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十七周辅导课:辩论《高祖还乡》是否被评价过高

正方:《高祖还乡》不会被评价过高

 论点一:题材新颖

论据一:一反正史的传统观念,以虚构的情节和冷嘲的语言,通过一个
在刘邦尚未成为帝王时的无赖事迹,吧刘邦“衣锦还乡”时不可一世的态度和
他尚未成为帝王以前的顽皮无赖的丑恶行为揭露出来,将刘邦描写成一个厌恶
的形象。

论证:高祖却“觑得人如无物”,以“挪身着手扶”表示回礼,一副小
人得志的模样。乡民跪拜后,“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作威作福的高
祖竟是昔日乡里的无赖,不由得“险气破我胸脯”。最后的三支曲子,通过乡
民之口,揭穿“刘三”的老底,不过是个贪酒、赖债、明抢、暗偷、胡作非为
的流氓,可是居然改名换姓称作什么“汉高祖”。作品以乡民的独特视角来刻
划汉高祖。乡民是无知的,又是有识的;他的看法多属误解,但又反映出许多
真实。无知与有识、误解与真实相交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乡民复杂而变形
的内心世界。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个世界里遭到了最无情的嘲弄,完全
失去了他的庄严与神圣,展现了无法伪装的本来面目。

 论点二:具有历史真实性和批判性

论据:借着汉高祖的形象,真实地批判元代统治者

论证:元代蒙古贵族统治阶级实施种族歧视政策,对人民实施残酷的政
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1. 根据历史文献载光是大德七年(公元 1303 年)。一年里,因
贪污劣迹败露被免职的官吏就有 18473 人,查获脏银共 45865
锭,冤狱达 5176 起。
2. 腐败黑暗的通知,人民求死不暇,物理恢复生产,全国各地普
片发生水、旱、虫、饥、疫等灾害。
3. 根据史料粗略统计,近一百的元王朝,遭受大水灾 94 次,大
旱灾 62 次,大蝗灾 49 次,大饥荒 72 次,平均每年都有两三
次大灾难。
4. 可是,元代皇每年都耗费巨资回家祭祖。人民每年都要目睹一
次统治者浩浩荡荡往返祭祖。这样的现实情况才让作者假借汉
高祖来批判元代统治者。
 论点三:以乡民的独特视角

论据:以无知乡民的视角来展现汉高祖这个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把至高
无上的皇帝贬得一文不值。

论证:皇帝驾到本是极其隆重的场面,可是在乡民的眼中不过是乱哄哄
的一场戏:“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到村口迎接皇
帝的就是这么一伙不三不四的人,吹吹打打乱七八糟的。仪仗队里的五
面旗子,分别画有日、月、凤凰、飞虎、蟠龙等图案,代表着天子的神
圣和庄严,可是在乡民的眼中,却是“白胡闹套住个迎霜兔”、“红曲
连打着个毕月鸟”、“鸡学舞”、“狗生双翅”、“蛇缠葫芦”,不伦
不类,煞是好笑。至于红叉、银斧、金瓜锤、朝天镫、鹅毛宫扇等显示
帝王威严的器物,在乡民看来,虽未见过也毫不稀奇。威风凛凛的仪仗
队,竟成了“穿着些大作怪衣服”的“乔人物”。在对皇帝的仪仗极尽
挖苦讽刺之能事后,作者又通过乡民的眼睛,来写皇帝的车驾:“车前
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天曹判是天上的判官,递送夫是押解
犯人的差役,他们簇拥在皇帝的前后,可见皇帝一行是怎样令人畏怖、
令人厌恶的货色!接下去写众人迎候施礼。高祖却“觑得人如无物”,以
“挪身着手扶”表示回礼,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乡民跪拜后,“猛可
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作威作福的高祖竟是昔日乡里的无赖,不由
得“险气破我胸脯”。最后的三支曲子,通过乡民之口,揭穿“刘三”
的老底,不过是个贪酒、赖债、明抢、暗偷、胡作非为的流氓,可是居
然改名换姓称作什么“汉高祖”。作品以乡民的独特视角来刻划汉高
祖。乡民是无知的,又是有识的;他的看法多属误解,但又反映出许多
真实。无知与有识、误解与真实相交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乡民复杂
而变形的内心世界。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个世界里遭到了最无情
的嘲弄,完全失去了他的庄严与神圣,展现了无法伪装的本来面目。

 论点四:幽默的讽刺写作风格

论据:这套散曲有背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情节中有铺垫、有发
展、有高潮,堪称一部情节完整、充满夸张和。幽默的讽刺喜剧。几支
曲子组成的套曲,能起到一出讽刺喜剧的作用,不能不令人佩服作者的
艺术功力。

论证:从社长挨户通知皇帝将要驾临,王乡老、赵忙郎等乡里头面人物
忙着接待,写到皇帝仪仗车驾到来,八面威风,不可一世;又从皇帝下
车后,接受众人礼拜,架子十足,装模作样,写到乡间小民猛一抬头,
识破其即是早先贪杯赖债鱼肉乡邻的无赖:故事生动,情节完整,对读
者很有吸引力。这出喜剧中的人物是颇有性格的。无论是写乡里接驾前
的忙乱,还是写皇帝仪仗车驾的威风,都衬托出“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的汉高祖的好虚荣、讲排场、气势凌人、威风十足。而紧接着的面目为
乡民所识破、老底被乡民所揭穿的描写,则突出了大人物的昔时卑琐低
下、今日装腔作态的可恶可憎。社长、王乡老、赵忙郎等忙于接驾的表
现,显露出他们善于巴结逢迎的心理。而“猛可里抬头觑”的乡民虽然
无知,所见不广,但性格刚直,疾恶如仇,在曲作中也得到了真实形象
的刻划。

 论点五:生动的口语方言

论据:这首套曲是以乡民叙述的口吻展开的,因此用的是与乡民身份一
致的语言,亦即乡间生动的口语方言,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论证:曲中形容王乡老与赵忙郎:“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
好是妆么大户。”三言两语勾画出迎驾的乡绅土豪令人作呕的模样。
“瞎王留引定乔男女”中的“瞎”与“乔”字,点出了乡民们对迎驾的
厌恶,认为那纯属胡闹的稀奇古怪的行为。仪仗队的服装被称作“大作
怪衣服”,皇帝前后的随从被叫做“天曹判”、“递送夫”,处处流露
出乡民们对下乡扰民的帝王的蔑视和憎恶。而对刘邦,曲中连用“那大
汉”称之,根本不把至高无上的帝王放在眼里;“觑得人如无物”、
“挪身着手扶”显示刘邦的傲慢和装腔作势。末三支曲更是乡民对高祖
昔时无赖行为的控诉,用“你”称身为皇帝的刘邦,谴责他“春采了俺
桑,冬借了俺粟”,“强秤了麻三秤”,“偷量了豆几斛”,纯是乡间
明白通俗的口语,却入木三分地刻划出了刘邦流氓无赖的嘴脸。结尾处
语言生动至极:“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摔住?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
汉高祖!”乡民的几句挖苦话令帝王的尊严扫地以尽,令读者拍手称快拍
案叫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