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3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版权声明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由清华大学学生金融协会


(FATH)采编完成,版权属 FATH 及被采访人所有。其中的所有内容,包括(但
不仅限于)正文、图片及图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和其它国际版权法的保
护。在任何单机上,您都可以下载、查看这些材料或打印仅作为个人使用;网络
转载必须标明出处,并保证资料的完整;不允许用于其它任何目的地打印、复印、
复制、再加工、分发、传送、上载、下载、存储和公开演示,不得随意修改、改
变这些资料;严禁利用此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商业性活动,否则将受
到依法追究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卷首语

2005 年的秋天,随着各大公司招聘会的陆续展开,又一轮找工作大战拉开
帷幕。宣讲会、简历投递、电面、面试、offer 取舍……相信每一位过来人都对
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感触。

许多时候在想,如果早能有这样一本成功求职案例,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我们的视野可以更开阔,而我们前进的脚步可以迈得更大。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原
因,萌生了编辑这样一本成功求职申请集锦的念头。

郁郁清华园,诞生了无数优秀的清华学子。2006 年的求职沙场上,清华人
取得了令人骄傲的卓越战绩,而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本访谈记录,聆听大牛们
的声音。希望这本案例集中的每一个真实故事,都能够为后来的经管人、乃至莘
莘清华学子有所帮助。

感谢金融协会全体成员的大力支持,感谢采访组每一位同学的辛勤工作,感
谢 Bobby,Hanson,王靖,彦璐,Cathy,捷宁,Rebecca,耗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为我们整
理出一篇篇精彩的采访稿,感谢所有接受我们采访的牛牛们。你们,都是最棒的!

Grace

2006 年冬于清华园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目 录

Life should be full of wonders——温婕妤采访稿 ........................................................................1

Business Is About People——李妍采访稿 ....................................................................................4

寻找最合适你的——张哲访谈录................................................................................................16

平静心态&平和工作——刘哲访谈录 .........................................................................................20

平衡是真——Grace Liu采访稿 ...................................................................................................26

走向成功的脚步——采访刘刚学长.............................................................................................32

Be yourself——卢丽蓉采访稿 .....................................................................................................44

茉莉花开——邓颖采访稿.............................................................................................................47

Whatever you do, get fully prepared! ——罗怡访谈录.............................................................52

不一样的求职路——王轶丁访谈录.............................................................................................56

平凡中更显优秀——采访舒之学长.............................................................................................59

与师弟师妹们分享我的求职经历——王青溪求职自述.............................................................62

做自己的决定——黄思冰采访稿.................................................................................................67

用心经营事业——毕伟伟访谈录.................................................................................................70

为金融而生的数学N人——朱力平采访稿..................................................................................74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Life should be full of wonders

——温婕妤采访稿

被采访人:温婕妤
采访人: 张彦璐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
实习背景: 曾在贝恩咨询、麦肯锡咨询,雷曼 Lehman Brothers(东京),中金公司实习
最后选择: Lehman Brothers(Hong Kong)

访谈实录
问:能先谈谈你的第一份实习经历吗?
答: 第一份实习是在大三暑假,去了贝恩。当时的贝恩在北京规模很小,业务人员总共才
20 多人,但业务不少,那年招了很多实习生,同去的就有 5、6 位,主要是去做项目。(所
在的团队很融洽)咨询的组织结构有点像四大,团队不固定,按项目来,由项目经理组队。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你可以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共事,体会各种不同的做事风格、领导风格。
当初为一个汽车零件制造商做咨询,搜集各种汽车品牌的价格信息,项目组里实习生做的主
要是 搜集数据的工作,包括分析数据,时常需要与客户打电话沟通来取得一些信息。

问:可以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说说对咨询行业的认识过程吗?
答: 咨询做的业务主要包括比如进入新市场时的选择,兼并收购的咨询,业务、战略方面
的咨询。当你会因为项目的需要不断地研究新的行业。新的项目对你来说往往意味着一个全
然陌生的行业,当然你可以在其中不断地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在我熟
悉的行业里比较深入地做,比如实习时的这个项目,汽车,是我喜欢的。如果让我去做石化
行业,石油,估计我就不会有很大的热情。我个人更倾向于在一个熟悉的领域里不断积累提
高。所以在贝恩实习之前,对咨询行业,还是很向往的,但是在做完之后,包括后来去麦肯
锡实习,就开始慢慢不能接受这个行业的一些特点,觉得虚,不够扎实。所以在麦肯锡的实
习前后只一个月工夫。

问:现在你选择了投行这一行业,那么关于你的投行实习,可以具体描述一下吗?
答: 第一份投资银行经历是在中金,做了三个月,同时参与了很多项目。是一段让人印象
深刻的时间,在 IBD 部门作,参与了很多项目。投行的团队结构和咨询很不同,ASSOCIATE
以上级别的团队人员一般比较固定,虽然 analyst 就可能在参与不同团队的不同项目,但相
对来说,接触到的人还是比较固定的。当时参与的是一个资产证券化的项目,是中国第一单
将美国这方面的经验、机制引入的项目,比如打包出售等等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每天都学
到大量的业务上的东西,过得很充实。老板也能让我去参加一些会议,或者直接见客户。当
然,在 IBD 部分是很辛苦的。晚上会熬到 2、3 点,如果是咨询一般 1、2 点就打住了。很
多人觉得 IBD 太辛苦,但我觉得如果身体吃得消得化,还是值得去尝试一下。在雷曼东京
做的实习相当于他们公司的一个内部咨询项目,主要是调查公司的各个部门在亚洲投资银行
业发展的情况。这个项目,当然,初一听到实在是很 FANCY 的,但是后来觉得其实这更适

-1-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合一些 30、40 岁在该行业有一定能工作经验的人来做,可能更有收获,更合适,对我来说,


这个实习的好处是让我认识了这个圈子中的一些人,这对我在香港的全职是比较有利的。

问:很多人眼里投行是个很特殊的职业,在选人的时候很注重人的一些特性,对于这种投
行对人的要求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答: 如果说起对人的要求,如果你是做 IBD,需要你非常刻苦努力、非常能忍,愿意用功,
很多时候可能你熬夜做出的一个东西不合经理的意思,你就要再熬一个通宵重头来过,你需
要习惯这种做事风格。如果是做 trader 的话,我自己觉得,一个好的 trader 的一些特质其实
是天生的,你后天学不来,比如它要求你反应特别快,对数字特别敏感,市场的一个小小变
动,你都要立即察觉并且马上做出反应,其次它要求你心态很好,即使一下子亏了一百万,
晚上照样可以睡得安稳。

问:很多时候面临选择会无所适从,近的来说比如选择投行的工作部门,早一点的比如选
择读研还是工作,你在面临着这些选择时是怎样做决定的呢?
答: 关于选择行业与部门,多一点实习经历是很有好处的,我一开始很排斥做 sales and
trading,觉得自己根本做不了,不是那种人,但之后在香港的这个实习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
观念。因为我很喜欢这个专业,所以希望可以在工作里始终接触市场,于金融市场关系紧密
的行业,比如做 IBD 你主要面向的是公司客户,但是做 S/T 你就一直泡在这个市场里面,
很刺激,很吸引人,除非是做一些衍生品的 trader,你要有很强的抗压能力,要对市场的走
势有一个很强的感觉,当时实习完后觉得做 Sale/trading 很有意思 兴趣就被激发出来。这
是我喜欢的,这才发现什么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而且 S/T 生活也比较有规律,早上7、
8点上班,晚上8、9点就下班了。

问:这样看来实习经历在职业道路上实在是很关键,那么关于使一个实习经历的价值最大
化、使自己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答: 在实习期间 其实每天学的不是那么重要,当然如果是你 full-time 前的那个实习,或
者你已经决定在这个领域里做下去,那么积累很重要,但之前的实习更多的只是尝试和了解
一个新的行业新的东西,要勇于去尝试新的东西,工作以后才能够发现你是不是喜欢这项工
作,喜欢一个工作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做实习生时,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踏实,做事一定
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当然互补的一点是做事不要太注重细节,适合的做法是学会努力从一
个大的背景下,一个战略的高度来看问题或者经历。这可能就是实习区别于全职工作的地方。
做实习生,应该努力去了解一个更全面的图景,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不用顾忌太多,比如
可以选择和公司里不同层次的人聊,从主动了解他们的工作开始。另一点,就是要多听别人
给自己的反馈建议,主动去问别人自己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自己的一个相关经历是当
时在项目组内开会时,分派项目,我只记下了自己的任务,但之后别人给我建议:最合适的
做法是同时记下其他每个人的任务。因为做实习生,总是该及时出现在需要人手的地方,应
该牢记各人负责的部分,以备不时之需。次之,这种记录对你了解各种职位的职责也是很有
好处的。这个例子就体现了刚才说的三点,要有全局意识,要主动,要多征求别人的建议。

问:你的求职经历应该算是很成功的,那么关于求职和实习申请,有没有一些 TIPS 给师弟


师妹?
答: 我就谈谈我个人的感受吧,关于那些简历、面试技巧,市面上的书已经够多的了,不
必我在这里多谈了。从基础来讲有些课程一定要学好学扎实,比如会计课和公司财务课。另
外就是要利用可能的机会做实习。我在本科时也和大家一样,想到咨询、投行,想到里面一

-2-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些刺激的业务,会很兴奋,很想试试看,多尝试肯定有好处,丰富的实习经历总会是优势。
实习的信息,也主要来自公司网站和一些 BBS 上发布的消息。英语也是关键。面试是可以
准备的,我觉得那真是一个体力活,准备很重要,比如你需要每天看市场。不能否认那些面
试失败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准备不充分。应对面试需要方法,针对那些开放性的时事
问题,对于有些问题你很可能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观点,那么就把别人的观点说出来好了,
但是需要有一个观点。其实面试最关键的还是要自然、真诚。我承认在一开始那些关于求职
技巧的书给过我很大帮助,包括很多比如一个问题怎样回答等等技术性的问题,但到后来就
不再是这样,慢慢地你的实习经历变得很重要,很多东西变成一种自然的流露。其实找工作
就是一个在短时间内互相发现的过程,彼此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

问:这过程中有没有特别艰难的时刻?或者是特别为难的选择?
答: 有,还有有关工作单位的选择。当时摆在面前了除了雷曼的这个去东京做公司战略咨
询的项目以外,还有去高盛投资银行部做实习的机会,几乎我周围所有的人都劝我选高盛,
而你知道我以前也有投资银行部的一些相关的实习经历,这是一个比较熟悉的领域,而且是
高盛这样的公司,我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新的东西。说到底,现在只是在做
实习生而已,以后还会有选择的机会。从现在看,这个决定是做对了。但当时在东京时,因
为对当时做的工作不是很满意,一时非常矛盾,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这算是个艰难
时期。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庆幸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在东京的这一段经历也有很多
当时没有意识到的价值,比如了解到各部门的工作环境,又比如因为东京是亚洲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交易市场,身在其中对熟悉市场和其中的主要人物是有帮助的,这些都是后话。

问: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本硕 6 年一路走来的感想吗,包括给师弟师妹们的建议?
答: 和大家一样,在大四的时候面临工作、出国、读研的选择,当然没有别人告诉你该怎
么选,迷茫的时候可以问别人,但最终的决定还是要自己来做。大四的时候还是比较盲目的
当然研究生本科生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两年的时间让你想清楚很多事情,让你明白你自
己想干什么。本科毕业时因为还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所以选择读研。读研让我有时
间经历一些本科没有做的事。比如实习、比如各种学校间的交流活动。这对拓宽视野、增强
与人沟通的能力帮助很大。例如参加 OVAL,FACES 等等一些活动,让人有机会走出去,
你一直呆在商学院可能接触到的东西不出经济这个大圈,但出去以后又是另一片天地,你了
解到很多政治、文化方面的新的知识。对于本科四年,一句话,要好好利用,永远不要浪费
时间。每个人在不同阶段可能都有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值得做的事,也许去实习、也许去
考 G、T、也许选择去多陪陪父母、也许选择去多读一些书,这都值得去做,唯一一点是在
决定去做什么的时候要记得不要浪费时间。求职上就要争取早点找实习,找到自己适合作什
么,使自己更快的成熟起来。所谓成熟就是做事得体有分寸,知道什么场合作什么事,有独
立判断能力,关键时刻可以控制住自己,有自己的原则。

问:最后想问的一点是关于行业的选择,现在投行是很多商学院学生的最高职业梦想,你
怎样看待这一点,你觉得事实上是不是有其他行业也是很有意义很值得去尝试的?
答: 对。关于行业选择,我有一个看法是,我们同学里有志于创业的太少,当然这受种种
因素的影响。我认识的一位印度女生她就有自己的一个二手点,虽然是很小的事,但是她有
这个创业的意识我觉得就非常好,可以做出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其次,在金融领域,金融创
新等一些金融工程的研究工作让我觉得是很有价值很值得去做的事,你可以真正去设计一些
金融产品,创造一些新的东西。

-3-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Business Is About People

——李妍采访稿

被采访人:李妍
采访人: Grace Wang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 本科 GPA 3.8 / 4.0
实习背景: 曾在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中国银行 BoC,美林证券 Merrill Lynch 实习
申请公司: 共申请 18 家公司,11 家为投行和商行(集中于 Sales&Trading)
其余为咨询公司,BP,GIC 等
被录取公司: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IC
最后选择: Morgan Stanley Fixed Income Division (Hong Kong office)

写在前面
早就听说李妍师姐是个大牛,却从未亲自与她好好聊过,心中不免疑惑:这个外表看上
去如此可爱却又 professional 的师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会不会像很多牛人那样让人敬
畏呢?然而这些顾虑很快就被打消了,简要的寒暄之后我们随即进入了愉快的交谈,我这才
发现这个师姐最具魅力的地方:亲切而不失干练,幽默却不失稳重。两个半小时的访谈很快
就过去了,其间笑声不断。我想,用气质两个字来形容她已显得过于苍白。访谈结束后,我
不由得对自己说:“只有这样气宇不凡的人才能进 Morgan 的 FID。”

采访笔录
W: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和投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L:其实我在进大学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投行,最多知道商业银行。我是从大二开始听说
投行的,当时知道美国有三家投行很不错,就想将来有机会的话可以去投行工作。不过当时
只知道 IBD,还不知道 Sales&Trading(S/T)。虽然在中行实习的时候也知道有 Trading Floor,
但是不知道 S/T 是干什么的,只知道那里工作节奏很快,工作很辛苦,没觉得 S/T 很好玩。
具体了解 S/T 是在大四以后了。

W:现在有很多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都会经历一个迷茫的阶段,没有很明确的职业生涯
规划,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L:Everybody 在清华都会迷茫一下,如果你没有的话证明你还没有真正进到清华里来。其
实大家基本都会在大二的时候考虑一下是出国还是找工作,比较好的情况是很早就定下来出
国还是找工作,但是也有些人没有想好,就两边都准备。其实你要想好这是一个 balance,
两边都准备本身也是一种 experience,但是这样做压力很大,比如你可能在准备寄托的同时
也在做实习、准备找工作,这样就很容易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经常会在某一方面受挫时就
放弃而去做另一方面,但是实际上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做什么更好。我的建议是,大三还是要
去找实习,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喜欢去工作,Business is about people,先去看看自己是不是喜
欢跟人打交道,如果不喜欢的话还是去做研究好。我当时找实习很难,总是受挫。其实开始
的起点不要太高,有份工作就先去做,体验一下自己适不适合在外资干,中资也是这样,都

-4-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要去试一试。其实我觉得清华学生从智商来讲做 research 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适不适合


做 Business 就不一定了,你可能跟人打交道不是很舒服啊。或者说不喜欢 Business 的环境。
还是要去试一下,试过以后才知道自己喜欢哪一个。

W:Why Ibank?Why S/T?


L:我在大四之前一直觉的咨询很好,所以大四的时候就拼命到各大咨询公司去做,其实现
在看来也没有必要,如果喜欢咨询的话去一到两家也就足够了,去多了的话边际效用就会递
减很快。开始我是想一定要去咨询做,就想每个公司都试一试,这样就能知道每家公司的
culture 怎么样,后来等大四在 BCG 做过之后觉得咨询离 finance 太远了,而且所有人都可以
做 consulting,在咨询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很牛的人,学生物的啊,学计算机的啊,没有竞争
优势。我本科的时候基本没有进投行实习的机会,所以没有试过,但还是想去试一下。人就
是这样,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做选择,我在研究生申请投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去哪个
部门,IBD,S/T,Research…这个时候就要多跟师兄师姐聊聊,看看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什么,
毕竟 summer intern 就只能去一个部门。总之我觉得在选部门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信息,去
一个你最喜欢的部门。我当时听大家说的时候觉得 IBD 确实很不适合我,面试的时候也是
被拒得一塌糊涂,看来我是真的不适合做 IBD,呵呵。后来在 Merrill 做了之后觉得还蛮适
合、蛮喜欢的。基本上我觉得没有必要在很早之前就决定去做哪个,因为有可能会错过其他
机会,但是在找 full time 之前的半年一定要明确自己要去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部门,这
样找 full time 的时候才能准备得比较充分。其实我是不建议找 full time 的时候海投,那样的
话对自己、对公司都不是很负责任。我当时找 full time 的时候投行申请的全是 S/T,IBD 一
家都没有投,不想再被拒了,呵呵。

W:能不能以你的了解和感受来比较一下 S/T 和 IBD?


L:其实没有任何东西绝对好,S/T 相比 IBD 利弊都有。好处就是工作时间短,挣钱也不少,
而且还有可能挣大钱,比如做 trader,呵呵;还有一点就是你能紧跟全球市场,你就会觉得
在很年轻的时候 almost stand at the centre of the world,你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世界上发生的
大事,对将来从政之类的都很有好处。不好的方面一点是压力比较大,对 mental toughness
的要求再怎么高都不为过,因为你随时都可能亏很多钱,随时都可能被 fire,遇到经济危机
大家可能都被 fire,这些都是很 unstable 的;第二点就是 career path 比较窄,尤其是做 fixed
income,不太跟公司打交道,equity 还好一点,所以你不会像做 IBD 那样和公司的 CEO、
CFO 打交道,所以不会太深入公司内部去了解公司的运作,所以 3 年 5 年做下来,你可能
了解更多的是在金融产品、金融市场这块上,但是与 Corporate Finance 离得很远,所以将来
想转行去做 Private Equity、商行的 Loan、公司里的 CEO 的话,竞争力都不强,不是因为能
力不行,而是因为积累的 experience 不 match,所以 S/T 的人出来还是在金融市场里干,或
者转到 buy-side,也有的人自己出来开个 hedge fund,还是在这个圈子里。但是也不是绝对
的,比如干了两年觉得不合适去读个 MBA 再转行也未尝不可。S/T 主要是 industry 比较窄,
主要集中在 finance,IBD 将来可以选择不同的行业,去 telecom 之类的啊都有可能。做 Sales
的很多人将来选择给 private client 做 agent,而不是 public client,life style 会好很多。做
financial market 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不停的 learning,这个市场变化太快,我现在年轻还
可以,要是到 40 岁的时候再出来个 CDS、CBO 还要学,你不学就会过时。每个工作都有它
的利弊,还要看个人的性格、兴趣,和将来的发展。
总体说来 S/T 对承受市场压力的能力要求都很高,但具体到各个职位还是略有不同。
Trader 只要能管理好自己就可以了,而 Sales 难就难在你不仅要让自己顶受住市场压力,还
要保证不要让自己的 emotion 影响你的同事,特别是你的客户,如果你给 client 打电话,让

-5-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client 觉得你都对现在的市场没有信心,那就完蛋了。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就是即便你
的 performance 在公司里很失败,但是只要你周围的人不会因为你的失败或错误而受影响,
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如果 trading floor 里有一两个心理很差的人,遇到大的市场波动(比如
油价涨到了多少多少),他在那里心神不定,或者他打电话给 client 的时候都不是很理性了,
那周围人都会受他影响,就不能让这种人来做 S/T。

W:谈谈你在这几家公司的实习感受吧。
L:我是大二去的 BoC,当时的感觉就是可以早一点接触金融机构,知道金融是做什么的。
金融是属于 economics 里面的一个比较具体的领域,我之前也不是很有概念,BoC 的实习就
是让我知道了 finance 是做什么的,不同部门都是做什么的,有做存贷款的,有做资本市场
部销售交易的……还有就是觉得自己和他们相差太远了,当时他们干什么我都不懂。还有一
点就是觉得 S/T 风险太大, 稍不留神就会亏钱。当时也没有想就在 trading floor 工作。然后
是大四在 BCG 做了大概两个月。说来很有意思,在那之前我本来在 Accenture 做了一个月,
后来被老板骂得受不了就辞职不干了,带着在那里极其惨痛的教训转到 BCG 干,所以在 BCG
表现的还不错,基本上知道了怎么在一个 team 里面合作,怎么跟你的老板 deliver 东西,这
些都很重要。当时最深的感触就是,最好在实习的时候多跌一些跟头,多被骂一些,除非你
以后很想留在这个公司,否则不会有很大损失,但是如果你在 full time 犯了致命的错误,你
就会被 fire。所以我现在还是挺感谢 Accenture 的,虽然当时觉得那个老板要求太严格。在
咨询实习主要就是知道一个咨询公司怎么运作,team 之间怎么配合。做实习最好的经历就
是让你学会低调做人,因为你一直在做 supporting work,看不到自己很明显的 final delivery,
所以在清华呆惯了的人会有一点被人摆布的感觉,觉得受压抑,但是时间长了慢慢也就学会
了在社会上低调做人,这点对于刚从清华出来的学生还是蛮重要的。我当时也考虑过大四毕
业要不要留在 BCG 做,但是我个人觉得 reputation 很重要,认为已经推研了就不能再找工
作,这是没有去 BCG 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没有去过投行还是觉得不甘心。后
来上了研究生,觉得咨询也去过,商行也去过,保险也去过,就投行没去过了,所以应该去
投行看一看,这样找工作才比较好抉择。申请投行的实习竞争非常激烈,甚至相比 full time
竞争更加激烈,因为 position 很少,竞争的人很多,而且各路牛人全出来了,我当时是 totally
out of mind,beyond my expectation,感觉清华的学生也没有很强啊,北大,甚至对外经贸,
很牛的人都有。那一番折腾也是跌了不少跟头,不断被拒,再面再被拒,但是这个过程当中
一定不能失去信心,现在看来这点非常重要,其实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因为你会发现每一
次被拒都会学到很多东西。那时候除了 Morgan 来的太晚,Merrill 是我面的最后一个,前面
的 Goldman、HSBC 之类的都把我拒的差不多了。我觉得如果我要是第一个去面 Merrill,也
会被砍掉的,呵呵。其实我觉得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 trial and error,不断地试,犯错误,
然后再试,没有人一上来就什么都行的。找 intern 的时候把各个行都试一遍,这样历练得也
差不多了,找 full time 的时候就会好很多,这是绝对的。但是我不主张投 100 家公司,把前
99 家都面一遍再去最后一家。在 Merrill 做完之后我觉得 S/T 蛮适合自己的,至少 start up
从 S/T 做起很适合。

W:说说你找 full-time 的经历吧。


L:以前也听过很多人以前找工作的故事,事实上就是你越清楚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公司和自
己的实力,越对后面的面试及 offer 的取舍有好处。最开始的时候都要去听一听宣讲会,找
公司里的人聊一聊,做一些 preparation 的工作。我觉得要想找到好的 full-time 的工作,提前
半年准备不算早,提前半年开始思考自己想去那里,搜集公司的资料,了解公司文化和自身
的性格特点,虽好能找公司的人聊一聊,最好不同部门的人都聊一聊,当然这也得看手头的

-6-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资源,不过经管的学生现在越来越 open,这些应该都不是什么问题。多听宣讲会,上公司
网站,看一些书,读一读 career guide。我当时在实习之后给自己列了一个找工作时的 priority,
时时提醒自己。很多人在找工作遇到困难挫折时感到很 frustrated,完全迷失了方向,不知
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最好趁你还没有开始找工作比较 rational 的时候就想好自己的 career
goal,弄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最想去的工作是什么,如果去不了,去一个什么样的也还
不错。然后列出自己比较 care 的东西和不太 care 的东西,比如有人 care 钱,有人 care 公司
名字,有人 care location,有人 care training,你肯定会有一个排序的。这样对后面的面试和
offer 取舍都会很有帮助,不然面试铺天盖地来的时候,你肯定会想不清楚的。我是在 9 月
中旬 summer intern 结束时写了大概这样一页纸的东西,不时拿出来提醒一下自己。这些东
西在你找工作过程当中要一直贯彻下去,会非常有好处。你也可以在开始的时候跟你的朋友
聊一聊,告诉他们你是怎样想的,然后在找工作时你的朋友们就会提醒你, 帮助你 calm down,
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保证自己在每时每刻都很理智。
然后就要开始做一个 timeline,把公司的宣讲会和 deadline 都清楚列示出来。很多人在
找工作时都出现过错过 deadline 的情况,如果换作我是那家公司的 HR,我也绝对不会给你
second chance,因为这体现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你的 attitude 有问题,还有一个就是你自
己 manage 的能力很差。我认为很多东西是不可以找 excuse 的,错了就是错了,下次不犯就
好了,但是不要在你犯错的时候拼命跟人家找借口。这点一定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deadline,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你越去狡辩就越毁形象。其实类似的错误我也犯过,比如 online
test 没有按时做,错过了申请的 deadline,建议大家多从自己失败的例子里面找经验。我一
般是提前一两星期就投了。
有了 time table 之后就开始投 online application,每一部分都要很耐心的做。时间分配上
要安排好,给自己一个 priority,每天把多长时间放在投行,多长时间放在咨询,否则到后
面你会发现时间永远不够。我当时把 3/4 的时间都给了投行,所以咨询也没太上心,后来被
拒也就不会觉得那么难受。
当你把所有东西都安排好时,心里就会好很多,千万不要抱着所有 offer 都要拿的心理,
那就完蛋了,因为在面试的时候你会不由得流露出 aimless,这些东西面试官一听就会听出
来。
还有一点,就是尝试着尽量从公司里面那些 professional 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些东西
是在实习的过程中积累的起来的,观察他们打每一个电话,每一次开会,尤其是在实习中遇
到很大冲突或者跟客户开会遇到矛盾时,看他们是怎么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多跟他们聊,
毕竟学生考虑问题和 businessmen 是很不一样,最起码他们考虑问题很多时候是出于利益最
大化,他们很看重机会成本,看问题比较长远,并且能看到 potential lost and opportunities。
尽量多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感觉。

W:说一说怎么准备简历好吗?
L:简历越早准备越好,不断改,因为你会在修改简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很大进步。很多
人到最后找 full-time 的时候花一两个星期准备简历,然后投到网上,我觉得都已经晚了,真
正找 full-time 的时候不应该再准备简历了,它应该在 3 个月甚至半年前就差不多准备好了,
或者基本上一个框架有了。简历要真实,而且要有重点。当年我们就一份简历到处投,结果
发现自己完全错了。投给投行和咨询的简历就完全不同,要根据公司需要的能力和背景,突
出你的不同特点。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个做法是准备一个自己的 experience pool,把自己的经
历按时间、类别列出,大概两页吧,写简历的时候挑相关经历就可以了,而不要把所有东西
都写上去,让人一看吓一跳,觉得你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撞,一定要让招聘单位知道你的重
点是什么,要有 outstanding 的东西。

-7-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对于投行来讲,最重要的就是 banking-related 的经历,如果你没有任何银行相关的经历,


就要在其他方面弥补。HR 会在你的简历里搜寻任何和 finance 有关的经历,最好是投行和
商行都有,如果没有的话就要写一些你参加过的、和申请部门有直接联系的课程或者
seminar,如果也没有的话,就写你在其他地方工作时所做的跟 finance 和 banking 相关的项
目。我觉得要有一些 banking 的经历,投行需要你跟它的感觉就是你的 experience 很丰富,
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见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不同的事。一味强调自己去过多少地方是没有意
义的,投行想要的是这样一种人,在同龄人里你很 mature,经历过不同的事情,遇事不慌,
可以经得住压力和挑战。所以投行不喜欢那种整天闷在教室里读书的人,他会觉得你没有经
历过外面的风风雨雨,万一哪天油价涨到 70 你就啊啊大叫,谁受得了?呵呵......投行是这样
考察人的,不是很看重学习成绩。你要让他觉得你对 finance 很 passionate,有很多爱好,你
的 personality 很适合这个行业,你这个人很有趣,然后就是让他觉得你很成熟,经历过很多
事,当然去过很多国家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告诉他你做什么去了,见过什么样的人,做过什
么事,traveling 是没有用的。投行甚至不 care 你做的这些事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他更看
重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这些都会在后面的面试中问到,不需要太多作假或装饰。
有一点很多面试官都提到,就是现在大陆的学生都很会做简历,做得比华尔街那边的
学生做的都漂亮。很多学生在一面被刷掉,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简历写得太漂亮了,使得面
试官在看到简历的时候对学生的 expectation 很高,甚至可以打 100 分,但是真正见面聊的
时候,聊到一半他就觉得顶多 50 分。所以简历写得太漂亮,甚至看上去比美国 top B-shcool
的 MBA 还优秀,是很危险的,如果面试官对你期望很高,但是一聊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
事,就会大打折扣。这种现象以前没有,也是今年来才出现的比较有趣的事情。提醒大家写
简历的时候不要过分修饰,否则过了简历关后面就过不去了。

W:说说面试吧
L:我现在觉得面经的意义不是特别大。如果让我现在说我面试时的问题也没有太大意义,
因为即便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回答相同的答案,录取结果可能大不相同。咨询的 case
interview 还是有规律的,多练多做模拟面试会很有好处,但是投行的面试完全看个人,非常
flexible,任何问题都有可能被问到,宗旨就是我前面说到过的那几点:看你是不是成熟,
是不是对 finance 有 passion,是不是经得住事,是不是能经得住挑战和高压,你的 personality
是不是好,要乐观向上积极,即使发生很大灾难你不能第一个哭闹。他们会通过各种不同的
方式来考察你这几点。他会问你各种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可能会问你小时候经历的难忘
的事情,还可能会问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投行的,你为什么选择我们投行而不选其他的
投行,等等。关键就是你要让面试官喜欢你。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去见不同的人,
而且不只局限于同龄人。现在大家都是尽量去见不同国家、不同 background 的人,做不同
的项目,但是最后你会发现你见的人不出 20-30 岁这个圈,你不知道 30 岁、40 岁、50 岁的
人怎么想,但是你的面试官都是这些年龄段的人。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在学校里多去见一
些除了父母老师之外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甚至包括一些高中生,不同年龄段的人想法不一样,
很好玩,但是这些却被很多人忽视。这些可以避免你犯一些很致命的错误,比如永远不要在
面试过程中说“我沟通能力很好”,这点不是你讲出来的,他会在面试过程中感受出来,而
且你的 interpersonal skill 很好可能只限于跟你的同龄人,而与比你大 5 岁、大 10 岁的人之
间可能就有代沟了。刚开始你试图与比自己大很多的人交流时可能会紧张,无从下手,但是
慢慢就会好了。其实跟人打交道就跟做数学题一样,你做 100 道微积分不就能考 90 多分了?
同样,你见了 100 个年长的人后,还怕见 40 岁的人吗?
对于女孩子来讲,还要多开阔视野,多去了解政治、历史、文化方面的东西,这些是
不分年龄段的。比如可能会对中美贸易赤字发表你的看法,面试官甚至可能听你的观点。不

-8-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一定要谈不同年龄段中 personal 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是可以共享的,比如体育。


跟年长的人交谈时要让他觉得你很尊重他,在听他的观点,同时还要让他觉得你作为
年轻人很 energetic,很有 passion,如果你能说出一两点让他觉得你很 creative 就很好。这些
都是要慢慢积累的,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宗旨就是有机会就要多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交流。这
点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 phone interview 是同龄人,越到后面越年长,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
多人会到 final 被拒掉。
对于 sales & trading 的面试,面试官跟你谈一下就会知道你是不是这个圈里的人,看你
是否了解这个圈子里的人的生活习惯。比如我在美林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就问我“你估计我
早上几点起床”这样的问题,幸好我以前在 trading floor 干过,知道他们的 life style 大概怎
样。还有一些 business cycle 的东西,如果你以前没有做过的话,也很难编出来。

W:你刚才说到和 MD 的人交流,我觉得这点很难,因为他们都很 senior,而且很忙,你


是怎样做到这点的呢?
L:一开始肯定多少会有点紧张,但是你的心态一定要放正。比如你给他发邮件,打电话,
他都不理你,你一定要理解,要抱着这样的心态: “他不理我是正常,that is fine;他要是理
我就太好了。 ”千万不要想: “这个 MD 怎么不理我呢?!真讨厌,我也不理他了。”这样的
话你就永远没有机会去接触他了。
年轻人一定要 be proactive,比如主动发邮件跟 MD 说我对您刚才谈的话题很感兴趣,
可不可以再聊一聊。多争取一些旁听会议的机会:如果你不适合去,他会告诉你这是
confidential,你说声 sorry 就好了,他会把你当小孩子不懂事,不会责怪你的,也不会记在
心里;如果你争取到了旁听的机会,那最好不过。
我当时在美林实习的时候一个女 MD 后来跟我说欣赏我的原因就是觉得我比较
proactive,主动去找她,跟她说话找活做。你跟上司多交流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跟老板找活
做。
于是觉得 MD 也挺好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有时候她也会骂你,你就想: “骂我就
骂我好了,反正跟我也没有关系,你骂过也就算了。”呵呵......
做 intern 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这样即便你不能留在这家公司,对于你后面面
试其他公司也是很有好处的。当然这也要看你做 intern 的初衷,你是想拿到 full-time 的 offer
呢,还是想多认识些人,你要有一个自己的 goal,不要一到那里就变得跟奴隶一样被人到处
指使。很多人想拿 full-time offer 就变得畏手畏脚,但是我觉得这些错误不是你会不会犯,
而是你什么时候犯,如果你在做 full-time 的时候犯,成本会更高。我的想法就是,错误尽量
早犯,人尽量早见,这样到后面 full-time 的时候就会比较游刃有余。其实即便见 MD 的时
候犯了错,也并不意味着就判了死刑,我觉得这种心理是大家普遍存在的,我以前也有过,
但是换一种想法,如果做 summer-intern 的时候不给自己这个机会,以后就没有了。包括在
学校里也是,许多错误你现在不犯,以后就没机会了。大家都想着整天坐在自习室里拿 100
分,将来出去以后就什么都有了,这是不可能的。肯定是经历越多事情,跌过越多跟头,将
来越能经历事情。

W:刚才说到面试时,你谈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被问到,这让我想起了 Morgan 的 final 问


到了很多非常宏观的甚至政治类的问题,比如你怎么看中日关系,你觉得小布什访华江泽
民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像这类问题往往让我们抓不着头脑,也没有标准的答案或观
点,不知道面试官到底想看什么,你是怎么应对这些问题的呢?
L:我觉得他主要是看你平时的积累。他不需要问你平时看什么杂志或报纸,这些都没有用,
你可以给他说上一串名字,他也没有办法检验。他随便问一个问题,就想看你是不是很关注

-9-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周围的大事,对问题有没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我当时就被问到“你觉得为什么北京这 20 年
经济发展会这么快、这么成功。”首先我觉得这种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一定要让他觉
得你的见解 reasonable,尽管不一定 correct,但是一定要有你的 personal opinion,这点对于
S/T 非常重要,因为 S/T 就是对于市场的不同的 opinion,不同的 expectation。Morgan 的 sales
跟客户说利率会升,Merrill 的 sales 却说一定会降,这就要拼平时的积累了,你对事物的看
法能不能让人很信服。你把面试官看成 client,你是 sales,你用什么办法能让他接受你的观
点,尽管不一定 agree,或者他至少 take your advice。这基本上是做 S/T 的第一步,否则根
本就不能让人信服,更不要说把产品卖给人家,trading 也没法报价。
在准备上,平时一定要多看东西,对大事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说报纸上写什么就是什
么。平时看的多了,各方有各方的观点,自己也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要盲目跟从,这种面试
问题就不会问题太大。
这种问题还有可能是考察你对 finance 相关之外的东西有多少了解,也并不指望你样样
精通。比如我当时就被问到布什来中国会讨论的三个问题,我当时就说出了两个,就说我实
在想不出第三个问题了,我对这个不是很了解,那个面试官就说“ok,我们换一个问题”。
如果你对这个东西不是很了解,你就跟他说你了解不够,而不要生硬的摆出几个观点,他一
听肯定就会笑死了。
这也是变相考察你对 S/T 的了解程度,看你是不是知道 S/T 都是做什么的。是不是对这
个行当了解。

W:那你是怎么 follow the market 的呢?每天大概花多长时间?


L:我当时是一周集中了解一次,当时是看经济观察报这样的报纸,看周报。还有办法就是
找我在银行工作的同学每周给我 forward 他们的 memo。其实 follow market 最难的不是看,
而是看了那么多新闻你不知道什么对你有用,你要知道投行里面每天看什么新闻,他们 pick
up 的头十条是什么,而不是只单纯地看 financial market 的新闻及指数,光看这些指数没有
意义,面试官也不会问你,他要看的是一些大事对于 financial market 的影响。当我们都没有
能力区分哪些是有重大影响的时候,一个办法就是看在投行里工作的那些人关注什么 news,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靠大家的 teamwork,大家平时聊天时听听别人的看法。我有的时候就厚
着脸皮给某某人打电话问最近都有什么新闻大事,他就会把他看到的重要新闻再给我讲一
遍。他们加工过的我再看会更快,不一定我一个人抱着一大堆书在那里啃是最好的方法。当
然这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就喜欢 original 的。不一定每一个 news 你都感兴趣,很多
finance 的 news 都是连续性的,如果一开始你对某个话题感兴趣,就会一直关注下去。

W:很多公司面试都基本分为两步,先是 phone interview,然后 face to face,有些公司还


会在 final interview 之后加一个 dinner 作为最后的把关,你认为在这些环节中都应该把握
些什么呢?
L: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 single face to face 的,另一类是 group interview。
Telephone interview 最强调的是 interest 和 passion,你要表现出对公司很感兴趣,对
finance 很感兴趣,表现出你对该公司和它的相关对手的了解,highlight 出你以前的经历和
所投部门有关,不需要太多 detail,英语要好。telephone interview 不在时间,我当时面 GS
的时候 3、5 分钟就 over 了,结果也进入了面试。如果你担心 phone interview 不能脱颖而出,
就应该 highlight 出一两点你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这就要基于你对别人的了解,比如你不
需要 highlight 你的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因为有这些经历的人太多了,你也不需要过多
highlight 你在哪个大公司实习过,因为如果有 10 个以上的竞争对手都在这家公司实习过,
你的优势也不会凸现。你可以 highlight 一些你独特的经历,哪怕这些经历并不是成功的,

- 10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比如创业的事情,编辑过一些书,organize 一些活动,让面试官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会觉
得你很 special。Telephone 的目的就是让他想见你,其它的不需要太多。
到了 face to face 就比较有挑战性了,一轮一轮地去面,我觉得最好的途径就是多面多
总结。
到了 final 有时会是 group interview,这时候麻烦的事情就是你不是一个人,所以说话一
定要考虑对周围人的影响,尤其是对 background 和自己很相似的人。千万不要说那些抬高
自己贬低别人的话,刻意显得自己很 outstanding,投行不是很喜欢听这种话。这时最重要的
就是要 highlight 你的 special points。Morgan 当时就有一个 breakfast meeting,每个人都要先
做一番 self-introduction,面试官特意要求你一定要 highlight 出你的两个 different points,比
如我就不会说的 academic 很强、quantitative 很强,每个人都很强,我也不会说我的
interpersonal 很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这时候就要想想别人都没有的特点,比如我可能
就会讲讲我的 creative,谈谈我的 entrepreneurship 的经历。也可以说说个人的一些特质,比
如我当时讲的就是我很喜欢 challenge,而且很喜欢 challenge 男生,举了一些小时候 challenge
男生的趣事,给面试官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其实面试官并不指望你什么都能一上来就做得
很好,他希望你能做别人不敢做的,能想别人不敢想的,这些都是你在讲 special points 应该
讲出来的。面试官在最后筛人的时候宗旨就是不要出大错,所以也不要过分表现自己的观点,
最后让他觉得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他就会要你了。如果非要他从 8 个人里面挑出 4 个来,我
相信他一定会挑 special 的,因为他觉得你 special, 客户就会觉得你 special, 客户觉得你 special
就可以 make money,这就是最重要的。这就使最后一关,前面那些面试时 hard skills 都考察
过了,最后拼得就是 soft skills 了。
基本就是这样的流程,其实只要不是咨询公司的 case interview,其它的大公司宗旨就是:
在开始的时候要让人家对你有兴趣,在中间的时候向人家展示你的能力和热情,到最后一关
就要向人家展示的你的 special,让面试官觉得如果不要你要别人的话,就得不到一些你身上
有而别人身上没有的东西。所以他们要找的人是那种具有某些天生特质而后天无法培养出来
的,比如长相、性格等。其实这些很有道理,你不懂 finance,我教你,你不会跟人打交道
可以多练,你不会做 presentation OK,英语不好没关系,但是你不能长得太对不起客户,你
不能性格不好,比如太悲观,你还要有一些天生的特性他们后天培养不出来的。投行面试的
出发点基本上就是你要把你的面试官当作你的 client,面试就好比是 deal with your client,让
他觉得你今后也有这个能力可以 cover 好你的 client。

W:那么你觉得出了刚才谈到的 special 以外,你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呢?


L: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研究生相对本科生要成熟一些,这点在说话办事时都会显露出来,
尤其是在最后的 breakfast meeting 上。成熟表现在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表现自己更合适,什
么时候给别人留一些余地更好,或者在不知不觉地闲谈中让他觉得你有很多经验。我现在觉
得其实投行并不是很看重你的那些成功经验,他更看重的是一些你经历过而别人没有的东
西,比如我就被问到我有没有什么经历在当时所有人看来是注定将会失败的而我却还去做
了,要让他觉得你有很多经历和思考,办事时不会再是很冲动很直接,而是相比你的竞争对
手要更加游刃有余。
Merrill 的实习应该也是一个优势,而且很重要。但是面试官不会盯着你的暑期实习,
他会问你一些经历,你就会不由得联系到 intern 时的一些经历,你看到的和学到的东西。
如果和清华北大的同学比,其它的优势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我性格比较乐观,我在 trading
floor 不会因为 big negative market move 而变得很 upset 或者很 frustrated 从而影响到周围人的
士气。比如我经常跟他们说我是那种受虐狂,就是越 high pressure,我干活会觉得越有意思,
即使失败也无所谓,呵呵……这点就比较适合做 S/T。投行就很需要那种处变不惊的人,比

- 11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如你刚才提到的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也是他们变相考察你在一无所知的时候的表现,千万
不要让人家觉得你很慌,经不住事情,或者没有信心。其实跟 client 开会的时候也是这样,
当 client 讲一些你完全不懂的东西时,千万不要慌,要 keep smiling,心平气和的说“您说
的东西我还没有仔细研究过…”

W:你在美林的时候主要做的什么工作呢?很多同学对 S/T 里面各个职位的具体职责还很


不了解,比如 sales, trader, structure,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L:主要是 sales 和 structuring。structure 是连接 sales 和 trading 之间的,有些 structuring 是偏
quantitative 的,有些是偏 marketing 的,structuring 在一般的公司是放在 marketing 里面的,
把研究出来的产品给客户讲清楚,对于这点 sales 是没有责任完全给客户讲清楚的。每天市
场上有那么多新的产品出来,sales 学不过来,sales 只要知道这些产品是什么,它能给你的
clients 带来什么样的投资收益的好处,这个产品随市场趋势如何变动……sales 能 update 好
这些东西就可以了,你没有时间和精力给 clients 相信讲解这个产品是怎么 structure 出来的,
它的风险受益特性。这些都是需要 structuring 来给客户讲的,所以 structuring 也需要跟客户
见面。同时 structuring 还要去跟 trader 讨论产品的定价,你设计这个产品的零件在市场上都
是什么价钱,你设计出来之后要加多少 premium,类似这样的东西都要跟 trader agrue。
S/T 是一个共生的环境,没有一个人在这里面是 dominate,每一个人都是 be dominated。
比如说 sales 吧,他们可以 dominate structure: “你这个东西不好卖,以后不要来烦我。 ”sales
也可以跟 trader 说:“你这个价钱太低了,给 client 卖不了。”类似这样的情况看上去好像是
sales 在 dominate 别人,但实际上 sales 被 dominate 的时候更惨。比如一个 client 对你说: “这
个单子你要是拿不到,以后我就不跟你做生意了。”另一边 trader 在说: “这个东西我在市场
上就是拿不到,怎么办?!”然后 sales 说抬价钱,trader 说那我们也拿不到。可见,在 S/T
里面,每个人都有处于主动和被动的时候,所以即便是 sales 也不能跟 trader 太急,否则他
将来就会很不给你面子。比如我就听到过一个 trader 说:“XX sales 好烦啊,以后我再也不
跟他做生意了,只要他一打电话过来,我就把这边的 telephone 设成 busy,意思就是跟他说
我是 always online。”所以那个 sales 一个下午电话都打不进来,永远跟 trader 要不来价钱,
那么他的这笔 deal 就永远做不成,这个 sales 就没地方哭,但是他又不知道那个 trader 已经
对他有 negative 的看法。所以很多事情都很 tricky 的。
有时候 sales 会站在 client 一边跟 trader 要价,否则那个 client 以后就不跟他做生意了,
但是 sales 又不能把价钱压得太低,因为他是要和 trader 分钱的,价钱太低大家都没的赚。
所以说 sales 是一个非常 tracking 的 position,有人就说 sales 跟狐狸一样狡猾,呵呵……
不过 trader 和 structuring 也一样,比如说 structuring 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受 trader 和
sales 的气。Structuring 的本事就在于你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是不是很受欢迎,如果设计
出来的产品很 popular,那你就是老大。比如 structure 设计出一个产品非常好卖,而这个产
品设计出来以后不是说要多少有多少,比如这次设计出来的产品就 300 个 million,那么全
世界的 sales 都在跟你抢这个产品,因为好卖好赚钱嘛。如果你这个 sales 以前和那个 structure
的关系不是很好的话,structure 不会把这个产品给你卖的,所以经常会听到 sales 说这样的
话: “那个东西是好卖,都卖到纽约去了,我们这边一点都抢不到。”所以说真正好卖并且赚
钱的东西,sales 可能拿不到手,而他的 client 也就要不到。这个时候 sales 就很被动。
跟 research 也是一样,如果 sales 和 research 的关系不好,clients 向 sales 要报告的时候
research 可能就不给,让他们自己花钱去买。一般的投行报告都是花钱去买的,但是如果 sales
和 research 的关系好,就可以从内部拿一个给 clients,这点对于维护那些长期大客户是很有
用的。有的时候 sales 也会跟 research 之间闹矛盾,trader 和 structure 之间是。
总之 S/T 里面都是一个小圈子,都会有一个利润区,大家按一定的规则去分利润,会有

- 12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一些冲突,而且这些冲突都是长期动态均衡。你不要看短期某个人 dominate 别人,可能过


两天就被别人 dominate 了,蛮好玩的。

W:是不是做 fixed income 相对 equity 承担风险要小得多,基本上不会亏钱?


L:这得看你是做什么的 trading。Fixed income 比 equity 的变数多,比如说国债、外汇这些
基本产品的风险相对比较好控制一些。但是如果是做衍生品,比如 mortgage、CDS 之类的,
就很有风险,特别是那些 exotic trade,非常危险。原则上是没有 free lunch 的。Trading 分很
多种,一开始让你做的 trade 可能不会承担很大风险,产品也比较简单。还有一种做 sales
trading 也不会承担很大风险。Trader 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增加市场的 liquidity,让产
品流动起来更好买卖;另外一种是通过做自营投机来发现价格,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投机活动
大家就很难发现市场价格的 movement,短期投机越多,市场价格越容易趋于均衡。像提供
liquidity 的 trading,它的风险不在于市场价格的暴跌或者暴涨,而在于拿不到产品。

W:介绍一下 Morgan 的这个 program 吧。很多人都认为这个项目是 S/T 里面最好的。


L:其实这个也很难说,我看中 Morgan 而没有去 GIC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个是名字,GIC
和 Morgan 都是在一个市场做,exposure 不会有太大差别,Morgan 的好处就在于她里面的人
都确实是很强的,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即便做两年升不上去或者中间不幸被 fire 了,得到的
experience 还是很多的,名字的好处就是做 sales 会省很多事,它本身的 program 也不一定是
最好的吧,像 HSBC 的也很不错,高盛的也不错;另外一个就是看人,我面 Morgan 的时候
感觉大家很谈得来,甚至开一开玩笑都没有关系,但是高盛的人都让我很敬畏,感觉他们在
数学上很鄙视我,呵呵,觉得以后跟他们工作未必很好玩。
Morgan 这个 analyst 项目是两年,头一年是 rotation,
如果你能早定 desk 更好,
很 flexible,
也看 business 的需要。

W:有没有经历过致命的失败或打击可以跟我们分享?
L: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大跟头尽量少跌,小跟头要不断地跌,这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最
大的打击莫过于找 summer intern 的时候了,当时被拒得一塌糊涂,美林还没有消息,极度
疯狂。当时就找了一个很熟的师哥聊,那个师哥就说了一句话:“天底下的好处不能都让你
占了啊,没事的,你现在都跌的差不多了,将来就会站的住了。”这样的话给了我非常大的
帮助,尽管他当时说的时候很不经意。我那天跟人借了一辆赛车,11 点的时候跑出清华骑
了一圈,回来以后就好点了。然后过了两天拿到 Merrill 的 offer 就缓过来了。现在看来觉得
当时的自己还是很小,很冲的样子,觉得自己很牛,却为什么一个 offer 都拿不到。我也不
想一定要弄出个牛人扫 offer 的局面,并不奢求所有 offer 都拿,所以当初拿到 Merrill 之后
就没有再去面 Morgan。说来也巧,Morgan 是唯一一个我找 summer intern 的时候没有面过
的公司,之前对这家也不会很了解,结果最后找 full-time 居然去了这里。
其实跌跟头爬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 manage 好自己的 expectation,不知道自
己有多强,对自己的 expectation 过高,所以才会跌的很狠。我去 Merrill 的时候我的 mentor
就对我讲,其实 everything is almost the same,如果你把很多东西看得很深很本质的话,很
多东西不外乎那么几点,所以就要积累很多经历来让自己变得成熟稳重;第二点就是要
manage 好自己的 expectation,your boss, your client, your friend, your family…人其实是很好玩
的一种动物,你只要把他们的心理抓住了就没有问题,而人的心理说白了就是 expectation。
你就要一步步地去学会 manage 好 expectation。

W:通过我和你平时的接触,包括前不久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看到你率领清华志愿者的队

- 13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伍,我觉得你的 leadership 非常强,非常 professional,你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


L:也有师妹问过我这个问题,对于 professional,我当时给本科生的建议是这样的:
一开始没有人能把所有事情做得很得体,我当时的做法就是模仿,你在公司里实习观察
女同事的表现,她们怎么穿衣,怎么说话,跟客户打交道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不是总笑得,
那样好傻)。我在美林和 BCG 实习的时候的老板都是女的,学到很多东西。穿衣打扮,打
招呼,握手之类的很快就学会了,还有跟高层座谈的时候得一些小细节。
第二点就是 involve。你已经模仿的差不多了,就要找一些机会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去跟
他们握手、交谈、打交道,包括你刚才提到的论坛之类的。
第三点,也是做 professional 最难的一点就是你要主动。有很多很 tricky 的东西是很难
handle 的,矛盾无时不在,这时如果你足够 professional 的话就要找一些办法主动去解决。
而不是躲避。这点我觉得是做 professional 最难做到的。做 business 最难的就是,当 conflict
发生的时候,要主动去沟通。
最开始我也不会办事,我是那种脾气特别急的人,后来就发现人与人是很不同的,对有
的人你就要跟他打太极拳,多练练就好了。在学校里一个不利的地方就是刚才我也提到过的,
你接触的圈子都是同龄人,包括一些 international program 也是这样的。你可以在实习的时
候跟你的上司,跟你好朋友的家长,多多接触。

W:投行的圈子很小,networking 就显得很重要,你是怎么看的呢?
L:其实 networking 对于所有行业来说都很重要,具体到投行里,我的建议是多听少说,特
别是女孩子,不能给人轻浮的感觉。办法就是宁可沉默,也不要说太多,让人觉得你太年轻、
没有内涵。还有就是不能传话,这个圈子很小,除了 reputation,最重要的就是 information
了。Networking 肯定很难,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就好了。

W:给本科生提一些建议吧。如果能让你从新再来,你会选择换一种方式度过本科到研究
生的这个阶段吗?
L:其实我觉得如果你下定决心去工作而不读 PhD 的话,那先工作是有好处的,当然这也要
取决于当时的 job market。当时我们本科毕业的时候 job market 特别不景气,那就要再等两
年。有些 industry 比如像投行,你一开始不进去以后的机会可能就不会那么大,而且人的思
想都在变,有可能你工作了两年就不想再去投行受那个罪,这都很难说。如果有市场机会并
且打定决心要工作,那最好本科毕业就出来工作,当然这也要和推研、出国之类的机会进行
权衡取舍。还有就是大四的时候要 evaluate 一下自己是不是足够成熟,能不能在社会里呆得
住,最起码能不能跟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如果可以的话就出来工作好了。我当时就是觉得
自己还不是很顶得住事,自己一个人步入社会还是会很闷,所以决定还是再读两年研究生。
总体来讲,我觉得大四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出去工作,干两年再读个硕士也很好。经管类
的专业读得越多,未必越好,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W:投行经常是从全球招人的,你觉得和外籍学生或者欧美的 MBA 相比,你的优劣势是什


么呢?
L:首先大家都肯定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在中国做生意的模式并不完全与国外相同,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纽约和香港的 trading floor 就完全不同。他们招中国学生很大程度上
是考虑到中国学生更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于是在中国的生意也就比较好做。这是中国学生
和外籍学生最明显的差别。
我对外籍学生也不是很了解,以我有限的了解来看中国学生可能在耐力上要好些,学
东西快。弱势方面语言肯定是一方面,我在美林的时候 morning meeting 就没听懂过,只能

- 14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是下来之后厚着脸皮问他们说什么,当时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练听力,慢慢就会好很多。
其实我觉得最难的不是你听不懂他们说什么,而是他们说的很多东西你不知道哪些是有用
的。其实也不必很担心,工作以后慢慢就会好了,只要不失去信心,这点小困难还是很容易
克服的。我当时就想,大不了我就不跟国外的 clients 做生意,光跟中国 clients 做生意我就
赚够钱了,呵呵。其实反过来想想,跟中国 clients 打交道的时候,外国人也听不懂的。语
言这东西,都是 competitive 的。
其他劣势嘛,投行还是一个 man power 的地方,女性在里面还是处于劣势,尤其是 young
lady,你要掌握很多东西和技巧,balance 好跟老板、跟 clients 的关系,千万不要让人家觉
得你就是靠 appearance 吃饭的,这样的话你是没有前途的,也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毕竟
appearance 是不能长久的,它本身也不是一个很光鲜的 advantage,但是也不能太差。

W:今后有什么打算?
L:先工作两年吧,能升上去就继续做 Associate,不能升的话就回家结婚生小孩,或者去读
MBA,或者先结婚再去读 MBA,回来换一个工作。当然我是希望能在投行里面有一个
long-term 的 career path,摩根也不希望培养你两年就走人了,但是很多事情也是有可能有变
数的。另外一方面,对于做 S/T 的人来说,MBA 的 add value 的作用也不是那么大,不像 IBD。
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看将来情况吧,最好是能升上去继续再做个五、六年吧。其实
MBA 就是一个两年的 opportunity cost,有些人甚至可能做到较高层升不上去了,去读一个
EMBA,或许晋升的机会更大些。
我觉得个人问题还是在 30 岁之前解决比较好,这样的话工作时候 personal 的麻烦也会
比较少,更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W:你觉得对于 entry level 的人来讲,FID 和 IBD 的 life style 确实有很大不同吗?


L:我当时在 Merrill 实习的时候,一个女 MD 就跟我说,在投行的头两年里不要讲 life style,
你每天睁着眼睛的时间里有 90%是用来工作的。你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这个行业是很
透明和充分竞争性的,好处是它很公平,坏处就是太具挑战性并且过于 fast moving。如果你
一个星期不读报告,你的 clients 就有可能都走了;如果你不坚持学习新东西,新的产品也
就卖不出去;甚至你不总学新东西,也总要想着怎么能拉到更多客户。Life style 这种东西
好遥远啊,呵呵……

- 15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寻找最合适你的

——张哲访谈录
被采访人:张哲 Richard
采访人: Hanson

背景资料
教育背景: 经管学院经济系 25 班 GPA:大三 3.7 年级排名 7
TOEFL:: 670 TWE: 5
实习经历: 大二:纽约华尔街的一个投行 大三:华盛顿的一个研究机构
录取公司: 麦肯锡 Mckinsey (Beijing)商业分析员

访谈实录
Hanson: 我们都知道你有很多兴趣爱好,军乐队、足球,马杯短跑跳远的第一第二……你
是怎么分配自己课内课外的时间的?
Richard: 首先我很少玩,不怎么玩游戏,也不经常灌水。无论是军乐,体育还是实习或工
作,我都觉得我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使自己得到一些提高。
另外,我觉得有一个很好的 timing 是很有帮助的,这样你就可以知道在一天中的各个时间
段里你该做什么事,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

Hanson: 那我能再问一下你具体的作息时间么?比如几点睡觉,几点起床?
Richard:(笑)我觉得早睡早起还是很好的,当然有些时候我也是很用功的,比如接近考试的
时候。大三的时候还好,大四的时候,如果上午第一节没有可的话,通常会睡到早上九点,
然后直接去上第二节课。

Hanson: 能被 Mckinsey 录取,那你在之前肯定做了很多求职方面的准备了。我们都知道一


份好的简历在求职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能讲一下你的简历制作过程么?肯定花了很多时
间吧
Richard: 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吧。我的简历很早就开始准备了。刚开始的时候,是从网上
找一些模板和一些资料,比如从《无领到白领》,按照上面的格式,把自己的相关信息填上
去。写完之后当然还需要好好改改。我一般都是让我的一些朋友和老师帮忙看看。如果远的
话(比如在美国的一些朋友),就用 email 发给他们;那些比较近朋友和老师的就打印出来,
让他们抽空的时候看看,然后改一改。大概就是这样,经过很多人修改后,尤其是那些很有
经验的人,我觉得就差不多了。

Hanson:早就听说你的交换经历特别丰富,能谈一下这些经历么?
Richard:我的交换经历和其他一些去香港和新加坡同学不太一样,是一些短期的交流项目。
我觉得这些项目同样也给了我很多帮助。这些帮助更多的是在开阔自己的国际视野上,让我
了解到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在想什么。前年,也就是大二的时候,我参加过斯坦福的一
个项目,FACES,这个项目对我的影响挺大的。我觉得如果你能跳出你现在的生活圈子,去
看看、听听这个世界上其他一些同样优秀的人在想什么、干什么,然后再回来看看自己原来
的生活圈子,就能够更清楚地看清楚一些事情。在美国的商学院学生中,有的人想做学术,

- 16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有的人想经商,有的人想从政,有的人想去投行,有的人想去咨询,他们不像我们国内或者
香港那边的商学院那样,几乎所有人都想去投行。我觉得这样一些交换或者交流的经历,能
够更好的促使我们思考我们现在的情况,通过对比,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环境在转变以
及这种转变的趋势。

Hanson:能说一下你的实习经历么以及实习期间的一些感受么?
Richard:我大二的时候在华尔街的一家投行做过实习。那段时间里,华尔街的整个大环境还
有我实习工作的环境,让我对投行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比如说做一个金融界人士的生
活方式、个人抱负和价值取向。一个暑假的观察让我觉得我和这个行业的价值取向有些不同,
我不是很喜欢这个行业。
实习的时候我的职位是一个 trader assistant,工作时间里,我和另外几个人整天呆在一个办
公室里,看着电视,看着 Bloomberg 去买卖股票。很多人觉得非常的 exciting,但我却觉得
就是只让我做一两年我都受不了。我希望自己能够多做一些有着人文关怀的工作。这段实习
之后,我基本上就排除了这个行业,呵呵。
大三暑假,我在华盛顿一个研究国际金融的NGO里做实习。这份实习,让我很好的体验了
一下做研究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在这样的机构里工作的话,你更像是一个整个国家经济生活
的一个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

Hanson: 除了麦肯锡外,有没有考虑其他的公司呢?比如一些投行?
Richard: 没有。因为我之前想得比较多。相比投行,我更想去咨询公司。去麦肯锡之前,
我做过很多的实习,对投行和咨询都有所了解。我觉得自己更喜欢咨询公司里的工作文化和
环境。我觉得咨询业和自己的价值取向非常相像。而麦肯锡又是咨询里面做的最好的。拿到
了麦肯锡的 offer,我就没怎么想过再去其他公司。
如果当时我没有拿到麦肯锡的 offer,也没能去 BCG 的话,我可能就会选择出国读书。

Hanson:我想你既然选择了麦肯锡,那对咨询业一定有很深的了解了,能谈一下你对投行和
咨询的认识么??
Richard:先说一下我对投行的看法吧。有一次我去香港的时候,遇到一个在高盛工作的师兄,
和他聊过一些关于投行的话题。我们都觉得,也许投行对很多人并不合适,投行的工作和生
活有着非常单调和枯燥的一面。而咨询业,在我看来,是三个 benefits 结合的非常好的一个
行业。
第一点就是,在咨询的工作真的是一个一直在学习的过程,学习不同的行业,学习不同的公
司,学习不同的战略。
第二点,咨询业的 training 非常的吸引我。在麦肯锡,公司是把你当作一个综合的商业领导
人来进行培训,而不是着重培养 technical 的能力。
第三点就是咨询业的薪金和未来的赞助方面也很吸引人。
总之,投行和咨询都是非常好的行业。

Hanson: Richard 师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各个咨询公司么?


Richard:我觉得总体上来说,各个咨询公司没有太大的区别。麦肯锡可能是最老牌的一家咨
询公司,世界范围的网络比较广一些,而且在中国的发展也比较早。各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
明显的。BCG当然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在全球范围内,BCG比较有名的地方就是
business innovation.在两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上,我觉得基本上没什么区别,有人说麦肯锡可
能更紧张一些。

- 17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除了麦肯锡,BCG之外,贝恩、monitor 也非常不错。

Hanson:你觉得如何准备咨询公司的应聘和面试呢?
Richard:我觉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对你要面试的公司有很好的了解。浏览各个公司
的网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麦肯锡的网站上对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着很好的定义,大家
可以多看看,对比一下自己,着重发展一些方面。
应聘者自身素质,尤其是 achievement 方面,我觉得对于即将找工作的人来说,可能已经来
不及怎么准备了。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来说,还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好好准备一下。
要想敲开像麦肯锡这样的一些公司的大门,首先要具备的 achievement 应该就是教育了,成
绩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考标准。还应该有一些相关的实习经历,不一定非的是在咨询公司
的实习。另外还应该有一些课外活动的经历,能够展现你的 leadership 方面的活动。总之,
就是要展现你自己比较特别的地方。个人的简历会是你面试的一个开始,就像一块敲门砖。
过了简历关之后,就完全看你的真本事了。
在面试之前,一定要很好的挖掘一下自己的闪光点,将自己的最好的一面展示到面试官面前。
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也可以看看 vault career guide 这样的一些职业辅导书,会很有帮助的。这
些书都是经过非常仔细地调研,总结而成的。也可以说看这样的一些书是找到一个好工作的
homework,我希望大家都认真地看看这样的书。

Hanson:你觉得在咨询工作,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呢?如何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
案例?
Richard:咨询业要面临的工作案例会非常非常的多,但都是用统一的 methodology,至于案
例是什么样的倒并不是非常重要。这种统一的 methodology 可以是你在看 vault career guide
时形成的一种典型的思维模式。比如说估算某个东西价值的方法,你就可以事前好好准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咨询公司的面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需要面试官和被面试者相互交流
的。在看完 vault career guide 之后,最好是能找几个在咨询业工作的一些熟人,做一下模拟
面试,模拟和熟悉一下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

Hanson:那你愿意帮助师弟师妹们做这样的模拟么?(笑)
Richard:呵呵,这个当然愿意了。

Hanson:在麦肯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有什么打算么?比如去美国读MBA?
Richard:这个问题,我认真地思考过。我想我可能会去读一个经济学的 PHD,我对自己的
要求比较高一点,而且自己对这经济学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还是希望能后再自己喜欢的领域
里走的更远一些。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从众的人。很多人认为这件事很 popular 的时候,我会觉得就会出现
bubble。当很多人往一个行业挤得时候,这个行业就会出现饱和的现象。这些都是可以预见
的。
我的职业规划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一个方向,不会因为一件事情很 popular 就
去做而去做,而是因为自己真的喜欢这件事情,这是我的原则。所以,很多时候我会自然的
避开人潮汹涌的地方。

Hanson:听说,麦肯锡非常支持员工的深造,能具体介绍一下么?
Richard:一般情况是在麦肯锡工作两年后,公司会和我们签一个合同,推荐我们去国外读书,
并同时给我们一定的资助。这个补助大概有人民币80万吧。读完书后,如果在回公司继续

- 18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工作两年以上,那么这个补助就不收回了。

Hanson:那如果读完后,你又突然发现你不想在麦肯锡工作了,比如可能找到了更好的公司。
那这笔资助怎么办?公司会强迫你在麦肯锡继续工作么?
Richard:那也没什么问题。只要你把这笔资助返还给公司就行,公司不会强制要求你继续在
麦肯锡工作的。

Hanson:你对即将找工作的师弟师妹们有什么建议么?
Richard: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好分析一下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在一个不感兴趣的
行业工作几年真地会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这两年,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大家的选择也都
挺多的。一定要用好这个选择的权利。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想好和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否
有关系,是否能够向着自己的终极目标走进一步。
第三就是不要因为一件事情非常 popular 就去做。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是仔细思考过,认为
自己适合这个选择。
第四点就是正式找工作之前还是要找一份实习。实习时的工作可能很琐碎和枯燥,但是通过
实习你还是能够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解,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

- 19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平静心态&平和工作

——刘哲访谈录

被采访人:刘哲
采访人:王靖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学士 GPA 88/100
实习背景: 曾在建行和中金实习过
申请公司: 1家
被录取公司: BP IST
最后选择: BP

写在前面
因为喜欢 BP 所以自告奋勇的采访刘哲,采访之后就迷茫了,不知是因为 BP 而喜欢刘
哲还是因为刘哲而喜欢 BP。稳重热情的刘哲让人想到石油,密度很大点火即着;成熟睿智
的刘哲让人想到约翰布朗,永远带着那机灵的温柔的笑。总之是怎么都能在他身上找到 BP
的影子,仿佛他们本就该是一体的。说的有点太玄了,呵呵,还是赶快把大家拉回现实中吧,
这可是我花了几天几夜整出来的访谈录啊,欢迎大家观赏,谢谢。

访谈实录
记者:刘哲你好,听说你拿到了 BP 的 offer,首先要恭喜你,我们金融协会想将 2 字班找到
比较好的归宿的人的经历集合成册,所以今天我们就你自己的求职经验做一个访问好吗?
刘哲:好的。

记者:现在我们 3 字班的同学普遍在申请实习,那我们先从实习开始说起吧,去年夏天你
有做过哪些实习呢?
刘哲:从新加坡交换回来之后做过中金的一个实习,大概三个半月的时间。

记者:那可以为学弟学妹们说一下实习的经历和感受吗?
刘哲:说实话其实你不用在实习上花费的经历太大,但是如果你要是利用好的话,真的可以
有很大收获。

记者:那当时在申请实习的过程中,比如面试时,有没有一些经验或者教训想跟我们分享
呢?
刘哲:有,比如说当时第一次面中金的时候是投资银行部,当时面试官是清华的一位师兄,
他拒绝我的理由就是觉得我太小,不够稳重。然后他说如果你知道 8 的话,那么说 6
就好了,而没有必要说 10。

记者:这是什么意思呢?
刘哲:比方说你对这件事情知道 8 成,那么实际上你说 6 成就了,这样会显得比较谦虚,比

- 20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较稳重,而没有必要说 10 成。中金比较喜欢那种成熟稳重的人。而且中金特别看重
基本功特别扎实的人,就是专业知识特别多的人,但是中金对英语口语的要求比较低,
可以说是所有投资银行里对英语要求最低的一个了,呵呵。那些英语口语不是特别突
出,但是业务很好,专业课学的很好的同学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中金,我觉得它是一
个挺好的选择。

记者:你刚才说投资银行部把你拒绝了是吗?那么你最后去的是哪个部门?
刘哲:CMD 资本市场部,虽然说投资银行部是招生最多的一个部门,但实际上其他部门也
会更有意思,工作也更 regular 一些。这个部门要我的主要原因就是,通过几个月的
积累,我的基础知识还可以。比如开始面投资银行部的时候他问我 IRR 和 NVP 的五
种区别,当时我只能说出一两种,后来第二次去时他问我公司估值的几个模式都是什
么,然后我就把基本的和前沿的都给他讲了讲,他觉得我基本功还不错,就要了。

记者:就是说在面中金的时候基本功还是很重要的对吗?
刘哲:很重要。

记者:那您能不能给师弟师妹们透漏一下都具体是哪些基础知识呢?我们也好准备一下。
刘哲:他估计是会这么问,首先问你哪个课程学的比较好,如果你的回答是 corporate finance
的话接下来就会问你一些公司估值的问题,如果你 financial market 学的比较好的话
他可能会问你一些 term structure 的东西。就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就像 free cash flow
之类,他不会问特别诡异的一些问题。他是用这个来刷人的,而不是选人的,如果你
基础知识不知道他就有理由不要你,因为你是金融系的学生,这些你不知道肯定是不
对的,但也不是说这个都知道也就一定能进去。可能还会问一些结合实际的东西,比
如近期中国股市和债市的大事,比如最近权证啊,股改啊之类的东西,问你对这些事
情有什么看法,看你对时事是不是比较关心。既然你是金融系的你就不能什么事也不
知道。稍微难一点的可能就会问一些期权定价方面的问题。

记者:除了这些问题之外,面试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刘哲:就是面试时不要显得很惊慌失措,就算你不知道也要稳住阵脚,然后要引导面试观望
你懂得方向讲。他想考的是你最弱的方面,可我们就要想办法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
出来,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吧。比如说他问你权证的事,可你对权证不了解,那你
就可以说对不起,我对权证者方面不是很了解,我对股改比较了解,那么他就会说那
行,你谈谈股改吧,他肯定会找一个共同话题来把这个谈话进行下去的。
刘哲:还有就是你直接就去面中金也不一定好,可以在前面积累一些经验,一些小的实习,
比如小的投行,小的咨询公司什么的可以为中金的实习做准备,而如果你有中金的实
习的话投行的 summer intern 肯定会让你去面试,你也会发挥得好一些因为你真正见
过投行是怎么回事,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刘哲:还有一个我想给师弟师妹们的忠告就是投行真的不是唯一的选择,而且工作好坏不能
以起薪定高低,而主要是看你能不能在这里学到东西,为你以后发展是不是能打一个
很好的平台。投行我觉得它是一个队经验的学习很好的地方,因为它是超时劳动,非
常密集的劳动,可以说你在投行干一个月相当于在别的地方干三个月,但是投行的知
识有时候会比较专业一些,迁移性很小。咨询公司则接触的行业比较多一些,干得活
也不是拘泥在一个地方,这样的话学的东西可能比较多一些。

- 21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记者:那你在做实习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
刘哲:感觉就是不要耽误课程,绝对不要耽误课程,实习只能几个月之内帮你找到很好的工
作,但你本科时学的东西才是能带一辈子的。原来在清华可能能去中金实习就很厉害
了,现在去中金实习好像比较司空见惯,因为各个投行都在扩招,机会越来越多,人
也越来越多,如果你因为一个实习就把最宝贵的学习的机会给放弃了的话,那么从长
远看的话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差一些。

记者:您的意思就是说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为主,不要再这方面牵扯太多精力是吗?
刘哲:对,如果精力允许的话就要争取所有的课都上,但这与实习也并不矛盾,在课程比较
轻松的时候有实习的经历还是很好的。

记者:还有哪些 TIPS 呢?
刘哲:就是简历要做得漂亮一些,可以写一些很耀眼的东西,比如很独特的,别人不往简历
上写的东西也可以写上去。可以多关注一些信息,但是往往公众的信息是最无效的,
一般是那种私人的信息更有效一些。还有就是实习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像 BP 他就不
关注你实习都实过什么,而更看重你是否有能力,有资质,而不是像某些投行,尤其
是外行,他对你的实习很看重,你要是有外行的实习,所有投行都会给你面试,但是
这不是那么绝对的,很多什么实习都没有的人他们的素质也很高,像青溪章友他们都
没有很好的实习,但是最后都凭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得到了很好的工作。
刘哲:其实从简历到一面关是最难的,只要想想办法突破了的话,以后的面试就都靠你的基
本功了。如果基本功好的话那你面哪个有哪个。还有一条就是面外行一定口语要好,
这已经基本上成公理了,

记者:那能说说你选择 BP 的理由吗?或者说你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是怎样的?
刘哲:我当时大概有个方向,比如我肯定不会去深工程类的公司,比如 IBM 之类的,但当
时对石油行业确实不太了解,只知道它是夕阳里的朝阳产业,但是他的重要性日益凸
现了,但是我最初对他确实不是很了解,我开始的想法并不是找工作,我是想出国,
大三时 TOEFL、GRE 都考下来了,而且成绩还可以,我关注各种 SEMINAR 比较多,
而且学分积弄得还可以,一起都是向着出国的目标努力,而且大三下之前我一个实习
都没有,没去面过也没去想过,大三下的时候突然思想有所转变,一个学期内弄出许
多所谓的经历。

记者:那什么事情让你有了这种转变呢?
刘哲:去新加坡交换,感觉交换以后,对世界的看法有些不一样了。不知道是不是好事就是
交换以后心比较浮躁,想更多地了解社会的想法多一些,所以说就变化了。不知道这
是不是好事,但是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就是有交换的机会一定要申请,像香港也挺好
的,倒不是说他们教学就一定比大陆高,但是很不一样,和老师的互动特别多,新加
坡的交换经历给我的影响大部分都是正面的。
刘哲:扯回来说BP的事吧,我之前都没有了解石油行业,所以也没有想到过要特意去申请,
但是找工作就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想找到合适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在之前就要
去试,大家要把视野放广,有时候你的机会就存在于你以前不经意的地方。有时候有
些特别好的地方就没有被发现,他的价格发现机制不是很合理,要是在大家都很关注
的摩根麦肯锡之类的,他的价格发现机制就比较合理,绝对是完全竞争市场,有些地
方并不是,你可以在里面找到很适合自己的。

- 22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刘哲:当时在招聘会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这个公司,BP的员工,尤其是老板的口才把我吸
引住了,就是属于那种纯从感情上出发,当时是在五洲大酒店里一个一千多人的大厅,
老板在那说,全场都被他吸引住了,我觉得他的个人魅力很不错,我就很兴奋的想问
个问题,那位老板觉的我问的问题挺好的,就是trader的健康和风险的关系问
题,对比中航油事件说的,招聘会之后聊了聊天,感觉这个公司让我有种想去试一试
的冲动。总之就是BP公司员工的素质和老板的激情把我吸引住了,而不是很多很实
际的想法。

记者:那除了这些之外,BP还有哪些值得你去的理由呢?
刘哲:首先是BP的 balance 很不错,BP在美国被评为“best company for working mothers”
但并不是说你可以很懒惰,就是它对你照顾的很周全,比如说如果你有了孩子,BP
可能会给你安排一个幼儿园,让你天天能看到孩子,或者说经常会办一些孩子的小
party,这种很人性化的东西,而不是说你是 working mother 你就可以随便离开办公室。
然后面试的时候感觉所有同事都是由衷的想帮助你。而不像有些投行同事之间的
assumption 就是竞争。在BP里面 teamwork 要高于竞争。他们真的把你当作人来看,
而不是一个工具。BP在选择你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你这个人是不是和它的风格很相
似。
刘哲:还有一点就是他这个行业是垄断嘛,所以利润不错,而且BP这公司比较吸引人一点
就是它的理念就是“绿色”,这就和许多只追求利润的公司很不一样,它是唯一一个
倡导环保的能源公司,它对社会和它的员工负的责任都比较多一些。BP就是一个比
较浪漫的公司,呵呵。
刘哲:但是要看你怎么想了,如果你真的就想拼命的话,觉得年轻时不拼命就不爽,你就想
吃别人吃不了的苦,挣别人挣不了的钱,那你绝对应该去投行。但是如果想在年轻时
有一段比较好的回忆,比较金色的时光,比较平衡的,质量比较高的生活的话,就去
BP。

记者:那BP会不会赞助你去读MBA什么的?
刘哲:我们老板就是公司赞助去读的MBA,但是做 trader 的话读MBA的必要性不特别强。

记者:当你面临众多选择的时候,该如何定位你的选择?
刘哲:这需要看个人的性格,比如投行大致来讲比较适合目的性比较明确,追求一种紧张生
活的同学,如果平时连觉都睡不醒的话,还是不要选择投行的了。而且很多时候人们
都有一种错觉,好像拿到一个好的 offer 是对大学期间学习的一个总结,就像高考是
对高中学习的一个总结一样。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找到工作并不能被看作是为大
学的学习交了一份成绩单。真正好的工作要适合自己的性格和兴趣。选择一份自己感
兴趣的工作即使在面试时也是很轻松的,因为你喜欢这份工作,就会时刻按着这种工
作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你本来就会有一些知识积淀在里面,就会使面试官会从你
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气质觉得你们本身就是一类人,就适合在一起工作。如果你还没有
确定你的兴趣,你可以凭借你的直觉。设想一下你做的工作会是什么样子你会感觉兴
奋,就会大致得到答案。

记者:那你在面试 BP 时,考官更看重你的那些方面呢?
刘哲:应该是我比较有激情,而且英语口语还过得去。

- 23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记者:BP 也是对口语很重视的?
刘哲:BP 公司的雇员里本来就没有几个中国人,它是对口语最看重的几家公司之一,但我
的口语也一般,但过得去就好。

记者:其他方面呢?
刘哲:反应速度也很重要。

记者:能给举个例子吗?
刘哲:比如说刚果盛产香蕉,但刚果发生政变了,会对香蕉价格有什么影响?很简单的一道
题,但需要你在半秒钟内推理出来。有的同学经原学的很好,但就是需要一点点慢慢
的滴水不漏的推理。这样的做法在实际中就有些不够敏锐。商机稍纵即逝,往往需要
在一秒钟就作出判断。

记者:那么面试时问的题目是同学们都已了解的问题还是不会的问题呢?
刘哲:面试时一般问的都是比较容易的问题,但在真正的素质测试中,问的题目还是比较难
的,它会把你放到一个模拟的交易中去,全面地考察你。

记者:这样的话,面试时的反应能力能够慢慢的培养吗?还是它是天生而来的呢?
刘哲:这跟面试时的状态也有关系。保持愉快的心态,有一个放松的心情,不要顾虑太多就
会使你有超水平发挥的可能。并且你的愉快的心情也会给考官以感染,给人以自信的
感觉。

记者:BP 还比较看重人们的什么呢?
刘哲:经历比较丰富的人比较受欢迎,因为 BP 本身就是一家国际化企业,location 也不固
定,因此它更喜欢有见识的人。并且一定要重视诚信,讲究公平竞争,本着实力来做
事。它更看重你的基础素质,不太在乎你的技术,技术是可以学习的。只要你有这个
潜力,有这方面的嗅觉,有专业的思维素质就会受到考官的青睐。如均衡的原理等可
以培养你的思维模式的东西就比较重要,需要平时多下功夫。

记者:今天的问题大概就这些了,那最后你有什么忠告或是建议留给我们呢?
刘哲:我的建议就是大家一定不要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工作不是唯一的出路,学术的世界
才是最精彩的。最好的选择是能够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总之,积累,完善自己是最
重要的。要做好自己的选择,有的工作会让你学到本科甚至研究生都无法触及的知识,
这很好。但那些出国或读研的同学的想法也是值得我们来学习的,可以出个这篇文章
的姊妹篇。使大家不要觉得培养我们四年全都是为了工作。而且思路不要局限住,不
要都向着投行使劲,有些国企或公务员也是我们好的价值取向的体现。各个行业都会
成功的。如果同学们有时感到迷茫的话,不如坐下来好好的看看书,不论做什么工作,
学到知识,打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最后说说鼓励学弟学妹们的话吧,因为还有很多人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
的。
刘哲:这需要同学们想好自己想做什么,如果你只想面试找工作的话,鼓励你们说条条大路
通罗马也是没用的。并且我认为,屡屡受挫也不是什么坏事,今年不成功,还有明年;
实习不成功,还有全职。千万不要因为这事太沮丧。清华的学生很少受挫,所以经历

- 24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些惨痛的挫折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也不是一件坏事。不要总是和别人比较,要有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的精神。机会多的是,要相信清华的培养足以让你得到满意的结果。

- 25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平衡是真

——Grace Liu 采访稿

被采访人:Grace Liu
采访人: Grace Wang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传播学 媒介经营管理 硕士
东北大学 EEE 本科 GPA 3.9/4.0 Rank No.1
GMAT: 760
GRE: 2300
资格认证: CFA level1 律师执业资格证书
实习背景: 曾在 Goldman Sachs IBD,Viacom 传播公司,香港南华早报,China Business 实习
被录取公司: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花旗银行 Citigroup,Bain 咨询公司,
Monitor 咨询公司,AT Kearney 咨询公司
最后选择: Morgan Stanley Fixed Income Division (Hong Kong office)

写在前面
在今年的投行面试最终胜出者中,Grace Liu 的背景堪称一奇,从电子信息工程转行新闻传
播,继而又来到投行,最终进入全球前三的 Ibank。这样多元化的背景使 Grace Liu 具备了所
有投行需要的素质,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见到这位大牛师姐之前,我也在猜测这位
从理工科转行而来的 JJ 会是什么样子,然而当我在桃李园门口看到迎面姗姗而来的这位美
女师姐时,我的所有疑虑都打消了。高挑的身材,清静的面容,带着亲切的微笑,我即刻被
她独特的气质所吸引了。

采访笔录
W:我觉得你的背景很神奇,怎么想到从 EE 转到新闻,又想到最后来投行工作呢?
L:这个问题蛮个人的,不过我还是能分享很多东西,每个人都应该选适合自己的个性的工
作,也是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长,如果自己数学方面的背景比较好,又有一定的计算机方面
的基础,因为我觉得数理方面的学习,对于你的逻辑能力的培养还是蛮高的。然后主要是有
一点人文或社会学方面的综合背景,那么应该说对于投行或咨询都比较适合。我觉得投行和
咨询方面专业人才需求很多的,也需要一些其他背景方面的知识,比如投行有时需要一些特
定行业方面的知识,有时在 IBD 等部门也需要 build model,要是你原来有数学或计算机方
面的背景就非常有利;同样,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也会有帮助,比如做新闻的人经常要读一些
文摘;如果这些技能都掌握,有综合背景,是比较适合这方面的工作的。其他比如金融方面
的专业知识,一些同学这方面的优势也是很强的,系统学习过很扎实的东西,对于整个行业
的发展有比较多的了解。学金融和经济的人相对于学数学的人来讲可能硬性的课程不是很
多,所以社会学方面的文章就会读得比较多。我觉得可能在各个专业的话,如果这几方面都
比较强的话,那应该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也有很多象我这方面有些同学做得很好,我还是
很佩服他们的。

- 26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W: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了解 Ibank 的呢?


L:我感觉自己本科时候学的很多东西都有很多的使用,比如说你在做一张表的时候会有些
函数运用,你要是 C 语言学的好的话,就在头脑里就有一个架构,学理工的人在思维方面
可能比较有优势;另外一个就是数学,因为我本科的时候高等数学这方面比较好,可能有一
定的帮助吧。金融方面接触应当说一直都有,因为家庭缘故,我父亲一直做记者工作,对于
这些比较热点的行业都还有很多的了解。我在家里听我爸爸介绍了很多东西,我觉得每次选
择不同行业时我都是觉得对它非常有兴趣,应当都是一直有一些接触。后来到香港新华早报
实习时,对金融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更多一些,可能会有一些促进吧。我想一个人思想的转变,
也可能自己不会有一定的察觉,但是当积累到一定时候,就有一个选择。我在做职业的选择,
并不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最好也要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工作。
如果自己不感兴趣的话,会觉得蛮枯燥的。

W:我注意到以前实习的时候都是传媒方面的,后来到 Goldman 的实习应该算是正式过渡


到 finance 领域了吧。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拿到 Goldman 实习前后的经历和感触?
L:我这人比较喜欢考试,经常不停地在考试,还是积累了一些东西,所以在去 Goldman 应
聘实习的时候自己也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其实我在本科时候自己看过一些管理方面的一些
书,有些收获,虽然没有特别成系统。当时可能是想将来要去学传播,比较喜欢财经、新闻
方面的工作,最后发现这些阅历对我也是挺有帮助的。当时读经济学方面的书,也去考
GMAT,这方面都还是有帮助的。还有就是英语的口语比较大家看中,还有写作,Ibank 比
较偏重一些写作方面的东西。我觉得在南方早报时帮助是很大的,因为那个时候是完全按英
国人的习惯来写,还会有国外编辑帮你来修改,我觉得这方面帮助是蛮大的。当时有人是专
门分配来帮我们修改文章的,有时候一篇文章改了七、八次,我觉得对英文的能力要求挺高
的。我自己还考了一个 CFA 一级,现在要考二级。我觉得系统学习的帮助还是挺大的,跟
普通看书不一样,要记住很多东西,尤其它的 corporate finance 部分对于投资银行的面试帮
助蛮大的,因为投行面试经常会问到 ratio 方面的东西,以及三张表之间的关系之类的啊,
我当时正好在准备考试,记得比较牢。另外我还有一个律师职业证书,是在本科快结束的时
候开始准备的,在研一刚开始大概是 2003 年 10 月份考的,所以我对对法律方面知识了解还
是挺多的,现在肯定也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觉得投资银行看重还是综合方面的素质,
他们最看重的还是硬件的东西。

W:你这个考试应当蛮难的吧?
L:还好吧。现在在中国你要从业的话必须要考这个证书,拿到这个证书到任何一个律师事
务所去实习一年就可以来真正当律师了,不管你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

W:还有其他背景方面的东西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L:原来本科时参加过一些数学竞赛之类的,获过一些奖,英语也获过一些奖,我觉得清华
的同学都很厉害。数学和英语方面都比较好,都能达到这个参加美国数学竞赛这样子。我们
当时也获奖了,后来那篇文章发表在全国我们那个专业的学刊上了。

W:你果然很牛啊! 那你面 Goldman Intern 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呢?


L:对于外专业的应聘者,Goldman 可能更重视专业知识的问题吧。这点对于你们来说可能
好些,毕竟在清华读的就是这个专业。我觉得自己当时 CFA 学到的知识也不是完全够用,
有些知识还是没有照顾到,所以在面试当中,如果面试官问一些我没有学过的知识的话,我
就会直说没有学过,然后我直接告诉他说我正在准备这个考试,有些东西正在学。也会问到

- 27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一些个人情况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是那种比较喜欢提前准备的,一般会到一些网
站上找到,但最好不要找那种统一的答案,他们都听腻了。他们问的问题大概都是那些,即
使你没有准备,也可以拿准备好的一些答案来回答他们。我觉得事先准备好还是挺重要的,
不然的话我也会感到特别紧张,这样就会比较有信心。

W:这点我也有同感,比如 Goldman 就以经常问稀奇古怪的问题而出名,尤其是 FICC,


很多人都被问得胆战心惊
L:我在香港培训的时候,美国的 Inter 也有和我们交流大家面试时被问到的最难的问题是什
么?大家普遍都觉得是:“你觉得你的缺点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问的挺多的,但是你要
找到一个完美的回答确实挺难的,我觉得如果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比较坦诚的回答,不会像很
多人那样找一个明为自己的优点却说成自己缺点的话,比如说自己过渡追求完美啦之类的。
我想我就会找一个确实是自己缺点,但是是自己正在尝试改正的一个缺点,并正向好的方向
发展,但是还有不足,这样就能表明自己非常坦率的来回答这个问题,同时又能显出来你在
不断地改进,会比较好。

W:说一说你在 Goldman 实习的感受吧?是什么东西促使你从 Goldman 的 IBD 出来又去


面 Morgan Stanley 的 FID 呢?我们都知道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L:因为我觉得后来的那个部门更加适合我吧。IBD 的东西可能学 accounting 的人来做最好,
虽然说会需要些数学的东西,但是就比如说那几张表只需要把那些适当的数字填到表里去就
行了,也就是函数的调用这些东西,你不太理解也可以做。可能一开始你需要了解,但到后
来熟练掌握以后就成熟练工种了。IBD 也有它很强的特点,比如说他们那边的人性格都挺坚
强的,而且确实是这样。我觉得自己实习的十周可能还能坚持下来,但是全职就不好说了。
毕竟有时候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四点种了,第二天七点钟要开会。我知道香港那边的 intern 还
有更夸张的,有人连着 3 天都不能睡觉。我听说好像也有 4 天的,但是我不太相信。我觉得
他们真的是性格挺坚强的,一个人有好多项目还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整个 IBD 确实是能
学到很多东西的地方。

W:那你当时在 IBD 的常规作息是怎么样的呢?


L:我觉得这取决于你的忙碌程度。我一般会在 12 点到 1 点回去,当然也有晚的时候,2 点,
3 点,最晚也有 4 点钟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差不多吧。早上的话,九点钟必须要到你的办公
室,这个前提是说你第二天早上没有特别重要的会议需要你准备东西。九点就到办公室的话,
就可以估算一下你的时间,北京的交通情况也不是很好。压力蛮大的,大家多说第一年的
analyst 不要指望 12 点之前回家。我是觉得大家都挺辛苦的,他们能做好的话真是挺不容易
的。

W:那你后来找 full-time 的时候他们有没有在意你没有 FID 相关经验?


L:我觉得他们关键是需要找什么样的人,实习肯定会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会根据他想要
的什么样的人,看这个人有没有这个工作素质,基本上先看你数学是不是特别好,这样做
structure 和 trader 都比较适合,然后看你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是不是比较好,比如你的 social
skill,communication skill,还会有其他的一些 finance 方面的知识,是不是比较适合做 sales。
我 觉 得 他 们 在 考 虑 sales 的 时 候 还 是 觉 得 我 的 综 合 条 件 比 较 适 合 , 我 的 major 就 是
communication,finance 方面毕竟也是学过一些系统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些社会经验吧。

W:谈一谈 Morgan 的面试吧,我当时也去面了 final,记得被问到了很多宏观经济政治类

- 28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的问题,感觉不太像投行的一贯风格。你对这类问题怎么应对的呢?
L: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的话我不是感觉特别难,对于我来说反而更轻松一些,可能因为我
毕竟是学 communication,比较注重 financial news 方面的东西,我当时读的很多。他也会看
一些你的口才,可能这对 sales 重要一些。我原来的专业背景可能也有不少帮助,本身就会
看这种财经的新闻,所以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可能当时被问到这个问题的话比较有优势。

W:其实我们每天也会 follow the market,关键不是看不看的问题,而是在于怎么从中摘出


你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最难的,如果你要答一些人云亦云的东西,
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比如突然面试官问你怎么看中日关系,怎么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整理好
自己的思路并且有条不紊地答出来呢?
L:其实我原来在很多媒体实习过,比如说在《南方早报》的时候做经济新闻,不仅有很多
经济新闻,还有 editorial,我们当时看的比较多,所以就习惯性的整理一些这些方面的知识。
还有我当时做的有一项工作,就是从当时的《星岛日报》和《东方日报》上面摘取他们的重
要文章来做文摘,比如从一篇很长的文章当中摘出重要的观点,然后提供给我们的编辑,这
些新闻总结工作对我的锻炼挺大的。还有我觉得面试官问这类问题也是看你的应变能力,如
果你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变得很紧张(可能大家会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觉得这个问题
没有准备过就难以应对)就不太好了。我觉得面试官看的是你的 reaction,如果你能够在问
到这样的问题时还能非常从容镇定并且有条理地答出来的话就比较好。

W:你面其他行的时候还有有没有什么比较大的感触?我听说你是很牛的人,拿了很多
offer,也面了很多行,那么你有没有很难处理的境遇呢,比如你当时安排时间呀,或者有
没有遇到过很受挫折的时候?因为我知道很多人可能被拒很多次,很受打击,时间安排不
开,经常撞车等等,你要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L:其实我也不都是特别顺,比如大麦没有让我去笔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们专业
有其他同学被叫去笔试,或者接到电话面试,可是我什么都没有。还有比如当时 KPMG 的
笔试也没有时间调开。我应对的方法是,如果都是第一轮没法调开的话,我选一个对我来说
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我面到一个普通公司第二轮了,这时候又有一个更好的公司给我打电话
让我去参加笔试,如果时间撞车我会选择那个进行到第二轮的公司,因为我觉得这样把握更
大一些。如果要是当时多线作战的话可能真的会应对不过来。

W:那你当时找工作时有没有一个更重的方向?
L:我当时更偏向投行,因为我自己觉得对于咨询这个行业来说,更适合有经验的人去做。
因为我没在某个行业做过就去做咨询的话,我觉得不够 justified,我觉得如果在某个行业做
了很久,比如 IT 业,再转去做咨询对我是很有帮助的。其实我原来在 IT 行业也有过实习,
觉得那种 software 大牛或者硬件大牛去做咨询才比较好。我觉得有些学经济管理方面的同学
在这些领域实习过去做咨询还比较好,而我的实习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基本上集中在 media,
对于咨询来说还是一个很小的行业,所以我觉得现在去做咨询还不够好。如果做 finance 的
咨询,我觉得一开始去正规的金融机构好好学习一下更好。

W:我觉得你是一个综合背景很强的人,那你觉得 Morgan 最后选择你最主要的原因是什


么呢?你是去做 sales 是吧?
L:基本是这样,不过我对他们的 program 也不是很了解,3 个职位(sales,trader, structure)
都会轮流做一下。我原来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好的,在大一的时候考的计算机二级,
之后 C 语言的和汇编的成绩也比较高,所以对 structure 和 trader 可能也会比较有兴趣,现在

- 29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也闹不清楚,呵呵。说到我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来讲最大的优势,第一点可能就是你说的比较
全面一些,比如有些公司他们在中国要做生意的话,对法律方面的知识也需要的,尤其现在
中国经济方面的法律不是非常健全,所以我觉得能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可能更好;第二点就
是我之前还是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就比如说在面试之前我会准备一个 list,把面试官可能问
到的问题都准备好,写出来,以防万一。我习惯把什么都准备好。其实不一定最后面试的时
都要说出来,大部分还是没有用上,但是你会比较镇定一些,感觉会比较好;还有一点就是
说比较能坚持下来吧,当时会觉得那个过程会比较难,你们整个学院的职业发展都做的非常
好,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由于资源不能共享,我的信息非常少,都要自己一点一点地来尝试,
没有人在过程当中可以把经验来传授给你,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还是要比较坚定一些,
我就是比较喜欢尝试一下新的东西。

W:能不能说一说如果重新找工作,重来一次的话,你会怎么做来少走一些弯路?我想这
对后来人来说都比较重要。
L:我觉得首先是之前的实习方面的积累都非常重要。到了最后(比如说九月份)的时候开
始找工作了。我当时做了一个很详细的日程表,把清华的那些宣讲会都给列出来,经常来看,
每次重要的宣讲会都尽量不错过,当然也会有一些舍弃。我的习惯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下来,
给自己准备一个非常好的简历,这个简历一定要做的非常美观,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要出众,
一定要用模板来做,最最 professional 的模板,反复修改很多遍,当中一定不要有错。cover
letter 也一定要非常认真的修改,千万不要把同一封 cover letter 给不同的行业,尤其是在开
头和结尾的那句话,即便是投行的 IBD 和 fixed income,也要区分开,因为它们当中还是有
非常大的区别的。要是当时很忙又要投很多行业,没有时间写那么多封信,起码要把头和尾
写成跟这个行业相关的,一定要研读这个行业和这个公司的东西,这些方面都不能有错。

W:那你在 cover letter 里面一般会强调什么东西呢?


L:我的经验是一般我会写一些行业的发展,我对这个行业的看法,一定要感兴趣,写出来
你的一些认识。不同行业是绝对不同的,所以这个东西你必须要提到,而且要提到公司的情
况,这样的 cover letter 会很好。Cover letter 的模式很简单,大家都不会写错,但是如果你的
内容一开始就是能够出彩的话,能够让 HR 觉得你 outstanding,我觉得挺重要的。尽量确保
你的简历不要在第一轮被刷下来。我也会把面试的安排写出来,一般一周的面试不超过五个,
多于五个的话我觉得我应付不了,我知道有的 N 人也有一周安排十个面试的。一定要事前
做特别详细的准备,这个公司的网站是一定要上的,除此之外你要上网上找有关这个公司的
面经,不要看的太多,会分散精力。然后准备要问的问题,这个时候不同的行业准备一个 list,
大概就是要问的问题,如果你要是比较有信心的话,把这个问题看过心里有个大体问题的概
念,要是实在没有信心的话就可以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写出来。我说的面试要少,就是每个面
试之前都要 put full efforts,面试过程当中要尽量镇定,因为你能做的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做好
了,就是要尽量地把它真实的展现出来,不要怕有些问题不会或者没有准备过,如果你实在
回答不出来的话,就直接说回答不出来。有些问题我当时也回答不出来,我就说回答不出来,
现在这方面还不够了解,将来我会把它补上之类的,千万不要有些问题不懂装懂。要保证你
非常的自信,在面试过程当中要有足够的镇定,比如在等消息和结果的时候,我当时这点做
的比较好。总之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W:你刚才提到 CV 也要针对不同行业准备不同版本?
L:会有些不同。我当时的简历,其实内容是一样的,就是突出的方面不同。比如我当时在
面试咨询公司的时候,就突出一些我以前对于不同的行业的分析工作,要是投行的话我会强

- 30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调我会强调我的 CFA 成绩和我的 IT 方面的背景。

W:你当时投咨询公司的时候,有没有把 Goldman 的 intern 写在简历里?因为我知道有些


咨询公司可能比较忌讳有投行背景的人,觉得他们对于咨询的 commitment 不是很强。
L:有写,其实我觉得他们对一些经济方面的 model(比如公司的盈利模式啊)这方面还比
较看重一些。

W: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今后的打算吧,准备一直在投行做下去吗?会去读 B-School 吗?
L:因为我觉得专业知识方面还差很多东西,包括我现在也在准备考 CFA2 级,暂时就想在
这个行业里做下去,还没有转行或者读 B-School 的打算。

- 31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走向成功的脚步

——采访刘刚学长

被采访人:刘 刚
采访人: 黄捷宁

背景资料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 本科 GPA 3.8 / 4.0
实习背景: 埃森哲咨询公司,银河证券公司,雷曼兄弟公司(日本)
被录取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IC,中国国际金融公司 CICC 固定收益部,
UBS 研究部,花旗银行投资银行部
最后选择: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IC

写在前面:
和刘刚在之前没有见过,不过已经久仰他的才名。自己也想看看是否有在 technical 上有没
有发展,所以就有点自己的私心主动要求采访他。和他的采访过程中,我能够体会到他是如
何一步步走向成功,同时对自己的人生走向有了越来越清楚。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睿智清华。

采访实录
黄: 你是到新加坡工作?
刘: 现在拿了 GIC 的 offer,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去新加坡工作。

黄: 在哪会待几年然后再回来?
刘: 不知道,这个很难说的,得看情况。说不定会一直待下去有可能,也有可能很快就回
来。

黄: 那个公司大概是个什么样子性质的?
刘: GIC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其实你可以理解成是个很大的基金,主要管理新加坡的外
汇储备。公司负责整个投资才能赚更多的钱,就是做这个事情。他投资范围挺广的,下面
有好几个子公司,我们进了那个子公司是叫做 GIC public market 就是公开资本市场这一
块。还有其他的比如说 real estate;还有 special investment 做那种长期的战略投资,比如
说中金开始成立的时候他投了百分之五,投十几年二十年。让我们做那一块是比较偏重资
本市场比较短期一点。

黄: 你当时毕业的时候为什么会报考经管学院?
刘: 其实我当时不是报考的经管学院。你猜我是报考那个的?

黄: 莫非是建筑之类的?
刘: 不是,我当时是报的电子系,没上。挺有意思的,那年电子系分数挺高的,差不多是
清华最高的。那年我金融是第三个志愿,那年金融又招得特别低,我就进来了。在当初
的时候对专业情绪也挺严重的。我高中的时候数学物理特别好,语文英语差一点,原来

- 32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认为金融偏文科,自己又不大感兴趣,刚开始觉得没什么意思,就想做工程,计算机,
电子方面的,就这样稀里糊涂来到了金融。

黄: 进来以后是不是发现跟你想的不太一样呢?
刘:进来刚开始的时候大一的时候都学些基础课什么微积分现代那些跟金融关系不是特别
大,所以我还是学了,觉得还可以,算是一个缓冲的过程。

黄:你当时有没有考虑过转系?
刘: 转系,当时是有一个机会转系转到自动化。最后没有。因为大一已经待了一年和这些
同学相处很好,再换一个新环境觉得不是很舒服,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结果就没有换。
那是一些老师和我爸爸妈妈劝我留下来,我当时其实也不是看得很远,也不知道金融今后要
做什么,也不知道电子自动化要做什么,我自己当时的看法也不是特别的有深度,最后想了
想还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然后就在金融留了下来。

黄:你当时在经管来第一年和大家相处你觉得你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
刘: 长处就是成绩不错。我原来数学物理比较强吗,大一的时候成绩挺好的,就这样的。
短处就是我不是那种特别活跃的那种,可能社会活动参加的要少一些,也没作什么班级干部,
这个会差一点吧。还有一个就是英语会差一点。高考时候,福建泉州是一个中等城市吧,高
考也是为了应付那些考试,所以口语听力会差得多。

黄:据我所知,你出去交换一年,那出去对英语要求很高,那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机会的呢?
刘:那个有一点运气成份,也有一些其他原因。当初是这样,原来我不是想保研,最想出国,
考 T 考 G 一直在考,学英语也花了很多时间在学英语,所以英语也就慢慢好起来了。还有
个事情,我们那一年新加坡交换生是第一届,知道人也不是特别得多,所以报的人也不是特
别的多,筛选的时候有两个标准,先是看成绩筛选掉一波人,然后面试再筛选掉一波人,成
绩我没什么问题,有些人口语特别好的社会活动能力挺强的,成绩可能不是特别好,这个可
能占一定的优势,所以先过了第一轮。第二轮就是口语面试也还可以,就这样过去了。

黄:你口语是怎么练的?这个我特别关心,想好好学学口语。
刘: 我口语其实不是特别好,相对他们来说。其实我机会蛮好的,在新加坡待了半年,然
后上个暑假又在东京待了两个多月,所以说锻炼的机会还是挺多的。就是说有这种普及交流
的经验,到那边上课都是英文的,和同学交流很多都是英文的,自然机会就会多。其实在国
内,你如果想练也还是挺多机会的。其实我回来的时候,也常去英语角,最普通的地方但确
实能学到一些东西。你在国外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更多的是听,你的表达不会特别特别好,
也就是说,他们说的会比你好,所以说他们说得时间比较多,而你更多的是听。比如在国内
与中国人讲话,你的英语比他们好一点点,那么讲到最后,你讲的肯定比他多,其实英语角
也能得到挺大的锻炼。还有另一个渠道,英语角可能认识一些老外,以后和他们建立一些私
人关系,就可以出去玩,练习口语了。

黄:本科阶段你觉得比较大的收获是在什么方面?
刘:这个很难说的,现在回想起来,本科阶段比较关注一个是学习成绩、一个是英语,本科
做的社会活动也比较少。

黄:学习成绩的话,是不是在书本之外你还学了很多东西?

- 33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刘:本科的时候,书本之外倒是没有学的那么多。其实怎么说呢,总是有利有弊。你多和别
人打交道交流一下,视野会宽很多,有些机会就可能比别人早知道,或可能碰见这些情况可
能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如果埋头读书,基础会打得比较扎实,但在寻找机会方面会比别人差
一些,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就是说你看一个人他是怎么发展,纵向发展还是横向发展,但
最好有个均衡,其实你先走那一步不是很重要,最后你都得做到,就是这个意思。本科课外
有些活动:看课外书、休息和玩啊,当然都有,就是有意识去加强自己在社会活动和课外学
习方面就比较少一点,其实还有点迷茫走一步看一步。

黄:你能不能谈一谈从上大学到现在对你影响较大的一些事情和一些人啊?
刘:我可能到现在为止最重大的事情还是到 Lehman 的实习,在实习的前后想法就变很多,
实习毕竟作为一个重要的资历对后来的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当时运气不好拿不到去
Lehman 实习的 offer,那么现在就会差很多,比如现在所认识的人和从事的行业就会差很多。

黄:从你刚进校到现在,一开始肯定不会想到你会从事这个行业?
刘:其实到大三、大四时有时候还不是想的很明白,只是到了这一二年才想得比较清楚。

黄:这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吗?是上研究生以后才想得更清楚吗?
刘:是的,是一个逐渐的过程,特别是在实习以后会想得更清楚。实习还是很重要。

黄:您的导师是谁呀?他是作哪个方面的?
刘:是廖理,他是作公司财务方面的。

黄:那你主要是做那个方面比较多?
刘:金融就分两块,就公司财务和资产定价。我的本科毕业设计就是公司财务方向的。

黄:学院里哪些老师作这两块的比较强?
刘:这个比较难说了,学校老师很多,研究方向比较偏公司财务的老师主要有廖理、朱武祥、
陈涛涛等等。比较偏资产定价方面的老师有宋逢明、张陶伟、张丽宏、朱英姿等等。那时听
介绍觉得廖老师学术水平很高,研究范围很广,又很关心学生,就想和廖老师读研究生。

黄:那你现在做的并不是公司财务方面的东西?在选了导师后对你的课题有多大的影响?
刘:导师最主要的是指导你完成毕业设计。还有导师平时有很多项目可以让你参与完成,你
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锻炼的机会。实习一方面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另一方面导师的社会关系比
较广,有时候也会推荐一些实习的机会给大家。

黄:你毕业设计也是作的公司财务方向的?
刘:对,公司财务方向的。

黄:研究生定导师大概在什么时候?
刘:研究生定导师在一年级定,不过往往在推研时就已经大致定下来了。在推研时你可以和
老师说一下,表达一下你希望跟这个老师的愿望,说一下自己取得的成绩,为什么对这方面
感兴趣,对这方面有些什么理解。推研主要还是看成绩,成绩要靠前的话就很有优势。其实
推研是一条比较稳妥的路,我当初读研时没有做好马上去工作的准备。成绩还可以,读研算
是一条稳妥的路,可以给我多了二年的时间,一方面充实自己,另一方面思考今后如何给自

- 34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己定位。

黄:你当时能到 Lehman 去做,Lehman 在债券方面特别有名,你肯定是在学术方面比较强。


你觉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使自己逐渐强起来的?
刘:这个其实更多的是靠自学,这个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学,另一方面是上课,我自
己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主要有两块,一块是公司财务方面的比如说会计、公司财务,另一
块是资本市场部分的如随机工程、金融工程、投资学这几门课,有些是自己的兴趣,我觉得
这部分比较有意思,我就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学,有时我就到图书馆看一些这方面的书。

黄:你主要看哪些方面的书?你觉得哪几门课对你的帮助比较大?
刘:课内的,课外的?

黄:这么说吧,课内的那几门课,课外的那几本书.
刘:从 Lehman 实习的需要来看,最重要的是随机过程、金融工程这样的课,当然是做我这
块债券衍生的,这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去投资银行、IBD,那些会计就会更重要些。在资产定
价这块,我原来也比较感兴趣,学得也比别人好一点点,面试的时候各方面比较均衡,英语
也不错,然后这方面也懂一些,就被选中了。

黄:学校学的那几门课随机过程,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你觉得够不够用?
刘: 肯定不够用。他教你一些思想还是很重要的。随机过程你还没学?

黄:下学期学。
刘:随机过程比如说他跟你讲一个期权定价从头到尾怎么推出来的,你掌握了这个过程就可
以举一反三,比如我到 leman 遇到新的一种有期权的掉期什么的,你就知道大概如何定价,
要走那条路比较清楚,但一些具体细节你还是不清楚, 有一个大致的理念,学起来就会快
很多。

黄:比如说象你这样做债券,做 FID,在院馆去借哪方面的书比较有用?
刘: 有一本书叫<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作者叫 John Hall,被称为华尔
街的圣经,这本书很重要,在 leman 我导师也常要我看。那时我看的不是很深入,去那边就
经常看那本书。还有一本是<Fix income security>,作者 Bruce Tuckman 也在 Lehman 工作 ,
刚才讲的那本书是衍生品方面比较权威的书,这本书是固定受益方面比较权威方面的书。其
实这两个联系很紧,固定受益就是各种各样的衍生品,衍生品最多的地方就是固定受益,这
是事实,就着两本书。还有当然一些随机过程也要懂。去那边做的话,固定受益这一块有四
个岗位,一个 sales, 一个 trader, 一个 research,一个 structure。

黄:这几个有什么不一样呢?我搞不太清楚
刘: sales 设计出一个产品卖给客户,负责和客户打交道,trader 做的事情一方面就是把衍
生产品定价定出来该卖多少钱告诉 sales,sales 和别人 bargain,卖给别人,trader 还有另一个
任务就是做 hedge,就是防止风险过大,还要在市场买一些相应的产品把这个对冲掉,这是
trader 做的事情。然后 structure 做的事情就是设计产品的结构,比如说他那个公司喜欢什么
什么样的产品,他可能有些什么 coupon 啊,几年到期啊,利率多少直接可以调,他就负责
设计 customized 这样一个产品给客户。当 research 就是写 pricing model, 像我的 mantle 每天
做的事情就是看一些数学金融方面的 paper,最近有什么新的模型出来了,就用 C++把它写成

- 35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程序,然后给 trader 做。

黄: 用 C++做,那计算机要求也很高了?
刘: 对,要求很高。我计算机不是特别好,所以去年他没有让我编 C++的,做 Excel 和 Vba
比较多,开发一些小的程序吧。做的挺多的。

黄:你过去以后,感觉哪方面对你要求比较高?
刘:这要看你做那个部门的了。

黄:那你做的是那个部门?
刘:我前五周做的是 research,后五周做的是 trader 的部门。其实做的东西都大同小异。都是
做一些小的 project, 各种知识都要知道一些,比如那次七月份人民币升值,有些客户想买一篮
子的亚洲货币,比如说 20%日元,20%韩币组成一篮子货币,也有的基于一篮子货币的衍
生产品,说起来比较复杂,就不详细说了。然后做的事情就是做这些货币的相关系数的研究。
它要定价嘛,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到底要怎么走,一个跑得很上面,一个跑得很下面,这些东
西要弄清楚,做的事情说到底就是做一个很大的相关数据的矩阵,做这些比较烦,数据都要
从数据库调,要写很多很多函数,从数据库一个一个调进来,还要把一些利率的因素去掉,
因为汇率和利率相关嘛,比如说一个国家利率比较高,货币就会升值,把这个东西去掉算那
个纯粹的波动率。算的就是一个 project 就是这个东西.,算了我两个多星期。

黄: 你这么几年以后打算有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规划,说说以后还是从事这个行业还是再作
别的?
刘: 我觉得我肯定会在二级市场那边,投行或基金这两个地方,做 sales and trading, 不会
去 IBD 也不会去什么咨询,具体很清楚的一条线路还说不上来,大方向就在这两个地方。

黄:你是什么时候有这个明确的想法的?
刘:就是回来以后,从日本实习回来以后。

黄:半年多之前。之前你对以后想做什么有没有大概的想法?
刘:之前有,当时很模糊,之前对投行部门也不是特别的了解,不是很清楚那个部门到底做
什么。我知道我数学比较好,学术功底还好,然后要做一些能把这些东西派上用场的东西,
我有大概的这些模糊的想法,具体要去投行哪个部门,去基金哪个地方结果就不知道了,然
后去实习就把这些想法清晰了很多。

黄:你有了这个想法是怎么样实现的呢?怎么样一步步做,去达到这个目标?
刘:比如说原来你这方面已经挺强了,你自己感兴趣,你自己就会花些时间去做。然后正好
有 leman 这个机会来招聘,我当时就觉得 Lehman 这个机会就特别适合我,他要求可能数理
功底要好一点,计算机要好一点,他希望这样的 intern,然后也有其他投行来招聘,招这种
的就比较少,我知道的高盛招一个,北大的一个同学也去了,他做的东西和我的类似,偏数
理金融这方面的东西。其他的就是 IBD,Sales。我拿了 Lehman 之后其他的就没投,有的
投了就鄙视了。他们去做 research 的一般就是做数学物理的 PhD 或者是 Financial Engineering
的。

黄: 咱们研究生不也有 Financial Engineering 吗?

- 36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刘:对对对。这门课就是讲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考试不会很难,题目也不会出的太怪,只
要你平时作业都做就能过,但你要理解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不是那么容易,经常有这
么一种情况,你考试都过了,你其实分也考得挺高,其实你对这个东西就一知半解,你一旦
碰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模糊,就会乱,更多是自己琢磨。

黄:当时很多本科毕业很多人都去工作了,你推研了,别人工作了,有没有感觉到心里很痒
啊?
刘:没有。我是比较懒嘛。当时本科见识也不是特别广,也不知道工作定在什么位置,那时
候找工作肯定很盲目随便乱找,所以我干脆就推研,先看看别人怎么找,然后有一个大概的
意识自己再想想该去找那些工作。那时还有一件事情,我大四上的时候是到新加坡交换。那
时找工作是最集中的。

黄:你大四的时候是推研的时候,在国外是怎么推呢?
刘:推研相对比找工作简单多了,我成绩比较靠前,出国之前就和老师联系了一下,表达了
一下我的意愿,回来之后再找老师着手开始毕业设计的事情。找工作不行,那时候其实不是
想找工作,那时候有点想出国,如果想出国的话,大四上学期也是关键时期 ,申请啊,准
备那些材料也很麻烦,那时在国外肯定不大可能。然后就想说国外的机会也不想放弃,干脆
就读研究生,相当于所有可能性都保留下来,要出国工作都可以比较稳妥,又能抓住新加坡
那边的机会。

黄:你觉得你在读研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其实就是对以后想得更清楚一些。以前就很模糊,经过许多事情,比
如说和师兄师姐聊天、去实习、和同学一起盘算呀,想得多了慢慢地就会越想越清楚,以后
要作什么,以后找工作就会定位定得很清楚。

黄:你在研究生学得课程当中觉得对你的帮助大吗?
刘:有一点帮助,但并不能说特别的大。很多也就是一种感觉吧,其实金融说到底也就是一
种 sense。

黄:你觉得金融最重要的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
刘:这个应该给宋老师说的,我没有资格说的,哈哈。我觉得金融的本质是钱怎么走,怎么
来的怎么去,应该怎么用这个钱。其实说到底金融就是解决二个问题,一个是投资一个是融
资,一个需要钱一个有钱,然后怎么将他们沟通起来,就象一个人制造东西一个人买东西,
做的东西一样,只不过钱和东西不一样,钱的替代性很强,所以说会出现很多自己的问题,
和其它的商品不一样。

黄:你做了几份实习呀?每份做了些什么,可以介绍一下吗?
刘:我做了三份实习。第一份是在银河证券做得,是在大四下学期做得。我有个同学在银河
实习,当时部门老板问他能否推荐一二个人,我就去了也没有什么正规的面试。

黄:你在银河证券觉得学到了最多的是什么东西?
刘:怎么说呢,在那边一个月主要做些杂活:校对呀、翻译啦、打打电话呀,但有个好处,
就是在 IBD 实习时你校对时你可以看看那些东西是怎么写的,上市要写些什么东西,有些
可行性分析报告你可以看看是怎么写的,写的是不是有道理,没有什么特别特别技术性的东

- 37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西。还有就是第一次进证券公司看看是什么样子,有个什么感觉大体上是什么样子,每天是
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做事情是怎么样做,同事是怎么相处。我的第二次实习是在艾森哲,那
也是非正式招的,第二次实习也是一个师姐介绍的,做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二个星期,做的
主要事情也就是翻译和做 ppt,是在研一的上学期做的。

黄:你在那儿感觉到有什么收获吗?
刘:要说收获也就是看看咨询报告是怎么写的,只是大概的感觉的。他们做的东西和我们的
关系不大,他们更多的主要是做 IT 的咨询,我翻译的那份报告其实主要是把一个管理信息
系统平台移植到某个银行里去。

黄:是英文翻译为中文的,还是中文翻译为英文的?
刘:是英文翻译为中文的。

黄:如果中文翻英文很难翻的。
刘:对很难。英文翻中文有时也很难的,有些名词不知怎么翻。leman 这个地方会比较正式
一点。

黄: 刚才谈了很多,Lehman 对你影响也是很大,去 leman 有没有笔试?


刘: 没有笔试?就两轮一轮电话面试,一轮 face to face 的。

黄: 那面试你是怎么准备的?
刘:一个是看一些这方面的东西就是刚才和你讲过的两本书看得比较多, 还有就是练练英
语,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东西。

黄:英语你是怎么样准备面试的?
刘:面试百分之五六十你都可以猜得出来。一般可能自我介绍你得准备,可能肯定会问你的
问题,你为什么会来这个公司,然后你为什么会来这个职位?觉得哪方面比较突出,让我想
雇佣你,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之后,可能自己对自己说几遍,最好能先找一个人帮你先面试一
下,说熟了。其实英语在怎么说也不会有 native speaker 说得好吧。经常说的话就会好很多。
比如说现在我和你聊,用英语聊,聊你的简历什么的,以前的事情,这样会说的挺好的。如
果说我和你聊什么巴以战争,可能根本就不懂,是吧。所以说这个东西更贴近自己的生活,
然后你无意识的说到这些东西你用英语说出来就会比较方便一些。我说的意思就是你一直
练。就是说,想一想他会问什么问题,你自己说几遍,当然到面试的时候就会脱口而出。当
然不用背下来了,多说一说,说得流利很多。

黄:今年去 GIC 的宣讲会我也去听的,好像要求挺高的,他有几门面试笔试?


刘:一轮笔试,两轮面试。

黄:笔试是什么样的形式,主要考什么方面的内容?
刘:笔试是两部分的题目,一部 verbal,一部分是 quantity,有点像 GRE 的,一部分数学一部
分语文。语文出一些阅读,很小段的文章,四五句吧,下面三个问题让你回答。

黄:难度大概水平?
刘:那很难。和 GRE 差不多吧。不比 GRE 简单。出一些希里古怪的问题,说什么那你的间

- 38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谍高科技手段怎么窃入,怎么作案这种东西。还有一篇说什么那里堕胎,哪里反对哪里支持
堕胎,专家的观点是什么。

黄:最后的回答是 open question 还是选择题?


刘: 选择题。都是选择题。

黄:数学考些什么?
刘:数学就比较简单。图表让你看,今年比去年增长多少,让你看。但时间比较紧,最后我
也没做完。要写得很快。

黄:第一轮是笔试?
刘:第一论是面试加笔试,面试是十几分钟吧,接着就笔试。面试觉得不行的话就没有笔试
了。最后就通知你到新加坡接受最后一次面试。

黄:最后一次面试大概有多少人参加?
刘:大概有十五个。

黄:最后就要你一个?
刘:没有没有,要了四个。其实我是比较幸运的。其实我是在 waiting list 上面, 有人拒了,
就给了我。刚开始没给我,有人去别的地方了,就发给我了。

黄:清华就你一个?
刘:还有一个计算机系的。

黄:你还参加过其他公司的面试什么的?
刘:那很多都参加了。主要的都参加了,很多被鄙视了,拿到的还是比较少。

黄:你参加的那些笔试面试有那些体会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刘:越是那些大公司看的东西越底层。他不会特别强调你的知识比如说摩根面试和国内的某
个基金公司的面试这样的来对比,摩根就会问你一些比较泛的问题,比如说你曾经取得什么
比较大的成就啊,有时就跟你瞎聊啊,去摩根面试还说布什过几天就要过来了,如果你能见
到他,第一个问题想问什么,有点瞎聊,就是说看你反映,看你英语,看你整个人用感觉是
不是 professional,国内一家基金公司看到我在 Lehman 做 fixed income research 就问我知道
什么 interest rate model,问我什么叫 Ho and Lee model,在中国用什么模型合适等等。那不
一样,国内更倾向于你马上过来你马上就能用,学到很多东西。

黄:你觉得你现在取得的这个 Offer 相对与那些没有取得的人那方面比他们强,有优势?


刘:说不上,运气比较好。如果说可能好一点的地方各方面比较均衡。比如说,求职比较重
要的,去外企英语要好,简历要比较出色一点,想做 sales and trading 的话数学要好一些,
我觉得我都比较平衡吧。都没有比较大的缺点。简历挺好看的,去新加坡,又去日本,实习
又都是比较大的银行,去 leman 实习,每次面试都被问道。比较出彩的。

黄:找个好的实习也是挺难的。
刘:是的,找个好的实习就是基本上成功了一半。这次暑假到大投行实习的基本上没什么找

- 39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得太差的,各方面比较平衡吧。

黄:你还拿了其他什么地方的 Offer
刘:拿了花旗的 IBD,拿了科尔尼,还拿了中金,还拿了一个 UBS 的。

黄:真强,那你是怎么样取舍的?
刘:当初投 IBD 和咨询就纯粹是为了保底了,万一说投行的 sales and trading 全部都没有的
话可能才会去 IBD 或去咨询公司吧。

黄: IBD 相对于好拿一些是吗?
刘:其实今年的形势咨询公司最好拿,咨询公司今年扩招得很厉害,最好拿。IBD 比咨询公
司稍微难一点,然后投行的 sales and trading 更难拿一点,要得人最少。当初找工作之前,
自己对自己的实力也没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所以说都投一投,自己不知道是比别人是强还是
弱,一般强还是一般弱,所以说都投了,怕自己对自己的自我感觉过好或过差的那种,刚开
始投的时候很保守,都投,拿了 Offer 之后有一个保底,很多地方都不去,主要集中在更感
兴趣的地方。

黄:第一个拿到 offer 的是什么地方?


刘:是花旗给的。

黄:你后来为什么其他地方都不去了?去 GIC,觉得什么地方更看中?
刘:其实怎么说呢,一步一步来说吧,最早是拿到花旗 offer,然后过两天又拿到科尔尼的 offer,
因为花旗 IBD 拿到投行 offer 肯定就不会去咨询了,因为拿到花旗的是做 IBD 的,我不想做
IBD ,想做固定受益啊, 或者是 trading 这方面的东西,那时候就是先拿着看看还有没有其他
的,大概过了一周吧,就拿到中金的固定受益的 offer,就把花旗拒了,因为花旗逼着我做
那个决策吧,要么他就给别人。拿了中金的 offer。之后还在进行面试一个 UBS,中金也希
望我快点决定,我又去 UBS 了,也希望那边面试完了快点出结果,结果他也给我 offer 了,
就把中金也拒了,觉得 UBS 毕竟是国际大投行嘛,虽然说中金算国内最好的,但是其实怎
么说呢,国内的资本市场还都没起来,所以说这也是另外一个考虑的因素。UBS 的那个机
会,他是做的相当于整个 research 外包来中国做的是支持的是美国市场,产品会丰富一点,
东西也比较有意思。

黄:一直在中国大陆做?
刘:在上海。然后有了 UBS 就把中金拒了。然后又拿了 GIC。去 UBS 谈的时候出现了一些
分歧吧,出了一些不是很愉快的事情,我感觉不是很好,所以就不想去 UBS 了。

黄:你看来是越来越好呀。
刘:恰好是那种拿到的都比以前好,如果拿到大摩 FID 的话其他的我就什么都不去了,什
么都不面了,关键是这个比较有意思。照理应该是越好的出现的越早才对,而我这个是慢慢
出来的。

黄:你对后面的这些同学有什么经验,可以给大家一个总体的介绍吗?总体上来说要注意那
些方面的东西比较好?
刘:总体上来说;不要浪费时间,还有多和师兄师姐交流或者是与已经工作的人员交流,他

- 40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们可以给你许多的建议。这个要因人而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长,你可以找到
一个特别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肯定得自己想出来,自己琢磨自己到底是喜欢做什
么能做什么,以后应该怎么走,自己要争取一些机会将自己的实力展现出来。

黄:我们找师兄师姐的话,在北京在国内就比较容易,如师兄师姐到香港到新加坡到纽约找
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刘:那当然了。其实在北京这方面的资源也挺多的,如果统统挖掘出来的话也挺好的。我们
那时都没有特别强烈的去实习的意识,现在好很多了,大家都觉得这很重要,也都很喜欢动
脑筋想办法能够去实习或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我觉得这很好,肯定会比我们强很多。

黄:你个人除了学术以外还有什么个人的兴趣爱好?
刘:我的兴趣爱好也挺多的,比如说打乒乓球,我打得挺好的,曾代表经管参加比赛,还有
旅游,我挺喜欢旅游的但可能没有什么时间。那次到日本实习完就一个人跑了好几个地方去
玩,我一个人跑到京都、名古屋、大阪去玩一趟回来。

黄:那在日本与别人交流是说英语吗?会不会遇到一些问题?
刘:那肯定会有的,有一次老板是一对夫妇,那个男的一点英语都不懂,女的稍微懂一点点,
然后就和他们很困难的交流,他肯定知道我的意思,去旅店住房吗,这都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然后景点一般都有英文的介绍,在日本跟团特别的贵,我不想跟团就自己去旅游。

黄:现在我觉得上学时间是越来越多,回家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以后你到新加坡工作与父母
见面的时间就会很少。
刘:这是肯定的,没办法呀。你即使不是在新加坡,你在北京工作,和父母见面的时间就会
少很多,其实到那工作都一样。像金融这种行业,你不可能留在小城市,在那里你根本没有
发展的空间,你肯定得留在大城市,肯定会和父母见面少,但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珍惜每一
次回家的机会,所以我觉得你们现在有时间要多回家,挺好的。以后我们做金融的肯定是在
大城市之间奔波,你是南京的,如果去上海工作,周六周日就可以回家看一看。

黄:看吧,以后谁要我,我就到哪。
刘:这对你来说还比较远呢,你还要读研呢。

黄:你下学期要做什么事,你准备什么时间去工作呢?
刘:我七月份去工作,在下学期我要好好地玩一玩,中国许多地方还没玩呢,所以就想去玩
一下。我到日本玩了一下才发现在中国旅游是多么的便宜。

黄:你下学期还有课吗?还是主要是做课题什么的?
刘:没有课了,就是做做毕业设计。剩下的时间就自己支配了。你想一想在大学时还有什么
遗憾没有完成的赶快去完成一下。

黄:以后我个人还有很多问题要请教,你前面说的 FID 部门当中几个职位的要求有什么不


大一样的地方呢?
刘:其实有些不同的,比如说 trader 更需要的是简单的东西你要算得很快很准,而 research
则要求很难的东西你要算的出来,并不要求算得很快,稍微有点差异。Sales and trading 一
般会招的比较少,以后慢慢会变多的。

- 41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黄:你以后马上就做 equity?
刘:我不是,第一年我做 rotation ,什么都做,固定收益呀、股票呀、外汇呀什么都做。

黄:但是现在不是有一个趋势吗?我现在在基金实习,他们在推指数基金和指数债券之类
ETF,跟大盘指数走吗,然后随着时间的研究指数都比主动资产管理做得要好,那还要去人
为操作吗?
刘:这怎么说呢,也说不大清楚,但现在有的基金其实也做的挺好的,主动式的基金,像基
金有两种一种是对冲式基金,一种是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做的就会比指数好,跨市场套利啊。

黄:好像基金公司没有做对冲基金吧。
刘:国内没有。

黄:不给作,还是不能
刘:是不能做。很多都做不了,你肯定卖空才可以做对冲基金,开始你要对冲,买一个卖一
个,你不能卖空肯定没法做。

黄:那国外基金公司这两种都有,是吗?
刘:都有,但对冲基金是那种小而精的那种类型,很小但他可能集中了几个全球最聪明的那
种人,做的东西的赚很多钱。共同基金是那种很大很稳,外国更多的是那种 pension fund 那
种养老金的那种几十亿的资金投的时候,回报率不是特别的高但很稳。

黄:你当时看书是看英文比较多还是中文比较多?
刘:看当时什么时候了,越早的时候看中文越多,看英文越少,后来就慢慢的多了。我记得
第一门教英文的时候是大二的时候,微观经济学,后来的英文课本越来越多了,看得也习惯
了。

黄:英文课本看得慢。平时看课本看英文都无所谓了,主要看课外书,看中文还是比较方便。
刘:其实还是看中文,舒服,英文教科书还好,不会用很深的词汇,小说用的词汇啊形容词
你看都没看过,很难受很难受,所以还是看得少,但是有时间的话还是要多看一看,扩大词
汇量。

黄:你觉得看学术的东西,看英文的和看中文的有什么不一样?
刘:其实我觉得现在许多最前沿的东西最好的东西都是英文原版的比较好一点,翻译的有时
就会觉得味道不一样。其实我很少有那种英文原版中文翻译版两种都看过,不好做一个直接
的评价。但肯定到最后都要看英文的,看英文的就是你不会为那种各种各样的翻译而发愁,
有时一个词翻译成不懂的词很难受,基本上还是看英文,看了之后,也无所谓了,因为教课
书都是一些公式啊,英文他也不会用的特别难,去看看公式看看图表看看就知道了,其实看
到最后没什么区别。其实中文的我看的不是很多,说不上来。

黄:你们后来学的东西矩阵学得多不多?
刘:矩阵学得比较少,线性代数那东西对买方比较用对卖方不是特别多,线形代数在 portfolio
management 里面用的比较多。主要是债券上,怎样管理风险,有效边界就是用二次型在那
导来导去。相反做卖方的话,做衍生品随机过程那些东西比较有用。

- 42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黄: 差不多就这样吧,我回去有问题再问你吧。谢谢你。
刘: 好的。不客气。

- 43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Be yourself

——卢丽蓉采访稿

被采访人:卢丽蓉
采访人:Hanson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硕士
英语: 六级,无托福 GRE 成绩
实习背景: 中金公司 CICC
被录取公司:花旗银行投资银行部 Citigroup IBD
最后选择: 花旗银行投资银行部 Citigroup IBD

采访笔录:
H: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要进投行必须要有很高的 GPA,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L: 我知道高盛特别看重成绩,排名不是前列的基本连电面都不会给。很多公司都有一些对
GPA 的最低要求,例如 ABN 和CFSB。不过如果你觉得你的 GPA 不是很有竞争力可以
不用放在简历上。如果你有比较突出的实习经历的话,可以弥补一下。我觉得简历里面不一
点非要有 GPA4.0 或者 3.9 啊什么的,只要你能突出你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自己的
独特之处就有可能胜出。在我的简历里,GPA 不是很高,我就突出我的一些经历。我有中
金的实习经历,但我知道很多人都在中金实习过,所以这一点应该不是我的优势。我分析可
能是因为我高中时的一些经历比较特别吧。我是保送的,高中时数学,化学,还有英语的全
国竞赛都拿过一等奖,这个可能会吸引 HR 的眼球。
我觉得摩根和花旗不怎么看重 GPA,而更看重的还是你的综合素质,对简历的要求首先要
有相关的实习经历,然后简历要整洁专业。

H: 那英语呢?
L: 英语肯定是重要的。不过也不是要考 GRE 多少分才行。我只考过6级,托福 GRE 都没
有考过,平时我主要看一些英语新闻,听听广播。在面试的时候,英语口语挺重要的,好好
准备一些常问的面试问题是必要的,这些都可以通过互相练习而得到很大的提高。

H:能介绍一下你的实习经历么?
L: 我在中金实习过,另外还在咨询公司和保险公司也做过一段时间。
研一的时候在中金资本市场部实习了 4 个月,主要是作债券市场,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性的,
收集信息,写日报周报,作 ppt 等等,但也是这段时间,让我对投行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
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大致的规划。我觉得在投行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你的热情和毅
力。其实刚进投行的时候,并不是马上可以接触客户,而是做一些几乎是重复的不需要脑力
的“杂活”,如果你不是足够的喜欢这个行业,也没有持久的耐力,你会很快厌倦这种生活,
而我认为做一个自己厌倦的事情是不会最终成功的。
我想要特别提出的是,本科时候我也曾到一个小咨询公司实习过,虽然公司没有什么名气,
但是由于它刚成立,人员缺乏,所以我得以接触真正的业务,包括走访客户,撰写商业计划

- 44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书等等,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而这个经历也曾出现在我的简历上,当然,也曾被中金的
面试官问到过,而且问得很深,所幸这些都是我认真做过的,都答得不错。我觉得,如果能
趁暑假时出去锻炼一下,特别是去小公司,对个人的锻炼和看事物的视角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H: 谈谈你在中金面试时的一些经历吧
L: 中金的面试是较看重技术功底的,所以面试之前需要好好的复习课本知识,但是另一方
面,面试时大部分都是中文,这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小压力。
我在面试中金的暑期实习时,一共 3 轮,头两轮在一天进行,每轮半个多小时,最后一轮是
电话面试,历时 1 个小时。在我印象中,这次面试是真正的达到了 be myself。因为此前对
此并不抱多大希望,很轻松的走进会议室。第一轮几乎全是技术问题,比如债券定价,久期
等等,两个面试官轮番轰炸,我记得我是满身冷汗走出来的。第二轮相对比较轻松,考了我
的英语口语和一些常识性问题。后来隔了 3,4 天,最后一轮电话面试。我记得当时有个问
题是:你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我脱口而出:计量经济学,说完我就后悔了,因为这是去年
学的,印象有点模糊了。果不其然,他接下去问:那你给我说说什么叫做协整?幸好我对这
个还有印象,总算过关了。所以得出一个经验,任何问题都不要掉以轻心,警防后续轰炸。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答得对不对不是很重要,最主要的是你是不是很自信,而且不要轻易
放弃,试着用你所有的知识去解释问题,即使你可能会答错了。答错了他们会提示你。面试
的时候应该是一种交流。他告诉你错了的时候,你可以问他什么地方错了,然后顺着他的思
路走下去。
投行的面试中有很多所谓的压力面试,比如当你回答完一个问题,他们会很漠然的看着你,
说,不对。或者深挖你的简历,非要让你说出所以然来,让你顿时紧张万分。我觉得对于这
种情况,自信并微笑,不轻言放弃,敢于承认错误,虚心请教才是上策。

H: 能谈一下工作面试时的一些情况么?
L: 摩根 IBD 是第一个给我电面的投行。当时给我电话的是一个 ED,无外乎是自我介绍,
在中金做了什么,如何看待投行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同时,由于我的研究方向是保险,她让
我谈谈对中国保险市场的看法。电面一共有两轮,通过了就进入 final,final 共有 5 轮,每
轮半个小时,整整一个下午。在 final 的时候,由于我个人太贪心,上午刚从国际大饭店面
完摩根的 PE 一面赶回来,已经进入神游状态,再接着紧凑的一个下午,结果必然是悲惨的。
所以得出结论,不要太贪心,要懂得取舍。
花旗 IBD 电面也是两轮,大同小异。Final 的时候共三轮,每轮也是半个小时。
总结起来,就是几点:1,简历内容一定要真实,而且有自己的见地;2,回答问题要积极,
注意与面试官的沟通,而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3,言简意赅,懂得有的放矢。
(另外有个小建议,可以把手机调为静音,但千万别关掉,不然有可能漏接某些重要的电话。 )

H: 除了花旗你还面试了其他公司没?
L:我面过投行的摩根,花旗,中金等,咨询的 BCG 等,还有实业,如飞利浦的一个管理培
训项目。我的经验是,广撒网没错,但是不要太贪心。认真地准备每一个面试,胜出的把握
才更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懂得取舍,不要整天忙于奔波于面试,要留给自己时间
总结和改进。

H: 是什么因素促使你最后选择了花旗的 IBD 呢?
L:一方面我觉得花旗作为一个国际投行,可以给我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我觉得对于刚入

- 45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职的新人,找对老板比进好的公司更为重要。我在面试中被花旗的人所感动,我喜欢这个环
境,这里的人。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点厌倦找工作中的那种疲于奔波,任人挑选,患得患失的
境况,想尽快结束这种生活。呵呵。

H: 平时有没有一些课外兴趣活动之类的?就像体育比赛或者参加了一些协会什么的?
L: 我很喜欢打排球,以前还是系队的替补,呵呵。我也在金融协会的保险部当过部长,在
国旗仪仗队里呆过几年。我想特别提出的是在仪仗队里的经历给我的成长带来了很多的正面
影响。仪仗队的生活挺苦的,不管春夏秋冬,每周一都要早起升旗,每天要负责升降旗,每
周六还有 2 个小时的队列训练。爱睡觉的我竟然 2 个学期都坚持下来了,这让我发现,如果
你对某一件事情有着巨大的热情,那么多苦多闷的日子都能快乐的度过,这也如在投行里一
样。当然,这段经历也经常在面试中被问起。

H: 现在很多同学都在找一些实习工作,你能给师弟师妹们提供一些建议么?
L:如果可能的话,对自己的未来早点打算,早做准备,多听宣讲会。我自己就因为准备的太
迟吃了很多亏。我是直到研一找暑期实习的时候才第一次去听宣讲会,也不懂得记笔记,申
请的时候就经常犯低级的错误,而有些错误却是无法弥补的。比如我在申请 CSFB 时,它在
中国不招 full time 的,你必须得申请 intern,不然,你的信息都进入别的数据库,根本没入
HR 的法眼,连据信都不会给你发。或者申请的公司太多,截止日期阿,需要的材料阿都经
常弄混。
相关的实习经历挺重要。即使是不出名的小投行,放在简历上,也能证明你的确对这个行业
感兴趣。

H: 那你有考虑过投行以外的行业呢?
L: 有。我是保险方向的。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很想进入保险行业,当时觉得保险在中国还属
于新兴行业,潜力巨大,充满了机会和挑战。但经过了一些观察和所见所闻,我改变了初衷,
现在还不是入行的最好时机,也许 10 年以后我会转到保险行业来,呵呵。

- 46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茉莉花开

——邓颖采访稿

被采访人:邓颖
采访人:Cathy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会计学学士 GPA 91.4/100
实习背景: 曾在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兼职,在瑞银证券(UBS)北京代表处实习
最后选择: Mckinsey& Company 麦肯锡咨询公司

写在前面
邓颖师姐的大名如雷贯耳,让诸多学弟学妹们好生景仰。上个学期参加一个选修课,有
幸和师姐分在一组,对她的魅力也领略了一二。作为一个上海人的她,优雅的气质中透着精
干,说话时低声细语,但是充满着力量。在和她的谈话中,我惊讶于她言语的简明精要,很
有逻辑,不愧是要进麦肯锡工作的人。感觉邓颖师姐就像是江南的茉莉,茉莉花开,香气满
园。

采访笔录

C:你大三暑假的时候是在 UBS 实习的,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在 UBS 实习的情况?


D:我是在 IBD 实习,base 在北京。在工作性质上来说,我参加了一个 M&A,其它的时间
主要用在做 pitch book 上面,就是做 Coverage。所作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做 pitch book 的时
候帮助他们找些数据,然后制成图表,放在里面,也会看一些行业背景等等。在 M&A 的
deal 上面,因为我去实习的时候它刚刚 kick off,所以做了比较多的 logistic 的事情,包括把
名片都录入一下,把这个行业的背景看一下,因为当时这个公司是一个上市的公司,所以还
把这个公司的报表看了一下。另外我还花了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做了一个供内部使用的行业
研究,是有关于中国的啤酒市场的,这个项目做得比较全面一点时间也比较长一点。我大概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只要有空就在做那个项目。研究主要是涵盖了中国啤酒市
场的概况,分析了中国啤酒市场的主要的 player。工作的 life style,基本上早上九点上班或
者十点上班,然后晚上两三点下班。

C:你当初申请 UBS 实习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D:首先是网申,接着就是电话面试,电话面试之后就是 Assessment Center,他们叫 super day,
为时大概半天,从早上八点半开始的,先是做了一个 numerical test,跟网申的很像,是纸板
的,但是时间比网申的时候再紧一点。接下来就做了第一轮的面试,大概是 45 分钟。出来
之后就拿到了需要我们做 presentation 的案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准备,之后所有的东
西都会被收走,进入小组讨论的环节。Group discussion 就是所有的人在一起,用半个小时
到 45 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案例,然后就给出的问题讨论一下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讨论是英
文的。这个时候比较恐怖,因为房间中间是椭圆的桌子,坐着所有的 candidates,八个人吧,
边上坐着所有的面试官。做完了以后,就开始了第二轮的 face to face interview。之后再休息

- 47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了一会,就拿着先前准备好的材料去做 presentation,然后结束。时间还是蛮长的,大概结
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

C:谈到 Group interview,你觉得 Group interview 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


D:Group interview 跟 individual interview 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你要考虑到这是一个 team
work,你们全队要达成一个协议,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方案。每个人无可避免的要有自己的
想法。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要 show your team spirit,不要特别抢风头,也不要
什么话都不说,把握好尺度比较重要。

C:你除了在 UBS 的实习经历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实习经历?


D:我大三的时候在 BCG 做过兼职。那个项目每次可能会会招 10 个左右的 PTA,有项目的
时候就来找你,所以基本上参与的不是很多,我记得我当时一共只去了三次还是四次,每次
一天到三天不等,强度不是很大。它每次招的人都挺多的,主要是为了保证他想找人做项目
的时候都能够找到人,毕竟大家的时间都不是很宽松。

C: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D:很多。首先,做的工作会很不一样。投行不管是在一级市场的部门,还是在二级市场的
部门,都是在跟资本市场打交道。而咨询公司(尤其我们现在所说的咨询公司,其实更多地
是管理咨询公司)它主要是更多地从战略、组织结构、运营等各方面帮客户解决一些问题。
这种工作的不同就导致了它们承接的项目的情况会很不一样。从投资银行的角度来说,一级
市场上基本上是帮客户做上市和并购之类的业务,这样的活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次性的,你
帮它上市了,卖完了股票,这个工作基本上也就结束了。相比之下,在咨询公司里,你可能
会给一个客户做很多次项目,每次都会有一些新的进展,等于说是一个更加长期的合作关系。
作为刚毕业的人的人,进到这两类公司里面,接触到的事情也是比较不一样的。在投行里面,
可能会做很多 Financial Model,估值之类的事情,还会做一些 pitch book,就是向客户介绍你
的公司怎么怎么的好。在咨询公司里,你可能更多的在 Case 上面工作,跟团队一起来帮客
户解决一些问题,做的事情肯定是不局限于 Financial Model,会牵涉到很多方面,当然也会
做一些 Proposal 去争取客户。

C:在你暑期实习结束的时候,UBS 也给你发了 offer,但最后为什么选择了麦肯锡而不是


UBS?
D:影响我最后决定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投行的工作时间可能比咨询公司要长一点。我这
个人,还是比较需要个人生活。麦肯锡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我去面试了以后觉得和那里的
人非常聊得来,觉得工作嘛,找到一个愉快一点的环境还是很重要的。从工作性质上来说,
自己也是更加喜欢 General Management 方面的东西,资本市场虽然很 exciting,但是我还是
希望我在自己刚刚起步的时候更多的做一些宽泛一点的工作,对各个方面都有一些了解。另
外一个原因是,可能就长期来说,我不一定想在资本市场这块发展。所以我希望我在刚开始
的时候把自己的路留得宽一些。

C:Mckinsey 的 full-time 申请过程是什么样子的?和投行的有什么区别?


D: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面试一般是两到三轮,主要形式就是做案例。我没有做过投行的
full-time 的 interview,所以不是特别清楚。据我了解,投行更多的是 resume interview,针对
简历上的问题啊,你的个人背景啊,讲讲你的经历之类的。面 Mckinsey 的时候,一般简历
问题只会聊一小会儿,然后就开始做 case。Case 有很多种,比如 Market Entry,Operation,

- 48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还有 Corporate Finance 等等。每个 case 都是 one-to-one 的形式。做 Case 的时候比较重要的


是逻辑性要强一点,就是说不要想到什么说什么,把所有的想法整理一下,放在一个别人比
较好理解的框架里,这样会比较好。

C:做咨询这一个行业要求具备一些哪些素质?
D:除了专业知识以外,会需要很强的 common sense。咨询做的很多事情,跟你的生活息息
相关,你在生活当中必须有稍微强的一点的商业意识,这是我个人觉得的。因为你在做 case
的时候,尤其是做那种 Market Entry 的 case,你很可能需要做一些像 market sizing 这样的工
作。比如说北京的鞋子的市场有多大,你就要有一些 common sense,比如说北京有多少人,
每个人一年换多少双鞋等等。你会需要做很多的假设,这些假设不能太离谱。太离谱的话会
显得你对生活没有什么观察,缺乏一些商业敏感性。另外,麦肯锡很看重 Leadership,还有
就是比较 smart 和 logical,然后 self-driven 还是很重要的,就是自己主动能够做一些事情
啊,比较能够有动力。它还会看你是不是把自己想得比较清楚,为什么选择 consulting,为
什么选择到麦肯锡来工作啊,你未来得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子的,等等。

C:Mckinsey 一般新进员工的人员构成是什么样子的?是各种专业都有?那么经管专业的大
概能有多少?
D:今年比较特殊,Mckinsey 北京今年招了 18 个人,9 个是清华经管的,2 个是北大光华的,
剩下 7 个是其他专业的。其中有三个是医学类专业的,有协和的医学博士,他们主要是在
health care 这个领域。其他的专业也很多,比如电子,环境等等。

C:进入 Mckinsey 的第一年一般来说都是干些什么事情呢?


D:我们进入 Mckinsey 是叫 Business Analyst,简称 BA。BA 又分成两种,一种叫 General BA,
另一种叫 Corporate Finance BA。Corporate Finance 是一个特定的部门,这个部门招的 BA 基
本上只要有 Corporate Finance 的项目,就会做那些项目,没有项目的时候就是做 general 的
事情。General BA 就比较宽泛了,没有任何的特定的行业分配给你,也没有任何的 function
分配给你,完全是看你想做什么样的项目。在麦肯锡有一个 bidding system,它会告诉你最
近马上开始做或正在做的项目有哪些,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去 bid,然后项目经理会
选择他想要的人。所以你想做什么取决于你进去之后的 bid,当然也受到进行的项目的限制。
我觉得这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 rotate,但是你可以让你自己在不同的职能和不同的行业之
间 rotate。

C:咨询公司的生活节奏如何呢?
D:这个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事情。我听人说 BCG 的 life style 很好,六点钟就可以下班,但
是我也有看到 BCG 的人晚上 10 点钟还在 office 里面干活。完全是取决于你的项目,假如你
在一个项目上的客户很挑剔,经常要你返返工之类的,那你肯定就要晚回去。假如你的项目
客户合作了很多年,非常的默契,加上如果公司对客户的 expectation management 做得很好
的话,相对来说会省力很多。当然不在项目上的时候可以很早回去。内部的人告诉我,我不
知道是不是可靠:以前,晚上 12 点钟你在 Mckinsey 北京 office 里面走一圈,所有的会议室
全是满的,大家都在讨论问题。现在,你 12 点钟走一圈,就没有什么人在里面了,办公室
差不多就已经空了。我也知道他们在 2005 年 8 月份的时候,做了一个关于 life style 的内部
项目,有一个团队专门以 McKinsey 自己为客户做了一个项目,然后来研究公司如何能够更
加好地来满足员工的 work-life balance 的需求。还是蛮有意思的,在圣诞 party 上他们展示
了一下他们的初步成果,是说希望大家以后都能经常回去吃晚饭啦,周末尽量不要加班啦,

- 49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当然这些都是美好的愿望。

C:在 Mckinsey 里的发展路径大概是什么样子?


D:三年 BA,这是固定的 program。三年结束之后,你会知道你是不是能够拿到一个 B-School
Sponsorship。也就是说,假如你表现得比较好的话,公司会拿出一笔钱来资助你去读国外商
学院。申请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你拿到 offer 之后,公司会考虑给你这样的一笔 sponsorship,
同时会给你一个两年以后的 return offer,就是说你 B-School 毕业后想回来就可以直接回来。
你读两年的商学院之后,可以选择回来或者不回来,回来的话就可以变成 Associate,不回
来的话就必须偿还那笔学费的贷款。 Associate 是两年,两年以后就变成 Engagement Manager,
也就是 EM。EM 大概是两年或者三年吧,就变成 Associate Principal,就是所谓 AP,也就是
准 Partner 了。EM 能够一个人独立带一个项目,AP 主要是跟客户打交道,同时会 oversee
很多个项目。AP 之上就是 Partner 了。

C:你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子的?
D:我还不是非常确定,看一下三年做下来的情况吧,看看想法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现
在的想法是三年之后可能会去读 B-School,也有可能先去别的地方做两年再去读 B-School。
Mckinsey 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它的 sponsorship 是两年有效的。它给了你之后,你可以
在两年以内用,但不一定要马上用,所以我可能在外面别的地方做一年,试试别的生活,然
后再去读书,读完书以后做什么,那就再说了。

C:你觉得你的优点在哪里?
D:我觉得可能是逻辑性比较强一点吧。做案例的时候,说话不要东打一枪,西打一枪,有
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框架,别人也容易理解,你也容易把事情说清楚,同时也不容易漏掉什
么。

C:你学习的是会计专业,那么会计专业和金融专业在进入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的领域方面
会有什么不同吗?
D:我个人觉得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不同的专业背景可能
对你个人素质训练的侧重点不太一样。从会计的角度来说,它可能比较多的训练你的一些
hard skill,你要是进投行部的话,如果是学会计的可能工作起来会省一点心。因为 IBD 很多
时候都跟财务报表打交道,如果你把财务报表搞得比较清楚的话,就能把估值模型弄得比较
清楚的话会省掉很多时间,不用补这个课。清华的金融比较特殊,因为它 Corporate Finance
讲的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在 Financial Engineering 这方面,更多的是在产品的估值和产品的
structure 这方面。所以我觉得假如去做 Fixed Income 的话,金融的可能会比较有优势。在 IBD
方面,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区别。

C:你也有很多的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这对你的工作有没有什么帮助?


D:我觉得直接的帮助不太有,但是有一个好处是你走出去了以后会扩大自己的视野,会更
加宽容一点,会更加容易用别人的方式去思考一些问题,更能够接受一些文化上的差异吧,
这个我觉得比较重要。

C:在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会看重简历上的哪些部分呢?
D:我也不太清楚,没有跟 HR 聊过。但是,好像成绩还是蛮重要的,至少 Mckinsey 有一
个 Manager 跟我说,他觉得在别的东西都很难反映一个人的时候,成绩还是一个值得考虑

- 50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的因素。另外一个方面,实习经历也比较重要。一般来说,如果你有一个比较好的暑期实习
的经历的话,能够帮助你过简历关。当然没有的话,也有可能会过简历关,因为 full-time
面的人会比招实习生的人要多,而且有些人在实习的时候已经拿到 offer 了,会有一些 open
出来。除此以外,学生活动会比较重要。Mckinsey 非常提倡你的 leadership,所以它会很关
注你是否在各种场合之下扮演过 leader 的角色。

C:现在很多大三的同学也都在找暑期实习,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D:我那个时候也是投了很多家,除了 UBS 之外,别的都把我拒了。我觉得一个很大的经
验教训就是有的时候你需要主动一点。当时,很多公司 telephone interview 都没有给。我当
时想认命吧!后来就觉得: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去问一下啊!有可能争取一下还是有机会的。
因为我也听到过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有些人是争取来的,听到了以后还是觉得挺后悔的,应
该还是要去争取一下,这个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教训。当时找暑期实习的时候,老是没
有 offer 也很郁闷的。后来有人跟我说:你要改变你的想法,没有 offer 是正常的,拿到拒信
是正常的,拿到 offer 是不正常的,然后你心里就会好受了,我想是这样的,心态要好。

C:人在大三的时候就面临选择的压力,本科毕业之后到底是出国,工作还是留在学校里面
读研究生,你能给我们一些这方面的建议吗?
D:选择是很困难的事情,你自己作出了选择,你就要为这个选择负责任。我的感觉是说,
看你以后想做什么,你的长期规划是什么。如果你出国的话,基本上就是走学术路线。假如
你不是非常 determined 要做一个 PHD 的话,我觉得你本科毕业就出国可能会有点草率。如
果是在国内读研究生的话,个人认为有两条出路,一条路是工作,第二条路还是出国。就经
管专业来说,本科就申请出国的话可能会比较困难,尤其是拿 PHD 的 Program,因为你没
有什么 research 的经验,很难拿到比较好的 offer。在研究生的阶段的话,如果你能够发一点
paper,或者哪怕自己做一点别人没有做过的、比较有意思的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可能会对
你的申请比较有帮助,拿到 offer 的几率可能会高一点。而且 PHD Program 在申请的时候会
看重你是不是成熟,研究生可能会更加成熟一点。再一个就是工作,工作的话呢,研究生的
好处就是多了两年,多了两个暑假,你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把你的简历更加充实一点,找工
作的时候能够更加有竞争力一点。
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话,也有很多选择,比如说政府公务员,国企和外企等等。政府和国企
我不太清楚他们会看重什么,但是就外企而言,因为竞争很激烈,简历还是很重要的。积累
工作经验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是 intern,可以是学生工作,也可以是 part-time。公司其
实主要是想看你这个人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应付一些事情,有领导一个团队做一
些事情的潜力,有比较好的自控能力,要比较 professional。你必须在你的简历上把这些表
现出来。
总的来说,还是要看你想做什么。如果你想走 professor 这条线,那么还是出国读博比较好。
如果想以后在实务界发展的话,比较早的工作,从经管这方面来说,你实业的知识可能会比
理论知识更加快一点,因为所有的 practice 被写到书里面至少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也就是
说你现在读到的知识都是一年到两年之前的,都不是 first hand information。假如你觉得你自
己还不是想的特别清楚,我个人建议可以读个研,缓冲一下,等于把你做决定的时间往后推
两年,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做这个决定。只是利用多出来的两年,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可以想得更加清楚,不要以后后悔。

- 51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Whatever you do, get fully prepared!

——罗怡访谈录

被采访人: 罗怡(Lucy)
采访人: Bobby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技术经济学) ,清华大学电机系学士(0 字班本科)
实习背景: 曾在 IBM Sales, 某四大国有银行投行部,某国际能源公司实习
申请公司: 申请12家公司,一半为投行(集中于 IBD)
另一半为咨询公司如 BCG 等
被录取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 BCG(上海 Office)

写在前面:
采访师姐的时候,她还在美国 Georgetown University 作交换生,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尽管这
样,我还是得到了电话采访她的机会,并且有幸和她对话超过一个小时。其间师姐的幽默,
对自己的信心和我远程感受到的亲切的笑容,是除了她声音外的亮点。她说,希望自己的经
历能够对以后工作的同学带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同时她也祝愿我们清华的校友都有最满
意的发展!

采访笔录:
1. 您作为优秀的工科背景的毕业生,在电机系毕业以后为什么不选择继续从事工科学习或
者考虑出国呢?
——曾经花过相当的时间考过 GRE 和 TOFEL,认真地准备过出国。之所以后来选择来到经
管学院读硕士,主要原因有二:
1) 911 事件影响签证和奖学金机会;
我当时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形式非常不好,即使有了奖学金签证通过也是一个很大的问
题,因为决定采取读研缓冲,同时可以进一步思考以后的发展方向。
2) 从高中开始做职业经理人。
一直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充满活力,努力改变周围的环境,提高整个
团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到目前对这个自己当时的选择非常满意。

2. 你当时推研的背景很出色,而经管学院也提供其他方向,为什么你选择了经管学院的技
术经济系,而不是其他方向?
——我做选择的基本考虑是研究方向的契合。而技术经济系吴老师的方向是科技政策;自己
有工科思维,考虑到有可能以后从政;于是做出了这个选择。而且技术经济系并没任何的限
制选修,这意味着我可以自己选修其他很多很有意思的课程,自由度很高。当然所有这些因
素中应该算是自己导师的研究方向是最有吸引力的,毕竟研究生的主业是做相应的 research。

3. 对理工科背景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 52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根本原则:厚积薄发!对于有志于日后转到经济管理方向的同学,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1) 多读报纸,积累商业感觉和储备知识。这个在个人发展后期作用会越发的明显。推荐阅
读材料有《21 世纪报道》和《经济观察报》。这两份是国内顶级的财经类报纸。
2) 留意经管主页上的各类讲座,学术活动和实业讨论,很多都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我建议
从本科开始听就有选择性的参与进去。

4. 清华的工科安排本来就非常的紧张,如何可以成功的同时关注本专业发展和搜集经管类
信息,找到平衡点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比如晚饭后学习效率比较低,
建议可以用来读各类报纸,扩大知识的广度。

5. 能简要的谈一谈你第一次 Intern 的经历吗?


——我第一次实习在自己研一下半学期,为了去 IBM (Sales Intern),不得不逃课全职。当时
在水木 Part-time 版面上 IBM 要求招有一定工科背景,懂硬件尤其是计算机服务器的同学。
自己碰巧选修过《计算机硬件》,懂一点相关的常识。另外对方指明要求必须全职,所以我
一狠心,想到“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就咬着头皮上了:)这个实习大约持续了一个月,总
体上感觉还是很有收获的,毕竟是自己第一次正式的实习。
友情提示:SMTH 的 part-time 和 Intern 版面上还是有很多机会值得我们关注!

6. 第一次实习很棒,但是为了日后找工作的顺利,一次实习应该是还不够完美。毕竟简历
里出现有分量的实习越多越有说服力。能不和我们分享一下第二次实习的经历呢?
——第二次实习在某大型国有银行 IBD 进行。从此开始喜欢上了投行业务,当然在这个实
习中也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国企。收获特别大的地方在于从中学到了不少职场的“潜规则” (这
个词语被 Lucy 师姐反复提起:)
),作为一个新人如何自处,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同老板
同事搞好关系。在高压力、少睡眠下工作,怎么保证工作的质量。当时一周需要工作超过
70 个小时,而且回来还要补学习,一天估计只能睡到 3-5 小时,并且持续了 1 个月。
(由此
看来体力真的是无比重要啊!)

7. 在国有银行中实习你觉得收获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
——收获很多,但最重要的估计是在一个半国企半官场中的环境内如何生存。国有银行虽然
是在不断地改革,但是很多作风目前看来还是非常的懒散,比较官僚。我在那里体会到了很
多官场的味道。至今都觉得深入地了解到这些是在国企中生存的前提!

8. 你的导师是否对于你的实习有所支持?
——说实话自己是背着老板在实习,但没有落下任何的功课和项目。(这点对我们有很多启
发意义。毕竟功课对于我们现在还是无比的重要。
)我的理解是自己必须处理好这样的关系,
毕竟老板是对我们发展最重要的人之一。他的理解和支持非常的有助于稳定自己的心态。

9. 马上研二的时候就会找工作了,研一暑假的实习显得尤为的重要。你当时是在哪里完成
的呢?
——我继续关注水木清华的相关版面,然后申请了一些大型的实业企业。希望对各个行业有
一些深入的了解。在 pre-talk 之后,我经过 2 轮案例面试和小组讨论,被正式招为某国际知
名能源企业暑期实习生做 Marketing。这是我最重要,同时收获最大的实习。起点也很高,
因为第一个项目就是在 supervisor 指导下,独立与 7 位海外 managers 合作一个项目。做一个

- 53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新产品的推广。在两个月实习以后,大约一半的暑期实习生拿到了该公司的 offer。我也稍
微松了口气,因为自己总算有了保底的工作机会,这对我继续在 Job-hunting 这条路上努力
打好了心理基础:)而我个人认为在顺利留下暑期实习公司这条路上,抓住 supervisor 是关
键,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make yourself work known
每周写正式工作小结,平时有非正式口头小结和一周工作展望。(注意这是主动行为。)
2) socialize
在业余生活中多与老板沟通,比如说一起吃个晚饭,在茶歇时多谈谈话。
3) get feedback regularly
自己的总结,展望和意见应该追求老板的即时反馈。可以采取定期给老板发邮件的方式询问。
如发 email 老板不回,则可以跟进一封,采用半开玩笑半正式的语气,这样不会给老板太多
的压力。

10. 能不能再谈一谈 Third Intern(即研一暑假实习)的其他收获。毕竟这是你最最重要的一


个实习,为你找工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重视各个方面的 relation,与其他同事相处好。 (Relationship Matters Everywhere!)如何
在职场中自处,找到“潜规则”。这些都是非常需要思考和不断体会的。如老板说话时不要
插嘴,提意见要委婉,自己说话要简洁明了。只有所有的这些细节很好的处理了,自己才会
成为受欢迎的人。

11. 你找工作时候一共投了哪些公司?
——我一共投了 6 家 top 的咨询+6 家 top 的投行。基本上是自己很感兴趣的“工种”
,总共
就准备 12 份简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 focus 这几个公司的文化和特质,方便自己准备面
试。同时因为行业比较单一,工作量比“海投”各个行业大企业要小的多。

12.在找工作的时候是否同时关注海外留学申请如 MBA?
——否。考虑到自己现在一无经济基础,而无工作经验,即使申请效果也不见得会好。相反
地,如果顺利进入顶级咨询公司则有希望两三年后拿到 sponsorship 去美国念最好的 MBA,
并且在读书时可以有所侧重。
友情提示:一定随时把所有的重心和力量放在对自己最重要的方面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的策略难度实在太大了。

13.你在面试前做了哪些具体的准备?
——我分为两块 area 来准备的。对于 Top 6 投行 IBD(因为需要会计知识,所以我简单复习
了会计学和公司财务),同时我很认真的学习了“Advanced Financial Interview”by Vault。对
于 Top 6 咨询(提示:工科背景+经管做咨询相对容易,因为有一些工科背景说明量化能力
和逻辑能力比较好。),我主要是在 Case-Analysis 上下足了功夫。自己准备了不少案例,然
后详细的分析了各种情况。
个人认为在 BCG 三轮面试中需要展示的最重要的能力:
1) 逻辑分析能力;
2) 快速应变能力;
3) 清晰表达能力。
这些能力都在
个人认为有用的书和网站如下:

- 54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Vault 和 Wetfeet(关于咨询)
www.hiall.com.cn
水木和家园的 career 版
《30 分钟决定你的职业》

14.对于我们学习经济管理的来说英语显得特别重要。对 ddmm 学习英文有什么建议?


——平时有空多看看有意思的英文短片,并且尽量不要在听的时候看中文的字幕。这对提高
我们的听说能力非常的有帮助。我个人比较喜欢看“Apprentice”
。这个真人 show 帮助我们
看到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如果仔细研究可以极大提高我们的 interviewing skills。

15.你有思考过在 BCG 的职业发展道路吗?


——应该是 Typical Consultant Path 吧。首先做 BA,然后去念顶级的 MBA 充电,积累资源,
最后再回归到 BCG。至少目前我是这样考虑的。

16.学习上对 ddmm 有什么建议?


——首先要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我看同一学科的书从来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而是不断
更换科目看;这样效率更高。其次我建议男生少打电脑游戏,多参加体育活动。一定要锻炼
好申请,因为以后的工作可能会很 tough。

17.我们知道你参与过非常多的社会工作项目。你在社会工作上对 ddmm 有什么建议?


——我个人觉得社会工作与学习本质上并不相冲突。如果可以很好的处理好平衡的关系,两
者共同辅助,有助于身心发展、能力提高、效率提高。我觉得自己当时参加了比较多的社会
工作,但是学习上还是没有受大的影响。相反地,这些社会工作让我更加珍惜平时学习的时
间,间接地提高了我看书的效率。

18.Could describe your life as an exchange student in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 (If possible, everyone should try to become an exchange student somewhere else than
SEM.)

1) Amazing & Crazy!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ve been to the States so that I feel quite excited! Experiencing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s definitely a cool thing to me!
2) Study hard & work hard!
This is what the Americans teach me in my daily life. When I am studying, I try to forget
anything else and focus on the subjects. When I am playing with friends, wow, life is now☺

- 55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不一样的求职路

——王轶丁访谈录

被采访人:王轶丁
采访人:Grace Wang

背景资料
教育背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专业本科 GPA:3.75
实习经历:德意志银行全球市场部
录取公司:德意志银行(香港)全球市场部

访谈实录
1. Why work:很多学经济的人都准备出国,你当初考虑过吗?现在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和目标又是怎样呢?
曾经想过要出国,也准备了一些出国的考试。但是仔细考虑, 如果出国读硕士,很难有奖
学金;而如果读博士,就要偏向做研究的发展方向。但又觉得自己的性格不是很适合做研究,
后来就渐渐的放弃了出国的想法。
现在的个人职业生涯还很难讲,不过毕竟是实习过,觉得自己要做的是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所以如果能够适应的话,有 2-5 年工作的计划。目前还不打算太长期的做下去,因为觉得自
己还有一份“校园情结”未了,所以想申请去读 MBA。我想读 MBA 会对我开拓视野有很
大的帮助,也会进一步明确我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求职准备:能被 DB 录取,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能谈谈你是怎样进行求职准备的
吗?(包括校内活动和简历制作)
我是在大三初步确立了想去投行工作的念头。当时心里最放不下的风险最小的推研的选择。
所以对我来讲,最好就是能够得到实习的机会,用自己的表现在推研之前拿到 offer, 这样
就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所以,“求职”对我来讲就相当于“求实习”的过程。
实习机会的竞争往往比正式的工作还要激烈。但是因为实习的时候很多同学还没有充分的准
备,所以提早下手应该是很重要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准备:
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解:这方面的了解有很多途径,我选择的是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方法。
即使是在同一家投行,工作也分成很多不同的部门,要求的素质也很不一样。所以要发现自
己的兴趣所在,尽可能多的了解工作的内容和需要的素质,以便提前准备。
对想申请的公司进行了解:我比较早的确定主要想申请德意志银行的实习,因为这个实习项
目相比较起来最为规范,也有较长的历史。即使在实习中没有获得工作机会,对日后的求职
也相当有帮助。所以就尽可能多的了解这个银行的情况,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一个员工的
角度,一个竞争者的角度来看待银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真正了解要申请的公司,往往让你
口头上的“喜欢”变得实在起来,才能打动别人。
简历和求职信:这些书面材料的撰写要做到地道和规范,而且要实事求是。最大限度的突出
自己的亮点,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带着目的去写。写好之后要多有经验的人
看一看。我的简历可能修改了有 20 多遍,尽量在几秒中的时间内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上面提到的准备已经是“临阵磨枪”了。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准备应该是在你的大学中点

- 56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点滴滴的去完成。简历写的好容易,但是想做到内容丰富、与众不同却是整个大学期间积累
的结果。对于应该怎样丰富自己的经历大家有不同的见解,而我的一个体会是尽量避免重复。
这种避免要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上,自己要尽量尝试不一样的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和其
他同学的“差异化”。

3. 面试:详细讲述一下你的面试过程好吗?(流程,问题,精彩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把我面试的按程序,人物,时间,经典问题给大家列一下好了,供大
家参考:
实习电话面试:DB Associate 15 分钟
经典问题:Please go on talking, I am still going over your resume, say whatever you like.
实习一面: DB Managing Director 45 分钟
经典问题: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vexity and duration? 2. Please talk about
Philippine stock market.
实习二面:DB Managing Director 40 分钟
经典问题:1. When interest goes up, you would like to buy debt or equity? 2. What is leadership
in your understanding?
实习终面:
DB Director 20 分钟
经典问题:1. Your senior just finished her interview and it was perfect, why should I hire you? 2.
How do you like Singapore and how do you compare Singapore and HK?
DB Managing Director 15 分钟
经典问题:What is duration and how do you explain this definition to me if I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finance?
工作面试(在实习过程中进行)
1. DB Vice President 1 小时
经典问题:1. What is the principle of gamma trading? 2.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arbitrage. 3. What is underlying volatility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with your portfolio selection.
2. DB Director 15 分钟
经典问题:Do you like talking or calculating?
3. DB Vice President and Director (Lunch) 40 分钟
经典问题:1.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 sales person? 2. How can you sell the bonds
of a company?
4. DB Managing Director(Head) 2 小时 15 分钟
全部是简历问题。
5. DB Managing Director(Head)30 分钟
经典问题:1. Think about a same ques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s of an investor, an investment
bank and a hedge fund. 2. Talk about the features of current Asian stock market. 3. Forecast the
US treasury rate.

4. 关于实习:有许多低年级的同学现在正在为找实习发愁,能分享一下你找实习时的经
验和教训吗?
恩,在上面问题的回答中其实已经说了很多了,补充一点经验,一点教训:
经验就是:要找好自信和虚心的平衡。
教训就是:不要有任何哪怕一点的对自己经历的夸大,一定要实话实说,或者就一定要确认

- 57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你可以完美的自圆其说。

5. 心路历程:求职历程和感受
我在求职上太顺利,顺利让我觉得幸运,更觉得缺少了很多磨练自己的机会。我想在大学几
年里,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挑战,在平时的历练才能换来关键时刻的游刃有余。另外,
可能是我的工作要求和很多其他的部门不太一样,我的突出感受是大学的学业对塑造你的知
识体系和思维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要蜻蜓点水,要扎扎实实的学好有用的课程。像我
的好朋友说的那样:大学里最重要的是要区分什么是对你有用的东西。
现在找工作可以说是越来越轻松了,因为机会非常的多,但是我觉得人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
己到底喜欢什么。要尽量找到社会的评价体系和自己评价体系的切合点,如果随波逐流可能
永远都不会快乐。
明确兴趣,坚持奋斗,是找工作的快乐,也是大学生活的快乐所在吧。

6. SWOT:取得好 offer 的优势在哪里


恩,诚恳地说,我觉得自己的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并不时单纯的说可以滔滔不绝,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包含更多的
有用的信息。
其次是我觉得自己的数学功底还是比较扎实的。这样我没有在简单的问题上出过差错。别小
看这一点,有好多人是因为一个小数点和好的 offer 擦肩而过的。
最后,我觉得是虚心的态度,我在实习的阶段经常向老板和其他同事请教问题,有不同意见
的时候也是先留在心里,回去反复思考有十足的把握才提出来。这和自己是一个实习生的定
位是比较符合的。也让同事们都对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决定留人的时候才会投我一票。

7. 选公司:大家都知道你是在做完 Summer 之后就留在了 DB,有没有考虑过再去面一下


其他公司?当时是怎么决定 offer 的取舍呢?
DB 今年在全部的香港实习 30 几个 Intern 里面只留下了一个 Analyst。所以这让我深切的感
受到一种责任和一种受到关注的感觉。其实很多人说投行这个职业是一个没有太多人情味的
地方,所以不用太重感情。但是,我总觉得只有实习过的人才会明白自己对公司的那份情义,
毕竟这里是你梦想开始的地方。我希望有一个好的前途,更希望做一个有情感重信用的人。
由于实习给的 offer 比较早,所以当时要做一个决定。我没有太多的犹豫就签下了。一是觉
得待遇已经超过我的预料,二是在整个过程中我的老板从来没有威胁过我,只是一再强调希
望和我一起工作,这让我很感动。所以就再没有去投其他的公司,后来陆续接到了几家投行
的面试邀请都委婉拒绝了。

8. 给后来人的建议
送给大家一句我非常尊敬的朋友,也是一个成功人士送给我的话吧:
Other than reach out for help and sympathy, you should reach inside yourself for power and
strength. There is absolutely no mission impossible in this world!

- 58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平凡中更显优秀

——采访舒之学长

被采访人:舒 之
采访人: 黄捷宁

背景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学士 本科 GPA 3.8 / 4.0
实习背景: 曾在中国人寿,银河证券,摩根投资银行部实习。
被录取公司: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实习后发 offer。

写在前面
跟学长也见过一两面,总是被他的平易近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呵呵,可能自己比较懒,而且
想在寒假见到学长一面也没有那么容易,所以以下的问题是我和他用电子邮件交流的。非常
感谢他能给我们这么多的信息。

采访实录
1,你个人情况的一些基本介绍,你是从哪毕业的,当时为什么报经管学院作为你的第一选
择呢?你在当时刚进学校的同学当中,觉得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呢?
回答:我 2002 年夏从成都外国语学校毕业。成绩好于是肯定选清华北大;选清华而非北大
是因为清华的名字好听,另外我的高中历史上上清华的远比北大少,于是想创造点历史;选
经济管理学院主要是想学金融,因为自己动手能力差,物理、工程思维弱,此外金融的名字
也很好听,而前一年四川理科状元正是选择了北大金融。

2,本科阶段,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能不能说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件事一个人和一
本书呢?
回答:现在能想到的有:一、一点自信;二、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三、健全了心态,提高了
心理素质;四、分析问题的基本逻辑能力;五、一点与人沟通的能力;五、英语略有提高……
记得大二分专业的时候,我在会计和金融之间踌躇——我对金融更感兴趣,但会计的就业前
景仿佛更好。当我把这种想法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感到很惊讶,他说他觉得自己的儿子是
个优秀的人才,不应该为找工作这样的事束缚。我最终选择了自己更感兴趣的金融,而这句
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这句话展现出的自信和看重自己的精神也在一些其他事情上对我产
生了较大影响。但总的来说很难说哪件事哪个人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很多影响都是潜移默
化的,不显著的。

3,根据我知道的情况,你在学术方面的水平很高,你在上学期间是通过什么方式逐渐提高
自己的水平的呢?是不是平时自学的比较多呢?
回答:我不是学术水平高,只是学习好一点,甚至只是考试分数高一点。大一的时候我花在
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多,做了很多数学题,在并没有完全理解一些概念的情况下把一些实用的
解题技巧练得很熟,于是分数也很高。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做题数量显著减少,更加注重听
讲,注重看书,注重弄懂书上每个概念、定理、论证,注重弄懂书中展现的知识结构——即

- 59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每章之间的知识是如何逻辑有序地推进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思维
能力,以及对每一门学科的认识,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尽管后来成绩远不如大一,但我觉
得后一种方法让我学起来更舒服,也更明白。事实上我觉得这才叫“学习”
,而不是仅仅“应
付考试”。至于学术,那需要极深的钻研和非凡的创造力,非我能力所及。

4,你是怎么进行你的职业规划的呢?
回答:目前我的职业规划还很模糊,我比较喜欢金融这个行业,特别是跟公司贴得比较紧的
这一块,IBD、房地产及其他资产投资、股本投资都是我很感兴趣的领域。现在看来,所以
如果一切顺利,我很想在现在这个公司这个部门一直干下去。但自己会成长,兴趣会改变,
周围的环境会改变,过两三年我的答案也许就不一样了。不过至少我希望一直待在公司金融
这个领域里。

5,你当时为什么要放弃本科保送研究生的机会而去参加工作呢?你是怎么取舍这两者的
呢?
回答:首先,正如前面说的,我没有选择学术这条路,因此我即使选择读研究生也是为找工
作做准备。现在出乎意料地拿到了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并更加出人意料地拿到了 offer,那
就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吧。

6, 是什么时候怎么寻找到第一份实习的呢?从实习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能不能再介绍
一下您的其他几份实习?特别是到摩根的实习,可以说是对你的工作起到了决定作用,你
觉得您在获得这份实习当中最成功的是什么地方呢?
回答:大二小学期有管理实习,于是我“被逼”开始找我的第一份实习,我足够幸运——父
亲的一个同学现在中国人寿,于是我就去了那里,干一些机械的工作。大三寒假,觉得应该
找份实习,我也足够幸运——凭借老师的关系在银河证券待了三个月。在去摩根士丹利实习
之前,我没有再特别声名显赫的公司实习过,这和周围的一些同学是有差距的。不过作为大
三学生,有两个实习在简历上也是挺显眼的。我不认为在这种非正规的实习中能学到什么东
西,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校园的不同环境的感觉。在这种实习中,空闲时间很多,最好多与周
围的人交流,多看看摆在桌上的文件,尽量多了解这个行业——虽然我没有这么勤快。
至于摩根士丹利的实习,就完全不同了。工作很多,公司里的人也完全把你当成团队中
的一员,因此你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行业,把交易的过程看得更清楚一些,也更真切地体验
到这个行业的生活——从各个方面都真正学到东西。如果拿到 offer,这个夏天对你今后的
工作也将是一个宝贵的财富。我实习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认为包括:勤劳(肯加班)、有一
些主动性(就是传说中的 take initiatives)
、跟同事关系搞得比较好;比较失败的地方,主要
是英语比较差,影响了一些交流。

7,真正寻找工作或者实习的时候面试和笔试中的经验能不能介绍一些?
回答:我没有参加过笔试,只成功过一次面试,经验不能算多。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
好准备”!从公司网站、师兄师姐那里了解可能问哪些问题,然后静下心来一个一个地准备。
如果是英文面试,那准备时就一定要把每个准备好的答案都说出来,说熟,这样面试中流利
地回答上一些常规问题后对信心很有帮助。

8,你觉得你取得现在这个 offer 最主要的优势是什么呢?


回答:面试时状态比较好,包括:英语比较出色,回答问题时比较冷静、有条理,另外心态
不错,觉得拿得到拿不到无所谓。然后在实习做到了前面提到的几点成功的地方,于是搞定。

- 60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9,你一共取得了几个 offer?几个 Offer 怎么取舍的?


回答:我只拿到了一个 offer,但大喜过望,想都没想就签了。

10,你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你从当中得到怎样额外的帮助?
回答:主要是看篮球和玩游戏,这些爱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生活,很享受和同宿舍的人一起
看球和玩游戏的时光。

11,对后来人有什么建议?
(1)你不必早早地就想清楚今后的路,虽然这样可能会让你的生活更有目标,但实证地来
看,所谓的牛人们也很少有人想清楚过。所以,先放弃掉一些肯定不会走的路,然后踏踏实
实做好眼前的事往往还是最重要的。
(2)找工作、学习、社会工作、娱乐是非常冲突的,为了避免大学活得晕头转向,一个每
日计划是很必要的。
(3)多和同学交流,多帮助身边的同学,积攒人品。
(4)控制你的上网和游戏时间。
(5)如果你非常非常想找到好工作,那就要重视起来,不遗余力地训练你的英语,不遗余
力地找实习。

- 61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与师弟师妹们分享我的求职经历

——王青溪求职自述

被采访人:王青溪
采访人:王靖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学士 GPA 3.8 / 4.0
实习背景: 野村证券 Nomura Securities 和中国工商银行
申请公司: 共申请 6 家公司,其中 4 家为投行,2 家咨询公司
被录取公司:高华证券,麦肯锡咨询
最后选择: 高华固定收益部

写在前面
崇拜王青溪从刚进入大学那天就开始了,因为我们俩有极深的渊源,同乡同校还师出同
门(角落里有人窃窃地说“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差距咋这么大呢?”,只见一砖头以一个
优美的抛物线砸到那厮头上,“不许瞎说实话”),所以只能用久仰久仰来形容我对青溪姐的
感情。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青溪姐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和关怀(那是非常多吗?那是是相当
的多啊),让我在这个遍地牛人的环境里依然健康成长。眼看她就要离开校园去高盛工作了,
我拉住了她的衣袖,眼泪哗哗的,“快把你进高盛的秘籍传授给我吧”。青溪姐不忍小师妹的
苦苦哀求,留下了一篇文字,现在我掏出来给大家分享,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啊哈哈。闲言少叙,看好吧您哪。

正文
离那段每天准备一个又一个面试的日子渐渐远了,有些感受也居然已经有些淡忘了,但
当重温自己曾经留下的一些文字时,还是有一些感触,尤其是写给师弟师妹们,自然要倾我
所能。

我准备求职的过程并不是很长,在前期也并没有花太多的心思,而主要的精力则放在申
请出国读书上面。一般来说,找实习应该是找工作的序幕加预演,可惜的是,我在找实习的
过程中居然一个面试都没有拿到,这序幕实在开的很扫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做的更
好的主要是认真的多改几遍简历,而不是把自己的信息填到模板里就了事。对于花时间修改
简历,那时的我总觉得很浪费,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上。虽然现
在想来道理还是一样,但是既然现实如此,无法改变,那最好的选择应该是适应现实要求了。
另外,多和学长们聊聊,是最为有效、便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况且经管有着优良的互助
传统,师兄师姐们曾给我很多很多的帮助。强烈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多问问师兄师姐,哪怕
是最为基本的问题。另外,没有找到很好的实习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大家这个时候都还
没有太多经历,没有吸引眼球的东西,而求职者则成百上千,千万不必因此太影响情绪,
正常的现象,以平常心面对就好,保持希望和信心。

五六月份,联系好自己的暑期实习后,我曾下决心在七八月把简历改好,申请出国需要

- 62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的 Personal Statement 写好,以便开学后二者兼顾,可惜的是我没有执行多少计划,基本


上只看了少量的项目简介。八月末回了一次家,从那时正式开始准备出国的材料,从选校做
起。幸运的是我事前比较了解申请出国的整个过程,在春天的时候也请教过很多师兄师姐,
所以进展还比较顺利。之后的近两个月里,我准备好了要申请的十几个项目所需的所有材料,
包括多篇 essay、推荐信、成绩单等等。这里,给考虑出国的同学的建议是,找一些和师兄
师姐聊,他们几分钟的描述可能省去你几天的搜集信息的时间。早做准备,包括和老师们
联系推荐信等等。

我正式的找工作过程从十月底拿到摩根的第一个电话面试开始,之前所做的基本只是到
网上填申请表,我填的也不太多,因为主要精力放在出国上。从十月底到十二月中旬,一直
在参加一轮又一轮的面试,在准备面试和面试过程中度过。值得一提的是,我申请的公司相
对还是很少的,这样都已经让我几乎没有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大家到时候一定要有韧性和耐
心,全力以赴,因为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断送一个好 offer。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
的有一些失误,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希望总是有的。例如,我在简历中把自己实习的公司英
文名称拼错了,当在高盛的电面中被质问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心都凉了。在简历的开头硕大
字号的错误,找过工作的人都可以想象有多么恐怖。但是,我后来拿到并选择了的 offer 恰
恰是这个部门的,而那个质问过我的人对我的印象也很好。所以,无论出现任何问题,千
万别灰心,别因此影响了准备面试时的效率和面试时的士气。

这个阶段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反复改简历、看英语新闻、准备常见面试问题、多了解要
面试的公司和部门、准备问对方的问题等等。我在面投行的前一天一般都在看 yahoo finance
和 bloomberg 中度过,其中的很多新闻和数字都成了第二天回答问题的答案。

在此也总结一下我认为的咨询和投行各部门面试的特点和他们比较看重的素质,其他的
不太了解。

咨询的面试一般是做案例,这种面试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其实比投行的面试容易很多。
在面试前最好做几个模拟案例,了解基本技巧和思路。在面试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
点就是自信。对于清华的学生来说,面试中案例所需要的逻辑分析能力其实都没什么问题,
问题主要出在不够自信导致的慌张上。建议大家在面试中把对方看成与自己完全平等,讨论
有趣的商业问题。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包括思路不对等等,都坚信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
胜任,只是一时没有找对路,再想其他办法,就像平时解决其他问题一样。和对方交流一定
要沉着冷静。其实,自信也本是咨询人员面对客户时最基本的要求。

投行中投资银行部的面试相对于固定收益部容易一些,主要包括简历问题、公司财务基
本问题和行业、公司的基本情况问题等。准备起来这几个方面逐一准备就好。我的经历中印
象比较深的是在面高盛 final 时有一个特别 offensive 的人,说话时的态度让人的本能反应是
防卫。我因为不太想去投资银行部,不很在意结果,所以就跟对方硬碰硬,针锋相对,在面
试的最后他居然有了一丝笑容,后来给我的评价也不错。我觉得在面试中在有基本礼貌的基
础上也不必太迁就面试官,他也不过早你几年入行而已,不应让自己处在太被动的境地。

有关二级市场的部门包括 equity 和 fixed income,我没有申过 equity,所以这里以固定


收益部为例,我觉得有些东西应该是共通的。这个部门面试会比较 tough,尤其是面 trader,
trader 的性格一般都攻击性很强,很 sharp,所以面对这类人一定要做好战斗准备,展现最

- 63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聪明、反应最快的自己。会有很多数学问题、金融工程基本问题等等,但事实上,这些问题
对于咱们经管的学生来说都是完全可以应付的,没有必要想还有数学系的同学之类,我们的
知识是够的,关键要自信。被问到完全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比如上证指数去年的 volatility
等,要沉着,给一个大概的猜测和自己的理由,因为即使猜测错了,理由也可能让对方感到
你的逻辑思维和洞察力。概括成一句话,来什么挡什么,无论什么问题,包括很有挑衅性质
的,都尽量自信而有逻辑的给出自己的想法。如果面 sales,会有一些如何沟通和协调的问
题,回答时要围绕自己是个 coordinator 这个中心,在各个利益体之间周旋。

概括的说,面试的时候,士气非常重要,最好是让对方看到你第一眼就觉得你很有精
神,踌躇满志。把眼睛尽量睁大,带着自信的微笑,面试官的心情也会为之一亮的。

关于选择 offer,我选择的理由主要就是自己的兴趣,多半因为一直比较任性,不想做
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想委屈自己,即使可以赚很多钱。咨询和投行,投行里的不同部门,
做的工作其实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建议大家事前一定尽量多了解一些,毕竟是我们人生中第
一份工作。至于出国,我目前放弃的主要原因是不想读经济的 PhD,金融 PhD 又完全没有
可能,金融 master 学费很高,不想花父母的钱,于是先自己赚钱。关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
划,没有太多的想法。没有亲手做过的工作,不能完全确定自己一定会喜欢,所以只有顺其
自然。未来可能继续做这行,可能去其他部门或行业,也可能去读 PhD,留在相对自由的
校园。

在这里,加上一些很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话,可能主要针对低年级的同学。
你所有的经历塑造了你,点点滴滴,从知识结构到性格,而在面试的过程中,很难说哪
一方面让你脱颖而出。面试的一些知识问题是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准备的,但整个的“你”
决不是在短时间能够改变的,而面试看的东西恰恰是方方面面的,从成熟程度到应变能力。
回想起来,在清华的很多很多经历,包括做班长时的一些小事,包括在甘肃支教的一些细节,
后来都成了构成“我”的一部分。而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更大的事情,比如组织大型活动之类,
收获也并不见得比小事情多。所以,在我们人生最美丽的阶段,请大家多去尝试些各种各样
的东西,哪怕它在短期似乎没有什么收益,但因为尝试,你会更了解真实的自己,丰富自己,
了解身边的人和事,逐渐全面的成熟起来。少一些功利,经管人会走的更远。

最后,对所有帮助过我的学长、朋友、同学,我真的非常感激,是他们,扶持我一步步
走来,有太多令我感动的人和事,我将把它们一一珍藏在心底。在出国和求职的过程中对我
帮助很大的经管人有:王坚、连敏伟、常炜、易凡、杨金国、李妍、梁萌、章友、周宓、王
轶丁、张哲、舒之…… 还有 supportive 的室友们,衷心感谢你们!

附:一些面经

Morgan Stanley
Fixed income
Phone interview
开始挺 tough,问的问题都很尖锐,而且穷追不舍。我一一应对,她的语气开始好起来。
十年期 treasury notes 目前利率是多少?我答错了,虽然前一天刚看过,她说没关系,I did not

- 64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expect you to know. 给我的建议是 follow the market more closely。


Face to face interview
问到在工商银行实习时,会不会觉得四周的人水平太差,有失望?我回答他们有他们的优势,
只要能让客户满意就好,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过去五年中,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答中国的崛起和日本的复苏(前一天刚从报纸上
看到,想都没想就加进去了)。他说如果他回答,首先是全球化,之后是中国的崛起和美国
经济比较稳定。之后我又说全球化太简单了,所以我没说。
他又问一旦美国经济不好有什么影响?
他问日本经济复苏有什么影响? 占用资源 提供活力 another US
我提到对日本银行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融资状况

你和梁萌比怎么样?(这种时候,还是尽量说自己好比较好,否则对方干嘛要你?)
现在你要在 7 天内把你手里的夹子卖给摩根一个叫某某的人,你怎么做?
你怎么给一个老农解释 duration。

在新加坡交换学到了什么?
Black-Scholes 怎么推导的?我说自己没学过具体的数学过程,只知道可以用二叉树的极限
推,还可以用无套利原理构造投资组合复制。
我提到自己选修心理学,他问选了几门,我说一门。他看我成绩单,我那门成绩特别差(在
清华所有课最低的),我解释说在期末论文里写了自己的观点,可能和老师预期的不一样,
事实也的确如此。
我的教训:要沉着镇定,在这个人那里我表现的不是非常好,有两句话说的比较快,好在再
后来控制住了,不过后来听说他就是很 tough,每个人都感觉不好。我说什么,他都没有表
情。
要看对方的情况,随机应变。他好像是个新加坡人,我一听他说话就听出来了,可是后来说
到新加坡时,我却说觉得那里的各国交换学生比当地学生好,简直是说话没过大脑,虽然后
面给的理由和解释挺充分的。出来以后曾经特别后悔。不过后来还是过了。再后来得知他对
我的评价还不错。

你遇到的失败是怎样的?我说找实习时连面试都没有。我自己说是因为自己之前实习太少。
她问还有什么原因?我说简历准备的不够好。
你说自己对市场很感兴趣,你是怎么关注市场的?我说主要是上网,yahoo finance 加
Bloomberg,还有就是听各种相关讲座,我说清华有很好的资源。我自己没炒过股票,她好
像不是特别满意,但我只能实话实说。

Goldman Sachs
FICC
很多数学题,我第一道题就马虎答错了,但坚持要时间再算,虽然还是没有算对。后来他让
我问问题时我请教他我错在哪里,他看了过程发现思路是对的,于是又给我出了几道,我答
的还行,但有一道题因为马虎第一次算错了,他说不对,我又算了一次。最后居然说我的数
学很好,让我非常感叹。
你想在东京、香港还是北京做?为什么?
当年为什么选择清华?
美国市场现在怎么样?欧洲?中国?日本?一一拽过。他居然说我对市场很有认识,

- 65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presentation skill 也很好,他要是知道我是前一天刚刚看新闻学来的,肯定得气死。

Gaohua Trading
Phone interview
你的简历上把实习的公司拼错了?我只好承认,他说只是个 friendly reminder。我于是强撑,
没漏出心虚,虽然心里在滴血!
Face to face interview
针对我的实习:中国现在债市如何?你认为问题在哪里?未来两年的变化会是什么?货币市
场的定义是什么?中国的和美国的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产品?
你认为现在中国的股市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我提到父母炒股,他说你认为他们失败
的原因是什么?你做的话会在哪些方面改进?

McKinsey
自我介绍先说三点,再一一详述
注意框架,不必过多注意细节
自信,即使有小错误,不要因此而紧张,要镇定!特别这种时候,说话不要太快,要沉着,
有停顿。

BCG
行业不熟悉,可以问,信息多有助于解决问题。
要注意听对方说的话,争取一次把所有信息记全。
要非常精神,energetic,调动全身所有能量!
尽量把解决方案想全之后再全部告诉对方,使对方感觉考虑问题很全面,又有行业 sense。
可以有几秒钟想想,但也不能太长。
BCG 为什么要雇你?给我三个理由。
我说第一 passion,第二 quantitative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他说第三呢?我突然想
起了自己来面的真实原因,我说我喜欢 BCG 比较友好的文化,也是我已经拿到 Mckinsey
还来面 BCG 的原因,对于公司来说,这也说明我会很好的适应公司的文化。

- 66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做自己的决定

——黄思冰采访稿

被采访人:黄思冰
采访人:Hanson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金融学学士 GPA: 3.7/4.0
英语: GRE:660+800+5.5 TOEFL: 657
实习背景: GE东芝有机硅财务部 华安证券: (后与美林合资) 新东方授课
被录取公司: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部
最后选择: 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部

采访笔录
能谈一下你大三上在香港交换时的一些生活体验么?
一方面是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帮助我想清楚了自己的方向,另一方面是感受到了咱们清华的
商学院和香港的商学院教育的一些差距。
从自己的角度来说,我发现国内和西方的对研究生教育的观念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
觉得读研不是为了拿一个学位然后去找更好的工作,好工作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在外面选
择读硕读博的绝大多数是那些真正想做研究的人。而我自己并不喜欢也不适合作研究。真正
明白了这些我才决定不会继续在国内或者去国外读研做研究这条路。另外也认识了很多来自
各种环境有着各种背景的人,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也开拓了自己的视野,看到外面的世界有多
么精彩。
另一方面,在香港的这段经历也让我慢慢的对国内的商学院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华经
管的教育模式及水平在大陆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但是和香港相比,差别还是很大。举个例子,
中大的商学院所有的课都会有学期分组 project。这种分组其实经管也是经常有的,不同的是
经管的 project 量很大,多数很理论,而且学生的合作并不是很充分,很多人常常会觉得很
不公平, 还会有很多 free-rider;但在中大,本科专业课程比我们少很多,而且每门课只有
一个 project,理论和实际联系很紧密,有时候甚至需要去公司里做调研,小组的组员之间也
会互评,每个人都要上台展示。大家真的把这样一个小组作业当成一个 project 很用心的一
起去合作。另外每门课期末都会有一个非常正式的 presentation,所有人都有上台的机会,
每个人都穿着正装,像做一个正式的 business presentation 一样上去演讲。经过三年的培养锻
炼,可以很有效的培养商学院学生两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职业化的演讲以及与人交流合作。

你的英语这么好,能不能谈一谈自己学习英语的一些方法或者窍门呢?
我觉得我学英语最大的动力可能就是对语言有兴趣吧,我对数学没兴趣,学得就很糟:)。想
学好英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细水长流地坚持练习。想练好口语,要给自己营造语言环
境。学一门语言总是先听然后再讲,听的量上去以后说自然就会好一些。所以可以多听一些
英文的资料,比如说晚上睡觉之前听一段时间疯狂英语之类,既可以催眠又可以学习。尽量
多听一些外教的课和讲座。然后就是尽量创造条件多说。我们年级有两个英语大牛,他们每

- 67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个星期都会聚一次,然后用英语一起讨论一个星期的商业新闻。对于写,我想重要的也还是
要坚持。保持着一个写英语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不过也大可不必一定要强迫自己每天写一些
托福作文之类的,比如经常用英语和朋友通信,就可以兼顾练习写作了。总之语言的学习是
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要时时刻刻注意使用,不要因为突然的一些需要,然后疯狂的学一阶
段,等其他课的学习一忙起来就又忘了,这样就会事倍功半了。没有窍门,这些道理大家都
知道,就看能不能坚持。

GRE Verbal 考了 660,作文 5.5,这么高的成绩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是大二下上的新东方 GRE 暑期班,之后因为去香港交换就把 GRE 搁了下来。回来后才开
始准备。作文准备一个月,verbal 两个月。
我觉得作文有些东西短时间内是很难有很大提高的,比如对语言的把握是需要长期准备的;
但也有些东西是可以再短时间内提高的,比如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如何进行有效的推理论证
等等。作文最关键的还是要多读多写吧。
考完作文后休息了一段时间,然后才开始背词。开始的时候试着用杨鹏 17 天的方法背了一
下单词,坚持了三天发现太难了,就按照自己的进度慢慢的看了。我想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
的准备方法。背词最关键的是反复,最后我应该过了 10 遍左右,但是还是觉得不够熟。另
外时间的安排上也可以灵活一点,利用一天里很多零碎的时间,比如等人,吃饭的时候来背。
另外我会边骑车边听听单词的录音,听一个 list 就听一首歌鼓励自己,后来觉得利用听觉来
巩固记忆还是很有帮助的。

求职的时候,你是怎么准备简历的呢?
参考的一些材料主要有罗毅师兄的那份中英文简历(家园 ftp)似乎现在咱们学院写过简历
的都知道这份简历样本。 (笑。)开始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一些东西按照那个格式填了进去,
当时觉得还不错,现在想想第一份简历实在太幼稚。另外一份参考资料是《从无领到白领》,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建议大家都看看。最基本的是简历一定要做的专业,一定不能出错,然
后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突出你的闪光点。
我和同宿舍的 Viola(后来也是去了摩根)结成找工作小组,认真改简历是我们每天的必修
课。两个人相互改简历,相互挑刺。我和 Viola 常常会为了修改简历里的一点点东西,比如
怎么把上下两行对齐等等,花很长的时间。前前后后改的次数自己都记不清楚了,直到最后
相互看到对方的简历时都有种想吐的感觉。

能讲一下你的一些实习经历么?
我有两个比较正式的实习。第一个是在华安证券,比较小的证券公司,后来与美林合资了。
那段时间做的都是非常基础的事情。在控制机房(和前台联系比较紧密)帮助处理一些客户
的资料,看到了交易所每天的业务是怎么做的。然后又去财务部门实习了一段时间。当时他
们正在编制中期的财务报表,我的任务是帮他们查数据和校对。事情都很小,但是也学到很
多东西,比如学会严格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
另外一个实习是在 GE 的一个 FMP 实习生项目,具体的是在上海 GE 东芝有机硅的财务部
门。很幸运我老板非常 nice,给了我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其中一个就是评估一个采购过程进
入SAP系统的应用可行性并且协调系统调试。这个项目涉及到很多部门和职员。我当时需
要和很多人合作,比如需要访谈基层的员工和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去,需要同国内的 SAP
consultant 和在印度软件工程师相互协调来解决技术上的细节。当时基本上是自己独立负责
这个项目,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在与不同的人交流方面。另外,在GE曾听一个

- 68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经验很丰富的老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的有启发,他说他觉得在每个地方每个岗位
工作都是一样的。我的理解就是对任何一个工作,一些最基本的素质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比
如认真敬业,比如善于交流,比如细节。而这些素质不管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只要你努力,
都可以学到。
总之我觉得无论是小证券公司或者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想要去学,你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所以找实习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好。实习到工作的过程总是一步一步地过来的,不可能一步
登天。

谈一下你在摩根面试时的一些经历感受吧,从第一轮面试到后来的 final?
摩根的面试一共是两轮。一轮是两个电面,另一轮就是 final 了。第一个电面是 VP,有点非
常规。他先用英文面了一些 technical 的问题,接下来他就用中文跟我聊了一个小时,真的
像聊天一样。他说面试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因为几乎每个人他都会面一个多
小时。虽然公司要求的时间只有 20 分钟,但是他认为只有完全的了解了一个人,他才会觉
得自己完成了这个任务。面试的第二轮是一个全英文的,大概半个多小时。面试官是一个
analyst, 非常 tough。态度差到有一点刁难的感觉。面完之后感觉糟糕极了,但没想到最后
还是过了。
第二轮是 final,面了 5 个人。每个人风格都不同。我想 Nice 的人是希望能够看到你在比较
放松的状态下最大程度的展示你自己。比较 tough 的一些人是希望能够看到你在压力的情况
能否表现得很镇定,头脑清醒,反映迅速。
总结有价值的几点:1、Be yourself,认真准备很重要,但是说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想法更重
要。有时候技术问题答不好并不要紧,他们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个性和潜力。2、Be calm, 只
有冷静从容才能最好的展现自己。3、Be prepared,准备好一些基本的东西才能临阵不乱,
比如对方的一些资料,自己的经历等。

另外有两个建议:1、在面试过程中英语很重要。有时候他们会问一些很复杂的问题,如果
你不能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就会很可惜。所以在找工作那段时间里最好是多说说英文
吧,说得多了也会顺溜一些。2、遇到技术问题,答不出结果也没关系,但是你要把你思考
的过程有条理的告诉面试官。因为他们比较关注的是你的思维过程,答案对不对其实并不重
要,而且有时候是没有唯一答案的。

在 final 之后的 dinner 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自然一些吧。后来我们发现实际上那个晚餐并不是决定性的。面试时候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果有同学遇到晚餐这种变态面试,也不需要太紧张或者急于表现,正常一些,有风度
一些,不说错话就行。

除了摩根之外,还有申请过其他公司么?最后结果怎样?
有。投行、咨询、四大,还有实业界公司我都投过。。 。。
。。。除了 BCG 没过简历关以外,其
他的直到我拿到 MS offer 都还在进行中,拿到以后就把其他面试都拒了。当时觉得太累了,
而且我对自己的路已经想得很清楚,所以把机会留给那些真正想去其他公司的人吧。

如果当初求职的路上一无所获你会怎么打算?有没有考虑过这一点呢?
这个……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初做出找工作的决定,就是建立在预期一定可以找到的基
础上的。即使没有去到最理想的地方,我也不介意退而求其次,不妨现积累一些经验再换工
作:)

- 69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用心经营事业

——毕伟伟访谈录

被采访人:毕伟伟
采访人:Bobby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企业战略与政策),南开大学信息学自动化学士
本科 GPA 3.0+ / 4.0 GRE: 2100+ (Computer Based) TOFEL: 627
实习背景: 曾在奥美国际广告公司,广发证券 Securities,IDG VC 创业投资公司实习
申请公司: 申请多家公司,一半为投行和商行(集中于IBD)
另一半为咨询公司,Monitor, BCG, LEK 等
被录取公司:CICC, Department of Investment Banking

写在前面
很早就认识了这个来自苏州的学长,典型的江南的英俊书生,特别的秀气,说话时非常的有
条理,温和的语气下显示出对自己充分的信任。他在采访过程中主动关闭了手机,这个细节
特别让我感动。在聊到最开心处时,他还是不忘记感谢 SEM 的朋友们。他强调说正是这个
大的环境给了他很多帮助和启示,希望我们后来的师弟师妹们好好珍惜这个环境,找到最适
合自己的工作环境。

采访笔录
1. 很早就听说你本科毕业时申请过美国的 CS 的博士,能不能简单谈一谈这方面的经历?
——我觉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当时受到南开大学周围的朋友影
响,准备出国去感受一下海外的生活状态。另外,一些去世界最顶级名校的学长也极大地鼓
舞了我们,让我深切的感觉到那种教育的热情和生活的充实。另外,99 年南开大学电子信
息工程和计算机系合并,师资力量也比较强,更加坚定了我出国的信心。直道现在我还和一
些在美国的朋友保持着联系。

2. 本科时期你的 Research 做的怎么样?我们知道这个东西很多本科生处理的不好,而它


对出国的影响又比较大。
——我其实觉得申请这个过程需要很多技巧,和找工作一样,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和学
校,还有地点。我当时主要作了一些关于 Optics (光学)方面的研究,申请的时候也是往
这个方面挂靠。我个人的意见是,对于出国,一定要花功夫在导师的选择,PS 的撰写,和
Program 的挑选上。其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死的,没有办法有大的变化。但是这些东西是可
以通过仔细的思考得到很大的提高的。另外,我想说“陶瓷”一定要谨慎,因为我们的知识
积淀不够的话,很容易闹笑话,把对方的 expectation 搞得太高了也是不行的。我就认识一
个人,因为不恰当的陶瓷,最后把教授搞得很郁闷,自己的申请也是废了……所以这点请大
家注意。当然如果觉得自己对这方面很有研究的话我觉得可以尝试套一两个人,切忌太多!
不然精力顾不过来,反而适得其反。

- 70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3. 最后为什么出国不太顺利呢?应该说你的条件很不错。
——当时我对最后拿到 offer 的学校不是特别满意,再加上 03 年 911 的影响使得签证的形式
特别的糟糕。我们这些高技术行业的申请者基本上有一半被 check 了。所以我思考了很久觉
得自己应该及时地 Switch to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上,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很正确的,
还蛮满意自己当时的选择的。最后我想对申请出国的同学说,申请时可以考虑用新加坡的学
校做过渡,这样 PhD 可以去更好的美国高校。同时,加拿大的 McMaster, Mc-Hill 等学校也
可以考虑,都是不错的选择。

4. 你接下来在大四的三四月份做了些什么事情,准备考研?
——我只记得当时心态特别的好,也没有很迷惘。我查了一些学校的网页和资料,知道清华
经管学院是唯一一个专业课程只考一门的研究生院,于是自己就坚定报考这里的管理学这个
专业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当初的决定还是有很大的偶然因素的呵呵。我当时是 180 多个申请
者当中被录取的 7 个之一,剩下的基本上也都是最好的高校的申请者,像北大,清华其他工
科院系的学生等等。所以我特别想告诉那些准备考研的 XDJM,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
都 20 多了,一辈子考试无数,难道还害怕考研吗?虽然竞争很激烈,但是毕竟只有几科需
要准备,只要心态良好,成功的希望很大!我在南开大学就是从 8-9 月份,送走了所有毕业
的同学以后才开始正式的准备考研的,时间也不过四个月。

5.进入清华以后,你觉得自己的规划大体上是怎么样的?对你的规划最有帮助的课程有
哪些呢?
——我觉得自己从很多经管学院的大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感受到了一些很不一样
的气质,这些难以描述的东西对我自己的提升都很有帮助。比如说高旭东老师的管理学课程,
李稻葵老师的经济学课程,谢群老师的统计,和王高老师的 Marketing 等等。我觉得像它们
这样经过海外五年以上培训的教授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精彩的思想,我相信在美国的时候
它们的学术 potential 被很好的开发出来了。由于我们这一届可以选择 2 年或者三年毕业,而
我比较偏向去早点工作,于是选择了两年毕业。这样我在研一的那一年没有做任何的实习,
而是努力的多修学分,争取早点毕业。

6. 你开始申请实习的时候是在研一下的暑假吧?能不能谈一谈你当时的准备和感想。
——我从天津到了北京以后实习的意识大大的加强了,因为周围的人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往
往是紧密地围绕着实习,工作和具体行业分析来展开的,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很大
的变化,当然是为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我觉得通过研究生的积累,最重要的是
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点是找实习和找工作都必备的。咱们干的活儿和工科不
一样,工科的同学之需要有技术就可以一切无忧了。比如说 Microsoft,它找人的时候不管
清华北大的背景,只要你会写程序就行。但是我们力图进入的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相对就对
教育背景要求更加苛刻,而且对 soft science 的要求也很高。我们必须从细节的地方学习以
前的成功者,才可以做的更好。我比较侧重投行、咨询和 MNC。当我开始找实习的时候,
正好有一家最大的广告公司在招人,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面试,反而效果很好,马上
就被录取了。这样我有了第一份正式的实习,是在奥美广告公司。我的感受非常的深刻,因
为我做的是北京 Online-Marketing 的第一份策划。这是一项很重要也很刺激的工作,整个公
司的工作氛围特别的好,可以用 interesting 和 creative 来概括吧,非常的随意。你甚至可以
骂你的 boss,只要你觉得自己的创意和方案比对方好得多。广告行业因为属于服务业,所以
感觉上总体都很 nice。后来我离开是因为自己毕竟希望做一做和金融方面靠的更紧的业务,
所以才离开了干的很爽的奥美。

- 71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7. 你暑假的实习情况怎么样?那时候面对即将到来的找工作的压力,你是怎么应付好
的?
——我当时主要依靠 SMTH 的实习信息和 CDC 网站上的信息来搜集信息。我个人觉得不管
是找工作还是找实习,这两个信息源就足够了。与其花更多时间在乱找信息,不如用来完成
简历修改等工作。我第二份实习,也是一份正式暑期实习是在广州的广发证券总部作的。这
个实习大约持续了 5~6 周,属于 Equity 部门(股票自营部)。当时在大盘形势很糟糕的情况
下,广发的经营状况很不错,就是在中信证券取消了某个营业部的情况下它还赚了 1.6 亿左
右。(具体数据记得不太精确了。)呵呵,当时的工资虽然很低,只有 50 元/天,但是还是感
觉学到了不少实用的东西。我觉得有了一个金融相关的实习,到时候找工作的时候面对投资
银行应该心里会稳定得多:)

8. 那接下来你就开始找工作了对吗?
——不是。接来下我又做了一份非常有意义的实习。这份实习是在一家私募基金作创业投资。
(隐藏去了名字。)当时这家企业我是通过它运作了一系列成功的创业投资才知道的,据说
它参与了金蝶公司,腾讯公司以及 sohu 和 baidu 最初的募资过程,非常的厉害。我当时觉
得 Buy Side 没有做过,特别想尝试一下,于是就面试进入了它的 Internship Program。后来
才指导 Buy Side 压力其实非常的大,因为是无限责任,每个人的风险都很大,所以大家投
资非常的谨慎,任务都很繁重。相应得,PE 这块的回报也比较可观。我估计一毕业的年薪
就可以到 20 万人民币以上(税前),只要干的还不错。

9. 现在你的实习经历也非常丰富了,工作前还有没有特别想和我们分享的东西呢?
——我九月底在马来西亚参加了一个 Shel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Challenge Program.当时一
共有四个中国 Masters,被分到不同的讨论组,进行商业案例的讨论。我觉得这段国际经历
对 我 非 常 有 意 义 。 不 光 是 提 高 了 简 历 的 质 量 , 更 是 让 我 很 深 刻 的 了 解 到 Diversified
Background! 当时晚上讨论到九点整时,埃及的一个小女孩双腿跪地,做祷告的样子现在我
还历历在目。我觉得文化的交流对我的视野和 English 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建议师弟师
妹们有机会出国参加这种类似的交流的话会对他们很有帮助。

10. 请你再谈谈工作的经历吧。
——我研一年级修完了所有学分,所以找工作时候会比较轻松,没有课程的负担。本来我可
以留在那个 VC 的投资公司,但是后来觉得 Buy Side 虽然有钱,但是我希望先去 sell side 积
累一些经历,也对今后再做投资更有帮助,所以放弃了这个 offer。我的战术是海投简历!
不过这样子的后果是很多 Final 我进了也没有去……所以这点大家要引以为戒。我开始主要
着眼于战略咨询这个方面,毕竟自己是学习这个专业的,很对口。所以我做了比较详细的
Case Analysis 的准备。我的具体方法有两个:A、找了一个朋友作为 Partner,天天联系英语
口语,不断地做 Mock Interview;B、上各个咨询公司的主页,把可以找到的案例都分析一
下,并结合网上的分析作相应的调整。我当时申请的大咨询公司包括 BCG,Monitor,LEK,
和德勤咨询。其中德勤最早给我 offer,而不幸被 BCG 和 LEK 拒了。

11. 那最后为什么和投资银行,尤其是 IBD 这个部门结下了缘分呢?


——我当时找工作的时候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看自己的兴趣到底是在哪里。而IBD看中的优
点,包括Willingness to work with & Capability Match这几个critical points我都满足了,所以我
在参考了www.vaultguide.com 的信息以后也申请了不少的IBD。我个人对高盛银行的印象非

- 72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常好,因为他们虽然面试了很多轮,但是感觉特别的人性化,气质都很好。对方发现我申请
的项目不适合我,还给我推荐到他们认为适合我的部门去面试。这点让我感觉很好。我觉得
自己的计算机背景是优势,但是纯数学不是优势,于是没有申请Trading和衍生品,而是把
精力全部放在IBD上面了。并且我性格也比较活跃开朗,我觉得IBD的生活节奏挺刺激的,
我还是很喜欢的。于是拒了微软的market strategy managing的position,最后选择了CICC的投
资银行部。现在自己还是很满意这个决定。

12. 能不能再给我们分享一下你对你的 career path 的打算?


——说实话我现在的长期规划就是认认真真地在 CICC 好好干下去。毕竟国有的投资银行对
我们 Masters 还是比较照顾的,进去以后是按照 Associate 的待遇来对待。优势在于不用继
续到美国念 MBA(如果干的不错的话。)以后的事情的确不确定性太多,我现在也没有办法
具体的预测,反正我想只要踏踏实实的工作,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吧☺

- 73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为金融而生的数学 N 人

——朱力平采访稿
被采访人:朱力平
采访人: Rebecca
由于头一次在学院机房做好的采访笔录存进 U 盘后不慎被我遗失,所以我想要感谢四
字班的王启迪,张姮,王威,吕松和孙晖,是他们每个人在非常紧张的期末复习中不遗余力
地帮助承担每一个部分才让这篇采访稿在短短两天之内重新与大家见面。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GPA 4.0 / 4.0 数学系第一名
实习背景: DB Global Market 暑期实习
被录取公司:Morgan Stanley FID,Morgan Stanley IBD,Goldman Sachs, BCG
最后选择: Morgan Stanley Fixed Income Division (Hong Kong base)

写在前面
进入大学后经过微积分线代概率雷鸣电闪般的洗礼之后仍然被随机过程虐得半死不活,
于是第一千零一次在心中感慨能学数学的人实在不是……这个……一般人,而数学系的年级
第一朱力平师兄显然是这群不是一般人中实在不是一般人的大牛人。虽然在见面之前 Grace
已经向我形容过师兄的外貌事迹以及光辉战绩,但不是小女子花痴,见到后还是为英俊儒雅,
谈吐潇洒,风趣幽默的师兄小小震撼了一下,于是乎对师兄的崇敬之情顿时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
他的头脑,谈吐,气度,无一不在含蓄内敛而又狂放嚣张地向我展示:他,是一个为金
融而生的人。

采访笔录
J:能谈谈你以前的经历和以后的人生规划吗?
Z:数学竞赛保送,大一大二一直学术,没想过出国,不是特别想做研究。受 Michael 影响,
大三申了很多公司。不考虑保研。这个专业出国只有三个选择:统计,数学,应用数学;我
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没念 PhD。我想先做着,3、5 年之后再念 mba。有机会去华尔街,但
中国人还是在中国发展较好。

J:你是想做到很高层次,还是做一些技术?
Z:想做 trader。最后管理一群 trader。有机会去高层当然好啦。

J:求职准备过程。
Z:校内活很动重要。要有自己的故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做协会社团很必要。我的简历
不是很长,简短扼要,不是花了很多心思。去投行,我大一大二没有什么准备;面高盛时我
几乎什么都不会,后来恶补了一下,看公司财务,背了些数据。Interview 不会的尽量回答。
当时学的比较杂。其他的准备主要是看新闻和关注 market。

J:一般面试会问到什么?
Z:首先就是 introduce yourself,每一轮每一个人都会问,不限时间随便说。

- 74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我一般是把简历再念一遍,有些想突出的东西再强调一下,比如 intern 的经历和收获,


补充一下我想说的东西,比如说我在学生会的经历,我的成绩比较好。

J:那电面也要介绍自己吗?
Z:也要。

J:之后会问些什么问题呢?
Z:一般来说,他会问你,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行,你希望从这一行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你为什么喜欢我们公司,基本就是这样吧。或者是,你在大学里面都做过些什么事情,然后
细节一点,不要是简历里面都有的。然后比较有兴趣的是,哎,你为什么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你是怎样去做的,所以说你必须要准备好故事去讲。你必须的有东西去讲,你不能说“I haven't
do anything.”那肯定不行,你必须说你做了什么事,比如一个 Project,你做的非常好,或者
某次课上的非常好,或者某次特别的经历。不能没有话说。
一般,比较陈规蹈矩的问题就那么几个。然后其他问题,就各个银行不一样,比如说
Goldman 的话就是以问你数学题著称。而且还根据各个专业吧,像我就是没有逃过数学题,
问了一个多小时都是数学题,都是概率题,扔硬币那种。还有金融方面的东西,股票期权,
或者说,客户会有这样一些要求,你怎么生产一种产品来满足他的要求。
摩根士坦利一般面试就不问数学题了。他一般就问一些宏观的东西让你说。比如经济发
展走势啊什么的。

J:好像面 trader 是最 tough 的,会非常刁难你


Z:其实也不是这样,当时我面摩根斯坦利的时候也有很多 trader,一般都还好,看银行的
风格吧,其实他们的做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风格不一样。
只有一次在摩根士坦利面试,那个 trader 就非常的 Tough。当时是在北大,坐下来他就
狂问不止。最后他竟然说:"I don't think your math is good enough"
我当时就非常郁闷,因为我对我的数学还是很有信心的。一般人会说,“I think your
finance is not good enough”等,但还没有人说我数学不行。我就跟他说,我不是数学不行,
可能是我经济学不够,我没有办法将数学与经济学联系起来。
一般的面试官还是很 nice 的,你会感觉他们也是一样的普通人。
因为我是广州人,面摩根士坦利的时候,他们经常用粤语,而不是英语来面试。
还有一次是高盛的 trader,面试之后他很高兴,跟我说,这样吧,你告诉我,北京有什
么地方好玩。我说后海很好玩的。他就说,那好,我今晚就去。那次就挺搞笑。
我没有做过 Case interview。当时是先去 Monitor 面试了一个 Case interview,什么都不
懂,就一阵乱说。第二天去 BCG,面到一半 interviewer 对我说,Stop。我说,怎么了。他
说,你以前有没有做过 Case interview。我说,只做过一次。他说,什么时候做的。我说,
昨天,在 Monitor。他楞了一会儿,然后说,好不一样啊,然后就让我进去了。然后因为我
以前没有学过嘛,所以进去挺搞笑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J:那你觉得咨询和投行的面试官 face-to-face interview 的问题什么区别呢?


Z:咨询的面试官会问你说,你喜欢投行还是咨询。
你在回答这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诚实,你喜欢投行就说喜欢,但是你也不要说其他咨询
很差。像有一些有在投行经历的面试官就会刨根问底的问下去,问你为什么喜欢咨询啊。他
们最后可能说,"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I don't think you are honest"等等。其他就没有什么
啦。

- 75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J:很多人都会关心面试官 tough 与否的问题……


Z:其实面试很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如果你第一个面试很 tough 的话,其实是很不利的。
一般第一个面试比较 nice,而第二个、第三个很 tough 的话,就比较好一点。这样你就比较有
信心了嘛。有些面试官就是非常非常 tough,但是有些人不这样。而且有些人是装出来的,
他只是有这种风格。而有些人就非常的 nice,nice 到你不是在面试,而是在与一个老朋友在
聊天的感觉,或者是老师在教学生一样。但是事实上他非常的 tough。但是有些人对所有人
都是那样 tough 就没有什么了,这样你就不会特别吃亏了。
有次在摩根士坦利的时候,面试官就是这样问我,你懂什么?我就说了一大堆,然后他
问我,你说完没有,我说,完了。他说,好,那我问你不懂的。就这样我说了一堆"I don't know"
最后,我说,我都说了我这些不懂你还问。他还很高兴的笑。那个就是非常的 tough.有些人
是装出来的,他其实是很好的人。有些时候,是面试官有不同的标准吧。他就认为,我对你
tough 看你有什么反应。其实,在面试的时候,不管面试官怎么样。针对面试有两种人,有
种是你去揣摩出来的,面试官是很喜欢什么样的人,他是很喜欢开朗的人,你就可以一直在
那里说,装成很外向的,非常能说等。但是这样很难啦,我是很难做到的。我是每次的都一
样的。我就是做我自己吧,我本来是什么样的就怎么做。你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
我也没有办法。如果你说是我性格的问题的话,你说的对我就改,说的不对我就不改。一般
来说,第一种人很难做到,但第二种人就更实际一点。不管面试官怎么样,你就做好你自己
就行。做最好的自己。不管面试官是 tough 也好,nice 也好,你反正对他的问题,你尽你自
己最大的可能去回答到最好。
最后,在面试多了之后,你有了经验,你就知道,你这个面试到底表现的怎么样,是砸
了还是表现的可以,不错还是怎么样。自己都能够有个很准确的把握。就我而言,到后来,
我就基本知道,这个面试我是不是肯定过,都能基本感觉到。最后结果也是八九不离十。
面试也得有很好的准备了。比如你面 Goldman,你要知道这个公司的历史、背景,那些
地方做得好啊,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人啊,这些你都是可以提前在网上查到的。另外就是你的
一些仪表仪态啊,说话的语气啊语调,这些就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了。
有些人去面试第一眼就知道你行不行。其实,这样说起来挺玄乎的,但是他们毕竟面了
很多很多人,阅人无数,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看一眼就知道。就是说仪态啊仪表阿风度阿
气质阿,这些东西平时就要训练一下。面试的时候最好就是成熟一点,然后诚恳一点,自然
一点就好。这些东西我觉得才是面试最关键的东西,而不是你准备了什么。因为比如面试官
问你,告诉我一个什么什么,你如果不知道你可以去图书馆查,翻书找,或者发现你什么都
不会可以现学。但是有一些东西就是学不来,他们可能会比较看重。因为一个人有自己的能
力和潜力,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潜力更重要。如果面试官觉得你很有潜力的话,他就很欣赏
你,就算你什么都不知道也无所谓。

J:你指的潜力是哪方面的呢?
Z:我觉得有这样一个标准,如果我是面试官,我的感觉是,和他评判人的标准一样。当然
你知道的 Finance 越多越好,没有坏处。但是 basic 就是 no matter what you do, you do your best
或者 you have done your best.你的数学学得好,好,中文学得好也行,运动好也可以,只要
你做过的你做得好就行,就算你没有做过 finance 没有做过 economic 都行,我可以教你嘛,
只要证明你可以把事情做好就行了。这么说吧,我是数学系的学生,finance 或者 economics
的知识肯定没有经管学院的同学强,也不系统。但是就算是经管学院的第一名,面试官把他
问倒也是很容易的事情。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回答问题的思路,表现出来的
你这个人是不是很聪明,是不是能理解别人问的话,就算你不会你是不是会理解到那个对的

- 76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思路上去,会不会分析,这个比较重要。就是说面试官可以很 tough 问到你什么都不会,it


doesn't matter,你不会就说不会,最不好的就是你不会装会,还狂说一通,给人感觉在 negotiate.
不会就说不会,诚恳一点,向他请教或者说明自己的想法就好。我觉得面试就是一个交流的
机会,不但是别人面你你也面他。有些银行你不喜欢,他给你钱你也不会去,或者说有时候
你也在向他学习,因为这种人如果不是面试也很少有机会能见到的。最后你可以有机会问他,
如果最后你没有机会问问题的话,一般来说就是一个比较糟糕的信号。一般来说你要准备好
你的问题,问些你感兴趣的问题,让人感觉你真的感兴趣这些问题。兴趣真得非常重要

J:你问过 trader 一些怎样的问题吗?


Z:以前我比较喜欢问他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股票市场,价格可能突然上升一点,我问他有
什么看法。这样问其实很大风险,他立马就说 what do you think,所以以后我就不这样问了。
然后我就会问 trader 心理上的东西,就是说如果你 trade 的不好,lost 了,怎么调整你的心态,
然后你基本的策略是什么样子呢?其实问题是可以准备的,但是他回答了之后你再问的问题
就不能准备了。就像你现在采访我,问题可以准备,但是我回答后你问的 further 的问题就
不能准备了对不对。这个很重要,如果面试的问题你能问出来一些比较好的问题自然就有一
些加分。

J:你当时面试的心态是怎样的?是一直很自信自己能拿到 offer 吗?
Z:我当时面试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想,因为我想不行就不行,不行我就出国,因为我觉得出
国还是挺有把握的,我就想,反正就试一下呗。后来 DB 没要我,当时是挺郁闷的,因为我
想做 trading,至少是 market 那边的东西。后来我很悲惨的发现,在香港 market 的职位只有
一个选择的机会就是 Morganstanley。中国以外的,只有 MorganStanley 和 goldman,所以其
实机会并不是特别多。但是当时我就想,应该还是比较有希望的吧,所以我就两手准备呗,
因为有个保底,我也准备着出国的材料。但是后来一直在面一直在面就越面越有信心。我知
道有些学弟学妹面的不行就很沮丧。但是我想沮丧是沮丧,如果面的不好就去想想哪儿面的
不好,然后不断调整自己,其实是可以越面越好。当时我就一轮一轮面,好像每次都过了,
就挺有信心的。最后,其实高盛当时口风已经很松了,然后我觉得基本上就没问题了,但是
我还是准备了许多材料。最后他们说,我们要你了,我才停。就是说我心态一直来说还算是
比较好吧。当时 DB 回来他们没有要我主要两个原因吧,一个是配额的问题,看看他们今年
怎么要人嘛。但是我觉得主要还是我自己的原因。因为我没有做任何预见,很多工作里的
relationship 啊还有很多平时的东西和学校很不一样,你也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很多东西自己
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当然我 Intern 知道很多东西,但是表现来说的话就最多只有
80 分,就是乐观估计,自己给自己打分吧。但是我回来之后觉得这样也好吧,觉得自己有
这种经历可以从中学习,我回来之后总结了很多,想了一下自己为什么当时作的不是特别好,
特别是一开始的时候,然后想了想以后面试的时候怎么改正阿,还有什么知识需要补一下。
8 月份回来 9 月 10 月都没有面试,其实知识上边的东西没有准备多,主要是想一想怎么表
现自己,应该注意一下哪些言辞方面的东西,有些问题怎么处理阿……后来面试一轮一轮面
就好像还挺顺利的。

J:拿了这么多 offer 能不能给自己做一个分析,你的优势在哪里?人才优秀有很多方面,


你最突出的在哪里?就是投行要的人比较突出的优势在哪里?
Z:我的优势的话,我觉得首先我是学数学的,企业一般认为学这方面的人头脑会比较好使,
会比较聪明,自己聪明可能算不上,但是小聪明可能还是有一点的吧。
然后是自己反应比较快,这可能是长时间理科的训练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吧,当时我学

- 77 -
2006 FATH 顶级金融公司成功申请人访谈

数学,基本上不会金融和经济,但是我拿到 offer, 他问我的问题我一般都会,他可能认为我


这个人学习能力比较强吧。之前没有学,但是后来就学的比较快。他们比较喜欢这一点。还
有就是英语,口语是很重要的东西,因为面试官面试的的时候,说老实话,他的心情好不好
很重要,如果他和你说英语,而你的英语说的不是很好的话,他会觉得很不爽。如果你的英
语很好的话,确实是很好的资本。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因为是男生吧。因为现在女生一般都比较强,男生都没几个,比如说
我们在 Morgan Stanley 最后一轮的 breakfast interview,8 个人吃早饭只有我一个人是男的。
当时吃饭的时候面试官说你们每个人说一句话介绍自己,到我的时候说你不用说了,你是唯
一的男生,我们已经记住你了。
其它优势,可能还有就是我面试的时候不太紧张吧,比较自然,一般问到不会的东西我
也不会很害羞,不会就不会吧,虚心请教他就好。

J:有什么给后人的建议吗?
Z:要进投行的话,首先要进入这个行业,进不了大投行每关系,小投行就比如中金,甚至
更小一点也行,但一定要有一定经验。一定要进去看一下,毕竟课本上的东西和现实的不一
样,你看一下的话课本上的知识有长进,对自己怎样为人出世也有更好的了解。
其次就是学习尽量搞好,学分积尽量高一点,这样可以证明你学习能力比较强。因为他
们会比较看重这一点。本科毕业的成绩能高点的话最好是高一点。
不要太 aggressive ,如果你太 aggressive 的话面试官不会喜欢,毕竟面试官会认为,我
做这个这么多年,你再天才也不可能了解比我多,所以面试的时候最好虚心一些,尽量展示
自己就好。
面试前看点新闻是好的,复习一下那些 option 等等知识。还有就是平常心。心态要平
和,每次面试,不管以前面试的结果怎么样,面多好也好,面的很差也好,进去面就是了。
最好把自己的东西表现出来,面试之前先想好几个问面试官的问题,然后想好几个常见问题
的答案。但是不要 over prepare, 如果你 over prepare 的话,别人看不清你是什么样的人,就
不会喜欢你。
总之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相信每个人都能成功!

- 7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