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1、我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吗?请给同学们讲讲你

所知道的神话故事的大意。老师也准备几则神话故事《夸父追日》《羿射九日》《嫦娥奔月》

《精卫填海》(教师讲解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板书课题,导

入新课《女娲造人》。

2、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二、知识积累

1、有关神话的知识

神话的定义(多媒体出示):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

创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特点(多媒体出示):

①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②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③人物形象,大多具

有超人的力量。

2、我国远古比较著名的神话(多媒体出示):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鲧禹治水 刑天舞干戚 共工怒触不周山

3、字词积累(多媒体出示,指导学生学习掌握):

女娲(wā):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chénɡ chè):清澈透明。

幽光(yōu)

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列任务:

1、复述课文内容,要求表述清晰,语言流畅,内容较完整。

2、请概括女娲的形象特点

如:神通广大,创造力,聪明,母爱等。

3、请找出变现人类诞生喜悦感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3 题小结:女娲既是一个能力非凡的神,又是一位伟大的充满母爱的人。她创造了

人类,犹如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一般,我们要感谢她,赞颂她。

四、合作探究

这篇课文时根据《风俗通》里德两则短文改编的,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练习第一题,思

考作者是怎样在原文基础上改编的?课文有 18 个自然段,而这两则短文只有几十个字,对

比课文找出添加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

学生朗读,小组讨论后作答。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是怎样在原文基础上改写神话故事的?

指导一:指导学生原文与课文比较,哪些内容有,哪些内容无?

学生思考后明确,第二段写女娲到神殿祈祷的内容无,其他内容都有。

归纳改写原则之一:尊重原著(原文),有所取舍(多媒体出示)。

指导二:作者添加的内容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讨论后明确:景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

指导三:是否用了这些方法就能改编成一篇好的神话故事呢?女娲在造人过程中,从

揉团造人到用藤条造人的过程是否合乎情理?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一个个的揉团造人,时间长了,肯定是枯

燥乏味的,所以才用了更省力的方法造人,所以,仅仅用了这些描写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

在改写的过程中,注意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其思想感情和行为合乎情理。

归纳改写原则之二:改写中的想象联想要合乎情理(多媒体出示)。

总结:原文与改编后的课文相比,改编后的课文更有可读性,改编文章在尊重原文的

基础上,对原文进行了大量的取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加入合乎情理的想象,增强了文

章的可读性,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学习的改编的方法,把《寓言四则》中的《智子疑邻》,改编成一

篇不少于 300 字的短文。

1、全班朗读《智子疑邻》

2、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

释。

3、再读寓言,教师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并解释加点的词。
4、问题讨论: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

议?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试概括。

二、《塞翁失马》学习

1、说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引出《淮南子》里《塞翁失马》。

2.讲解课文出处,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人编写的《淮南子》,故事精短,有较强

的思想性,哲理性。

3.教师范读课文。提出背诵要求。教师可亲自背诵课文,以作示范。以激励学生背诵

课文的信心。

4.学生分组研读课文,屏幕投影打出生字注音,重点词语的释义填空题。

学生查字典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弄清字词音义,为下步分析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屏幕上投出故事原文抽掉标点的《塞翁失马》,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样的好处,叫

同学用心记住课文的停顿,并学会文言文句读,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揣摩句意。

5.请一个同学上台来主持,全体同学做图配文活动。

电脑屏幕打出十幅剪纸《塞翁失马》图片。每打出一幅,请一个同学根据原文和画面,

配套写出有关解说词。时间 10 分钟。
6.学生在答出原文之后,主持人要学生口头翻译文言文语句。如果有困难老师和同学

们可以帮助之。要提醒同学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语句要通顺,字字落实是一个比较好的

办法。要训练学生字字对译的能力。

7.引导学生初步理清文意,概括《塞翁失马》的寓意。

明确: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的祸与福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

能变成坏事。

8、课文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的主要线索是:失马——将马——堕马——保马(父子相保)

情节一波三折,

失马——吊之——此何遽不为福

将马——贺之——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堕马——吊之——此何遽不为福乎?

它表明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祸福可以转化的。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四层。分别在其父曰“此何遽……乎?“之后,和最后。层意如线索

而所归纳的,可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概括。
①下面请几个同学谈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塞翁失马”,可以放开来谈。不要局限于校

园生活。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耳闻目睹的事。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活动。教师要尽量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们。让

学生们充分享受发言的乐趣。不要把学生思维固定在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这一个思维模

式上

②讨论后,叫学生写寓言。

教师要引导学生概括学了寓言四则后,寓言的特征。、

提供几个参考题目:

塞翁新传——可以发挥同学们的想像,写出课文之外的故事来。

塞翁之子——可以塞翁儿子的身份,联想其后来跛腿之后的生活,他有没有继承塞翁

的衣钵。也成为了一个“善术者”呢?他是不是也明白了生活中的祸福关系呢?

也可以写其他的寓言故事.但是要求写出“祸福相倚”这样大致相当的主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