翻译 de i
xis和i
ndex
ica
lit
y 系列词汇,在他看来,“指 示” 比 较 宽 泛, 范 围 大 于 这 两
个系列,例如指称语词的复指或照应功能 ( anapho
ra),也可 以 看 做 指 示。 他 沿 用 戚 雨 村 和 徐 烈 炯 的 译 名, 将 de
ixs 译 为 “指 别”, 而
i
将i
ndex
ica
liy 译为 “直指”。(参见姜望琪:《当代语用 学》,17 页, 北 京,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2003) 这 个 观 点 和 建 议 值 得 参 考, 但 将
t
i
ndex
ica
liy 译为 “直指”,似乎大大缩小了其应用范围。
t
④ 国内的研究集中在语言学特别是语 用 学 领 域, 代 表 性 的 著 作 如 姜 望 琪 的 《当 代 语 用 学 》, 哲 学 领 域 可 参 见 武 庆 荣、 何 向 东:
《索引词研究的逻辑哲学意蕴及其启示》,载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 (
8)。

— 57 —
史起源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语义 学—语 用 学 (
dei
cti
cfie
ld,或 译 直 指 场)理 论,引 入 了 “直 指
等方面。 源” ( or
igo)概 念,在 语 言 学 中 留 下 了 “布 勒 遗
在历史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 国 语 产”。他区分了象征域 (
thes
ymbo
licf
ied)和直指
l
言学家卡尔·布拉格曼 (
Kar agmann),丹麦
lBr 域。象征域是语言描述的领域,说话人是隐含的;
语言学巨擘奥托·叶斯柏森,语言学大家、俄 国 但当我们从言语 活 动 的 时 间—空 间 中 心、从 作 为
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的雅柯布森。叶斯柏森在 意向性与关注性的直指视角来看 的 时 候,这 个 说
《语言本性及其发展》 (
1923) 一书中,将这种因 话人既是语言施为的演员,又是言 语 行 为 和 他 本
其意义随情境 而 变 的 语 词 称 为 移 指 词 (
shi
ftr),
e 人 (作为说话者)的观察者。在每一种语言中,这
[10]
其中最重要的一类 是 人 称 代 词。 雅 柯 布 森 在 其 两个认知域的使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与两个事
著 名 论 文 《移 指 词、 语 词 范 畴 与 俄 语 动 词 》 实相关:一是语言既要使用分类词位 (名词)
,也
(
1956)中 深 入 讨 论 了 这 个 问 题, 给 出 了 从 皮 尔 要使用对这些先行词的再现 (代词和反身式)
;二
士到布勒的概念流变史。[11](P131133) 是 “ [
直指”本质上是交流行为。15](
PⅩⅢ)
于是,拉丁语
雅柯布森首先给出了移指词的基本特 征:如 o
rio (起源、源泉)可译为 “直 指 源”
g 。这 样,我
果不指涉已知信息 (me ssage),则移指词的一般 们设想一 个 特 殊 情 境,其 中 人—时—空 结 构 便 以
意义无法 确 定。 他 进 而 根 据 巴 克 斯 的 研 究 [12]指 “我—现在—这里”为直指源,即主体定向的坐标
出,皮尔士的指号三分法已经讨论了符号学的本 原点,可通过多种直指方式实现这一情境。
质:象征根据惯例 规 则 与 所 表 象 的 对 象 相 联 系 , 概 言 之 , 正 如 费 尔 默 (Cha
rle
sFi
llmo
re)
标志则与 其 所 表 象 的 对 象 处 于 实 存 关 系 之 中。 所言,直指现象 向 语 法 理 论 提 出 了 大 量 重 要 问
关键在于,雅柯 布 森 认 为 移 指 词 将 这 两 种 功 能 题,有 经 验 性 的, 也 有 概 念 性 的 和 记 号 性 质
结合在 一 起, 因 此, 属 于 指 代 象 征 (
index
ica
l 的 。[16](P26)迪 塞 尔 研 究 了 85 种 语 言 中 的 直 指 词,
symbo
ls)一类。这恐怕是雅柯布森不用指代词、 考察了直指词的形态学、语义学、句法学、语 用
直指词这两个名称的原因。 学和语法化等五个方面。[17](P1)当然,我们关注的
在 讨 论 了 胡 塞 尔、 罗 素、 布 勒 (Ka r
lBü - 主要还是语义学和语用学两个方面,因为指代行
h
ler)的观点 之 后, 雅 柯 布 森 认 为, 移 指 词 不 同 为是联结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一条纽带。
于其他语言信码 ( code) 的 地 方 在 于 它 们 对 给 定 经过 莱 昂 斯、 利 奇 (G.Le
ech)、 列 文 森、
信息的强制指称。这一点与雅柯布森的 信 码—信 费尔默、努恩伯格等语言学家的努力,我们已 经
息分析方 法 关 系 密 切。 他 认 为 这 种 指 代 象 征 词, 能够大致梳理出指代词在语言学意义上的基本类
特别是关 系 代 词, 在 洪 堡 传 统 中 被 视 为 最 基 本、 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列文森在 《语用学》 一书
最原始的语言底层,但实际上却是信码和信息交 中将指 代 词 分 为 五 类: 人 称 的、 时 间 的、 位 置
叠的复杂范畴。 的、语篇的 (或文本的,d
iscour
seo
rt t)和社
ex
雅柯布森坚 持 使 用 叶 斯 柏 森 的 移 指 词 这 个 交的 (反 映 社 会 地 位 的, 如 敬 语)。 这 五 类 基 本
名称值得我们 进 一 步 研 究。例 如,这 一 点 与 结 上涵盖了指代词的主要类型。由于这些文献在国
构主义语言 学 是 否 有 明 确 关 联,另 一 位 结 构 主 内语言学界已有介绍,这里从略。
义语言学家本 维 尼 斯 特 关 于 人 称 代 词 的 结 论 与 (二)哲学进路
他十 分 接 近 。 [
13](
P195230)
又如,移 指 词 这 个 名 称 此 针对指代词的哲学研究,不需远溯,在 黑 格
后在文学批 评 领 域 特 别 是 叙 事 研 究 中 广 泛 流 行, 尔 《精神现象学》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或 ‘这
拉康对 这 个 词 也 特 别 有 兴 趣, 用 于 分 析 主 体 或 一个’和意谓某物”中就有精彩的思辨。黑格尔
“我”[14](P139),这也有必要结合起来思考。 用 Au
fze
igen 表示我们所说的指示、指明 行 为。①
卡尔·布勒继承了布拉格曼的思路,在 1934 指明行 为 作 为 包 含 “我”、 “这 时”、 “这 里” 的
年出版的 《语言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 “直指域” “这一个”(
die
ses,t
his),表明了感性确定性的辩

① 英译 “
poi
nti t”,中译 “指出” 或 “指明”。以下引文均出自该章。
ngou

— 58 —
证法无非就是这种确定性的一段单纯的运动 史 或 比不可交流的、私人的思想更不符合弗雷格关于
一段单纯的经验史,而感性确定性 本 身 恰 恰 就 是 意义与思想的观点 了。[19]弗 雷 格 的 基 本 做 法 是 用
这段历史:这一个东西 是 一 个 普 遍 者;不 再 是 一 专名 (以及给出专名对象的唯一 方 式) 和 摹 状 词
个直接事物,而 是 一 个 折 返 回 自 身 的 事 物 ① , 或 来消除指代词。但培里却论证说,包含第一人 称
一个在他者存在中保持不变的单纯东西。这种辩 信念 的 句 子 无 法 消 除 这 种 对 语 境 敏 感 的 指 代
证法的确可以回击源于经验主义的怀疑主义,亦 词。[20]第 一 人 称 信 念 问 题 经 由 埃 文 斯、 麦 克 道
可诠释公孙龙 《指物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尔、皮科 克 (Christ
opherPeacocke)、 培 里、 大
的谜题。 卫·刘 易 斯、 斯 托 内 克 (Robe
rtS ta
al r) 以
nake
无独有偶,胡塞尔在 《逻辑研究》 的第 一 研 及更 早 的 卡 斯 坦 尼 达 (He
cto
r-Ne
riCa s
tañeda)
究开始,就从符号、指示 (demonstr
aton) 和两
i 等人的工 作, 已 经 成 为 热 门 的 研 究 领 域。 不 过,
种指示方式 (指明与证明,ind
ica
tionandpr
oof) 也有人 不 认 可 这 种 流 行 观 点, 认 为 弗 雷 格 早 在
入手,并 在 第 26 节 通 过 区 分 本 质 上 机 遇 性 的 1897 年撰写但未 发 表 的 论 文 《逻 辑》 中 就 强 调,
(或偶然的)和 客 观 的 表 达 式, 着 重 讨 论 了 人 称 第一人称、现在时等性质,只是语言的特 征,而
代词和指示代词。当然,这些讨论与胡塞尔关 于 非思想的性质。[21]埃 文 斯 也 认 为 弗 雷 格 对 指 示 词
指明、知觉和命名的思考以及意义理论本身是结 的处理方式本质上是正确的。[22](P71)
合在一 起 的。 有 研 究 者 认 为, 在 《逻 辑 研 究 》 有一类指代词的重要特性就是自指 (或译 自
中,胡塞尔关 于 指 代 词 的 理 论 有 两 个 基 本 特 征: 反、自复),也 恰 恰 是 这 些 词 吸 引 了 哲 学 家 的 关
其一,强调语言的指代用法至少包括两种实质上 注。罗素曾专门讨论了自 我 中 心 的 特 称 词 (ego-
c
ent
ricpa
rti
cul
ars)。 这类词的特点是 意 义 随 着
[
23]
有区别的 行 为, 即 意 谓 行 为 和 知 觉 行 为; 其 二,
说明了这两种行为是如何关联的,也就是说,二 说话者和他 在 时 间 与 空 间 中 位 置 的 不 同 而 改 变,
者的联系包含一种行为 (事件) 对 另 一 种 行 为 的 其中 “我”、“这个”、“这里” 和 “现在” 是四个
单方面的存在性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发生在 基本词项。自我中心特称词的特点是靠知觉而产
一种特定类型的复杂整体的语境中。 [
18]
生的,因为在只有物质的世界里不会有什么 “这
黑格尔和胡塞尔关于指代词的论述 并 不 是 主 里”和 “现在”。知 觉 对 于 事 物 是 从 一 个 中 心 出
流的指代词理论。相对于布勒和费 尔 默 的 理 论 对 发的;我 们 的 知 觉 世 界 是 对 公 共 世 界 的 一 个 透
指代现象的心理学和功能性方面的关注,皮尔士、 视。在时 间 和 空 间 中 近 的 事 物 引 起 的 记 忆 和 知
弗雷格、罗素、赖 辛 巴 赫、维 特 根 斯 坦 则 更 关 注 觉,一般比远的事物更生动、更清楚。在物 理 学
符号学—逻辑学方面,成 为 语 言 哲 学 关 于 指 代 词 的公共世界中却没有这种照明中心。这也恰恰说
研究的典范。弗 雷 格 和 罗 素 关 于 专 名、意 义、指 明为什么物理学通过消除感觉的个人性质的努力
称的问题,这里不再赘 言,我 们 主 要 关 注 与 指 称 变得越来越抽象。[24](P112113)
关系 (
ref
ere
nti
alr
ela
tion)相对的指代关系问题。 赖辛 巴 赫 将 指 代 表 达 式 称 为 自 反 标 记 词
弗雷 格 讨 论 指 代 词 的 文 献 集 中 在 《思 想 》 (
tokenr
efl
exi
veexp
res
sions), 从 而 区 别 于 使 用
(
1918)一 文 中, 这 篇 文 章 的 主 旨 是 要 说 明 思 想 专名、概念 等 词 项 的 指 称 表 达 式。[25](P284286)这 个
到底 是 什 么 (外 部 事 物、 心 理 表 象 还 是 客 观 领 术语 将 自 反 性 与 标 记 (实 例 )—类 型 (
token
-
域)、思想 与 真 的 关 系 等 问 题, 而 包 含 指 代 词 的 ype)的区分结合 在 一 起,既 强 调 当 下 指 称 的 特
t
句子,特别是包含 “我” 的句子,对于思想的 客 点是利用指称对象在场的条件,也关注在非当下
观性的表 达 造 成 了 困 难。 用 培 里 (
JohnPe
rry) 指称时,利用的 则 是 先 前 固 定 的 ( fixed) 指 称,
的表述就是:当我们思考自己时,我们把握的 思 从而加强 了 言 谈 语 境 与 固 定 指 称 语 境 之 间 的 区
想是其他人不可能把握的、不能交流的,但没 有 别。标记 (
token)确定了自 我 指 称 的 实 例 特 性,

① 德文 e i
ni nsichRe
flek
tie
rts,英译文 s
e ome
thi
ngr
efl
ect
edi
ntoi
tse
lf,中译文或译为 “回复到自身的东西”。这个措辞可与赖辛
巴赫的 “
tokenre
flex
iveword”(自反标记词) 相比较。

— 59 —
因此, “我 ” 可 以 定 义 为 “说 出 该 标 记 的 人 ”, 对话者、被指的对象、时间和地点等。在卡 普 兰
“现在”可根据 “这 一 标 记 被 说 出 的 时 间” 来 定 的指示词理论中,一切表达式均有这种从语境到
义, “这 个 桌 子” 也 可 以 定 义 为 “由 伴 随 这 个 标 内涵 的 映 射 (即 与 命 题 相 关 的 内 容 )。 指 代 词
记的姿 势 所 指 示 的 桌 子”, 等 等。 对 自 反 性 的 进 “我” 的 意 义 就 是 其 特 征, 即 一 种 函 数 或 规 则,
一步研 究, 可 参 见 培 里 提 出 的 “自 反—指 称 理 在每一个语境中可变地指派给个体概念,即说话
论” (
ref
lex
ive
-re
fer
ent
ialt
heo
ry)。 在 他 看 来, 者。情境语义学也 是 一 种 有 影 响 的 二 阶 理 论。[32]
指代方式的重要性根本上在于它是自反性的最高 话段 (
utt
er e)是从三种情境或 事 态 方 面 被 解
anc
[
26](
P590)
形式,是通往自反性宝库的大门。 释的:话段情境,对应于蒙塔古的标志;来 源 情
如果说培里发挥了指代词的自反性,卡 尔 纳 境,处理其他由语境决定的指称,如复指;描 述
普的学生、以 色 列 逻 辑 学 家 巴 尔 希 勒 尔 则 着 重 情境,对应于命题内容。这些二阶理论的核心 性
从t
ype
-token 这 个 同 样 源 于 皮 尔 士 的 二 分 法 出 质是:指 代 词 并 不 直 接 对 所 表 达 的 命 题 有 所 贡
发,在 1954 年 的 论 文 中 讨 论 了 指 代 表 达 式。[27] 献,也不 对 所 说 的 内 容 和 所 描 述 的 情 境 有 所 贡
这 篇 论 文 大 大 促 进 了 对 指 代 词 的 研 究。 类 型 献。相反,指 代 词 把 我 们 带 到 个 体、 所 指 物 面
(
t e)是抽象语言单位,实例 (
yp tok
en,此处不译 前,它们然后被置入所表达的命题或被描述的情
作标记)是类型在具体场合的体现,像 “我饿了” 境当中,或如努恩伯格所言:指代词的意义是 复
这样的句子,作为类型 没 有 指 称,只 有 作 为 实 例 合函项,把我们从语境要素带到受语境限制的领
才有。句子的指称是命 题,但 后 来 他 认 为 指 称 实 域的要素,然后就溜走了。[33](P104105)
际上不是实例与命题这两个方面 的 关 系,而 是 实 在 《哲学研究》第 43 节中,维特根斯坦说了
例、语境和命题 三 者 间 的 关 系,也 就 是 说,实 例 一段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对于 ‘意义’这个词的
必须和语境结合才能指称命题,实 例 本 身 也 没 有 利用的诸情 形 中 的 一 个 大 (
lar
ge) 类 来 说———虽
指称。 [
28](
P18)
巴尔 希勒尔利用其理论进一步讨论了 然并非对于其利用的所有情形来说———人 们 可 以
一些 哲 学 问 题,特 别 是 所 谓 语 用 学 悖 论 的 伪 问 以这样的方式说明这个词: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
题 [
29](
,如 “我死了” 这 样 包 含 笔 者 称 之 为 践
P376)
它 在 语 言 中 的 使 用 …… 人 们 有 时 通 过 指 向
言冲突 (
per
forma
tiv
econ
tra
dic
tion)的句子。
[
30]
(
poi
n o)其承受者 (
tt i
tsbe
arr) 来 说 明 一 个 名
e
当然,对指 代 词 研 究 影 响 最 为 突 出 的 非 大 称的意义。”[
34](
P40)
虽然我们 可 以 说 “语 词 的 意 义
卫·卡普兰的论文 《论 指 示 词》 莫 属。 这篇论文 在于其使用”是维特根斯坦的总体思想,但是维
系未竟之作,其中心思想在2
0世纪7
0年代即流传, 特根斯坦在这里却非常谨慎,一方面特意强调意
真正出版却是在 1
989 年 (并附有长篇补记)
。 首 [
31]
义即使用只是一大类情形而非全部,另一方面又
先,这篇论文其实是一部大部头著作的草图,内容 明确强调了 指 向 指 称 对 象 来 说 明 名 称 意 义 的 方
非常丰富,几乎涉及指示词问题的各个重要方面; 式,这自然十分 接 近 于 指 代 词 的 使 用。所 以 在
其次,论文中富有 原 创 性 的 思 想 俯 拾 皆 是,无 论 第 44、45 节 , 维 特 根 斯 坦 说 : “因 此 , 它 们
是对直接指称问题的紧追不舍,还是关于内容与 (名 称) 总 是 可 以 由 带 着 指 示 手 势 的 指 示 代 词 来
特征 (
con
ten
tandcha
rac
ter)的区分,都令人钦 代 替 。” “但 是 , 这 恰 恰 没 有 使 得 这 个 词 ( ‘这
佩;再次,卡普兰展现出精细的分析能力和形 式 个’ ) 成 为 名 称 。 相 反 , 因 为 名 称 并 非 总 是 同
化技巧,在蒙塔古之后也给出了一套形式系统。 指示手势一 起 运 用 的,而 只 是 经 由 其 得 到 说 明
列文森认为,在语义学的哲学进路 中,经 由 的 。”[35](P4142)这 种 运 用 其 实 是 普 通 的 、 日 常 的 ,
蒙塔古、卡普兰等人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一种 共 在语言休 假 的 时 候,哲 学 问 题 便 出 现 了: 将名
识:将指代词处理为二阶事态,即从语境到命 题 称—命名和指示词—意指神秘化。
内容的映射 (函 数), 从 而 也 是 一 种 从 世 界 到 真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指示的行为和指代 词 的
值的映射 (函数)。在蒙塔古的早期理论 (“普遍 使用,是我们以不同方式学习到的,我们不能 给
语法”)中,直指表达式的内容被捕获的方式 是 出一个 我 们 称 之 为 指 向 这 个 形 状 (而 非 这 个 颜
从语境到 内 涵。 语 境 即 一 套 标 志, 涉 及 说 话 者、 色)的身体的行为,因此就说,一个精神的活 动
— 60 —
对应于这些语词。维特根斯坦不过是说,指示 行 和 vo
cabu
lar
y-pr
act
icesu
ffic
i y),前 者 表 明 何
enc
为需要以 大 量 的 社 会 舞 台 布 景 和 语 言 训 练 为 前 种行为和 能 力 能 让 我 们 驾 驭 某 种 语 汇 以 表 达 意
提,指代词的使用已经隐含地与某种分类能力相 义,后者 表 明 何 种 语 汇 足 以 明 确 某 类 行 为 或 能
联系了,否则 (比如说) 我们无从分辨所指的是 力。① 以此为基础,布 兰 顿 给 出 了 复 杂 的 意 用 关
书还是书的封面或颜色。指代词的使用是遵循了 系分析,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语汇
语言游 戏 的 规 范 性 的 行 为, 而 不 是 名 称 与 对 象 展开的分析:逻辑语汇、指代词语汇、模态 语 汇
[
36](
P461)
的、指示与对象的因果性关联。 和规范性语汇。这里择要讨论之。
布兰顿认为对指代词的理解有两个重要阶段:
三、指代词的哲学问题 一是罗素、卡尔纳普、赖 辛 巴 赫 等 人 将 指 代 词 视
为自反标记词 (
token
-re
fle
xie),指代词的使用是
v
指代词研 究 首 先 得 益 于 哲 学 家 在 语 言 哲 学、 标记的实例化 (
toke
ning)的表现。如前所述,一
逻辑学领域的筚路蓝缕之功,而后语言学家的持 个关于类型 “现在” (
now)的表达式就是该标记
久努力也 为 哲 学 创 造 了 进 一 步 思 考 的 理 论 和 材 词的实例化,我们称之为 “n”,而 “
n”可定义为
料。同时,指代性质也与非语言因素相关,如 说 或在语义上分析为 “说出 ‘
n’的时间”。二是 20
话者的态度、语法与文化的互动,这也为多种 视 世纪 70 年代,培里、大卫·刘易斯、安斯康等人
角的研究提供了汇聚的场所,包括哲学、认知 心 在模态和认知语境中研究指代词 的 用 法,否 定 了
理学、心 理 语 言 学、 社 会 语 言 学、 人 类 学 等 等。 前者,认为用指代词表达的东西不 可 能 用 非 指 代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在指代词研究取得了长足进 词等值表达。基 于 这 一 区 分,布 兰 顿 认 为,尽 管
展之际,哲学能够进一步做哪些工作。 在语义学上,指代词和 非 指 代 词 不 可 还 原,但 完
(一)指代词哲学研究的定位 全以非指代词项谈论如下活动是 可 能 的:为 了 正
如果我们延续对语言学的三分法,即语 形 学 确使用指代词,即为了 说 那 些 本 质 上 的、不 可 还
[38](
P25)
研究指号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指号与所指 原的指代的东西,我们必须做什么。 也就是
物的关系,语用学研究指号的使用者与解释者之 说,虽然指代语汇不可能完全还原为非指代语汇,
间的关系,那么,在语言学中,指代词研究 大 致 但是非指代语汇可充当指代语汇的充分的语 用 学
属于三者交叉领域的一部分,即一种意 义—使 用 元语汇 (
adequa
tep
ragma
tic me
tavoc
abu
lay),
r
关系,一种对意义的语境化研究。这部分领域 最 即为了使用指代词汇而必须做的一切,均可以完
独特的区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系统,在其中 全用非指代词汇来描述。[39](P56)
说话人选择了自身的视角,将人称、时间、空 间 于是,布兰 顿 认 为 指 代 词 展 现 了 两 种 独 特
信息整 合 在 所 传 递 的 消 息 中: 中 心 人 物 是 说 话 的推 论 行 为 (
dis
cur
siv
ebehav
ior): 在 语 义 学 方
者,中心时间 是 说 话 人 对 信 息 加 以 编 码 的 时 间, 面,指代词是自 反 标 记 词 的 表 达 式 类 型,标 记
中心位置是说话人编码时的位置。 词的实例化所表达的内容依赖于实例化的语境;
布兰顿在 《言行之际》 中,力图建立分 析 的 在语用学方 面,指 代 词 的 使 用 能 够 具 有 特 殊 的
实用主义 (ana
lyt
icpragmat
ism),以拓展分析事 语用学意义,即 清 晰 的 阐 释 能 够 认 可 实 际 行 为
业,其目 标 是 在 传 统 分 析 方 案 所 关 注 的 语 汇 所 具 有 的 承 诺 。 布兰顿将这两种相互依赖的特征
(
voc
abu
lay)之间的经典语义关系之外,也考虑
r 命名为卡普 兰—斯 托 内 克 语 义 学 和 安 斯 康—培 里
以语用学为中介 ( pr
agma
tic
all
y med
iaed) 的 语
t
[
语用学。40](
P5657)
布兰顿由 此 通 过 语 义 学 上 的 阐 释
义关 系。 [
37](
P11)
这 种 语 义 关 系 被 称 为 “意 用 关 (
exp
lic
atng) 和 语 用 学 上 的 详 释 (
i elabo
raed),
t
系”,有两 种 基 本 的 意 用 关 系: 行—言 充 分 性 和 表明指代词与非指代词之间的关键联系。这就是
言—行 充 分 性 (
pra
cti
ce-
voc
abu
lar
y su
ffic
iency 说,知道如何使用非指代词的人,原则上就已 经

① 此外,还有 “行—行”和 “言—言”充分性 ( PP-


andVVs uf
fi
cie
ncy),表示将一种行为阐释为另一种行为的充分性,或将用一种
语汇刻画另一种语汇的充分性。参见 Robe
rtBr
andom.Be
tweenSay
ingandDo ng.Ox
i fod:Ox
r for
dUn
ive
rsi
tyPr
ess,2008,p
39。

— 61 —
知道为了使用指代词所需要做的一切。因此,我 3)指代词的使用在语用学上也依赖于
的能力;(
们能够理解非指代词,正是因为它们没有被指代 其他语用方式,如复指 (
anapho
ra,又译照应)。
词神秘化。 在这里,我们以复指为例讨论指代与复 指 的
这里之所以要利用布兰顿的理论,是因 为 尽 关系。莱昂斯在 《语义学》 中认为,直指比复 指
管该理 论 复 杂 而 风 格 独 特, 但 对 问 题 的 深 入 思 更基本,在文本 直 指 ( tex
tualdeix
is) 可 以 看 到
考、对类型的恰当划分和对难题的精细阐释,的 代词的直 指 功 能 与 复 指 功 能 的 联 系。[43](P667)布 兰
确有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之处。 顿的观点则截然相反。在 《清晰阐释》 中,布 兰
(二)指代词的哲学问题域 顿用整整一章讨论了复指问题,从弗雷格在 《算
布兰顿的意用分析是对塞拉斯推理主义语 义 术基础》中论述如何指认 ( pickout) 对象谈 起,
学和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观的综合和推进。在这 着重 研 究 了 可 重 复 标 记 (
tokenrepe
atab
les) 的
里,我们主要在语言哲学领域中勾勒指代词的问 结构。他的基本观点是,复指绝不只是言内设 置
题域,以下三个核心问题是最值得认真考虑的。 (
int
ral
ingu
ist
icdev
ice),而是 指 称 对 象 的 必 不 可
1
. 指代词使用的语言学—哲学预设 少的要素。复指在概念上优先于直指,因为指 代
维特根斯坦在 《哲学研究》 第 2 节给出了 一 词被理解为复指式启动器。指代词从复指的先行
个原始的 语 言 游 戏, 其 中 有 语 境、 语 言 共 同 体、 词中指认出指称物的能力,是其他标记词具有其
语词 (非 指 代 词 )、 理 解 标 准、 语 词 使 用 标 准。 确定对象的能力的必要条件。直指预设复指,一
第 8 节则扩展了这个语言游戏,增加了数字或字 个标记实例要想具有指示词的意义,其他标记实
母词列、指示词、指示性手势和颜色色样四种 新 例就 必 须 具 有 复 指 依 附 语 ( anapho
ricdepen
-
“工具”。维特根斯坦讨论道:“‘到那里’和 ‘这 den
ts) 的 意 义; 将 一 个 表 达 式 用 作 指 示 词, 就
个’也是实 指 地 教 给 人 的 吗? ———请 想 象 一 下, 是将其用 作 一 种 特 殊 的 复 指 启 动 器。[44](P462)就 指
人们可能会如何教人学习它们的用法! 在此人们 认个体对象、直接指称对象而言,如果不能够 复
指向地点和东西,———但是,在这 里,这 种 指 向 指,则直指、指代就无法在语境中将对象意义 固
可能也发生在这些词的使用中,而并非仅仅发生 定下来,无法给出对象的坐标位置,因此也就 无
在这种使用的学习过程。” [
41](
P14)
从实现直指的这一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布兰 顿
随后,维特根 斯 坦 指 出: “为 了 能 够 追 问 名 是正确的。不过,指代词仍然具有将一般信念 与
称,人们必须已经知道了某种东西 (或者能够做 语境相联系的功能,并不总是或必须用作复指启
某种事情)。但是,人们必须知道什么?” [
42](
P29)
动器;相反,当我们使用复指词时,就必须 有 复
我们也可以套用这个问题:为了能够追 问 指 指启动器,其中会嵌入某种指代要素 (不管是真
代词,人 们 必 须 知 道 什 么? 必 须 能 够 做 什 么 事 正的 指 代 词 还 是 专 名 )。[45](P168)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情? 当然,维特根斯坦已经给了我们以提 示,这 莱昂斯的观点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就是说,以语言游戏、语言活动、生活形式 为 出 在这里,指代或直指与复 指 的 关 系 作 为 一 个
发点,而不是将 “
x 表示 y”、“
x 意指 y” 作为一 重要案例,提示我们应当深入思考 指 代 与 其 他 语
般模型去思考。 用要素的关系,无论是哲学的还是语用学的关系。
我们可以提出一组基本设想: (
1) 指代词的 2
. 指代词的使用与个体对象的被给予方式
使用是人类 语 言 活 动 中 重 要 且 必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特 定 的 个 体 对 象 如 何 在 (认 知 性 的 ) 语 言
同时,指代词的使用与非指代词的使用是不可分 游戏中被给 予 我 们? 我 们 如 何 在 语 言 游 戏 中 指
割的,离开了非指代词的使用,我们无法掌握 指 认特定的个体 对 象? 一 般 说 来,大 致 有 四 种 方
2)指代词的使用尤其依赖于我们
代词的用法;( 式 :(
1) 弗 雷 格 通 过 区 分 专 名 的 意 义 与 指 称 ,
使用概念的能力,如区分形状、颜色、状态 等 描 以专名来描述并指称 对 象; ( 2) 描 述 主 义 (
de-
述语汇 上 的 分 类 能 力, 对 于 区 分 (时 空) 距 离、 s
cri
pti
vism)通过 (罗 素 式 的) 摹 状 词 或 (塞 尔
作用等 相 互 关 系 的 能 力, 甚 至 运 用 概 念 进 行 推 式的)簇摹状 词 来 描 述 对 象,从 而 指 称 对 象,专
理、要求理由和给出理由、做出承诺与承担义 务 名被理解为蜕化的或缩略的摹状词; (
3)密尔—
— 62 —
克里普克意义上的直接指称论,即专名作为严格指 的 (
ref
e o) 是 哪 个 命 题 呢?” 如 此 等 等。
rt
示词直接指称对象; (
4)通过指代词直接指称对象 这样一来,除非他转到一个完整的 命 题,否
(无须弗雷格意义上的 S
inn),如卡普兰的 “直接指 则无法说明他意谓的是 什 么。———我 们 还 可
t
称语义学”(hes
ema
nti
cso
fdi
rec
tre
fer
ene)
c 。 以说:根本错误就在于,我们认为像 “这 个
自从克里普克批判了描述主义之后,弗 雷 格 命 题 ” 之 类 的 短 语, 似 乎 能 暗 指 (
all
ude
和罗素的理 论 基 本 上 被 严 格 指 示 词 理 论 取 代 了。 o)其对 象 (从 远 处 指 向 它), 却 用 不 着 充
t
不过,严格 指 示 词 要 求 某 一 专 名 N 在 一 切 可 能 当其代理 (
gop
roxyf
o t)。46 P118119
ri
[ ]( )

世界中均指称同一对象 O,如果用模态词汇,可
指代词,至少部分指代词具有明确的语 义 内
以说严格 指 示 词 要 求 N 必 然 指 称 O, 这 种 必 然
容,如今天、明天、昨天,似乎具有某种 指 称 作
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必然性。描述主义揭示了在
用。但是,如果没有一套相应的语用学框架作 为
认识论上我们对专名与对象关系的把握,往往体
中介,指代词无法直接指称对象;即便说话人 掌
现出我们对专名的实际使用。在特定语境中通过
握了一套关于某指代词的语用学知识,如果此人
描述来指称,恰恰是我们通常的指称方式。
不具备使用此类词汇的能力和习惯,不经过语言
现在的问题是: (
1) 指代词是否具有描述功 共同体内的学习和练习,也不能够恰当地指称言
能? (
2)指代词能否直接指称? (
3) 如能直接指 外对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区分包含指代词的 语
称,指代词指称的是什么? (
4) 指代词是否为严 言游戏的基本类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格指示词? 为了讨论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考 虑
一般而言,在哲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包 含 指
指代词的基本特征。事实上,倘若指代词是严 格
代词的语言游戏 可 分 为 两 种 主 要 类 型。 第一种类
指示词,则 “万 物 一 指 也, 天 下 一 马 也”,指 代
型是 “
距离定位系统” (
di
sta
nce
-or
ien
teds
ysems)
t :
词的最大特点就是语 境 依 赖 性,因 此,不 可 能 成
所有指代词均指示指称对象与直指中心的相对距
为克里普克意义上的严格指示词。这 种 语 境 依 赖
离。[47](P39)这种类 型 又 可 细 分 为: (
1) 时 间 距 离
性恰恰要求我们通过详细阐明语境来确定指 代 词
系统,典型的时间距离指代词是现在、过去和 将
的使用,对语境的阐明自然要借助 指 代 词 所 具 有
来,其直指中心是 “现在” (
now)。 (
2)空 间距
的语用学意义上的表达性引导作用 ( r
pagma
tice
x- 离系 统,典 型 的 空 间 距 离 指 代 词 是 这 里、那 里,
r
pes
siv
eboo
tst
rai
png),同时也要摆脱指代词,在用 其直指中心是 “这里” ( here)。 (3)文内距离系
非指代词详释该语境,阐明为了使用指代词,我们
统,典型的 文 内 距 离 指 代 词 是 上 述 (
a e)、见
bov
必须要做什么、遵循何种习惯、具备何种能力。
下 (
thefol
lowing)。第二种类型是 “人称定位系
阐明语境就是阐明指代词的用法。指代 词 的
统” (pe
rson-o
rien
tedsys
tems): 说 话 人 用 指 代
用法与语境中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它们都是语言
词指示邻近听话人的指称对象。这种类型自然是
游戏的组成部分。我们也许可以在语言学上对指
以 “我”、“你”、 “他” 为典型的,其中 “我” 是
代词的 描 述 功 能、 直 接 指 称 功 能 进 行 考 察 和 分
当仁不让的直指中心。
析,但在语言哲学层面上,必须在语用学层次 上
3
. 指代词与语句的真值条件
将指 代 词 的 使 用 理 解 为 标 记 词 的 实 例 化 行 为
直陈句的真值条件通常包含该句子的逻辑 形
(
token
ing),从指代活动 而 不 仅 仅 是 指 代 词 出 发 式和诸词项的语义内容,但对于包含指代词的语
理解直接指称的行为,否则甚至会导致 “指代词
句来说,其真值条件必须强调语句及其词项的语
悖论”。例如:
境敏感性和依赖性,而指代特性恰恰是语境依赖
“克里特说谎者”。他也可以写下 “这 个 性的主要表现 (此 外 还 有 含 混 和 附 带 特 性)。 因
命题 是 错 的” 取 代 “我 在 说 谎”。 回 答 可 以 此,对于这一类句子的分析,真值条件语义学 似
是:“好 啊, 不 过 你 意 谓 的 (me
an) 是 哪 个 乎应该让 位 于 真 值 条 件 语 用 学。 但 是, 在 这 里,
命题?”——— “唔,这 个 命 题。”——— “我 明 出现了 泛 指 代 论 (
index
ica
lism) 与 真 值 条 件 语
白,不过 提 到 的 (men
tioned) 是 那 里 面 的 用学之间的分歧。
哪个命 题?”——— “这 个。”——— “好 的, 指 泛指代论认为,指代表达式除了包含明 显 的
— 63 —
指代词 外 (如 “我”、 “这 里”),还 包 含 隐 含 的 哲学 层 次 上 深 究。 同 时, 我 们 也 可 以 反 过 来 提
指代词。泛指代论者坚持真值条件语义学,主 张 问:“我”是什么意思? “我” 指的是什么? “我”
即便单凭纯粹的语义知识本身不足以确定直陈句 是不是 名 称? 是 不 是 描 述 词 项? 当 然, 也 包 括
的真值条件,只要附加以语用方式提供的具体的 “我”是不是纯粹指代词。
必要信 息, 就 能 让 纯 粹 语 义 知 识 起 到 这 样 的 作 在语言哲 学 对 这 些 主 题 的 讨 论 中, 涉 及 第
用,因此, 在 不 完 全 决 定 论 证 (
unde
r-de
termi
- 一人称 信 念 问 题 较 多, 这 在 前 面 已 有 所 涉 及。
na
tiona t)中,必要时用某些隐含的指代
rgumen 这一问 题 之 所 以 出 现, 按 照 斯 托 内 克 的 概 括,
表达式就可以说明真值条件的语境敏感性。真值 是因为关于信 念 的 传 统 理 论 认 为: (
1) 信 念 是
条件语用学论者则既反对纯粹语义知识外加语用 ( )
有生命的 主 体 与 抽 象 对 象 即 命 题 之 间 的 关
学必要 信 息 的 主 张, 也 拒 斥 对 隐 含 指 代 词 的 系;(2) 命题具有真值,其真值不因时因地因人
[
48](
P438439)
使用。 而变。[51](P131)显然,第 一 人 称 信 念 语 句 因 其 信 念
指代词的语义泛化的确会造成麻烦,如 果 像 状态的主观性而无法保证命题的客观性、命题的
“邻居”、“敌人”、 “朋 友”、 “附 近” 等 等 均 可 称 “真”。在第一人称信念的研究领域中,居于支配
为隐含的指代词,那么几乎所有词项原则上都容 地位的有三个理论:佩里的涵义—思想 理 论、刘
易被纳入指代行为,因其词项意义 (特征) 对其 易斯的涉 己 态 度 理 论 和 斯 托 内 克 的 命 题 概 念 理
外 延 (内 容 ) 的 确 定, 仅 仅 相 对 于 所 发 生 的 语 论。[52](P1)这些理论深化了弗雷格提出的第一人称
境。[49](P115)这个问 题 类 似 于 言 语 行 为 理 论 中 关 于 信念问题的讨论。
践言话段 (
per
forma
tiveu
tte
r e)的讨论。
anc
[
50]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指代词的哲学问题中基 础
包含指代词的语句中最为独特的一类是包 含 性的、最受关注的部分问题。此外,指代词 的 概
第一人称指代词的语句。虽然使用 “我” 这个指 念性问题、指代词语言游戏的类型分析、指代 行
代词并不 等 于 使 用 “我 ” 或 “自 我 ” 这 样 的 概 为的整体 性 与 规 范 性 等 问 题, 均 有 待 深 入 讨 论。
念,但这个指代词的使用却很可能是关于自我中 更重要的 是, 围 绕 指 代 词, 特 别 是 核 心 指 代 词,
心特性、自我知识、自我意识、唯我论、第 一 人 我们期待着集语言哲学、心灵哲学、逻辑 学、认
称信念等主题的起点,每一个主题都值得在语言 识论和形而上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哲学研究。

参考文献

[
1][
4][
43] J
ohnLyons
.Seman
tic
s.Camb
ridge:Camb
ridgeUn
ive
rsi
tyPr
ess,1977
.
[
2] TonyJ
appy
.In
troduc
tiont
oPe
irc
eanVi
sua
lSemi
oti
cs.London:B
loomsbu
ryPub
lish
ing,2013
.
[
3] Cha
rle
sHa
rtsho
rne,andPau
lWe
iss( .)
eds .Co
lle
ctedPape
rsof Char
lesSande
rsPe
ire.vo
c l.3
.Camb
ridge,
Ma
ss.:Ha
rva
rdUn
ive
rsi
tyPr
ess,1933
.
[
5][
33] Lau
renc
eHo
rn,andGr
ego
ry Wa
rd( .)
eds .Th
eHandb
ookof Pragma
tic
s.Ox
fod:B
r lackwe
llPub
lish
-
ng,2006
i .
[
6][
28]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7] 克里斯特尔主编:《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8]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
9] Ba
rba
raKr
yk.OnDe
ixi
sinEngl
ishandPo
lih.Fr
s ank
fur
tam Ma
in:Ve
rlagPe
terLang,1987
.
[
10] Ot
toJ
espe
rs .Language,I
en tsNa
t e,Dev
ur elopmen
tandOr n.New Yo
igi rk:Ma
cmi
lan,1949
l .
[
11] RomanJ
akobs
on.Se
lec
ted Wr
iti .vo
ngs l.2,TheHague:Mou
ton,1971
.
[
12] Ar
thu
rBu
r . “
ks Icon,I
ndex,andSymbo
l”.Ph
ilo
sophyandPhenomeno
logi
calRe
s ch,1949 (
ear 4).
[
13] Emi
leBenven
ist
e.Pr
obl
emsi
nGene
ralLi
ngu
ist
ic.Co
s ralGab
les,F
la.:Un
ive
rsi
t fMi
yo amiPr
ess,1971
.
[
14] J
acque
sLa
can
.Th
eFourFundamen
talConc
ept
sof Psycho
-Ana
lys
is.Ha
rmondswo
rth:Pengu
in,1979
.
[
15] Ka
rlBüh
ler
.Th
eoryof Language:TheRepr
esen
tat
iona
lFunc
tionof Language.Ams
tedam:J
r ohnBen
ja-
mi
nsPub .,2011
.Co .
— 64 —
[
16] Cha
rle
sFi
llmo
re.Le
ctur
esonDe
ixi
s.S
tan
fod:CSLIPub
r lic
atons,1997
i .
[
17] [
47] Ho
lge
rDi
ess
el.Demon
stra
tiv
es:Fo
rm ,Func
tion,and Gramma
tica
liza
tion.Ams
tedam:J
r . Ben
ja-
ns,1999
mi .
[
18] Ke
vin Mu
lli
ganandBa
rrySmi
th. “
A Hus
ser
lianThe
or fI
yo ndex
ica
liy”.Graz
t erPh
ilo
soph
ischeSt en,
udi
1986 (
28)
.
[
19] J
ohnPe
rr. “
y FregeonDemons
tra
ti s”.Ph
ve ilo
soph
ica
lRev
iew ,1977 (
4).
[
20] J
ohnPe
rr. “
y ThePr
obl
emo
ftheEs
sen
tia
lIndex
icl”.Noû
a s,1979 (
1).
[
21] Edwa
rdHa
rcou
rt. “
Fre
geon ‘
I’,‘
Now’,‘
Tod
ay’a
ndSomeOt
herL
ingu
ist
icDe
vic
es”.Syn
the
se,1999 (
3).
[
22] Ga
ret . “Unde
h Evans rst
and
ing Demons
tra
ti s”
ve .Pa
lle You
rgau (
r .)
eds .Demon
stra
tiv
es.Ox
fod:Ox
r for
d
Un
ive
rsi
tyPr
ess,1990
.
[
23] Be
rtr
andRu
sse
ll
.AnI
nqu
iryi
ntoMe
ani
ngandT
ruh.London:G
t .Al
lana
ndUnw
inl
td.,1940,Ch
apt
ers
eve
n.
[
24] 罗素:《人类的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
25] HansRe
ichenba
ch.El
emen
tsofSymb
oli c.New Yo
cLogi rk:Ma
cmi
ll .,1947
anCo .
[
26] J
ohnPe
rr. “
y Index
ica
lsandDemons
tra
ti s”.Bob Ha
ve le,andCr
isp
in Wr
i t(
gh .)
eds .A Compan
iont
othe
Ph
ilo
sophyof Language.Ox
fod:B
r lackwe
ll,1997
.
[
27][
29] Yeho
shuaBa
r-Hi
ll
el. “
Index
ica
lExp
res
sions”.Mi
nd,1954 (
251)
.
[
30][
50] 韩东晖:《践言冲突方法与哲学范式的重新奠基》,载 《中国社会科学》,2007 (
3)。
[
31] J
osephAlmoge
tal
..Th
eme
sfr an.Ox
om Kapl fod:Ox
r for
dUn
ive
rsi
tyPr
ess,1989
.
[
32] J
onBa
rwi
seand,J
ohnPe
rr.Si
y tua
tion
sandAt
tit
ude
s.Camb
ridge, Ma
ss.:MITPr
ess,1983
.
[
34][
35][
41][
42]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
36][
44] Robe
rtBr
andom.Mak
ingI
tExpl
ici
t.Camb
ridge, Ma
ss.:Ha
rva
rdUn
ive
rsi
tyPr
ess,1994
.
[
37][
38][
39][
40] Robe
rtBr
andom.Be
twe
enSay
ingandDo
ing.Ox
fod:Ox
r for
dUn
ive
rsi
tyPr
ess,2008
.
[
45] P
irmi
nSt
eke
ler
-We
itho
fer
.Th
ePragma
tic
sof Mak
ingI
tExpl
ici
t.Ams
tedam:J
r ohnBen
j ns,2008
ami .
[
46] Ludwi
g Wi
ttgens
tei
n.Ze
tte
l.Ox
fod:B
r lackwe
ll,1981
.
[
48] LennyCl . “
app Thr
eeCha
llenge
sfo
rIndex
ica
lism” nd & Language,2012 (
.Mi 4).
[
49] Ph
ili
ppe de Br
aban
ter,and Mi
kha
il Ki
ssi
ne.Ut
teranc
e In
terpr
eta
tion and Cogn
iti
ve Mode
ls.B
ing
ley:
Eme
ral
dGr
oupLt
d.,2009
.
[
51] Robe
rtS
tal
nake
r.Con
textandCon
ten
t.Ox
fod:Ox
r for
dUn
ive
rsi
tyPr
ess,1999
.
[
52] 周允程:《第一人称信念的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OnI
nde
xic
al
HAN Dong
-hu
i
(
Schoo
lofPh
ilo
sophy,Renmi
nUn
ive
rsi
ty,Be
ii
jng100872)

Abst
rat:I
c ndex
ica
lisli
nguis
ticexp
res
sionswhoser
efe
renc
essh i
ftf
romc on
tex
tt oc
on t
ext.Index
icas,
l
de
ict
ic,anddemonst
rat
ive
sa reamongsuchkindso
fexpress
ions,yett
heCh ine
setransl
atedversi
ons
oft
hesete
rmsarerathe
rcon
fus
ingandthere
for
eneedtoberec
tif
ied
.Ther
ea retwomai
nappr
oachesi
n
t
hes t
udyofi
ndexi
cal ,
s namel ,
y li
ngui
sti
candphi
losoph
ica
lones.Thr
eefundament
alp
rob
lemsarein
-
cl
uded i n the la
ter approa
ch and are di
scuss
ed in th
i r: t
s pape he li
ngui
sti
c-ph
ilosophi
cal
presuppos
iti
onsintheuseofindex
ica
l ,
s theus
eo fi
ndex
ica
lsandthewayo
fpi
ckingoutind
ividualob-
e
jcs,andt
t hetruth
-cond
iti
onofthes en
tencewithindexi
cal
s.
Key wor
ds:index
ical;cont
exua
liz
ati
on ; demons
tra
tives

(责任编辑 李 理)

— 6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