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73

HBCL2103

Pedagogi Bahasa Cina


Sekolah Rendah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HBCL2103
PEDAGOGI
BAHASA CINA
SEKOLAH RENDAH
Dr Wong Sien Biang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Pengarah Projek: Prof Dato’ Dr Mansor Fadzil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Penulis Modul: Dr Wong Sien Biang

Penyederhana: Assoc Prof Dr Lim Tick Meng


A. P. Hazidi Abdul Hamid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Diedit oleh: Kuek Ser Kuang Hong

Dibangunkan Oleh: Pusat Reka Bentuk Pengajaran dan Teknologi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Edisi Pertama, Ogos 2007


Edisi Kedua, Ogos 2012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Ogos 2012, HBCL2103


Hak cipta terpelihara. Tiada bahagian daripada bahan ini boleh disalin semula dalam mana-mana
cara tanpa kebenaran secara bertulis daripada Presiden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目录
课程指南 xi-xv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1 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3
1.1.1 课程 4
1.1.2 教材 8
1.1.3 教学 11
1.1.4 评估 13
1.2 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4
1.2.1 课程 15
1.2.2 教材 19
1.2.3 教学 20
1.2.4 评估 22
摘要 24

第二章: 识字教学 26
2.1 识字心理 28
2.1.1 识字心理分析 28
2.1.2 识字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32
2.2 识字教学的目标 36
2.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37
2.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38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iv  目录

2.3 识字教学的实施 39
2.3.1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39
2.3.2 识字教学常用的方法评介 40
2.4 识字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45
摘要 47

第三章: 写字教学 50
3.1 写字心理 51
3.1.1 写字心理分析 52
3.1.2 写字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53
3.2 写字教学的目标 54
3.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55
3.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58
3.3 写字教学的实施 59
3.3.1 写字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59
3.3.2 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评介 62
3.4 写字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63
摘要 65

第四章: 阅读教学 67
4.1 阅读心理 69
4.1.1 阅读心理分析 69
4.1.2 阅读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70
4.2 阅读教学的目标 74
4.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75
4.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81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目录  v

4.3 阅读教学的实施 83
4.3.1 阅读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83
4.3.2 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 85
摘要 89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92
5.1 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 93
5.1.1 词语教学 93
5.1.2 句子教学 96
5.1.3 篇章教学 99
5.1.4 朗读教学 106
5.1.5 语文知识教学 111
5.2 课外阅读的训练 113
5.2.1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14
5.2.2 基本要则 114
5.2.3 实施方法 115
5.3 阅读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118
摘要 120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122


6.1 记叙文阅读教学 124
6.1.1 文体特点 125
6.1.2 教学方法 126
6.2 说明文阅读教学 129
6.2.1 文体特点 130
6.2.2 教学方法 131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vi  目录

6.3 诗歌阅读教学 136


6.3.1 文体特点 136
6.3.2 教学方法 137
6.4 其他文体阅读教学 141
6.4.1 寓言、议论文、应用文 141
6.4.2 文体特点 143
6.4.3 教学方法 146
摘要 151

第七章: 作文教学 153


7.1 作文心理 154
7.1.1 作文心理分析 155
7.1.2 作文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157
7.2 作文教学的目标 161
7.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161
7.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166
7.3 作文教学的实施 169
7.3.1 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169
7.4 作文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172
摘要 179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181


8.1 写话训练 182
8.1.1 写话教材的一般特点 183
8.1.2 写话教学的重点和方法 184
8.1.3 写话教学的训练方式 184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目录  vii

8.2 片段作文训练 187


8.2.1 片段作文的含义 187
8.2.2 片段作文训练的基本类型 187
8.2.3 片段作文训练的基本方式 188
8.2.4 片段作文训练的重点 189
8.3 供料作文 190
8.3.1 看图作文 190
8.3.2 仿写、改写、续写 194
8.3.3 缩写和扩写 198
8.4 命题作文 200
8.4.1 命题作文的意义和分类 200
8.4.2 规定范围的命题作文指导 201
8.4.3 统一命题的作文指导 204
8.5 作文训练方式的反思与超越 205
摘要 208

第九章: 听说教学 210


9.1 听说心理 212
9.1.1 听说心理分析 212
9.1.2 听说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213
9.2 听说教学的目标 215
9.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215
9.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218
9.3 听说教学的实施 219
9.3.1 听说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219
9.3.2 听说教学的一般程序 223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viii  目录

9.4 听说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226


摘要 230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233


10.1 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目标 235
10.1.1 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235
10.1.2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236
10.2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237
10.2.1 基本类型 237
10.2.2 基本要求 240
10.2.3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42
10.2.4 主题的选择和确定 243
10.3 德育的渗透和美育的熏陶 244
10.3.1 语文中的德育和美育 245
10.3.2 结合语文和德育的方法 245
10.3.3 结合语文和美育的方法 248
10.4 综合性学习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251
摘要 252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COURSE GUIDE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课程指南  xi

课程指南

《小学华语教学法》课程编码是 HBCL2103。本课程是马来西亚开放大学(OUM)
人文与教育学院所开办的课程。本课程占 3 个学分,须时 15 个星期完成。

课程对象

《小学华语教学法》课程为荣誉教育学士(小学组)专业本科生的主修课程。请仔
细阅读本课程指南。本指南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概述、课程组织和课程考
核。

学时分配

根据马来西亚开放大学当局所规定,每个学分的学习时段为 40 小时。此课程占了
3 个学分,总学习课时为 120 个小时。所修读的课程时间分配如下:

活动 小时

阅读模组、完成练习 70

出席五堂辅导课,每堂 2 小时 10

网上学习交流 6

完成指定课业 24

复习 10

总共 120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xii  课程指南

课程目标
完成这个课程后,你将能够:

1. 辨识小学华语教学中不臻完善之处,并能够提出改进的方法;

2. 阐明华语教学中聆听、说话、阅读、书写各项语文技能的教学原则、理论和
方法;

3. 选择小学华语聆听、说话、阅读、书写各项语文技能的正确教学策略,并能
有效执行教学;

4. 在小学华语教学中,贯彻各项语文技能的综合教学。

课程内容概述

这个模组涵盖了小学华文教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由于这门课的对象是在职教师,
而非高中离校生,因此课程的重点不在指导选修者“如何教”,而是告诉选修者
“为什么要这样教”。它涵盖了小学华文教学的各项基本技能,包括识字教学、写
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说教学等项目,全面及深入地评析语文教学的任
务与方向。

第一章:第一章分析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它分为两个课题讨论:一是语
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二是语文教学的改革趋向。两个课题都是环绕着语文教学中最
重要的四个项目进行,即课程、教材、教学和评估。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课程指南  xiii

第二章:第二章探讨的是识字教学。我们按照当前语文教学的研究探讨方式,先针
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作分析,进而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分析学习的形成方式与培养方
法。我们也分析课课程纲要对识字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在落实目标的几
个注意点。识字教学实施的方法,包括教学应遵循的要则和识字教学常用方法,也
在讨论范围之内。结束前,我们分析了当前识字教学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
寻求超越的方法。

第三章:第三章探讨的是写字教学。结构基本上和识字教学一致,包括写字心理的
分析,写字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写字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落实目标的几个注
意点;写字教学的实施方法,以及写字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第四章:第四章探讨的是阅读教学。结构还是和识字教学一致,包括阅读心理的分
析,阅读心理的形成与培养;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
点;以及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第五章:第五章探讨的是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这包括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即
词语、句子、篇章教学,以及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和语文知识教学。我们也探讨了课
外阅读的重要性、基本要则和实施方法,以便做到课内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前一章
没有做的阅读教学反思与超越则在这一章辨析。

第六章:第六章探讨的是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小学课本常见的文体我们都吸纳
了,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诗歌、寓言、议论文和应用文。对于这几种文体,我们
都分析了其文体特点和教学方法。

第七章:第七章探讨的是作文教学。结构又回到先前识字、写字、阅读教学的一
样。包括作文心理的分析,作文心理的形成与培养;作文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
标;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作文教学的实施方法,以及作文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xiv  课程指南

第八章:第八章探讨的是作文训练的方式。这里按照了传统分析教学法的方式分析
各项教学要点,包括写话训练、片段作文训练、供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我们对各个
项目分析了其特点以及教学的主要方式和重点。这一章的最后部分我们也探讨了作
文训练方式的反思与超越。

第九章:第九章探讨的是听说教学。结构基本上和作文教学一致,包括听说心理的
分析,听说心理的形成与培养;听说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落实目标的几个注
意点;听说教学的实施方法,以及听说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第十章:第十章探讨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包括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目标;综合性
学习的实施;德育和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以及综合性学习实施时应该注意的问
题。

基础知识

你不需要任何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报读条件,因为这项课程已受国家学术鉴定局的
批准。

选用教材

此课程所规定的参考书籍已列入每个模组后端。

课程考核

请参考 MyINSPIRE。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课程指南  xv

模组阅读指南

阅读模组前,须确定你已掌握模组编拟方式。理解模组编拟方式将有助于你更有效
并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课程模组内每一章内容的编拟方式如下:

预期学习成果:
预期学习成果是指你阅读了有关的章节后所应取得的学习成果。完成每一章的学习
后,你应参阅该章的预期学习成果以确定你是否已达到有关的学习成果。这将帮助
你进行评估并加强课程内容的掌握。

自我测试:
在模组中的每一章都穿插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测试问题,它将考查你对课程内容的
掌握程度。你应积极作答测试问题以确定掌握了模组的内容,同时也有助于你面对
测验及考试。大部分的测试答案在模组的资料内。

活动:
与自我检测一样,学习活动设在模组的学习重点处。有关的活动须运用你所学的概
念及理论并将它实践化。学习活动将使你进一步深入思考,提供意见,进行小组讨
论,上网搜寻资料,参阅相关参考书目等。

内容概要:
每一章的学习重点将一一列于模组末端。这主要是帮助你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你须确定是否已掌握有关说明或重新复习。

参考读物:
在参考书目内建议了与课程及模组有关的课本、期刊、专题文章或电子专书。课程
指南、模组末端都列出了有关的参考书目,它能协助你获得额外的资料并巩固学
习。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 语文教学现状
及发展趋势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评析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

2. 指出语文教学应运时代所作的调整;

3. 说明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4. 辨析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 导言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 21 世纪的三大特征。在 21 世纪,人类


一方面尽情享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度信息化带来的种种便利,一方面将进行更加
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实际上是面对未来的竞争,着眼点自然落在教育。谁掌握
了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占据主动的地位。为此,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着教育
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更是改革的着重点。

当人们还在歌颂着芬兰教育改革成功的当儿,日本却展开了“静悄悄的革命”,改
变了其教育体制和方针,培训了优秀的国民素质,在国际舞台上不断赢取荣耀。这
正好应证了“变是王道”的道理。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语文教学方面,20 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经历了一场极有冲击力的反思与调整。
最终赶在世纪末推展了新的课程标准,迎向新纪元。其中,于《北京文学》发表的
一系列“忧思中国语文教育”文章,更引发了长时间的讨论与反思,促进了中小学
语文教学的改革。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后来都作为新课程的指标,例如语文教育必须
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重视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激发学
生的创造力,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等,为语文教育理
念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语文教育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图表 1.1:本章思路图

自测 1.1

《北京文学》的系列“忧思中国语文教育”文章,一些仍在网上流传。
例如邹静之的《女儿的作业》(1997)就是其中一篇备受关注的佳作。
试在网上搜索此文,阅读后与朋友讨论,作者指出的语文教学弊病是不
是依然发生在我们周遭?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3

1.1 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传统教学观念是以“教室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为特征。教学活动主要在教
室进行,教学内容则脱离不开课本。教师是课本知识的唯一解释者,他们在对教
材、教学大纲吃深、吃透的基础上,以权威的姿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观念在
语文教学中则表现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被固定在“字、词、局、篇”的框架内,教
学方法则圈定在对文章的分析和知识技巧的授受操练,忽视调动求知主体的积极思
维与创新。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缺乏主动获取、主动
探究的求知精神,自身素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活动 1.1

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课文的教学。根据您自己的经验,以及观察同事的课
文教学,列出一篇课文平均占据多少时间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又包括哪
些项目。

在我国,语文教育的执行有以下的分工:

图表 1.2:语文教育的执行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4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以上图表虽然列出各部门各司其职,但却必须互相沟通配合,以确保整体目标和方
向的一致。此外各个部门的决定也将影响着其他的部门。譬如课程发展司对语文课
程的编订,将影响着课本司的编写方针;考试局的评估方式,亦将影响着学校的教
学方向等。

自测 1.2

根据各个部门分工的情况分析,您认为哪些会起良性的互动,又有哪些
会相互牵制,受到负面的影响?

1.1.1 课程

我国教育部约 10 年调整一次课程。近年来推动的小学课程包括:

(a) 1983 年“小学新课程”Kurikulum Baru Sekolah Rendah

(b) 1993 年“小学综合课程”Kurikulum Bersepadu Sekolah Rendah

(c) 2003 年“小学综合课程修订”Semakan Kurikulum Bersepadu Sekolah


Rendah

(d) 2011 年“小学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5

“综合课程”的基本架构如下:

图表 1.3:小学综合课程架构

在上图中,语文的学习是作为培育小学生三大方向的其中一项,即交际能力的基
础。华语课程纲要列明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准确地
应用规范的华文来思考、学习、交际、处理信息和创作。同时借语文的教学提高学
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审美情趣、爱国情操,促进文化的传承,达致全民
团结。”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6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中国教育界曾经历过这样的一个争论过程:

图表 1.4:中国教育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过程

活动 1.2

您认为我国的语文教师如何看待语文课程的性质?注重其工具性,还是
人文性,抑或者是兼顾其工具性和人文性?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7

“综合课程”在语文教学上有以下几点特色:

(a) 以“学习成果”作为教学的着重点。这符合国际间教育发展的趋势。一堂课
的成功与否,并不在教师教得多好,而在于学生学到什么。“学习成果”的
确立就是要让教师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可以做到的事项上去,而不只是考
虑自己在课堂上要做些什么。

(b) 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语文综合教学指的是一堂课要综合各项语文技能
教学,也就是说兼顾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师要教一篇记叙文,他可以选择综合“听说”和“阅读”教学,也可以选择
综合“写作”和“阅读”教学。因此,一堂“阅读教学”课,其学习成果不局限在
“阅读”,而兼顾其他语文技能的领域。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特质和学生的程度,
自由自主决定预期学习成果,例如:

(a) 选择一(初步理解课文)

2.13 阅读与理解记叙文,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1.14 叙述看过或经历过的事情,能说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发展和结局。

(b) 选择二(深究课文)

2.13 阅读与理解记叙文,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1.20 针对课题提供意见,做到态度正确,语言适当,意见具建设性。

(c) 选择三(读写结合)

2.13 阅读与理解记叙文,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3.18 书写记叙文,做到内容生动,有创意,叙事明晰、层次分明。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8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 教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教材的概念和
教科书的概念不能等同,它要比教科书的概念宽泛得多。除了语文课本(教科书)
之外,诸如补充教材,课外阅读教材,练习本,习字本,以及为语文教学制作的录
音带、录像带、光盘等,都属于语文教材的范畴。不过,语文教科书始终还是语文
教学中最基本的教材。

活动 1.3

您认为教师和教材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抑或
是教材的开发者?二者有什么不同?

教材和教师、学生一起被称为教学活动的三要素。他们的关系是:

图表 1.5:教学活动的三大要素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9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是必然的。但是,除了这点以外,
教师和教材,学生和教材都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课前,教师对教材要吃深、吃
透,充分驾驭教材,活用教材,以发挥教材的特质。上课时,也要极力引导学生多
读,多看教材,而不是凭空想象,无的放矢。这是因为语文教材本具备以下功能:

(a) 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

(b) 语文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

(c)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与教师要接受培训同等重要,教材也应该谨慎编写。教材编写的要求包括:

(a) 鲜明的时代性

(b) 丰富的文化内涵

(c) 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d) 突显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e) 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阅读材料

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页 41-62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0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有关教材的编选,就目前的小学教材看,有几点是值得我们深一层探讨的:

(a) 识字与阅读,何者为先,何者为重?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严格遵照各个年级划
定的字汇表,不能逾越。在这样的限制下,编者无法再选录既成文章,哪怕
是名篇美文,也必须做出适当的修订,以符合字汇表的要求。这是否会本末
倒置?

(b) 美文可否直接选录,抑或必须是创作?
流传很广很久的美文,可否在我们的小学华文教材中出现?选用他国的创作
会有问题么?我们看到的是许多流传很广的篇章都经过改写,改写后是否还
保留原文的韵味?

(c) 如何兼顾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从阅读教学的实施看待,教师大多已经形成习惯,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在“生
字新词”,“段落篇章”,“中心思想”的讲述。课文成了提供上述用途的
资源,工具性价值高于人文性。学生在读过课文后,学到的是课文中的词
语、句子和内容大意,对于作者的写作手法,布局构思,思想感情,都未深
入探讨,因此对课文都不留深刻的印象。

以上几点的思考,将有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教材的作用,从而培养教师对课文的重
视,让语文教材更能发挥其人文价值。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

活动 1.4

找出一篇改写的教材,与原文对读比较后,尝试说出改写后的优劣点。

提示:《小蝌蚪找妈妈》《我们靠自己》《小人国》《孔子拜师》《盘
古开天地》《神农尝百草》《胸有成竹》《河伯娶妻》等,都可以找到
原文对读。

1.1.3 教学

谈到教学,离不开师资和教学法。我国小学的师资来源,长期以来都是师范学院所
培训。过去,只要是将到华文小学执教的准教师,不管是全日制或假期班,在受训
期 间 都 是 主 修 华 文 , 副 修 其 他 科 目 。 师 范 学 院 授 予 的 是 教 师 文 凭 ( Diploma
Perguruan)。从 2007 年开始,师范学院升格为大专,开始培训教学学士文凭
(Ijazah Sarjana Muda Perguruan)的教师。这个课程强调了师资的专业性。
师范学院毕业生到了学校,必须根据其主修科执教。华文小学的师资培训计划也更
趋向多元,不再像过去一律主修华文。小学教师因此走向更加专业,语文教师的训
练也跟着趋向专业化。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传统教学观念是以“教室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为特
征。教学活动主要在教室进行,教学内容则脱离不开课本,教师则是以权威的姿态
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这种观念下,语文教学的内容被固定在“字、词、局、篇”
的框架内,教学方法则圈定在对文章的分析和知识技巧的授受与操练。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2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易言之,传统的教学过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自身素
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教得好,并不等于学生学得好。因此,在推行小学综
合课程时,我国教育部引入了多项教学策略和形式,包括建构主义教学和思维技能
训练,希望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当学习的主人。

虽然教育部用心良苦,要教师在备课时注明每堂课所用的思维训练方式,但是在事
实上,这只落为一种“为了写而写”的活动,教师显然没有严肃看待。以华文教学
为例,只要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就可以判为“联想与联系”的思维训练;让学
生说说话,就叫“诠释”等等,学生在课间思维似乎活跃,所思考的问题面向和深
度是否兼备,似乎都不是语文教学的要点。

教师自身对语文的掌握能力,以及客观的师资培训课程的注重“语文知识教学技
巧”,也促使教师喜欢在语文课中教语文知识。识字教学中,教师尤其重视字的部
首、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结构等知识;句子教学中,教师尤其重视句型的辨
析,句式的转换等知识。其他诸如音变的规律、同义词教学、反义词教学、成语教
学等,都是部分教师的最爱,因为只要有材料,教师就会教得很有信心,不怕犯
错。可是这些知识,往往要死记硬背,积累多了,对学生倒形成一种负担。加上部
分教师轻易判断学生“错”——不按笔顺规则写字,错;用词不遵照现代汉语词典
收录的规范词,错;误写繁体字,错;量词使用不规范,错,致使学生对华文华语
的学习望而生畏,直觉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语文,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凡此种种,造成小学华文教学面对更严峻的挑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学
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语文教育,致使语文教学内容落入“难、繁、偏、旧”
的窠臼中,成了叫师生都难以跨越的一道槛。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这门已经流传了
五千余年的语文科,是新教育观念下首要思考的一大问题。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自测 1.3

想一想,在您进行过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是不是有偏重知识传授,忽略
语文能力培养的教学偏差?

1.1.4 评估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在评估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如评估目的片面、评估范围狭窄、
评估手段单一、评估主体局限等。即使在实施教学评估的具体过程,也普遍存在着
简单化、唯量化等弊端。

(a) 评估功能观:传统的选择与鉴定的评估功能
“选择和鉴定”是传统语文教学圈定的评估功能。考试成绩作为考查学生发
展的重要指标,学校甚至还要据学生成绩在班级排名次以鉴定学生的优劣。
这其实只是提供选拔甄别人才的有限依据,它使得日常检测偏离了评估应有
的诊断、矫正、反馈、激励等功能,无法具体表现出学生日常学习的真实水
平。对分数的过分强调只给师生带来不正常的心理压力。

(b) 评估方式观:传统的单一评估方式
“考试”是种强调量化的手段,力图把复杂的课程现象简化为数据,进而通
过数量的比较与分析,推断某一评估内容的效果。例如通过考试,断定学生
的写作能力是 80 分等。教师应该都察觉这个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实际写作
能力。因为考试不过是评估的手段,只代表局部,不是整体,所以通过考试
评估学生,反而会丢失许多非量化的教育信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4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c) 评估主体观: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估
传统教育观以教师为主体。在考试时,教师进行试题设计、阅卷评分、试卷
分析等,致使整个评估过程都是单向的评估过程,学生只有被动的参与。这
不但使评估结果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带给学生负面的影响。

活动 1.5

说一说:评估的方式如何影响教师的教学。

1.2 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2007 年初,马来西亚教育部推介《2006-2010 年教育发展大蓝图》。这份《大蓝


图》的主题为“为改革铺路:一个国家的使命”,它阐明为达成实现“2020 宏
愿”的国家使命,有必要通过教育改革,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增强
国家竞争力和生产力。因此,这份教育规划文献不仅引领当前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策略,而且放眼现代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为未来国家各
领域发展、面向全球化挑战奠定基础。

《大蓝图》的拟制,顺应当前世界基础教育改革趋势,也体现国家教育发展的旨
意。《大蓝图》列出了发展教育的六大策略:

(a) 建立民族国家

(b) 发展人力资本

(c) 强化国民学校

(d) 缩小教育差距

(e)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f) 教育机构卓越化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1.2.1 课程

《大蓝图》的其中一个目标是制定一套具稳定性的课程。因此,一个新的小学课程
在 2011 年正式在全国各地小学推行。这就是“小学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KSSR)。

为了贯彻《国家教育哲理》的理想,培养具有丰富的学识和积极的态度的人力资
本,“小学标准课程”把教育的各个主要层面归纳为互补互利的六个领域,即:
(一)交际,(二)精神、态度和价值观,(三)人文,(四)科学与工艺,
(五)体育与美育,(六)自我完善。

图表 1.6:小学标准课程架构图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6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华文和其他语文科目一样,归属于交际领域。根据 1996 年教育法令,华文在华文


小学不仅仅是一个科目,同时也是教学媒介语。华文小学的学生必须把华文学好,
才能有效地学习其他科目。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着重语文技能的掌
握、语感的发展,以及思维和信息处理技能的训练;课程也兼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
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冀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文和创造
性运用语文的能力,也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提升人文素养。为配合我国国情的需
要,课程也强调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促进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
国精神。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列出的总目标是“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充分掌握听、说、
读、写的技能;使学生能应用华文来学习、思考,能以规范的华文来交际、处理信
息和写作,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思
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操。”

课程也列了九项具体目标:

(a)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讨论中跟别人
达成共识,以解决问题。

(b) 专注、耐心地听话,以获取信息,针对课题发问,流畅地叙事说理,发表意
见。

(c) 认识约 2500 个汉字,并能以硬笔和毛笔书写汉字。

(d) 掌握各种阅读技巧,从各种媒体获取信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发
展良好的语感。

(e) 具有自行阅读、独立思考与欣赏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f)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种媒体,有效地以各类应用文与人互通信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17

(g) 掌握书写技巧,写作各种体裁的文章。

(h) 积极参与语文活动,养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

(i) 提升道德观念和培养国民意识。

活动 1.6

试搜索小学标准课程的官方文件(Dokumen Standard Kurikulum),


与现有的小学综合课程作对比,探视其异同点。

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在谈到中国的教改时,点出了三点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的
问题:

(a) 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体系的建设,而忽视了语文教育功能的认识。

(b) 照搬西方语文教育理论。例如识字强调四会,注重语法和修辞等。

(c) 教学过程中追求完整的序列和精确的目标。例如过于注重把教材讲深讲透,
强调一课一得等。

因此,他认为要加强中文的教学,语文课程必须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符合汉语言
文字的特点。这包括:

(a) 吸收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

(b) 集中识字:分进合击

(c) 注重积累(文章样式、语言材料、生活体验、思想情感等)

(d) 整体感悟:诵读(耳听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

(e) 综合素养的整体提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写结合)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8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活动 1.7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重视诵读,这在今日的语文学习中是否依然可行?
试从网上搜索资料,看看中国今日教育界推行诵读的成果。

我国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在制定小学华文标准课程,也考虑了以下几个原则:

(a) 强调基本语文技能的掌握

(b) 重视语感的发展,加强独立识字与阅读的训练

(c) 多识字,少写字

(d) 重视从低年级开始打好学生写作基础

(e) 加强学习语文的趣味性

(f) 厘清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以上的原则并非各自独立的。例如强调基本语文技能(听说读写)的掌握,相对的
就是减少语文知识的教学。针对过去偏重语文知识教学的弊病,课程发展司提出了
非常有针对性的见解:

(a) 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辅助项目,不是主要内容

(b) 在阅读时凭借语文知识疏通教材中的学习难点,正确地解读文本,同时使学
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更有效地学习语文

(c) 必须有用、易学,不造成额外的学习负担

(d) 在解读文本时,视情况的需要随文带出,不要另设教材

(e) 避免在具争论性的个别例子中兜圈子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19

这些观念对摆正语文教学的方向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们若遵循这样的方向努力,其
成果是值得期待的。

1.2.2 教材

中国《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四个基本要求——新、实、
活、宽。在这四项基本要求下决定了小学语文教材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a) 时代性:教材应具有现代意识,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让学生接受新
思想,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b) 文化性:教材应体现课标所强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每一篇教材
都精心选择,注意正确的价值导向,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有陶冶作
用,潜移默化的影响。

(c) 儿童性:教材必须具有儿童性,尊重儿童,适应儿童,支持儿童,真正做到
与儿童平等对话,才能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d) 规范性:语言注重锤词炼句,力求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
力,激发儿童对华文华语的喜爱,同时也兼顾各种文体格式的规范(记叙文
是记叙文,儿歌是儿歌)。

(e) 开放性:教材应避免模式化、僵化,力求开放、灵活,充满弹性:教材的体
例和呈现方式多样化,引导学生自主活动。

在使用小学语文教材方面,教师也应注意:

(a) 从整体上钻研、把握教材

(b) 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

(c) 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0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在论及语文教材时也强调“必须重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
一,注重其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具体的建议上,课标提出才
小学语文教材必须“适合教学,并具有典范性,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文质兼美的要
求”。这个建议为小学华文教科书注入了新的活力,课文不再是为了“字、词、
句”的教学而拼凑,增强了整体阅读的情趣。

自测 1.4

从二年级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评析其作为教材的适合性,并与就课本
教材作比较,说出其优劣。

1.2.3 教学

我国《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给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作了以下课时的分配建议:

图表 1.7:我国新课程的分配建议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这个建议(3-5-2-1-1)解除了过去过于偏重语文知识教学的迷思。“工具性和人
文性的统一”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在贯彻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的结合。语文教育历
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忽视语文科的工具性质,不重视语文训练,学生的语文水平就
不能提高。相反,忽视语文科的教育性质,只讲语文形式,不重视人文教育,语言
形式也就失去灵气,失去光泽,变成任意排列组合的僵死的符号,就可能把语文教
学引向歧途。这两种倾向都是必须坚决反对的。只有把握好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统
一的原则,才会使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例如阅读训练,应该把对课文形式的学习和内容的学习统一起来,在理解感悟文章
的思想内容时,不能离开对文章语言形式的理解感悟。如果离开课文语言的学习,
仅仅感悟到课文的情感思想,学完课文后,学生仅仅留下课文思想内容的痕迹,只
是在思想情感方面得到一些收获,这样的课,倒像是道德教育或公民教育课,不能
称为语文课。当然,反过来的语文课同样不是好的语文课。阅读一篇文章,常常要
经过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多次反复,尽管每一步都有所侧重,但都不应是
割裂的,否则就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对培养阅读能力也是不利的。

活动 1.8

观赏阅读教学录像,探讨有关教师是否有效贯彻“人文性与工具性统
一”的教学方针。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2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1.2.4 评估

上面我们已经谈过语文评估的一些弊病,下来针对这些弊病,我们探讨其改进的方
法。

(a) 评估功能观:从选择、鉴定到导向、激励、反馈、调控的转变
“选择和鉴定”是因为评估方式单一、评估内容单一、评估主体单一之故。
由此,我们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努力,实现评估功能的转变,使得评估从
“筛选器”变为“服务器”,真正为满足学生个体独特的学习需要服务。

(b) 评估方式观: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
语文教学评估可以有多种形式,除了考试、测验等定量评估方式以外,还有
定性评估;除了终结性评估以外,还有形成性评估。各种评估方式各有优
势,也各有局限,各自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在同一个评估过程
中,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全面、客观、正确地反映语文教学的真实情
况,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c) 评估主体观: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及多元主体的转变
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和学生的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估,以及家长评估相结合,
以落实教学双方都是主体的概念。

我国“小学华文标准课程”列出了几项语文评估的原则:

(a) 需以《小学华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目标一致,要覆盖课程标准的全部重要
内容。

(b)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强化教学、促进学习、评估水平和反馈课程等作
用。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23

(c) 重视教与学的质量、历程,并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能力。

(d) 语文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e) 阅读应着重测试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f) 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应在具体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
和情意态度。

(g) 考查学生写作宜不设审题限制,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

(h) 应强调开放式内容,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发挥创意,为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
维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基。

(i) 试题型和测试方式要多样化,从不同角度考核学生语言能力。

(j) 须杜绝编制怪题、偏题的现象,避免测试学生名词术语、语文规范知识和微
枝末节或与语言能力无关之项目。

(k) 不能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

(l) 评价应被视为课程和教学的一部分,是协助学生学习达标的一个手段,而非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片面强调考试分数,置应试于语文教学之上,势必导
致考试领导教学的流弊,实有悖教育原理。

考试局也在 2012 年开始推介校本评估的方式,以推动更有效的测试与评估方法,


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自我评价。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4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语文教学是门专业知识,教师必须认真看待,并且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面,接
受新的事物,也勇于面对新的挑战。

 教师面向的不应该只是课堂和学生,应该把目光扩展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去。教
师对课程的编订,教材的编写,师资的培训内容和方法,教学策略、模式和方
法的推陈出新,都应该有所涉猎,以便能更加充实自己,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脱离课
文内容,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地进行所谓的人文教育;另一种是单搞语文形式
的训练,只重视“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有意无意地把人文教育排斥
在语文教学之外。前者将无助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后者则难以激发学生对母
语的学习热情。

 语文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跟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以便迎接更新的挑
战。且让我们都积极看待小学标准课程的推动,并致力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
念。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一章 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 25

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各年级《小学华文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浏览网页:

中教网之“小学语文”:http://www.teachercn.com/Xxyw/

多彩教育网:http://www.dcjyw.com/

郑州教师教育网:http://www.zzteacher.com/portal.php

法情教育论坛:http://www.faqing.org/forum

中国特级教师家园:http://blog.cersp.com/index/1003517.jspx

中国特级教师博客全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c81310100otvs.html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 识字教学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评析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阐述识字教学的心理形成与培养方法;

2. 说出识字教学的目标;

3. 说明识字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4. 评介识字教学常用的方法。

 导言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开始,“为学必先识字”。学生只有认识一定数量的字词,才能
理解书面材料,打开“阅读”这扇知识的窗,去获取广泛的知识,享受阅读所带来
的乐趣与满足。不识字就无法通过文字来吸收、继承、传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资
产。

但是,就教学而言,识字本身却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
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一味被动地识字,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还会束缚了思维的发
展。教师若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储存信息的“电脑”,每天定量给学生输
入生字新词,课堂上仍靠单纯的讲解、示范和练习,然后就进行一系列程序化的死
记硬背,为识字而识字,形式单一,方法简单,这将导致学生缺乏识字兴趣,没有
识字愿望,使识字教学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不能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提高。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27

活动 2.1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推动“讲华语运动”以来,我国华裔新生代大多不会
说方言,只会讲华语。问起祖籍时,出现了新的籍贯,叫“华语人”。
从积极的角度看,“华语人”自牙牙学语到入学,一般都能掌握近千个
华语词汇,说不少相互连贯的话,具有相当可观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一说,教师在小学低年级教学可注意到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否充
分利用这种“优势”,抑或让学生从“零起点”开始学习?

图表 2.1:本章思路图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8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2.1 识字心理

2.1.1 识字心理分析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掌握汉字,不仅要分别认识音、形、义这三个要素本
身,还要建立起音、形、义三者之间的统一联系。因此,儿童识字的过程是一个复
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了解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助于改进识字教学,提高
识字教学效率。

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和特点:

(a) 兴趣方面——儿童对客观事物都存有好奇心理,对汉字的学习充满兴趣。但
若教学来来去去都是读一读、写一写;以记笔画笔顺、部首偏旁为重点;以
习字、听写为规律 只有机械重复,缺少思维发展,结果将使孩子学得吃力,
老师教得辛苦。兴趣丧失,学习的动机也就荡然无存,识字的困难就加倍提
高。

(b) 记忆方面——幼儿机械记忆的成分多,理性记忆相对较弱。可是,汉字数量
多,字形复杂,普遍被认为是难学难记的,儿童单靠机械的记忆,是难以学
好、学会的。培养儿童科学性辨识汉字部件、观察字形结构,掌握汉字的造
字规律,分类归类识字,将协助儿童从机械记忆过渡到理性记忆。

(c) 信心方面——学习要循序渐进、得靠积累的,如果教师或家长急功近利,一
味的追求识字量的增加,不顾孩子的学习负担,将会造成孩子们学习信心的
消退,严重的还对识字产生畏惧心理。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29

为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
健康学习心理。

(a) 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师要在儿童识字的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的良好氛围,不断激
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例如,一、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思维
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
字能力。教师可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等、创设情景,把汉字和事物的形
象联系起来,如教“哭”字时,教师可以画出一副小妹妹哭的图画,再让学
生用简笔画画出她哭的样子,老师指出“哭”上两个口表示眼睛,一点是哭
的眼泪。这样,学生想到“哭”字时就会想到这滴眼泪。又如教“雨”字
时,教师说上面的一横代表雷电,竖横折钩(ㄇ)代表房子,里面的一竖就
是闪电。闪电穿过房子,把房子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里面的四
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
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汉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
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二、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
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与识字相联系的
游戏,引起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
学的质量。例如“找朋友”、“摘水果”、“音乐盒”等游戏可以在课堂识
字教学中酌量使用;教师也要花心思设计精美字卡,或引导学生自制字卡珍
藏,以提高识字量。三、增强兴趣的一个重要管道是让学生感到“实用”。
例如让学生熟悉同班同学的名字,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名字,熟悉学生常见常
接触的实物名称等。此外,大胆引导学生阅读幼儿课外读物也是一种管道,
让学生发现识字对阅读的帮助,了解其实用性。这些课外读物包括图画书、
桥梁书等。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30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b) 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形成主动识字的意识
学生识字的方法若不科学,就会造成记忆不牢、遗忘率高的现象。识字是学
习文化的开始,这标志着儿童由现实的世界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成
人如果过于站在大人本位,没有顾及儿童学习心理,理所当然地强迫他们学
习,也理所当然地觉得他们应该轻易记牢、学会汉字,这将揠苗助长,得不
偿失。语言的发展本来就是先有声音的沟通,后才有符号。以华语为母语的
孩子,自小口头上就使用这个语言,因此在字音、字义的积累上已经有一定
的数量。教学中,教师通过汉语拼音、工具书等协助学生正音、正义,相对
而言,难度并不大。比较麻烦的还是在字形的把握。汉字外型规整,笔画变
化丰富,在字形的教学上,应该注重其结构特点及认知规律的理论依据,避
免死记硬背的做法,免得汉字被定格为“难学难记”的语言。要引导学生主
动识字,教师就得注重识字的规律,这包括:一、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
的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把会意字、形声字,编成歌诀,强化学生记
忆,如会意字“小土尘、大小尖、一火灭、日月明、二木林、三木森、二人
从、三人众”等,又如形声字“天气晴,河水清。草青青,立蜻蜓。小青
蛙,呱呱叫。大眼睛,不安静捉害虫,不用请,保庄稼”等,这些歌诀都是
根据文字的特点编订,意在提高学生认识和掌握汉字构字特点和规律,为学
生自主识字提供条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二、要培养学生学习汉字
的情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价值和
意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学生有了学
习汉字的兴趣,必然会自觉探求识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习惯,逐步形成
独立识字的能力。三、要注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识字。识字教学要做到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并结合生活实践提高识字意识,例如认识路边的
指示语、媒体广告的商品、学校张贴的标语等等,都是学习识字的资源,应
引导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实践,形成主动识字的意识。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31

(c) 教给儿童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
形成自学的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孩子们的信心就会随着增强,勇于创新和
实践。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下功夫:一、识字教学要根据汉
字的特点,贯彻音、形、义结合的原则,教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
字义,以视觉、听觉、动觉等的协同活动,刺激大脑,建立音、形、义三者
之间的联系。二、教师要注意在教给学生按照汉字构字规律分析汉字的方法
的同时,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谜语法”、“形声法”、“象形
法”、“会意法”、“图画法”、“组词比较法”等,把识字过程变为思维
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字形的技能,把识字教学纳入训练学生智力发展
的轨道。儿童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教师就可以启发、引导、激励学生进
行自主识字,创新识字。三、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善于拓宽识字途
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把识字伸向社会生活的
动态信息系统,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挖掘创新潜能。教学处处以学生为
主体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使
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的泉源。

自测 2.1

您同意识字教学中,字形的掌握是最难突破的教学难点吗?学生对字形
的掌握往往只是停留在短暂的记忆,很快就会回生。列出几项您认为可
以协助学生记牢字形的方法,然后核对这些方法是否针对学生识字的心
理特征出发。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32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2.1.2 识字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活动 2.2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

卡玛拉(Kamala)和阿玛拉(Amala)是两位于 1920 年在印度米德纳


布尔被传教士辛格(Joseph Amrito Lal Singh)发现与狼群共生的年幼
女童。她们被发现时的实际年龄无从得知,卡玛拉看起来像是 7-8 岁,
阿玛拉推测大约有 1 岁半。阿玛拉于被接管的一年后逝世,卡玛拉则活
到 1929 年死于伤寒热病。她们被发现时完全不懂人类的语言,只会发出
和狼差别不大的高嗓尖啸。阿玛拉在去世前的人类言词能力已经有着一
个诸如学步小孩的进度,相比起来卡玛拉的进度就要慢得多。经过辛格
多年的努力,卡玛拉还是只懂得 40 个单字及具有较差的语法领会。

你相信人类学习语言的能力受限于年龄和环境吗?人类过了某个年龄段
就无法学习语言?

[印]辛格《狼孩:对卡玛拉和阿玛拉的抚养日记》

**有资料揭示辛格的报告是为了增加孤儿院资金而编造的。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33

根据语文学习心理进行研究识字教学,较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

(a) 1962 年,万云英、杨期正对初入学儿童熟记汉字形、音、义的特点进行了研


究,发现初入学儿童建立汉字形、音、义的联系,要经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
展历程——除少数笔画少、结构简单的字掌握较快外,一般都是从粗略轮廓
的辨认到逐步分化,最后才形成正确的视、听、动觉表象,全部建立形、
音、义三者的统一联系。

(b) 1962 年,万云英、杨期正对纠正错别字作了研究,发现“同中找异”、“异


中找同”、“正中辨误”、“误中辨正”等方法对辨析错别字效果最好。

(c) 1965 年,唐自杰对纠正错别字进行了研究,发现“学生主动分析与多次分析


相互结合”、“学生主动分析与多角度组词相结合”效果最好;而“只讲不
练”或“只练不讲”的纠正方法效果最差。

(d) 1963 年、1965 年,曹传咏、沈晔对汉字笔画多少、字形性质、字词熟悉性对


字形的辨认进行了研究,发现对汉字字形的辨认,首先发展的是对熟字的辨
认能力,其次才是对生字的辨认能力;这就形成了汉字字形辨认能力发展的
两个转折点(一个是入学后的一个月左右,一个是第二学期的开始)。

(e) 1999 年,佟乐泉、张一清对小学识字教学做了更严密的研究,并出版专书


《小学识字教学研究》。他们认为在识字过程中,儿童的识字心理过程大致
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i) 朦胧阶段

(ii) 清晰阶段

(iii) 模糊阶段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34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一、朦胧阶段

 初识字时,儿童对汉字的识别和记忆基本上都是囫囵吞枣,只是整体的朦
胧识别和记忆。

 这时期,识字的特点是经常性地出现迟疑、犹豫,而且出错率高,尤其对
形近字更是区分不清。

 若以写字参照,这时期出现的错字多为添笔、丢笔或笔画间相对位置不正
确等错误。这点反映儿童在这时还不能精细地感知到汉字的各个组成部
分,对汉字的字形特征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 儿童还不能进入真正的阅读,只能由词语过渡,渐渐向读句子靠拢。

二、清晰阶段

 儿童渐渐地能够看清汉字的各个组成部分。这时他们识别汉字的特点是对
各个部分和细节都看得较仔细,准确性大大提高,对部分形近字的区分也
能做到。

 两个因素促使儿童识字进入清晰阶段:一、教学措施和内容,二、记忆年
龄的规律。

 针对第一个因素:教学应重视汉字的字形特征和结构规律,使儿童逐渐形
成分析字形的能力,可以有针对性、有指向性地注意到汉字的笔画、部件
及其组合方式。

 针对第二个因素:要认清人类感受某种客观事物的规律。感受次数与记忆
的牢固程度是成正比的,见到某种东西的次数越多,印象就越深刻,最初
的轮廓印象会愈来愈清晰、细致。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35

 两个因素相互间各有影响,不可以强行区别看待,或有所偏废。

 到了这个阶段,儿童就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了。由于尚需反复辨识才能认
字,因此阅读速度不快。提供的阅读材料不宜太多、太长。

三、模糊阶段

 随着与汉字见面次数不断积累和对汉字规律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儿童逐渐
表现出只需提出主要特征就可以识别汉字的能力。识别汉字的速度明显加
快了,准确性也进一步提高。

 儿童一方面表现出初步形成抽象概括字形特征的能力,由对汉字的感性认
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由于经常性地通过阅读巩固汉字,因
此在阅读技能发展的同时,也逐渐表现出能够利用语境的制约作用提高识
别汉字的准确度,形成了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滚动发展、彼此促进的良性
循环。

 这时候,儿童的阅读节奏和停顿明显地由以单字为单位逐步过渡到了以
词、短语甚至短句为单位,经常性的回视和非自然的停顿减少,阅读的连
贯性有所加强。

自测 2.2

儿童的识字心理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试列出各阶段中儿童对汉字
字形的认知特征,并说明教学时该注意事项。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36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2.2 识字教学的目标

《小学华文标准课程》对“识字”的说明如下: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必须力求到位。教师
应不厌其烦地指导学生辨识字形相似、读音相近或其他容易出现混淆的
字。

小学低年级需尽快认识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实现
独立阅读的目标,为学好语文作好充分的准备。识字容易写字难,识字教
学,应该多识字,少写字,不可要求识写同步,以免拖慢识字的速度,更
不能把写字当作识字教学的活动。

识字教学要注意每个字的形、音、义三方面的联系,然而每一个汉字都有
各自的特点,教师不可能只用一个方法来进行教学,而必须做各种尝试和
探索,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指导学生识字。

活动 2.3

“综合课程”和“标准课程”都把识字教学列在阅读教学的范畴之下,
表示识字是阅读的基础。“综合课程”提到“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
能认识字词”,“标准课程”则说“尽快认识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及早
进入阅读阶段”。试辨析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会不会影响教学?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37

2.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识字教学总目标:

(a) 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思想感情
如果识字只是注重死记硬背,将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一种负担。教师应该设
法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独特性和形体美,从而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
望。汉字流传久,使用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
里,深切体会,将有助汉字的认识与把握。

(b) 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
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联想,以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识字教学阶段目标:

(a) 第一阶段(1-2 年级)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识写分开,多认少写。
一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约 560 个,其中约 270 个会写;二年级要求认字增
加约 530 个,其中约 250 个会写。
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学习独立识字。

(b) 第二阶段(3-4 年级)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三年级要求增加认识常用汉字约 420 个,其中约 220 个会写;四年级要求认
字增加约 420 个,其中约 350 个会写。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38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c) 第三阶段(5-6 年级)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增大识字量。
五年级要求增加认识常用汉字约 320 个,其中约 270 个会写;六年级要求认
字增加约 300 个,其中约 230 个会写。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活动 2.4

为什么要有阶段性目标?它应该具备些什么特点?

2.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a) 识写分开
“识写分开”是指将生字分为两类:

(i) 一类是能识会写

(ii) 一类是只识不写

这样既可以避免所学的每个字都要做到“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
用),形成学习负担,又可以防止“识”“写”相互掣肘,而导致既认不
快,又写不好的结果。

(b) 多认少写

(i) 低年级学生少写一些汉字,可以腾出时间多认字,以便尽快地凭借汉
字阅读。

(ii) 低年级学生手指还很稚嫩,少写一些,更有利于小学生身体的正常发
育和健康成长。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39

(iii) 低年级学生多写还可能影响握笔姿势的正确,影响写字的速度,进而
影响识字的兴趣。

(c) 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识字教学要做到基本的要求——让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在
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广大学生都
能达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学得更多、更好。

自测 2.3

过去,识字教学的原则之一是“识字要结合写字进行”。现在,这项原
则已经改成“识字写字分开”,并倡导“多认字,少写字”。说说这种
改变的逻辑何在,实用性有多高?

2.3 识字教学的实施

2.3.1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a) 合理确定目标

(i)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确定恰当的课时目标

(ii) 除了识字,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iii) “只识不写”只是不强调写,识字教学的任务(读准字音、认

清字形、理解字义)还是要完成。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40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b) 精心组织内容

(i) 教学时要将音、形、义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学生能见其形而知
其声、晓其义,建立起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ii) 要根据汉字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重点

(iii) 力求教学丰富生动

(c) 灵活选择方法
根据汉字的规律、特点选择最适当、有效的方法

(d) 注重巩固积累运用

(i) 科学地抓住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有效地协助学生巩
固和积累所认识的字

(ii) 鼓励、引导学生自主识记、运用

2.3.2 识字教学常用的方法评介

自测 2.4

您知道什么是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吗?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41

集中识字教学

 1958 年,中国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小学首创。
 原因:识字教学拖慢了阅读教学的后腿,导致语文教学速度慢、质
量低。主攻识字难关,致力提高小学生识字量。
 理念:决心打破常规,别开新路,采取先识字、后读书的集中识字
方法。即识字暂时脱离课文,集中学会一批汉字之后,再阅读一些
课文。
 方法:寻找和定夺串起所教汉字的那根“线”(集中汉字教学的原
因),诸如部首(池、湖、海、河)、偏旁(骗、偏、编、
遍……)、笔画数(土、大、小、工……)、读音(东、冬、
咚……)等。
 优点:识字量显著提高,记忆也提高。
 弱点:字义把握不够准确,用字时产生混淆现象。
 发展:注重汉字字形结构的规律,利用形声字的偏旁(形旁、声
旁)带字,开创出“基本字带字”的教学法。
 “基本字带字”方法的产生标志着“集中识字”由注重语音规律到
字形规律与字音规律并重,而且字形规律更加突出。

图表 2.2:集中识字评介

(a) 突出字形规律的方法

(i) 汉字与其他文字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即可以见形知义。这种说法虽
然不全面,却有合理性的一面:

 有些汉字虽然没有看过,也不会读,但是根据字形的线索,大致
可猜出它的意思。例如:忐忑。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42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某些部件与字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三点水(氵)一般表
示与水有关,草字头(艹)表示与植物有关等。

 有些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加上字形所提供的线索,就能
够猜到它的含义。例如:“这只碗锔一下还能用。”这句话的语
境限定了“锔”是一种修补手段,“金字旁”则提供了该字与金
属有关的线索,因此可猜出这个字是表示用金属对碗进行修补的
方法。

(ii) 字形是显性的,而字音和字义却是隐性的。我们只能通过字形来考查
儿童对字音字义的掌握情况。因此,从字形入手展开教学是一种直接
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iii) “集中识字”教学是突出字形规律而展开的识字教学方法之一。图
2.1 评介了集中识字教学法。

(iv) 除了“集中识字”,“部件识字”、“分类识字”、“字谜识字”、
“字理识字”等都是由字形入手展开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们的焦点都
放在如何让儿童更好地掌握字形,以便更好服务于把字形与字音、字
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识字阅读的目的。

阅读材料:
佟乐泉、张一清:《小学识字教学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页 93-101。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43

分散识字教学

 1958 年,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斯霞老师首创。

 原因:要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首先必须把好识字教
学这一关。如何改进识字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质量,是广大
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 理念: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
更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

 方法:先教汉语拼音,采取看图识字等方式学一些独体字,打好识
字基础。其后大量的识字过程都是通过“随课文识字”方法带出:
一 、边读课文边识字;二 、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
他的读课文时学;三 、先学字词后读文;四 、在理解课文后再学
生字词。简单地说,这种方法强调在语境中识字,并教给识字方
法,培养识字能力。

 优点:字的语音、语义特征直接结合应用环境来讲,学一个字就落
实一个字,而且教学原则自始至终保持一致。

 弱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特定的教学内容,还要看到并涉
及到规律性的东西,由个别生发、衍生到一般,而且对每一个特定
的内容都要力争讲全、讲透,这对于教师的要求相对就要高一点。

图表 2.3:分散识字教学评介

(b) 注重理解和使用的方法

(i)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分散识字方法是以应用为线索展开教学的
一种识字方法。图表 2.3 评介了分散识字教学方法。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44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ii) “分散识字”实际上就是随课文识字,识字教学的着眼点在于与语境
的有机结合,也就是在应用过程中学习汉字。

(iii) 随着随课文识字教学的不断深入,儿童对汉字的经验也在不断积累,
有些汉字由于经常见面,儿童对它们的记忆越来越牢固,渐渐地儿童
对一些字掌握得越来越熟练,识别它们的速度越来越快,基本上达到
了自动化处理的程度。

(iv)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因此采用随课文识字的方法促使儿童由精细
辨认每一个字加速向抽取特征辨认过渡,无疑是一种目的指向性非常
明确、同时也会多方收益的方法。

(c) 语音入手,总揽全局

(i) 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朗读、背诵韵文的优势,以整体带动部分的
发展。采用这种理念研制的方法包括“注音识字”,“韵语识字”,
“字族文识字”法。

(ii) “注音识字”法:在正确估计口语水平和儿童智力的基础上,以学习
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寓识字于读写之中,对入学不
久的儿童在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就开始听说读写的训练,把
读写教学提前,促进儿童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协调发
展。

(iii) “韵语识字”法:韵语识字的一种方法就是将儿童的心理词汇按照韵
母归类,然后将同韵的字编写成一些儿歌或韵文,让儿童容易记忆和
背诵。另外一种方法是从古诗词和童谣中选取一些篇幅短小而适合儿
童阅读的材料,让儿童记忆后理解。例如:学习“团团转,菊花园”
等耳熟能详的童谣,儿童一边识字,一边可以玩游戏,增加学习语文
的趣味。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45

(iv) “字族文识字”法:融合汉字规律于诗文中识字的方法。它以字归
族,以族创文;族为文统,字文相生;读文领先,披文见族;文熟字
悉,一矢两的。体现了文从字而生,字随文而识,文与字的统一。例
如“青”是一个派生能力很强的母体字,加上不同偏旁所派生的子体
字如清、晴、情、请、睛等,集成字族,根据这一字族编写成文情并
茂的诗文就叫“字族文”。课文《小青蛙》范例:“河水清清天气
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护
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哨兵。”

自测 2.5

除了上述所说的三种主要的识字教学法外,我们也可以按照字的形、
音、义进行字音教学、字义教学、字形教学。如果您曾经修过教师文凭
(Diploma Perguruan),对此一定不感陌生。您还可以列出字音教
学、字义教学、字形教学常用的方法,并说明其实践要点么?

2.4 识字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综观语文教学的改革趋势,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都受到普遍关注。如何有
效让儿童识字是从事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共同课题。但在推动改革和强化识字教学
的当儿,我们应当注意:

(a) 切忌片面追求识字数量,削弱、忽略其他语文训练

(i) 我们都希望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让儿童大量识字,因为识字量大了,才
可能大量阅读;阅读量大了,语文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在这个信息
时代,及早阅读对学好各门课程、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以及学生
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46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ii) 但是,我们断不可为了提高识字量而有所偏颇,只注重多认字,忽略
了其他内容与形式的语文训练。所谓的其他语文训练包括朗读能力的
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观察、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等。

(iii) 我们不仅要明确学生该学什么,还要考虑学生应该经历怎样的学习过
程,习得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等。唯有如此,
才能赢得识字教学的数量和质量,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b) 在强调学生自主识字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i)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来认识字,
引导他们自主识字。但是,倡导自主识字,并不是说教师的教学可以
不讲方法,不讲策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ii) 这种所谓的自主学习,形式上是刻板的、模式化的,课课都可以这么
进行,长此下去,学生将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教与学的关系就会失
衡。

(iii) 教师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的发
展。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富有情
趣的活动中学习,同时还要注意基本的学法的指导。

(c) 在教学过程中,力戒贪多求全,失去重点

(i) 教学如果承载力太多的任务就要变得不伦不类,影响了学生学习的重
点。

(ii) 一节课不宜有太多的目标,“放小目标,要求具体”始终是教学的常
规。比如,在生字教学中,哪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需要重点指导纠
正;哪些字的字形容易混淆,需要重点区分;哪些字的字义难以理
解,需要重点引导体悟等等,都应该有清晰的指向。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47

(iii)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揭示规律,力求科学;综合考虑,讲求实效。
让学生识字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培养起识字的兴趣与能力。

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掌握汉字,不仅要分别认识音、形、义这三个要
素本身,还要建立起音、形、义三者之间的统一联系。因此,儿童识字的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了解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助于改进识
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 识字教学要针对儿童学习的心理特征出发,注重培养兴趣、增强记忆、提高信
心。教学中,要致力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遵
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形成主动识字的意识;教给儿童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
创新的能力。

 儿童的识字心理过程有三个主要阶段:朦胧阶段、清晰阶段、模糊阶段。教学
要作有针对性的策划和构思。

 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要坚持低年级
以识字为教学重点,着力提高孩子们的识字量,协助他们尽早进入阅读阶段,
实现独立阅读的目标,为学好语文作好充分的准备。

 识字容易写字难,识字教学,应该多识字,少写字,不可要求识写同步,以免
拖慢识字的速度,更不能把写字当作识字教学的活动。

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要则包括:合理确定目标,精心组织内容,灵活选择方法,
注重巩固积累运用。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48 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集中识字教学是先找到一个汉字分类的点,再把多个汉字组合成线,按照这样
的一个共同点指导儿童识字。例如集中 10 个带有“火”字旁的汉字,一次过
进行教学,给孩子们记牢以火作部首的字都与火、热、光明有关。这种有规律
的识字方法,有效提高儿童的识字量,有机地增强记忆。缺点是这种学习方式
偏重记忆,对汉字的使用方法和含义理解不深刻。

 分散识字是随课文带出字词的识字教学法。由于把汉字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学
习,儿童对字词的掌握较深,不但记得有关词语,还有利于应用。缺点是识字
量相对的减低,不能在短期内让孩子大量快捷地识字。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佟乐泉、张一清:《小学识字教学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路克修、于年河、左松涛:《现代小学识字写字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2。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各年级《小学华文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二章 识字教学  49

浏览网页

中教网之“小学语文”:http://www.teachercn.com/Xxyw/

多彩教育网:http://www.dcjyw.com/

郑州教师教育网:http://www.zzteacher.com/portal.php

法情教育论坛:http://www.faqing.org/forum

中国特级教师家园:http://blog.cersp.com/index/1003517.jspx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三章  写字教学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分析写字活动的心理;

2. 阐述写字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方法;

3. 说明写字教学的目标;

4. 评介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

 导言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地进行书面交
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学会了写字,就能用文字表情达意,就能完成各类作业,这对学生当前的学习以及
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写字教学在学生语
文素养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抓好写字教学。

活动 3.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以电脑操作取代人
工书写。面对这样的一种转变,您认为写字教学受到的挑战会有多大?
电脑输入技术能否取代人工书写?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三章 写字教学  51

图表 3.1:本章思路图

3.1 写字心理

写字和识字是相互促进的。写字能促进辨认字形的精确性,增强对字形的记忆和
音、形、义的统一联系;而对字形的辨识和识记又是形成书写技能的重要条件。

要提高写字教学效率,必须研究小学生写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52  第三章 写字教学

3.1.1 写字心理分析

写字是一种视动协调运动的动作技能,也就是心手合一的过程。长期以来,写字教
学的指导,往往太过注重方法,忽视了学生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障碍。因而造
成小学生难以保持兴趣,写字效果不佳。这些心理障碍包括:

(a) 心理不相适应
书写从视觉感知到动作技巧的熟练,中间有个心理适应的环节。学生在书写
初始阶段,往往出现与写字教学过程不相适应的心理状态,例如:

(i) 主观意识强过客观意识:儿童虽然注意看着字形,但是写出来的字还
是可能字形不正,大小不一,或改变字形,或位置颠倒这是因为他们
的观察力还很弱,主观意识强过客观意识。

(ii) 局部意识强过整体意识:初学写字的小学生书写时头脑中缺乏字的完
整印象,书写动作之间不能保持连续性,常常逐笔逐画地描写,速度
慢,还有可能笔误。

(b) 自卑、自大心理

(i) 感觉自己的字写得不比他人好,产生烦躁、自卑的心理,失去自信
心,写起字来马虎了事。

(ii) 自觉写得不错,以为练字就是这么一回事,没什么难学,造成习字长
进不大。

自测 3.1

儿童主观意识强过客观意识,因此在观察字形时未能详辨当中的细微差
别,如“土”字是上短下长,学生或会看成上长下短。针对这种心理特
征造成的错误,教师进行写字教学时该如何做,以便克服有关障碍?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三章 写字教学  53

3.1.2 写字技能的形成及培养

根据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小学生要形成写字技能,达到书写的熟练程度,一般要
经过三个阶段。

① 要素阶段(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注意写字的各个要素,比如坐的姿势、执笔的方法、练习
本放的位置以及字本身组成的因素等,学生还没有能力顾及整个字各部分之间的
结构比例关系,只能是“一笔一画”地写。往往写了这一笔,漏了另一笔;这一
画写正确了,另一画却写错了。要他们完整地写成一个字,困难较大。

② 结构阶段(动作交替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够注意整个字的结构,“逐字”书写,做到笔画准确,合
乎笔顺规则,能统观整个字的布局,一口气完成完整的字。对不同结构形态的
合体字,学生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成字在胸”。

③ 连贯书写阶段(形成熟练技巧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书写比较流畅,书写技能已达到自动化,一次能写整个句子
甚至几个句子。注意力不只在每个字的书写技能本身,而且能照顾到字与字之
间的排列是否整齐,间隔是否适中,大小是否匀称等。

图表 3.2:本章思路图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54  第三章 写字教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写字技能的形成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a) 由局部动作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并使这些动作协调一
致。写字进展规律:一笔一画地写——逐字逐字地写——写好几个
字。

(b) 学生初写字,手指紧握笔杆,头部低伏歪斜,肌肉高度紧张,有时连
身体和腿部也跟着动。掌握写字技能后,多余动作与紧张感消失,写
字变得干净利落。

(c) 学生练习写字,起初多是借助视觉来调节动作,以后视觉逐渐为运动
觉所代替。

3.2 写字教学的目标

《小学华文标准课程》对“写字”的说明如下:

汉字是由不同的笔画交错构成的。写字时,由落笔到提笔,叫做“一笔”
或“一画”。构成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就是笔画。汉字书写的基本笔
画是横、竖、撇、捺、点、提、钩、折等八种。这些基本笔画的名称和写
法,能在识字写字前先进行教学为宜。此外,写字时要注意笔顺,一个字
应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都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笔顺。

进行笔画和笔顺教学之后,还练习书空。书空的作用,除了帮助学生识
字,熟悉字的笔画、笔顺外,也可以培养学生自觉的写字习惯。因此,学
生在书空时,念完了笔画之后,一定要读出字音和了解字义,避免机械式
地用手画画,随口唱唱。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三章 写字教学  55

活动 3.2

“标准课程”建议教师“分配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写字教学,让学生会写
了才布置习字作业。学生习字,每一画的落笔、提笔,每个字的间架结
构都要有所要求,但是不可以写太多,每天写两三个字,每字写 2 至 3
个为宜。”以您在学校教学多年的经验,您认为这个建议如何?

3.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写字教学总目标:

(a) 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浩瀚的历史长
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后人景仰的书法大家。写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
欣赏汉字之美、书法之美,既可以将学生领进一个丰富多姿、无比美好的艺
术世界,健全和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对学生进行鲜活的民族精
神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b) 在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字能力
为达此目标,在写字教学中,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写字过程,注重其写字基本
功的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写字技能。

以上是中国《语文课程标准》所列的写字教学总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a) 会写汉字数量:2500 个左右。

(b) 用硬笔(铅笔、钢笔)写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

(c) 用毛笔写字要求:临帖书写,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56  第三章 写字教学

(d) 写字速度:有一定的速度,随着年级的升高,速度逐步加快。高年级用钢笔
抄写汉字每分钟不少于 20 个。

(e) 审美体验: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f) 写字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爱惜书写工具,写字姿势正确,态度认真专
心,讲究书写卫生。

写字教学阶段目标:

(a) 第一学段(1-2 年级)

(i) 在认识的 1600-1800 个常用汉字中,会写 800-1000 个。

(ii)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iii)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b) 第二学段(3-4 年级)

(i) 在累计认识的 2500 个常用汉字中,会写 2000 个左右。

(ii)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
正楷字帖。

(iii)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c) 第三学段(5-6 年级)

(i) 在累计认识的 3000 个常用汉字中,会写 2500 个左右。

(ii)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iii)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三章 写字教学  57

自测 3.2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试分析以上的写字教学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尽量从实用的角度思考,看
看它的可行性和指导性有多高。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课标的写法上,如何
引领教师着眼于写字的训练,避免偏重理论知识(如笔顺规则、间架结
构的知识等)。

我国《小学华文课程大纲》列出与写字教学相关的预期学习成果如下:

内容标准:
3.1 应用铅笔写字,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规
范,工整美观,并有一定的速度。(一、二、三年级)
3.2 应用毛笔书写中楷,做到坐姿、执笔、运笔、笔画和笔顺正确,字
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工整美观。(三年级)

学习标准:
3.1.1 应用田字格书写基本笔画,要求执笔和运笔正确,坐姿端正。(一
年级)
3.1.2 应用田字格书写正楷,做到笔画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
(一年级)
3.1.3 应用田字格书写正楷,要求执笔和运笔正确,坐姿端正。做到笔画
和笔顺正确,字的间架结构匀称,字体规范,端正整洁。(二、三
年级)
3.2.1 使用毛笔写基本笔画和描红名家字帖,做到坐姿、执笔、运笔、笔
画和笔顺正确。(三年级)

总目标:
认识约 2500 个汉字(其中约 1600 个会写),并能以硬笔和毛笔书写汉字。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58  第三章 写字教学

3.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要落实写字教学的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教学要点:

(a) 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
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

(b) 重视写字技能的培养

(i) 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是最根本的写字方法,要由简入繁
地教学生掌握

(ii) 要做仔细的讲解和示范,要引领学生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

(iii) 使学生有意识地书写,不是机械重复。

(c) 重视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
包括:认真的写字态度,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的执笔方法,爱惜写字用
具,爱好整洁习惯,一丝不苟的习惯,勤于练字、持之以恒的习惯等。

(d) 重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掌握,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i) 加强学生写字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写字过程中的指导,重在学生的书
写行为而不是写字知识

(ii) 强调写字能力的培养,偏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知识性的要求

(iii) 引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是为了书写时感到方便、自然,并提高写字
的速度,把字写端正、工整、美观。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三章 写字教学  59

3.3 写字教学的实施

3.3.1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重视培养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

(a) 正确使用文具,细心包管好和爱护书写工具的习惯。

(b) 认真写字的习惯。包括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写字前要看清楚,想明
白;写字时要专心,不粗心;写字后要检查,确保无误。

(c) 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写字贵在坚持,要做到天天练字,持之以恒,逐步提
高。

(d) 讲究卫生的习惯。留意学生不用舌头舔笔尖,不习惯性地咬笔杆,不滥用橡
皮,不用唾液擦写错的字,经常保持手指、习字本和课桌的整洁卫生。

要诀:

头摆正、肩放平
身子挺直稍前倾
双眼与纸有一尺
胸部离桌约二寸
双臂放开纸放正
两腿平摆脚放平

图表 3.3:正确的坐姿图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60  第三章 写字教学

图表 3.4:正确的握笔图(硬笔)

图表 3.5:正确的执笔图(毛笔)

五指执笔法: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
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
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
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三章 写字教学  61

(a) 遵循儿童写字心理规律

(i) 根据上面有关儿童写字心理的分析,写字教学应该根据儿童发
展的三个阶段:

(ii) 要素阶段:指导写字诸要素,

(iii) 结构阶段:指导整个字的结构,

(iv) 连贯书写阶段:指导书写整句。

(v) 遵循字形练习的顺序:先写独体字,后写合体字;先练结构简
单、搭配匀称整齐的字,后写结构复杂、搭配不太匀称、不太
整齐的字。

(vi) 硬笔字练写的方式先临写,再抄写,然后听写、默写,逐步提
高要求。

(vii) 毛笔字练写的方式:先描红,再仿影,然后临写,逐步提高要

求。

(b) 重视写字基本功的训练

(i) 写好基本笔画,如“横要平,竖要直,提、撇要尖,捺有脚,
折有角就得顿,小小点要写好,落笔轻轻收笔重。”

(ii) 掌握基本笔顺

(iii) 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疏密得当、匀称端正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62  第三章 写字教学

(c) 重视示范和指导

(i) 教师明确示范作用的重要性,因为小学生善于模仿,所以教师
本身必须写一手好字。

(ii) 重视指导作用,要结合范字,讲清要领。

3.3.2 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评介

指导项目 硬笔字教学 毛笔字教学

结合写字姿势图,边示范边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身
写字姿势
直、臂开、足安”,并通过严格训练和经常督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手指自然弯曲,拇指在笔杆左面,食指在笔杆上 五指执笔法:按、
执笔 面,中指在笔杆右下方,三指捏紧笔杆,无名指和 压、钩、顶、抵(参
小指支撑手腕。笔杆向右后方倾斜,靠在虎口上。 看上页执笔图)。

铅笔字笔画平直,变化不大,运笔方法比较简单。 指导起笔、行笔、收
一般在起笔、转折、提钩时要稍重、稍慢;在运笔 笔:逆锋起笔,横画
运笔
过程中,用力要均匀,速度要适当;在写撇、提、 竖落,回锋收笔。
钩的收笔和写其他尖状笔画时,要稍轻、稍快。

小学生空间知觉能力较差,教师可用“田字格”帮 可按照描红——仿影
助学生知觉的精确度,写好笔画的位置和间架结 ——临帖习字逐步让
循序渐进
构。学生有了一定的写字能力后,要让他们留心观 学生掌握好书写技
科学训练
察字的间架结构,逐渐做到脱离田字格也能把字写 能。
好。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三章 写字教学  63

活动 3.3

一般握笔、执笔的指导,都假定学生都是用右手写字的。假设您面对左
撇子,试将常见的握笔方法改写成适合他们的握笔法。

3.4 识字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活动 3.4

写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一项教学活动。不管是对教师或对学生,只要稍
微处理不当,写字就会变成一项机械性的活动——教师无法灵活教学,
学生被动写字。要如何突破这点,让写字变成一项有趣的教学活动?

(a) 注意激发学生练习写字的兴趣

(i) 及时评价,评点到位。“多鼓励,少批评”固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但若鼓励流于表面和公式化,力量就要打折,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
趣。适时适度的表扬,效果会更佳。表扬时,要有导向性,不能笼统
地说“写得好”、“写得漂亮”等,而要根据教师的不同要求,不同
学习重点,结合学生本人的特点,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

(ii) 举办优秀作业展览,引导同学互相观摩,实际体会“好”的标准。

(iii) 讲述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如围绕着王羲之、苏轼、米芾、蔡襄、
赵孟頫等的故事,都引人入胜,可以激发小读者写字的兴趣。

(iv) 有条件的可以指导学生欣赏书法艺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64  第三章 写字教学

柳公权发奋练字 (唐)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
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
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
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
写几个字让我 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
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
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
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
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
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
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
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
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
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唐代著名书法家。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三章 写字教学  65

(b) 注意引导学生在学写字的同时学做人
指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
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认
真负责、不断上进的人生态度。

(c) 注意写字和识字的有机组合

(i) 写字是在识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现今课程标
准强调“多认少写”,实行“识写分开”,造成一些人的混淆。有者
以为识字写字不再结合,也有者把“少写”当成“不写”。

(ii) 北京师范大学的郑国民教授在诠释“多认少写”的概念时,提出“降
低写字量,关注写字的过程,加强写字方法的指导,注重写字基本功
的培养”,明确指出新课程之下要更加重视“写字教学”,因为儿童
“开始练习写字应该注重的是写的质量,要求写字的数量不代表学生
真正会写的字的数量,如果打好基础,学生会写的字可以远远超过要
求写的字。否则,急功近利的思路和作法会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
力的基础。

 写字和识字是相互促进的。写字能促进辨认字形的精确性,发展知觉字形的稳
定性和主动性,增强对字形的记忆和音、形、义的统一联系,从而巩固识字的
效果。而对字形的辨认和识记又是形成书写技能的重要条件。

 写字和识字必须要有机地结合。强调“多认少写”,实行“识写分开”,并不
是要把识字和写字分开,更不是不重视写字教学。相反的,教师宜更加注重打
好写的基础,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66  第三章 写字教学

 要提高写字教学效率,必须研究小学生写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便作有针对
性的教学。

 在写字教学中,应该注重写字过程中的指导,重在书写行为,而不是写字知
识。万勿把写字教学当成知识课,增加学生的负担,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不
要过度关注笔画笔顺的规范、部首偏旁的辨识、间架结构的名称等。

 写字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教会学生写字,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持之
以恒地写字,养成良好习惯,为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路克修、于年河、左松涛:《现代小学识字写字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2。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各年级《小学华文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 阅读教学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分析阅读的心理过程;

2. 阐述阅读心理形成与培养方法;

3. 说出阅读教学的目标;

4. 说明阅读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5. 阐明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

 导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母语教育的
主要载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比重最大,用时最多。阅读教学的效
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
完满实现,语文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成。

活动 4.1

以上的一段话出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这段话很好地概述了阅
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您能举例说明阅读教学的意义么?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68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图表 4.1:本章思路图

阅读教学的意义

(a)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i) 培养阅读能力

(ii) 提高识字能力

(iii) 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iv) 促进书面表达能力

(v) 发展综合能力

(b) 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i) 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积累

(ii) 发展思维,开发多元智慧

(iii) 涵养品格,获得人文教育

(iv) 陶冶情操,体验审美感受

(v) 发展个性,提高文化品位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69

4.1 阅读心理

阅读心理指的是读者(阅读主体)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书面语言(阅读客体),达到
理解内容(认码)、获得意义(解码)的心理过程。因此,阅读的心理过程,涉及
了“认码”和“解码”两个方面。

作者的写作是把想要传递的信息进行“编码”,让它成为一系列有潜在意义的书面
符号(编码);而读者的阅读则是感知这些书面符号(认码)并试图获取信息(解
码)。这种“解码”的过程,涉及了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进行加工、改造、
整合、重组,以转化为具有自我特点的思想和感情。

无论是中国的阅读教学课标,抑或是本地的阅读教学课标,都把阅读诠释为“读者
和作者的对话”活动。这种对话,在阅读心理上就是“编码”和“解码”的一种过
程。

4.1.1 阅读心理分析

阅读心理过程是复杂的,并非囿于文本信息,而是有各种因素参与,这包括:

(a) 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
阅读主体通过解读阅读客体的语言,将客体承载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信息转变
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从而达到认知水平的更新、语言知识的获得、语言能
力的改善。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70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b) 复杂的心智活动:
阅读主体力图从阅读客体中获取有效信息,必然涉及理解、分析综合、鉴赏
评价等多种不同能力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视觉感知、听觉
分析感知、发音器官等相互配合,神经系统的传导,信息的编码、解码,原
有信息的提取,新旧信息的融合重构等,无不是同时、高速地进行着,形成
心智活动的复杂性。可见,单纯地“看”或“读”,并不算是阅读活动,因
为这个过程没有主体心智的积极参与。

(c) 复杂的情感活动:
阅读活动中除了理性的认知活动之外,还常常伴随着阅读主体复杂的情感体
验。阅读客体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阅读主体自身的不同状态,以及阅读
过程中的外界因素都会对阅读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影响。不仅不同的阅读客
体会引起主体不同的情感,同一阅读对象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同样会引起
阅读主体情感体验的差异。

自测 4.1

您可理解上面看似复杂,其实很有条理的一段文字?试试根据有关阅读
心理的分析,说明为何一本书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阅读心得,有些书
为何又会叫人百读不厌呢?

4.1.2 阅读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解码”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了极为复杂的因素
参与,包括:

(a) 阅读主体已有的内部存贮的经验

(b) 阅读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71

(c) 阅读的意图和目的

(d) 阅读主体的情绪

自测 4.2

您能说出上面的因素如何影响一个人的阅读所得么?例如阅读的意图和
目的,如何造成一个人“解码”的差异?消遣性的阅读,理解性的阅
读,借鉴性的阅读,评价性的阅读,创造性的阅读会否带来阅读成果的
差别?

活动 4.2

上面分析的是“阅读”的心理。“阅读”和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毕
竟是有差异的,您能说出个中的差别么?

语文阅读教学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活动

(a) 语文阅读是特殊的阅读活动

(i) 语文阅读有特定的阅读主体:学生

 个体阅读能力相对较低,但却比较一致,有利于集中进行培养;

 有先天的阅读需要,其阅读兴趣容易被激发;

 正处于成长时期,可以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

(ii) 语文阅读有特定的阅读客体:教科书

 教材是经过挑选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示范性、典型性,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积累静态知识、养成阅读的动态技能。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72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iii) 语文阅读有特定的阅读环境:学校

 学生集中在一起,有老师指导,同学切磋

(iv) 语文阅读活动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以培养学生日后的阅读能力和
习惯为基本指归。

(b) 阅读教学以阅读基本规律为指导
语文阅读教学除了遵循教育的一般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阅读的基本规律

(c) 阅读教学为学生终生阅读服务
要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关怀,还要充分发挥其工具性作用,为学生未来的全
面发展服务,不仅限于学校教材。

自测 4.3

上面分析了“阅读教学该为学生终生阅读服务”。在这个意义上,阅读
的范围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而要树立“大阅读观”。说说什么叫着
“大阅读观”。

阅读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在“解码”过程中,阅读主体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知道这
种心理的形成,将有助培养学生的阅读力:

(a) 书面符号
阅读是运用视觉器官感知书面符号(编码)以获取意义的活动。离开这些符
号,阅读心理活动是无法产生的。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首先要注重指导
学生“认码”(记认文字符号)的能力,进而“解码”(按语言结构读出
来)。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73

(b) 思维反馈
上面所说的运用视觉器官感知书面符号只是阅读的手段,思维才是阅读的实
质。唯有通过思维才能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但却
不是静态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由一般的思维走向创造性的思维发展,不断提
高思维的层次和水平。

(c) 情感活动
除了智力因素协助阅读外,阅读还需带有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辅助。一
切作品都是思想感情信息的载体,能给读者以情感的熏陶。阅读心理过程中
的情感性才是阅读的灵魂,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

(d) 社会信息
阅读客体是人类社会生活信息的集中反映。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吸收养料,
不但获取社会信息,而且同时接受教育、丰富思想、提高认识、协调生活、
推动社会的发展。

(e) 语言实践
阅读心理过程实际上又是凭借一系列阅读行为和技巧,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
部信息的语言实践活动。这些阅读行为和技巧,都必须在大脑的指挥下,通
过眼、耳、口、手等器官,在具体实践中完成。这些阅读行为和技巧包括释
词、诠句、析段、解篇、朗读、吟诵等等。

自测 4.4

上面分析了阅读心理的形成与培养。您可知道该如何培养儿童的阅读习
惯和训练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如针对“情感活动”一项,您对操作方法
可有具体建议?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74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4.2 阅读教学的目标

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a)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b)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c) 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华文标准课程》对“阅读”的说明如下: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从
儿童认知发展来说,具备独立阅读能力也为他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
门。

阅读教学可说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以此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体验,并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教学的内容包
括识字、理解与欣赏篇章及朗读等项目。阅读教学注重情感的体验,语文
材料的积累和语感的发展,并强调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多读”是学
好语文的主要方法。多读,要求数量多、体裁多、遍数多。只有多读,才
能够发展出独立阅读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语
感是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能力,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
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解的金钥匙。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就能深刻感受文
章的思想感情,进而提高鉴赏文章和写作的能力。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
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75

4.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我国《小学华文课程大纲》列出与阅读教学相关的预期学习成果如下: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认识字词,应用默读、精读等阅读技巧理解句子
和篇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材;分析教材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
法,找出教材的中心思想;借此培养自行阅读、独立思考和欣赏文字的能
力,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a) 认识和理解字词

2.1 了解实物或图形与文字的关系,认识字的基本笔画、偏旁和部
首。

2.2 掌握语音知识,读准字音。

2.3 根据字形或部首,理解字的相关意义。

2.4 通过构词,理解词义。

2.5 认识各类词语并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2.6 认识量词并了解其用法。

2.7 认识熟语并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b) 朗读

2.8 朗读不同类型的句子,能根据标点符号的作用,领会语句的意
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9 朗读各类文体的文章,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c) 理解与分析

2.10–2.21 各类阅读与理解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76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总目标:
修完小学课程后,学生应能:一、掌握各种阅读技巧,从各种媒体获取信
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二、具有自行阅读、独立思考与欣赏文字
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阶段目标:

(a) 修完第一学年课程后,学生应能:一、阅读和理解字、词、句子、对话
和故事。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对话、故事和诗歌。

(b) 修完第二学年课程后,学生应能:一、阅读和理解词、句子、对话、故
事、诗歌和记叙文。二、掌握语音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句
子、对话、故事、诗歌和记叙文。

(c) 修完第三学年课程后,学生应能:一、掌握阅读技巧,理解句子、故
事、诗歌、记叙文和应用文,应用工具书以理解教材内容。二、掌握语
音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记叙文和应用文。

(d) 修完第四学年课程后,学生应能:一、掌握语音知识,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记叙文、应用文和说明文。二、理解故事、记叙文、说明
文、应用文和诗歌,分析图表和地图上的符号,应用工具书以理解教材
内容。

(e) 修完第五学年课程后,学生应能:一、掌握语音知识,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二、理解说明文、议论文、应用
文和诗歌,分析图表和地图上的符号。

(f) 修完第六学年课程后,学生应能:一、掌握语音知识,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说明文、议论文和新闻稿。二、理解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
文,分析图表和地图上的符号。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77

《小学华文标准课程》调整如下(一至三年级):

内容标准:

2.2 阅读词句,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优美句
子。

2.3 朗读教材。注意各类音变和标点符号所表示的语气,要求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

2.4 阅读与欣赏诗歌,理解其中心思想,展开想象,获取情感体验,感受语
言的优美。

2.5 阅读与理解故事。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领会其教育意义。

2.6 阅读与理解记叙文、说明文与议论文等各类文体的篇章,能了解文章的
内容和文体特点,认识其表现手法。

2.7 阅读与理解应用文,了解其内容、格式和功用。(三年级)

阅读总目标:
修完小学课程后,学生应能:一 、掌握各种阅读技巧,从各种媒体获取信
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发展良好的语感。二 、具有自行阅读、独
立思考与欣赏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自测 4.5

试概述以上课程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您认为以不同文体作为划分各
年级阅读要求的编订方式起什么作用?把识字教学的要求列在阅读教学
的要求中,其目的是什么?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78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活动 4.3

试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参看他国的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和
阶段性目标的编订方法,并尝试简要评述。

中国《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总目标”对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是: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
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
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教学的理念:

(a)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b) 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内涵是情感体验、丰富积累、良好语感。

(c) 要有独立阅读能力,就要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d) 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和各种阅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既有知识来
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增加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
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

(a) 第一阶段(1-2 年级)

(i)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ii)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79

(iii)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iv)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v)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vi)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
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vii)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


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

(b) 第二阶段(3-4 年级)

(i)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ii)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iii)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
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iv)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
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v)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
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
受。

(vi)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
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80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vii)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
的一般用法。

(viii)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
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ix)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 40 万字。

(c) 第三阶段(5-6 年级)

(i)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ii)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iii)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
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iv)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
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
断。

(v)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
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
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
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
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
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vi)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vii)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
感。背诵优秀诗文 60 篇(段)。

(viii) 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81

活动 4.4

阶段性目标是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安排
的。每个阶段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精神,
保证了循序渐进。试辨析以下的课标:

低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中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高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充分理解阅读教学目标的内容

(a) 阅读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i) 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ii) 默读:边读边思考,并具有一定的速度

(iii) 诵读:强调诵读中的体验、领悟和积累

(iv) 复述:用自己的话讲述阅读的内容

(b) 阅读基本方法的要求:

(i) 精读:理解与评价课文内容

(ii) 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快速阅读

(iii) 浏览:带有目的性地查找与搜集信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82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c) 积累的具体对象:

(i) 字词等语言的最基本符号,提高认知能力

(ii) 词语、成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的理解和记忆,增强语感

(iii) 优秀诗文的理解与记忆,扩大知识面

(iv) 对文章内容的体会和感受,受到感染和激励

注意教学目标纵向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

(a) 各个年级虽然各有目标,但它必须是彼此联系,前后照应,由浅入深,由易
到难的有机整体

(b) 阶段性不过是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作的有针对性的安排,例如低年级儿童
理性思维能力不强,故安排多阅读儿歌、故事等较直接感受的篇章,避免说
明文、议论文的理性辨析,断不可因此切割成条条块块,各自为政。

(c)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终生受用和贯彻的事项,具有连续的作用,不能因为
离开了学校而放弃。

兼顾阅读教学目标横向的取向性和协调性

(a) 除了注意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要求的连续性之外,也要兼顾在同一年级中阅读
教学目标的协调性,不致于成为各个板块独立,不起关联的作用。例如要求
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同时进行等。

(b) 此外,教师也该致力落实阅读价值的多维取向,包括:

(i) 以阅读认识世界

(ii) 以阅读陶冶情操

(iii) 以阅读发展能力

(iv) 以阅读促进创造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83

自测 4.6

在注意阅读教学目标的横向的取向和协调性时,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也
是一个重要的项目。试说一说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贯彻听、说、读、写技
能的综合性。

4.3 阅读教学的实施

4.3.1 阅读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a) 明确目的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
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应该致力让学生落实上述的学习目的。

(b) 注重阅读的个性化

(i)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ii)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
受审美乐趣。

(iii)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强求一致。

(iv)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
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
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
来代替个人阅读。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84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c) 致力提高阅读质量

(i)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
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ii)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
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iii) 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d) 重视朗读和默读

(i)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ii) 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要让学生在
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
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iii)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e) 加强方法的指导

(i)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ii)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f) 处理好阅读和语文知识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
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
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85

(g) 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i)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
读品位。

(ii)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iii)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iv)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
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活动 4.5

近年来,随着儿童文学纳入我国师资培训的课程范围,儿童读物也受到
了普遍的关注。您可有留意儿童的课外阅读材料?说一说有哪些读物适
合低年级儿童阅读。

4.3.2 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

阅读教学的程序涵盖多方面的内容,有整个小学阶段的,有某个年龄段的,也有某
一册语文课文的,甚至可以小到一节阅读课的程序。

这里我们要谈的是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的程序:

(a) 初知大意:初步理解课文

(b) 深入阅读:深究课文

(c) 总结巩固:语文练习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86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a) 初步理解课文

(i) 一篇课文的阅读应该由整体入手,也就是首先着眼于整篇文章,指导
学生自读课文,把握内容大意。

(ii) 过去,我们常把课文当成是语文材料,是为了提供“生字新词”而
有,所以对课文的重视度不够。不管是编辑或教师,对课文教学都有
所忽视。编辑只求能够用上“字汇表”指定的字词,就算完成任务;
教师也只求完成“生字新词”和“理解内容”的教学,就算目标达
成。还好,在《小学华文标准课程》提出重视阅读后,这种偏差得到
了纠正。

(iii) 其实,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阅
读主体解读阅读客体的一个过程。学生的解读和教师的解读或许会出
现差异,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进入较深、
较全面的思考,与文本有更好的对话。

(iv) 初步解读课文,学生需要做到“认识符号”,“理解符号”,也就是
扫除一切文字上的障碍。这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理解。

(v) 阅读教学讲解词义,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词语教学不应脱离文
本,按照词典的注释或一般的词义讲解,而是要紧扣词语在课文中的
意思,符合语境的讲解。

(vi) 除了字词,疑难句子、复杂句子、句意隐晦的句子都应该讲解,以助
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得以初步理解课文。

(vii) 再上一层,无论是段落还是篇章,教师都要串讲,或引导学生通读全
文,以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87

(viii) 要考查学生是否初步理解课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要学生复述
课文内容大意。前者教师的主导性太强,后者则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
和自主。复述可以采用简要复述,详细复述,或创造性复述法,胥视
学生的程度和客观需要而定。

(ix) 与学生讨论课文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课文中的词汇,在特定
的语境中加深了解词义,也在自然的会话中学习有关词语的应用。脱
离课文讲解词义,也就等于远离了课文的阅读。

(x)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适度适量地点拨,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
容,注意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就完成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b) 深究课文

(i)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后,就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
究。要而言之,初步理解课文要解决的问题是文本说了“什么”,深
究则是探讨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以及作者“怎么样”说。

(ii) 深究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设定,不能一概而
论。最好的做法是做到以下几点:

 加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使每个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维,展开丰
富的情感活动,获得个人的感受。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
鼓励学生交流个人感受。不断提高学生的个人感受能力。

 加强语感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包括理解文
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揣摩文章表达,尤其是通过理解文章的
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入体味。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88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阅读和理解能力,防止满足于一般性的理解。

 要鼓励学生放胆发现、质疑、思考、探究,积极倡导阅读过程中
学生之间的对话,甚至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交
流、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形成“对话场效应”。

(iii) 深究课文也不该脱离文本,借题发挥,把话题扯远了。讨论的事项,
还是离不开文章的“词、句、段、篇”。词语教学本来就鼓励“在各
个阶段中分散教学”,例如在初步理解时教词语,只要让学生明白它
在课文中的意思就好了,但是在深究课文时重提,就要去辨析有关词
语的准确性、精妙度了。譬如课文中出现“鲁莽”一词,初步理解
时,只要让学生明白它的意思就是“做事情没有再三考虑,冲动行
事”就好了,但是在深究时,就要结合课文中的语境分析为什么课文
的主人公鲁莽,就其行事标准探讨鲁莽的含义。

(iv) 优美的句子,篇章的布局和构思,都是深究时可以再发挥的语文项
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客观的条件酌量教学。

(v) 如果要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必定要在深究课文之后才进行。
因为只有全面和充分的理解,学生才能注入真实的感情,把课文读
好。

(c) 语文练写

(i) 学生精读了课文后,对课文里头的词语、句子,标点符号,布局谋篇
等语文知识都会产生深刻印象。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机抓紧语文练
习,让学生巩固有关语文知识,加强语文表达能力。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89

(ii) 例如上面说过词语可以“在各个阶段中分散教学”,就包括在语文练
习时再教。这时候,“鲁莽”一词可以脱离课文教学,专攻语文知
识,如同义词、反义词、语音等。

(iii) 语文练习强调语文的实用性。结合课文带出语文知识教学,学生还在
实用的语文范围中学习,不会形成强记硬背的知识和概念。教师也可
以根据需要适度适量设计练习,加强学生的语文掌握能力。

(iv) 在“读写结合”的大方向下,作文教学其实也可从课文中延伸开来。
例如课文表达的是温馨的亲情,教师可以紧扣学生这时候的感觉,尝
试书写有关亲情的文章。

自测 4.6

从四年级的小学华文课本中选择其中一课,辨析这篇课文所附上的所有
活动是否环绕着课文进行。包括听说、语文知识、作文,是否都与课文
的阅读有密切的关系。

 阅读教学的效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
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完满实现,语文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成。

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解码”的心理过程。这种过程牵涉众多复杂的心
理因素,包括符号性的解读,情感的支配,思维的使用,生活的投影,语言的
操作等,如果教师善于分析和把握,将更有效执行阅读教学。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90 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阅读教学的有三大基本目标,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时,教师则应着重引导学
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
话”。

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
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
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
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
挥。

 阅读的一般程序包括初步理解课文、深究课文、语文练习。不管是哪一个程序
的教学,教师都应扣紧文本教学,不要脱离文本讲解生字新词,也不要脱离文
本讨论文章主题。即便是语文练习,也应该从课文出发,在学生熟悉的语文练
习范围中进一步学习,深化与巩固。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四章 阅读教学  91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王燕骅《现代小学阅读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各年级《小学华文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浏览网页

中教网之“小学语文”:http://www.teachercn.com/Xxyw/

多彩教育网:http://www.dcjyw.com/

郑州教师教育网:http://www.zzteacher.com/portal.php

法情教育论坛:http://www.faqing.org/forum

中国特级教师家园:http://blog.cersp.com/index/1003517.jspx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 阅读教学的训
练与方法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说明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方法;

2. 阐明朗读、默读、诵读的作用;

3. 列举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文知识教学;

4. 说明课外阅读的基本要则和实施方法;

5. 辨析阅读教学的难点与突破方法。

 导言

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养成学生
良好的阅读习惯。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离不开词语理解、句意整合、篇章探究,从中
学习推理理解、归纳概括、情感体会、评价赏析、综合运用,而在这一过程中,还
要贯穿读的训练和语文知识的融入。因此,这一章将针对以上数项阅读教学的基本
训练作探讨。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93

图表 5.1:本章思路图

5.1 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

5.1.1 词语教学

过去,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是脱离课文而教学,重点不只是在掌握有关词语的含
义,还包括运用。有两个情况是背离阅读教学的意义的:一是教师主观选词,认为
该让学生学习的词语便设计教学;二是释词时脱离课文,结果学生学了词语忘记课
文。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94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两个词语教学的典型误差片段:

甲在进行课前导入后,让学 乙教《神农尝百草》。课
生进行默读。他要学生在默 前导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
读时圈出他们不懂的词语, 习兴趣,纷纷想听乙讲
以便过后讨论。不久学生纷 “神农尝百草”的神话。
纷表示阅读完毕。甲问学生 可是乙跟着说:“不过,
有哪些词语是他们不懂的。 还没有看课文前,我们先
学生坚决说:“没有!”甲 来理解生字新词。”然后
的反应是:“没有?没有也 他一连讲解了 8 个词语的
不要紧,我还是要教。来, 含义和用法。下课铃响
我们看第一个词语。” 了,学生还没有听到神农
的故事

自测 5.1

您能根据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的原则,说明上述两名教师所犯上的错误
么?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95

如何选词?

图表 5.2:词语的选择准绳

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要重点教学。教师应有选择性的教。考虑的条件包括:

(a) 会障碍理解课文内容的词语

(b) 理解课文时必须掌握的词语

(c) 可以表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关键词语

(d) 耐人寻味、含义深刻的词语

(e) 用得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f) 使用率很高的词语

词语教学的方法:

(a) 词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词义教学上

(i) 理解词义要和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在起来

(ii) 据词释义,灵活多样:结合上下文、选用词典、借助朗读体会词义等

(iii) 由例及类,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在释词中层层递进,归纳词义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96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b) 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i) 凭借具体的语境积累词语

(ii) 用归类法积累词语

(iii) 用组词的方法积累词语

(c) 注重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用词能力

5.1.2 句子教学

句子教学的内容

(a) 建立句子的概念,掌握组词成句的基本规律,熟悉多种常用的句式;

(b) 读懂句子,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内容,体会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句
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c) 根据标点符号,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和停顿。

句子教学的重点
对课文所有句子逐一进行教学,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必须确定句子教学的
重点,有五类句子必须列入教学的重点:

(a) 含义深刻的句子:句子深沉含蓄,有言外之意,学生不易理解。

(b) 结构复杂的句子:

(i) 句子附加成分太长,不易抓住主要意思;

(ii) 句子句式比较特殊,容易理解偏差;

(iii) 句子间的关系复杂,学生难以把握。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97

(c) 生动形象的句子:

(i) 选词用词准确贴切,表达细致生动;

(ii) 采用了各类修辞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句子

(d) 显现文章结构的句子:

(i) 提纲挈领的总起句

(ii) 收束全段的小结句

(iii)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e) 表现全文中心的句子

句子含义的理解
理解句子的含义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教学中,哟啊根据不同的句子的特点,灵活
采用相应的方法,力求对句子含义有比较确切的理解。方法包括:

(a)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
把句子与上文、下文中意思有关联的句子结合在一起思考,从而体会句子的
意思;

(b)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含义
联系实际来理解句子,在已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联系;

(c) 从字词入手理解句子含义
把句子中难懂的字词弄懂了,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清楚了;

(d) 指导探求句子的言外之意
指导学生认真探求句子中具有较深刻的言外之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98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e) 理解句子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反复体味深刻表现人物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句子教学的方法
句子教学的方法因学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a) 低年级

(i) 结合看图学词学句,让学生认识句子;

(ii) 抓住句子的重点词语,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意;

(iii) 结合课文理解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iv) 结合练习比较句式,变换句式。

(b) 中高年级

(i) 紧缩法:删去枝叶,只抓主干;

(ii) 扩句法:添加成分,说得更明白;

(iii) 分解法:把长句切分为数个句子;

(iv) 赏析法:认识句式,理解含义,体会精妙。

自测 5.2

针对“这种设计,在建筑史上是一个创举”这个句子,教师可以采用什
么方法教学,以让学生更加充分理解句子的意思?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99

5.1.3 篇章教学

标题——文章的眼睛

(a) 由标题探知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有的文章在标题里就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让读者心中有数。如《我们靠
自己》,写的自然是凡事要靠自己,不要依赖他人。

(b) 由标题探知文章所要表达的重点
有的文章的标题分明地揭示了文章的描写对象和描写重点,为我们更好地把
握课文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如《爱亲近动物的人》,要写的必然是一个充满
爱心,肯去了解动物的人。

(c) 由标题探知文章的写作思路
有的文章的标题给我们提供了写作思路,如果由标题探知了思路,篇章教学
中的理解课文就有了依循。如《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要写的就是“走进”
大自然里头去体验新的经验。

(d) 由标题探知文章所表现的情
有的文章的标题中蕴含了作者的“情”。如《怀念你,祖父!》,作者为什
么不用“想念”,必然是因为祖父已经仙逝,作者在追思着祖父生前的事
迹。

结构——文章的骨架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完好的骨架才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把握文章的骨架,不必
机械分段,归纳段意,只要因文置宜地理出文章的脉络思路,也就大体把握文章的
结构了。具体的做法包括:

(a) 由事情的发展顺序理出脉络
例如:“起因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00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b) 由事物的几个剖面理清脉络
例如《吉隆坡塔》可按“位置和特点 → 雄伟壮丽的建筑 → 特殊的地位与
价值 → 特殊的景观”剖析

(c) 由议论文的基本要素理清脉络
一般方法:“摆出观点 → 举例证明 → 点题作结”

(d) 由先概括全文内容到辨识几个方面来理清脉络结构
例如《我的老师》可按:“整体印象 → 外貌特征 → 行为范例 → 待人处
事”

活动 5.1

试理清下文的脉络: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
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
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
拢过来,形成了烂漫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
趣。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
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或翼尖
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在蓝天的映衬下,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
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01

主题——文章的灵魂
写文章是一种传情达意的活动。阅读文章,则要先通过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这篇文
章要表达些什么思想,对我们有什么意义,然后才进入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的提炼
和表达。感知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在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面通盘
考虑,准确概括,不应拘于一格。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a) 由文章标题探知主题思想

(b) 由文章首尾探知主题思想

(c) 由文章关键句探知主题思想

(d) 由文章的议论抒情探知主题思想

活动 5.2

试概括下文的中心思想:

蓝树叶

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李丽画好了
近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她正要画树,可是绿色铅笔找不到了。

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已经把树画好了,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李丽
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
说:“我还没有画完呢。”李丽只好坐在那里看林园园画。等她画完了
,李丽说:“现在可以把绿铅笔借给我了吧?”林园园说:“我怕你把
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
用力,不要画得太多!”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林园园
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吗?”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铅
笔。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见这些
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02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概括——解文的环节
有的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复杂。如果没有概括能力,往往不能抓准精要之点。因
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篇章训练,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
能力,在分析概括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采用的方法包括:

(a) 部分归纳

(b) 整体归纳

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知道了,派人送来一封信,
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玉。

赵王知道秦王是想把宝玉骗到手,可是又怕秦国借口攻打赵国,只好派蔺
相如把宝玉送去。临别的时候,蔺相如说:“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
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
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
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 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
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03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

秦王怕摔坏了宝玉,急忙叫人取来地图,随手指点了十五座城。

蔺相如知道秦王不会有什么诚意,便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
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
我再把宝玉奉上。”秦王只好同意了。

蔺相如回到住处,立即让随从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回国。过了五天,秦王得
知和氏璧已被送走,非常恼怒。后来他冷静一想,杀了蔺相如非但得不到
和氏璧,还会弄僵两国的关系,便下令放了蔺相如。

于是,蔺相如回到了赵国。

“完璧归赵”的故事充分暴露了秦王的贪婪、凶残,相应地表现了蔺相如
的机智、勇敢,他看准了秦王不肯给城,便从秦王手中有步骤地取回了和
氏璧。中国特级教师霍懋征在引导学生概括这篇文章时,分别用一个字来
概括这几步:
要 → 拼 → 拖 → 送 → 乐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04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察情——解文的体验
优秀作品必然充满感情,唯其有情,才能感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篇章教学,就要
引导学生由文察情,在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一般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指
导:

(a) 叙事状物的寄托之情

(b) 感同身受的共鸣之情

(c) 变化发展的曲折之情

(d) 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活动 5.3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篇叙事状物的优美散文,里头寄托了作者特殊的
思想情感。试说一说您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体验里头的思想
感情?

落花生

许地山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芜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
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
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
好不好?”我们都说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
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05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
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
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
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
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
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
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深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
心上。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06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表达——学文的升华
阅读教学要求做到读写结合。阅读是个有外而内的吸收过程,写作则是一个由内而
外的表达阶段,二者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学生精读了课文,领会写的诀窍,可
以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譬如:

(a) 标题与表达

(b) 遣词与表达

(c) 构思与表达

(d) 修辞与表达

5.1.4 朗读教学

朗读、默读、诵读

(a) 朗读

(i) 朗读的作用

 朗读有助于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 朗读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加深记忆

 朗读有助于听、说、写能力的提高

 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ii) 朗读的要求

 正确
不读错字、不读错音调、不丢字、不加字、不颠倒。

 流利
句读分明、不重复、不断读、具有一定的节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07

 有感情
正确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

(iii) 朗读的指导

 正确示范

 深入理解,体会感情

 提示难点:易错字事先正音,易破句处事先理清意思,读活标点

 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 读前有要求,读后有评议

(iv) 朗读的形式

 个别读:指名读,轮流读,接续读

 齐读:能发挥群体优势,但无法兼顾学生个别差异,不宜多用

 自由读:个别自由地读指定的部分或全文,速度、遍数自行掌
握,要发出声音,但不干扰他人,自我审核字正腔圆

 领读、伴读、分角色读

(b) 默读

(i) 默读的特点

 速度快
省却发音器官的活动,视读广度扩大,速度增快。

 理解深
不必辨认字词的语音声调,集中在思考阅读材料的内容上,可以
停留反复,仔细咀嚼。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08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运用广
可以随时进行,不受环境限制。

(ii) 默读的要求

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是基本的要求

 随着学段增高,速度也随着提高

 边读边想,理解内容

 衡量默读的指标: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率、阅读记忆力

(iii) 默读的指导

 眼脑并用
默读前要提出明确要求,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默读。

 质量并重
默读理解率和默读速度要兼顾

(c) 诵读

传统的阅读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

(i) 诵读的要求

 “三到”: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三位一体,声情并茂,感染
听者。

 留意过程是否语调正确、声调和谐、情感真切。

 强调诵读中的体验、领悟和积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09

(ii) 诵读的作用

 加深理解与体会

 有利于记忆、积累和培养语感

(iii) 诵读的训练

 感知文字、理解内容

 择要标号,辅助诵读

 选择文本,适用诵读

《亲近母语·日有所诵》是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为小学各年龄段孩子量身定
做的一套经典诵读读本,流通甚广,影响颇大。试浏览以下网址加深语文诵读材料
的了解:

亲近母语网站:http://www.qjmy.cn/
《日有所诵》评介:http://baike.baidu.com/view/3488210.htm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博客:http://blog.sina.com.cn/qjmyxdm

精读、略读、浏览

(a) 精读

精读是认真细读,揣摩探究,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
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i) 整体把握,切忌肢解

(ii) 联系全文,选点研究

(iii) 引导借鉴,从读学写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10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b) 略读
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这更近于平常的阅读方法,讲究快
速获取信息,又大致了解内容。它不像精读般由整体感悟,进到深入探究。
所以,大量的课外阅读,基本上都运用略读的方法。

(i) 关于略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ii) 教科书中一些文本可以略读,考查学生阅读能力

(iii) 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

(iv) 略读水平与精读水平互为影响

(v) 略读“不求甚解”,长期坚持下去,有助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c) 浏览
浏览指的是大略地看,定位于“查找、搜集信息”。

(i) 采用扫描和跳读的方式,提取书本基本信息

(ii) 适用于一般的消遣性读物,如报纸、杂志等

(iii) 浏览后的知识,可以再加工提炼

(iv) 在信息社会里,浏览是必要的,以争取时间快速获取新的信息

(以上资料多摘录自杨九俊《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11

活动 5.4

试评述杨九俊对语文阅读方式的以下说法:
一个人长期只有精读,没有略读和浏览,就会影响思维的流畅和敏捷;
如果长期只有略读和浏览,而没有精读,就会影响思维的严密和深刻。
因此,阅读训练要兼顾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既不平
均用力,也不顾此失彼,在有机统一的阅读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读的
能力。

5.1.5 语文知识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
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一般来说,语文知识包括:

(a) 文字知识

(b) 标点符号

(c) 基本的语法知识

(d) 常用修辞手法

(e) 作家作品知识

(f) 文体知识

(g) 文化常识

(h) 写作知识等等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12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过去,由于师资培训的内容强调“语文技能教学”(语文技能指的其实是语文知
识,并非听、说、读、写的技能),因此不少教师都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课堂教
学中常用一两节课独立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由于是知识性的教学,教师会教得很有
信心,但却忽视了学生学习上的负担,徒有知识而不能致用,渐渐地对华文华语的
学习兴趣降低,影响语文程度。

《小学华文标准课程》建议一周教学以 3-5-2-1-1 的模式进行,3 是听说,5 是阅


读,2 是书写,两个 1 分别是语文知识和趣味语文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摆正了语
文教学的方向。

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文知识的训练是有必要的,但不须独立进行,应该相机行事,随
文学习。以下是几个建议:

(a) 随文学习语文知识,重在精彩处训练

(b) 随文学习语文知识,重在结合训练

(c) 随文学习语文知识,重在疑难处训练

(d) 随文学习语文知识,重在创新处训练

(e) 随文学习语文知识,重在关键处训练

自测 5.3

参看中国上海特级教师袁瑢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学生探究标点符号的例
子,您是否可以说出语文知识教学该如何随文学习?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13

《狐假虎威》这篇寓言有这么一句:

呀!一只大老虎。

袁瑢老师十分细心,也很高明,她看出了其中可资利用的妙处:

这里用了两个标点符号,一是叹号,二是句号,一般会怎么用?课文特殊
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用?学生一经启发,积极思维,联系课文内容,很
快有了自己的见解:——把叹号放在前面,违反了一般叹号的用法,但却
突出了百兽在见到老虎后大吃一惊的情态,同时也突出了狐狸的狡猾多
智。

为了体验这样标点的表达效果,袁瑢老师让学生体会语气,反复朗读:

——“呀,一只大老虎。”语气平淡,反映不出什么特殊性。

——“呀,一只大老虎!”虽然也能体现百兽们见到老虎后大吃一惊的神
态,“呀”字还是淡了些。

——“呀!一只大老虎。”百兽们跟在狐狸后面,突然出现一只大老虎,
“呀!”岂止吃了一惊,连神经病都吓出来了。

5.2 阅读心理

阅读教学只有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既重视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又要引领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只有这样坚持课内课外结合的两条腿走
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14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5.2.1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a) 良好的课外阅读会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i) 不同的课外书将扩大学生的视野;

(ii) 不同读物有助学生认识不同的世界;

(iii) 名人传记所立下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b) 课外阅读在解决学生的课业负担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i) 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遣词造句写作能力较强,应付课业更行有余
力;

(ii) 知识面较广的学生,思维也比较敏捷。

(c) 抵消网络信息时代的诱惑

(i) 网络和其他电子媒体的诱惑力很大,学生往往成为无知的消费者,把
宝贵的童年赔了上去;

(ii) 常上网“游荡”和热衷玩电子游戏将造成学生无法静下心来阅读,导
致学生运用语言能力退化,变得浮躁、浅薄。

5.2.2 基本要则

课外阅读训练,必须注意阅读材料的广泛性。不但包括文学作品,而且包括科普、
科幻读物,以及历史、文化等多类读物;作品包括古今中外,体裁也应该多样化,
既有童话、寓言、故事,也有诗歌、散文、小说、话剧。

课外阅读可以有机地和课内阅读结合,进行延伸性阅读,逐步拓大学生的视野和兴
趣。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15

课外阅读也应有质与量的保证。在强调多读的同时,也注意经典读物。一般上,现
今儿童文学家的创作是针对儿童心理而作的作品,适合儿童阅读。

5.2.3 实施方法

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要考虑的事项如下:

(a) 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现今儿童文学家在儿童心理上的探索比过去要强,创作的作品多是为了满足
儿童的阅读欲望,因此在选择读物方面,该多考虑名家的儿童文学作品。

(b) 引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纯净学生的精神世界
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名家名篇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对美好的向往,温暖他
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一面。

探求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

(a) 开放性的阅读方式

(i) 课外阅读应依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而进行,让他们自小就有自主自由
的课外阅读习惯;

(ii) 对待学生的阅读范围,应该要宽容一些。如果学生对课外读物感兴
趣,他当然会废寝忘食地读;如果翻动了两三页,还不能吸引他的目
光,那也不能全责怪学生;

(iii) 折衷的办法是:教师开列书目与学生自由选择相结合。教师开列的书
目范围宜广泛,学生拥有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的权利;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16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iv) 除了要不要阅读之外,在阅读的量上也应以宽容的标准来对待,不要
为了量而读。

(b) 放松学生的阅读负担

(i) 结合课外阅读,作相应的摘抄,写读后感,这是课外阅读活动常见的
要求;

(ii)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倡作摘抄,写读后感,但是不能强求;

(iii) 引导和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
务。我们宁愿让学生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也不愿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因为写读后感而产生无形的压力;

(iv) 多采用阅读分享的方式,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c)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i)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二是暗示。前者的结
果是习惯形成了,却同时有强烈的反叛心理;后者却产生亲近感。

(ii) 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比如阅读的姿势、阅读的方法等等,但教师
该注重的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

(iii) 多项研究发现,自然的朗读背诵对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晨
读和课间朗读收到积极效果。

尊重学生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

(a) 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

(i) 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更是一种纯粹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和互动;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17

(ii) 课外阅读中存在体验的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

(iii) 教师不但允许这种解读的差异的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在课外阅读
中的体验差异;

(iv) 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并成为学生成长的动
力。

(b) 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

(i)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会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对阅读内
容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的;

(ii) 从促进学生持续阅读的角度来看,有表现就是最好的,有表现就是有
热情、有兴趣、有欲望;

(iii) 阅读是一种享受,因为得到享受所以喜爱阅读;阅读的表现只要是没
有危害的就是正常的,就是应该被允许、鼓励的。

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a) 一个喜欢阅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
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要致力打造学校里头的良好阅读氛围,也
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陪孩子读书,促进亲子关系;

(b) 营造阅读氛围的方法很多,如:创设阅读角落,举办班级读书会、阅读分享
会、迷你书展等,又如朗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等等。

(以上观点,取自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曹丽媛老师的文章)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18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自测 5.4

要培养儿童课外阅读,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爱读书,学生
才会逐渐爱读书。爱读书的教师,才有办法给学生介绍书本,分享阅读
心得。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是充满期待的。说一说,您阅读过哪些优秀儿
童读物,并准备介绍给儿童阅读的?

5.3 阅读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在阅读教学中,要树立大阅读教学观,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a) 大阅读教学观的视野下,阅读不只是获得知识而已,应该还包括能力的培
养;阅读不只是一个过程,更加要重视其方法;阅读不只是情感的体验和感
受,更是一种价值观的确立和态度的形成。总之,阅读教学的目标非常广
泛,一切的语文学习活动都可以从这里开展。

(b) 坚持培养阅读能力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为前提。

(c) 阅读的习惯决定着阅读的品位、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质量。因此,培养儿童
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项目。

在阅读教学中,固然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不可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

(a) 过去的阅读教学,教师主宰课堂,沿袭程式化套路肢解课文,生硬灌输,学
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那是应当摒弃的教法。

(b) 现今教育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即使是阅读,也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
思考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19

(c) 然而,这不等于说教师就放弃了“导”的角色,一切都任运自然操作。教师
的学识、阅历、人生经验,都还是有资格“教”学生,但是要转换身份,不
要居高临下,而是通过“导向”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思想内容的价值取向,防止放任自流的“失度”

(a) 虽然现代阅读教学观强调自由自主的学习观,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完全放弃文
章的价值观。若有错误的价值取向,教师还是得予于纠正,不能“失度”。

(b) 不同的是教师要虚心向学,不要把自己错当成是阅读课体的创造者,毫无理
性思维地强行要他人认同自己的解读方式。

(c) 文本的批判要以科学为依据,不做毫无根据、主观臆断式的责难。

(d) 对于学生的错误取向,要能很好的引导,从分析中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自己的
错误。

在阅读教学中,应以文本为主,又要适度开发课程资源,指引课外阅读和课外实践

(a) 教材是经过挑选的,有一定的可读性。课文教学更加应该处处以文为本,通
过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b) 除了指定的教材,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开发其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内阅
读之后又延伸到课外,扩大阅读层面,建立宽阔的世界观。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必须有机结合。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20 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活动 5.5

教师若掌握阅读教学的任务和内容以后,对教材的要求必然相应提高。
若发现教材不臻理想,难以“对话”,教师可以怎么做,以完成阅读节
哀哦学的任务?

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离不开词语理解、句意整合、篇章探究,从中学习推
理理解、归纳概括、情感体会、评价赏析、综合运用,而在这一过程中,还要
贯穿读的训练和语文知识的融入。因此,这一章将针对以上数项阅读教学的基
本训练作探讨。

 不管是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教学都好,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教学都是为
了阅读而服务,不应该脱离文本教学,也不该只是生搬硬套,用一般诠释方法
来讲解课文。

 要注意文章的真情实感,通过文本,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知道作
者如何表达他的想法。有所感受和领悟之后,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来做
总结,或同意,或批判,都应该以自己的领会出发。

 阅读教学应该可以自然过渡到写作教学,贯彻“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

 课内阅读教学要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教师在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之后,延伸到课
外的阅读。课外阅读不应该再停留在精读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该允许
他们自主自由的阅读,而且自由选用他们的方法,包括略读和浏览。

 在大阅读教学观念的指示下,教师该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养成他们良好的
阅读习惯为首要目标。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五章 阅读教学的训练与方法  121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王燕骅《现代小学阅读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各年级《小学华文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浏览网页

中教网之“小学语文”:http://www.teachercn.com/Xxyw/

小学语文频道:http://www.jiaoba.net/yuwen/JiaoBa_Html/Index.html

郑州教师教育网:http://www.zzteacher.com/portal.php

法情教育论坛:http://www.faqing.org/forum

中国特级教师家园:http://blog.cersp.com/index/1003517.jspx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 不同文体的阅
读教学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阐述小学华文课本中常见的文体特点;

2. 说明不同文体的教学重点;

3. 列举其他适合作为教材的文体。

 导言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阅读的
题材和体裁必须多样化,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养分。阅读教学应视教材的不同而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法。如教
导短文应注重阅读、练习、表演;教导诗歌应注重欣赏和吟诵;教导话剧则应注重
欣赏、阅读和表演。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使学生明白内容概要,然后才探求文
章的形式;先求理解,而后求记忆。”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23

以上一段说明,强调了两点:

(a) 阅读的题材和体裁必须多样化,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养分。

(b) 阅读教学应视教材的不同而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法。

因此,我们看到现行的小学华文教材,根据不同年级的实际,收录了各种不同体裁
的文章。这是符合儿童学习心理的。譬如低年级儿童理性思维不发达,因此避免收
录说明文、议论文之类的文章,而以较有故事性的、可操作性的儿歌、童诗、故
事、童话等体裁为主。

课标也指出得应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不同体裁的文章。这是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
同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法,尽管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大体一致,基本适
用,但是各种文体的形式毕竟有差异,所以在教学上必然也有不同之处。根据不同
文体,采用相应变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基本写
法上的特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能力,收举一反三之效。

活动 6.1

测试一下您自己是否有辨识文章体裁的能力:选择小学某个年级的华文
课本,写出每篇文章的体裁。将各种体裁列成一个表,分析这个年级各
种体裁所占的比例,再说说这个比例是否符合儿童学习心理。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24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不同文体

记叙文 说明文 诗歌 寓言
议论文
应用文

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

图表 6.1:本章思路图

6.1 记叙文教学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人物、事件为主的一种文体。在小学教材中,记叙文的比重
最大,范围最广。举凡写人叙事的文章都可以归到记叙文这一类里,其他还包括写
景状物的散文,都属于这一类。

记叙文的教学,符合儿童的学习和认识规律。这是因为记叙文是通过记叙具体人或
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逐步发展,他们对于感性的东西较容
易接受,即使面对理性的东西,也要从感性入手,才有助于理解。所以,记叙文的
教学是符合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和学习规律的。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25

6.1.1 文体特点

(a) 通过写人写事来表现主题思想

(i) 记叙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

(ii) 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和描写,生动形象的刻画来反映社会生
活,表现主题思想。

(b) 有“六大要素”构成

(i) “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也有人
将它归纳为“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
结果);“三要素”,即人物、事件(产生原因、经过、结果)、环
境(产生事件的背景,包括时间和地点)。

(ii) 写人记事大多离不开以上的要素。

(c) 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结合起来

(i) 记叙文往往采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综合表现手法刻画人物,
以突出主题。

(ii) 叙述的方法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iii) 描写包括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动植物的形态、颜色和
变化的描写,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

(iv) 议论则必须对突出主题有作用才写。

(v) 抒情必然是作者为某件事所感动,必须把感情抒发出来。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26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6.1.2 教学方法

(a)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揭示主题思想

(i) 只有通过人物形象的细致把握,才能把课文的主题思想揭示出来。

(ii) 抓住课文的主要情节,理解人物在矛盾中的态度、表现和作用,以揭
示文章的主题。

(iii) 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环境、细节等的描写的分析,
体现文章的主题。

(b) 抓住文章线索来理清课文结构

(i) 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ii) 弄清文章的结构形式,抓住文章的构思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

(iii) 探究结构因素,表现记叙形式的结构因素包括开头、结尾、过渡、伏
笔、照应等。

(c) 抓住关键字、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i) 体验文章中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作用的词语。

(ii) 领悟作者议论和抒情的语言。

(iii) 探索文章中描写性的语句,包括形容语、夸张语、比喻语等。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27

(d) 注意读写结合指导学生由读到写
学习课文某一写法有关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单项练习。如写一段人
物对话,写外貌,写一个场面等。

她是谁?

小华和秋生一同上学去。

有个老奶奶在他们前边走。刚下过雨,路很滑,老奶奶摔倒了。

小华跑过去,把老奶奶扶起来。

秋生问小华:“她是你的奶奶吗?”

小华说:“不是。”

“是你的姥姥吗?”

“也不是。”

“她是谁?”

“我不认识她。”

自测 6.1

上面是篇记叙文。您能说出文章如何通过事件表现主题么?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28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让鱼儿游入梦乡

下雨了,雨点在屋瓦上敲出阵阵的声响,组成节奏感很强的乐曲。这使我
回忆起一个雷电交加、狂风怒号的夜晚。

那晚,只有哥哥和我在家。听到阵阵的打雷声,我怕得哭叫起来。哥哥看
了,便从一幅图里剪出一条条的金鱼,贴在玻璃窗上,然后轻抚着我的
脸,柔声对我说:“别怕,你看鱼儿在水里畅游,多么快活!就让鱼儿游
入你的梦乡吧!”

我望着窗外,看着雨珠一串串地顺着玻璃窗流下,好像一条小河。刹那
间,一条条金鱼活灵活现了。

每个下雨的夜晚,我总会想起这件事。这是一个甜美的回忆,是哥哥的关
怀温暖了寒冷的夜晚。
摘自四年级华文课本

自测 6.2

课文《让鱼儿游入梦乡》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来写作。试说说您如何帮助
学生理清这篇文章的脉络?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29

6.2 说明文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要把一些事物介绍给其他人,使他人对有关事物有所了
解。如果通过文字说明,就包括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原理、性态、特点、用途
等。这类文章统称为“说明文”。如《松鼠》《牵牛花》《蝙蝠和雷达》《风筝》
《电脑的用途》等,都属于说明文的体裁。

在小学教材中,说明文的比重也不小。大体上说明文可分为三类:一是科学知识性
的说明文,也就是常识性的说明文,如《山君》不但介绍了老虎,还让读者知道老
虎频临绝种的隐忧;二是关于生活常识的,如:《校园安全意识》具体说明校园的
安全已敲了警钟,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并具体说明该怎么做;三是应用
性的说明文,如《风筝》说明风筝的制作过程,让读者读后可以依据课文所说的步
骤制作风筝。

活动 6.2

说明文和议论文有相近之处。像上文提到的《校园安全意识》,有人认
为它是议论文,而不是说明文。试搜索资料,辨析说明文和议论文的不
同之处。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30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6.2.1 文体特点

(a) 说明的中心鲜明突出

(i) 一篇说明文,说明的中心就只有一个;各段的中心,也是为总的说明
中心服务的。

(ii) 例如《松鼠》一文,着重说明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使读者获
得有益的知识。

(b) 具有科学性

(i) 说明文有很高的科学性。它要求在说明事物时,力求准确,不夸大,
不缩小,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反映,要实事求是,不粗枝大叶,
凭想当然,瞎说一通。

(ii) 说明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
明;二、说明的内容要正确,不可虚构,也不可引用尚未定论、有待
研究的事物。

(c) 富有条理性

(i) 在说明事物时,要求头绪清楚,井井有条。

(ii) 说明的条理性可以表现在:一、空间顺序;二、时间顺序;三、逻辑
顺序。

(d) 语言确切、简洁、通俗生动

(i) 语言确切,是指语言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人看了
明白。语言确切,要做到用词准确,造句恰当和成篇严密。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31

(ii) 语言简洁,就是要用较少的话把较丰富的内容表达出来,干净利落,
让人容易把握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内容。

(iii) 语言通俗,就是运用群众中明白通畅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说得具
体,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专门的知识说得有趣味,让大家都看
得懂,都喜欢看。

6.2.2 教学方法

(a) 要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i) 说明对象,也就是指文章说明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具体
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抽象事理,包括
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ii) 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了解事物的特征,有时候可从标题着眼,如《可爱的小松鼠》,标题
不但说明对象,也指出其特征。

(b) 要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

(i) 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

 “总分”式——先概括,后具体分说;

 “分总”式——先具体分说,再概括;

 并列式——从事物的多个层面分说;

 递进式——层层递进地说明事物;

 承接式——一步一步说明事物

(ii) 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32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c) 要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i) 为了说清楚事物的特征,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
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配
图表等。

(ii) 还要深入地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方法恰当,可以使陌生的事物变为
熟悉,抽象的事理变为具体,复杂的过程变为简单,更易于让读者了
解和接受。

(d) 要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i) 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ii) 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
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

天上的云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
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
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33

活动 6.3

根据《天上的云》回答以下问题:

1.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
__________ “ 招 牌 ” 在 文 中 的 意 思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
全文的说明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说明方法,说明
了(天气变化与云的密切关系)“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明显
的标志)。

2. 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形态)
(变化)。

3. 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先总写,后分写)。

4. 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
全文的说明中心是:(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天上挂什
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34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
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
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
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
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
类,而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
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
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
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
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
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
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
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
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能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
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
它吃光了。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35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
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
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
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
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
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
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
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
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
年。
(中国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26 课)

自测 6.3

《鲸》这篇课文在介绍鲸时,用了不同的方法,如:列举数字。您还发
现哪些说明的方法?联系课文,列出文中其他的说明方法。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36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6.3 诗歌教学

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小学华文课本收录了古诗、现代诗、童诗、儿歌、歌词等作
为教材。

6.3.1 文体特点

(a) 用简炼的语言,短小的篇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i)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表现,它有高度的概括性;

(ii) 从表达方法看,诗歌有高度的含蓄性。

(b) 具有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抒情色彩

(i) 诗歌充满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

(ii) 诗人凭借着想象,对事物作出种种联想、比喻、象征和大胆而又合理
的夸张,创造出优美动人的诗歌,抒发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c)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i) 由于诗歌内容集中,表达含蓄,诗人构思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炼优美;

(ii) 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有韵律,有节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37

6.3.2 教学方法

教学诗歌最重要是使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形象,领会诗的意境,激起他们的感
情。具体的教学该注重:

(a) 大体把握诗意

(i) 紧扣诗题,了解诗意
教师往往可以从诗歌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意思;

(ii) 咬文嚼字,揣摩诗意
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性强,一词一句往往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起
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尝试捕捉关键词语,揣摩诗意;

(iii) 深入细节描写,品评诗意
细节描写具有小中见大的效果,鲜明的艺术形象和它总是分不开的。
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的细节描写,有助更深刻地感受诗歌所要表达的
意思。

(b)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i) 诵读出情境
要想让学生感悟诗中之情,明白诗中之理,首先必须让学生反复诵
读,以达到与诗人情意相通的境界;

(ii) 媒体创情境
巧妙运用多媒体,通过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等
手段,给学生提供与所学诗歌有关的背景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
象的情境,可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38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iii) 表演入情境
有些诗歌,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抒情主人公或诗中人物,以进入了诗
歌意境。

(c) 体会诗人的情感

(i)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描述的景物,可以更好地体会诗人隐藏于诗中的个
人情感

(ii) 把握诗中表达意象的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
艺术形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
歌,走进诗人内心,感受诗人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iii) 朗读吟诵,强化感染
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反复吟诵朗读,有助学生深入体会诗
意,深受感染。

活动 6.4

有关诗歌的意象,在古诗教学中更受重视。例如柳宗元的《江雪》,20
个字便塑造出一个万里无人烟,在冰天雪地中独自垂钓的老翁形象。诗
歌成功创造了一个具体的形象,表面看是“实写”,但其意境却较这个
静态画面要深远,所以实质上还是“虚写”。您能说出诗人要借助这样
的意象表达些什么吗?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39

新年到了

新年到了,
家里变得香香的,
祖父种的兰花,
散发着阵阵清香。
节录自:三年级华文课本

自测 6.4

《新年到了》的第一段文字成功塑造了一个意象。说一说这个意象是什
么。您可从几个关键词揣摩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包括“兰花”,“祖
父”,“阵阵”,“清香”等。诗歌是实写兰花散发出清香么?

活动 6.5

试按照上面建议的诗歌教学方法,说明您如何教导童诗《雾》。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40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张寿彭

远处是否有个神秘的孩子?
她用白纱将脸孔遮盖。
她身穿白衣白褂,
踏着浪花姗姗而来。

她有一双奇妙的手,
悄悄地抹掉晚霞的色彩。
我想她是个小魔术师,
她演的什么叫你难猜。

在她的戏闹下,看不见了
远处的岛屿、近处的楼台。
我不喜欢她这样玩耍,
船上的叔叔该怎样航海?

妈说,我担心是多余的,
岛上的灯塔会把眼睛睁开。
太阳一出,她就跑了,
躲进空中那朵洁白的云彩。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41

6.4 其他文体教学

小学华文课本,除了上述常见的文体之外,还有童话、故事、寓言、议论文、应用
文等。其中碍于篇幅,童话往往被缩写得失去原有韵味,剩下的就只像个幻想故
事。即使是故事,也碍于篇幅,表现效果与记叙文无异。只要扣紧记叙文四大要
素,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就完成阅读的任务。
因此,我们下来讨论的只是比较有特点的寓言、议论文、应用文。

6.4.1 寓言、议论文、应用文

(a) 寓言

(i) 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短小生动、有趣、富有教
育意义,被人誉为“理智的诗”、“穿着外衣的真理”。

(ii)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作为一种区别于记叙文、诗歌的特殊文学体裁
而被广泛采用。

(iii) 优秀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推
理、去想象、去感悟言外之意。

(iv) 寓言教学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
效。

活动 6.6

印度、中国、希腊被称为古代寓言最大生产国。试搜集材料,各选 3 则
寓言作比较,说说寓言揭示的寓意是不是有国界和族群的分别?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42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b) 议论文

(i) 议论文是一种以讨论问题与阐明道理为中心的文章。它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ii) 它明确地表明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iii) 小学教材中也收录一些简易的议论文,主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学
习如何立论,如何寻找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

(c) 应用文

(i) 应用文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用来处理日常事务的文章。

(ii) 它具有一定的格式。

(iii) 在小学华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后生活应用的需要,一
般有便条、请柬、日记、申请书、通告、启事、私函、简易公函、记
录、报告等等。

(iv) 应用文的教学,可使儿童学习简洁的语言和贯彻“学以致用”的原
则。

图表 6.2:小学生创意私函一则
(图片来源:http://www.czili.edu.cn/Item/1308.aspx)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43

6.4.2 文体特点

(a) 寓言

(i) 寓言一般故事短小,情节有趣,语言精辟,寓意深刻。例如:“刻舟
求剑”通过一个短小有趣的故事,揭示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
地看问题的深刻道理。这个故事从七岁到七十岁都可读,都有不同程
度的领会。

(ii) 寓言常用比喻的方法,借此喻彼、借古讽今、借小喻大。例如:“守
株待兔”是借虚构的一个农民偶得撞死在树旁的故事,来说明“偶
然”和“必然”的不同,警惕人们不要心存侥幸。

(iii) 寓言常常采用拟人手法,把动物、植物人格化,以之比喻社会上的某
些人的本质。例如:“狼和小羊”就通过狼和小羊的对话,来说明坏
人做坏事总有他的理由,哪怕是站不住脚的理由也会被他言之成理。

(iv) 寓言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常用夸张手法,突出社会上某一类人的特
征,深刻揭示其本质,给予讽刺和嘲弄。例如:“掩耳盗铃”就讽刺
一些人做了坏事还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图表 6.3:寓言《狐狸和乌鸦》插图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44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b) 议论文
(i) 有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

 论点:作者在讨论某一问题时所提出的主张,可以是赞成或是反
对某个说法,但立场必须要明确一致。

 论据:作者用来证明他的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据主要有两种:
搬事实、摆数据的是事实论据;引用专家说法、套用现成理论的
是理论论据。

 论证:作者把论点和论据之间联系起来所运用的方法。论证方法
有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两种:前者对于某一种主张,搬出积极的
理由来证明;后者先证明对方的论点谬误,从而巩固自己的论
点。

(ii) 议论文的语言鲜明准确、简练到位

 议论文是一种论说道理的文章,它要阐明正面主张,反驳反面意
见,因而语言必须鲜明准确。

 议论文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式来阐明道理,因而语言也
必须简练到位。

 由于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反映在语言上也有它的特殊地方。如:
从词汇方面看,成语、典故、关联词等较多;从句子方面看,判
断句、设问句较多;从修辞方面看,比喻句、排比句较多。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45

(c) 应用文

(i) 应用文具有一定的格式

 应用文着重实际应用。为了方便起见,大家都采用一种比较简便
而又醒目的写法,并逐渐形成一套惯用的格式。

 必须按照格式书写,才合乎规范,别人看了才容易懂,才能起到
应用的作用。

(ii) 应用文的语言力求简明扼要

 写应用文,一般要求把处理的事情说清楚说完全就可以了,不要
说可有可无的话。

 要把语言写得简明扼要,使人看了容易抓住重点,能够了解情
况,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取得应用文的效果。

您看得出这张请柬的问题么?

图表 6.4:一张别出心裁的请柬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46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6.4.3 教学方法

(a) 寓言

(i) 读懂寓言故事,感受寓言形象

 寓言是通过一个简单、完整而生动的故事来表现的,要引导学生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进行想象,以帮助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个完
整而清晰的印象。

 感受寓言形象,主要在于深入理解寓言里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
仔细琢磨体会这些具形象的语言,是感受寓言的基本方法。

 表情朗读也可以增强学生感受寓言形象的鲜明性。

(ii) 正确揭示寓意

 寓意的揭示才是寓言教学的关键。

 要引导学生在看懂故事后,说出其教育意义。例如:“狼来了”
揭示的寓意是多次的说谎欺骗别人,将会失去诚信,造成他人对
自己的不信任,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iii) 联系现实

 寓言的形象是以比喻的形态出现的,寓言中所讽刺、劝谕、批评
的真正对象,并不是寓言本身所写的主人公,而是现实社会中的
某些人和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寓言揭示的形象指向现实生
活的人和事。

 鼓励儿童有机地举出生活实例进行类比、对比、联想,但不必强
求一定要做到。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47

自测 6.5

试说说您将如何教小学生阅读以下寓言?

北风和太阳争论谁的威力大。他们议定,谁能剥去行人的衣裳,就算谁
胜利。北风开始猛烈地刮,行人把衣裳裹紧,北风就刮得更猛。后来,
行人冷得厉害,又加上了更多的衣裳。北风终于刮累了,就让位给太
阳。太阳先温和地晒,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裳:太阳越晒越猛,行人热
得难受,就把所有的衣裳给脱光了,跳到路旁的溪流去洗澡。

(b) 议论文

(i) 要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把这些工作与语文基本训练结合起

 讲解分析清楚议论文的逻辑结构:

— 阐明文章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 讲解清楚过渡句和过渡段;

— 利用编提纲方式来帮助理解议论文的逻辑结构。

 抓住议论文的语言特点的讲解,来阐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ii) 要密切联系实际

 议论文是用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来论述道理的。这对小学生
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教学中必须联系具体事例,用具
体事例来说明议论文中的抽象道理,便于学生理解。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48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iii) 要重视读的指导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 重视儿童读的活动

 教师把讲解和朗读的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读,加深学生对文章
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理解。

试论科普中的“奇思妙想”

科学是严谨的、缜密的,但也要敢于“奇思妙想”。“奇思妙想”并不是
胡思乱想,它是建立于科学的前提下,是有根据性的。人类如果不敢于
“奇思妙想”,怎么会有今天的飞机、电话等科学发明?怎么会有《时间
简史》、《相对论》等科学著作?……敢于“奇思妙想”的人才敢于试
验、创造、发明,如富兰克林证实了雷电不是神的怒火,霍金证实了黑洞
不黑……

最早提出人能上天的人会被嘲笑为疯子,最早提出人能登月的人也会被人
讽刺为神经病,当这些“奇思妙想”都实验后,又有人开始新的“奇思妙
想”。

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进行了一次“风筝实验”,证实了雷电不是上帝
的怒火。18 世纪前,人们普通认为雷电是上帝的怒火,富兰克林置嘲讽以
度外,开始了电学实验,研究静电现象。富兰克林利用顶端有一根尖尖的
金属线的绸制风筝,线绳下面系一块绸带,绸带与线绳之间挂一把钥匙,
决定将天雷引下来。天雷来了!绳子上的纤维顿时“怒发冲冠”,他把手
伸到钥匙边,“噼啪”!他顿时手腕发麻,是电!富兰克林的“奇思妙
想”,成功证实了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破除了人类对雷电的种种迷信,
使人类对电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49

“宇宙之王”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它对观测天文不感兴趣,只用望
远镜观测过几次。与传统的实际观测等科学文件相比,他的方法是靠直
觉。“黑洞不黑”源于一个闪念。一天,霍金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
识到,黑洞是有温度的,这样它会释放辐射,所以黑洞并不黑。霍金的
“奇思妙想”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使人类对宇宙与黑洞
的认识有了跨时代的飞跃。

我们的思维要放开,要活跃,要敢于“奇思妙想”,但当你将它变为现实
时,一定要理智,要严谨,要迎难而上,不怕困难,要锲而不舍,敢于实
践,这样一个个“奇思妙想”就会成为新的发明、创造,就会对人类作出
新的贡献。

自测 6.6

试根据议论文教学的方法建议,说说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试论科普中的“奇

思妙想”》一文。

(c) 应用文

(i) 要交待应用文的性质、作用、范围、格式和写法

 教会儿童掌握应用文的特定格式和写法是首要任务。应用文的格
式是根据其性质、作用、范围而设,所以必须交待清楚。例:
“请柬”是当事人为了邀请有联系的人赴约而有,没有代发请柬
这回事儿。赴约地点、时间、目的必须要详细列明,不需受邀者
再三求证。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50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交待一些常用的词语,如“致”,“光临”,“启”等等。

 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ii) 应用文是为了处理某一具体事务而写,所以牵涉到具体的内容。例
如:“请假信”,要考虑的内容包括:

 向谁请假?

 为什么请假?

 请假多久?

 请假信该由谁签署发出?

 什么时候该发出请假信?

(iii) 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注意练习应用

 教学时出示一些实际的应用文例子给学生看,将有助学生联系实
际,了解应用文的操作。

 注意练习。内容比较简单,格式比较容易掌握的应用文,该在课
堂上就完成练习。

 书写后,也可以作适当适度的展示。如:呼吁参加班级展览的
“通告”,可以张贴在布告栏上。

活动 6.7

由于一般应用文篇幅短小,不能独立成为课文。因此,我国华小华文课本的应
用文大多附设在一篇记叙文之内,有一定的故事背景。这是否符合应用文教学

的“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注意练习应用”的原则?试加以辨析。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151

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和表达方法,尽管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和主
要方法大体一致,基本适用,但是各种文体的形式毕竟有差异,所以在教学上
必然也有不同之处。

 根据不同文体,采用相应变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
内容和基本写法上的特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能力。

 记叙文是通过记叙具体人或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在小学课本中,记叙文的比
重最大。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①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揭示主题思想;②
抓住文章线索来理清课文结构;③ 抓住关键字、词、句深入理解课文;④ 注
意读写结合指导学生由读到写。

 在小学教材中,说明文的比重也不小。大体上说明文可分为三类:一是科学知
识性的说明文,也就是常识性的说明文;二是关于生活常识的;三是应用性的
说明文。教学重点包括:① 要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② 要理清结构,分析说
明顺序;③ 要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④ 要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 诗歌是用简炼的语言,短小的篇幅,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充
满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教学时,应该
注重:① 大体把握诗意;②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③ 体会诗人的情感。要体
会诗人的是、情感,反复吟诵朗读非常重要。

 小学华文课本,除了上述常见的文体之外,还有童话、故事、寓言、议论文、
应用文等。

 寓言教学的重点包括:① 读懂寓言故事,感受寓言形象;② 正确揭示寓意;


③ 联系现实。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52  第六章 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

 议论文的教学要点包括:① 要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把这些工作与语
文基本训练结合起来;② 要密切联系实际;③ 要重视读的指导和逻辑思维的
训练。

 应用文的教学要点包括:① 要交待应用文的性质、作用、范围、格式和写法;
② 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③ 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注意练习应用。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各年级《小学华文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浏览网页

中教网之“小学语文”:http://www.teachercn.com/Xxyw/

小学语文频道:http://www.jiaoba.net/yuwen/JiaoBa_Html/Index.html

法情教育论坛:http://www.faqing.org/forum

中国特级教师家园:http://blog.cersp.com/index/1003517.jspx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 作文教学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初步认识小学生在各个学段的作文心理;

2. 明了作文教学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3. 阐述落实作文教学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4. 说出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5. 初探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与实验成果。

 导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
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
重要的位置。然而,当前的小学教育现场,学生往往对写作意兴阑珊,许多教师也
未能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要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使小学生乐于写作,并具有较强的、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的作文能力,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语文教育发展趋势,确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明确
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训练重点,有效地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
平。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54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

作文心理 作文教学的目标 作文教学的实施

 作文心理分析  总目标与阶段目  作文教学应遵循的


标 要则
 作文心理的形成
与培养  落实目标的几个  作文教学常用的方
注意点 法评介

作文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图表 7.1:本章思路图

7.1 作文心理分析

学生张大眼睛疑惑望着黑板的题目,看着老师,不知如何下笔;老师们在收回的作
文簿上,常挫折地看到一错再错的字词,文句不通、不知所云的篇章这是许多人上
作文课的经验,写作文成为一桩痛苦的差事。

我以前怎样学作文?
为什么要学作文?
我要如何教学生写作文?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55

7.1.1 作文心理分析

小学生从入学到小学毕业,只有短短六年时间,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在生理、心
理方面却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与五、六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
特点,差异非常明显;而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则介于二者之
间:既保留着前一阶段年龄特征的某些年龄特征,又较多的开始出现后一阶段年龄
特征的萌芽。要使作文教学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要遵循写作自身的规律
外,还要注意小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征。

小学生作文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启蒙期——小学一、二年级,称为写作的起始期或启蒙期

(a) 这一阶段的小学生,还保留着学龄前儿童的特点,他们感知的是事物的外
表,喜欢观察具体的、突出的、鲜明的东西。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
为主。从言语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一时期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无论是顺序
性、完整性,还是逻辑性,都已日臻完善。

(b) 这一时期,小学生达到一定识字量后(一、二百字)就萌生一种“发表
欲”,想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发表”出来。这时,教师如果
能及时引导儿童写话,就有利于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经验进行复习、巩固、充
实和重组、运用,从而推动他们对生活中的知识和食物予以更多的关心。

(c)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儿童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是互
相影响、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入学初期,学生的书面语言,相对于口头
语言来说,是贫乏的。这时,如果我们重视对儿童进行写作的早期训练,使
他们初步懂得一些书面语言的要求,就会反过来对它们的口头语言产生积极
的影响。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56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d) 然而,切记“欲速则不达”,一切作文教学的展开都得以“兴趣”为前提。
小学生刚接触写作,教师必须小心呵护其写作欲望、热情与兴趣,切莫揠苗
助长,得不偿失。

过渡期——小学三、四年级,称为写作的过渡期

(a) 这一时期,小学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
形式过渡。这个过渡随着年龄增大,年级增高,思维的具体形象成分逐渐减
少,而逻辑思维的成分日益增多。

(b) 这一时期的习作,教师可以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地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写出具有个性化的生活经历。

(c) 教师可以不对学生设置条条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
地写。这时候,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培植写作的自信
心,使他们乐于动笔,不断享受习作的快乐。

发展期——小学五、六年级,称为写作的发展期

(a) 由于过去几年中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活动的锻炼,他们已经能够对事物的
本质特征属性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惊醒抽象概括。不过,这种抽象概括也只
是初步接近科学的概括,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距太远的
高度抽象概括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是非常苦难的。

(b) 这一时期的写作内容,应着重训练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
用的应用文。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57

活动 7.1

小学生作文训练一般分为启蒙期、过渡期和发展期。说一说,这三个时
期学生的心理基础与相宜的作文训练方式。

7.1.2 作文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教师必须对各阶段小学生写作过程的心理特征有一定了解,对症下药,方能有效进
行作文教学。小学生写作大体经历“取材——构思——表达——修改”的过程,这
几个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如下:

(a) 取材方面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观察事物,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i) 无意性
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尚处于初阶,意志的内控力不强,所以在观察中
注意力容易分散,甚至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

(ii) 情绪性
由于情绪的作用,儿童观察事物常常离开应有或原有的目的,把注意
力转移到与观察要求毫不相干的方面去。例如:一位老师指导低年级
学生看多幅图《龟兔赛跑》,有的儿童一开始就被画上的“俏兔子”
吸引住了,只对它感兴趣,不去注意各幅画之间的具体情节,离开了
观察图画的主要目的。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58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图表 7.2:《龟兔赛跑》中的俏兔子

(iii) 轮廓性
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往往满足于或停
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观察,而不善于观察事物的局部,从而
遗漏重要的情节。

(b) 构思方面的心理特征
这个阶段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的内在的理性飞跃阶段,是小学生思
维的有序化和深化的阶段。大体上有以下发展过程:

(i) 萌发阶段
这是学生的一次“发现”,不过这时候的所思、所感,尚处在迷茫朦
胧状态,其特征是片断性和浅表性。

(ii) 孕育阶段
学生有了写作的突破口和凝聚点,对头脑中有关的表象和情感,可以
作进一步扩充、延展,进行再体验、再认识的构思活动。这包括:横
向的扩散和纵向的掘进。

(iii) 定型阶段
前两个阶段是构思的初级阶段和模糊阶段,这个阶段才是构思的明朗
阶段。对习作有了具体的形式的构想之后,学生才能进入文字的表述
阶段,才能进入由“意”到“文”的转化。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59

(c) 表达方面的心理特征
小学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主要特征为:

(i) 书面语言的发展以口头语言的发展为先导

 儿童最初是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从
二、三年级起,书面语言就可以逐步赶上口头语言的水平;而从
四年级起,书面语言的发展就逐步超过口头语言的发展水平。

 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让儿
童写出“思想”以前,应当先让他们从口头上把“思想”组成连
贯的语言。

(ii) 书面语言的掌握和内部语言的发展相联系

 内部语言不是指向于同别人交际的,它是自己思考问题时不出声
的语言活动。它以片段性、简略性为重要特征,常常只使用省略
了的大量成分的片段性语句来表示一个完整而复杂的含义。

 当儿童用笔表达思想以前,先得在头脑中“想”好所要表达的内
容和方法;在用笔表达时,他们可能同时在考虑下一步将要“写
什么”和“怎么写”。这一过程中的“想”、“考虑”,所运用
的就是内部语言。

 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内部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声思维阶段——
过渡阶段——无声思维阶段),科学有序地发展学生的“内部语
言”。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60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iii) 书面语言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低年级儿童内部语言的发展还不充分,书写的技能还比较差,不
善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所以他们还不能进行命题作文,只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说写基础训练,如写话、写段落等训
练。

 中、高年级学生的内部语言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思维的抽象逻
辑性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事物有了较好的概括力,能够做到一边
思考一边书写了。在这一阶段,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写记实作文
和想象作文,使儿童的书面语言得到长足的发展。

(d) 修改方面的心理特征

(i) 在低年级练习说话和写话的时候,学生已将他人讲的、写的与自己讲
的、写的进行对照比较,这是在学习修改书面语言。

(ii) 到了中年级,教师有目的地进行修改的教育、指导和训练。讲评课上
的辨析、表扬,让学生开始学习评价一篇具体的文章。

(iii) 到了高年级,学生自我批评的意识以及对习作的责任心得到了发展,
自我修改的意识就得到了强化。

(iv) 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习作的修改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61

活动 7.2

小学生在各阶段的作文心理特征决定了不同阶段作文教学的开展。说一
说低、中、高年级的作文心理发展,并思考怎样的作文教学能够顺应学
生的作文心理特征,发展他们的作文能力。

7.2 作文教学的目标

7.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根据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的两项要求是:

修完小学华文课程后,学生应能:
(a)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种媒体,有效地以各类应用文与人互通信息。
(b) 掌握书写技巧,写作各种体裁的文章。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62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对写作的具体阐述,《课程标准》有段说明:

写话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主要在一、二年级进行,其重点是要学生写自己想说
的话,并对写话有兴趣。

语文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写话是写作训练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
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因此,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书面语的表达,应
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
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我手写我口”。

写话也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时机,写话教学可以通过看图写话、读
课文写话、听故事写话、感受生活写话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
生活,进而写出贴近儿童生活的话语。“写话”是“写学生想说的话”,
因此说和写的训练时同步进行的。说话容易写话难,说话的量可以多一
些,要求高一些,写话的量可以少一些,要求低一些。“写好一句话”是
写话的基本要求。要写好一句话,学生必须在识字、写字方面先有一定的
基础,因此,要开始进行写话训练,一定要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
不能操之过急。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63

写作

写作教学是写话教学的延续和提升,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写作各种体裁的文
章的基本能力,并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所作的文章要求
内容真实、思路清晰、有创意、没有语病。写作教学须注重培养学生从阅
读和生活中积累语言素材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兼顾思维的开发,指导学生
搜集、筛选、组织写作材料,掌握基本的写作知识。

写作文是写自己想说的话,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必须“有话可说”,同
时知道“要怎么说”。因此,写作的内容和语言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先决
条件,应占整个写作过程的 85%。作文讲究“厚积薄发”,要重视扎实的
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底,以及丰富的知识。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当读写
结合,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通过广泛的阅读和
深入的生活体验,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并要求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当
中的真、善、美,探求事物的奥秘,积累写作素材。有了写作素材和语言
材料,学生还须懂得如何加以筛选和组织,才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地表
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见学生要想学好作文,一定要先学会思考,所以思
维能力的发展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须通过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
思维,建立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自己搜集和组织写作材料,草拟纲
要。

作文教学突出写作主体,倡导自由地表达个人的观点。教师应为学生提供
宽广的写作空间,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本体意识,让
学生产生“我要作文”的主动意识,而不是被动的“要我作文”。写作教
学应训练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能力,强调学生在作文中说真
话,抒真情。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表面上是当今学生们写作时的普遍弊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64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话,抒真情。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表面上是当今学生们写作时的普遍弊
病,实质上正反映着个人人格扭曲,与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目标是背道而
驰的。教师应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
作,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述。这样才能写出情
感真实、体验深刻和感受独特的文章。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
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才是写作的真正内涵。

写作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观察,从阅读中学习多样化的创作手
法,切忌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模式写作。模式化的作文千篇一律,看似面面
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更甚的是连说假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腔。造
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在教学时没有训练学生我手写我心的能力外,还
因为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造想象力。想象是在脑海中改造旧表
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培养学生丰富
的情感和记忆表象。如果感情激发力强,记忆表象又丰富多样,学生的想
象力和创新能力必然会随之增强。

自测 7.1

测试一下您对《课标》所写的内容的理解程度。试摘录其要点,并简要
说出《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65

《小学综合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总目标:

(a)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种媒体,有效地使用各类卡、表格和应用文
与人互通信息。

(b) 掌握书写的技能,以达到创作各种文章的目的。

阶段目标:

一年级: 正确地应用词素构词和看图造句。

二年级: 正确地书写字词、句子、记叙文和童诗;正确地应用词素构
词、完成句子、改写句子和看图造句。

三年级: 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造各种类型的句子,看图作文,书写
记叙文、应用文和童诗。

四至六年级:应用各种媒体,有效地使用各类卡、表格和应用文与人互通
信息;掌握书写技巧,以达到创作各种文章的目的。

活动 7.3

对照最新发布的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看看在新旧课程纲要之下,作
文教学有哪些改变。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66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阶段目标
下载中国大陆 2011 年的语文课程标准,看看他们如何编订作文教学的总目标和阶
段性目标: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7602

7.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a) 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i) 如何解决学生害怕写作文,使动笔成为学生生活中自然而然、乐于去
做的事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ii)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必须认清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自
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iii) 让小学生知道,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把自
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

(iv)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习作起步阶段的特点,不应该按照既
定作文的概念来要求学生。

(b) 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自主写作

(i) 写作的内容到写作的形式,应该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
制。低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中年级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
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高年级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的作文
感情真实。教师应注重在写作方面放开种种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67

(ii) 学生由写自己的话到自由表达,再到有个性的表达,在内容、情感上
贯穿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穿一个“活”字,强调写作的
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c) 写实、写虚并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并重

(i) 从写话开始,既引导学生写看到的事物,又引导学生写想象中的事
物,到高年级做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ii) 教师应考虑到借写想象作文,激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iii) 写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作写想象作文,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这就
要求教师在作文指导中,既要重视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要
重视给学生一对驰骋想象的翅膀。

(d) 重视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

学习作文,说到底是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最要紧的良好作
文习惯有以下几个方面:

(i)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ii) 勤动笔的习惯

(iii) 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68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总之,在作文方面倡导的最重要的理念是:学生写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情
感到语言,要从迎合老师、奉命而写,改为放开手脚,自由表达。教师们
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达致:

(a) 求真——童真、童趣、童语;

(b) 求实——有实在的内容,不空洞,讲实话,讲自己的话,不造假,
不说大人话、空话、套话;

(c) 求活——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写自己最想写的,用自己最方便的
形式写;

(d) 求新——尽量不和别人雷同,写作要写自己的新发现,表达自己的
新感受、新想法,从内容到语言,要有自己的特点。

自测 7.2

试评述以上一段话,并说明其可行性有多高。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69

7.3 作文教学的实施

7.3.1 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必须重视各个学段在写作要求上的梯度情况。

(a) 低年级是写话

(b) 中年级是习作

(c) 高年级继续写作

在实施时应遵循的要则。

(a) 写话教学

(i) 破除神秘感,树立自信心
小学生入学之后,由口头语向书面语过渡,难免会有部分学生产生害
怕的心理。如果处理得当,破除学生对“写话”的神秘感,使他们觉
得写话很简单,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高兴、难忘的事都可以写下。

(ii) 调动情绪,激励参与
孩子若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学习就变成一种特殊的享受。教师应
鼓励学生一有想说的话,不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把它写
下来,哪怕是拼音画图都行,实现“有兴趣——愿意写——有信心”
的良性循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70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iii) 开展课外阅读,扎好写话基础
阅读让学生通过文字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断地从作者的创作
思路中得到启发,这就为作文准备了心理上的条件。此外,阅读还为
作文提供了词汇、句式等,培养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想
要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必须从阅读着手。

(iv) 千方百计,开发写话资源

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集体活动,让学生在群体生活中体会新知,增
加书写的素材。

 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即使看起来极其平常的,倘若用心想
想,也会发现有些事情是很有意义的,值得书写的。

 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在大千世界中寻找写话资源。比如启发学
生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池塘的小鱼、家中的宠物等等,都可以
成为写话的题材。

(v) 发挥优势,鼓励想象
学生最初写话蕴涵着个体情绪化的倾向,其中写想象中的事物是他们
写话内容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写话教学要不失时机地发挥这样的优
势,引导学生朝着“在作文天地里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象”的方
向起步;而不是一开始教学,就让他们走进模式,走向技能,放弃自
己想象的自由和权力。放飞想象,不仅要让学生想什么就写什么,而
且在形式上也应不加干涉,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只有给学生
充分自由,他们心中才会有说不出的快感,从而产生欲望,对写作萌
生兴趣。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71

(b) 习作教学

(i) 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教师应当迈出课堂教学的圈子,将学生引向课外,还学生一片有利于
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的广阔空间。例如:组织学生游览、参观、访问
等,实现不布置习作要求,让学生全心地投入,尽情活动。之后才引
导他们畅谈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引导学生从不同体验、不同角度出
发,拟定习作题目,确定内容,理清思路,逐渐学会自主作文。

(ii) 打破形式与内容上的讲话模式,鼓励自由表达
对于学生写作所表达的内容,要突破“思想健康”、“有意义”的框
框,不设置固定的范围,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或想象等都鼓
励他们写下来。要让学生在“童言无忌”的氛围中自由、大胆地表
达。日记或周记,是培养观察力、促进勤动笔的好办法,教师可以鼓
励学生多写。

(iii) 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习作的乐趣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以激发习作的积极性。学生肯把自
己的习作与别人分享,必然是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蕴涵着自己的独特
体验。习作完成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换阅读,彼此欣赏写
得好的地方,提提修改的意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优等生可以当
“小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帮助;中等生既可以从优等生那里学有
所得,也能对后进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后进生将会成为师生共同关心
的对象,在和谐的氛围中,不但得到大家的关爱和鼓励,还可以展示
自己的些许成功,把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得到大
家的承认和肯定,受到鼓舞,增强信心。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72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活动 7.4

“开展课外阅读,扎好写话基础”有助低年级学生写话。可是低年级
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力尚弱,如何可以开展课外阅读?试说说有
哪类书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并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的?

7.4 作文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涉猎了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下边将介绍一些优秀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的探索与实
践经验。

台湾林美琴的作文训练系统

图表 7.3:林美琴《上作文课了!》,台北:天卫文化,2004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73

林美琴老师提出了作文三大基本能力:收集材料、精准表达、组织文章,并针对每
项能力进行详细论述:

(a) 收集材料

(i) 第一步,林老师将“收集材料”的重点放在感官开发,以多项生动有
趣的活动,开发学生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上的敏感度与
感受力,让学生透过五感收集写作材料。

(ii) 以“视觉开发”为例,林老师向学生展示皮卡丘的玩偶,在黑板上写
出下列文句,和小朋友一起集体创作,并且讨论创作出来的文句。过
程中,林老师引导学生聚焦皮卡丘的特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能力,还训练了学生描写与运用文字的能力。

我是( ),今年( )岁,留着一头( ),我是一个( )的小孩,


有一张( )的脸,眼睛( )的,像( ),我还有一张( )的嘴,
可以( ),我的特征是( ),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我来,我喜欢
( ),最会( ),希望( ),我还想和大家介绍的是( ),但愿
大家和我做好朋友。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74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b) 精准表达

(i) 林老师在“精准表达”的部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创造力以
及锻字与修辞的能力。

 训练联想力,让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感官教学训练获得丰富材料,
构思、取材无障碍。

 开发想象力,让学生活化文章的内容,延伸书写的丰富空间。

 活用锻字与修辞技巧,培养学生灵活的遣词用字能力,写出精准
的文字。

(ii) 以“想象力训练”为例,林老师让学生学习想象力在譬喻法的运用,
使文章内容生动灵活。她和学生一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探讨两个句
子将暑假生活想象成什么?除了快乐,还传达出怎样的感觉。

1. 暑假的生活很快乐。
2. 暑假的生活一天连着一天,像五颜六色的糖果一样缤纷甜蜜。

(iii) 之后,林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物与人的交互想象”和“物与物的交互
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让学生将譬喻法运用到文章之中。

(c) 组织文章

(i) 第三步,林老师让学生关注各类文体的基本架构,以及功能上的不
同,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让他们的思绪井然有序的呈现。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75

(ii) 在“组织文章”这一环节,林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文重象、论说文
重理、抒情文重情各类文章不同调性的写作技巧。

(iii) 以“论说文写作”为例,林老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论说文,明白论说文
的目的是要说服别人,所以重点在说理,如果能够在文章中表达清楚
论点(是什么)、说明理由(为什么),如何实践(怎么做),做了
之后有什么意义(怎么样),就是一篇精彩的论说文了。林老师举出
一个作文题目,和学生一起讨论,练习上述的结构,完成一篇论说
文。经过讨论后,引导学生将整理的材料写成文章。

总的来说,林美琴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的特色在于,强调了“感官开发”在收集作
文材料上的重要性,并将作文训练重点细化,具体落实到一个一个的“点”上:联
想力、想象力、炼字与修辞,再以一堂作文课贯彻一个作文训练点,扎实深入。此
外,林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也体现了由点及面、层层递进的作文教学训练梯度,先
是收集材料,然后训练表达,最后才是组织文章。

(a) 中国亲近母语的“读写互动”
中国民间教育组织“亲近母语”,近年来致力于有关儿童教育的研究,作文
教学也是其关注的焦点之一。2009 年,亲近母语以“读写互动”为指导思
想,出版了小学作文教材《爱上写作》。2011 年,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
员,也是扬州市特级教师邵龙霞也出版了《儿童也能写作:读写互动的探索
与实践》,整理了亲近母语在“读写互动”上的实践成果。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76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图表 7.4:徐冬梅《亲近母语·爱上写作》,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图表 7.5:邵龙霞《儿童也能写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i) 亲近母语十分重视儿童文学作为语文教育资源的珍贵价值。它在《爱
上写作》作文教材中,引入了丰沛的儿童文学资源,如:童诗、绘
本、童话、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它相信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篇章
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可模仿性、趣味性,能在语言、构思、人物形象
的塑造等方面给孩子们提供写的范例。

(ii) 然而,大多数人在阅读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情节内容,即了解“写了
什么”,而读写互动中的读法更侧重于对形式的探讨,揣摩文章的表
达,即了解“怎么写”。邵龙霞在《儿童也能写作》中,尝试引导学
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关注“人物形象的感知”、“情节的把握”、
“语言的味道”、“主题的体认”,从阅读名著名篇中,学习名著名
篇的表达方式,由阅读向写作迁移。

(iii) 亲近母语除了提出“读写互动”的概念,更将其细化至一个个小课
题,并加以实践。从童诗学写作、从绘本学写作、从童话学写作、从
儿童小说学写作、从儿童散文学写作、从资讯学写作,亲近母语课题
组成员在这些小课题的开展中,都获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77

“亲近母语”网址:http://www.qjmy.cn/
“亲近母语”徐冬梅博客:http://blog.sina.com.cn/qjmyxdm

(b) 中国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
2006 至 2011 年间,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陆续出版了四本“我的作文
教学系列”,分别为《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
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引起广泛关注。

图表 7.6: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系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i) 管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中提出了 9 项教学主张:

 “兴趣”重于“技能”

 “生活”重于“生成”

 “发现”重于“观察”

 “讲评”重于“指导”

 “多改”重于“多写”

 “真实”重于“虚构”

 “文心”重于“文字”

 “课外”重于“课内”

 “写作”重于“阅读”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78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ii) 这些主张带着浓厚的作文教学革新精神,也契合了作文教学的发展趋
势。除了“主张”,管老师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详细介绍了他
在校园的实践经验。

(iii) 有别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管老师的作文教学环绕着“班级周报”
来进行。他主张,“兴趣重于技能”,在教授任何作文技能前,必须
先鼓动学生的作文兴趣与热情。有了兴趣与热情,一切指导点拨才能
事半功倍。于是,他带领班上学生,办起了“班级周报”。他让学生
写“每周一稿”,利用学生想发表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iv) 管老师认为,写作必须拥有三种重要意识: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精
品意识。发表意识,即明白作文是要发表的,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
交流;读者意识,即知道作文是面向读者的,作者在写作时必须心有
读者;精品意识,即认同每篇作文都是精品,是几度修改斟酌后方完
成的独特之作。随着班级周报的出版,学生处于一种自然而真实的写
作环境之中,以上三种意识得到了萌发的土壤。

(v) 除了“每周一稿”,管老师整周的作文教学设计都围绕着“班级周
报”展开。作文讲评课,教材是登上周报的学生佳作。此外,管老师
也设计了初选、决选、挑刺等活动,让学生培养作文的修改意识,于
水过无声中自然贯彻作文修改的技能。

(vi) 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由“骨架系统”、“动力系统”、“助力
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理论系统”组成,规模已
称得上完备,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称之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有效
的作文教学实验”。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179

 要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使小学生乐于写作,并具有较强的、能满足日常生活
需要的作文能力,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语文教育发展趋势,确立全新的课程理
念,明确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训练重点,有效地提高小
学作文教学水平。

 要使作文教学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要遵循写作自身的规律外,还要注
意小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征。

 小学生作文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小学一、二年级,称为写作的起始期或启
蒙期;小学三、四年级,称为写作的过渡期;小学五、六年级,称为写作的发
展期。

 教师必须对各阶段小学生写作过程的心理特征有一定了解,对症下药,方能有
效进行作文教学。小学生写作大体经历“取材——构思——表达——修改”的
过程。

 我国华小华文课程列明的作文教学要求是:修完小学华文课程后,学生应能: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种媒体,有效地以各类应用文与人互通信息;掌握书写
技巧,写作各种体裁的文章。

 要落实作文教学目标,教师应注意:① 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学生
习作兴趣和自信心;② 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自主写作;③ 写
实、写虚并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并重;④ 重视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80  第七章 作文教学

 总之,在作文方面倡导的最重要的理念是:学生写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
语言,要从迎合老师、奉命而写,改为放开手脚,自由表达。教师们在作文教
学中要努力达致:求真、求实、求活、求新。

 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必须重视各个学段在写作要求上的梯度情况:低年级
是写话;中年级是习作;高年级继续写作。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各年级《小学华文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浏览网页

中教网之“小学语文”:http://www.teachercn.com/Xxyw/

小学语文频道:http://www.jiaoba.net/yuwen/JiaoBa_Html/Index.html

法情教育论坛:http://www.faqing.org/forum

中国特级教师家园:http://blog.cersp.com/index/1003517.jspx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 作文训练方式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理解小学作文训练方式;

2. 掌握小学作文方式并运用在作文教学中;

3. 反思当下的作文训练系统。

 导言

掌握了小学生作文心理的形成与培养、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实施作文教学的要则
后,你会发现那还是不能确保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为了使教学更
生动而不枯燥,我们必须懂得训练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并采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方
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写作技巧。

教育原理说:“教学有法无定法。”同样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作文教学是有具
体的训练方式,但是却不是必定要这样做的。本来,作文就是作者把从内心想说的
话通过文字来表达的成果,要怎么写还得作者本身来决定,没有固定格式可言。重
要的是作者把话说清楚,读者也看得懂,进而起共鸣。不过,在小学阶段的训练过
程,我们还是要介绍一些方式供教师参考。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82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作文训练方式

写话训练 片段作文训练 供料作文 命题作文

 写话教材的  片段作文的含  看图作文  命题作文的


一般特点 义  仿写、改 意义和分类
 写话训练的  片段作文训练 写、续写  规定范围的
重点和方法 的基本类型  缩写和扩写 命题作文指
 写话训练的  片段作文训练 导
方式 的基本方式  统一命题的
 片段作文训练 作文指导
的重点

作文训练方式的反思与超越

图表 8.1:本章思路图

8.1 写话训练

写话就是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小学低年级
最初的习作训练。把说话、写话作为习作训练的起点,从口语入手,以口语带动书
面语言的训练,这样可减轻学生对习作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也符合儿童语言发
展的规律。

写话的内容不限,长短不拘,从一句到几句,再到一段、两段都行。写话可为小学
中、高年级的习作训练以至终生的写作打好基础。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183

8.1.1 写话教材的一般特点

写话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很多。如看图写话、观察生活写话、听故事写话、学课文写
话等。低年级说话、写话教材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a) 教材编排形式多样,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

(b) 内容有教育意义,贴近儿童生活;

(c) 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写好一句话作为
训练起点,到写好几句话;

(d)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e) 说、写同步训练。说的多些、说的要求高些;写的少些,写的要求低些,不
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教材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会结合学生的课内
外生活并通过一些活动或情境,促成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走进写话的乐
园。

活动 8.1

您也该是一名有经验的教师。试说说您如何结合学生的课内外生活并通
过一些活动或情境,促成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走进写话的乐
园。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84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8.1.2 写话教学的重点和方法

专家这么说: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
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
精神的需要。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这个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定位十分重要。习
作起步,首要的工作是让小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
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使这种浓厚的兴趣得以长久
地保持。

教师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和愿望。多表扬他们,夸奖他们,必定
会使他们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丰富。

8.1.3 写话教学的训练方式

学习贵在实践,写话教学尤其如此,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动笔的过程。学生表达能
力的提升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对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
过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应该学会发掘教材中的写话训练资源,调
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写话训练,鼓励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地动笔过
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低年级写话训练有许多的途径有待我们去探索,这里介绍一些方法供参考:

(a) 扩词写

(i) 小学低年级教学主要是以字、词积累为主。教师在训练学生写话时,
应紧紧抓住这一教学特点,利用低年级学生逐渐丰富的词语,及时进
行写话训练。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185

(ii) 例如:教师让学生以“花”组词,学生可能组成“小花、花朵、鲜
花”等。教师选取其中一词(小花),然后进行多媒体演示,为学生
创设情境。譬如展示一片绿绿的草地,草地上开放着一朵红色的小
花。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系列问题,如:
图上有什么?草地有什么特点?草地上开着一朵什么样的小花?小花
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小花的花瓣又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学生在
教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很轻松地写出一段描写植物的小
文章来。

(b) 说后写

(i) 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丰富。教师结合说话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
设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先练习说,然后再写出来。

(ii) 例如:对于买文具这样的事情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在买文具时怎样
才能做到表达清晰、完整、具体、礼貌呢?这是教学的关键。在教学
时,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在教室里设置一个模拟文具销售
柜台的场景,由学生扮演售货员或学生,进行买卖文具的说话训练。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让学生先说话后写话。

(iii) 在指导写话训练时,注重写好人物的对话。不但要写好语言,而且要
写好表情、动作、语气等。通过训练,学生很快就会完成一个以通过
人物对话写人的小短文。

(c) 做后写

(i)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组织活动,
让学生参与后有写话的素材。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86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ii)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做的游戏或者参加活动的经过或感受
写下来。如:教师指导学生玩跳绳的游戏,再把经过和心情写出来。
学生自己亲身经历过活动,既熟悉又感兴趣,所以他们喜欢写,也愿
意写。

(iii) 做后写,写的是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
情。

(d) 学后写

(i) 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欢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等。学生对
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课文是
学生练习写话难得的素材。

(ii) 完成了课文的阅读教学后,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
象,让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合理的想象
就会写出精彩的故事来。

(iii)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一些既精彩又具可模仿性的句子或段
落,进行仿写。

(e) 看后写

(i) 现行小学课本中彩色的插图、绘本中富有特色的插图、学生喜欢看的
动画片等都是小学生写话的好材料。

(ii) 在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时,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看整体
——初步感知;看部分——分清主次;看顺序——理清思路;统领全
图——展开想象。学生掌握了看图的方法,教师鼓励他们展开合理的
联想和想象,就会把图中的内容有重点地、有条理地写下来。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187

活动 8.1

《亲近母语·爱上写作》采用的作文教学策略就是“学后写”,做到实
质意义的读写结合。这个系列的书是按儿童年龄编写,不但提供儿童读
物,还提供了儿童写话范例。试找来看看,吸取新知。

8.2 片段作文训练

8.2.1 片段作文的含义

片段训练一般称为“小作文”或“小练笔”(与命题作文相对而言),是大作文的
基础和必要补充。片段训练侧重于局部的、单项的训练,能够增加学生练笔的机
会,强化单项基本功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作文能力。

8.2.2 片段作文训练的基本类型

(a) 模仿性练习
通常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一般安排在教学课文精彩段落之后,以课文为范
例进行仿作练习。如教《瀑布》后,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对校工外貌的描
写,也描写班上一位同学的外貌。

(b) 分解性练习

(i) 通常在大作文之前,有意识地将下次作文内容分解为几个单项进行练
习。如写《小熊住山洞》可从季节上分解为:春、夏、秋、冬四季进
行单项练习;从情状上分解为树木、花草和野果进行单项描写练习;
从主次上分解为砍树、造房子、欣赏进行单项练习等等。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88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ii) 此外,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上进行分解,如写开头、写结尾、写重点
段落等。

(c) 直观性练习
通常在组织活动(如观察、比赛、游戏等)之后进行片段素描(而不是写成
一篇文章)。片段素描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素描的对象一般
以静物、动物、自然景物以及师生日常生活片段等为主。

(d) 感受性练习
主要指安排高年级学生写体会形式的读书笔记、影视观后感等方面的训练活
动。

(e) 创造性练习
主要指通过想象,创造思维进行的片段练习。比如,旱季来临,教师在黑板
上写一个大大的“热”字,要求学生在“片段”中不用“热”字,而把
“热”的情况写具体。有个学生这样写:“中午,烈日炎炎,一丝风也没
有,柏油马路被晒得软绵绵的。黄狗伸出了长长的舌头,母鸡耷拉着翅膀在
树荫底下乘凉。只见小明穿一件汗背心,拎着一篮西瓜皮,汗也顾不得擦,
兴冲冲地往学校养兔场走去。”这就是词语展开式的想象性片段练习。

8.2.3 片段作文训练的基本方式

(a) 写句子
包括用词造句、扩句、缩句、重组词序、改写句子、修改病句等方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189

(b) 写段落
包括:写人物外貌、神态;写人物语言;写人物行动;写人物心理活动;写
一个场面;写自然景物;写动物(外形、动作、习性等);写人工建筑、物
品(玩具、交通工具、建筑物等);写社会生活(大扫除、拜访亲友等);
写开头;写结尾;写过渡;写总起、写分述,等等。

8.2.4 片段作文训练的重点

(a) 制定计划

(i) 要结合作文教学的整体计划和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科学安排
片段训练的序列、次数、内容和方式。

(ii) 要求做到阶段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的有机结合,使每次片段练习既有
明确的目的、单一的要求和独特的形式,又成为环环紧扣的作文训练
序列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b) 突出特点
片段训练要突出“小”的特点:

(i) 步子小:每一次的训练,跨度适合学生实际作文水平;

(ii) 目标小:一次训练解决一个小问题;

(iii) 篇幅小:低年级要求一、两句话为宜;

(iv) 时耗小:一次训练应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90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c) 体现过程

(i) 片段训练虽是“小练笔”,但仍是在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中实现的。
这个过程包括:

 明确要求,激发兴趣;

 启发引导,讨论交流;

 构思写作、修改成文;

 批改讲评,总结提高。

(ii) 片段训练不能只重写作、轻讲评,否则不能发挥其作用。

8.3 供料作文

8.3.1 看图作文

(a) 看图作文的要求

(i) 看图作文是依据所提供的画面内容,写出自己观察思考所得,并抒发
一定的思想感情。

(ii) 提供了画面内容,实际上就是限定了写作题材。图或照片是表达活动
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离开了图或照片,另外选择材料,就失去练习
的意义。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191

(iii) 看图作文的过程是:

图表 8.2:看图作文的过程

(a) 看图作文的指导

(i) 指导学生有序有重点地观察

 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一般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
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 观察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应启发学生根据画面的不同内
容,采用相应的观察顺序。例如,有背景的事物可用远近思
路,上下的事物可用纵向思路,左右的事物可用横向思路,有
空间的事物可用表里思路,等等。

 在有序观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把握特点,
注意细节。

 指导观察旨在使学生把握画面的整体意思、边看边想,并能用
简洁的言语概括画面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作为下一步想象
和作文的依据。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92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ii) 指导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 单幅图所反映的是事物进程的一个瞬间,需要想象去补充画外
必要的情节;多幅图虽有一个大致的进程,但跳跃性大,也需
要通过想象去勾通画面间的联系。

 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相互启发,由画内到画外,由人物的
外表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把画面反映的事件的前因后果勾画出
来。

 所有的想象必须要紧扣画面的具体内容,表现出画面的中心思
想。

 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图画中的人物,或去扮演其中的一个角
色。

(iii) 指导学生编拟提纲、养成想清楚再写的作文习惯

 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看图所得,有重点、有条
理、较具体地写出来,同时还要达到一般作文的基本要求。

 动笔之前,先拟定适合图意的提纲,包括中心主题、内容的详
略和顺序等。

 单幅图要突出画面的主要内容,多幅图要注重每幅图之间的过
渡照应。

 此外,还要确定好人称,为了叙述方便,可以给画面的人物,
根据他们的身份起个恰当的名字。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193

(b) 看图作文的训练步骤

(i) 看图作文的训练步骤要和学生在看图写话、作文的心理过程吻合。这
种心理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观察、想象、整理成文三个阶段。

(ii) 指导低年级小学生看图写话,着重进行观察方法的训练,培养细致观
察的习惯,说写结合,促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一般训练步骤
如下:

 自由观察,整体感知画面

 细致观察,展开想象

 练习说话,掌握句式

 指导写话,修改提高

(iii) 指导中高年级小学生看图作文,可以这样安排训练步骤:

 感知画面

 研究画面

 概括画面

 表达画面

(iv) 训练程序可以适当调整,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程度的需要,确定重点指
导的环节。

(v) 总之,看图作文要凭借画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他们根据自
己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补充画面、扩展画面、联想画面,展开想
象,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提高练习的质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94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8.3.2 仿写、改写、续写

仿写
仿写是根据范文提供的内容或形式,让学生进行模仿或借鉴的作文训练。仿写对于
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具有奠定写作基础、增强写作兴趣的作用。当学生在写作
中感到一筹莫展时,提供范文能使他们找到一个起点,寻到一处门径,通过仿写的
桥梁到达独立写作的彼岸。

(a) 形式

(i) 仿其文:仿用范文的部分语言文字写作;

(ii) 仿其格:模仿文章的结构、布局,或写作的思路写作;

(iii) 仿其法:仿照范文的作者的思维方法、观察角度写作。

(b) 指导
仿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也是重要手段,但是仿写要以理解范文
为基础,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进行科学的训练,否则,本为向上的垫脚
石的仿写就转而成为绊脚石了。

(i)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范文

 只有真正读懂了范文,才能有效的仿写。

 如果对范文思想内容若明若暗,写作特点似懂非懂,就很难进行
仿写。

 只有对范文“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三个层面上深刻理
解,仿写才能得心应手。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195

(ii) 指导学生有重点地仿写

 仿写要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抓住范文的某一特点,扬长避短,
不要面面俱到。

 要针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范文。

(iii) 指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

 仿写只能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上着力,材料还要靠学生从自
己生活中去搜集和积累。

 要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热爱和体验生活,再模仿范文的写
法,才能写出好的仿写文章。

改写
改写是不改变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题材,只改变原文的表达形式的一种训练。它有助
于培养:

 多样化地组织材料

 灵活地运用表达方式

(a) 形式

(i) 改写文体:从一种文体改成另一种文体,例如把叙事诗改成记叙文,
对话式文章写成记叙文等。

(ii) 改写结构:改变文章叙述的顺序,但却不改变内容。例如把倒叙改为
顺序,或把顺叙改为倒叙。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96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iii) 改写人称:更换叙事者的身份,如把原来用第一人称“我”叙述的故
事,改成用第三人称“他”来叙述故事。

(b) 指导
改写是对原文表现方式的再创造,要在原文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构思加以改
变。因此,无论指导哪种改写,都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表达的内
容,掌握它的中心思想,再根据指定的表达形式,围绕原作的中心,认真地
构思作文。

(i) 指导学生把诗歌改成记叙文,要把握文体特点,充分发挥想象

 诗歌的内容概括性强,语言精练,情节跳跃性大;而记叙文却有
记叙性和具象性的特点,叙述有序而连贯,描写具体而形象。因
此,改写时,要指导学生先按记叙文的要求编列提纲,将篇幅短
小的诗歌改成几百字甚至上千字的记叙文。

 要启发学生围绕原诗中心,将原诗跳跃的地方,通过合理想象,
扩充必要的情节和细节,对其中的人物,对原诗中的特定的意境
进行必要的刻画和渲染,做到段落清晰,有记叙文的文体感。

(ii) 指导学生进行结构改写要把握原文的叙述顺序,注意转换后的衔接

 首先要让学生懂得顺叙和倒叙的联系和区别。顺叙是按时间的先
后顺序,反映事情发展的自然进程;倒叙是将事情的结局或事情
中最精彩、最紧张的片断截取下来,写在前面,吸引读者,然后
再叙述。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197

 其次,引导学生理清原文的叙述顺序,确定事情发生、发展、高
潮和结局的位置,再根据改写要求进行调整。

 最后,对改写后的文章,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过渡词或过渡句
加以衔接。

(iii) 指导学生改写人称,辨别对象、符合叙述的习惯

 人称的改写主要表现在代词的使用上。首先要弄清原文中
“你”、“我”、“他”所指的对象,包括姓名、性别、身份。

 其次、改写后的人称要准确,不能遗漏或前后混乱。例如,
“他”不能过分地滥用,以免在提到几个人时把不同的人物混淆
了。

 此外,在改变人称后,叙述人的角度变了,可以适度增删一些人
物的心理描写。

续写
续写是按原文的意图,接续原文的内容情节,使之获得新的发展的一种训练。它有
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思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 形式

(i) 篇内续写:原文残缺,或是没有开头、结局或内容的开展,让学生续
写残缺的部分。最常见的是提供开头、让学生续写文章后续部分。

(ii) 篇后续写:从结尾处生发,通过想象,续写一篇新的完整的文章。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198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b) 指导
续写也是一种扩写,不同的是,续写并不要求对材料本身加以扩充,而是以
此为起点,继续写下去。既要依据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相对来说,有较
大的自由度。

(i) 指导学生选准续写的切入点,顺理成章

(ii) 指导学生大胆并合理想象,选准原材料的切入点

(iii) 指导学生续写作文,要做到前后连贯、衔接自然

自测 8.1

试评述“续写”和“扩写”有什么不同,并举一例以说明。

8.3.3 缩写和扩写

缩写
缩写是将篇幅较长的文字材料,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按规定的要求压缩成
较短的句段或短文。这种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提炼语言的能力。

(a) 形式

(i) 缩段

(ii) 缩篇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199

(b) 指导
缩写是要求学生在把握原文的思路和主干下,既忠于原文,又精于原文地把
一篇文章缩写成较短的篇章。

(i) 指导学生在把握原文要点的基础上,编列缩写提纲
缩写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相中心思想。因此,编拟缩写提纲要抓住
原文的基本要点。

(ii) 指导学生根据编写要求,逐段删减和概括
“删减”是保留主干,删除一些次要人物、次要情节;“概括”是除
了保留原文的一些中心词句外,其余的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iii) 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联缀成文
删减和概括工作完成后,将保留的内容连缀成文。要注意:缩写后的
语句前后不脱节、有条理,必要时加一些衔接词语。

扩写
扩写是把原来情节简单的短文、故事梗概或者独立性较强的文章片断,在不改变原
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条件下,扩展成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描述具体的文章。
这种训练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a) 形式

(i) 扩段成篇

(ii) 扩篇成篇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00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b) 指导:
小学生作文通病之一是思路不开阔、方法单一,往往从一个方向、一个角
度、一个层次、三言两语就把话说完了。因此,指导扩写,就要在理清思
路、展开描写上下功夫。

(i) 指导学生读懂原文,确定中心思想
指导学生理清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抓准材料的中心思想,以便不偏
离原文的主旨。

(ii) 指导学生划分原文层次,确定扩写重点
要按一定的顺序划分层次,并且区分层次重点,使学生明白扩写并非
原文处处都要扩写。

(iii) 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会描述
启发学生以原文中心思想为基础,把自己日常的见闻思感融汇到扩写
的内容里,进行较详尽的叙述或描写。

8.4 命题作文

8.4.1 命题作文的意义和分类

(a) 教师出一个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来选择材料,安排层次结构,遣词造
句,写成一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就叫做命题作文。

(b) 命题作文是一种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它能够帮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
全班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作文技能训练。从以前到现在,它仍然是考
查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201

(c) 根据命题的方式,命题作文可以分为三种类:

(i) 规定范围命题作文

(ii) 统一命题作文

(iii) 自由命题作文

(d) 规定范围命题作文没有限定题目,题目由学生自定,只规定表达的内容范
围;统一命题作文限定题目,让学生按指定的题目作文;自由命题作文让学
生自由确定题目,自由选择材料。

(e) 这三种命题作文各有特点。它们的训练方法和步骤也不同。以下我们将探讨
其中两类:规定范围命题作文和统一命题作文。

8.4.2 规定范围的命题作文指导

指导规定范围命题作文的步骤如下:

明确
立意 选材 定题 组材 表达
要求

图表 8.3:规定范围命题作文的步骤

(a) 明确习作要求

(i) 规定范围命题作文与统一命题作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只提出习作要
求,没有限定作文的题目。因此,它的指导不从审题入手,而要引导
学生明确“习作要求”的有关规定。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02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ii) “习作要求”一般规定了表达内容的范围和表达方法的训练重点,也
就是说它包括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要求。例如:写一件你亲身经
历、听过或看过的事。写的时候要写明人物、时间、地点,并把事情
的经过写清楚。

(iii) 上述例子要求:前一句规定了习作的内容和范围,写“一件你亲身经
历、听过或看过的事”;后一句规定了表达方法的要求,即“写明人
物、时间、地点,并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b) 立意

(i) 引导学生立意,就是要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动笔之前就得想
想: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要告诉人家什么
道理,要说明什么问题等等。这就是写作的目的,也就是写作的中心
思想。

(ii)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对一篇文章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它为文章的材料取舍、结构安排、表达方式提供了依据和限制。

(iii) 在立意或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须确保该中心思想是正确、集中,
及鲜明的。

(c) 选材

(i) 确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学生就可开始选择材料了。

(ii) 学生的写作材料大多来自他们生活中的观察及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
围绕中心来选择自己熟悉的、有代表性的真实材料。

(iii)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通过漫谈,互相启发,开拓学生的思
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203

(d) 定题

(i) 规定范围命题作文没有限定题目,这样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路,
尽可能让他们有话可说。

(ii) 学生明确写作方向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根据所掌握的材料来确定文章
的题目。

(iii) 指导学生确定题目时有三点要注意的:

 题目要切合文章内容,文字简洁、醒目

 对相同的题材,鼓励学生用上不同的题目

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e) 组材

(i) 学生根据中心思想确定的写作材料,在未经整理前是杂乱无章的,所
以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组织材料的训练。

(ii) 组织材料的指导包括了确定记叙顺序、安排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
渡照应等几个方面。

(iii) 指导学生编拟作文提纲,为“言之有序”打下基础是组织材料的必有
的过程。因此,这时候宜训练学生如何为自己的作文先编订提纲。

(f) 表达

(i)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编拟好的作文提纲进行逐段口述或全篇口述练习。

(ii) 之后,教师指出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04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iii) 学生进行写作时,教师巡视辅导,随时给予必要的指点.

(iv) 写后要求认真修改。

自测 8.2

“编写作文提纲”是作文教学中一项重要而且有效的指导方式。试以
“放学途中所见”为范围,根据以上作文教学步骤厘定教学步骤,并编
写一则完整的作文提纲。

8.4.3 统一命题作文的指导

指导统一命题作文的一般步骤是:

审题 立意 选材 组材 表达

图表 8.4:指导统一命题作文的步骤

审题

(a) 审题是统一命题作文训练与规定范围命题作文训练的最大不同处。练习时,
学生只能按指定的题目来写,不能随意改动题目。这是统一命题作文的重点
教学步骤。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205

(b) 引导学生审题后,统一命题作文的其余指导步骤与规定范围命题作文的指导
大致相同,所以这里不加以说明了。

自测 8.3

命题作文首要任务就是“审题”。试就以下作文题目作精准的“审题”
指导,确定写作范围与内容:

1. 一次难忘的郊游

2. 心动不如行动

3.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4. 我的眼睛欺骗了我

5. 今天教室里特别静

8.5 作文训练方式的反思与超越

所谓“教学有法无定法”,作文训练方式与系统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着
眼点,将开展出不同的作文训练方式与系统。本章所述之作文训练方式以作文形式
为分类标准,在目前最为普遍。接下来将介绍几种不同于一般的作文训练系统,希
望能打开各位教师的视野与思路。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06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中国管建刚的作文训练系统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于 2011 年出版《我的作文训练系统》。他所提出的作
文训练系统如下:

我的作文训练系统

心灵力训练 描写力训练 架构力训练 打磨力训练

敏感力 说话力 构思力 基本力


思考力 动作力 选择力 洁净力
表情力 他心力 提升力
场面力

图表 8.5:作文训练系统

管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内容涵盖了作文由点及面的各种能
力。他认为:

训练的序列化,几乎将无可抵挡地带来训练的机械化。没有序列的日子
里,混乱之中,还能冒出几棵“无师自通”的“好苗”;有序的“僵化”
训练,会把所有的苗子,都“教”成一棵棵没有任何前景的“老苗”。

管老师反对僵化的作文训练系统。他主张,教师应该先认真研读学生的作文,再根
据学生作文的情况选取其中一个作文训练点进行教学。因此,管老师的作文训练系
统只是“系统”,而非“序列”。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207

台湾林美琴的作文训练系统
台湾林美琴老师于 2004 年出版《上作文课了!》。她所提出的作文训练系统如
下:

作文三大基本能力

收集材料 精准表达 组织文章

感官开发 活用文字 建立架构


- 视觉 - 联想力 - 记叙文
- 听觉 - 想象力 - 论说文
- 嗅觉 - 锻字与修辞 - 抒情文
- 味觉 - 应用文
- 触觉 - 童诗
- 故事
- 读书心得
- 灵活运用各类文体

图表 8.6:作文训练系统

林美琴老师认清了作文字、词、句、段、篇的点面架构,又跳出了此架构的框框,
建立了独特的作文教学系统。林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将重点放在了感官的开发,借
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欠缺写作素材的问题。在感官开发的基础上再来训练
学生锻字炼句的文字技巧,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最后,再自然过渡到篇章的
书写,针对各种文体的对象与功能上的特色,开展有意义的作文教学。

管建刚老师与林美琴老师的作文训练系统看起来虽别具一格,但其背后的指导精神
仍离不开学生作文心理的循序渐进,以及书写本身的一般规律。不同的作文训练系
统,彰显的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上的眼光与领悟。观其作文训练系统,探其背后的作
文教学眼光,“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我们才能避免僵化的“套用”,进而得
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创出自己独特的作文训练系统。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08 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为了使教学更生动而不枯燥,我们必须懂得训练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并采用
各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写作技巧。

 写话就是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是小学低
年级最初的习作训练。把说话、写话作为习作训练的起点,从口语入手,以口
语带动书面语言的训练,这样可减轻学生对习作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也符
合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 低年级写话训练有许多的途径有待我们去探索,如:扩词写,说后写,做后
写,学后写,看后写等。

 片段作文训练一般称为“小作文”或“小练笔”,是大作文的基础和必要补
充。片段训练侧重于局部的、单项的训练,能够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强化单
项基本功训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作文能力。

 供料作文较命题作文灵活,写作范围不会硬性规定。供料作文的形式包括:看
图作文、仿写、改写、续写、缩写、扩写等,都是在有一段材料的提示下延伸
开展的作文方式。

 教师出一个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来选择材料,安排层次结构,遣词造
句,写成一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就叫做命题作文。这是一种传统的作
文训练方式。它能够帮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全班学生进行系统的、规范
化的作文技能训练。

 根据命题的方式,命题作文可以分为三种类:规定范围命题作文,统一命题作
文,自由命题作文。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八章 作文训练方式  209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BPG,KPM(2003),Modul 12/12 Pengajian Cina,KDPM/KDC。

BPG,KPM(2003),Modul 3/3 Pengajian Cina,KDPM/KPLI。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 听说教学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阐述小学生听说的心理特点;

2. 说明小学生听说心理的形成与培养方法;

3. 辨析听说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4. 讲述听说教学的实施要则与方法;

5. 反思当前听说教学的情况,并提出修订建议。

 导言

听说是人人必备的能力。凭借听说,人们可以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心,联络感
情,处理问题。有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中,听占 45%,说占
30%,写占 9%;听说合占 75%。这说明,在人与人的沟通交往中,听说形式是主要
的。

可是,我们却常听人们批评华小毕业生在说话表现上相对的弱。个中原因复杂,但
小学阶段的华文教学轻听说、重书写却是不争的事实。自从教育部推行小学综合课
程,华文课本每个单元收录的活动一,都是听说教材。试问有多少教师认真看待,
借此培训儿童听说的能力?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11

本章要讨论的就是听说教学。

听说教学

听说心理 听说教学的目标 听说教学的实施

 听说心理分析  总目标与阶段目  听说教学应遵循的要


 听说心理的形成 标 则
与培养  落实目标的几个  听说教学的一般程序
注意点  听说教学常用的方法
评介

听说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图表 9.1:本章思路图

学会听说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

(a) 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

(b) 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c) 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d) 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12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9.1 听说心理

人们口头语言的一般特点是:

(a) 词和句的发音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如果个别词或多音词的某个部分过
于延长,或句子的发音有间歇或迟滞,都会使听取、理解感到困难,甚至引
起误解。

(b) 在说出整个句子的时候,必须对整个句子中的全部结构进行综合,才能用连
贯的、恰当的词表述。

(c) 为了协调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思想的考虑必须“跑”在语言的前面,这样才
能保证语言的流畅和完整。

(d) 人在说话时,能听到自己口头发出的声音。这种听觉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在口
头语言的进行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e) 在人们交谈过程中,由于许多事物或已知,或正在发生,彼此都清楚,可以
意会,不必一一表达出来,语言经常不是完整而详尽的。

9.1.1 听说心理分析

就小学生来讲,他们在听话和说话方面又有着共同的特点:

(a) 听话比较粗略,分辨理解能力不强
儿童求知欲和表现欲都强,但思维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无意注意占优势,听
话时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时表达不清楚。感知能力还处于初期阶段,他
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笼统,听话时也就表现得比较粗略,不能完整地理解说
话人的意思;不能细致地听清全部意思,只求大概,不及其余;不能听清楚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13

言外之意”,对于一些含蓄的、绕了弯子的话,往往不能听出来。小学生注
意力维持的时间较短,受某些客观因素的干扰,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也会影
响听话的质量。

(b) 说话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语言不够完整
由于初入学的儿童入学前是在自然状态下学习语言的,更多的是习惯于说他
感兴趣的东西,说话随心所欲,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要说什么就说什
么,加之小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欠缺,他们表达的内容往往带有随意性,
而且很多时候会不注意场合,不注意听众,会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在语句上
有时会表现出凌乱、结巴、残缺、不完整,语义不清。

(c) 不会利用自己的听觉反馈来调节口语表达的内容
成人说话时,能利用听觉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对自己口头语言的表达进行调
节。小学生说话时,虽然也能够听到自己口语的声音,但他们多数并不能利
用这种反馈信息来理智地审视自己的口语表达,不能合理地监控自己的语言
表达,更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口语表达。

活动 9.1

除了上述所说的三种情况,您还观察到儿童听说的心理特点?

9.1.2 听说心理的形成与培养

听说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
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它是面对面、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际的双
方要不断地发信息、收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又随着交流的需要在不断转换:说
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或语言材料;而听者又得根
据说者的表述,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答。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14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正因为交际双方的角色地位处于随时变换的状态,因此听说的形成有以下特征:

(a) 互动性
听说是语言信息的往来交互,语言信息呈现双向或多向互动传递状态,参与
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听懂对方所交流的信息,还要适时接话,谈自
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双向或多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b) 即时性
听说一开始,“思想”就必须跟上,大多是现想现说的,由于时间急迫,就
要求说者尽快地把思维转换成语言,听者才能相当敏捷地把对方的话语转换
成认知。

(c) 情景性
听说是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其所谈的话题、交际的对象、
交际的场合都是特定的,并受到情景的控制。同样的话题,不同的场合和对
象,言语表达的方式就可能不一样。说话既看场合,又看听众,这样才能收
到良好的交际效果,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d) 复合性
听说是使用言语和非言语因素的一种复合行为。口语不只是简单地念出词
句,还要注意声调的高低、强弱,语气的缓急、长短,从而使有声语言充满
一定的感情色彩;同时还可以借助体态语的帮助来传递信息。听说能力不仅
是“听”和“说”的能力,还必须历练人格修养,拓宽知识视野,才能真正
提高听说能力。构成听说能力的因素除了智力因素(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组
合的准确性、快速性等)外,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兴趣、情绪,听说的仪
态、习惯)。因此,听说能力的培养包括:

(i) 敢于与人交际的勇气以及与人交际的愿望,

(ii) 具有规范的语言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15

(iii) 良好的听说态度

(iv) 敏捷的思维能力

(v) 快速地语言组织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
机,只有内在动机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小学生“要我说”是外在动机的表
现,“我要说”是内在动机的反映。教师只有善于从小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层层
推进,步步深化,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参与听说训练的积极
性和自觉性,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9.2 听说教学的目标

9.2.1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我国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列出与听说教学相关的内容如下:

课程目标

修完小学华文课程后,学生应能:

1.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讨论
中跟别人达成共识,以解决问题。

2. 专注、耐心地听话,以获取信息,针对课题发问,流畅地叙事、说
理,发表意见。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16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课程实施

听说的教学材料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具趣味性,并且要有教育意义。
第一学段每周分配予听说教学的时间需达 90 分钟,第二学段则为 60 分
钟。

听说教学要先教简单完整的句子,教师可以一面说话,一面以肢体语言或
实物来协助学生理解说话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中较难明白的词
语,最后再恢复整句的教学。读音相同或相似的词语可以重复,并指导学
生在说话中练习使用。

教师也应指导学生应用多样化的语句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
的词语和句型,也让他们知道,一个词语配合多种不同的句型,可以有不
同的表达效果。

《课程标准》列出一至三年级的内容标准如下:

1.1 聆听和理解指示与要求,能抓住重点,做出适当的反应。
1.2 聆听和理解他人在各种场合的讲话,能边听边记边想,抓住其重
点。
1.3 听读与理各类体裁的篇章,能边听边记边想,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和中心思想。
1.4 讲述事情,能清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做到语言流畅。
1.5 聆听后复述,做到内容正确,中心突出,语言流畅。
1.6 说明事物,做到描述准确,语言简洁,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1.7 与人交谈时,能认真地倾听,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文明有礼地表情
达意、与人沟通。
1.8 针对话题进行讨论,做到态度和语言适当,意见具建设性。(三年
级)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17

活动 9.2

中国大陆的语文教育发展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说话教学——听说教学——口语交际教学”

试在网上查找资料,探讨听说教学与口语交际教学有什么不同。

下载中国 2011 年发布的《课程标准》,参看他们所列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和


阶段目标,探讨其编订特点:

http://www.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7602

中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口语交际总目标”对听说能力提出的要求是: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
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听说教学的理念:

(a)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
的素养。

(b)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c) 重视听说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d)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听说知
识。

(e)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听说能力。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18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9.2.2 落实目标的几个注意点

(a) 充分理解听说教学目标的要点

(i) 情感与态度:主要强调了积极参与,有自信心,自然大方,讲礼貌,
尊重、理解对方,认真、耐心、专注地倾听,虚心请教,文明得体,
说话负责,以理服人等等。

(ii) 用语规范:讲纯正标准的华语。

(iii) 用语文明:抵制不文明语言,注意语言美。

(iv) 学会倾听:听人讲话要认真耐心,要能了解把握主要内容。

(v) 语言有修养:要求逐步做到完整准确,清楚明白,具体生动,语气语
调适当,

(vi) 表达有章法:要求逐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

(vii) 交流和应对:逐步做到能顺利地进行日常交流,并能在交流中根据需
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b) 充分理解听说教学的理念

(i) 重视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的培养

(ii) 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

(iii) 重视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19

活动 9.3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人机对话”已成
了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认为人际交流和沟通还得重视口语交际
么?人际交往的手腕是不是相对不重要?

9.3 听说教学的实施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听说教学实施后,希望完成的目标包括:

(a)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b) 在讨论中跟别人达成共识,以解决问题;

(c) 专注、耐心地听话,以获取信息;

(d) 针对课题发问;

(e) 流畅地叙事、说理;

(f) 发表意见。

9.3.1 听说教学应遵循的要则

(a) 努力选择适合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话题

(i) 话题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一定必
须是学生经历过的,但一定要是学生熟悉的,是处在学生生活范围之
中的。可以围绕学校生活确定话题,如“上音乐课时”;可以围绕日
常生活确定话题,如“有趣的游戏”;可以围绕观察、发现确定话
题,如“有趣的植物”。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20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ii) 为了引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在选择话题的时候,还要考虑:

 话题的形象性:低年级学生感知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所以教
师应该避免选择抽象逻辑思维的话题;

 话题的简易性:不超越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积累;

 话题的情节性:话题有连贯的情节,有利于记忆;

 话题的多样性:把动手做和听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b) 重视创设情境
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听说任务,也不可能有双
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创设情境应注意:

(i) 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教师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创设故事情境
或生活情境,可以扣动学生心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也能适当地配
上音乐,或者对教学环境进行适当的设计。

(ii) 营造场面创设情境:教师先营造一个场面,诱导学生在浑然不知是有
意设计的情况下进入角色,以他们最真实、最自然的方式进行训练。

(iii) 模拟表演创设情境:小品、相声、戏剧等都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表演
形式。由此入手,容易激发他们听说的兴趣,使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不
知不觉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c) 确保双向互动的落实

(i) 做好互动前的准备:

 明目标:让学生明确每次训练的具体目标。目标明确、学有方
向,互动起来就不会盲目和随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21

 提要求: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和细化。有了详细、具体的要求,学
生互动起来就不会感到有困难。

 作示范:主观形象、具体可感的示范,能使学生从中学到一些听
说的语言、方式和态度,比教师口授方法更直接、更直观、更有
效。

 分小组:可把优、中、弱学生照比例合理搭配,或根据训练内容
选择意见相左的学生构成小组,有利于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补
充、相互评价、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ii) 加强互动中的调控:

 援助:主要是调动学生生活和语言的积累,根据听说内容适当提
示、补充一些语言材料。对学生的听说习惯、听说方式、态度、
礼仪进行精当指点。

 诱导:听说训练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遇到疑难,教师
不必包办代替,可通过语言提示、问题探究等手段,启发学生自
我解决。

 参与:教师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合作学习的小组中去,
成为学生听说训练的伙伴。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
氛围,另一方面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听说训练中出现的弊病,现
场给予提醒、点拨和纠正。

 激励:听说训练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要耐
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要过分挑剔学生
的毛病。评价中,学生的优点要讲足,缺点和不足既要讲准,又
要注意语气的婉转。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22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iii) 重视互动后的反馈:
反馈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小组上台现场演示、汇报,但要引导学
生做好评价、矫正工作。根据汇报者的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好
的要肯定,不足的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这
一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打造师生共评、共改的局面。

(d) 广开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渠道

(i) 口述见闻:组织学生把在社会上、家庭里、学校中看到的或亲身经历
的事,无拘无束地谈一谈、说一说、议一议。

(ii) 开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说说其
中的乐趣和感受。

(iii) 争辩问题: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开展话题争辩,让学生在
争辩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听说能力。

(e) 适时提升学生听说的层次

(i) 指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有层次地说话,让人听得明白。

(ii) 指导学生依循一条思路,有顺序地说话,有条不紊地表述,把话说得
完整、流畅、清楚。

自测 9.1

近年来,绘本在我国颇受欢迎:教师喜欢用来当低年级的辅助教材;未
入学和初入学的儿童也喜欢翻阅。是选择一本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绘
本,说说您如何用它来训练学生进行听说活动。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23

图表 9.2:【英】安东尼·布朗著/ 余治莹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9.3.2 听说教学的一般程序

《小白兔搬南瓜》口语交际案例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小白兔搬南瓜》

设计理念: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欲望;创设口语交
际的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交际活动;同时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那是小白兔的家。一天,兔妈妈对小白
兔说:“乖孩子,你去咱家瓜地里摘个南瓜吧。”小白兔连声答道:
“好,好。”小白兔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南瓜地里,可是,小白兔怎么也搬
不动又大又圆的南瓜,怎么办呢?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24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二、积极动脑,交流反馈。

1、师:聪明的小朋友,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想什么办法把南瓜搬回
家?小朋友动动脑筋,想出办法了就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小朋友独立思考,有的在低头沉思,有的边想边用手比划,想好办法
后在小组中讨论。

3、全班交流搬南瓜的办法

师:小白兔想出办法来了吗?(小朋友争着举手)

生 1:我看见小熊哥哥正骑着一辆自行车,我想出办法来啦。自行车的轮
子是圆的可以滚动,大南瓜不也是圆的吗?我为什么不来试试呢。我试了
试,嘿!还真行,大南瓜就这样被我滚回家了。

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其他组小白兔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 2:我不仅可以搬南瓜,还可以搬两个呢!

生 3:一个南瓜比你小白兔还大,怎么搬两个?

生 2:我向农民伯伯借一根铁棍子,把铁棍子的两头分别穿进两个南瓜,
推着铁棍子,南瓜就像轮子一样滚动了。

生 3:我认为这两种办法都不太好。南瓜在地上滚,可是路上有石子,南
瓜会被石子扎得千疮百孔的。泥沙进了南瓜里面,多不卫生啊!

师:你想得真周到,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 3:我到瓜地附近的小猴哥哥家借辆小车子,把南瓜放在车上拉回家,
这多轻松啊!

生 4:我还有办法,瓜地附近有小河,我把南瓜推进小河里,坐在南瓜上
用树片划回家。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25

三、再创情境,乐于交际。

1、师:现在我们来表演这个故事,老师是兔妈妈,小朋友是聪明的小白
兔,怎么搬南瓜,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师生合作表演。

表演后,学生评一评,可以评语言表达,也可以评神态、动作,说说他的
表演有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2、师:下面请小朋友自由组合表演,要有礼貌地邀请一个小伙伴与你合
作表演,两人商量分配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两个小朋友要互相学习。

生生合作表演。

摘自:http://blog.luohuedu.net/blog/52314.aspx

活动 9.4

上面是中国湖贝小学杜映容老师的一堂听说教学课设计。试评述有关教
学活动是否符合听说教学程序?

听说教学的一般程序可分为:

(a) 明确听说任务
通过导语、实例等手段提出听说任务,讲明听说的具体要求。

(b) 进入听说情境
要求学生亲历生活实际或投入模拟生活实际的情境之中,准备进行听说活
动。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26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c) 操练听说技能
全体学生投入听说操练,单独操练与合作操练相结合,必要时教师讲述有关
知识。

(d) 评价听说水平
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听说操练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尽
可能有针对性、个别性。

(e) 扩展听说成果
教师总结训练情况,要求学生课外校外投入有关的听说活动。

以上所说的教学步骤是按一般规律设计的。实际教学中,训练内容是各种
各样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主动操练和
自觉交流。

9.4 听说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自测 9.2

从四年级的小学华文课本中选择一项听说活动,试按照一般教学步骤设
计教学,并在课堂上试教。教后,撰写一份反思报告,探讨自己的教学
得失。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27

(a) “听说教学”宜转型为“口语交际教学”

(i) 中国教育界普遍认为从“听说教学”到“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
的一大进步。

(ii) 这是因为语言最基本的功能是交际,语言就是因人类交往的需要而产
生的,最初的沟通形式就是口语。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于偏重考
试,甚至逐渐导向偏重知识的积累,忽略了语文最根本的“交际”作
用。

(iii) “听说教学”的训练焦点是学生如何听、如何说,课堂上的操作或是
一问一答(要求学生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就算达标),
或是只说不答乃至只听不说(如学会听广播)。单纯地“听”,或单
纯地“说”,将听话说话当成一种单向自我式的线型语言实践活动,
是一种单向自我式的静态语言训练。

(iv) “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活动,强调了真实
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行为。交际的双方要不断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听
者和说者的地位要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转换。他们既是说者,又是听
者。双方的信息渠道是畅通的,双方的表达是相互促进的,“口语交
际”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

(v) 在语言观上,听说教学注重理解,将语言实践当作技能训练;而口语
交际教学则着眼于交际,侧重于表达,在教授语言事实的同时,寻找
语言本身内在的规律,让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语言,从静态的语言观
向动态的语言观转变。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28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vi) “口语交际”整合了“听”和“说”,其功能又超过了“听”和
“说”,乃至超越“听说”,它旨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
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个变化,更
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

(b) 应当致力纠正长期实践中“口语交际”的五个倾向:

(i) 重独立,轻联系

 语文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因此,口语交际的训练不能脱离语文教
学的各个环节独立运行,应在各个环节中相互渗透、相机进行。

 口语交际的训练不要局限在小学低年级或者听说课上,而要贯穿
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 事实上,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听讲、朗读、背诵、复述
等,都是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教师应提高对口语交际训练的认
识,使口语交际训练和其他教学环节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ii) 重单纯教学,轻教学情境

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一定的情境是激发小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
要手段。

 一个学生在上说话课时,说话小声,口齿不清,词不达意,无法
很好的表达自己;但是课后,在特殊的环境里,他却有效表达自
己,说话大声,口齿伶俐。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局面?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29

 专家说,这是教学中过于注重单纯的教学,没有注重教学情境的
设置之故。

 创设情境,实际上就是淡化课堂气氛,强化生活气息,使课堂教
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iii) 重少数,轻多数

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碍于时间的限制,课堂教学往往演变成
与少部分说话的局面。久而久之,班级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水
平产生两极分化。

 教师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口语交际的主
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iv) 重课堂,轻生活

 课堂只是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一个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也
只是最基本的知识。

 学生在社会上所占用的时间要远远多于课堂。因此,口语交际要
打破封闭的局面,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锻
炼。

 适当安排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室,走出学校,在不同的情境中进
行交往沟通,灵活地应对外面的人和事,将更加有效的完成口语
交际的任务。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30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v) 重仿说,轻自我表达

 教学如果只是注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则学生只是在表达别
人的东西,失去自我表达的培训。

 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发表独立的见
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

图表 9.3:课堂上该鼓励学生多发言,积极投入学习

 听说是人人必备的能力。凭借听说,人们可以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心,联络
感情,处理问题。有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中,听占 45%,
说占 30%,写占 9%;听说合占 75%。这说明,在人与人的沟通交往中,听说形
式是主要的。

 就小学生来讲,他们在听话和说话方面又有着共同的特点:① 听话比较粗
略,分辨理解能力不强;② 说话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语言不够完整;③ 不会
利用自己的听觉反馈来调节口语表达的内容。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九章 听说教学  231

 听说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
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它是面对面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
际的双方要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又随着交流的需要
在不断转换: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或语言
材料;而听者又得根据说者的表述,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答。

 听说能力的培养包括:① 敢于与人交际的勇气以及与人交际的愿望;② 具有
规范的语言;③ 良好的听说态度;④ 敏捷的思维能力;⑤ 快速地语言组织
能力。

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只有内在动
机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小学生“要我说”是外在动机的表现,“我要
说”是内在动机的反映。教师只有善于从小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层层推进,
步步深化,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参与听说训练的积极性
和自觉性,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 我国华小《课程标准》指定,修完小学华文课程后,学生应能:①在日常生活
中与人沟通,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讨论中跟别人达成共识,以
解决问题;② 专注、耐心地听话,以获取信息,针对课题发问,流畅地叙
事、说理,发表意见。

 听说教学应遵循的要则包括:①努力选择适合学生进行听说训练的话题;
② 重视创设情境;③ 确保双向互动的落实;④ 加强互动中的调控;⑤ 重视
互动后的反馈。

 听说教学的一般程序可分为:① 明确听说任务;② 进入听说情境;③ 操练


听说技能;④ 评价听说水平;⑤ 扩展听说成果。

 明辨“听说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不同,将有助提升说话课的质量,让
教师更加明白培训小学生听说的任务和要求。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32  第九章 听说教学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各年级《小学华文标准课程》Kurikulum Standard
Sekolah Rendah。

浏览网页

中教网之“小学语文”:http://www.teachercn.com/Xxyw/

多彩教育网:http://www.dcjyw.com/

小学课堂网:http://www.xxkt.cn/

法情教育论坛:http://www.faqing.org/forum

中国特级教师家园:http://blog.cersp.com/index/1003517.jspx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 语文综合性学习
预期学习成果
完成这个单元后,您将能:

1. 阐述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目标;

2. 说明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法;

3. 讲述语文课如何渗透德育和美育;

4. 辨析综合性学习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 导言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资源,教师是唯
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可是,我们学习的这个语言毕竟是
“母语”。在母语学习的大环境中,处处都有学习语文的资源,包括各类媒体、娱
乐、广告、课外读物、传单、海报,甚至于口头语言交际都在使用着这个语文。因
此,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环节,学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34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语文学习就是让语文的学习走向多元,不仅仅限制在固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
技能之中。这一章,我们要谈的就是语文综合性的学习。

综合性学习

内涵与目标 实施方法 德育和美育

 综合性学习的内  基本类型  语文中的德育和美育


涵  基本要求  结合语文和德育的方
 综合性学习的目  资源的开发与利 法
标 用  结合语文和美育的方
 主题的选择和确 法

综合性学习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图表 10.1:本章思路图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

(a) 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自然等课程资源,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和确定
活动主题;

(b) 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形成和展示丰富多样的学习成果;

(c) 在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语文素
养。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35

10.1 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与目标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

(a)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实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培
养学生使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b) 是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加强了语文课程和生活的联系,拓宽
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在广阔的空
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促进语文
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0.1.1 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a) 综合性学习是综合性课程
语文教学必须综合各项技能(听说读写)进行,不要单纯独立某项技能教
学,脱离语文实际学习的现实。此外,语文课程也应该与其他课程沟通,增
强实用度,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课程。

(b) 综合性学习是生活化的课程
综合性学习的概念的提出,解放了语文课程,使语文课程走向了生活和家
庭,走向了自然和社会,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c) 综合性学习是经验性的课程
综合性学习大多以“问题——解决”和“活动——探究”为载体。这样的学
习活动,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36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d) 综合性学习是个性化的课程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充满个性化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
题、探究、活动、创造与表现。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
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等课
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
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自测 10.1

我国教育部早在 80 年代,便推出了“综合课程”,强调语文课程不该单
一进行某项技能的教学,该综合听说读写多项技能进行,以符合学习语
文的规律。此外,语文教学也应该要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结合,以拓展语
文的学习和运用。综合上述所述的综合学习概念,您认为它和我们谈的
“综合课程”一样么?

10.1.2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a)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和课本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和疑问,语文教学
应该保护和发展这一心理品质,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
语言实践能力。

(b) 引导学生观察,表达观察所得
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也是实现课堂学习与
语文活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37

(c)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跨领域的语文学习
我国教育哲理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要塑造一个在智力、情感、心理与生理
方面都能平衡与和谐的人。因此,除了课室内的学习,也鼓励学校组织其他
活动让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为语文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

(d) 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包括“使学生能应用华文来学习、思
考,能以规范的华文来交际、处理信息和写作,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
惯”。这个目标打破了书本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界限,表明语文课程关注学生
的语文学习,应该扩展到校外,有能力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

自测 10.2

上文提到学校组织给学生参加的活动,“为语文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机
会和广阔的空间”。试说明华文教师如何可以让这些活动与语文的学习
结合?

10.2 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10.2.1 基本类型

综合性学习类型丰富多彩,可以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和生活中可以开发和利用
的课程资源条件,不拘一格地开展活动。基本上,它的类型包括:

(a) 按设计的主体分类

(i) 可以分为教材本位、教师本位、学生本位的综合性学习设计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38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ii) 教材本位的设计,指的是课本本身所编订的语文学习活动。例如建议
学生举行讲故事会,即可让学生进行多项的语文综合练习(参看图表
10.1)。

(iii) 教师本位的设计,是教师依据教学规划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综合学
习的课题。例如教师让学生栽种豆苗,观察豆苗的成长过程,并每天
作简单记录。

(iv) 学生本位的设计,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发现提出的语文学习
问题,并自行策划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图表 10.2:小学二年级课本中的一项活动建议

(b) 按学习方式分类

(i) 这也可以分为三种:“问题——解决”,“观察——表达”,“活动
——探究”的综合性学习。

(ii) “问题——解决”法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运用语文知识和能
力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iii) “观察——表达”法结合语文学习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运用语文知
识和能力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iv) “活动——探究”法是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39

活动 10.1

您可以为按学习方式分类的三种综合性学习各举一例说明么?

(c) 按资源利用分类

(i) 可以分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综合性学习,以多媒体网际网络为
平台的综合性学习,利用图书资料进行的综合性学习等。

(ii) 例如:一名教师要教导学生写“北极熊”的外貌面对很大的困难。他
以网络资料为蓝本,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对读比较,整理信息,然
后才报告他们对北极熊外貌特征的描绘。

(d) 按成果呈现方式分类
按这项分类的有:文字表达类,口语表达类,表演类,图片类,演示类等
等。

专案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


模式。[...]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
法。”(梁淑贞、陈秀腾,2001)

它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技巧。学生透过研习一个特定的专题的同时,运用
现有的知识和技巧来重新综合,并透过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使学生能自
主地建构知识,继而学会这个新的题目,而达至学会学习的目的,并培养
学生的自学精神。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40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活动 10.2

我国教育部曾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期推介 PBL 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方


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他们必须自己动手计划学习的方式,并在一
个期限后举行成果发布会。这个学习方式和综合学习的方式非常吻合,
您能说说具体的操作情况么?

10.2.2 基本要求

作为一种语文学习方式,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对课程实施也提出
了相应的要求。这包括:

(a) 开放性:突破传统教材教学的限制

(i) 目标的开放: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下,教学目标只能是一个大致的粗
线条勾勒,随着活动的进行,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情境都会发生
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叫目标难以准确预测。

(ii) 内容的开放:这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开放:

 语文课程内部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开放(听说读写)

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开放

 语文课程向现代信息技术开放

 语文课程向社会生活开放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41

(iii) 过程、方法和结果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条件以及自己的
个性,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实物说明、活动录
像、小品表演等等。而且这种结果不一定是终结性的,可以是阶段性
的成果,随后还可以继续探究。

(b) 自主性:让师生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

(i) 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主题的选择以及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ii)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c) 实践性:在活动中促进整体语言学习经验的形成

(i) 要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

(ii) 要保证学生参与实践过程的完整

(d) 合作性: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共同成长

(i) 教师之间的合作

(ii) 师生之间的合作

(iii) 学生之间的合作

(iv)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42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自测 10.3

试选择一项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并说明它如何促使教师、学生、家长等
人的合作。

10.2.3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广泛存在社会生活之中。但社会生活本身并不天然就是语
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只有教师或学生有意识的开发和利用,社会生活才能为语文
综合性学习服务,发挥其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理应承担起课程
资源开发的责任,包括:

(a) 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又包括:

(i) 校内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ii) 校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 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

(i) 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ii) 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图表 10.3)

(c)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i) 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资料

(ii) 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推动活动的深入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43

活动 10.3

我国有很多学校都已成功开发校外资源,辅助学校进行教育工作。最显
著的就是组织了“爱心妈妈”团队。试说一说,“爱心妈妈”如何成为
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它又如何能够辅助语文教学?

图表 10.3:“爱心妈妈”团队的成立,对小朋友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10.2.4 主题的选择和确定

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主题选择和确定要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
能力的储备。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关注周围的社会和生活,了解
他人并与他人沟通。在主题的选择和确定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学生关心什么,对
什么感兴趣,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广泛的课程资源,把握机遇,诱导启发,发挥
学习主体性。主题可以来自多方面,例如:

(a) 从语文课堂学习中发现主题

(b) 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44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c) 从学科整合中提炼主题

(d) 从地方文化活动中开掘主题

活动 10.4

以“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为例,找一个可以帮助学生学
习语文的主题,并说明其实践过程中的各个要点。

10.3 德育的渗透和美育的熏陶

教育部于 2011 年推介的小学“标准课程”,列出了这样的一个架构:

图表 10.4:小学标准课程架构图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45

自测 10.4

小学标准课程架构与国家教育哲理有什么共通之处?试加以辨识。

10.3.1 语文中的德育和美育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就是
语文知识方面的训练,强化沟通和交际的能力;“人文性”则重视内涵,注重语文
教学的内容。强调二者的统一,意思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机渗透思想道德教
育,通过情感的渠道,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浸染,艺术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逐步
构建自己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课标》也说明:课程“兼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和优秀
文化的感情”。这就表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美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
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在欣赏美、表现美、创造
美方面有所发展,进而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求美,获得真、善、美的统
一。

10.3.2 结合语文和德育的方法

(a) 把握语文德育的特点

(i) 语文德育内容的特点:丰富性

 小学语文教材容量大,德育内容也是相当丰富、广泛的。德育系
统的各项教育目标,都包含在其中。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46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ii) 语文德育法方的特点:渗透性

 在语文德育过程中,如果说德育材料是一片片积雨云,教师便是
那辛勤劳作的阵阵春风。教师的备课就是春风化雨的过程。教师
要运化有方,借助教材传达德育。

 要传道于学生,教师自己得先有正确的理解,准确的把握。教师
先吃透教材的德育因素,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 教师在传达德育时,也要注意形式的自然,分寸的适度,和谐的
氛围。否则适得其反,学生产生抗拒心态,充耳不闻,抑或只是
生搬硬套,态度不积极。

(iii) 语文德育时间的特点:相机性

 “相机”指的是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将德育渗透在理解课文的
训练过中。

 此外,它也包括在平时生活中,恰当处理那些涉及德育范畴的偶
发性事件。

(b) 开掘语文德育的渠道

(i) 在推敲词句中渗透德育

(ii) 在梳理结构中渗透德育

(iii) 在理解内容中渗透德育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47

自测 10.5

试说说您如何给下面的文章进行德育教学?

老驴推磨

金江

老驴推磨,一圈又一圈地转着。

它觉得自己走了不少的路,它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分外的满意。

“一里、二里……十里……百里、千里、……真了不起,我已走过这么长
的路。”

老驴把眼镜推到额上,眯上双眼,对自己的事业越来越满意地欣赏起来,
频频点头微笑着。

旁边的黄牛对它说:“老兄,不要把自己估计得太高了,你不过是在原地
打转,一步也没有前进呀!”

老驴马上发火了:“什么?胡说!我的腿天天在走路,这难道不是铁一般
的事实吗?哼!现在我知道为什么有这样不负责的批评,原来庸人都是妒
忌天才的!”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48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我选我

李永勤是我们班的副班长,前几天他转学了。

今天的班会上,刘老师让大家补选一个副班长。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
的,大家都在想。

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大家都愣住了。

刘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

王宁说:“我和李永勤是好朋友。他不怕脏,不怕累,爱劳动,爱集体。
我要像他那样,热心为大家服务”

王宁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10.3.3 结合语文和美育的方法

(a) 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特征
在审美的过程中,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看成是多种角色的自
然综合:

(i) 教师:审美的主体——教学美:教学内容的美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活动导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审美
的角度看,水涨船高,水落船低,教师的审美能力也必然制约着
学生的审美质量。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49

 在教师作为审美的主体时,他的审美对象不仅仅是课文。比如相
关的课外阅读、语文活动以及一些社会实践,都包含了教学内容
美。

(ii) 教师:审美客体——教学美:教学形态的美

 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就演变为学生的审美客体。易言之,这时
候,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审美对象,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示范性。

 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都起着示范作用,成为学生审美的
对象。

 此外,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修养、能力结构、心理素质等,显
示出的是另一种内蕴美。

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把握外在美与内蕴美之间的统一:外在美是
内蕴美的表现形式,内蕴美则是外在美的表现内容。二者统一,
才是完美的教师。

(iii) 教师:审美中介——教学美:教学技巧的美

 在审美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当审美中介的角色,从美学
意义上来注重教学技巧的运用。

 教学技巧可从以下三方面表现出其美:

– 合适美

– 娴熟美

– 人格美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50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b) 创造良好的审美情境

(i) 情感的诱发

(ii) 情感的深入

(iii) 情感的升华

(c) 选择恰当的审美方式

(i) 感染法

 形象感染法:通过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人、触动人的情
感以达到美育的目的。

 情感感染法:教师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情境、语言情境等带学生
进入审美的阶段。

(ii) 鉴赏法

 语言的鉴赏:这就是常说的语感的训练,可通过诵读、体味、推
敲、比较等加强对语言的灵敏感觉。

 意境的鉴赏:意境是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情与物象的形、神融为一
体的艺术境界。对意境的鉴赏可以使读者享受到一种审美的愉
悦。

 技巧的鉴赏:引导学生欣赏成功的写作技巧,体味构成作品美的
形态。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51

10.4 综合性学习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a) 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i)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是基于语文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整体发展的时代需
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性优化、全面提高。

(ii) 在学习内容上,综合性学习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科
学、人文、自然、社会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在方法途
径上,不再单纯通过语文活动或情境模拟来达成某项能力的提高,而
是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内外的
整合,在实践和体验中培养人文素养。

(b) 要努力追求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

(i) 综合性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倡导发展学
生的个性特长。

(ii) 学生对感兴趣的会积极学习,但是对于那些不敢兴趣的,却避之则
吉。长此下去,会造成“强项愈强,弱项愈弱”,这样的个性发展是
片面的、不健全的。

(iii)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有些必要的学习活动不能因学生不感兴趣而放任
自流。教师宜设置情境,激发兴趣,用心指点,在活动中培养、增强
学生的兴趣。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52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c) 要体现阶段性和渐进性

(i) 小学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不可要求过高,要体现阶段性和渐进性。

(ii) 教师宜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设计活动,并且提出合理的要求。

(d) 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i) 要多关注动口、动手和策划能力都较弱的学生,让他们也可以融入团
队中学习。

(ii) 要关注缺乏家庭关爱而造成性格孤僻的学生,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
真诚的理解和热情的鼓励。

(e) 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

(i) 综合性学习作为学校学习的一种方式,必须全员参与。

(ii) 就学校教育的本质而言,学习成果是次要的,让所有学生参与权过程
才是最重要的。

 综合性语文学习就是让语文的学习走向多元,不仅仅限制在固定的语文知识和
语文技能之中。

 综合性语文学习加强了语文课程和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
渠道,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大
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 253

 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包括:① 综合性学习是综合性课程;② 综合性学习是生活


化的课程;③ 综合性学习是经验性的课程;④ 综合性学习是个性化的课程。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
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
学科等课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发展、提
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包括:①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② 引导学生观


察,表达观察所得;③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进行跨领域的语文学习;④ 培养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作为一种语文学习方式,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对课程实施也
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包括: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合作性。

 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主题选择和确定要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
识和能力的储备。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关注周围的社会和生
活,了解他人并与他人沟通。在主题的选择和确定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学生
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广泛的课程资源,把握机
遇,诱导启发,发挥学习主体性。

 《小学华文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必须有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情感的渠道,通过长期的美学熏陶和浸染,
艺术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逐步构建自己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254 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MODULE FEEDBACK
MAKLUM BALAS MODUL

If you have any comment or feedback, you are welcome to:

1. E-mail your comment or feedback to modulefeedback@oum.edu.my

OR

2. Fill in the Print Module online evaluation form available on myINSPIRE.

Thank you.

Centre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Pusat Reka Bentuk Pengajaran dan Teknologi )
Tel No.: 03-27732578
Fax No.: 03-26978702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Hak Cipta © Open University Malaysia (OU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