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DOI:10.14006/j.jzjgxb.2000.05.

008

第 45 卷第 ! 期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6$)7 458 9$7 !


4::: 年 5: 月 #$%&’() $* +%,)-,’. /0&%10%&23 ;1078 4:::
文章编号:
5::: B ?K?" A 4::: C :! B ::!" B :?

索杆张力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计算
罗尧治,董石麟
A 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杭州 >5::4P C

摘要:索杆张力结构是指由张力索和压杆组成的、具有预应力自平衡的新颖结构体系。初始预应力
分布的计算是索杆张力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本文在讨论索杆张力结构体系特性的基础上,从平衡
方程出发,应用矩阵奇异值分解方法和广义逆矩阵,计算确定索杆张力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布。算
例表明本文的分析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关键词:索杆张力结构;奇异值分解;自应力模态;自平衡预应力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5 引言

索杆张力结构是由张力索和压杆组成的、具有预应力自平衡的新颖空间结构体系,具有
结构效率高、构思精巧、自重轻、经济合理等优越的性能,近年来正在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应
用。八十年代,美国 +7 D7 E2,.2& 和 F7 G2&H 在工程中成功地采用了索穹顶体系,如直径 45:I
的美国太阳海岸穹顶、直径 55"J KI 和 K"J KI 汉城奥运会体育场馆、平面 5">I L 4M:I 的亚特
兰大奥运会主体育馆等。在我国,深圳会展中心屋盖结构和上海大剧院墙面支撑结构分别采
用了空间索杆桁架体系和多跨连续平面索桁体系。从结构组成而言,索穹顶体系、索桁体系都
可称为索杆组成的索杆张力结构。
索杆张力结构是一种柔性结构,为使结构发挥高效的结构性能,应尽量减少结构的冗余
度,所以,这种结构通常是静不定和动不定体系 N 5 O ,存在机构位移模态和自应力模态。索杆张力
结构的刚度是由预应力提供的,自应力模态是结构可施加预应力的前提,只有通过施加合适
的预应力才能保证结构稳定的状态。这种结构的工作状态通常可以分为成形态、初始张力平
衡状态的荷载态。
根据索杆张力结构分析计算的特点,首先需要确定初始预应力分布。初始预应力分布应
保证节点处力的平衡、保证所有索单元受拉。预应力分布与单元布置、几何密切相关。
本文由铰接杆系结构的基本平衡方程出发,通过奇异值分解,计算结构的独立自应力模
态,并进而计算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布。

4 基本方程

如图 5 所示,在 ! 点建立力的平衡方程

作者简介:罗尧治 A 5"?? B C ,男 A 汉族 C ,浙江慈溪人,副教授,博士。

!"
52 + 56 52 + 5"
7/ %/ 0 71 %1 ’ &25
32 + 36 32 + 3"
7/ %/ 0 71 %1 ’ &23
42 + 46 42 + 4"
%/ 0 %1 ’ &24
7/ 71
图) 节点坐标关系
用矩阵表示为

・・・・・・・・・・・・

# $ #$#$

・・・・・・・・・・・・
・・
( 52 + 56 * ( 5 + 5" *
・・ 2 ・・ %) ・
7/ 71 ・

( 32 + 36 * ( 32 + 3" * %/ &25
・・ ・・ ・・ 5
7/ 71 ’ &23
( 42 + 4 6 * ( 42 + 4" * %1 &24
・・ ・・ ・・
7/ 71 ・

・・ ・ ・ ・ ・ ・ ・ ・ ・ ・・ ・
・・・・・・・・・・
・ ・・ %! ・
(. " 1 #* 5 !

・・ ・ ・ ・ ・ ・ ・ ・ ・ ・・

这里,! 为结构单元总数," 为节点数,# 为约束数。上式又可表达为


# $$ % %& ’ % && ()*
式中,# $ $ 称为平衡矩阵,% % &为结构单元的轴力矢量,% & &为节点荷载矢量。
同时,可建立位移 + 应变协调方程
# ’$ % (& ’ % )& (,*
式中,# ’ $ 称为协调矩阵,% ( &为节点的位移矢量,% ) &为单元应变矢量。
根据虚功原理,# ’ $ ’ # $ $ -,则
# $$-% (& ’ % )& (.*
对于线弹性材料,有
% ) & ’ % )" & / # * $ % % & (0*
式中,% )" &为单元初应变矢量,# * $ 为柔度矩阵。
从理论上,式 ( ) * 、( , * 、( 0 * 可以求解任意杆元结构的静力问题。但是,索杆张力结构所形
成的平衡矩阵 # $ $ ( . " + #* , ! 是长方阵 ( . " 1 #2 ! * ,方程 ( ) * 不能直接求解。

. 自应力模态

根据平衡方程 ( ) * ,单元内力可表达为 # , $
% % & ’ % %3 & / # - $ ! , . % ! & (4*
式中,% % & 为对应于荷载 % & & 的方程 ( ) * 的特解;# - $ ! , . 包含 . 个独立自应力模态,为 # $ $ 的零
3

空间的基;% ! &为 . 维实常数。对于任意 % ! &,式 ( 4 * 是方程 ( ) * 的解。

!"
自应力模态有如下性质
$ ! % & " # $ ’ % ( ) ’* ( +!,
即 $ 组独立自应力模态与单元应变具有正交关系。当结构内部发生无穷小机构位移时,结构自
应力状态不变,单元的长度也将保持不变。
求解自应力模态 $ ! % " # $ 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 " , 列主元高斯消元法
对 $ & % 写成增广矩阵形式 $ & ’ ( % ,并进行高斯消元,如图 # 所示。标有%号的列为消元过
程中主元为零的列,即线性相关列,分别代表 $ 个多余杆的编号。$ & % 中底部为零的 ) 行对应
$ ( % 中的元素为独立机构位移模态。

图# 增广矩阵转换

设 $ ) " 状态第 " 多余杆的内力 *" ) - " + 对于索杆张力结构,索单元取 . ",压杆取 / " , ,


其余 $ / " 多余杆内力 * ) *,求解
$ & % ’ * ( ) ’* ( +0,
得到非多余杆轴力,由此可以得到 $ ) " 时的自应力模态。同理,可以依次求得 $ ) #,1,…时相
应的自应力模态。组成 $ 个独立的正交向量,即为结构的 $ 个独立自应力模态。
+ # , 奇异值分解法
根据矩阵理论 $ 1 % ,式 + " , 中平衡矩阵分解为

$ &% ) $ -%
$ $ *+ % ** % $ ! % &
+8,

其中,$ + % ) 2345 + $"" ,$## ,…,$,, , 为矩阵的奇异值,且 $"" # $## #…# $,,6 *,, 为矩阵的秩;$ - %
) ’ $ ." % ,…,$ ., % ,…,$ .1 / 0 1 % (、$ ! % ) ’ $ 2" % ,…,$ 2, % ,…,$ 2" % (为正交矩阵,满足
3 ) "9 …,,
’ $ $ %*$ . %
$ & % $ 23 % )
33 3

3 ) , . "9 … "
+:,

$ $ %$ 2% 3 ) "9 …,,
$ &% $ . % ) ’
33 3
&
3 + "* ,
* 3 ) , . "9 …1 / 0 1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 0 1, ) * + "# ,
$ 的列向量为 $ & % 的零空间的一个标准正交基底,
$ !% " # 对照式 + 0 , ,$ ! % "# $ 也就是独立自应力
模态。所以,结构的自应力模态可由平衡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求得。
用高斯消元法求 $ & % 的秩和自应力模态的算法很不稳定,因为它需要预先设定一精度值,
且随精度值的变化,矩阵的秩可能有较大变化。一旦矩阵秩计算不正确,自应力模态数和自应
力模态也就不正确。而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计算矩阵的秩,其精度的控制采用相对值,如精度

!"
! 取为 #$ ##% & !%% ,小于 ! 的奇异值都被当成零处理,这种方法结果比较可靠。

’ 预应力分布计算

结构的预应力分布是独立自应力模态的线性组合,可由下式表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式中,"% ,"" ,…,"! 是组合因子,为任意实常数。但是,在索杆张力结构中由于索单元只能
承受拉力,所以,在选择这些常数时候必须保证索单元受拉。
对于自应力模态数 ! * % 时,式 . %/ 0 变为
"% + ", * + #, . %’ 0 &-%

此时,假定结构的其中一个单元预应力值已知,则 "% 也就可以直接唯一确定。


对于自应力模态数 !1 % 时,首先可以假定其中一些单元的预应力值 . 设 $2为假定已知预
应力值的单元数 0 ,原则是索单元给定正值,对称位置的单元给定的预应力假定值相同,其余单
元的预应力值设为零,即形成假定的单元预应力矩阵 ( " ) $ ,根据式 . %/ 0 得到
+ # , $ & ! ( ") ! * ( " ) $ . %3 0
将上式矩阵 + # , $% ! 和 " $ 中剔除相应单元预应力为零的行,
( ) 即有
+ # , $2& ! ( " ) ! * ( " ) $2 . %! 0
通常情况下 $2# !。 当 $2 * ! 时,+ # , $2 & ! 是正方阵,( " ) ! 能够唯一确定。当 $21 ! 时,
+ # , $ 2 & ! 是长方阵,首先需要计算 + # , $2 & ! 的广义逆矩阵,进而求得 ( " ) !,即
( " ) ! * + # , 6! %% $2( " ) $2 . %4 0

3 算例

【例 !】一平面索桁结构如图 / 所示,分析可知独立预应力模态数 ! * %,独立自应力模态为


+ #% , * + %$ #### %$ #### #$ 54"3 #$ 54"3 #$ 5!#! #$ 5!#! #$ 5!#! #$ 5!#!
#$ 54"3 #$ 54"3 %$ #### %$ #### 6 #$ %%54 6 #$ #537 6 #$ %’/! 6 #$ #537
6 #$ %%54 ,假定单元!的初始预应力为 "% * %##8,则可求得组合因子 "% * %##。结构的初始预
,
应力分布见图 /。
【例 "】如图 ’9 所示为一索穹顶计算模型,采用矩阵奇异值分解分析可知结构的独立自应

图/ 平面索桁结构及其初始预应力分布

!"
力模态数为 ! ) *。计算中假定靠近中心处脊索的预应力值为 +,,,-,同样直接求得组合因子
!* ) ./(/。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布见图 (&。

# $ % 单元布置及尺寸 # & % 初始预应力分布


图( 索穹顶计算算例

【例 !】如图 ’$ 所示为一空间索桁结构计算模型,采用矩阵奇异值分解分析可知结构的独
立自应力模态数为 ! ) !。并利用方程 # *. % ,求得组合因子,最后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分布见图
’&。

# $ % 单元布置及尺寸 # & % 初始预应力分布


图’ 空间索桁结构计算算例

!"
! 结论

初始预应力分布计算是索杆张力结构受力和成形过程分析的基础,本文采用奇异值分解
方法计算矩阵的秩和独立自应力模态。结构的预应力分布值是独立自应力模态的线性相关组
合。其组合因子通过假定部分单元的初始内力,并给予索单元受拉的约束条件,利用广义逆矩
阵来确定。算例表明本文提供的计算方法正确、有效,对索杆张力结构体系有普遍适用性。本文
的方法已编制了计算机分析程序 M " N 。

参 考 文 献

M H N 罗尧治 O 索杆张力结构数值分析理论研究 M > N O 浙江大学,


JIIIO HO
M J N 6 /1%%1+0)*,P Q*$%E2)2 ,- /012(01221R S1&<$*)2T2 M U N P .*(P UP 6,%)R2 6(0’&(’012= HVVI= J! A HJ L W HGJV X HGYIP
M G N 蒋正新,施国梁编著 O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M S N O 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HVZZO
M " N 罗尧治,董石麟 O 索杆张力结构的计算机分析程序 #656 M U N O 空间结构,
JIII ,A J L O

#$%&’%$()*+ ,- .*)()$% /012(0122 -,0


#$3%142(0’( 51*2)%1 6(0’&(’012

789 :$,;<)= >9?@ 6<)%)*


A B<1C)$*+ 8*)D102)(E= F$*+;<,’ GHIIJK= #<)*$ L

!"#$%&’$

5<1 &$3%142(0’( (1*2)%1 2(0’&(’012 $01 (<1 [012(0122 1\’)%)30)’T 2E2(1T2 &,T[,21R 3E (1*2),*$%
&$3%12 $*R 2(0’(2P 5<1 &$%&’%$()*+ ,- )*)()$% [012(0122 )2 3$2)& $*R )T[,0($*( -,0 $*$%E;)*+ ,-
&$3%142(0’( (1*2)%1 2(0’&(’012P .* (<)2 [$[10= (<1 &<$0$&(10)2()&2 ,- (<1 &$3%142(0’( (1*2)%1 2(0’&(’012
<$D1 311* [0121*(1RP 5<1 T1(<,R2 ,- &$%&’%$()*+ )*)()$% [012(0122 ]<)&< T$^1 ’21 ,- (<1 2)*+’%$0
D$%’1 R1&,T[,2)(),* $*R (<1 +1*10$%);1R 01D1021 T$(0)_ ]$2 +)D1*P ?’T10)&$% 1_$T[%12 2<,] (<$( (<1
T1(<,R2 ,- (<)2 [$[10 )2 $&&’0$(1 $*R 1--1&()D1P
()*+,%-#. &$3%142(0’( (1*2)%1 2(0’&(’012= 2)*+’%$0 D$%’1 R1&,T[,2)(),*= (<1 2($(1 ,- 21%-42(0122=
(<1 21%-41\’)%)30)’T [012(0122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