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MING 2011 / 03 Feature 撰文_Ren Wan 摄影_Ricky Fung

“当一个城市力求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之时,当它尊重居于当地的居民之时,当它尊重环
境之时,当它为后代未雨绸缪之时,每个人都有责任达到这目标,协力合作是令彼此圆梦的
惟一之道。”

—— 巴西城市策划家 Jamie Lerner

036 37
037
MING 2011 / 03 Feature

Melbourne

墨尔 本
农田城市栽种未来

2010 年 11 月,于美国艾西维尔市举办的 TEDxNextGeneration 讲座的台上,站着一位 11 岁的宣讲者 Brike Baehr。他自言跟一般


的美国少年们无异,吃着工业产品成长,以为广告里那些快乐的农夫、活泼的胖猪是真的。也许不只是他,从来没有见过口中佳肴
从何而来的我们,都有同样的误解。

十多万年前狩猎采果的时期,人类为了方便采摘食物,便在栖息地附近种植一些品种的果实。以当时的概念来说,食物应是越接近
居住环境为佳。城市概念的逐渐形成,使乡村与城市开始分隔,种植食物的土地与家居住宅的距离渐次拉远。随着石土建筑物的大
规模出现,城市逐渐形成机械化的粮食生产系统。挤在高楼大厦的隔隙当中,我们不用担心食物从何而至,只需要站在食物生产链
的尾端安享远方农田的辛劳成果,在都市饮饱食醉。诚如《Hungry City》作者 Carolyn Steel 所说:
“我们生活在都市,认为一切都
是理所当然,忘记了我们也是动物,也需要食物,我们跟古代的祖先一样赖大自然为生。当越来越多的人迁进城市,大自然的世界
就逐渐被转化为像巴西 Mata Grosso 的豆田般美丽的土地。但是这些景物,我们甚少看到。

从前人说:养家糊口难,是因为学识不够而难以为生;现在人说的糊口难,
多半是因为粮食的分配不均。时至今日,粮食问题越来越严重。
当城市进一步扩张,人类对肉食的需求增加,于是将全球每年三分之一的谷物用来饲养牲畜。预计到了 2015 年,全球约有 26 个城
市的人口将突破 1000 万。要养活如此规模的城市,需要每天供应至少 6000 吨的粮食。即使是以农立国的日本,也只有四成的食物
是在国内生产的。加上越来越多人的离开乡村迁至城市,导致务农人口下降。我们面对粮食,实在是无从可以表达,也无从可以忽视。

这是个沉重的问题,决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刃解决,也非单凭我们微弱之力可以抗衡。然而,至少有些事情是我们当下可以做到的。
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就出现了一线曙光。

038 039
MING 2011 / 03 Feature

澳大利亚不算是走在尖端的环保国家,而且墨尔本在都 将家居打造成一片绿色天地。当地的朋友说,不论是学
市策划、环境政策方面也不是特别突出。可是这块享有 生还是白领人员,哪怕午饭时间只有一小时,哪怕汽车
富饶的天然资源,自然景致明媚的奇异大陆,在文明的 在不远处络绎不断,他们都会走进内公园内,享受阳光,
进程中,从来没有遗忘对大自然的珍视。 吸一口干净的空气。在 St. Kilda 等沙滩地区工作的人们,
甚至随时准备好游泳装备,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一沾泛
在墨尔本的市中心,我们看到的是现代的建筑物林立, 光的青水。
车水马龙,购物广场处处;大街小巷都满是装潢新颖的
餐厅和咖啡室;居民对汽车依赖度高,公共交通工具不 大自然三字的重量,在城市的发展中从来没有减却分
尽完善;下班后,街道跟香港中环一样的拥挤;周末深 毫。尽管官方认为这是个人口稠密的城市,但居民大多
夜,街头同样有醉酒青年叫嚣。这时的墨尔本,跟一般 认为墨尔本是地多人少的。可是政府预计在未来 30 年,
发达国家的城市其实没有两样。 人口会急剧增加。正如那个叫人苦恼的预计一样,到了
2036 年城市人口将会增加 180 万。应对由此衍生出来
然而当五光十色褪去后,城市的节拍始终紧系着大自然 的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政府以至居民的关注重
的脉膊。我们此行所遇到的当地年轻人,周五下班后 点。市政府制定了的目标当中,首要的就是建设健康、
都不忘挤进酒吧享受欢乐时光,到周末却驾车到老远的 安全和包容的社区。其中一个具重大发展潜力的,就是
Yarra Valley 和 Port Phillip 等近郊欣赏风景;即使在市 建设社区园圃,为社区提供一部分的粮食,也是将人们
中心里的摩登高尚住宅,在灰墙背后,人们都费尽心思 带回自然、共处共融的途径。

040 041
MING 2011 / 03 Feature

社区园圃非新鲜事

墨尔本政府有关城市生活质量的文件也曾提及公共用地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其主要立
场是,自然环境具备“修复精神健康”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社会资产。社区园圃意
指在发展地区内兴建园圃,将农作活动从近郊带回人们的生活当中。它是由居民合力
营建,而且是公众可以享用的地方,目的是为社区提供食物,其次用作休憩和消闲。
初时的社区园圃只为美化市容,后来专家们认为,这样可解决诸如环境质量恶化、社
会排挤心态等问题。依我们在墨尔本采访多个社区园圃所见,
它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是拓展美好未来的一个积极策略。

社区园圃并非新鲜事物,它是经历史发展而成的产物。目前全球有八亿人口都参与各
地的都市种植活动,为城市人提供粮食;当墨尔本于 1837 年正式成立时,最初的食
物并非在城内或近郊种植,而是从外地经水路进口。到了 1881 年,散居于墨尔本周
边郊区的人口中,有四成在后院里开始饲养牲畜。到了 19 世纪末时,家庭在牛奶、
鸡蛋和蔬菜等食物上自给自足,开始趋成城市居民自行种植食物的风气。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由于食物供应短缺,政府更只好推行题为“Grow Your Own”的政策,
要求所有居民自行在后院种植食物,
同样大肆宣传在家种植对身体及经济的好处。因此,
打理后院和采摘食物成为全国上下的日常习惯。只是工业革命及消费主义兴起,人们
只着眼于大量生产的好处,在追求奢侈时麾的风气之下,亲手种植食物被视为不合时宜。
随着近年对环境的日益关注,大众自然视支持本土食品为改善环境的方式之一。墨尔
本的首个社区园圃,是 1977 年的 Nunawading Community Garden,其后 Balwyn、
Essendon、Fitzroy、Hawthorne 各区沿用 Nunawading 的模式兴建社区园圃,逐渐发
展至今天逾百个的盛况。它们对于所在的社区,各自担当着不同的角色。有的是协助
弱势社群融入社会,有的是社交的好地方,有的是教育下一代的自然教室。

这次在墨尔本,除了看到城市内种植渐成趋势外,还到访过定期于各个周末举行的农夫
市场。在各街各巷的餐厅和墨尔本人最喜爱的咖啡室中,有些完全支持本土食品,有些
虽未完全采用本地食材,也会加上有关的标签,可见当地人对此的重视。以城市园圃食
物作为主要粮食来源之一,其趋势指日可待。就如德国电影制作人 Ella von der Haide
的记录片
《Another World is Plantable》
(2003)
中一位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 Nadja 所说:
“我们的园圃是用来争取一个更正义的社会,但它不只是一个园圃,而是随着它去孕育
一个组织,也协助我们发展出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他国家的都市种植
美国作家 Novella Carpenter 曾推出小说题为《Farm City》
(农田城市)
,书中细腻地 有研究指出,在 2000 年全球有近两成的粮食是由两亿城市人口种植的。这个方法可望成为主流的趋势。除了墨尔本之外,其他城市
也有类似的都市种植发展。
描绘了理想的小天堂:
“围栏旁边有一棵酸橙树,深绿的叶子送上柑橘清香。鼠尾草和
哈瓦那:在冷战时期,美国封锁了苏联支持的古巴,后来苏联出现财政困难,当时大约七八成的食物都是在哈瓦那城内种植得来。
薄荷,艾草和吊钟的青茎。洋蓟的叶子绽放银光。偷草莓的人在山莓的叶下溜过。
”虽 2000 年,3.5 万亩都市农圃共生产了 340 万吨食物。现,供应城市九成的蔬菜都是在市内种植。
然纯属虚构,但作者认为这样的愿景,会为沉寂的都市带来生机,这正是越来越多城 波士顿: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地大肆建设“胜利园圃”种植蔬菜,以舒缓因战事导致的食物进口压力,波士顿是其中之一。
当中最古老的芬威胜利园圃至今仍然用作社区园圃。
市人响往回归自然的原因。此情此景,却是我们在墨尔本的社区园圃看到的真实写照。
开罗:由于人口膨胀,埃及开罗不少家庭都开展了天台种植,作为安全食物以及收入的来源。这风气持续多年都没有得到正视,到
了 1990 年代初,Ain Shams 大学正式尝试种植有机蔬菜,以应对人口稠密的城市需要。
孟买:作为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印度孟买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达 48215 人。为舒缓粮食及环境问题,Doshi 博士利用有机废料,
在其 120 平方米的露台种植多种水果,并表示一年的 300 天里,园圃每天可提供五公斤的蔬果。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只有 52% 的公共用地得到发展。2004 年 Ginot Ha’
lr 社区中心向政府提出兴建社区园圃以绿化环境,因而建成
城内首个城市园圃 Bustan Brody。几年后,园圃不仅成为居民种香草和水果的地方,也是普遍的休憩点。

042 043
MING 2011 / 03 Feature

社区田园故事

繁嚣中的净土

短短的三年,社区园圃这概念从一个细小的Nunawading社区田园蔓生,至今过百个园圃

遍布于墨尔本市中心和近郊各处。从这里发展而来的,不仅是健康粮食的来源,更是和

谐邻里之根本和暇逸生活态度的起点。我们采访了两位分别来自不同社区园圃的灵魂人

物,寻找这葱翠园景背后的故事。

01. Jennifer Alden 公共屋村的田园故事 “有些人认为社区园圃只是一个园圃而已,说那是一个


消闲的地方。但其实背后的理念是很认真的商业模式。

现为非牟利组织 Cultivating Community 的行政总监 她说,
“它反映了未来的社区应该是怎样的,那就是社
Jennifer Alden 在维多利亚省政府工作多年,曾任社区 区本身可以为自己种植和供应食物,同时降低对环境的
健康研究、策略及政策部门的资深政策顾问。她早时从 影响。我们不需要海外进口的食物,也不用驾车到超级
事微型生物研究,后来转研自然疗法,并任自然疗法顾 市场。社区内的居民可更加了解季节的变化,更加了解
问 25 年。她曾出版有关健康饮食的书籍《自由饮食》
, 对方,
可互相交换食物。这是较健康和经济的生活方式。

主张通过健康的生活作为疾病防治之道,而社区园圃就
是健康生活的重要部分。 园圃里的小世界

到墨尔本前,几位当地居民都说社区园圃多出现于公共 Jennifer 的办公室设于这个位于 Richmond 区的公共屋


屋村,作为屋村设施之一。公共屋村是低收入的新移 村,是因为这里的社区园圃历史最悠久,而且是全城最
民所居住,或者是获政府援助的无家可归者。这区域对 大的,由 126 块土地组成。园圃离其办公室只有数分
于其他居民来说,未必算是禁地,但也不是多愿意走近 钟的路程。一进园内,一阵天然肥料的气味扑鼻而至。
的地方。有位更再三强调,入夜后的公共屋村更加是不 Jennifer 笑说有人刚施肥了。
可接近的;可是那个下午我们来到墨尔本其中一个屋村
Richmond Estate,一幢幢矮楼整齐光鲜,四周铺满茵 这个园圃里分为多个小块儿,配发给居民各自种植,
茵绿草。跟人们口中的那个令人担惊受怕的画面大相径 有 些 新 移 民 甚 至 将 家 乡 的 种 子 带 来 这 里 栽 种。 沿 途
庭。指引我们到 Cultivating Community 办公室的园丁 Jennifer 向我们说出各类植物的名字,我笑言身为都市
们脸上的笑容,显示着这社区的朴实与真挚。 人,都不懂它们是什么了。
“反而这里的居民虽然知识
不多,但比都市人更懂植物。
”她说。就如围栏上倒挂
Cultivating Community 是 衍 生 自 DHS Office of 着的正在晾晒的菜干,Jennifer 表示称为“Sam Nhak
Housing 的非牟利组织,专门发展市中心内公共屋村的 Choy”
,是有客家背景的东帝汶园丁种植的,夏天时在
社区园圃计划。除了推动屋苑内的社区园圃之外,计 园内随处可见。这类菜只需要六至八个星期就可收成,
划的重点也是提出一个可持续的食物生产体系,让整 之后居民们会晾昵两至四天。此外,园内还有芥菜、苦
个社区都得以受惠。
“2000 年,最初由一个义工发起了 瓜等。长势丰茂的植物令人目不遐给,这边的玉米长得
社区园圃组织,继而开始发展。到 2002 年,维多利亚 高高的,那边的西红柿又红又胖;加州的向日葵、北海
省的政府住屋部门制定了社区园圃策划。
”Jennifer 说, 道的薰衣草⋯⋯怎么走到这里来呢?有位来自东帝汶的
“当时有几个公共屋村已有社区园圃了,而 Richmond 妇人所种植的瓜儿,白中带点微青。好奇问问,她用华
是其中一个,至今已有 25 年历史。后来政府成立了这 语回答道:
“是青瓜。
”“不像吧。
”“是东帝汶的品种。

个组织来负责共 17 个社区园圃的统筹,现在数目增至
21 个。
”在一般人的眼中份属社会福利的一项。作为 这位妇人名叫 Nhum Lin ,她在这屋村已住了 20 年,
Cultivating Community 的行政总监 Jennifer Alden 来 每天都会来园圃里打理一下植物。园圃一角养了一些鸡,
说,墨尔本公共屋村的社区园圃的意义远大于单纯的绿 都是由她打理的。Jennifer 表示,由于很多国家的人因
化和丰富屋村设施。 为不同的原因移民到澳大利亚,因为收入不足等各种原
因而获政府安置于这些屋村。
“过半数参与者的母语都
044 045
MING 2011 / 03 Feature

不是英语,他们来自很多不同的国家。
”Jennifer 说,
“有 最重要的是促进他们彼此之间的沟通。
“我们鼓励居 全新都市化模式 这种回归自然的都市策划,Jennifer 认为是全新都市化
些来自东帝汶、越南,也有很多来自中国和非洲,来自 民交换种子和食谱。食物通常是打开话题的最佳藉口 模式,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很多城市都因为发
俄国和东欧的都有。
”多元化种族,让这个小小的园圃 吧!”Jennifer 表示。我们错过了一个星期前举办的春 随着面对环境及都市化的种种问题的出现,作为学者的 展建设而流失土地,因此有些人致力保卫土地用作种植
成为各地文化的集中地。 节派对,那里的华人居民合力策划了一个小型花市来分 Jennifer 认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不一定是高端科技和什 食物,这导致了与发展商产生极大的矛盾。所以有些田
享自家的农作物。而园圃中心的位置有一个小亭,里面 么沉重的革命性政策;就如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认为, 地被迫搬出较远的近郊,但这会耗用运输,对环境不太
关系社区及身心健康 有一个大炉灶和餐桌等设备,是居民举办食物交换、烹 单单将所有大厦的天台涂成白色就可节省百分之一以上 有利。
”她认为过去只顾通过兴建商业区来发展经济的
饪活动等社交派对的地方。居民们更曾合撰了一本食谱, 的耗电量。良策往往从最简单的小处做起。Jennifer 深 模式,并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通过这个新都市模
出任 Cultivating Community 的行政总监之前,Jennifer 集合了来自各地的居民的烹饪心得,从而与大家分享同 信应对环境和气候的问题,我们毋须等待政府带头,而 式进行都市绿化,对于生理及心理都有很多好处,在个
Alden 曾从事不同的工作,包括社区健康研究、策略及 好。后来,我们从当地一位华裔青年那儿听说他儿时也 是从自身做起。社区园圃就有一石二鸟之效。 人以至社区层面亦然。这个新邻里环境的发展,集合了
政策部门的资深政策顾问,女性健康组织的行政主任及 住在公共屋村,祖父母初到墨尔本时也通过此类园圃来 社区园圃、都市果园以及其他类似的元素,增加社区的
维多利亚省女性健康协会的会议召集人,对于个人及社 建立人际网络。而我眼前的这位年青人,家庭上下都已 “我们所做的对于环境也有莫大的好处。百分之五十的 资产之外,也让人们更接近大自然。具有远见的城市规
区健康有多年的研究经验。
“一开始时我当过医药研究 完全融入墨尔本的生活。 废物最后是被弃置到堆填区的,当中很多都是厨余、包 划,都会融合都市种植和生产本土食物,启发人们坐言
员,研究过自然疗法和草药的功效。后来我对精神健康 装品等的,这是影响环境的一大要害。我们可做更多的 起行,建立更和谐的社区同时建设食物生产系统来应对
开始感兴趣。
” Jennifer 表示,
“社区园圃的主要元素就是住客的参与。 事情来扭转这个局面,
”她说。
“越来越多人有兴趣,那 气候变化。我们需要更远大的视野去实践这一点,第一
我们做的是打理园林,但最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的住客们, 不只是在澳大利亚,在美国和英国都有很多类似活动, 步就是认识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两年多前,她出任 Cultivating Community 的行政总裁, 他们是社区的一部分。于我而言,更加注意的是他们的 我想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危机,所以急切的希望作出改
从专业研究的职位转为她口中的“首席园丁”
,管理城 健康。我们通过园圃所做的是,是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变。他们不再只纸上谈兵,说什么十年大计,人们想现 离开前,Nhum Lin 送了我们两条特别的青瓜。她没多
内各个社区园圃。工作性质看似简单,但于她而言是预 增加他们的活动,也建立他们与社会的联系。这对于生 在就作出改变。
”她解释说,从前为提升农业产量的工 说话,但予以满足的微笑。
《纽约时报》林园专栏作者
防胜于治疗,因此巩固人们健康比研究医药更加重要, 理和心理的健康都很有帮助。 业农业(industrial agriculture)由于高度依赖石油而不 Anna Raver 曾说:
“学者认为园圃是表示对社区有归属
而促进社区健康是整体社会健康的首要工作。
“推广健 合时宜。反之,回归昔日个体户务农的日子,自行种植 感的第一个信号。当人们种玉米时,那就是说:我们留
康一个强大、高效益的方法是去建立更健康的社区,让 “我们的组织叫做 Cultivating Community(培植社区)
, 的农产品由于成分和味道都比较好,应发展成未来的主 在这儿吧。通过他们对土地的联系,他们是在与彼此联
人们能够进一步掌握和改善个人健康。这并非专注于个 是因为很多人都忘记了从前一个社区是怎样的。从前人 流食物来源。
“我们不再只光临超市购买廉价的工业农 系。
”先种根后扎根,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别疾病的患者,而是由整个人口通过日常生活来参与一 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你会帮我照顾孩子。现在很多人虽 产品了。

系列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活动。
” 处于城市当中,但却觉得被孤立了。通过这个园地,人
们可聚在一起。加上我们也将会举办一些艺术项目、食 可是这一丁点儿的园圃足以成为长远的食物来源吗?
她所指的是让居民自行种植食物,从而确保所吃的都 物交换、烹饪活动等,请居民共同参与。它象征的是一 “回看一下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胜利园圃(Victory
安全健康。此外,要让新移民融入在墨尔本的生活, 个社区的未来。
” Gardens)证实了可为整个国家供应百分之四十的粮食。

046 047
MING 2011 / 03 Feature

02. Robert Taylor

绿荫下的乐活主义 部的海岸区,附近海边别墅林立,加上大街是有名的饮
食街,让这个地方成为中产阶层的住宅区。Veg Out 也
非隶属任何机构的 Robert Taylor 自发创办了名为 Veg 因而成为附近居民的后园圃,一草一本都是由义工们和
Out 的社区园圃,位于中产区域 St. Kilda。这社区园圃 附近居民合力建成的,包括愿望池、大大小小的花圃、
至今已有 10 年历史,期间政府几度希望将这片土地发 休憩用的餐桌等。目前 Robert 正在重建一个鸟屋,与
展作商业用途,但在组织极力争取,并得到区内居民的 养鸡的栏子作伴。
支持之下,这个都市里的后园圃得以保留下去,成为成
员和非成员的休憩之地。 最初种植的是 1000 朵向日葵,寓意这个地方的健康和
希望。时至今日,Veg Out 让用户自行决定栽种什么。
我们到达 Veg Out 时给主席 Robert Taylor 打电话,即见 我们举目一见已觉眼花缭乱,果菜和鲜花处处。澳大利
他从园里茂密的草丛中间探头而出,觉得面熟。其后才 亚报纸《The Age》的作者 Katherine Kizilos 也是成员
知道,身前这位园丁打扮的魁梧男子是一名影星,曾拍 之一。她曾在报刊撰文表示,她那客厅地毯般大的田块,
过多部电影,最被人熟知的角色是《黑客帝国》里的琼 种了柠檬草、牛至、百里香、欧芹和蒜等。显然不足让
斯探员。他伸出沾有泥土的手,从他鼻上的太阳镜也可 二人家庭自给自足,但也贡献了不少粮食。其他的田块
看见这片小园里百花绽开的景色。 里有草莓、韭葱、罗勒等。他自己的一小块田里,看来
像是杂乱无章。摄影师想拍他在园里工作的照片,以为
中产后菜园 他在整理杂草,可是三两下工夫他挖出来的却是大大小
小的马铃薯。草堆后面其实还藏着西红柿、茄子、洋葱、
自 1998 年起,Veg Out 有 145 个田块,供予 700 个家 包心菜,还有一些食用香草。
“这是一个园圃,你需要
庭、个体户和社区群组使用。这里自 1881 年起一直被 真的种一些东西出来。他们喜欢怎样就怎样了。有些人
保留作公众用地,而园圃的前身是一个保龄球场,后来 会拿回来,或者与其他人分享。为自己种植食物,本身
政府想出售这片土地。
“这里本来就是公众用地,应该 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以前也这样做,
只是停了而已。

用来建公园等公共设施。政府不应该卖了它,所以我们
阻止了这宗买卖。
”Robert Taylor 于是向政府申请发展 依绿荫,活悠闲
成为期六个月的园地。
“结果我们在这里已经十多年了,
有几百个居民参与。
”当时的墨尔本只有五、六个同类 Veg Out 的入口上铺了一个漂亮的马赛克图案写着
的社区园圃,时至今日已有过百个。至今,Veg Out 就 ‘Home’
。这大概说明了 Veg Out 对于 St. Kilda 居民
有 800 至 900 名会员。越多越多居民的参与,叫政府 来说的意义。正当 Robert Taylor 带我们游览园圃之际,
更加无法打这块地的主意。他笑言:
“现在我们拿过奖, 有位来自悉尼的女生 Lily 走上前来,问 Robert 何时是
政府更加不会碰我们吧。
” 园地的工作日,并表示她希望在这里当义工帮忙种植。
新搬到这里来的她,觉得这个概念很不错,也将可帮助
有别于 Richmond Estate 的社区园圃,位于 St. Kilda 她融入这社区。
“这个社区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她笑说。
的 Veg Out 是由居民自发建成的。St. Kilda 是墨尔本南 “一个有园圃的社区,一定是理想的居住地。

048 049
MING 2011 / 03 Feature

050 051
MING 2011 / 03 Feature

01 02

“我可以拿一朵花吗?” 人见面,身体也健康;上班的人可以与人闲聊,不是只
“无比欢迎,我帮你挑一朵。
” 谈工作;很多母亲机构都会组团带着孩子来。这些小孩
儿采树枝玩,吃粪,看看公鸡、兔子等。那不只是一个
这一幕几乎每周都发生有两三次。 园圃。

“你刚才说吃粪。

公共屋村通过社区园圃来协助弱势社群融入社会、促进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小孩子总是什么都放进口里,这
个人健康,可是于墨尔本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同样需 样长大才会强壮。孩子是应该这样的。有些地方的孩子
要这一片宁静的空间。身处都市当中,Robert 认为人 总是对这样、或那样的东西陌生、害怕,在这里则很少,

03 04
人都需要这一片空间作为繁忙生活当中的净土。与前者 他笑说。
一样,Veg Out 也是一个沟通的平台。
“这不只是打理
VEG OUT 设施
园圃,而是一个交际活动,与其他人联系。有些人会带 此时已近中午,园内始见家长带着孩子来。有几个淘气
01 Veg Out Kitchen :开放性的厨房供大众
着小儿孩来,跟其他小孩儿玩耍。这里全都是义工,没 的跟着 Robert Taylor,从地上拾起一个李子就心急地
使用。他们不时会从园里就地取材,带这
有金钱往来,社交关系很率真坦诚。
”他说。
“墨尔本有 想往口里放;另一边,
一个父亲带着小女儿在手绘的“跳 里做薄饼开派对。

很多其他的园圃,政府和一些组织都会提供一些指引, 飞机”图上乐以忘形。 02 Water Wall :Veg Out 设有水缸收集雨水


种植,而且限制浇水时间和水量以节约用
当然你可以跟着做。但毕竟一个这样的园圃,没有愿意 Robert Taylor 表示不只是资深农夫才可以参与种植的。Veg Out 为会员 水,并举办多个省水教育项目。而这个
建设的人就无法成事。所以你不可以参考任何模式,其 Robert Taylor 反复强调,他并不是积极的环保份子, 提供一些种植指引,建议按照不同时令和气候培植适合的品种。以下是 Water Wall 就是教材之一。
指引说明各个月份中适合种植的一些农作物(注:澳大利亚四季与北半
发展过程是要自然推进的。
”其中一个 Veg Out 的特色 也不是那些视大自然如命的人。他跟其他都市人一样习 03 儿童游乐区:这个小小的凉亭也是 Robert
球相反):
跟其他成员一手一脚建成的。木栏建于大
是大闸没有锁上,好让人们随时进来。
“有些发展商希 惯城市生活。然而他认为这样的环境对于任何城市都是 树之下,让小孩子乘凉作乐。
望我们锁好,但那就变成私人地方,失去了本来的意思 必要的:
“那就最好不过了,尤其是在香港等人口密集 一月:西兰花、生菜、西芹、甜菜根 04 愿望池:虽说是愿望池,其实是让农夫打
了。
”Robert 说,
“可能有一点危险,但这换来的是宝 的城市。都市人总需要一点呼吸的空间吧,人与人之间 二月:菠菜、花椰菜、韭葱、矢车菊 水用的井口,但小孩子总往里面投进钱币。
Robert 在井口加了铁闸,他笑言不是为了
贵的社会价值。况且这样人人都互相认识的,没有什么 也需要一点率性的联系。
”他说,
“我们这里也有城市重 三月:香豌豆、大头菜、黑种草、萝卜
防止有人拿走钱币,是预防孩子跳进去。
四月:千鸟草、蚕豆、洋葱、包心菜
好担心。要是我们不打开门户,大众没法进来和受惠, 建,策划者总会增加更多道路、学校等,这是很多欧亚
五月:涩荠、豌豆、羽扇豆、菠菜
他们就不会明白这个地方的价值。
” 城市的方式。只不过,我们总需要一个地方,让我们逃
六月:蜀葵、白烛葵、木犀草、庭荠
出灰土造成的匣子,任由泥土沾满双手。我不是什么救
七月:西红柿、白烛葵、甜菜根、红椒
他口中所说的价值就是这个已上演了 12 年的乐活画面。 世主义者,但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拯救地球不是我的 八月:半边莲、藿香、青瓜、西葫芦
家在附近的老人家到这里打发时间,欣赏由 75 位培植 人生目标,我的目标反而是社区内人人聚在一起,乐在 九月:龙面花、南瓜、甜粟、小胡瓜
人员耕种的成果,而他们辛劳一番后,就坐在凉亭下聊 其中。
” 十月:四季豆、胡萝卜、蜜瓜、牛蒡

天喝啤酒。
“这个地方,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多的意 十一月:南瓜、马鞭草、牵牛花、白洋葱
十二月:蝴蝶花、四季豆、菠菜、豌豆
义。
”Robert 说,
“对老人家,他们可以出来逛逛,多与 有小孩跑来采鲜果,Robert 与他们的母亲聊起来。

052 053
MING 2011 / 03 Feature

延续社区园圃生命的独立力量
如没有大众的支持,政府的力量虽庞大亦只会付诸流水。然而看似不成主流,可是支持本土食物
的力量散布于墨尔本各区。大大小小的独立商店与本地农户合作,将农作物从农田直接运到门店
出售;而酒吧和餐厅虽然并非尽用本土出品,但仍大力主张宣扬墨尔本本地农作物的真味;各区
居民自发举办的农夫市集,一个接一个地在城内各处大张其鼓。他们的努力,是本土食品和社区
发展成重要趋势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几次听有人说起一家“已故”咖啡馆“100 Mile”
。当 食品及农产品的市场”
。时至今日,维多利亚省内有超
有机素菜食店开满街巷时,它成为墨尔本首家的:请关 过 50 个农夫市集,售卖多于 2000 位农夫的产品。在
注食物里数。它以“国际思考,本土食材”为诫,所选 墨尔本里则已有十多个农夫市集,每月于各自的指定日
的食材供应商离墨尔本市中心最远只有 100 英里,减 期举行。每周日于 Melbourne Showgrounds 的市场内,
少因运送食物导致的排碳量,也大力支持本土食材。开 高举一个写着“我们种植的。我们制作的。
”牌匾,宣
幕后“100 Mile”名噪一时,但毕竟营运艰难,终于在 示着人们以自家出品的粮食为傲,消费者也因新鲜食品
两年多前关闭。 的吸引而光临。大人忙于挑选蔬菜,与小贩闲聊一番,
小孩则跑走到旁边的小院子看小鸡“咯咯”漫步。
英雄虽死,盛名仍然流芳。
来此购物的不只是带老携幼的家庭主妇们,还有餐厅厨
彼落此起,在过去几年墨尔本对于本土食材的关注日益 师。虽然“100 Mile”梦殒,但墨尔本的餐厅对本土食
增加。除了自行种植之后,这股影响力开始左右消费习 品的采用量日渐增加。从高级酒店餐厅到街坊小店,有
惯。当其他国家的消费市场多被大企业占据,墨尔本的 些局部采用本土食材,有些甚至坚守追求本土的味道。
人们较喜欢选择具道德意识的零售店。那道德意识不只 他们的菜单上没有挪威进口的三文鱼,没有法兰西鹅肝。
限于对健康的关注,还涉及对种植及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尽管红酒还是法国的好,他们还是情愿选择墨尔本的出
以及各人的人道贡献。 品。当中的意义不仅是对环保的关注,

自 1998 年于酒庄集中地 Yarra Valley 开始,农夫市集 我们采访了位于城内不同地方的本土企业。它们都以各


成为墨尔本人的重要粮食购物之一。官方组织对农夫市 自的营运模式,为这个食物运动出一分力,凝结出巩固
集的定义为“定期于公众地点举行、主要售卖本地新鲜 社区合力的人情味。

054 055
MING 2011 / 03 Feature

01. Grumpy’
s Green Bar

不羁环保酒吧 “吃、喝,然后拯救地球!” 酵且不含添加剂。Bridge Road、Holgate 和 Jamieson 可是一般来说,要推行有机产物都是较为艰辛的。成本


等都是本土名字。 上涨成为此类企业最大的阻碍。可是 Nick 却认为,这
年轻人热衷的 Fitzroy 区酒吧和餐厅布满马路两旁,每 可能宗教人士会反对人们到酒吧去,然而 Grumpy’
s 一点没有威胁到 Grumpy’s Green 的生存空间,反之,
家都各有不同风格的装潢。独特的设计,是这里的平凡。 Green 的宣言是:
“吃、喝,然后拯救地球!”因为酒 顾客在这里除了可以享用绝对有机且环保的食物和饮 它的潜力变得渐趋庞大,有望成为主流。
“有机食物和
因此在路上找 Grumpy’
s Green 的时候也几乎错过。里 吧的经营高度关注对环境的影响,当中的大前提就是食 料外,还在无形当中为环境出了一分力。Grumpy’
s 啤酒的成本确实是高一点。食物确实会贵一点,但啤酒
面特大而懒洋洋的沙发映伴满墙的音乐会海报,跟其他 物里数。Nick 表示:
“在食品方面,我们尽量找本地的 Green 用两个 2000 升水缸收集雨水用来冲厕和种植
“啤 的成本主要是税款,可是那也不是什么大数目。
”他说,
酒吧看上去没什么两样,然而它却是一家尤其具环保意 货源。只有在有些食物无法在本地找到的时候,我们才 酒园圃”内的农产品。而且所有的清洁用品都可生物分 “况且这里都是素食,我们购买的材料也不算很多吧。

识的酒吧。
“这里的本意不是打造一个专为嬉皮士而设 会选择更远的地方。
”Grumpy’s Green 的厨师因此多 解,大大小小的东西都尽量循环再用。为了减少耗电,
的热点,而是要平易近人。当你从门口进来,你不会感 从附近有几个小市集购买食材,其中一个是当地着名的 每晚酒吧都用豆制蜡烛照明。
“我们成立了一个对抗碳 他认为采用本地食材的饮食概念将会越来越盛行,只
觉到它跟其他酒吧有何分别,也不会意识到到你正喝的 维多利亚市场。 排量的项目。顾客购买的每杯饮料,我们都会捐一部分 是需要时间而已:
“可能需要点儿时间,但是会成功的。
所有啤酒,都是在维多利亚省酿制的,而且是有机的。
” 去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 最重要是让好的厨师挑选本地的食材,这样的食物才新
老板 Nick 说。 至于酒类,Grumpy’s Green 也同样注重环境因素。 鲜。这是每个厨师都想要的。所以这将会是一个自然的
他特意找来从维多利亚省多个小型酿酒厂的啤酒及当地 绿色酒吧发展前景光明 进展。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严峻的气候问题,人们已意识
他是本地人,大学毕业后曾到法国居住了九年,因为其 的酒类饮品。Nick 表示,澳大利亚其实有很多微型酒 到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本地制作的啤酒也会成为潮流。
兄在当地一家高级餐厅工作,他在酒吧里找到一份差事。 厂和农田,自给自足是绝对可行的。
“因进口食物及饮 被问及这两年的生意如何,他表示非常好。
“尤其是在 澳大利亚有很多土地让我们生产食物,所以我们没有理
几年前回来墨尔本,跟朋友决定开酒吧。他说,是在法 料产生的碳排放,对于我们的环境是一个绝对不必要的 墨尔本,
人人都喜爱本地的食物,
而且很挑拣。在墨尔本, 由不这样做。尤其是年轻的一代,这将会成为他们生活
国的日子启发他开设墨尔本首家绿色酒吧。
“我在法国 负担。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在维多利亚内都可找到,几乎 食肆的寿命总是一年多,而且近七成半都会关闭。可是 的一种方式,但也需要点儿时间。

住了九年,最喜欢法国的是它忠于自己的地方。
”他说, 毋用找外援。
”Nick 说,
“维多利亚省有很多的产品都 过了两年,我们还在这里。
”他笑说,
“氛围、食物、啤
“即使是在小镇,你都会尝到当地的酒水和食物,但它 质量优异的,在国际层面也具有竞争力。
”Grumpy’
s 酒都很重要。我们专售啤酒,所以种类很多。还有我们
Grumpy’s Green Bar
们也有很高水准,更突显了当地的独有风味。所以我跟 Green 提供的四大酒类制品都是来自塔斯马尼亚的。其 不时会举办现场音乐会,尽量做得多元化一点。这里不
地址:125 Smith Street, Fitzroy
合伙人讨论创一门环保的事业时,我想到用这个方法来 中一个啤酒品牌 Otway 于 2007 年推出首个批量,位于 仅是一家餐厅或者酒吧。

网址:www.grumpysgreen.com
减低排碳量。这是最好不过的。
” Otway 的酒厂尽收天然雨水之利,所有啤酒都天然发

056 057
MING 2011 / 03 Feature

02.CERES Market

城市后园圃 放。另外还有苹果、甜菜根、玉米等,除了南瓜是从有
机批发商供应之外,所有的农产品都是由农户直接提供。
与 Cultivating Community 行政总监 Jennifer Alden 会面
结束前,她强烈地建议我们在周末到访 CERES。那是不 在小摊子工作的 Suzy 正忙着搬箱子和整理食物,她一
可错过的地方,也是墨尔本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她说。 清早就开始了工作,但她表示很享受这里的工作。这不
只是一个市集,她说,还是周末消闲的好去处。她给我
CERES Market 处于同名的环境公园内,总监 Dori 看一本当地杂志有关 CERES 市集的报导,当中 Dori 曾
Ellington 也是 100 Mile 的创办人之一。这个公园是澳 表示食物是主角,但围绕着它而建立的社区,才见证
大利亚最受欢迎的生态公园之一,在 2009 年获联合国 其独特之处。此时居于当地的马来西亚华侨 Jenny 与
颁发的“澳大利亚世界环境日—最佳社区环保项目 Suzy 问好,二人在这个市集内认识的。
“农夫市集都是
奖”
,内有社区园圃、环保住宅陈列及多个环保科技研 鼓励有机食品的,但主要的宗旨还是支持本地的农夫。
究场地。而这个市集约十年前成立,初时是为了让农夫 所以在这里,你可以直接与他们交流,听他们说如何种
倾销剩余农产品,现在已发展成风雨不改、每周举办的 植,而我们也可了解食物当中有什么成份。
”Jenny 说。
市场,将本地居民的后院、公园内的农田和近郊农场的 那天适逢周末,她特意为家补买一些蔬菜,而这个市场
产物聚集于此,每周让几百位慕名而至的访客购买。 也是她的主要购物点。Jenny 是两年前开始关注食物的
问题。
“当时我开始思考,平日我们在超级市场购买的
Ceres 市集售卖共 115 种产品,近则来自公园内的自设 食物,它们究竟从哪儿来的呢?”自从在这里与多位农
农田,远则来自维多利亚省各处,有少数则来自新南威 夫得以交谈,才真正了解到这些农夫需要的支持才可经
尔斯州和昆士兰。食物程数最长的产品,是来自澳大利 营下去,也关系到社区和个人健康。
亚北部凯瑟琳城的凤梨,里数为 3295 公里。公园自设
的农田有 2000 平方米的 Honey Lane,从 1996 年至 话后她继续为手上那色彩缤纷的蔬菜篮里添花。在摊子
今种植食物,比如可食用的金盏花、蚕豆以及罗勒和迷 帮忙的 Suzy 为我们递上一杯从小茶室拿来的热咖啡,
迭香等食用香草等。工作人员说,这片农田除了种植有 香味与萦绕着整片绿野的草香,另一角新鲜出炉的面包
益的本地食材,也教导访客和学童可持续性、营养等方 香味融合为一。禾草搭成的小亭下,人们坐着乘凉听歌,
面的知识。Honey Lane 将收成的红李子和土茴香在市 小孩赏鸡作乐。此情此景犹像一个嬉皮社区活动,好不
集售卖。另一个 CERES 的农田 Merri Creek 的农作物, 悠闲。
诸如苋菜、白菜、日本白萝卜、薄荷叶和生菜等满盘摆

地址:Cnr Roberts and Stewarts Streets, Brunswick East


网址:www.ceres.org.au

058 059
MING 2011 / 03 Feature

060 061
MING 2011 / 03 Feature

03.Lentil As Anything

人情味食堂

先是故事一则。一位来自尼泊尔的青年名叫 Samrat K.C,来此异乡希望继续升学。


然而学费昂贵且无暇找兼职,短短几月就已盘缠花尽,最后沦落街头和被迫辍学。
后来他遇上了“2007 年澳大利亚英雄人物”
、Lentil As Anything 创办人 Shanaka
Fernando。得到 Lentil 的支持,他的生命终于有了转机。Shanaka 替他说服了校长将
学费大打折扣,并让他在这家餐厅工作,与当地人及同样来自他乡的新移民愉快地共事,
并与顾客说笑闲聊。他说,每当 Shanaka 和楼面经理 Hugo 一同敲鼓作乐时,员工和
顾客们都聚在一起。

当地人多听说过 Lentil As Anything。他们口中所形容的是一家有创新饮食理念的餐厅,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却是一个别具人情味的食堂,其意义远超过采用本土食品的坚持。
这家餐厅主张在各方面都追求高道德标准。为大力坚持环保,餐厅特意从邻近的田园
选购食材,作为回馈社区的方式。就如我们采访位于 Abbotsford Convent 里的总店,
附近已有多个小农庄,成为因各种原因而迁到墨尔本的厨师们的材料来源。
另一独特之处是,所有菜式都没有定价。顾客可从小厨房前的各碟食品中自行选菜,
然后将认为食物所值的金额投进旁边的小木箱,藉以支持一众在这里工作的义工和难
民继续营运这家餐厅。

桌上放置了不同地方的素菜,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后面有几位不同肤色
1 St. Heliers Street, Abbotsford
的年轻人在厨房里埋头工作,时而抬头跟外面的顾客予以微笑。另一边,来自不同地
地址:1 St. Heliers Street, Abbotsford
方的人们在墙上留言鼓励,其中一个说很喜欢这地方,说这是人情味食堂。
网址:www.lentilasanything.com

062 063
04.Friends of Earth Food Co-op

邻里合作社

可惜采访时刚刚开门,顾客不多,否则可以看到合作社霎时变成午餐食堂的热闹景象。
期间,年轻的志愿工作人员们将与顾客交流环保心得,以及一系列用本地食材制作的
午餐。但义工厨师已在专心的烹制食品,一篮篮从当地农庄购来的食材色泽鲜明。开
放式厨房的对面放置了林林总总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待邻近的居民选购。

自 1975 年由慈善组织“地球之友”创办,这家合作社已营业超过 30 年,几经搬迁


后来到这个位于 Smith Street 的店址。同行的当地居民表示,合作社所处的 Smith
Street 是一个新的热点,也住着来自不同地方的新移民,因此合作社便为这些工作阶
层提供大型超市以外的选择。小店架上整齐排列的大桶和玻璃罐,放满了廉价且极少
包装的乾果、水果和蔬菜等不同的健康和环保产品。这些产品的包装并不尽美观,简
单的玻璃瓶子上的标签显然是用一般打印机印制的。可是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说,这些
看像“山寨”的产品都通过严格的要求,远比起用大企业以机械制成的食物更加可靠。

合作社的宗旨不仅是售卖食物及家居用品,而且希望通过零售呼吁顾客关注有关粮食
的问题,比如食品的制造过程、食物里数(food mile)
、有否使用杀虫剂、有何营养价值,
因此陈列的产品上都尽量加上了资料标签,表明了产品的成分和来源。

合作社的温馨提示:谨记自携容器和购物袋。
地址:312 Smith Street, Collingwood

064 065
MING 2011 / 03 Feature

“The chains of habit are generally too small to be felt until they are too strong
to be broken.”
——美国文豪约翰逊
后记

粒粒皆辛苦的现代意义

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旱灾严重威胁中国的小麦收成,甚至会波及饮水和牲畜供应。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不仅是中国人口,全球
各地亦同样受到影响。论食物,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来自给自足的,面对天灾时固然可以进口食物,然而当俄罗斯去年受热浪侵袭而失收,澳大利亚近
月的水灾、风灾,美国和阿根廷等地同样的农产品同样受到威胁时,真教人难以不感受到食物问题的燃眉之切。

这是一个沉重的问题,社区园圃是否能成为主流食物来源仍然有待论证。毕竟当全球 60 亿人口中有七成居于城市时,小规模园圃的微量产出并不足以
为所有人果腹。然而墨尔本的社区园圃所象征的,是一个粮食供应体制的改革。墨尔本的居民却抱着另一个想法。在这里遇到一个当地人在闲聊中说,
万事从小做起,就如面对食物的问题,我们也可从自己的本分开始做起。因此不论城中还是近郊的居民愿意找一撮地方作为农田,独立的组织愿意自
发支持这些农夫,即使不尽方便,居民也特意光顾这些小店,或者周末会放下娱乐,到农夫市集购物。真正从自身做起的自给自足,在这个地方正在
炽热地酝酿着。

那不仅是在墨尔本。西班牙生于乡村的一代,搬进城市后也在城市建设社区园圃来施展所长,不时举办“potluck”的大食会来分享收成;英国曾推行
农园计划,配发土地予居民种植。这个活动逐渐发展成都市种植,现时全国估计有 1000 个社区园圃;美国已故园林建筑师 Karl Linn 的提倡下发展邻
里公园。现时在盐湖城、西雅图、旧金山等城市,社区农园都成为巩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工具。

获《新闻周刊》选为全球 25 大创新先锋的城市规划师 Peter Calthrope,


最近推出新作《Urbanism in the Age of Climate Change》
(气候变化年代的都市)

说明新都市主义所指的繁华不再是大兴土木,而是将自然重新带到文明生活当中:
“没有方便步行的环境、没有朝气勃勃的街道、没有多元化的社区,
就没有成功的都市。
”我们愿景中的先进文明里,不再是一幢幢灰色的冰冷的堡垒,而是自然与人类共融,在石土铺成的繁华景象里注入浓郁的人情味儿。
社区园圃不仅是舒缓粮食紧张问题的方案之一,也是趋向新世代文明的途径。愿我们力求进步的同时,也不忘这一点可贵的价值:城市不靠兴建而来,
而是培养而生。 ■

0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