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歷史資料新編

第一章 秦漢魏晉南北朝

秦的興起
(一)《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載李斯〈諫逐客書〉: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即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辭土壤,
故 能 成 其 大;河 海 不 擇 細 流,故 能 就 其 深;王 者 不 卻 眾 庶,故 能 明 其 德。… …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
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穆公用之,兼國三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
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惠王用張儀之計,遂散六國之從
( 即 合 縱 之 計 ),使 之 西 面 事 秦,功 施 到 今。昭 王 得 范 睢,廢 穰 侯( 即 魏 冉 ),
逐華陽公室,杜私門,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夫
物 不 產 於 秦,可 寶 者 多;士 不 產 於 秦,願 忠 者 眾。今 逐 客 以 資 敵 國( 指 六 國 ),
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這段資料說明了秦國自春秋時代穆公以來,重用外國來的客卿,才能稱霸天
下。戰國時代,秦沿用這法,才可強大起來。李斯藉此以諫秦王政,結果李
斯以客卿身份,亦能助秦皇奠下萬世功業。

(二)〔南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二:
七國虎爭,莫不招致四方遊士,然六國所用之相,皆其宗族,或其國人,如
齊之田忌、田嬰、田文;韓之公仲、公叔;趙之奉陽、平原;魏則且以太子
為相矣。惟秦則不然,其始與之謀國,以開霸業者,衛人公孫鞅也,其後若
樓 緩 則 趙 人,張 儀、魏 冉、范 睢 皆 魏 人,蔡 澤 燕 人,呂 不 韋 韓 人,李 斯 楚 人 ,
皆舉國而聽之不疑,卒之所以能兼天下者,諸人之力也。

這段資料說明秦之所以強大,全因來自六國的客卿,洪邁考諸史實,說明這
班客卿對秦的貢獻,最後得出「能兼天下者,諸人之力」的結論。

(三)《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
秦 孝 公 用 商 君,壞 井 田,開 阡 陌,急 攻 耕 戰 之 資。雖 非 古 道,猶 以 務 本 之 故 ,
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既沒,僭差亡度(沒有正確的標準),庶人之富者
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這段資料中,班固指出秦之興,在於商鞅變法,終於達到「傾鄰國而雄諸侯」
的地步。可是,班固同時批評商鞅變法亦有其弊端,即貧富懸殊,而兼併戰
爭亦導致民不聊生。

(四)《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引賈誼《過秦論》:
秦 孝 公 據 殽 函 之 固,擁 雍 州 之 地,君 臣 固 守 而 窺 周 室,有 席 卷( 即 捲 )天 下 ,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
守戰之備,外連衡(即連橫)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即河套一
帶地區)之外。

這段資料中,賈誼肯定了商鞅對秦統一的貢獻。他認為秦本身有地利,「據
殽、函 之 固,擁 雍 州 之 地 」,形 勢 大 好。商 鞅 的 變 法 充 份 利 用 這 個 優 勢,「 內
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終於能擴張領土,統一天下。

參考問題:

1. 據 資 料 , 分 析 秦 的 興 盛 與 君 主 用 人 及 商 鞅 變 法 的 關 係 。
2. 試 據 資 料 一 、 三 及 四 , 評 論 洪 邁 對 秦 興 起 原 因 的 看 法 。
秦的滅亡
(一)雲夢睡虎地出土《秦簡》所見南郡守騰給本郡各縣公告《語書》:
聖王作為法度,以矯端民心,去其邪避(避即辟,即罪惡),除其惡俗。法
律未足,民多詐巧,故後有間令下者。凡法律令者,以教道(即教導)民,
去其淫避(辟,即罪惡),除其惡俗,而使之(即他人民)之於(即至於)
為善也。

今 法 律 令 已 具( 即 具 備 )矣,而 吏 吏 民 莫 用,鄉 俗 淫 失( 即 淫 佚 )之 民 不 止 ,
是 即 法 主 之 明 法 也。而 長 邪 避( 辟 )淫 失( 佚 )之 民,甚 害 於 邦,不 便 於 民 。

這段資料反映秦朝重視法律,認為只要法律明確便可以去除敗俗。

(二)錢大昕《晁錯論》(載《潛研堂文集》卷二):
春秋以降,主益替,臣益驕,於是始有倡為刑名之學,以救時之弊,以尊君
而 抑 臣 者。商 鞅 以 之 強 秦( 即 令 秦 強 大 ),而 卒 以 自 亡;秦 人 用 鞅 之 法 并( 即
吞併)天下,愈益任法。蒙恬、李斯皆將相,久任事,秦以法誅之,若刳羊
豕然。……商鞅之法不獨自亡,而終以亡秦矣。

這段資料用作說明重勢任法可以作為戰國時代治國之方式,但商鞅以後卻變
本加厲,故錢大昕認為商鞅之法實秦亡的主因。

(三)《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
趙高曰:「嚴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誅,至收族,滅大臣而遠骨肉,貧者
富之,賤者貴之。盡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親信者近之。此則陰德
歸陛下,……陛下則高枕肆志寵樂矣。計莫出於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
為法律。於是群臣諸公子有罪,輒下高,令鞠治之。

這段資料說明了趙高為求得二世之信任,進一步強調以刻削的刑罰治國,甚
至以此治群臣及諸公子,結果導致人心惶惶。

(四)《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引賈誼《過秦論》:
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鉏耰棘
矜( 指 平 民 自 製 的 兵 器 ),非 銛 於 勾 長 鍛 也;適 戍 之 眾,非 儔 於 九 國 之 師 也 ,
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時(即以往)之士(指戰國時期的游士)
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然而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
抑八州而朝同列(指秦稱霸關中),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指統一
六國),殽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
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這段說明陳勝之所以能夠揭竿起義成功,原因不在於他有甚麼過人之處,只
是因為秦「仁義不施」所致。

(五)〔東漢〕桓寬《鹽鐵論》載文學之言曰:
商鞅以重刑峭法為秦國基,故二世而奪。刑既嚴峻矣,又作為相坐之法,造
誹謗,增肉刑,百姓齋栗(即慄,恐懼),不知所措手足也。……崇利而簡
義,高力而尚功,非不廣壤進地也,然猶人之病水,益水而疾深,知其為秦
開帝業,不知其為秦致亡道也。

這段資料說明商鞅之法伏下秦亡的禍根,指出急功近利的法家思想除了為秦
奠下富強基礎外,亦是秦亡主因。同時,必須注意是這段資料出自昭帝鹽鐵
會議時文學之口,故處處針對法家,實有「借古諷今」之意,通過指斥商鞅
來抨擊重視實利的漢武帝及桑弘羊的「新經濟政策」。

(六)《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引賈誼《過秦論》: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
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詐力,安定
者貴順權(審時度勢,而隨時變更),此言取與守不同之術也。秦離戰國而
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
故其亡可立而待。

這 段 資 料 說 明 治 國 不 可 以「 先 詐 力 而 後 仁 義 」,秦 國 以 這 種 方 法 稱 雄 於 戰 國 ,
便 統 一 後 卻「 其 道 不 易,其 政 不 改 」,實 為「 攻 之 守 之 者 無 異 」,終 亡 其 國 。

(七)《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
武臣(陳勝的將軍)等從白馬渡河,至諸縣,說其豪傑曰:「秦為亂政虐刑
以殘賊天下,數十年矣。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外內騷動,百姓罷
敝,頭會箕斂(指向人民徵收兵餉)以供軍費,財匱(即窮盡)力盡,民不
聊生。重之以苛法竣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陳王(指陳勝)奮臂為天下倡
始,王楚之地,方二千里,莫不響應。」

這段資料說明秦朝民窮財盡,兵役繁重導致民不聊生的情況,從中可了解當
時人對陳勝所以能成功揭竿而起的原因。

(八)《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載主父偃於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年 ) 上 奏 曰 :
昔秦皇帝任戰勝之威,蠶食天下,并吞戰國,海內為一,功齊三代。務勝不
休,欲攻匈奴,李斯諫曰:「不可。夫匈奴無城郭之居,委積之守,遷徙鳥
舉,難得而制也。輕兵深入,糧食必絕;踵糧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
以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勝必殺之,非民父母也。靡獘中國(即令
中 原 國 力 受 損 ),快 心 匈 奴,非 長 策 也。」秦 皇 帝 不 聽,遂 使 蒙 恬 將 兵 攻 胡 ,
辟地千里,以河為境。地固澤(鹹)鹵,不生五穀。然後發天下丁男以守北
河。暴兵露師十有餘年,死者不可勝數,終不能踰河而北。是豈人眾不足,
兵 革 不 備 哉 ? 其 勢 不 可 也。又 使 天 下 蜚 芻 輓 粟,起 於 黃、腄、琅 邪 負 海 之 郡 ,
轉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於糧饟,女子紡績(即紡織)
不 足 於 帷 幕。百 姓 靡 敝,孤 寡 老 弱 不 能 相 養,道 路 死 者 相 望,蓋 天 下 始 畔( 即
叛)秦也。

言段資料說明漢武帝時主父偃對秦亡原因的分析,他指出秦統一後,強攻匈
奴是最失策之處,結果兵役、力役,勞民傷財,導致「百姓靡敝,孤寡老弱
不能相養,道路死者相望」。必須注意的是主父偃通過批評對匈奴用兵的史
實,反證漢初「和親」才是上算,亦有借史為鑑,企圖阻止漢武帝改變對外
政策的意思。

(九)《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載嚴安上書曰:
及至秦王,蠶食天下,并吞戰國,稱號曰皇帝,主海內之政,壞諸侯之城,
銷其兵,鑄以為鍾虡,示不復用。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
以為更生。嚮使秦緩其刑罰,薄賦斂,省繇役,貴仁義,賤權利,上篤厚,
下智巧,變風易俗,化於海內,則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風而循其故俗,為
智 巧 權 利 者 進,篤 厚 忠 信 者 退;法 嚴 政 峻,諂 諛 者 眾,日 聞 其 美,意 廣 心 軼 。
欲肆威海外,乃使蒙恬將兵以北攻胡,辟地進境,戍於北河,蜚芻輓粟以隨
其後。又使尉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越人遁
逃。曠日持久,糧食絕乏,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秦乃使尉佗將卒以戍越。
當 是 時,秦 禍 北 構 於 胡,南 挂 於 越,宿 兵 無 用 之 地,進 而 不 得 退。行 十 餘 年 ,
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即自盡)於道樹,死者相望。及秦
皇帝崩,天下大叛。陳勝、吳廣舉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田儋舉
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勝載也。然
皆 非 公 侯 之 後,非 長 官 之 吏 也。無 尺 寸 之 勢,起 閭 巷,杖 棘 矜,應 時 而 皆 動 ,
不 謀 而 俱 起,不 約 而 同 會,壤 長 地 進,至 于 霸 王,時 教 使 然 也。秦 貴 為 天 子 ,
富 有 天 下,滅 世 絕 祀 者,窮 兵 之 禍 也。故 周 失 之 弱,秦 失 之 彊,不 變 之 患 也 。

這段資料說明秦亡的兩個原因,一個是「法嚴政峻」;其次是「秦禍北構於
胡,南挂於越」。對於後者,嚴安更加強調。他指出因兵役而受禍的人民,
便是後來起兵反秦的主力,所以他得出結論說:「秦貴為天子,富有天下,
滅世絕祀者,窮兵之禍也。」

(十)〔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五〈遊士失職之禍〉:
春秋之季,至於戰國,諸侯卿相爭相養士自謀,談天雕龍,堅白異同之流,
下至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莫不賓禮,莫不肉食,以館於上者,不可勝
計。……及其(秦始皇)併天下,遂以客卿為無用,於是任法而不任人,謂
民可任法而治,謂吏不必材,能行吾法即已。故隳名城,殺豪傑。民之秀異
者,散 而 歸 田 畝 … … 秦 之 亂,雖 曰 成 於 二 世,然 始 皇 知 畏 此 等 人,有 以 處 之 ,
使不失職,則秦不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縱百萬虎狼於森林,而飢渴之,不
知其將噬人也,始皇為智,吾不信也。

這 段 資 料 正 好 與 第( 一 )段 相 對,秦 統 一 後,對 於 春 秋 戰 國 以 來 沿 用 的 客 卿 ,
一律藉故驅逐,或加以誅殺,「任法不任人」,甚至「以吏為師」,結果這
班客卿便成為了復國的六國遺民的助力,同時成為亡秦的主要力量,所以蘇
軾認為秦始皇最失策之處,便在於此。

參考問題:

1. 據 資 料 ( 一 ) 至 ( 十 ) , 秦 的 施 政 有 何 問 題 ? 這 些 問 題 如 何 導 致 秦 亡 ?
2. 歷 來 皆 謂 秦 亡 於 不 恤 民 命 , 試 據 這 十 段 資 料 對 這 說 法 作 出 析 評 。
漢初施政
(一)《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列傳〉:
晁 錯 為 太 子 家 令,得 幸 太 子,數 從 容 言 吳 過 可 削。數 上 書 說 孝 文 帝,文 帝 寬 ,
不忍罰,以此吳日益橫。及孝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說上曰:「昔高帝
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王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餘城,庶
弟元王王楚四十餘城,兄子濞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吳王
前 有 太 子 之  ,詐 稱 病 不 朝,於 古 法 當 誅,文 帝 弗 忍,因 賜 几 杖。德 至 厚,當
改過自新。乃益驕溢,即山(即依靠山澤資源)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
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
遲,禍 大。」三 年 冬,楚 王 朝,晁 錯 因 言 楚 王 戊 往 年 為 薄 太 后 服,私 姦 服 舍 ,
請 誅 之。詔 赦,罰 削 東 海 郡。因 削 吳 之 豫 章 郡、會 稽 郡。及 前 二 年 趙 王 有 罪 ,
削其河閒郡。膠西王卬以賣爵有姦,削其六縣。

(二)《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載徐樂上書言事:
臣 聞 天 下 之 患 在 於 土 崩,不 在 於 瓦 解,古 今 一 也。何 謂 土 崩 ? 秦 之 末 世 是 也 。
陳 涉 無 千 乘 之 尊,尺 土 之 地,身 非 王 公 大 人 名 族 之 後,無 鄉 曲 之 譽,非 有 孔 、
墨、曾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
風,此 其 故 何 也 ? 由 民 困 而 主 不 恤,下 怨 而 上 不 知( 也 ),俗 已 亂 而 政 不 脩 ,
此 三 者 陳 涉 之 所 以 為 資 也。是 之 謂 土 崩。故 曰 天 下 之 患 在 於 土 崩。何 謂 瓦 解 ?
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
威 足 以 嚴 其 境 內,財 足 以 勸 其 士 民,然 不 能 西 攘 尺 寸 之 地 而 身 為 禽 於 中 原 者 ,
此其故何也?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澤未衰而
安 土 樂 俗 之 民 眾,故 諸 侯 無 境 外 之 助。此 之 謂 瓦 解,故 曰 天 下 之 患 不 在 瓦 解 。
由 是 觀 之,天 下 誠 有 土 崩 之 勢,雖 布 衣 窮 處 之 士 或 首 惡 而 危 海 內,陳 涉 是 也 。
況三晉之君或存乎!天下雖未有大治也,誠能無土崩之勢,雖有彊國勁兵不
得旋踵(即不久)而身為禽(即被擒)矣,吳、楚、齊、趙是也。況群臣百
姓能為亂乎哉!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也,賢主所留意而深察也。

(三)《漢書》卷四〈文帝紀〉班固「贊曰」:
孝 文 皇 帝 即 位 二 十 三 年,宮 室 苑 囿 車 騎 服 御 無 所 增 益。有 不 便,輒 弛 以 利 民 。
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
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
文繡,以示敦朴,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
山,不起墳。南越尉佗自立為帝,召貴佗兄弟,以德懷之,佗遂稱臣。與匈
奴結和親,後而背約入盜,令邊備守,不發兵深入,恐煩百姓。吳王詐病不
朝,賜 以 几 杖。群 臣 袁 盎 等 諫 說 雖 切,常 假 借 納 用 焉。張 武 等 受 賂 金 錢,覺 ,
更 加 賞 賜,以 媿 其 心。專 務 以 德 化 民,是 以 海 內 殷 富,興 於 禮 義,斷 獄 數 百 ,
幾致刑措。嗚呼,仁哉!

(四)《漢書》卷五〈景帝紀〉班固「贊曰」:
孔子稱「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
姦 軌 不 勝。漢 興,掃 除 煩 苛,與 民 休 息。至 于 孝 文,加 之 以 恭 儉,孝 景 遵 業 ,
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漢言文景,美矣!
漢武對外政策
(一)《史記》卷九九〈劉敬叔孫通列傳〉:
高帝罷平城罷。……當是時,冒頓(匈奴的領袖,音墨毒)為單于(相當於
中國的皇帝)兵彊(古「強」字),控弦三十萬,數苦北邊。上患之,問劉
敬(即婁敬)。劉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罷於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頓殺
父代立,妻(即娶)群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義說也。獨可以計久遠子孫
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為。……陛下誠能以適長公主妻(即嫁)之,厚奉遺
( 即 贈 )之,彼 知 漢 適 女 送 厚,蠻 夷 必 慕 以 為 閼 氏,生 子 必 為 太 子,代 單 于 。
何者?貪漢重幣。……冒頓在,固為子婿;死,則外孫為單于。豈嘗聞外孫
聅與大父抗禮者哉?兵可無戰以漸臣也。」

這段資料說明高祖時,劉敬對和親政策利益的分析,主要在於結姻親後,漢
匈間便可免去兵戎相見,從而取得和平。

(二)《史記》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
孝惠時,(季布)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即調戲)呂后,不遜,呂后大
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
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餘萬眾,困
於平城,今噲柰何(即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
陳勝等起。于今創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
罷朝,遂不復議擊匈奴事。

這段資料說明了漢初朝廷對匈奴的畏懼,即使樊噲認為可以發兵攻匈奴,大
臣仍以秦亡為鑑,反對對匈奴用兵。

(三)《史記》卷一○七〈韓長孺列傳〉:
( 武 帝 建 元 六 年 , 公 元 前 135年 ) 匈 奴 來 請 和 親 , 天 子 下 議 。 大 行 王 恢 , 燕 人
也,數為邊吏,習知胡事。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即
違反)約。不如勿許,興兵擊之。」安國曰:「千里而戰,兵不獲利。今匈
奴負戎馬之足,懷禽獸之心,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為廣,
有其眾不足以為彊,自上古不屬為人。漢數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指匈
奴)以全制其敝。且彊弩(即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衝風之末,力不
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擊之不便,不如和親。」群臣議者多附安
國,於是上許和親。

在這段資料中,韓安國分析攻打匈奴的隱憂,並和親政策的嘉許及指出其利
端。從韓安國指出攻打匈奴的實際困難是「非初不勁,末力衰也」可見,較
之漢初對匈奴的懼怕,已有所改變。

(四)《漢書》卷五五〈衛青霍去病傳〉:
( 元 朔 元 年 , 公 元 前 128年 ) 上 ( 即 漢 武 帝 ) 曰 : 「 匈 奴 逆 天 理 , 亂 人 倫 , 暴
長虐老,以盜竊為務,行詐諸蠻夷,造謀籍兵,數為邊害。故興師遣將,以
征厥罪。」
這段資料說明了漢武帝決定攻打匈奴及其所採的理據。

(五)《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載嚴安上書曰:
今欲招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濊州(俱屬西南夷,約今四川、貴州、雲
南、廣西一帶地方),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蘢城,議者美之。此人臣之
利 也,非 天 下 之 長 策 也。今 中 國 無 狗 吠 之 驚,而 外 累 於 遠 方 之 備,靡 敝 國 家 ,
非所以子民也。行無窮之欲,甘心快意,結怨於匈奴,非所以安邊也。禍結
而不解,兵休而復起,近者愁苦,遠者驚駭,非所以持久也。今天下鍛甲砥
劍,橋箭累弦,轉輸運糧,未見休時,此天下之所共憂也。

這段資料中,嚴安說明了攻打匈奴的長遠失策之處,在於「禍結而不解,兵
休而復起,近者愁苦,遠者驚駭,非所以持久也」,因此他反對出兵。

(六)《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張湯〉:
匈奴來請和親,群臣議上前。博士狄山曰:「和親便。」上(即武帝)問其
便(解釋和親的原因),山曰:「兵者凶器,未易數動。高帝欲伐匈奴,大
困平城,乃遂結和親。孝惠、高后時,天下安樂。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邊
蕭然苦兵矣。孝景時,吳楚七國反,景帝往來兩宮閒,寒心者數月。吳楚已
破,竟景帝不言兵,天下富實。今自陛下舉兵擊匈奴,中國以空虛,邊民大
困 貧。由 此 觀 之,不 如 和 親。」上 問 湯( 指 張 湯 ),湯 曰:「 此 愚 儒,無 知。」
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湯乃詐忠。若湯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
痛 詆 諸 侯,別 疏 骨 肉,使 蕃 臣 不 自 安。臣 固 知 湯 之 為 詐 忠。」於 是 上 作 色 曰 :
「吾使生居一郡,能無使虜入盜乎?」曰:「不能。」曰:「居一縣?」對
曰:「不能。」復曰:「居一障閒?」山(指狄山)自度(估計)辯窮且下
吏,曰:「能。」於是上遣山乘鄣。至月餘,匈奴斬山頭而去。自是以後,
群臣震慴。

這段資料有反映漢武帝兩個情況,一是透過漢武帝對張湯的重用及狄山的不
屑(如「上作色」一句),反映他對酷吏重實效的欣賞。另外,他故意為難
主張和親的狄山,令他為匈奴所殺,表現了武帝對匈奴政策的明確取向。

(七)《漢書》卷七五〈夏侯勝傳〉: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詔丞相、御史曰:「……孝武皇帝將躬仁誼,厲威
武……廓地斥境,立郡縣。……功德茂盛,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盡,朕甚憚
焉,共與列侯、二千石、博士議。」於是群臣大議廷中,皆曰宜如詔書。長
信少府(夏侯)勝獨言:「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殺士眾、竭
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奢豐,蝗蟲大起,赤地數千
里,或人民相食,高積至今未改。亡德澤於民,不應為立廟。」

這 段 資 料 中,宣 帝 建 議 為 武 帝 立 廟,認 為 他 功 德 隆 盛。夏 侯 勝 對 此 不 表 贊 同 ,


認 為 武 帝 在 位 時 天 下 虛 耗,百 姓 流 離,問 題 頻 生,甚 至 評 他「 亡 德 澤 於 民 」,
反映出武帝死後歷史地位頗具爭議。

(八)《漢書》卷七三〈韋賢傳〉:
哀帝即位,太僕王舜、中壘校尉劉歆曰:「孝武皇帝恐中國罷勞,無安寧之
時,乃遣大將軍、驃騎……北服匈奴,降昆邪十萬之眾,置五屬國,起朔方
以奪其肥驍之地。……功業既定,迺封丞相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
實百姓,其規模可見。……至今累世賴之。」

這段資料中,王舜、劉歆等人對武帝功業大加肯定,並強調他奠定漢朝強大
基礎,甚至「至今累世賴之。」值得注意的,他們對武帝的肯定中,包括了
晚年下「輪台之詔」,與民休息的政策,所以才出現上述評價,可見哀帝時
對武帝的評價,可能因時間關係而顯得更加理性。

(九)《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載大臣徐樂說:
閒 者 關 東 五 穀 不 登,年 歲 未 復,民 多 窮 困,重 以 邊 境 之 事,推 數 循 理 而 觀 之 ,
則民且有不安其處者矣。不安而易動。易動者,土崩之勢也。

這段資料反映武帝時的社會及政治現實環境,是「土崩之勢」,由此可知,
武帝政策在當時已備受批評。

(十)〔東漢〕桓寬《鹽鐵論》卷五〈國疾篇〉載賢良曰:
建元之始(漢武帝即位時的年號),崇文修德,天下大安。其後邪臣各以伎
藝,夸亂至治,外障山海,內興諸利。楊可告緡、江充禁服、張大夫(即張
湯)革令,杜周治獄,罰贖科適(謫),微細並行,不可勝載。

這段資料指出漢武帝時代表面上「天下大安」,但內部已充滿不安,如重用
酷吏、陽儒陰法、迷信術士江充等。

(十一)〔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三〈漢紀〉十五「臣光曰」:
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歛,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
百姓疲蔽,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
興者,孝武能遵先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
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託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這段資料最常為人所引用,司馬光通過對漢武帝的正反兩面評價,較持平的
說明武帝「免亡秦之禍」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資治通鑒這本書的作用,是
寫給帝王看,以古為鑒的書,所以,司馬光明顯是想透過武帝之事,告誡神
宗不要再用兵西夏及遼,以免有「亡秦之禍」。

(十二)《漢書》卷九六〈西域傳〉班固「贊曰」:
(漢武帝制匈奴,通西域),師旅之費,不可勝計,至於用度不足,乃榷酒
酤、筦鹽鐵、鑄白金、造皮幣,算至車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財用竭,因
之以凶年,寇盜並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綉杖斧,斷斬於郡國,
然後勝之。是以末年遂棄輪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詔,豈非仁聖之所悔哉?

這段資料說明了東漢班固對漢武帝功績的讚揚,但重點不再在於其如何攻伐
匈 奴,反 而 強 調 他 能 在「 寇 盜 並 起 」的 情 況 下,「 棄 輪 台 之 地,下 哀 痛 之 詔 」。
反映出班固亦重視他能夠臨涯勒馬的情況。
( 十 三 )《 資 治 通 鑒 》卷 二 三〈 漢 紀 〉征 和 二 年( 公 元 前 91年 )載 武 帝 對 大 將
軍衛青說:
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
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

這段資料說明武帝對自己的歷史地位亦有很強的意識,通過這段說話,可證
明他完全明白身處的環境不得已之下用兵四方,勞民傷財,故同時說「若後
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可見他亦有自知之明,故班固及司馬光
贊揚他下輪台之詔,實有其因。

(十四)田餘慶《論輪台詔》:
歷史動向向我們昭示,漢武帝作為早期的專制皇帝,實際上是在探索統治經
驗,既要盡可能地發展秦始皇創建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又要力
圖不蹈亡秦覆轍。在西漢國家大發展之後繼之以輪台罪已之詔,表明漢武帝
的探索獲得了相當的成功。漢武帝罪己之詔雖然不能像「禹湯罪己,其興也
勃焉」那樣,臻漢室於鼎盛,畢竟挽回了將頹之局。不過輪台詔能夠奏效,
是由於它頒行於局勢有可挽回之際,而且有可挽回之方。

所以漢武帝雖然提供了專制帝王收拾局面的先例,而直到有清之末為止的王
朝 歷 史 中,真 能 成 功 地 效 法 漢 武 帝 以「 罪 己 」詔 取 得 成 效 的 皇 帝,卻 不 多 見 。

這段資料反映了現代史家對漢武帝的地位所持較中肯的評價,並說明了漢武
帝輪台之詔頒令的時間恰到好處,才是其值得稱重的地方。

參考問題

1. 漢 代 和 親 政 策 各 有 支 持 者。試 據 資 料( 一 )至( 六 ),分 析 漢 代 推 行 和 親


政策的利弊,並評漢武帝的對外政策是否理智。
2. 資 料( 十 一 )中,司 馬 光 認 為 漢 武 帝「 有 秦 亡 之 失,免 秦 亡 之 禍 」,試 據
資料(七)至(十四)加以分析及評論。
東漢衰亡
(一)《廿二史劄記》卷四《東漢功臣多近儒》:
光武諸功臣,大半多習儒術。……與光武意氣相孚合(即符合)。蓋一時之
興,其君與臣本皆一氣所鍾,故性嗜好之相近,有不期然而然者,所謂有是
君即有是臣也。

這段資料,說明了東漢初年功臣的儒生氣息,亦說明了東漢初建時政局氣象
一新。

(二)《後漢書.黨錮傳.序》:
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即宦官),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
憤,處 士 橫 議,遂 乃 激 揚 名 聲,互 相 題 拂,品 覈 公 卿,裁 量 執 政,婞 直 之 風 ,
於斯行矣。……自此諸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眥之忿,濫入黨中。又州郡
承旨,或有未嘗交關,亦離(即罹)禍毒(即身受黨禍牽連)。其死徙廢禁
者,六七百人。

這段資料說明了漢末黨錮之禍的起因及禍患,結果導致六七百人死徙廢禁,
朝廷忠臣人才為之一空。

(三)《後漢書.靈帝紀》:
論曰:「《秦本紀》說趙高譎二世,指鹿為馬,而趙忠、張讓亦紿靈帝不得
登高臨觀,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然則靈帝之為靈也優哉!」

這段資料中,范曄將宦官張讓等人對靈帝的蒙蔽,比擬趙高對秦二世,從而
說明亡國原因的同一,進一步譏笑靈帝的謚號之妙絕。

(四)東漢末以來天災疫症表(資料來源:《續漢書.五行志五》):

時間 疫情
漢 桓 帝 元 嘉 元 年 ( 151年 ) 正 月 京都(即洛陽)大疫
漢 桓 帝 元 嘉 元 年 ( 151年 ) 二 月 九江大疫
漢 桓 帝 延 熙 四 年 ( 161年 ) 正 月 大疫
漢 靈 帝 建 寧 元 年 ( 171年 ) 三 月 大疫
漢 靈 帝 熹 平 二 年 ( 173年 ) 正 月 大疫
漢 靈 帝 光 和 二 年 ( 179年 ) 春 大疫
漢 靈 帝 光 和 五 年 ( 182年 ) 二 月 大疫
漢 靈 帝 中 平 二 年 ( 185年 ) 正 月 大疫
漢 獻 帝 建 安 二 十 二 年 ( 217年 ) 大疫
(引自王子今、方光華主編《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十五章)
這段資料說明了東漢末年的社會問題,主要是桓靈時代各地的大疫,亦是構
成太平道起事的主要原因(請同時參考「宗教與史學篇.宗教傳播」第一章
「道教」相關章節)。

(五)《後漢書.西羌傳》:
論曰:「……羌雖外患,實深內疾(即內部問題),若攻之不根,是養疾屙
于心腹也。惜哉寇敵略定矣,而漢祚亦衰焉。嗚呼!昔先王疆理九土,判別
畿荒,知夷貊殊性,難以道禦,故斥遠訴華,薄其貢職,唯與辭要而已。若
二漢禦戎之方,失其本矣。何則?先零侵境,趙充國遷之內地;煎當作寇,
馬文淵徙之三輔。貪其暫安之勢,信其馴服之情,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
遠略,豈夫識微者之為乎?故微子垂泣於象箸,辛有浩歎于伊川也。

這段資料反映了東漢另一嚴重問題——羌患,范曄認為兩漢對羌族的處理方
法,問題叢生,如容許其內徙、「貪其暫安之勢」,終於導致東漢亡國。

參考問題
據資料(一)至(五),分析東漢衰亡的原因。
北朝的民族融和
(一)〔北宋〕何去非〈西晉論〉:
五胡之禍晉室,其始非一朝一夕,探其基而跡之,乃在乎數百年之淹緩。國
歷三姓,君經數十,居常不見其可疑之形,是以一發而莫能支(支持),夫
先王(即漢武帝)之制夷狄,甚惡其滑夏而亂華,後世之君,幸其衰微,樂
其臣服,因內徙以親之。其事肇於孝宣,漸於世祖(東漢光武帝),而盛於
魏武(曹操),或空其國而忽徼塞之警;或籍其兵以為寇盜之捍。

這段資料說明北宋學者何去非對西晉五胡禍患的分析,他認為推源禍始,是
漢代一直以來對北方胡族的收容,甚至賴以為兵,才導致西晉時積重難反。
何去非此說法,亦有借古鑑今的意味,用意是指出對北方遼夏的包容終於會
導致日後難以收拾。

(二)《晉書》卷七四〈傅玄傳〉載傅玄上疏:
戎狄野心,不與華同,鮮卑尤甚,鄧艾(曹魏時大臣,主張徙戎)欲徼一時
之利,不顧後患,使鮮卑數萬,雜居萬民間,此必為害。今宜更置一郡,募
樂徙之民充之,以通北地(郡名,今陝西地)漸以實邊。

這段資料說明了胡族雜居漢人間的問題,傅玄主張應該徙民實邊,以制此胡
人進一步強大。

(三)《晉書》卷五○〈江統傳〉載江統上疏惠帝: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今之世,宜及兵威方盛,眾事未罷,徙諸羌氐,廩
其 道 路 之 糧,令 各 自 附 本 種,返 其 舊 土,使 屬 國 撫 夷,就 安 輯 之,戎 晉 不 雜 ,
各得其所。

這是著名的《徙戎論》,江統認為,胡漢雜居必致禍患,故必須立即將外族
遷回原地,才是上算。

(四)〔北宋〕蘇轍〈晉書〉(《欒城應詔集》卷二):
劉 淵、石 勒,此 其 奸 詐 雄 武,自 亦 一 時 之 豪。譬 之 出 林 之 人,生 於 草 木 之 間 ,
大風烈日之所咻也,霜雪雨露之所苦也,其筋力骨節之所嘗試,亦已至矣。
而使王衍(西晉末年的宰相)之徒,清言(即清談)以當其衝,諸千金之子
(即世族子弟),處於高堂之上,飲酒食肉,不習寒暑之勞,而使抵捍山林
之野夫,以求其成功,此固姦雄之所以易攻而無難者也。時當承平,任事之
人,久不耽酖毒,欲使肩鉅任艱,其優遊而敗事,此固無怪然也。

這段資料說明胡人入侵雖是西晉亡國原因,但究其主因,在於西晉政局的死
氣沉沉,清談誤國所致。

(五)〔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一一:
魏晉之際,羌胡、鮮卑雜居塞內,漸為民患,徙之出塞,此固萬世之利,即
不用矣。後世且服其卓識,此郭欽、江統所以慷言之無所隱而論之詳也。傳
之史策,後世誦之不衰,乃欽之言曰:「虜騎自平陽、上黨,不三日而至孟
津、北地」。其後,劉淵、石勒,果踐其言,而晉遂亡,豈非欽之所言,教
猱(意指劉淵、石勒)以升木也乎?藉令晉果用之,因而下徙戎之令,群胡
知其畏己,而晉有可乘之勢,於方徙之際,潰爛以逞,又將奚以制之,使之
弭耳以聽耶?

清初的王夫之對徙戎論的批評,他認為此議不能實行,是因為實際推行時會
問題叢生,甚至禍患即起,西晉朝廷根本無法控制。

(六)《南齊書.魏虜傳》:
狒狸(南朝人對北魏太武帝的稱呼)以來,稍僭華風(漢化),胡風國俗,
雜相揉亂。

這段資料反映了南朝人對北朝人的鄙視,對於鮮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
亦充滿了譏諷、謿笑。

(七)《魏書》卷一九〈任城王澄傳〉載孝文帝詔曰:
後高祖外示南討,意在謀遷,齋於明堂左個,詔太常卿王諶,親令龜卜,易

南伐之事,其兆遇《革》。高祖曰:「此是湯武革命,順天應人之卦也。」
群 臣 莫 敢 言。… … 高 祖 既 銳 意 必 行,惡 澄 此 對。久 之 乃 解,曰:「 各 言 其 志 ,
亦復何傷!」車駕還宮,便召澄。未及升階,遙謂曰:「向者之《革卦》,
今更欲論之。明堂之忿,懼眾人競言,阻我大計,故厲色怖文武耳,想解朕
意 也。」乃 獨 謂 澄 曰:「 今 日 之 行, 誠 知 不 易。 但 國 家 興 自 北 土, 徙 居 平 城 ,
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
崤 函 帝 宅,河 洛 王 裡,因 茲 大 舉,光 宅 中 原,任 城 意 以 為 何 如 ? 」澄 曰:「 伊
洛中區,均天下所據。陛下制御華夏,輯平九服,蒼生聞此,應當大慶。」
高 祖 曰 :「 北 人 戀 本 ,忽 聞 將 移 ,不 能 不 驚 擾 也 。 」澄 曰 :「 此 既 非 常 之 事 ,
當非常人所知,唯須決之聖懷,此輩亦何能為也?」高祖曰:「任城便是我
之子房。」

這段資料反映了孝文帝對平城的太滿,因而萌生遷都念頭。同時,他透露了
對北方保守勢力的憂慮。

(八)《魏書》卷八七〈孫紹傳〉載孫紹上疏曰:
往在代都(指平城),武質而治安。中京(指洛陽)以來,文華而政亂。昔
在太和(孝文帝年號),臣極陳得失,且言四方華夷情態,高祖(孝文帝)
垂納,文意可尋。

這段資料說明孝明帝時孫紹對孝文帝遷都前後政局變化的觀察,指出遷都洛
陽後「文華而政亂」,危機隱伏。

(九)〔南宋〕呂祖謙《齊論》(〔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三
引):
元 魏 以 夷 狄 之 姿,居 中 國 之 地,士 馬 精 健,上 下 皆 兵,道 武 以 來,戰 勝 攻 取 ,
未嘗少挫,然至孝文之初,議舉兵伐(南朝)齊,而廷臣均以為不可,與向
來習戰之俗,何至相反若是?蓋自道武既歿,母后幼主秉政,群臣均生長安
逸,非 復 昔 日 馬 上 之 比 也。… … 以 夷 狄 之 姿,驕 淫 之 性,而 入 中 國 紛 華 之 域 ,
必至土木興矣,子女盛矣,此慕容(前燕)、苻(前秦)、姚(後秦)之所
以不能久也。元魏居雲中,未甚變其習俗,至於遷洛以後,其國衰矣。夷狄
猶鷙鳥也,去其利爪,而傅之以鳳凰之羽,則無德可照、無威可畏,取死於
虞罷必矣。

這段資料說明了北魏漢化及遷都對北魏國運的負面影響,其中說明了胡人入
據 中 原 後,多 因 為 漢 化 而 致 失 去 勇 武 精 神,進 而 亡 國。值 得 注 意 是,顧 炎 武 、
呂祖謙的時代,都是受到女真 滿洲入侵的時代,他們對北魏的評論,猶如
借古諷今。

(十)《太平御覽》卷一五六京都條引《後魏書》:
太 和 十 八 年 ( 494年 ) , 卜 遷 都 鄴 , 登 銅 雀 台 , 魏 御 史 大 夫 崔 光 等 曰 : 「 鄴 城
平 原 千 里,運 漕 四 通,有 西 門( 即 西 門 豹,戰 國 時 人 )使 起 舊 跡,可 以 富 饒 ,
在 德 不 在 險, 請 都 之。 」孝 文 曰:「 君 知 其 一, 未 知 其 二。 鄴 城 非 長 久 之 地 ,
石虎傾於前,慕容滅於後,國富主奢,暴成速敗,且西有枉人山,東有列人
縣,北有相人城,君子不飲盜泉,惡其名也。」遂止,都洛陽。

這段資料說明了孝文帝對鄴城的不滿,並不在於其地理位置,而是在於其正
統地位不及洛陽而已。

(十一)《魏書》卷五三〈李沖傳〉載:
( 太 和 十 七 年 , 493年 ) 車 駕 南 伐 , … … 高 祖 戎 服 執 鞭 , 群 臣 啟 顙 ( 即 叩 首 )
於 馬 首 之 前。… … 高 祖 乃 諭 群 臣 曰:「 今 者 興 動 不 小。動 而 不 成,何 以 示 後 。
苟欲班師,無以垂之千載。……若不南鑾(即南征),即當移都於此,光宅
中 土,亦 時 機 矣。王 公 等 以 為 何 如 ? 」… … 群 臣 咸 高 唱 萬 歲。高 祖 初 謀 南 遷 ,
死 眾 心 戀 舊,乃 示 以 大 舉,因 以 脅 定 群 情,外 名 南 伐,其 實 遷 也。舊 人 懷 土 ,
多所不願,內憚南征,無敢言者,於是定都洛陽。

這段資料記載了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情況,說明「外名南伐,其實遷也」的真
相。

( 十 二 )逯 耀 東《 北 魏 孝 文 帝 遷 都 及 其 家 庭 悲 劇 》( 載《 從 平 城 到 洛 陽 》):
他(即孝文帝)最初的希望,只是利用平城現有的礎,將它轉變為一座典型
的中國文化式的都城,並沒有積極南遷的意念。後來所以匆匆南遷,乃由於
北方保守勢力,對他所作的改革有一種難以排除的壓力。但選擇洛陽作為新
的都城,卻完全表現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並未顧及到現實的問題。……孝
文帝最後放棄鄴而選擇洛陽,蓋因為洛陽是表現中國文化傳統優越的地方。
他遷都洛陽的最初動機,即因為洛陽所表現的文化傳統激發而成的。

這段資料說明了北魏孝文帝所以想遷都洛陽,並非由來已久的計劃,反而是
因為胡漢磨合的過程中,鮮卑貴族對漢化表現出來的抗距,迫使孝文帝不得
不遷都以完成漢化改革。在選擇都城中,他放棄鄴城,卻是出於他對漢魏正
統文化的傾慕。

(十三)〔南宋〕葉適《習學記言》卷三四:
孝 文 遷 洛,不 止 古 人 之 宅 中 土,蓋 欲 身 居 近 地,經 營 江 左,觀 其 語 盧 昶 之 言 ,
已可知概見,故草創之初,即為南伐,所志不遂,躁急變亂,竟死於道路,
本希成、康(周代的治世),乃類昭、穆(西周末年的亂世),蓋德與力,
兩失之也。

這段資料反映出南宋學者葉適對孝文遷都的批評,他認為孝文帝急功近利,
遷都以南伐,本來想像西周成王、康王建功立業,卻變成昭王、穆王般引起
禍亂(北方鮮卑保守勢力反叛、六鎮兵變)。

參考問題

1. 據 資 料( 一 )至( 五 )及 個 人 研 習 所 得,析 述 漢 魏 以 來 的 民 族 政 策。並


評論這些政策是否就是西晉亡國的主因。
2. 據 資 料( 六 )至( 十 三 )及 據 個 人 研 習 心 得,析 評 北 魏 孝 文 帝 漢 化 及 遷
都 的 原 因。並 論 後 世 學 者 如 呂 祖 謙、葉 適、逯 耀 東 等 人 對 考 文 帝 評 價 是
否恰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