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1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歷 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指導教授:戴寶村博士

研 究 生: 陳 義 隆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七 月 二十三 日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碩博士論文電子檔授權書

(95 年 7 月最新修正版)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全文電子檔(不包含紙本、詳備註 1 說明),為本人於國立
中央大學,撰寫之碩/博士學位論文。(以下請擇一勾選)

( V )同意 (立即開放)
( )同意 (一年後開放),原因是:
( )同意 (二年後開放),原因是:
( )不同意,原因是:

以非專屬、無償授權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基於推動「資源共享、

互惠合作」之理念,於回饋社會與學術研究之目的,得不限地域、時間與次數,

以紙本、微縮、光碟及其它各種方法將上列論文收錄、重製、公開陳列、與發行,

或再授權他人以各種方法重製與利用,並得將數位化之上列論文與論文電子檔以

上載網路方式,提供讀者基於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檢索、閱覽、下載或列印。

研究生簽名: 陳義隆 學號: 91125004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指導教授姓名: 戴寶村

系所 : 歷史研究 所 †博士班 ■碩士班

日期:民國 97 年 7 月 23 日

備註:
1. 本授權書之授權範圍僅限電子檔,紙本論文部分依著作權法第 15 條第 3 款之規定,採
推定原則即預設同意圖書館得公開上架閱覽,如您有申請專利或投稿等考量,不同意紙
本 上 架 陳 列 , 須 另 行 加 填 聲 明 書 , 詳 細 說 明 與 紙 本 聲 明 書 請 至
http://blog.lib.ncu.edu.tw/plog/ 碩博士論文專區查閱下載。
2. 本授權書請填寫並親筆簽名後,裝訂於各紙本論文封面後之次頁(全文電子檔內之授權
書簽名,可用電腦打字代替)。
3. 請加印一份單張之授權書,填寫並親筆簽名後,於辦理離校時交圖書館(以統一代轉寄
給國家圖書館)。
4. 讀者基於個人非營利性質之線上檢索、閱覽、下載或列印上列論文,應依著作權法相關
規定辦理。
論文名稱: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頁數:211
校所組別: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
研究生:陳義隆 指導教授:戴寶村博士
論文摘要:

本研究以日本殖民時期,臺灣之武道活動為主軸,說明經過明治維新運動
後,日本傳統的武道文化,如何在時代的變遷當中延續下來,並經由出身武士或
下級貴族的階級,在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全面歐化運動的過渡期間,如何
將武士應用於戰場之技術,轉變為精神與身體規訓的「武道」。且在其過程當中,
藉由戰勝清廷之甲午戰爭,所營造尚武的社會風潮下,組織而成「大日本武德
會」,並在此風潮中,將延續而下的武士道文化加入日本的教育體系,造成日本
統治臺灣時期的武道文化移植所建構的前身。

日本快速進入近代資本主義的國家之林同時,相對的也讓日本走向對外侵略
之路。自甲午戰爭(1894~1895)延續至日俄戰爭(1904~1905)戰勝後,武道
組織擴展到日本各都、道、府、縣,甚至透過不斷的請願活動,將武道行諸於教
育體制中。正因日本侵略的軍國主義與對外戰爭。所以皇民武道的精神與身體的
鍛鍊,在此應用之際更顯重要。主導此相關事項之「大日本武德會」,此時的角
色扮演被明顯的凸顯出來。在戰時體制下,政府大力介入,武德會也改組成為政
府的外廓組織;其內部組織、角色扮演以及在臺灣所推行的活動內容、建制於教
育體制下的變化,當時時空環境中,「武道」以何種模式與內容,灌輸於殖民地
臺灣?並嘗試以當時的資料與數據,反映出當時台灣所被形塑與引導的內容。乃
至於隨著戰事的結束之後,臺灣與日本對於這些「武道」活動有何延續與變化,
則為本文所欲闡述。

日本武士道文化及近代武道之間有著長遠的相互變化,但殖民時期台灣武道
文化移植與生根,在時代變化下的目的與演進,隨著活動與組織化的出現,將此
一特殊的文化素材加諸在臺、日教育體制中。並從日本武道源流,探討近代武道
的發展,進而在移植至台灣之過程,對於武道文化的內容與變化加以論述。藉由
日人武道教育的傳承與移植至臺人的內容,以及報紙、雜誌報導的相關記錄,藉
此勾勒出時代的變遷之下,日本政府對於臺灣武道活動、教育等推廣上的內容以
及變化。

關鍵字:大日本武德會、武道活動、武道教育、劍道、柔道
Title: The study of the Budo(Japanese martial art) activities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era
Page:211
The School and department: Graduate School of History,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Chen I-Lung
Advisor : Professor Dai Pao-Tsun
Abstract: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Budo (Japanese martial art) activitie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in Taiwan. It described how the traditional Budo
culture survived after Meiji Reform(the period when Japan engaged in the total
“Europeanization”in the aspects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 and transformed
form the martial arts of Samurai for the battle field into the Budo as daily practices of
spiritual and physical training by the people who were the former Samurai or the lower
noble class. During the period, Japan won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the
whole Japanese society valued the spirits of Samurai, the Great Japan Budo Moral
Association wa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period, the whole Japanese educational system
was implanted with the Samurai spirits. Taiwan, as a Japanese colony, was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trends of Budo. The Budo culture were introduced into Taiwan alone with
the Japanese educational system.

While Japan transformed into a capitalism country, Japan start the invasion to the
countries of neighborhood. Succeeded by the victory of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Japan won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1905, the Budo organizations
increased quickly and diffused into each region and each level of governance. Further
more, by continuous petitions, the Budo was enforced by the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encourage of the militarism and the victories of invasions, the Budo spirits was highly
valued and encouraged. The role of the Great Japan Budo Moral Association was
remarkable highlighted during the period. During the war time, Japanese government
interfere the operation of Great Japan Budo Moral Association and became the
governmental affiliate organization. The thesis tried to find out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roles, activ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s within the civil educational system of
Great Japan Budo Moral Associat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colonization period. Also,
the thesis tried to identify by which ways and contents the Budo cultures were used and
cultivated among the Taiwanese in the context of colonization period. Then, the thesis
tried to show the legacy and interaction of Budo culture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 Samurai culture and the modern Budo have a long term relation of interplay.
During the colonization period, the Budo culture was introduced into Taiwan then
rooted and developed locally. The aims and mission of Budo evaluated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and embedded into the education system both in Japan and
Taiwan. The thesis also described the content and changes of Budo during the history
form the beginning of Budo and development in modern time then finally introduced to
Taiwan. The thesis collected the contents of the Budo educational materials in Taiwan,
the clippings of newspaper and magazines and analyzed the conten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contents which were used by the Japanese colony government on
the purposes of Budo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in Taiwan.

Keywords: Dai-Nippon-Butokukai, Budo activities, Budo education, Kendo, Judo


謝辭

「論文完成了!」這是一塊放在心上的大石頭,我終於將之緩緩的放下了。

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戴寶村老師,戴師除了引導學生進入研究歷史的領域,
也將其對事的認真、待人的爽朗感染到學生身上,並給予我最大的包容與發揮的
空間,讓駑鈍如我,得以在學術殿堂,獲得良好的學習與經驗;也要感謝口試委
員林呈蓉老師及吳學明老師,給予寶貴的意見,讓我明瞭論文不周之處。
另外,也要感謝中央歷史所教導過我的老師:王成勉、辛德蘭、吳振漢、吳學明、
齊茂吉、賴澤涵等教授(依姓氏筆畫順序),透過你們的教導,讓我真正明瞭到
學術的寬廣與深度,並帶給我許許多多的啟發與思維。

其次,黨中央諸多大老:張大哥、雯惠姐、定國、淑玲、偉松、俊銓、志豪、
業超、和安、鉅強、朱昱、凱雯,都在此共同分享過生活的點滴,也是學術之路
互相鼓勵的伙伴,有幸與這些菁英為伍,並與之學習,更是我在中央最大的收穫。

再者,負笈前往日本深造的文大日文系高材生徐郁民小姐,在留學日本前,
整整耽誤她兩個多月的時間,給予本文資料翻譯上的重要協助;世界聞名的臺灣
劍道國手林怡秀小姐,留學日本國際武道大學期間,協助尋找相當多寶貴的資
料;此外,還有優秀的陳凱雯小姐惠予寶貴的意見、建議與協助,都是本文能夠
完成的貴人,她們的無私協助,讓我真的發自內心,向她們致謝。還有接受訪問
的劍道耆老曾海雄老師,給予本文相當多寶貴的知識與資料;文騰學長赴日代我
尋找資料;文大日文所溫承偉給予資料翻譯,以及許許多多曾經幫助過我的前輩
與朋友們,幸而有你們的幫助,在此感謝你們!

最後,感謝雙親與家人,尤其是在背後默默支持我的「聰明、伶俐、溫柔、
體貼、美少女始祖太座大人」,對我的放任與包容,鞭策與建議,以及女兒瑩蓁
的鼓勵、與即將出世的女兒,都是讓我前進的動力。也因為親情的支持,讓我可
以在生命中,稍微尋得一點人生的目標,與自我肯定的價值。

「我本是一個侏儒!但因為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我也是巨人了!」真心
感謝身邊這些「生命中的貴人」,我的人生因為有你們,而彰顯出價值與偉大,
謝謝你們!
  義隆  2008 年 7 月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ii
表目錄 iii
緒論 1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13
第一節 武道活動的歷史脈絡 14
第二節 武道教育請願運動 20
第三節 大日本武德會的成立 26
小結 37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39
第一節 武德會臺灣分部之成立與經營 40
第二節 武德會與臺灣武道活動 55
第三節 臺灣與其他分部比較 64
小結 71

第三章 台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73
第一節 警察的武道活動 74
第二節 學校與武道教育的連結 95
第三節 臺灣學生武道組織與活動 106
小結 120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121


第一節 戰時的武道內容與變化 122
第二節 戰時的武德會 142
第三節 戰後的武道身影 156
小結 167
結論 169
參考書目 173
附錄一 臺灣武道發展大事表 181
附錄二 1933 年臺灣地區警察(監獄)劍道高階人口表 195
附錄三 1933 年臺灣地區警察(監獄)柔道高階人口表 198
附錄四 大日本武德會會長一覽表 201
附錄五 劍道界耆老曾海雄先生口述訪問稿 203
附錄六 〈劍道簡介〉(教士八段謝德仁、鍊士六段吳建堂合撰) 207

i
圖目次

圖 2-1 武德會謝狀 47
圖 2-2 大日本武德會正會員之章 48
圖 2-3 大日本武德會會員之章(正面) 48
圖 2-4 大日本武德會會員之章(背面) 49
圖 2-5 臺中廳(州)武德會員組成圖 53
圖 2-6 宜蘭支部武德會員成長曲線圖 54
圖 3-1 昭和 17 年(1942)公立高雄州旗山實踐學校頒發之劍道四級證書 85
圖 3-2 「野試合」(露天比賽) 105
圖 3-3 臺中一中柔道練習照片 111
圖 3-4 臺中一中劍道照片 111
圖 3-5 昭和 13 年(1938)台灣全島中等學校劍道大會優勝嘉義中學校劍道隊 115
圖 3-6 醫科學生加入劍道部活動照 1 116
圖 3-7 醫科學生加入劍道部活動照 2 116
圖 3-8 醫科學生加入劍道部活動照 3 117
圖 3-9 醫科學生加入劍道社活動照 4 118
圖 3-10 劍道比賽照片 118
圖 4-1 「武道寒稽古」全勤獎狀 130
圖 4-2 鼻子頭國民學校武道訓練 133
圖 4-3 擊劍體操法之基本演習圖 134
圖 4-4 高等學校學生練習關口流拔刀術 140
圖 4-5 1958 年台灣省第一屆東洋劍表演賽 165

ii
表目次

表 1-1 大日本武德會發起人名冊 27
表 1- 2 劍道段位表示表 35
表 2-1 明治 42 年(1909)各機關義務貯金統計表 45
表 2-2 明治 40 年(1907)武德會臺灣支部各廳會員數與人口千分比統計表 50
表 2-3 明治 41 年(1908)武德會臺灣地區會員統計表 51
表 2-4 臺中廳(州)武德會員統計表 52
表 2-5 宜蘭支部武德會員成長表 54
表 2-6 昭和 8 年(1933)臺灣武道人員有段、級位者統計表 61
表 2-7 明治 39 年(1906)大日本武德會分部設置一覽表 64
表 2-8 明治 42 年(1909)大日本武德會會員統計表 66
表 2-9 明治 42 年(1909)大日本武德會會員與義金一覽表 68
表 2-10 明治年間武德會會員數與義金一覽表 69
表 3-1 全台武道團體表 77
表 3-2 昭和 8 年(1933)地方性武道團體 79
表 3-3 昭和 3 年(1928)劍道同志會臺中支部會員表 86
表 3-4 昭和 9 年(1934)臺中州武德會借地表 87
表 3-5 昭和 9 年(1934)臺中州武德會建物表 88
表 3-6 小學校劍道科教材配當表 100
表 3-7 昭和 8 年(1933)學校之武道團體 107
表 4-1 昭和 16 年(1941)公學校初等科課程表 135
表 4-2 國民學校體鍊科武道(劍道)指導細目學年配當表 136
表 4-3 昭和 12 年(1937)學校體操教授要目中之中學校劍道教授要目表 138
表 4-4 昭和 17 年(1942)大日本武德會役員表 144
表 4-5 昭和 12 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統計表 148
表 4-6 大正 10 年(1921)日本武道家項目、稱號表 149
表 4-7 大正 10 年(1921)與昭和 12 年(1937)日本武道師資比較表 150
表 4-8 昭和 16 年武道家稱號一覽表 151
表 4-9 昭和 17 年(1942)3 月武德會地方別會員統計表 152
表 4-10 戰後大日本武德會新役員名冊 158
表 4-11 1945 年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引渡(自用活物品目錄)目錄 161

iii
iv
緒論

緒論

壹、研究動機

何謂「武道」?1簡而言之,即為日本長久以來武士的心得,伴隨武士作戰,
其廣泛的作戰技巧、武技,均被定義於「武道」範疇。現代則以「運動化與競技
化的武術」定義之。2就精神方面的修練與行為的規範,則統稱為「武士道」
。3本
文中,以延續至近代施行於「警察系統」與「學生教育」為中心之「劍道」
、「柔
道」
、「弓道」
、「薙刀」等內容為討論對象,並以「武道」作為相關內容之代表。
4

日治時期在臺灣的武道活動發展,初期只是來臺相關的日籍軍警、官吏、產
業人士的需求下,包含在 1895 年成立的「大日本武德會」5的活動之中,而武德
會也藉這些弓道、馬術、相撲、柔道、劍道等活動,達到在臺人員思鄉、娛樂、
慰藉之目的,6警察也會固定於武道場,進行於午後武術訓練之長年教育。7但隨
著時間的變化,以及置入於教育體系之中,「武道」活動因受到戰爭的影響下,
亦漸漸被賦予另一層面的任務,其定位為何,迄今以來並未見於歷史方面之研究
與討論。對於融入日本獨特性的民族文化,被許多日人視為「擁有不滅的價值,

1
若論日本之「古武道」則範圍極廣,包含劍術、柔術、弓術、空手、拳法、捕手、相撲、馬術、
刀、槍、砲術、忍術、水泳、棒術、杖術、鎖鐮、手裡劍、以及軍陣、兵法(戰術)等,包含
範圍極廣。諸橋徹次, 《大漢和辭典》卷 4(東京:大修館,昭和 35(1960)年),頁 697。意
為軍事上以及武術相關之道。
2
笹間良彥, 《圖說日本武道辭典》 (東京都:柏書房,2003) ,前言。
3
諸橋徹次, 《大漢和辭典》卷 4,頁 697。解釋為武士遵守之道,其主要的要素為忠、孝、勇、
名譽、禮義、信義、廉潔、質素、慈愛等。
4
在武術尚未更名前,以「柔術」 、
「劍術」 、「弓術」稱之,待其更名後,便以「劍道」 、
「柔道」、
「弓道」之名,見於文中,原本最先提出「柔道」概念者為「講道館」創立者「嘉納治五郎」,
「武道」與「武術」之差異,則為大正三年當時的警視廳總監「西久保弘道」所提倡,其後,
大正八年月 1 日,日本文部省認可,將「劍術」 、「柔術」 、「弓術」更名為「劍道」、
「柔道」 、「弓
道」稱之,並總稱為「武道」之名稱,以並行於各單位。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東
京都:島津書房,昭和 60 年(1985)4 月),頁 18-19。
5
本文中所用之「武德會」全名為「大日本武德會」,成立於明治 28 年(1895) ,除標題使用全
名外,內文均一致採用「武德會」稱之。
6
竹村豐俊編, 〈臺灣體育界的概況〉 ,
《臺灣體育史》 (臺北:臺灣體育協會,昭和 8 年(1933)),
頁 5。
7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6)
,頁 2-15。

-1-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8隨著日人治台而飄洋過海,來到臺灣傳授,並融入學校教
為日本歷史的遺產」
育之中,成為許多臺灣人民的共同回憶。

正因日本在明治 13 年(1880)以後,數次的「武術 正課編入活動」持續
進行,終於使得文部省於明治 44 年(1911)在「中學校令施行規則」中,將「擊
劍」及「柔術」加入課程當中,昭和 11 年(1936)劍、柔道成為中學校之必修
課程,且訂立「劍道教授要目」、「柔道教授要目」,明確訂定學年的指導方向,
並於昭和 16 年(1941)3 月,將國民學校課程中的體操科更名為「體鍊科」
,並
且在國民學校五年級以上的男子必須學習劍道、柔道的課程。9甚至在日本舉行
的明治神宮全日本中等學校劍道大會中,臺灣的新竹中學(1930、1932 年,包
括臺籍選手)、臺北高等商業學校(1931、1933、1934、1935、1936 年)、臺北
工業學校(1937、1938、1940、1941 年)
、臺北一中(1939 年)
、臺北二中(1942
年以臺籍選手為主)、花蓮港中學(1943 年,戰局惡化未成行),臺籍選手已能
與日籍選手一較長短,10有著代表權赴日比賽之優異表現。11

武道課程由中學課程逐步向下推展,及武德會退職之武道教練自行在外開
館授徒,教導有志於學習武道之學生與一般民眾,武道逐漸普及……各地
武德殿轉型為地方性體育設施,除固定舉辦各種武道競技外,並時有日本
本土或其他日本殖民地的武術團體前來,與臺灣地區各種武道團體進行交
流競技。12

武道傳入後,逐漸成為臺灣日治時期人們生活經驗的一部份,時至戰後,弓
道在新式射箭比賽出現下,有明顯式微的態勢,並漸漸被西式射箭取代;薙刀也
隨著時代漸漸淡出武道活動的舞台,但臺灣之劍道、柔道比賽,延續至今,依舊
,13在
保有世界前幾強的地位。特殊的是,日本著名的劍聖宮本武藏(1584-1645)

8
高野佐三郎,《劍道》 (東京:島津書房,大正 4 年(1915) ),頁 7。
9
高野佐三郎,《劍道》 ,頁 15-16。
10
由於武道活動選手培訓不易,需經年累月的參與及練習,加上參賽隊伍成員為一隊五人,人
數並不多,故而臺籍選手能夠在眾多成員選拔中爭取到出賽機會,已屬相當不易。
11
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18。
12
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19。
13
宮本武藏生於天正 12 年(1584)3 月,卒於正保 3 年(1645)5 月,寬永 18(1641)年創立
「二天一流」 。堀田捨次郎, 《劍道講話》(東京市:三笠書房,昭和 13(1938)年 11 月) ,頁
312-315。

-2-
緒論

日本之象徵,有其特殊意涵,所創立的流派「二天一流」歷經四百多年的傳承,
將十一代傳人(免許皆傳師範)14的名稱,傳予一位高雄的陳信寰先生。15,而
其生前所做之木刀(1633 年宮本武藏 55 歲所作)
,並由臺籍劍道耆老黃煥彬先
生(1923-2002)保管 13 年16。

由於筆者學習劍道已超過二十年,發現此一武道活動的資深師資,幾源自日
治時期,但對於當時武道學習環境,以及臺灣武道發展的脈絡,僅能透過資深老
師片段的對話敘述,以瞭解概略的面貌,卻無法明確瞭解前人在當時學習武道的
環境與內容。相較於日人對於武道演進的詳實記錄,在臺灣卻無法瞭解這段歷
史,故而興起彙整此方面資料的想法。其次,日人對於傳統劍術、流派、招式等
有詳盡的紀錄,但在柔術、弓術、薙刀之相關歷史書籍,尤其在臺灣,數量上則
明顯較少,故而筆者在引用資料上,有較多比例,引用劍道書籍中「武道」的相
關記錄。其次,因為日方以柔道、劍道(薙刀)為學生正式課程內容,故而筆者
引用亦以此為中心,並加上當時文獻所記錄之「武道」資料,以作為輔助之內容。

故本文探討之核心,是研究臺灣在日治時期的武道活動中,在臺灣推廣的組
織內容、所進行的武道內容及對臺人所產生之影響。研究對象以武道活動為例,
研究方法採歷史研究法,以史料的蒐集與分析為主,希冀透過檔案、報紙、雜誌
以及各種史料與研究的分析與解讀,希冀呈現當時的武道內容、文化,甚而對於
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與教育活動,有不同面向的研究成果與貢獻。

14
獲得「宮本武藏兵法二天一流第十一代免許皆傳師範」的稱號,獲得“免許”稱號,即獲得可以
告訴別人自己流派名字的資格。最後的“皆傳”的意思是學到了這個流派的所有技法。要獲得
這個資格,原則上一定要通過實際考試,受到老師的認可。
15
三立新聞 2004.07.10 報導(並參考劍道耆老曾海雄先生敘述),現今擔任高雄市體育會劍道
委員會主任委員陳信寰先生成為宮本武藏「二天一流」在海外支部的第一代傳人。
16
此一木刀為宮本武藏所創「二天一流」門派,作為師範傳承之信物。並於日治時期帶來臺灣
由於戰後日人無法將這些東西帶回,故由黃煥彬先生保管,並於 13 年後親自送往日本,成為
劍道界的一段佳話。資料來源:http://fengshankendo.myweb.hinet.net/w-13.htm  鳳山劍道館 
黃煥彬師範簡介 ;2008 年 7 月 9 日劍道耆老曾海雄先生自宅口述。

-3-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貳、研究範圍:時代背景下的武道變化及影響

 
本文之研究範圍,以日治時期(1895-1945)臺灣地區之武道活動為主體,
包括其主要推手之武德會組織內容;所進行之措施、活動,以及日本政府在政策、
教育面下,所欲呈現武道活動之意涵。正因為武德會的成立,使得臺灣地區的武
道活動,進入一個有組織、有計畫、有型制、有規範、有比賽競技交流的時代。
雖然武德會是以獎勵傳統武術與武德為目標,但是隨著明治 44 年(1911)武道
納入「中學校必修課程」之後,這股尚武之風便由警察、軍人進而推廣至學生,
甚至各校紛紛興建武道空間,發展成日本國民都必須接受武道教育的態勢,此一
影響波及所有受教的日本國民與臺民,也因此奠定日本對外侵略的社會基礎。17

  本文中「武道」之範圍,以大正 8 年(1919)日本文部省將「劍道(含薙刀)」

、「弓道」總稱為「武道」之說法,18做為主體,將武德會成立之五個部
「柔道」
會中 ,19戰後變為純民間團體得以繼續延續下去的活動範圍。20作為本文「武道」
之討論重心。並且在當時時人的著作之中、報紙與雜誌的報導之下,窺探當時臺
灣社會所受到的內容與影響。伴隨著日本本土的武道政策變化,將殖民的武道傳
播,轉變到戰時的動員體制。中間的組織、政策以及相對的武道活動內容,加以
討論。雖然除了警察系統外,海、陸軍、憲兵等軍方體系,亦在所屬軍事機構廣
設「演武場」進行相關武道活動,但在軍機保密之情況下,外界難以得知其真實
情況。21故本文仍以警察系統為中心,配合臺、日學生的武道活動,以及臺籍人
士在武道活動及人口上的變化,呈現出武道活動在臺灣的生根與狀態。並且儘量
尋求相關的數據與報導,用以呈現臺灣、日本本島與海外地區,武道人口呈現的
相異變化。

時間斷限則限定在日治時期,治臺之五十年間(1895~1945);雖然武德會
成立於 1895 年,而結束於 1946 年,但其間五十年,與日本治臺時間重疊,亦可

17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8。
18
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 (東京都:島津書房,昭和 60 年(1985)4 月),頁 19。
19
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19。為劍道、 柔道、弓道、銃劍道、射擊道五個部會。
20
〈大日本武德會解散に關すゐ件〉 (武發第一0八號,昭和 21 年 9 月 13 日),引自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頁 103。
21
本文中所謂「警察系統」,除警察本身之外,亦包括刑務、監獄等警察相關單位。

-4-
緒論

謂其黃金時代。從一個籌措祭典的地方組織,乃至於成為在組織分佈日本全島與
殖民地,半官半民型態的「唯一統籌武道團體」。背後推動的基本精神,即為其
一貫的主張「振興武道」、「涵養國民武德」、「提振武士道精神」,22這些也正是
透過警察與教育,行諸於殖民地臺灣的部分。

甲午戰爭(1894~1895)結束後,日本慶祝「桓武天皇奠都千百年紀念」建
設安平神宮的機會下,
「大日本武德會」也出現創立的契機。隨著武術家「精鍊
証」的授與、「武德祭」的舉行,以及「大演武會」的實施,造成了日本當時武
術的復興。也造就了武德會成為武術復興以及普及的重要推手,進而轉移至臺灣
而成為日本本島之外參與人數、組織架構的排名第二大的地區。23武德會最初成
立之海外分部,即為明治 39 年(1906)四月設立之「臺灣支部」
,人數亦於昭和
3 年(1928)達到十四萬三千五百零一人,並升格為地方支部。24其後日本佔有
朝鮮以及滿洲地區,亦建立武德會系統,25但滿州支部、朝鮮支部的人數分別為
八千九百九十八人及三百五十九人(昭和 3 年)與臺灣地區之會員人數,有著明
顯的差距。26由於臺灣及日本,均無完整的臺、日、韓、滿、中華民國等各地之
統計資料,則以證明每一年的完整變化,故本文就當時〈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
、《臺灣警察時報》、官方代言媒體《臺灣日日新報》以及
地方單位相關資料,加以近年來日人所作之相關與臺灣方面的資料與報導,做直
接之比較與敘述。

22
「武德會起源與旨趣」,引自渡邊一郎,《武道論》,頁 2。
23
,頁 197。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東京都:朝日新聞出版,2003 年)
24
高野佐三郎,《劍道》,頁 197。
25
滿州地區成立「滿州帝國武道會」,朝鮮初設「龍山武德會」,後成立「大日本朝鮮武德會」

高野佐三郎,《劍道》,頁 198-200。
26
,頁 197~198。
高野佐三郎,《劍道》

-5-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參、研究回顧: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相關研究

一、日治時期臺灣之體育教育研究部分
近年來體育教育方面之論作,包括范春源,〈日據時代臺灣國民小學躲避球
、27林琪雯,
運動發展之研究〉 〈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臺灣棒球發展史〉28等
均為體育發展層面以及偏向單一運動項目之研究,近來加入除運動觀點外,加入
殖民主義身體控制、衛生及現代化相關議題者,則為謝仕淵所著〈殖民與體育 日
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29時間著重於日治前期,呈現
當時體操科相關政策之一慣性以及相關學理之闡明。蘇曉倩所著〈身體與教育--
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30是以實業學校學生為
例,藉由分析教育制度、鋪陳學生的敘事,以作為歸順學生身體、柔順身體、軍
事身體的規訓過程之研究,並就口述內容作為武道相關敘述。

二、日治時期武道相關聯之歷史領域研究
臺灣相關之研究包括呂耀宗〈臺灣柔道史(1952-1970)〉31、陳小平《合氣
道歷史之研究》,32遺憾的是並未針對日治時期之臺灣地區武道,做較深入的探
討與研究,而是著重於日本該項武術歷史的演進與臺灣地區戰後之比賽成績,對
於日治時期之臺灣地區發展及臺人參與狀況等相關問題,則幾無說明;陳信安〈臺
,33〈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
灣日治時期武道場建築之發展歷程〉 ,34除
說明武道相關源起、以及武德會發展及在臺發展之概述,並以武德殿為主軸作為
相關之建築研究在時空背景下,對武德會與警察、刑務系統與武德殿之關係有相

27
范春源, 〈日據時代臺灣國民小學躲避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
20 期(1995.12)
,頁 48-56。
28
林琪雯,〈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臺灣棒球發展史〉(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5 年)。
29
謝仕淵,〈殖民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論文,2002 年) 。
30
蘇曉倩, 〈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 (南投:國立
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研究所論文)。
31
呂耀宗,〈臺灣柔道史(1952-1970)〉(臺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32
陳小平, 〈合氣道歷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33
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
34
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道場建築之發展歷程〉, 《史聯》34 期(1999.06)

-6-
緒論

〈日治時期臺灣的大日本武德會(1900-1945)〉35就大日本武德
當著墨;辛德蘭,
會與臺灣分部之組織、沿革、功能以及活動內容等做全面性討論,資料除引用日
方論文,並加入許多官方資料,基於臺灣地區的描述資料殘缺,無法引用完整數
據,呈現較多臺灣地區的狀況,以及臺灣武德會會員進行深入調查。李崇憘,
〈日
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36則是以日治時期之警察沿革與制度演變,其中內
容可作為本文警察制度上之參考。

  國內武道活動之相關學術論述不多,大多界定在於一般教育、體育運動或
者武術方面打擊、肌力等數據方面之研究,故本文未倚為重心。而是著重於武道
活動報導及武德會組織與活動之相關研究作為參考資料。

三、日治時期皇民化及同化主義、規訓之歷史領域研究
〈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37、
包括周婉窈,
黃靜嘉,
《春帆樓下晚濤急 、38井野川伸一,
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 《日
、39何義麟,
本天皇制與臺灣「皇民化」》 《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
、40黃敏原,
對臺灣之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 《論教育與規訓----以日治時期臺灣的
皇 民 化 現 象 為 例 》、 41 范 燕 秋 〈 日 本 帝 國 發 展 下 殖 民 地 臺 灣 的 人 種 衛 生
(1895-1945)〉42等著作,為討論皇民化之範疇以及同化主義形塑之環境源起,
以及在臺之形塑的部分加以論述,但可惜並未對武道部分加以敘述。

四、日本方面武德會及武道相關論著

35
辛德蘭, 〈日治時期臺灣的大日本武德會(1900-1945)
〉,《兩岸發展史研究》,第二期(2006.12)

36
李崇憘,〈日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 6 月)。
37
周婉窈, 〈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 ,《新史學》第 5 卷第 2 期
,頁 117-158。
(1994.06)
38
黃靜嘉, 《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 (臺北:臺灣商務,2002 年)。
39
井野川伸一, 〈日本天皇制與臺灣「皇民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 年)。
40
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臺灣之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臺北:文
化大學日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年) 。
41
黃敏原,〈論教育與規訓─以日治時期臺灣的皇民化現象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 。
42
范燕秋, 〈日本帝國發展下の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1895-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
學系博士論文,2001 年) 。

-7-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日本方面對於武道之相關沿革、發展,有相當多的研究,包括武道相關活動、
武德會之沿革、組織、活動等均有一定之論述以及武道思想之變化等,但針對臺
灣及日本海外地區之武道活動,則尚未見專門之研究與論述。下舉數例說明;關
於「大日本武德會」與「武士道」思想之相關研究,包括渡邊一郎《史料明治武
道史》、43同氏《日本武道學研究 渡邊一郎教授退官記念論集》、44中村民雄,
《史
料近代劍道史》、45,以及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所編,《劍道の歷史》46以及
《五十年史》47、井上俊,
《武道の誕生》48等幾本著作,均有武道演進或相關武
德會發展之說明。49但針對臺灣地區,並未有專門篇幅加以論述,僅能於統計資
料中,得到零星的數據與資料。松前重義編《武道思想 探究》50、入江康平,
《武道文化の探求》51則是針對日本武士道精神與武道之間的關係,乃至於針對
武道與運動化的演進與相互關係,提出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觀點與看法。

山本禮子的《米国對日佔領政策と武道教育—大日本武德会の興亡》、52中
村民雄的〈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2)〉、〈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4)〉、
〈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について〉、
〈大日本武
;53以及坂上康博,
德會の史的研究(3)〉 〈大日本武德會の成立と展開過程 1895
年-1905 年〉、
〈大日本武德会の成立過程と構造─1895 年~1904 年〉、
〈日露戰中,
戰後における大日本武德會〉、
〈大正期に於ける大日本武德会--その政治的,軍

43
渡邊一郎編,《史料 明治武道史》(東京都:新人物往來社,昭和 46 年(1971)7 月)。
44
渡邊一郎編,《日本武道學研究:渡邊一郎教授退官記念論集》(東京:島津書房製作,1988
年 3 月)。
45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東京都:島津書房,昭和 60 年(1985)4 月)。
46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東京都:朝日新聞出版,2003 年 1 月)。
47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五十年史》 (東京都:サトウ印書館,2003 年 5 月) 。
48
井上俊, 《武道の誕生》(東京都:吉川弘文館,平成 16 年(2004)8 月)。
49
柔道於 1882 年日本的嘉納治五郎所創立,所以關於歷史的紀錄,多由此開始,故於明治、大
正、昭和年代之相關論著,多以技術及教育規範之內容為主,而武道之歷史部分論述,多加
諸於劍道相關書籍中。
50
松前重義編, (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9 年 4 月第三刷發行)
《武道思想の探究》 。
51
入江康平,《武道文化の探求》(東京都:不昧堂,平成 15 年(2003)3 月)。
52
山本禮子, 《米国對日佔領政策と武道教育—大日本武德会の興亡》 , (東京都:日本図書セン
ター,2003 年)。
53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 ,《武道學研究》第 16 卷第 1 號(1984) ,頁 72-73;
同氏, 〈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2) 《武道學研究》第 17 卷第 1 號(1985.03),頁 76-77;
〉,
同氏, 〈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4) 《武道學研究》第 19 卷第 2 號(1988),頁 127-128;
〉,
中村民雄, 〈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について〉 ,《日本武道學
研究:渡邊一郎教授退官記念論集》 (東京:島津書房製作,1988 年 3 月),頁 409-410;中村
民雄, 〈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3)〉,《武道學研究》第 18 卷第 2 號(1985) ,頁 27-28。

-8-
緒論

;54杉江正敏〈近代武道の成立過程に關する研
事的機能の檢討を中心として--〉
究—『大正武道家名鑑』にみる 大正期の武道にっいて その 1〉55等等,皆
為針對大日本武德會之成立、發展乃至於解散均有相當的敘述,並就不同時空背
景下,武道的活動內容有相當清楚的敘述。可惜並未針對殖民地臺灣或朝鮮(韓
國)、滿州甚至其他海外地區,有較多的描述。

54
坂上康博, 〈大日本武德會の成立と展開過程 1895 年-1905 年〉 ,《武道學研究》第 16 卷第 1
號(東京:日本武道學會, 1984 年 9 月),頁 70-71;同氏, 〈日露戰中,戰後における大日
本武德會〉 ,《武道學研究》第 19 卷第 2 號(東京:日本武道學會, 1986 年),頁 125-126;
坂上康博,〈大日本武德会の成立過程と構造─1895 年-1904 年〉 《行政社會論集》第 1 卷第 3、

4 號(福島大學行政社會學會,1989 年 3 月),頁 54-112;坂上康博,〈大正期に於ける大日
本武德会--その政治的,軍事的機能の檢討を中心として--〉 ,《體育史研究》第 7 號〈東京:
日本體育學會體育史專門分科會,1990 年 3 月),頁 37-51。
55
杉江正敏, 〈近代武道の成立過程に關する研究—『大正武道家名鑑』にみる 大正期の武道
にっいて その 1〉,《武道學研究》第 18 卷第 2 號,頁 29-30。

-9-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肆、研究方法與資料運用

一、 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有財產局大日本武德會房地處理卷、臺澎要港
司令部引渡目錄。
二、 論文:武德會、武道與同化主義等觀點。
三、 刊物: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
、《臺灣警察時報》
、《教育雜誌》
、《廳、州管內
概況及事務概要》、《臺灣日日新報》、時人日記等。
四、 名冊:《臺灣武道の精華》
、《昭和十二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名鑑》

五、 口訪:針對受過日治時期武道教育之耆老做口述訪問及相關問題之釐清。

  根據研究指出,武德會的政治機能是以滲透全國的警察機構方式,將地方支
部組織設置於府、縣、廳內的警察部警務課中,再以警察署、警察分署為基本單
位,設置支所乃至分會。故而筆者以《臺灣警察協會雜誌》
、《臺灣警察時報》
、《教
育雜誌》、《臺灣日日新報》、《廳、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日記等資料,加以
整理。由於這些資料明確記載當時武道活動之時間、地點、人名及成績,故筆者
藉以還原當時的武道活動所呈現的不同變化。以及政策的變更下,所體現在社會
與學生各階層中的「武道」活動,隱含的意涵以及相關組織的會員人口、費用收
支等,藉此彙整的動作觀察其中的變化。並透過記錄之武道活動內容加以分析,
並用以還原當時武道活動之實際內容、活動領域以及透過武道政策變異所產生交
流活動之狀況。尤其是《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記載相關武道活
動,更能突顯臺、日兩地的差異性,以及凸顯臺灣本地武道進行過程中所出現的
人物與政令宣導下的變異。

其次,透過時人所撰述的武道、教育相關書籍,綜合當時背景與政策變化下
的武道活動與教育相關事項、內容所欲呈現的時人觀點,並分析當時日本政府所
頒佈的敕令、敕語的內容及背後的意涵。此領域可引用相關研究則包括皇民化、
同化主義之體現,但將武道加入對臺教育體系之中,則無相近之研究。

- 10 -
緒論

最後筆者藉由《臺灣武道の精華》56、
《昭和十二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名鑑》
57
以及透過各地區、單位或組織的名冊與段位統計,分析臺民受過日治時期「武
道教育」之後,呈現於武道組織的成員之比例,藉以分析參與武道參與者,是否
形成社會中的特殊族群,或在此間所佔之相對比例。但由於資料殘缺,僅能藉由
片段資料的堆積,用以還原當時臺灣校園與社會中所佔之武道人口比例以及所呈
現之活動內容。

56
高木正信,《臺灣武道の精華》(新竹:臺灣沿革史發行所,昭和 8(1933))

57
大日武德會本部雜誌部,《昭和十二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名鑑》(京都岡崎:大日武德會本部
雜誌部,1937 年)。

- 1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伍、章節安排

本論文除前言與結論外,共分為四個章節進行討論。

第一章說明日本武道發展之背景、武道加諸於教育的過程以及武德會崛起之
背景以及組織、功能、成員情況。第二章為武德會在臺成立支部之過程,相關活
動,以及透過報導下的諸多武德會活動,以瞭解其在臺之活動分析,並由資料分
析與日本其他支部的差異。第三章則說明臺灣地區,武道活動與組織變化,及臺
灣學生、警察所呈現之武道課程、活動等內容。第四章則討論關於戰時的武道活
動對於其政策目的、內容所產生的變化,以及日本政府所期盼帶來之影響,並在
政權變化後,政府對於武道活動的態度差異與目的之討論。結論則分析在臺受過
武道教育後,經過禁止而後再重新組織之武道團體,其活動內容是否延續了日治
時期相同理念、內容或者經歷戰後政權更替後,有否不同意義之呈現,亦是否為
複製殖民統治時期的經驗,用以討論受過武道教育之成員,呈現特殊的意涵。

- 12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本章的問題意識,在於說明日本明治維新運動之後,傳統的武道文化如何在
時代的變遷當中延續下來,並經由出身武士或下級貴族的階級在日本的政治、經
濟、文化等全面歐化運動中,將武道結合進入「文明開化」
(civilization)的口號,
並融入日本國情。而在此起伏與過渡期間,如何將武士應用於戰場之技術,轉變
1
, 且在其過程當中,藉由戰勝清廷的甲午戰爭,所
為精神與身體規訓的「武道」
營造尚武的社會風潮下,組織而成「大日本武德會」。在此風潮中,將延續而下
的武士道文化置入日本的教育體系,進而造成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的武道文化移植
所建構的前身,即為本章敘述之重點。

雖說日本武士道文化及武道之間有著長遠的相互變化,但本文重心在於探討
日本殖民時期在臺灣武道文化之移植與生根,因此對日本長遠的武士道文化演進
未多加著墨,而著重於明治、大正、昭和年間所產生武道之發展與時代背景下,
見諸於時代變化下的目的與演進,甚至於時空背景下,武道界如何藉由組織化的
出現,將此一特殊的文化素材加諸在全國性的教育體制之中。本章從日本武道源
流進一步探討近代武道的發展,尤以武德會的成立與推廣為重要,並在組織移植
至臺灣過程,產生文化移植的部份加以論述。

1
本文中之「武道」在 1895 年武德會成立之後其內容界定於「柔道」 、
「劍道」、
「弓道」,以及戰
時加入之「銃劍道」為其統稱,其餘日本傳統武藝,則被稱為「古武道」。在柔道、劍道、弓
道更改名稱之前,原本「武術」純為戰鬥應用之技巧,加上「武士道」忠君愛國精神的影響,
以日本於平成元年(1989)3 月 15 日,由文部省指導要領定義為「我國固有傳統文化與行動」
作為「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中之說明,作為定位。

- 1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一節 武道活動的歷史脈絡

一、明治之前日本的武道活動

日文裡的武士道(Bu-shi-do)2字面的意思是打仗騎士的方法,也就是貴
族武士在日常生活與職業上應該注意的事項,簡單地說,就是「武士的戒
律」,所謂武士階級的高尚義務。3

承引文所述,由於在日本封建制度形成之後,職業的戰士階級很自然形成重
(Bu-shi)4則是因為戰亂下的漸漸形成特殊的階級,而這
要的角色,而「武士」
個階級需要一套行為標準,作為行為依據。5「武士道」
,就是隨著武士階級興起
與具來的武士生活法則,經過長久的發酵發展,逐漸完成具體的內容與形式,不
但成為武士階級奉行為金科玉律的生活規範,並且成為一般國民生活行動與社會
風尚的準則。其中以「知恥」為基礎的觀念,衍生忠誠謙讓克己耐勞等德行,並
且藉由鍛鍊樸素檢約的武勇,棄虛禮、重義氣,保持光明的心術等特性。6

正因為日本的尚武精神,以及對於武士階級的認知,能夠晉身士人最簡易的
就是透過武器的使用,在日本的認知之中有所謂的武藝十四法、武藝十八般、武
藝二十八般等豐富的種類,而多數武藝之中,則以弓、馬、刀、槍的使用最為廣
泛;自「鐵砲」進入日本之後,則變更為弓、銃、劍、馬為「武門四藝」。其中
更以劍道為優先學習,原因無他,上自皇室,下至大名、士族、庶民,均以日本

2
武在古字中,具有抑止武器的意思。 《左傳》裡記載「止戈為武」 。暴亂絕非武的真實涵義,武
原先是消極的,因為人類必須生存及國家觀念的發達,武發源於為了征服自然界及贏過與其它
人類的鬥爭,也因此才被冠上具有積極性的意義。因此,為了綜觀武道,必得注意守備與攻擊
這兩極面,即使是對方的武器,也常是具備這兩條件的。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
眾.豐財被稱作是武的七德。武必須得具備這些德目。依據說文辭書中,士「事也,亦即任用、
侍奉之意」後世此詞的意思變更,具有任事之說,士為具備學識道德的學者之稱呼,也是男子
的尊稱、同時也是大夫以下官吏的總稱。最後則被訓戒為「武士」,而於社會上變成第一階級
也就是四民的首位。 「道」,所走的路為道也,道即是路。在中庸裡「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道
也」 ,孟子「道若大道然」 ,這些皆指無形之道,也是人必須遵行的義理。武士道的道也是與此
意思相去不遠。繩田忠雄, 《劍道の理論と實際》(東京:六盟館昭和 13 年(1938)),頁 5-6。
3
新渡戶稻造著,吳容宸譯,《武士道—影響日本最深的力量》(台北:先覺,2003),頁 8。
4
“samurai”寫作”侍”,”侍る”、“samurafu”、”侯”等語彙字源相同,意思是服侍貴人的隨從,從
鎌倉時代以後便被普遍使用。是指使用弓或箭的人(弓矢取者)。
5
新渡戶稻造著,吳容宸譯, 《武士道—影響日本最深的力量》 ,頁 10-11。
(台北:先覺,2003)
6
陳水逢, 《日本文明開化史略》(台北:臺灣商務,2000 年 5 月修訂版三刷),頁 145-146。

- 14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刀為繫於腰間維護生命的象徵與代表。正因對刀劍的這種觀念,讓日本持續維持
演武,以及尊重武藝、實踐武士道的基本態度。7

《日本書紀》崇神天皇之卷,皇子豐城命‧活目命的二柱之神窺探夢境條文
中,出現「把玩八次槍,被擊刀回擊八次」的句子。此處的擊刀,是回溯日本文
獻中,劍道最古老的名稱。唐代文化以及漢學盛行的奈良朝代中,學習漢書司馬
相如傳裡的「少時好讀書學擊劍」等詩句,當時劍道一般被稱為「擊劍」
。但是,
文章中則是以「擊レ劍」樣貌記載。到了平安朝時期,漢文衰退國(日)文盛行,
在當時「太刀打」之類的用語開始普遍使用。此語彙因為簡單明瞭,契合武家的
心境,歷經鎌倉時代至足利時代中期似乎仍被使用著。8

室町時代之前,武士道被稱為「弓馬之道」,武士之家,則被稱為「弓馬之
家」,主因當時的作戰方式,主以騎兵作戰,在戰場上得到功名者,亦限於騎馬
之武士。但「應仁之亂」
(1467~1477)後,步兵在戰場上已漸漸取代騎兵,此亦
意味嶄露頭角、取得功名者,不再侷限於地主,而是只要身披輕冑、槍劍一把,
便能依靠其武藝,博取功名。9進入鎌倉時代之後,武人實際成了日本國民精神
的繼續與護持者,武士不僅要在體格與鬥爭技術上要自幼訓練,情操的運用與道
德的訓練,也都自幼訓練起。所以武士們一方面磨練他們的劍術,同時又磨練他
們的心性。10

柔術為日本十五世紀流傳的武術之一,雖有一說為明代人陳元贇所創,但柔
術流派甚多非一人或一派可獨創,故此說有待斟酌,就文獻可考者為西元 1532
年由竹內久盛所創之竹內流,明人陳元贇則是西元 1638 年所創,兩者相差甚遠,
但陳元贇傳授(捕人術、角觝、拳術)給與日人福野七郎右衛門正勝、三浦與次
右衛門義辰、磯貝次郎左衛門等三人,其後三人各立門派發揚柔術,對於日後日
本柔術發展貢獻甚巨。11

7
繩田忠雄,《剣道の理論と實際》 ,(東京:六盟館,昭和 13 年(1938)
),頁 4-5。
8
繩田忠雄,《剣道の理論と實際》 ,頁 1-2。
9
陳水逢,《日本文明開化史略》,頁 169-170。
10
陳水逢,《日本文明開化史略》,頁 217。
11
呂耀宗,《臺灣柔道史(1952-1970)》(臺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論文,2000),頁 8。

- 1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江戶時代(西元 1603 年)起,武士的道德意識,以中國傳來的儒教的倫理


德目為中心,漸漸而有「武士道」
、「士道」的觀念化出現,之前室町、戰國時期
對於武士的紀錄稱為「侍道」
、「武者道」
、「武道」
、「武邊道」等,但正因為儒教
的倫理道德影響,漸漸去除之前逆上的意識,對照江戶時代「武士道」、「士道」
的觀念中,武士身份為士農工商四民之首,漸漸型塑武士成為儒教下的「士君子」
的角色,必須遵從「五倫、五常」之規則,以「天下為己任」之觀念等,加以中
世以後武家社會的傳統,武士在儒教的立場之下,漸漸融合成為必需「文武兼備」
的心理。而武德涵養之風漸起,造成戰國時期漸遠,武術原本運用於戰場的改變,
造成劍術的修煉在精神方面的比重漸漸增加,而原本著重於騎射為中心的弓道,
12
亦轉變為步射為主且注重精神的修養。

日本江戶中期之後,原本武器與戰爭型態的改變,漸漸對於實戰型武術有了
相關的意識出現,武士的弟子教育在藩校建立的文武教育下,建立了對武道、藝
道、競技等內容,也相形建立了之後的教育制度的理念,與教材化的架構。13而
這些藩(諸侯)為了引進西方兵器以及軍事技術而訓練專門的軍事人才之藩學(合
併早期之文館、武館而來)
,主要的有天保年間(1830 年)開設之「水戶弘道館」、
安政年間(1850 年)開設之松代文武學校、寬政年間(1790 年)開設之加賀明
倫堂與精武館;寶曆年間(1750 年)開設之熊本時習館與東西兩榭;天明年間(1780
年)擴張開設之會津日新館等,種種藩學武藝設施之中,開始出現專門為了「武
道練習」所興建的「藩立道場」,正因為這種道場的出現,造成了原本武藝老師
的「師家道場」型態所設立的「宅稽古所」之運作型態,受到衝擊。雖然各藩財
政狀況造成「藩立道場」的規模有所差異,但是漸漸衍生出以下幾種類型:

(一)
「流派別」道場:道場以派別作為區分,以單一流派所使用。較具代表性
的包括會津的「日新館」
、白川的「立教館」
、津的「有造館」
、福山的「有
誠館」、荻的「明倫館」、高知的「致道館」等。

(二)
「種目」別共用道場:以劍、柔、槍、砲、弓術……等不同種目的武術,
作為設置之區別,例如「劍術場(所)」
、「柔術場(所)」與「弓術場(所)」

12
二木謙一等編,《日本史小百科 武道》(東京都:東京堂,1998 年 4 月再版),頁 74。
13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剣道の歴史》(東京都:朝日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33。

- 16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等,同一種目各流派約定使用時間,輪流使用道場。較具代表性的有「松
代藩文武學校」、「仙台養賢堂」之武藝所。

(三)
「各種目諸流派共用道場」
:打破劍、槍、柔各種目諸流派之門戶,成為各
種目流派輪流使用的共用道場,相當於現代的體育館,一般稱為「演武場
(所)」、「講武場(所)」、「修武場(所)」等名詞,較具代表性的有金澤
的「明倫堂」
(不同時期為精武館)、慶應年間(1865 年代)名古屋之「明
倫館」,明治維新初期(1870 年代)三草藩之「顯道館」,「三ヶ月番總教
14
所」等。

安政 3 年(1856),為求武術的討論有所舞台,幕府設立了第一個築地「講
武所」
,開始了對武術相關的研討,直到德川慶喜奉還大政,將政權復歸於皇室,
自源賴朝開府鎌倉,凡六百七十六年的武家政治遂告結束。15加上幕府封建制度
廢除後,政府更進一步,取消特殊階級。隨著德川的隱退到靜岡,許許多多的幕
臣跟隨而去,更有許多的小臣或者歸鄉務農,或者轉為商人等,以往以武術道場
為生的也成為浪人階級,原本的生活方針也因此被打亂。16

嘉永 6 年(1853)美國艦隊在日本浦賀上陸,更是讓當時的幕府,見識到外
國武力的強大,原本弓、馬、槍、劍的舊有武術實用問題,更是成為討論的重點。
尤其德川斉昭於嘉永 6 年(1853)8 月 3 日所提出「文武學校」的建立,課程中
包括學校施行的武術種類包括砲術、劍術、槍術等,期間,幕府本身的旗本、御
家人的武術更是藉由不同流派的比賽,依照不同狀況的,研究出劍術、槍術最適
17
用於實用的選擇。 幕府末期國學者、漢學者提倡尊王攘夷論,劍道也在幕府末
期的志士間盛行開來,擊劍的名稱再度復古沿用。反而,在維新後劍道衰退的時
代中,榊原健吉等人提倡「擊劍戲劇」的緣故,擊劍這個用語比起劍術更廣為大
眾使用。此外,「兵術」
、「劍法」、「刺擊」、「刀法」、「劍道」等用語普遍被稱呼

14
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7-2-8。
15
雖然德川慶喜奉還大政後,薩摩藩等討幕派仍欲一戰消滅德川家的基礎,加上新政府高位中,
對於幕府相關者被摒棄於外引發明治元年(1868)的鳥羽、伏見之戰,加以各地幕府勢力謀
叛,但仍於隔年五月皆告弭平,德川政權至此結束。
16
山田次朗吉, 《日本劍道史》 (東京市:水心社,大正 11 年(1922)10 月初版,昭和 18 年(1943)
6 月八版),頁 356-357。
17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劍道の歷史》,頁 65。

- 1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開來,以上項目僅止於利用持刀攻擊的方法等的外觀稱呼。18

二、 明治初期的武道活動

明治元年(1869)11 月將原本實施的北之町奉行所制度廢除,並改為刑法所
制度。新募集的「邏卒」19即成為新式的警官前身,但是這些新招募的邏卒,大
多只是為生計而謀求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造成品質參差不齊。因此,政府聘請
一刀流的下江秀太郎、鏡心流的桃井春藏等作為傳授劍、柔之術的教師,但到明
治 4 年(1872)便因設立司法省而廢除刑法所制度,並將兩位教師解職。

而在當時,即使是在日本全國廣大推廣的直心影流、北辰一刀流、神道無念
流、鏡心明智流等劍術諸流派,隨著幕藩體制的崩壞,而喪失了存在的價值,漸
漸走上衰退的道路。20可惜的是武術家中,並沒有將衰退的武術再重新組織及跨
越流派界線,統合全國的人。因此,武術就此等待另一個契機。明治 4 年(1872)
12 月實施徵兵制度與全國皆兵主義,士族獨從軍役之制完全廢除。更是造成當
時許多以武術為生的門派,陷入極大的危機。

  明治 7 年(1875),設立於內務省下的警視廳,將劍術設定為巡查的必修實
習科目,武術才重新出現一線轉機,但是聘請的教師多為一般普通的劍客,直到
21
明治 9 年(1877)發生荻、熊本、佐賀等地的暴動所引起的「西南戰爭」 ,發

18
繩田忠雄,《剣道の理論と實際》 ,頁 1-2。
19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其警察權分別由「兵部省」(負責治安任務,類似行政警察)、 「刑部省」
(職司偵察犯罪、逮捕罪犯,屬司法警察)和「彈正臺」 (負責偵辦舊幕府之殘餘勢力及反政
府之政治活動,為政治警察)掌管,首都東京府警察則是借用各藩兵力,組成東京府兵。 而
地方亦組成各府縣兵,擔當各地之警備任務。明治四年(1871)七月八日,統合刑部省、彈
正臺成立司法省後,司法省掌握警察權,同時東京府組成三千名邏卒,負責「廢藩置縣」後,
首都的治安工作。次年各府縣之警察、東京府之邏卒等升格為國家警察。而「邏卒」亦於明
治七年(1874)一月十五日更名為「巡察」。臺灣總督府警察局編,徐國章譯注,《臺灣總督
府沿革誌 第一篇中譯本 I 》(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5 年),頁 362-363。
20
加上明治政府在慶應三年(1867)所公布的「政體書」第六條中明確規定: 「僕從之儀,親王
公卿諸侯接皆得隨從帶刀之士六人,小者三人,以下之官員得隨從帶刀之士二人,小者一人,
蓋所以除尊重之風以革上下隔絕之弊者也。」更是幾乎完全縮減以往引以為生的許多武術流
派生存空間。陳水逢, 《日本文明開化史略》,頁 258。
21
西南戰爭(1877 年 2 月至 10 月),主為日本的薩摩士族擁護下野的西鄉隆盛(1928-1977),
除建立「私學校」宣揚舊有的武士道精神外,並廣收士族弟子,與另一個「立志社」成為明
治維新政府施政下的兩大反對政府勢力,1877 年舉兵造反,期間歷時八個月;維新政府幾傾
全國之師(包括近代裝備的警視隊),雙方激戰八個月,終於結束戰爭。而西鄉隆盛的戰敗,

- 18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生相當多劍戟的爭鬥,加上市區內的暴民以及對於賊人的捕獲等工作需求,劍、
柔之術再次被重視,並被加入警視廳所需課目之中,至此武道活動再次引起關
注。22正因為西南戰爭時,會津拔刀隊在戰爭時發揮相當大的作用,因此,當時
警視廳設定地方警察二級至七級的劍道獎勵制度。也因為如此,地方的警察官對
於劍道的練習活動呈現非常積極參與的態度。23

亦代表中下階級士族的反抗絕跡以及所謂「倒幕派」政治生命的結束。林明德, 《日本史》 ,(台


北市:三民書局,1986 年 10 月初版),頁 262-263。
22
山田次朗吉,《日本劍道史》,頁 357-359。
23
高野佐三郎、高野弘正, 《小學劍道指導書》,(東京、大阪:東洋圖書,昭和 11 年(1937)
12 月),頁 243-245。

- 1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二節 武道教育請願運動

一、武道活動的普及

往昔弓、馬、鎗、劍是日本人民晉升貴族的唯一道具,但是自從洋式武器的
進入,原本的鎗劍在戰場上的功能已經漸漸被槍砲取代,繼續傳授鎗劍技藝的也
逐漸侷限在武士階級與貴族町家之學,直到明治維新之後,這些武術流派的宗師
突然間變得生計困難,一直到明治 8 年(1876)廢刀令的下達,一般人禁止配刀,
更是另一層面上對武人的嚴重打擊。

但是隨著「西南戰爭」的拔刀隊的實戰表現,以及甲午戰爭勝利的鼓舞,所
引發的尚武風氣,乃至於「日俄戰爭」實用上的的白兵戰等等,加上警察單位實
際操作上的運用,重新讓日本舊有的柔、劍之術,明顯有發揮的機會與空間,甚
而在武道的包裝下,規劃出全國性的武道組織「大日本武德會」,除了身體的規
訓,也在精神層面,有了逐漸明確的置入,並且漸漸隱含於教育體制之中。

明治初期,因為在「文明開化」的名義之下,包括劍術、柔術等武道活動,
明顯的呈現衰退的情況之下,因為「西南戰爭」中,警視廳拔刀隊在戰役中的活
躍,造成了原本極度傾向歐化的明治政府,重新省思武道的實用性。而這股風潮
也漸漸的在學校之中發酵起來,並應用於學校教育之中。其中包括明治 12 年
(1879)學習院建設劍道場, 並邀請木神原鐮吉擔任指導,以及福山誠之館中學
採用劍道課程。

除了警察單位對武術的風行之外,日本皇室本身對於武道,也保持重視的態
度。除了在學習院加入劍道課程之外,並且也同樣在明治十五年於皇宮之中建立
「濟寧館」
,以做為武道練習的場所,並以此作為文武講習的場所;除此之外,
並於每年五月期間,由各地選拔在此舉行仕合練習,由此可見武道活動不僅僅發
自於民間,更是由上而下進行的一項活動。24

24
高野佐三郎、高野弘正, ,頁 246-247。
《小學劍道指導書》

- 20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除了劍道以外,柔術的部分,則是到了明治 15 年(1882)
,嘉納治五郎創立
「講道館」之後,才呈現急速的普及與發展的態勢。而劍道與學校體操的部分是
否加入學校正式課程之中,在明治 16 年起,幾度針對內容多次議論。而普遍的
觀點,則是由初期的反對,漸漸的普遍認為劍道對於身體與精神上的鍛鍊有一定
的效果。其間,正因為武道的發展,再度引起重視。於明治 23 年由副會長,海
江田信義子爵成立的「日本體育會」
,便是主張專門研究劍道等武道活動的單位,
但隨著之後會長的更迭,而改變方針,成為注重外國的「體操」方面的研究。25
但到了甲午戰爭之後,為了將武道精神推廣於教育體系中,便有以體操之名而行
劍、柔術教育之實的「擊劍體操法」
、「武術體操法」等結合武術與體育、體操的
26
名稱出現。

明治 30 年(1897)第十議會提出將劍道、柔道加入中等學校的正式課程的
提案經過術次提案,中於在明治 41 年(1908)第二十四議會全體一致通過該議
題,,在明治 44 年(1911)改正的「師範學校規定及中等學校令實施規則」中,
將柔道、劍道以及體操科正式加入課程。由於劍道在日本的特殊情感與象徵,昭
和 16 年(1941)6 月 3 日在「文部省學校體操教授新要目」中公布對日本精神的
宣揚,所以加重對於劍道的特別重視。

在明治 44 年(1911)柔道被列入中等學校課外活動,但是經過 20 年的審慎


評估,昭和 6 年(1931)柔道終於被排入中等學校必修課程;明治 15 年(1882)
長崎中學、熊本済済黌中學劍道採用,其中尤其因為「學習院」原本為原本為朝
廷貴族的教育機構,在明治維新後,成為宮內省下轄的官立學校,加入劍道課程
的舉動,也是引領其他學校逐漸加入劍道活動的因素之一。27

二、武道編入教科書請願運動

日本國內自從近代教育起步以來,希望將「劍、柔之術」編入正式課程中的

25
高野佐三郎、高野弘正, 《小學劍道指導書》 ,頁 245-246。
26
橋本新太郎著, 〈新案擊劍體操法〉‧(明治 29 年刊) ,渡邊一郎編, 《史料 明治武道史》 (東
京:新人物往來社,昭和 46(1971)年 3 月)
,頁 345-364;小澤卯之助著,〈新式武術體操法〉
(明治 30 年刊),頁 367-483。
27
入江康平編著,《武道文化の探求》(東京都:不眛堂,平成 15 年(2003) ),頁 166-167。

- 2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請願活動,便經常因為某些政治的、社會的民權意識高漲而被主張。一方面,學
校的教育部自明治 13 年(1880)
,武術的正課編入活動就持續進行,直到明治 44
年文部省發佈「中學校施行規則」的修正,將「擊劍及柔術」加入正課的義務實
施之中,相關的正課採用準備事項,則交由武德會以超越流派的方式,建立基本
的共通課程,建立「大日本劍道型」以作為課程採用。28

在此期間,許許多多的請願書、建議案或文部省的諮詢和其中許多答申漸漸
地對武道活動有更明確的建置與規範。其中,明治 16 年(1883)5 月 5 日,日本
文部省對於在野主張和舊藩時代的藩校相同,讓劍術為學校所採用,向「體操傳
習所」諮詢「擊劍、柔術於教育利害適合與否之調查」,並查問其可行性。這些
在野的聲音,與直接傳達入各縣廳,並提出各種獨立調查或方針,如福島縣。對
此採相反意見者,如秋野縣,則由醫學、生理學的立場,表達否定的意見。由於
流派的不同,教授法亦相當雜亂無章是考慮到兒童、學生的發展及身心發展的體
育運動,,而且對於腦部的危險性相當高,可以說不適合列入正式課程,然而如
此一部份則承認可作為課外活動,此一立場之後也被堅持下去。29

以明治 16 年(1883)調查,針對優劣之看法,認為柔、劍之術有利的觀點:

(一)有助於身體發育;
(二)得到長時間活動身體的力量;
(三)精神與勇氣的成長;
(四)以剛強健壯的態勢去除柔弱怠惰的風氣;
(五)在意外發生之際有基本護身的技能。

認為有害不便之處:

(一)擔心身體發育失去均衡;
(二)練習的時間或多或少的意外與危險;

28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劍道の歷史》,頁 15-16。
29
明治 16 年(1883)文部省、体操傳習所に対し「擊剣.柔術の教育上における利害適否」の調
查を諮問。入江康平編著, 《武道文化の探求》,頁 166-168。

- 22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三)身體強壯與脆弱者之間難以拿捏,擔心過於激烈;
(四)激勵精神引起粗暴風氣的養成;
(五)爭鬥的意念引起學徒過於求勝之風氣;
(六)過度的勝負之心養成;
(七)練習時的監督人員與同年級一起教授的問題;
(八)教場的坪數要求。
(九)柔術的練習服以及劍術的練習道具的準備、清潔等問題。30

  明治 27、28 年(1894-1895)的甲午戰爭,伴隨日本的勝利,使日本由遠東
地區的落後國家擠進世界強國之林的大好良機,因此伴隨著意識到「世界的日本」
也希望日本的固有文化能被注目,以這樣的時代背景產生了「和洋折衷」的日式
體操法「武術體操法」
。這項武術的體操化(採用一齊指導法)
,由於設法解決了
被體育傳習所所指責對於腦部的危險性,以及教授法不統一等缺陷,由小沢卯之
助盡力推行。

  此外,在各地的教育會也受到到了小沢等人實踐嘗試的刺激,發表了各自的
調查與試行方案,要求列入正式課程中的呼聲於是再度興起。針對於此,文部省
雖向創設不久的「學校衛生顧問會」諮詢此事,然而學校衛生顧問會諮詢的答案,
則與之前的相同,沒有改變。之後,不顧這項答申,在課外設立「武術課程」的
中等學校及高等學校持續增加,詢問是否可增加的學校也增多,於是再次發佈在
課外當作必須課程為不適當的通牒。

但是,這項通知,為了不使產生在「課外實行是完全不適當」的誤解,於是
又頒佈獎勵在「非與教學科相關」之課外實行之武術的通令。若是做出單純的課
外活動,則沒有問題。隨著由教育施行現場傳來採用為正式課程的要求,其他方
面也有直接向文部省及帝國議會提出請願書,希望能被採用為正式課程的人。其
中長野縣更級縣更級村(現今戶倉町仙石地區)的關齊郎治是最早全力推動請願
運動的人,其他如長野縣的修武館長柴田克己,和水戶的東武館長小沢一郎,代

30
入江康平編著,《武道文化の探求》,頁 166-168;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劍道の歷史》,
頁 387-388。

- 2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表多數的劍術家,向帝國議會提出請願書。31

更有崎玉縣入間郡福岡村(今福岡市)的星野仙藏,自己參選眾議院議員,
在任期中三度提出建議案,對於武術被採用為正式課程貢獻良多。星野第一次提
出建議案的同時,文部省設置「體操遊戲取調會」,進行單獨的調查研究。但是
取調會的調查報告只是研習過去之前的方針;而且對於星野所提出的「練膽操術」
在未來預定成立的「國立體操研究所」等,並沒有充分調查,之後便不予採用。
總之星野之提案未被採納。為了推翻這項報告,之後星野又歷經兩次建議案。以
帝國議會決議的政治力背景強制採用劍、柔術為正式課程。結果,以此決議案。
劍、柔術更正為「可增列」於正式課程中。

但是,獎勵武術之聲高漲的同時,教導武術的教員培養,卻遲遲沒有進展。
在抱持著教員絕對不足的矛盾下,武術被採用為正式課程。於是文部省為解決此
一困境,自明治 44 年(1911)11 月 6 日起,連續五週於東京高等師範學校,進
行「全國各中學校師範學校武道教師講習會」及大正 3 年(1914)7 月 6 日之後
三週的時間,進行訂定及修正。32由日本全國各地召集柔、劍術的指導者,召開
講習會,統一教授方法。之後,此種講習會在大正時期,亦每年舉辦。光是劍術
(道)每年舉辦便有四十至五十名講習生送出,但是這些畢竟只是講習生而非正
式教員,因此實際上教員不足的狀況一直持續到大正時期,仍未被解決。

大正 4 年(1915)第一次世界大戰下,急速成長的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於
大戰後變為戰後恐慌,之後於大正 12 年(1923)的關東大地震的賑災恐慌,又
受到昭和 4 年(1929)開始的世界恐慌波及,持續不斷的不景氣,使得日本的資
本主義陷入危機之中。為了打開此種危機,日本的軍部開始加強對中國以及殖民
地臺灣支配危機,為了建設高度國防國加以及確立「國家總動員體制」,開始展
開積極策略。軍部的企圖也反映給武道界,表示希望武道界對一部份的總動員體
制擔負起責任,因此以傳承武道教育為己任的武德會,在此即扮演重要角色,武

31
明治 29 年(1896)文部省與學校衛生顧問会針對「劍術與柔術於衛生方面利害得失評估」進
行調查與詢問;同年小沢一郎、柴田克己等,於第 10 帝國議会提出「加入擊劍於各學校之正
課」請願活動。入江康平編著,《武道文化の探求》 ,頁 166-168;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
《劍道の歷史》,頁 387-388。
32
高野佐三郎,《劍道》 (東京都:島津書房,大正四年(1915)),頁 5。

- 24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德會會長本鄉房太郎33的演說,就相對的顯得重要。34

本鄉會長新指示的方向性,也一直被鈴木壯六、奈良武次、林銑十郎35等後
繼會長所繼承,成為武德會的基本方針。昭和 11 年(1936)5 月 7 日,對於文部
省的諮詢體育運動主是會議所做的答申,接受武道界所傳達的強烈期望,同年月
3 日公布的「第二次改正學校體操教授課目」中,確實實施第一次制訂的劍、柔
道教授要目的佈局。原本自明治 17 年(1884)文部省,委託「體操傳習所」調
查當時,是針對醫學、生理學、身體發育等而言之綜合結果,認為武道教育對於
身體的「平等均一」性欠缺,加上身體虛弱者無法承受過於劇烈的運動、易流於
粗暴、加上各種流派的教授法不同,以及真正運用於一起教學上的困難等等,故
而認為並不適用於正式教學之中。36但是伴隨著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出現與勝
利,武術的應用再次浮上檯面,以改良式的「武術體操」名稱,37以規律身體行
動、促進發育等名目,漸漸的將武道加諸於教育體系之中。

33
本鄉房太郎(日本兵庫縣,1860-1931)陸軍士學校出身,歷任教總本部長、第一軍團長、清
島守備司令官、軍事參議官等。1926 年任大日本武德會長。吳文星等主編, 《臺灣總督田健治
郎日記(上) (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2001 年 7 月),頁 5。

34
本鄉於昭和 5 年(1930)6 月所敘述「精神の立國の武德と鍛鍊」其文中提出 10 點看法:1.
神州尚武的國體與世界的和平,2.世界的實際現象與軍備的必要;3.國家總動員與國民個人的
鍛鍊:4.國防三要素與國民動員的四大準備;5.個人人格的國家訓練;6.國家的人格訓練與武
道的修行;7.將來的戰鬥與武道的修行;8.國體信念的涵養與國民精神的興盛;9.國民精神的
興盛與武德會之使命;10.武道修行的心得;等 10 點看法,主要觀點就是以武德會為重心推廣
武士道的涵養與精神,並將武道的內容寓於國民的身體訓練之中,藉此以面對國際情勢需要,
達到平時訓練,戰時可以全國動員的準備。這些目標,也逐一在日本投入戰爭時,成為奉行
的方向,也因如此,武德會也成為戰時唯一的武道綜合團體。
35
林銑十郎(1876.2.23-1943.2.4)昭和 12 年 2 月 2 日擔任第 33 屆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曾任日本
陸軍大將、朝鮮司令官、武德會會長等職務。
36
調查所得「本邦擊劍柔術等ニ就キ教育上ノ利害適否ヲ調查スヘキ旨」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
聯盟, 《劍道の歷史》(東京都:朝日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387-388。
37
推行武術體操的包括小沢一郎的「武道改良教授武術體操論」、「體操遊戲法ノ改良中ニ武的
體育法ナル一方法ヲ加ヘ」 ,中島賢三、津田信雄提議的兩人三腳、木劍、薙刀體操的發展「學
校教育の基礎としての體操教授の新研究」。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劍道の歷史》,頁
389-340。

- 2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三節 大日本武德會的成立

清、日甲午戰爭(1895)結束,日本為紀念恆武天皇遷都千百年紀念,並藉
由興建平安神宮的機會,創立大日本武德會相對建立起武術的精鍊証授予、武德
祭的舉行、大演武會的實施以及武術的復興等事項。

有關武德會的成立,臺灣日日新報曾有下列敘述:

自明治之初年。至西南戰爭時。全爲歐化之世。雖無更唱尚武者。然是役
有拔刀隊之組織。始知武之必要。至爾來略知尚武的氣象之養成,爲必不
可無。會日清戰爭。益悟武道隆興之必要。我武德會即於此時而生。年年
以五月四日。盛開大會者。不外以桓武天皇之御代。行武德祭之日爲紀念
也。38

從引文可知,武德會的成立與武道息息相關,固本節將分為二部分,首先敘述武
德會成立的過程,接著說明武德會組織的成員以及其擴展狀況。

一、武德會的成立過程

明治 25(1892)年 9 月 23 日,日本京都市決議於明治 28 年(1895)舉行「恆


武天皇御開都千百年紀念」之紀念祭典,並以紀念祭典、
「鶴舞港鐵道建設」以
及「第四回內國勸業博覽會」作為京都市的三大事業。其中紀念祭的部分,則是
翌年(1893)3 月 6 日訂定紀念祭事務規程,由京都府的官吏擔任平安神宮的整
體營造準備,並對全國募集贊助者,官、民間的有力者,擔任幹事以及評議員,
並且邀請府、縣知事擔任地方支部長。原本武德會與紀念祭並無直接的關連,但
是經由隨著京都府教育會主辦的「帝國教育大會」的推行而有了不同的計劃。39

明治 27 年(1894)
,因為滿清與日本之間興起的甲午戰爭,造成了新一波的

38
〈臺南之招待武德會長〉 ,《臺灣日日新報》 ,1907.06.04。
39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4) 〉,《武道學研究》第 19 卷第 2 號(1986)(東京:
日本武道學會,昭和 63 年(1986))
,頁 127-128。

- 26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並因全國沈醉在戰勝的氣氛下,在隔年(明治 28 年(1895))
「尚武風氣」 ,日
本舉行紀念平安遷都千百年祭典活動中,藉著舉行第四回「內國勸業博覽會」,
安排在娛樂節目,招聘全國武術家,計劃舉行盛大的演武會。正因為籌建平安神
宮的祭典,所以創立武德會的成員,包括行政單位的京都府官員、市府官員、郡
縣官員、國會代表、神職人員以及教育機關與實業家,其背後亦代表「政治」
、「神
道」、「教育」以及背後「資金來源」等不同勢力的呈現與參與。(參見表 1)

表 1-1:大日本武德會發起人名冊
姓名 職業 姓名 職業 姓名 職業

鳥海弘毅 收稅長 丹羽圭介 意匠,絵画專門學校理事 佐佐熊太郎 元中立売警察署長

飯田新七 吳服木綿商(のち高島屋社長) 田中貴道 警部長 有川貞清 私塾經營

辻 重義 第百十一銀行頭取 渡邊千秋 知事 壬生基修 平安神宮宮司

一坂俊太郎 書記官 六角耕雲 典獄 大槻龍治 參事官

田中源太郎 衆議院議員 中村榮助 府會議員、議長 竹村藤兵衛 衆議院議員

內貴甚三郎 市議、市參事會員 浜岡光哲 府會議員 雨森菊太郎 府會議員

富田半兵衛 市部會議長、市參事會員 河原林義雄 衆議院議員 下間庄右衛門 府會議員、市參事會員

朝尾春直 市議、市參事會員 掘田康人 衆議院議員 奧 繁三郎 府會議員、郡部會議長

辻 信次郎 下京區長 增田  正 上京區長 加太邦憲 京都地方裁判所長

楠 正位 檢事正 宇田  淵 主殿寮京都出張所長 九鬼隆一 宮中顧問官

岡田 透 判事 山本小三郎 收稅部庶務課長 大槻榮行 京都大隊區司令官

折田彥市 第三高等學校長 清水誠吾 尋常師範學校長 本庄太一郎 尋常中學校長

大坪權六 府立商業學校長 渥美契緣 真宗大谷派本院寺事務總長 小田仏乘 真宗本派本山執行

荒井公木 紀井郡長 川本正路 葛野郡長 片山正中 愛宕郡長

北原保重 宇治郡長 伴  時彥 久世郡長 松野新九郎 相樂郡長

梅垣幸之 綴喜郡長 皆川  淳 南桑田郡長 辻 直方 北桑田郡長

有吉三七 船井郡長 柳島  誠 天田郡長 竹中 節 何鹿郡長

石田真平 加佐郡長 栗飯原 鼎 与謝郡長 內藤 潔 中郡長

児玉友介 竹野郡長 後藤善二 熊野郡長 小西新右衛門 酒造家、劍術家

上田正当 第三(學務)課長 山縣釚之助 警務課長 荒居源太郎 第五課長

資料來源:中村民雄,
〈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
について〉,《日本武道學研究:渡邊一郎教授退官記念論集》,(東

- 2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京:島津書房製作,1988 年 3 月),頁 407。

明治 28 年(1895)2 月 10 日,京都府收稅長鳥海弘毅與丹羽圭介、佐佐熊
太郎三人,討論武術教育對於精神鍛鍊上的功效並因此想將武術相關團體組織
化,並於 4 月 3 日討論出實施要領。假市內河原町的共樂館。定會名為「大日本
武德會」決定的方針為「大日本武德會要領」。大日本武德會實施要領如下:

1. 平安神宮範圍之武德殿的保存經營。
2. 每年舉辦一次武德祭以慰神靈。
3. 武德祭用為全國武術家表演武技,發揮皇國武德。
4. 敬重武德者,集結社員眾人之力募集金額。?待翻
5. 在武德殿彙集所有會員名簿,使其永世流傳。
6. 會員死亡時,其後繼者可以永久享有會員資格。
7. 交付會員之會員徽章。
8. 武勳顯著者,以及對武道有功勞者,贈與勳功徽章。
9. 各府縣若干名評議員及審判者則依擔任本會會務評議與一武術審
判。
10. 本會諸規程以此基本,由委員制定相關事宜。40

根據此要領,同月 17 日由京都府知事渡邊千秋擔任會長,設立總會,並訂
立趣旨與規則:41

武德會起源及旨趣
「本會創立於明治二十八年四月。時值日清戰役結束之際,擔心我國的地
位,憂慮家前途而倍感心寒。為了振興維新以來瀕臨廢絕的武道、國民的
武德涵養,提振我國之精華─武士道的計劃已是迫在眉睫之務,期望能以
一片微薄的衷心報效國家。在此創立大日本武德會作為獎勵此道的機關」

40
富山可誠, 《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 劍道同志會會誌》,第三號(台北南門町:劍道同志會,
昭和 3 年(1928)年 3 月)
,頁 16-17。臺灣之分會亦按此要領施行,並加註於規章中。
41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東京都:島津書房,昭和 60 年(1985)4 月),頁 17-24。

- 28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42

武德會成立之事業目標
1. 平安神宮範圍之武德殿的保存經營。
2. 每年舉辦武德祭與大演武會。
3. 學校演武場與其他教育機關之設置。
4. 武德修養與武道優良者表揚、優待事項。
5. 在武德殿附近建造武庫,蒐集武器事項。
6. 古武術的保存。
43
7. 武德、武術、武器相關史籍的編纂,與武德會會誌之發行事項。

正因為渡邊知事的加入,所以繼續邀請京都德望甚高的伯爵壬生基修氏加
入,並一併推舉為發起人,以期待將組織擴大;再者邀請與全國氣脈相通的京都
府警部長田中貴道氏,也一併加入發起人再加上金援的實業家飯田新七氏的加
入,建立起武德會的基本架構與組織擴張的態度。44

同年 7 月 8 日,在武德會的成立目的中加入:4.各種演武場的設立以及武藝
講習相關事項;5.設立各種武藝的保存方法;6.武德殿附近建築武庫,並蒐集古
今內外的武器以供眾人觀覽;7.古今之戰史、武藝史、武器史之編纂刊行;8.網
羅武士相關的論說、傳記、佳話等刊行於武德會誌中。45

初期的「武德會」不只是建造武德殿和舉行武德祭以及演武會為目的而出
發,並且決定積極的保存武術、出面獎勵和蒐集武術武器相關的資料,加上編輯
武器、武術的相關歷史,逐漸進行廣泛的活動。且自明治 28 年(1895)至 30 年
,舉辦三次武德祭與演武會之舉行,並逐漸修訂規則,自明治 31 年(1898)
(1897)
修訂規則後,蛻變為全國性的組織。

42
渡邊一郎, 《武道論》(東京:筑波大學體育學系,昭和 56 年(1980)年 3 月),頁 2。
43
渡邊一郎, 《武道論》,頁 1。
44
中村民雄, 〈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について〉 ,
《日本武道學
研究:渡邊一郎教授退官記念論集》(東京:島津書房製作,1988 年 3 月),頁 407-409。
45
〈明治二十八年八月改正大日本武德會設立趣旨及規則〉,收入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
史》,頁 24。

- 2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二、武德會的擴展

武德會朝向全國性組織邁進的第一步,即是推舉當時日本的國民英雄:陸軍
參謀總長小松宮彰仁親王,作為組織的總裁,明治28年(1895)5月28日,獲得
同意。正因為小松宮的加入,也大大的提升社會對於武德會的信賴感。同時,小
松宮亦運用日本赤十字會的組織模式,做為人員與資金募集的效法模式,並於同
年月3日進行「幹事會」通過「本會與各府縣之委員長、幹事、委員」的支部設
置條例,因此,包括西鄉從道(海軍大臣)、渡邊國武(通信大臣)入會之後,
也相繼吸引伊藤博文(內閣總理大臣)、山縣有朋(前樞密院議長、甲午戰爭日
本第一軍司令官)、大山巖(陸軍大臣、同第二軍司令官)、松方正義(大藏大
臣)、土方久良(宮內大臣)、東久世通禧(樞密院副議長)、榎本武揚(農商
務大臣)、芳川顯正(司法大臣)、野村靖(內務大臣)、川上操六(陸軍參謀
次長)、伊東祐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共十一名一起簽訂「大日本武德會設立
趣旨及規則」,一時間,武德會成為政府權貴聚集的權威團體。46

武德會為財團法人機構,其目的為武道的獎勵、武德的涵養與國民士氣的振
作。以下從資金與會員募集、武術活動內容,以及各地分部的成立,略述武德會
的擴展情形。

(一) 資金與會員募集
明治 28(1895)年 6 月 3 日舉行的幹事會中,討論針對「地方委員長保管
地方會員募集費用的十分之一,作為保管及運用。但其使用內容需報告本會」
、「各
大臣、將官、各府、縣知事響應事項;囑託為地方官會議中響應等」
、「各地方廣
為設置入會申請所」等事項,委託各地方會員募集,並且請府、縣知事運用內務
行政機構,進行募集會員的動作;且在資金募集上,效法赤十字會的方式進行資
金募集,「正會員」以上流社會階層進行募集資金的模式,入會時以「金一圓以
上」的方式收取,並募集廣大的中間階層。

46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について〉,頁 409-410。

- 30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會員的募集以全國的十五分之一為目標;會員中募集十分之一的「正會員」

十分之八的「贊助會員」
;其他包括軍人、警察等標準外收取三萬三千五百餘圓,
共預計收達十八萬圓;而「贊助會員」的範圍,則是鎖定在練習柔、劍術之人以
及地方上的下級官吏、農村的中間階級等。而事實證明,武德會以這種橫向連結
地方小集團的方式確實在資金以及會員募集的模式中,建立起相當成功而相互呼
應的嚴密組織。47正因為連結軍、警的組織與勢力,故而在歷任的警視廳長中,
亦在武德會中參與相當多規則的制訂。48

初期創立期間,武德會並未規劃海外的支部,但是隨著成立近兩年,會員接
近 90237 人(正會員 53487,贊助會員 36756)
,資金募集不過 59101 圓,根本無
法支付武德殿的建築費用,故而採用日本赤十字社的財團法人方式,於明治 30
年(1897)12 月決定特別會員(武德會有功者或捐款 5 圓以上)
、正會員(一圓
以上未滿五圓)以及贊助會員(義金 30 錢以上未滿 1 圓)三種類型,並修訂為
「特別會員死亡後」,繼承者可繼承其資格。49

(二)武術活動的方向
武德會於成立旨趣中及明確說明是以甲午戰役結束,以振興武道、涵養國民
的武德涵養,而創立的。加上甲午戰後,日本做為一個新興的現代國家,並以戰
勝國的姿態,卻因為俄羅斯、德國、法國三國干涉迫使日本返還遼東半島,更是
讓日本舉國認為受到奇恥大辱,進而在國內興起一股尚武的風潮。明治 32 年
(1899)召開會議,當時總裁小松宮親王因旅行中,請兒子依仁親王代替出席,
並以「令旨」 傳達期待武德會於各府縣,設置支部並推行武道事業。50故而武

47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3) 〉,《武道學研究》第 18 卷第 2 號(東京:日本武道
學會,昭和 60(1985)年)
,頁 28。
48
警視廳史編輯委員會,《警視廳史 昭和前編》(東京都:警視廳,昭和 53 年 3 版)。以警視
廳第三十三代總監丸山鶴吉(昭和 4.7.3~昭和 6.4.14)在陸軍戶山學校舉行第一回全國警察
官武道大會;第三十八代總監藤沼庄平(昭和 7.5.27~昭和 9.10.26)為例,即參與訂定「武
道教養擔當者服務規定」、「武道教養擔當者任用並退職規程」、「武道級位規程制訂」、「柔、
劍道試合使派規程制訂」等等相關活動與規定。
49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について〉,頁 410-412。
50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について〉,頁 415-416。
原文為「恆武天皇の武德を追崇し平安宮境內に武德殿を模造し每歲一回全國の会員を會し
武德祭を執行し各種の武藝を演じ神靈を慰め奉り、且天皇の武德に藉りて会員尚武の志氣
を發揮すると、各府縣に支部を設置し尚武の事業を發達せしむるとは最緊要の事なり」 。

- 3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德會在此氛圍與環境中朝著全國性的組織擴充。

日俄戰爭(1903-1905 年)中,尤其是著名的「203 高地爭奪戰」


,日軍在與
俄國作戰之中,除了以現代武器進行作戰外,因此役為攻取山頭的作戰,故而其
間出現相當多肉搏衝鋒的近身戰狀況。正因如此,武術的保存、獎勵措施,再次
引起日本國內的熱烈討論,除了武德會以「劍術」
、「柔術」的獎勵為中心外,並
加入「射的」
(弓術)
、「馬術」以及以陸軍為中心的「在鄉軍人會」所加入的「銃
。這段期間,武德會並逐步研究組織的財團法人化,在明治 42(1909)年
槍術」
4 月 16 日經常議員決議,提出申請。並於同年 6 月 3 日通過。並接著研究教育
51
機歸的設置以及柔、劍術的獎勵方法等。

武德會和演武會的日期也仿效「延曆 15 年 3 月庚戌(19 日)另諸國舉武藝


秀眾者」的故事,依照西曆換算為 5 月 4 日舉行武德祭,5 月 9 日舉行三至四天
的演武會,並在明治 31 年(1898)後,每年舉辦。明治 32 年(1899)「大日本
武德會記要」中,明確說明武德會推行的武道活動,已經考慮到現代化的問題,
所推動的武術活動,則包括「射的」
、「馬術」
、「銃槍」
、「劍術」
、「柔術」
、「水練」、
「漕艇」、「弓術」、「古武藝之保存」。52

在日俄戰爭之後武術的保存、獎勵方法,再度被商議、檢討。這當中,耗力
最深的射箭、馬術及未開放的鎗法,委任陸軍或在鄉軍人會、武德會,確認劍術、
柔術做為獎勵中心,此外,也檢討將組織財團法人化。經過明治 42 年(1909)4
月 16 日的常議員會決議後,提出申請書。同年 6 月 3 日接受設立的認可。

此外,在日俄戰前的武道團體中,除了「大日本武德會」之外,還有廣泛的
保存古武術,與武德會同時創立的「大日本武術講習會」
,以及最初以柔道函授
教育為中心的「帝國尚武會」,約明治末年也開始了劍道函授教育。前者由井口
松之助的關係,與柔道相關的出版物較多,劍道則時只有齋藤明信所著之「直心
影流劍術極意授圖解」
,延續至何時則不詳。後者之帝國尚武會由武部兵吉郎轉
移,劍道師範給河合昇道後,延續至何時亦不詳。又昭和 3 年(1928)11 月 3

51
中村民雄, ,頁 18。
《史料 近代劍道史》
52
中村民雄, ,頁 39-43。
《史料 近代劍道史》

- 32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日,全日本學生劍道聯盟組成,開辦第一回全日本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劍道優勝大
會,此一組織亦於昭和 18 年(1943)組成的「大日本劍道會」所吸收。

(三)各地分部的設立
武德會在京都成立總會,也漸次在日本國內各地方設立分佈,並隨著日本帝
國的對外擴張殖民,也在這些殖民地以及國外設立分佈,當時的規模如下所敘述:

本會設於京都市左京區岡崎西天王町平安神宮境內,地方部﹝地方本部、
支部﹞中的支部設於各府縣以及北海道、樺太、南洋廳、關東洲、關東廳、
青島、上海、爪哇、北美南加州、美國西雅圖、天津、漢口的領事館及總
領事館,朝鮮、臺灣則由總督府設地方本部,統轄其下所屬十三道八州廳
所設的各支部,東京則在統轄府下全體的東京府廳設置東京本部,其下在
東京市內各區、八王子市及府下三郡各設支部,這些支部又再分設支所及
分會進行所有事業。
本會乃梨本宮守正王殿下擔任總裁時所賜,會長為陸軍大將林銑十郎、副
會長為陸軍中將山本鶴一及膳鉦次郎兩人。53

從上引文得知,當時的武德會分部佈滿當時日本帝國的勢力範圍,諸如中國上
海、天津、東北地區,殖民地樺太、臺灣與朝鮮,甚至遠至美國西雅圖等,幾乎
只要有日人活動的區域,武德會即有分會在此。除此之外,會長是由陸軍系統所
擔任,也可看出當時武德會與軍方關係頗深。

除了以武德會為名的組織外,在海外亦成立許多以推廣武士道的團體,在日
日新報常見到關於這類報導:

為獎勵日本國粹之武士道。及研究柔術擊劍之目的。是以此次該地有倡起
尚武會者。其名為上海尚武會。該會係成立於無待居士山崎知遠氏等之倡
首。其本部置於乍浦路柔道術道場岡田揚心之館內云。54

53
渡邊一郎,《武道論》,頁 2。
54
〈上海尚武會之設立〉,《臺灣日日新報》,明治 41 年 3 月 7 日,第 5 版。

- 3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由此可知,當時日本對於武道的崇尚與風氣。而武德會的推動具有重要地位。

武德會背後隱含的,即為以軍事的實用性作為最高的價值基準,包括「射
的」、「馬術」、「銃槍」、「劍術」、「柔術」、「水練」、「漕艇」等七種「實用武術」
順序排列,而弓術則定位在非實用武術之列。加以甲午戰爭後,以「戰後經營」
為主軸,開始擴張軍備,故而「一朝有事之際,為君、國之死,視之輕如鴻毛」
的精神之「武術教育」
、「軍事訓練」的養成,如此軍事性的實用武術獎勵方針執
行下,包括明治 31 年(1898)「射的」、「馬術」兩個講習所的開設與「競馬場」
的設立。

此一方針到了日俄戰爭之後因為武德會內外許多條件的變化,造成實質的變
化。到了明治 38 年(1905)10 月,
「武術教員養成所」設立之後,武德會成為了
以劍、柔術為中心的武術團體。55

明治 44 年(1911)4 月 20 日,依據私立學校令,武德學校也開放了,學校
在隔年 1 月 23 日,隨著依據專門學校令設置的「武術專門學校」成立被廢止,
所有學生被轉到武術專門學校繼續就讀,被稱為「武專」。

(四)武術到武道之制度化

大正 3 年(1914)當時的警視總監西久保弘道,在警察練習所進行以「武道
講話」為題的各報,講授武術的名稱,並非是「術」,而是應為「道」的理由報
告,被連載於「警察協會雜誌」中。又以單本著作被出版後,仿效日本講道館「柔
道」的先例,將「劍術」改為「劍道」。總稱的武術也應改為「武道」的趨勢,
也因此高漲起來。

西久保弘道於大正 8 年(1919)1 月 29 日一當上「武德會副會長」兼「武術


專門學校校長」
,馬上主張改變名稱,同年 5 月 15 日常議員會中,認同將武術專
門學校改名為「武道專門學校」
。同年 8 月 1 日,也被文部省認可,此後,劍術、

55
坂上康博, 〈大日本武德會の成立と展開過程 1895 年-1905 年〉
,《武道學研究》第 16 卷第 1
,頁 71。
號(1984.09)

- 34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柔術、弓術改稱為劍道、柔道、弓道,使用「武道」這個總稱一事,也宣達至各
支部。當然,除此之外,的項目仍沿用「術」的舊稱,又同年 9 月 2 日,向文部
省請願將「武道科」獨立,及應將「擊劍和柔術的名稱改為劍道、柔道」,前者
因時機未到而無法實現,後者則於大正 15 年(1926)的「改正學校體操教授要
目」中被採用,此後這個名稱就變的普遍。56

正因為以往武術的流派很多,而以往武道的傳授標準大約有三種模式包括
1.「業的傳授」
(入門拜師儀式)
、2.「口傳」
、3.「書傳」
(修業證書或門派階級
認定標準),但各門派相當多,所以認定標準也難以統一,無法作一明確的規範
與統一的標準。迨武德會出現,半官半民的全國性組織出現之下,包括武道傳授
者的授課內容、授課者的涵養與標準,甚至許多武術、武道至此也有可以考核的
標準於統一的名稱。下舉數例說明其中的差別。

以日本劍術中相當聞名的「示現流」為例,階級名稱如下:

學習階段: 1.初目錄、2.中目錄(免許)、3.大目錄皆傳。
位 階: 1.初學(初度誓詞之輩)、2.學士(再度誓詞之類)、
3.賢(初段二段傳授)4.聖(三段四段□傳)、
5.君子(一流的高弟)。
段位(傳書):1.小太刀、2.刃引、3.佛捨刀、4.目錄、5.假名字、
6.取立免狀、7.本目錄皆傳、8.指南免狀。

其後由範士高野(應指高野佐三郎)提出段位階級化的建議,比較當時警視
廳自創的階級,以下表表示之。57

表 1-2:劍道段位表示表
警視廳稱謂 五級 四級 三級 二級
舊時名稱 切紙 目錄 免許 名人

56
中村民雄, ,頁 18-19。
《史料 近代劍道史》
57
左田谷一,《劍道神髓と指導法詳說》(東京:秋文堂昭和 9 年(1934)10 月)
,頁 77-81。

- 3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高野範士提出 初段、二段 三段、四段 五段、六段 七段、八段


資料來源:左田谷一,
《劍道神髓と指導法詳說》
(東京:秋文堂 昭和 9 年(1934)
10 月),頁 77。

,58初期是為了統
經過武德會與武道諸流派的討論,訂定了「武道家表彰例」
合日本國內的武道流派,訂定統一標準,故而有許多對武術家禮遇的表彰、優惠
待遇等等,並且規定 60 歲以上範士可領終身年金,下以昭和 9 年(1934)修訂
版之內容稍作說明當時位階之內容與資格:

「範士」:受封「教士」資格七年以上,且年齡 60 歲以上者;德操高潔、
技能圓熟可為斯道楷模者;對武道相關功勞者。
「教士」
:已受封「鍊士」資格者;段位五段以上;操行堅實,有武道相當
見識者。
「鍊士」
:武德祭大演武會演出,並經由審判員會議選拔,接受試驗考核通
過者。

這些稱號需透過武德會長與總裁授與,階級則需會長允許,稱號及階級則冠
上該武道別稱,而授受稱號則必須符合上列規定。再者如有特殊事件或死後追封
稱號者,以經由會長授與,相反的如有污辱武道體面的情事者,會長可提出,交
由常議員決議,並由總裁撤銷稱號。昭和 9 年(1934)之前的「精鍊證」制度,
也直接將受取此證者,接受更改為「鍊士」稱號之申請。

58
大正 7 年(1918)4 月 1 日訂定,昭和 9 年(1934)3 月 1 日改正。左田谷一,《劍道神髓と
指導法詳說》 ,頁 78-81;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336-339。

- 36 -
第一章 日本近代武道發展

小結

大日本武德會發起創立的人員之中,大多數具有的為地方首長、地方政府議
員以及學校校長等組成,軍人身份僅有一位(大槻榮行)為京都大隊司令官,其
次警、監單位有三位,甚至有兩位宗教人士(真宗大谷派本院寺事務總長、真宗
本派本山執行;正因為明治維新的運動過程開始,代表新興資產或領導階級的出
現雖然經歷不同,在推動日本「脫亞入歐」的西歐化觀念一致,本身亦參照日本
國情建立許多改革制度。但其出身均為封建時期的武士,正因如此,原本封建體
制下的武士精神,加上軍國主義思想,導致在建構教育體制的過程中,依然保有
當初封建制度的性格,雖然大部分武士階級在廢藩置縣之後,世襲財產被剝奪
了,但是知識與技術上的優勢,使得「文明開化,普及教育」的政策下,藉由以
往接受的智識,轉向教育事業,並且在其中爭取武道精神與技術上的傳承。59

不止這些士族,更因為甲午戰後的氛圍,造成日本舉國的尚武風氣,隨著武
德會的擴張與接踵而來的日俄(露)戰爭,漸漸造成了日本軍備擴張的政策,相
對地武德會的角色,也隨著符合政府與社會崇尚武道的風氣與的需求,對國民精
神教育與身體規訓的完整,而逐步改進。隨著武德會的勢力擴張及全國,而跟著
擴大影響的範圍。加以武德會自大浦兼武60擔任會長之後,便藉由內務省大臣指
名以勸誘名義吸收「團體」以及「會費」
,雖然以警察為中心形成組織急速擴張,
61
但相對的也招致政治上的批判。 正是以此模式,讓武德會在明治 42 年(1909)
便完成財團法人化,成為橫跨日本、臺灣、朝鮮、滿洲、關東州乃至於樺太與海
外等地區的強大組織,昭和 17 年(1942)3 月,會員高達三百二十四萬,會費超
過五百五十九萬圓的龐大體系。

59
明治 16 年日本中等教師百分之七十三,小學校教師百分之四十為士族出身;明治十三年中央、
地方官吏百分之七十四為士族到了明治廿三年第一次眾議員選舉三百名中,士族亦佔了 109
名,在人口比例上已算相當高。加上貴族院的議員,就可看出封建體制下的舊有統制階級,
仍舊佔有相當優越的政治地位。陳水逢, 《日本文明開化史略》,頁 348-349。
60
大浦兼武於明治 39 年 4 月 24 日擔任武德會長,曾任警視總監、農商務大臣、內務大臣,參
照附錄四:「大日本武德會會長一覽表」 。
61
內務大臣於明治 43 年(1910)4 月 16 日召開的地方官會議中,公開指名由武德會吸收團體以
及會員,且指定要吸收警察官等情事,結果遭受批評。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 《劍道の歷
史》,頁 189。

- 3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 38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1895 年日本自甲午戰爭勝利,接收清國所割讓之臺灣後,經歷臺灣各地的
武裝抗日活動,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時代,廢除了乃木典希設立的三段警備
制,並將全島劃歸為警察行政區,漸漸地穩定其統治地位。1至此,警察所肩負
之工作,不僅僅要維護治安,更有政令宣導之責。更甚者,亦有掌控社會視聽的
責任。除了在第一線與臺人接觸外,亦建立起統治者與臺人之間的溝通管道。故
而透過警察系統,除了在精神、思想的控管之外亦隱含了身體控制的層面存在。

本章所欲建構者,並非著重於日本之武道精神、思想教育抑或是身體控制之
學理,所欲呈現者,為主導武道活動背後之「武德會」在臺灣成立地方支部之過
程,並藉由警察系統之主體,在不同背景下,所傳輸、建構之武道活動的變化與
內容,用以驗證由上而下透過武道活動之包裝,所欲建構的控制人民的目的。

1
由於乃木典希設置的「三段警備制」之地區區分與警察、憲兵、軍方系統交錯,造成指揮與行
政的混亂,故而施行未滿半年,便被繼任第四任總督的兒玉源太郎,於明治 31 年(1898)11
月開始裁撤,翌年 4 月完全撤除。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徐國章譯註,《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
誌》第一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5 年),頁 117-118。

- 3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一節 武德會臺灣分部之成立與經營

一、臺灣分部的成立過程

日本武德會成立之後,概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亦有時空背景下的不同功
能,分別為草創時期,在京都府下的地方組織漸漸朝全國性的組織以及募集資
金,到武德殿完成,進行「武德祭」
、「演武會」上軌道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為
北垣會長辭任之際規劃之「七年計劃」擴張階段;第三階段則為「日俄戰爭」後,
武德會針對武術項目、軍事技術與相關實用種目,透過國民教育的手段,加入柔、
劍道之課程,並在積極獎勵與推廣、擴充下,進行組織的財團法人化。2因此,
武德會發展為全國性的組織,在當時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也開始推行武德會的
相關組織。

日治初期臺灣百姓仍時有反抗行為,為了積極掌控臺灣,日本也在臺灣開
始營建各種便於控制人民之警政刑務設施、警察設施及軍隊永久軍營。初
期的教育設施也逐步出現,不過一開始主要是為日人所建。另一方面,日
人為了宣揚日本本土宗教及武道所興建之神社及各種演武場也陸續出
現。3

除了警察系統外,海、陸軍、憲兵等軍方體系,亦在所屬軍事機構廣設「演
武場」,但在軍機保密之情況下,外界難以得知其真實情況。

明治 33 年(1900)
,在台北、台中、台南三「縣」下設置「武德會委員部」,
但皆獨立作業,尚無統一事權之機構,直到明治 34 年(1901)地方官制改變,
全島設二十四廳,下皆設立「武德會委員部」
,總督府警察總署內,設有臺灣地
方委員部,開始有全島委員部組織,為「支部」的前身。4當時委員部因參加會

2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3) 〉 ,第 18 卷第 2 號(1985.03),頁
,《武道學研究》
27。
3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1997 年 6
月),頁 1-11、2-6,道場空間出現時間可參照附錄一。
4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11。

- 40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員逐漸增多,至明治 39 年(1906)已達五萬多人,亟欲成立臺灣分部:

日清戰役後。本島歸我邦領有。當局者夙以扶植本島進我國固有之武士道
獎勵鍛練武術。是為要務。乃於明治三十三年十一月中。設置大日本武德
會委員部。著手向全島募集會員。其時正值匪亂到處騷擾。人心洶洶。無
暇他顧。當局者欲募集會員殊屬難為然因地方委員部職員銳意從事。竟於
此間得多數會員。至三十九年四月。全島會員數。實達五萬四千三百二十
五人。武德會委員部以該會大勢隆興。不能甘為組織委員部。5

由上文可知,臺灣的地方委員部因人數眾多,
「不能甘為組織委員部」
,故於
明治 39 年(1906)5 月,由委員部向京都本會申請籌,於正式成立大日本武德
會臺灣支部,當時報導如下:

從來本島所設武德會。以委員組織而成。屬於總督府者。稱爲臺灣總督府
地方委員部。屬於各廳者。稱爲各廳地方委員部。尚未抵組成支部之域。
然近時該會極爲隆盛。會員及募集義金之成績。頗爲良好。會員亦有益增
加之勢。現在會員約五萬人。義金有五萬一千四百十一圓。前日臺灣總督
府該委員部。經具狀於京都本會。請許設臺灣支部。此際已蒙許諾。因變
更其組織。籌設支部。於五月四日始。至八日止。在京都本會。開全國大
會之時。擬行莊嚴之武德會支部旗授與式。委員長並副委員長。均宜列席。
然大島委員長旅行外洋。圖師北原兩副委員長又出赴於管內。到底不能前
往。爰議囑現時上京之小松典獄。代爲列席。而受支部旗云。6

由報導可知,當時在臺灣的武德會會員約五萬人,募得的捐款共五萬一千四
百十一圓,已是規模相當大的社會團體。並由臺灣武德會成員至京都本會參加授
旗儀式。當時在臺灣的日人相當重視,並派員在臺北火車站迎接至京都參加授旗
儀式歸來的會員:

武德會臺灣委員部。前此改為臺灣支部。本報曾記載之。茲由總裁殿下授

5
〈武德會臺灣支部基金募集〉,《臺灣日日新報》,1907.07.10,第 2 版。
6
〈創立武德會臺灣支部〉,《臺灣日日新報》,1906.04.28,第 2 版。

- 4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與支部旗。已於去九日來到。部員諸氏。俱赴臺北停車場迎接。又此回囑
託為臺灣支部常議員者。其姓氏如左。鈴木宗言、尾立維孝、長谷川謹介、
中村是公、祝辰已、鹿子木小五郎、長尾半平、高木友枝、大津麟平、持
地六三郎、佐藤友□、峽□齊宮尾舜治、小松吉久、大山綱岳。 柳生一義、
一□瀨粲吉、荒井□治、金子圭介、平岡寅之助、山下秀實、塚本喜三郎、
長□茂、林嵩壽、辜顯榮、李春生。7

上述報導中前往臺北車站迎接支部旗的,均為武德會臺灣支部的常議員,這
些日人多是當時在臺任官重要官員(長谷川謹介應為總督府資深幕僚、中村是公
為後藤時期曾任稅務課長、祝辰已曾任第四任總督府總務長官、長尾半平曾任後
藤時期土木技師、高木友枝為臺北醫院長、大津麟平應為第一任武德會臺灣支部
長、小松吉久應為典獄官長,曾任彰化廳長)8,在臺人方面,林嵩壽為板橋林
家林維得三子,曾創辦信託公司,並創辦博愛醫院,並於 1914 年交由林柏壽管
理,日後赴上海辦理製糖公司事務,1918 年返臺籌設嵩記殖產業株式會社,並
與其兄林鶴壽創辦鶴木產業,9與辜顯榮、李春生等人都是總督府拉攏的臺灣士
紳。10可見得日人對武德會成立臺灣支部之重視。據臺灣大年表中記載:昭和 9
年(1934)10 月 13 日,由於當時臺灣興建的武德殿大量完成,日本梨本宮守正
王來台巡視臺灣各地消防組,並以武德殿完成與將參觀臺灣武道大會,特別令旨
賞賜總督府官邸中,81 名與武德會有關係者,一起用餐。11

7
〈武德會臺灣支部〉, 《臺灣日日新報》 ,1906.07.12,第 2 版。
8
〈創立武德會臺灣支部〉 ,《臺灣日日新報》 ,1906.04.28,第 2 版;〈武德會臺灣支部〉,《臺灣
日日新報》 ,1906.07.12,第 2 版;黃昭堂,《臺灣總督府》 (臺北:前衛出版社,1993 年 5 月),
頁 90、98、109;陳汝瑩, 〈臺灣警察制度史之研究(1895-2005)〉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並參考本論文附錄一。
9
戰後臺灣水泥公司民營後,林柏壽出任首屆董事長,辜振甫、陳啟清(高雄大地主陳中和之
子)、林猶龍(林獻堂公子)、顏欽賢只能任董事,可見林柏壽地位之高,他一直任職到 1973
年,最後將大權交給辜振甫。現在林家仍是臺灣水泥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期間交錯的政、
商關係令人不言而喻。
10
日本自甲午戰爭獲勝後取得臺灣,並於明治 28 年(1895 年)6 月,自澳底登陸之際,當時居
住於臺北大稻埕的長老教會信徒李春生至水返腳(汐止)與日軍接觸,加以原本福建省廈門
出身的李春生,因為曾擔任英國商館買辦,能以英文溝通,故而與辜顯榮漸漸成為日本統治
時期之御用仕紳。末光欣也,《臺灣歷史日本統治時代臺灣 1895-1945/46 五十年軌跡》(臺
北:致良出版社,2005 年 9 月),頁 487。
11
昭和 8 年至 9 年共完成 10 所武德殿。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附錄一。

- 42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二、臺灣分部的經費來源

武德會臺灣分部成立後,其經費的來源與成員的募集,關係著其會務的規模
與維持。臺灣分部的會員故然多數,但是剛開始的經費卻與成員數不成正比,故
在 1907 年訂立一年內募集五萬圓會費的目標:

爾來益得多數會員。本年五月舉行武德會支部發會式當時更增加二萬三千
八百八十七人,總會員多至七萬八千二百十二人。今也大日本武德會全國
四十有餘之支部中。已占第二位。其進於第□位。亦行將立至。夫慣習人
情各異如本島而武德會支。亦發達若是實可謂□足異數之進步也本島化於
母國。更鼓吹武勇氣風最為可慶然顧臺灣支部之財政。即臺灣支部基本金
之狀況如何。僅不過五千圓。以此支辨支部諸般經費。因時勢進運。欲更
擴張支部而不足。隨之而將來發達所關。甚無厚望。當局者乃立方針。定
自八月一日起。至明年七月末日止。計一年間。要募集金五萬圓。長作鞏
固武德會臺灣支部之基礎。以配全其發達。
目下支部長方在稟請中。其方法。以廳長、支廳長、警務課長等辨理其
事。就全島二十廳下。對大日本武德會員及會員外者勸誘出資。而醵集之。
會員外之人。得以入會金代作寄附金結局以現在會員之寄附。及新入會者
之金。總要克底成功但本島負擔帝國義勇艦隊醵金。尚未完畢。又值警察
官招魂碑建設義金追募之際。尚企募集武德會基本金。其實當局者所大不
忍為然因本島武德會之發展。亦出於不得已。且平日有一定基金。以其收
利。經營支部及諸委員部之事業即入日本武德會之綱領繫焉基本金募要。
原是屢受本部慫恿到底不得不於此際斷行之云。12

從上文可知,當時臺灣分會雖然風光成立,有近八萬名會員,但是經費花費
後,僅餘五千圓,對於要推行各項武道活動非常不足。雖然在前一年因會員入會
義金收入已達五萬多圓(參註 5),但在隔年便剩餘五千多。故訂定在一年內要
募集到五萬圓的經費。而募集的方法,就是在臺灣地方行政的二十廳之下,無論
是否為武德會會員都進行募捐。文中也提到,當時總督府以各種名義向臺灣居民

12
〈武德會臺灣支部基金募集〉,《臺灣日日新報》,1907.07.10,第 2 版。

- 4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索取」義捐,諸如義勇艦隊、警察招魂碑等等,故再加上武德會的捐款,實為
沈重的負擔。

由於殖民地臺灣許多行政與警政的重疊與未劃分,加上武德會員本就以警察
為核心作為發展,故而武德會組織與警察系統為重疊狀態,造成武德會地方支部
的地點,就直接設在警務部中。以臺中州為例,由知事擔任支部長,警務部長擔
任副支部長,警務課長擔任主事,囑託則另請數名,主要以主事與囑託從事一般
相關事務,而支部所在地外,各郡署支所則由郡守或警察署長擔任支所長,囑託
之外,也設置武道教師劍道四名、柔道三名,並以囑託之職任命。13

當時的武德會因為資金資金的規劃,而有了向銀行固定存放金錢以收取利息
的情形,以臺中州為例,即存放 6000 圓於彰化銀行,以作為每年孳息之用。14此
外除了向本島民眾募集義金,在臺灣任職的日人也是募集的對象:

官吏義務貯金。客年杪集計。雖算為五十七萬餘圓。然厥後益形加多。據
六月底半期決算。則現在實達百十三萬四千九十九圓之夥。茲將寄入者。
□並其金額。開列于左。
參事官室/二、九四四/祕書課/四、九三七
……(按:中略)
赤十字社支部/五四、一○五/愛國婦人會/三一、九五五
武德會/四六、九一六/仁濟團/一七、七六八
……(按:中略)

13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九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88;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
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86;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一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
務概要》,頁 86;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二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93;臺中
州役所編,《昭和十三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93;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四
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105-106、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五年臺中州管內概況
及事務概要》,頁 100。臺南支部也設置在臺南廳警務課內,請參考〈臺南通信/武德會募集
寄金〉,《臺灣日日新報》,1908.03.10,第 4 版。
14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九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88;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
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86、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一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
務概要》,頁 86、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二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93;臺中
州役所編,《昭和十三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93、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四
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105-106、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五年臺中州管內概況
及事務概要》,頁 100。以上資料均有紀錄,武德會臺中支部存款於彰化銀行六千圓。

- 44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合計/一、一三四、○九九
該表內所記。如赤十字社、愛國婦人會、武德會等。其寄入以作基本金者。
亦屬不鮮。然如斯益加。洵為可喜之現象也。15

表 2-1:明治 42 年(1909)各機關義務貯金統計表
單位 儲金 單位 儲金 單位 儲金 單位 儲金

參事官室 2,944 秘書課 4,937 新竹醫院 1,146 新竹郵便局 679

文書課 715 警察本署 7,691 苗栗廳 15,362 苗栗郵便局 813

總務課 6,150 財務局 327,410 臺中廳 11,846 臺中郵便局 1,787

通信局 18,488 殖產局 13,363 臺中監獄 6,156 彰化廳 24,697

土木局 10,810 臺北廳 47,820 彰化郵便局 628 鹿港專賣支局 328

水道部 281 國語學校 2,743 南投廳 9,334 斗六廳 23,233

中學校 3,255 練習所 1,191 斗六郵便局 821 嘉義廳 10,397

醫學校 6,745 鐵道部 67,244 嘉義醫院 951 嘉義郵便局 719

專賣局 18,783 舊慣調查會 826 嘉義支監 935 鹽水港廳 34,002

稅關 17,572 研究所 1,758 同郵便局 496 北門嶼專賣支局 411

農事試驗場 1,411 工事部 14,352 布袋灣專賣支局 971 臺南廳 12,218

統計課 665 覆審法院 8,571 臺南醫院 3,546 臺南郵便局 3,573

臺北地方法院 14,629 臺灣神社 831 臺南監獄 5,684 糖務局 4,426

臺北醫院 7,295 臺北郵便局 3,261 臺南專賣支局 1,704 臺南地方法院 8,841

淡水郵便局 634 臺北監獄 3,273 蕃薯號廳 7,116 鳳山廳 20,285

高等女學校 1,042 基隆廳 61,195 鳳山醫院 678 鳳山郵便局 797

基隆檢疫所 1,102 基隆醫院 387 打狗郵便局 989 打狗專賣支局 474

基隆郵便局 3,161 工事部基隆支部 7,308 工事部打狗支部 2,476 阿緱廳 10,215

宜蘭廳 15,719 宜蘭支監 563 恆春廳 6,641 熱帶植物試育場 281

深坑廳 18,469 桃園廳 29,134 臺東廳 9,325 臺東郵便局 938

新竹廳 53,777 新竹支監 798 澎湖廳 4,255 澎湖醫院 1,448

赤十字社支部 54,105 愛國婦人會 31,955 澎湖郵便局 495 管理者手元 10,294

15
〈義務貯金〉 ,1909.08.08,第 6 版。原本登載於《臺灣日日新報》總計為
,《臺灣日日新報》
1,134,099 圓,經筆者統計,總計應為 1,221,458 圓。

- 4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武德會 46,916 仁濟團 17,768

總計 1,221,458

資料來源:〈義務貯金〉,《臺灣日日新報》,1909.08.08,第 6 版。

武德會臺灣分部成立後,除了針對臺灣各廳所屬的警察派出所,開始動員招
收武德會員,並且利用保甲制度與地方協力菁英,募集會員與會費:

新竹廳各處派出所。命所轄下之保正人等。為募集武德會員。一保正。或
募十名八名均可。惟間有力量。能募集多數。至於數十名。愈為名譽之至。
其應募會員。分為特別會員。普通會員二等。特別者納入會費金五圓。普
通者納入會費金壹圓。竹人之應募者。各庄堡甚覺多眾。到集合之時。千
人之多。可操券而得者。16

新竹廳。本月二三月間。所由保甲中。勸募為武德會員。之應募者。或特
等會員。或普通會員。入會證書上申之後。即於昨廿一日由新竹廳。承武
德總會。頒出會員之證一枚。及會章一枚。分付之各應募諸會員。以便遇
有酬酢事。佩戴之以為彰身之榮云。17

從上文可知,初期武德會會員的來源,是由警察透過保甲制度而募集,會員
因入會會費差別,分為普通會員、特等會員,入會即頒發會員證與會章。以此方
法不僅能達到分部所訂定的捐款目標,也可增長會員人數。而這類的勸誘捐獻,
在《臺灣日日新報》內隨處可見:

臺南武德會設置本廳警務課內每月定期演習。所以鼓人之勇氣也。前之基
本金遇有尚武要件。常提出以為補助。但恐用費有所不敷。故此次當道者
諭保正向各保內人民勸誘寄附。或二三十金或十餘金或三五金不等。聞各
人民亦皆踴躍樂輸云。18

16
〈竹城鯉信/募集武德會員〉,《臺灣日日新報》,1907.04.02,第 4 版。
17
〈新竹通信/武德會章下賜〉,《臺灣日日新報》,1907.08.25,第 5 版。
18
〈臺南通信/武德會募集寄金〉,《臺灣日日新報》,1908.03.10,第 4 版。

- 46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基金募集之事。前有委員經委囑三市街各團體及諸
紳董。妥為募集。但其募集期現既偪迫。訂來十五日。即須彙集解送。故
該支部臺北廳委員長加藤尚志氏。因將其事通告之於各委員云。19

徵寄附金彰化廳茄苳腳庄第一保正李塗發氏。第二保正李上博氏。皆奉派
出所長命令。於本月廿二日。各將武德會寄附金單。交付各甲長。按戶分
發。每甲配定三圓。就十戶內貧富分攤。若是家業有餘者。或四十錢。或
五十錢。不足者十五錢以上。二十錢以下。限至同月廿五日為止。各要徵
收清楚。繳交該保正收存。以便送入該派出所內。倘有逾期滯納者。各要
處罰五十錢云。20

由這些報導可知,日本對於臺灣的武德會推行狀況亦是不遺餘力,透過保正
用勸誘的方式進行,以及向各界團體、紳董募集。所得金額透過街庄長彙集再呈
送,甚至有有按戶攤分,如有不繳者予以懲罰等規定。足見武德會背後國家力量
的支持。筆者所得之感謝狀中,明確記載臺人在武德會的募集基金下,所謂的寄
附行為的參與情形。21可惜因資料不足,無法明確顯示出臺人捐獻所佔經費比例。

圖 2-1:武德會謝狀

19
〈武德會支部之募金〉, 《臺灣日日新報》,1908.04.05,第 7 版。
20
〈彰化通信/徵寄附金〉 ,《臺灣日日新報》 ,1908.07.31,第 4 版。
21
根據明治 40 年(1907)8 月 13 日的《府報》顯示大日本武德會的維繫,需要募集約五萬圓的
「寄附金」。

- 4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資料說明:明治 42 年 2 月 18 日,武德會首任臺灣支部長大津麟平,所頒發給臺
人張朝慶之謝狀

圖 2-2:大日本武德會正會員之章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資料說明:木盒長寬約 8cm x 4cm,獎章長寬約 2cm x 2cm,銅質。

圖 2-3:大日本武德會會員之章(正面)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資料說明:獎章長寬約 2cmx2cm,銅質。.

- 48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圖 2-4:大日本武德會會員之章(背面)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資料說明:獎章長寬約 2cmx2cm,銅質。

由上列照片可見,正會員的獎章,有木盒包裝,並書寫「大日本武德會 正
會員之章」
,以表正式。而筆者蒐集四枚武德會員之章,其正面均書寫「武德」
二字,加以弓、箭一副,背面均書寫「大日本武德會」字樣,惟四種字體均有差
異,推估應是相異地點或不同時期製造,而造成不同之差異。而特別會員,則適
於木盒書寫特別會員字樣,並於獎章上,別上紅白相間的蝴蝶型緞帶,由於該種
獎章較少,筆者僅見過照片而未購得。

三、成員募集

明治 34 年(1901)時,臺灣在各縣及各廳的地方委員部,會員不過二千三
百七十人,至明治 39 年(1906)四月設臺灣分部之時,會員已有五萬餘人。在
分部設立之後,各廳利用保甲制度推行募集會員,因此在會員的成長上大有進
展,明治四十年(1907)已有六萬多人:

爾來各委員部。竭力募集。雖設支部以來。不出十月。現在會員。實有六
萬三千五百八十二人。據最近所查武德會臺灣支部會員數。就各廳分揭於

- 4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左。22

表 2-2:明治 40 年(1907)武德會臺灣支部各廳會員數與人口千分比統計表
廳名 特別會員 正會員 贊助會員 小計 人口千分比
臺東 15 560 41 616 70.2
澎湖 37 3,141 43 3,217 57.3
阿緱 23 5,096 161 5,279 32.4
新竹 41 5,304 53 5,398 31.5
宜蘭 6 3,563 186 3,555 31.1
臺南 147 4,736 349 5,332 27.4
苗栗 7 3,726 1 3,733 25.3
斗六 27 5,212 30 5,269 24.5
嘉義 51 4,710 30 4,791 24.4
基隆 68 2,149 154 2,371 20.4
南投 2 1,421 130 1,553 20.1
彰化 38 4,031 167 4,236 18.9
恆春 4 325 1 329 16.8
鳳山 44 2,879 11 2,934 16.8
臺中 61 3,227 10 3,298 15.5
臺北 72 4,256 166 4,494 15.2
桃園 6 2,953 2 2,961 14.3
鹽水港 122 3,430 40 3,592 13.2
深坑 6 456 1 461 10.2
蕃薯藔 1 231 32 263 5.4
小計 778 61,406 1,608 63,682 24.545
資料來源:〈武德會臺灣支部現況〉,《臺灣日日新報》,1907.03.09,第 2 版。
資料說明:原文特別會員 776,正會員 61,207;贊助會員 1,605;小計 63,582;
人口千分比 21.2;經筆者統計有誤,上表為參照原文數字加以統計後,
將正確數字刊入。

22
《臺灣日日新報》,1907.03.09,第 2 版。
〈武德會臺灣支部現況〉,

- 50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根據 1908 年的調查,大日本武德會臺灣分部會員數,就日人人口比例上來
說,臺北、臺南都市日人人口為多,理應在會員數上較多,然而卻是在新竹、屏
東等較多:

表 2-3:明治 41 年(1908)武德會臺灣地區會員統計表
地名 人數 地名 人數
新竹 9,120 苗栗 4,431
阿緱 9,069 鹽水港 3,739
鳳山 9,065 桃園 3,479
彰化 8,864 澎湖 3,221
嘉義 8,254 基隆 2,372
臺中 8,091 南投 2,026
斗六 6,581 深坑 1,075
宜蘭 5,566 恆春 822
臺南 5,548 臺東 747
臺北 4,651 蕃薯寮 466
總計 97,187
資料來源:〈武德會會員數〉,《臺灣日日新報》,1908.01.26,第 5 版。
資料說明:原始資料為 97188 人,筆者統計應為 97,187 人。

此外,若以人口比例來看,最多者為臺東,一千人有八十五人為武德會會員,
最少者為蕃薯藔,一千人只有九人而已,臺北日人最多,但也只佔千分之十五。
其順序為臺東、澎湖、阿緱、新竹、鳳山、宜蘭、恆春、嘉義、臺中、彰化、斗
六、苗栗、臺南、南投、深坑、基隆、桃園、臺北、鹽水港、蕃薯藔。推測為與
當時地方警察人數多寡,以及當地治安有關。至 1909 年,武德會會員已增至十
一萬餘人。23

再者,從各地州廳的會員成長數分析,以台中廳為例,1907 年會員總數僅

23
《臺灣日日新報》,1909.11.09,第 2 版。
〈武德會及總會會況〉,

- 5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3298 人,其中特別會員 61 人,正會員 3227 人,贊助會僅有 10 人,翌年會員人


數成長至 8091,至十年後 1918 年則總會員數已達 11,389 人,1932 年因台中州
的行政區擴大,更達到 54,884 人,之後至 1939 年則都在五萬餘人的規模。茲將
台中廳(州)的武德會會員統計表整理如下表 2-4。

表 2-4:臺中廳(州)武德會員統計表
特別 正 贊助 會員
時間 資料來源
會員 會員 會員 總數
〈武德會臺灣支部現況〉,《臺灣日日新報》,
明治 40 年 1907 61 3,227 10 3,298
1907-05-12,第 2 版,雜報。
〈武德會會員數〉,《臺灣日日新報》,
明治 41 年 1908 8,091
1908-01-26,第 5 版,雜報。
臺中廳編,《臺中廳行政事務並に管內概況報
大正 7 年 1924 536 25,442 2,444 11,389
告書(一)》,頁 96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八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
昭和 8 年 1933 2,319 49,957 2,608 54,884
事務概要》,頁 84~85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九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
昭和 9 年 1934 2,327 50,739 2,608 55,674
事務概要》,頁 88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
昭和 10 年 1935 2,327 50,870 2,608 55,805
事務概要》,頁 86。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一年臺中州管內概況
昭和 11 年 1936 2,327 50,925 2,608 55,860
及事務概要》,頁 86。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二年臺中州管內概況
昭和 12 年 1937 2,327 51,027 2,608 55,962
及事務概要》,頁 93。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三年臺中州管內概況
昭和 13 年 1938 2,327 50,935 2,608 55,870
及事務概要》,頁 93。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四年臺中州管內概況
昭和 14 年 1939 2,435 51,115 2,713 56,263
及事務概要》,頁 106。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五年臺中州管內概況
昭和 15 年 1940 2,450 51,118 2,720 56,288
及事務概要》,頁 100。

- 52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60000
50000 特別會員
40000
正會員
30000
20000 贊助會員
10000 會員總數
0

7年

9年


40

11

13

15





圖 2-5:臺中廳(州)武德會員組成圖
資料來源:根據表 2-4 製作。

由上圖可以發現,自明治 40 年(1907)
,特別會員比例偏低,至大正年間,
10 年期間內特別會員增加數量增加 475 名,一般會員大幅成長 4793 名,會員與
人口比例亦從明治 40 年的第 15 名晉升至第 6 名。但自昭和 8 年至昭和 15 年間,
特別會員自 2319 名,增加至 2450 名,其中有五年人數均未成長,而自昭和 8
年至昭和 15 年間,武德會員人數竟然只有增加 1404 名,由於居間昭和 12 年
(1937)12 月在中國發生蘆溝橋事件,隔年日本宣布「國家總動員法」
,居於戰
爭期間,武德會人員增加的這個數字,並未因此明顯上升,可能是對於資金的募
集已經到達上限。加以進入全國動員狀態,已跳脫運用民間力量才得以推動的狀
態。

宜蘭地區的武德會員成長情形在《臺灣日日新報》亦有報導:

武德會臺灣支部宜蘭支所,成立於明治 35 年初,迄至年底,招收會員 117


名,由於官署與內地人(日人)勸誘的情況之下,至明治 37 年會員已達
582 名 ,對於鼓吹「新附民」的愛國心養成有相當的助益。經過明治 39
至 40 年的努力,本島人(臺人)暴增至 5257 名,至此,宜蘭支所已算確
立基礎。會員成長如下:24

24
宜蘭廳編,
《宜蘭廳治一斑(警務蕃務)
》 ,頁 383-385。
(大正五年)

- 5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表 2-5:宜蘭支部武德會員成長表
時間 會員數
明治 35 年 1902 117
明治 37 年 1904 582
明治 39 年 1906 3,399
明治 42 年 1909 5,257
大正 1 年 1912 7,123
大正 4 年 1915 7,405
資料來源:宜蘭廳編,《宜蘭廳治一斑(警務蕃務)》(大正五年),頁 383-385。

會員數

8000
6000
4000 會員數
2000
0

1年

4年
35

37

39

42



圖 2-6:宜蘭支部武德會員成長曲線圖
資料來源:宜蘭廳編,《宜蘭廳治一斑(警務蕃務)》(大正五年),頁 383-385。

由上圖可見,宜蘭支部的會員成長,初期以明治 37 年至 42 年間,會員成長
最為明顯,但是否與臺中州(廳)有相同的會員成長狀況,則因資料短缺,無法
明確證明是否因相同的政策,而導致對於武德會員的成長有相同。但是對照臺
中、宜蘭兩地的武德會員成長,可以發現兩者在明治 35-42 年間的成長曲線較為
明顯,大正年間則較緩和,待昭和年間則會員又呈現大為增加的狀況,,應與戰
時體制有相關連,進入戰爭後,可以動員參與的人口應達上限,故而未再出現大
量增加的情況。

- 54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第二節 武德會與臺灣武道活動

一、武德大會的舉辦

1906 年武德會臺灣分部成立後,翌年(1907)舉行第一次武德大會,內容
包含武德大祭、發會式以及體育俱樂部大會:

武德大會參列者須知武德大祭、武德會臺灣□□發會式、體育俱樂部大會。
其執行順序。別項已有記載玆更就參列者須知事項揭其二三焉。
(第一)武德大祭及臺灣支部發會式竝大會。
二十五日自午前六時半起。豫定順次執行。此時煙火三發。參列者參集式
場。
(第二)體育俱樂部總會。
二十六日午前時開會。煙火三發。會員入會場。武德大場者。不許著褻服。
且武德會員總須佩徽章。贊助員要帶會章云。25

武德會在 1908 年召開會員大會,除了討論會務之外,也持續籌備每年的武


德大會活動,當時會議的討論內容如下:

一、關於大會所需經費豫算。
二、大會之演武及競技。各部自行準備。又設如左各係。分業事務。其役
員由武德會及體育俱樂部役員選出。若係員缺用之際。亦得由役員以外。
囑託其為之。所設者為設備係、接待係、警備係、庶務係。
三、各部演武及競技次第。由各部理事決定之。在舉行大會十五日前。應
通知於本部理事。
四、在大會當日。許於適當之位置。建屋或張幕。以發賣物品。
五、將舉行大會之事。揭和文漢文廣告於各新聞紙。
六、由本部來會之役員及武術家等。則借官邸或官舍。以與之住。
七、發柬延賓。應具武德會支部長及體育俱樂部會頭氏名。

25
,《臺灣日日新報》,1907.05.24,第 2 版。
〈武德大會參列者須知〉

- 5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八、柬知體育俱樂部會員。
九、定來賓之範圍。
十、為來賓及役員謀觀覽便利。26

由上報導可知,當時武德會臺灣支部最重要的活動,即為每年一次的武德大
會,故在會議上皆為大會的活動內容,可見其對於武德大會的重視。如引文中所
說「五、將舉行大會之事。揭和文漢文廣告於各新聞紙。」在《臺灣日日新報》
確實對於武德大會的各項內容有鉅細靡遺的報導:

武德祭、總會及競技聯合大會當日所執行之順序。玆請詳錄於左。
武德祭次第(八月三十日)
一、午前八時支部長及係員竝齋主齋員等參列於式場。
二、齋員讀祓詞執□枝祓之。
三、行降神式(此間奏樂)。
四、供神饌。
五、齋主奏祝詞。
六、支部長獻玉串拜禮。
七、各參列員拜禮。
八、齋主齋員拜禮。
九、撤神饌(此間奏樂)。
十、行昇禮式(同上)。
十一、支部長告閉場之辭。

體育俱樂部總會次第
一、午前八時三十分副會頭其他諸役員一同參集。
二、副會頭隊第六回總會開會之辭。
三、庶務會計報告(分配印刷物以省朗讀之煩)
四、副會頭告閉會之旨。
五、一同退場。

26
〈開役員會〉,《臺灣日日新報》,1908.08.11。

- 56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競技聯合大會次第
一、煙火五發後合圖開會。
二、音樂隊奏樂。
三、演武及競技。
一武術部/擊劍柔術/自午前九時至午後四時
一馬術部/同上
一弓術部/同上
一自轉車部/同上
一運動部/同上27

從上引文可知,武德大會中的武德祭結合了日本神道,與體育俱樂部總會只
佔典禮一小時,其餘時間則為競技聯合大會的活動。而演武與競技的的項目之
中,包含擊劍柔術、馬術、弓術、汽車部、運動部等,而其中擊劍柔術排序第一,
是本會的重要推行項目。更有藉由推銷方式進行,例如搭乘汽車、汽船等交通工
具減價,旅館減價等措施,用來促銷與推廣加入會員之風氣。

武德大會及各種減價來二十五六之兩日將開武德大會。凡參列者(限定武
德會員)。自廿三日始。一週間內。船車及旅館等。各為如左之減價。即
汽車之通行全島全線者。減價三成。汽船航有神戶以西與本島。及本島沿
岸者。皆減價二成。旅館則臺北十三軒。皆照規定之宿泊料。減價三成。
此旅館十三□乃朝陽號之丸館、南洋商會、臺中館、山梅館、萬屋、福井
館、旭館、中國屋、西星館、鐵湯館、便利屋等、現其客室家具綿準備停
當。內外亦並施大清潔。以待諸客之至。28

武德大會不僅只有日人武道表演,也同樣納入臺人的武館團練等表演。臺人
傳統承襲清治舊習,即有地方團練或武館,原本習武之氣甚為風行,每年均有定
期比賽大會。故而練武之人均有表演出以及交流之機會。以艋舺為例,當時地方
較為出名之武師如下:草店尾街楊阿番仔、頂新街拳頭木、半路店街梧桐師、頭

27
〈開役員會〉,《臺灣日日新報》,1908.08.12。
28
〈武德大會及各種減價〉,《臺灣日日新報》 ,1907.05.15,第 5 版。

- 5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北厝金鐘師、大厝口曾阿裕、直街仔樟腦師等。29雖然這是地方性的武師,可以
明顯看出這些武館的師傅除了一個為全名稱呼,其餘均以某某師以及綽號稱之。
當時臺灣的武師或武團,亦有參加武德會所舉辦的武道活動:

各種武術武術者。即内地人之擊劍及柔術。及本島人之演武是也在擊劍一
種。臨場鬥擊諸氏。概素所操磨老練之輩。是日之爭雄鬥武。勢不相□。
而本島人之演武於眾眼之前。亦各鬥雄風盡其所能。恐有落於人後者。至
若内地人之柔術。俱能各展其技。以豁人心目者。30

為全通式餘興。將演臺灣武藝於臺中。故艋舺大稻埕武德會團體五十餘
名。於昨日在艋舺祖師廟內空地。先行練習云。31

爾來各廳委員部。募集會員。陳明會旨。不遺餘力。在各廳委員部。經設
演武場者。亦為不尠。有正行謀設者。在臺灣支部。現時頻召集清時之武
生。詢以舊時武蕓之性質及沿革等。以備參與之資也。32

日人在殖民地尚未完全平靜的狀態之下,依然允許這些武館存在,並且給予
活動的空間以及機會,由此看出武德會的機制與運作的內容,在日治初期雖然主
要的對象是軍警間的武道活動為主軸,但也納入臺灣地方上習武之風,邀集這些
傳統地方武術於演武場表演,藉此拉攏臺人參與,提倡武道活動。

如此各廳委員部日趨於隆盛。雖由於當局者之熱心鼓舞。然亦由於人民自
與尚武之風氣也。而當局者不以此自劃。益加奮勉欲使武德會之宗旨。無
人不知。而廣募會員是以演武場有既設者。又正□設者。而在該會支部總
督府本部。於客年五月間。聘講道館出身之橫山正晴氏。為柔道教師。於
是研究柔道者。日日增加。又於本年調查本島固有之武術。招政本島之學
武術者。就演武場演武。故在本月下旬之大會。亦欲召集之彼等均技癢不

29
林川天主編,《民俗臺灣》第三輯(臺北,武陵出版社,1980),頁 291。
30
〈武德會況〉 ,1908.09.01,第 5 版。
,《臺灣日日新報》
31
〈練習武藝〉 ,1908.10.06,第 5 版。
,《臺灣日日新報》
32
〈武德會臺灣支部現況〉,《臺灣日日新報》 ,1907.03.09,第 2 版。

- 58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禁樂於應命云。33

另外,在興建武德殿作為練習場所的部份,亦需要相當多的資金挹注,所以
除了臺灣支部的統籌下,地方除了要求地方頭人或士紳的資金贊助外,並會給予
「臨時委員」之名義:

臺中武德殿。近已著手建築。豫算經費一萬圓。除建設委員及常務役員之
外。更囑託木村松之助、久保隆三、山田壽藏、後藤猛次郎、水野五郎、
西勝娑袈、小煙駒三、山移定政、安上直次郎、板本素魯哉、田邊米次郎、
吳鸞旂、林烈堂、林汝言、鄭秀卿、林秀商、林獻堂諸氏。為臨時委員云。
34

自明治 36 年(1903)1 月 10 日,臺南武德會召開第一回總會,同年在臺北


為了提倡體育,由弓術、馬術、游泳等其他運動組成的體育俱樂部,經與武德會
支部協調,亦納入武德會之一部。35故而前敘 1907 年舉行第一次武德大會,內容
包含武德大祭、發會式之外也與體育俱樂部大會一同舉辦。

二、武道階級的資格審定

由於武德會於臺灣設立為地方支部,故而在段位認定上原本就有所限制。根
據大正 15 年(1926)11 月制訂之「地方支部武道階級認定、推薦及地方審查會
相關規程」規定有以下三種武道階級的晉升模式:

(一)地方審查會:
1. 地方審查會支部長、委員部長,可依據地方在住會員,作武道階級之基
本審查。
2. 地方審查會組織委員長一名,下設審查委員若干名。

33
〈武德會臺灣支部現況〉,《臺灣日日新報》 ,1907.05.12,第 2 版。
34
〈臨時委員〉 ,1911.08.26,第 3 版。
,《臺灣日日新報》
35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1996),頁
2-11。

- 5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3. 地方審查會之劍道部、柔道部、弓道部各設三名以上委員,地方支部需
設立一名範士或教士擔任地方役員,如果無法達到,可以授有「精鍊証」
的武道家代替,這些成員資格為:劍道四段以上,柔道、弓道需三段以
上可以為之。
4. 地方部長指派委員長、地方部副長擔任委員職務。
5. 地方審查會設立審核委員,並需將名冊報告會長。
6. 地方審查會進行武道階級審查時,不得抵觸下列「階級認定」之範圍,
並需送交會長承認之後實施。
(二)階級認定:
1. 支部長、委員部長對於一級以下之人員認定,必須經過本部的階級名冊
登錄後始生效。
2. 支部長、委員部長對於一級以下認定,所徵收之料金,併入地方部的收
入所得。
3. 允許狀如下(規格為直式,縱七寸五分,橫一尺五分)
  
    何  某
本會武道階級例第五條ニ
依リ△道△級ヲ允許ス
   年 月 日
  大日本武德會
某支部
    長位勳爵  氏  名  印
委員部

(三)推薦:
1. 初段以上推薦者本人需繳交料金貳圓,證書製作料金壹圓,含推薦輸送
交本部,半數做為地方支部收入。
2. 推薦書需具備:被推薦者之姓名、年齡、職業、現住所、會員資格、所
認定之武道種類與階級;現階段已被本部認定之階級與日期,如有需要
並由本部做前列資料之問答與紀錄。
3. 三段以上之推薦書,除前列事項外,並需具備下列事項:試合(比賽練

- 60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習)、形、筆試以及在試合過程中的勝負成績;筆試問題與答案(並需
載明時間以避免舞弊);履歷書、學業經歷、武道經歷以及職業經歷等
均需明載。36

經過上述種種考試與資格篩選,從五級晉升至五段,甚至申請「鍊士」或以
上的資格,可以說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臺人在經過警察的「武道」訓練,或小學
校、中學校、甚至更高學府的武道學習過程,仍舊有相當多優秀的人才出現,下
就昭和 8 年(1933)的警察系統的武道有段、級者,說明當時的武道人口比例上之
縮影。

表 2-6:昭和 8 年(1933)臺灣武道人員有段、級位者統計表
五 四 四 三 二 初 一 二 三 四 五 段位 臺人 級位 臺人
劍道
段 精 段 段 段 段 級 級 級 級 級 總人數 有段者 總人數 有級者

臺北州 1 0 6 10 24 37 101 90 147 0 0 78 0 338 8

新竹州 0 3 5 13 31 48 133 120 189 86 44 100 2 572 75

台中州 1 0 5 6 26 36 125 83 117 129 155 75 0 494 81

台南州 1 1 6 6 11 21 39 60 79 0 0 24 0 159 4

高雄州
1 0 1 8 14 26 14 42 78 0 0 50 0 134 2
武道家

花蓮港廳

澎湖廳 1 0 4 10 25 39 90 70 116 0 0 32 0 162 0

臺東廳

台北台中高雄
0 0 0 7 9 11 27 20 38 0 0 48 0 39 0
刑務所

總計 5 4 27 60 140 218 529 485 764 215 199 407 2 1,898 170

五 四 四 三 二 初 一 二 三 四 五 段位 臺人 級位 臺人
柔道
段 精 段 段 段 段 級 級 級 級 級 總人數 有段者 總人數 有級者

臺北州 2 0 4 9 29 50 72 93 101 0 0 94 0 266 14

新竹州 0 1 1 3 19 38 60 91 109 54 0 62 2 314 52

36
中村民雄, ,頁 74-77。
《史料 近代劍道史》

- 6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台中州 2 0 2 8 11 21 81 72 124 96 23 44 0 396 74

台南州 2 1 0 8 6 32 36 57 86 0 0 49 1 179 22

高雄州武道家 1 0 2 4 9 27 18 26 62 0 0 43 1 106 9

花蓮港廳澎湖
2 0 4 13 17 29 37 51 105 0 0 65 0 193 6
廳臺東廳

台北台中高雄
0 0 3 5 5 26 10 19 32 0 0 100 0 61
刑務所

總計 9 2 16 50 96 223 314 409 619 150 23 457 4 1,515 177

資料來源:整理自高木正信, (新竹:臺灣沿革史發行所,1933)
《臺灣武道の精華》
全書統計。

根據表 2-6 所列,昭和 8 年之劍道部分,臺人有段者為二名,但是有級位者


已有一百七十名,柔道臺人有段者四名,有級位者已經一百七十七名,這些人原
本就是警察(或是刑務)等相關單位,持續在與武道相關的領域中工作,本應該
有相當明確的比例的呈現出臺人在當時所占相對比例之武道人口,以及臺人在武
道領域下的晉級比例,可惜因資料之殘缺而無法完整呈現。

在資料統計中,所呈現的武道教官,均為日人擔任,但也有一個特例,即在
昭和 8 年(1933)擔任高雄州巡察37的臺人張天煌為柔道五段,由於柔道技術高
超,受到日人肯定而獲聘,擔任柔道教官。成為唯一的臺籍柔道警察教官。38

而上述的審查委員會的審查範圍在昭和 9 年(1934)時,劍道、柔道以及銃
劍道可審核至五段以下;弓道三段以下。但在臺灣、朝鮮、滿州等地在武道段位
四段以下地方本部,屬支部於各項武道段位審核則限定在二段以下。但到了昭和
11 年(1936)3 月 9 日之「武道家表彰例施行規則中」修訂地方部審核範圍為柔、
劍道五段以下,弓道四段以下;臺灣、朝鮮、滿洲為四段以下,其他武道段位三
段以下。39由此可見,在武德會的武道活動擴展範圍中,臺灣、朝鮮、滿洲均列

37
高木正信,《臺灣武道の精華》,頁 161。
38
呂耀宗, 〈臺灣柔道史(1952-1970)
〉(台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論文,2000 年)

頁 53。
39
大日武德會本部雜誌部,《昭和十二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名鑑》(京都岡崎:大日武德會本部
雜誌部,1937 年),頁 5-13。

- 62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為相同地位。故首位臺籍劍道四段鍊士陳拱辰,便於昭和 15 年(1940)前往日
本京都武德殿,考取鍊士資格。40

40
參考臺灣劍道界耆老吳金樸口述,2005.03.19 於臺北市修道館訪問、臺南華士劍道館簡介
http://std.hku.edu.tw/~kendo/wa.htm#2

- 6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三節 臺灣與其他分部比較

一、發展規模比較

自大日本武德會於明治 32 年(1899)在京都設立之後,短短幾年間陸續在全
日本各地區建立分部。茲將其設置分部的地點、時間與收入列表如表 2-7。

表 2-7:明治 39 年(1906)大日本武德會分部設置一覽表
收入濟義金額 收入濟義金額
地名 支部設置日期 地名 支部設置日期
(圓) (圓)
愛知 94,918 32.12.15 岡山 17,137 35.4.26
新潟 74,427 36.3.18 茨城 16,559 32.1.20
京都 69,092 青森 15,968 38.4.25
山口 62,050 35.5.3 靜岡 15,790 33.4.28
臺灣 51,776 39.4 島根 15,060 34.4.15
熊本 51,445 30.4.5 德島 14,836 31.12.6
福岡 42,532 33.3.12 秋田 13,967 34.5.4
滋賀 40,535 34.3.28 香川 12,113 35.5.1
長野 37,348 33.5.2 鳥取 11,109 35.4.25
山形 37,121 35.5.3 宮城 10,156 32.3.22
大分 36,896 33.1.29 埼玉 9,601 33.3.23
愛媛 36,091 34.3.18 岩手 7,968 38.5.4
群馬 34,645 32.7.25 山梨 5,693 32.4.10
福島 33,468 34.9.3 宮崎 5,349 30.2.28
三重 31,744 34.9.3 北海道 5,026 35.4.18
兵庫 25,105 千葉 1,790
佐賀 25,052 31.5.4 大阪 1,061
高知 24,551 32.10.5 沖繩 387
岐阜 24,230 37.4.29 鹿兒島 173 39.2.26

- 64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富山 23,123 29.12.4 韓國 146


廣島 21,689 34.5.4 英國 96
福井 21,306 33.5.3 米國 54
和歌山 20,922 34.5.15 露國 49
奈良 20,587 31.4.29 清國 51
石川 20,357 34.3.18 佛蘭西 5
栃木 18,948 32.12.9 綠洲 4
長崎 18,813 33.6.8 和蘭陀 3
東京 18,343 印度 3
神奈川 17,520 35.5.1
總計收入濟義金額 1,214,788
資料來源:渡邊一郎,
《史料:明治武道史》
,(東京,新人物往來社,昭和 46 年
7 月),頁 743-745。

由上表可見武德會臺灣支部成立之後,旋即有近五萬兩千名會員,41 擁有
51,776 圓之武德會義金,42其規模遠遠超過同年成立的鹿兒島支部,日本其他縣
市或其他地區,更是望其項背。43 臺灣分部會有如此突出的表現,除了與臺灣
分部的經費部份經由保甲制度募捐之外;警察密度最高,應是最主要的原因。至
明治 42 年(1909),臺灣的武德會會員數,便成為各支部中最多的區域。

在臺灣支部成立後,第二個海外支部,即為大正 12 年(1923)成立的滿州
支部,但是直到昭和 3 年(1928),其會員僅達到 8,998 人,收入義金 280,060
圓,再者則為昭和 3 年(1928)11 月成立之朝鮮半島支部,會員 359 人,收入

41
由於該表之會員統計項目,以圖示方式呈現。臺灣地區之會員圖示,則是呈現為五萬至五萬
二千人之間。其次,統計至明治 39 年 4 月之總會員人數,總計 1,112,414 名,包括特別會員
32,031 人,正會員 1,009,996 人,以及贊助會員 70,407 人。
42
依照「財團法人大日本武德會規則及地方部規程」(明治 42 年 6 月)公佈,武德會員分為:
名譽會員(理事會及常議員特別推薦者) 、特別會員(對於武德會有功者,並由理事會特別推
薦,以及入會費繳交五圓義金者)以及正會員(入會義金繳交一圓以上,五圓以下者)。渡邊
ㄧ郎, 《史料 明治武道史》 ,頁 746-747。
43
雖然當時韓國(1897 年改國名) ,但直到明治 38 年(1905)日韓簽訂「保護協定」
,隔年 3 月,
設立韓國統監府,並由伊藤博文擔任首任統監,7 月,簽訂日韓協定;明治 43 年(1910)8
月日本正式併吞韓國,改稱朝鮮,並於 9 月設立朝鮮總督府,任寺內正毅為總督。林明德, 《日
本史》 (臺北,三民書局,2003 年),頁 470-472。

- 6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義金 602 圓,另外尚有青島支部成立於昭和 5 年(1930)11 月,樺太支部成立


於昭和 8 年(1933)4 月,北米南加支部成立於昭和 10 年(1935)2 月,南洋群
島支部成立於昭和 10 年(1935)5 月等,44迄至昭和 17 年(1942)3 月,組織
最龐大成員數量最多的,則是臺灣支部的 274,020 人,其次則為朝鮮支部 194,819
人。45

雖然早在大正 12 年(1923)即成立滿州支部,但因成立滿州國的關係,在
建國同時亦成立「滿州帝國武道會」,以原本「滿州國柔道部」以及「滿州國劍
道部」為主體,在昭和 9 年(1934)3 月滿州國皇帝登基大典,舉辦「全滿武道
大會」,並以「滿州帝國武道會」擔任國內唯一的武道指導團體,成為政府外廓
組織,設六部為「柔道」
、「劍道」
、「弓道」
、「銃劍道」
、「角道(相撲)及各種武
道」
,事務所社于新京(長春)
,並以「民生部長」擔任會長一職,建立「神武殿」
作為武道的應用空間。雖然滿州地區是以「國家武道」為推進母體,但隨著戰爭
的進行,「滿州帝國武道會」成立不到 4 年,便於昭和 12 年(1937)解散。46

表 2-8:明治 42 年(1909)大日本武德會會員統計表
府縣名 總計 特別會員 正會員 贊助會員
臺灣 108,846 1,143 103,566 4,137
兵庫 98,103 4,792 91,523 1,787
愛知 92,179 3,204 87,257 1,718
熊本 84,207 6,535 75,259 2,413
新潟 69,278 2,131 63,895 3,252
京都 66,006 4,420 47,944 13,642
福岡 60,142 2,259 56,750 1,133
大分 49,818 7,643 40,231 1,944
三重 49,042 2,943 44,648 1,451
山口 47,625 3,940 42,226 1,459
群馬 40,066 7,276 31,883 907

44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東京都:朝日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197-198。
45
中村民雄,《劍道事典—技術と文化の歷史》,(東京:島津書房 平成 6 年 9 月),頁 260。
46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頁 198-199。

- 66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愛媛 37,741 813 36,348 580


埼玉 36,768 236 31,699 3,833
奈良 35,791 2,668 32,301 822
長野 34,647 1,143 31,330 1,174
滋賀 31,840 1,155 31,329 356
浮島 32,732 265 30,779 1,688
栃木 32,074 1,259 29,849 966
山形 31,260 1,556 29,189 515
岐阜 30,025 801 27,342 1,881
大阪 29,024 2,844 23,606 2,574
佐賀 27,873 581 24,228 3,064
高知 25,843 727 23,038 2,078
茨城 25,824 167 24,485 1,172
和歌山 25,462 1,567 22,913 982
富山 23,543 246 22,050 1,247
福井 22,537 338 20,388 1,811
廣島 22,107 482 18,886 2,735
德島 21,798 260 20,411 1,127
岡山 21,242 423 17,868 2,951
石川 17,943 635 17,149 159
長崎 17,831 400 16,604 827
秋田 17,401 281 16,642 478
青森 16,859 762 14,255 1,842
神奈川 16,062 479 15,141 442
島根 15,942 288 13,761 1,893
靜岡 11,960 440 11,406 114
香川 11,834 277 10,640 917
東京 11,326 716 9,685 925
鳥取 10,149 377 9,417 355
岩手 8,130 53 7,850 227
宮崎 6,520 53 4,126 2,341
宮城 5,819 170 5,506 143
鹿兒島 5,492 1,819 3,398 275
山梨 5,052 188 4,822 42
北海道 4,051 445 2,476 1,130

- 6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千葉 821 23 714 155


沖繩 522 9 349 164
外國 472 57 397 18
合計 1,498,700 71,291 1,349,559 77,850
資料來源:渡邊一郎,《史料 明治武道史》,頁 741-744。
說 明:原表所統計之總計會員為 1,498,700 人,經筆者統計應為 1,497,629
人;特別會員統計為 71,291 人,經筆者統計應為 71,289 人;正會員
部份無誤;贊助會員統計為 77,850 人,經筆者統計應為 77,846 人。

表 2-9:明治 42 年(1909)大日本武德會會員與義金一覽表
收入濟義 支部設置 收入濟義金 支部設置
府縣名 会員 府縣名 会員
金額(圓) 年 額(圓) 年
臺灣 108,676 110,647 39.4.23 和歌山 25,462 30,879 34.4.15
兵庫 98,301 114,772 40.4.16 富山 23,543 24,307 29.12.4
愛知 92,180 102,293 32.12.15 福井 22,542 22,579 33.5.3
熊本 84,207 108,145 30.4.5 廣島 22,109 21,880 34.5.4
新潟 69,278 75,660 36.3.18 德島 21,804 21,664 31.12.6
京都 66,048 70,828 39.12.27 岡山 21,292 20,728 35.4.26
福岡 61,803 71,413 33.3.23 石川 17,944 20,365 34.3.18
大分 49,821 78,146 33.1.29 青森 16,859 19,062 38.4.25
三重 49,042 59,672 34.9.3 長崎 17,831 18,824 33.6.8
山口 47,625 62,068 35.5.3 秋田 17,610 18,444 34.5.4
群馬 40,066 81,235 32.7.25 神奈川 16,062 17,689 35.5.1
愛媛 37,742 39,638 34.3.18 島根 15,942 15,691 34.4.15
埼玉 36,769 34,373 33.3.23 香川 11,834 27,160 35.5.1
奈良 35,791 45,388 31.4.29 東京 11,328 18,530 未設
長野 34,647 37,819 33.5.2 鳥取 10,149 11,701 35.4.25
滋賀 32,841 40,909 34.3.28 岩手 9,580 9,647 38.5.4
福島 32,732 33,470 34.9.3 宮崎 6,521 5,771 30.2.28
栃木 32,075 36,398 32.12.9 宮城 5,826 10,177 32.3.22

- 68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山形 31,260 65,033 35.5.3 鹿兒島 5,500 15,532 39.2.26


岐阜 30,301 31,357 37.4.29 山梨 5,052 5,694 32.4.10
大阪 29,025 39,034 未設 北海道 4,051 5,023 35.4.18
靜岡 28,077 32,651 33.4.28 千葉 892 1,806 未設
佐賀 27,876 27,247 31.5.4 沖繩 522 433 未設
高知 25,843 26,595 32.10.5 外國 472 635
茨城 25,824 25,250 32.1.20
總計 會員數 義金收入

1,518,577 1,814,262
資料來源: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
について〉,
《日本武道學研究:渡邊一郎教授退官記念論集》,
(東京:
島津書房製作,1988 年 3 月),頁 418。
資料說明:書中記載原統計總金額為 1814272 圓,經統計應為 1814262 圓。

表 2-10:明治年間武德會會員數與義金一覽表
時間 義金額 時間 義金額
會員數 會員數
明治 西元 (円) 明治 西元 (円)

28.7.3 1895 1,789 35.12.31 1902 618,861 670,042


28.10 1895 34,470 36.5 1903 666,717
29.1 1896 72,550 37.4.15 1904 823,873 992,549
30.7.1 1897 90,237 59,101 37.10.28 1904 947,370 1,040,060
30.12.1 1897 118,736 84,984 38.11.1 1905 1,049,317 1,169,700
32.5 1899 213,448 162,528 39.5.1 1906 1,112,414 1,215,878
33.5 1900 310,438 283,577 40.6.1 1907 1,286,044
34.5 1901 406,577 41.4.1 1908 1,400,180 1,634,422
35.4.20 1902 548,130 526,856 42.4.1 1909 1,518,577 1,814,272
資料來源: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
について〉,頁 417。

- 6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對於臺灣地區的名列前茅,當時的報導亦有記載:

今也大日本武德會全國四十有餘之支部中。已占第二位。其進於第□位。
亦行將立至。夫慣習人情各異如本島而武德會支。亦發達若是。實可謂□
足異數之進步也。本島化於母國。更鼓吹武勇氣風最為可慶。47

參照前列四個表格可以發現,臺灣不但在三年內由原本的 51,766 圓,增加


到 110,647 圓,金額增加超過一倍,會員的增加數量也從 5 萬增加,到達 108,846
萬人。相對之下,不僅與其他府縣的增加數量,有相當大的差距,在明治 42 年
(1909)當時連東京、大阪也尚未設立支部。同年在日本,武德會也因為政治問
題,換下大埔兼武會長。加上入會者銳減,改採用以警察針對各市、町、村一定
額戶數的方式進行勸誘入會的方式,以增加入會人數與勸募金額。48也因此,臺
灣支部的會員人數佔了全部的 7.156%,募集的義金金額則是自明治 39 年(1906)
的 4.26%上升到了 6.09%。

二、參與日本全國性活動

根據「第十四回武德祭大演武會記事」所敘述,明治 42 年(1909)4 月 4
日至 5 日之間,日本全國各地的武術家,參加演武的人數,共計一千五百七十九
人,其中更是包括臺灣、旅順等地區的人員。49臺灣參加的武術家共計十四人(劍
術八人/九百四十一人、柔術六人/二百九十六人):
柔術代表分別為:
試合:臺北 金兵與作、武田滿雄、富山靜雄
組合:臺北 磯貝恆久、橫山正晴;臺南 末松正實
劍術代表分別為:
試 合:臺灣 齋藤賴真、富山可誠、小川篤治、武田八曾八

47
〈武德會臺灣支部基金募集〉,《臺灣日日新報》,1907.07.10,第 2 版。
48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組織の形成と財政基盤について〉 ,
《日本武道學
研究:渡邊一郎教授退官記念論集》,(東京:島津書房製作,1988 年 3 月),頁 418。
49
渡邊ㄧ郎,
《史料 明治武道史》,頁 838-860。

- 70 -
第二章 武德會臺灣支部與武道傳入

高齡者:臺灣 富山靜雄、寺田豬三郎、鵜野澤 茂、池田逸太。50

其次,其會務報告中,針對明治 41 年度(1908)的會員人數,已經到達十
一萬八千九百七十九人,當年度收入會員費以及雜收,共計二十四萬六千八百三
十圓六十七錢;而經費亦累計至一百七十餘萬圓。累計了相當的經費,因此武德
會亦發行不同等級的會員徽章,以及漸漸透過舉行武術講習的方式,培養武道的
教育人才,而藉由這種方式,於當年度培養柔術六名,劍術四名畢業。

當時代表日本各府縣申請演武的人員,劍術共計九百四十一人(臺灣八人申
請,旅順一人)51,柔術二百九十六人申請(臺灣六人)52,其他海外地區並無
人申請。(加上由明治 39 年至明治 42 年(1909)間,海外包括英、法、印度、
俄國、韓國、中國等地募集所得由 411 元僅僅增加到 635 元)可見得武德會的擴
張,在初期而言,臺灣地區可以說是最有效率的地區之一。

50
渡邊ㄧ郎,
《史料 明治武道史》,頁 840-857。雖然代表臺灣地區,但此際參與者,均為日籍
高段代表。
51
劍術分為試合(比賽)部分:臺灣 齋藤賴真、富山可誠、小川篤治、武田八曾八、寺田豬三
郎、鵜野澤茂、富山靜雄以及池田逸太,等共計八位。
52
柔術分為試合(比賽)部分:台北 金兵與作、武田滿雄、富山靜雄,組合技部分:台北橫山
正晴、台南末松正實;以及模範亂捕:台北 磯貝恆久,等共計六位。

- 7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小結

武德會於日本各地方市、郡、町、村擴張,設立演武場、武德殿,講習武道。
來台之後,也依循相同模式,於明治 33 年(1900)在臺北、臺中、臺南設置「武
德會委員部」,但仍無專責統籌之機構,直到明治 39 年(1906)5 月正式成立
為臺灣支部,同年,依循「赤十字會」的模式,變更為「財團法人」。其發展模
式,雖然與日本相同,先藉由警察系統以達到地方單位(包括警察署、郡役所、
市役所、駐在所、出張所、車站內都有其組織設立),逐漸擴張包括其他體育組
織、公家單位、工商團體,53均可見到武道推廣下的組織身影。加上警察原本就
將武道活動列入每月基本訓練,甚至寒、暑假的講習或者「寒稽古」、54「暑稽
古」的訓練,以及地方駐守的警察單位間,經常性的舉辦武道相關交流活動,因
此與其他臺、日單位的交流也相形頻繁。

武德會肩負教化天皇臣民的重要責任,雖然在臺灣也有相當多的社會團體存
在相同功能,例如臺灣教育會、地方青年團等,但是在官方的紀錄中,卻未將武
德會界定於社會教化機構,以昭和 6 年(1931)出版的《台北市史》為例,55書
中記載單位含括各種產業界、衛生、保安以及軍政、警察、消防,甚至青年團、
在鄉軍人會等均羅列其中;而代表學界、運動競技類以及各級教育單位,甚至運
動界的運動團體以及官設社會教育團體名單裡,均未出現武德會。因此可以看出
武德會的架構,是獨立於政府行政單位之外,加上之後日本處於戰時的狀態,武
德會進入「五省共治」56,更可突顯出武德會的地位特殊性。

在本章的武德會員統計數字中可以發現,初期而言,臺灣的武道人口以及武
德會會員人數,在武德會的擴張中,臺灣地區可以說是最有效率的地區,一直到
戰時,臺灣的武德會員,依然呈現各地方支部第一名的態勢。而且在記錄中,也
是跟日本本島武道交流最為頻繁的海外地區。

53
詳細單位名稱可參考第三章表 3-1:全台武道團體表。
54
所謂「稽古」指「練習」之意。
55
田中一二, 《台北市史》(臺北,臺灣通信社,昭和 6 年 12 月)。
56
「內務省厚生時報」 (第七卷三號  昭和 17 年 3 月)
,收入自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74-77。所謂五省包括「陸軍省」、
「海軍省」 、 「內務省」、「厚生省」
、「文部省」五省大臣並
擔任副會長職。可參考表 4-4。

- 72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日人對臺所進行之同化政策,以其觀點仍持保守性質之方向為主,但亦可見
日人冀以同化的方針下,分社會統治及民族融合兩方面進行。其基本政策面包括
宗教、教育及社會教化、通婚政策等四方面。除了在學校養成日本的國民性格、
國民思想外,並注重社會教化的部分,漸而建立天皇的尊嚴。

而移風易俗之事,本非容易,只好藉由地方行政官、警察官吏、學校教師等
居中進行。而同化之目的,除了需要對臺灣人進行啟蒙教育外,又需區隔西方文
化與日本本身的文化,故而除了食、衣、住、行的種種樣式外,日常的禮儀作法,
亦區隔於歐美之外,針對日本特有的武道文化,移植至臺人身上。本章希冀藉由
日人武道教育的傳承與移植,勾勒出時代的變遷之下,日本政府對於殖民地臺灣
武道推廣上的變化以及規訓。1本章將以雜誌以及相關記錄,用以說明時代背景
下,在臺之武道活動內容。2

1
柴田廉,
《臺灣同化策論》 ,(臺北:晃文館,大正 12 年(1923)
),頁 66-114、86、95、135-136。
2
由於明治 33 年(1900)年 4 月,日本全國的警察職員共同組織「警察協會」 ,以期許「警察從
事者學術、武藝之獎勵與德義之涵養,以其警察之進步與會員間的親睦」 ,並開始出版機關誌
「警察協會雜誌」用來作為「武術的獎勵與比賽記錄之評論」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 《劍
道の歷史》(東京都:朝日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183。

- 7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一節 警察的武道活動

一、警察與地方的武道組織

明治 28 年(1895)日本佔領臺灣之後,設置臺灣總督為最高行政長官,總
督府內部設有警保課,主管警察事物並至日本本島募集警部與巡察以配制於地方
服務,並作為輔助軍隊行動。為適應臺灣的反抗行動與採取之鎮壓行為,則有明
治 29 年(1896),乃木希典總督欲清除臺人反抗之「三段警備制」,以及明治 43
年(1910)佐久間左馬太總督推行之「理蕃五年計畫」等。至大正 8 年(1919)
田健治郎總督以文人主政,對於臺灣政制改革將警察本署改為警務局,廢十二
廳,改制五州、二廳、三市、四十七郡。州之警察機構改為警務部,廳之警察單
位改為警務課:市設警察署,郡設警察課,要衝地方並設立警察課分室,其下轄
派出所;番地設駐在所,其後為機關雖有變動,但更迭甚少。

明治 28 年(1895)日人進駐臺灣,直到 9 月才開始配置警察官。在此之前,
主以憲兵以及臺北市內之警吏維持治安,正因為人力嚴重不足,故而自 6 月 25
日起,為測試本島人是否適合擔任巡察以輔佐憲兵,故而訂定了錄用辦法,並在
臺北豪商紳士推薦下推選三人擔任警吏取締(警吏管理人),二十八人擔任警吏
並於城內、艋舺、大稻埕三處設立囤所,此為日治時期最先開始執行警察勤務之
本島人。但在此時期,多進行輔佐維護治安之工作,並以臨時傭員資格任用,僅
有在年齡(20 至 40 歲)品行端正,有些許財產、身體強壯無前科及稍微識字等
條件下,作為篩選。尚無相關訓練及武道課程與要求。3

正因為警察人力嚴重不足,加上初期的軍政時期是以擴大佔領區為目的,一
旦佔領完成就需回歸民政,屆時治安與行政的主力還是需要警察,故在總督府的
支持下,千千岩英一受命前往日本內地招募巡察及警部,前後兩次共募到警部四
十四名、巡察四百九十二名以及警部二十三名、巡察二百名,並於明治 28 年
(1895)10 月抵台。但是由於借重陸軍省出面募集之因素,事實上皆為陸軍雇

3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徐國章譯註《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2005 年),頁 61-65。

- 74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員充任。4

早期警察機關設立原則,除主要市集外,還有居民抗日或「蕃害」
(原住民)
頻仍之重點地區,警察在具有敵意的環境中,隨時需要面對反抗者偷襲或殺害的
可能,加上除了監視任務外,亦需投入鎮壓抗日行動的作戰任務裡。因此在此背
景下,警察賴以自保的基本武藝(武道)則理所當然地,成為其不斷演練之主要
戰技。當時警察一般長年教育,係於每日出勤前,召集一般巡察,由幹部或其他
講師,予以學術講習,武道活動則於午後進行 ,特別教育則視實際需要之練習
所或其他地方舉行,其中包括「武術講習」
,練武的場所,則為各地武德殿演武
場,也因此武德殿建築成為警察訓練設施的重要一環。5

自武德會成立之後,對於武道興起及繼承不斷努力推廣,獎勵劍道、柔道、
弓道等武道活動。其中日本警察官吏因職業需要得允許攜帶佩刀,又對於在臺灣
任職的警察官吏來說,面對反覆無常的抗日民眾,必需要有隨時上戰場的體認。
所以在警察界中劍道的目的在意義上就如同於軍隊一般,以有利實戰目的為著眼
點,著重劍道技藝的熟習,磨練身心,藉此防禦自身安全。6在警察體系之外,
軍隊的武道活動也會透過警察系統公佈與宣揚。7

武德會的發展,在大浦兼武擔任武德會長時,即開始以警察為主要重心,擔
8
任地方支所的幹部,藉此快速的橫向發展到各地方單位。 由於日本在殖民所在
地,建立的政權統治基礎,均建立嚴密的警察制度,以作為掌控之用,而這些嚴
密的警察系統在殖民地的每個角落,也因此警察武道也伴隨警察訓練武藝戰技、
鎮壓暴亂而散播。9故而許多地方支部的地點,就直接設在警務部中。以臺中州
為例,由知事擔任支部長,警務部長擔任副支部長,警務課長擔任主事,囑託則
另請數名,主要以主事與囑託從事一般相關事務,而支部所在地外,各郡署支所
則由郡守或警察署長擔任支所長,囑託之外,也設置武道教師劍道四名、柔道三

4
李崇憘, 〈日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 6 月) ,
頁 46-47。
5
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14。
6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 (東京:六盟館,1938),頁 51。
7
〈本島時事日誌〉 ,《臺灣警察時報》,第 209 號。
8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劍道の歷史》(東京都:朝日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189。
9
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道場建築之發展歷程〉, 《史聯》第 34 期(1999.06)
,頁 3-4。

- 7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名,並以囑託之職任命。10

由於地方警察機關實際上同時扮演「警察」以及「武德會地方組織」的角色,
因此武德會地方組織層級便直接比照警察機構層級辦理,州(警務部)、廳(警
務課)設「武德會支部」市(警察署)、郡(警察課)設「武德會支所」凡是設
置武德會支部、支所一定會設置武德殿,而警察課分室亦設置規模較小之武德
殿,加上所有武德殿均設立於地方行政區,鄰近地方政府機關(郡市街庄役所)
與警察機關(警察署、郡警察課)。這種組織層級當然不是一蹴可幾,故於明治
39 年(1906)武德會臺灣支部成立後,藉由地方資金的挹注下,有組織的推動
各地演武場其分級如下:1.州(警務部)、廳(警務課)及「武德會支部」武德
殿 2.市(警察署)、郡(警察課)級「武德會支所」武德殿 3.街、庄(警察課分
室)級「武德會分會」武德殿。加上監獄事物亦為警察辦理,對於武道空間也有
相對的需求,但其武道空間相較於雖然是內依循武德會之武道場建築攻堅辦理,
但在外觀及空間組織上,則有較大的彈性與變化。11

治理臺灣初期,武德會便依循在日本之模式,直接以警察系統作為中心,經
由報紙的敘述可以發現,除了警、軍、監獄之外,亦延伸至中學校,甚至國語學
校等,這與學校教育納入武道課程有密切的關係。

武德會本年停會。定自本日起。將于午後一時。舉行擊劍及柔術。至三時
告終。是時警務課、中學校、國語學校、練習所、監獄、憲兵隊、衛戍監
12
獄等各武術家。均往參集。聽公眾縱覽云。

由上文可知,明治 42 年(1909)在臺灣的武術家,便經常性的聚集各單位
的武道人口,進行武道的交流,基本上與明治 39 年(1906)武德會臺灣支部成

10
臺中州役所編,《昭和九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88;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
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86;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一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
務概要》,頁 86;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二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93;臺中
州役所編,《昭和十三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93;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四
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105-106;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十五年臺中州管內概況
及事務概要》,頁 100。臺南支部也設置在臺南廳警務課內,參考〈臺南通信/武德會募集寄
《臺灣日日新報》,1908.03.10,第 4 版。
金〉,
11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13-2~17。
12
〈武德停會〉,《臺灣日日新報》,1909.12.25,第 5 版。

- 76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立,逐漸形成武道的中心,有直接的關係。但以此也可以看出,此階段的武道人
口,重心集中在警察、憲兵、監獄等系統中。在學生的部分,由於中學校的教育
體制中,此時尚未正式排入武道的課程,筆者推估,此階段的學生武道人口尚未
大量出現,加以明治 34 年(1901)臺人開始加入巡部補的警察行列,故學習武
道之人口與訓練,可能與日人武道的程度上,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加上明治 37
年(1904)臺灣公學校規則公佈與翌年的臺中中學授業開始,臺人在學習的環境
開始與日人漸漸同步,因此,此時的臺人學生與警察系統裡,武道的人口,在此
階段暫時還無法突顯出來。

表 3-1:全台武道團體表
單位 項目 分布

大日本武德會 劍柔 全省各地

演武會 劍柔 竹崎

振武會 柔 台中、高雄

劍道同志會 劍 高雄

鍊武會 劍柔 屏東

體育館 劍柔弓 基隆(公益社)

能高部(武道部、弓道部)、恆春(弓道部)、東勢(武道部)、澎湖(支部)、台東
體育協會 劍柔弓
(支部<弓>)

台北(台北團俱樂部)、宜蘭(弓術會)、羅東(弓道部)、新竹(弓道部)、竹東(弓
弓術會、弓道
道會)、苗栗(弓友會)、通宵(弓友會)、苑裡(弓友會)、竹山(弓友會)、清水(弓
部、弓道會、
友會)、台南(弓道會)、新化(ケラプ弓道部)、阿里山(大弓會)、斗六(春和ケ
弓友會、大弓 弓
ラプ大弓部)、虎尾(弓道會)、朴子(弓道部)、高雄市(弓道聯合會)、高雄州
會、弓道聯合
(弓道聯合會)、高雄(高雄俱樂部弓術部)、旗山(大弓團)、東港(弓友會)、潮
會…
州(弓友會)、花蓮港廳(花蓮港廳弓道部)、高雄(壽友會)

大日本弓道會 弓 溪州(支部)、鹿港(支部)、新高(支部)、旗山(支部)

公家機關武道場
單位 項目 分布

台北(養氣俱樂部)、宜蘭部(養氣俱樂部)、基隆(陽明會)、台南(養氣ケラプ
專賣局 劍柔弓
弓道部)、屏東(交友俱樂部)、花蓮港(養氣會弓道部)

- 7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警務部 劍柔 台中州(警務團);各地警察則納入大日本武德會支部

法院 弓 台北(弓術部)、台中(大弓部)

刑務所 劍柔 台北、台中(中刑團)、嘉義(劍道部)、台南(泉會)

稅關、稅務出
柔弓 基隆(稅關俱樂部)、嘉義(嘉稅團弓道部)
張所

郵便局 劍 基隆(郵便局團)

火車站 弓 台北驛(庚戌俱樂部)、基隆驛(大弓會)、台南驛(台南驛團)

台北市(鐵道部同好會<劍弓>會)、台中(鐵道俱樂部鐵道團<弓>)、嘉義(嘉

鐵道部 劍柔弓 義同好會劍、弓道部)、高雄(堀江會<弓>)、花蓮港(鐵道出張所俱樂部劍柔

道部)

築港出張所 弓 基隆(春風會運動部)、高雄(築港團)

醫院 弓 台南(台南醫院團)

高等小學 劍 台南(台南高等小學校劍道部)

臺灣總督府拓
劍柔 台中州北斗部郡東北斗(附設武道場)
士道場

工商團體武道場
單位 項目 分佈

台北(製糖所 俱樂部)、台中(帝國製糖弓道部)、溪州(鹽糖體育會)、安平

(大日本嚴夜繪設大弓會)、新豐(臺灣製糖會社三崁店支部、灣里製糖所大
製糖所、
弓 弓會)、北港(北港製糖弓道會)、虎尾(大日本製糖虎尾製糖所清交俱樂部弓
製鹽所
道部)、岡山(橋子頭製糖所大弓部)、鳳山(後壁林製糖所弓道俱樂部)、屏東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俱樂部阿緱支部)、東港(製糖會社團弓術部)

虎尾(大日本製糖虎尾製糖所清交俱樂部武術部)、岡山(橋子頭製糖所武術
劍柔
會)、玉井(劍道部)、嘉義(新高製糖嘉義工場<柔>)

淺野會社臺
弓 高雄(淺野團)
灣支店

臺灣鐵工場 弓 高雄(臺灣共技會)

炭礦會社 劍 基隆(高砂會)

國際通運 弓 基隆(國際通運團)

臺灣肥料株 弓 基隆

- 78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式會社

明智 柔 麻豆街

資料來源: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附錄 5、6、7。

由表 3-1 可見,許多國營、地方單位甚至地方性的組織,均加入武道行列,
可以看出這些組織互相交流下,武道活動的盛行。但是在表 3-1 可發現,包括鐵
道部以及糖、鹽製造所,在弓道所佔的比例上明顯較高。高雄州、市週邊就有六
個弓道協會,基本上 (包括台北、宜蘭、羅東、新竹、竹東、苗栗、通宵、苑裡、
竹山、清水、台南、新化、阿里山、斗六、虎尾、朴子、高雄市、高雄州、高雄、
旗山、東港、潮州、花蓮港廳)等地之弓道社團,與武德殿建築的武道空間連結
有直接關係,以做為訓練與運用。13而筆數較少,但是實際單位最多的武德會以
及警務部則是強調劍、柔兩道。由於警察系統針對劍、柔之道就有排定固定訓練
課程,故而在經常性的武道交流下,各市、州、街庄等單位經常交流與比賽的情
況下,單位長官也就自然會有所比評與要求,甚至加強訓練,以求更好的成績。
這些活動內容有相當密集的程度被記載於《臺灣警察協會雜誌》以及《日日新報》
之中,但依筆者觀察,仍然是以「劍道」
、「柔道」為武道報導與紀錄的重點,與
訓練的重心。

表 3-2:昭和 8 年(1933)地方性武道團體

市、街、庄 項目 會名 事務所所在地 設立時間

台 台北市 弓 鐵道部同好會 泉町鐵道部 1899
北 台北市綠町五ノ四台北製
弓 製糖俱樂部台北支部 1900(1916)
州 糖所
劍柔弓 日本武德會台北地方本部 台北市南門町六ノ一 1906(1900)
弓 庚戌俱樂部 台北驛內 1910
劍柔弓 養氣俱樂部 兒玉町專賣局 1913
弓 法院弓術部 台北法院內 1916
弓 台北團俱樂部 台北市樺山町三七 1924
弓 台北團 台北州廳內 1925
劍柔 鐵道部同好會 泉町鐵道部 1923
劍柔弓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台北支所 台北市役所

13
地方組織與武德殿成立的相對時間,可參考附錄一。

- 7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南警察署支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北警察署支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台北刑務所
劍柔 台北刑務所
支所(北刑團)
文山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文山郡支所 文山郡役所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宜蘭郡支所 宜蘭郡役所
宜蘭郡宜蘭街 弓 宜蘭俱樂部 專賣局出張所內 1930
弓 宜蘭弓術會 宜蘭街巽門二六 O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羅東郡支所 羅東郡役所
羅東部
弓 羅東弓道部 羅東街 1925
七星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七星郡支所 七星郡役所
淡水郡淡水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淡水郡支所 淡水郡支所
柔弓 基稅俱樂部 基隆稅關內 1907
劍 基隆郵便局團 基隆郵便局團 1916
劍柔弓 基隆體育館 基隆市公益社 1924
弓 基隆大弓會 基隆驛內 1927
弓 春風會運動部 築港出張所內 1929
基隆市 劍 高砂會 基隆炭礦會社內 1930
弓 國際通運團 國際通運基隆支店內 1930
弓 臺灣肥料株式會社 田寮町九七 1932
弓 陽明會 專賣局基隆出張所內 1931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基隆警察署
劍柔
支所
基隆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基隆郡支所 基隆郡役所
新莊部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新莊郡支所 新莊郡役所
蘇澳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蘇澳郡支所 蘇澳郡役所
海山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北支部海山郡支所 海山郡役所
新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新竹支部新竹市支所 新竹警察署 1920
新竹市
竹 弓 新竹弓道部 新竹市東門 1906
州 新竹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新竹支部新竹郡支所 新竹郡役所 1920
中壢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新竹支部中壢郡支所 中壢郡役所 1920
桃園郡桃源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新竹支部桃園郡支所 桃園郡役所 1920
大溪郡大溪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新竹支部大溪郡支所 大溪郡役所 1920
弓 竹東郡弓道會 竹東郡役所 1932
竹東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新竹支部竹東郡支所 竹東郡役所 1920
竹南郡竹南庄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新竹支部竹南郡支所 竹南郡役所 1920
苗栗郡苗栗街 弓 苗栗弓友會 苗栗街社寮岡四九 1924

- 80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新竹支部苗栗郡支所 苗栗郡役所 1920


苗栗郡通霄庄 弓 通霄弓友會 通霄庄通霄 1932
苗栗郡苑裡庄 弓 苑裡弓友會 花裡庄苑裡 1931
大湖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新竹支部大湖郡支所 大湖郡役所 1920
劍 中刑團 台中刑務所 1896
弓 法院大弓部 台中法院檢察局 1909
弓 帝國製糖弓道部 高砂町一八 1919
台中市 柔 中刑團 台中刑務所 1922
弓 台中鐵道團 鐵道俱樂部 1930
劍柔 警務團 台中州警務部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台中市支所 台中市役所
大屯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大屯郡支所 大屯郡役所
員林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員林郡役所 員林郡役所
豐原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豐原郡支所 豐原郡役所
劍柔 東勢郡體育協會武道部 東勢郡役所 1922
東勢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東勢郡役所 東勢郡役所
台 北斗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北斗郡支所 北斗郡役所
中 弓 大日本弓道溪州支部 溪州 1932
北斗郡溪州
州 弓 溪州鹽糖體育會 溪州
弓 竹山弓友會 竹山郡役所 1932
竹山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竹山郡支所 竹山郡役所
彰化郡彰化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彰化郡支所 彰化郡役所
鹿港北頭水上警察官吏駐
彰化郡鹿港 弓 大日本弓道鹿港支部 1932
在所
弓 清水弓友會 清水公學校內 1933
大甲郡清水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大甲郡支所 大甲郡役所
南投郡南投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南投郡支所 南投郡役所
弓 大日本弓道新高支部 新高俊集集庄集集字集集 1923
新高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新高郡支所 新高郡役所
劍柔弓 能高郡體育協會武道部、弓道部 能高郡役所 1929
能高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中支部能高郡支所 能高郡役所
台 弓 台南弓道會 台南市清水町 1917
南 弓 氧氣ケラプ弓道部 專賣局支局內 1922
州 弓 台南驛團 台南驛內 1926
弓 安平大弓會 安平大日本鹽業會社 1927
台南市
劍 高等小學劍道部 台南高等小學校 1932
劍柔 泉會 臺南刑務所
弓 醫院團 台南醫院內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台南市支所 台南市役所

- 8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新化郡新化 弓 新化ケラプ弓道部 新化郡役所 1927


劍 玉井製糖劍道部 玉井製糖所 1931
新化郡玉井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新化郡支所 新化郡役所
弓 臺灣製糖會社三崁店支部 永康庄三崁店製糖所構內 1901
新豐郡 弓 灣裡製糖所大弓會 灣裡製糖所 1916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新豐郡支所 新豐郡役所
柔 明治ケラプ 麻豆街麻豆 1923
曾文郡麻豆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曾文郡支所 曾文郡役所
北門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北門郡支所 北門郡役所
新營郡新營庄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新營郡支所 新營郡役所
劍 嘉義刑務所劍道部 刑務所 1919
劍弓 嘉鐵同好會劍、弓道部 保線區事務所 1922
嘉義市
弓 嘉稅團弓道部 嘉義稅務出張所 1924
柔 新高製糖嘉義工場 新高製糖事務所 1929
嘉義郡阿里山 弓 阿里山大弓會 阿里山 1927
劍柔 嘉義演武場中埔支部 中埔警察官吏派出所 1932
嘉義郡中埔
弓 中埔弓道部 中埔庄役場 1932
劍柔 竹崎演武場 竹崎庄一七二 1933
嘉義郡竹崎庄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嘉義郡支所 嘉義郡役所
弓 春和ケラプ大弓部 斗六街 1918
斗六郡斗六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斗六郡支所 斗六郡役所
清交ケラプ劍、柔、弓道部(清交俱 虎尾郡虎尾庄虎尾七 O 番
劍柔弓 1910
樂部武術部) 地大日本製糖虎尾製糖所
虎尾郡虎尾庄
弓 虎尾弓道會 虎尾郡役所 1923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虎尾郡支所 虎尾郡役所
弓 北港製糖弓道部 北港製糖所 1926
北港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北港郡支所 北港郡役所
弓 朴子弓道部 朴子街一五七 1920
東石郡朴子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南支部東石郡支所 東石郡役所
高 柔 高雄振武會 湊町振武館內 1926
雄 高雄市 劍 高雄劍道同志會 湊町三ノ五有馬上之方 1929
州 弓 高雄市內弓道聯合會 高雄市役所 1920
弓 高雄州下弓道聯合會 高雄市役所 1929
淺野セメリト會社臺灣支
弓 淺野セメリト團 1919
店工場
堀江町一ノ一八鐵道部高
弓 高雄鐵道部堀江會 1929
雄第二集會所
高雄市平和町一丁目交通
弓 高雄築港團 1922
局高雄築港出張所

- 82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入船町五ノ一四臺灣鐵工
弓 台鐵共技會 1927

弓 壽友會 高雄州廳(勸業課) 1922(1928)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高雄支部高雄市支所 高雄市役所
弓 高雄俱樂部弓術部 高雄市湊町四高雄市役所 1920
岡山郡楠樟庄橋子頭二六
弓 橋子頭製糖所大弓部 1914

岡山郡 岡山郡楠樟庄橋子頭二六
武術 橋子頭製糖所武術會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高雄織布岡山郡支所 岡山郡役所
弓 後壁林製糖所弓道俱樂部 鳳山郡小港裝二苓三四四 1924
鳳山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高雄支部鳳山郡支所 鳳山郡役所
弓 旗山大弓團 旗山街三二八 1922
弓 旗山街旗尾二一三 1927
旗山郡旗山街
弓 大日本弓道會旗山支部 旗山二二八番地 1927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高雄支部旗山郡支所 旗山郡役所
弓 大日本武德會屏東支部 屏東街役場
劍柔 屏東鍊武會 屏東街屏東尙武館 1926
劍弓 交友俱樂部 專賣局屏東支局 1926
屏東郡屏東街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阿緱工
弓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俱樂部阿緱支部 1912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高雄支部屏東郡支所 屏東郡役所
弓 東港弓友會 東港街東港三八三 1926
東港郡東港街 弓 糖會社團弓術部 東港製糖所事務所 1923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高雄支部東港郡支所 東港郡役所
臺灣體育協會高雄支部恆春分會弓
弓 恆春俊恆春庄一九三 1932
恆春郡恆春庄 道部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高雄支部恆春郡支所 恆春郡役所
弓 潮州弓道會 潮州郡役所內 1925
潮州郡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高雄支部潮州郡支所 潮州郡役所
澎 馬公支廳馬公 臺灣體育協會澎湖支部 澎湖廳馬公街馬公五一九 1930
湖 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澎湖支部馬公支所 馬公支廳
廳 望安支廳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澎湖支部望安支所 望安支廳
花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花蓮港支部 1909
蓮 花蓮支廳花蓮 弓 花蓮港廳團弓道部 花蓮港廳 1930
港 港市 劍柔 花蓮港鐵道出張所俱樂部劍柔道部 花蓮港鐵道出張所俱樂部 1929
廳 弓 專賣局花蓮港支局養氣會弓道部 專賣局花蓮港支局 1928
台 弓 臺灣體育協會台東支部 台東廳構內 1926
台東支廳台東

街 劍柔 大日本武德會台東支部

- 8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資料來源: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
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年 6 月),附錄 8。

表 3-2 可以明顯看出,在武德會系統下,警察系統明確包括市之「地方本部」
與州、郡、街之「地方支部」
、「港廳」
、「支廳」
、「港市」
、「支部」
、「支所」
、「出
張所」乃至於用「俱樂部」名義均可見到柔、劍、弓道的組織或社團名義的蹤影,
層級分明相當清楚,但是並非所有單位均具備三種活動模式,既是從上而下一致
推廣,何以部分地區無法形成武道團體之全面性組織化,筆者推想,在本表製作
時期(昭和 8 年(1933)),武德會尚未成為全國唯一的武道統制機構(昭和 17 年
(1942)),故僅就武道做推廣活動,因此表 3-2 可見名稱有所謂「驛團」、「醫
院團」、「地區支部」、「鍊武會」、「交友俱樂部」、「共技會」、「壽友會」、
「築港團」等等充滿不同個性的名稱。其中較為特殊的是位於高雄州岡山郡之「橋
子頭製糖所武術會」,是以「武術」作為訓練的項目,是否脫離一般的柔、劍、
弓道範疇,可惜無多餘敘述資料可供參考。

由於日本的所有領土中,臺灣地區的警察密度最高。對於直接接觸民眾的巡
察,簡直就是總督的化身,尤其在鄉村地區特別顯著,由於各派出所均管轄各自
的區域,鄉間的巡察,地位在地方名士之上,被稱為「大人」。14加以武道本就
是透過警察系統為中心,隨著武德會的推廣,也直接的影響臺灣各階層的團體民
眾。透過表 3-2,亦可發現武道影響的層面,除了學校、警察之外,也有相當比
例的行政單位與地方代表團體加入了武道的行列。

14
《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1993 年 5 月),頁 230。
黃昭堂,

- 84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圖 3-1:昭和 17 年(1942)公立高雄州旗山實踐學校頒發之劍道四級證書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資料說明:農民學校三年級學生「葉清義」,在該校劍道的修業進步,經審查結
果認證列入證書,並通過四級(上)之考核,而獲得該證書。可見得
雖然時值戰時,對於武道教育之部分,並未鬆懈。但依規定,劍道四
級再繼續升級,依序為三、二、一級之後,才能升到有段者。

二、臺人警察之武道人口

另一方面,原本是日人為中心之武道活動,也同樣漸漸地擴展至臺人。尤其
是明治 34 年(1901)5 月 24 日發佈「巡查補採用規則及教習所規則」
,開始培
養及採用臺灣人巡查,乃至於明治 44 年(1911) 10 月 26 日開始自巡查補中,採用
臺人擔任警察官(巡查),臺人的武道人口便漸漸展露頭角。從表 3-3 可知,臺
人到日治後期,已接受日本的武道,並且加入日人所組成的武道團體,在 534
名會員中,已有有 26 名臺人加入,佔 4.87%。但若扣除與警察相關背景的機關
會員,如員林郡 58 名會員中,有 12 名臺人,佔 20.07%,比例相當高。

- 8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表 3-3:昭和 3 年(1928)劍道同志會臺中支部會員表
日人 臺人 比例 臺人姓名
單位
人數 人數

警務部 36 0 0.00%

臺中警察署 33 0 0.00%

臺中刑務所 37 0 0.00%

步兵第三大隊 8 0 0.00%

臺中憲兵分遣所 8 0 0.00%

臺中第一中學校 5 0 0.00%

臺中市有志 4 0 0.00%

大屯郡 21 1 4.76% 蔡琴

豐原郡 37 2 5.41% 宋聖、王清國

東勢郡 26 0 0.00%

大甲郡 32 0 0.00%

彰化郡 22 0 0.00%
黃池.、陳海、黃憨虎、邱杞柳、

員林郡 58 12 20.70% 施神虎、陳文彬、陳泉、許條金、


楊才、賴有觀、盧雲鄉、鐘振書

北斗郡 40 3 7.50% 張文柄、紀溫固、黃有仔

南投郡 13 0 0.00%

新高郡 50 1 2.00% 彭阿水


潘阿因、蔡清國、蔡有終、潘孝
能高郡 84 7 8.33%
希、潘順秀、黎平順、濯為福

竹山郡 20 0 0.00%

總計 534 26 4.87%

資料來源:富山可誠,《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劍道同志會會誌》第三號(臺北
市南門町:劍道同志會,昭和 3 年(1928)11 月),頁 81-93。

- 86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以昭和 6 年(1931)臺、日警察人數而言,警部、警部補等高階警官均由日
人擔任,臺人擔任警部補僅人,巡察部長則是日人 719 名,臺人 6 名,甲種巡察
中,日人 3,878 名,臺人 170 名(漢族 165 名;原住民 5 名),到了較基層的乙
種巡察,則是日人 738 名,臺人漢族 1,039 名,原住民 104 名。可以發現臺人擔
任多為較低階的乙種巡察,但相較於臺灣,朝鮮確有朝鮮人擔任警察署長的例
子,擔任警部之情形更是普遍。15

以臺中支所為例,每月練習的活動,包括擊劍、柔術、弓術等,並與其他支
所會員,進行合同大會,並於其間募集捐款,以形成必要的共同財產。16正因為
警察、司獄官等頻繁的進行武道活動與練習、比賽等,練習場地的需求也就相對
的增加,但因為資金不足,故而向銀行借錢,向國家借地以作為興建武道練習相
關的場所。以臺中州的武德會名下的建物如下:

表 3-4: 昭和九年(1934)臺中州武德會借地表
種類 甲數 所有者 備註
建物敷地 0.2994 國庫 臺中武德殿及附屬建物敷地
同 0.102 州有 同
同 0.5318 市有 同
同 0.0707 國庫 宿舍敷地(臺中市末廣町)
同 0.0982 同 宿舍敷地(臺中市利國町)
同 22(坪) 州有 鹿港演武場敷地
田佃 20.849 同 員林郡下
建物敷地 0.1455 臺中慈惠院 宿舍敷地
資料來源:臺中州役所編,《昭和九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88-89。

15
李崇憘,〈日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 6 月) ,頁 109。
16
臺中廳編,《臺中廳行政事物並に管內概況報告書(一)》,大正 7 年(1918),頁 96。

- 8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表 3-5:昭和九年(1934)臺中州武德會建物表
種類 構造 坪數 價格
臺中武德殿 鋼筋混擬土 122.36 29,000
同附屬俱樂部 木造平房 120.736 13,000
同附屬教師宿舍 木造平房 32 3,570
同大弓場 木造平房 17 3,582
宿舍三戶 木造平房 108.77 6,200
鹿港演武場 木造平房 20.75 400
宿舍三戶 木造平房 67.83 8,700
計 489.446 64,452
資料來源:臺中州役所編,《昭和九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頁 89。

參照表 3-4 以及 3-5 可以發現,昭和 9 年武德會臺中支部的所有財。其基本


金是在彰化銀行放置 6 千元,並以增生利息的方式,增加組織財務。而建物用地
以及田地雖然面積不小,但全部都為國有、州有、以及市有地,其中一筆建地來
源為臺中慈惠堂,則應為州立之社會救助單位17(原文中記錄其年度事業包括 1.
院內救養 2.院外救養 3.盲啞生托育教育 4.施療 5.巡迴診療 6.恩賜醫療救護等事業
工作項目)
。而建物的部分,除了武德殿為鋼筋混擬土外,其餘均為木造平房。
現桃園大溪武德殿包存現址,亦為武德殿旁,興建平房二至三戶的狀態。按上表
所示,這些平房應為當初之教師宿舍。

三、警察的武道活動

根據《日本警視廳史》之中,對於昭和 7 年(1932)12 月 23 日訓令規定之


「警察教養規程の制訂」中,說明「警察教習」武道的部分,主在對於初任「巡
察」的職務相關學習事項。而在其「一般教養」與「新任教養」對於巡察要求更
進一步的「智德涵養」
、與「實務的熟練」
,並期許養成更為強健的的體魄與氣力

17
一甲地為 2,934 坪,按表中記載臺中單就武德殿及附屬建物敷地 0.2994 甲,即為 878.4 坪,約
莫 2903.9 平方公尺。表中所書為慈惠院,但臺中州役所編,《昭和八年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
務概要》,頁 84 中敘述「臺中惠慈院」,應為筆誤。

- 88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的優秀警察官吏。其中包括「必要學術」
、「實務」以及「武道」的教習,而警察
在「一般教養」上需要三個部分,包括「講學」、「教練」以及「練武」。

警察署長更需在每個月 25 日,安排翌月的武道師範師資與日期,並對於講
學及武道的練習,以「日誌」的方式作詳實的紀錄,並對武道「練習員」及「出
席率」作成名簿,並做成「講學」
、「教練」成績報告,以及「練武成績報告」于
每月 10 日向警務部長提出。由此可見警察的教育部分,對於武道訓練,亦視為
基本涵養的一部份,並於平日時時監督,也對警察官與巡察之武道訓練,保持訓
練的態勢。18

曾在臺灣擔任警察的小川多仲曾著有《日本の武道劍法》,19書中對當時在臺
灣對於武道教育與劍道技藝的訓練有詳細的紀錄。他認為武道是警察必備的條
件,「平日將武道掛念於心,多少做點練習,在面對動亂事變時的前置工作也能
輕鬆完成。」他並且分析研究在職務上運用武道的好處:

首先,如果說自己懂得武道,一般人民都會感到十分敬畏。因此,可成為
職務執行上的利益。若是與之相反,說自己不懂武道,雖然表面上一副神
氣模樣,練習時便會喪失自尊心,因此威信墜地,最後落到職務執行上礙
手礙腳的下場。這是以內地的警察當標準來論述的,希望讀者能理解。

其次,熟習武道的好處,於駐在所執勤時,可以與村裡青年締結師弟關係,
表面上職務執行遇到困難時,利用與弟子們的關係,然後達到自己的目
的。在地方上,鄉鎮的青年會裡,教授學問的是小學校長,而警官就成了
武道的指南。萬一武道不擅長,便無啥價值。

若是擅長,便可與學校校長並駕齊驅,不僅可以指導青年,村裡的青年也
會自願為弟子。例如擔任衛生警察,無論多加深入勸導,鄉下的老人們多

18
按昭和 7 年(1932)12 月 23 日公布之〈警察教養規程〉第 4、25、29、30、31 條規則規定。
警視廳編輯委員會, 《警視廳史 昭和前編》 (東京:警視廳,昭和 46 年(1971)第 2 版)
,頁
155-158。
19
小川多仲,《日本の武道劍法》,臺南市:臺南新報社印刷部,大正 13 年(1924)9 月。

- 8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是頑固孤僻,不太容易聽從指示。像這樣的情況,便可以找來青年弟子們,
請他們回家幫忙說服父兄,如此一來事情總是出乎意外地能順利進行。也
就是說擔任警察官者遇到任何困難事,也能有如師長般的身分迎刃而解。
20

原本警察就是權力衍伸的象徵,故此在本書中,他也記載如何用劍道拉近與
臺人之間的距離:

我詢問村裡的青年們是否願意買個道具之類的來一起練習,雖然當時有一
些年輕人手持竹刀,揚言要教訓我這個新來的小巡查,但我還是硬著頭皮
訂了兩組道具。禮拜天讓青年們看看練習情況,告訴他們趁現在多練習將
來才有所為。我的苦口婆心之下,終於讓執迷不悟的青年們也噤若寒蟬,
誇口願意為了將來而努力練習武道。

於是,各部落的青年,在警察巡邏之時練習武道,與我也結成師弟關係。
其中,阿久根一地的警察,因墓地遷移與野狗撲殺事件遭到反對,遲遲無
法實行之事相當困擾。我裝做不知情,有意無意之間將撲殺野狗的事讓那
些青年們知道。雖仍有兩三位反對但大部分青年還是願意幫我。青年們為
此全部休假一天,幫我撲殺野狗連一匹也沒剩。之後練習武道的同時,連
墓地遷移的事也多虧那些青年,很快地就遷移了。21

因此,他鼓勵擔任警察者,一定要以武道為修身的基本訓練。他也舉例當時
任職高雄州警務部長的草野義一,每天除了工作之外,仍然不斷地熟習劍道、柔
道、游泳、馬術、相撲等其他技能,每天親臨道場,與多數的部下職員們一同比
武練習,致力於修養,而且絲毫不見疲憊貌。他認為這才是一名警察的形象。要
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必須經常致力於武道的練習,才能達到激勵部下的效果。22

為了在統治初期,可以明確的掌握臺灣地方,軍、警以及監獄系統,在臺均
處於較為警備的狀態,加上治臺初期,地方事故頻仍,軍警有相當的折損,故而

20
小川多仲,《日本の武道劍法》,頁 96-100。
21
小川多仲,《日本の武道劍法》,頁 100-102。
22
小川多仲,《日本の武道劍法》,頁 103-105。

- 90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在警察系統除了因為勤務需要而有固定訓練的課程外,為加強武道訓練,亦安排
「暑稽古」、「寒稽古」此類的加強訓練內容。23並且舉辦不定期的交流比賽與活
動,藉以提昇警察的武道水準。以《臺灣警察協會雜誌》中記載「臺灣總督府警
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武術始」即記載相關單對間的武術交流活動,24以及昭和 8
年(1933)日本同志社大學來台對全臺北柔道比賽為例,安排借用臺北植物園武
德殿進行賽事,而對象即以警察系統為主。25

雖然在地方上,已經出現臺人擔任巡查補,甚至巡查的出現,也有相當比例,
此時的武道活動紀錄中,主要仍以「警察官」為主軸,做為武道活動的重心。而
臺人逐漸出現在武道的賽程之中,則是大正 13 年(1924)1 月 13 日淡水郡為鼓
舞警察士氣,鍛鍊身體,於淡水修武館舉行年初劍道競技活動,與會者包括淡水
關稅長、淡水郵便局長、小公學校校長、街長、庄長、保正、街莊協議員,參加
演武者共 80 餘名,特別的是當時在淡水郡警察課就職的臺人:李金龍、李阿逢、
林獻廷、張以、陳水木、張英金、鄭世傳等都參加比賽並獲得優異的成績。翌年
11 月 11 日在淡水俊舉行秋季武道大會,李金龍、李阿逢、鄭進興等人不僅在劍
道比賽中獲勝,亦在柔道項目中獲勝。26

另外在大正 13 年(1924)10 月 19 日新化郡舉行武德殿落成典禮,所舉辦


的劍道分組比賽中,臺人雷海塗、邱丁三獲得優異成績。27以及在昭和 8 年(1933)6
月第十四回「全島警察官及刑務官武道爭霸戰」,代表新竹參加柔道團體賽表現
傑出之劉興紹(段外),並且得到個人賽第八名之佳績(勝過許多日人三、四段高段
者)28。雖然同年舉辦之「第一回臺灣柔劍道選士權大會觀戰記」報導中所記載,

23
如昭和 5 年(1930)2 月 15 日《臺灣警察時報》中〈臺南支所武道寒稽古〉以及〈北門武道
寒稽古〉的相關報導。
24
〈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武術始〉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二十號,大正 6 年(1917)
1 月 25 日。
25
〈本島時事日誌〉 ,《臺灣警察時報》,第二百十四號,昭和 8 年(1933)9 月。
26
〈淡水郡警察職員非常召集並に武術始〉、 〈淡水郡秋季武道大會〉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
81 號、第 103 號,(1924 年 2 月、1926 年 1 月),頁 84-85、頁 301。精通劍道、柔道的巡察
李金龍應為前總統李登輝父親;辛德蘭,〈日治時期臺灣的大日本武德會(1900-1945)〉,《兩
岸發展史研究》,第二期(2006.12),頁 10。
27
〈臺南州新化郡マラリア防遏事務所並武德殿落成式舉行〉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 91 號
,頁 77-80。
(1924.12)
28
〈第十四回全島警察官及刑務官武道爭霸戰(二)〉, 《臺灣警察時報》,第 212 號(1933.07),頁
62。

- 9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並無臺人名稱出現,但在「南署」
、「北署」
、「七星郡」役所及「警務部」的武道
強者選拔「武道試合」的比賽紀錄中,劍道部分有一名「黃」姓選手連續擊敗三
位日籍選手,表現為該比賽中最優異者。29又於昭和 16 年(1941)9 月,於高雄
州的振武館舉辦的第二十屆警察官武道大會,柔道個人賽第二名為臺籍的黃讚
元。30都是臺籍人士在武道活動中嶄露頭角的表現。

昭和 2 年(1927)6 月 17 日武德會淡水支所舉辦演武大會,因涉及劍道普
及活動事項,故在劍道同志會主導之下,有了開放道場練習的協議,並以此向警
察幹部、民間有志人士、在鄉軍人分會等分別收取一百圓、一百七十圓以及一百
五十圓等數目,並以此經費購得劍道具八套以及銃劍術防具四人分,提供三個單
位每週三次在淡水修武館練習。31由此可見,武道活動,並非單純運行於某一特
定族群,而是包括軍人、警察、地方人士,甚至學生。

(昭和 9 年 3 月 1 日制定,昭和 11 年 3 月 19
依照「武道家表彰例施行規程」
日改正)所示:

昭和十一年三月修正為地方部審查柔、劍道為五段以下範圍,臺灣、朝鮮、
滿洲四段以下,其他地區為三段以下。32

初期,在日本本島的「武道家表彰例施行規程」中,雖明確規定出武德會本
身會員在武道之地位、稱號以及階級的表示,但是並未明確規定殖民地部分,但
隨著殖民地地區武道人口的增加,以及武道活動推廣的實際層面考量下,在此可
見分會的地位以及重要性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並且給予武道的段位審核權力,也
因此地方上的武道受到激勵,參加武德會的武道人口也呈現相當的成長。(此部
分於第四章第二節中更詳細說明)

29
〈第一回臺灣柔劍道選士權大會觀戰記〉, 《臺灣警察時報》 ,第 217 號(1933.12),頁 99-135。
30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 314 號,(1942 年 1 月),頁 98。
31
富山可誠, 《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 劍道同志會會誌》第五號(臺北市南門町:劍道同志會
昭和 3 年(1928)11 月),頁 56-57。
32
大日本武德會, 《昭和十二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名鑑》 (京都岡崎:大日本武德會本部雜誌部,
昭和 12 年(1937)3 月),頁 4。

- 92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其後又於昭和 12 年 3 月 17 日「武道家表彰例施行規程」改正第三項「地方
審查」:

(一)委員長一名,地方部副長擔任。
(二)委員四名以上,地方部主事及該區武道家三名,銃劍術限定一名內,劍道
之範士次之教士擔任之。
(三)地方審查委員會設審查委員數名,委員資格、姓名及變更、場地均需向會
長報告。
(四)審查範圍:劍道、柔道、銃劍術五段以下;弓道三段以下,但臺灣、朝鮮
及外國所在地方部為四段以下。
(五)地方部長需具成績向會長報告,收取手續費 2 圓半數作為地方支部使用,
半數繳回本部,但臺灣、朝鮮及外國地方部,則需多收一圓繳回本部。

可見得臺灣、朝鮮以及他地方支部的武道成員,在逐漸增加的狀況,以及段
位逐年攀升,讓武德會本部也需正視此問題,並加以修正。

四、武道講習會

誠如前述,正因為警察系統對於武道的重視,除了定期的武道練習比賽之
外,亦有前往日本內地參加講習的活動,以「昭和 8 年(1933)度夏期武道講習
會」為例,其活動時間自八月一日迄十日,共計十天,於武德會本部召開講習,
講習重點如下:
(一)講習科目包括武道及學科,又武道包括:劍道、柔道、薙刀、武道型、教
授方法、審(裁)判方法以及實習;學科則包括武道史、生理衛生、體育理
論之要領等。
(二)講習參加人員僅限武德會員,且須為劍道柔道三段以上者,如參加講
習之聽講亦可但須為二段以上,薙刀術則針對初學者。(主以興趣養成,
以作為在校指導)。
(三)報名講習者須記載姓名、住址、年齡、職業、會員資歷,以及柔、劍道之
段位,寄往武德會申請。
(四)參加講習者須於參加前繳交參加費一圓。

- 9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五)全程參予者頒發講習證書ㄧ紙。

除了武道(劍道、柔道、薙刀)均為範士、教士等高段位者擔任教學外,學科
之武道史邀請為陸軍大佐越智茂以及京都帝大講師世川久吾(醫學博士)擔任,特
別的是期間安排了三場特別演講,包括「世界經濟的動向與日本經濟的未來」
、「亞
細亞的諸國」、「思想問題」。可見得武道成員的再教育部份,除了強調世界觀的
日本、亞洲的諸國的現況分析之外,還特別由文部省特別派遣文部事務官兼督學
官岡田恆輔到場,作精神思想部分的演說,由此可見對這個領域的重視。33

33
,《臺灣警察時報》,第 214 號(1933.09),頁 176-178。
〈昭和八年度夏期武道講習會〉

- 94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第二節 學校與武道教育的連結

一、武道的象徵

矛.劍為武之象徵,日本建國基礎為武,尤其劍道裡更不可或缺。日本國
民為尚武之國民,便是從建國時開端於此的。但是不論心裡誓言多忠誠,
無實行力的話,無遺憾實踐道德之事終將彷彿空中閣樓一般困難。因此我
(日人)祖先不會枉死,為實踐此道德的唯一方法便是致力於武道的磨
鍊。在各種武器之中,矛與劍就如同前述般,自建國時代便與國民保有緊
密關係,自古便遵從其威德並堅信著。然而因武士盛行百姓不得不開始守
護國家,而矛與劍具矜持,亦是最便於使用的身邊武器,因此做為各種武
藝的基礎武藝,才會特別針對劍道加以磨練修養。換言之,武士便是憑藉
劍道的修行磨練,才能算是實踐武士道任務。也就是說依劍道的修鍊,將
此精神賦予價值,引導實踐之路,所以說劍道掌控實踐武士道的另一半。
34

參前文所述,日人自認以武立國,以實踐武道為守護國家的不二之道,因此
武士的象徵即為劍術之修行,致力於武道的磨練,並將此精神賦予價值,一方面
藉由武道的修練,並藉此得以完成武士隱含之保家為國的重要使命。

日人在領台初期,臺人呈現對於體育,甚至武道活動並不熱絡,包括劍道、
柔道、馬術’或者運動的網球、賽艇等活動均是到了大正末葉呈現熱絡的態勢,
原本臺人之間,僅有原本的中國式武術,而無所謂「運動」,在日治情況下逐漸
因為學校的諸多體育活動以及運動會的活動中,開始出現田徑等活動。隨著紀念
日本攝政宮來台巡視,設立圓山體育場後,臺北市內的小、公學校所舉行的聯合
運動會,均呈現出盛況,甚至漸漸成為各校在臺北市例行行事。

因為運動風氣盛行,武道活動也從原本的軍警佔多數的範疇中,跳脫出來。
隨著劍道、柔道成為中等男子學校正式科目,武德會也積極推廣,除了在明治

34
(東京:六盟館,昭和 13 年(1938)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 ),頁 17-18。

- 9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35 年(1912)10 月,將柔道、劍道道場以及馬場、射箭場等演武場所,建立在
台北文武街廣場(亦即總督府廳舍所在)
,並設置劍道、柔道、弓術、馬術各部,
後因建築總督府廳舍,故將其遷移至植物園苗圃。

雖然運動風氣逐漸蓬勃,日本政府仍以「地方性質獎勵體育」的思考,由民
間發起,並於明治 36 年(1903)一月,成立「體育俱樂部」
,並以獎勵體育活動
的名義,舉辦體育運動會;但是其競賽內容,則是賽跑以及劍道、柔道、弓術、
馬術之類。但臺灣年輕人雖然受到時代進步刺激而有所改變,在網球、陸上競賽、
田徑活動等,均與日人為伍練習,尤其對於網球與陸上運動有特別的偏好,且成
績優秀。但對於劍道、柔道、弓術等卻較不喜參加。35

教育部分日方對於臺人同化的思考,在教育部分以儒教為教育中心,並以鍛
鍊人格的方式,漸漸將臺、日之間作民族性的融合。而臺灣人的教育,除了學校
教育之外,社會教化這個部分也著重於思想教化以及國民性格的養成,尤其在公
學校更是國民性格養成的重要時間,除了打破舊有信仰之外更要確立以天皇為主
的神聖、尊嚴、慈愛的觀念。36而這些觀念正與武德會的宗旨相互呼應。

二、武道教育的目的

以劍道為例,根據堀田捨次郎所著《圖解劍道教範》中的說法:

劍道與刀劍共同創造之時,為防護自身安全而刺擊對方的劍術運用,其原
意及目的就是與敵人交戰獲得勝利。然而因時代的變遷,在武士的道德實
行等被賦予實踐倫理上的意義,進而美化發達。但繼明治九年廢刀令發布
以來,目的之處在旨意上卻迥然不同。37

日人認為劍道在教育傳承的目的,除了以鍛鍊身心的根本精神-身心的鍛鍊
是以神聖嚴正的法則,來鍛鍊肉體與精神,來養成天成的氣象。並以此為本,藉

35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 《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 年) ,頁
293-296。
36
柴田廉, 《臺灣同化策論》(臺北市:晃文館,大正 12 年(1923)
),頁 85-88。
37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 ,頁 49。

- 96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由此種修練的課程加諸於學生,不只能更加鞏固學生國民觀念,還能延續並灌輸
既有的武士道觀念,為達成企圖增進健全的國力的目的,並達到下列各項的養成:

(一) 體力的養成
以技術訓練的法則,修練身體的動作,養成剛健的身體。
(二) 氣力的養成
在磨練身體的時候, 運起全身的勁力、振奮元氣,以養成雄大的膽氣。
(三) 精神的養成
敵對的觀念是,鞏固在一瞬間賭上生命的覺悟,養成果斷、敏捷、敢作敢當
的氣象。隨者反覆動作的練習,讓腦中的雜念消失,去除腦中的塵勞妄想,達到
所謂的無念無想的境界。進而養成沈著自信、進取、共同的精神。
(四) 武德的修養
劍道的練習是以禮為本,其賭上舉手投足間的命運的動作,是以禮儀和身心
為一體,即所謂以至善的動作為始。所以練習的目的是以廉恥、禮讓、信義、忠
君愛國的德行的觀念,即所謂帶有武德養成的根本要義。

以上所敘述的身心修養應依據下列的要素來鍛鍊:
(五) 生理方面
骨骼與機能的強弱;姿勢與四肢的調和;動作的耐久和巧劣
(六) 心理方面
感受、忍耐、熱心、元氣、自覺、判斷、理解、記憶、工夫、自信

身體精神鍛鍊的要素有任何缺陷的話都是不適切的,也就是說,隨著體力的
完全和精神的活動的漸次進步,就能參悟其以禮義為主的各業的道理,也就能達
到身心鍛鍊的目的。但是身心的鍛鍊之中,行為偏離德育的精神的話,就沒有辦
法包容心靈,就只剩下身體的勞累,這並不是真正活著的意義。所以應該努力去
達成依據德義來善正精神,以及磨練體力的目的。

(七) 鍛鍊的效果
1.生理方面:
讓虛弱的身體隨著運動而漸漸強壯;

- 9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讓全身均等發展;
健全各機能力的增大與各筋肉的發展;
讓視覺變的敏銳;
強化皮膚的抵抗力;
強化呼吸器心臟及肺臟、讓血液循環順暢。
2.心理方面:
感情的斷滅;
增進理解記憶力;
脫離沈鬱與恐怖;
統一精神;
矯正壞習慣與增強自制力;
強化鎮重果斷意思力;
發達豁達剛毅的氣象;
擁有不屈不饒淡泊磊落的襟懷;
讓想法變的高尚嚴謹;
提昇公共道德觀念。38

三、日本學生的武道課程內容

武道教育原本規劃在小學校,初期在明治 5 年(1872),拘束於學校體操與
武道之間的關係議題討論,延續至明治 16 年(1883)5 月,則是在體操傳習所對
於被稱為「武道」的劍術、柔術的稱呼,以及在學校作為體操的採行可否方式之
調查,並於明治 17 年(1884)成案,內容包括:

(一)二術(劍術、柔術)之優點
1. 幫助身體發育。
2. 能堪受長時運動。
3. 精神爽快,志氣昂揚。
4. 除去柔弱的儒生風格,建立剛壯的體魄。

38
(東京都:二松堂,大正 11 年(1922))
堀田捨次郎,《圖解劍道教範》 ,頁 1-5。

- 98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5. 得到不優於危難之際的護身術之基礎。

(二)二術(劍術、柔術)之妨害與不便之處
1. 身體的發育,往往失去平均。
2. 實際操作時多少會有危險。
3. 身體運動的適度與否很難界定,因為身體強壯脆弱混合難以明確界定。
4. 精神激勵容易,但相對容易養成粗暴的風氣。
5. 爭鬥的意念強盛,難以制止學生求勝的風氣。
6. 練習時的監督人員與同年級一起教授的問題。
7. 教場的坪數要求。
8. 柔術的練習服以及劍術的練習道具的準備、清潔等問題。39

(三)教育上的要訣

人與生俱來就擁有雙手雙腳,又擁有靈妙的精神力,所以只要具有了一般
人所具備的精神力,經過嚴格的修練,就能讓其本能與武道的德行同化,
自古以來,劍道把這當作一種秘密,是一種不可解的事物,但是認為經過
了練習之後,也不在這是一項難事,可以說是相當大的錯誤。這決不是不
可解的事物,也不是一項秘密,雖說依據理法,讓身體精神經過鍛鍊之後,
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健全的發展,但是劍術的精進與否,除了端看個人的努
力之外,劍術指導的計畫是依據智覺,悟到了理法的真諦,磨練身體,讓
精神力完全的運作,所以它並不是不可思議的活動,做為指導的根底的各
個身體生質,依據生理學可以區分為左列四項。
(1) 武道是國朝的精華、做為國民的精粹是日本獨特的產物。
(2) 是適合神州男子的事物。
(3) 可鍛鍊所謂大和魂的精神。
(4) 以型以及比賽動作方法作為基礎,結合其身心的活動;或是依據學

39
中島石教、山本春三, 《武道要目詳解 小學校武道精義 柔道篇》 (東京、大阪:東洋圖書株
式合資會社,昭和 14 年(1939)8 月),頁 2-6;入江康平編著,
《武道文化の探求》(東京都:
不眛堂,平成 15 年(2003)
),頁 166-168;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劍道の歷史》(東京
都:朝日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387-388。

- 9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理來加以補足。40

由上述可知,日治時期武道活動的推廣,原本源自於警、獄系統或武德會組
織之大力推廣,除運用於日人之外,並行之於臺灣的教育體系中,認為以上諸項
優點能給少年貭實剛健的精神以及以及強健的身體,就是國家發展的根本,正因
為藉由武道培養少年克服萬難的精神,以及奉行宣揚國威及天皇聖恩的觀點,來
進行武道的教育。在小、公學校施行,則是藉由劍道以及柔道的基礎動作,教育
並涵養武道精神,鍛鍊出更強健的體魄。41雖然中學校終於在昭和 6 年(1931),
將武道排入正式課程中,但經過各方人士大力推廣,且多次透過議會,企圖在國
民學校中加入武道課程,均被駁回。所以在申請過程中,許多著作以「準正科」
來介紹小、公學校的武道課程。直到昭和 16 年(1941)3 月的國民學校令,將
國民學校的「體操科」
,改為「體鍊科」
,並將「柔道」
、「劍道」排入國民學校五
年級以上男子必修教材中。42 由表 3-6 中可稍事窺見建構於小學校課程的內容。

表 3-6:小學校劍道科教材配當表
尋四 尋五 尋六 高等
四 劍道講話 同左 同左 同左
月 劍聖講話
劍道部趣味書配付 劍道綱領 劍道與人物 武德與國體
希望兒童身體檢查 劍道的意義與目的 竹刀相互動作: 著具相互動作
入部式 木刀相互動作 著具相互動作 表、裡刺
修行上的心得 木刀空間動作 身體運用(斜進退) 退正面擊
道場的神聖與禮法 帶刀姿勢 正面擊對拔正面擊 退右籠手擊
準備動作 立禮 正面擊對拔右胴擊
(正坐、坐禮、缽卷、呼 拔刀、收刀、前進 右籠手擊對拔正面擊
吸、懸聲、默念、肩膀運動) 身體的運用與切踏送 右籠手擊對拔右籠手
徒手空間動作 足動作 擊
中段架構、身體的運用、 相對拂擊、正面擊 右籠手擊對切落正面

40
堀田捨次郎,《圖解劍道教範》 ,頁 9。
41
田島實夫, 《準正科小公學校武道》 (臺北:臺北學藝社,昭和 14 年(1940)11 月) ,頁 1-2。
42
日人在帝國議會中提出武道排入學生課程中之相關「請願書」 「建議案」包括第 10 帝國議會

(明治 29 年)、第 11 帝國議會(明治 30)、第 12 帝國會議(明治 31) 、第 15 帝國議會等,共
計 23 次,其中第 21 帝國議會以 96 贊成,反對 101 名申請失敗。翌年,第 22 回帝國議會修正
中學校體育正課中加入劍、柔道,並於第 24 帝國議會通過。但是小、公學校始終未能將武道
課程排入正式課程中。參 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117-118、財團法人全日本劍
道聯盟,《劍道の歷史》,頁 16。

- 100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正面擊、左右面擊、右胴 左右摺上正面擊 擊
擊、二段攻擊、三段攻擊、 徒手空間動作
正面連續攻擊、切返正面擊 中段架構、身體的運
用、正面擊、左右面擊、
右胴擊、二段攻擊、三段
攻擊、正面連續攻擊、切
返正面擊
木刀相互動作
打擊方
前進
五 菖蒲祭 同上 同上 同上
月 木刀與日本刀的比較與拿 竹刀相互動作 著具相互動作 同上
取方式 木刀相互動作 同前竹刀相互動作 出頭正擊面
擊突的部位 出頭右籠手擊
木刀空間動作 壓制刀身正面
帶刀姿勢 攻入方
立禮 體碰對應方
拔刀、收刀、前進
同前徒手空間動作
六 衛生上的助益 應即擊 著具相互打擊切返練習 同上
月 竹刀購買 著具相互動作 同前:竹刀基本打擊切返
竹刀與日本刀的比較與收 前進刺擊 練習
取法
同前木刀空間動作與
徒手空間動作
七 暑熱的練習 同上 同上 同上
月 學習與心得 氣、劍、體的一致 大強速輕 心正則劍正
竹刀基本打擊切返練習 著具對師打擊切返練習 著具對師輪流打擊 同上
前進打擊 同前:竹刀基本打擊切返
前進後退切返打擊 練習
左右進切返打擊
九 乃木祭 同上 同上 同上
月 真劍對敵的意義及禮節 劍道與日常生活 漸流派 平常心是道
對師空間動作 同上 著具相互輪流練習 同上
同前木刀空間動作與 同前:木刀相互動作 同前:著具相互
徒手空間動作 動作
竹刀基本打擊切返練習 出頭正擊面
前進打擊 出頭右籠手擊

- 10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前進後退切返打擊 壓制刀身正面
左右進切返打擊 攻入方
木刀相互動作 體碰對應方
打擊方
木刀空間動作
帶刀姿勢
立禮
拔刀、收刀、前進
徒手空間動作
中段架構、身體的運用、
正面擊、左右面擊、右胴
擊、二段攻擊、三段攻擊、
正面連續攻擊、切返正面擊
竹刀基本打擊切返練習
前進打擊
前進後退切返打擊
左右進切返打擊
十 野外比賽43 同上 同上 同上
月 竹刀相互動作 竹刀相互動作 著具相互引立練習 同上
前進出劍 同前:木刀相互動作 同前:著具相互
動作
出頭正擊面
出頭右籠手擊
壓制刀身正面
攻入方
體碰對應方
十 道具與甲冑的比較 基本動作與練習 殘心、隙 同上
一 道具的穿脫方式 同上 其他教科與劍道
月 穿著護具之整理方法 同前:著具相互動作 著具對師比賽練習
穿著護具的相互動作
前進
十 義士祭 同上 同上 同上
二 著護具相互打擊、切返練習 同上 武士與劍道 劍禪一致
月 前進 同前:竹刀基本打擊切返 著具相互比賽練習 同上
練習
44
一 寒稽古(寒冷練習) 同上 同上 同上

43
野外比賽(野試合)參圖 3-1。
44
武道課程中之「寒稽古」
,其目的在於對於武道魂魄的培育,以及磨練剛堅持久的意志,而每

- 102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月 練習時應注意事項 真劍味 御製 吟詠
著護具對老師打擊、切返練 著具對師輪流練習 同上 同上
習 刺擊的機會 思會功夫 懸待一致
前進 兩劍鍔相交時之打擊
與應對45
刀子揮下時之打落反
應動作
二 劍道大會 同上 同上 同上
月 著護具對老師輪流練習 間合 驚畏疑惑 劍道奧義
著具相互輪流比賽 同上 同上
同前:著具對師輪流練習
三 著護具相互練習 著具相互引立練習 形 文武不岐
月 同前:著具對師輪流練習 上段架構 同上
下段架構 劍道形四、五、
劍道形第一、二招 六、七招
資料來源:高野佐三郎、高野弘正,
《小學劍道指導書》
(東京、大阪:東洋圖書
昭和 11 年(1937)12 月)。頁 27-29。
基本名詞:面(指頭部防具)
、胴(指腹部防具)
、籠手(指手部防具)
、切返(指
劍道的基本打擊練習,包含移動中的正擊面部,與斜擊面部動作)、
體碰(出劍攻擊後,身體的碰撞)
、殘心(攻擊完,並不懈怠,並繼
續準備下一次攻擊的心態)。

參照表 3-6 可以發現,小學校學生的劍道課程中,可以分成幾個部分:


(1) 精神教育部分:包括武道之「講話」、道場禮儀、學習的意義與目的以及
「武德與國體」等部分,做為學生對於武道活動的精神部分的教化與規
訓,並以此對武道活動的本質、訓練有了規訓、尊重以及對於皇國臣民的
涵養、忠勇義烈的國民氣魄作為一個國民於生活與教育上的具現。並藉此
46
訓練兒童廉恥、禮讓、剛毅、果斷、沈著、順從、貞淑等德行的涵養

(2) 身體的訓練:除了端正學童服裝的部分,也對用具(武道防具、道服)的

年一月上旬安排 6 天(亦有安排 7 天者)針對 5 年級以上男學生舉行,練習的時間,則由每日


上午六時開始進行約一小時。對於學生出席、著裝等,也有相當的要求。
45
參圖 3-5,右側持竹劍相碰撞之兩人,即為劍鍔相交之狀態。
46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頁 182-183、195、199。

- 10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清潔,乃至於透過訓練的課程以及寒稽古、暑稽古等暑熱、寒冷的嚴格環
境中,達到身、心都得到訓練的狀態。

根據堀田捨次郎,《圖解劍道教範》中的說法:

對於劍道教材所應注重的內容大要,所提到的劍道型和比賽動作有下列種
類。一、斬擊、二、突刺、三、變擊、四、攻擊、五、防守等五大種類。
以上五大項目不論是哪一個都是劍道教材的主要大綱,在臨機應變的勝敗
中,都可以化做個個有形的動作,在互相打擊磨練中,用竹刀來模擬劍的
精神,也就是劍的權化,作為武器的劍,是武士之魂的具體形體,所以使
用竹刀來防禦或攻擊,以決定勝敗。所有的一切皆以禮為本,讓武器可以
正確使用在最正確的道路上,反覆磨練其中的技巧,才能達到精心武士的
精華發達的境界,進而達到完成在忠孝節義的道路上的成就。47

日人在於武道的課程中,期待透過課程中「型」的練習以及比賽經驗的模擬
訓練,達到實戰的效果,並且在其中寓含武士忠孝節義情節的形塑。而這些強調
在公學校開始的劍道練習,在有些人的記憶裡,可能不過是小朋友拿木刀揮舞與
對打。48

47
,頁 6。
堀田捨次郎,《圖解劍道教範》
48
劍道界耆老曾海雄先生口述,參考附錄 4。

- 104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圖 3-2:「野試合」(露天比賽)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由圖 3-2 可以看出,圖中學生在操場中間進行比賽的狀態,人數超過四十名,
圖中間有疊羅漢者,手持白旗,圖左側亦有疊羅漢者,背後有得分版,分為紅白
兩隊,並有兩隊得點分數。右側棚子下方端坐著白帽與白衣褲者,疑似軍人身份;
最右側並有彩帶繞著ㄇ字桿狀物,加上半空中繩上有彩旗,故筆者推估應為運動
會或表演會之類型活動。

- 10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三節 臺灣學生武道組織與活動

一、學生之武道組織

在武道傳至臺灣之前,明治 10 年(1877)
,日本在大學、高等、專科學校的
相關武道活動,就已經開始發展,至明治 30 年(1897)以後,相關的活動更是
變的多彩多姿,大正 2 年(1913)京都帝大主辦第一回全國高等、專門學校劍道
大會。,大正 13 年(1924)第一回明治神宮競技大會舉行。同年,東京帝大舉
行第一回全國高等、專門學校劍道大會。可以想見在日本的學生活動中,武道項
目之交流已行之多年。相較之下,臺籍學生在日治初期,尚未有明顯的表現。

昭和 3 年(1928),全日本劍道聯盟成立「第一回全日本大學、高專劍道大
會」,初期參賽的隊伍共有三十二隊,至昭和 15 年(1940)就有 90 隊參賽,各
地大學及高專舉辦相當多比賽,學生均以獲勝為校爭光為目標。昭和 4 年(1929)

9 年(1934)、15 年(1940)舉行共三次「天覽武道大會」更是顯現出當時武道
的蓬勃發展,以及武道人口的增加。昭和 6 年(1931),文部省認定劍道為中等
學校必修正式課目,昭和 11 年(1936)制定「劍道指道要目」對於學生在學年
間的武道活動,有了更明確的指示。並於昭和 16 年(1941)3 月,國民學校令將
體操科更名為體鍊科,規定國民學校五年級以上學生必須學習劍道、柔道等必修
課目。由於當時有組織的統制ㄧ元化,在政府外圍組織武德會的建構下,形成明
確的國家的武道性格呈現,直到昭和 19 年(1944)戰況惡化的情形下,對於交
通、運輸、糧食等都有所限制的情況之下,武道的練習與比賽,自然相對的呈現
出停止的狀態。49

《臺籍菁英的搖籃:臺中一中》一書中提到,在昭和 6 年(1931),臺中一
中共有十個社團,包括「武道」
、「弓道」
、「棒球」
、「競技」
、「足球、
「旅行」
、「游
泳」、「園藝」、「網球」、「曲棍球」等,但是至少還有「籃球、
「排球」等社團存
在,除園藝外,均為運動性,但因「柔道」
、「劍道」均為學校正課,所以必須全

49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聯盟,《劍道の歷史》,頁 16。

- 106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校學生參加,與社團性質不同。50由於弓道部使用的是日本武士的弓箭,所以參
加的人數往往是最少的。而且如果學生在社團中表現良好,武道成績優異,也有
機會獲得保送到臺中高農的例子。下以表 3-7 呈現當時蓬勃的學校武道社團。

表 3-7:昭和 8 年(1933)學校之武道團體
學制 校名 所在地 部名 設立時間

劍道 1928

大學 臺北帝國大學 臺北市富田町 柔道 1928

弓道 1932

劍道 1925
臺北高等學校
臺北市古亭町 柔道 1925
(高等科)
弓道 1925

體育部
臺北高等學校(尋常科) 臺北市古亭町 1922
(含柔、劍道)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高等女
臺北市文武町 弓道部 1924
學校
高等學校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高等女
臺北市西門町三丁目十一番 弓道部 1932
學校

新竹州立新竹高等女學校 新竹市新竹字東門外一番地一 弓道部 1932

柔道部 1919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 臺北市幸町一一七番地 劍道部 1919

劍友會 1931

臺南高等工業學校 臺南市三分子、後甲、旭町 武道部 1931

中學校 劍道部 1908


臺北州立臺北第一中學校 臺北市龍口町一丁目十一番地
柔道部 1908

劍道部 1927
臺北州立基隆中學校 基隆郡七堵庄八堵
柔道部 1927

私立淡水中學校 淡水街淡水字砲台埔六七 柔道部 1927

50
朱珮琪, ,(臺北縣:向日葵出版社 2004 年),頁 108-112。
《臺籍菁英的搖籃:臺中一中》

- 10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劍道部 ?

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 新竹市新竹字東門外一番地一 劍道部 1926

劍道部 1915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 臺中市新高町一一八番地 柔道部 1915

弓道部 1919

臺中州立臺中第二中學校 臺中市頂橋子頭五十八番地 劍道部 1930

劍道部 1927

臺中州立臺中商業學校 臺中市新高町二十九番地 柔道部 1927

弓道部 1921

劍道部 1917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 臺南市三分子二百五十一番地
柔道部 1917

劍道部 1923
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 臺南市竹園町丁目二番地
柔道部 1923

劍道部 1924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 嘉義市三子頂
柔道部 1924

私立臺南長老教中學 臺南市後甲四二三 劍道部 1931

武道部(劍道部、柔
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 高雄市三塊厝百五十九 1922
道部)

劍道部 1927

臺北第一師範學校 臺北市文武町五丁目四番地 柔道部 1927

弓道部 1927

師範學校 劍道部 1927

臺北第二師範學校 臺北市下內埔 柔道部 1927

弓道部 1927

臺南師範學校 臺南市桶盤淺七番地 武道部(柔道、劍道)1930

醫學專門 劍道部 ?
臺北醫學專門學校 臺北市東門町六番地
學校 柔道部 ?

農林學校 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 宜蘭街金六結字七結三十番地 劍道部 1931

劍道部 1929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嘉義市宮前町一丁目十七番地
柔道部 1930

- 108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劍道部 1932
高雄州立屏東農業學校 屏東街歸來七百九五番地
柔道部 1932

臺北市大安字十二甲百八十五 劍道部 1929


工業學校 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
番地 柔道部 1930

財團法人私立臺灣商工學 柔道部 1932


商工學校 臺北市幸町四十番地
校 劍道部 ?

資料來源: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附錄 4,頁 21。

由表 3-7 可以發現,合計 29 所學校,除了女學校三所單獨設立弓道部外,


另有臺中商業學校優先設立弓道部外,其他學校有 17 所都以同時成立,或以先
有劍道部,再發展柔道部,的情況進行,這也符合劍道師資較多的狀況。其次,
其中最早成立社團者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一中學校在明治 41 年(1908)成立劍道
部、柔道部,當時仍為日人就讀並未出現臺籍武道學生。而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
學校雖然為臺人第一所中學校,但武道社團迄大正 4 年(1915)年才成立,其間
仍未見臺人在此領域表現之記載。

二、臺灣學生武道活動

為了更加推廣武道,包括青年團、學童等範圍的教授者,則必須透過師範
學校之課程,並在畢業時其中獲得劍道的有段者,以及對於劍道科的內
容、體操科的理論、小學校教材研究與劍、柔道的審判法則等內容,並藉
此徹底傳達國民武道精神,以其培育可以肩負國家責任的國民。51

參照上文可見,日人對於武道的推廣,並不侷限於一般教育之中。如同日本
翻版一般,臺灣繼警界之後,中學武道課程也納入必修課程,在明治 41 年(1908)
臺北第一中學最早成立武道部(日人就讀)
,其後各中等學校逐漸成立武道部,
各校均建有專用之「武道場」(唯一例外為淡水中學將體育館改建為武道場)。52

51
,頁 34-35。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
52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18。

- 10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雖然武德會並未明確有招收學生入會的情事,但在其地方有自行成立臺灣支
部之「劍道同志會」會刊中有記載:「第七回甲種團武道對抗試合」中記載學生
之武道活動,即昭和 2 年(1927)11 月 27 日,包括北商、醫專、南商高農四校選
手舉行武道比賽,由武德會舉辦,獲勝隊伍將會授以優勝旗,由於比賽是以團體
得分賽的方式進行;一隊十名選手。其中醫專出現一名張姓選手,應為臺人,在
醫專的選手排序中名列第五位,出賽三場,成績為一勝、一平、一負,在賽程之
中算表現中等。經此資料應可推斷臺人學生階級已經除了參與學習之外,亦漸有
能力者參與賽程。53又另外在會刊中之「第八回中等學校劍道柔道爭霸試合」中
記載,於昭和 3 年(1928)9 月 23 日,於台北植物園武(道)場中舉行,包括
北商、北師、北中、北一中、新中、嘉中等,六校選手舉行劍道比賽,柔道則有
北師、北一中、嘉中等三校進行比賽,同樣由武德會支部舉辦。令人較為注意的
是劍道賽程中全勝選手共有五名,包括(北一中)江副孝晴、吉川忠夫;
(北商)
安藝胖、(新中)顏新戶、葉其菁;其中新中的兩名全勝選手應為臺人。

對照表 3-7,可以發現許多社團成立於昭和元年(1926)前後,加上臺人出
現於比賽表現優異的報導中,已經是「第八回中等學校劍道柔道爭霸試合」所記
載,一方面可以發現在學生武道的領域在此階段,已經非常頻繁的舉辦。而社團
的大量出現,一方面應與武道教育的正常化以及當時大量的武德殿完工,可供利
用的武道空間大量增加,有著相對的關係。

53
富山可誠,《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 劍道同志會會誌》,第三號(臺北市南門町:劍道同志
會,昭和 3 年(1928)3 月),頁 62-67。

- 110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圖 3-3:臺中柔道練習照片
資料來源:姚浙生撰稿,《楝花盛開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一
冊總論篇/課程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5 年 12 月),頁 159。

圖 3-4:臺中一中劍道照片
資料來源:姚浙生撰稿,《楝花盛開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一

- 11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冊總論篇/課程篇,頁 159。

雖然明治 38 年(1905)開始,臺中一中開啟了臺人的中學教育,加上 1919


年「臺灣教育令」公布,並設立公立臺北工業學校、公立臺中商業學校、公立嘉
義農業學校招收臺人子弟,並於 1922 年公布「新臺灣教育令」
,撤廢臺、日人學
制上差異等措施,54確定更多臺籍學生學習武道課程,可惜因資料不足,無法更
明確了解當時其他臺人在此領域的表現。但是至少可以推見,當時臺人學生階級
在武道活動或競賽中,已經開始參與學習。55

雖然中學校直到昭和 11 年(1936)才將劍道、柔道等武道課程編入正式課
程中,但由前文所敘,在昭和 3 年(1928)已有台籍的學生武道選手,且表現突出。
且臺中一中於昭和 8 年(1933)擔任臺灣地區代表,前往日本參加明治神宮體育大
會(中等學校部分)之比賽,56加以武道訓練並非一蹴可及,必須經過相當的訓練
才可展現成果,所以臺人學生參與武道活動,應早於昭和年間。加上參照表 3-7
可以發現最早成立柔道部、劍道部社團的臺北第一中學校,於明治 4 年(1908)
即成立;其次是臺南第一中學校則於大正 6 年(1917)成立柔道部、劍道部;還
有臺中第一中學校於大正 4 年(1915)成立柔道部、劍道部及大正 8 年(1919)
成立弓道部;其他二十多所學校均為 1921 年之後成立武道社團。

根據當時曾為劍道選手之吳建堂先生研究,當時中學劍道成績較為突出,上
敘曾代表臺灣地區參加明治神宮全日本中等學校劍道大會的學校,主要有新竹中
學(1930、1932 年包括臺籍選手)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1931、1933、1934、1935、
1936 年)
、臺北工業學校(1937、1938、1940、1941 年)
、臺北一中(1939 年)、
臺北二中(1942 年以臺籍選手為主)、花蓮港中學(1943 年戰局未惡化前成行)
與日籍選手爭奪參賽代表權之優秀表現。 57 惟其記憶者,仍未早於昭和 3 年
(1928)。

54
姚浙生撰稿,《楝花盛開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一冊總論篇/課程篇(南投
市:臺灣文獻館,2005 年 12 月),頁 197-198。
55
富山可誠,《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 劍道同志會會誌》,第五號(臺北市南門町:劍道同志
會,昭和 3 年(1933)11 月),頁 63-65。
56
〈本島時事日誌〉 ,《臺灣警察時報》,第 214 號(1933.12)。
57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18。

- 112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以昭和 8 年(1933)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劍友會舉辦的第一屆「全島少年大會」
的賽程紀錄,可以看出當時臺籍少年對於劍道的參與狀況。當時於臺北武德殿舉
行第一回「全島少年大會」,參加團體包括尋常科 21 隊,高等科九校 53 名,尋
常科比賽分為天、地、人三組,各組選一優勝隊伍進行總決賽,高等科則進行淘
汰賽,比賽成績如下:

天組:
臺北市旭小學校    六勝
基隆市雙葉小學校(a) 五勝一敗
新竹小學校        四勝一敗
蘇澳小學校        二勝四敗
鳳林小學校        二勝四敗
臺北市樺山小學校    二勝四敗

地組:
大湖小學校        六勝
  羅東小學校 五勝一敗
基隆市雙葉小學校(b) 四勝二敗
基隆市日新小學校    三勝三敗
基隆市寶公學校    二勝四敗
基隆市同風會58   一勝五敗
新竹小學校(武)    六敗

人組:
  北市錦小學校      六勝
玉里小學校      四勝二敗
武德會勤王小學校   四勝二敗

58
「基隆同風會」前身為「基隆敦俗會」 ,於 1914 年由日人鼓吹下,臺人以「為地方謀幸福,
為風俗圖改良」的目標成立,並在大正 15 年短暫的,由市尹所擔任。其餘均由臺人擔任。大
正 9 年曾由林熊徵等人提議,成立臺北州廳聯合同風會,基隆敦俗會因而改名基隆同風會,雖
然這個組織掛名在臺北聯合會名下,但仍有相當的自主權。陳凱雯,〈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
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年 7 月),頁 154-156。

- 11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北市旭小學校(b)  三勝一分二敗
屏東小學校        二勝四敗
岡山小學校        一勝一分四敗
臺北市樺山小學校(a) 六敗
最後由錦小學校(大湖 3/旭 2 錦 4/大湖 1 錦 5/旭 0)獲得優勝

高等科的成績則分別是:
一等 六勝 德田一男 (大湖小) 
二等 六勝 竹內佐五郎 (基隆小)
三等 三勝 山田勳  (莫廣小)
四等 三勝 久保田瑞穗 (基隆小)
五等 三勝 長木正則 (莫廣小)
六等 三勝 佐藤忠威 (羅東小)
七等 三勝 謝双育 (大湖小)
八等 三勝 長尾勝男 (基隆小)
九等 三勝 津嘉山智俊 (大湖小)
十等 二勝 蓑田純 (羅東小)59

上列團體賽中,雖然大多還是小學校獲得較優秀成績,公學校部分,則是僅
有基隆寶公學校出現參賽,高等科個人賽部分則是與第三名相同戰績(三勝)的
謝双育獲得良好成績,雖然是在日人的教育下,但由此可見,臺籍學生在武道的
領域,已經有與日本選手相抗衡的傑出的表現。

特別的是,上列參賽隊伍,均為各公、小學校,唯一非學校機構參加出賽者,
為「基隆同風會」之組織,由於其為地方公益團體,在地方上有自己的事業及組
織,包括幼稚園、博愛醫院以及國語傳習所、練習所等,被稱為基隆同風會的三
大事業,在地方上頗受好評。60正由於同風會對於推廣國語(日語)教育之推動,
並有財產以及透過保正向保內收取捐獻金的活動,加以組織評議員多為臺籍菁

59
臺北市役所編,《昭和八年度臺北市教育要覽》,收入於臺灣教育研究會編, 《昭和十五年版臺
灣教育年鑑》(臺北市:臺灣教育研究會,昭和 15 年(1940))
,頁 562-563。
60
陳凱雯,〈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頁 154-156。

- 114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英,可視為基隆地方傳統勢力之核心組織,故筆者推估,一方面正風會成為武德
會募款的單位,加以本身組織具有練習所,因而成立劍道社團以加強武道活動。

圖 3-5:昭和 13 年(1938)臺灣全島中等學校劍道大會優勝嘉義中學校劍道隊
資 料 來 源 : 行 政 院 體 育 委 員 會 數 位 博 物 館 網 頁
http://www.ncpfs.gov.tw/museum/museum-1-1.aspx?No=107

再者,當時嘉義中學校設有劍道部,部員多數為日籍學生,昭和 13 年
(1938),嘉中劍道隊在台籍主將邱正雄(前排中)的領軍下,參加全島中等學
校劍道大會,獲得優勝。61

61
邱正雄先生亦成為戰後中華民國劍道協會創始人之一,並擔任常務理事一職。

- 11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圖 3-6:醫科學生加入劍道部活動照 1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資料說明:醫科學生加入劍道部之照片,其他資料不全。內為劍道成員與指導者,
於武道練習場所拍照,可見背後神龕擺設,惜無法證實是否為武德殿
內。

圖 3-7:醫科學生加入劍道部活動照 2

- 116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資料說明:醫科學生加入劍道部之照片,其他資料不全。本圖為練習完,學生坐
於地板休息照片,清楚可見背後仍有 9 套以上之劍道防具,加上 5 名
學員端坐於地之學員,可見防具有相當的數量,而竹劍數量粗估更有
40 把以上,可提供相當數量的學員一起練習。

圖 3-8:醫科學生加入劍道部活動照 3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資料說明:醫科學生加入劍道部之照片,其他資料不全。照片中有四名學員參加
練習,照片前方兩人為上段對平青眼之招式,後方為交劍體碰之狀
態,根據後文中(表 4-3:學校體操教授要目之中學校劍道教授要目)
之敘述,上段練習約在中等學校及男子實業學校 4-5 年級才可加入練
習之項目。

- 11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圖 3-9:醫科學生加入劍道社活動照 4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圖 3-10:劍道比賽照片
資料來源:筆者收藏

- 118 -
第三章 臺灣的武道組織與教育

上面照片分為兩隊比賽之劍道比賽,由於人數較多,可由照片中看出為過關
賽(得勝者繼續向對手隊伍下一位挑戰,直到某隊全部被擊敗),並由一名身著
劍道服腳穿木屐的裁判人員。特殊的是旁邊圍觀者,除端坐五名師長與參賽者
外。其餘均為中學生裝扮,頭戴帽子在旁觀戰。

特殊的是,照片中的參賽人員,經筆者觀察,由左而右名單如下:紅隊:賴
清池、吳許文、李初業、劉樹金、楊柏喬、曾默竹、林鳴明、蔡幼荃、郭忠一……
等等;白隊:詹良坊、呂口口、林永達、石川騰太郎、陳文竜、林清池、羅曾彬、
林修行……等等。令人感到好奇的是,名單共計約四十名,其中只有兩到三位為
日人姓名。雖然場邊有五名成人端坐於出賽名牌旁,但是由於場中僅有一名裁
判,故而筆者推論可能為同校間的劍道社團,進行比賽練習。雖然無法確定是何
所學校舉辦的對抗比賽,但可以明顯看出,在這場比賽中,參賽的幾乎是臺籍學
生。

由於當時各校均有將校擔任武道教官,亦有當地警察官擔任武道教官者,由
於劍道用品與器材均貴於柔道十幾倍,故而選修劍道者往往是家境較為富裕者,
選修柔道者多為被動修習武道課程之平常人家子弟,在學校推波助欄下,臺籍學
子得以接觸日本武道,進而蔚為風氣。62而臺籍之武道學習者中,較特別的是林
獻堂次子林猶龍在 1910 年赴東京就學,在日本小學校畢業後,進入嘉納治五郎
(1860-1938)主持的高等師範附屬中學就讀,日後畢業於東京商科大學,在校
也曾為柔道選手,曾獲日本授與四段資格。63

有趣的是,除了公(小)學校、中學校的武道或體鍊課程之外,大學中也有
針對體鍊的必修科目。以臺北帝國大學為例,包括文科、理科理農類、理科醫類、
理科工類等科目別,均在第一、二學年安排兩小時的體鍊科而一學年必須修習
34 學分中,體鍊科即佔了 2 個,此外每一學年也有 3 學分的教練科,這也是較
特殊之處。可見臺北帝大對於武道體鍊的部分仍相當重視。64

62
陳信安,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18。
63
司馬嘯清, 《櫻花武士刀—日本政要與臺灣五大家族》 (臺北市:自立晚報,1988 年 6 月)
,頁
39-40。
64
姚浙生撰稿,《楝花盛開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一冊總論篇/課程篇(南投
市:臺灣文獻館,2005 年 12 月),頁 220。

- 11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小結

綜上所述,臺灣的學生武道社團大多成立於昭和元年(1926)前後,以及臺
人出現於比賽報導中的優異表現,一方面可以發現在學生武道的活動與交流,在
此階段,已經非常頻繁的舉辦。另一方面,社團的大量出現,與武道教育的普及
化(昭和 11 年才將武道編入中學校正課)、師資的制度化與大量化有直接的關
係,加上尚武之風盛行,武道人口的增加也帶來更多的武道比賽與活動,此外,
在學校以及各地建立的武德殿也在昭和年間大量完工(昭和元年至昭和 12 年戰
爭爆發前)共計完成 48 座武道場及武德殿、弓道場等建築對於各地以及學校之
中推行武道,有直接而相當大的助益。

加上武德殿逐漸轉加入為「地方性體育機構」的角色,除了固定舉辦武道活
動與競技外,部分場地可於晚間向巡察借用,以供一般民眾練武之用。65本島的
警察系統中,漸漸的出現臺籍的武道人才、日本的武術團體前來,與臺灣各種武
術團體交流競技,以及透過學校教育的力量,造成武道文化的風行,也因此成為
日治時期的臺灣人民普遍的生活經驗。

65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19。
陳信安,

- 120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在明治維新的改革下,日本進行西歐化方針的變革,使得在日本快速進入近
代資本主義的國家之林同時,相對的也讓日本走向對外侵略之路。甲午戰爭
(1894-1895)、日俄戰爭(1904-1905)戰勝後,武道的組織擴展到日本各都、道、府、
縣,甚至並行於教育體制中,正因為日本侵略的軍國主義與對外戰爭。所以皇民
武道的精神與身體的鍛鍊,在此應用之際更顯重要。武德會在此時的角色扮演被
明顯的突顯出來,因此在政府大力介入下,改組的武德會成為「五省共管」的政
府外廓組織,在戰時體制下,其內部組織、角色扮演以及在臺灣所推行的活動內
容,以及建制於教育體制下的變化,則為本章所欲闡述,以昭和 12 年(1937)7
月 7 日中、日開啟全面衝突之後,日本政府進入戰時體制。軍國主義以及戰時體
制的時空環境中,「武道」以何種模式與內容,灌輸於殖民地臺灣,並且儘量以
當時的資料與數據,反映出當時臺灣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地位。乃至於隨著
戰事的結束之後,臺灣與日本對於這些「武道」活動有何延續與變化。

- 12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一節 戰時的武道內容與變化

一、戰時的武道變化

大正 4 年(1915)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下,急速成長的日本國內的資本主
義,於大戰後變為戰後恐慌,之後於大正 12 年(1923)的關東大地震的賑災恐
慌,又受到昭和 4 年(1929)開始的世界恐慌波及,持續不斷的不景氣,使得日
本的資本主義陷入危機之中。為了打開此種危機,日本開始加強對中國以及殖民
地臺灣支配危機的軍部,為了建設高度國防國加以及確立「國家總動員體制」,
開始展開積極策略,軍部的企圖也反映給武道界,表示希望武道界對一部份的總
動員體制擔負起責任,因此以傳承武道教育為己任的武德會,在此即扮演重要角
色,武德會會長本鄉房太郎1的演說,就相對的顯得重要。2

經過明治維新歐化思想下的武道,經過諸多制度的改革,似乎成為舊時代的
產物,而只有邁向衰退一途,其中劍術尚可殘存用於步兵的游擊戰術,而原本的
弓術、柔術則似乎失去了實戰的價值。隨著明治 6 年(1873)一月公布了「徵兵
令」
,日本不但確定了全國徵兵制的實施,更因之後所發生的甲午戰爭,造成「武
道」是否編入正式課程中的討論高峰期。加上日俄戰爭的「白兵戰經驗」,在大
,柔術則延至明治 20 年(1887)海軍兵學校中採
正年間便採用了「兩手軍刀術」
用了「講道館」山下義詔、橫山作次郎作為教師。3 正因為包括「擊劍、柔術、
馬術、弓術、射的術、銃槍術」這些都是「武術」作為涵養「武德」之用,更為

1
本鄉房太郎(日本兵庫縣,1860-1931)陸軍士學校出身,歷任教總本部長、第一軍團長、清
島守備司令官、軍事參議官等。1926 年任大日本武德會長。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
郎日記(上)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2001 年 7 月) ,頁 5。
2
本鄉於昭和 5 年(1930)6 月所敘述「精神の立國の武德と鍛鍊」其文中提出 10 點看法:1.
神州尚武的國體與世界的和平,2.世界的實際現象與軍備的必要,.國家總動員與國民個人的鍛
鍊,國防三要素與國民動員的四大準備,.個人人格的國家訓練,6.國家的人格訓練與武道的修
行,將來的戰鬥與武道的修行;.國體信念的涵養與國民精神的興盛;.國民精神的興盛與武德
會之使命;10.武道修行的心得;等 10 點看法,主要觀點就是以武德會為重心推廣武士道的涵
養與精神,並將武道的內容寓於國民的身體訓練之中,藉此以面對國際情勢需要,達到平時訓
練,戰時可以全國動員的準備,這些目標,也逐一在日本投入戰爭時,成為奉行的方向,也因
如此,武德會也成為戰時唯一的武道綜合團體。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東京都:島
津書房,1985 年),頁 119。
3
二江謙一等編, 《日本史小百科 武道》 (東京:東京堂,平成 6 年 4 月初版,平成 10 年(1998)
2 月再版),頁 180。

- 122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大和魂」精神所在,名稱不同,但其背後卻都是以武術作為手段,以涵養尚武
之精神。4以甲午戰後以「戰後經營」為主軸,開始擴張軍備,故而「一朝有事
之際,為君、國而死,視之輕如鴻毛的精神」之「武術教育」
、「軍事訓練」的養
成,以軍事性的實用武術獎勵方針執行下,以求國家元氣之振興。5

銃劍術於明治七年佛國戶山學校聘請 chiyukuro 步兵軍隊之時傳入,自此


我國陸軍加以磨練鑽研,雖然創立純日本式銃劍術的歷史稍短,但年年歲
歲新舊隊兵交替,接受銃劍術訓練者約三百萬人,由於陸海軍的不斷努力
近期內達到長足的進步,在技術上的標準也相對提高,與其他武藝相比毫
不遜色。在武德會的五月大會上屢次皆可觀賞到有趣的比賽。銃劍術雖然
在表現上剛壯且令敵人為之膽寒,但其技藝單純,氣勢上又少巧妙的變
化,在研究上必得注意此弱點。6

參照上文,可以看出軍隊所使用的銃劍術(刺槍術),不僅應用於軍事體系
中,並藉由武德會的活動與傳播,應用於武道的場合之中,也可藉此看到日本在
對殖民地的武道活動中,加入銃劍術的目的。加上接受過銃劍術的受訓者已達三
百萬人,可見得日本在對於這種戰技,也是透過武德會作為普及化之模式,加上
比賽制度的推行,更是可見推廣的情形。而這種武術,則是用之於戰時,所為的
僅是訓練人民實戰之用,以符合「護持皇國發展,一死以謝皇恩」的武道規訓目
標。

正因為甲午戰爭後,所引起的「國家意識」與「全國皆兵主義」實施,開始
出現「劍術體操化」以及將武士的德操與涵養結合日本的體育法,討論建構武術
於學校教育中,其中包括小沢卯之助的「薙刀體操法」
、中島賢三的「木劍體操
法」以求武術體操化時,可以運用以往體操傳習所的經驗,將武道的傳承,以「同
時、一起指導同一年級」的方式進行。7

4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東京都:朝日出版社,2003 年 1 月),頁 98。
5
坂上康博, 〈大日本武德會の成立と展開過程〉《武道學研究》第 16 卷第 1 號(1984.03)
, ,頁
71;同氏,〈日露戰中‧戰後におけゐ大日本武德會〉,
《武道學研究》 ,第 19 卷第 1 號(1986.03)

頁 125。
6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 (東京:六盟館,昭和 13 年(1938)
),頁 118。
7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頁 21。

- 12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當時恰值日清戰役。以血易得之遼東半島。爲三國之交涉。不得已而還之
之時。我國民之上下。無老無幼。銘心刻骨。舉欲雪此恨之秋。吾武德會
因得編天下。廣集會員。大養成尚武之元氣。果也甫經十年。即有日俄之
戰。舉上下之國民。在萬國環視之下。膺懲所誇爲世界最強最大之俄國。
百戰百勝。達膺懲千目的。奏凱而還。是雖爲依陛下之稜威。而始有此。
然亦不得不歸功於二千五百年來所鍛武十的元氣之發揮也。今者吾武德會
之會員。已有百五十萬。在此新領土。亦有踰八萬之多數會員。殊在八萬
之中。有八成爲新附之本島人士。是於本會及國家之前任。甚爲可慶。惟
是全島有三百萬人。若再鼓吹尚武之習。則入會者必更多。諸君尚其一大
奮勵之。要之武者爲世界平和之保障。願記憶勿忘焉。云云8

參前引文所敘,武德會肇因日本與與清國之戰,而「廣集會員,大養成尚武
之元氣」,進而在日俄之戰中驗證,得以擊敗當時誇為世界最強的俄國,奏凱而
還。正因如此,在全日本召集了一百五十萬的武德會員,其中六萬四千人左右為
新附的臺灣人,除了需要支付入會的會費之外,亦相對的接受相當程度的「武道
教育」或「武道精神」的涵養,除此之外,亦可從本文之中看出,武德會在台,
除廣收會員之外,仍舊負有「鼓吹尚武之習」的重要責任,並以期許推廣至全島
三百萬人為目標。

昭和 12 年(1937)7 月 7 日北京城外的蘆溝橋,開啟了中、日全面衝突,
日本政府也隨即進入戰時體制,並於昭和 13 年(1938)
「國家總動員法」下,進
入全國性的「總戰力體制」。日本國內的國粹主義團體「皇道義會」之石井三郎
及許多劍道家聯名下,促使眾議院議員藤生安太郎於帝國議會之建議案中提出諸
多武道團體由政府集中強力管制,故而在昭和 14 年(1939)12 月 22 日,由厚
生省設置「武道振興委員會」,專司武道振興政策審議。

武道修練與文教均為皇道振興的目標。皇國臣民當然需要修練履踐之,從武
道之修練鼓舞並培養忠勇義烈的國民氣魄,並且藉此得以充實強化國力,涵養節
義廉恥之志操,並用以實踐現代國民之生活,與一死以謝皇國護持發展之皇恩。
而豎立此方針的最佳前提,便是明確的訂定武道的振興方向。「武道振興委員會

8
〈臺南之招待武德會長〉 ,1907.06.04,第 2 版。
,《臺灣日日新報》

- 124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員」原本由昭和 13 年(1938)4 月,召開的第七十三回帝國會議決議,並於翌


年 12 月公布成立,其組織由厚生大臣擔任會長,建制三十名之內的委員與臨時
委員若干,這些委員均由五省相關之局長級高官與貴、眾兩議院議員以及具學識
經驗者擔任之,,另外邀請四名身兼武道專門家與臨時委員者四名(其中包括柔
道--永岡秀一、劍道--高野佐三郎、弓道--葉胤次、和氣道--芝植甚平)。9並於昭
和 15 年(1940)7 月 30 日訂定「武道振興ノ基本方策如何」,從中可看出當時
武道在政府操作下的定位重點如下:

(一)武道的振興方向
1. 日本為全民皆兵制度,故而武道之修練為日本國民當然的責任,此時(昭
和 15 年(1940))一般國民對於武道的關心與認知,仍屬低調,並對武
道有許多誤解與疑惑,現今政府對於一般國民武道的內容與修練的場合
之內容與執行的方法,依照輕重緩急不同,予以慎重考究。
2. 武道為皇國振起與護持皇國發展為目標,對於個人修練與人格的鍊成,
有著直接充實國力的幫助,並在人格鍊成其中,建立國家本位的重要概
念。
3. 武道為開國以來萬世不易的根源,修練的方式幾多變遷,現今則以對敵
攻防之必死態度修練,而方法手段則以實戰的兵法,勤下功夫進化與修
正。
4. 以「官民一致」的態度結合民間有志團體,刷新武道修練的內容與方式。

(二)武道振興的實施要點
1. 經由現階段國家對於各種武道的需要,規劃現代國民最適當的一般修
練,與相關的內容與方法。
2. 武道相關團體對於綜合統制團體(武德會)
,以官民一致的態度予以監督
指導,並予以適當的協助,以期共同向上發展。
3. 地方行政機關對於中央相關之武道振興企畫、調查、獎勵指導措施等,
需予以整備並順應實施。
4. 政府對於武道相關的調查研究、指導者養成,以及武道相關之最高教育,

9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頁 110-111。

- 12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規劃適當的設施。10

由上列敘述,可以明確的看出日本政府在設置「武道振興委員會」針對「武
道政策」的變化上,明顯的從「傳統文化」
,轉變為軍國主義下的附庸,強調以
死的壯烈態度,面對戰事以及善盡皇民之責,這其中包括之精神層面與身體的規
訓,皆可以從中睽探而得。其後並在昭和 17 年(1942)3 月 12 日,以更積極的
集中管理方式,由政府中央五省共管的情況,因而誕生新的「大日本武德會」,
並於內部設置「劍道」
、「柔道」
、「弓道」
、「銃劍道」
、「射擊道」五個部門。11將
武德會從裡到外,徹底改變成為軍國主義下的運作機器。

二、戰時的學生武道

在武道振興的基礎概念之下,昭和 16 年(1941)
,厚生省新設立了「鍊武課」
以及「國民體力審議會武道部會」
,作為當時以作為武道統合團體的規劃(翌年,
武德會之「五省共治」架構成立),在此氛圍之下,同年四月創刊之「新武道」
對於序言提到「武的精神與鍛鍊道」說到「文武的概念,不能以一般狹義的觀點
界定,而是將武道以武術以及其他包括體育、運動、競技類等可以提升國民體力
的活動,均定義為武的概念中。」;以及「將體操、競技……等以日本的武道精
神執行」
、「以「實戰即應」的意識,將皇國子民的鍊成,建構在武道的教育法上」
等說法,12可以看出為了因應戰時體制,對於武道的範疇界定,已經異於平時。
昭和 18 年(1943)開始,因應戰時體制,中學校課程有重大改變,除修業年限
縮短為四年,並增加體能與藝能課程時數,包括「武道」
、「書道」
、「工作」均納
入正課中,為迎合戰時體制,各學科宗旨幾乎都為「鍊成皇國民」
,且校內幾乎
軍隊化,並非常重視加強體力的部分。13下就學生的武道部分加以說明。

(一)國民學校之武道活動

10
《內務厚生時報》第五卷八號(昭和 15 年 8 月) ,轉引自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72-73。日本針對當時武道的相關規劃,在文中有相當的討論。
11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頁 92。
12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頁 111-112。
13
朱珮琪, 《臺籍菁英的搖籃:臺中一中》 ,頁 100-101。

- 126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昭和 15 年(1940)所訂定的國民學校令實施規則重點有以下重點:

體鍊科武道為:習得武道基礎簡易的動作、身心磨練、體驗武道精神等;
初等科男子學習劍道與柔道之簡單基礎動作課程,女子則為學習薙刀課
程;高等科則安排相對程度課程;身心一體的訓練,尚禮節,重廉恥之風
氣涵養,此為國民科關聯以留意國民精神昂揚之力。14

師範學校本科第一部第四學年。第五學年及本科第二部第一學年。於第二
學年的適當時間內教授體操科的理論,以及兼併研究小學教材的教學法,
劍道及柔道則應傳授審判法的概要。15

女子實業學校中,於正科課程教授長柄大刀(薙刀)著實可喜可賀。16

忠君愛國的大義,不僅僅是武道的本領,而講習武道者也必須於平日鍛練
身心,不怠慢義勇奉公的修養。17

參照前敘之「國民學校令實施規則」,可以看到體鍊科於男子,主以武道基
礎動作之規訓,以達到身心磨練,體驗武道的精神為主,而精神教育的部分,亦
安排於正式的課表之中(可參前章:小學校劍道科教材配當表)。

相較於全民皆兵的狀態,學生在戰時體制下,似乎也免於置身事外,對於學
校教育中武道的部分是否因為戰時體制而有所差異,可以參照當時許多教育單位
之資料作為參考。以當時臺灣的國民學校令為例,國民學校令的目的,為「皇國
之道下,初等教育實施與國民基礎之鍊成為目的」;第四條:國民學校之教學科
目初等科、高等科相同的包括國民科、數理科、體鍊科及藝能科,高等科則附加
實業科項目,體鍊科則是分為體操及武道之科目,但是女孩子可以不參與武道科

14
高野佐三郎、高野泰正, 》(東京:八光社,昭和 15 年
《國民學校體鍊科武道要義(劍道篇)
,頁 2。
(1940))
15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頁 34。
16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頁 37。
17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頁 46。

- 12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目學習。18

由前可見,戰時對於皇國觀念之重視,並屢屢以「鍊成」皇國之民,與平時
的教育態勢大相逕庭,再者身體的規訓變得特別重視,尤其以體操的規律化,以
及武道的訓練作為明顯的差異,但是在女孩子可以不練武道的狀況,則是原本武
道在日本僅有男性練習,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女性從以往應居深閨的觀念以及
原本被譽為貞淑、從順、忍從等美德的範疇中脫離,除了要有保護家庭的能力外,
更因女權的伸張而應該擁有自我防衛的能力,故而在昭和 16 年(1941)6 月,
文部省第十六號訓令中,規定女子師範學校、高等女學校、女子實業學校等均需
於正課的部分加入「薙刀」課程。19但因薙刀長度原本已高於一般中學生,因此
小學校女子考量體態與體力的比例,加上使用空間需遠大於一般柔、劍道,在使
用與教學上確實有其難度。

但是薙刀課程的高等教學人員,則是比起劍道、柔道、弓道等更是鮮少。不
僅薙刀的範士、教士只有十四名,鍊士僅有二十六名,分配至日本本土之外的地
區,
(包括朝鮮、滿洲、中國地區等)更是僅對臺灣地區指派一名高段位指導者。
20
由於臺灣這位唯一的薙刀教師森美惠子(見昭和十二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統計
表),也是日本本島之外唯一的一位薙刀教師,並任職於臺北市第二高等女學校
21
。故而可能礙於傳統的「女子不習武術」觀念問題,加上薙刀師資不足的現實
考量,而有「女子可以不練習武道」的規定。相對之下,當時為了加強武道的訓
練,即使在寒冷冬天的「武道寒稽古」 ,也多安排於 1 月開始實施。
(冬天練習)
22
而這種修練式的練習武道,則是在學年曆中,安排了連續 7 天的課程。23

18
折戶傳吉發行, 《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六年十月》
(臺
北市:盛文社,昭和 16 年(1941)11 月),頁 9。
19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 ,頁 37。
20
大日武德會本部雜誌部,《昭和十二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名鑑》(京都岡崎:大日武德會本部
雜誌部,昭和 12 年(1937)
)。全書統計。
21
平岡勇三編, 《昭和十二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名鑑》全書;高木正信,《臺灣武道の精華》(新
竹:臺灣沿革史發行所,昭和 8(1933) ,頁 1、10。

22
折戶傳吉發行,《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六年十月》,
頁 9。
23
折戶傳吉發行,《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六年十月》,
頁 104。第三章之「小學校劍道科教材配當表」也有相同之「寒稽古」,並被安排於尋常科四
至六年即與高等科課目中。

- 128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以實業學校為例,對於學生均會安排「武道稽古」之「暑稽古」以及「寒稽
古」,,藉以讓學生透過劍道以及柔道的練習來鍛鍊身心,其練習時間均為寒假
以及暑假期間暑假則安排於夏日下午 1-2 點,寒假則安排於上午 5-6 點,相對也
是最熱與最冷的時段,用以鍛鍊學生的身心。24

所謂武道課程中之「寒稽古」,其目的在於對於武道魂魄的培育,以及磨練
剛堅持久的意志,而每年一月上旬安排 6 天(亦有安排 7 天者)針對 5 年級以上
男學生舉行,而教育實習生也可參加。練習的時間,則由每日上午六時開始進行
約一小時。其內容如下:1.點呼 2.宮城遙拜及禮節 3.作業(體鍊教室、運動場、
廊下之清掃)4.正座。5.素振25及其他柔、劍道之單獨動作 6.正座 7.講話 8.御製
奉誦 9.禮儀及宮城遙拜26等幾個流程。但是第一天及最後一天,則安排主事負責
人之訓話;且對於武道授課的服裝、非重要事件不可缺席甚至兒童要準時就寢、
起床等,都有相當的要求。27

24
蘇曉倩, 〈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
(南投:國立暨
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研究所論文),頁 12。
25
「素振」即為劍道練習中,手持木刀或竹劍,配合步法,由上而下,作揮擊的動作,為劍道
練習之最基本動作學習之一。
26
日本武道之「正座」動作,為跪坐於地,小腿合併,且將右腳拇指放置於左腳拇指之上。上
身挺直之動作,一般用於武道活動之開始與結束之時,指導者與被指導者也有一定的禮法動
作之規範。
27
折戶傳吉發行,《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六年十月》,
頁 138-140。

- 12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圖 4-1:「武道寒稽古」全勤獎狀
資料來源:筆者蒐藏。
資料說明:昭和 15 年日本島根縣立水產學校,頒發之武道寒稽古全勤獎狀,受
獎人是漁務科第二學年的學生許清雲,應為臺人。由於 1900 年後,
東京已經開始有臺灣留學生出現,甚至到 1922 年已有二千四百多
人,28在此也可發現,並非針對殖民地臺灣之武道活動作加強訓練,
在日本本島學生(包括臺籍)受到相同的武道課程與訓練。

國民學校的武道訓練目的,以昭和 12 年《小學生、中等學生劍道讀本》為
例,第一章「總說」第一課,課目「少年劍道教習綱領」中即提出五點:

1. 皇國少年以忠君愛國為主旨。
2. 皇國少年是呈現質實剛健的氣質。
3. 皇國少年是重視名譽廉恥的。
4. 皇國少年是守禮儀規律的。

28
姚浙生撰稿,《楝花盛開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一冊總論篇/課程篇(南投
市:臺灣文獻館,2005 年 12 月),頁 46。

- 130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5. 皇國少年是培養親和慈愛的感情。29

武道練習的目的,除前所述忠君愛國、質實剛健、名譽廉恥禮儀規律、親和
慈愛等德行的涵養,且著重在身體健康的注意,並藉此改善日本人的缺點以贏得
外國人的尊敬。30在此戰時狀態,除加強少年武道活動之規訓,並可見教育「皇
國」思想投射之印象形塑。

以當時《松山公學校開校四十週年紀念誌》中記載校方慶祝創校四十週年,
活動內容則是參拜臺灣神社、芝山巖神社,用以祈求戰事下的日本皇軍武運長
久,以及學校的繁榮,並由校方職員服務二十一年的蘇水木發表感言,結尾亦以
期待學生不吝粉身碎骨以所受之教育報國等思想做結尾。

在體育會的活動中,除了整列式、神宮皇居遙拜、皇軍武運長久祈願外,亦
有合同體操、兵隊、騎馬戰、白兵戰等項目充分顯示了因應戰時所呈現出來的教
育狀況。31

按「國民學校劍道指導要目之實施要項」,對於武道相關課程之內容,實施
要點以及精神講話、注意事項等,均有說明,如下示之:
實施要點:
1. 其宗旨在於藉由武道(劍道與柔道),透過簡易的基本動作,進行身
心的鍛鍊,以圖精神上之涵養。
2. 實施平均為一週兩次,一次約三十分鐘。
3. 按照正課的集合,實施於正課時間之外的指導方法、出缺之點檢等事
項。
4. 指導者須為該校之教員。
5. 指導學級單位對於團體的集合於戶外運動場的執行事項。
6. 除了在國民學校具備適當指導者、設備、用具之外,在劍道的木刀、

29
馬場豐二, 《小學生、中等學生劍道讀本》(東京、大阪:田中宋榮堂,昭和 12 年(1937)),

頁 1。
30
馬場豐二, 《小學生、中等學生劍道讀本》,頁 5-6。
31
松山公學校, 《松山公學校開校四十週年紀念誌》 (臺北市:松山公學校,昭和 13 年(1938)),
頁 6-8。

- 13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竹刀與防具的使用以及柔道的柔道衣部分的使用,也需依照教材進
行指導。32

精神講話:
針對武道實施的目的、意義與武道精神涵養等,須與國民小學之修身、國
語、國史等教材上隨時做緊密的聯繫與配合。33並隨時對於武道實施目的、
意義等,進行武道精神涵養。34

指導注意事項:
對於學生指導的部分,包括「始之以禮終之以禮」的觀念與習慣養成;敕
令中對於武道指導的一起誦和;朝劍、柔均等的武道教育以求武道修練之
目的;按照學年課程的順序內容進行;與體操科教練保持聯繫,對兒童身
心發展保持留意;服裝保持平素的狀態;對於用具特別保持尊重愛護的風
俗涵養;以及劍道教育指導上的動作住亦事項等等。35

因此可以發現到,包括昭和 13 年《松山公學校開校四十週年紀念誌》中紀
載,講習科目的普通講習中除了講話、談話、讀書、音樂、體育、作業、娛樂、
球算之外「劍技」則強調每週一回,主導談話、劍技、體育三方面的,則是該校
主管教務的指導員田中幸太郎36,可見得並非每一所學校都有足夠的「武道」教
授的人員,而是需要不同領域的師資作為支援的狀態。另外,教導體育、武道的
人員,必須兼職,負責學生的精神「講話」課程,不免令人有另一層面的思考。
而其身兼「精神講話」與「規訓身體」的武道之教育目的,則可以從下列「臺灣
公立國民學校規則抄」(昭和 16 年 3 月 30 日 府令第四十七號)37規定中窺探。

32
松川國雄, 《要說劍道讀本》 (臺北:竹井書店,昭和 12 年(1937)初版、昭和 18 年(1943)
三版) ,頁 198-199。但是到了昭和 14 年(1939)5 月,又增加兩條:「武道(劍道及柔道)
藉由簡易的基礎動作鍛練身心,以圖涵養武道精神為主旨」、「實行武道(劍道及柔道)的簡
易基礎動作以圖身心的鍊成、涵養武道精神為要旨」 ;以及「在劍道使用木刀或竹刀防具的使
用和防具的不使用事項(柔道略)」 。參高野佐三郎、高野泰正, 《國民學校體鍊科武道要義(劍
道篇) 》(東京:八光社,昭和 15 年(1940) ),頁 4-5。
33
松川國雄, 《要說劍道讀本》,頁 200。作者為臺北商業學校教諭,本書為筆者蒐藏。
34
松川國雄, 《劍道讀本》, (臺北:竹井書店 昭和 14 年(1939)),頁 117-118。
35
松川國雄, 《要說劍道讀本》,頁 200-201。
36
松山公學校,《松山公學校開校四十週年紀念誌》,頁 45。
37
折戶傳吉發行,《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六年十月》,
頁 13。

- 132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第七條之一:奉教育相關之敕語中旨意,全面實施教育修習皇國之道,特別是強
化對於國家之忠誠觀念。第七條之二:學習生活中必須之基本常識,培養強健體
魄及愛國情操,以養成勇敢之精神。第七之三條:強調我國(日本)文化特質,
教導其東亞及世界情勢,自覺皇國地位與使命啟發其大國民之資質。第七之五
條:各教科發揮特色,以其緊密相互關連,最終以圖國民之鍊成。

再者,參照前規定第二十一條,由於規定體練科體操、教練、練習遊戲、競
技以及衛生為教育內容,使身心均能健康發展、發憤圖強以團體訓練之方式,養
成協同規律之習慣。如圖 4-2 可見,此種方式用於武道團體訓練。男子以竹劍或
木刀訓練,女子則以體操或其他項目作為施課內容。

圖 4-2:鼻子頭國民學校武道訓練照片
資料來源:姚浙生撰稿,
《楝花盛開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
,第一
冊總論篇/課程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5 年 12 月),頁 148。

- 13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圖 4-3:擊劍體操法之基本演習圖
資料來源:橋本新太郎著, (明治 29 年刊)
〈新案擊劍體操法〉 ,收入渡邊一郎編,
《史料 明治武道史》,頁 347。

從圖 4-2 可見,上課內容為武道的實際操作,採團體(全班及或全年級)的
教育方式進行實際操作,並與圖 4-3 小澤卯之助所提倡的「武術體操法」
(明治
30 年提出)與「薙刀體操法」(明治 36 年(1903)提出)頗為相同。38而其上課
或操演的方式,從圖中可以看出確實依照這種方式進行。而透過這些武道、教練
的鍊成,學生的舉止有如軍人一般,也就是說學校軍事教育的著眼點是軍力的養
成,不過,在戰線不斷擴張的情形下,需要更密集的鍛鍊學生的軍事技能,成為
日後保衛日本帝國戰略防禦人力。39

(二) 武道課程之安排

(昭和 16 年 3 月 30 日 府令第四十七號)
正因為「臺灣公立國民學校規則抄」
對於戰時皇民身體與精神的培育,有相當明確的方針,下就當時的課程及內容予
以呈現並加以說明。

38
小澤卯之助著, 〈新式武術體操法〉,明治 30 年刊,收於渡邊一郎編, 《史料 明治武道史》 (東
京:新人物往來社,昭和 46(1971)年 3 月)
,頁 367-438;小澤卯之助著,〈薙刀體操法〉‧
(明治 36 年刊),收於渡邊一郎編,《史料明治武道史》,頁 441-483。
39
蘇曉倩,〈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 ,頁 125。

- 134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表 4-1:昭和 16 年(1941)公學校初等科課程表

第一號表 課程表  其ノ一

初等科

教科 科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第四學年 第五學年 第六學年

時數 內容 時數 內容 時數 內容 時數 內容 時數 內容 時數 內容

武道ノ簡易
武道 同
基礎動作

體操、

體鍊科 教練、 6 6
遊戲體
體操 同 6 遊戲競 6 同 同 同
操衛生
技、衛

5 6 生

唱歌、

鑑賞、
藝術科 音樂 同 2 同 2 同 2 同 2 同
基礎練

資料來源:折戶傳吉發行,《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
      覽 昭和 16 年 10 月》,頁 39-41。

表 4-1 中,安排在在體鍊科之下武道的課程中,武道僅僅與體操、教練、遊
戲競技、衛生等課程,共同使用 6 堂課,且僅僅分配在第五、第六學年中。而第
一至第二學年,體操課程僅與音樂課共同分配 5 至 6 堂課。相較於此,高等科之
體鍊科內容,分為武道(武道基本動作)
、體育(體操、教練、遊戲競技、衛生)
兩部分,但未明確切割時數,而是分為男子 6 堂課,女子 4 堂課。但是女子在藝
能科的手工藝、書法、裁縫、家事中有較多的課程。但是就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
屬第一國民學校自己的課程分配表,便將課程分配為初等科武道(男)2 小時,
體操則為(男)4 小時,(女)6 小時,高等科則將時數分配為(男)2 小時,體
操則為(男)4 小時,(女)4 小時的時數。40

40
折戶傳吉發行,《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六年十月》,
頁 39、41、45。

- 13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表 4-2:國民學校體鍊科武道(劍道)指導細目學年配當表
初等科第五學年 初等科第六學年 高等一、二學年
第一學期 徒手基本動作 執刀基本動作 用具適用竹刀設
1. 仕方之禮 1. 刀的上下動作 備,用具不足時,
2. 身體的運用 2. 身體的運用 使用木刀代替。
3. 擊面之方 3. 二段擊
4. 擊籠手之方 4. 三段擊
5. 擊胴之方
6. 刺擊
第二學期 執刀基本動作 1. 正面擊對右切落面擊 同第一學期
1. 仕禮之方 2. 正面擊對左切落面擊
2. 刀的上下動作 3. 正面擊對右摺上正面擊
3. 提刀 4. 右籠手擊對拔正面擊
4. 帶刀 5. 刺擊對右摺上面
5. 拔刀 6. 正面擊對拔右胴擊
6. 收刀
7. 中段架構
8. 身體運用
9. 擊面的方法
10. 擊胴的方法
11. 刺擊
第三學期 二段攻擊 1. 連續擊 同第一學期
基本動作 2. 切返
1. 身體的運用 3. 應用動作
2. 籠手正面攻擊
3. 一步前進正擊面
4. 一步前進右籠手
5. 一步前進右胴擊
6. 前突刺正面擊
資料來源:高野佐三郎、高野泰正,
《國民學校體鍊科武道要義(劍道篇)
》,(東

- 136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京:八光社 昭和 15 年(1940)),頁 80-81。

體鍊科為昭和 16 年(1941)3 月 1 日發佈的「國民學校令」中,規定第四


條:「國民學校之教學科目初等科、高等科相同的包括國民科、數理科、體鍊科
及藝能科,高等科則附加實業科項目,體鍊科則是分為體操及武道之科目。」41
並將體操與武道亦列入成績評比之中,也因此有「體鍊會」之組織。「體鍊會」
即為透過團體訓練的方式訓練身心,以求昂揚提昇獻身奉公的實踐力其結果的綜
合發表,在每一年發表一次。而「小體鍊會」為第一學期第二學期各兩回,第三
學期一回,並發表給父兄及一般社會大眾觀看。體鍊會與小體鍊會的表演項目則
是依照學年程度、男女特性,從體鍊科教材中選擇,並以興趣為優先,但應避免
操演「部分選手操演體練效果不大」之演技,而學校職員也需分成紅白兩隊,進
行一種以上項目之表演。42

體鍊科在「運用上的注意」事項規定如下:

各學年共每週二小時,每月八小時之指導;
依學校行事繁簡加以斟酌施行;
教材含基本動作、應用動作、練習與比賽、講話、行事五種:
機練習與比賽必須練習到技術熟練應用,並以認真的態度判定相互的勝
敗,以達練習時獲得完全身心的鍛鍊:
實際的修練外,並以講話引導兒童心理上學習劍道的正確態度行事必須切
合國民情意的陶冶,實施時不可背離劍道精神。43

除了武道課程之外,校方也會設置劍道部及柔道部的社團活動,許多學生放
學後,還要到社團參加練習活動,對於訓練的過程,內容訓練嚴格,著重拼鬥精
神,向上級指導者衝擊練習,反覆十幾次,直到搖搖欲墜為止。44

41
折戶傳吉發行,《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六年十月》,
頁 9。
42
折戶傳吉發行,《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六年十月》,
頁 117-120。
43
高野佐三郎、高野弘正, 《小學劍道指導書》(東京、大阪:東洋圖書,昭和 11 年(1937)12
月),頁 30。
44
蘇曉倩, ,頁 121。
〈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1919-1945)〉

- 13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表 4-3:昭和 12 年(1937)學校體操教授要目中之中學校劍道教授要目表
中學校及男子實業學校

第一學年 第二、三學年 第四、五學年

基本 帶刀姿勢 表面刺擊
動作 禮法 裏面刺擊
拔刀
中段架構
納刀
身體的運用
正面打擊
右手打擊
右(左)胴打擊
左(右)面打擊
前突刺
應用 二段擊 拂正擊面 右(左)擊面對應擊面
動作 三段擊 拂前突刺 正擊面對應拔正擊面
正面連續擊 拂右籠手擊 右籠手擊對左映返手右籠手擊
左右面連續擊 拂右胴擊 右胴擊對應返擊面
切返 右籠手擊對應拔擊正面 正面擊對應左(右)返擊面
切返應對方 右籠手擊對應摺上右手擊 正擊面對應返左胴急
正面擊對應拔胴擊 刀壓制正面擊
正擊面對應右摺上正面擊 出頭突刺
右胴擊對應切落正面擊 捲落突刺
出頭正擊面 進入突刺
出頭右籠手擊 上段對應動作
退正擊面 下段對應動作
退右籠手擊
退右胴擊
蹲踞跳躍左右胴連續擊

- 138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右籠手擊對應拔右籠手擊
正面擊對左摺上正擊面
正面擊對左摺上右籠手擊
正面擊對應返右胴擊
押右籠手擊
擔右籠手擊
捲右籠手擊
劍鍔交鍔打擊與應對方
體碰時之應對方
刀之打落應對動作
形 大刀之形 小太刀之形

講話 劍道的意義與目的;修行的心得;道場心得;稽古及試合(練習與比賽)心
得;劍道修養諸德;劍道術理;刀劍相關概念;劍道發展的概要等。
資料來源:松川國雄,《要說劍道讀本》,頁 192-193。筆者藏書。

師範學校本科第一部男生徒的課程與學年進度,與上列課程相同,但師範學
校第二部男生徒的第一、二學年所進行課程,直接跳過基本課程,進行二至五學
年所有應用動作之相關課程內容;而形(劍道型)的部份,亦進行包括太刀與小
太刀之形的教育課程。講話之部分,則全部相同。但是到了昭和 14 年,師範學
校本科第一部、第二部於課程中增加「拂正擊面」
、「拂前突刺」
、「拂右籠手擊」、
「拂右胴擊」
、「蹲踞跳躍左右胴連續擊」等攻擊技巧,並於第二、三學年中增加
更多攻擊技巧。45

相較於國民學校初、高等科的劍道課程,中學校的基本動作以及應用技巧已
經相對豐富許多,而這些應用技巧,已開始跳脫一般基礎訓練的範疇。簡而言之,
當運用技巧增加,相對表示在比賽上,甚至對敵的技巧也相對增加。相較於一般
的打擊練習之外,中學校的劍道課程可以看出相當注重「刺擊」的動作。包括基
本動作中,包括第一學年的基本刺擊,第二、三年的表面刺擊、裏面刺擊;應用
動作中第二、三學年的拂前突刺以及第四、五學年的出頭突刺、捲落突刺、進入

45
《劍道讀本》,頁 111-113。
松川國雄,

- 13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突刺等動作。由於擊打需要的氣力需要較大,但相對而言,刺擊的方式可以花費
較少的氣力,並給予對手最大的傷害。故而在此戰時之武道課目中,增加刺擊課
程的目的,可明顯增加中學生的對敵作戰能力。

昭和 18 年(1943)開始,因應戰時體制,中學校課程有重大改變,除修業
年限縮短為四年,並增加體能與藝能課程時數,包括「武道」、「書道」、「工作」
均納入正課中,為迎合戰時體制,各學科宗旨幾乎都為「鍊成皇國民」,且校內
幾乎軍隊化,並非常重視加強體力的部分。46

圖 4-4:高等學校學生練習關口流拔刀術
資料來源:筆者蒐藏。
資料說明:練習場所內,壁上懸掛「八紘一宇」以及「日本魂」兩塊文字匾額,
學員手持武士刀揮舞,並於後方黑板上書寫「關口流」以及相關的十
一種拔刀術招式。由於昭和 12 年(1937)後,日本為配合戰爭之需,
開始實施「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
,竭力推廣「八紘一宇」、「舉國一
致」之精神,47故而本照片雖無法確定為何所學校,但以其練習內容

46
朱珮琪,
《臺籍菁英的搖籃:臺中一中》,(臺北縣:向日葵出版社 2004 年),頁 100-101。
47
〈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頁 2-20。
陳信安,

- 140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與背景可以判斷,推估時間應為戰時前後,加上拔刀術並非標準課程
內,故應為劍道社團老師私授課程。

另外,在公學校教科書課程內容上,亦有不少課文與武道相關:

第二期卷 11「日本武尊」;
第四期卷 6「日本武尊」;
第四期卷 7「獅子與武士」;
第四期卷 12「日本刀」;
第五期初等科国語三「日本武尊」;
第五期初等科国語五「武士のおもかげ」(武士的昔日風貌);
第五期初等科国語三「日本武尊」;
第五期初等科国語八「体鍊の歌」48

上述安排之課程中可以發現,日人強調武道的精神,以「日本武尊」(係指
日本神話人物小碓尊,為大和王朝開疆闢土的故事)49並寓含在對天皇之尊敬、
武士之節操以及日本刀之意涵,加以體鍊的規訓。可見得雖然日本表面上已經藉
由明治維新而「脫亞入歐」,以及改革身份制度、廢除傳統士、農、工、商的階
級,但是在其教育之中,仍然免不了對於傳統武士的尊敬意涵以及隱喻其中的階
級觀念。

48
中田敏夫,〈台湾總督府編纂公學校用国語教科書を通してみた国民意識の形成〉,收入台湾
史研究部會編, (名古屋市: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2003)
《台湾の近代と日本》 ,頁 230-233。
49
林明德,
《日本史》 ,頁 15-16。
(臺北:三民書局,2003 年初版七刷)

- 14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二節 戰時的武德會

一、武德會之角色變化

日本政府賴以建制之皇國思想振興與皇民鍛鍊的武道,到了昭和 17 年
(1942)戰事更加擴張時,除了「武道」規訓本島皇國臣民外,更增加對地方支
部(朝鮮、臺灣、樺泰、關東州、南洋廳)的重視。以「現下ノ時局ニ鑑ミ武道
綜合團體組織ニ關スル具體的方策如何」答申(昭和 17 年 2 月 25 日)提出九點
中,看出當時武德會在政府架構下所處的地位:

(一)新設立的武道綜合團體為政府的外廓團體,由厚生、文部、陸軍、
海軍、內務五省共管下,由政府的武道設施協助其方斜之體,及擔
任實施武道振興相關許多事業政府結合民間熱情與知識經驗,在此
一團體中呈現官民一體的實際舉動(後略)。
(二)本團體所擷取的武道種類中,包含劍道(含薙刀)、柔道、弓道、
銃劍道(刺槍術)、射擊道等。
(三)武道團體所推奉的總裁,會長為內閣總理大臣,副會長為厚生、文
部、陸軍、海軍、內務大臣及一位民間有經驗、學識者擔任。
(四)武道綜合團體當中包含既有武道團體,並儘快就其組之內容作整
備,以成為本國唯一且最高之武道綜合團體。
(五)學徒體育振興會(武道關係)為武道綜合團體所成立之內部組織。
(六)武道綜合團體之地方支部長,(朝鮮、臺灣、樺泰、關東州、南洋
廳)由地方長官擔任支部長,由官民一起努力呈現全國性的政府武
道方針。
(七)武道綜合團體為事業遂行之關係,與諸團體保持相互提攜聯絡之關
係。
(八)政府為活化武道綜合團體,每年補助定額補助金,協助其活動之成
立。
(九)武道綜合團體需適當考慮在外之武道團體。50

50
「現下ノ時局ニ鑑ミ武道綜合團體組織ニ關スル具體的方策如何」答申(昭和 17 年 2 月 25

- 142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根據上述九點,將其內涵整理如下:第一,明確表達了新的武德會在戰時的
任務與角色,即為結合民間資金與動員組織力量的「唯一」武道綜合團體,由於
處於五省共管的狀態下,對於政府的武道政策更能以民間的力量加以推動。第
二,對於戰事所需求的實戰型武術(包括銃劍道、射擊)均可按原有的組織與人
力,在最短的實間內代為訓練(包括警察、學生等);第三,武德會推奉的組織
領導者,總裁繼續為皇族擔任,加以會長為內閣總理大臣,副會長為五省大臣加
上一名民間學識者,成為足以代表全國的武道團體。第四,以一個唯一的使武道
綜合團體而言,必須將當時日本國內諸多性質異同的武道團體,納入其編制中,
擔任整合的角色。第五,將原本的「學徒體育振興會」納入武德會組織,將原本
推行體育的範疇,立即轉換為「武道」的內容。第六,將地方支部長轉由地方長
官的政府代表,將武德會的教育與組織,與政府政令呈現直接的傳遞狀態,以確
保政府「武道方針」方向的正確性與武道事業遂行的貫徹。第七,相互提攜的其
他組織,包括「大日本青年團」
、「大政翼贊會」
、「大日本產業報國會」等,作為
政府政令以及武道健全的相互支援狀態。第八,除了原本武德會的地方資產與募
集之資金外,因遂行政府的活動與政令,所以政府也會每年予以補助,並協助活
動的進行。第九,在國外設置相關的「武道團體」,對於外國地區相關武道事物
的處理等等。51

二、武德會的組織變化

武德會的組織架構包括 1.總裁、2.會長、3.副會長、4.顧問、5.參與、6.理事、
7.監事、8.評議員、9.幹事。(迄戰後昭和 21 年(1946)1 月 31 日,則又改回會
長一名、副會長一名、理事長、理事、監事、評議員若干名)52總裁均以皇族擔
任。會長則總理會務,除第一任創立者渡邊千秋外,其餘均由評議員以推薦方式,
交由總裁委矚(副會長方式亦同),副會長則事輔佐會長職務,以及職務代理。
顧問則為會長委矚,以為諮詢之用。理事長則由理事互選,並由會長委矚,並受

日),轉引自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74-75。


51
《內務省厚生時報》第七卷三號(昭和 17 年 3 月),收入自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 ,
頁 72。
52
「大日本武德匯寄附行為」(昭和 21 年 1 月 31 日改正) ,收入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88-89。

- 14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會長委託執行相關事務。理事主掌握會務,由評議員推薦,並由會長委矚。監事
主財務監察,經由評議員會中推薦,並由會長委矚。評議員則另行規定推薦事項,
並由會長委矚。上述役員之任期為三年。53

因應戰時體制所做,財團法人化的新武德會役員名單,製成表格,以清楚分
析當時武德會之權力結構狀況:

表 4-4:昭和 17 年(1942)大日本武德會役員表
武德會 爵 武德會
政府官銜 人名 政府官銜 爵位 人名
職務 位 職務

會長 內閣總理大臣 東條英機 參與 情報局次長 奧村喜和男

副會長 厚生大臣 小泉親彥 參與 對滿事務局次長 竹內新平

副會長 文部大臣 橋田邦彥 參與 帝國在鄉軍人會副會長 中野直枝

副會長 陸軍大臣 東條英機 參與 帝國在鄉軍人會副會長 小泉六一

副會長 海軍大臣 嶋田繁太郎 參與 大日本青少年團副團長 朝比奈策太郎

副會長 內務大臣 湯澤三千男 參與 大日本產業報國會理事長 小火田忠良

副會長 陸軍大將 男爵 奈良武次 參與 大日本婦人會理事長 川西實三

顧問 宮內大臣 松平恆雄 理事長 貴族院議員 藤沼庄平

顧問 外務大臣 東相茂德 理事 厚生省人口局長 中村敬之進

顧問 大藏大臣 賀屋興宣 理事 文部省體育局長 小笠原道生

顧問 商工大臣 岸信介 理事 陸軍省兵務局長 田中隆吉

顧問 拓務大臣 井野碩哉 理事 海軍省教育局長 德永榮

顧問 企畫院總裁 鈴木貞一 理事 內務省警保局長 三好重夫

顧問 臺灣總督 長古川清 理事 木村篤太郎

顧問 陸軍大將 林銑十郎 理事 久富達夫

顧問 陸軍大將 男爵 荒木貞夫 理事 宇野要三郎

顧問 陸軍大將 菱刈隆 理事 中井武三

顧問 陸軍大將 井上幾太郎 理事 村井俊夫

顧問 海軍大將 財部彪 理事 細川長平

53
(東京都:島津書房,1985 年),頁 88-90。
參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

- 144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顧問 海軍大將 竹下勇 監事 厚生大臣官房會計課長 青柳一郎

顧問 海軍大將 有馬良橋 監事 陸軍省經理局監察課長 永井茂三郎

顧問 海軍大將 大塚惟精 監事 海軍省經理局第二課長 島津□次

顧問 貴族院議員 小山松吉 評議員 神祇院教務局長 中島清二

顧問 公爵 一條實孝 評議員 宮內省警衛局長 中村四郎

顧問 公爵 南鄉次郎 評議員 拓務省監理局長 中野勝次

大日本婦人會會
顧問 山內禎子 評議員 大藏省主計局長 植木庚子郎

大政翼贊會副總
顧問 安藤紀三郎 評議員 企畫院第三部長 龜山孝一

大政翼贊會副總
顧問 後藤文夫 評議員 情報局第五部長 川面隆三

大日本產業報國
顧問 平生釟三郎 評議員 法治局第三部長 入江俊郎
會會長

大日本青少年團/保健厚
參與 厚生次官 武井群嗣 評議員 久松榮一郎
生部長

大日本產業報國會/業務
參與 文部次官 菊池豐三郎 評議員 野津謙
局厚生部長

參與 陸軍次官 木村兵太郎 幹事 厚生省人口局練武課長 井上信虎

參與 海軍次官 澤本賴雄 幹事 文部省體育局訓練課長 石井通則

參與 內務次官 山崎巖 幹事 陸軍省兵務局兵務課長 兒玉久藏

參與 宮內次官 白根松介 幹事 海軍省教育局第一課長 長谷真三郎

參與 大藏次官 谷口恆二 幹事 內務省警保局警務課長 久山秀雄

參與 拓務次官 植場鐵三 幹事 陸軍戶山學校附 加藤真一

參與 內閣書記官長 星野直樹 幹事 海軍砲術學校體育部長 鬼束鐵夫

參與 企畫院次長 安倍源基

參與 法治局長官 森三銳一

資料來源: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頁 83-85。

表 4-4 羅列戰時武德會的組織役員,主要是以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為主要

- 14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軸心(武德會「會長」兼「副會長」
,且具備「內閣總理大臣」與「陸軍大臣」之
身分,可以清楚看出對於政治與軍事上的主導性),配合戰時體制,做出五省共
治與軍事系統結合的架構,簡而言之,即為簡單的政府內閣影子,但重心在戰爭
機器的運作,對於皇民鍊化精神與體魄,是否得以配合政府政策運行。除了五省
之外,其他部會長甚至軍系將領以及貴族,均羅列為顧問之中,其中包括政府外
廓團體的大政翼贊會、愛國婦人會、大日本產業報國會、大日本青少年團、帝國
在鄉軍人會等,均羅列其中,並且可藉由上表,看出這些團體與政府之間密不可
分的關係。而其中臺灣總督長古川清,亦羅列顧問之中,給予日本政府諮詢意見
的功能,地位僅次於正、副會長,且明顯高於諸海、陸軍大將之前,地位重要性,
亦在此突顯。

臺灣總督在臺灣有著相當大的權力,但是在日本的地位卻遠不如朝鮮總督,
雖然二者皆為天皇任命,但在制度上,朝鮮總督直屬日本天皇(沿用至 1919 年)

臺灣總督卻無此規定。再者,朝鮮總督可以透過首相,間接上奏政務。所以中央
主管機關即使監督兩總督,對臺灣總督有非遵守不可的指示權,卻無法對朝鮮總
督行使相同權力,對朝鮮總督有指示權的法律依據,也是到了昭和 17 年(1942)
「內外地行政一元化」下,「有關朝鮮總督和臺灣總督之敕令」頒佈之後才可以
執行。54但有趣的是,同為昭和 17 年(1942)公布表 4-4 之「昭和 17 年大日本
武德會役員表」僅出現臺灣總督長古川清,而未見到當時的朝鮮總督南次郎或者
小磯國昭之名單,也未見到其他武德會規劃下的支部首長名列其中(包括滿洲、
樺泰、朝鮮、或其他海外地區)

再者,名列顧問之中的南鄉次郎公爵,另一個身份則是日本柔道之父嘉納治
五郎的姪子與門生,也是當時的柔道主流「講道館」館主,由此一點,也可以看
出「講道館」在當時日本武道界的主流地位。55

昭和 16(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正式向日本、義大利、德國宣
戰,昭和 17(1942)年日本分別於 1 月攻佔馬尼拉、2 月攻佔新加坡,2 月 25

54
黃昭堂, 《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 年 5 月修訂一版),頁 206-207。
55
呂耀宗, 〈臺灣柔道史(1952-1970)〉(臺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頁 44。由於嘉納治五郎於昭和 13 年(1938)逝世,同年 12 月,便由南鄉接任講道館館長一
職。

- 146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日「國民體力審議會武道部會」針對「當下時勢對於武道綜合團體組織相關具體
方策」進行討論,並將武德會定位於「武道之振興與皇國人民的鍊成」的事業團
體,因此在 3 月 21 日將武德會收編於陸軍、海軍、內務、厚生、文部等五部共
管的狀態。正因為處於作戰時期的武德會,定位於「武道之振興與皇國人民的鍊
成」的事業團體,因此重新訂定組織的目標:

(一) 武道的徹底普及相關事項。
(二) 提升武道指導者的培養與地位之提升相關事項。
(三) 武道的稱號、段級與資格的審查相關事項。
(四) 武道專門學校的經營相關事項。
(五) 武道的諸多行事、開始、統制與指導相關事項。
(六) 於京都舉行之武德祭相關事項。
(七) 武道的研究調查相關事項。
(八) 古武道的振興與保存之相關事項。
(九) 武道之設施與資材相關事項。
(十) 武道有功者表彰之相關事項。
(十一) 其他本會目的達成之相關事項。

再者,會長由當時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擔任,副會長則由五省大臣,
與有學識經驗者以及奈良武次(原武德會長)進行遴選。但是正因為在當時處於
作戰狀態下的日本,對於此一全國性的組織實在難以達到制約的功能,加上五省
之間的既得權力意識高張,雖然武德會變為全國唯一最高的「武道綜合團體」,
組織亦包括陸軍的「在鄉軍人會」
、「大日本銃劍道協會」
、「大日本射擊協會」等;
文部省與會長則堅持掌握「大日本學徒體育振興協會」
,掌握了關於學生的武道
活動相關事項。而原本被講道館主導的武德會柔道會部,雖然受到限制,無法獨
自舉辦活動,但是對段位發行之權力,並未完全被剝奪,所以並未全為真正的武
德會下部組織。56

56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2)
〉,《武道學研究》第 17 卷第 1 號(1985.03)
,頁
76。

- 14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三、武道人口的變化

參照下表 4-5 可見,臺灣地區的武道師資,相對於朝鮮、滿洲地區,明顯較


低(以加總比例約莫呈現 1:1.99:1.67)
,令人質疑的是,原本大量建置在臺灣
的武德會員,以及相對培養出來的武道人口,是否將重心轉移到即將展開作戰的
相關地區,以作為預備投入作戰之用。

表 4-5:昭和 12 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統計表
中國地區
日本本 高段者 臺灣 朝鮮 中國 國外
臺灣 朝鮮 (含滿洲、 其他
土之外 總人數 比率 比率 比率 比率
關東州)

劍道範士 0 1 1 0 2 21 0.00% 4.76% 4.76% 9.52%

劍道教士 5 16 16 3 40 416 1.20% 3.85% 3.85% 9.62%

劍道鍊士 61 126 86 9 297 2694 2.26% 4.68% 3.19% 11.02%

柔道範士 0 0 1 0 1 12 0.00% 0.00% 8.33% 8.33%

柔道教士 18 36 19 4 77 607 2.97% 5.93% 3.13% 12.69%

柔道鍊士 20 56 25 7 109 676 2.96% 8.28% 3.70% 16.12%

弓道範士 1 1 1 0 3 33 3.03% 3.03% 3.03% 9.09%

弓道教士 2 4 2 0 8 108 1.85% 3.70% 1.85% 7.41%

弓道鍊士 5 5 3 0 13 273 1.83% 1.83% 1.10% 4.76%

銃劍術教士 0 0 2 0 2 45 0.00% 0.00% 4.44% 4.44%

銃劍術鍊士 1 5 3 1 9 115 0.87% 4.35% 2.61% 7.83%

居合範士 0 0 0 0 0 1 0.00% 0.00% 0.00% 0.00%

居合教士 1 2 0 0 3 36 2.78% 5.56% 0.00% 8.33%

居合鍊士 1 3 1 5 102 0.98% 2.94% 0.98% 4.90%

薙刀術範士 0 0 0 0 0 2 0.00% 0.00% 0.00% 0.00%

薙刀術教士 0 0 0 0 0 12 0.00% 0.00% 0.00% 0.00%

薙刀術鍊士 1 0 0 0 1 26 3.85% 0.00% 0.00% 3.85%

游泳術範士 0 0 0 0 0 4 0.00% 0.00% 0.00% 0.00%

游泳術教士 0 0 0 0 0 23 0.00% 0.00% 0.00% 0.00%

- 148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游泳術鍊士 0 0 0 0 0 46 0.00% 0.00% 0.00% 0.00%

杖術範士 0 0 0 0 0 1 0.00% 0.00% 0.00% 0.00%

杖術教士 0 0 0 0 0 4 0.00% 0.00% 0.00% 0.00%

杖術鍊士 0 0 0 0 0 14 0.00% 0.00% 0.00% 0.00%

槍術範士 0 0 0 0 0 2 0.00% 0.00% 0.00% 0.00%

槍術教士 0 0 0 0 0 2 0.00% 0.00% 0.00% 0.00%

槍術鍊士 0 0 0 0 0 5 0.00% 0.00% 0.00% 0.00%

棒術鍊士 0 0 0 0 0 4 0.00% 0.00% 0.00% 0.00%

捕繩術鍊士 0 0 0 0 0 2 0.00% 0.00% 0.00% 0.00%

鎖鎌術鍊士 0 0 0 0 0 3 0.00% 0.00% 0.00% 0.00%

鐵扇術鍊士 0 0 0 0 0 2 0.00% 0.00% 0.00% 0.00%

空手術鍊士 0 0 0 0 0 1 0.00% 0.00% 0.00% 0.00%

資料來源:大日武德會本部雜誌部,《昭和十二年武道範士教士鍊士名鑑》
,(京
都岡崎:大日武德會本部雜誌部,昭和 12 年(1937))。全書統計。

表 4-6:大正十年(1921)日本武道家項目、稱號表
    稱號 範士 教士 精鍊證 合計
種目
劍道 16 101 524(104) 641(104)
柔道 9 53 249(48) 311(48)
弓道 4 33 142(8) 179(8)
槍術 2 4 13 19
居合術 3 6 18 27
薙刀術 4 7 11
游泳術 3 2 19 24
合計 37 203 972(160) 1212(160)

附註:講道館出身 六段 2 五段 15 合計 17
    武道學士  18
精鍊證( )內人數為大正 10 年 5 月授與者
資料來源:杉江正敏,
〈近代武道の成立過程に關する研究—『大正武道家名鑑』

- 14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にみる 大正期の武道にっいて その 1〉,《武道學研究》第 18 卷
第 2 號,(東京:日本武道學會,昭和 60 年(1985)),頁 29。

表 4-7:大正 10 年(1921)與昭和 12 年(1937)日本武道師資比較表

劍道 大正 10 年 昭和 12 年 成長率 弓道 大正 10 年 昭和 12 年 成長率
範士 16 21 131% 範士 4 33 825%
教士 101 416 412% 教士 33 108 327%
鍊士 524 2694 514% 鍊士 142 273 192%
小計 641 3131 488% 小計 179 414 231%
柔道 薙刀
範士 9 12 133% 範士 0 2 200%
教士 53 607 1145% 教士 4 12 300%
鍊士 249 676 271% 鍊士 7 26 371%
小計 311 1295 416% 小計 11 40 364%
資料來源:根據表 4-5、4-6 統計。

由表 4-7 可明顯看出,若是以武道的教練比例來看(以劍道、柔道、弓道、
,大正年間至昭和年間,劍道的教練成長了 4 點 88 倍;柔道教練成長
薙刀為例)
了 4 點 16 倍;弓道教練則成長了 2 點 31 倍;薙刀的教練,則是成長了 3 點 64
倍,雖然按照成長百分比來看,倍數相差並非懸殊(3.64-4.88 中間),但是實際
數字差異卻相當懸殊,尤其以劍道教練成長最多,為 2490 位;其次為柔道教練
增加 984 位,再者為弓道教練增加 235 人,薙刀教練增加 29 人則為最少,劍道
與薙刀師資的比例高達 85.86 倍,正因為師資比例上的懸殊,即使在昭和 16 年 6
月,文部省第十六號訓令中,規定「女子師範學校、高等女學校、女子實業學校
等均需於正課的部分加入『薙刀』課程。」57因為薙刀師資的明顯缺乏,亦在同
年 3 月 1 日「國民學校令實施規則」
,第四條中規定:
「國民學校之教學科目初等
科、高等科相同的包括國民科、數理科、體鍊科及藝能科,高等科則附加實業科
項目,體鍊科則是分為體操及武道之科目,但是女孩子可以不參與武道科目學
習。」58據筆者推論,應為劍道、柔道師資較為充足,故而可以並行於國民學校

57
,頁 37。
繩田忠雄,《劍道の理論と實際》
58
折戶傳吉發行,《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六年十月》,

- 150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以及中、高等學校的課程之中。雖然武德會本部舉辦許多講習以及武道師資之培
訓,但如第一節中敘述,原本武道在日本僅有男性練習,即使隨著時代的演進,
女性從以往應居深閨的觀念以及原本被譽為貞淑、從順、忍從等美德的範疇中脫
離,但是藉由中學、大學或者警察系統,欲長期培養薙刀教師,還是有相當的困
難。

另外特別的是,武德會武道專科學校自昭和元年至昭和 16 年(1926-1941),
臺灣地區出身者報考人數有 8 名,並且有 1 名錄取,以柔道專長畢業;朝鮮地區
出身報名者 16,錄取 2,並以劍道專長畢業 1 名,可以發現專業師資培訓的確有
其門檻與困難之處。59

表 4-8:昭和 16 年武道家稱號一覽表
稱號 階級
武道別
範士 教士 鍊士 計 段位區分 劍道 柔道 弓道 銃劍術 計
區分
劍道 25 784 4,791 5,600 初段 65,636 36,184 16,377 623 118,820
柔道 33 889 1,151 2,073 二段 29,910 11,931 10,892 273 53,006
弓道 30 164 612 806 三段 10,372 4,397 7,272 107 22,148
銃劍術 4 83 251 338 四段 6,085 1,918 1,763 145 9,911
居合術 2 50 178 230 五段 2,498 1,131 284 55 3,970
薙刀術 3 15 100 118 六段 221 298 21 13 553
槍術 1 4 9 14 七段 77 87 1 2 167
杖術 1 4 19 24 八段 17 19 3 39
棒術 1 10 11 九段 7 1 8
鎖鐮術 3 3 十段 1 1
捕繩術 2 2
鐵扇術 2 2
游泳術 4 46 78 128
空手術 3 17 20
計 103 2,043 7,223 9,369 計 114,823 55,969 36,610 1,221 208,623
資料來源:渡邊一郎,《武道論》(東京:筑波大學體育學系,昭和 56(1981)
年 3 月),頁 5。

頁 9。
59
渡邊一郎,
《武道論》,頁 14-15。

- 15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由上表可見劍道有段者共計 114823 人;柔道有段者共計 55969 人;弓道有


段者 36610 人;銃劍術 1221 人,四種相比較,可以看出有段者人數有相當大的
差異,其中以劍道最多,柔道次之,弓道、銃劍術之排序,其他武道更是比例懸
殊,在此亦可明顯看出。雖然日人對於傳統武術有其堅持與推廣的部分,但在全
國性的警察執行以及劍道、柔道進入教育體制情況下,劍、柔道與其他武道活動
有著明顯的人數差異與優勢。

此外,戰時的武德會身為政府外廓團體,其活動與組織狀況未必圓融。預定
為收編團體的大日本銃劍道振興會則持保留之態度,伴隨著稱號等級審查規定改
正而來的不斷的混亂,以及戰局惡化,實施舉辦中央講習會、巡迴指導班的地方
派遣也變得困難,再者厚生省制定的「武道章檢定實施要綱」與「國民戰技武道
基本訓練要綱」之普及化,也因學生動員以及日本本土空襲的激烈化而成效不
足,直到戰爭結束。60

表 4-9:昭和 17 年(1942)3 月武德會地方別會員統計表


府縣名 會員總數 義金總額 人口一萬 昭和 16 年度 最近三年間會

/會員比 入會者數 員平均增加數

北海道 41,320 99,752 126 1,127 1,208

東京 26,516 48,104 36 496 1,455

京都 108,890 135,545 629 3,324 2,860

大阪 61,962 88,347 127 7,924 4,465

神奈川 22,924 31,333 105 459 678

兵庫 142,613 212,369 447 3,069 2,436

長崎 38,730 53,775 282 980 619

新潟 118,962 215,964 673 1,925 1,889

埼玉 51,093 69,970 318 721 575

群馬 64,314 117,982 495 748 796

千葉 37,948 43,373 273 463 358

60
中村民雄, ,頁 94。
《史料 近代劍道史》

- 152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茨城 100,670 192,371 621 934 1,235

栃木 37,740 47,978 312 3,012 1,173

奈良 48,850 71,602 787 717 386

三重 79,704 129,500 665 1,213 999

愛知 128,971 160,789 407 2,593 1,784

靜岡 65,615 144,249 325 1 534

山梨 22,560 40,320 340 715 543

滋賀 49,444 69,024 702 745 806

岐阜 48,773 60,003 385 1,229 1,034

長野 66,774 102,421 390 1,807 2,865

宮城 43,954 66,116 346 1,430 792

福島 39,559 40,935 243 1,458 1,247

岩手 30,067 56,558 274 856 478

青森 39,194 67,391 392 353 344

山形 58,705 90,445 528 3,728 1,276

秋田 25,554 66,100 243 582 292

福井 34,324 50,835 533 385 340

石川 26,116 32,131 372 563 354

富山 31,579 33,892 384 547 538

鳥取 32,925 60,725 680 480 318

島根 44,937 73,146 607 -- 363

岡山 68,245 164,327 514 20 1,413

廣島 80,916 124,131 433 1,888 1,539

山口 60,830 86,105 470 1,247 1,254

和歌山 41,017 56,545 474 1,826 1,532

德島 51,934 74,211 722 841 539

香川 50,184 83,328 688 515 402

愛媛 96,466 148,487 816 2,305 1,398

高知 63,675 93,182 898 557 511

- 15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福岡 133,332 344,230 431 1,129 1,400

大分 91,352 219,793 939 541 995

佐賀 52,808 56,485 782 -- 435

熊本 113,736 161,579 831 1,007 1,247

宮崎 14,431 14,947 172 384 734

鹿兒島 40,933 66,508 258 2,741 1,612

沖繩 6,839 21,902 118 114 613

臺灣 274,020 390,569 467 1,620 1,553

滿州 18,534 43,668 135 516 566

朝鮮 194,819 600,581 80 4 72

樺太 3,437 8,355 83 55 159

青島 947 7,990 -- 299 183

北米南加 1,542 8,763 -- 62 40

南洋 2,005 4,659 153 100 183

上海 2,000 3,551 -- 519 430

布哇 1,212 16,187 -- -- 129

西雅圖 199 972 -- -- 7

天津 224 412 -- 130 74

漢口 16 12,040 -- 16 16

本部 6,787 11,238 -- 1,633 1,617

其他 311 572 -- -- ---

合計 3,242,036 5,598,452 平均 308 63,600 平均 55,497

資料來源:中村民雄,
《劍道事典—技術と文化の歷史》,(東京:島津書房 平
成 6 年 9 月),頁 260。

參照表 4-8 可以發現,進入全國總動員體系下的臺灣地區,加入武德會的武


道人口雖然每年成長,但僅以千分之 5.6 的成長率向上攀升,對照第二章第一節
表 2-4 的臺中廳(州)武德會員組成統計表可以發現佔了武德會人口接近五分之

- 154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一61的臺中州武道成長人數,與上表三年內平均成長人數成長比例應為符合。

其次,參照表 4-8 可以發現,朝鮮地區武德會人數在 194,819 人,已接近臺


灣武德會人數,但特別的是同年在朝鮮的武道師資,高於臺灣地區 2 至 3 倍,雖
然募集資金為臺灣 1.53 倍,但是相對之下,武德會員所佔人口萬分比比例僅卻
是臺灣地區的 0.171 倍,尚不及五分之一,且朝鮮於昭和 17 年(1942)加入武
德會者,僅僅 4 名,三年內加入共 216 名,故而可在此發現兩地的武德會成員及
相關比例上的差異相當大。

61
迄昭和 15 年(1940)止,臺中廳(州)加入武德會員為 56,288 人,約佔昭和 17 年(1942)
武德會在台會員的 20.5%。自昭和 8 年(1933)至昭和 15 年(1940)間,本區域武德會員人
數僅增加 1,404 名,中間有 5 年時間,會員人數呈現未成長的狀態。

- 15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第三節 戰後的武道身影

一、戰後日本之武道身影

美國在與日本的太平洋作戰中,經由1943年阿圖島戰役,發現這場戰役中,
駐守該島的日本士兵不畏懼死亡,且不願被俘的這種「玉碎」精神,認為是世界
戰史上所未見,因此對於日本的戰爭與武道精神,在美國國內重新檢視與定義。
除了陸軍製作了一部電影(KNOW YOUR ENEMY:JAPAN),以作為對日本
「天皇」、「神道」、「教育」、「軍隊」以及對武士道的說明及宣傳,且因此
對於日本國家目的的思想與教育的統一單位,教導「對於天皇效忠,以盡臣民從
順之節義」的「大日本武德會」產生定論,並基於對武德會的這種觀點,產生了
戰後對該組織解散指令的影響。62

昭和20年(1945)8月15日,日本終戰後,武德會相關的武道內容,包括銃
劍道與射擊道部會廢止,柔道、劍道、弓道則變更為民間組織,並於翌年1月31
日廢止。原本組織為「政府外廓組織」的敘述也予以修正,「武道諸多行事的推
行、統制與指導相關事項」亦將「統制」二字去除。63明確的切割武德會原本在
作戰時期的武道方面命令與統合的功能。64

美國在與日本簽署波次坦宣言後,對於「美國對於投降後的日本初期方針」
中,以非軍事化、民主化為明確的基本政策,並以此基調,展開對武道的具體禁
止措施,日本國土隨著盟軍的佔領政策,傾向儘快改革學校教育,如眾人所知,
對學校武道進行嚴格的壓制政策,另外社會體育方面,過去負責的厚生省10月25
日收到附健民局長的通牒指示,為停止「銃劍道」、「射擊」、「戰場運動」等
一般戰技訓練,11月1日附屬健民局體鍊課長,發給各都府、道、縣體育主事的
文書指示,讓武道殘存的方法─雖然否定「國家武道」,但去掉戰爭色彩的「國
民武道」可以獎勵指導。﹝同樣的,大日本武德會對應此動向提出單純作為民間

62
山本礼子,《米國対日佔領政策と武道教育》(東京都:日本圖書,2003 年 11 月),頁 18-19。
63
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の史的研究(2) 〉 ,第 17 卷第 1 號(1985.03),頁
,《武道學研究》
76。
64
中村民雄, ,頁 94。
《史料 近代劍道史》

- 156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團體的規則改正認可之申請﹞因此開始計畫體育行政的一元化,翌年(昭和21
年)1月於文部省體育局設置振興課管轄社會體育。65

昭和 20 年(1945)8 月 15 日停戰後,武德會為淡化政府的外圍組織之性質,
決定廢止銃劍道、射擊道兩部會,另外根據同年 12 月 15 日所載之要件,與第一
號第 12 項之 G.H.Q66的紀錄,對於政府關於神道、神社神道的支援保證、保護及
弘揚予以廢止。隔年(昭和 21 年)1 月 12 日,武德會發給各支部的通牒、計劃
轉變與國家神道密切結合之武道神殿、神棚撤發相關要件:

基於聯合國最高司令部對神道之相關指令,(武德會)本會支部及分會所
供奉之神殿、神棚及一切神道相關之象徵直接撤廢,演變至此,特此通知。
67

另外,武德會又進行獎勵劍道、柔道、弓道的民間團體的改組計劃,規定之
改正、幹部選舉之選拔。然而,規定之改正,僅廢止必須的最低限度的條例,儘
可能維持舊有體制。對幹部也是如此,前理事長藤沼庄平擔任會長,前弓道部會
長則出任理事長,可說是並未徹底改革,即使如此,直接關係的 C.I.E(民間情
報教育局)仍然較善意的看護武德會的改組,各地支部也以復興武德會為目的,
積極的行動著。但是 C.I.S(民間諜報局)站在不同立場,與持續調查的 G.S(民
政局)舉出武德會未將武德會會報及武德會改組之要點中,所示之改組方向性,
徹底宣達到地方支部的事例,對於這種不徹底的作法,保持著不信任的態度。於
是依據以下四點理由,下達近期內解散之旨意,並由 C.I.S 透過「終戰聯絡事務
局」傳達給日本文部省:68

1. 其為向全國誇耀強力的中央集權團體,並非單純的俱樂部組織,……若
是同好者的俱樂部就沒有妨礙。
2. 中央、地方的職員或幹部當中,仍有職業軍人。而且以將官或特高警察

65
山本礼子,《米國対日佔領政策と武道教育》,頁 29-30。
66
G.H.Q 為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簡稱;C.I.E 為民間情報教育局;G.S 為民政局簡稱;民
間諜報部為 C.I.S。參山本礼子, 《米國対日佔領政策と武道教育》 ,頁 7-8;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92-96。
67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21。
68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21-22。

- 15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有關係者,仍存著舊有勢力。
3. 其組織及規約仍然維持過去的樣子,仍然是軍國主義的團體。
4. 中央本部擁有龐大的財產,此事亦相當令人懷疑。

至此,武德會於是在 9 月 13 日召集緊急理事會,確認解散之方針,立即將
此方針通知各支部,69並向 G.H.Q 方面報告,接著 10 月 31 日舉詳解散儀式,至
此,武德會五十年來的歷史於是閉幕,然而並不認為是自主解散,11 月 9 日根
據內務省命令,被下令解散。70而在當中,
「公職肅清令」的基準 G 項是否適用,
則受到議論,然而再將公職肅清令擴大到地方官員一事上,態度消極的吉田首相
卻在此問題上遲遲無法結束定案。而交付在翌年(昭和 22 年)4 月的選舉中,
成為第一大黨的片山內閣社會黨處理。片山內閣於同年 8 月 2 日,依照總理廳內
務省令第 6 號,在公職肅清令的基準 G 項中追加「關於大日本武德會之肅清基
準」,決定了與武德會相關人員之公職肅清。符合條件的是自昭和 17 年 3 月 22
日治昭和 20 年 9 月 2 日止,其間擔任武德會會長、副會長、理事長、理事、部
會長及支所中,具支所長地位者,皆列為對象。除了已經依照 G 項的其他規定
革職者,共有七百九十人符合該項規定其中多數以警察署長之身分,擔任過地方
之理事長、分部會長或支所長職位者。71

表 4-10:戰後大日本武德會新役員名冊
職稱 姓名 職業 職稱 姓名 職業
會長 藤沼庄平 東京都長官兼警視總 理事 野地麟 醫學博士、名譽會員

監 理事 山中義貞 前眾議院議員、鉾石館

長、名譽會員

副會長 宇野要三郎 元大審院判事、弓道範 理事 中野榮三郎 野田醬油常務取締役、

兼理事 士、前弓道部長 名譽會員

69
昭和 21 年(1946)
「大日本武德會解散相關要件」內容為:
「本會終戰後,立即廢止銃劍道及
射擊道二部,又今年(昭和 21 年)3 月以來,本部支部之組織陣容煥然一新,以純民間團體
之身分繼續致力於劍道、柔道、弓道的發展,然如今有鑑於種種情勢,且推測麥克阿瑟司令
之意向,為了完全達成目的,則需拋棄以前建立至今的作為,等待全國醞釀新的氣象,本日
(9 月 13 日)的常務理事會中,決議解散之方針,雖是正式經由理事會評議員會的會議所決
定的方針,近日中,仍預定舉行與此事相關之理事會評議員會,敬請見諒。」參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頁 103-104。
70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頁 195。
71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頁 22。

- 158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長 理事 久富達夫 原情報局次長、體育會

常務理事

理事 新田宗雄 關東配電副社長 理事 中村敬之助 原厚生次長

理事 新井源水 器機株式會社社長、前 理事 香坂昌康 原東京府知事、弓道達

柔道部長 士

理事 宇野要三郎 理事 細川長平 東京出張所長

理事 谷川○ 內務省警保局長 理事 除野康雄 京都市食糧營團理事

長、劍道達士

理事 柴沼直 文部省體育局長 理事 今井新造 前眾議院議員、劍道達

理事 栗本義彥 文部省體育局振興課 理事 佐藤洋之助 前眾議院議員、弓道達

長 士

理事 中山博道 劍道範士 理事 山上岩二 貴族院議員

理事 永岡秀一 柔道範士 監事 小西新右衛門 酒造業、修武館長、名

譽會員

理事 小笠原清明 弓道範士 監事 樋口 實 三菱地所常務

資料來源:參照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頁 92。

由上表可見,原本五省共治下,政府一手主導的情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
政治意義為較不明顯的議員、地方首長以及武道界的代表人物,但是畢竟主體結
構為警察系統的武德會,終究還是可以看見以警察首長為主腦的結構狀態。雖然
武德會於戰後快速解散原有的人事,並脫去軍國主義外廓組織的色彩,但是在
G.H.Q 的主導下,仍舊免不了被解散的命運。而當時所有武德會幹部全部辭職,
並將權力直接下放,並將五十年來各地方累積資金,直接交給地方支部處理。72

在武道活動的部分,日本已於昭和 20 年(1945)11 月 6 日發佈「體鍊科武


道」(包括劍道、柔道、薙刀、弓道)的上課全部予以終止,並以體操代替相關
課程,之後下令通牒包括個人、自發性的武道活動都予以禁止練習,至此,日本
經營多年的學校武道教育便劃下句點,另一方面,社會上對於武道仍有相當的關

72
山本礼子,《米國対日佔領政策と武道教育》(東京都:日本圖書,2003 年 11 月),頁 39。

- 15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注,因此,厚生省將原本「國家的武道」方向,轉變為「民主的運動」下的武道,
並以此方向做為獎勵推廣,翌年(昭和 21 年)6 月文部省體育局提出原本總稱
為武道的柔道、劍道、弓道,恢復成為原本個別的名稱,以避免軍國色彩,以及
讓人聯想這些活動是訓練用。相形比較之下,柔道比較被聯合國的軍隊接受,並
有許多外籍將兵參與講道館的練習,且於昭和 24 年(1949)月 6 日,以民主方
式聯盟組成「全日本柔道連盟」
。劍道則礙於當時的社會風氣而更名為「撓競技」
(しない競技),並於昭和 25 年(1950)3 月 5 日成立「全日本撓競技連盟」,
但是全日本柔道連盟成立一星期後,就提出在學校實施柔道教育,並於翌年 1
月 24 日編入中等學校以上之「學校體育教材」(弓道也相同)。但是劍道則明顯
遲於柔道、弓道,一直延遲至昭和 27 年(1952)4 月 10 日,才得以用「撓競技」
的名稱,再度施行於學校之中。73

同樣被禁止與解散的弓道,則在昭和 22 年(1947)成立「全日本弓道連盟」

採「民主」營運的方式,並在昭和 24 年(1949)改組成為新「日本劍道連盟」,
,再於昭和 28 年(1953)改稱「財團法人全日本
並於翌年加入「日本體育協會」
弓道連盟」且沿用至今。但是在學校的活動部分,並未加入課程,而是在昭和
26 年(1951)學校弓道活動解禁後,以課外活動的名義允許繼續進行。74

雖然昭和 25 年(1950)5 月 3 日由笹森順造擔任會長,組成「日本撓競技聯


盟」,致力於新構想出的「撓競技」75,然而對於原本劍道的愛好者中,仍有人
對於撓競技感到不足,強力主張應保留劍道方式,於是於昭和 27 年(1952)10
月 14 日,組成「全日本劍道連盟」
,並以此連盟為中心,再度向文部省陳情,終
於在昭和 28 年(1953)7 月 7 日通過,「在高等學校實施劍道課程」的申請。

昭和 33 年(1958)
「中學校學習指導要領」中,將柔道、劍道、相撲等對人
的運動,統合以「格技」稱呼(一般通稱則為格闘技)
。而「武道」這個名詞,
則是到了平成元年(1989)3 月 15 日,才由文部省指導要領定義為「我國固有
傳統文化與行動」作為「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中之說明,而這個名詞,

73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頁 409-413。
74
二江謙一等編,《日本史小百科 武道》,頁 178。
75
所謂「撓競技」、「しない競技」所指的即是「竹刀競技」,亦為今日「劍道」。

- 160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已經被日本政府禁用了四十年。76

二、戰後臺灣之武道身影

(一)戰後臺灣的武道設備接收

原本日本軍方對於劍術應用於實戰,就有相當課程與訓練,包括對於世界各
國劍術以及軍隊中軍刀、短劍、銃劍術等相互之間的應用,亦有相當的課程研究,
昭和 10 年(1935)時,擔任日本陸軍戶山學校校長的安藤利吉,更是認為劍道
之於軍人,正如生物對於空氣、水般的重要要素,對於帝國軍人有旺盛活力的助
益,可見其對於劍道、軍刀等運用之推崇,且運行於軍隊教育之中。77

二次大戰後,日本戰敗投降,當時轉為擔任臺灣總督之安藤利吉,與中國國
民黨政府代表陳儀於 1945 年 10 月 25 日,在臺北中山堂簽訂受降儀式,使臺灣
自清國割讓給日本之後,政治控制的權力再度轉移。而武道亦在此敵對排日的氛
帷中被壓抑為禁絕的狀態。包括日本軍隊或者地方存留的武道用品均成為收繳的
對象,例如表 4-10 所示:

表 4-11:1945 年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引渡(自用活物品目錄)目錄
主管別 品名 數稱 數量 集積(裝偹 )記事

位置

砲術長主官 木銃 亻丹 16 石泉

砲術長主官 銃劍術防具 組 21 石泉

砲術長主官 竹刀 亻丹 38 石泉

砲術長主官 劍道防具 組 18 石泉

砲術長主官 柔道着 着 34 石泉 上衣ノミ

76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20-22。
77
陸軍戶山學校劍術科, 《劍術教範詳解》(東京市:陸軍戶山學校將校集會所,昭和 10 年(1935)
12 月),頁 1-3。

- 16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砲術長主官 相撲帶 亻丹 11 石泉

移交機關  日本海軍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主管官  司令官  相馬信四郎  印
移交人  砲術官  福田辰次  印
接收機關  中國海軍台澎要港司令部
主官   司令   陳昌同
接收人  少校    陳鴻荃
中華民國三十年  月   日
資料來源: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367-14 號卷宗)宣電字第一九四號。1945 年
11 月 14 日,根據中華民國海軍少校接收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之
引渡目錄中「自活用物品木銃竹刀引渡目錄」內容輸入。

這些武道用具,在接收之後,是否應用於軍、警的訓練上,不得而知。但是
國民黨政府來台之後,亦應用原本武德會的空間與設施,進行宣傳之工作。78如
當時台北市植物園內之武德殿,即為一例。79有趣的是承包工程之新竹縣中壢區
中壢鎮石頭里三五番地,中壢土建工業公司代表之曾旋,工程施工投標單之記
載,仍以日文書寫,80亦展現當時臺人於政權交替之時,文化之間上有隔閡之現
象。

而原本武德會於地方上的相關資產,以及原本被建制於皇民訓化的武道空
間,也一併以國有財產局的名義,予以徵收。交由地方政府在地鄉鎮公所接收,
再委由臺灣土地銀行公產代管部代管之方式。但也有相關財產被挪用作為電影拍
攝場使用,與地方警察單位佔用之情事。81可以想見當時接收日產的混亂。

78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367-14 號卷宗)宣電字第一九四號。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下轄之宣
傳委員會主任委員夏濤聲行文之簽呈,用以「接收舊武德殿加以改建作為電影攝製場」 ,並於
中華民國 34 年 12 月底,開始相關公文往來。
79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367-14 號卷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針對將武德殿改為
電影攝製場一案,於中華民國 34 年 12 月 28 日場發字第 0013 號公文「查本場奉命接收植物
園內武德堂改建為電影攝製場……」。發文作為申請使用。
80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367-14 號卷宗)宣電字第一九四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發文文號 417。
81
國有財產局,「武德會房地處理卷」,檔案編號 1133/28;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編號
1335/315。館藏地:國史館。

- 162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二)戰後臺灣的武道發展
   
  國民黨政府來台時,臺灣地區本地練習劍道最高段者為四段鍊士82,柔道則
為五段。83正因為戰爭結束後,美軍及其他因素介入,而禁止劍道活動,但是相
關的武道活動卻已進入一般台籍民眾日常生活中,如地方民丁集合打土匪、強盜
等,仍多沿用日治時期之武道練習工具(如武士刀等)
。但是雖然表面上因政府
禁止而銷聲匿跡的武道活動,卻在私下有私設道館的情形發生,其中不乏醫師、
警察、老師等背景的地方人士,進行教學活動。但是器材也因政府禁止之因素而
更加簡略。84

在劍道解禁之後,臺灣地區第一次出訪日本比賽,選手所展現出來的技巧與
態勢,相較於日本選手有相當多的差別,正因私有道館的因素,並因而展現出不
同流派的特色。而自 1945 年中、日戰爭結束,臺灣被國民黨政府接收之後,劍
道活動就被明顯的壓抑,直到民國 47 年,才有機會在臺北三軍球場以「表演賽」
的名義進行交流,不但入場需收取門票,且觀眾爆滿,當日中央日報報導超過數
千人。以臺灣在日治時期的武道教育下,受到劍道教育且表現突出者甚多,但到
民國 47 年的首場表演賽,僅僅學生組 10 人,社會組 16 人而已。在當年警察系
統、地方組織以及學校之中培育出來的選手,至此呈現這種數字,呈現出的極大
落差,令人可以明顯感受出來不同的政府政策下,所產生出來的差異。

在三軍球場舉辦首次劍道表演賽之後,劍道終於在民國 48 年舉辦第一次招
生並刊登於報紙廣告,85當時所屬單位為全國技擊委員下編之「擊劍部東洋組」
並以此名義舉辦「訓練班」,於「東門國小」音樂教室86開始練習。其後轉移場
地至「螢橋國小」練習,87之後「開南商工」亦創立劍道練習班,劍道在當時的

82
臺灣劍道界耆老吳金樸口述,2005.3.19 於臺北市修道館訪問,並參考臺南華士劍道館道館簡
介:http://std.hku.edu.tw/~kendo/wa.htm
83
呂耀宗, 〈臺灣柔道史(1952-1970) 〉(臺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論文,2000 年)

頁 53。 張天煌於昭和 8 年(1933)擔任高雄州巡察,由於柔道技術高超,受到日人肯定而獲
聘擔任柔道教官。成為唯一的臺籍柔道警察教官。
84
據臺灣劍道界耆老,範士八段吳金樸口述,2005.3.20 於臺北市修道館訪問。
85
當時亦有之後高添旗、王傳喜以帶藝入門練習,連鈞章等劍道先進亦於當時加入。
86
因音樂教室為木板地材質,練習劍道較不易受傷。
87
當時開始傳授劍道的啟蒙老師為李阿逢、謝德仁、黃共方先生。參附錄 4。

- 16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臺灣開始漸漸發展。88 臺灣的劍道發展為較為特殊,除了為 1970 年(民國 59


年 4 月)世界劍道聯盟的發起國之一,也是第一屆世界盃的舉辦國,正是因日本
殖民時期,所帶來的武道教育的深厚基礎,造成今日臺、日兩方對於這項活動,
抱有相當的情誼與交流。相較於柔道已經進軍奧運與運動化,日人對於「劍道」
仍舊抱持「武道」的角度去面對,不願將其運動競技化,這也是其堅持之處,相
對的,也讓世人對於武士與武道、劍道有著相當程度的連結想法。

相較於臺灣、日本都被壓抑的劍道活動,柔道原本在大陸,曾在浙江警官學
校推行一段時期,直到浙江警官學校改為中央警官學校而中斷。而戰後的臺灣因
為沒人提倡柔道而逐漸沒落,直到黃滄浪經數次申請,在臺灣省體育會成立「全
省柔道協會」並申請於民國 41 年 10 月第七屆全省運動會(在屏東舉辦),向主
辦單位提出申請增設柔道比賽項目,並有六十多人報名參加,以濁水溪為界,分
龍、虎二隊比賽,並再度引起社會大眾注意。翌年,第八屆全省運動會再次將柔
道列為表演賽項目,並且有十一縣市參賽,人數增加一倍。並於 10 月 30 日成立
全省柔道協會。至此,民國 43 年第九屆全省運動會便將柔道更改為正式比賽項
目,並在柔道協會主辦下,舉行「南部七縣市柔道比賽」
、「全省錦標賽」
、「中南
部柔道賽」
、「南北對抗賽」
、「嘉南區柔道賽」
、「中部三縣市比賽」
、「三軍柔道賽」
等,各地的柔道訓練班,也紛紛出現。89兩相比較之下,就可以發現「劍道」以
表演賽名義,出現於社會大眾之前,已經是柔道表演賽的 6 年之後,而兩者呈現
的比例上,也有相當大的落差(劍道 16 人:柔道 60 人)。

鑑於中華民國以往的警察教育,缺乏自衛技術,在面對流氓、盜匪等不服取
締、拒捕格鬥等情事時,無法應對,故而在民國 45 年(1956)由中央警察學校
趙龍文校長推動將警官學校、警察學校中增列柔道課程,並在警校設置全台最
大、最完備的柔道場(警官學校亦設置)
,聘請黃滄浪擔任講師,指導訓練學生,
亦為中華民國轉進臺灣後,對於柔道項目推廣之始。其後更因臺灣省警務鑑於日
本警察學習柔道風氣風行,加以高段名家多出自警察,且警察因此受到民眾尊
敬,故而以「深具武術以堅毅無畏之武士精神」以保護民眾執行勤務的教育前提,
加以柔道可以「鍛鍊強健體魄」
、「培養德行及勇敢耐勞精神」等優點,故於民國

88
劍道界耆老曾海雄先生口述,參見附錄 4。
89
黃滄浪,
《柔道學》(高雄市:立文出版社,1973),頁 6-10。

- 164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47 年將柔道訓練列為警員長年教育之主要科目,規定 35 歲以下警察需受柔道訓
練(每人每週至少四小時,每三人至少一套柔道服),且刑警需具備柔道三級以
上資格,並通令將日治時期,武道訓練的中心「武德殿」更名為「武術館」,作
為重新恢復員警訓練柔道之場所。並於同年二月起在警校成立「柔道幹部訓練班」
以作為師資培訓,自此,柔道在臺灣再次藉由警政系統之推行,使整個臺灣警界
再次掀起學習柔道的風潮。

自民國 41 年柔道在台再次活動,直到民國 62 年為止,臺灣柔道界約有人數


約四萬五千人,加入柔道協會者約一千多人,高段者有八段黃滄浪、七段張天煌、
六段張國安、謝龍銀、張銀淮、國外六段蔡長庚、五段陳戊寅、陳水木、陳振茂、
邱錦章、卓萬木叢、李清楠、何朝儀、黃贊元、陳再乞、葉萬寶、吳定標、吳開
增、林永杰、張聰輝等、國外吳柏堂一員;四段廖韻成等 47 員,三段 60 員,二
段 156 員、初段 696 員。加上全台警界柔道場已有二百八十五所,柔道衣五千八
百二十七套,員警受柔道訓者 9017 人,
(包括八段 1 人、五段 3 人、四段 1 人、
三段 2 人、二段 47 人、初段 254 人)
,至此可見柔道在台已經再次恢復相當的規
模。

圖 4-5:1958 年臺灣省第一屆東洋劍表演賽

- 16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資料來源:行政院體委會「數位博物館」數位紀念本,網址:
http://www.ncpfs.gov.tw/museum/museum-1-1.aspx?No=108
資料說明:民國 47 年 10 月,中華全國技擊委員會成立東洋劍組,10 月 5 日晚
上在台北三軍球場,舉行臺灣省第一屆東洋劍表演賽大會。

解禁後的劍道活動在劍道界的著名人士,如臺南的陳拱辰(臺南二中、日本
中央大學法學部)
、台中的翁丁川(原日本武專畢業)
、黃丁選、謝德仁(醫生)、
陳中煙、蘇建清、陳集豐、劉乾元(醫生)等,而中華民國劍道協會草創初期的
許多資料,也因天災而遺失。

- 166 -
第四章 戰時的武道活動

小結

日人期待在「武道」教育的過程中,在學生及所有國民的腦海中建立起理想
的武士人格,包括「出則為君國盡忠、入則對親盡孝」
,「國難當前時,可以捨身
為國」等美德。90依此前提建構在教育方面,則其目的在於「身心的鍛鍊」,並
藉由武道,發揚自古以來日本的武士道,並藉此達到健全國力的目的。91戰時的
武道,正是藉由身體的訓練,配合精神上的養成、修養,從小到大培育出符合皇
國忠誠子民。而臺灣在武德會的推波助瀾下,自昭和 16 年(1941)將武道的概
念以武術以及其他包括體育、運動、競技類等可以提升國民體力的活動,均定義
其中並以武道精神執行以完成「實戰即應」的需求,將皇國子民的鍊成,建構在
武道的教育法上,92可以看出為了因應戰時體制,對於武道的範疇界定,已經異
於平時。

臺灣的特殊之處,在武德會的推廣之下,自發展起始,資金的募集在所有支
部表現中最積極,且在最後也是會員最多的地區,包括警察系統、學生族群,以
及地方的武道組織,均在武道活動中有優秀的表現,甚至在戰後的柔道、劍道活
動中,仍與日方保持相當良好的互動與交流,可見當時日本治台的五十年間,所
培植下來的武道教育與思想,的確在這塊土地帶來深植與相當的影響。

90
高木正信,《臺灣武道の精華》,序文頁 2。
91
堀田捨次郎,《圖解劍道教範》(東京市:二松堂,大正 11 年(1922)5 月)
,前言頁 1-2。
92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頁 111-112。

- 16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 168 -
結論

結論

在明治維新的運動下,日本許多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下級武士出身的實行
家,雖然秉持著「脫亞入歐」的觀念進行西歐化方針的變革,在「殖產興業、富
國強兵」及「文明開化」的口號下,結合日本國情,採取了許多巨大的變革。但
是不幸的,在日本快速進入近代資本主義的國家之林同時,相對的也讓日本走向
對外侵略之路。加上維新改革之士,多出身封建武士,腦中深深烙印封建主義及
軍國主義的思想。正因為這些人掌握國家權力的情況下,近代的天皇制,亦充滿
了封建性格,引導日本走向侵略的軍國主義與對外的侵略戰爭。

「甲午戰爭」
、「日俄戰爭」在富國強兵的口號下,隨著戰爭勝利的光環,獲
得日人強烈而正面的回應,此一風潮下,「武道」成為精神涵養以及身體規訓的
代名詞之一,伴隨著「武德會」的成長,以及在大浦兼武會長透過警察系統的橫
向發展下,快速的成長,並建立起全國性的勢力與組織。配合警察無所不在的宣
導與威權展示下,昭和 11 年(1936)武道課程也隨著「第二次改正學校體操教
授要目」
,進入正式課程之中。
「學生」
、「警察」
、「地方單位」均有武道組織逐漸
成立,深入各階層,以武道作為結合工具,也是日本政府倚為重用之處。並於昭
和 17 年(1942)
,日本對外戰事激烈的同時,直接以政府軍、政系統掌控方式,
將武德會改為「五省共管」的唯一武道綜合團體,武德會也從「發揚傳統武德」
的角色,變為政府戰爭機器下的外廓組織。

而臺灣地區,也在武德會的角色變異中,從日人在以警察為中心,作為訓練、
交流武術的單位,逐漸發展朝臺人募集資金,加上臺人漸漸加入警察系統,且接
受到武道訓練課程,乃至於學生與地方武道團體在昭和年間大量出現,顯見武道
的武道課程加入與推廣,確實造成臺灣武道人口逐年攀升與普及。由於這些武道
修練與文教,均隱含皇道振興的目標。期待皇國臣民修練履踐,並且透過武道修
練鼓舞,並培養忠勇義烈的國民氣魄,藉此充實強化國力,涵養節義廉恥之志操,
用以實踐現代國民之生活,與一死以謝皇國護持發展之皇恩。而配合政策方針,
除了透過教育系統宣傳,遍佈日本以及臺灣各地的武德會,當然是以與民眾第一
線接觸的警察,為執行的首選。

- 16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日人統治下,對台之同化政策、新附民與母國人之間的疏通、親善的保持等,
除經濟、文化疏通、同化(Acculturation)
,以及同化過程中,日本本身的需求,
而做出統治階級之政策與修正。除了引用西方的殖民學外,亦因應日本本身特有
民族性,加諸於殖民統治中。其中以武道元素除見諸於統治階級本身外,亦往下
延伸至警察系統、學校教育中,並藉由武德會統籌之模式,集中管理。相對於此,
蔣介石來台接收臺灣後,武道活動則呈現較極端的差異。柔道大力推廣並應用警
察體制中,且應用為基本訓練之課程。相形之下,劍道則是處於壓抑的狀態,甚
至延續到 1965 年 11 月才允許在台北舉行第一屆國際社會人劍道大會。延遲到
1958 年 8 月發起籌備,並向全國技擊委員會主任委員胡偉克將軍審請成立「擊
劍部東洋組」(部主任蔣緯國將軍,組主任周財源),1並且成為「中華民國劍道
協會」發起人之一(胡偉克將軍當時擔任總政戰部副主任,曾任政治作戰學校校
長)。

相對於前敘,日人於昭和 13 年(1938)《松山公學校開校四十週年紀念誌》
中紀載,講習科目的普通講習中除了講話、談話、讀書、音樂、體育、作業、娛
樂、球算之外「劍技」則強調每週一回,主導「講話」
、「劍技」
、「體育」三方面
的,同為該校主管教務的指導員田中幸太郎2,兩相對比,背後是否有透過政戰
系統,監視或控制武道活動之意涵,此間之移植模式,則頗令人玩味。而此模式,
即便到了 1981 年(民國 70 年)中華民國劍道協會召開第二屆第一次臨時理監事
會議,列席指導單位除了「內政部社會司」陳榮成科長,另外還有中國國民黨中
央黨部「社會工作會委員」戴立言到場,3關心與監督武道相關活動的意涵,仍
舊不言可喻。經過這些人士爭取的結果,臺灣不僅成為世界劍道聯盟的創始國之
一,並擔任該組織副會長。以筆者觀察時至今日,中國在劍道活動,仍舊無法改
變臺灣在劍道領域的地位以及雙邊友好的特殊情感。也正是因為許多觀念,至今
仍處於連結的狀態,使得臺灣法律之規定對於「武士刀」4,仍視為軍國餘毒以
及兇狠暴戾的象徵,即便歷經時代變遷,已經過五十餘年,仍舊對於「武士刀」

1
謝德仁、吳建堂,〈劍道簡介〉(臺北市:臺北市第三(西區)獅子會印製,年份不詳),無頁碼。
筆者收藏,參見附錄五。
2
松山公學校,《松山公學校開校四十週年紀念誌》,頁 45。
3
謝德仁、吳建堂述,〈劍道簡介〉,無頁碼。
4
據中華民國「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六條(刀械之禁止事項)規定,武士刀非經主管機關
同意,不得製造、販賣、運輸、轉讓、出租、出借、持有。

- 170 -
結論

存在以往的刻板印象。

此外,筆者試圖在資料中,連結起臺灣、日本以及韓國(或中國戰區)的武
道發展情形,但是由於資料的不足,以及語言上之隔閡,無法蒐集到更多相關之
資料,僅發現在戰時(1942 年)改組下的新武德會,成員包括總理大臣以及內
閣大臣、陸、海軍大將以及政府相關人員,在日本政府「內外地行政一元化」下,
執行武道活動擴展的情形。但有趣的是,由表 4-4 之「昭和 17 年(1942)大日
本武德會役員表」中,僅出現臺灣總督長古川清,而未見到當時的朝鮮總督及其
他地區支部領導者之名,對於「戰時行政一元化」的武道推廣中,朝鮮地區是否
缺席?但根據表 4-5 內,中、日正式爆發戰爭狀態的情形下,對照於臺灣地區,
朝鮮、滿洲(中國地區)的武道高段者人口明顯高於臺灣,甚至有 2 至 3 倍的武
道教師投入朝鮮以及中國地區。純粹只是因為戰事爆發的情況,則應有更多比例
的武道教師及人口,移動到中國地區,但在表 4-5 中,看到的卻又是朝鮮地區的
武道高段者,明顯高於臺灣與中國地區,而日本政府是否有其他考量,則為筆者
存疑之處。如何尋找出三者之間的明確關連,則為後繼研究者可思考的方向之一。

- 17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 172 -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一) 報章雜誌

《臺灣日日新報》,1896-1944。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917-1926。
《臺灣警察時報》,1926。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徐國章譯註《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篇(南投市:
臺灣文獻館,2005 年)。
富山可誠,
《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 劍道同志會會誌》第三號,臺北市:劍道
同志會,昭和 3 年(1928)3 月。
富山可誠,
《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支部 劍道同志會會誌》第五號,臺北市:劍道
同志會,昭和 3 年(1928)11 月。
富山可誠,
《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本部劍道同志會會誌—始政四十週年記念博覽會
特輯號》,臺北市:劍道同志會,昭和 10 年(1935)11 月。
富山可誠,
《臺灣劍道同志會會報 昭和 8 年》
,臺北市:臺灣劍道同志會,昭和
8 年(1933)12 月。
富山可誠,
《臺灣劍道同志會會報 昭和 6 年》第二號,臺北市:臺灣劍道同志會,
昭和 6 年(1931)8 月。
富山可誠,《臺灣劍道同志會誌》,臺北市:劍道同志會,昭和 12 年(1937)8
月。

(二)日治時期武道相關文書

丸山三造,《日本柔道史》,東京:大東出版社,昭和 17 年(1942)5 月。
千葉周作遺稿,千葉勝太郎編輯,
《劍法秘訣》
,東京市:千葉勝太郎發行,大正
4 年(1915))2 月。
千葉長作,《國民劍道教範》,東京市:富田文陽堂,大正 5 年(1916)11 月。
小川多仲,
《日本の武道劍法》,臺南市:臺南新報社印刷部,大正 13 年(1924)

- 17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9 月。
山田次朗吉,《日本劍道史》,東京市:水心社,大正 11 年(1922)10 月初版,
昭和 18 年(1943))6 月八版。
山田次朗吉,《劍道集義》,東京:東京商科大學劍道部,大正 11 年(1922)10
月。
山田次朗吉,《劍道極意義解》,東京市:水心社,昭和 12 年(1937)7 月。
山田次朗吉,《劍道叢書》,東京市:水心社,昭和 11 年(1936)年 11 月)。
山田次朗吉,《續劍道集義》,東京:東京商科大學劍道部,昭和 3 年(1928)。
中邑幾太,《柔道及劍道の心理》,東京市:中文館,昭和 11 年(1936)1 月。
中島石教、山本春三,
《小學校武道精義 柔道篇》
,東京、大阪:東洋圖書株式
合資會社,昭和 14 年(1939)8 月。
井上俊,《武道の誕生》,東京都:吉川弘文館,平成 16 年(2004)8 月。
平岡勇三,
《武道範士、教士、鍊士名鑑》
,東京市:大日本武德會雜誌部,昭和
12 年(1937)。
本田親民,《武道原論》,東京市:講道館,昭和 15 年(1940)。
永田重隆,《臺灣體育之理論及實際研究》,臺北:臺美堂子供世界社,昭和 2
年(1927)。
田島實夫,《準正科小公學校武道》,臺北:臺北學藝社,昭和 14 年(1940)11
月。
仲宗根源和,《武道極意物語》,東京:師子王文庫發行部,昭和 13 年(1938)。
折戶傳吉發行,
《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昭和十
六年十月》(臺北市:盛文社,昭和 16 年(1941)11 月)
帆足理一郎,《教育改造論》,東京:新生堂,大正 9 年(1918)9 月。
竹村豐俊編,《臺灣體育史》,臺北 : 臺灣体育協會,昭和 8(1933)年。
羽田隆雄,《武士道 師道》,東京:培風館,昭和 15 年(1940)。
西田直二郎,《日本武士道その歷史的研究》,東京:岩波,昭和 11 年(1936)。
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所籌備處,2001 年 7 月。
吳建堂,《竹刀と共に》,臺北:福元印刷,1986 年 3 月。
吳建堂,《續文武仁之旅》,臺北:福元印刷,1986 年 9 月。
志村伊三郎,《國體 武士道》,東京:師子王文庫發行部,大正 5 年(1914)5

- 174 -
參考書目

月。
谷田左一,
《劍道神髓 指導法詳說》
,東京:秋文堂,昭和 9 年(1934)10 月。
岡本瓊二,
《教育勅語 時代思想的解釋と新說話》,東京:日本教育學會,昭和
5 年(1930)。
松川國雄,《柔道手引草》,臺北:松川國雄,昭和 12 年(1937)9 月。
松川國雄,《劍道教育の實際》,臺北:松川國雄,昭和 12 年(1937)。
松川圀雄,《劍道讀本》,東京市:竹井書店,昭和 14 年(1939)。
松岡辰三郎,《學校柔道》,東京:大阪屋號書店,大正 9 年(1920)7 月。
金子近次,《劍道學》,東京:聚英閣,大正 13 年(1924)11 月。
金光彌一兵衛,《新式柔道》,東京市:隆文館,大正 15 年(1926)。
宮脇泰軒,
《小學校に於ける柔道と其の指導》
,東京:明治圖書株式會社,昭和
12 年(1937)。
柴田廉,《臺灣同化策論》,臺北市:晃文館,大正 12 年(1923)2 月。
財團法人中央教化團體聯合會,《教育敕語 精神》,東京市 : 財團法人中央教
化團體聯合會,昭和 5 年(1930)。
高木正信,《臺灣武道の精華)》,新竹:臺灣沿革史發行所,昭和 8 年(1933)。
高野弘正,
《劍道及劍道史》
(武道全集第二卷)》
,東京市:平凡社,昭和 9 年(1934)
12 月。
高野弘正、佐騰卯吉,
《最新劍道教範》
,東京市:東京開成館,昭和 5 年(1930)
11 月。
高野佐三郎,《劍道》,東京都:島津書房,大正四年(1915)。
高野佐三郎、高野弘正,《小學劍道指導書》,東京、大阪:東洋圖書,昭和 11
年(1937)12 月。
高野佐三郎、高野泰正,《國民學校體鍊科武道要義(劍道篇)
》,東京都:八光
社,昭和 15 年(1940)。
陸軍戶山學校劍術科,
《劍術教範詳解》
,東京市:陸軍戶山學校將校集會所,昭
和 10 年(1935)。
堀田捨次郎,《圖解劍道教範》,東京市:二松堂,大正 11 年(1922)5 月。
堀田捨次郎,《劍道講話》,東京市:三笠書房,昭和 13 年(1938)11 月。
富山可誠,《劍道ノ概要》,臺北市:三協活版社,大正 15 年(1926)10 月。
菅原定基,《武藝全書》第二編柔術,大阪市:中川玉成堂,明治 32 年(1899)

- 17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2 月。
隈元實道,《武道教範》,東京市:芳山房,昭和 15 年(1940)。
圓尾歸心,《柔道入門るり極意まで》,東京:更新社,大正 15 年(1926)。
道寺友山原,《完本武道初心集》,東京市:三教書院,昭和 18 年(1943)。
磯野清,《日本武士道詳論》,東京:目黑,昭和 16 年(1941)三版。
繩田忠雄,《剣道の理論と實際》,東京:六盟館,昭和 13 年([1938)。
櫻庭武,《日本教育 柔道要義》,東京:培風館,昭和 15 年(1940)5 月。

(三)日治時期武道相關教科書

平松譽資事、松澤源治郎,
《小公學校武道指導細目一覽表》
,臺北:臺北第一師
範學校,昭和 14 年(1939)11 月。
平松譽資事、松澤源治郎,
《小公學校武道教授細目 (第五、六年級劍道之部)》

臺北:臺北第一師範學校,昭和 15 年(1940)。
佐藤憲正,
《國民學校準據 體操‧武道教授細目》
,臺北:臺北第二師範學校附
屬公學校,昭和 15 年(1940)12 月。
金子近次,《中等學校一年生の劍道教授法》,東京:精文館,昭和 6 年(1931)
3 月。
金子近次,《中等學校二年生の劍道教授法》,東京:精文館,昭和 6 年(1931)
3 月。
金子近次,《中等學校三年生の劍道教授法》,東京:精文館,昭和 6 年(1931)
3 月。
金子近次,《中等學校五年生の劍道教授法》,東京:精文館,昭和 6 年(1931)
5 月。
金子近次,《中等學校四年生の劍道教授法》,東京:精文館,昭和 6 年(1931)
5 月。
馬場豐二,《小學生、中等學生劍道讀本》,東京、大阪:田中宋榮堂,昭和 12
年(1937)。
臺北市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正榕會,
《小公學校武道科指導細目》
,臺北:臺
北市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正榕會,昭和 15 年(1940)。
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正榕會編,
《小公學校武道科指導細目》
,臺北市:

- 176 -
參考書目

臺灣子供世界社,昭和 15 年(1940)8 月。
臺北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啟明會編,
《國民學校準則 體操、武道教授細則
第五、六學年高等科》,臺北:神保商店,昭和 15 年(1940)8 月。
臺灣總督府,
《國民精神總動員實施概要》
,臺北市:小榮本印刷,昭和 13 年(1938)
12 月。

(四)工具書、其他

二木謙一、入江平康、加藤寬,
《日本史小百科〈武道〉》
,東京都:東京堂,1998
年(平成 10)2 月再版。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東京都:島津書房,1985 年(昭和 60)4 月。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
《臺北市史—昭和六年》
,臺北: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
年 6 月。
渡邊一郎編,
《史料 明治武道史》
,東京都:新人物往來社,昭和 46 年(1971)
7 月。
臺中廳臺中州役所編,《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物概要》昭和八年~昭和十五年,
臺北市:成文出版社,民 74 年(1985)。
臺中廳編,《臺中廳行政事物並に館內概況報告書(一)》,臺中:編者,大正 7
年(1916)。
臺灣教育研究會編,
《昭和十五年版 臺灣教育年鑑》
,臺北市:臺灣教育研究會,
昭和 15 年(1940)。
臺灣新聞社,《臺中市史》,臺中:編者,昭和 9 年(1934)。
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第一師範學
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一覽》
,臺北:臺北第一師範學校,昭和 16 年(1941)
11 月。
諸橋徹次,《大漢和辭典》,東京:大修館,昭和 35 年(1960)。
警視廳史編輯委員會,《警視庁史 昭和前編》,東京都:警視廳,昭和 53 年 3
版。
笹間良彥,《圖說日本武道辭典》,東京都:柏書房,2003 年 5 月。

- 17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二、專著

(一)中文

中嶋直二,《日本劍道》,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 年。
卞鳳奎譯,
《中村孝志教授論文集—日本南進政策與臺灣》
,臺北縣:稻鄉,2002
年 4 月。
王家驊,《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臺北:淑馨,1994 年。
王墨林,《後昭和的日本像》,臺北:稻禾,1991 年。
司馬嘯青,
《櫻花․武士刀─日本政要與臺灣五大家族》
,臺北:稻鄉,1998 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2003 年。
李永熾,《日本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1992 年。
李永熾,《日本近代思想論文集》,臺北:稻鄉,1998 年。
李登輝日文原著,蕭志強譯,
《「武士道」解題:做人的根本》,臺北市:前衛出
版社,2004 年。
林呈蓉,《前近代日本對外方針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 年。
林明德,《日本史》,臺北:三民,2003 年 2 月初版七刷。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
《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
,臺北:新自然主義,2000
年。
林繼文,
《日本據臺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係之研究》
,臺北縣:稻鄉,1996
年。
姚浙生撰稿,
《楝花盛開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一冊總論篇/課程
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5 年。
張炎憲等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下),臺北縣:玉山社,1996 年。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臺北縣:稻鄉,2001 年。
梁華璜,《總督府南進政策導論》,臺北縣:稻鄉,2003 年。
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1996 年。
郭弘一,《劍道入門》,臺北:清流,1978 年。
陳水逢,《日本文明開化史略》,臺北:臺灣商務,2000 年 5 月修訂版三刷。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2002 年。
黃滄浪、李佐治,《柔道學》,高雄:文立,1973 年再版。
黃頌顯,《臺灣與日本關係史新論》,臺北:海峽學術,2003 年。

- 178 -
參考書目

黃靜嘉,
《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
,臺北:臺灣商務,
2002 年。
新渡戶稻造著,吳容宸譯,
《武士道—影響日本最深的力量》
,臺北:先覺 2003
年。
新渡戶稻造著,蘇癸珍譯《武士道(中英對照本)
》,臺北:協志工業叢書,1985
年。
楊碧川,《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臺北縣:稻鄉,1996 年 6 月再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史》,臺北:衆文,1990 年。
薩依德(Edward W.Said)著,蔡源林譯,
《文化與帝國主義》
,臺北:立緒文化,
2004 年。

(二)日文

入江康平,《武道文化の探求》,東京都:不昧堂,2003 年(平成 15)3 月。


入江康平等,
《日本武道學研究:渡邊一郎教授退官記念論集》
,東京:島津書房,
1988(昭和 63)年 3 月。
山本禮子,
《米国對日佔領政策と武道教育—大日本武德会の興亡》,東京都:日
本図書センター,2003 年。
山本禮子,《殖民地臺灣の高等女學校研究》,東京都:文昇堂,1999 年。
井上俊,《武道の誕生》,東京都:吉川弘文館,2004 年(平成 16)8 月。
佐佐木杜太郎,《武士道は生きてしる》,(東京:原書房 1981 年 9 月)。
松前重義 編,《武道思想の探究》,(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 1989 年 4 月第三刷
發行)。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五十年史》,東京都:サトウ印書館,2003 年。
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劍道の歷史》,東京都:朝日新聞出版,2003 年。
渡邊一郎,《武道論》(東京:筑波大學體育學系,昭和 56(1981)年 3 月)。
熊谷直,《日本の軍隊 ものしり物語》,東京都:光人社,1998 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 17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辛德蘭,
〈日治時期臺灣的大日本武德會(1900-1945)〉
,《兩岸發展史研究》
,第
二期(2006.12)。
周婉窈,
〈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
,《新史學》第
5 卷第 2 期(1994.06)。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道場建築之發展歷程〉,《史聯》第 34 期(1999.06)。

(二)學位論文

井野川伸一,〈日本天皇制與臺灣「皇民化」〉,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0 年。
何義麟,〈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臺灣之教育政策與教化運
動〉,中國文化大學日研所博士論文,1985 年。
呂耀宗,〈臺灣柔道史(1952-1970),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論文,2000
年。
李崇憘,
〈日本時代臺灣警察制度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年。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1895-1945)〉,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 年。
陳小平,〈合氣道歷史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論文,2002 年。
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7 年。
陳凱雯,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黃敏原,
〈論教育與規訓----以日治時期臺灣的皇民化現象為例〉,國立臺灣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
謝仕淵,
〈殖民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
,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論文,2002 年。
藤井康子,
〈日治時期臺灣中學校之形成—教育目的、制度、背後支柱〉
,國立臺
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

- 180 -
附錄

附錄一:臺灣武道發展大事表
時間 社會 組織 活動 設施 備註

1884 韓國甲申之變
明治 17
1885 日韓漢城條約
明治 18
1890 10/頒發教育敕
明治 23 語
11/召開第一次
帝國會議
1895 清廷割讓臺 京都慶祝平安遷都千
明治 28 灣,日本出兵 百年紀念、第四回內國
臺灣 勸業博覽會,發起全國
11/3 樺山資紀 武術家招聘並發起演
總督宣布臺灣 武會的計劃,因此由當
全島平定 時的京都府知事渡邊
千秋發起,成立大日本
武德會。
1896 文部省、學校顧問委員
明治 29 会に「剣術び柔術の衛
生上から見た利害得
失」の調查を諮問
1897 朝鮮改國號為 9/21 採用三段警備 11 月 18 日舉辦「招魂
明治 30 韓 法 6. 祭」擊劍大會,參加者
有軍人、警官、看守
等,是文獻記載在台第
一次舉辦之演武會
1898 6/20 廢除三段警備 警察官與司獄官練習所
明治 31 法,供公布警察 演武場 I 落成
官、司獄官練習所
官制 6.
1900 在台北、台中、台
明治 33 南三「縣」下設置
武德會委員部,但
皆獨立作業,在台
南尚無統一事權之
機構

- 18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2/20 臺北、臺中設
置原住民蕃界地域
隘勇線 6.
4/警察協會成立,
出版機關誌《警察
協會雜誌》
1901 地方官制改正,全
明治 34 島二十四「廳」下
皆設置武德會委員
部,總督府警察本
署內設有臺灣地方
委員部,開始有全
島之委員部組織,
為後來「支部」的
前身
5/24 發佈巡查補採
用規則及教習所規
則,開始培養及採
用臺灣人巡查 6.
1902 10 月 28 日位於舊總督
明治 35 府廳舍(前清臺灣布政
使司衙門)內之台北武
德會演武場 I 落成,為
臺灣第一座武德殿
1903 1 月 10 日台南武德
明治 36 會第一回總會開
催。同年在台北為
了提倡體育由弓
術、馬術、游泳等
其他運動組成的體
育俱樂部,經與武
德會支部協調納入
武德會之一部。
1904 日俄斷交 /日 2/10 日俄戰爭 10 月 23 日舉行「武德
明治 37 俄戰爭 /日韓 3/11 臺灣公學校規 會武道大會」,其中劍
簽訂協議書 則公布(臺灣子弟 道項目參加者包括各
初等教育機關)6. 廳、陸軍、警官練習所
之選手。

- 182 -
附錄

1905 (日)11/韓國 7/17 臺中中學會授 2 月 20 日舉行「中部五


明治 38 保護條約成立 業開始(臺人第一 廳劍客擊劍大會」。
所四年制中學校)
6.
1906 3/ 設 立 韓 國 統 4 月正式將臺灣地
明治 39 監府(首任統 方委員部改名稱,
監伊藤博文) 設置「大日本武德
7/ 簽 訂 日 韓 協 會臺灣支部」

約 6 月「武德會」成
為法律認可之財團
法人,臺灣支部為
其所屬之一部。
10 月由於地方官官
制改革,原本之委
員會各支所有所變
動。
1907 5 月大日本武德會 5/23 武德會長大浦兼
明治 40 臺灣支部發會式舉 武來台各地巡查(參臺
行,舉辦第一回「武 灣日誌)
德祭演武大會」。 8/8 下達募集臺灣支部
8 月舉辦第二回「武 基金,「寄附金」五萬
德祭演武大會」。 圓(府報 8/13)
1908 韓皇讓位韓太 41/11/7 台北武德會開
明治 41 子 始執行武德祭之各種
大競技會
1909 明治 420416 日俄戰爭
明治 42 後,武術保存、獎勵辦
法再起,經由常議員會
議後提出申請,並於 6
月 3 日同意設立劍術、
柔術獎勵之教育機關。
10 月舉辦第三回「武德
祭全島演武大會」。
1910 8/日本併韓 改 臺灣武德殿 I 此時已存
明治 43 稱朝鮮 在
9/ 設 朝 鮮 總 督
府總督寺內正

- 18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1911 武道納入中學課程 4 月舉辦第四回「武德 因總督府營建新廳舍開


明治 44 之中 祭全島演武大會」 始籌備興建新武德殿,
10/26 開始自巡查 44/8/5 大日本武德會學 此段過渡期間借用警察
補中,採用臺人擔 校資金及臺灣支部演 官與刑務官練習所武道
任警察官(巡查) 武場建築費募集許可 場。
6. (府報 8/13)
明治 440920 私立學校
令通過成立「武德學
校」。
1912 明治 450123 專門學校
明治 45 令通過,設立「武術專
大正 1 門學校」,日後被稱為
「武專」。
1913 獲滿蒙五路鋪 1 月台北弓道場與馬場
大正 2 設權,承認中 相關設施竣工
華民國九十七 2 月 8 日淡水武德殿
年五月五日星 I(修武館)落成
期一 11/外蒙古 10 月 17 日新族武德殿 I
獨立宣言 落成
10 月 19 日台中武德殿 I
落成
同年澎湖馬公武德殿落

1914 7/ 第 一 次 世 界 D3 警視廳總監西久保
大正 3 大戰爆發 弘道在警察練習所開
8/對德宣戰 始以「武道講話」為主
題的演講,闡明將「武
術」更名為「武道」的
理由,並於警察協會雜
誌中連載,仿效講道館
「柔道」的先例。
1915 D4/10/17 新 竹 武 德 殿
大正 4 落成(臺灣大年表)
1916 自行車運動加入武 5 月借用台北第一中學 9 月 10 日台北練武館
大正 5 德會 校武道場舉辦第五回 (位於台北大稻埕下奎
「武德祭全島演武大 府聚街)落成
會」
1917 10 月新建台北武德殿 6 月 6 日艋舺武德殿落

- 184 -
附錄

大正 6 落成舉辦第六回「武德 成
祭全島演武大會」,北 10 月新建武德會臺灣
白川宮同妃,道場視導 地方本部台北Ⅱ武德殿
落成
1918 5/ 中 日 軍 事 協 京都演武大會,臺灣代 改造原有台北弓道場
大正 7 定 表出賽之武術家,獲得
(劍道七勝二平二敗;柔
道三勝二平三敗)優秀
成績。(臺灣警察協會雜
誌 13 號)
7 月 20 日舉行武術聯
合試合第一回例會,於
臺北苗圃內武德會演
武場舉行。(臺灣警察協
會雜誌 14 號)
1919 3/朝鮮「三一獨 D80129 西久保弘道成
大正 8 立運動」 為大日本武德會副會
長兼武術專門學校校
長,再次提出更名之
說。
D80515 常議員會議提
出「武術專門學校」更
名為「武道專門學
校」。
D80801 文部省通過提
案,並將「劍術」
、「柔
術」
、「弓術」更名為「劍
道」
、「柔道」
、「弓道」,
並以「武道」總稱之,
並通行於各部
1920 因地方制度革新, 10 月舉辦第七回「武德 1 月 10 日大稻埕武德殿
大正 9 乃在「州」二「廳」 祭全島演武大會」,大 落成
下皆 設「支部 」, 日本武德會總裁九邇
「郡、市」設「支 宮邦彥王與王妃到場
所」,「街、庄」下 視導
設「分會」
,至此臺 11 月舉辦第一回「全島
灣本部組織已完全 學生團體對抗演武
成立 會」,爾後每年在支部

- 18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武德殿舉辦一回
1921 7 月 25 日舉辦第一回
大正 10 「警察官刑務官對抗
比賽」,為本島演武會
中最盛大者
前一年之全島學生團
體對抗演武會由此時
區分為專門學校與中
等學校兩部分
11 月 27 日舉辦第一回
「專門學校學生團體
對抗演武會」與「中等
學校學生團體對抗演
武會」
1922 3 月 12 日舉辦第二回 4 月警察官與司獄官練
大正 11 「警察官刑務官對抗 習所武道場 II(演武場)
比賽」 落成,為本島第一宏偉
舉辦第二回「專門學校 之武道場
學生團體對抗演武
會」,9 月 24 日起為柔
道,11 月 26 日起為劍

11 月 25 日舉辦第三回
「中等學校學生團體
對抗演武會」
1923 1 月 14 日舉辦第二回 桃園 II 武德殿落成
大正 12 「中等學校學生團體
對抗演武會」
4 月 26 日日本皇太子
(後來之裕仁天皇
)至台北植物園內武德
殿視導武道競技
7 月 21 日舉辦第四回
「警察官刑務官對抗
比賽」
舉辦第三回「專門學校
學生團體對抗演武
會」,9 月 23 日起為柔

- 186 -
附錄

道,9 月 24 日起為劍道
9 月 24 日舉辦第三回
「中等學校學生團體
對抗演武會」
1924 4 月 12 日舉辦第五回 7 月 19 日高雄武德殿
大正 13 「警察官刑務官對抗 (振武館)落成
比賽」 10 月 6 日高等商業學校
舉辦第四回「專門學校 武術場落成
學生團體對抗演武 10 月 19 日新化武德殿 I
會」,9 月 23 日起為劍 落成
道,柔道未舉辦 台中刑務所修道場 I 落
9 月 23 日舉辦第四回 成
「中等學校學生團體
對抗演武會」
11 月第八回「武德祭全
島演武大會」
1925 4/1 諸學校軍事教 4 月 3 日舉辦第六回
大正 14 育(教練)實施; 「警察官刑務官對抗
蕃地警察官巡查減 比賽」
少人員,平地警察
官巡查增加人員 6.
1926 6 月新竹中學武德場落
大正 15 成。同年北港武德殿落
昭和 1 成
1927 2 月 26 日新竹武德殿 I
昭和 2 增建落成
9 月 17 日角板山武德殿
落成
1928 6 月舉辦第九回「警察 5 月 5 日鳳林武德殿落
昭和 3 官刑務官對抗比賽」 成 9 月 7 日台東 II 武德
殿(東武館)落成
12 月 1 日能高(埔里)武
德殿落成
1929 1 月 19 日新豐武德殿落
昭和 4 成
1930 10 月發生霧社 7 月研海 II 武德殿落成
昭和 5 事件,在能高 10 月 18 日彰化武德殿
郡武德殿設置 落成

- 18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討蕃本部 12 月 21 日屏東武德殿
落成
1931 1 月 24 日 嘉 1 月 24 日嘉義、台南大
義、台南大地 地震,新營 I 武德殿毀
震 損。
昭和 6 9/九一八事變 4 月 12 日台中武德殿 II
及其附屬俱樂部落成
6 月 27 日員林武德殿落

7 月 5 日鳳山武德殿落

1932 3/ 偽 滿 州 國 成 3 月 8 日高雄中學校武
昭和 7 立 道場落成
9/ 日 本 承 認 滿 5 月 10 日東港武德殿落
州國 成
12 月 16 日北門 II 武德
殿落成
12 月 18 日苗栗武德殿
落成
1933 1 月 16 日民雄道場、中
昭和 8 埔武德殿、竹崎武德殿
同時落成
6 月 10 日豐原武德殿落

7 月 25 日竹南 II 武德殿
落成
11 月 2 日七星武德殿落

12 月 2 日霧社武德殿落

12 月 23 日東勢武德殿
落成
1934 1 月 25 日旗山武德殿落
昭和 9 成
2 月 17 日恆春武德殿落

7 月 2 日汐止武德殿落

- 188 -
附錄

7 月 12 日里壟 II 武德殿
落成
1935 4/1 臺灣地方制度 4 月 21 日臺灣中部大地
昭和 10 改正律令、總督府 震,清水武德殿些微受
令公布、青年學校 損
令公布、皇民精神 5 月 28 日大溪武德殿落
鍛鍊與獎勵 6. 成
8 月 28 日新竹少年刑務
所演武場落成
12 月 4 日淡水 II 武德殿
落成
12 月 9 日松山武德殿落

1936 「劍道」、「柔道」 8 月 8 日台北市警察署
昭和 11 成為中學校必修課 演武場落成
程 8 月 14 日北埔武德殿落

9 月 5 日新化 II 武德殿
落成
9 月 16 日瑞芳武德殿落

10 月 24 日台南武德殿
II 與大弓道場落成
10 月 17 日花蓮港 II 武
德殿落成
12 月 14 日蘇澳武德殿
落成
1937 中日戰爭爆發 1 月 28 日三峽武德殿落
昭和 12 成
1 月新埔武德殿落成
3 月 20 日研海 III 武德
殿落成
3 月 22 日台北刑務所弓
道場落成
7 月 16 日枋寮武德殿落

7 月竹南弓道場震災後
重建完成

- 18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8 月 16 日台中刑務所演
武場 II 落成
1938 5/ 公 佈 國 家 總
昭和 13 動員法,進入
全國「總戰力
體制」
1939 9/ 二 戰 日 本 宣 5.29「小學校武道 2 月 4 日基隆 II 武德殿
昭和 14 布不介入歐戰 指導要目」公布尋 (鍊武館)落成
小五年級以上男子 4 月 17 日宜蘭 II 武德殿
柔、劍道預備加入 落成
正課。7. 12 月 17 日新竹少年刑
12.22 厚生省成立 務所矢場落成
「武道振興委員
會」
1940 2/11 臺灣戶口規則 4 月 3 日皇妃兩千六百 3 月 10 日台東弓道場落
昭和 15 改正,開始許可臺 年奉納武道於台北市 成
人改姓名制度;導 植物園內武德殿舉辦 7 月 27 日陳拱辰赴日本
入國語家庭認定制 7 月 31 日全島少年劍 京都武德殿考取首位台
度 6. 道大會於台北市植物 籍劍道四段鍊士 1
園內武德殿舉辦 12 月 15 日日本精神道
場台中尚武館落成
1941 4/ 公 佈 國 民 學 3/1 國民學校令公 9 月,高雄州振武館舉 3 月 31 日臺灣總督府拓
昭和 16 校令 /簽訂日 布將體操科改名為 辦的第二十屆警察官 士道場附設武道場落成
蘇中立條約 體鍊科。5.國民學 武道大會,柔道個人賽 10 月 8 日岡山 II 武德殿
12/太平洋戰爭 校五年級以上的男 第二名為臺籍的黃讚 落成
爆發,中國向 子必須學習劍道、 元。

日義德宣戰 柔道的課程。
6 月,文部省第十 11/2 明治神宮競技場
六號訓令中,規定 第 12 回國民體育大會
女子師範學校、高 開始,臺灣選手表現活
等女學校、女子實 躍 6.
業學校等均需於正
課的部分加入「薙
刀」課程。
厚生省新設立了
「鍊武課」以及「國
民體力審議會武道
部會」
,作為當時以

- 190 -
附錄

作為武道統合團體
的規劃。

1942 1/佔領馬尼拉 3.12「財團法人大 武道綜合團體之地方


昭和 17 2/佔領新加坡 日本武德會」改組 支部長,
(朝鮮、臺灣、
11/設立大東亞 成功,並由陸軍、 樺泰、關東州、南洋 
省 海軍、厚生、內務、 廳)由地方長官擔任支
文部等五省共管。 部長,由官民一起努力
成為日本唯一且最 呈現全國性的政府武
高之武道綜合團 道方針。5
體。5

1943 2/ 決 定 決 戰 非 6/19 臺灣首位海軍


昭和 18 常措施要綱 士官葉山弘一擔任
技術少尉
6/20 臺灣皇民奉公
會向各地宣傳募集
海軍特別志願兵
6/29 總督府公布臺
灣 兒 童 就 學 率
89.21%(男童 93.39
%,女童 87.75%)
1944
昭和 19
1945 8/15 日本戰敗 2 月 12 日紀念式典的 2.
昭和 20 投降 演武大會。劍道於台北
10/ 釋 放 政 治 市中山堂舉行。中學生
犯、廢除思想 代表黃玉帛二段,大專
警察、指令五 生代表謝德仁三段(台
大改革方針 大醫專) 。2
1958 八月發起籌備,並 十月假臺北三軍球場 4.
向全國技擊委員會 舉辦全省首屆表演
主任委員胡偉克將 賽,觀眾爆滿,無立錐
軍審請成立擊劍部 之餘地。當時僅僅有學
東洋組(部主任蔣 生組十名,社會組十六
緯國將軍,組主任 名而已。4
周財源)
,而選出林
清輝、陳金塗、林

- 19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挺生、謝德仁、黃
登選、林憲為委
員,袁埏烽為主任
幹事。4
1959 民國四十八年一月, 4
「臺灣省體育會擊劍
協會」亦成立,推出周
財源為主任委員,徐銀
格為副主任委員、袁埏
烽為常務委員兼總幹
事、謝德仁為常務委員
兼副總幹事、歐瑞雄、
黃登選、林憲、蘇定
國、黃天和、邱金波、
劉乾元常務委員、林永
倉等二十一名為委
員,此後各縣市委員會
相繼成立 4
1960 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
應聘全日本劍道連盟
主辦之第八屆全日大
會擔任顧問,我國派出
袁埏烽、謝德仁、歐瑞
雄三人赴日考察。4
1961 民國五十年十二月派
臺灣省擊劍隊(隊長陳
瑞謙)赴日參加友誼
賽,五場成績三勝二
平,轟動東瀛三島。4
民國五十一年三月,日
本明治大學劍道部來
華遠征比賽為第一次
外國團體訪華。4.
1965 六月,於日本東京 11 月 12 日國父誕辰 4.
舉辦世界劍道親善 100 年紀念日,在公賣
大會,中華隊亦榮 局球場舉辦第一屆國
獲亞軍,而代表者 際社會人世界劍道大
會議討論結果擬組 會在台北舉辦。4

- 192 -
附錄

織「世界劍道聯盟」
並公推我國謝德仁
七段擔任籌備委員
會主席。4.
民國五十四年秋,
由我國大力促成而
成力國際社會人劍
道俱樂部。4.
1967 十月,第三屆國際社會 4.
人世界劍道大會輪由
日本於大阪主辦,我國
得團體季軍和個人亞
軍(吳金璞六段)4.
1969 四月,第四屆國際社會
人世界劍道大會由大
韓民國於漢城主辦,我
對再得團體季軍及個
人亞軍(邱正雄七
段)。4.
1970 四月世界劍道連盟 四月在東京武道館舉 4.
(I.K.F.)成立 4 行第一屆世界杯劍道
世界劍道聯盟成 賽,中華隊團體亞軍及
立,我國是發起國 個人殿軍(吳金璞六
之一,績當主力, 段)。4.
當選該組織之副會
長(胡偉克將軍),
並理事(謝德仁)
4.
1971 十一月為由我國在臺
北、高雄兩地主辦第 5
屆國際社會人世界劍
道大會,中華隊壓倒群
雄,最後一關,在決賽
中打垮實力雄厚而盛
名的日本隊,囊括團體
冠軍及個人兩組冠軍
(六段以上組邱正雄
七段,五段以下組吳建

- 19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堂五段)。此乃歷屆國
際盃大賽中,前所未有
的一個全獲團體及個
人的輝煌成績。4
1972 改制為「中華民國 民國六十一年春,把原
劍道協會」下設「台 用「擊劍」名詞廢棄,
北市體育會劍道委 正式啟用國際名詞曰
員會」
,並與「臺灣 「劍道」
(KENDO)
。4
省體育會劍道協
會」並立,而省協
會之下有十六縣市
委員會之成立。4
1973 「中華民國劍道協 民國六十二年四月,第
會」理事長謝德仁 六屆國際社會人世界
被公推當選為「世 劍道大會由日本於福
界劍道聯盟」之副 岡主辦,中華隊全力以
會長,劉乾元副理 赴,再得團體季軍及個
事長又當選理事。 人亞、季軍(邱正雄七
4. 段、吳建堂六段)。4.
四月第二屆世界盃輪
由美國於舊金山及洛
杉磯兩地主辦,得團體
殿軍。並表彰優秀選手
五名中的兩位(謝德仁
八段、張鏡山五段)4.
資料來源:
1.陳信安,《臺灣日治時期武德殿建築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碩
士論文,1997 年 6 月),附錄一;
2.《臺灣警察協會雜誌》;
3.林明德, 《日本史》 (臺北:三民書局,1986 年 10 月初版),頁 432-487。
4.謝德仁、吳建堂,〈劍道簡介〉(臺北:臺北市第三(西區)獅子會印
製,1972)。 筆者收藏。
5.中村民雄,《史料 近代劍道史》(東京都:島津書房 1985 年),頁
120、203-205。
6.末光欣也, 《臺灣の歷史 日本統治時代の臺灣》 (臺北:致良出版社,
2004 年)。

- 194 -
附錄

附錄二:1933 年臺灣地區警察(監獄)劍道高階人口表

臺北州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劍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臺北州警務部 1 3 4 2 13 1 2 0 0 10 16

臺北南警察署 3 2 2 8 13 12 28 0 0 15 53

臺北北警察署 1 1 7 6 18 17 27 0 0 15 62 2

文山郡警察課  7 3 5 16 0 0 0 24

宜蘭郡警察課 2 1 9 8 8 0 0 3 25 1

羅東郡警察課 1 2 7 8 13 0 0 3 28

七星郡警察課 1 1 2 9 8 6 0 0 4 23 2

淡水郡警察課 1 1 2 3 2 5 6 0 0 7 13 1

基隆郡警察課 1 1 9 9 0 0 2 18

基隆郡警察署 2 2 2 7 6 19 0 0 6 32

新莊郡警察課 1 4 3 4 0 0 1 11 1

蘇澳郡警察課 1 3 4 6 7 0 0 4 17

海山郡警察課 1 8 3 2 11 0 0 9 16 1

小計 1 0 6 10 24 37 101 90 147 0 0 79 0 338 8

新竹州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劍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新竹州警務部 2 1 1 8 4 15 7 12 16 34

新竹州警察署 1 2 2 7 6 5 5 1 18 1

新竹部 5 8 10 6 5 1 24 2

新竹市(警察官除
1 2 6 12 7 16 27 21 50 5
外)

中壢郡 1 1 2 7 5 6 9 8 4 35 7

桃園郡 1 2 3 5 10 7 15 24 3 11 59 18

大溪郡 4 4 25 21 42 31 11 8 130 8

竹東郡 1 4 2 11 26 20 40 4 6 18 96 15

竹南郡 1 2 12 7 13 11 8 3 51 9

苗栗郡 1 2 2 7 8 15 7 8 5 45 10

大湖郡 1 1 1 1 9 13 8 4 30

小計 0 3 5 13 31 48 133 120 189 86 44 100 2 572 75

新竹州下弓道有段者 1 7 9

- 19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特有弓道部幹事一名

台中州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劍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台中州警務部 1 2 7 8 12 12 8 11 7 18 50 1

台中警察署 2 1 4 9 8 8 7 11 7 43 6

大屯郡 1 5 5 6 5 7 1 28 4

員林郡 1 4 9 6 10 10 20 5 55 9

豐原郡 2 3 7 5 7 6 16 5 41 11

東勢郡 2 4 5 6 9 7 3 6 30

北斗郡 2 3 8 5 12 12 3 5 40 4

竹山郡 1 1 1 9 4 7 9 5 3 34 7

彰化郡 1 4 5 11 10 12 18 18 10 69 5

大甲郡 1 1 14 8 11 10 13 2 56 9

南投郡 1 2 1 14 6 6 9 13 4 48 12

新高郡 1 3 1 15 4 9 14 12 5 54 5

能高郡 3 1 7 4 12 11 27 4 61 8

小計 1 0 5 7 26 36 125 83 117 129 155 75 0 494 81

台南州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劍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臺南州警務部 1 3 3 2 3 3 9 6

臺南警察署 1 1 1 6 4 4 16 3 24

新豐郡警察課 1 4 5 5 4 1 14

曾文郡警察課 1 3 2 1 10 1 13

北門郡警察課 1 3 8 4 1 15

新營郡警察課 1 1 4 6 6 1 16

嘉義警察署 1 1 2 1 2 3 2 6 1

嘉義郡警察課 1 1 1 4 5 9 2 18

斗六郡警察課 1 3 5 4 1 12

虎尾郡警察課 2 2 4 10 2 16 1

北港郡警察課 1 2 2 11 6 1 19 1

東石郡警察課 1 1 1 2 6 6 7 3 19 1

小計 1 1 6 6 11 21 39 60 79 0 0 24 0 159 4

幹部 1/7 臺人

常議員 2/5 臺人

- 196 -
附錄

高雄州武道家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劍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警部、警部補 2 3 7 2 10 11 12 23

巡查 1 1 6 11 19 12 32 67 38 111 2

小計 1 0 1 8 14 26 14 42 78 0 0 50 0 134 2

另有教士一名  進藤盛一 

花蓮港廳、澎湖廳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劍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花蓮港廳武道家 1 5 9 17 49 41 72 32 162

花蓮港廳他官吏
7 13 4 1 20 5
及民間

澎湖廳武道家 1 1 1 3 4 4 5 19 13 2

澎湖廳他官吏及
1 2 1 1 1 4 1
民間

台東廳武道家 1 2 4 8 5 31 24 37 20 92 1

小計 1 0 4 10 25 39 90 70 116 0 0 32 0 162 0

台東支部常議員 1/5 張之遠

澎湖支部常議員 3/5 陳梅峰、陳長桂、鍾鮔

台北、台中、高雄刑務所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劍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臺北刑務所 4 2 3 16 12 11 48 39

台中刑務所 3 3 4 5 4 15 34 24

高雄刑務所 4 4 6 4 12 30 22

小計 0 0 0 7 9 11 27 20 38 0 0 48 0 39 0

資料來源:高木正信,《臺灣武道之精華》(新竹:臺灣沿革史發行所,1933),
全書統計所得。

- 19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附錄三:1933 年臺灣地區警察(監獄)柔道高階人口表

台北州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柔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臺北州警務部 1 1 4 8 1 7 14 8

臺北南警察署 2 6 7 12 12 12 15 36 1

臺北北警察署 1 1 5 6 14 18 16 13 48

文山郡警察課 1 1 2 3 9 7 4 19

宜蘭郡警察課 1 2 4 6 6 5 7 17

羅東郡警察課 1 2 3 5 9 13 6 27 4

七星郡警察課 1 3 4 3 8 5 8 16 2

淡水郡警察課 1 1 2 2 7 9 4 18 5

基隆郡警察課 2 1 5 7 12 3 24 1

基隆郡警察署 1 1 5 8 2 8 7 18

新莊郡警察課 1 4 6 5 1 5 12 1

蘇澳郡警察課 1 1 1 4 2 5 3 11

海山郡警察課 1 1 3 3 1 8 5 12

小計 2 0 4 9 29 50 72 93 101 0 0 94 0 266 14

新竹州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柔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新竹州警務部 1 2 3 4 12 5 2 6 23

新竹州警察署 1 2 4 7 3 8 7 18 1

新竹部 2 6 4 10 4 8 18 1

新竹市(警察官除
1 4 3 8 2 4 8 1 14
外)

中壢郡 1 2 4 10 10 11 3 1 35 12

桃園郡 1 1 4 6 15 14 8 6 43 10

大溪郡 4 2 7 5 12 2 6 26 2

竹東郡 1 5 6 4 12 7 6 29 4

竹南郡 1 5 6 4 11 7 6 28 10

苗栗郡 1 3 4 7 10 17 4 38 11

大湖郡 1 1 4 19 19 2 42 1

小計 0 1 1 3 19 38 60 91 109 54 0 62 2 314 52

- 198 -
附錄

新竹州下弓道有
1 7 9
段者

特有弓道部幹事一名

台中州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柔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台中州警務部 2 2 2 5 3 8 6 6 22 1

台中警察署 1 2 2 4 3 7 4 6 9 20 5

大屯郡 1 1 6 3 6 7 2 22 3

員林郡 1 3 10 7 21 12 1 4 51 13

豐原郡 1 2 1 4 4 4 12 4 24 7

東勢郡 1 1 1 8 6 6 3 20

北斗郡 1 1 5 10 11 3 2 29 5

竹山郡 1 1 5 8 7 2 1 23 8

彰化郡 2 2 11 12 19 15 1 4 58 11

大甲郡 1 1 14 8 11 10 13 2 56 10

南投郡 2 1 4 5 12 1 1 3 23 5

新高郡 4 9 4 7 5 4 25

能高郡 1 1 4 7 6 5 1 23 6

小計 2 0 2 8 11 21 81 72 124 96 23 40 0 396 74

台南州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柔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臺南州警務部 1 2 3 2 5 6 7

臺南警察署 3 1 10 12 5 8 14 25 2

新豐郡警察課 1 1 3 3 6 2 12 2

曾文郡警察課 1 1 8 10 1 19 7

北門郡警察課 1 9 11 1 20

新營郡警察課 1 1 2 2 5 6 4 13 1

嘉義警察署 1 1 6 2 8 2 2

嘉義郡警察課 1 2 4 4 11 3 19 1

斗六郡警察課 1 2 3 4 9 3 1 16 3

虎尾郡警察課 4 2 7 6 4 15 1

北港郡警察課 1 1 4 11 1 16 3

東石郡警察課 1 2 4 3 8 3 15

小計 2 1 0 9 6 32 36 57 86 0 0 50 1 179 22

- 19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幹部 1/7 臺人

常議員 2/5 臺人

斗六郡最高段林仁助疑為臺人

高雄州武道家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柔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警部、警部補) 1 1 9 2 8 8 11 18

巡查 1 2 3 8 18 16 18 54 32 1 88 9

小計 1 0 2 4 9 27 18 26 62 0 0 43 1 106 9

1
臺人最高段四段--張天煌

花蓮港廳、澎湖廳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柔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花蓮港廳武道家 1 3 7 7 14 7 12 40 32 59 1

花蓮港廳他官吏
1 1 3 2 6 11 5 19
及民間

澎湖廳武道家 1 3 3 10 5 6 7 21 5

澎湖廳他官吏及
2 1 3 6 2 10
民間

台東廳武道家 1 5 6 7 17 25 42 19 84

小計 2 0 4 13 17 29 37 51 105 0 0 65 0 193 6

台北、台中、高雄刑務所

段位總人 臺人有段 級位總人 臺人有級


柔道 五段 四精 四段 三段 二段 初段 ㄧ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數 者 數 者

臺北刑務所 3 5 2 18 8 10 21 28 39 1

台中刑務所 3 5 1 5 8 8 14 1

高雄刑務所 3 1 4 3 3 8

小計 0 0 3 5 5 26 10 19 32 0 0 39 0 61 2

資料來源:高木正信,《臺灣武道之精華》(新竹:臺灣沿革史發行所,1933),
全書統計所得。

1
在資料統計中,所呈現的武道教官,均為日人擔任,但也有一個特例,即在昭和 8 年擔任高雄
州巡察1的臺人張天煌為柔道五段(昭和 8 年時為四段),由於柔道技術高超,受到日人肯定
而獲聘,擔任柔道教官。成為唯一的臺籍柔道警察教官。參見呂耀宗, 〈臺灣柔道史(1952-1970)〉
(臺北: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論文,2000),頁 53。

- 200 -
附錄

附錄四:大日本武德會會長一覽表

姓名 背景 當選方式/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渡邊千秋 京都府知事;子爵後升伯爵 創立/明治 28 年(1895)4 月 明治 29 年 10 月

山田信道 男爵 明治 29 年 10 月 30.12 辭

北垣国道 男爵;貴族院議員、內務次 明治 31 年 2 月 21 日 33.02.24 辭

官、北海道長官、拓務次官

青木周藏 子爵;外務次官、貴族院議 明治 33 年 2 月 26 日 39.04.21 辭

大浦兼武 子爵;警視總監、農商務大 明治 39 年 4 月 24 日 大正 4 年 7 月 31 日

臣、內務大臣

空席 大正 4 年 7 月 31 日 大正 5 年 10 月

三好成行 男爵;陸軍中將 大正 5 年 1916).11.25 大正 7 年(1918).4 月

10 日

淺田信興 男爵;陸軍大將 大正 7 年 4 月 大正 12 年 12 月

八代六郎 海軍大將男爵 大正 12 年 12 月 大正 15 年 1 月

本鄉房太郎 正二位陸軍大將 大正 15 年 2 月 昭和 6 年 3 月

1
( 日 本 兵 庫 縣 , 1860 ~

1931)陸軍士官學校出身,

歷任教總本部長、第一師團

長、青島守備司令官、軍事

參議官等。

1
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 (上)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1 年 7 月),頁 5。

- 201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鈴木庄六 陸軍大將;樞密院顧問 昭和 6 年 7 月 昭和 11 年 3 月

奈良武次 陸軍大將;侍從武官長 昭和 11 年 3 月 昭和 12 年 9 月

林銑十郎 陸軍大將;首相 昭和 12 年 9 月 昭和 18 年 2 月

東條英機2 昭和 17 年 3 月 21 日

武德會重新改組成為「五

省共治」之政府外廓組

織,東條英機即擔任武德

會「會長」兼「副會長」

之職。

藤沼庄平3 東京都長官兼警視總監 昭和 21 年 3 月 昭和 21 年 11 月

資料來源:丸田雄生編,〈武德殿を中心とすゐ大日本武德会と戰後武德殿の変
遷〉(東京:財團法人全日本劍道連盟,平成 11 年(1999)10 月),
頁 25-29;中村民雄,〈大日本武德會設立過程の研究〉,《日本武道
學研究 (東京:島津書房製作,1988(昭
渡邊一郎教授退官記念論集》
和六十三)年 3 月),頁 414;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東京
都:島津書房 1985(昭和六十)年 4 月),頁 5、72、83、92;吳文星
《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 (上) 》(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
等主編,
研究所籌備處,2001 年),頁 5。

2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東京都:島津書房 1985(昭和六十)年 4 月),頁 83。
3
中村民雄,
《史料 近代劍道史》
,頁 92。

- 202 -
附錄

附錄五:劍道界耆老曾海雄先生口述訪問稿

受訪者:曾海雄先生,75 歲(2003),劍道教士七段
採訪者: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研究生陳義隆
訪問時間:2003 年 3 月 24 日、4 月 11 日、5 月 23 日、6 月 13 日
訪問地點:臺北市寧波西街受訪者自宅

1. 請問老師的出生地與時間?

民國 17 年(昭和 3 年)出生於新竹州,新埔街,犁頭公埔至石崗中間的小村
落中,但是沒有詳細的地址。

2. 請問老師自幼學習的背景為何?

民國 30 年在臺灣就讀日本公學校,當時是小五(五年級)時前往杭州,在
中國大陸日軍佔領地區繼續至日本公學校受教一年(但小六仍未畢業),之後因
為父親前往汪兆銘之「和平政府」擔任公職1,前往寧波就學,因言語不通,為
學習語言降級讀書,2(從小六降級到小三)讀一年後直升六年級。就讀一學期
後,考上鄞縣3縣立三一中學。至民國 34 年 8 月 15 前暫時停戰受日本領事館集
中指示,在寧波搭船前往上海,因戰爭結束,日人表示無法管理台籍人士,請其
自行處理歸台等事項。

3. 請問老師當時返台的經過?

民國 34 年 10 月因父親友人關係,進部隊受「軍士隊」班長訓練三個月,35

1
按受訪者表示:當時臺人多前往擔任翻譯工作,父于汪精衛(字兆銘)政府舉辦之「中央警官學
校」參加講習班訓練,故有警察資格。
2
寧波當地使用之方言為寧波話,並以此教學。
3
為今寧波市鄞州,經受訪者確定無誤。但強調當地發音為[ㄑ一ㄥ/],音同勤字。

- 203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年部隊受指示移防渡長江,欲前往徐州佈防。因為身份並非正規軍,為司令部警
衛連,4較一般部隊延後一天渡江,當時兩位由上海返回之趙姓、胡姓班長邀請
一同放棄軍職,從常州經蘇州、崑山前往上海。
同年 5 月 10 日在家人協助下,從上海搭船返回臺灣基隆,應為農曆 3 月 23
日迎媽祖。由於父親當時已經返台,在台北第三分局(今中山分局)任職,於是
以「雇員」身份,擔任文書工作。後轉任第二分局(今萬華分局)文書收發與擔
任分局長翻譯等工作。
民國 36 年發生「二二八事件」
,台北第二分局被包圍時,擔任民眾與分局長
向民眾講話之翻譯。民國 39 年轉往台北監獄擔任看守職務,之後回到家中幫忙
商務以及兼任壽險顧問職務至退休。

4. 請問老師練劍的源由?

因日本拓殖大學畢業之柔道老師劉義仁先生引進,參加寧波東街之「山地會
館」柔道練習,後來連鈞章、陳俊龍5等人亦加入柔道練習。學習約三年後,因
練習時不慎受傷而被迫停止練習。曾加入「小南門成功健身院」參加西洋劍練習,
練習一年之後因器材進口不易,健身院停止西洋劍練習項目,只好放棄西洋劍之
學習。
民國 47 年6,因緣際會得知於三軍球場舉辦首次劍道表演賽(需買票進入)
7

因小時曾於公學校中學習劍道基礎課程8,中斷多年,得到這個機會機會,希望

4
其單位為江蘇省保安團第二縱隊第四團第三營第六連,曹姓連長即為父親友人。
5
連、陳二人亦為劍道界之七段老師。
6
臺灣光復後,全民運動逐漸推行,國內劍道運動的愛好者,也紛紛在各地組成團體或創立道館
並於四十七年向全國技擊委員會申請成立擊劍部東洋組,於是國內劍道運動再度復甦萌芽。
7
據曾海雄老師敘述,發起者為李阿逢、謝德仁、江熊晉、黃共芳、陳東先等劍道前輩之外,亦
有政治作戰學校第一任校長胡偉克將軍。參照故劍道前輩吳建堂先生所著《竹刀と共に》(台
北:福元印刷,1996 年),頁 77 之敘述:「劍道復興之前輩為胡偉克、周財源、李阿逢、徐
銀格、陳拱辰、古星南、張銀淮、許思達、郭文雄、穆錫恩、王家鑑、黃文彬、陳炳坤、陳
夢雄、張家約 等諸位,胡偉克當時任全國技擊委員會長,下屬『擊劍部東洋組』於 47 年成
立,由謝德仁先生擔任事務局長。」經查《中央日報》民國 47 年 10 月 5 日報導: 「『全省首屆
東洋劍表演大會』在台北三軍球場舉行,當時共十七人參賽,個人賽冠軍為四段黃登選,亞
軍為四段邱正雄,季軍為四段蘇國定,殿軍為四段歐瑞雄。當天亦有劍道表演:擊劍型表演:
四段謝德仁對四段林憲,擊劍基本動作:四段邱金波對三段朱江漢。據中央日報報導,到場
參觀民眾不下五千人。
8
佐藤憲正, 《國民學校準據 體操‧武道教授細目》(台北:台北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昭
和 15 年 12 月(1940)),頁 26。昭和十四年八月四日(臺灣)總督府頒:府令第 90 號 小學校
令實施規則改正 第 32 條第三項加入武道(包含劍道與柔道)課程,實施於公學校第五年以上

- 204 -
附錄

重啟對劍道的練習。
在參觀過三軍球場舉辦首次劍道表演賽之後,每天看報紙的分類廣告,尋找
劍道的相關消息,終於在民國 48 年發現第一次劍道招生之訊息後9,立刻報名參
加全國技擊委員所屬「擊劍部東洋組」所舉辦之「訓練班」,並於「東門國小」
音樂教室10開始練習。其後轉移場地至「螢橋國小」練習11,之後「開南商工」
亦創立劍道練習班,劍道在當時的臺灣開始漸漸發展。
民國 51 年參加在淡水英專城中部12舉辦「臺北市擊劍委員會」之升段審查
儀式,通過「一級」考試。民國 52 年參加謝德仁醫生創建之「修道館」練習。
中間曾經參加一次五段測試沒過,其餘段位考試都很順利通過。民國 80 年 12
月通過教士七段13。

5. 請問老師開始學習劍道的「指導老師」以及當時在台指導的劍道師範有
哪些?

小時候在公學校開始的劍道練習,不過是小朋友拿木刀揮舞與對打,真正算
正式學習劍道的啟蒙老師,應該算是參加東門國小開設的劍道班那時的學習,開
始教導我基本動作的有李阿逢先生以及之後的謝德仁先生。而當時臺灣劍道界執
牛耳的,北部就是謝德仁先生,南部就是劉乾元先生兩位最為有名。14
就我所知,在日本時代五十年的臺灣劍道,是以富山圓、富山可誠父子為中
心,15首先的是明治 41 年 1 月 1 日(1908)抵達臺灣的富山圓範士,16他曾經擔任
臺灣武德會會長。17之後繼續的是他的兒子富山可誠,18期間仍有許多劍道老師

及高等科之男學生,六年級女學生則安排薙刀課程之指導。
9
當時亦有之後高添旗、王傳喜以帶藝入門練習,連鈞章等劍道先進亦於當時加入。
10
因音樂教室為木板地材質,練習劍道較不易受傷。
11
當時開始傳授劍道的啟蒙老師為李阿逢、謝德仁、黃共方先生。
12
據淡江大學簡介,原校名為「淡江英語專科學校」。
13
劍道段位審核可分為三級審查,二、三級為地方機關最高分別可以分別審核至二段及五段,
六段以上必須參加全國審核。
14
吳建堂《竹刀と共に》,頁 122-123。1973 年 3 月中華民國劍道協會成立,第一任會長為謝
德仁先生副會長則為劉乾元先生,理事長則為吳建堂先生擔任。
15
吳建堂《竹刀と共に》,頁 112。
16
當時富山圓為總督府雇員任[台北州囑託]一職,除此之外亦為武徳會臺灣支部首席教師,並於
大正 14 年起擔任台北第一高等學校(前身為總督府中學校)之劍道講師。大正六年升任八段範
士並於同年代表臺灣參加大日本劍道型制定委員。
17
昭和 2 年,富山圓所接任應為「臺灣劍道同志會長」 。吳建堂,《竹刀と共に》
,頁 113。
18
富山可誠任台北廳巡查以及「府立北中」之「教師囑託」一職。

- 205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來台傳授劍技。

6. 請問老師認為「劍道」對於本身的影響?

由於劍道的修鍊,掌握在片刻的機會之中,要從「心」出發,發動「充分」、
「確實」、「認真」、
「魄力」的攻擊,進而在多年修鍊的過程中建立起合乎正道的
品格,也必須在劍道的攻防之中以「真劍勝負」的心態面對,進而對人生也是認
真不隨便的態度面對,尤其在高段的練習更需建立此種「不老之劍」19之心態。
日常生活之中,漸漸已有上了年紀的感觸,但是經過多年來劍道的訓練之
後,自認仍然可以抬頭挺胸,沒有一絲駝背的感覺。在道場上,即便面對年輕人
的挑戰甚至撞擊、重擊,也能直接還以顏色,這點可能是其他武術所無法達到的
瓶頸。

7. 請問老師對於劍道的期許?

希望劍道界能夠團結,不要有派別之分,在民主的精神架構下選賢與能,對
於眾人選出的人能夠服從與支持,每個人都能為劍道付出心力。多些付出與忍
讓,少些批評與分裂。尤其應該有前輩鼓勵、提攜後輩,後輩尊敬前輩的風範,
如此一來長幼有序、互相尊重,並且展現風度,避免不必要的指責與爭執,以免
貽笑國際之間,重要的是讓劍道在臺灣更加蓬勃發展才是。

曾老師個人成績:
1977 年台北市長青盃社會男子甲組亞軍
1984 年 11 月 18 日中正杯甲組季軍
1992 年 10 月 4 日曾參加淡江大學舉辦之長青杯劍道比賽獲得甲組個人賽冠軍

19
其涵義為攻擊之後不能給對手再次攻擊的機會,本身亦不能陷入鬆懈的狀態。

- 206 -
附錄

附錄六:
〈劍道簡介〉
(教士八段謝德仁、鍊士六段吳建堂合撰)

資料來源:謝德仁、吳建堂,〈劍道簡介〉(臺北市:臺北市第三(西區)獅子會
印製,年份不詳),無頁碼。

本年三月廿三日我們奉令成立中華民國劍道協會,並選出理事長謝德仁、副
理事長劉乾元、常務理事兼總幹事吳建堂、常務理事邱正雄、吳金璞、呂周昌、
黃玉帛、黃培華、徐福輝、理事兼副總幹事陳川鏡、黃煥彬、理事許清槐等二十
名,常務監事陳瑞謙、監事江瑞池等九名代表人員。於此我國劍道運動即展開新
的一頁。回顧十五年來我國劍道界奪鬥之歷史,並介紹劍道之沿革與意義,以及
習劍之效果如下:

劍者所以強身
我國昔時文武合一,琴棋書劍為士人並重兼修。琴者所以宜神,棋者所以養
性,書者所以啟智,劍者所以強身。古代中華又重六藝教育之倡行,其中射、御
二者即為武藝。武者我國文學析其義曰「止戈」,意在以「正義之劍」對戰「殺
人之刀」而維護和平世界也。各劍道之行,小則以之強身防體,大則以之強族強
國,所惜輓近文武分歧,科學昌明以還,世人皆重視犀利之槍砲而忽視習劍強身
知益,劍道逐漸湮寂。直此國際風雲變幻莫測,國家多事之秋,青年尤需文武合
人,為效法革命先烈冒險患難之精神,唯有練習竟如泰山、動似閃電之劍術,方
可鍛鍊強健之體魄與勇敢進取之革命精神,而能遵奉 總統「莊敬自強、處變不
驚」之訓詞,以迎接反共復國勝利之期早日到來。

動似閃電變化莫測
我國國術歷史悠久,為中國固有之文化與獨特之學術,經數千年之研練,迄
今已達到精化境界,歷代對於國民體育及捍衛國家之貢獻至大至鉅。徒別有拳
腳、擒拿、摔角等科,器械有槍、刀、劍、棍等,可稱全能技擊運動,昔時稱之
為十八般武藝。遠在唐宋以前即流傳至東亞各國,日韓兩國提倡尤力,日本之柔
道劍擊,韓國之拳法劈掌,均係由我國國術蛻變而成,近來我國反不重視彌深浩
嘆矣。劍術即是國術一科,歷史甚久,昔太公之闕,文王之錄,闔閭之干降莫邪,

- 207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皆為享名之寶劍也。其形美而利,其術高而雅,顧自古以來文人武士皆喜配劍,
舞之矯如游龍,動似閃電,變幻莫測,不但可以自衛強身,且有精巧動人之舞蹈
藝術。然而劍術之主要目的係為制敵反奸之用,亦有短兵器之王的美稱,當合任
何人士體形之用,但為分階層,乃有長短形狀之別。或為用途之需,彎曲狹闊均
有之,亦有雙手或單手舞劍等形式,不一而定。

唐明皇時東傳日本
劍道,具日本文獻所載,於大化革新時代即是我國唐明皇(約一千三百多年
前)時,和我國的文化一齊東傳。而今日之劍道運動只是象徵性的劍術,主要乃
於習劍中求精神之正直。此為我國古代稱之為劈劍術。劍身長且重,有利於斬、
劈、刺等動作。且因雙手握持,可長久揮舞,不耗體力,較之單手劍於實體上靈
活有力。又均能發揮致命傷害,致為矮小的日本武人所喜好。一般民眾均以習得
一身功夫為要,官方士兵更需精通。在日本,一般人民以持用二尺二寸以下之劍,
而貴族武士則可持用二尺三寸以上之刀劍,最長者可至三尺三寸四分,以示官民
之別。武技高深,亦須有上品之利劍相配合,故又產生了名匠冶劍之風,名師磨
刀之氣,以合時代之需,當時之日本上品的武士刀為南蠻鐵所鍛冶者。由於我國
地廣,騎兵操刀在鞍上,雙手揮刀不一易,,故後使即改用單手刀或長槍作戰,
以致失傳雙手劈劍之延傳,卻為日本武人之徒步兵術所重。惟此種劍術,於師生
傳授之際,只能做招式的表現,無法使學習者體會擊觸之真味,進而改良劍之質
料,改以木製劍形棍(木劍)於學習時或朋友間友善的較量技倆高低時,多少可
免除了斷手缺臂之苦,但還是免不了破皮骨折之傷。又於一百三十多年前,西洋
火砲東傳,劍與槍之對敵難能操勝,漸漸的學習劍技者日少。但已精通劍術者一
直認為東亞自古相傳下來的美德,學習者以修德為主,而習技為輔,乃主張保持
劍術之續傳,將木劍作為象徵性的刀劍,改以竹製四片合一,兩端套以皮革,持
法運用乃保持真劍之意,並將身體主要部位(腰、胸、手及頭部)加以盔罩,兩
人互相對擊可體會到割切之味,又可鍛鍊眼明手快,更不必恐懼受到殺傷殘廢之
弊,且可因習技而進德。

國際組織有二十一個國家
工業先進國家不但經濟發達,運動亦相當講究推展,於是日本於八十多年前
亦將此種劍術列入運動項目,制定了完整的體育式劍道規則,並於國際上大肆提

- 208 -
附錄

倡。第二次世紀大戰前曾風靡一時。而於大戰終了後,被日本文部省以源為軍國
主義之象徵為理由遭停倡。惟於二十年前,日本重新組織「全日本劍道連盟」捨
短取長,將昔往的錯誤觀念精神清掃一清,改為現代式民主體育化運動,而再開
端,風行興盛。不但成為一種陶冶精神魂魄之良好運動,更在國民外交、文化交
流上受各國重視。民國五十九年四月於日本東京成立世界劍道連盟,而有二十二
個國家參加,現有正式加盟者為二十一個國家。
高段劍士近百人

因劍道之淵源本在我國,而戰後日本之劍道運動復興竟使我國人士對此種運
動復啟重視,逐於民國四十七年八月發起籌備,並向全國技擊委員會主任委員胡
偉克將軍審請成立擊劍部東洋組(部主任蔣緯國將軍,組主任周財源),而選出
林清輝、陳金塗、林挺生、謝德仁、黃登選、林憲為委員,袁埏烽為主任幹事。
並於同年十月假臺北三軍球場舉辦全省首屆表演賽,觀眾爆滿,無立錐之餘地。
當時僅僅有學生組十名,社會組十六名而已。到現在學生組陸軍官校以下二十多
校有校內社團登記外,經多年的努力栽培了心血,目前國內有三千餘人之同道愛
好者,並有近百人之高段劍士。

劍道運動蓬勃發展
民國四十八年一月,臺灣省體育會擊劍協會亦成立,推出周財源為主任委
員,徐銀格為副主任委員、袁埏烽為常務委員兼總幹事、謝德仁為常務委員兼副
總幹事、歐瑞雄、黃登選、林憲、蘇定國、黃天和、邱金波、劉乾元常務委員、
林永倉等二十一名為委員,此後各縣市委員會相繼成立,而於民國六十一年春,
把原用「擊劍」名詞廢棄,正式啟用國際名詞曰「劍道」(KENDO)。現改制後
之中華民國劍道協會的指導下,有台北市體育會劍道委員會,並與臺灣省體與會
劍道協會並立,而省協會之下有十六縣市委員會之成立。迄今已先後不斷的舉辦
臺灣地區之劍道比賽,即十二屆之「中上學校賽」
、十四屆之「團體賽」
、十三屆
之「南北對抗賽」
、十二屆之「個人賽」
。近年來為適應激增的習劍人士之需,更
有「青年盃賽」、「國慶盃賽」
、「獅子盃賽」「台北市長盃賽」等多項。本年度台
北市運及臺灣省運會決定列入表演項目,明年將鄭氏加列進入比賽項目。

榮獲國際大賽亞軍

- 209 -
日治時期臺灣武道活動之研究

國內如此,國際上又並不亞於其他單項運動。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應聘全日
本劍道連盟主辦之第八屆全日大會擔任顧問,我國派出袁埏烽、謝德仁、歐瑞雄
三人赴日考察,民國五十年十二月派臺灣省擊劍隊(隊長陳瑞謙)赴日參加友誼
賽,五場成績三勝二平,轟動東瀛三島,民國五十一年三月,日本明治大學劍道
部來華遠征比賽為第一次外國團體訪華、,後每年都有劍道親善團體來訪,迄今
有十四劍道隊之來訪,不但互相磨練技能,針對增進國民外交,貢獻可說不少。
民國五十四年秋,由我國大力促成而成力國際社會人劍道俱樂部,同年十一月,
國父百年誕辰慶典活動項目內,我國於臺北創辦第一屆國際盃劍道大賽,中華隊
榮獲團體亞軍及個人亞軍(邱正雄六段)
、季軍(傅遠溪三段)
。民國五十五年十
一月,第二屆輪由琉球那霸主辦,我國原要參加之選手中四名,因公務員限制出
國未能獲准而不參加,大大影響實力,僅得團體殿軍。民國五十六年十月,第三
屆輪由日本於大阪主辦,我國得團體季軍和個人亞軍(吳金璞六段)。民國五十
八年四月,第四屆輪由大韓民國於漢城主辦,我對再得團體季軍及個人亞軍(邱
正雄七段)。

打垮日本榮登寶座
民國六十年十一月為慶祝建國六十年暨總統 蔣公八十五華誕,再輪由我國
在臺北、高雄兩地主辦國際盃大賽,雙得地利人和,士氣高昂,中華隊壓倒群雄,
最後一關,在決賽中打垮實力雄厚而盛名的日本隊,囊括團體冠軍及個人兩組冠
軍(六段以上組邱正雄七段,五段以下組吳建堂五段)
。此乃歷屆國際盃大賽中,
前所未有的一個全獲團體及個人的輝煌成績,不但為我國劍道使寫下光輝之一
頁,更為國人揚眉吐氣,為國爭光,實為國人同賀也。民國六十二年四月,第六
屆再輪由日本於福岡主辦,中華隊全力以赴,再得團體季軍及個人亞、季軍(邱
正雄七段、吳建堂六段)。

發起組織世界聯盟
民國五十四年六月,於日本東京舉辦世界劍道親善大會,中華隊亦榮獲亞
軍,而代表者會議討論結果擬組織世界劍道聯盟並公推我國謝德仁七段擔任籌備
委員會主席。民國五十九年四月,世界劍道聯盟成立,我國是發起國之一,績當
主力,當選該組織之副會長(胡偉克將軍)
,並理事(謝德仁)同時舉辦第一屆
世界盃大賽,我隊再榮獲團體亞軍及個人殿軍(吳金璞六段)。民國六十二年四

- 210 -
附錄

月第二屆世界盃輪由美國於舊金山及洛杉磯兩地主辦,中華度因旅費鉅大且在國
家艱難時期,未得補助,前赴選手人數少,而平均年齡亦為諸外國選手之一倍,
影響成績,但比賽態度正正當當,雖僅得團體殿軍,尚得觀眾及諸外國選手之賞
識,並表彰優秀選手五名中的兩位(謝德仁八段、張鏡山五段),欣慰之至。賽
後,本會謝理事長德仁被公推當選為世界劍道聯盟之副會長,劉副理事長乾元又
當選理事。

身心健康品德高尚
劍道具有身心健康,品德高尚,養神長壽之三大效果。即劍道為一促進全心
平衡發展之運動,常操練者得使身體伸展,眼光增強,姿態端正,胸廓擴張,胸
背部強健,並使身體新陳代謝作用旺盛。故能使全身肌肉筋骨舒展,精神快活飽
滿,長久習之不輟,不僅強身保健,也能修心,使心身平衡發展。初學劍道者未
盡入技能訓練前,須現養成明禮尚義,知恥忠勇,孝順齊家等四維八德之精神。
如此才能達到所謂「文武合一」
、「術德兼修」
、「勇往邁進」
、「我武維揚」
、「弘揚
國粹」
、「發揚武德」的目的。學劍者除需修研以上之德目外,並且應經常注意養
成「服從裁判、遵守規則」
、「正正當當、有始有終」
(勝不驕傲、敗不灰心)
、「大
公無私、團隊合作」
、「堅忍不拔、不屈不撓」
、「誠實不欺、忍辱負重」
、「機警靈
敏、勇敢奮鬥」
、「服裝整齊、守時」
、「犧牲服務、膽大心細」等高尚品德。自古
深造劍道者多願入深山幽谷,因為唯有吸收大自然浩然之氣,拋棄紅塵雜念之心
境,靜神養氣之後,始能心身健康,品德高尚。經常運動之劍士,根據各國之統
計,證明能延年益壽,益老益壯也。

在國際上地位重要
「尚武精神」是我國古老傳統之美風,本項運動雖然在我國各項運動中尚屬
冷門,但是在國際上佔有重要地位,參加國際比賽成績也優異。同時我國所有運
動協會中擔任世界性組織發起單位者,本會可能是唯一。在國際姑息聲中,希望
各位同仁自動加奮,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為本項運動發揚光大努力外,懇請各界
人士想起劍道運動是淵源我國之固有國術之一部分,對於本項運動獲深刻的瞭
解,並特請協助指教。直此體育佳節,特撰本文慶賀,但願任何運動的中華健將,
隨時在國際的各種比賽中,均能獲取最高成績,寫下更新的國際榮譽。

- 211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