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

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主編序 熟知日本近代史以解讀日治時期臺灣史

近二十餘年來,隨著民主化、本土化運動漸次落實,臺灣史的學習和研究不僅逐漸蔚為熱潮,並且已
成為正式的學科和熱門的研究領域。就研究概況觀之,對日治時期的歷史投入研究者激增,其比重漸居臺
灣歷史各階段研究之冠。研究課題不再像過去那樣局限於配合國家政策,只強調高壓掠奪的殖民統治,或
偏重前仆後繼的反抗運動,儼然將其他方面課題之探討視為禁區,或無視於其存在;轉而致力於建構此一
時期完整的歷史圖像,開始以臺灣的主體性出發,全面性地從各個角度和側面選取課題進行專題研究。資

或來電(02)2705-5066
料掌握力求周延完整,兼顧官方檔案及民間出土的新史料。論述則力求客觀嚴謹,往往運用相關的社會科
() 主編序─熟知日本近代史以解讀日治時期臺灣史

學理論和概念,試圖合理地闡釋史事的真義。研究成果的呈現也力求生動活潑,常利用統計圖表以化繁為
簡,且圖文並茂。面對此一盛況,作為長年身為日治時期臺灣史研究界之一員,不禁備感欣喜和抱持莫大
的期望。另一方面,就歷史教育觀之,臺灣史教科書中有關日治時期的分量大為增加,而占應有的篇幅,
分別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詳細介紹此一時期的概況,使學生對清領、日治以迄戰後臺灣
歷史演變的脈絡和特色,能獲得較完整和實證的認識。此一變化顯示臺灣的歷史教育正步上正常的道路,
誠然是一可喜的現象。
向來關於臺灣史的分期,日治時期不只被視為是臺灣政治史一個斷代的開始,並且被當作是臺灣近代
史的起點,蓋日治五十年間,儘管臺灣總督府對臺灣實施殖民統治,但當時臺灣乃是日本帝國的一部分,
總督府係本乎明治維新的經驗,並參考歐美先進殖民國家的做法,以具有近代化取向的同化政策展開臺灣
的各項施政。其結果,在臺灣建立近代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體制,引進近代事物和風尚,使臺灣社會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日本經濟史 ()

產生急遽的變遷,臺灣社會逐漸由傳統的庶民社會轉型為現代的公民社會。無庸置疑的,上述各項建置和
變遷均與同一時期日本國內有密切相關。顯然的,若欲適切了解日治時期臺灣史,唯有對同一時期日本相
關的歷史發展具有一定的認識,方可避免片面解讀臺灣史事所生的誤解,或因欠缺對照以致流於主觀的論
斷。易言之,熟知日本近代史乃是適切了解日治時期臺灣史不可或缺的途徑。
基於上述認識,乃特地從日本近代法制、政治、經濟、教育、思想、建築等方面,選取代表性的著
作,約請各領域的專家精譯為中文,供有志於學習和研究日治時期臺灣史的同好參考。經推薦和篩選結
果,法制方面,為大阪大學名譽教授山中永之佑主編的︽新日本近代法論︾︵東京:法律文化社,二 ○○
二︶一書,該書係由十八位教授執筆的論集,各篇依不同法領域介紹明治維新以後各項法制的發展及其對

或來電(02)2705-5066
日本社會的影響,為全面掌握日本近代法制及法學史之論著,由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王泰升所領
導的臺灣法律史研究團隊負責翻譯。政治方面,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野潤治著︽近代日本政治史︾︵東
京:岩波書店,二 ○○
六︶一書,該書以各種﹁政治體制構想﹂的相互競爭為主軸,論述一八六八年明治
維新以迄一九三七年日中戰爭爆發為止,日本民主主義的發展和崩潰之過程,內容特別強調日本民主化積
累之歷史,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教授鍾淑敏負責翻譯。經濟方面,為前京大學名譽教授、前東京經
濟大學經營學部教授石井寬治著︽日本經濟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一九九一︶一書,該書論述上
古以迄現代日本經濟發展概況,尤其是關於近代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篇章深具參考價值,為學習日本
資本主義發展史重要的入門書,由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教授黃紹恆負責翻譯。教育方面,為東京大
學名譽教授天野郁夫著︽日本の教育システム ─構造と變動︾︵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一九九六︶一
書,該書應用﹁比較與歷史﹂、﹁結構與變動﹂的觀點,論析近代日本教育體系之發展及教育制度之特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質,可說是了解近代日本教育必讀之書,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楊思偉負責翻譯。思想方面,為早稻田
大學名譽教授鹿野政直著︽日本の近代思想︾︵東京:岩波書店,二 ○○
二︶一書,該書分別從日本論、
少數族群、日常性及人類四大主題考察近代日本人物的思想和行動,是一本了解近代日本思想的短論文字
彙編,由新竹教育大學教授許佩賢負責翻譯。至於建築方面,則為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教授藤森照信
著︽日本の近代建築︾︵東京:岩波書店,一九九三︶一書,該書以世界建築史的角度,闡述近代日本建
築與世界建築的互動關係,以及西方建築文明在日本本土化的歷史過程,由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黃俊銘負
責翻譯。不可否認的,值得翻譯之論著不只以上諸書,本譯叢不過在於拋磚引玉,或作為未來繼續選譯以

或來電(02)2705-5066
饗讀者之開端。
() 主編序─熟知日本近代史以解讀日治時期臺灣史

本譯叢不僅選書慎重,其譯者亦均是一時之選,因此,十分正確地將原文翻譯成中文,且譯筆流暢,
富可讀性,咸信讀者諸君展讀之餘,必有收穫良多之感。殷望本譯叢之出版,得以有助於讀者適切掌握日
治時期臺灣史,並有助於提升學界日治時期臺灣史研究之水準,則幸甚。本譯叢之策劃能順利實現,感謝
王泰升、鍾淑敏、黃紹恆、楊思偉、許佩賢、黃俊銘教授之慨然允諾撥冗擔任翻譯工作,而五南圖書出版
公司願鳩資印刷,尤銘感於衷。值本譯叢付梓之際,爰略綴數語,是為序。
吳文星
二 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
於臺灣師大歷史系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作者序
拙著教科書︽日本經濟史︹第 版︺︾由黃紹恆教授翻譯成中文,眾多華文讀者因而得以閱讀,我身
2

為作者覺得非常高興。本書是以我在東京大學經濟學部講授﹁日本經濟史﹂的備課筆記為基礎所完成之著
作,由於希望能盡可能吸收當時研究水準具代表性之學術著作,因此不僅是學術書籍,論文層次的研究成
果亦在參照之列,因而本書廣為日本大學部及研究所學生閱讀。除此之外,如後所述,關於各研究課題之
研究史,記錄了我個人的評價與意見,時而亦對具通說性質的見解有所批判,因此受到學術界各種評價,

或來電(02)2705-5066
對研究動向應可說給予了若干的影響。
本書刊行於一九九一年,迄今已經過十餘年,若考慮到此期間日本經濟史學界的研究進展情形,無可
否認本書內容或許稍有老舊之嫌。然而,相對於個別課題研究的深化,以一貫方法論述從古代到現代整個
日本經濟史之教科書,在本書之後並未有類似著作出現,就這層意義而言,本書作為此方面目前研究水準
之代表,應可說仍占一定的地位。此外,如同在序章所述,本書在方法上基本是站在馬克思的﹁社會構成
體論﹂的立場。雖說在二十世紀社會主義體制瓦解之事實昭然若揭的今日,許多人也認為此學術立場亦已
經崩壞,但是我認為馬克思的﹁社會構成體論﹂,若從長期性的視野來思考,在掌握自古代以來的世界史
發展之脈絡上,實為最傑出的理論/假說,目前仍具有相當的有效性。我曾在一九九九年度日本的﹁歷史
學研究會﹂年度總會做過題目為︿戰後歷史學與世界史 ─從基本法則論到世界體系論﹀的報告,就新近
日本學術界對世界史的研究予以整理、檢討,再度確認﹁社會構成體論﹂的有效性︵該報告內容日後收入
() 作者序

歷史學研究會編︽戰後歷史學再考︾,青木書店,二 年︶。
○○○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日本經濟史 (10)

惟本書在方法上、實證上所具各種的缺點,在刊行當時的各書評亦已被指陳出來;另外,隨著後來的
研究進展,時至今日亦有許多必須改寫的地方。只是要逐一論述這些問題點,需要與本書匹敵的篇幅,所
以就日本經濟史的各個時代,以下簡單論述我個人目前思考的主要論點。
古代史的部分由於近年考古學的發掘成果而須大幅改寫,例如關於﹁邪馬臺國﹂的所在地,本書在執
筆時點,以﹁九州說﹂為最有力,但是最近﹁近畿說﹂幾乎已成通說。本書在理論上採用大塚久雄、鹽澤
君夫關於亞細亞共同體的見解,論述日本的古代專制國家也在五世紀成立,亦獨自主張亞細亞共同體因鐵
製農具的普及而瓦解。本書所主張通說認為日本最初的國家為七世紀成立的﹁律令國家﹂,只不過是沿引
無視以亞細亞共同體為基礎的古代專制國家存在的恩格斯﹁國家論﹂理論框架之見解,此後廣為古代史學

或來電(02)2705-5066
術界所承認。目前以挖掘成果的累積為基礎,認為日本最初的國家可能在五世紀乃至更早以前的看法越來
越有力︵強調鐵製農具普及意義的本書見解,由於未見以亞細亞共同體論來構造性理解古代社會的學者,
很可能未被正面接受︶,但是仍令我想起率先對本書的贈閱回寄謝函的某中堅古代史學家,在信中曾寫下
古代史也能如此運用﹁經濟學﹂饒富趣味的話語。
關於中世史部分,撰述本書書評的永原慶二氏則批判本書雖在古代史部分重視國際關係,但是很奇怪
在中世史部分卻未給予應有的重視。於一九八 ○
年曾刊行由岩波書店出版的傑出通史著作︽日本經濟史︾
之永原氏,在此整體充滿極為友善的書評中,此部分的批判尖銳地刺中本書的缺點︵︽土地制度史學︾,
一三五號,一九九二年︶。例如,網野善彥氏所實證研究之中世商工業者的活躍情形,本書在撰寫時雖亦
打算要相當程度地追循,但是對重要的貨幣係來自中國的﹁渡來錢﹂一節,卻完全未提到。不過,根據後
來的研究,﹁渡來錢﹂的流入於十六世紀終止,食米再度作為物品貨幣出現,其結果是近世日本便以﹁米
納年貢﹂為基礎的﹁石高制﹂為組織原理,中世的國際關係對於近世日本社會的形成,的確給予巨大的影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響。無視此點為本書重大的缺點,惟在拙著︽日本流通史︾︵有斐閣,二 三年︶已嘗試做補足性質的
○○
檢討。
本書關於近世史的敘述,係以對速水融氏認為近世社會是日本人最早基於經濟價值觀行動的﹁經濟
社會﹂︵︽日本經濟史 經濟社會の成立︾,岩波書店,一九八八年︶,以及佐佐木潤之介氏認為幕藩
1

制社會以十八世紀中葉的﹁寶曆期﹂為基點進入解體過程,而幕末社會則見豪農與半普羅階級對抗之﹁世
直狀況﹂論,所匯流而成的二大研究潮流予以批判而成立。速水說視為前提的﹁年貢掠奪﹂之固定化,
實則因十七世紀末以降的農民鬥爭才開始產生,絕非自近世初便可見到的現象;相反地,進入十九世紀之

或來電(02)2705-5066
後,可視為﹁局部地區市場圈﹂的農民商品經濟已正式展開,而與佐佐木氏的設定不同,本書主張幕藩制
的市場構造於此時才開始從根柢瓦解。就這些點,速水氏在前引所著書籍的合評會中,針對我的指陳,承
認有關年貢分析的薄弱;此外,佐佐木氏也不否認日本在進入十九世紀之後,在質的方面有新的商品經濟
展開。諸多近世史的研究者亦站在對此新發展予以評價的立場上,進行其各自的實證研究。從近代史的角
度,谷本雅之︽日本における在來的經濟發展と織物業︾︵名古屋大學出版會,一九九八年︶及最近出版
拙著︽經濟發展と兩替商金融︾︵有斐閣,二 ○○
七年︶,皆實證了幕末經濟的高水準。
至於本書核心部分的近現代史,尤其關於新時代的實證研究已經有所累積,於此僅就本書執筆後,我
開始思考的工業革命期的新分析框架做些說明。素來如同山田盛太郎︽日本資本主義分析︾︵岩波書店,
一九三四年︶所指陳,由於日本資本主義的確立過程與其帝國主義化重疊,所以甲午、日俄二大戰爭被理
解所引致的帝國主義化所產生的各種利益,支持了日本資本主義得以確立,本書基本上也採取如此看法。
(11) 作者序

甲午戰爭的結果,日本從中國獲得巨額的賠款,並且以殖民地方式獲得臺灣,替日本帶來諸多利益,此亦
為事實。但是若檢討賠款的用途,可知投入到官營八幡製鐵所的經費不過五十八萬圓,總金額二億三千萬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日本經濟史 (12)

兩︵三億五千六百萬圓︶賠款的絕大部分,都投入到對俄羅斯帝國備戰的軍備擴張上。戰爭不過是資源的
浪費,甲午及日俄戰爭帶來日本軍事大國化的反面,不得不說往經濟大國發展的步伐亦因而受到阻礙。而
且日本政府違反當時的國際常識,到一八九九年的條約修訂為止,禁止外資的引進,此情形有重視的必
要,因為日本的資本主義化可說就是以此排除外資的自力建設之異例方式推進。惟話雖如此,日本能達成
亞洲最早的工業革命,其理由雖然係在於近世時期高度的資本積累,加上以日本銀行為頂點所構建﹁間接
金融體系﹂的活動而來。但是,由於是以資源極力集中於大資本的型態急速成長,使得成為民主主義基礎
的中產階級之成長受到阻礙,結果以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被放棄的中小農民、中小布爾喬亞階級之不滿為背
景,軍部踐踏了日本﹁大正民主﹂的幼弱成果,推動對中國大陸的侵略。

或來電(02)2705-5066
如此的工業革命理解,我曾在拙著︽日本の產業革命 ─日清 •
日露戰爭から考える︾︵朝日選書,
一九九七年︶有若干的開陳,不過尚未充分說明清楚。此外,從﹁滿州事變﹂︵九一八瀋陽事變︶、中日
開戰到亞洲太平洋戰爭為止的過程,從經濟史的深度予以全構造性的研究而言,本書終究不能說已經做得
充分。在為了日本產棉布進口印度的問題所舉行的﹁日印會商﹂︵一九三三 ─
一九三四︶當中,英國及日
本政府選擇抑制自國棉業關係業者之主張而採取妥協之道的原因,英國這方是對印度進行投資的倫敦金融
在利害關係之重要性,超過對印度出口棉布的曼徹斯特棉業,日本政府則與其重視棉業的利害,更希望避
免在﹁滿州國﹂問題上與英國發生決定性對決所致︵籠谷直人,︽アジア國際通商秩序と近代日本︾,名
古屋大學出版會,二 年︶,不過,關於集約在滿鐵的日本財界︵總資本︶的利害內容之檢討,仍然
○○○
不足。
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現代日本社會而言,本書僅止於在終章做簡單的說明而已,不過已然歷經
六十年以上的戰後日本史,其正式的歷史研究亦已然開始。橋本壽朗︽戰後の日本經濟︾︵岩波新書,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一九九五年︶、中村政則︽戰後史︾︵岩波新書,二 ○○
五年︶雖然言簡意賅,但是皆為有條理地以目前
的研究進展情形為基礎所撰寫之著作。在以此歷史分析為基礎,由現狀來展望未來的時候,便出現了要如
何理解現階段的世界及日本之問題。本書以 Microelectronics
︵ ME
︶化所帶來的生產力新發展為基盤,展
望到超越資本主義的新社會系統,但是關於這個問題,存在著尖銳的意見對立。將目前正在進行的資訊革
命與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並列為時代大變動之艾文.托佛勒︵ ︶在所著︽第三波︾︵一九八
Alvin Toffler
年︶的見解,日本存在著拙著︽情報
○ ā 通信の社會史︾︵有斐閣,一九九四年︶之類的贊成論,以及竹
內啟︽高度技術社會と人間︾︵岩波書店,一九九六年︶之類的反對論。此問題不僅是日本經濟的問題,

或來電(02)2705-5066
是世界經濟的問題,也是臺灣經濟的問題。本書讀者諸君如何思考現階段的經濟、社會,倒是我想傾聽之
處。
在日本學術界主導臺灣經濟史研究,臺灣出身的劉進慶教授及涂照彥教授相繼去世之後,臺灣的學術
界亦有後起的新世代,積極地繼續從事各種新課題的研究。若將這些個別的實證研究總括集結一起,將會
有如何的日本帝國主義史或是臺灣經濟史的誕生,這是我所企盼期待的。最後,本書若能在邁向整體歷史
的構築上有所助益的話,身為原作者,再也沒有比此更為高興的事情了。
石井寬治
(13) 作者序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譯者序
本書堪稱近代日本馬克思經濟學發展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同時也是現今學習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史的重
要入門書。儘管本書的難度甚高,需要一定程度的馬克思經濟學基礎,但是幾乎所有立志近代日本經濟史
研究的學者都曾研讀過此書,該書第一版因而曾經創下連續重印十數刷的紀錄。本中文譯本的底本為該書
第二版,在論述時間上,涵蓋從石器時代到戰後,長達數千年,重點則是近代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別
從原始積累、工業革命開始到帝國主義各階段的過程,詳論每個階段重要事蹟的內容及其所具歷史意義。

或來電(02)2705-5066
同時旁徵博引且評述眾家學說,有條理且周延敘述日本學術界對重要歷史研究課題的不同觀點與爭論,可
使讀者很快掌握到相關研究史的輪廓。
本書首先說明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資本的原始積累開始就不是如牧歌般的平和與協調,反而是在
階級的對立,甚至是民族壓迫的圖示之下進行。如同 盧. 森堡在其一九一三年出版的︽資本蓄積論︾指

R
出:﹁對資本主義而言,非資本主義市場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資本主義國家接觸到非資本主義國家之
後,前者的資本積累可說轉為後者傳統經濟結構受到前者資本主義生產樣式的破壞及重構,以從屬前者的
方式編入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當中進行。日本資本主義基本上可說也是從如此的歷史背景出發,但是在其
演進的過程當中,挾帶著天皇制國家權力對外擴張的衝動,以傚尤歐美帝國主義的做法,搭上所謂資本主
義列強的﹁最後一班車﹂。眾所皆知,臺灣便是在如此歷史背景下,成為近代日本的殖民地。
本書對近代臺灣經濟史的研究而言,無論是殖民地時代或一九五 ○年代以降臺灣資本主義的歷史發
(15) 譯者序

展,書中所提示同時代日本經濟的變遷及日本資本主義階段性格,理論框架建立的方法論或是所陳述之史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日本經濟史 (16)

實,皆有直接的啟迪與助益。就這層意義而言,本書應可說是臺灣經濟史研究的必讀書籍之一。
惟在譯文方面,由於譯者才學的限制,仍有許多未能解決的專有名詞,在行文的語氣上,也不免為遷
就原文而唐突不順,這些缺點只能期待日後的修訂,希望賢明的讀者諸君諒察。
最後謹以本中譯本獻給也是譯者授業恩師的本書作者石井寬治教授,慶祝他七十歲的古稀之喜。
黃紹恆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錄
主編序 ─熟知日本近代史以解讀日治時期臺灣史
 

(5)
作者序
 
(9)

譯者序
 
(15)

或來電(02)2705-5066

  章
  世界史的發展階段與日本社會 ...........................................

1
一、學習歷史的目的
 

2
二、共通性與異質性
 

2
三、普遍性發展階段論的適當與否
 

3
四、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性批判
 

4
五、對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之批判
 

5
六、社會構成體論的有效性
 

8
七、大塚久雄的共同體論
 

9
八、鹽澤君夫的本源性經營論
 

10
九、人類解放的各階段
 

10
第一章
  律令制社會與莊園制社會 ...................................................

13
第一節
  農耕的開始與階級分化
 

14
一、舊石器時代
 

1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二、繩文時代的展開
 
16 14

三、彌生時代的開始
 
四、彌生人的生活
 
18

五、亞細亞共同體及階級分化
 
六、邪馬臺國 ─過渡性的國家  20
22
第二節
  東亞的古代專制國家 
23
一、巨大古墳的出現
 
23
二、古代專制國家的形成
 

29 25

或來電(02)2705-5066
三、亞細亞共同體的解體
 
四、律令國家的形成
 

30
第三節
  由律令制社會到莊園制社會
 

33
一、莊園的形成
 

33
二、名主經營的性格
 

35
三、莊園領主的支配力
 

41
四、在地領主的進出
 

43
第四節
  莊園制社會的瓦解過程
 

45
一、有關瓦解的時期
 

45
二、小農民經營自主的限度
 

46
三、室町幕府與莊園制
 

49
四、戰國大名的活動
 

5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五、對外貿易的展開
 
53

第二章
  幕藩制社會的構造與展開 ...................................................

55
第一節
  太閤檢地與小農自立
 
56
一、統一權力的出現
 
59 56

二、太閤檢地的實施
 
三、石高制的意義
 
61
四、小農自立的過程
  63
第二節
  鎖國與幕藩制國家的確立
 

或來電(02)2705-5066
68
一、鎖國與宗教統制
 

68
二、城下町的形成
 

71
三、近世村落與農民生活
 

73
四、近世身分制的確立
 

77 75
五、幕藩制的全國市場
 
第三節
  幕藩制社會的動搖及重組
 

80
一、農民剩餘及特產物生產
 

80
二、享保改革及其限度
 

85
三、田沼政治及天明饑饉
 

88
四、寬政改革的重整
 

92
第四節
  經濟發展與幕藩對立
 

9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一、局部地區市場圈的形成
 
101 94

二、幕藩制市場結構的解體
 
三、幕府的天保改革
 
105 103

四、西南雄藩的改革
 
第三章
  近代日本社會的形成 ..........................................................

109
第一節
  開港與殖民地化的危機
 

110
一、培理來航的背景
  110
二、不平等條約的締結
 

或來電(02)2705-5066
112
三、幕末貿易的影響
 

120 113
四、殖民地化的危機
 
第二節
  民眾抗爭狀況下的權力移動
 

123
一、維新變革的開始與結束的時期
 

123
二、世直狀況的開展
 

125
三、尊王攘夷運動及其破綻
 

129
四、長州藩倒幕派的成立
 

131
五、維新政權的性格
 

133
六、邁向廢藩置縣之路
 

136
第三節
  ﹁地租改正﹂的實態與本質
 

138
一、原始積累的類型
 

138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二、﹁地租改正法﹂的決定
 
139

三、﹁地租改正﹂的實施過程
 
142

四、﹁地租改正﹂的影響
 
146 144

五、﹁地租改正﹂的本質
 
第四節
  殖產興業政策的各階段
 
149
一、殖產興業政策
 
149
第五節
  ﹁政商﹂、華族的資本積累
 

165
一、﹁政商﹂的歷史性格
 

或來電(02)2705-5066
177 165
二、﹁秩祿處分﹂的過程
 
三、華族層依賴利息收入的生活
 

180
第六節
  工資勞動者的創出
 

185
一、工資勞動者的構成
 

185
二、貧窮的士族層
 

188
三、工匠人層的瓦解、重組
 

193
四、農民層的動向
 

194
第七節
  自由民權運動與天皇制國家
 

204
一、自由民權運動的展開
 

206 204
二、自由民權運動的性格
 
三、君主制的強化
 

208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四、官僚制的整備
 
210

五、地方自治制的整備
 
213 211

六、天皇制國家的成立
 
第四章
  日本資本主義的確立 ..........................................................

215
第一節
  日本工業革命的各時期
 
216
一、何謂工業革命
 
216
二、二部門定置說與棉工業中心說
 

217
三、後進國日本的工業革命
 

或來電(02)2705-5066
221
四、國民經濟的形成
 

223
五、不均衡的產業構造
 

224
六、貿易構造的特徵
 

228
七、工業革命期的各恐慌
 

230
第二節
  軍擴財政與產業金融
 

232
一、從銀本位制到金本位制
 

232
二、軍擴財政與國民經濟
 

234
三、大眾課稅與累積債務危機
 

238
四、金融機關的優越性
 

243
五、日銀對普通銀行的融資
 

249 244
六、工業化資金的外生性格
 
七、銀行分工體系與﹁前期性﹂金融
 

25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第三節
  絹、棉二部門的發展
 
255

一、棉紡紗業
 
255

二、製絲業
 
265 260

三、織物業
 
第四節
  礦山業與重工業
 
一、煤炭、銅的大礦山
  269
二、礦山業的機械化與勞資關係
  269

269
三、礦害的連續發生及對應
 

272

或來電(02)2705-5066
四、財閥資本及礦山業
 

274
五、軍事工廠的突出地位
 

277 275
六、民間機械工業的發展
 
七、官營八幡製鐵所的設立
 

281
八、民間製鋼廠的出發點
 

284
第五節
  農業的動向與地主制
 

285
一、農業技術的發展及局限
 

285
二、農民層分解的動向
 

290 288
三、寄生地主制的確立
 
四、資本主義與地主制的關聯
 

29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第六節
  階級對抗的展開
 
296

一、資本類型論的課題
 
296

二、工業革命與社會構成
 
311 311

三、往商業會議所的集結
 
四、初期的勞動組織與鎮壓
 
五、寄生地主與佃農的集結
  316 313
六、天皇制國家的確立與動搖
 

318
第七節
  對外膨脹及殖民地支配
 

322

或來電(02)2705-5066
一、往帝國主義的轉化
 

322
二、甲午戰爭與朝鮮
 

323
三、對朝鮮的經濟支配
 

325
四、事實上的朝鮮殖民地化
 

330
五、明治維新與同治中興
 

333
六、殖民地臺灣的支配
 

334
七、中日貿易及資本輸出
 

338
八、日俄戰爭與﹁滿州﹂支配
 

341
第五章
  日本帝國主義的展開 ..........................................................

343
第一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日本帝國主義
 

344
一、大戰景氣的意義
 

34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二、往獨占階段移動的論戰
 
346

三、國家獨占及私人獨占︵金融資本︶
 
349
四、階級對立的激化
 
353

五、侵略中國的計畫及挫折
 
355
第二節
  世界大恐慌下的構造變化
 
356
一、循環論與構造論
 
356
二、不景氣的一九二 年代 

358

三、昭和恐慌及經濟回復
 

368 365 361

或來電(02)2705-5066
四、日本經濟的構造變化
 
五、邁向十五年戰爭之途
 
第三節
  十五年戰爭與日本帝國主義的沒落
 

369
一、由中日戰爭邁向亞洲太平洋戰爭
 

369
二、戰時統制經濟的展開
 

371
三、財閥資本的發展與﹁產業報國會﹂
 

378 374
四、﹁食料增產政策﹂與地主制的變化
 
五、戰時的民眾生活
 

380
終章
  現代日本社會的歷史位置 ........................................................

383
一、由軍事大國到經濟大國
 

384
二、戰後改革及日本型資本主義的形成
 

385
四、石油危機後的世界
三、冷戰體制下的經濟高度成長
─新的生產力階段
 
390

 
393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序章
 
日本社會
世界
 史的發展階段與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日本經濟史 

一、學習歷史的目的
學習歷史學或是更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之目的,可說就是想了解生存於現代世界的我們是如何地存
在,即﹁從哪裡來﹂及﹁到哪裡去﹂?當然,作為決定﹁到哪裡去﹂的主體的自己本身也必須是如此。為
了決定自己要走的路,圍繞自己的客觀世界與自己的關聯,有必要盡可能地去掌握。
二、共通性與異質性
在此情況下,重要的應是將我們在空間上、時間上的視野開拓到最大。由於運輸、通訊工具飛躍的發

或來電(02)2705-5066
展及巨大企業的跨國籍化,二十世紀以來現代世界的一體化明顯地進展,吾人也因此能夠過著與具有各種
文化、歷史傳統的人們做日常交往的生活。對生活於封建社會村落的多數人而言,自己所居住的﹁村子﹂
為其日常生活空間的全部,其他的﹁村子﹂便成為所謂的另一個世界。與此情形相較,今日吾人生活的極
大特徵是以地球為規模而與他人有緊密關聯地進行。
但是,吾人對如此的事實到底有多少程度的正確認識,卻甚不關心。經由通訊衛星,現在是地球上任
何地點的事件幾乎可同時被報導,吾人可獲得的資訊也越加增大,但是被報導的人們之生活,究竟有多少
程度會被吾人認為是與自己有所關聯的相同人類生活?德川幕府末年,從遠處來到日本的歐美人,被尊王
攘夷的志士視為﹁禽獸﹂,成為其施行恐怖行為的對象,孝明天皇自身也基於對歐美人的相同觀點提倡攘
夷論 (註),然而無法一笑置之的是,今日吾人當中不也有許多人依然抱持這類認為與自己毫無相干的
註  橫井小楠認為歐美人與吾人同為人類,主張應以人類普遍的條理應對之,則為當時的例外︵石井 治︽大系日
本の歷史   開國 と維新︾,小學館,一九八九年︶。相同的問題點在歐美人的日本人觀或是更廣泛的非白人

12
觀當中,不言自明亦存在著。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觀念嗎?
在確認人類存在的共通性之同時,不可或忘的是,吾人必須承認其他國家的人們,與大多數日本人存
在著文化上、歷史上的異質性。從歷史來看,成為日本人主體者,為自舊石器時代起便居住於日本列島的
繩文人,再加上攜帶農耕技術由亞洲大陸遷徙而來的人群,即所謂異民族間的混血及文化交流的成果。未
受以農耕為軸的彌生文化影響的北端與南端之人群,有學者認為變成﹁艾努﹂︵アイヌ︶人及琉球人
( 註  )。 就 這層意義,日本社會的形成與展開並非排除,相反的是積極接受吸收異質事物才有可能。惟
今天的日本社會卻喪失了吸收學習異質文化的積極性,甚至可看到拒絕與異質事物共存的傾向。在國際化

或來電(02)2705-5066
的名目之下,並不是將自國文化強押給他國,有必要的應是對他國文化的尊重及以此﹁相對化﹂自國的文
化。
三、普遍性發展階段論的適當與否
在如此根柢之上,具體而言,既保有人類存在的共通性,又有極為多彩異質的人群所形成的國家或民
 序章 世界史的發展階段與日本社會

族的發展,回顧日本社會的歷史,是否存在世界共通的衡量基準,抑或只能滿足所謂歷史學終究只能追究
每個地域或每個民族的動向而已?今日歷史學所面臨的最大問題點,一言以蔽之,便為曾廣受提倡的普遍
發展階段論已無法原封不動地適用,其結果便是因而失去對未來的展望能力。
在 日 本 歷 史 學 界 一 向 居 於 最 有 力 地 位 的 發 展 階 段 論 , 為 馬 克 思 ︵ K. H. Marx,
一八一八 一八八三


年︶的社會構成體論。馬克思所謂的社會構成,在概念上包括對應一定發展階段各種生產力的各種生產關
註  佐原真︽大系日本の歷史   日本人の誕生︾︵小學館,一九八七年︶。

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日本經濟史 

係,以此兩者之總合為基礎,亦包括受此基礎制約的法律、政治或精神上的生活過程,當物質性的各種生
產力發展到與既存的各種生產關係發生矛盾時,便出現社會革命,於是便往新的社會構成移動。於︽經濟
學批判︾︵一八五九年︶的﹁序言﹂中,此發展階段論被定式化,馬克思謂:
大致來說,可以亞細亞、古典古代、封建及布爾喬亞階級生產樣式,來表示各個連接的
經濟社會構成。布爾喬亞階級的各種生產關係,則為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後敵對型態 也即
……
是 此 社 會 構 成 , 人 類 社 會 的 前 史 亦 告 結 束 ( 註  )。

或來電(02)2705-5066
四、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批判
上述的社會構成體論,日本的歷史學界如何接受及發展,容後再述,今日對其所出現的各種批判之
一,便是馬克思所敘述的近代布爾喬亞階級社會形象本身不也是太以西歐為中心?例如 或
A. G. Frank S.
Amin所謂的依賴理論,主張第三世界的現狀並不是以與先進國家比較而來的未開發︵ ︶
Undevelopment
來 說 明 , 而 主 張 應 以 先 進 國 家 ︵ 核 心 ︶ 對 邊 陲 地 區 掠 奪 所 產 生 的 低 開 發 ︵ Underdevelopment
︶來理解
註  大內兵衛 •
細川嘉六監譯︽マルクス エンゲルス全集︾第十三卷︵大月書店,一九六四年︶七頁。其中原譯
的﹁古代﹂,本書依太田孝通︽世界史認識の思想と方法︾︵青木書店,一九七八年︶的見解,訂正為﹁古典


古代﹂。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註)。此見解所重視的全球觀點,其後由 以世界體系論再予以發展 (註),不過另一
I. Wallerstein
方面,位於邊陲地區如南韓之類亞洲 NIEs
快速發展的現實,也迫使依賴理論不得不做檢討。無論如何,
面對第三世界的人們成為推動世界史的主體,而登上歷史舞臺的歷史現實,馬克思的發展階段論亦需要批
判性的再思考,應不為過。
即使在理解核心國家近代人的類型方面,馬克思由於受到強調人類精神的主動性,並對其給予無限信
賴的黑格爾思想的影響極強,因而其近代人類型論被批判欠缺了在費爾巴哈理論所見,承認來自自然乃至
他人作用之﹁受苦的存在﹂的層面觀點。馬克思的人類觀認為近代人的本質︵﹁主動的存在﹂︶,並不產

或來電(02)2705-5066
生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及對他人的攻擊,而是資本主義制度才是問題,然而這種看法卻仍無法充分超越其所
反映發展期西歐市民社會狀況的布爾喬亞階級人類觀的層次 (註)。
五、對二十世紀社會主義之批判
唯這些批判應可視為以批判性繼承馬克思的歷史觀、人類觀為前提,所嘗試的發展、補強。相對於
 序章 世界史的發展階段與日本社會

註 著作的日文譯本有大崎正治等譯︽世界資本主義と低開發︾︵柘 書房,一九七九年︶、西川潤譯︽世
Frank
界資本主義とラテンアメリカ︾︵岩波書店,一九七八年︶、吾鄉健二譯︽從屬的蓄積と低開發︾︵岩波書
店,一九八 ○ 年︶。 Amin
則有野口 祐、原 田金 一郎合 譯 的︽世界 的規 模 にお ける資 本蓄 積︾三 冊︵柘 書房 ,
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一年︶、西川潤譯︽不均等發展︾︵東洋 濟新報社,一九八三年︶。
註 著作的日文譯本有川北稔譯︽近代世界システム︾ 、 ︵岩波書店,一九八一年︶、藤瀨浩司、
Wallerstein


麻沼賢彥、金井雄一譯︽資本主義世界 濟︾ ︵名古屋大學出版會,一九八七年︶、日南田靜真監譯︽資本


主義世界 濟︾ ︵名古屋大學出版會,一九八七年︶。


註  山之內靖︽現代社 の歷史的位相︾︵日本評論社,一九八二年︶,同︽社會科學の現代︾︵未來社,
一九八六年︶。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日本經濟史 

此,目前尚有一種批判立足於二十世紀世界史的現實,認為馬克思所描繪的未來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演
進的展望已然破滅,吾人必須承認此為更加深刻的批判。
依據古典的馬列主義學說,二十世紀初的資本主義已經進入最終的帝國主義階段,於帝國主義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爆發了俄國革命,資本主義進入全面危機的時代,世界開始移向社會主義社會。
然後,再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開端,產生了以中國為始的許多社會主義國家,世界全面危機第二階段的開
始為其結果。但是,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建國後不但未能在經濟、生產力壓倒資本主義各國,最近更可看到
透過貿易或借款的方式,逐漸被吸收捲入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體制的一環,甚至出現東德為西德吸收︵統
合︶而消滅的社會主義國家。

或來電(02)2705-5066
當然,由蘇聯及中國的情形,可見到經由社會主義革命保證全體國民經濟生活最低限的大進步,於
一九二九年開始的世界大恐慌期間,透過五年計畫而進行快速經濟建設的社會主義蘇聯,給予當時資本主
義各國相當大的衝擊,亦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一九六 年代許多先進資本國家經驗過所謂的高度經濟成

長,於一九八 ○
年代又可見到亞洲 NIEs
快速的經濟發展,相較之下,最近的社會主義各國不僅苦惱於經
濟的停滯不前,而且經常陷入危機的狀態。此外,社會主義各國的政治體制在保障國民的基本人權,特別
是思想、良心的自由或是參政權,具有極大局限亦是不爭的事實,一九八九年以降於蘇聯、東歐、中國所
見到要求民主化的運動,可說正明白地顯示此點。這些事實擺在眼前,對馬克思於﹁人類社會的前史﹂結
束後,所展望的社會主義社會果真比資本主義社會更為高階的說法,令人產生疑問,可說極為自然。
針對這種疑問,向來被認為是解答的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國家,由於面對與資本主義國家嚴苛的對立,
為了戰爭及軍備付出莫大的犧牲,因此使本來可能達到的生產力增強、人權保障無法實現。於第二次世界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大戰,蘇聯對德戰爭出現超過人數二千萬人驚人的戰歿者 (註),戰後的冷戰對立,龐大的軍事支出對
其經濟造成莫大的負擔,亦是明白事實。此外,亦有人認為必須留意史達林主義係為能支應總體戰爭所製
造出來的體制。
二十世紀是個世界戰爭的時代,雖然此事實的確妨害了社會主義體制的順利發展,但是另一方面,社
會主義各國固有的內在條件亦有考慮的必要。蘇聯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為經過拜占庭帝國繼承羅馬帝國君
主獨裁體制的帝制俄羅斯,中國社會主義在歷史上亦背負著秦、漢以來的中華帝國傳統而出現,此情形皆
使兩國社會主義政體的近代化︵民主化︶變得極為困難。而且,除了蘇聯及若干東歐國家之外的社會主義

或來電(02)2705-5066
國家,幾乎都是欠缺﹁近代布爾喬亞階級生產樣式﹂的發展而突然轉換到社會主義體制,此點當亦予以留
意。
無論觀察目前哪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皆是在包括政治、經濟兩層面在內的社會構成未能充分經過近代
布爾喬亞階級社會階段的情況下,移轉到作為社會體制的社會主義。對馬克思而言,此為完全無法預想到
的發展,對俄國革命的指導者列寧來說,俄國革命爆發本身也是個預料之外的事情。
 序章 世界史的發展階段與日本社會

反過來看此情況,亦顯示由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現實立刻斷定馬克思在其著︽經濟學批判︾及其他著
作所做未來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的展望已然破滅,亦失之急躁。以世界史的觀點來看,以新生產樣式為
基礎的社會構成體出現,然後擴展到世界各地區,至少需要數世紀的時間,此為通例。例如人類正式朝向
近代世界史的變遷可說以十七世紀英國的市民革命為開始,但是在此之前的十五至十六世紀,由葡萄牙及
註  德國死者據估為七百二十萬人,日本為三百一十萬人,中國推定為軍人死傷者四百三十萬人,非軍人死傷者達
二 千 萬 人。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日本經濟史 

西班牙所開啟的世界市場形成過程已然進行。接著英國革命之後的法國革命及美國獨立革命亦於十八世紀
發生,後進資本主義國家德國、俄國、日本加入的帝國主義世界體制及國際金本位制,則在十九世紀末產
生。進入二十世紀後,人類經歷兩次世界大戰,這些大戰發生的基本原因為帝國主義各國間的對立,說明
了資本主義世界體制的歷史性局限。所謂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獨占資本主義乃至福利國家︶係對應以兩次
世界大戰為契機的社會主義成長而出現,將其視為資本主義體制危機的產物,絕非誤謬。
二十世紀,從巨視的角度而言,應定位在從資本主義往社會主義的世界史演進之最初世紀,從長期的
觀點來看現代的蘇聯、中國,應可視為極為初期階段的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所設想揚棄布爾喬亞階級社
會的矛盾而使更高階體制︵社會主義︶的正式出現,恐怕是二十一世紀世界全體的課題 (註)。

或來電(02)2705-5066
六、社會構成體論的有效性
以長期的視野來思考,基於馬克思的社會構成體論所構成的發展階段論,可說是掌握自古代以來,世
界史發展大方向最具為涵蓋性的高階理論︵假說︶,如果能充分注意其所具假說性質部分而運用的話,可
說該理論依然占有作為認識歷史的有效方法之地位。當然,以馬克思的方法為基礎所構成的世界史像,經
過馬克思之後的歷史研究發展,產生了各種變化。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的日本史學界,曾經
強調世界史的基本法則是不論國家或是地域皆可貫通說明。正如前面已然反覆所指,這種單線式、一國史
註  二十世紀末社會主義各國大幅引進市場經濟,係為解決過去生產力欠缺充分發展,卻一舉將原有經濟構造轉換
到計畫經濟所產生的困難,就像用了汽車的後退檔,暫時後退到兼具計畫及市場的混合經濟,試圖再出發。就
這點而言,可說與部分採行計畫經濟的資本主義國家接近,只要不回頭,長期而言,社會主義各國本來的目
標,其邁向計畫經濟化本身可說並未稍變。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式的發展階段論是錯誤的,馬克思所謂基於各種生產樣式的社會構成,是以世界史較前進的部分為代表,
即以限定的地區視為典型,而且此典型地區會因各種發展階段不斷改變,以此來進行其說明。亦即其認為
植基於亞細亞生產樣式的古代專制國家的典型,出現在中國、印度、美索不達米亞、埃及所謂四大文明發
祥地。接著古典古代社會便在稍微遠離的希臘、羅馬全面展開,封建社會被認為是在羅馬帝國邊境的高盧
地區附近發生,資本主義社會則在封建制度不甚發達的英格蘭以典型︵自主︶的型態誕生。新的生產樣式
不是在舊有生產樣式所支配的社會核心部門,而是在能夠接受高生產力的邊境地區發生,即所謂的﹁邊境
革命說﹂大概可以說明上述的典型地區之移動。而重要的是,要視每個時代是以這些先進︵典型︶地區為

或來電(02)2705-5066
中心,加上其他各種生產樣式所形成的世界為一個﹁構造性的複合體﹂ (註)。
七、大塚久雄的共同體論
為將此世界史的發展階段論適用於一國史的分析,仍需要稍微具體的歷史理論。關於前近代各種生
產樣式的研究中最值得注目者,當屬大塚久雄氏的共同體論 (註一〇)。大塚氏以馬克思的手稿︽先行於
 序章 世界史的發展階段與日本社會

資本制生產的各種型態︾、韋伯︵ M. Weber,
一八六四 ─
一九二 ○
年︶所代表繼起研究的成果為基礎,討
論前近代各種生產樣式基礎的共同體型態,說明亞細亞、古典古代、日耳曼等特徵的各種共同體類型,實
則因應各種生產力的不同階段而來。大塚氏的理論重點指出,於前近代社會最重要的生產手段︵土地︶的
所有主體,會隨著各種生產力的發展,由共同體往各個共同體成員,經由亞細亞、古典古代、日耳曼的變
註  太田秀通︽世界史認識の思想と方法︾︵青木書店,一九七八年︶。
註一〇 大 塚久雄︽共同體の基礎理論︾︵岩波書店,一九五五年,︽大塚久雄著作集︾第七卷︶。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日本經濟史 10

遷,土地私有的契機逐漸壓倒共同所有的契機;社會分工開展所出現的各種生產力發展,很快地使共同體
瓦解,立足於市場經濟︵商品流通︶的近代社會因而成立。
八、鹽澤君夫的本源性經營論
作為大塚學說更為具體的嘗試之一,則有鹽澤君夫氏的本源性經營論。鹽澤氏以再生產的基本單位於
各階段發生的變化為課題,提出大塚氏在其共同體論未予討論的階級分化問題,主張作為階級分化起點之
本源性經營假說,亞細亞生產樣式的本源性經營為具血緣組織性格的亞細亞共同體,古典古代生產樣式則
為包含奴隸的複合大家族,封建生產樣式則以農奴的單婚小家族居於本源性經營的地位。前近代的生產力

或來電(02)2705-5066
由於以本源性經營的規模縮小而發展,從封建制過渡到資本主義制的期間所出現的獨立自營農民,就單婚
小家族經營脫離對共同體依賴一點,可說是再生產單位縮小的極限 (註一一)。其後的資本主義制經營,
眾所周知,其規模擴大的結果擴大了私有原理的矛盾,社會主義原本就是在如此的生產力發展之上延伸而
來之物。
九、人類解放的各階段
本書基本繼承上述各項見解,將社會構成的各階段視為人類解放的前進性各階段。這種由生產力發展
所支撐的各階段之演進,即便是漸進,視為居社會多數的被支配階級︵民眾︶被解放的過程,例如,農奴
註 一一 澤君夫、進藤哲生︽經 濟 史入門︹新版︺︾︵有斐閣新書,一九八九年︶。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比奴隸、工資勞動者比農奴位於更高度的解放水準 (註一二)。依此立場而言,根絕支配階層的社會主義社
會民眾,已非被支配階層,而將是獲得﹁自由人﹂立場的民眾 (註一三)。
從生產力層面重視各生產樣式階段性格的本書立場,不同於主張世界任何地域皆會經過社會構成每個
時代之單線、一國史的教理式見解,亦批判全然無視階段性發展的多頭分歧的觀點。就現象而言,雖然在
世界各地區可見到前述各種社會構成之間﹁飛越﹂演變,或是特定階段的發展已然﹁走不通﹂之情形,但
是這些情形絕不是非法則、偶然的,必然有其原因而必須予以說明。
例如,亞細亞生產樣式不經古典古代生產樣式而變遷到封建生產樣式的情形,雖說是許多地區可以看

或來電(02)2705-5066
到的事實,但是使得這種﹁飛越﹂成為可能的各種生產力是如何發展出來,便應該成為探討的對象。相反
地,就其前近代的各種生產樣式陷入﹁走不通﹂的各個地區︵例如所謂第三世界︶而言,將此﹁走不通﹂
視為起因於該地區內在因素的宿命見解︵所謂的停滯論︶,亦應成為檢討的問題。吾人當必須重視先進資
本主義國家的世界支配,其本身便具有溫存、利用舊有生產樣式的一面。
惟以上所述,完全不過是本書依據歷史理論所做的素描而已。歷史敘述本身對於事實究竟要忠實到如
11 序章 世界史的發展階段與日本社會

何的程度?當理論與事實不符合時,當然要再檢討理論,此理不言自明,以下留意這些要點,嘗試以經濟
過程探索日本社會的發展。
註 一二 但
是,與奴隸比較,工資勞動者到底有多大程度的解放,此點仍須深入檢討。關於此點,最近應予注目的研
究有,森建賢︽雇用 係の生成 ──イギリス勞 政策史序說︾︵木鐸社,一九八八年︶。
註 一三 中
西洋於所著︿友愛主義宣言﹀︵︽世界︾,一九八一年一月號︶,在社會主義的內容已成課題的今日,最
能在原理上檢討﹁社會主義體制為何物﹂。但是,文中是以社會主義下的人們應有的作為進行敘述。在否定
資本的工資勞動,只要是在自己對自己的勞動力出價的條件下,將之稱為工資勞動不也已經不適當?此處所
謂的﹁自由人﹂,係以﹁個人自由的發展為萬人自由發展的條件之一的統合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共產
黨宣言︾前引︽全集︾第四卷,四九六頁︶的構成員。
日本經濟史/石井寬治著;黃紹恆譯.--初

版--.--臺北市:五南,2008.09

 面; 公分.(近代日本譯叢)

ISBN 978-957-11-5288-2(平裝)

1.經濟史 2.日本

550.931 97012124

1WD3 日本近代譯叢

日本經濟史
作  者 ─ 石井寬治
譯  者 ─ 黃紹恆
發 行 人 ─ 楊榮川
總 編 輯 ─ 龐君豪
主  編 ─ 黃惠娟
責任編輯 ─ 陳姿穎 許經緯 吳如惠
封面設計 ─ 童安安
出 版 者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339號4樓
電  話:(02)2705-5066  傳  真:(02)2706-6100
網  址:http://www.wunan.com.tw
電子郵件:wunan@wunan.com.tw
劃撥帳號:01068953
戶  名: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市駐區辦公室/台中市中區中山路6號
電  話:(04)2223-0891  傳  真:(04)2223-3549
高雄市駐區辦公室/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290號
電  話:(07)2358-702   傳  真:(07)2350-236
法律顧問 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 張澤平律師
出版日期 2008年9月初版一刷
定  價 新臺幣550元
Nihon Keizai-shi, Second Edition Copyright © 1991 by Kanji
Ishii
Chinese translation rights in complex characters arranged with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Japan
through Japan UNI Agency, Inc., Tokyo and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Taipei
Complex Chinese translation rights © 2008 by Wu-Nan Book Inc.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版權所有.欲利用本書內容,必須徵求本公司同意※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