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7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

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自 序 001

自 序

人生識字糊塗始。自從我開始接觸到先秦典籍那時起,由「識字」帶來的
「糊塗」便一個接一個。有些「糊塗」後來逐漸明白了,有些卻至今還在「糊
塗」中。比如,我曾經認為:先秦典籍都是由文字組成,祇要認識文字,那些
典籍所蘊涵的意思就清楚了。可我很快又意識到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像《周
易》這部書,每個字都認得,但是包含的意思仍然很難理解。又如,在中學讀
書的時候,我就經常見到街頭巷尾有擺攤算卦的,在招牌上寫著「周易預測」
等字樣,心裏就「糊塗」:《周易》究竟如何預測人的吉凶禍福?這個「糊
塗」至今還在「糊塗」中。

人往往會對自己感到難以理解的事物產生好奇心理,我對《周易》的好奇
就是從這些「糊塗」中來的。懷揣著這些好奇,我在大學階段選修了兩門主講
《周易》的課程,並閱讀了許多這方面的著作,結果收穫不多,對諸多問題依
然是「糊塗」。但在這些龐雜的閱讀中,我也逐漸明白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周易》卦爻辭絕非隨意寫就,而是由卦象得來的,即象數易學所謂的「辭由
象生」原則。這個原則經過自己的檢驗,至今仍居之不疑。大學畢業時,我曾
一度想考《周易》方面的專業研究生,最終由於自感準備不充分而作罷。

二○○二年,我在安徽大學歷史系攻讀歷史文獻學,主要精力轉到出土文
獻和古文字的學習上,但對《周易》的這些好奇仍時時縈繞在心頭,同時也甚
為關注易學研究領域的新進展。臨近論文選題時,恰逢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
書《周易》公佈,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周易》寫本,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
視,我的目光也很自然地集中到這批材料上來。最終,我選擇了「《周易》文
字」作為研究對象。我的初衷是:以楚竹書《周易》的文字考釋為基礎,結合
前面已經出土的《周易》文本,如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阜陽漢簡《周
易》等,探究《周易》的原始面貌,主要是考察卦爻辭所用文字的本義。在開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2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題報告之後,我又吸收了何琳儀老師的意見,將前輩學者對傳世本《周易》文
字的校勘考釋成果擇要吸收進來,便形成了現在的這個規模。何老師曾參加
「儒藏」項目中楚竹書《周易》的校點工作,當是鑒於前輩學者對傳世本《周
易》文字的研究成果過於分散,翻檢不易,故有此建議。至於原計劃中對前人
學術筆記裏相關研究成果的整理,因為篇幅及體例的限制,尚有待於將來。

《周易》是儒家典籍中最具哲學意味的,一般都將易學研究看作是至「玄」
的學問,而文字學研究屬於「樸學」,是至「實」的學問,將兩者黏合在一
起,或許會給人一種不倫不類之感。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這也許就是清人所
說的「由小學入經學」治學路徑吧。再者,楚竹書《周易》是用戰國楚系古文
寫成,這方面的研究必然要牽涉到古文字學;而古文字學家于省吾先生所著
《雙劍誃易經新證》,用甲骨文及金文證易中晦文澀義並進而證以易象,也給
了我很大啟發,其所主張的「易,象學也」直接促使本書在象數易學上也進行
了些許討論。

楚竹書《周易》文字集釋佔據了本書很大篇幅,餖飣考據,大多無關易學
宏旨。如果說起對這部最早寫本的總體印象,大多數研究者可能會得出基本相
同的看法:以楚竹書《周易》卦爻辭校諸今傳本,可以明顯看出,歷經兩千多
年的流傳,今傳本雖然有一些文字訛誤,但其較之早期面貌並沒有發生太大的
變化。竹書本與今傳本在文字使用上的差異,大多是屬於通假關係。其它出土
易學材料的文字使用情況也大率如此。

《周易》之為書至深至奧,其文字讀來又至晦至澀。本書對其文字的整理
研究,且主要側重出土易學文獻中的文字,也許祇能說是易學研究的前提而非
易學研究之本身,故題目冠之以「文字」二字以別嫌疑。同時,對易學哲理的
領悟與人生經驗的增長應該是成正比的,馬王堆漢墓帛書《要》篇「夫子老而
好易」之語,恐非無因,也許是孔子至老年方纔領悟到《周易》中之哲理深得
我心,因而好之吧。以孔子之聖尚且如此,憑筆者未及而立之年,若藉此妄談
易學研究,實難免不知天高地厚之譏。完稿後,再反觀寫作的初衷,發現其最
終結果之於易學研究也並沒有產生明顯進展的跡象,故筆者始終不敢將之歸屬
於易學研究範疇。如果硬要找出它對易學研究者的微許作用,或者說對筆者來
講稍感欣慰者,應當說是此書收集的出土易學資料相對比較齊全,可省卻一些
想要在這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者再次翻檢蒐集資料所花費的時間吧。

筆者在最初選題時私下想的是儘量選擇自己相對熟悉的研究領域,可是完
稿後卻發現自己對於易學其實是一知半解,所得甚為淺陋;對於文字學研究也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自 序 003

類此。好在本書大多是編纂之功,前輩學者對今傳本《周易》文字的真知灼見
以及當代學者對楚竹書《周易》文字的精彩考釋,是本書賴以存在的基礎,而
筆者實不與焉。即便如此,書中仍會有編排不當及認識謬誤之處,懇請讀者賜
教。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引 言 001

引 言

《周易》在中國歷史上是一部極為重要的典籍。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周易》獲得正統地位以來,以《周易》為中心的易學研究更是
得到極大地發展,在以後各個時期的學術史上都佔據著重要地位。但兩千多年
來,甚至在科學文化昌明之今日,《周易》仍然是一本很難讀懂的「天書」。
說其很難讀懂,除了《周易》本身那套謹嚴有序的體系外,就要說到那些古樸
簡質而又蘊涵豐富的文字了。對於《周易》包含的文字進行研究,始終是易學
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顧炎武說「讀九經自考文始」,戴震提倡「治經先
考字義」。因為要讀懂經典,首先必須要考察其文字,研究《周易》文字同樣
是易學研究最基礎的環節。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考察《周易》這部經典中的文
字。

本書吸收了前人在今傳本《周易》文字研究上取得的眾多成果,總體上說
包含以下幾種:

(一)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引《周易》文句以解釋字形,明確字義。

(二)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就《說文》作注,包含有解釋《周
易》文字的內容。

(三)唐人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周易音義》,綜合輯錄比勘諸家異文,
是《周易》文字研究的重要成果。

(四)清人阮元撰寫的《〈周易〉注疏校勘記》,主要研究當時所見的各
種傳世《周易》文本在流傳中產生的異文和訛誤。

(五)有清一代是小學極為繁盛的時期,在《周易》文字研究上也取得了
豐碩的成果。除了上述《說文解字注》和《〈周易〉注疏校勘記》外,本書還
選取了較有代表性的三家:王引之的《經義述聞》中涉及《周易》經文的部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2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分;宋翔鳳的《周易考異》;李富孫的《易經異文釋》。

(六)近人馬宗霍撰《說文解字引易考》及《說文解字引通人說考》,對
於《說文》所引的《周易》文字進行了詳細辨析,創獲頗多。

上述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只要是有關《周易》文字並且有個人見解
的,不論其觀點正確與否,一概予以吸收,以資借鑒。這部分整理工作是本書
的主要內容之一,屬於「彙校」部分。

前人所能看到的僅是當時流傳的各種《周易》文本,但現在的情況完全改
觀了。自上個世紀初至今,出土文獻領域相繼發現了幾種前人未及得見的《周
易》文本:

(一)敦煌唐寫本《周易》:一九○○年發現的敦煌遺書中有唐寫本《周
易》殘卷,包括 P.二五三○,P.二五三二,P.二六一九,P.三六八三和 S.六一六
二(P 指伯希和,S 指斯坦因,後綴數字是二人原標編號);另外還有《周易
經典釋文》殘卷,包括 P.二六一七,S.五七三五。

(二)漢熹平石經《周易》:熹平石經的有關記載見於《後漢書‧靈帝
紀》。熹平四年(公元一七五年)始刻,光和六年(公元一八三年)刻成,刻
成後即樹碑文於洛陽太學門前供人拓摹。後歷經戰火遷徙,碑文漫滅,十不存
一。現原碑皆毀,僅存殘石、拓片,難窺其全貌。自宋代以來陸續有殘碑出土。

(三)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出土於長沙馬王堆三
號漢墓,墓葬年代是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一六八年)。其中不僅有帛書
《周易(六十四卦)》,還有帛書《易傳》,包括《繫辭》、《二三子問》、
《易之義》、《要》、《繆和》、《昭力》。

(四)阜陽漢簡《周易》:一九七七年出土於安徽阜陽雙古堆漢墓中,墓
主為西漢汝陰侯,竹簡殘斷極其嚴重。這批簡文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在《周易》
卦爻辭後附有卜事之辭。

(五)秦簡《歸藏》:一九九三年三月,湖北省江陵縣王家臺十五號秦墓
出土了竹簡本《歸藏》。秦簡《歸藏》的出土有力地證明了傳世的輯本《歸
藏》並非偽作,其所用的卦名可以與《周易》相互對照。

(六)楚竹書《周易》:一九九四年由上海博物館購藏,二○○三年十二
月出版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是戰國時流傳於楚地的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引 言 003

《周易》文本。

王國維在一九二五年為清華學生作演講時說「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於新
發見。有孔子壁中書出,而後有漢以來古文家之學。有趙宋古器出,而後有宋
以來古器物、古文字之學。……故今日之時代,可謂之發見時代,自來未有能
比者也」(王國維:《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見之學問》,《王國維遺書》
第五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一九八三年九月第一版)。如果說在上個世紀
二十年代,王國維就稱當時為「發見時代」,那麼由上面我們列舉的各種《周
易》文本可以看出,相對於那時來說,前人未能見到而我們今天可以見到的新
材料,其發現更足稱之為「《周易》的發現時代」。大量新發現的出土文獻產
生新的研究課題,將這些眾多的《周易》新材料綜合起來,從文字、音韻、訓
詁以及版本、校勘諸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就顯得很有必要。

各種新發現的《周易》材料吸引了眾多學者的關注。如已經發表的馬王堆
漢墓帛書《周易》和阜陽漢簡《周易》,已經有許多學者進行研究,也產生了
許多成果。比如吳新楚先生所著《〈周易〉異文校證》(廣州:廣東人民出版
社,二○○一年八月第一版),融匯了各類出土文獻的異文材料,無疑是很有
意義的工作。但此書出版時楚竹書《周易》並沒有完全公佈,所以現在看來這
部著作就顯得不完整了。同時,從學者們的研究狀況來看,無論是帛書《周
易》還是阜陽漢簡《周易》,在文字考釋上並不存在太多的難題,所以研究方
向也基本是傳統易學的延續和深入:即對比異文,找出本字,探索卦爻辭的含
義或易理,以及從異文入手考察文字演變等等。二○○三年底,上海博物館藏
戰國楚竹書《周易》公佈,它是以六國古文中的楚系文字寫成,其中出現大量
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異文。所以,整理研究楚竹書《周易》的第一步工作就是
要對其中的古文字加以考釋,這就需要古文字學者和出土文獻學者先做基礎性
的文字研究工作。傳統易學和古文字學、出土文獻學有共同的研究對象,這就
需要一個結合點,使得兩個學科及時交換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促使易學研
究的深入。在實際研究中,我們卻會發現,因為不了解古文字發展演變過程,
不能及時得知文字考釋的最新成果,傳統的易學研究者往往在《周易》文字考
釋上無所適從,甚或以不誤為誤,隨意取捨各種觀點。如楚竹書《周易》第九
簡《比》卦初六爻辭「有孚 缶」,帛書本和今本均作「有孚盈缶」。原考釋
者濮茅左先生將「 」釋為「海」,但古文字學界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此字非
「海」字,並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看法。從目前的研究情況看,此字隸定為左
從「從」從從「從」,分析為「從從,盈省從」,即釋為「從」字,從當是比
較可信的(字形隸定從季旭昇先生之說,具體論述參正文此字下所引)。而易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4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學界不少研究者由於不了解這個字的最新考釋成果,仍然沿用原考釋者的「海」
字說。又如第二十三簡《大畜》卦上九爻辭「 」字,馬王堆漢墓帛書本作
「「」,今本作「「」。原考釋者濮茅左先生隸定為「從」,後加「(「)」,
其其向於讀為「「」的其其還是可取的。其在國其其釋此字為「從」,認為不
同的字之間其實是通假的關係(其在國:《上博竹書(三)〈周易〉釋文補
正》,簡帛研究網站,二○○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後白於藍先生又指出此字
「似當分析為從木,虛省從」(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第一一○
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二○○八年一月第一版),對此字的研究更深入
一步。而易學界仍有一些學者以原考釋者的隸定字形為依據來探討此爻辭的含
義理解問題。

以上所舉的例子說明,在目前的易學研究領域,古文字學、出土文獻學和
傳統易學存在「兩張皮」的現象,互不搭界。對於有著共同研究對象的兩個學
科來說,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象。

因此,我們需要綜合整理出土文獻的文字考釋成果,尤其是楚竹書《周
易》文字的考釋成果,及時傳達給傳統易學界的研究者。同時,也要把易學界
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時總結匯總,以便古文字和出土文獻學界在介入易學研究時
能很快窺其堂奧,最終使得二者產生交相輝映的效果,並由此推動易學研究的
深入發展。

在上述諸位前輩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本書對《周易》文字的研究主要從以
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對照各類出土文獻的原圖版,重新進行《周易》經文的釋文整理,
並以卦爻辭為單位,將經文釋文按照今本、馬王堆漢墓帛書本、楚竹書本、阜
陽漢簡本、熹平石經本的順序依次排列。這部分工作是本書進行深入研究的前
提和基礎。經過如此整理,各本的文字異同以及殘存狀況一目了然,可以很方
便地做進一步的對比分析。

唐寫本《周易》多同於今本,故其文字異同僅在案語中說明,原文不具
錄;馬王堆漢墓帛書本《易傳》部分的異文情況也在案語中說明;阜陽漢墓竹
簡僅取其經文部分,卦爻辭後的卜辭不取;秦簡《歸藏》和傳世輯本《歸藏》
卦名用字,我們也吸收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於案語中說明異同情況。

(二)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文字的各種考釋意見進行彙集
整理。楚竹書《周易》作為一個新出的早期文本,其文字學價值遠遠超出其作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引 言 005

為易學文本的價值。它是用戰國古文抄寫而成的,是戰國時期流傳於楚地的
《周易》文本,也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周易》文本,其所包含的文字毫無疑
問屬於古文字學的研究範疇。古文字學界對於戰國文字中的楚系文字研究已經
相當成熟,所以大部分學者的考釋意見都基本趨向一致。但其中也有少部分古
文字,牽涉的問題甚多,學者們的考釋意見很不一致。本書在彙集各家考釋意
見的基礎上,綜合評述諸說得失,並儘可能選取較為可靠的說法進行釋文的再
整理。偶然有筆者自己的一得之見,則隨文在案語中予以說明。這部分工作是
本書的另一個主要內容,屬於「集釋」部分。在楚竹書《周易》文字考釋意見
的整理過程中,筆者形成了一些較為系統的看法,獨立成文,一共四篇,附錄
在後面。

如前所述,本書擇要彙集了前人對於今本《周易》文字的眾多校勘考證成
果,再加上所列的出土易學文獻,則本書所收集的材料基本囊括了目前所能見
到的全部《周易》文字材料,極便於易學研究者在此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研究。
通過對這些易學文獻的整理,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前人在《周易》文字上究
竟關注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是已有定論的;哪些又是存疑待考的;出土的《周
易》文本究竟可以解決多少懸而未決的問題;等等。同時,為了便於查找各本
出現的異文情況,筆者還製作了「各本重要異文索引」附錄在後面。

(三)在《周易》經文每條卦爻辭下,「彙校」和「集釋」之後,筆者以
加案語的形式給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案語根據每條卦爻辭所含文字的各自特點
而添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王家臺秦簡《歸藏》和傳世的輯本《歸藏》卦名
與《周易》卦名之間的對從關係;馬王堆帛書《易傳》部分出現的與帛書《周
易》經文部分不同的異文;敦煌唐寫本《周易》殘卷和《周易經典釋文》殘卷
中出現的異文;各類出土文獻釋文考釋意見與原考釋者不同的地方,筆者或引
用其他學者的意見或給出自己的看法予以說明。

(四)《周易》是先秦典籍中除《詩經》、《楚辭》外較為重要的韻文材
料,全部卦爻辭中存在大量的諧韻現象。如經文第一句爻辭「初九:潛龍,勿
用」,龍、用上古音皆在東部;第二句爻辭「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田、人上古音皆在真部;等等。這些諧韻現象有些對於《周易》經文文字的考
釋和理解很有幫助。我們吸收前人對於《周易》卦爻辭諧韻情況的研究成果並
從用到楚竹書《周易》文字的考釋中。比如《豫》九四爻辭的「 」字,筆者
根據諧韻情況認為其當屬之部字;再如《大畜》上九爻辭的「 」字,筆者根
據諧韻情況認為其當屬魚部字,並將此點作為字形考釋的重要旁證;又如《旅》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6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六二爻辭的「從」字,筆者根據諧韻情況認為其仍當根據楚文字的常見現象讀
為「次」;等等。這部分工作力求全面反映出《周易》文字在先秦的原始使用
狀況,在某種程度上開拓了楚竹書《周易》文字考釋所依據的材料範圍。

(五)在對各類《周易》文本的異文進行分析考證的基礎上,我們在某些
卦爻辭下還嘗試吸收借鑒象數易學的研究成果,探索一些卦爻辭的卦象蘊涵,
並結合到《周易》疑難文字的考釋與理解中。象數易學是傳統易學的一個重要
流派,主要研究卦象與卦爻辭之間的對從關係,其研究成果對於研究《周易》
經文的原始含義以及確定《周易》文字的最初用法很有幫助。尚秉和先生在
《周易尚氏學‧說例》中云:「誠以易辭皆觀象而繫。上《繫》云『聖人觀象
繫辭焉而明吉凶』是也。故讀易者,須先知卦爻辭之從何象而生,然後象與辭
方相屬。辭而吉,象吉之也;辭而凶,象凶之也。故甲卦之辭不能施之乙,乙
卦之辭不能施之丙。偶有同者,其象必同。」于省吾先生在《周易尚氏學‧序
言》中說:「因為辭由象生,故易無象外之辭。」(尚秉和:《周易尚氏學》,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年五月第一版。)這些說法非常精當地指明了卦爻
辭與卦象之間的關係。

當然,由於象數易學仍然是一個爭議很多的研究領域,且畢竟與文字研究
有別,所以我們的主要工作還是集中在文字的考釋論證上,對於象數易學的吸
收也僅限於一些能夠證成文字的比較可信的說法。如其中對於爻辭「拯馬壯
吉」的卦象解釋,《鼎》、《夬》卦名的取象等。我們將象數易學研究成果引
入《周易》文字研究的做法,充其量算是在文字學研究領域所做的一點嘗試。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凡 例 001

凡 例

一、文中出現的標注符號和引書簡稱:

●、今本──《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

帛、帛本──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釋文底本據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
小組《馬王堆〈六十四卦〉釋文》,文中所說原考釋者意見
皆出此文);

竹、竹本──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

阜、阜本──阜陽漢墓竹簡《周易》;

石、石經── 東漢熹平石經《周易》(阮校中的「石經」指唐開成石經);

寫本──敦煌唐寫本《周易》;

說文──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徐鉉校定本,通稱「大徐本」);

段注──清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釋文──唐人陸德明《經典釋文》;

彙校──今人黃焯《經典釋文彙校》;

阮校──清人阮元《十三經注疏‧周易注疏校勘記》;

述聞──清人王引之《經義述聞》;

考異──清人宋翔鳳《周易考異》;

異文釋──清人李富孫《易經異文釋》;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2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引易考──近人馬宗霍《說文解字引易考》;

通人說──近人馬宗霍《說文解字引通人說考》;

研究──今人黃人二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研究‧上博藏簡
周易校讀(上)、(下)》;

讀本──今人季旭昇主編,陳惠玲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
讀本‧周易譯釋》。

二、《周易》經文以通行的《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六十四卦順序排列,每
卦卦爻辭下按出土文獻的完整性依次附列帛、竹、阜、石(文中皆用黑體
字標識於前)。因寫本內容多同於今本,僅在案語中說明異同,不具附。

三、由於錄有今本《周易》原文,出土文獻中有文字殘缺或漫漶不清處,一律
以「□」表示,不據今本補足,補充的字數多少以今本為標準。

四、每卦卦爻辭下先列舉傳世文獻中前人解說《周易》文字的內容,大體按照
出現的時間先後為序,間或以類相從,作如下排列:說文、段注、釋文、
彙校、阮校、述聞、考異、異文釋、引易考、通人說(文中皆用黑體字標
識於前)。其它間或採入的傳世文獻材料用「作者名(黑體)」置前為標
識,後標注著作名稱。

五、傳世文獻中考證對象用「【】」括住,如段注中《說文》原文作為考證對
象放入「【】」內。《說文》及段注前「()」內標注《說文》原卷號和
部首,以便查找。每種文獻一般全部引錄,輾轉引用前人的內容而不加作
者個人意見的不錄,《經典釋文》中僅標注文字讀音的不錄。阮校綜合比
較了當時所見的諸本文字異同,不論其是否有個人意見,全部採錄。

六、各類傳世文獻中雙行夾注小字放入「()」內括住,夾注內再有夾注的用
「[]」括住。有的傳世文獻屬於未經整理的古籍,引錄時酌加新式標點,
以不影響文意為準,不強求前後疏密一致。所引文字原為繁體,其中習慣
性 使 用 的 異 體 字 一 般 保 持 不 變,如「義」作「誼」、「氣」作「气」、
「「」作「「、「」、「「」作「「」、「據」作「「」「;「有明「的
文字錯誤,則加「(引注:)」予以說明;若所引文字是由簡體轉化為繁
體,則用字予以統一。

七、今人對楚竹書《周易》文字的考釋解說次於傳世文獻之後,以「作者姓名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凡 例 003

(黑體)」為標識冠於其考釋意見之前,基本按發表的時間先後為序,後
面用「()」括注文章名稱,文章名稱中含有「()」的改為「[]」,並
在「()」後附發表年代。其中李零先生的《讀上博楚簡〈周易〉》一
文,據其所說是在竹書《周易》發佈之前所寫,文中將其調整在原考釋者
濮茅左先生的意見之下。文中所引《讀本》部份,若直接說是《讀本》的
意見,則是撰寫者陳惠玲先生在《周易譯釋》中的意見;如果是主編者季
旭昇先生的意見,則隨文注明。

八、今人考釋意見大多直接引用,以求準確表達作者的看法。行文中間有省略
處用「……」表示,在分段提行處間或有省略則不用「……」。有概括引
述的內容用「()」括住。引述中作者原來的注釋用「(原注:)」插在
文中相應處;原注若是引通行典籍,僅是標明版本,則或省略不注;若原
注中的文章名含有「()」,則改用「[]」。引述中若有文意不接或指代
不明處,則添加「(引注:)」予以明確。

九、學者有同一篇文章先在網絡上發表,後來又正式發表於期刊的;或者同一
篇文章出現於不同刊物的;如果表達的觀點沒有改變,僅是個別字句措辭
不同,則以後來發表的為準引錄,原說不再徵引,「文章名稱後面的年代
仍然標注其最初發表的時間。若是後來的觀點較原說有重大的修訂,而原
說仍有參考價值的,則在引錄新說的同時,原說也予以保留。原說與新說
也以發表時間為序排列。

十、在列舉諸家說法之後,筆者還有需要進一步說明的地方,以加案語的形式
附在後面,以「【案(黑體)】」冠前為標識。諸本異文若是有同一諧聲
偏旁,或明「屬於音近相通的關係,案語中一般不再注明。前人對於卦象
的解釋,擇其信而有徵者,以「【象(黑體)】」冠前為標識附在案語之
後。

十一、所引述的內容有一處而涉及《周易》經文多處卦爻辭者,採取互參的方
式說明其又見於哪一卦哪一爻辭下。案語中有類似情況者同樣處理。

十二、臨文不諱。行文中除本師外,偶有直稱前輩學者姓名處,尚祈諒之。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目 錄 001

目 錄

引 言 1

凡 例 1

上 經 1

○一、乾 1 一六、豫 131


○二、坤 12 一七、隨 155
○三、屯 20 一八、蠱 164
○四、蒙 29 一九、臨 170
○五、需 39 二○、觀 172
○六、訟 57 二一、噬嗑 174
○七、師 74 二二、賁 179
○八、比 82 二三、剝 184
○九、小畜 93 二四、復 190
一○、履 101 二五、无妄 196
一一、泰 107 二六、大畜 209
一二、否 115 二七、頤 232
一三、同人 118 二八、大過 252
一四、大有 120 二九、坎 256
一五、謙 126 三○、離 265

下 經 273

三一、咸 273 四○、解 335


三二、恆 283 四一、損 339
三三、遯 292 四二、益 343
三四、大壯 300 四三、夬 345
三五、晉 303 四四、姤 356
三六、明夷 309 四五、萃 366
三七、家人 316 四六、升 371
三八、睽 320 四七、困 373
三九、蹇 331 四八、井 38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2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四九、革 400 五七、巽 457


五○、鼎 405 五八、兌 460
五一、震 414 五九、渙 462
五二、艮 419 六○、節 469
五三、漸 427 六一、中孚 470
五四、歸妹 434 六二、小過 474
五五、豐 438 六三、六六六六六六 477
五六、旅 450 六四、未六 484

附 錄 489

一、參考文獻 489
二、各本重要異文索引 506
三、楚竹書《周易》文字相關研究文章六四篇六 508
四、後記 54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01

上 經

○一、乾

【乾下乾上】
● 乾:元亨,利貞。

帛 鍵:元享,利貞。

釋文::乾::::,:::乾::,乾:::,:::。:::::::乾,
健也。」此八純:象天。:元亨:許庚:,:德也,訓通也。餘放此。

彙校::乾::::乾::,乾:::,:::。:::::::::乾::乾
: ,:乾:乾,雅雨堂::易釋文:同。盧:皆: ,是也。阮元:周易釋文
校勘記:謂::乾並: , :盧所據錢求赤影::為言也。又::每:載:體,
與今:同,:::::皆不載。

通人說:(三:‧卜部):貞:卜問也,:卜,貝以為贄。一曰:鼎省聲。京房
所:。:一曰鼎省聲者,此:形:別:也。其:傳自京房,故又:京房所:也。
京 以鼎省聲為:一曰」,則京自:當不若是。:其:如何,實無以知:。:駿
聲::文通訓定聲:逕以:鼎省聲」為京房:,刪去:一曰」二:,謬矣。段玉
裁:::一:是鼎省聲,非貝:也。許::貝,故鼎:曰『貞省聲』。(大徐:
無此語,此:小徐。)京:古文以貝為鼎,故:『:卜,鼎聲』也。」按此所:
京:,乃段氏推度:詞,意謂鼎省聲::京 以:一曰」系:,則京:當是:鼎
不省耳。其言:古文以貝為鼎」者,出小徐:鼎::注,彼:::古文以貞為鼎,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2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籀文以鼎為貞。」大徐:止有:籀文以鼎為貞:」一句。段氏於小徐:兩:貞」
:皆字::貝」,字:::京房:貞:鼎聲,此古文以貝為鼎:字也。許:::
:::(今::文:以為古文,段謂古當:籀)::者,籀文:則:::
妘(:女部:::籀文妘 ):,此籀文以鼎為貝:字也。」愚謂籀文以鼎為
貝,段以許書字許書,其字自塙。桂馥:亦與段同。但古文以貝為鼎,段取字於
京:,京氏初無是:也。嚴可均:校議:曰::據鼎彝器銘有 體, 得鼎貞兩
讀,與小徐合,大徐不得其解輒 :。」是嚴意小徐:兩貞:非誤,而大徐:無
上句者為誤 。近人羅振玉:王國維皆主小徐:。羅氏:殷墟書契攷釋:曰::今
卜辭中凡某日卜某事皆曰貞,其:多: ,與 :相似而不同;或:鼎,則正與
許君以鼎為貞::合,知確為貞:矣。古經注貞皆訓正,惟許書有卜問:訓,古
誼古: 許書而僅存者,此其一也。又古金文中貞鼎二:多不 ,無鼎鼎:: ,
舊輔甗貞:: ,合卜辭觀:,並可為許書:字。段先生字小徐:兩貞::貝,
是為是是:一是矣。」王氏:是:是是字:曰::按殷墟卜辭貞或: (:殷墟
書契:卷七弟三十九:),: (同上),: (卷八弟七:),其文皆:卜鼎,
卜貞,此以鼎為貞者也。古金文鼎:多有上 卜如貞:者(如:鼎:卜鼎:卜
子鼎:杞伯鼎:夜君鼎等,不勝枚 )。:書‧洛誥:『我二人共貞』,馬融注:
『貞,當也。』(見:釋文:。)貞無當訓,馬融知貞 鼎:,故訓為當,此以
貞為鼎者也。 貞鼎二:形 相似,聲又全同,故自古通用。許君見壁中書有貞
無鼎,:是是:有鼎無貞,故為此:。實則自殷周以無無:,不無古文:文也。」
愚按卜辭晚出,不徒段氏未及見,許君亦未:見也。許書衹有 貝:::文 鼎,
而無 貞::古文 鼎,亦無 鼎::古文 貞。金文中鼎:上 卜如 體者,
許書復未錄,宜段氏於此有所惑也。:許君於貞:引京::一曰鼎省聲」,於鼎
:::貞省聲」,則古貞鼎二::相通,許君實無啟:。特篆文貞 卜貝,貝以
為贄,義同貨貝,為會意:。若如:一曰」::,則貝不成:,乃鼎:省,為形
聲:。許君:卜部:以篆為正文,不言一:為古文,而於:鼎部:出古文以貞為
鼎一語,與:卜部::一曰」::相照,斯其微意也。於此又知:一曰」::所
由無,正以貞:古文: ,而篆文:體僅存貝形,故曰:鼎省聲」耳。:則小徐
:鼎::注二語,愚本:句可:段:::文以鼎為貝」,上句則當如本文::古
文以貞為鼎」,庶與全書:例相符。(鈕樹玉謂: 會:引此二語上有:鍇曰」
二:,則非許:。王筠:同。余檢: 會:所引往往有竄易,亦不盡可据。)段
氏得半是半,亦未為全是也。至貞::卜問」:訓,按:周禮‧春官‧小宗伯
職:::若 國 大 貞,則 奉 玉 帛 以 詔 號。」鄭 司 農 :::大 貞,謂 卜 立 君 卜 大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03

封。」又:大卜職:::凡國大貞卜立君卜大封,則 高:龜。」鄭司農::
:貞,問也。國有大本,問於蓍龜。」知許訓 ::先鄭,羅氏以為:卜問」:
訓 許僅存,是矣。

:案::乾」,傳::歸藏:同,秦簡:歸藏:::天」。1

甲骨文借用:鼎」形表示:貞」,或在:鼎」形上增加:卜」以表示其:用
為:卜問」:: (貞)」。又因為: 」:部::鼎」形與:貝」形近,故
: 」:逐漸簡省訛寫為:卜:貝::貞」。其實:貞」與:貝」:間毫無關係。

享:亨二:皆由古文::」享享而無,秦文:中享享為享:亨二形,實為一
:分化。二:在:周易:全書中頗遭後人隨意竄字,以今:為據而研究二::間
的關係實可不必。竹::元亨利貞」::亨」寫::卿」,如十六:十八:二十
六等簡,:卿」與:六」:一:分化,與::」:同:通。享:亨:六古:皆在
曉曉曉部。竹:十七簡中:用享」:寫:::」,並可與:卿」通。

● 初九:潛龍,勿用。

帛 初九::龍,勿用。

釋文::龍:喻曉氣及聖人。

述 聞:::乾:::師:::頤:::坎::: 濟:言:勿 用」::乾:初


九:潛龍勿用。惠氏定宇:周易述:曰::大衍:數,虛一不用,謂此爻也。」
引荀爽注:大衍:數五十」,:::潛龍勿用,故用四十九。」(:正義:引荀
曰:::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有五十。:乾:初九
『潛龍勿用』,故用四十九也。」)家大人曰:荀意謂:乾::初爻言:勿用」,
故不在所用:列。案::坎::六三,亦八純::一爻,其辭曰:無:坎坎,險
字枕,入于坎窞,勿用」,與:乾::初爻言:勿用」同,何以不在不用:列?
荀:殆不可通。(引:謹案:荀以用九用六備四十九:數,亦不可通。用九用六,
統:乾::坤:六爻言:。:昭二十九年‧左傳::::周易:有:,在:乾:
::坤:曰:『見 龍無首,吉。』」杜注曰::乾:六爻皆享」是也。何得以
用九用六與每::六爻並數乎?)惠氏不能釐正而承用:,非也。引:謹案:用

1 廖名春:《王家臺秦簡〈歸藏〉管窺》,簡帛研究網站,二○○○年十二月五日。又《周易研
究》,二○○一年第二期(總第四八期),第一三~一九頁。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4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者,施行也。(::文:::用,可施行也。」)勿用者,無所施行也。:文言:
曰::潛: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正謂君子不施行
也。也也也:正義:曰::聖人也有龍德,於此也:潛藏,勿可施用。」引也氏
曰::以道未可行,故稱『勿用』以誡:。」其:是也。竊嘗由是而推:。:師: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言小人處上六:位,惟當自守,不
:有所施行。有所施行,則必至於也。(據鼎:周易解:所引
注。)故:象傳:曰::小人勿用,必也。」: 濟:九三::高宗伐鬼方,
三年三:,小人勿用。」言小人處九三:位,不:有所施行。有所施行,則必至
於喪也。:大有:九三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三。」文義與此正相近也。
(:象傳:::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正義:曰::小人德劣,不能勝
其位,必致禍害。」):頤:六三::十年勿用, 攸利。」言拂養正:義,則
不能有所施行,至于十年:久而猶:也。:坎:六三::無:坎坎,險字枕,入
于坎窞,勿用。」言當重險:地,進退皆危,也當靜以待:,不可有所施行,猶
:洪範:言:用靜吉,用:凶」耳。解者或謂:小人勿用」為:勿用小人」(:師
‧正義:),:十年勿用」為:見棄」(王注),:入于坎窞,勿用」為:不出
行」(:正義:),皆與:乾:初九::勿用」義例參差, 未嘗比物醜類以求
:也。

:案::潛」,帛::二三子問:::寑」,與帛:::浸」聲::古:皆侵部。

●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帛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阜 九二:見□□□,□□□□。

釋文::見龍:賢遍:,示也。注及::見龍」皆同。:大人:王肅::聖人在
位:目。

●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咎。

帛 九三:君子終日鍵鍵,夕:若,厲, 咎。

說文:(四:‧骨部):::骨間::也。 骨,易聲,讀若:易:曰:夕惕若
厲」。

段注::::骨間::也。 骨,易聲,讀若:易:曰:夕惕若厲」。::讀若」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05

二:小徐無,非也。:汗簡:::古文四聲 :皆:::出古:周易:」,正因
::文:《:讀若」:,《《::夕:」也。:夕惕若厲」又見:夕部:及《古
籍。:易:惟費氏以古:號古文:易:。鄭君傳費氏,亦::惕,懼也」。字
:易:惕:《見,《古文皆:::」,《家必有為::者,而未見也。《《《。
十六部。

說文:(七上‧夕部):夤:敬惕也。 夕,寅聲。:易:曰::夕惕若夤。」

段注::夤:敬惕也。:此與十二辰:寅義各不同。:釋詁::::寅,敬也。」
凡:尚書:寅:皆 寅為夤也。漢唐碑多:夤者,凡:夤緣者 延緣,:八夤者
八埏,皆雙聲 借也。: 夕,寅聲。:翼 《。十二部。::易:曰::夕
惕若厲。」::乾:九三爻辭也。厲各::夤,今正。凡漢人引:周易::夕惕
若厲」不暇枚舉,許書::亦::夕惕若厲」。此引者,: 夕:意也。:夕惕」
者,者者者者:謂。凡許書,引:易::者者,者也」,:: 者:意;引:易:
: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相 目木:意;引:易::先庚三日」,:庸 庚
:意;引:易::之其之」,:: :之:意;引:易::木於地」,
:: :意;引:易::突如其無如,不孝子突出不者於 也」,:ㄊ 倒
子:意;皆偁:周易:以::形:意。學者不憭,往往誤會,於是字厲為夤,字
突為ㄊ。而惠氏定宇::周易述:,竟::夕惕若夤厲 咎」::ㄊ如其無如」
矣。

釋文::夕惕:《曆:,怵惕也。鄭玄::懼也。:廣雅:同。:若厲:力世:,
危也。: ::無,:易:內皆:此:。::文::: :無也,通於 者,虛
道也。王述::天屈西北為 。

彙校::夕惕:《曆:。:盧:曆:《,與《韻書《語合。: :通於 者,虛


道也。王述::天屈西北為 。:::同。盧:雅雨堂:字:通於 」為:通
於元」,又據::文:字:述」為:育」。

述聞::夕惕若厲: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咎。」:周易述:於
:惕若」:增夤:。其:曰::::文‧夕部:引:易:曰:『夕惕若夤。』案:
許慎:敘:曰:『其偁:易:孟氏,古文也。』是古文:易:有夤:。虞翻傳其
家五世孟氏:學,以乾有夤敬:意,故其注:易:以乾為敬。俗:脫夤,今:古
增入也。」家大人曰:經文:無夤:,請列五字以明:。:文言:曰::故乾乾
因其時而惕,也危無咎矣。」言惕而不言夤,則經文:無夤:。其字一也。鼎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6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解:所列鄭:荀《家::,皆不為夤::解,則是《家:皆無夤:。其字
二也。(荀爽注:文言::脩辭立其誠」曰:立誠,謂夕惕若厲」,則無夤:明
矣。)若謂虞翻以乾有夤敬:意,故注:易:以乾為敬。案:::文:曰::惕,
敬也。」:乾:有:夕惕若厲」:文,故虞翻以乾為敬。敬謂惕,非謂夤也。字
翻注:文言:曰::夕惕若厲,故不驕也。」注:繫辭傳::其辭危」曰::危,
謂:乾:三,夕惕若厲,故辭危也。」則是翻:亦無夤:。其字三也。惠氏所據
者,::文:也。案:::文:::夤,敬惕也。:夕寅聲。:易:曰:『夕惕
若夤。』」此夤:::厲,今:夤者,因正文夤:而誤也。(::文:引:易:
:夕惕若厲」者,以字夤::夕:義,非以其有夤:而引:也。如祝:解曰::或
曰:兌省。:易:曰:兌為口為巫。」此是字祝:兌省:義,而所引無祝:。
:解曰:::詩:曰:『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者,夫也。」此字 :士:
義,而所引無 :。庸:解曰:::易:曰:『先庚三日。』」此字庸:庚:義,
而所引無庸:。相:解曰:::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于木。』」此字相
:木:義,而所引無相:。皆其例也。又案:陸元朗:釋文:,每列::文:引
經異:。此處出:若厲」二:,而不言::文:厲:夤,則唐初::文::猶:
:夕惕若厲」。)::文:::解曰:讀若:易:曰『夕惕若厲』」,「字夤:
:誤,則是許氏所見:亦無夤:。其字四也。:淮南‧人間:是::漢書‧王莽
傳:::傳俗通義::引::易:曰夕惕若厲」;:乾元傳傳記:曰:三聖首
:乾:德,夕惕若厲」,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表:曰:尸祿負乘,夕惕若
厲」,也厲:厲元厲:曰:夕惕若厲以省:厲」,則是兩漢相傳::,皆無夤:。
其字五也。

考異::夕惕若厲:::文:::夤,敬惕也。 夕,寅聲。:易:曰:夕惕若
夤。」(七是上。)惠棟:周易述:曰::夤,敬;厲,危也。俗:脫夤,今:
古。」按:惠据::文:增夤:是也。或謂::文‧骨部:::::::讀若
:易:曰:夕惕若厲」,此厲上無夤:。又:公紹: 會舉要‧四支:夤::::
:::文::恭也,敬惕也。:夕,寅聲。徐引:易::夕惕若。」此引::文:
以:夕惕若」為徐氏所引,又無夤:,惠所据其::以?以曰:以氏以古以::
文: 用::重刻,又見::小:::文:::五: 譜:及影::::文繫傳:
其夤::所引並同,其:並出: 會舉要::前,引:夕惕若夤」 据孟氏古文
:易:,:所引是施:孟:梁丘博士所傳::易:。凡漢人言:讀若」者,必据
通行:書,使人易曉,故:引博士:易:也。:: 會:者見當時:易:無夤:,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07

《 :,又誤為徐氏所引,此南:以後:通病也。

異文釋::夕惕若厲:::文‧夕部:引::若夤」,:::敬惕也。」(晁氏
:::古易:引同。):骨部:仍引:厲。案:許君偁:易:孟氏,:書:也氏,
:詩:以氏,:春《:左氏,皆古文。:往往:《《家:,故前後所引亦有不同。
(惠氏棟:周易述:字::若夤厲」,全書多有據《書所引擅易經文,不免專輒
:病。)錢氏大昕曰::::文:有同偁一經而文異者, 漢儒也同習一家,而
師讀相承,文:不無互異。如:周禮:杜子春:鄭大夫:鄭司農三家,與故書讀
者各異,而文:因以字享,此其字也。」(段氏玉裁::文注::夤:仍字:厲,
:::漢人引:易:『夕惕若厲』,不暇枚舉,此引者: 夕:意也,學者往往
誤會,於是字厲為夤。」)

引易考::夕惕若夤」者,:乾:九三爻辭文。今:易::厲。::文‧骨部:
::讀若引:易:亦:厲,與今:易:同。段玉裁:::凡漢人引:周易:『夕
惕若厲』,不暇枚舉,此引者:夤:夕:意也,學者不憭,往往誤會,於是字厲
為夤。」嚴可均亦曰::若夤當:若厲。漢人若班固:也厲皆讀厲:上屬。許引
此者,:夤:所以:夕,非謂夤:出:象傳:,校者誤會許意輒字耳。」惠士奇
:易::則謂::古者夤讀如延,夤緣:莊子::延緣。夤與乾協,::文:兩
引:乾:九三爻辭,一:夤一:厲者,後人:也。厲乃占辭,與悔吝等,安得
屬上句乎?」惠棟:周易述:《增夤:於厲::上,而以厲:自為一句,字曰:
:虞翻傳其家五世孟氏:學,以乾有夤敬:義,故其注:易:以乾為敬。」鈕樹
玉又據: 會:::徐引:易:夕惕若」,本此:引:易:出於楚金,謂:後人
因楚金而增,又妄加夤:」。王筠:同。方以智曰::此應誤記:艮::『艮其
無列其夤厲薰心』,以夤厲互用也。據王輔嗣:易:解列其夤,當中脊:肉也,
:肉為是,:夕者為:耳。::文:有從,夤從應是重文。許氏以夤從:夕部:
無誤,引『夕惕若』::易:又安可據乎?」愚案:許君引經解:,不者誤記若
此,方氏:言非是。惟:解:引荀:鄭:虞注:皆無夤:,則惠氏:周易述:
亦為臆增,段氏詆:是也。段:嚴字夤為厲,以:校:易:則可,以:校::
文:,文亦未:。此當是:易:有別:,如吝:文:::::例耳。王文訓厲為
危,許訓夤為敬惕,危懼與敬惕:義亦近,故厲:夤二:得通用。鈕氏單據:
會:,以為此出小徐,別無旁字,亦不可:。:翔鳳謂::夤:所引, 據孟氏
古文:易:;::所引,是施:孟:梁丘博士所傳::易:。凡漢人言讀若者,
必據通行:書,使人易曉,故::引博士:易:也。」此:可備一解。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8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通人說:(十二:‧:部): ::也。 :,無聲。: ,奇: ,通于元者。


王育::天屈西北為 。:: 奇: 通於元」者,小徐:繫傳:::: ,奇
:無,通於 者,虛無道也」。陸德明:周易釋文‧乾::: 咎」:引::文:
此條與小徐:同,惟虛無:虛 為異。愚按無 :享省。(無篆: ,為蕃無
::, 為有 ::。古金文有 :皆: ,不 :,故經亦借無為 ,無行
而 廢,乃又借 :蕪以為蕃無:。) 為 :奇:,則大徐:奇: : ,
當:小徐::無,: 不可:。通於元者,謂 與元通也,則小徐:通於 者:
,當:大徐::元,: 亦不可:。戴侗:六書故:弟卅三:: 會‧七虞:
引亦::通於元者」可字。:周易釋文:引此語同誤。盧文弨:釋文攷字:曰:
:元 乾元坤元,自無而:有者也。元:左戾上徹為 ,故言通於元。若 通於
,則不辭矣。」故盧刻:釋文:,:雅雨堂:訂正,是也。:虛無道也」一語,
承上文而釋:,大徐:《此四:,則辭意不完。:周易釋文:引:虛無」::虛
」者,段玉裁曰::謂虛 :道,上通元氣寂寞也。:玉是:曰:『 ,虛
也。』奇:: ,與篆文: ,義乃微別,許:其義,非僅:其形也。」據此,
則四:固當:小徐:補,虛無又當::釋文::虛 。: 會‧七虞:引正:虛
, 小徐舊:也。王育:天屈西北為 者,段氏曰::此偁王育:,又 :別
一義也,亦:其義,非:其形。屈猶傾也,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見:列子:
及:素問:。天傾西北者,謂天體不能正圜也。」王筠曰::此:形:又一:也。
以尢:推:也。大而偏曲:則成尢,天而屈:,豈不為 乎?:春《元命包::
天不「西北。」(見::文句讀:。)又曰:: :難解,許君以兩:解:,皆
於:形得意也。:欲以道:解 :,乃因道而生元:,以 :::上字異於元,
字其為:元,又以虛無::黏合元 :皆為道,此謂 ::元也,此與::字引
:為一類。又以天 形相似, 則一「屈,乃言天亦有屈,以屈與 :意相黏合,
是又謂 ::天也。此與尢:大象偏曲:形為一類, 皆未定:論也。」(見::
文釋例:。)愚按 :為:,六經中惟見於:易:, 通於元,本亦易家::,
而許君述:。惠棟曰:::春《緯:曰:『元者耑也,气泉無形以起,有形以分,
窺:不見,聽:不聞。』何休:公羊注:::『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
造起天地,天地:始。』是 通於元:誼。」案此所偁,乃春《家解釋元年:元,
亦可與易義互參。許君次偁王育:, 與上一:相因,故:易釋文:並引:。
通於元,元又通於天,:乾‧彖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元與天通:字。:尚書::曰::元氣廣大,則稱昊天。」(見:詩‧王傳‧
黍離:是。)高誘:淮南注:曰::元,天也。」(見:本道:::俶真::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09

::經::::山:《是。)王逸:楚詞注:曰::元氣,天氣也。」(見:九
厲‧守志:。) :漢書注:曰::元尊,天也。」(見:禮樂志:。)又其
旁字也。天:無體,積氣以為體。王育:天屈西北者, 謂元氣有所虧損, :春
《元命包:所謂天不「西北也,不「故為 ,非謂天體有所缺陷,亦非偏傾:謂
也。但古人談天,恆涉荒渺,子論緯書,尤多誕:。:楚詞‧天問:曰::東南
何虧。」則屈子所聞者,天:不「又在東南,知王育::, 亦得:流傳, 與
緯書為近,要亦不得為據耳。:則段氏執天體為言,無是:迂;王筠泥:形以
求,更無當矣。

又按王育:,:::周易釋文:引:王述:,小徐:繫傳::正文也:王
育,:鍇:通釋::::如王述:。」育亦:述。盧刻:釋文::大徐::文:
字述:育,祁刻:繫傳校勘記:又:小徐:通釋:語,謂育當:述。嚴可均:校
議:曰::竊意王述王育當是兩人,今此涉為:禿:女:醫:輒字耳,議::易
釋文:。」沈濤::文古:考:與嚴:同。愚按王述別無可考,: 會:引::
文:多:小徐,而此條亦:王育,本育:未必誤。

:案:此爻辭:無:夤」:,當以段玉裁:王念孫::為準。

帛書:對應今::夕惕若厲」::惕」::本圖版無看似乎並無殘缺,其形
:: 」,本考釋者釋為:泥」。

帛書:二三子問:中對應:夕惕若厲」::惕」::: 」形,與帛書:
:辰(震):::辰(震)《泥」::泥」::: 」同形。:辰(震)《泥」
::泥」:由於有今:對應,:形亦吻合,釋為:泥」:當屬無本。而:二三子
問:中對應:夕惕若厲」::惕」:與其同形,所以釋為:泥」也是可信的。也
:與:二三子問:中出現的:形並非完全相同,但是,如果認為: 」形右:部
有些殘缺的話,還是可以將二者看:同一個:的。可見,本考釋者將: 」也釋
為:泥」在:形上是很有根據的。

于豪亮先生將:二三子問:中對應:惕」的:釋為:沂」,2 鄧球柏:廖名
春先生::,並由此將: 」:也釋為:沂」。3 而:馬王堆簡帛文:編:推而

2 于豪亮:《帛書〈周易〉》,《文物》,一九八四年第三期(總第三三四期),第二二頁。
3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增訂本)》,第七二頁,長沙:湖南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第二版。
廖名春:《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釋文》,《續修四庫全書》(第一冊),第一頁,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二○○二年三月第一版。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0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廣:,將:二三子問::一六中的:和:辰(震)《泥」::泥」:形統一放在
:沂」:頭:。4:二三子問:中的:釋為:泥」,古:在泥曉脂部;今::惕」
:古:在透曉錫部;二:聲曉同屬舌:,韻部通轉,::理上可以解釋它們:間
的關係。若釋:為:沂」,古:在本曉微部,與:惕」的讀:較:泥」為遠。因
此,筆者傾向於認同釋為:泥」的看者。

再::形上:,我們可以將此:與馬王堆簡帛中常見的:斤」:形和:
:斤」的:近」:形相比較。5 通過比較可見,此:形右部所:僅和:近」:的個
別形體有些相似,字並非完全吻合,而字和馬王堆帛書中經常出現的:斤」:形
不類。由此,上述釋為:沂」的看者在:形上並沒有十分充「的字據。

如果: 」:在帛書中:形確實如此:,而非筆誤或殘缺的話,則可以考是
釋此:為::」。馬王堆帛書中:釋」:形如::

釋,古:透曉鐸部;惕,古:透曉錫部。二:聲同,韻部鐸錫旁轉,較惕:
泥二:的讀:更近;而字在:形上與::」也泥:吻合。所以,在:形無誤的前
提:,筆者更傾向於釋此:為::」。當:,若是此:右:部實有殘缺,則可以
::二三子問:與:辰(震)::中出現的:形為據,釋此:為:泥」。

● 九四:或躍在淵, 咎。

帛 九四:或:在淵, 咎。

釋文::或躍:羊灼:。:廣雅:::上也。上,:時掌:。

阮校::或躍在淵:岳::閩:監:以:同。石經:淵」:諱缺末筆。:釋文:
出:或躍」。古::或」::惑」,注及:象:::文言:同。

:案::躍」,帛::易:義::::」。:躍」與:】」古:同為喻曉】部,
故三::近可通。

●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4 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第四三七頁,北京:文物出版社,二○○一年六月第一版。
5 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第五七二、六二頁,北京:文物出版社,二○○一年六月第一版。
6 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第三五七頁,北京:文物出版社,二○○一年六月第一版。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11

帛 九五::龍在天,利見大人。

異文釋::飛龍在天::是記‧孝武紀::::乾稱蜚龍。」:封禪書:同。案:
::文:::::,《《,負《也。或:蜚。」:殷:紀:::蜚《滿《。」
:正 義:曰::蜚,古 飛 :。」(:漢 書 ‧ 《 《 紀:::五 行 志:師 古 注 :
同。):孟子::飛廉」,:秦:紀::蜚。:是:::漢:飛:多用蜚。:索
:曰::蜚,亦飛:。」:》:後碑::::蜚于》天。」是漢時相承,:》
蜚為飛矣。(:廣 ::::飛,古通用蜚。」)

:案::龍」,帛::易:義:::蠪」。::文:::龍」為:鱗《:長」,
則:龍」亦:《」:屬,故::虫」:。古文:中:《」與:虫」也為二:,但
:義符通用無別。

● 上九:亢龍有悔。

帛 尚九:抗龍有悔。

說文:(十:‧心部): :慨也。 心,亢聲。一曰:易:: 龍有悔」。


:注:臣鉉等曰:今俗 :慷,非是。

段注:: : 慨也。:各:《 :,今補。: 慨,壯士不得志於心也。:各


:移入慨篆:,又《於心二:,今::玉是:及:文選注:補正。: 心,亢
聲。:苦浪《,又口朗《。十部。俗:慷。:戰國策::羽聲慷慨」,一:::
慷」。 因 有異體,而一複一《也。:一曰:易:: 龍有悔」。:按:一曰
易」三:,乃:易曰」二::誤,淺人所字也。 : 義為 慨,而:周易‧乾:
上九: 龍」,則 為亢,亢:引申:義為高。:子夏傳:曰::亢,極也。」
:廣雅:曰::亢,高也。」是今:易::亢為正:。許所據孟氏:易:: ,
借:也。凡許所引經: 借,如:無有::」::借借:」::曰借」皆是。
淺人以: 龍」與: 慨」義殊,乃妄字為:一曰」矣。

釋文::亢:苦浪:。:子夏傳:::極也。:廣雅:::高也。

考異::亢龍有悔:::文:引:易::亢」:: 」。(十是:。)按:: 」
:古文也,今文藉:亢」為:。

異文釋::亢龍有悔:::文‧心部:引:: 龍」,::: ,慨也。」:漢


書‧王莽傳:::炕龍」(服虔注仍引::亢」)。案:古:同: 通借用:。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2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五行志:::炕曉是 」,亦與:亢」通。段氏曰::許君: ,當為孟氏


:易:。 ::義為 慨,:易:則》 為亢。亢,高也。是亢為正:, ,
借:。」

引易考:: 龍有悔」者,:乾:上九爻辭文,今:易::亢。:九經:樣:以
為經相承享省也。段玉裁曰::『一曰易』三:,乃『易曰』二::誤。 :
:義為 慨,而:周易:則 為亢,亢:引申:義為高。:子夏傳:曰:『亢,
極也。』:廣雅:曰:『亢,高也。』是今:易::亢為正:。許所據孟氏:易:
: , 借:也。淺人以 龍與 慨義殊,乃妄字為一曰矣。」陳瑑本是:讀若
易亢龍有悔」:誤。王筠則謂::一曰承亢聲而言,謂亢聲讀為平聲,亢龍讀為
去聲也。 當:今::亢。」愚案:陳:王二:誤。段引:子夏傳:及:廣雅:,
皆見:易‧釋文:,:固有據,:本:一曰」為淺人妄字,亦未盡:。愚謂 :
亢聲,義亦有取於亢。::文:亢:::人頸也」。人頸在上,故得引申為高極。
本 以 慨為:義,而別義亦為高極。許君引:易:以存別義,故加:一曰」二
:,明:易:: 龍不: 慨解,此亦引經:享例也。:解:引王肅曰:窮高
曰亢」,曰:亢,過也」,窮高猶極高,過與窮極:義亦相成。惠棟:周易
述:,::::文:,義:王肅。

:案::亢」,帛::易:義:::炕」,:二三子問:::杭」。:亢」當為
::,義為:高極」,其餘皆同:借:。帛::悔」:,本:::」形,以:皆
同。

● 用九:見 龍 首,吉。

帛 迵九:見 龍 首,吉。

石 □九:見 龍 首,吉。

○二、坤

【坤下坤上】
● 坤:元亨,利牝馬: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
朋。安貞吉。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13

帛 川:元亨,利牝馬: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亡
朋。安貞吉。

阜 □:□□,□□□□□。□□□□□,□□□□□,□,□□□傰,東□□
□。□貞吉。

石 川:元□,□□□□□。□□□□□,□□□□□,□,□□□□,□□□
□。□□□。

釋文::坤::又::。:,今:也,同:::。:::::::也。八純:象
地。:有攸::由,所也。:喪朋:息浪:。馬::是也。

述聞:::::坤‧釋文:::坤,:又::。:,今:也。」以:正:六經正
誤:曰::::三誤:六段,象小成:坤::。:,古坤:。陸氏以為今:,誤
矣。鄭樵:六書略:曰::坤::: ,必,寫而後成::。」引:謹案:::
文:::坤,地也。:易:::也,:土:申,土位在申。」是乾坤:正當:坤。
其::者,乃是借用川:。考漢:也其碑:::其其碑:::是其其銘::其
:也羨碑:::乾坤」,:厲方碑:::剝坤」,:郙以頌:::坤兌」,:或
: ,或: ,或: ,皆享書川:。是其借川為坤,顯:明白。川為坤:》借,
而非坤:::,故::文:坤::無重文::者。:玉是:坤:亦無::,而於
:川部:::」::注曰:注《曰川也,古為坤:」,:則:是川:,古人借以
為坤耳。:家語‧執為:是::此乾::為也。」王肅注曰:::,古坤:。」
亦謂古:》借。如:小雅‧鹿鳴:鄭箋曰::視,古示:。」謂古借為示:也。
:樂記:鄭注曰::古以能為三台:。」謂古借為三台:也。豈謂告示:示必當
:視,三台:台必當:能邪?:廣 ‧二十二:::坤」:列::」,注曰:古
文」(:古文四聲‧二十四:::坤」:列::」,曰:古文」;又列::」,
曰:王存乂:《 :」),始誤以》借::為::,而: :::類是::》
其誤矣。坤得借用川:者,古坤川:聲,:與:相近。:::傳:::乾,健也。
坤,:也。」乾與健聲近,坤與:聲近。:乾‧象傳:::天行健。」健 是乾。
:坤‧象傳:::地勢坤。」坤 是:。(王文曰::地形不:,其勢:。」)是
坤與:聲相近也。:大雅‧:漢:是::滌滌山川。」與焚:熏:聞:遯為 。
::文::::訓:《:《:::《」等:,皆:川得聲,是川與:聲亦相近也。
坤:::川聲:相近,故借川為坤。川:篆文::,故享亦::。淺學不知,乃
謂其象:坤:::誤,字謂當六段書:。夫:坤::外尚有七正:,:皆有誤,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4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豈嘗象:以為震:巽:離:坎等:乎?甚矣其鑿也。盧氏紹弓:周易:義考字:
謂::六誤中不謂,謂者是川:」,殆為曲:所惑。

:後得主 主人有言 遇主于巷 遇其配主 遇其夷主::坤‧彖辭::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周易述:曰::震為主。:傳::曰:『主器
者莫若長子,故受:以震。』是震為主也。:剝:窮上::為:復:,:復:初
體震,故後得主。」引:謹案:長子主器,但可謂:器主耳,豈得便謂:主?
:坤::六爻,皆可享而為曉,何獨舉初爻:享言:乎?惠:非也。細繹經文,
上言:有攸往」,:言:得主」, 謂往:《國,得其所主:家也。:大戴禮‧
曾子傳言上:是::曾子門弟子或將:晉,曰:『吾無知焉。』曾子曰:『何必
:,往矣。有知焉謂:友,無知焉謂:主。』」盧注曰::字客:而無。」:昭
三年‧左傳:::之氏故主》氏。」杜注曰::之氏至晉,舊以》氏為主人。」
:定六年:傳::昔吾主范氏,今子主趙氏。」:孟子‧萬章:是::也子於衛
主顏讎由。」:微服而過:,主司城貞子。」又曰::吾聞觀近臣以其所為主,
觀遠臣以其所主。」趙注曰::遠臣自遠而至,當主於在朝:臣賢者。」 有
所往,則有所主:家。:明夷:初九曰::有攸往,主人有言。」是也。君子:
有攸往也,必有所主,得其所主則安。:坤::享而:《也,亦必以曉為主,得
其所主則:。故:坤:::彖:曰: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也。先迷者,始
猶未得所主也;後得主者,其後乃得:也。(先後猶言始終。凡經言:先號咷而
後笑」::先也:弧後::弧」皆是也。:正義:謂先為在物:先,後為在物:
後,是:。) 得所主,則朝夕::,故:文言:又曰:後得主而有常」也。又
案::睽:九二:遇主于巷」,亦謂所主:人也。所主:人,謂六五也。二將往
歸於五,五無無交於二,故不期而相遇於里巷。若晏子至中牟, 越石父於塗側,
載而與:俱歸,以為上客也。(見:晏子春《‧雜是:。):之:初九:遇其配
主」,九四:遇其夷主」,亦謂四為初所主,初為四所主。配也,夷也,匹敵:
稱也。以曉適曉,故稱配主夷主也。主:取象,專謂遠適異國所棲止:家,故
:坤:與:明夷:,皆承:有攸往」言:,而其《可以類推。不:,則相識:人
多矣,經何不言得友遇友,而曰得主遇主乎?

: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利西南不利東北::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其:
有二。一曰:以:否::泰::內:言得喪也。荀爽曰::陰起於午,至申三陰,
得:坤:一體,故曰西南得朋。曉起於子,至寅三曉,喪:坤:一體,故東北喪
朋。(見鼎:周易解:。)」謂:否::泰::內:也。引:謹案::易: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15

十二月:,無以方位言:者,惟八純:有:。:::傳:曰::坤,西南::
也。」是坤位:在西南,何待內坤外乾::否:而後:西南得朋」乎?由:否:
:三陰而為四陰::觀:於酉方,五陰::剝:於戌方,六陰::坤:於亥方,
陰:得朋更盛,何以不言:西北得朋」乎?由:泰::三曉而為四曉::大壯:
於卯方,五曉::夬:於辰方,六曉::乾:於巳方,陰:喪朋更甚,何以不言
:東南喪朋」乎?::六爻皆陰,何得但以三陰:消長言:乎?則荀:非也。一
曰:以坤:兌:巽:離為得朋,艮:震:乾:坎為喪朋也。崔憬曰::西方坤:
兌,南方巽:離,二方皆陰,與坤同類,故曰『西南得朋』。東方艮:震,北方
乾:坎,二方皆曉,與坤非類,故曰『東北喪朋』。」(見:解:。)案:巽
在東南,不得但謂:南;乾在西北,不得但謂:北。經言:西南得朋」,何得雜
以東南:巽?言:東北喪朋」,何得雜以西北:乾乎?則崔:亦非也。今案::蹇
‧彖辭:::利西南,不利東北。」傳曰::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
道窮也。」荀爽曰::西南謂坤,升二往:坤五,故得中。東北,艮也,艮在坎
:,見險而止,故其道窮也。」(見:解:。)是西南謂坤,東北謂艮,此亦
當與:同。:易通:驗:曰::艮,東北也,主立春。艮氣不至,應在其衝;坤,
西南也,主立《。坤氣不至,應在其衝。」艮:衝 坤,坤:衝 艮也。坤處西
南而主立《,立《曉消陰長,又::六爻皆陰,故曰:得朋」。艮處東北而主立
春,立春曉長陰消,又::三上兩爻,陰享為曉,故曰:喪朋」。不取正東:震
正北:坎者,正東正北不與坤維相對也。西南東北坤艮所:,:蹇::無有義例。
:經者不此:據而奚據哉?唐是徵:周易口訣義:曰::西南得朋者,西南坤位
是陰也。東北喪朋者,東北艮位為曉也。」則得經意矣。一曰:西南,未方;東
北,丑方也。:漢書‧律厤志:曰::林鐘未:衝丑為地正,曉於曉,東北丑位。
:易:曰:『東北喪朋,乃終有慶。』荅應:道也。」其博士秦靜議曰::坤為
土,土為西南,盛德在未。:易:曰:『坤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丑者土:
終,終而復始,乃終有慶。(:通‧禮四:引。)」案:丑方亦艮位也。::
::曰::艮,東北::也。萬物: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正義:曰:東北在
寅丑:閒,丑為前歲:末,寅為後歲:初,則是萬物: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是也。
又案:虞翻曰::月三日享而成震,出庚,至月八日成兌,見丁(:參同契:所
謂: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庚西丁南,故『西
南得朋』;謂二曉為朋,故:兌:『君子以朋友講習』。二十九日,消:入坤,
者藏於癸(:參同契:所謂:坤:三十日,東北喪其朋,壬癸配甲:,乾坤括始
終),:東癸北,故『東北喪朋』。(見:解:。)」案:如虞:,二曉為朋,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6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則一曉猶不得為朋。月:出丁成兌,無得二曉,可謂朋矣。若出庚成震,甫得一
曉,未可謂:朋也。經文但::南得朋」可矣,何得:西乎?消:入坤,可謂喪
朋矣。若納氣於癸,則與日同躔,為曉精復生::,不得仍謂:喪。經文但::東
喪朋」可矣,何得:北乎?十六日::,明初退於辛方(:參同契:所謂:七八
道無迄,曲折低:降,十六轉就統,巽辛見平明),二十三日::,半消於丙方
(:參同契:所謂:艮直於丙南,:弦二十三),皆喪朋:象。西南亦有喪朋:
時,何以獨::得朋」乎?望夕夜半,月盈於甲方,納其氣於壬方(:參同契:
所謂: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壬癸納甲:,乾坤括始終),三曉並箸,乃得
朋:最盛者,東北亦有得朋:時,何以獨::喪朋」乎?坎為月而坤則否:為坤
:,何為取象於月乎?出庚方則為震,出丁方則為兌,於坤何涉乎?:彖傳:曰: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謂眾陰為朋也。今乃:二曉為朋,不與:彖傳:相戾
乎?虞:殆不可通。虞氏又::蹇利西南不利東北」曰::坤,西南:。五在
:坤:中,坎為月,月生西南,故利西南。往得中,謂西南得朋也。艮,東北:
:。月消於艮,喪:者癸,故『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則東北:喪朋矣。」案:
上弦與:弦相對,望與晦相對。論上弦生魄,始於庚方丁方;:弦死魄,始於辛
方丙方,則西南有利有不利。論望夕光盈於甲方,納氣於壬方;晦夕光淪於:方,
納氣於癸方,則東北亦有利有不利,何得於生魄但言其始,於死魄但言其終,而
::利西南不利東北」乎?字坤西南:,謂坤:方位也。而:月生西南,故利西
南,則又以月所在:庚方丁方言:而非:位矣。艮,東北::,謂艮:方位也。
而:喪:者癸,故不利東北,則又以月所在::方癸方言:而非:位矣。意義混
淆莫此為甚。字月消於艮,乃:弦於丙方:時,其位南而非北。月消於丙方,則
是南亦不利,與所謂:不利東北」者相抵梧矣。月體納甲,見於其伯曉:參同
契:,乃契家契會::,本非:易:::義。而虞氏乃用:以注經,固:其::
多謬也。

考異::::::義::::又:坤。坤,今:也。按:古文:易:於:首坤:
:。:彖:::象:::文言::坤:則不::。(如經文:于」:,:彖::
:象:並::於」。)《《先生曰:: 川:,古:坤:川同類,故:可通用。
或字 為:,::六為者,非也。

異文釋::坤::釋文::::坤,:又::(引注::段::本文:: 形,
為方便錄入故皆字成::)。:,今:也。」(盧氏::釋文::雅雨堂:,坤
字::,::::字坤。:繫辭:: 取《乾坤」,:後漢‧輿服志:引::乾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17

:」。)案:::::文:不錄。:享釋‧山 碑:::乾:定位」如此:
(:三公山碑:::》:後碑:同),則為享體。:大戴記‧(契:坤:::。
:詩‧《《:箋,:釋文::::坤,:亦::。」(:左氏‧昭《九年:傳:其
坤曰」,:釋文:同。):天::箋,:釋文:::坤::。」:廣雅:亦有:
:,此皆 享體。:乾鑿度:以八::誤為古文天:地:傳:山:坎:者:雷:
澤:,是古坤: ,此 轉轉誤而為:耳。(以氏:正曰::古:乾:三,坤:
:,各象其:。陸氏以:為今:,誤。」也氏照曰::::義:當:『坤,今:
也』。陸氏:意 謂『:,古坤:』。今書坤者,乃今:也,無以:為今::
理。」富孫案::釋文:所載經注,猶多仍漢享舊體。:孟郁脩其其碑:::成
曉陽陽碑:又::。以氏謂:乃偏陽川:,非是。 :中為不謂。盧:不誤。)

:案::坤」,傳::歸藏::::」,秦簡:歸藏::: 」。秦簡:歸藏:
中:形,《家或以為傳::今:同:而釋其為:寅」,或據其形釋為:寡」,或
以為傳:和秦簡:都是:貴」::形誤。7 學勤先生指出,傳:::形就是
:坤」:,漢碑中有此寫者,:大,申聲。8 此:可:。::形上:,秦簡:歸
藏:::釋為:寡」比較理想,但:義上 顯得牽 。若摹寫無誤的話,此:與
竹::頤::對應今::顛」::所::真」幾乎同形(可參看從錄:楚帛書:女
媧」問 題 補 議── 兼 論 楚 文 : 中 的:真」::文 中 所 引 : 形)。:: :::
:坤,:也。」以::」釋:坤」。::」::川」聲,古籍中:坤」:常寫:
:川」。:坤」:名或:::」,當如:述聞:所:, 借:川」:為:。而:
:真」聲的:慎」與::」古籍通》:例常見。9 所以筆者頗為懷本此:是另一種
寫者的:真」:,讀為:坤」,這也許在:形上都較為合適。而字,:::::
:乾,天也。」秦簡:歸藏:對應:乾::的:::天」,帛::周易:對應
:坤::的:::川」,:明:歸藏:中的:名用:與:周易:中的:名用:多
為:近相通的關係。再者,:歸藏:是以:坤:為首,而:真」含有:顛頂」:
義,則以:真」當:坤」或許可以:明其:為首:的用意。又,:歸藏:有:齊

7 王輝:《王家臺秦簡〈歸藏〉索隱──兼論其成書年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第
四一三頁,北京:中華書局,二○○二年七月第一版。王寧:《對秦簡〈歸藏〉幾個卦名的再認
識》,簡帛研究網站,二○○二年十月十二日。識識識:《秦簡〈識〉、〈識〉、〈識〉識卦識
詁──兼論〈歸藏易〉的若干問題》,《中原文物》,二○○五年第一期,第四三頁。
8 李學勤:《出土文物與〈周易〉研究》,《齊魯學刊》,二○○五年第二期(總第一八五期),
第八頁。又見氏著《周易溯源》,第二九一頁,成都:巴蜀書社,二○○六年一月第一版。
9 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第八五、九○~九一頁,濟南:齊魯書社,一九八九年七月
第一版。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8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母經:::鄭母經::名,馬國母:::齊母不知何義。按:歸藏:以:為首。
:者,物:母也。:山經:注又引有鄭母。本十二:以十二分《配:,
未審是否。」10 馬國母以:鄭」為國名,文非是。:鄭」::奠」聲,而:頤:
:六二爻辭:顛頤」::顛」,阜曉漢簡:正::奠」,:顛」::真」聲,與
:奠」可通》。又如:駿聲::文通訓定聲::填」:可》借為:奠」。秦簡:歸
藏:若果為:真」:,也許正可解釋:鄭母經:名稱:無源。當:,在:形上我
們是以楚系文:無比對秦系文:,此:是否能成立,還有待驗字。

二:朋」:,帛::易:義:均::崩」。

● 初六:履霜,堅冰至。

帛 初六:禮霜,堅冰至。

釋文::履霜:如:。鄭讀履為禮。

異文釋::履霜::釋文::::鄭讀履為禮。」案::傳::曰::履者,禮
也。」:仲尼燕:::::言而履:,禮也。」:釋言:::履,禮也。」二:
義同,故古皆通用,鄭讀:履」為:禮」。:祭器::::禮也者,猶體也。」
:釋名:::禮,體也。」::文::::霜,喪也。」虞:彖:注:::坤為
喪,陰氣在初體,霜:象。」

:案::釋文:與:異文釋:恰可解釋帛::履」::禮」:本因。

● 六二:直方大,不習, 不利。

帛 六二:直方大,不習, 不利。

阜 □□:□□大,不習, □□。

● 六三:含章可貞,或:王事, 成有終。

帛 六三:合章可貞,或□王事, □有終。

:案:古::含」在匣曉侵部,:合」在匣曉緝部,二:聲曉同,韻部曉入對轉,
故可相通。:或:王事」,帛::易:義:引::或:事」;:有」,帛::二

10 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第三七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年十二月第一版。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上 經 019

三子問:::又」;:終」,:二三子問:::冬」。

● 六四:括囊, 咎 譽。

石 □□:□□, 咎 譽。

釋文::括:古活:,結也。:方言:::閉也。:廣雅:::塞也。

:案::括」,帛::二三子問:::易:義:均::聒」。

● 六五::裳,元吉。

帛 六五::常,元吉。

石 六五::裳,□□。

● 上六:龍戰于《,其血玄:。

帛 尚六:龍戰于《,亓血玄:。

阜 上六:蠪戰于《,其□玄:。

說文:(十四:‧壬部):壬:位北方也。陰極曉生,故:易:曰:龍戰于《」。
戰者,接也。象人褢妊:形。承亥壬以子,生:敘也,與巫同意。壬承辛,象人
脛。脛,任體也。

段注::壬:位北方也。 極昜生,::月令:鄭注::壬:言任也。時萬物懷
任於:。」:律書:曰::壬:為言任也。言曉气任養萬物於:也。」:律曆志:
曰::懷任於壬。」:釋名:曰::壬,妊也。陰曉交,物懷妊,至子而萌也。」
:故:易:曰::龍戰于《。」::坤:上六爻辭。:戰者,接也。:釋:易:
:戰:。引:易:者,字陰極曉生也。:乾鑿度:曰::曉始於亥,乾位在亥。」
:文言:曰::為其兼於曉,故稱龍。」許君以亥壬合德,亥壬包孕曉气,至子
則則生矣。:象人褢妊:形。:如林《。七部。:承亥壬:子,生:敘也。:故
舉:坤:上六爻辭。:坤:上六在亥。:壬與巫同意。:巫像人兩袖舞,壬像人
腹大也。:壬承辛,象人脛。脛,任體也。:::大一經:。

引易考::龍戰于《」者,:坤:上六爻辭文。壬為十:一,凡支::,許
君皆以五行方位六氣剛柔::,當自有所:。此 引:易:字壬:方位,兼字陰
極曉生:義也。與壬::形:義皆不相涉,故加:故」:於::易:曰」:上,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20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引經:享例也。:坤::為:,坤:坤上,六爻皆陰,上六為:坤::盡,陰
極生曉,故其象兼:乾:。:乾:為龍德,故:文言:曰::為其兼于曉也(王
文::『嫌于 曉』,:解:引:九家易::『兼于曉』,:『陰曉合:,故
曰兼曉』),故稱龍焉。」郊外曰《,乾位西北,故為《。:易緯‧乾鑿度:曰
:曉始于亥」,又曰:乾坤气合戌亥」,是《者戌亥:間,正乾坤:交也。陰曉
于是相薄,故曰戰。許訓戰為接者,:解:引荀爽曰::消息:位,坤在於亥,
:有伏乾。」伏乾猶伏龍, 謂上六坤行至亥與乾相接也。接 交接:接。::
文:亥::::十月微曉起接盛陰。」彼接:與此接:義正相應。惠棟:::訓
戰為接,真古訓也。王文謂與曉戰而傷,:子謂兩敗俱傷。陰曉消息,何傷:
有?」此:「以申許。許君 以亥壬同位而又合德(壬位北方,亥西北方,壬亥
相毗;以五行言,又同為水德水位),故引:易:此文以為字。

:案::龍」,帛::易:義:同阜:::蠪」。:戰」,帛::易:義::
:單」。

● 用六:利永貞。

帛 迵六:利永貞。

阜 用六:利永貞。

○三、屯

【震下坎上】
●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帛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律:。

釋文::屯:也倫:,難也,盈也。坎宮二世:。

:案::屯」,傳 ::歸 藏:同,秦 簡:歸 藏::帛 ::易 : 義:同 阜 : :


:肫」。:建」,帛:::律」,當是形近誤混。

● 初九:磐桓,利:貞,利建侯。

帛 初九:半遠,利:貞,利建侯。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 侯乃峰著. -- 初版.
--臺北市:台灣古籍, 2009.03
  面; 公分.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叢書)
 參考書目:面
 含索引
ISBN 978-986-6559-04-4 (精裝)

1.易經 2.文字學 3.注釋

121.12 98002409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叢書 8J36

《周易》文字彙校集釋
主   編  丁原植
作   者  侯乃峰
編   輯  謝芳澤 張鈺梅
 

發 行 人  楊榮川
出 版 者  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地   址  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339號4樓
電   話  02-27055066
傳   真  02-27056100
郵政劃撥 18813891
網   址   http://www.wunan.com.tw
電子郵件  tcp@wunan.com.tw
 

顧   問  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 張澤平律師
 

出版日期  2 0 0 9 年 0 3 月 初 版 一 刷
定   價  新台幣2000元整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