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8

安全衛生管理及個人

防護具研討會資料

主辦單位: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

究所

合辦單位: 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

民國 95 年 4 月 29 日於台北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
目錄
一、安全衛生管理
1. 我國職場安全衛生策略與展望

演講者: 石東生

2. 化學品全球調和系統推動策略

演講者: 于樹偉

二、個人防護具
1. 日本呼吸防護具的最新發展與國際趨勢

演講者: 重松 開三郎

翻 譯: 河野 佳之

2. 工地用安全帽的構造與劣化汰換管理機制

演講者: 谷澤 和彥

翻 譯: 林宏保

三、附錄
1. 行政院核定之全國職場二二二減災方案
2. 2004 年美國職災死傷統計
3. 2005 年日本重大職災的趨向
1、 安全衛生管理
1.我國職場安全衛生策略與展望

演講者: 石東生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所長

2.化學品全球調和系統推動策略

演講者: 于樹偉

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
我國職場安全衛生策略與展望
石東生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所長

一、 前言

隨 著我 國經 濟與 工業的快速發展,國內職業安全衛生問題
也 日 益 受 到 社 會 大 眾 與 勞工朋友的重視,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因
此提出主要施政理念 “ 安全 “ 、快樂 “ 、“ 尊嚴 “ 與三大施政主軸 “ 工
作安全 “ 、就業安全 “ 、與 “ 退休安全 “ ,並將 “ 工作安全 “ 列為任內
的 主 要 施 政 重 點 及 核 心 價值,除了持續辦理安全衛生法令之研
修、改進現有安全衛生制度、強化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與宣導、加強
高危險工作場所之監督檢查、擴大安全衛生技術與設備之研發外,
更提出跨部會之 “ 全國職場 222 減災方案 “ ,訂定明確而極高難
度的減災目標,希望在過去四年減少重大職災死亡人數 40%的
基礎下,在未來二年,將職災死亡與殘廢的發生率各再減少
20%。期由建立全國性的減災願景、整合各部會資源、鼓勵民間團體、
工業界、勞工的參與,具體達成減災承諾及實踐。目前此方案已獲
得 行 政 院 及相 關 部 會首 長的支 持,本所 身 為國內職業安全衛生
的專責研究機構,基於 “ 發展特色專業核心研究,把我國的安全
衛生成果帶到國際舞台 “ 的基本願景、配合勞委會的施政主軸,
正積極借鏡先進國家做法與經驗、掌握國內相關行政單位、學術
機構、工業界、勞工代表與民間團體的需求與建議,過去本所亦
曾擬定階段性的安全衛生研究策略規劃(如:1996-2001 年及
2001-2005 年的研究策略規劃),但較偏重專業之研究,未與
勞委會減災施政目標及業界需求緊密扣合。2004 年底本所提出
2005-2008 年 安 全 衛 生 研 究 策 略 , 近 期 又 配 合 新 任 李 主 委 的
跨 部 會 減 災 願 景 及 提升 國際能見 度之 需求 ,做 了部份 內容 的調
整,茲將其中重要之工作要項簡要介紹如下。

二、安全衛生研究策略規劃
1. 安全衛生政策研究
這幾年先進國家紛紛提出新世紀的安全衛生政策目標、策略規劃
與願景指標,台灣既為已開發國家,自然必須儘速與國際接軌,因
此對於國際上的安全衛生管理制度(ILO-OSH-2001 等)、安全衛生政
策、高職災行業之減災策略、中小企業的安全衛生輔導機制、安全衛生
檢查制度、安全與健康風險評估與管理、職業傷病鑑定與補償制度、重
要資料庫之建置、跨部會的資源整合、民間的參與、教育訓練與文宣的
創新做法、法令與制度的改善等最新資訊都必須完整收集,借鏡先進
國家經驗,研修國內現有法令、標準,改進現有制度。並透過勞保、健
保給付資料、衛生署死亡檔、癌症登記檔的分析與國際統計數據之比
較,可提供政府相關部會具體可行之改善建議對策、優先順序與更合
理的績效指標。

2.相關部會資源整合與合作研究
安全衛生業務之推動常涉及多個部會的業務,特別需要整合,
2006 年的重點工作包括:與國科會、衛生署、環保署合作之奈米科
技環保、安全與衛生合作計畫、與衛生署國衛院合作辦理之職場健康
風險管理研究、與經濟部所屬之國營企業合作辦理之職業衛生危害因
子調查與改善計畫、與教育部環保小組合作建置之校園師生及專業人
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中心、與經濟部工業局合作之中小企業安全衛生
輔導機制、與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合作之禽流感職場防疫醫療院所負壓
隔離病房性能查核、與消防署之火災爆炸合作研究及重大職災原因鑑
定等計畫、與原住民委員會及漁業署合作之原住民及漁民減災及健康
保護計畫、向國科會爭取更多的職業安全衛生的研究資源與成立職業
安全衛生研究學門等。此外過去多由政府獨立推動安全衛生工作,今
後應加強跨部會合作,投注更多資源邀請安全衛生專業機構、民間團
體、學術單位之熱情參與及協助。

3.安全衛生專業人員專業知能之提升
專業知能的充實係提升研究能力的根本,國內職安衛科系所多
達 25 家以上,接受過法令要求基本時數訓練課程的安全衛生人員
數多達數萬人,但欠缺良好的在職教育訓練,目前勞委會已修正教
育訓練規則,要求必要之在職訓練,本所積極與勞委會、教育部、職
業衛生學會合作,設置北、中、南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中心、編撰進階級
的安全衛生專業教材、培訓高階專業師資,希望能有效改善目前國內
安全衛生教育品質,提升業界安全衛生人員之專業知能,也強化學
校職業安全衛生系所師生之實務經驗與研究能力。

4.弱勢族群勞工的照護研究
包括:原住民勞工、外籍勞工、身心障礙勞工、漁業、農業勞工等
特殊勞工之減災與健康保護研究,這些弱勢族群的勞工多從事較危
險性之工作、工時較長、暴露較高、工作環境較惡劣、知識水準較低、經
濟狀況較差、對於職場的認知較欠缺、也較少受到雇主的照顧,因此
職業災害也較高、平均壽命較低,加上語言溝通的困難、文化上的差
異、特殊生活習性的不同,都需要較長期與深入的研究調查、了解真
正的問題癥結,才能針對問題,整合相關目的主管機關的資源、人力
與通路,協助其提出具體有效改善對策,並透過減災與健康保護資
料庫之建立,長期監控其健康與疾病變化趨勢、評估各種改善介入措
施之有效性。

5.新浮現之安全衛生議題研究
包括:奈米科技安全與健康保護、過勞、壓力、憂鬱、疲勞、睡眠障
礙(失眠、嗜睡、猝睡等)、輪班、傳染性疾病(醫療院所、實驗室、安養院、
養殖場、屠宰、殯葬場等場所勞工之禽流感、SARS、肺結核暴露危害
等)、人因工程危害(下背痛、腕道症候群、肩頸不適等肌肉骨骼傷害)、
物理性危害(電磁波、低濕、紫外光等)、室內空氣品質、職場健康促進
等新浮現安全衛生議題之可能高危害暴露族群實況,研擬危害管理
措施,適時提出必要之技術指引或建議訂定相關法令、標準。這些新
議題各國都剛起步,容易與國際接軌,更有機會發展具有國際特色
之研究。

6.發展核心專業核心研究
鑑於我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起步較晚,政府之資源有限,因此
特別需要針對國內特殊需求,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研究,譬
如:針對工業界常用之有害物進行較完善之暴露評估調查研究、評估
現有之暴露評估與危害控制設施性能、並針對其缺失進行創新研發、
提出專利申請、技轉國內外廠商量產,並選擇適當之工業與作業進行
應用推廣,如:各種氣狀、粒狀有害物之採樣氣研發、餐飲業、膠帶業、
合成皮業、鑄造業、電鍍業、醫療器材業之通風設施改善、醫療院所負
壓隔離病房通風改善及實驗室化學氣櫃、生物安全氣櫃、醫護人員暴
露控制設施、奈米粉體製造與加工通風設施研發等,不僅可以減少作
業人員之暴露,並可降低噪音、節省能源、減少環境污染、減廢與增加
資源回收。

7.減災新設備技術之研發與推廣應用
配合勞委會減災施政主軸,針對職災三高(高致死、高殘廢與高
違規)與主要職災類型,包括:機械傷害(夾、捲、切、割等)、墜落、滾
落、物體飛落、崩塌、倒塌、跌倒、感電、火災、爆炸等研發新型減災設備
與個人安全防護具,同時新研發之設備與技術還可以申請國內外專
利,技術轉移國內外廠商量產,提供國內高職災工業、國營企業、重
大公共工程、相關公會推廣應用,並且加強網站與媒體宣導,讓更多
業界及勞工知曉,提供技術支援與諮詢服務。

8.中小企業輔導機制研究與推廣
國內中小企業比例佔八成以上,欠缺安全衛生專業知能與技術,
因此應該深入研究,依據工業界需求與施政目標,研定中小企業之
輔導機制,結合經濟部(工業區、加工出口區等)、國科會(科學園區)、
衛生單位(醫療院所、安養院等)、經濟部/交通部(重大公共工程)等相
關部會、學術機構、及民間安全衛生專業團體(安全衛生學會、協會、技
師等)之資源、人力,提供技術輔導、到場安全衛生技術諮詢服務、低
利貸款與教育訓練、宣導。

9.國際合作與能見度提升
安全衛生研究領域甚廣,各國所遭遇的安全衛生問題亦有相當
程度的雷同或相似,鑑於研究資源有限,經驗的分享與專業的合作
就益顯得重要,過去國內所使用之技術與設備,甚至法令、標準多直
接由國外引進,近年來國內安全衛生專業人力逐漸完備,研究能力、
水準亦已大幅提升,許多研究成果都獲得國外專利、發表於國際學術
期刊、受到國際的高度肯定,應該更積極的走出去,將研究成果對外
推廣展示,尋求國際合作研究機會,以擴大國際視野,爭取更多研
究資源,也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安全衛生研究能力與學術地位。

三、結語

傳統職業安全衛生多僅考慮工作環境之危害,且多僅考慮影響
生理因子之危害,對於個人危害因子(如:健康、疾病、吸菸、檳榔、磕
藥等)及生活危害因子(經濟、人際關係、家庭、公司管理、輪班、工時
等)則未一併納入考慮。目前許多先進國家已在檢討將上述各種危害
因子整合在一起,一些國際化的跨國企業更將安全觀念由傳統之“職
場“擴大涵蓋到家庭、學校、環境、社區、交通、甚至休閒,建構成一全
方位之安全概念,要求每位員工內化成公司的安全文化、甚至成為每
一個人的生活核心價值。安全與健康,係每一個人的基本人權,也是
二十一世紀全球共同關切的議題,並已成為各國政府的施政重點。希
望透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能提供勞工朋友一個更安全與健康的工作
環境。

化學品全球調和系統推動策略
于樹偉
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
摘要
為了使事業單位有效獲得製造、處置或使用化學物質之安全衛生資訊,並藉由
標示及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將化學品安全資訊提供及教導勞工,許多國家
均規定化學品之製造商及進口商必須對所生產或進口的物質執行危害評估,並
提供資訊給下游廠商;雇主並應就化學物質之安全衛生資訊建立一套完整的危
害通識計畫。
我國危害通識規則中危害物質分類當初係參考聯合國運輸建議書相關規定,
而九大類危害分類原則著重於物理性危害及急性健康危害,並未涵蓋工作場所
勞工長期暴露可能導致之慢性健康危害,而各國所發展的不同標示與分類系統,
也造成跨國貿易同一物質但不同標準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聯合國環境發展會議與
國際化學品安全論壇遂於 1992 年通過決議,建議各國應展開國際間化學品分
類與標示調和工作,以減少化學品對人體與環境造成之風險,並減少化學品跨
國貿易必須符合不同標準所付出之成本。經過十年的努力,相關國際組織終於完
成全球調和系統(the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GHS)文件,於 2003
年正式公告,聯合國並希望所有會員國於 2008 年,全面推行 GHS。
身為亞太經濟合作會員體,在勞委會的主導下,我國也積極規劃全球調和系
統推動事宜,然因化學品分類及標示,也涉及其他主管部會業務,必須有策略
性的規劃。有鑒於此,本文除介紹全球調和系統基本概念外,對於聯合國 2005
年頒佈的全球調和系統國家推動策略,也有詳盡的說明。

一、前言
為 保 障 勞 工 安 全 , 美 國 的 「 危 害 通 識 標 準 (Hazard
Communication Standard,HCS)」及加拿大的「工作環境危害物
質 資 訊 系 統 (Workplace Hazardous Material Information
System,WHMIS)」均規定化學品之製造商及進口商必須對所生產或
進口的物質進行危害評估,並提供資訊給下游廠商,雇主並應建立
完整的「危害通識計畫」,內容應涵蓋容器標示、物質安全資料表及勞
工教育訓練。歐盟也制定「危險物質分類、包裝及標示共同綱領」,但
無勞工教育訓練之要求。日本在勞動安全衛生法中,規定新製造之化
學物質,需申請許可且政府及業者也應辦理化學物質危害調查及勞
工教育訓練。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依據「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七條:雇主對危險
物及有害物應予標示,並註明必要之安全衛生注意事項之規定,於
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頒佈「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以
保障勞工「知的權利」,並希望企業界能藉由危險物及有害物質資訊
之獲得,建立良好的化學物質管理系統,達到防災的目的。相關危害
通識規則中之危害物質分類當初係參考聯合國運輸建議書之相關規
定,而九大類之危害分類系統著重於物理性危害及急性健康危害,
並不涵盖工作場所勞工長期暴露可能導致之慢性健康危害。因此,加
拿大才會發展工作場所與運輸體系兩套不同之分類及標示系統,但
是各國發展不同之標示分類系統,也會造成廠商在跨國貿易時多項
系統混淆、資科重複製備等成本的增加。
聯 合 國 環 境 發 展 會 議 ( UNCED ) 與 國 際 化 學 品 安 全 論 壇
(IFCS)於 1992 年通過決議,由國際勞工組織(ILO)與經濟合
作 發 展 組 織 ( OECD ) 、 聯 合 國 危 險 物 品 運 輸 專 家 委 員 會
(UNCETDG)共同研擬化學品分類與標示之全球調和系統,相關
組織的分工是:
1.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負責制訂化學品對人體健康與環
境之危險分類標準。
2. 聯合國危險物品運輸專家委員會(UNCETDG):負責制訂化學
品物性安全標準。
3. 國際勞工組織(ILO):根據前兩個單位所發展的標準,研擬標
示與分類方式。

經過十年的努力,上述三個國際組織終於完成 GHS 系統文件,


於 2003 年正式公告。依照目前所公告之文件,聯合國希望所有會員
國於 2008 年全面推動 GHS。
GHS 系統危害標示和分類有三大特色:
1.同時涵蓋物理性、健康及環境危害
目前國內化學品之危害分類係根據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6864
Z5071 危險物標示之規定,而此標準是參照 1997 年聯合國危
險物品運輸專家委員會「危險物運輸建議書」之規定訂定。由於運
輸危害考量與工作場所並不完全一致, GHS 系統與現行之九大
類系統有所差異,除了在運輸考量上之物理性危害與急性健康危
害,增加了健康危害如刺激性、致癌性、致敏感性、致突變、生殖毒
性等及水生環境危害,更能兼顧工作場所與環境危害特性。
2.以量化實驗數據作為分類之標準
以往第九類其他危害物質之定義,除了高溫運輸物質外,也包含
對環境有害之物質。所以,很多廠商與稽核單位常發生困擾,到
底符合何標準才是對環境有害之物質,常常出現認知落差之困擾。
所以,GHS 系統為了調和全球標示之分類,每一危害分類之判斷
基準均儘量以量化實驗數據當作標準,各國判定基準均一致時,
就能減少認知之爭議,若世界各國都實施 GHS 系統時,也比較
不會出現國與國間判斷標準不同的狀況。
3.提供混合物之分類標準
目前法規中對混合物分類之判定,是依整體測試之結果,若無整
體測試,健康危害部分可視同個別成分之危害,物化危害可以科
學根據之評估代替。為求完整的分類標準,GHS 系統對混合物之
分類標準更依照不同分類訂定相關基準,同時,為了降低廠商測
試之成本與兼顧試驗動物之倫理道德,對於某些分類,可用銜接
原則(bridging principles)及一些估算方式,判斷混合物之分
類。GHS 系統是依照各危害分類之特性,訂定調和一致之混合物
分類方式,更能符合廠商實際運用狀況及主管機關管理制度之推
動。
因 GHS 系統具上述之特性,比較能兼顧工作場所危害特性,依
學理而言,其考慮層面也比目前九大類更為周延。但是一個新制度之
實施與推動,尤其是系統涉及的廠商與行業眾多,必須有周詳的規
劃。

二、化學品全球調和系統的精神

全球調和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是:
 依據健康、環境和物理性危害,提供物質及混合物之一致性分
類準則;
 一致性危害通識要素,包括標示和物質安全資料表的規範。
全球調和系統適用於純化學物質及其稀釋溶液和化學物質的混
合物,全球調和制度的目標是簡單明瞭,並明確界定分類和種類原
則,以便廠商“自行分類”。對許多危害分類而言,標準是半定量或半
定性的,為了分類的目的,解釋資料需要專家的判斷,全球調和系
統使用“危害分類”表明它只考慮物質或混合物的潛在危害性質。
危害分類的三個步驟是:
 確定某種物質或混合物危害有關的資料;
 分析資料以確定與該物質或混合物有關的危害;和
 必要時,將資料與議定的危害分類標準進行比較,以決定
是 否 將 該 物質 或 混 合物 分類為危 害 性物質 或混 合物,並 決 定危
害的程度。
混合物分類程序是:
 如果已有混合物測試資料,混合物的分類依據該資料進行;
 如果欠缺混合物測試資料,可利用銜接原則決定是否可對
此混合物進行分類;
 此外,對於健康和環境具有危害性的分類而言,如果
( 1) 混 合 物 本身 沒有測試 資料,和 ( 2)現有資料 無適
用上述提及之銜接原則,可根據已知資料以協議的方式對
該混合物分類。
全球調和系統第二個目的,是根據分類標準,制定調和的危
害通識制度如標示、物質安全資料表和易懂的象徵符號。
雇主 和 勞 工 必 須瞭 解在工作場所 使 用或處 理的化學品的危
害 , 以 及 為 了避 免 這 些危害可能 造 成的不 利的 效應所 需的 特殊
保護措施資訊。就化學品儲存而言,化學品的容器須將潛在的危
害減到最低。當事故發生時,勞工和急救人員需要瞭解他們應該
採 取 哪 些減 緩 措 施 , 在 此情況 下, 他們需 要的 是可以 在一定 距
離外看清的標示。不過,標示並不是這種資訊的唯一來源,利用
物 質 安 全 資 料表 和 工 作 場所風 險管理系統也 能獲得 , 後者 還應
規定進行危害識別和預防方面的訓練。訓練性質和物質安全資料
表所提供資訊的準確性、廣泛性和完整性可能有所不同。與消費
者比較,勞工必須更加深入地瞭解象徵符號和其他資訊。
標示 可 能 是 消費 者 唯一的資 訊來源,因此,標 示需 要足夠
詳盡並與產品之使用相關。在以什麼樣的方式向消費者提供資訊
的問題上,想法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基於傷害可能性的標示,
某 些 消 費標 示 制 度 認為 是在這 方面是 一種 有效 的方法,而 其他
制 度則 以 “ 知 的權 利 ” 原 則,要求向消 費者提供資訊,此僅是產
品的危害。消費者教育與其他對象的教育相比,難度較高且效果
也 較 差 ,以 最 簡 單 及 最易明瞭 的詞句 ,向 消費 者提供 足夠 的資
訊是一大挑戰。
緊急應變人員需要正確、詳盡和足夠明確的資訊,以便有效
處理運輸過程、儲存設備或工作場所發生的事故。負責處理事故
或 緊 急 事件 傷 患 的 醫 務人員所 需要的資 訊 ,可能 與消 防人員 不
同。
《聯合國關於危險物品運輸的建議書:規章範本》適合各種
目 標 對 象, 雖 然 它 主 要是針對 運輸 勞工和 緊急 應變人員, 其他
人員包括雇主、提供或接受供貨的人員,或從運輸車輛或裝卸危
險 物 品 的 人 員 , 也需要 運輸意 外情況 處置 的資 訊,除 非他 們也
參與裝卸貨物或填裝等,司機可能只需要有限的特殊危害資訊。
與 危 險 物品 可 能 直 接 接觸的勞工, 例如在 貨船 上的勞工, 則需
要更詳盡的資訊。
全球調和系標示制定的程序是:
 確定標示要項;
 印製象徵符號;
 印製危害圖式;
 警示語;
 危害警告訊息;
 危害防範措施和圖式;
 產品和供應商名稱;
 多種危害和資訊的先後順序;
 全球調和制度標示要項的排列;
 特殊標示的排列。

全球調和系統使用的標準象徵符號有下列九種:

火焰 圓圈上一團火焰 炸彈爆炸

液體自兩個玻璃容器濺於 氣體鋼瓶 骷髏與兩根交叉大腿骨


手上與金屬上

驚嘆號 環境 健康危害

物質安全資料表提供完整的化學品或混合物資訊,供工作場
所化學品控制與管理之用。雇主和勞工都將它視為包括環境危害
在內的各種危害資訊來源,並從中獲得有關安全防範的建議。這
些資訊是管理工作場所危害化學品的參考來源。物質安全資料表
與 產 品 相 關, 通 常 無法 提供產 品在任 何特 定工作場所 使用最 終
之 具 體 資訊 , 但 如 果產 品具有 特定的最 終 用途 ,物質 安全資料
表的資訊,可能就與工作場所的特殊性質有關。因此,這些資訊
使 雇 主 能 夠 (1) 制 定 適 合 於 個 別 特 殊 工 作 場 所 的 勞 工 保 護 措 施
方案,包括訓練,和(2)保護環境可能需要的必要措施。
物質安全資料表中的資訊應按下列16 項標題提供:
1. 物品與廠商資料
2. 危害辨識資料
3. 成分辨識資料
4. 急救措施
5. 滅火措施
6. 洩漏處理方法
7. 安全處置與儲存方法
8. 暴露預防措施
9. 物理及化學性質
10. 安定性及反應性
11. 毒性資料
12. 生態資料
13. 廢棄處置方法
14. 運送資料
15. 法規資料
16. 其他資訊

三 、 GHS 國 家 推 行 策 略

為協助會員國以系統化的方式推動化學品調和系統,
UNITAR、ILO 和 IOMC 於 2005 年 8 月頒佈「GHS 國家推動策
略規劃指引」,對有志於 2008 年建置和推推動符合全球調和系
統 的 國 家, 極 具 參 考價 值,本 章將 針對該 指引 ,作重點 式 的說
明。
聯合國建議的國家推行策略主要的工作項目為:
1.現況分析
 背景資料收集
 化學物質或混合物種類及產量
 進出、口化學物質或混合物資料,包括進出、口國家
 化學品使用趨勢
 暴露於化學危害人員的類別,如工廠勞工、農人、運輸人員、消
費者
 GHS 發展過程中參與程度
 化學災害風險管理、危害通識和 GHS 相關資料來源
 政府法令
 危害通識相關法令、國家標準等
 進口化學品管制和安全資料相關法令
 危害通識訓練相關法令
 化學品對人體及環境影響和/或暴露通報相關規定
 執行上述管制法令的資源如人力、經費
 上述工作項目應針對製造業工作場所、農業、運輸業、消費者逐
一展開
 行政機關
 現有法令執行、追踨、考核相關規定
 海關在相關法令執行扮演的角色、權限、方式及接受的訓練
 化學品分類和危害通識訓練方式
 中毒事件發生時,可提供服務的毒性物質資訊及控制中心、毒
理及職業安全衛生資訊中心及相關業務
 緊急應變權責機關的功能和業務
 上述主管機關執行相關業務人力和經費
 產業和貿易
 化學工業產業結構和跨國大型事業、國營事業或中小企業等產
業特性
 具備化學物質和混合物分類專業能力和知識的企業、專家
 化學品分類的基準
 標示和物質安全資料表格式
 標示和物質安全資料表製作方式和單位
 化學品製造、銷售公司及使用者建立的通識、訓練工作或計畫
 民間企業或產業公會自發性的危害通識推廣活動
 投入上述活動或作業的人力與經費
 民間團體
 關心化學品危害通識的工會、利益團體、消費者保護團體、非官
方機構等組織
 上述機構參與危害通識的程度與方式
 因化學品危害標示錯誤或誤解標示內容引起不幸事件的報導
 關心危害通識民間團體經費來源及募集方式
 學術研究機構及媒體對危害通識關注及參與程度
 社區或教育機構對危害通識關注及參與程度
 投入上述活動的資源如人力與經費
2.差異分析
差 異 分 析的 目 的是 比對 一個國 家危 害通識 執行現 況 和執行
GHS 必須具備的基礎架構,分別從政府、產業和民間團體的角
度,收集工廠作業場所、農業、運輸業和消費者保護相關資料。
 政府
 可直接適用於 GHS 之現有法令及相關規定資料的收集和分析
 為符合 GHS 要求,必須修訂之現有法令及規定
 可能重覆或相互抵觸的現有法令及規定
 現 有 法 令 是 否 明 定 化 學危 害通 識 計 畫權 責機 關 及 相關 機 關 的
分工
 現有法令無法配合 GHS 部份之修訂方式
 產業和貿易
 民間企業執行 GHS 化學品分類的知識和能力
 符合 GHS 要求的民間企業推行危害通識機制或方法
 民間企業推行有效危害通識的配套措施
 推行危害通識成效卓著的事業單位和危害通識推行不利的事
業單位
 民間企業執行 GHS 必須加強的教育訓練和認知提升計畫
 民間企業是否具備因應 GHS 基本要求的適應能力
 產業自發性的安全衛生環保管理制度,如責任照顧制度實務
準則之一的產品安全,是否有助於 GHS 的推行
 民間團體
 關注 GHS 發展的勞工團體和非官方組織是否可協助危害通識
的推行
 有助於 GHS 推行的非官方組織是否可獲得長期性的經費支持
 學術機構是否具備配合 GHS 推行所需的研究及訓練的能力和
關注
 可能由民間團體發起有助於 GHS 推行的計畫或活動
 社區或學校可能參與 GHS 推行的機制或方式
 現況和差異分析報告內容
 執行摘要
 內容說明
 實施方法
 現況分析總結
 工作場所
政府
產業和貿易
民間團體
 農業
內容亦分為政府、產業和貿易、民間團體
 運輸
內容亦分為政府、產業和貿易、民間團體
 消費性產品
內容亦分為政府、產業和貿易、民間團體
 差異分析總結
 工作場所
政府
產業和貿易
民間團體
 農業
內容亦分為政府、產業和貿易、民間團體
 運輸
內容亦分為政府、產業和貿易、民間團體
 消費性產品
內容亦分為政府、產業和貿易、民間團體
 結論與建議
 附件
3.GHS 推動方案
GHS 國家推動方案可針對各適用對象規劃,彙整成為國家
執行進度報告,各適用對象推動計畫的主要考量為:
 完成全面執行 GHS 日期
 各適用對象行動方案完成時程
 中央權責主管部、會、署及參與的機構
 推行方案優先順序
 推動機制
 目標達成率及執行期限確認機制
 完成推行方案所需人力及經費編列機制
 國際公約的整合與運用
 教育訓練和推廣的相關活動中,民間團體可能扮演的角色及
功能
4.GHS 國家推動策略
有志於推動 GHS 的國家,完成上述工作項目後,可制定國
家推動策略,並彙整成為正式的報告,報告的重點應涵蓋:
 執行摘要
 執行策略概述
 實施方法
 現況及差異分析總結
 工作場所類執行概況
 農業類執行概況
 運輸類執行概況
 消費性產品類執行概況
 人力與經費規劃
 結論與 2008 年全面推行 GHS 必要措揓
 附件
 現況與差異分析報告
 危害通識推行成果及效益
 重要推廣活動執行報告

四、結論

化 學 品 全 球 調 和 系 統在聯合國和 APEC 的主導下, 已有 相


當的進展,未來對勞工、農民、運輸從業人員、社會大眾和環境的
保護,一定會產生莫大的效益。在勞委會的主導下,我國自
2003 年 起 就 積 極 投 入 GHS 的 準 備 工 作 , 深 盼 本 文 所 介 紹 的
GHS 國家推動策略,能引起其他業務主管機關的重視,共同參
與 推 動 策 略 的 研擬和 執 行, 以達成 聯合國所定 2008 年全球推
行 GHS 的目標。

2、 個人防護具

1.日本呼吸防護具的最新發展與國際趨勢

演講者: 重松 開三郎
日本消防.危機管理用具研究協議會會長
日本呼吸用保護具工業會副會長 技術委員長
ISO/TC94/SC15(呼吸用保護具)國內對策特別
委員長
國際呼吸保護協會(ISRP)名譽會員
日本中央勞働災害防止協會名譽會員
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個人會員
翻 譯: 河野 佳之
2.工地用安全帽的構造與劣化汰換管理機制

演講者: 谷澤 和彥
日本安全帽工業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團體會員
翻 譯: 林宏保

日本呼吸防護具的最新發展與國際趨勢
演講者:重松開三郎
日本消防.危機管理用具研究協議會會長
日本呼吸用保護具工業會副會長 技術委員長
ISO/TC94/SC15(呼吸用保護具)國內對策特別委
員長
國際呼吸保護協會(ISRP)名譽會員
日本中央勞働災害防止協會名譽會員
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個人會員
翻 譯: 河野 佳之

摘要
由於日本東京的沙林毒氣事件,美國紐約的 911 事件等的恐怖分子的威脅,
SARS、戴奧辛、禽流感等等一連串的事件,提高了對呼吸防護具的關心度。
在社會上有各式各樣的事故,如果有適當的呼吸防護具,就可以避免傷亡。希
望借由呼吸防護具的整備以及正確使用,降低慘痛的教訓。
有了前述的時機,德國在 2001 年秋天提出了制定「呼吸防護具」國際標準的
建議,到目前為止一共開了 29 次國際標準[ISO/TC94/SC15(呼吸防護具)]的
會議。
這個會議的重點在於調整喜好重量級的歐美的想法中,也應採納使用方便的
輕量級的意見。譬如,同意「小型直結式濾毒罐」,將輕量級的濾毒罐加入標準
的建議,獲得採納。
毫無疑問,制定這個標準可以促進呼吸防護具的進步和發展,為能夠確保作
業員的生命和健康,更要緊的是理解呼吸防護具的性能。
呼吸防護具的種類很多,利用它的特性及正確使用,不僅能確保作業員的安
全,且能對美麗地球的環保,做一些貢獻。
肩負「把清淨還給大自然」的重大責任,那就是我的衷心希望。

演講本文
首先
今天能在各位面前演講,感到非常榮幸。
感謝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給我這難得機會。
我於 1970 年,以個人會員正式加入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長久以來,
承蒙厚意,我非常感謝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
今天我要講的內容,希望對各位在工作上能有所幫助。請大家多多指教。

1.提高對呼吸防護具的認識
 11 年前在日本東京發生的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以及 5 年前紐約
的 911 事件等恐怖分子的威脅,加上新型肺炎(SARS)、戴奧辛、禽
流感等等一連串的事件,提高了世人對呼吸防護具的關心度。
 目前,全世界對呼吸防護具的需求迅速增加,同時,對它的期待
也提高了。

2.最後防護手段「呼吸防護具」
社會上有各式各樣的事故,如果有適當的呼吸防護具,便可以避
免傷亡。
日本勞動科學研究所的木村菊二博士說「呼吸防護具是最後的防護
手段」。他說的非常正確,我完全同意他的意見。
藉由準備以及正確使用呼吸防護具,能夠降低不幸的事故。

3.國際標準[ISO/TC94/SC15(呼吸防護具)]的動向
3.1 會議的開始
雖然,以往沒有「呼吸防護具」的國際標準,但是有了前述的狀況,
歐洲各國提出要求,制定「呼吸防護具」的國際標準。
於是德國在 2001 年秋天提出建議為契機,結合其他贊同的歐洲
各國,開始舉辦國際會議。
2002 年 5 月在柏林舉行了第一次國際會議之後,在倫敦、巴黎等
城市,到目前為止一共開了 29 次的會議。
2004 年 11 月和今年 4 月在日本也舉行了兩次會議。

3.2 SC15 會議的重點


一言以蔽之,這個會議的重點便是,調整喜好重量級的歐美的想
法中,也應採納使用方便的輕量級的日本的意見。
有一個代表性的例子,便是下列的「小型直結式濾毒罐」。

有機氣體用直結式小型濾毒罐的各國標準的摘要
國名 標準名稱 規格要求
除毒能力 通氣阻抗 除毒能力 試驗
(1) (2) (3) 各國規格 40L 估計 氣體
通氣 氣體 破過 通氣 通氣 /min (1)X(2)X(
流量 濃度 時間 流量 阻抗 換算值 3)
日本 國檢檢定標準 30 0.03 50 40 22 22 45 環已烷
臺灣 國檢檢定標準 30 0.03 50 40 27 27 45 環已烷
大陸 國檢檢定標準 30 0.15 40 30 8 11 185 苯
4
美國 42CFR Part84 64 0.10 50 85 40 19 320 四氯化

歐洲 CEN(Class-1) 30 0.10 80 95 41 17 240 環已烷
(注)單位: 通氣流量: L/min,氣體濃度: %,破過時間: min,通氣阻抗:
mmH2O

由於歐美產品的規格要求過大的容量(估計),所以形狀大,重量重。
請參考下列圖表:



(g)
日本 美國 德國 瑞典

 除毒能力的估計所表示,日本以及臺灣跟歐美的差別很大。
我在國際會議上主張,如果只採納歐美標準,在已經過改善的低
濃度有毒氣體環境中作業,也要使用重量級的防毒面具,那就不合
理,會增加使用者不必要的負擔。
 這個建議得到與會者的同意,本來在各國只有 3 種等級的防毒面
具,幾乎確定在國際標準上將變成 4 種等級。

以前的歐美規格 國際規格方案 (名稱尚未確定)


隔離式 →隔離式
直結式 →直結式
歐美的小型直結式 →小型直結式 (Heavy-duty type)
日本、臺灣的小型直結式 →小型直結式 (Light-duty type)

3.3 SC15 會議的基本想法
SC15 的基本考慮方向不是根據呼吸防護具的形狀、規格,而是盡
可能根據它的能力、性能進行評價,這一點得到一致的同意。
用性能來判斷的評價方法以前就有,但不少只從單方面來評價。例
如許多人只以捕集效率來評價防塵口罩性能,但是意外的是從口罩
和臉部間的縫隙洩漏很大,洩漏率有時能達到百分之十幾的實例也
有。只用捕集效率來評價,可能忽略了某些事實問題。
 SC15 的考慮方法,是重視全洩漏率(Total Inward Leakage: TIL)的
同時,和它的相反係數,也是防護係數作為性能評價的基準。

全洩漏率(TIL)是下面 3 種洩漏的合計
1﹒通過濾材的洩漏(是捕集效率的相反係數): 不適用於供氣式
2﹒從呼吸防護具各部分的洩漏
3﹒從口罩和臉部間的縫隙中洩漏
 
防護係數(PF) = 100% / 全洩漏率(TIL %)
4 呼吸防護具的 3 項原則
充分發揮呼吸防護具的功能的方法是一般常識,下面介紹 3 項原
則。 這 3 項原則是:
1)正確的使用 
2)確實的性能 
3)正確的密著性(Fitness)。
哪一個原則都很重要,使用呼吸防護具時,請遵守上述 3 項原則。
(注意)「正確的密著性」是指面罩和臉部的密合性。而不用面罩的呼
吸防護具(面盾,頭巾等等)是表示呼吸防護具和使用者身體的間隙,
入侵外部的毒性氣體的難度。

5 結束語
以上簡單的跟各位介紹了呼吸防護具。一開始我也講到使用呼吸防
護具,因而確保身體健康的人不在少數。
我衷心希望,使用前閱讀和理解使用說明書,正確的使用呼吸防
護具,保護作業人員的健康。
 謝謝大家。
工地用安全帽的構造與劣化汰換管理機制
演講者: 谷澤 和彥
日本安全帽工業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團體會員
翻 譯: 林宏保

前言
各位日常所使用的工地安全帽,應該沒有配備緩衝襯墊。即使歐洲 EN397 的產
業用安全帽也應該沒有配備緩衝襯墊。此次將以試驗數據向各位說明,配備緩衝
襯墊安全帽與普通未使用緩衝櫬墊安全帽的差異。
日本國內有關工地安全帽的規程、基準有日本厚生勞働省所制定的「保護帽規
格」及日本工業規格 JIS T 8131「產業用安全帽」,內容大致相同,前者有區分
未使用緩衝襯墊的安全帽是飛來.落下物用,配備緩衝襯墊的安全帽是墜落時
保護兼用。
飛來.落下物用所要求的性能與 EN397 相同。

規格內容
簡單的可以歸納如下
JIST 8131 構造要件 性能要件
撞擊部位 鋼錐 落下高度 性能(最大荷
重)
飛來.落下物用 有帽體、內裝體及 頭頂部 半球形 5kg 1m 4.90KN 以下
頤帶
墜落保護兼用 有帽體、緩衝襯墊 前頭部及後頭 平面形 5kg 1m 9.81KN 以下 及
及頤帶 部 7.35KN 以下
3/1000 秒未滿
4.90KN 以下
4.5/1000 秒未滿
EN397 有帽體、內裝體 頭頂部 半球形 5kg 1m 5.0KN 以下
(任意)及頤帶
1kgf=9.8N
試驗
試驗結果計算以 E = M × G × H
位能〔J〕= 質量〔kg〕× 重力加速度 9.8〔m/s2〕× 落下高度〔m〕
試驗材料以飛來.落下物用及墜落時保護兼用,合計 22 種類的保護帽,總計
超過 500 次的試驗。為統一試驗條件,鋼錐採用半球形 5kg,撞擊部位為頭頂
部。試驗結果如下表
保護帽的衝擊吸收性 (谷澤製作所製工地用安全帽)

鋼錐採用半球形 5kg,撞擊部位為頭頂部,試料溫度為常溫。

飛來.落下物用
無緩衝襯墊

Point B
Point A

「保護帽規格」的條件
墜落保護兼用附
緩衝襯墊

折點

位能 〔J〕

半球形 5kg 鋼錐的落下高度〔m〕

飛來.落下物用(無緩衝櫬墊)的評估
以「保護帽規格」飛來.落下物用的落下條件 49J(=5kg×9.8m/s2×1m)的
約 150%相當於 65~85J 的規格 4.90kN(≒500kgf)為折點,超過此折點以
上,衝擊荷重急遽增加,保護性能就降低,以現象來說是保護帽碰到強烈的衝
擊,內裝體漸漸延伸,帽體開始變形,內裝體與帽體的間隙減少,即鋼錐開始
接近人頭模型。
參考:65~85J 的落下位能相當於 0.5kg 的鋼錐,從 13~17m 高處落下,
或 10kg 的鋼錐,從 65~85cm 高處落下。

墜落時保護兼用(附緩衝櫬墊)的評估
墜落保護兼用的落下位能 65~85J 的性能與飛來.落下物用幾乎相同,但在
100~120J 衝擊荷重並不急遽增加,而是緩慢增加,在衝擊荷重
6.85kN(≒700kgf)為折點,衝擊荷重才急遽增加。
墜落保護兼用的緩衝襯墊是介於帽體與內裝體之間,借緩衝襯墊的變形可吸
收外來的力量,墜落保護用比飛來.落下物用更可保護頭部。
以試驗結果來說,墜落保護兼用因有緩衝襯墊可吸收更多的外來力量,比飛
來.落下物用可多吸收約 50%的落下物質量或落下高度。

衝擊荷重的記錄波形比較
試驗中在 90J 附近取飛來.落下物用無緩衝襯墊的波形(Point A),墜落保
護兼用附緩衝襯墊的波形(Point B)兩點作波形比較。
不論落下的位能,可以看出兩者最大衝擊荷重的差異,在無緩衝襯墊(Point
A)的波形有很明顯的「角波」,而在附緩衝襯墊(Point B)因緩衝襯墊的吸收
效果而無「角波」出現,可以證實有附緩衝襯墊的墜落保護兼用工地用安全帽更
可保護頭部。

角波

演講本文
人の頭を守るために
みなさん、こんにちは。
私は、日本安全帽工業会の谷澤と申します。
主席及各位來賓,午安。
我是日本安全帽工業會的理事長谷澤和彦。

日本では、毎年600万ヶ強の産業用ヘルメットが製造販売されており、今
や、決して珍しい製品ではありません。
しかしながら、何故、私どもメーカーと工業会は産業用のヘルメットについて、
これだけ普及している中、拘りを持つのでしょうか。
在日本毎年製造銷售的産業用安全帽數量約有 600 萬頂,算不上什麼珍貴的
産品,然而日本安全帽的製造商及安全帽工業會,何以會對當前相當普及的産
業用安全帽如此重視呢?

 それは、労働安全衛生の啓蒙が徹底しいる我が国でも、ヘルメットを被って
いなかったために命を落としたり、正しい着用を怠ったていたために重大な事
故に至ったケース、命だけは助ける方法はなかったか、そんな事例が 毎年 継続
して存在するからです。 従って、どこまでヘルメットの性能は上げられるの
か、もっと快適な着用にするには、どんな技術的挑戦をすべきか、など様々な課
題に挑戦しております。
原因是,即使在徹底實行勞動安全衛生的日本, 毎年仍會發生多起因未戴安
全帽而墜落死亡,或因未正確配戴安全帽而導致的重大事故,以致無法挽回生
命。相對的,加強安全帽的性能,以及讓使用者戴起來更舒適等等課題,對我們
來説,都是技術性的挑戦。

 日本のヘルメットの規格、つまり性能要件と、海外の規格の性能要件の違い
について、ご説明したいと思います。
 我が国の保護帽に関する規格は、厚生労働省の労働安全衛生法に基づき、制
定され、検定制度が儲けられております。又、工業製品として、JIS規格にも
定められております。性能要件は同じですが、製品については厚生労働省の検
定に合格しなければ、販売することが出来ません。つまり、JIS規格だけで
は、工業製品であっても、安全衛生法に不適合となるのです。
首先,向各位説明日本安全帽規格與其他國外安全帽規格在性能上的不同點。
日本的安全帽是根據厚生勞働省的勞働安全衛生法所制定,包括檢定制度,以
工業製品來説,JIS 也制定相同的性能要件。但是,製品必須經過厚生勞働省的
檢定,才可以販賣。換句話 説,没有通過厚生勞働省檢定的安全帽,就算是符合
JIS 規格,仍屬違反安全衛生法。

 我が国の産業用ヘルメットと諸外国のヘルメットとの大きな違いは、我が国
では、頭部を守るというところに、二つの目的があ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日製産業用安全帽與其他國外製造安全帽的最大不同點,在於日本的安全帽
是從二大考量來保護頭部。

 ひとつは、飛来物による頭部の保護です。諸外国の殆どが、この飛来物に対す
る保護を目的にしています。
一個是防飛來物的頭部保護,而國外的安全帽幾乎是針對飛來物為目的的保
護。

 もうひとつは、我が国独特の考え方ですが、作業時の転倒による頭部保護を
追加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す。人間そのものが、直立 歩行する以上、転倒するこ
とを大前提にしていることです。
叧一個則是日本獨特的想法。因為人類是直立歩行,因故以跌倒為考量的大前
提,追加了在作業中跌倒時的頭部保護。

 構造上、後者は、通常の飛来物による頭部保護に加え、衝 撃吸収パッドを内 蔵
しており、転倒時の前頭部、後頭部、左右両側頭部を保護します。分類としては、
墜落寺時保護用となっていますが、決して高所からの墜落のためではなく、人
間そのものが転倒することに対する保護性能を求めたものです。
在構造上,後者通常是在防飛來物安全帽的内部,加襯了吸収衝撃力的緩衝
墊,作業員因故跌倒時,可保護前、後頭部及頭的左右兩側。以分類來説,算是
墜落保護用,但並不能保證可以保護從高處墜落,性能考量上只限於因故跌倒
時所受到的撞撃。

 又、もうひとつ構造上の特徴として、顎ひもをとても重要視しているところ
です。転倒と共に、顎ひもを使用していない事による、頭部からのヘルメットの
脱落による、事故事例が多かったために、必須要件となっていることです。飛
来、落下物用、墜落時保護用、共に、顎ひもの装着とその強度について設定され
ています。
叧一項構造上的特徴是顎帶。由以往的事故來看,因没有繫戴顎帶,以致跌倒
時安全帽脱落,造成人員傷亡的案例不少,故顎帯也是考量的必要要件。不論是
防飛來落下物用、或是墜落保護用安全帽都有考慮到顎帯的強度。

今、ある高さから人間が墜落した場面を想定してみましょう。コンクリートに
墜落した場合、当然ながら即死です。同じ高さも、底なし沼に落ちたと仮定しま
しょう。たぶん命は助かるでしょう。前者の場合は、コンクリートに落下して、
一瞬に停止します。一瞬に停止するために、つまり、一瞬にして重力加速度が0
となります。しかしながら、底なし沼に落下した場合には、かなり長い時間をか
けて停止します。
現在假設作業員因故墜落時的畫面,如果是墜落在水泥地面,可能是立即死
亡,如果是墜落在無底的泥沼,可能就没有立即死亡的危險。前者墜落在水泥地
面時屬於瞬間停止,也就是説重力加速度在瞬間降到 0,而墜落到無底的泥沼
時,重力加速度須要花相當長的時間才會降到 0。

それでは、実際に試験の様子を見ながらご説明します。5kgの重りを1m
の高さから落下させ、人頭中心部が受ける衝撃荷重を5KN以下を規格として
います。この規格は、1950年以前から、米国の大学で猿による、衝撃と脳震
盪、頭蓋骨の骨折の研究を基にしていると言われています。重要なポイントは、
衝撃の大きさだけではなく、どれだけの時間、頭部に衝撃が加わったかという
ことです。ここで、脳震盪限界と頭蓋骨骨折の限界点について研究されました。
大切なことは、衝 撃力ばかりではなく、衝 撃を受ける時間も大切な要素になる
ということです。
現在請一邊観賞試驗的錄影片,一邊聽説明。規格規定以 5kg 的鋼錐,在高
度 1m 處落下,人的頭部中心所受到的衝 撃荷重必須在 5KN 以下。5KN 以下的
數値是根據 1950 年以前,美國的大學以猴子為試驗對象,試驗衝撃力與腦震
盪,頭蓋骨骨折的研究所獲得的結果。重點並不只是衝 撃力的大小,還包括於多
少的時間內承受多大的衝撃力。在研究腦震盪的極限及頭蓋骨骨折的極限時,發
現除了衝撃力的大小之外,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衝撃吸収パッド(ライナー)が内蔵されるタイプのヘルメットと、そうでな
いヘルメットでは、衝撃の吸収にどのような違いがあるのでしょうか。飛来落
下物用のヘルメットでは、衝撃に対して、帽体(シェル)が変形し、さらに内部
の着装体(ハンモック)伸びて、力を吸収します。一方、衝撃吸収ライナー内臓
のタイプは、帽体の変形、着装体の働きに加え、このライナーのつぶれることに
より、衝撃を大きく吸収していきます。
この第三の衝撃吸収の働きが大きく作用します。
内襯有緩衝墊的安全帽與無緩衝墊的安全帽有什麼差異呢?飛來落下物用,
也就是無緩衝墊的安全帽,在受到衝撃後帽體開始變形,變形到某一個程度
後,内部的内裝体開始擴張吸収衝撃力。墜落保護兼用,也就是有緩衝墊的安全
帽,在受到衝撃後,帽體一樣開始變形,到某一個程度後,内部的内裝體擴張
可吸収衝撃力之外,加上緩衝墊的破裂會吸収更大的衝撃力,可以説是第 3 段
吸収衝撃力。

弊社では、実際に弊社で有する30種類のヘルメットについて、様々に落下高
さを変化させ、飛来落下物用と墜落時保護用の二つのタイプのヘルメットで、
衝撃の吸収にどれほどの差があるのかを調査いたしました。
 その結果をグラフから考察いたしますと、飛来落下物用タイプでは衝 撃のエ
ネルギーの増大、つまり落下高さが高くなるに従い、ハンモック部分と、帽体と
の接触が起き、急激に伝達加重が高くなります。しかしながら墜落時保護用タ
イプは、衝撃吸収ライナーがさらに、衝撃を緩和するため、衝撃の吸収の限界点
が後退します。つまり、安全性能が高いことを意味します。
我們公司以飛來物用,墜落保護兼用 2 大類,共作了 30 種的安全帽的試
驗,從各種高度作落下衝撃,測驗安全帽能吸収多少的衝撃力。
結果可由圖表看出,飛來物用的安全帽因落下高度越高,衝撃位能増大,内
裝體與帽體接觸,傳達荷重突然増加。墜落保護用的安全帽,因為帽體與内裝體
之間加了緩衝墊,所以可以吸収衝 撃力,從圖表上可以看出吸収衝 撃力的極限
點往後退,也就是説安全性比較高。

 以上は、頭頂部の安全性能についての説明ですが、転倒時の前頭部、後頭部に
ついては、衝撃吸収ライナーを内蔵していない、通常の飛来落下物用では、殆ど
保護性能を有していません。なぜなら、衝撃と共に、帽体と頭部は容易に接触す
るからです。つまり、帽体の変形も着装体の伸びも働かず、衝撃はずっと高くな
り、保護機能は期待できません。しかしながら、衝 撃吸収パッドを内 蔵するタイ
プでは、ここで保護機能を発揮します。人間が直立歩行し、まして、働く環境で
は、いつ転倒する可能性が高いと考え、この吸収パッド入りが普及しているの
です。
以上向各位説明的是有關頭頂部的安全性能。但是,如果跌倒時,前、後頭部
又會如何呢?一般無緩衝墊的安全帽,幾乎没有保護的功能。因為跌倒時的衝
撃,使得帽體與頭部更容易接觸,即帽體的變形與内裝體的擴張無法發揮其功
能,因衝撃荷重非常的大,不能期待保護功能。有緩衝墊的安全帽,在此状況就
可發揮保護的功能。一開始我們也提到,人類因為直立行走,在工作場所隨時跌
倒的可能性很高,這也是在日本有緩衝墊的安全帽相當普及的原因。

ヘルメットの耐用年数について
我が国では、毎年ヘルメットの耐用年数について議論されますが、なかなか法
的に定めるに至りません。やはり、屋外の紫外線照射量の違いなどで、大きな差
があるため、法的に定めることが難しいものと思われます。
接下來談安全帽的耐用年限
有關安全帽的耐用年限,在日本毎年都會拿出來討論,但是都一直無法獲得定
論。因為戶外紫外線照射量的不同,會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很難訂立法定的耐
用年限。

ヘルメットの材質には、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であるFRPと、の4つの材質
がしゅとしてありますが、日本安全帽工業会では、指針としてFRPは5年、熱
可塑性のものについては3年を使用の目処としています。FRPが長く設定さ
れているのは、補強繊維の強化により、耐候性の劣化に伴う、マトリックスの強
度の低下を抑える役目があるからです。我が国の土木、建築関係では、圧倒的な
支持を得ています。
安全帽的材質有繊維強化塑膠俗稱 FRP,及其他 4 種材質。日本安全帽工業
會建議 FRP 材質的安全帽使用年限為 5 年,熱可塑性材質的安全帽使用年限為
3 年。FRP 可以使用比較長的時間是因為補強纖維的強化,可以有較好的耐候
性,所以日本的土木、營造業界幾乎都採用 FRP 材質的安全帽。

 熱可塑性のポリエチレン、ABS、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などは、耐候処方が向上
しましたが、紫外線による、分子量の低下を考慮せざるを得ません。繊維強化さ
れていないことで、劣化が進むと、かなり容易に割れることがあり、安全性能を
有している状態、つまり使用後、早い時期で交換することが望ましいと考えら
れます。
熱可塑性的 PE 樹脂、ABS 樹脂、PC 樹脂等材質的安全帽,雖已提升了耐候性,
但是卻未考慮到因紫外線的照射,而造成分子量降低的缺點。纖維未強化,相對
便會加速劣化,也很容易造成破裂。在安全性的必要考量下,希望能在使用後,
便盡早更換。

 諸外国では、FRP は生産性の難しさなどから敬遠されていますが、日本では、
耐電性を要求される場合を除いて、未だに二百万個以上の市場があります。こ
れは、衝撃吸収と、耐候性能について、建設業界を中心に信頼されているからで
す。
國外許多國家,因為在生産 FRP 的技術上有無法克服的困難,大都不生産,
而在日本,除了需有耐電性的要求外,還有 200 萬頂安全帽的市場。FRP 的吸
収衝撃及良好的耐候性,得到以營造業為主的業界相當信頼。

これからのヘルメットの課題
 ヘルメットが頭を守るのは、当然の役目ですが、果たして働く人の頭にとっ
て、ずっと快適であるかというと、まだまだ解決すべき課題があります。例えば、
どれだけ軽量化できるか、そして、快適な装着感、そして、ヘルメットに備わる
べき付加機能のようなものです。例を挙げれば、我が国では、ヘルメットにシー
ルド面を取り付けたタイプが、急激に普及して参りましたが、これは、目の事故
が後を絶たないため、保護めがねを着用するのは当たり前なのですが、ヘルメ
ットに内蔵されることで、一つになり付加価値型のヘルメットになったという
ことです。
接下來談有關今後的課題
安全帽最大的功能當然是保護人的頭部。但因為勞工必須將安全帽一直戴在頭上,
要如何才能使他們覺得配戴舒適,成為有待解決的課題。例如安全帽的輕量化、
舒適的配戴感、以及其他附加功能的研發等等。帽前加裝活動式護目鏡的安全帽,
在日本的使用量便急速的増加。原因是,為了杜絕眼睛的傷害事故,將工作時必
須配戴的護目鏡,設計内藏到安全帽内部,也算是一種具有附加價値型的安全
帽。

以上、これからも一層のヘルメットの進化のために、我々は成長し、社会に貢献
して参ります。
本日は、このような機会を頂き誠に有り難うございました。
今後為了使工業用安全帽更進化,我們應該不斷努力成長、進而能夠對社會有所
貢献。 感謝今日能給我這個機會,更感謝各位的聽講,謝謝各位。
3、 附錄

1.行政院核定之全國職場二二二減災方案

2.2004 年美國職災死傷統計

3.2005 年日本重大職災有增加的趨向
行政院核定之全國職場 222 減災方案

(民國 95 年 1 月 11 日第 2974 院會通過)


壹、前言
   保障勞工職場工作安全,不僅是維護勞動基本人權,更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指標。政府秉
持 總統「完整保障勞工安全」的承諾,從 90 年至 93 年推動四年降災中程計畫,雖然在 4 年
內達成減少職業災害(簡稱「職災」)死亡人數 40%的目標,使全產業職災死亡百萬人率由
89 年的 77 下降至 93 年的 44 ,但比起英、美、日等工業先進國家,我國職災死亡率仍然高
出甚多。以英國為例,93 年每百萬勞工僅有 7 人死亡,而我國同年每百萬勞工則有 44 人死
亡,顯示我國在職場減災工作的推動上仍有努力空間。

   工安事故不僅造成勞工傷亡及其家庭生活頓挫,亦造成社會沉重負擔及巨大經濟損失,
以 93 年為例職災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即達 340 億元以上 ,嚴重衝擊民眾對政府保護勞工的信
賴及整體經濟成長,而災害之發生多係因風險管控不良所致,故為落實行政院「行政機關風
險管理推動方案」,爰擬定全國性之共同減災願景、整合各部會資源、鼓勵民間參與,提出具
體減災承諾與減災目標,期由各部會的共同努力,形成風險管理風氣,建立職場安全文化,
趕上先進國家水準,以彰顯政府對勞工生命安全與健康的重視與關懷,積極落實人權立國,
真正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

貳、實施期間

  本方案實施期間自 95 年 1 月 1 日至 96 年 12 月 31 日,為期 2 年。

參、目標

一、 勞工委員會:2 年內(95 年至 96 年)適用勞工安全衛生法(簡稱「安衛法」)事業之職


災死亡百萬人率及殘廢百萬人率較前 2 年(93 年至 94 年)之平均值各減少 20% (第 1
年 8%,第 2 年 12%)。
二、 交通部(國道工程局、公路總局)、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工業局)、農業委員會(漁業
署、水土保持局)及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等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依所屬事業性質,2 年內(95 年至 96 年)職災死亡百萬人率減少 20%(第 1 年 8%、
第 2 年 12%)。

肆、環境情勢分析

  根據統計,93 年適用安衛法事業職災計死亡 308 人,殘廢 3,338 人,二者共計 3,646


人。其中,發生死亡災害人數最多的行業依次是營造業 (51%)、製造業(31.2%)、水電燃氣業
(5.2%)及運輸倉儲通信業(3.6%)。而發生殘廢災害最多者依次為製造業(66.9%)、營造業
(16.7%)及運輸倉儲通信業(4.4%)。故就死亡或殘廢職災而言,製造業及營造業合計即佔八
成以上。
2004 年美國職業安全衛生死傷統計
(摘譯自美國安全協會 National Safety Council 月刊,2006 年 1 月)

2004 年美國職業災害死亡人數為 5703 人, 比 2003 年的 5575 人增加


2%, 比 2002 年的 5534 人增加 3%,2004 年全美國有 27 州的報告顯示職
災死亡人數比 2003 年增加。2004 年職災死亡千人率為 0.041,比 2003 年的
0.040 略增,記錄最高的一年則是 1994 年的 0.053。
分析職災死亡原因,2004 年因墜落致死者最多,計有 815 人,比 2003
年增加 17%,佔 2004 年職災死亡人數的 14%。其中 178 名死者為由屋頂墜落
比 2003 年的 128 人,增加了 39%。由梯子墜落致死者為 133 人,比 2003 年
的 114 人增加 17%。88%的屋頂墜落致死者為營造勞工,營造勞工佔全部墜落
死亡者的 54%。
2004 年因被撞致死者有 596 人,比 2003 年的 531 人增加 12%。另外感
電致死人數也上揚。職場命案致死人數 2004 年為 551 人,比 2003 年的致死
人數減少 13%,比 1994 年的 1008 人更是減少了 49%。
依產業別分析,2004 年職災致死者以營造業為最多,共 1224 人,比
2003 年增加了 8%。 2004 年美國職業災害死亡人數,依產業別統計如下表:
產業別 死亡人數 千人率
營造業 1224 0.119
運輸倉儲業 829 0.178
農林漁業 659 0.301
政府機構 526 0.025
製造業 459 0.028
商業及專業服務業 448 0.032
零售業 372 0.023
休閒旅遊業 245 0.021
其他服務業 204 0.030
批發業 203 0.044
教育及醫療業 157 0.008
礦業 152 0.283
金融業 115 0.012
資訊業 54 0.016
公用事業 51 0.061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2004 年全美有 430 萬人因工作而受傷或生
病,比 2003 年的 440 萬人減少了 10 萬人。2004 年的傷病率為每百名全職者
有 4.8 件,比 2003 年的 5.0 件略減。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Elaine Chao)說
傷病率的改善,是因為勞工部保護勞工的三合一政策奏效。該政策是堅定、公正、
有效的執法,實施教育訓練和輔導如何遵循法令,及推廣互助合作和自動自主
計劃。

2005 年日本重大職災的趨向
(譯自日本中央勞動災害防止協會安全衛生通信第 716 期,2005 年 11 月 20 日)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的 2005 年 1 月至 9 月間勞動災害發生狀況的速報值,與 2004 年同


時期的勞動災害發生狀況的速報值比較,可以發現日本的重大職災件數持續增加。

  日本重大職災總件數由 2004 年的 154 件增加為 2005 年的 159 件,一共增加 5 件。其中


2005 年的死亡人數為 42 人,雖比 2004 年的 68 人減少了 26 人,但由死傷人數觀察,卻由
2004 年的 706 人,躍升為 2005 年的 1396 人,增加近乎兩倍。產業別以營造業的 53 件為最多,
接著為製造業的 36 件,兩業相加,即超過所有產業總數的半數以上。

  日本重大職災若以型別觀察,「交通事故」為 78 件,比 2004 年的 82 件略有下降。持續增加的


「中毒、藥傷」2005 年的 42 件,幾乎為 2004 年的 24 件的兩倍,直逼 2004 年全年的 49 件。另外,
2004 年 10 件的「墜落」事故,2005 年降為 2 件。「火災、高熱物」事故由 2004 年的 13 件降為
2005 年的 4 件。2005 年發生死亡災害人數為 979 人,比 2004 年的 1072 人,減少了 93 人。

表 1 – 2005 年日本重大職災速報值

產業別 2005(1 月-9 月) 2004(1 月-9 月) 比較


件 死傷 死亡 件 死傷 死亡 件 死傷 死亡
數 人數 人數 數 人數 人數 數 人數 人數
全產業 159 1396 42 154 706 68 5 690 -26
製造業 36 261 8 32 153 12 4 108 -4
礦業 0 0 0 0 0 0 0 0 0
營造業 53 240 9 52 231 27 1 9 -18
交通運輸業 9 43 8 5 22 8 4 21 0
陸上貨物運送業 10 33 9 16 62 13 -6 -29 -4
碼頭貨物裝卸業 0 0 0 0 0 0 0 0 0
林業 0 0 0 1 4 0 -1 -4 0
其他 51 819 8 48 234 8 3 585 0

表 2 – 2005 年日本重大職災事故型別

  爆 破 災害 落 雪 倒 墜 起 事故 高熱 藥傷 電 海 其 總計
發 裂 土砂 磐 崩 壞 落 重 交通 火災 中毒 氣 難 他


全產業 11 10 0 0 0 1 0 0 0 0 6 2 210 0 0 78 82 4 13 42 24 2 1 1 1 13 10 159 154
製造業 10 8 0 0 0 0 0 0 0 0 0 1 11 0 0 13 10 0 4 12 6 0 0 0 0 0 2 36 32
礦業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營造業 1 1 0 0 0 0 0 0 0 0 5 1 07 0 0 29 30 2 3 10 6 2 0 0 0 4 4 53 52
交通運輸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6 4 0 0 0 1 0 0 0 0 3 0 9 5

陸上貨物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1 0 0 10 15 0 0 0 0 0 0 0 0 0 0 10 16
運送業
碼頭貨物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裝卸業
林業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其他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1 0 0 20 22 2 6 20 11 0 1 1 1 6 4 51 48
右欄為 2004 年數據

表 3 – 2005 年日本重大職災死亡災害發生狀況

產業別 2005(1 月-9 月) 2004(1 月-9 月) 比較


死亡 % 死亡 % 死亡 %
人數 人數 人數
全產業 979 100 1,072 100 -93 -8.7
製造業 177 18.1 193 18 -16 -8.3
礦業 14 1.4 12 1.1 2 16.7
營造業 321 32.8 404 37.7 -83 -20.5
交通運輸業 19 1.9 27 2.5 -8 -29.6
陸上貨物運送業 155 15.8 160 14.9 -5 -3.1
碼頭貨物裝卸業 6 0.6 8 0.7 -2 -25.0
林業 42 4.3 25 2.3 17 68.0
其他 245 25 243 22.7 2 0.8

資料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
請參考日本中央勞動災害防止協會 2005 年 11 月 20 日發行的716期安全衛生通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