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HPR-7000 系列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装置
HPR-7000
High Precision Fault Recorder & Locator
Integrated System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Relay Protection Research Center
Dep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目 录

1 产品概述...................................................................................................................................................... 1
2 基本原理及装置构成.................................................................................................................................. 1
2.1 基本原理........................................................................................................................................... 1
2.2 装置构成........................................................................................................................................... 2
2.2.1 前置数据采集单元 ................................................................................................................ 2
2.2.2 后台一体化工作站 ................................................................................................................ 2
2.2.3 GPS 时钟................................................................................................................................. 3
2.2.4 打印机.................................................................................................................................... 3
3 装置特点...................................................................................................................................................... 3
4 性能参数...................................................................................................................................................... 3
4.1 信号输入........................................................................................................................................... 3
4.2 采样指标........................................................................................................................................... 3
4.3 单端测距精度................................................................................................................................... 3
4.4 启动参数........................................................................................................................................... 4
4.4.1 工频量启动方式 .................................................................................................................... 4
4.4.2 工频启动精度 ........................................................................................................................ 4
4.4.3 工频录波数据记录方式 ........................................................................................................ 4
4.5 故障数据存储容量及方式 ............................................................................................................... 4
4.6 参数整定方式................................................................................................................................... 5
4.7 打印方式........................................................................................................................................... 5
4.8 故障分析........................................................................................................................................... 5
4.9 告警信号........................................................................................................................................... 5
4.10 通讯................................................................................................................................................. 5
4.11 环境条件 ......................................................................................................................................... 5
4.12 供电电源......................................................................................................................................... 5
4.13 输出数据格式标准 ......................................................................................................................... 6
5 后台分析软件.............................................................................................................................................. 6
5.1 故障数据记录与管理 ....................................................................................................................... 6
5.1.1 故障信息数据的记录 ............................................................................................................ 6
5.1.2 故障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 .................................................................................................... 6
5.2 故障波形、数据报告的输出显示 ................................................................................................... 6
5.2.1 一体化工作站显示输出 ........................................................................................................ 6
5.2.2 后台打印机输出 .................................................................................................................... 7
5.2.3 远传输出................................................................................................................................ 7
5.2.4 硬盘、软驱和其他介质输出 ................................................................................................ 7
5.3 暂态分析........................................................................................................................................... 7
5.3.1 谐波分析................................................................................................................................ 7
5.3.2 向量分析................................................................................................................................ 7
5.3.3 模量分析................................................................................................................................ 8
5.3.4 120 序分量分析 .................................................................................................................... 8
5.3.5 小波分析................................................................................................................................ 9

-I-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5.4 故障测距........................................................................................................................................... 9
5.4.1 阻抗法.................................................................................................................................... 9
5.4.2 行波法.................................................................................................................................... 9
5.4.3 单端组合测距算法 ................................................................................................................ 9
5.5 后台通讯............................................................................................................................................ 9
6 装置尺寸及背板端子图............................................................................................................................ 10
6.1 装置尺寸......................................................................................................................................... 10
6.2 装置背板端子定义图 ..................................................................................................................... 11
7. 装置使用说明........................................................................................................................................... 11
7.1 数据采集单元面板灯说明 ............................................................................................................. 11
7.2 后台软件操作说明 ......................................................................................................................... 11
7.2.1 用户管理.............................................................................................................................. 11
7.2.2 文件...................................................................................................................................... 13
7.2.3 视图...................................................................................................................................... 14
7.2.4 故障分析.............................................................................................................................. 15
7.2.5 故障测距.............................................................................................................................. 15
8 订货须知.................................................................................................................................................... 15
附录................................................................................................................................................................ 16

- II -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1 产品概述
HPR-7000 系列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装置不仅能够记录故障发生时的稳态、低频故障信息,
还能记录故障发生初期的暂态行波故障信息;启动判据全面、快捷,操作灵活;装置所采用的组合
故障测距算法使得故障测距准确、可靠;后台分析软件功能齐全,性能可靠;是一种具有全新意义、
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故障录波与测距装置
该装置由清华大学电机系研制成功,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装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部
部颁标准 DL/T553-1994《220kV~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和 DL/T663-1999
《220kV~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检测要求》的有关规定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适用
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发电厂。

2 基本原理及装置构成
2.1 基本原理
单端组合故障定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选用最具鲁棒性的单端阻抗算法确定故障发生区段,然
后再利用精确的基于小波变换的电流行波法得出故障距离。
鲁棒性是指:在有扰动和未建立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条件下,系统保持稳定性和其他性能的能力。
单端阻抗故障定位算法由于其自身的诟病,深受系统运行方式、系统功率角、过渡电阻、CT 饱和
以及线路长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测量阻抗法是所有阻抗算法中最鲁棒的故障测距算法,
具体原理如 2.1 所示。

图 2.1 三相输电系统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 . . .
. .

ZM =
UM
= (1 + k
I M0
) × xZ l1 + 3R f
I f0 I M0 k1 × I M 0 I M0
. . . = x × (1 + k .
) Z l1 + 3R f .
= xZ + R ⋅
'
f .
IM IM IM IM IM IM
上式中 ZM 就是测量阻抗,x 为故障距离,k1 是 If0 与 IM0 的比值,为实数。把上式按实-虚部分

解,并根据线路阻抗角 ϕ L ,可得式子:

X X M − R 'f ⋅ b
tgϕ L = =
R R M − R 'f ⋅ a

⎡. ⎤ ⎡ I. ⎤ RM ⋅ tgϕ L − X M
I
上式中 a = Re ⎢ . ⎥ ,b = Im ⎢ . ⎥ ,于是可得:xX = X M −
M0 M0
⋅b 。
⎢ IM ⎥ ⎢ IM ⎥ a ⋅ tgϕ L − b
⎣ ⎦ ⎣ ⎦
输电线路故障后,在故障点附加电源的作用下,线路上将出现接近于光速传播的电压和电流行
波。根据初始波到达检测母线的时间和来自于故障点反射波到达检测母线的时间差可以构成单端行
波故障定位。设线路全长为 L,故障点距定位装置安装点(母线)的距离为 x,波速为 v,两个波头
到达母线的时间分别为 tm1 和 tm2,其时间差为△t,则故障距离 x 可由下式得出:

-1-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v ⋅ Δ t v ⋅ ( t m1 − t M 2 )
x=
=
2 2
由具有鲁棒性的阻抗测距算法给出故障发生的范围,误差不超过线路全长的 10%,然后由行波
测距法进行精确故障定位,误差小于 1 公里。
2.2 装置构成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装置由四部分组成:前置数据采集单元、后台一体化工作站、电力系统
同步时钟和打印机。前置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故障信息数据;后台一体化工作站,提供故障数据显示、
分析和处理;电力系统同步时钟为本系统提供精确时间信息;打印机用于打印故障报告。
本装置能够实现输电线路的精确故障测距,并能够全面记录故障引起的故障电压和故障电流信
息,为新型暂态行波保护的研制和应用收集重要的故障数据。
装置整体构成如图 2.2 所示。

图 2.2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装置整体构成
2.2.1 前置数据采集单元
前置数据采集单元采用模块结构,每一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模块与模块之间以及
模块与上位机之间均通过总线联接,实现前置数据采集单元和后台一体化工作站之间的无缝通讯,
可靠性高,通信速度快,维护方便。
每台装置最多可配置 2 个前置数据采集单元。每个前置数据采集单元最多可采集 24 路模拟信号、
4 路高频信号、24 路行波信号和 48 路开关信号。前置采集单元的数量及各模块的数量,均可根据用
户需要灵活配置。
2.2.2 后台一体化工作站
后台一体化工作站采用奔腾 IV 2.4G 中央处理器,512M 内存,80G 硬盘,15 寸彩色液晶屏,
并配有软驱、光驱和内置调制解调器,及各类外接端口(包括串口、并口、USB 口等)。
后台一体化工作站存储故障数据并进行在线分析,也可将故障数据远程传输至调度中心进行离
线分析,可靠性高,录波及分析结果逼真,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2-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2.2.3 GPS 时钟
提供 GPS 精确同步时钟接口。
2.2.4 打印机
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在线打印方式和离线打印方式。
在线打印方式:每次故障发生后,装置可自动打印出包括故障性质、故障距离、测量阻抗、故
障波形示意图的简要故障分析报告。
离线打印方式:可由操作人员自行选择打印所需波形及故障性质、故障距离等故障分析报告。

3 装置特点
z 故障信息记录全面
不仅能够记录传统的工频、谐波故障波形,也能够记录电开关量和高频载波信号波形,而且能
够同时记录高频、暂态行波波形。为全面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原因,充分利用故障后各种故障信息测
距、保护奠定了基础。
z 仅利用单端电气量实现故障测距,测距精度高(绝对误差小于 1 公里)
、可靠性好。
z 启动判据全面
每一路电压和电流都有越限判据和突变量判据,电流行波设有内嵌式硬件启动单元,同时设有
开关变位启动判据。并且还同时有频率越限判据。
z GPS 同步授时,采样通道同步误差不超过 1μs。
z 模块化设计,人机界面友好。
z 装置全自动巡检
除开机自检外,正常运行时每 5 秒定时对各前置数据采集单元的进行智能巡检,任一插件出现
异常时,将立即给出告警信号及异常插件的编号,使用户能尽快处理,从而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

4 性能参数
4.1 信号输入
z 稳态模拟量输入:16~48 路模拟信号;4~8 路高频信号
:57.7V;交流额定电流(有效值):1A 或 5A;最大过载 20 倍,持续
交流额定电压(有效值)
时间 1s;频率信号:50Hz。
z 暂态模拟量输入:16~48 路行波信号
:57.7V;信号频率范围 0~200kHz。
交流额定电压(有效值)
z 开关量信号输入:32~96 路常开或常闭空接点
4.2 采样指标
稳态采样速度:1kHz~10kHz;
暂态采样速度:1MHz;
采样方式:同步采样,同步误差小于 1μs;
谐波分辨力:10 次;
开关时间分辨力:1ms;
电流、电压波形采样精度:优于 2%。
4.3 单端测距精度
组合法单端故障测距误差小于 1km。

-3-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4.4 启动参数
所有工频模拟信号(高频信号除外)均可作为启动量,任一路输入满足定值给出的启动条件,均
可启动录波。每一路电流行波信号均可作为行波启动量,但只有在行波启动后一定时间内有工频启
动信号,行波数据才有效,防止了行波误启动。
4.4.1 工频量启动方式
①相电压和零序电压突变量启动;②相电流和零序电流突变量启动;③相电压和零序电压越限
启动,其中相电压有欠压和过压两种启动方式;④相电流和零序电流越限启动;⑤主变中性点电流
过限启动;⑥频率越限与变化率启动;⑦开关量变位启动;⑧手动启动;⑨遥控启动。
4.4.2 工频启动精度
①越限启动量,优于 5%;②突变启动量,优于 10%;
4.4.3 工频录波数据记录方式

图 1 模拟量采样时段顺序

图 4.1 模拟量采样时段顺序
z 模拟量采样方式
按图 1 所示顺序执行:
A 时段:系统大扰动开始前的状态数据,输出原始记录波形,记录时间为 60ms;
B 时段:系统大扰动后的状态数据,输出原始记录波形,记录时间大于 2.4s;
C 时段:系统动态过程数据,输出原始记录波形,记录时间大于 200ms;
D 时段:系统长过程的动态数据,每 0.02s 输出一个工频平均值,记录时间 2s;
输出数据的时间标签,如短路故障等突发事件,以系统大扰动开始时刻,为该次事件的时间零
坐标。
z 记录方式
①第一次启动:符合任一启动条件时,由 S 开始按 ABCD 顺序执行。
②重复启动:在已经启动记录的过程中,有开关量或突变量输出时,若在 C、D 时段,则由 T
时刻开始沿 BCD 时段重复执行,负责应由 S 时刻开始沿 ABCD 时段重复执行。
z 自动终止条件
①所有启动量全部复归;②记录时间大于 4.6 秒。
z 特殊记录方式
如果出现长期的电流、电压、频率越限或振荡,持续时间大于 D 段记录时间,则应由 S 时段开
始沿 ABCD 时段重复执行。
4.5 故障数据存储容量及方式
z 可连续记录故障信息,可连续故障录波 4 次,每次 2.6 秒;
z 录波数据存储容量不少于 250G,录波数据可存储在硬盘上,也可通过远传到上级管理部门。

-4-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4.6 参数整定方式
z 在线修改:录波器在线运行时,可直接修改运行参数。
z 离线修改:由离线计算机修改后,通过软盘或 U 盘送给录波器。
z 远传修改:上级管理部门可通过远传修改。
4.7 打印方式
z 在线打印
用户如果选配在线打印功能时,每次故障录波后,可自动打印出包括故障性质、故障距离、测
量阻抗、故障波形示意图的简要分析报告。
z 离线打印
由人工控制选择打印所需波形及故障性质、故障距离等故障报告。
4.8 故障分析
z 在线傅氏分析
z 在线小波分析
z 自动测距
z 离线傅氏分析
z 离线小波分析
4.9 告警信号
系统启动录波或装置发生故障后,将输出告警信号,告警信号为空接点信号,可接至光字牌。
告警信号主要有:①录波启动信号;②装置异常信号;③备用。
4.10 通讯
z 通讯方式
①通过 RS-232 接口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连;
②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与远方调度相连;
③通过高速以太网与局域网相连。
z 通讯速率
①RS-232 串口:不小于 19200bps;
②调制解调器:视 MODEM 而定,一般为 56kbps;
③以太网:10/100M 网卡。
z 通讯功能
①远程调用录波数据;
②远程修改运行参数;
③校时;
④远程启动录波。
4.11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0°C—50°C
相对湿度:5%—95% (最大相对湿度 28g/Equation Section (Next)m3)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4.12 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为直流 220V、交流 220V(如需 110V 定货时说明),交直流互为备用,自动切换。

-5-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4.13 输出数据格式标准
为用户提供符合 IEEESTDC37.111-1999(COMTRADE)标准格式的文件。

5 后台分析软件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后台分析软件为用户提供强大的故障信息的记录、存储和分析功能,
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与传统普通故障录波器相比,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后台分析软件不仅兼容了传统普通故
障录波器后台软件的全部功能,而且增加了对暂态行波故障信息的记录、存储和分析功能,以及综
合利用工频信息和和暂态行波信息的精确组合故障测距功能。
5.1 故障数据记录与管理
5.1.1 故障信息数据的记录
高精度故障录波器可以同时记录工频模拟量、暂态模拟量、高频信号和开关量。故障录波满足
以下技术要求:
(1)最少可记录 2 回线路(变压器)工频电流(8 路);最多可记录 8 回线路(变压器)工频电流(32
路),采样频率为 1kHz~10kHz;
(2)最少可记录 2 回线路(变压器)暂态电流(8 路);最多可记录 8 回线路(变压器)暂态电流(32
路),采样频率为 1MHz,最大记录时间 20ms;
(3)最少可记录 4 路高频信号,最多可记录 24 路高频信号,最大记录时间 400ms;
(4)最少可记录 2 回母线工频电压(8 路);最多可记录 4 回母线工频电压,采样频率 1kHz~
10kHz;
(5)最少可记录 2 回母线暂态电压(8 路);最多可记录 4 回母线暂态电压,采样频率 1kHz~
10kHz;
(6)最少可记录 16 路开关量(开入、开出),最多可记录 96 路开关量。
上述故障录波信息保存至故障原始记录数据库,根据上述技术要求,数据库一般结构见附录 1。
5.1.2 故障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
(1)实现用户对多次故障录波结果的分类管理,将历史记录自动存档,提供历史记录保存、修
改功能;
(2)多次连续故障发生时,可以实现多次录波的数据记录组合,形成“系统振荡+多次故障”
的暂态全过程的录波记录;
(3)实现坏数据的检测和预报。
5.2 故障波形、数据报告的输出显示
5.2.1 一体化工作站显示输出
(1)制表输出
包括记录站名、录波器启动时间、故障开始的绝对时间、故障线路和相别、故障距离、故障持
续时间、故障有关保护开始到给出跳闸信号的动作时间、故障后第一周波的故障电流峰值和有效值、
母线电压有效值、重合闸绝对时间、开关重合结果。
(2)波形输出
显示所有接入装置的参量波形,反映不定步长采样录波的整个过程。录波结果包括工频波形、
暂态波形、高频波形和开关量波形。开关量采用高低电平表示其开合。波形输出支持比例缩放。

-6-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5.2.2 后台打印机输出
支持打印制表输出和相应的曲线,打印类型包括全部打印、打印故障元件相关通道和用户自定
义打印等。
5.2.3 远传输出
通过 MODEM 远程通讯,按照录波器—调度中心通讯协议实现故障录波数据的自动/人工上传
和下载。
5.2.4 硬盘、软驱和其他介质输出
工频采样数据文件采用 COMTRAD 通用数据交换格式输出,同时支持暂态和高频数据文件的输
出。
5.3 暂态分析
5.3.1 谐波分析
采用全周 Fourier 变换对采样频率为 1kHz-10kHz 的工频量进行分析,最高谐波分析频率可达 100
次谐波(5000Hz)。设 y(t)为原始波形,可分解成不同频率正弦和余弦分量之和,即:

y (t ) = a0 + ∑ (ak cos kωt + bk sin kωt )
k =1

谐波简要分析提供了故障后一周波的谐波分析结果,包含基本故障谐波信息,提供最高分析谐
波频率为 500Hz。可以输出各次谐波幅值和相角,以及三相谐波幅值的棒图分析结果。
谐波综合分析可以由用户定义选择分析元件,对任意时段进行详细谐波分析。分析结果分别采
用动态棒图分析和全时间谐波幅值分析输出,可以对暂态-稳态过程中的谐波分量变化进行研究。分
析结果如图 5.1 所示:

图 5.1 谐波分析图例
5.3.2 向量分析
采用全周 Fourier 变换计算系统电压、电流的基波向量,用于分析故障前后电压、电流向量的
变化过程。基波分量为:
y (t ) = a1 cos ωt + b1 sin ωt
其中:
1 N −1 2π 1 N −1

a1 = [2∑ yk ⋅ sin(k ⋅ ) + y N ] b1 = [ y0 + 2∑ yk ⋅ cos( k ⋅ ) + yN ]
N k =1 N N k =1 N
向量简要分析提供了故障前一周波、故障开始一周波和故障后一周波的电压、电流向量计算结
果,反映了故障前后电压、电流向量的变化。以向量图和数值的形式显示计算结果。

-7-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向量综合分析由用户自由选择分析元件,对任意时段进行详细的向量分析。分析结果采用动态
向量图的形式输出,完整地显示了电压、电流向量在故障暂态全过程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软件
还给出了计算时间段内向量的实部、虚部、幅值和相角的变化曲线,可分别对上述参量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 5.2 如图所示:

图 5.2 向量分析图例
5.3.3 模量分析
采用凯伦贝尔变换实现电压、电流的 α、β、0 模量变换,将三相电压、电流解耦,用于分析故
障前后电压、电流模量的变化过程。
凯伦贝尔变换矩阵为:

⎡1 1 1⎤ ⎡1 1 1 ⎤
s = ⎢1 −2 1 ⎥⎥

s = ⎢⎢1 −1 0 ⎥⎥
−1

⎣⎢1 1 −2 ⎦⎥ ⎢⎣1 0 −1⎥⎦

因此 F120=s -1Fabc。
模量简要分析提供了故障前一周波、故障开始一周波和故障后一周波的电压、电流模量计算结
果,反映了故障前后电压、电流模量的变化。以 α、β、0 的模量变化曲线显示计算结果。
模量综合分析由用户自由选择分析元件,对任意时段进行详细的模量分析。分析结果采用以 α、
β、0 的模量变化曲线的形式输出,完整地显示了电压、电流模量在故障暂态全过程的动态变化过程。
5.3.4 120 序分量分析
采用对称分量法计算电压、电流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用于输电线路不对称故障的分析研
究。首先采用向量计算的方法得到分析电压电流的向量,然后采用对称变换求 120 序分量。其中对
称变换矩阵算法为:
⎡1 a a2 ⎤
⋅ 1⎢ ⎥ ⋅
F120 = ⎢1 a 2 a ⎥ F abc
3
⎢1 1 1 ⎥⎦

序量简要分析故障前一周波、故障开始一周波和故障后一周波的电压、电流序量分析结果,反
映了故障前后电压、电流 120 序量的变化。计算结果以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实部、虚部、幅值
和相角变化曲线的形式输出。
序量综合分析由用户自由选择分析元件,对任意时段进行详细的序量分析。分析结果以正序、
负序、零序的实部,虚部、幅值和相角变化曲线的形式输出。完整地显示了电压、电流 120 序量在
故障暂态全过程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不对称故障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8-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5.3.5 小波分析
小波分析采用二进小波,计算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正向行波和反向行波,得到小波变换结
果、模极大值和消噪结果,可以对故障暂态行波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对于行波故障定位和行波保护
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结果采用时域变化曲线的形式输出,依次分别为电流、电压、正向
行波和反向行波的原始波形、线模分量、小波变换结果、模极大值和消噪结果。

图 5.3 小波分析图例
5.4 故障测距
5.4.1 阻抗法
阻抗测距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计算误差一般不超过线路全长的 10%。
5.4.2 行波法
行波法是根据故障暂态行波信息进行故障定位的一种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的特点,但可靠性
较差。
5.4.3 单端组合测距算法
单端组合测距算法由基于工频电气量的阻抗测距算法和基于暂态行波的行波测距算法组合而
成。该方法的特点是综合了二者的优点,具有可靠性高、测距准确的特点。其原理为:由具有鲁棒
性的阻抗测距算法给出故障发生的范围,误差不超过线路全长的 10%,然后由行波测距法进行精确
故障定位,误差小于 1 千米。
5.5 后台通讯
后台通讯包含两部分:与前置数据采集单元和 GPS 同步时钟的通讯、与调度中心的通讯,具体
功能如下:
z 依据 GPS 同步时钟—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后台程序通讯规约,整定系统同步时间以
及向 GPS 索取故障发生时间;
z 响应各数据采集单元的中断请求,依据前置数据采集单元-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后台
程序通讯规约,巡回读取所有插件的故障数据和时间;
z 上传、下载各 CPU 插件(工频采集单元、行波采集单元)的定值;
z 依据调度中心-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后台程序通讯规约,实现故障数据、GPS 和各
CPU 插件整定参数、系统元件参数的上传、下载。

-9-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6 装置尺寸及背板端子图
6.1 装置尺寸
z 前置数据采集单元尺寸:

图 6.1 前置数据采集单元尺寸图

z GPS 同步时钟尺寸:高度 2U,宽度 19 英寸标准尺寸;重量 2kg


z 一体化工作站尺寸:482.80mm×354.80mm×256.00mm

图 6.2 一体化工作站前视尺寸图

z 屏体尺寸: 2260mm×800mm×600mm 或 2360mm×800mm×600mm

No.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 6.3 前置数据采集单元插件结构图

- 10 -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6.2 装置背板端子定义图

图 6.4 背板端子定义图

7. 装置使用说明
7.1 数据采集单元面板灯说明

高精度故障录波器数据采集单元

图 7.1 前置数据采集单元面板灯说明图
z 电源灯:通电时常亮;
z 运行灯:通电时按照 1Hz 频率闪动;
z 故障灯:录波启动后常亮 4.6 秒后熄灭;
z 数据上传灯:每 5 秒巡检时闪动,单板数据上传时常亮。
7.2 后台软件操作说明
7.2.1 用户管理
z 用户登录
在“用户管理”菜单下选择“用户登录”项,在用户名列表框重选择登录用户名,在密码文本
框中输入相应的用户密码,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后台分析系统。
注:用户必须首先登录才能进入分析系统!

- 11 -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图 7.2 用户管理及用户登录界面
z 注销当前用户
在“用户管理”菜单下选择“注销当前用户”项,当前用户身份退出分析系统,但整个后台分
析程序仍在运行。可以再通过“用户登录”选项,重新进入后台分析系统。

图 7.3 注销当前用户
z 修改密码
在“用户管理”菜单下选择“修改密码”项,在用户密码文本框中输入旧的用户密码,在新密
码文本框中输入新的密码,单击确定,完成密码修改。

图 7.4 修改用户密码界面
z 添加用户
在“用户管理”菜单下选择“添加用户”项,出现如图 7.5 所示对话框。在用户名称文本框中
输入新用户的名称,在用户密码文本框中输入用户密码,在校验密码文本框中再次输入用户密码,
然后在用户权限里选择该用户所拥有的权限(用户权限分两种: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超级用户能
够进行软件提供的所有功能,普通用户不能进行定值整定,添加和删除用户),单击确定,完成新用
户的添加。
注:只有超级用户才拥有此项功能。

- 12 -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图 7.5 添加用户界面
z 删除用户
在“用户管理”菜单下选择“删除用户”项,在用户名列表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需要删除的用
户名称,输入该用户的密码,单击确定即可将该用户删除。
注:只有超级用户才拥有此项功能,且不能删除当前用户。

图 7.5 删除用户界面
z 退出
在“用户管理”菜单下选择“退出”
,则退出整个分析系统,后台分析程序关闭。

图 7.6 退出系统
7.2.2 文件
z 导入历史故障文件
在“文件”菜单下选择“导入历史故障数据”,出现打开文件对话框,如图 7.7 所示,原始数据
文件夹里列出了所有的故障文件,文件名称以站名和录波时间命名,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故障文件,
单击打开按钮,打开故障数据文件。

- 13 -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图 7.7 打开录波文件对话框
z 主显示窗体
打开故障数据文件后,主显示窗体如图 7.8 所示,各部分名称见图中标示。
标题栏 菜单栏 工具栏 时间选择范围显示 游标

波形类型

游标时间

通道名称

实时值
有效值

状态栏

时间选择起始值 时间选择终止值 GPS显示 行波板状态 工频板状态


显示 显示
图 7.8 主显示窗口
7.2.3 视图

图 7.9 视图菜单

- 14 -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可以实现曲线部分缩放(水平、垂直、整体)、选择显示通道、颜色设置、显示和取消游标功能。
7.2.4 故障分析

图 7.10 故障分析菜单
后台分析软件可提供故障报告、向量分析、谐波分析、模量分析、120 序分析和小波分析,数
据分析具体内容见 5.3 暂态分析。
7.2.5 故障测距

图 7.11 故障测距菜单

后台分析软件可提供阻抗法测距、行波测距和组合算法测距,具体测距内容见 5.4 故障测距。

8 订货须知
z 用户订货时,需提供系统主接线图,如有其它特殊要求请书面说明。
z 联系方式:
地址: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实验室,西主楼 3-317 室
邮编:100084
电话:010-62796182
传真:010-62796182
Email:relay-01@mail.tsinghua.edu.cn
网址:http://www.eea.tsinghua.edu.cn/relay

z 经销商联系方式:
北京衡天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1000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建材城中路12号
总机:010-62942906 82913477
传真:010-62917920
邮箱:info@htabd.com
网址:www.htabd.com

- 15 -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附录
程序中所链接数据库说明:
文件夹 DATA 中包含录波器所需的所有数据库,必须保存在 C:盘路径下。
根据现场需要,配置录波器信息时,需要修改 C:\DATA\参数设置\参数设置.mdb 数据库,具体
修改如下:
z 在 C:\DATA\参数设置下打开参数设置.mdb,如下图所示,

图1 参数设置
点击系统配置选项,在此表格中修改局名、站名,配置录波器基本信息。
z 点击线路参数选项,在此表格中修改线路名称、线路长度、正序电阻、正序电抗、正序电导、
正序电纳、零序电阻、零序电抗、零序电导、零序电纳、本侧电阻、本侧电抗、对侧电阻、对侧电
抗、相应元件电压及相应元件电流。

图2 线路参数表
z 点击模拟量选项,此表格信息为显示工频波形的基本信息,在此表格中需要修改信息为:被
监测元件、通道名称、相别、单位、PT、CT 变比为 1(二次侧值)。

- 16 -
清华大学电机系继电保护研究室

图3 模拟量表
注:表格中的定值的上限值、下限值,突变量及转换因数 a、b 在软件修改定值处修改即可。
z 点击开关量选项,修改此表格中的名称、监测元件。

图4 开关量表
注:其中的启动、通常状态选项在软件修改定值处修改即可。
z 点击暂态量选项,此表格信息为显示行波波形的基本信息,在此表格中需要修改信息为:通
道名称、被监测元件、相别、单位。其中 PT、CT 变比为 1(二次侧值)

- 17 -
HPR-7000 高精度故障录波与测距系统

图5 暂态量表
z 点击元件选项,修改此表格信息中的元件名,此元件名为被监测元件用于进行数据分析(向
量分析、模量分析、120 分析) 。

图6 元件表

- 1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