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序 事项 页数

1.0 导言 3-4

2.0 《指月录.邓州香严智闲禅师》原文 5

3.0 《指月录.邓州香严智闲禅师》现代汉语版 5-6

4.0 古今汉语的差异 7-9

5.0 结语 10

6.0 参考来源 11

Page | 1
目录

1.0 导言

所谓语法,正是语言表达习惯中所蕴含的规律。伴随着时间

的递进,语言在演进过程中其语法规律也会发生相应的流变。从时间

纵向轴上来看,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前

者以后者为基础、从中发展而来。但受到各类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作

用,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毕竟是存在于不同时代的语言,它们的语法

规律也有着必然的差异性。无论是学习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应

当把握住两者的规律,并正确认识古今汉语语法所存在的差异性,从

而站在比较的视野下深化对两者的本质理解。

古今汉语句法上的差异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其一,句式

上的差异。按照句式的类型划分,首先,在判断句中,古代汉语以名

Page | 2
词或者名词短语作谓语,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而现代汉语中以“是”

作谓语;省略句中,古代汉语中的主语省略以第三人称居多,谓语后

介词宾语省略的现象较多,但在现代汉语中则较为少见;被动句中,

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由介词“被”构成,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词有时用

动词来表示,有时则没有标示,被称为意念被动词。这种无标示的被

动词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加以理解,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中的“拘”

是“被拘禁”的意思,属于被动句。

其二,语序上的差异。现代汉语句式一般是“主语+状语+谓语+

宾语”的顺序,古代汉语中的语序则较为特殊,例如主语可以在谓语

后,宾语可以在谓语前,状语可以在谓语后等等。主要可以表现为:

宾语前置句,即宾语在谓语前,比如“沛公安在”就是疑问代词作宾语

前置;定语后置句,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居庙堂之高”意为“处在

搞搞的庙堂之上”;介宾短语后置句,即把修饰动词、形容词的介词

结构后移。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作状语,位于谓语之前,而古代汉语

中则为补语,处在谓语之后;主谓倒装句,即主语在谓语的后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为主语和谓语倒置;定语后置句。古代汉语中有时

为了凸显中心词地位或时语气流畅,会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前,如“石

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构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的句式。

古今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虽没有词汇、语音方面的差异大,但

归结到词类、句式的微观层面上,可以发现两者有着众多的不同之处。

在此项课业,我们将阐述古今汉语语法差异性的表现。透过对《指月

录.邓州香严智闲禅师》这篇古文的理解并作出改写篇章将篇章以在

Page | 3
创作下重现,将这篇古文重新以白话文来表达原文的意思,以加以了

解古代汉语及现今汉语的差异。并透过列表阐明所涉及的范围全面从

词义到句法及行文间以深入的探讨古今语法上的差异。

除此之外,课业要求重新改写古人的篇章并以再创作方式来

表达原文的意思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中国悠

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中文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可以让我

们更富有人性化和情感化的方式,去感悟历史的内在精神和理性的并

为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同时我们在文学上的素养也能够获得进一步

的提升,对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是极其重要的。

Page | 4
2.0《指月录.邓州香严智闲禅师》原文

邓州香严智闲禅师,青州人也。厌俗辞亲,观方慕道。在百丈

时性识聪敏,参禅不得。洎丈迁化,遂参沩山。一日师问:“我闻汝

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

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香严被一问,直得茫然。归

寮将平日看过底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对,竟不能得,乃自叹云:“画

饼不可充饥。”屡乞师说破,师云:“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

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香严遂将平昔所看文字烧却。云:“此生

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乃辞师。

直过南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焉。一日,芟除草木,偶抛

瓦砾,击竹作声,忽然省悟。遽归沐浴焚香,遥礼师云。 “和尚大慈,

恩逾父,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

3.0《指月录.邓州香严智闲禅师》现代汉语版

邓州香严智闲禅师,是一名来至青州的人。智闲禅师对世间功

名不感兴趣。长大后,便向父母告别后便离开家,云游四海去学习认

识佛法。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法,智闲禅师于是亲自前往向

百丈怀海禅师学习领悟佛法。智闲禅师天性聪名伶俐,知识渊博。每

次的问答,他都能侃侃而谈,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曾明白。

Page | 5
后来,百丈禅师圆寂了,于是就去问他的师兄沩山灵佑禅师。沩山灵

佑禅师见他来了便问道“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学佛时,你便能问一答

十,问十答百。这显示你很聪明,那可否解释,人的生死根源。父母

还活着的时候,试说一说你对此事的看法。智闲禅师被沩山禅师这一

问,顿时感到不知所措而无法回答。回到寮房后,他把自己平日所看

过的经书都搬出来,从头到底,一一查找,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合适

的答案,可是翻阅了几天,结果却一无所获。智闲禅师就感叹道:“画

出来的饼不能充饥。”于是他便屡次去方丈室,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解

说,但是,遭到沩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师道:“如果我说是你,你

以后骂我了。我说还是我底,最后不干你的事。”绝望之余,智闲禅

师便将自己平昔所看的经书用一把火给烧了,还说:“此生不再学习

佛法,只做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智闲禅师哭着离开了沩山,

开始云游四海。

有一天,他来到南阳慧忠禅师的旧址。目睹了慧忠国师道场之

遗迹,觉得这个地方挺不错,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下来,加以整拾。一

日,智闲禅师正在铲除杂草树木,抛起一块瓦砾,恰好打在竹子上,

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他忽然大悟。于是便急忙回到室内,沐浴焚香,

遥礼沩山,赞叹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如果是我说明白,

哪里还有今天的事?”

Page | 6
4.0《指月录.邓州香严智闲禅师》古今汉语的差异

《指月录.邓州香严智闲禅师》 《指月录.邓州香严智闲禅师》
古今汉语的差异
古文原文 现代汉语版

邓州香严智闲禅师,是一名来至  古代汉语用语气词「也」帮

青州的人。 助判断,现代汉语用动词

「是」表示判断

智闲禅师对世间功名不感兴趣。 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

长大后,便向父母告别后便离开 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

家,云游四海去学习认识佛法。 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

语。

 例如:“辞亲”就是“向父母告

别”

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  遂参沩山。遂表示动作行为

法,智闲禅师于是亲自前往向百 间隔时间的副词。它们表示

丈怀海禅师学习领悟佛法。智闲 两件事在时间上的衔接,即

禅师天性聪名伶俐,知识渊博。 一件事发生之后,接着发生

每次的问答,他都能侃侃而谈, 另外一件事,中间间隔时间

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曾 很短。遂表示“就、于是就”

Page | 7
明白。后来,百丈禅师圆寂了,

于是就去问他的师兄沩山灵佑

禅师。

沩山灵佑禅师见他来了便问道  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

“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学佛时,你 汉语中复音词占优。例:闻

便能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显 (听说)

示你很聪明,那可否解释,人的

生死根源。父母还活着的时候,

试说一说你对此事的看法。智闲

禅师被沩山禅师这一问,顿时感

到不知所措而无法回答。

回到寮房后,他把自己平日所看  古汉语里,用“不”否定词的否

过的经书都搬出来,从头到底, 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是一个

一一查找,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 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

合适的答案,可是翻阅了几天, 面。例如:竟不能得

结果却一无所获。

智闲禅师就感叹道:“画出来的饼  乃表示动作行为间隔时间

不能充饥。” 的副词。它们表示两件事在

时间上的衔接,即一件事发

生之后,接着发生另外一件

事,中间间隔时间很短。

乃表示“就、于是就”

Page | 8
 古汉语里,用“不”否定词的

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是

一个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

词的前面。例如:不可充饥

于是他便屡次去方丈室,乞求沩  古文汉语虚词“若”在文中

山禅师为他解说,但是,遭到沩 用作连词。 表 假 设 ,相 当

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师道:“如 于 “如 果 ”“ 假 设 ”等

果我说是你,你以后骂我了。我

说还是我底,最后不干你的事。”

绝望之余,智闲禅师便将自己平  古汉语里,用「不」等否定

昔所看的经书用一把火给烧了, 词的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

还说:“此生不再学习佛法,只做 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总

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智闲 是放在动词的前面。

禅师哭着离开了沩山,开始云游  且作个长行粥饭僧。“且”只

四海。 能连接谓词性的成分,前后

两项可以是词、短语,也可

以是小句。连接的两项之间

是并列关系。

有一天,他来到南阳慧忠禅师的  遂憩止焉。焉是“于之”的组

旧址。目睹了慧忠国师道场之遗 合。其中“于”是介词,与代

迹,觉得这个地方挺不错,于是 词“之”组成介宾结构充当

Page | 9
决定在这里住下来,加以整拾。 补语,或表示处所。

一日,智闲禅师正在铲除杂草树  句子成分的省略。无主句,

木,抛起一块瓦砾,恰好打在竹 不上省略。属于有些表假设

子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他 的小句。

忽然大悟。

于是便急忙回到室内,沐浴焚  文中若为我说破“为”是个

香,遥礼沩山,赞叹道:“和尚大 涵义非常广泛的动词,不是

慈,恩逾父母。当时如果是我说 真正的判断词。因为翻译成

明白,哪里还有今天的事?” “是”句子也讲得通。

 文中虚词。“何”用在句首常

表示反问,可译为“怎么”。

5.0 结语
我们今天要想了解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思想、制度

Page | 10
等方面的情况,实物的资料当然很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得依靠用文

字记录的书面文献,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具备

阅读书面文献的能力。

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包括文字、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其中前三者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核心内容,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

视。现代学者虽然也经常在这三个方面犯错误,但绝大多数不是因为

不重视,而是因为三者的知识太过深奥和细琐,掌握起来颇为不易。

语法知识则不同,规则性很强,即使出现例外,也都有一定的条件,

比较容易掌握。

课业中透过对《指月录.邓州香严智闲禅师》这篇古文的理解

并作出改写篇章将篇章以在创作下重现,将这篇古文重新以白话文来

表达原文的意思,以加以了解古代汉语及现今汉语的差异。并透过列

表阐明所涉及的范围全面从词义到句法及行文间以深入的探讨古今

语法上的差异。确实让我从中获益匪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

想,才不会错误判断文言文所要表达的原有意义。让我能有进一步去

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

中文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去感悟历史的内在精神和理性的并为学习

文言文打点基础。同时我们在文学上的素养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对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6.0 参考来源

Page | 11
网页:

1) 百度百科香严智闲

http://baike.baidu.com/item/%E9%A6%99%E4%B8%A5%E6%

99%BA%E9%97%B2#1

2) 古诗文网

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c8697c0f6a.aspx

3) 古励志一生

http://www.lz13.cn/shiju/46760.html

4) 汉语网

http://www.chinesewords.org/poetry/49165-955.html

5) 古汉语语法概说

http://ccl.pku.edu.cn/doubtfire/Course/Classical%20Chinese/Le

cture%20Notes/Part_II/lecture_CC_grammar_03_pronoun.pdf

书籍:

1) Dr Cui Yan (2014) HBCL3403 Tatabahasa Bahasa Cina Kuno,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Selangor, Malaysia.

Page | 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