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AL09 P.

高級程度會考試題分析(1983-2009)修訂課程 20/8/2009
卷一
卷一:治亂興衰
A 先秦
1. 戰國之際,七雄并起,秦何以卒能掃滅六國,一統天下?試就己見,加以分析。
(93)
2. 試述春秋時期諸侯爭霸之概況,並論其影響。(94)
3. 有言秦藉鞅變法,奠定一統天下之基業。此說當否?試論析之。(95)
4. 戰國末期,七國相爭,何以卒由秦統一天下?試予析論。(2000)
5. 試析論戰國時期秦勢力之消長與政治改革之關係。(2003)
6. 有言封建制度僅能於西周立國初期發揮一時之效,而非長治久安之策。試據此說,
就西周推行封建與其衰亡之關係,申論已見。(2008)
B 秦漢
1. 有言民心向背乃歷代興亡之主因此說當否?試根據秦亡漢興之史實,加以評述。
(90)
2. 有言王莽新政之失敗,因其託古改制所致。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述。(90)
3. 有謂秦隋兩代,皆亡於不恤民命。試就有關史實加以分析。(91)
4. 試述漢代文景之治之內容及其影響。(91)
5. 東漢末年,黃巾為亂,州牧割據;唐末,藩鎮與黃巢之亂相繼而起。試分析兩朝
亂亡之異同。(92)
6. 試析論秦結束戰國分裂,締造一統之原因。(97)
7. 漢武帝之施政,關係漢室興衰。試評論其得失。(97)
8. 有言漢初施政,以嬴秦速亡為鑑。此說當否?試論析之。(98)
9.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即致力於政權之鞏固,試述其措施及影響。(99)
10. 析論東漢政權覆亡之原因。(99)
11. 東漢目和帝以後朝政日衰,終致瓦解。試分析其原因。(01)
12. 有言秦之速亡乃始皇施行暴政之結果。此說當否?試析論之。(02)
13. 秦始皇於統一中國後,未嘗不致力維護其政權之穩定,然秦王朝卒不及十五年
而亡,原因何在?試析論之。(04)
14. 漢武帝時期之施政,與漢初相較,有何得失?試作衡論。(04)
15. 東漢於章帝以後,何以政權漸趨不穩,終至崩潰?試作析論。(05)
16. 有言秦「以孤立而亡」,亦有言秦「不封建亡,封建亦亡」。兩說何者為是?試抒己
見。(07)
17. 漢武帝一朝之施政有何得失?試析論之。(07)
18. 論史者謂東漢宦官竊取君主之權肆虐天下,而唐宦官反在人主之上,為禍尤烈。
試據有關史實加以析論。(2009)
19.
C 三國南晉南北朝
1. 試述八王之亂之由來及其與永嘉之亂之關係。(92)
2. 試言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之原因,並論此政策之成效。(94)
3. 試分析東晉及南朝屢次北伐無功之原因。(95)
4. 東晉及南朝屢次北伐無功,其故安在?試論析之。(98)
5. 觀點一:「淝水之戰確定南北對峙之勢。」觀點二:「縱無淝水之戰,南北朝對峙
仍屬必然之歷史現象。」以上兩項觀點,何者較言之成理?試據史實申論己見。
(2008)
D 隋唐
1. 史稱唐太宗貞觀之治比美成、康;又謂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此說
是否過譽?試就己見加以分析。(91)
AL09 P.2

2. 隋開運河而亡國,唐得運河而興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述。(90)
3. 試述隋文帝能一統天之原因,並論其在位之政績。(95)
4. 自東晉以來,南、北長期分裂,卒由楊堅結束。試論析其原因。(96)
5. 或言安史之亂為唐代由盛轉衰之分界。此說當否?試論析之。(96)
6. 隋朝速亡,史家或歸咎煬帝施政無道,此說當否?試評論之。(97)
7. 唐歷安史而能延祚,卒緣黃巢之亂而亡國。試論析其故。(98)
8. 唐代太宗貞觀至玄宗開元年間,為國史有數之盛世。試論其致治之由。(2000)
9. 東晉覆亡後,南北分裂,何以卒由繼承北朝之隋再造一統?試析論之。(01)
10. 試綜論隋文帝開皇年間施政之得失。(02)
11. 唐室如何化解安史之亂所引發之危機?其成效又如何?試析論之。(02)
12. 有言安史之亂乃唐朝由盛轉衰之關鍵。試據有關史實析論之。(04)
13. 南北朝長期對峙,何以至隋文帝天下復歸統一?試析論其原因。(05)
14. 唐貞觀、開元盛世之成因,論者嘗列舉多端。試本己見,析論其中最為關鍵之三
項,並陳述理據。(2006)
15. 有言唐朝之國勢於安史之亂後由盛轉衰。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論。
(2007)
16. 有言唐之衰亡,厥因中葉後之君主欲平藩鎮而未成,欲除寺宦而不克所致。此說
當否?試據有關史實,加以析論。(2008)
17. 論史者謂東漢宦官竊取君主之權肆虐天下,而唐宦官反在人主之上,為禍尤烈。
試據有關史實加以析論。(2009)
18 有言隋之亂亡,源自文帝,成於煬帝。此說當否?試就隋朝史實加以析論。(2009)
E宋
1. 有謂北宋新、舊黨爭,乃司馬光罷新政、逐新黨所造成。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
加以評析。(93)
2. 南宋偏安一隅,於強敵窺伺下,何以竟能延祚百年?試加以分析。(92)
3. 有言北宋因外患而促成變法,緣變法而演為黨爭。此說當否?試據有關史實論析
之。(94)
4. 有言北宋之貧弱,緣於太之都汴。此說當否?試論析之。(95)
5. 靖康之難後,南宋偏安江左。試本史實論析其原因。(96)
6. 或言北宋之積弱,由宋太祖推行集權政策所致。此說當否?試作評議。(99)
7. 北宋熙寧變法能否切中時弊?試析論之。(01)
8. 王安石於宋神宗在位時提出變法,試按其所提之方案,剖析宋初存在之各種危
機。(2003)
9. 王安石推行之熙寧變法能否救正時弊?試據史實析論之。(2005)
10. 宋朝政府於靖康之難後遷都臨安,何以能維持偏安而終未收復中原?試析論之。
(2006)
11. 王安石熙寧變法能否革除宋初以來之積弊?試析論之。(2007)
F元
1. 蒙古入主中原,民分四等,待遇不同。試述其原因及影響。(90)
1. 蒙古軍力強盛,吞金滅宋,建立元朝。何以不足百年而亡?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
述。(91)
2. 蒙古入主中原,不足百年而亡;滿清藉吳三桂開關之利而有國二百餘載。試就其
原因加以說明。(93)
3. 或言元朝覆亡,乃對漢人實行種族歧視政策所致。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6)
4. 元朝衰亡之原因,眾說紛紜,試本個人之認識,論述其最具關鍵性之因素。
(2003)
5. 有言元之衰亡,在於其拙於處理民族關係所致。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
析論。(2009)
AL09 P.3

G明
1. 明代宦官禍熾烈。其故安在?試評述之。(93)
2. 明萬曆初張居正柄政,頗能洗刷前此積弊。試言其政績及致治之由。(98)
3. 明代之亡,或言啟於邊患,或言起於民變,或言源於內政不修。試申述己見。
(2000)
4. 試對明太祖施政之得失作一平議。(01)
5. 概述明太祖之施政得失,並析論其中何者對明朝之治亂影響最為深遠。(2003)
6. 張居正於明萬曆初秉政期間,如何革除當時之種種積弊?試本史實說明。(2005)
7. 黃宗羲嘗言:「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試就明代政局加以析論。
(2006)
8. 宋太祖與明太祖於處理中央官員權力之手法上有何不冋之處?試加以比較。
(2008)
H清
1. 有言乾隆一朝乃清之盛世,何以亦有清代中衰始於乾隆之說?試就有關史實加
以評述。(92)
2. 試述康熙一朝之統治政策及治績。(94)
3. 或言清代由盛轉衰,源於鴉片戰爭之失敗,此說當否?試析論之。(97)
4. 綜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之施政得失。(99)
5. 有言嘉慶、道光兩朝為清政權由盛轉衰之關鍵時期。其說當否?試析論之。(2000)
6. 清同治年間推行之洋務運動能否切中時弊?試予析論。(02)
7. 試從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之施政中,各別擇一項於當時最裨於治之措施,
並申論理由。(04)
8. 清同治、光緒年間先後有洋務、維新之改革,何以終未能挽回國勢之傾頹?試本
已見析論之。(06)
9. 康熙一朝之施政,對穩定清室之統治,影響至鉅。試據相關史實析論之。(07)
10. 論史者每以政局穩定、民生富饒、文化昌盛、國家統一為盛世之準則。試據上述準
則,衡量清代乾隆時期可否稱為盛世。(2009)
I 現代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至文革期問,政治運動迭興,其故安在?試據史實論析
之。(9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國共曾多次合作。試就其原因、經過、影響作一評述。
(95)
3. 以下三項,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之大事,任擇其二,概述其本末:抗美
援朝 大躍進 文化大革命 (96)
4. 日本於 1937 年藉故侵華,中國軍民奮起抗戰,卒底於成。試析其故。(97)
5. 試述中國共產黨自創立至以延安為根據地時期之發展。(98)
6. 試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至 1976 年影響治亂最為深遠之任何一事件,論析
其始末及影響。(99)
7. 綜述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至文化大革命前之施政得失。(2000)
8. 試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所面對之困境及對策。(01)
9. 以下三項,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來之大事任擇其一,概述其本末及影響:
抗美援朝 大躍進 文化大革命 (02)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建國之初面對何種困難?又其對策如何?試予析論。
(2003)
11. 文化大革命何以被目為「十年浩劫」?試作析論。(04)
12. 試綜論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至文化大革命前夕之施政得失。(05)
13. 試本個人研習心得,分析導致文化大革命之成因,並論其中何者最具關鍵作用。
(2006)
AL09 P.4

14. 有言 1949 至 1956 年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推行之措施固能惠及國民,然亦傷及


社會經濟。此說當否?試據有關史實,作一評論。(2008)
15. 1958 至 1960 年間之大躍進運動,確立「以鋼為綱」、
「以糧為綱」為具體目標,旨
在大力提高國民生產力,何以失敗告終?試據有關史實,加以分析。(2009)

卷一:中央政制:
A.秦漢
1. 試述秦漢兩代之中央政制及其對後世之影響。 (83)
2. 試述秦漢兩代之中央政府組織及其演變。(87)
3. 試言漢代宰相職掌與權力之演變。(95)
4. 試言漢代宰相職權之演變。(02)
5. 有謂西漢三公制自漢武帝時出現變化,相權由此漸遭帝王削奪。此說當否?試就
有關史實加以說明。(06)
6. 漢代相權至武帝時為之一變。試述其間之演變,並評論此變之得失。(2008)
B.唐
1. 試比較唐、宋之宰相制度,並論其對兩代政治之影響。(89)
2. 論者有謂三省六部制分工清晰,乃唐代中央政府運作流暢之主因。此說當否?試
就此制內容加以析論。(2008)
3. 論史者有謂唐代盛世之出現乃三省制與科舉制度推行得宜之故。此說是否有過譽
之嫌?試就上述制度加以論證。(2009)
3.
C. 宋
1. 有言北宋君權高張而相權低落。其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論析之。(91)
2. 試言宋代相權之演變。(98)
3. 試論宋代中央政制之得失。(2000)
4. 有言宋明兩代中央政制之分別在於前者相權高度集中而後者君權過度膨脹。此說
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2009)
D. 明
1. 試述明代內閣制度之由來、作用及影響。(84)
2. 試述明代內閣制形成之由來,並分析明清兩代此制度之異同。(86)
3. 明代殿閣大學士制度之由來及其演變。(90)
4. 試論析明清兩代內閣制度之演變。(92)
5. 試言有明一代內閣制度之由來與發展。(94)
6. 試述明代內閣制度之由來,並論此制之得失。(97)
7. 試述明代內閣之由來及其演變。(02)
8. 論者謂有明之無善政,自太祖廢相始。此說當否?試析論之。(2005)
9. 有謂明代政治壞於太祖廢相,何以清代無相而中央政制仍有條不紊?試就兩朝
之中央制度加以析論。(2007)
10. 有言宋明兩代中央政制之分別在於前者相權高度集中而後者君權過度膨脹。此說
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2009)
11.
E 清
1. 清代於何時設置軍機處?其作用為何?其影響又如何?(85)
2. 試述軍機處設立之由來及其對清代政治的影響。(89)
3. 有言清雍正年間軍機處之設置,旨在強化皇權。此說當否?試論析之。(93)
4. 試述清代軍機處之建置由來,並論其在清代中央政制中之地位。(96)
5. 略述清代中央政制之演變。(99)
6. 清代中央政制歷經數變,試概述其發展。(2001)
AL09 P.5

7. 試就清代軍機處之創設、職能及影響作一分析。(2003)
8. 有謂軍機處之出現乃清帝集大權於一身之結果。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說
明。(2004)

卷一:選士制度
A 秦漢
1. 試述漢代察舉制度之內容及其演變。(86)
2. 試比較漢與魏晉之選才方法,並評兩者之得失。(2005)
B 魏晉
1. 試分析九品中正制產生之原因,並略述此制對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社會、經濟
三方面之影響。(83)
2. 試述九品中正制度產生之原因、內容及影響。(88)
3. 試述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之內容,並評其得失。(93)
4. 有言科舉之設,緣於九品中正制之選才失中。試評析之。(95)
5. 試述漢代察舉與唐代科舉之區別,並析論二者之得失。(97)
6. 試述魏晉期間九品中正制之內容,並評其得失。(2003)
7. 隋文帝之廢九品中正而興科舉,一改以往士人登進之法。試析述兩制之分別,並
評其優劣得失。(2007)
8. 論者謂九品中正制乃「縉紳之清律,人倫之明鏡」,亦有評此制「高下逐強弱,是
非隨愛憎」。試就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之內容評論兩說何者較為恰當。

C 隋唐
1.試述隋開皇中廢除九品中正制之原因;並略述隋唐兩代科舉制度之演進及影響。
(85)
2.試述唐代進士科選拔人才之方法,並論其對當時士風與文風之影響。(94)
3.試述唐代科舉制度之特色及其對當時政治與士風之影響。(98)
4.試述唐、明兩代科舉制度之異同及得失。(99)
5.試比較唐、宋兩代之科舉制度。(2001)
6.試述唐代科舉制度之內容及其得失。(02)
7.試析論唐代與明代科舉制之異同。(06)
8. 論史者有謂唐代盛世之出現乃三省制與科舉制度推行得宜之故。此說是否有過譽
之嫌?試就上述制度加以論證。(2009)

D宋
E元
F明
試述明清兩代科舉制之內容、並言其影響。(87)
試述明代科舉制度之內容及其對當時士風與政治之影響。(96)
有言明代科舉沿襲唐、宋舊制而稍變其試士之法。此說當否?試評述之。(04)
G清
1. 有謂清政府採取「輕其道器,揚其文辭」之方法以羈縻漢族士人。此說當否?試就
清代之科舉制度加以分析。(2008)
卷一:學術思想
A儒
1. 試述荀子之學說及其影響。(85)
2. 試述孔子思想之大要。(99)
B道
1. 先秦道家,以老、莊為代表。試述二人思想之大要。(98)
AL09 P.6

2. 老子、莊子均為道家代表。試析述二人思想之大要。(2005)
C墨
1. 墨家為春秋戰國時期之顯學。試述其思想大要及其後式微之原因。(91)
2. 司馬遷指墨家尚堯舜之道,但尊卑無別,儉而難遵。此說當否?試析論之。(06)
D法
1. 試述先秦法家各派之代表人物及其主張,並分析戰國時期法家學說特盛於三晉
之原因。(84)
2. 試述先秦時期法家思想之內容及其對秦代興亡之影響。(89)
3. 有言韓非乃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此說當否?試就其學說加以評述。(93)
4. 有謂韓非乃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此說當否?試論析之。(96)
5. 試分析先秦法家思想如何引致秦代「立以古非今之禁」及「以吏為師」等措施之出
現,並評論秦政重法對西漢學術發展之影響。(2008)
E 比較
1. 先秦諸子學說中,儒、墨以顯學並稱。試分述二家之主張,並加以比較。(83)
2. 春秋戰國時代,儒、墨二家並稱顯學。試述二家學說之異同。(86)
3. 孟子謂當時思想「不歸楊,則歸墨」。試述楊朱與墨翟兩人學說之內容。(87)
4. 試比較孟子、荀子之學說,並述兩者對後世學術之影響。(88)
5. 試比較孟子、荀子學說之異同,並述二者對中國學術思想之影響。(90)
6. 先秦諸子,儒墨並稱顯學。試述兩家思想之異同。(92)
7. 試比較孟子及荀子之思想大要。(94)
8. 試比較孟子、荀子二人之思想,並論其對後世之影響。(95)
9. 先秦之際,儒、墨並稱顯學。試述二家學說之異同。(97)
10. 先秦諸子,儒、墨並稱顯學。試言兩家思想之異同。(2000)
11. 先秦學說中,儒家言道,道家亦言道,兩者所言之道有何不同?試析論之。
(2001)
12. 試比較先秦儒法兩家之學說。(02)
13. 試比較先秦道、法兩家思想之異同。(03)
14. 先秦儒、墨並稱顯學,試比較兩家思想之異同,並析論儒家終能獨盛於後世之原
因。(04)
15. 東漢王充稱墨家雖得愚民之欲,卻不合智者之心,並指出儒家道義可為而墨家
之法議難從。試就王充之言闡釋墨家之思想,並分析其在秦漢以後衰落之原因。
(2007))
16. 有言先秦時期儒、道兩家學說本同而末異。試據兩家之主張加以析論。(2009)
F漢
1. 漢武帝立五經博士及博士弟子,其意義為何?其影響又如何?(85)
2. 有言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思想之主流,乃肇端於漢武帝之表彰儒術,罷黜百
家,其說當否?試評述之。(93)
3. 試述兩漢經學之發展,並論其影響。(2007)
G 魏晉
1. 魏晉南北朝期間,經學演變為南、北兩派,試述其原因,並言兩派之特色。(83)
2. 經學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南學」、 「北學」之分。試述兩者形成之原因及其特色。
(85)
3. 經學發展至魏晉南北朝,何以形成南學、北學?又兩者之特色為何?(87)
4. 試述魏晉清談之起因、內容及影響。(89)
5. 經學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何以有南學、北學之分?兩者特色為何?(90)
6. 試述魏晉玄學產生之背景,並言其發展概況。(92
7. 魏晉之世,玄學流行。試述其原因與影響。(93)
8. 試述魏晉玄學盛行之背景及其發展之概況。(95)
AL09 P.7

9. 魏晉之際,清談興起。試述其背景與內容大要。(96)
10. 前人論南北朝經學,有謂「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此說當
否?試評論之。(97)
11. 析述魏晉玄學興盛之背景與影響。(99)
12. 試分析魏晉期間玄學大盛之原因與影響。(04)
13. 魏晉玄學之興起啟自多端。試分析其興起原因與影響。(06)
I宋
1. 朱熹、陸九淵俱為宋代理學大家。試比二家學說之異同。(83)
2. 試述陸象、王陽明學說之大要及其貢獻。(84)
3. (87)
4. 試述宋代理學朱、陸兩派之淵源、學說之異同及相互爭論之經過。(88)
5. 試述宋代朱熹與陸九淵學說之異同。(90)
6. 試述朱熹、陸九淵之學術淵源、思想內容與爭辯經過。(95)
7. 試比較朱(熹)、陸(九淵)異同及言二人爭辯之經過。(98)
8. 試就朱熹、陸九淵二人之學說作一比較。(2000)
9. 試比較宋代朱熹、陸九淵二人思想之異同。(2003)
10. 朱熹、陸九淵均重心性之學,惟其學說路向頗有歧異。試剖析二者之異同,並評
論其影響。(2008)
J明
1. 試述明代王陽明學說之大要及其影響。(91)
2. 試述王守仁學說之內容,並評其影響。(94)
3. 試述明代王陽明學說之大要及其影響。(97)
4. 試述王守仁學說之大要及其影響。(99)
5. 試言王陽明學說之要旨及其影響。(02)
6. 王守仁對明代學術思想影響至大。試析述其學說。(2005)
7. 有指王學源於宋代心學。此說當否?試就王守仁之思想大要加以分析。(2007)
8. 有謂明代王陽明學說實受宋儒所啓蒙。試就其學說淵源加以析論。(2009)
K清
1. 試述清代吳、皖兩派之治學特色及考據學於道、咸以後逐漸衰落之原因。(85)
2. 試述清初考據學興起之原因,並言考據學發展至乾嘉時代之盛況。(86)
3. 試述清代考據學之發展及其當時學術之貢獻。(90)
4. 試述清初考據學興起之原因,言乾嘉時期吳、皖兩派之學術主張。(96)
5. 試述清代考據學之興起原因及影響。(98)
6. 試述清代考據學興起之背景與影響。(2001)
7. 有謂清代考據學之崛興乃明代理學末流之反動。此說當否?試析論之。(04)
8. 論史者有指清儒鑑於明季學術之空疏,乃興考據以反正。此說當否?試就清代考
據學之成因加以析論。(2009)
L 新文化
1. 有謂五四運動乃中國近代知識份子自發性之思想、文藝改造運動。此說當否?試
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述。(02)
2. 試分析新文化運動之起源,並評論此運動對五四運動時期學術思潮之影響。
(2008)

卷二
卷二:交通
A 巿舶司
1. 試述唐、宋兩代巿舶司之職權,並述其對當時海外貿易之貢獻。(83)
2. 唐設巿舶司,旨在管理在華蕃商、蕃客之各種活動。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
AL09 P.8

(86)
3. 唐未兩代,中西交通頻繁,故有巿舶司之設。試述其職責及貢獻。(87)
4. 唐、宋兩代,中西交通頻繁,故有巿舶司之設。試述其職責及貢獻。(89)
5. 試述唐、宋兩代巿舶司之職權,並言其對當時海外貿易之貢獻。(90)
6. 有言唐、宋巿舶司之設立,旨在促進中外之貿易。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2)
7. 有言唐、宋巿舶司之設立,目的在強化中外貿易。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3)
8. 有言唐、宋巿舶司之設立,除加強中外之貿易,更促進中外文化之往還。此說當
否?試評述之。(94)
9. 有言唐、宋期間之巿舶司,除促進中外貿易外,更能加強中西文化之交流。此說
當否?試加以說明。(99)
10. 試述宋代巿舶司制度與中外交通之關係。(2003)
11. 有言唐代巿舶司制度之建立,目的乃強化中外交通及文化交流。此說當否?試論
述之。(2005)
B 海路
1. 中西交通,兩漢時以陸路為主,然自魏晉以降,則水路逐漸加強。其故安在?試
詳論之。(84)
2. 試述唐代之海上交通及其對中外文化交流之影響。(88)
3. 試述海上絲綢之路之形成及發展。(97)
4.
C. 絲綢之路
1. 絲綢之路,自漢至明均為中西交通之要道,其故安在?試詳論之。(84)
2. 有言絲綢之路之主要作用,乃促進中西文化之交流。此說當否?試詳論之。(85)
3. 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為中西交通之要道,其故安在?試詳述之。(88)
4. 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為中西交通之西道,其故安在?試詳述之。(93)
5. 有言漢唐以來,絲綢之路乃中西交通之要道。其故安在?試評述之。(96)
6. 試述漢代絲綢之路之形成,並論其影響。(04)
7. 有謂代絲綢之路之出現,始於政治動機,繼之以經濟效益,而終於文化交流。此
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2009)
D. 鄭和
1. 試述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多次出使西洋之原因及經過。(85)
2. 試言明代鄭和下西洋之動機及經過,並述宣德後終止下西洋之原因。(87)
3. 有言鄭和下西洋,目的在追尋建文帝之下落而非謀求強代中西交通之往來。此說
當否?試評述之。(91)
4. 試言鄭和下西洋之經過,並述其對明初中西交通之影響。(92)
5. 試述鄭和下西洋之原因、經過及影響。(96)
6. 試述明代鄚和下西洋之背景,並述宣德後終止下西洋之原因。(98)
7. 有謂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在促進明室與東南亞諸國之貿易。此說當否?試就有關
史實加以評述。(2001)
8. 有謂鄭和下西洋旨在宣揚大明威德。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述。(04)
9. 有言明成祖命鄭和下西洋,目的乃制止帖木兒之擴張。此說當否?試評述之。
(2005)
10. 有言鄭和首次下西洋,除宣揚明朝之國威外,更聯合海上各國制止帖木兒之擴
張。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2006)
11. 有言明成祖於 1405 年首次遣鄭和下西洋之舉,目的乃制止帖木兒之擴張。此說
當否?試評述之。(2007)
12. 有謂鄭和下西洋之經濟因素強於政治目的。此說可有偏頗之嫌?試就有關史實抒
發己見。(2008)
13. 論史者每謂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之主因有四:
AL09 P.9

(1)
追尋惠帝下落;
(2)
組成海上聯盟牽制帖木兒;
(3)
宣揚大明威德;
(4)
企圖殖民海外。
試分析以上諸說何者較為可取。(2009)

E 班超
1. 試述班超出使西域之經過,並述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地位。(86)
2. 試述班超出使西域之原因與經過。(99)
F 張騫
1. 試述張騫出使西域之經過,並言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地位。(90)
2. 試述張騫出使西域之由來,並言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地位。(94)
3. 試述張騫出使西域之經過,並論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地位。(95)
4. 試述張騫出使西域之原因及經過。(97)
5. 試論張騫通西域在中西交通史上之意義及貢獻。(2000)
6. 試比較張騫、班超通西域之背景及影響。(2001)
7. 有言張騫之出使西域,除擴大漢室之領土外,更促進中外文化之交流。此說當否?
試評述之。(02)
8. 試析論張騫通西域之經過及其在中西交通史上之意義。(2006)
9. 有言漢武帝遣張騫出使西域旨在割斷匈奴之右臂。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
一評述。(2007)
10. 試比較張騫及班超之出使目的、出使路線及為中外交通所帶來之影響。(2008)

G 玄奘
1. 試述玄奘印度取經之經過,並言此行對中西文化交流之影響。(90)
2. 有言玄奘乃唐代中西交通與文化之開拓者。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論。(2000)
3. 有言玄奘赴印度求經之經過及其對中西文化之影響。(02)
4. 2007
5. 論者有指晉、唐時期中土高僧西行求法,乃中外陸路交通得以發達之主因。此說
可有商榷之處?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2008)
6. 玄奘西行求法為唐代交通、文化、宗教三方面之盛事。試就其經歷與貢獻作一評析。
(2009)

H 法顯
1. 試述法顯往印度求經之經過,並言其貢獻。(95)
2. 試述法顯西行求經之經過,並言其影響。(98)
3. 有謂法顯西行求經,促進東晉期間中外交通及文化之發展。此說當否?試就有關
史實加以論析。(2003)
I 周達觀
2007
j 義淨
2007

卷二:史學名著
A 史記
1. 試以史記為例,說明紀傳體之優點。(83)
2.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並論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4)
3. 試述史記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88)
AL09 P.10

4. 史記一書,乃紀傳體通史之鼻祖。試述其體例與特色。(91)
5.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93)
6. 試述史記一書之體例及其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94)
7. 試述司馬遷之史學思想及其撰作《史記》之動機。(2000)
8 史記有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之分,試就其體例評述司馬遷之歷史觀。(02)
9 有言司馬遷史記乃中國通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詳論之。(2005)
10 試述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動機及其史學思想。(2006)
11 通志謂:「(史記)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舍」即捨」)其書,六
經之後,惟有此作。」上述對史記之稱讚是否言過其實?試加析論。(2009)
B 漢書
1. 試述漢書之體例及內容,並述其在中國史學上之地位。(85)
2. 試述漢書的體例及其學上之地位。(87)
3. 班固漢書乃斷代史之鼻祖,能否述其體例及特色?並言其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
位。(92)
4. 有言漢書為斷代史之始祖。試述此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中學發展之影響。(98)
C 史漢比較
1. 試論述史記、漢書之異同。(86)
2. 史記、漢書為紀傳體通史及斷代史之始祖,試述二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史學發展
之影響。(89)
3. 試述史記、漢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中學發展之影響。(90)
4. 史記、漢書為紀傳體通史及斷代史之始祖。試述二書之體例及其對中國史學發展
之影響。(96)
5. 有言史記及漢書乃中國通史及斷代史之鼻祖。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1)
6. 試述史記、漢書體例之異同,並言二書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2003)
7. 試述史記、漢書之體例,並言二書對中國史籍撰作之影響。(04)
8. 司馬遷史記與班固漢書分別為中國通史及斷代史之鼻祖。試析論兩者之得失。
(2007)
9. 有言班固繼承史記體例而別撰漢書,因襲多而變革少。此說當否?試加以析論。
(2008)
D 資治通鑑
1. 試述北宋歐陽修及司馬光在史學方面之貢獻。(85)
2. 試述資治通鑑一書之編纂經過及其在史學史上之地位。(87)
3. 司馬光資治通鑑被目為帝王之書。其故安在?試詳述之。(90)
4. 有言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3)
5. 試述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之經過及該書對中國史學史之影響。(95)
6. 有言司馬光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7)
7. 試言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之動機及經過。(98)
8. 有言司馬光之《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0)
9. 試述司馬光資治通鑑之撰寫目的及影響。(02)
10. 試分析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之動機及此書在中國史學史上之地位。(04)
11. 有言司馬光資治通鑑乃帝王而撰。此說當否?試詳論之。(2005)
12. 有言司馬光之資治通鑑乃帝王之書。此說當否?試加以評論。(2007)
13. 參閱資料三及資料四:
資料三:
司馬光欲總結以往千餘年之事蹟,編撰帝皇之書,惟私家力薄,難以完成。
資料四:
編年史以年代為主軸,帝紀相接,正閏承統,分裂時期尤難處理。
試闡釋司馬光如何解決資料三及資料四之難題而成資治通鑑一書。(2008)
AL09 P.11

14. 試就「通變」與「致用」兩方面,評論資治通鑑之價值。(2009)
E 劉知幾《史通》
1. 試述劉知幾撰史通之動機,並言該書之內容。(84)
2. 試述唐代劉知幾在史學方面的貢獻。(86)
3. 試述劉知幾史通、章學誠文史通義在史學方面之貢獻。(89)
4. 試評述唐代劉知幾在史學方面之貢獻。(91)
5. 有言史通一書論議史書體例,極其精核。試論析之。(95)
6. 試訹劉知幾撰作史通之動機及此書之特色。(96)
7. 史通謂:「尚書等四家,其體久廢,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漢書二家而已。」試分
析左傳及漢書分別為編年體及紀傳體代表著作之原因。(2009)
F 章學試《文史通義》
1. 試述章學誠撰作文史通義之動機,並述該書之內容大要。(88)
2. 試闡釋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並論其時代意義。(92)
3. 試述章學誠撰作文史通義之動機及其對清代史學之影響。(94)
4. 試闡釋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97)
5. 有言章學誠「六經皆史」之說乃中國史學研究之傳統。此說當否?試評述之。(99)
6. 有言章學誠在史學上多有創見。試本文史通義一書加以評析。
7. 試言章學誠文史通義在中國史學上之貢獻。(2003)
8. 有言六經皆史之說乃章學誠史學之要旨。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6)
9. 2007
G 通典
2007
H 通鑑紀事本末
1. 參閱資料五及資料六:
資料五:有關通鑑紀事木末之評論
「文省於紀傳,事豁於編年,於二體以外另闢新體裁。」
資料六:有關廿二史劄記之評論
「總貫群史,條目分明,以觀盛衰治亂之原。」
試就通鑑紀事本末及廿二史劄記之體例及特色分別印證資料五及資料六所言。
(2008)

I 廿二史劄記
2007:左傳、三國志
卷二: 宗教史
A 佛教
1. 試論述隋唐佛特盛之原因。(83)
2. 試述唐代禪宗南派學說之內容及其對宋代理學之影響。(84)
3. 佛教本為外宗教,然其對中國之政治及社會影響甚鉅。其故安在?試加分析。
(84)
4. 試述唐代佛教盛行之原因,並言其對社會、經濟及文化之影響。(85)
5. 述唐代禪宗南派學說之特色,並言其對宋代理學之影響。(86)
6. 試述唐代禪宗南派之思想,並言其對宋代理學之影響。(88)
7. 試述唐武宗滅佛之原因、經過與影響。(90)
8. 試述禪宗南派之教義及其對中國文化之影響。(91)
9. 有謂唐武宗之滅佛,主因不在於制裁沙門。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加以評述。
10. 試述禪宗在唐代之發展,並言其對中國社會之影響。(94)
11. 試述佛教傳入中國之經過,並論其對魏晉時期之影響。(95)
12. 試述佛教傳入之經過,並言其在漢代及魏晉南北朝之發展。(97)
AL09 P.12

13. 試述佛教在唐代發展之概況。(98)
14.試述魏晉南北朝期間佛教盛行之原因及發展。(99)
15. 有謂佛教自東漢傳入,然至魏晉南北朝始奠下發展之基礎。此說當否?試評述之
(2005)
16. 佛教之能在中國茁壯生根,一因入華傳教時機契合,二得力於五胡帝主之推動,
三在於唐代其宗派本土化。試就此三方面闡釋佛教能在東漢至唐代得以發展而
臻於興盛之原因。(2008)

B 道教
1. 試論道教之起源,並分析「五斗米道」與「太平道」之異同。(85)
2. 試論述道教之起源及其對東漢政治及社會之影響。(86)
3. 試述道教之起源及其對東漢政治及社會之影響。(89)
4. 試述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期間道之發展概況。(90)
5. 試述道教之源起及其發展概況。(91)
6. 東漢期間,道教影響當時之政治及社會大矣。其故安在?試詳述之。(92)
7. 試述道教之起源及其對東漢政治及社會之影響。(93)
8. 試述道教之源起及其在漢代發展之情況。(94)
9. 試論述道教之起源,並言其在漢代及魏晉南北朝之發展。(96)
10. 試述道教之源起及其在漢代發展之概況。(98)
11. 試述魏晉南北朝期間道教發展之概況。(2001)
12. 有謂東漢末年道教之興起在於重視民間福利事業。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析論
之。(02)
13. 有言東漢末年道教之活躍,乃天災人禍所促成。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析論之。
(2003)
14. 試析魏晉南北朝道教盛行之原因,並述其在當時之發展。(04)
15. 試述唐代道教之發展。(2005)
16. 道教出於東漢民間,至兩晉南北朝而高道輩出。試就道教之起源至南北朝間之發
展作一評述。(2006)
17. 道教起源於民間,何以至魏晉南北朝期間能為士大夫接受?試就有關史實加以
分析。(2008)
18. 道教發展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何以為士大夫及君主所接受,甚至尊為國教?試
就有關史實加以分析。(2009)

C 佛道
1. 試述北魏佛道之爭之背及影響。(88)
2. 試述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之爭及兩者消長與融和之概況。(2000)
3. 試述魏晉至隋唐之際佛道兩教之發展,並分析兩教相爭之原因。(2007)
D 利瑪竇
1. 明末耶穌會教士來華後,其傳教方法如何?對中國學術之貢獻又如何?(83)
2. 明末耶穌會會士來華,其傳教方式如何?其對中國文化之影響又如何?(85)
3. 試述利瑪竇在華傳教之經過及其對中國文化之影響。(88)
4. 試述明末耶穌會士在華之傳教方法,並言其對中國學術之貢獻。(89)
5. 試述明代耶穌會會士在華傳教之經過,並言其貢獻。(90)
6. 試述明清之際耶穌會會士在華傳教之經過及其後遭受排斥之原因。(91)
7. 試述耶穌會會士來華傳教對明、清兩代學術文化之影響。(92)
8. 試述明末耶穌會會士在華之傳教方法,並言其對中國學術之貢獻。(93)
9. 明清之際,耶穌會會士來華傳教。試述其傳教之經過及後來清廷禁教之原因。
(95)
AL09 P.13

10. 試述明末利瑪來華傳教之經過,並言其貢獻。(96)
11. 利瑪竇來華傳教,開拓經年而卒能成功,何以後繼者以失敗告終?試加以分析。
(98)
12. 有言利瑪竇之來華,奠定天主教在中國傳播之期石。此說當否?試加以析論。
(2000)
13. 試比較利瑪竇、馬禮遜來華傳教之成就。(2001)
14. 試言利瑪竇來華傳教之經過,並述其在華傳教之方式。(02)
15. 明清兩代天主教及基督教在華之傳教事業,多以利瑪竇及馬禮遜為代表,其故
安在?試詳述之。(2003)
16.有言明末清初耶穌會會士來華傳教,有助於調和中西文化與思想。此說當否?試
析論之。(04)
17. 試就明清之交耶穌會會士在中國傳教之成敗要表作一分析。(2005)
19. 試比較利瑪竇與馬禮遜在華傳教之方法與貢獻。(2006)
20. 試述明代天主教傳入中國之經過,並分析其與本土文化之衝突及終能調和之原
因。(2007)
21. 論者有指明中葉後耶穌會士來華宣教,首重融入主流社會,次則以西洋科技吸
引統治者與士大夫,藉以改變明代朝廷對外來宗教之態度。此說當否?試就有閞
史實加以析論。(2008)
22. 試比較利瑪竇與馬禮遜來華傳教所遭遇之困難及其解決之方法。(2009)

E 馬禮遜
1. 試述馬禮遜於十九世紀來華傳教之經過及其對當時社會之影響。(87)
2. 試述馬禮遜(1782-1834)來華傳教之經過與影響。(94)
3. 試述馬禮遜來華傳教之經過及貢獻。(97)
4. 試述馬禮遜來華傳教之經過與影響。(99)
5.
F 四夷教
1. 試述景教傳入中國之經過,及其在唐、元兩代之發展。(84)
2. 試述景教傳入中國之經過,並簡述其在唐、元兩代傳播之情況。(86)
3. 試述景教及祅教傳入中國之經過及其在唐代傳佈之情形。(87)
4. 祅教、景教、摩尼教均在唐時傳入中國。試述此三教在唐代傳佈之情況。(88)
5. 試述景教及摩尼教傳入中國之經過及其在唐代傳佈之情形。(89)
6. 試述景教及摩尼教在唐時傳佈之情況。(93)
7. 試述景教及摩尼教傳入中國之經過及其在唐代傳播之概況。(95)
8. 試述回教及摩尼教傳入中國之經過及其在唐代之發展。(96)
9. 試述景教及祅教傳入中國之經過,並言其在唐代傳佈之概況。(97)
10. 試言摩尼教與景教傳入中國之經及其在唐代傳播之概況。(99)
11. 試述景教、回教在唐代之發展概況。(2000)
12. 試論景教及回教在唐代之發展。(2003)
13. 試分析回教來華之經過與影響。(2006)
14. 祅教、摩尼教、伊斯蘭教均為外來宗教,何以至唐代中葉各有不同之發展?試析
論之。(2007)
15. 論史者有指中國文化薈萃包融,兼收並蓄。試以唐代外來宗教為例,闡釋上述評
價之可信性。(2009)

G 其他
6. 有言唐代對宗教採取寬容政策。此說當否?試就有關史實作一評述。(2001)
7. 有言唐代對外來宗教採取較寬容之態度。此說當否?試評述之。(02)
AL09 P.14

8. 有言唐代景教、祅教、摩尼教及回教得以在華傳播,有賴當時政府對外來宗教持
開放態度。此說當否?試評述之。(04)

卷二:經濟史
A 西周
1. 參閱資料一及資料二:
資料一:
司馬遷:「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
勝數。」
資料二:
孟軻:「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資料一及資料二描述之現象,對春秋戰國工商業之發展而言,利多於弊,抑弊多於
利?試就有關史實加以析論。(2008)

B 漢武帝及王莽
1. 試述漢武帝經濟政策之內容及其施行之結果。(94)
2. 漢武帝及王莽均曾推行經濟改革。試從動機、內容及影響三方面對兩者作一比較。
(95)
3. 試述漢武帝經濟政策之內容及其施行之結果。(96)
4. 試述漢武帝所推行經濟政策之背景及其內容。(98)
5. 漢武帝及王莽均曾推行經濟改革。試就二者之動機、內容及影響,作一比較。(99)
6. 有言漢武帝推行之經濟政策,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其說當否?試評析之。
(2001)
7. 試比較漢武與新莽時期經濟政策之推行目的及成效。(02)
8. 漢武帝在位期間曾推行經濟改革,其成效如何?試析論之。(2005)
9. 漢以崇本抑末為國策,何以商於社會上之勢力日益滋長?試析論之。(2006)
10. 有言漢武帝與王莽之經政策均被視為與民爭利,然前者成功而後者失敗。此說當
否?試引述相關政策加以評論。(2008)
11. 謂者謂漢武帝經濟改革之成效為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試據史實加以析論。
(2009)

B 唐均田制租庸調及兩稅法
1. 有言地曠人稀乃均田制能成功施行之主因。此說當否?試就北魏至唐之有關史實
加以論析。(91)
2. 有言唐代行兩稅法,貨貴錢輕,農民日困。此說當否?試論析之。(92)
3. 試言唐代兩稅法之由來、內容及其施行之利弊。(94)
4. 試言唐代兩稅法之內容及其施行之經過。(97)
5. 試言唐代兩稅法之由來、內容及其施行之利弊。(99)
6. 試述唐代兩稅制之由來與內容。(2000)
7. 唐德宗時期頒布之兩稅法與唐初以來之租庸調法有何分別?試析論之。(2003)
8. 有言唐代祖、庸、調制之失效源於均田制之廢弛。試本有關史實析論之。(04)
9. 有言唐德宗以兩稅取代租庸調為中古代稅制之重要演進。此說當否?試加以評論。
(2006)
10. 唐、宋兩代之對外貿易以海路為主。試析論其因由。(2007)
11. 租庸調制至中唐為兩稅制取代,論者有謂因制度本身不完善,亦有認為乃時移
世易,環境改變所致。二說何者較為可取?試就有關史實抒發己見。(2008)
12. 論者謂唐行兩稅制及明行一條鞭法,均能收稅制簡化,官民兩便之效。此說當否?
試據史實加以析論。(2009)
AL09 P.15

C 宋代專賣
1. 試述宋代鹽、茶、酒專賣之概況,並言三者對當時經濟之影響。(94)
2. 試述宋代鹽、茶、酒專賣之概況,並論析三者對當時經濟之影響。(97)
3. 試述宋代鹽、茶、酒專賣之概況,並言三者對當時經濟之影響。(2001)
4. 試述宋代鹽、茶、酒專賣之規畫及其對國家經濟之作用。(2003)

D 明黃冊魚鱗圖冊
1. 試述明初黃冊及魚鱗圖冊之內容,並言其後來敗壞之原因。(95)
2. 試述明初黃冊及魚鱗圖冊之內容,並言其後敗壞之原因。(97)
3. 試述明初黃冊及魚鱗圖冊之內容,並言其後來敗壞之原因。(99)
4. 試述明初黃冊及魚鱗圖冊之內容,並言其後敗壞之原因。(2001)
E 明一條鞭法
1. 試述明代一條鞭法產生之經過,並論其對當時經濟之影響。(96)
2. 試述明代施行「一條鞭法」之背景,並論其得失。(98)
3. 有言明代一條鞭法對當時經濟之發展影響大矣。此說當否?試評述之。(2000)
4. 試析論明代推行一條鞭法之背景及影響。(02)
5. 試分析明神宗推行一條鞭法之原因,並論其得失。(04)
6. 試述明代推行一條鞭法之原因,並論其得失。(2005)
7. 明中葉改行一條鞭法後能否革除前此賦稅制度之積弊?試析論之。(2007)
8. 論者謂唐行兩稅制及明行一條鞭法,均能收稅制簡化,官民兩便之效。此說當否?
試據史實加以析論。(2009)

F清
1 試述清代自同治中興以還工業發展之概況。(2007)
2. 有言同治光緒期間及近代中國工業發展之轉捩點。其說當否?試評論之。(200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