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5

中国联通 CDMA移动通信


网络优化指导意见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部

1
二零零五年六月

为推动全网网络优化工作的开展,促进全网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步提高,总部组织广东分公司

和江苏分公司分别编写了《中国联通 CDMA 移动通信网网络优化指导意见》和《中国联通 GSM 移动

通信网网络优化指导意见》。以下简称《网优指导意见》。

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运行维护的重要部份,是一项长期的、周而复始的工作,分为日常网络优

化、阶段性网络优化和专项网络优化。日常网络优化是针对可能导致网络指标下降的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采取措施确保网络质量稳定的日常工作。
《网优指导意见》重点对日常网络优化的内容、方法、流

程及其中的主要技术给出建议,供各分公司参考。

《中国联通 CDMA 移动通信网网络优化指导意见》由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部无线技术处组织、

广东联通负责编写,主要编写人员有:朱强、汪小兵、肖益珊、张平、彭中峰、梅国宇、石钰、滕莉华、

张达旺、玉荣娟、许少君。

2
目录
1 、 管理部分 .......................................................................... 6
1   网络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 6
2   日常优化工作内容及要求 ...................................................... 6
2.1   日常优化工作内容 ...................................................................................... 6
2.2   网络优化必备条件 ...................................................................................... 8
2 、 技术部分 .......................................................................... 9
3   日常网络优化的总体思路 ...................................................... 9
3.1   评估网络质量状态 ...................................................................................... 9
3.2   正确评估网络质量状态,及时发现移动网络存在的问题是确保网络质量
的重要前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系统地、有效地、全面地评估移动网络质量
是全面开展网络优化工作的第一步。依据用户投诉信息、路测信息、定点测试
信息、 OMC 统计信息、用户呼叫记录信息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达
到对移动网络运行质量的综合判定,这是一种较全面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把
这些信息加以整合,明确网络存在问题,确定网络优化方向和目标。在日常的
优化过程中,采用一些科学的快捷的评估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有积
极的意义,通过网络性能关键统计指标以及用户投诉等因素综合评价网络质量
是一个可行、快捷的方法。定位网络问题 .......................................................... 9
3.3   实施优化 .................................................................................................... 9
4   日常网络优化流程 ............................................................. 10
4.1   日常网络优化流程图 ............................................................................... 10
4.2   评估网络质量 .......................................................................................... 11
4.2.1   OMC 性能指标 ............................................................................ 11
4.2.2   现场测试 ...................................................................................... 12
4.2.3   网络质量投诉 ............................................................................... 12
4.3   定位网络问题 .......................................................................................... 12
4.3.1   信息的整合 ................................................................................... 12
4.3.2   综合分析和问题定位 ..................................................................... 13
4.4   问题解决 ................................................................................................. 13
5   OMC分析 ...................................................................... 13
5.1   OMC 分析内容 ...................................................................................... 13
5.1.1   告警分析 ...................................................................................... 14
3
5.1.2   统计性能分析 ............................................................................... 14
5.2   OMC 分析方法 ...................................................................................... 15
5.2.1   掉话分析流程 ............................................................................... 15
5.2.2   接入失败分析流程 ........................................................................ 16
5.2.3   拥塞分析流程 ............................................................................... 17
5.2.4   切换失败分析流程 ........................................................................ 17
6   新建基站的监测和调整 ...................................................... 18
6.1   覆盖和参数调整 ...................................................................................... 19
6.2   系统性能的监测 ...................................................................................... 19
7   数据业务性能优化 ............................................................. 19
7.1   目的和意义 ............................................................................................. 19
7.2   无线网络数据业务性能评估与优化方法................................................ 20
7.2.1   数据业务性能评估方法 ................................................................. 20
7.2.2   数据呼叫建立成功率分析和优化 ................................................ 21
7.2.3   数据呼叫掉话率分析和优化 ....................................................... 22
7.2.4   数据速率的分析和优化 ................................................................. 22
7.2.5   数据业务现场测试和分析方法 .................................................... 24
3 、 专题部分 ........................................................................ 27
8   边界硬切换优化 ............................................................... 27
9   导频污染优化 ................................................................. 28
10   软切换因子优化 ............................................................. 28
11   邻区优化 ...................................................................... 29
12   接续时长优化 ............................................................... 29
12.1   影响因素 ............................................................................................. 29
12.1.1   交换部分 ...................................................................................... 29
12.1.2   无线部分 ...................................................................................... 30
12.2   主要优化手段 ...................................................................................... 30
12.2.1   交换部分 ...................................................................................... 30
12.2.2   无线部分 ...................................................................................... 31
13   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优化 ............................................... 31
13.1   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跟基站的关系 ................................................ 32
13.2   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跟基站的参数协调 ...................................... 32
13.3   网络调整后的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优化 ...................................... 33
13.4   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问题的判定 .................................................... 33
4 、 实例部分 ........................................................................ 36
14   日常优化实例 ............................................................... 36
14.1   信息综合 ............................................................................................. 36
14.2   综合分析 ............................................................................................. 37
14.2.1   局间切换的问题 ............................................................................ 37
4
14.2.2   断站和干扰问题 ............................................................................ 38
14.2.3   边界漫游问题 ............................................................................... 39
14.3   实例总结 ............................................................................................. 40
15   OMCR 分析实例 ............................................................. 40
15.1   设备故障引起基站高掉话、高呼叫失败............................................. 40
15.2   干扰引起基站高掉话 ............................................................................ 43
16   直放站 searchwindow 的问题 ........................................ 43
17   数据优化 ...................................................................... 50
5 、 附件 ............................................................................ 51
18   参数设置建议 ............................................................... 51
18.1   系统参数 ............................................................................................. 51
18.2   接入参数 ............................................................................................. 51
18.3   切换参数 ............................................................................................. 52
18.4   其他参数 ............................................................................................. 53
19   网络基础数据 ............................................................... 53
19.1   基站基础数据 ...................................................................................... 53
19.2   小区基础数据 ...................................................................................... 54
19.3   直放站基础数据 ................................................................................... 54

5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指导意见
1 、 管理部分

网络优化是对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

调整、天线调整、资源调整等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网络优化通常分为日常网络优化、阶段网络优化和专项网络优化。

日常网络优化是及时了解网络状况,对网络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针对可能导致

网络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措施确保网络质量的稳定。

阶段网络优化是在一定时间内,针对一定区域集中优化力量,使网络质量得到整体提升的优

化行动。

专项网络优化是指针对网络中存在的特定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

提升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的优化。

本《指导意见》重点对日常网络优化的内容、方法、流程给出建议。

1  网络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优化的目的是解决由于设计时采用的理论模型与实际环境存在差异而导致已建成的网络不

能达到预期目标的问题;解决由于无线环境变化造成的网络质量问题;解决用户分布与实际网络

资源分布之间不协调问题。最终目标是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网络质量,提

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网络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节省公司对网络的投入。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优良的网络质量是对市场发展的有力支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体现。卓越的优化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近期效益,而且能对远期效益做出巨大贡献。

2  日常优化工作内容及要求

2.1   日常优化工作内容
日常优化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数据维护

6
基础数据维护是建立完整的关于网络中设备(如基站、直放站等)的信息数据库,在日常优化
中应及时维护并更新这些信息,保证基本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基础数据维护是网络优化的基础
和前提。
(2)
OMC 日常统计分析
OMC 日常统计分析是通过重点指标的分析,判断网络运行状态,发现网络问题。OMC 日常
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工作是通过TOP N的方法筛选指标异常小区进行分析优化。
(3)
室内分布系统、直放站的优化
室内分布系统、直放站的优化主要是监控直放站和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对统计指标、底
噪、告警的分析及时发现室内分布系统和直放站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4)
道路和重点区域的优化
道路和重点区域的优化主要是通过对道路和重点区域的现场测试和监控,通过分析测试数据、
统计数据和投诉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网络质量。
(5)
投诉处理
投诉处理主要是对用户投诉进行分析、验证和测试,并优化解决。用户投诉处理完毕后要汇总
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投诉类型和分布特点确定需要重点优化的区域。
(6)
搬迁及新增基站的优化
基站搬迁或新增基站后,需要对搬迁或新建站点及其周围的基站通过现场测试调整覆盖范围和
相关参数,并进行连续一段时间的性能监测,对存在问题优化解决。
(7)
资源利用率分析
资源利用率分析是分析当前网络的资源利用情况,对超闲或超忙的扇区进行话务均衡或容量调
整,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投入。
(8)
网络结构调整
网络结构调整是对现有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如 MSC 、BSC边界划分、基站及其容量分布等,
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边界更为合理、容量分布更加满足市场需要。
(9)
频率或 PN 规划
频率或 PN 规划是对频率或 PN 的分配进行分析,对不合理的频率或 PN 分配进行调整,以减
少由此产生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局部或全网进行频率或 PN 的重新规划。
(10) A 接口及 Abis 接口分析
A 接口及Abis接口分析主要是通过A 接口或Abis接口的信令采集和分析,从信令的角度来查找
问题的根源。
(11) 新技术应用

7
新技术应用是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必要的时候进行相关试验,确定新技术应用的条件和范围。
(12) 网络质量分析报告
网络质量分析报告是定期对网络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
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

日常优化主要的工作内容(示例)如下表,相关的工作内容和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

应调整:
工作内容 基本要求 工作周期
1、基础数据维护 对基站、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基础资料进 基础数据变更后及时更新
行更新。
2、OMCR 日常统计 对 OMCR 统计报表分析,及时发现全局性的、每天一次
分析 重大的指标变化并在当天定位问题原因,筛
选出指标最差小区进行优化。
3、室内分布系统、直 对重要场所进行巡检和测试,保证能正常完 每月一次
放站的优化 成呼叫。
4、道路和重点区域 高速公路、重要干道和市区重要道路等进行 每月一次
的优化 DT 测试、分析和优化。
5、投诉处理 对用户投诉进行处理并汇总分析。 每天记录,每月汇总一次
6、搬迁及新增基站 对新建基站和周围基站进行测试、覆盖调整、 持续监测 3 天
的优化 参数调整等优化工作,并对相关基站进行性
能监控。
7、资源利用率分析 对网络各类相关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 每天监控,根据情况及时
优化。 进行调整
8、网络结构调整 对于不合理的网络结构进行重新规划调整, 按需进行
如 MSC、BSC、位置区、寻呼区等边界的调整,
使整个网络的负荷分担更为合理。
9、频率或 PN 规划 根据需要对网络重新做频率、PN 规划。 按需进行
10、A 接口及 Abis 根据需要对 A-bis、A 接口进行信令跟踪分析。 按需进行
接口分析
11、新技术应用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目的的技术实验,如新 按需进行
技术、新功能实验等。
12、网络质量分析报 对网络性能指标、不良小区、投诉情况、话务量、每周和每月进行
告 告警、网络运行状态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
定期形成报告。

2.2   网络优化必备条件
开展网络优化工作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 组织和人员
建议有专门的网络优化队伍,网络优化队伍至少包括以下人员:投诉处理人员、网络监测人
员、系统分析人员、基站优化人员、现场测试人员、天馈调整人员等。
(2 ) 工具和车辆
网络优化一般需要有以下优化工具:电子地图(如 mapinfo 地图)、统计分析软件、频率
或 PN 规划软件、路测前台设备、路测后台分析软件、 CQT 测试工具、功率计、天馈测试仪、A
口和 Abis 口信令测试仪、扫频仪、现场勘察设备等,还需要配备专门的网络优化车辆。

8
2 、 技术部分

3  日常网络优化的总体思路

日常网络优化是通过系统、科学、规范的方法全面地掌握移动网络的现状:网络的覆盖状态、

网络性能、用户感受,查找网络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最后确认问

题得到解决。日常网络优化的目标是(1)确保网络运行性能指标稳定;( 2)提高资源利用

率。

日常网络优化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评估网络质量状态

第二步:定位网络问题

第三步:实施优化

其中,评估网络质量状态,定位网络问题是实施网络优化的前提和条件。
3.1   评估网络质量状态
3.2   正确评估网络质量状态,及时发现移动网络存在的问题是确保网络质量的
重要前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系统地、有效地、全面地评估移动网络质量是全
面开展网络优化工作的第一步。依据用户投诉信息、路测信息、定点测试信息 、
OMC 统计信息、用户呼叫记录信息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达到对移动网
络运行质量的综合判定,这是一种较全面的网络质量评估方法。把这些信息加以
整合,明确网络存在问题,确定网络优化方向和目标。在日常的优化过程中,采
用一些科学的快捷的评估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有积极的意义,通过网
络性能关键统计指标以及用户投诉等因素综合评价网络质量是一个可行、快捷的
方法。定位网络问题

网络问题的定位必须充分整合投诉、统计、测试、故障记录和用户呼叫记录信息等各方信息,通

过综合分析来定位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利用不完整的信息确定网络问题,否

则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和各种资源的浪费。网络问题的定位过程最好是地理化的,并以地理化方式进

行呈现。
3.3   实施优化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落实过程,即是实施优化

的调整过程。在此过程中,计划的制定、人员、工具等的落实很重要。

在实施优化过程中,需要对优化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为了及时处理日常优化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在日常优化中引入工单处理流程。工单处理是通过
9
派发工单来实施网络优化方案,对网络优化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

4  日常网络优化流程

4.1   日常网络优化流程图

日常优化流程图如图 4.1,流程根据日常优化的总体思路分为评估网络质量、定位网络问题和

实施优化三个部分。

其中评估网络质量工作包括 OMC 后台分析、投诉分析处理、现场测试(DT 和 CQT 测试)分

析等工作,搬迁和新加站点的监测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存在问题,最后要将问题地理化图示并

详细描述。

定位网络问题是将各种地理化的信息整合在一起综合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

实施优化是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优化方案,并通过工单处理系统派发工单实施优化。方案实施后

要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如问题未解决则重新拟定方案实施优化,如果问题已解决则总结经验,

将相关文件归档处理,流程结束。

10
后台分析 投诉 搬迁站和新加 路测 CQT

初选投诉信息
路测 确定测试路线 确定测试地点
统计分析 基站硬件故障告警

核心网问题 是 3天
连续监控持续 实施测试 实施测试
分析: 问题基 硬件故障

否 处理核心网问题
测试数据分析 测试数据分析
无线问题

图示搬迁站和新加站点分布及图示路测信息 图示测试点域及问题点
图示问题基站及描述

如有必要图示影响区域 图示测试区域及问题区域
图示问题基站及描述

整合所有现象并图示化

确定解决问题任务

发出工单

处理
1 处理… 处理
n

否 结束
1 结束… 结束
n

现象消失了
吗?

文件归档

正常结束

图 4.1 日常网络优化流程
4.2   评估网络质量

网络质量可以通过 OMC 性能指标、用户感受、现场测试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


4.2.1   OMC性能指标

4.2.1.1 性能指标
11
话音的网络质量监控指标为:呼叫建立成功率、寻呼成功率、话务掉话比、掉话率、切换成功率、

不良小区个数、话务量。

数据的网络质量监控指标为:PPP 建立成功率、数据呼叫建立成功率、掉线率、F/R SCH 请求

匹配率、F/R SCH 请求分布比例、不良小区个数、数据流量。

4.2.1.2 性能指标监测方法
对监控的性能指标,应当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门限,当某项指标劣于设定的门限时

应当及时查找问题原因,并采取优化措施予以解决。

为了简化性能指标的监测,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各类性能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标,通过这个

综合指标的变化来发现网络质量的变化。
4.2.2   现场测试

制订合理的现场测试计划,定期对选定的道路和场所进行 DT 和 CQT 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来

监控网络质量的变化。现场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可以参见总部移动部下发的《中国联通 CDMA 数字移

动通信网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方法》。

现场测试时,需要统计 Rx、Tx、Tx Adjust、Handoff State、Combined Ec/Io、FFER 等指标,

通过现场测试可以发现覆盖不足、导频污染、越区覆盖和邻区关系不合理等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

解决。
4.2.3   网络质量投诉

用户投诉可以反映用户对网络质量的感受,可以通过投诉率(每万用户的投诉量)来监测用

户对网络质量的满意度。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投诉率门限,当投诉率超过这个

门限时可判断用户对网络质量的满意度下降,应当采取优化措施减少投诉,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4.3   定位网络问题
4.3.1   信息的整合

网络优化中要充分整合 OMC、现场测试、投诉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综合分析来定位影响网络

质量的各种问题原因。可以利用 mapinfo 平台来整合各种信息,即将各种信息都放在 mapinfo 图

OMC 统计分析结果以不同的颜色标注在数字地图
层上。把用户投诉信息、路测信息、定点测试信息、

相应的图层上。如假定红颜色代表覆盖差或性能差,绿颜色代表覆盖好或性能好,则通过观察数字

地图上不同图层的颜色即可对网络质量有一个全面的判定。若图层都是绿色,表明网络质量很好,

图层上有红色的地方,表明网络在该区域存在问题。

为了使 OMC、现场测试、投诉等各种数据都能够图示化,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应将

数据记录在 Excel 的标准表格中,然后利用 Excel 表格到 mapinfo 表的映射生成图层。通过表格

12
到图层的映射就能够把一段时间内的用户投诉在 mapinfo 图层上标示出来,通过不同的图标和颜

色区分不同类型的投诉,从而让分析人员掌握各种投诉分布的情况。OMC 信息和现场测试数据中

CQT 测试记录的处理方法也类似。DT 测试数据通过后台分析软件可以直接导出成 mapinfo 图层。

4.3.2   综合分析和问题定位

综合分析是定期将 OMC、现场测试、投诉等数据处理后生成的 mapinfo 图层叠加在一起,对

网络的整体表现进行分析和判断,对问题较多的区域进行标示和编号。

综合分析的主要特点是将这些信息通过地理化的方式综合地、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使网络问

题的定位更为准确和快捷。

为了解决网络问题,可能还要继续进行微观的分析,如系统参数检查、现场测试和勘察、反复

的优化调整和验证过程等。
4.4   问题解决

实际网络优化过程中,问题解决的主要手段如下:

(1) 故障排除

在网络优化过程中需要首先对问题区域的设备进行检查,排除设备故障。

(2) 覆盖调整

主要是对扇区的覆盖进行优化,控制覆盖范围,解决欠覆盖或越区覆盖的问题,避免导频污

染。

(3) 参数调整

在实际优化过程中,需要对邻小区参数、切换参数、接入参数、功率参数、搜索窗等主要参数进

行调整。

(4) 资源调整

根据容量或网络覆盖的需要适当配置基站或直放站资源改善网络质量。

(5) 干扰排除

通过观察反向 RSSI,判断是否存在干扰,根据干扰特点查找干扰源。

(6) 网络结构优化

设备配置要求,合理设置 MSC 和 BSC 边界,使网络结构更为合理。


根据话务分布、

5 OMC 分析

5.1 OMC 分析内容

13
5.1.1   告警分析

网络设备故障是直接影响网络性能的主要因素,直接表现为设备告警,通过对告警的分析,可

以掌握网络中发生故障的设备、故障类型和故障数量,评估故障对性能的影响。

告警分析:通常需要检查设备的当前告警和历史告警,重点查看告警发生的时间、告警类型和

影响,分析告警时间和投诉时间、指标变化时间的关系。告警分析的重点是信道卡、呼叫处理器、主处

理器、功放、合路器、滤波器、传输质量告警。

告警统计:定期对网络中的告警进行统计,确定发生告警集中的设备类型、告警类型、告警影

响。
5.1.2   统计性能分析

统计性能分析就是对话务量、软切换因子、掉话次数、掉话率、呼叫建立失败次数、呼叫建立成功

率、切换失败次数、切换失败率等指标进行变化曲线分析、最差小区分析、性能对比分析,确定性能恶

化和性能不良的小区,结合地理化的投诉信息、现场测试信息分析性能不良的原因。

性能变化曲线分析:以 BSC 或区域为单位提取系统忙时指标,建立各指标的日变化曲线,对各

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确定性能变化趋势和分析重点。

最差小区分析:通过统计小区忙时数据根据设定的门限筛选出最差小区,并定期进行地理化呈

现。最差小区分析的参考门限见下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指标 指标门限

掉话 (1)忙时掉话次数≥10 次的小区;
(2)3 次≤掉话次数<10 次,且掉话率≥10%的小区;
呼叫建立失败 (1)忙时呼叫建立成功率<95%的小区
拥塞 (1)TCH 拥塞率>5%;
(2)Walsh Code 拥塞率>5%;
(3)RF 拥塞率>5%;
切换失败 (1)软切换成功率<95%; (2)硬切
换成功率<60%;
低话务 (1)全天话务量<1Erl

表 5.1 最差小区筛选门限

性能对比分析:性能对比分析就是性能变化量的分析,根据小区正常工作时的统计数据或小区

一周的平均性能数据建立各小区的性能基准,把小区忙时的统计指标和性能基准相比,筛选出话务

量降低、掉话、呼叫建立、切换指标恶化超过一定比例的小区进行原因分析、地理化呈现。对话务量的

对比分析最有可能发现小区覆盖情况的变化。

14
5.2 OMC 分析方法
5.2.1   掉话分析流程

掉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设备故障、干扰、网络变化、邻小区问题、覆盖不良、导频污染、天馈系统问题、

直放站、网络拥塞、传输闪断、参数设置错误、切换问题等。掉话分析就是分析已经筛选出的最差小区

的掉话原因。能够从 OMCR 中分析的掉话原因有设备故障、干扰、邻小区问题、网络拥塞、传输闪断、

参数设置错误、切换问题等。掉话分析的流程如下:
掉话高的小 区

Y
设备故障 ? 处理 设备故障 1
N

干扰 存在 ? Y 内部 干扰 ?
Y 检查直放站 2

N
N
查找 排除外 部干扰

相邻 小区问题 ? Y 优化 相邻 小区 3

参数设置 问题 Y 优化参 数 4

网络拥塞 Y 转拥塞分析 5

切换 问题 Y 转切换 失败分析 6

结束

图 5.1 掉话分析流程

(1)检查问题小区和周边小区的告警,重点关注传输闪断、信道故障、时钟、射频器件告警等与

掉话关系密切的告警;

(2)检查问题小区和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反向 RSSI,判断是否存在干扰,根据干扰特点判断干

扰来源。干扰问题同时表现为呼叫建立失败较高;

(3)检查问题小区和周边小区的相邻小区设置,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遗漏和优先级错误;

(4)检查问题小区和周边小区的切换、搜索窗、功率等参数是否存在明显不合理;

(5)检查问题小区和周边小区的话务量,查看是否存在资源不足或局部拥塞,拥塞同时表现

为切换失败高和呼叫建立失败高;

15
(6)检查问题小区和周边小区的切换成功率,是否存在硬切换,检查相应的切换状况;

备注:欠覆盖、导频污染、相邻小区遗漏等问题可从 MOTOROLA CDL、朗讯的 PCMD 等进行

分析。
5.2.2   接入失败分析流程

接入失败的主要原因有设备故障、干扰、参数设置错误、覆盖不良、网络拥塞、网络变化、天馈系统

问题、直放站问题等。接入失败分析就是分析已经筛选出的最差小区的接入失败原因。能够从 OMCR

分析的接入失败的原因有设备故障、干扰、参数设置错误、网络拥塞等。接入失败的分析流程如下:
呼叫建立失败高的小区

Y
设备故障? 处理设备故障 1
N

Y Y
干扰存在? 内部干扰 ? 检查直放站 2
N
N
查找排除外部干扰

参数设置问题 Y 优化参数 3

网络拥塞 Y 转拥塞分析 4

结束

图 5.2 接入失败分析流程

(1)检查问题小区的告警,重点关注传输闪断、信道故障、射频器件、主处理器、BSC 声码器 、

BSC 呼叫处理器等与呼叫建立失败关系密切的告警;

(2)检查问题小区和周边小区的基站的反向 RSSI,判断是否存在干扰,根据干扰特点判断干

扰来源。干扰问题同时表现为掉话较高;

(3)检查问题小区的参数设置,主要有接入参数、基站搜索窗、功率参数等;

(4)检查问题小区的话务量,查看是否存在资源不足或局部拥塞;拥塞同时表现为周边基站

掉话高和切换失败高;
16
备注:从 MOTOROLA CDL、朗讯的 PCMD,ROP 等数据对呼叫建立失败进行详细的分类 ,

对建立失败呼叫所使用的信道单元、业务类型等进行准确定位。
5.2.3   拥塞分析流程

CDMA 的拥塞有 RF 功率不足、Walsh Code 拥塞、TCH 拥塞。产生拥塞的原因有话务量超出基

站的容量、设备故障、话务不均衡、参数设置错误等。解决拥塞最根本的方法是扩容、增加载波、增加基

站,进行话务均衡、合理控制软切换因子也是解决拥塞的重要方法。拥塞分析就是分析已经筛选出的

最差小区的拥塞原因。话务拥塞的分析流程如下:
高拥塞小区

确定拥塞类型 1

TCH拥塞 Walsh码拥塞 RF功率拥塞

5 6
2
Y Walsh码配 N 修改Walsh码 N
信道卡故障 解决故障 参数设置合理 修改参数
置合理 配置

N Y Y

3
话务是否均衡 N 话务均衡优化

Y
4
是否扩容信道板 Y 扩容信道卡

结束

图 5.3 拥塞分析流程

(1)分析 Walsh Code 使用时间、Walsh Code 拥塞次数、TCH 话务量、TCH 拥塞次数、功率不

足拥塞次数等统计,确定拥塞的类型;

(2)查看告警,确定信道卡工作是否正常,解决信道卡故障;

(3)查看周边基站的 TCH 话务量,判定话务是否均衡,进行话务均衡;

(4)查看信道卡的配置,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信道卡扩容;

(5)查看拥塞小区 Walsh Code 的配置是否合理,修改 Walsh Code 配置;

(6)分析拥塞小区与周边小区的功率、功率控制、功率过载门限等参数设置是否合理,修改相

应的参数;

备注: TCH 是基站的不同扇区间共享资源,Walsh Code 与 RF 功率是各个载波、扇区间独立

资源,分析 TCH 拥塞是要以基站为单位,Walsh Code 拥塞与 RF 功率拥塞以载波扇区为单位。


5.2.4   切换失败分析流程
CDMA 系统的切换分为软切换和硬切换。软切换成功率一般较高,发生软切换失败的主要原

17
因有无线环境不良、设备故障、参数设置问题、目标小区拥塞等;硬切换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无线环
境导致多次乒乓切换、网络变化、设备故障、邻区关系错误、参数设置问题、不同条件的硬切换交
叉发生问题等。切换失败分析就是分析已经筛选出的最差小区的切换失败的原因。能够从OMCR
分析的切换失败的原因有设备故障、参数设置不合理、目标小区拥塞、邻区关系错误等。切换失败
的分析流程如下:
切换失败高小区

软切换失败 硬切换失败

1 4
Y 设备故障 Y 解决故障
设备故障 解决故障

N N

2 5
N 邻区关系错 Y 修改邻区关系
参数设置合理 修改参数

Y N
3 6
Y N
目标小区拥塞 转拥塞分析 参数设置合理 修改参数

Y
N
结束

图 5.4 切换失败分析流程

(1)检查告警:

 重点检查问题小区和周边小区的时钟告警,时钟问题导致的切换失败一般集中在某一区域;

 检查 BSC 处理器的告警;BSC 处理器故障导致切换失败的特点是同一处理器下其

他基站的切换失败也比较高,由此导致的切换失败没有区域集中的特征;

 检查目标信道板故障告警;

(2)检查问题小区和周边小区的参数设置,重点检查切换门限;

(3)检查目标小区的拥塞情况;

(4)检查交换机之间的切换电路是否存在故障;

(5)检查邻区关系设置是否错误;

(6)检查硬切换的参数设置:如目标小区的 Cell ID、目标小区 PN、切换方式等。

6 新建基站的监测和调整
新建基站包括新增加基站、基站搬迁、新增小区。新建基站开通后要对新站及其周边站进行覆

18
盖调整、参数调整和性能监测。

6.1 覆盖和参数调整
详细分析覆盖测试、接入失败、掉话、切换失败等情况和空中接口消息信令, 找出呼叫失败、延

迟、掉话、切换失败等的原因,对新建基站和周边基站的覆盖,参数进行调整。要调整的主要内容有:

(1)覆盖调整:根据测试结果、覆盖目标和要求,调整新建基站和周边基站的功率、天线方位

角、天线下倾角、天线位置、天线高度、直放站信号源、直放站功率、室内分布信号源等,控制各基站

的覆盖范围,解决过覆盖和欠覆盖问题;

(2)搜索窗:根据基站半径和直放站等效接入距离进行调整;

(3)相邻小区:增加遗漏的相邻小区或删除多余的相邻小区,并根据切换统计进行相邻小区

优先级调整;

(4)切换参数:根据覆盖情况和切换关系进行调整;

(5)接入参数:调整接入参数,改善接入时延和接入成功率。

6.2 系统性能的监测
基站开通后,要在割接入网后连续 3 天分析统计数据,观察新加基站是否有效吸收话务量,

对比开通前的周边基站的各项指标,评估新开基站的性能和新开基站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要分析的

内容包括:

(1)新建基站和周边基站的各种告警;

(2)新建基站和周边基站各扇区忙时话务量、软切换因子、掉话率、呼叫建立成功率、切换成功

率统计;

(3)新建基站和周边基站的反向噪声水平。

7 数据业务性能优化

7.1 目的和意义
随着 CDMA 1X 目标网工程建设的完成,网络覆盖已经基本完善,CDMA 1X 网络的数据速

率优势将是联通超越竞争对手的一个有效武器。因此,通过对 CDMA 1X 网络的数据业务性能进行

优化,使网络在承载数据业务时,基于当前可用数据业务资源的条件下实现网络总的吞吐量最大

化、同时使用户能够更及时的接入数据服务并获得满意而稳定的数据速率。

本章重点阐述了无线网络的数据业务性能评估和优化的具体指标和方法,对于尚未详述的数

据优化各阶段(包括 PCF 侧)的优化步骤、TCP 层参数优化、RLP 层参数优化等可参考《中国联通

19
CDMA 1X 移动通信网数据优化指导意见》。

7.2 无线网络数据业务性能评估与优化方法
无线网络数据业务性能评估和优化的基本流程为: 网 络 数 据 性 能 整 体 评 估 => 关 键 性 能

指标优化 => 优化后目标评估,如图 7.1 所示。以下各章节将对流程中的各阶段进行描述。

持续进行网络性能跟踪

网络数据业务性能评估

• F- SCH功率控制参数
• R-SCH功率控制参数
• F/R SCH切换控制参数
数据呼叫建立成功率 数据速率性能分 • F/R-SCH REQUEST发起机
数据呼叫掉话率分析
分析 析 制相关参数
• 无线资源分配相关参数(多
载波之间负荷均衡、语音和
数据业务负荷平衡参数)
Y • 其他与语音优化相同的RF
系统参数优化 参数

前向物理资源
• CE
• RF优化 • RF优化 • RF
• 终端问题 • 终端问题 • WALSH CODE
• A8、A10分析 • 系统掉话分析 • 数据传输带宽
资源配置优化
反向物理资源
• CE
• RF
• 数据传输带宽
区域路测分析和
优化 区域
RF优化

参数微调

优化后评估

图 7.1 无线网络数据业务优化基本流程

7.2.1 数据业务性能评估方法

20
建立合理的数据业务性能评估方法是分析数据业务性能、数据话务模型、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确

定数据优化方向和方法的前提和基础。从统计分析的角度确定了数据业务性能评估体系,包括以下

三个方面:

(1)数据业务话务量

数据业务话务量是指数据业务在空中实际的传送流量(前向、反向),用来评估网络数据业务

的当前负荷。

(2)性能指标

通常用以下 5 个指标评估网络数据业务的整体性能。

 数据呼叫建立成功率:评估系统的数据呼叫接入性能;

 数据呼叫掉话率:评估系统的数据呼叫保持性能;

 F/R SCH 匹配成功率:其定义为 SCH 建立成功次数除以 SCH 请求次数,它评

估系统的各种物理资源、RF 资源与可提供的数据速率能力的匹配程度,从而可

以进一步评估系统为用户所能提供的最终数据速率性能;

 F/R SCH 请求分布比例:各种速率(1X、2X、4X、8X、16X)F/R SCH 请求的

比例分布,评估全网数据业务模型的变化和系统高速 SCH 申请机制的合理性;

 数据业务性能不良小区: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数据呼叫建立成功率、数据呼叫掉话

率、F/R SCH 匹配成功率的门限,相应指标劣于门限的小区为不良小区。

(3)辅助评估和分析指标

 物理层平均速率:定义为总的空中传送数据量除以总的空中传送时间,它受当

前传送的数据量、网络状况、系统资源状况等的影响;

 因资源不足导致的 F-SCH 阻塞率或者降速率:具体分析 F-SCH 分配阻塞或者

降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哪种前向资源受限(CE、Walsh Code、RF、基站到 BSC

的传输带宽);

 因资源不足导致的 R-SCH 阻塞率或者降速率:具体分析 R-SCH 分配阻塞或者

降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哪种反向资源受限(CE、RF、基站到 BSC 的传输带宽)。

7.2.2 数据呼叫建立成功率分析和优化
分组数据呼叫的完整建立过程包括两个主要阶段:空中接口信道的建立过程、对等实体间的

PPP 协商建立过程,如图 7.2 所示。无线侧统计的呼叫建立为第一阶段,包括空中物理信道建立和

21
A8 和 A10 连接建立,因此对数据呼叫建立成功率的优化与语音业务的优化方法基本相同,包括:

(1)RF 优化:与语音业务的优化方法相同;

(2)A8/A10 优化:主要是配置充足的物理和逻辑资源,减少由于 PPP 连接数不足导致的

数据呼叫建立失败;

(3)利用用户呼叫记录(例如摩托罗拉的 CDL/朗讯系统的 PCMD)对非法终端和异常用户

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Mobile Base
TE BSC MSC PCF PDSN/ RADIUS /
Station Station
RADIUS client AAA server

Origination
Origination Message
CM Service
Request
Assignment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 Request
(CAM/ECAM)

Service Connect Message 空中无线


(SCM) 信道建立
Service Connect Completion 阶段
Message A9 - Setup - A8
A9 - Connect - A8

LCP Configure Request


LCP Configure Request
LCP Configure Ack
LCP Configure Ack

PAP/CHAP Request - Service Layer Authentication RADIUS - Access


MSID@domain .com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 ) Request
PAP/CHAP response RADIUS - Access
Accept
IPCP Configure Request
IPCP Configure Request
IPCP Configure Ack
IPCP Configure Ack
PPP连接建
立阶段

图 7.2 移动台发起的分组数据业务呼叫流程

7.2.3 数据呼叫掉话率分析和优化
数据呼叫的掉话与语音呼叫的掉话在原理上基本类似,都表现为 RF 连接的非正常释放,因

此其基本分析和优化方法与语音业务基本相同。主要包括:

(1)RF 优化:与语音业务的优化方法相同;

(2)利用用户呼叫记录(例如摩托罗拉的 CDL/朗讯系统的 PCMD)对非法终端和异常用户

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7.2.4 数据速率的分析和优化
22
数据速率的优化包括:应用层、TCP 层、RLP 层、物理层的数据速率的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

物理层速率的优化,如图 7.3 所示。

应用层速率低

RLP层速率高 RLP层速率低

RLP重传率高 TCP参数问题 物理层速率高 物理层速率低

RLP重传
参数问题
RLP资源分配 终端问题
切换频繁 覆盖差 资源受限
参数问题

图 7.3 数据速率性能分析优化基本流程

物理层速率的优化直接对应于 F/R-SCH 匹配成功率的优化,包括以下方面:

(1)RF 优化: 是在保证语音业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突出主导频;

(2)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由于数据业务相对语音业务而言,需要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因

此合理的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配置,是获得用户满意的数据性能的最基本的前提。现网中影响数据

业务性能的资源包括以下四种:

 CE 资源(前反向);

 Walsh Code 资源(前向);

 RF 资源(前反向);

 基站到 BSC 的传输资源。

对基本物理资源配置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分析当前网络资源的基本配置;

 分析各种资源的实际占用状况;

 确定合适的资源判决条件和原则,以决定是否增加相应的资源;

 评估增加资源之后数据业务性能的改善状况。

(3)系统级参数优化

 F/R-SCH 功率控制参数;

 F/R-SCH 切换控制参数;

23
 F/R-SCH 请求相关参数:建立与业务模型和网络资源相匹配的各种速率的 SCH 分配比

例;

 无线资源分配相关参数:主要包括多载波资源分配参数、语音与数据业务平衡相关参数

等,它可以根据多个载波的负荷、语音和数据业务的当前网络负荷进行调整,以使各种

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以上参数均为系统级的参数,且与不同厂家的设备系统直接相关,对这些参数的调整将对全

网的数据业务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初始值建议采用厂家的缺省设置,建议在充分理解其原理和

机制之后才能进行调整。。

(4)高负荷区域的话务均衡:之所以将这一点单独提出,一是由于区域内的话务均衡状况直接

影响到各种资源的利用和需求,尤其对于 RF 资源和 Walsh Code 资源;二是由于语音业务和数

据业务在高话务负荷地区性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除了相关参数的调整之外,需要采取各种话务

均衡手段进行优化;

(5)分析异常终端的非标准化行为。

7.2.5 数据业务现场测试和分析方法
数据业务现场测试是通过CQT/DT等测试手段对数据业务的网络覆盖、网络性能进行评估和优

化,定位网络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指标:覆盖指标和性能指标。

覆盖指标包括:

指标 分析方法 优化参考目标

Rx 以语音业务的标准分析覆盖情况,然后分析 Rx 同前向

数据速率之间的关系,给出 Rx 与数据吞吐率关系图

Tx Power 表示反向链路质量的指标,对前向速率没有直接影响,≤10dBm

Tx Adjust 进行 Tx 分析时,以语音业务的分析标准分析反向链路

质量

Best Ec/Io 在激活集中 Ec/Io 最强 PN 的 Ec/Io 值,SCH 的激活集 最 小 Best Ec/Io 应 高 于

只是 FCH 激活集的一个子集。分析 Best Ec/Io 时,可 -10dB

给出 Best Ec/Io 与数据吞吐率关系图

Active FCH 的激活集导频数量越多,Best Ec/Io 就越低,对 在对语音业务不造成影响

Count SCH 激活集的干扰就越大,数据吞吐率降低的可能性 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激活导

就越大;另一方面,较多的激活集导频数量也意味着 频的数量

24
SCH 的切换越频繁,也会降低数据业务的性能。分析激

活导频数量时,可给出激活导频数量与 数据吞吐率关

系图。

FCH FER FCH FER 是语音和信令传送质量的指标 FCH FER≤1%

SCH FER SCH FER 随 数 据 速 率 的 不 同 有 所 差 异 , 分 析 SCH SCH FER≤5%

FER 时,可分别对各种不同速率 SCH 的 FER 独立分

析,掌握不同速率的有效覆盖范围

表 7-1 数据业务现场测试覆盖指标

性能指标包括:

指标 分析方法 优化参考目标

呼叫建立成 包括两个部分: 现场测试中空中接口

功率 1. 空中接口建立成功率:当终端发出 Service Connect 建 立 成 功 率


Completion Message 时,标志空中接口建立成功, >95%,PPP 呼叫建

与语言业务的呼叫建立成功率定义相同。 立成功率>93%

2. PPP 建 立 成 功 率 : 终 端 收 到 PDSN 发 出 的 IPCP


Configure ACK 并 向 PDSN 发 出 IPCP Configure

ACK 消息时,标志 PPP 连接建立成功。

呼叫建立成功率还包括终端或网络侧发起的休眠到激活状

态成功率,定义同空中接口建立成功率,一般不进行独立

测试

掉话率 掉话率的定义、测试方法、分析方法与语音业务相同 < 2%

数据吞吐率 数据吞吐率可以在物理层、RLP 层、应用层等各个不同的协 现场测试要求下行平

议层上测试,上下行分别进行测试,现场测试一般测试 均 RLP 层 速 率

RLP 层或应用层速率。 >70Kbps , 上 行 平

下行吞吐率测试分析内容包括:前向 SCH 速率分配百分 均 RLP 层 速 率

比图、RLP 层下行吞吐率地理分布图、下行 RLP 重传率、下 >50Kbps

行 RLP 吞吐率概率分布图。

上行吞吐率测试分析内容有:反向 SCH 速率分配百分比图、

RLP 层上行吞吐率地理分布图、上行 RLP 重传率、上行 RLP

25
吞吐率概率分布图。

呼叫建立延 包括:空中接口建立延时和 PPP 连接建立延时两部分。空 现场测试要求空中接

时 中接口建立时延在信令上是指从 Origination Message 口 建 立 时 延 在 3s 左

到 Service Connect Completion Message 之间的时间;右,PPP 建立时延在

PPP 建 立 时 延 在 信 令 上 是 指 从 LCP Configure 请 求 到 5s 左右

IPCP Configure ACK 之间的时间。

传输时延测 传输时延测试是测量终端设备与 PDSN 之间的数据传输环 ping 32 或 64 字 节

试 回时间(Round Trip Time) 时 传 输 延 时 <

300ms

表 7-2 数据业务现场测试性能指标

26
3 、 专题部分

8 边界硬切换优化
由于硬切换对通信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切换成功率较难保证,因此在实际网络优化过程中,

一方面必须对硬切换进行良好的控制和优化,保证边界切换区域的通信质量,另外一方面可以借助

其他一些辅助手段例如边界小区计费处理等减少边界区域用户的投诉。

虽然硬切换发生的情况和种类较多,但从实际运营角度来看,目前的硬切换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载频间的硬切换(包括三种具体实现方式:数据库辅助的硬切换,取决于各厂家系统的具体硬

切换算法;伪导频硬切换,需要增加伪导频设备;移动台辅助的硬切换,只有IS-95B版本以上的移

动台才能支持);二是不同厂家之间的硬切换。由于后一类硬切换同时涉及不同厂家的系统和边界

无线环境,因此以下着重描述此类边界硬切换的优化步骤和方法。

( 1 )确认边界基站系统配置

 收集边界区域相关基站基本物理信息和系统配置参数;

 对于不同的业务区边界,需确认各区域的导频 PN 规划,避免出现相同导频 PN 的

基站;对于海上覆盖的边界,要确认是否使用相邻的 PN ,防止由于延迟导致的

PN 混淆。

( 2 )确认边界区域基站的邻区列表;

( 3 )边界区域覆盖优化

 在边界区域需要明确各自的主要覆盖区域,通过覆盖优化使硬切换地区的 Ec/Io

在-10dB以上,移动台 Rx Power 在-85dBm以上;

 将所有的切换地区设置在话务量少的地区;

( 4 )调整基站相关参数,主要是切换参数,根据当前的切换算法调整切换区域基站的部分

切换触发参数,使得目标基站的导频强度与切换触发条件相匹配;

( 5 )当边界硬切换成功率低时,需通过呼叫信令跟踪功能具体分析:

 IOS4.X ( A 接口)和 IS-41 ( E 接口)信令和相关信息单元:由于各厂家对相关

协议理解和实现上的不同,直接导致切换时所需信令中的部分信息单元不能完整或

27
者准确的传递,导致切换失败率高,因此需要对信令及其信息单元具体分析以确认

并统一厂家对协议理解的一致性,并对协议予以补充和规范统一。主要可能存在歧

义或者问题的信息单元为 IS-41 协议中切换相关信令中的信息单元:

CDMA2000HandoffInvokeIOSData 、 CDMA200HandoffResponseIOSData 、

CDMAChannelData 、 CDMABANDCLASSLIST 、 CDMASearchParameters

CDMAServiceConfigurationRecord 、CDMAMobileProtocolRevision

CDMAStationClassMark2 、 CDMAStationClassMark

CDMAServingOneWayDelay 、 CDMATargetOneWayDelay 等。

 不同厂家的切换算法及所要求的条件:由于不同厂家切换算法的不同,导致成功完

成切换时所需的参数和所要求的条件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不同厂家的切换算法和

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其参数进行合理设置。

9 导频污染优化
在 CDMA 网络优化的过程中,导频污染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网络性能,表
现为接入困难,容易产生掉话,数据数率低等现象。导频污染是指在同一区域有超过3 路导频,且
无明显主导频。导频污染一般通过路测分析可以发现,利用后台分析软件分析切换状态可以清楚地
显示出导频污染的区域和引起导频污染的 PN 。其解决方法有:
( 1 )调整基站功率
通过增强或者减少某些扇区功率,加强主导频信号相对强度。
( 2 )调整天线
通过调整基站天线高度、更换天线类型、调整天线方向角和下倾角,控制扇区覆盖范围,减
少越区覆盖或加强主覆盖扇区信号。
( 3 )调整参数和切换方式
通过提高 T_ADD ,使部分基站扇区导频强度低于 T_ADD 值,减少参与切换的导频。另外必
要时可以采用动态软切换可以降低导频污染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以上三种方式可以综合使用,其中调整基站功率会带来其他负面影响,增加导频发射功率会导
致其他开销信道功率增大,业务信道功率降低,容量减少,同时会增加对其他基站的干扰。降低导
频发射功率会导致部分区域覆盖降低,可能会对室内覆盖产生影响,因此在调整扇区功率时,一定
要对覆盖进行详细测试和网络性能监控。一般而言通过调整天线对网络性能影响较小,比较容易控
制,在解决导频污染的同时,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减少系统干扰。调整切换参数和采用动态切换方
式只能从局部上解决导频污染问题,对系统干扰不会有明显改善。

10 软切换因子优化
28
软切换是 CDMA 系统特有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无线资源与优化的重点。软切换引入大大地改
善了切换的性能,消除了切换过程中通信的中断、小区边界处的“乒乓效应”以及切换引入的噪声 ,
采用软切换技术对于提高网络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占用额外的物理信道资源,评价软切换的
指标是软切换因子,软切换因子为业务信道切换的话务量除以业务信道不含切换信道的话务量。软
切换因子过高,资源占用过大,软切换因子过低,由于小区呼吸效应导致切换性能下降或出现覆盖
盲区,在软切换因子和占用资源两个方面需要协调和平衡,将软切换区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控制软切换因子同导频污染优化类似,主要通过调整天线、基站导频发射功率和切换参数完成。
另外可通过改善 T_ADD 、 T_COMP 、 T_DROP 以及邻居列表设置等措施均可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软切换的比例,但会增加系统的背景噪声。调整天线是改善软切换因子较为有效的手段。

11 邻区优化
邻区优化是无线网络优化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CDMA 网络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如果邻小区设
置不当,会导致干扰增大、容量下降和性能恶化。良好的邻区设置是保证 CDMA 网络性能的基本
要求。
合理的邻区配置和优先级设置是邻区优化的重点内容,漏配邻区及优先级设置不合理,会影
响网络性能,多余的邻区配置会影响移动台对导频的搜索时间。
在邻区配置和优化的实际工作中,下面的邻区配置原则可以借鉴:
(1)
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要作为邻区;
(2)
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在一些特殊场合如单双载波边界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
(3)
应该将信号可能最强的邻区放在邻区列表优先级最高的地方,依次类推;
(4)
邻区配置中,既要求配置必要的邻区,又要避免多余的邻区;
邻区优化主要通过详细的路测进行,通过路测发现漏配的邻区,调整邻区优先级。在覆盖调整
较为合理的区域,部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侧采集 CDMA 导频测量报告类消息和切换类消息,统计
邻区强度、所处的导频集、出现的概率等信息,判断邻区设置的合理性和邻区配置的优先级,进而
增加漏配的邻区、删除不必要的邻区以及调整邻区优先级。后一种邻区优化方式更为高效。

12 接续时长优化

CDMA 网络在网络容量、语音质量等各方面都比 GSM 网有明显优势,但在接续时长方面仍存

在需改进的地方。由于接续时长直接可以反映用户对网络的感受,因此改善接续时长对改善用户感

知度具有重要意义。

12.1 影响因素
12.1.1 交换部分

29
(1) 回铃播放方式

交换机的回铃播放方式的不同,以及播放时间点的不同,在不同程度对接续时长都有比较大

的影响,可以改善的程度从 1 秒到 4 秒不等,因此修改交换机回铃播放的方式,可以起到明显改

善用户感受的作用。

(2)寻呼成功率

如果系统的寻呼成功率不高,二次寻呼的比例就会上升,而发生二次寻呼的呼叫所需接续时

长比正常情况下要多 5-10 秒。

12.1.2 无线部分
(1)无线环境的影响

经过大量的测试证明,无线环境的好坏对接续时长有很大的影响,无线环境差与环境好的情

形相差平均在 1.5 秒左右。在导频污染较严重的地点,主叫接入时长和被叫的寻呼响应时间都有明

显的增长。

(2)接入参数

合理设置接入参数可以减少接入试探的次数,从而减少主叫接入和被叫寻呼响应的时间,这

需要通过优化接入参数来实现。

(3)设备软件的改进

有的设备中对于呼叫流程中某些消息的处理时间偏长,主要有空中接口的起呼消息、寻呼响应

消息,A 接口的信道分配完成消息,IS-41 的位置查询消息等,这类问题需要相关设备提供商改

进软件的算法。

12.2 主要优化手段
12.2.1 交换部分
(1) 修改回铃播放方式

一般交换机播放回铃是在被叫完成无线信道的建立之后,如果把播放时间点提前到发出寻呼

响应消息之前,对接续时长可以改善 2-3 秒,对用户感受有明显的改善。如果采用彩铃业务,同样

可以达到改善用户感受的目的。

对于不同主设备厂家,其回铃播放的方式也有不同,如果能使回铃播放在开始时就使主叫听

到高频音调,可以很好地改善用户的主观感受,大约可改善 1.6 秒。

(2) 修改寻呼策略

提高寻呼成功率对缩短接续时长有重要作用,因为寻呼时间占接续时长相当大的比例,减少

30
二次寻呼次数对缩短接续时长有着重要意义。

修改寻呼策略包括寻呼范围的修改以及寻呼响应计时器 T3113 的设置,寻呼范围的修改需考

虑对寻呼信道负荷的影响,而 T3113 的设置要权衡对寻呼成功率的影响。

(3) 提高边界寻呼成功率

在寻呼区边界区域由于频繁登记,导致寻呼时间较长,进而导致接入时间较长。可以采用

ISPAGE(IntersystemPaging)来提高边界区的寻呼成功率,改善接续时长。

(4) 优化号码分析方案

对于某些类型的交换机,中继间来话的号码分析如果没有固定号码的位长,就需要等待超时

才进行接续,会增加长途电话的接续时长,应结合具体设备优化号码分析的方案。

(5) MAX SCI 参数修改

SCI(Slot Cycle Index)参数改为较小的值(如:0)可以减少接续时间约 1 秒左右,还会提

升寻呼成功率约 0.5 个百分点,但由于修改该参数会减少手机的待机时间,因此应关注参数的修

改是否会增加用户投诉。

12.2.2 无线部分
(1) 覆盖优化

无线覆盖优化是改善无线部分接续时长最重要的手段,覆盖不良或导频污染对接续时长的各

个阶段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2) 优化接入参数

通 过 优 化 接 入 参 数 可 以 改 善 接 续 时 长 。 主 要 优 化 参 数 有 :

INIT_PWR,NOM_PWR,ACC_TMO,PAM_SIZE,MAX_CAP_SIZE。

(3)软件修改对接续时长的改善

规范中规定在 1.28s 以内各种 OVERHEAD MESSAGE 必须至少发送一遍,因此各厂家的实

现就很不相同,减小该周期,预计可带来约 0.2s 的改善,代价是寻呼信道的负荷加大。

对于接续时长优化具体可参考中国联通移函〔2005〕42 号文《关于下发 CDMA 网络话音接续

时长专项的总结报告及相关要求与建议的通知》,通知对测试规范、主要优化措施及效果进行了详

细阐述。

13 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优化

31
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相对独立而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其作用的特

殊性,因此需要对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作专门描述。

13.1 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跟基站的关系
(1)直放站对基站反向噪声的影响

直放站对网络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于直放站反向链路对基站造成干扰,导致基站容量降低,起

呼困难,严重时会造成大片区域无法通话。因此在维护和优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直放站对基站的底

噪的影响。

直放站对基站的反向链路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直放站自激或反向增益设置过高造成的,产生自

激的主要是无线直放站,因此特别需要注意无线直放站的自激问题,一般要求直放站增益小于隔

离度 15dB;同时对于所有直放站都要注意反向噪声对基站的影响,反向增益不能设置过高,一

般情况直放站的引入不得使基站底噪升高超过 1dB。

(2)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跟基站的话务量优化

直放站的使用恰当与否跟话务量有很大的关系,随着话务量的增长,原来直放站和施主基站的

话务量有可能变得很高而需要优化调整;话务量的优化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施主基站转移,

二是基站替代直放站,三是载波扩充。施主基站转移指的是如果一个区域只是直放站的施主小区话

务量高,可以考虑将直放站的施主小区更换为邻近的话务较低的小区,以平衡话务量,提高系统

效率。基站替代直放站指的是如果是直放站覆盖的范围内话务量很高,则可考虑用微蜂窝或基站替

换直放站,以吸收话务,同时提高系统稳定性。载波扩充是在一片区域内话务量都很高的情况下考

虑增加载波,同时注意直放站也要做相应调整,以适应多载波大功率的使用条件。

13.2 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跟基站的参数协调
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入网必然带来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同时将带来额外的时延,尤其

是光纤直放站的引入。因此施主基站以及相关基站的参数必须做相应修改以使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主要是对搜索窗(特别是光纤直放站)和邻区进行相应优化设置,这些设置一般应该在直放站和

室内分布系统入网时就完成。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主要是对信号源和覆盖区域的优化。

(1)信号源优化

应根据实际环境和话务量合理选择光纤直放站、移频直放站、无线直放站、微蜂窝、基站作为信

源设备,一般在重要场所和覆盖区为高话务地区应选微蜂窝或基站作为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光

纤直放站相对其他直放站具有更为稳定和可控的特点,应作为优选信号源,移频直放站和无线直

32
放站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施主基站尽量不选择负荷大的小区,无线直放站在调测上应尽量少将非

预定施主基站的信号引入。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放站的功率,一般多载波、高话务和大覆盖要求需较大功率的直放站 ,

小区域的覆盖需求则可用较小功率直放站以降低投资同时减少直放站反向噪声对网络的影响,对

于 400 平方米以内的室内区域可以采用功率在 10 毫瓦左右的微型直放站覆盖。

(2)覆盖优化

直放站覆盖的优化,要注意覆盖区域跟大网的配合,尽量使用原来覆盖该区域基站的信号来

覆盖,以减少导频数量,但要注意原覆盖基站的话务量不应太大,同时引入的时延过大也不适宜

用原基站信号覆盖,避免同一小区多径信号时延超过门限(40chip)而引起通话问题。

(3)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优化

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不足,通常是在室内分布系统初建时由于物业或投资原因所导致,对覆盖

不良区域通过增加天线或调整信源和干放的功率来保证区域内的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跟外网覆盖边界的优化,室内分布系统由于设计或调测不当会造成信号外泄影

响室外系统或者外面信号干扰室内分布系统(这点在高层室内分布系统尤为常见),所以作好室

内分布系统和外网的协调是一个很重要和细致的工作,一般原则是在低层室内分布的信号要适当

小,部分区域让室外信号覆盖,以防止室内信号外泄影响室外,对于高层,室内信号要略强,以

保证室内的窗边不受外面杂乱的信号影响,同时要考虑靠窗的天线设置,使室内信号能够高过外

面信号又不让信号过于外泄。

13.3 网络调整后的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优化
要注意网络调整后的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检查和优化,外网的调整可能会影响室内分布

和直放站的施主信号,造成覆盖区域内信号不能满足原来要求,同时外网调整可能会引起交界覆

盖区域的变化而出现问题,因此要及时对相应区域的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进行检查和优化,避

免问题的发生。

13.4 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问题的判定
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一般来讲相对于网络有一定的独立性,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监控

(除以微蜂窝或基站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一般只能看到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无法提供

性能指标的分析,因此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问题分析多为从投诉和网络的性能分析开始。

一般在处理投诉(掉话、呼叫困难)和分析网络掉话和呼叫建立两项指标差时需要分析是否受

到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影响,一般先查找相关资料(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台帐等)确认问

33
题相关区域、相关小区是否有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存在,如有则考虑对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进

行工作状态检查并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首先,监控基站的底噪是否异常,如果受到直放站或外部干扰基站底噪会偏高,其次通过网

管查看直放站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前反向增益设置是否合理,再到现场确认直放站的工作状况;

如直放站和室内分布系统工作状态正常,则需要对相关基站的话务量、参数(搜索窗、邻区表等)

进行分析和优化,光纤直放站要特别注意对相关基站的搜索窗进行优化;直放站需注意前反向平

衡,一般室外直放站前反向增益差不应超过 5dB,室内分布系统前反向增益差不超过 10dB;对

于无线直放站和以无线直放站为信号源的室内分布系统,需对直放站的隔离度进行测试,一般隔

离度应大于增益 15dB;如果直放站的施主基站为高话务基站,则需检查直放站的功率余量是否

足够,一般高话务基站的直放站功率余量应在 6dB 以上。

34
投诉掉话 或基站
掉话率高 、呼叫
建立成功率低

是否基站设 备
Y 基站设 备故障 处理
故障

找出问题 区 域 ,查
找直放站 和室内 分
布系 统 台帐

是否有直 放站
进一步分析 或现场
或室 内分 布系 N
测试
统?

直放站或室 内
分布系 统是 否 Y 排除 故障
有故障 告警

直放站 有无 自
基站底噪 是否 调整直放站使基站
Y 激、反向增益 Y
异常 底噪 正常
是否合 理

N N

现场测试 、进 一步
查找 处理 外部干扰
分析 基站 参数

基站 和直放站
配合的 邻区 及 N 调整基站相 关参 数
搜索窗 是否合

进一步的分析

图 14.1 直放站问题判定流程图

在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的优化中,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台帐资料的准确与否对工作的效果

影响极大,因此建立一个规范的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的验收、台帐核对和台帐更新制度是非常重

要的;同时,良好有效的直放站监控系统是做好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的有力保证。

35
4 、 实例部分

14 日常优化实例

14.1 信息综合
日常优化是整合投诉、OMC 和现场测试等各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放在,mapinfo 平台

上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进行优化调整的一整套方法,下例是通过 A 市的一个案例来说明其效果。

首先将各种信息整合成图层放在 mapinfo 图层上,整体效果如下图:

图 14.1 日常优化信息 mapinfo 分析图示

上图中叠加了以下几种信息:(1)、A 市区电子地图,作为优化分析的地理参考;(2)、线

状的 DT 测试信息,是最近一周时间测试的路段的信号图(RSSI);(3)、菱形表示的投诉信息,

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种类的投诉,如红色是代表掉话;(4)、倒三角形表示的 CQT 测试信息,

绿色表示测试结果正常,其他颜色是测试存在问题;(5)、扇形表示的一段时间平均后的 OMC

地理化的统计信息,紫色表示呼叫建立成功率偏低的扇区,红色是掉话率偏高的扇区,黄色是切

换成功率偏低的扇区。(6)、红色圈,表示经分析后标注并编号的“网络问题”。

36
14.2 综合分析
从综合后的图层上可以发现问题,而其中部分问题在平时是较难发现的,下面举其中几个例

子说明。

14.2.1 局间切换的问题
发现在 A 市区内,存在多处的切换成功率低的扇区,而且这些扇区相对集中。

图 14.2 切换问题 mapinfo 分析图示 1

37
图 14.3 切换问题 mapinfo 分析图示 2

上面两图中黄色扇区就是切换成功率偏低的扇区。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些扇区正好处于

不同的 MSC 边界,A 市有 6 个 MSC,几乎所有的 MSC 边界都存在这一现象,而且软切换成功率

严重偏低,很多扇区的软切换成功率低于 80%,这说明 MSC 边界的软切换存在问题。

问题的解决:经过厂家配合深入调查,查明 MSC 边界软切换的问题是因为厂家的软件存在

缺陷造成的,厂家进行软件升级后解决了此问题。

14.2.2 断站和干扰问题
在综合分析中,注意到下图的情况:

38
图 14.4 断站和干扰问题 mapinfo 分析图示

上图中编号为 CGZ-0149-0409 的问题圈注的区域,存在多宗起呼和被叫的投诉,即褐色菱

形标示的地方,这种投诉相对集中是比较反常的。后经运维监控部门核实,该地原有的基站因物业

问题被当地居民强行停电导致断站。

另在图中编号为 CGZ-0199-0409 的问题圈注的区域,罕见地存在密集的通话质量差的投诉,

即黄色菱形标示的地方,但路测表明接收信号强度良好,证明当地的基站信号受到严重干扰,后

经现场查找证实当地存在外部干扰。

14.2.3 边界漫游问题
下图是边界漫游的一个案例:

39
图 14.5 边界问题 mapinfo 分析图示

上图中可以看到在红圈标注的 A 市与 B 市边界区域,存在多宗较为集中的漫游投诉,即图中

粉红色菱形标示所在,同时边界沿线黄色扇区也证明边界的切换成功率偏低。这就说明边界区域存

在越区覆盖和漫游的问题,需要双方进一步协商,进行专题优化。

14.3 实例总结
上述案例说明,在日常优化中综合各种信息,在地理化的 mapinfo 平台上直观分析,有助于

发现和定位问题,而且各种信息之间互相印证,对分析问题、加快问题的解决有相当的意义。

15 OMCR 分析实例

15.1 设备故障引起基站高掉话、高呼叫失败
采集 2005 年 4 月 13 日晚忙时 20:00-21:00 某业务区的释放数据和呼叫建立数据,筛选掉

话 TOP10 和呼叫失败 TOP10 小区,其中有三个同站的小区,见下表。指标最差的 CQ-西江大学

0-50-2 无线掉话率高达 18.63%,呼叫失败率高达 28.43%。

(BSSId-BTSId-CellId) 时间 释放总数 无线掉话总数 无线掉话率%

CQ-西江大学 0-50-0 2005-04-13 53 9 16.98

20:00

40
CQ-西江大学 0-50-1 2005-04-13 111 18 16.22

20:00

CQ-西江大学 0-50-2 2005-04-13 161 30 18.63

20:00

(BSSId-BTSId-CellId) 时间 呼叫总数 呼叫成功总数 呼叫失败率%

CQ-西江大学 0-50-0 2005-04-13 7 6 14.29

20:00

CQ-西江大学 0-50-1 2005-04-13 13 10 23.08

20:00

CQ-西江大学 0-50-2 2005-04-13 102 73 28.43

20:00

检查相应时间的历史告警,基站频繁出现通信控制模块(CCM)或基带数字模块(BDM)系

统时间异常、信道板(CHM)的 CHIPX16 时钟信号丢失故障、信道板 CHM 的 PP2S 信号错误等

时钟告警,射频控制模块(RFCM)自动定标失败告警和射频前端(RFE)低功率告警。下表是相

关告警的部分记录。

告警类型 CCM 或 BDM 系统时间异常 告警类型 CHM 的 CHIPX16 时钟信号丢失故

级 别 三级 级 别 三级

原 因 无 原 因 无

发生时间 2005-04-13 20:24:36 发生时间 2005-04-13 20:24:37

恢复时间 2005-04-13 20:25:55 恢复时间 2005-04-13 20:26:45

恢复方式 正常恢复 恢复方式 强制删除

位 置 BSS0,BTS50,机架 1,机框 5,槽位 位 置 BSS0,BTS50,机架 1,机框 5,槽位

11 2
       

告警类型 CHM 自检未通过 告警类型 CHM 的 PP2S 信号错误

级 别 三级 级 别 三级

原 因 时间测试失败 原 因 无

发生时间 2005-04-13 20:25:40 发生时间 2005-04-13 20:39:42

41
恢复时间 2005-04-13 20:26:44 恢复时间 2005-04-13 20:39:50

恢复方式 强制删除 恢复方式 正常恢复

位 置 BSS0,BTS50,机架 1,机框 5,槽位 位 置 BSS0,BTS50,机架 1,机框 5,槽位

2 3
       

告警类型 RFCM 自动定标失败告警 告警类型 RFE 低功率告警

级 别 三级 级 别 三级

原 因 自动定标失败 原 因 无

发生时间 2005-04-13 20:25:46 发生时间 2005-04-13 20:44:54

恢复时间 2005-04-13 20:27:9 恢复时间 2005-04-13 20:46:58

恢复方式 正常恢复 恢复方式 正常恢复

位 置 BSS0,BTS50,机架 1,机框 4,槽位 位 置 BSS0,BTS50,机架 1,机框 1,槽位

2 1

经分析,定位 GPS 时钟板有故障,更换后基站掉话、呼叫建立恢复正常,见下表。

(BSSId-BTSId-CellId) 时间 释放总数 无线掉话总数 无线掉话率

CQ-西江大学 0-50-0 2005-04-14 363 1 0.28

20:00

CQ-西江大学 0-50-1 2005-04-14 468 4 0.85

20:00

CQ-西江大学 0-50-2 2005-04-14 774 4 0.52

20:00

(BSSId-BTSId-CellId) 时间 呼叫总数 呼叫成功总数 呼叫失败率

CQ-西江大学 0-50-0 2005-04-14 110 110 0

20:00

CQ-西江大学 0-50-1 2005-04-14 83 78 6.02

20:00

CQ-西江大学 0-50-2 2005-04-14 275 269 2.18

42
20:00

15.2 干扰引起基站高掉话
采集 2005 年 5 月 13 日晚忙时 20:00-21:00 某业务区的释放数据,筛选掉话 TOP10 小区,

CQ-华侨大厦 0-48-0 排在第一位。


(BSSId-BTSId- 时间 释放总数 无线掉话总数 无线掉话率%
CellId)

CQ-华侨大厦 0-48-0 2005-05-13 577 5 0.87

20:00

检查相同统计期间该小区的 RSSI,见下表。主集/分集 RSSI 的正常范围为-113/-113,由统

计数据可知,该小区存在干扰。

即时功率控制 BSSID=0 SystemId=48 SubSystemId=2

ModuleId=0

测量时间 主接收链路 RSSI 值 分集接收链路 RSSI 值

2005-5-13 -100 -104

20:00

2005-5-13 -99 -103

20:30

16 直放站 searchwindow 的问题

某市有很多市区的站,由于 searchwindow 设置不正确,对网络指标影响很大,调整刻不

容缓。

问题的提出:

在今天的路测分析中,发现在该市某区域,longcall/shortcall 同时掉话。在分析中发现掉话

的地方 EcIo=-2.5\FFER=0\MRx=-60\MTx=-35 都很好.但莫名其妙掉话,同时还出现一个

硬切换失败的标志。

43
图 16.1 某直放站区域路测 Ec/Io 图

12-11-3 searchwindow 设置如下:


ECP Cell Sector Search Search Search Sector Cell
Window Window Window Size Search
Size Size Size Window
Active Neighb Remaini Size
Candida or Set ng Set
te Set

12 11 3 13 14 9 <17.0> <184>

在掉话点上收到的基站信息如下:

44
图 16.2 某直放站区域路测掉话图

searchwindow 定义:
Cell A, transmitting
pilot 42
PN phase
(reference
pilot) Pilot 42 Active Set
at cell Search Window
Mobile
looking for an PN phase
Active Set pilot Earliest arrival of
pilot 42 at mobile Mobile assumes pilot 92 in 3200 chips away Neighbor Set
from the earliest arrival of the reference pilot Search Window

Mobile looking PN phase


for a Neighbor or
Earliest arrival of
Remaining Set Pilot 92 is (92 -42)*64 = 3200 chips away pilot 92 at mobile
pilot

Cell B, PN phase
transmitting Pilot 92 at cell
neighbor pilot 92
对应表

Delay Budget Window SRCH_WIN_A


(microseconds) Size SRCH_WIN_N
(PN chips) SRCH_WIN_R

Td ≤ 2*1.64 4 0

Td ≤ 2*2.45 6 1

Td ≤ 2*3.27 8 2

Td ≤ 2*4.09 10 3

45
Td ≤ 2*5.72 14 4

Td ≤ 2*8.17 20 5

Td ≤ 2*11.44 28 6

Td ≤ 2*16.34 40 7

Td ≤ 2*24.51 60 8

Td ≤ 2*32.68 80 9

Td ≤ 2*40.85 100 10

Td ≤ 2*53.11 130 11

Td ≤ 2*65.36 160 12

Td ≤ 2*92.32 226 13

Td ≤ 2*130.72 320 14

Td ≤ 2*184.42 452 15

46
由于 PN Increase = 3,所以两个相邻的 PN 间隔为:64*3=192chip;而 13 对应 226chip.所

以在广东 searchwindow 不能超过 13,最大为 12。如果设置过大,而附近有相邻的 PN,就会产

生 PN 混淆。Searchwindow 设置过大,还会使手机用过多的时间去搜索,从而产生错误的动作。

直放站 searchwindow 计算:

(1)按下列规则调整施主扇区射频参数:

假设直放站到施主扇区的距离为s 公里,直放站的覆盖半径为r 公里, 直放站内部迟延为d 微秒,

Tchip = Chip time = 813.8 nanoseconds(10-9 )则搜索窗的大小为:

① 有效搜索窗 = (s + 2r) * 6.6/1.61 + d/0.814 码片

② 邻区搜索窗 = (s+ 2r + Dmax) * 6.6/1.61 + d/.814 码片

在此地 Dmax 是手机到有效导频集导频扇区的距离与手机到邻区导频集导频扇区的距离的最

大差距, 通常最多为 25 公里.

③ 基站搜索窗 =有效搜索窗 (码片) x 0.814 微秒

④ 扇区尺寸 = (s+r)/1.61 + d * 0.1876 英里

⑤Preamble size = 3

例子:

① 假设一个无线直放站到施主扇区的距离为 15 公里, 直放站的覆盖半径为 5 公里, 直放站内

部迟延为 10 微秒, 则搜索窗的大小为:

有效搜索窗 = (15+2*5)*6.6/1.61+10/0.814 =115 码片.

靠拢到下一个可设的搜索窗尺寸为 130 码片. 所以, SRCH_WIN_A = 11

邻区搜索窗 = (15+2*5+25)*6.6/1.61+ 10/0.814 = 217 码片. 靠拢到下一个可设的搜

索窗尺寸为 226 码片. 所以, SRCH_WIN_N = 13

基站搜索窗 = 130*0.814 = 106 微秒

扇区尺寸 = ((5+15)/1.61+ 10* 0.1876 =14.3miles, 靠拢到 15 英里

Preamble size = 3

② 假设一个光纤直放站到施主扇区的距离为 15 公里, 直放站的覆盖半径为 5 公里, 以及直放

站内部迟延为 5 微秒, 15 公里的光纤距离约为 22.5 公里的空中距离.则搜索窗的大小为:

有效搜索窗 = (22.5+2*5)*6.6/1.61+5/0.814 = 140 码片.靠拢到下一个可设的搜索窗尺

寸为 160 码片. 所以, SRCH_WIN_A = 12

邻区搜索窗 = (22.5+2*5+25)*6.6/1.61+ 5/0.814 = 242 码片. 靠拢到下一个可设的搜

47
索窗尺寸为 320 码片. 所以, SRCH_WIN_N = 14

基站搜索窗 = 160*0.814 = 131 微秒

扇区尺寸 = =((5+22.5)/1.61+ 5* 0.1876 =18 英里

Preamble size = 3

(2)调整可能与直放站切换的扇区的邻区搜索窗.

(3)调整施主扇区的邻区列表.

(4)调整直放站邻近扇区的邻区列表.

该市 ECP 12 直放站修改见附表。

48
该市 调整前 调整后
EC Cel Sect
Sear Searc Sear Sector Cell Sear Searc Searc Sect Cell
P l or
ch h ch Size Searc ch h h or Sear
Win Windo Win h Win Windo Windo Size ch
dow w dow Windo dow w w Win
Size Size Size w Size Size Size dow
Acti Neigh Rem Size Acti Neigh Rema Size
17 数据优化ve bor aini ve bor ining
Can Set ng Can Set Set
dida Set dida
te te
Set Set

12 2 1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

12 2 2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

12 2 3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
   
12 5 3 -13 -14 9 <17.0> <184 7 9 9

>

12 9 1 10 -14 9 <17.0> <184 10 12 9 13 80

>

12 9 2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
   
12 10 2 -13 -14 9 <17.0> <184 7 9 9

>

12 11 1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

12 11 2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

12 11 3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

12 12 2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
   
12 14 1 -13 -14 9 <17.0> <184 7 9 9

>

12 15 1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49 >

12 15 2 -13 -14 9 <17.0> <184 9 11 9 13 64

>
案 例 目 的 和 意 义 : 系 统 级 参 数 优 化 , 调 整 发 起 F-SCH 请 求 相 关 参 数 , 提 升 高 速 率

SCH(16X、8X)分配比例,建立与网络资源相匹配的 SCH 请求机制,最终提高系统的数据吞吐

率。

案例分析对象:某 Motorola 业务区一个 BSC 的全天数据业务性能

案 例 分 析 : 在 Motorola 系 统 中 , 对 于 前 向 链 路 的 SCH 申 请 以 及 申 请 速 率 是 根 据

(SDU+PCF)缓冲区所累积的数据量决定的,之后系统根据当前的各种资源状况最终决定分配

某个具体的速率给相应的移动台。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理论上高速率(8X 以上)SCH 的申请

占所有速率的申请比例(用 Pi 表示各种速率的比例分布)越高,同时分配成功的比例越高(即

SCH 匹配成功率越高,用 SCH match rate 表示),则系统所能提供的数据吞吐率就越高。由于

资源是有限的,因此 Pi 和 Match Rate 之间的平衡对合理利用系统资源,提升系统整体数据性能

尤为重要。

在 Motorola 系 统 中 , 与 SCH 请 求 相 关 的 一 组 BUFFER 参 数 为 ( Minimum Queue

Size 、Maximum Queue Size、Rate Control Factor1、Rate Control Factor2),表 25-1 和表

25-2 反映了该组参数修改前后的 Pi 和数据性能对比。由此可以看出,在数据话务量不断增长的情

况下(数据流量增加了近 3GByte),修改后 16x F-SCH 的申请比例上升了近 12%,同时 4x

F-SCH 申请比例下降了 13.6%,虽然 SCH Match Rate 有所下降(降低了 3.4%),但是 F-

SCH 的平均突发速率和物理层平均速率均提高了 13Kbps。


  SCH SCH average data Physical layer SCH match
usage usage(Mbyte burst rate(Kbps) Average data rate
(erlang) ) rate( Kbps)

200412 398.39 16809.09 93.59 92.75 78.06%

16

200501 412.40 19763.53 106.32 105.35 74.68%

13

表 17-1 BUFFER 参数修改前后的数据业务性能对比

F-SCH 请求 1X 2X 4X 8X 16X match match


Rate=60%的 Rate=70%的
Average match Average match
Data Rate Data Rate
(Kbps) (Kbps)

20041216 0.03% 1.28 23.11 15.14 60.45 68.16 79.52

50
% % % %

20050113 0.12% 1.22 9.47 16.89 72.30 76.74 89.53

% % % %

表 17-2 BUFFER 参数修改前后的 F-SCH 各速率的分布比例(Pi)对比

5 、 附件

18   参数设置建议

本参数为Mot设备参数,本参数建议值为厂家默认值,各分公司根据不同环境和设备做相应调整。
18.1   系统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建议值 设置较高 设置较低 备注
total_zones 手机中存储的登记区的个数 2 发起登记较 登记区边  
zone_timer 手机中存储的登记区的定时器 1 晚、寻呼不到 界频繁登  

power_up_reg 开机登记允许指示 1(enable)      
power_down_reg 关机机登记允许指示 1(enable)      
reg_prd 周期登记时间=2reg_prd/4*0.08s 58(约 31 分      
钟)
reg_distance 基于距离的登记 0(disabled)      
Parameter_reg 参数变更登记允许指示 1(enable)      
Max_slot_cycle_ind 时隙周期指数 2 寻呼时间增 手机耗电  
ex 加
18.2   接入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建议值 设置较高 设置较低 备注
nom_pwr 接入探针初始功率=- 3 第一个探针接入 第一个探针接入  
73 –平均输入功率 + 成功的机会大, 成功的机会小,
( nominal power + 接入时间缩短, 接入时间增加,
init_pwr initial power) -3 反向干扰增加, 反向干扰减少,  
容量降低 容量增加
pwr_step 功率增量 5 反向干扰增加, MS 达不到最大发 与 Num_step
容量降低 射功率就可能接 配合使用
入失败
Num_step 每组接入序列的最大 4 增加接入时延 MS 达不到最大发 与 Pwr_Step 配
探针个数= 射功率就可能接 合使用
num_step + 1 入失败
Preamble_size 每个探针帧数量= [ 1 3 接入成功的机会 接入成功的机会  
+ Pam_size] + [ 3 增加,接入时间 减少,接入时间
Max_cap_size + max_cap_size] 3 变长 缩短  

Acc_tmo ACK 响应超时=发出 1 增加接入时延 与基站 Ack 冲突  


探针后 MS 等待时间
=TA = (2 +
acc_tmo) * 80ms

51
Probe_pn_random PN 随机延时、避免 0 增加接入时延 增加探针冲突的  
MS 同时接入 机会
Probe_backoff 试探回退=MS 发出新 0 增加接入时延 增加探针冲突的  
探针前的随机等待时 机会
间=RT = 0 ~
[probe_backoff+1]
slots
Back_off 序列回退=发送每一 0 增加接入时延 增加探针冲突的  
组探针后等待时间= 机会
RS=0 ~ [1+
Back_off] slots
Max_req_sequenc 请求序列最大的接入 2 接入探针次数增 接入探针次数减  
e 探针序列数 加,成功的机会 少,成功的机会
Max_res_sequenc 响应序列最大的接入 2 的增加,手机接 的减少,手机接  
e 探针序列数 入失败返回待机 入失败返回待机
的时间增加 的时间减少
18.3   切换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建议 设置较高 设置较低 备注

Tadd 当 Ec/Io>TAdd, MS 发送 -13 导频不容易 导频容易加  
PSMM,请求 把导频增加到 加入激活集, 入激活集,
激活集或候选集 软切换比例 软切换比例
TComp 当候选集 Ec/Io> Active1 2.5 低,容易导 高  
Ec/Io+TComp,MS 发送 致掉话
PSMM,请求把导频增加到
激活集
TDrop 当 EcIo<TDrop,MS 启动定 -15 导频容易切 导频不容易  
时器 TTDrop 出激活集, 切出激活集,
软切换比例 软切换比例
低 高,
TTDrop 当 Ec/Io<Tdrop 的时间达到 3 导频不容易 导频容易切  
TTDrop 时,MS 发送 切出激活集, 出激活集,
PSMM,请求从激活集中去 软切换比例 可能导致频
掉导频 高 繁切换
Soft_slope 动态门限计算时向激活集加 18 动态门限越 动态门限越 1、D_T_Add=(Soft_Slop
导频或是从激活集去掉导频 高 低 e/8)× 10log10( Sum
的有关斜率 of Active pilot Energy)
Add 动态门限计算时计算向激活 6 + Add_Intercept/2
Intercept 集加导频门限的截距 2、D_T_Drop=(Soft_Slo
pe/8)× 10log10( Sum
Drop 动态门限计算时计算从激活 6 of Active pilot Energy)
Intercept 集去掉导频门限的截距 +Drop_Intercept/2
3、ADD
value=MAX{D_T_Add,
T_ADD}
4、DROP
value=MAX{D_T_DRO
P, T_DROP}
SrchWinA 手机激活集和候选集的搜索 6 手机搜索信 手机无法搜 1、根据小区的等效覆盖半
窗 号时间增加, 索到有用信 径设置;
切换发生较 号,造成无 2、一般为 SrchWinR 大于
晚,降低切 法起呼或无 SrchWinN 大于
SrchWinN 手机相邻集的搜索窗 8 换效率 法切出切入 SrchWinA;
SrchWinR 手机剩余集的搜索窗 9 3、当网络成熟,可以把

52
SrchWinR 设置为 0;
4、建议值在基站密集环境
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逐
个小区设置;
18.4   其他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建议值 设置较高 设置较低 备注
pamwinsz 基站接入信道 逐个小区 基站搜索到 基站收不 基站搜索窗,MOTOROLA 系统
搜索窗 设置 MS 信号的 到 MS 的
时延较大 信号
acqwinsz 基站业务信道 基站搜索窗,MOTOROLA 系统
捕获搜索窗
mpthwinsz 基站因为信道 基站搜索窗,MOTOROLA 系统
多径搜索窗
pilotgain 导频信道增益 127     同步、寻呼、业务信道计算基准 。
MOTOROLA 系统
schgain 同步信道增益 42 同步信道覆 同步信道 1、同步信道功率大约为导频信道
盖范围比导 覆盖范围 的 10%
频信道覆盖 比导频信 2、PSync=PPilot*GSync2/GPilot2
范围大 道覆盖范 3、MOTOROLA 系统
围小
pchgain 寻呼信道增益 110 寻呼信道覆 寻呼信道 1、信号信道功率大约为导频信道
盖范围比导 覆盖范围 的
频信道覆盖 比导频信 75%2、PPage=PPilot*GPage2/GPilot2
范围大 道覆盖范 3、MOTOROLA 系统
围小
sifpilotpwr 导频信道功率 33dBm     小区总功率的 10%;
MOTOROLA 系统

19   网络基础数据

19.1   基站基础数据
条目 条目说明 备注
基站编号    
基站名称 基站中文名称  
所属 BSC    
网络类型 CDMA | GSM  
频段    
基站经度 采用第一扇区的经度,精确到小数点后 5 位  
基站纬度 采用第一扇区的纬度,精确到小数点后 5 位  
厂家 A 设备厂家| B 设备厂家 | C 设备厂家  
基站类型    
行政区域 县或区,对于一般县城的,按县划分,对于市区,按区  
划分。对于没有县级的业务区,按镇划分。
机房情况 租赁 | 自建 | 简易  
用电情况 市电 | 农电  
机柜数量    
传输带宽 该基站使用传输条数(E1)  
传输方式 光纤 | 微波  
是否级联 注明是否级联及为几级级联  

53
天线架设 铁塔 | 楼面塔 | 抱杆 | 楼体外挂 | 通信杆  
塔高 铁塔及楼面塔高度  
95 板 CE 数    
1X 板 CE 数    
业主联系人    
业主联系电话    
开通入网时间    
地址    
19.2   小区基础数据
条目 填写说明 备注
小区代码    
所属基站 基站编码  
网络类型 CDMA | GSM  
PN CDMA 填写  
扇区分裂 指某个扇区被分裂的扇区数,一般为 2 或 3  
天线经度    
天线纬度    
天线厂家    
天线型号    
天线增益    
水平半功率角    
垂直半功率角    
天线挂高 单位:米 指天线中心位置距目标
覆盖区域的相对高度

天线极化方式 单极化 | 双极化  


机械天线下倾角    
电调天线下倾角    
可否电调 是|否  
天线方向角    
载波配置数  
第 1 载波 CE 数 CDMA 填写  
第 2 载波 CE 数 CDMA 填写  
第 3 载波 CE 数 CDMA 填写  
辅助设备 室内分布系统 | 室外直放站 | 塔顶放大器 辅助设备还可向下查询
详细信息
覆盖区域 A :密集城区;B:一般城区;C:郊区;D:  
农村;E:干道
19.3   直放站基础数据
条目 说明 数据来源
直放站编号    
网络类型 CDMA | GSM  
直放站名称 直放站安装地点名称  
直放站类型 无线、光纤直放站  
应用环境 室内 | 室外  
选频方式 是否  

54
频段    
工作带宽    
施主基站名称 无线选频直放站所引基站中文名称  
施主扇区代码 无线选频直放站所引基站扇区代码  
施主扇区 BCCH/PN    
额定输出功率    
实际输出功率    
厂家 直放站设备制造商  
24 小时售后服务电话    
设备型号 直放站型号  
经度 直放站安装地点经度  
纬度 直放站安装地点纬度  
入网时间 开通使用的时间  
覆盖区域 A :密集城区;B:一般城区;C:郊区;D:农  
村;E:干道
天线型号    
天线增益    
水平半功率角    
垂直半功率角    
天线方向角    
天线下倾角    
天线挂高 单位:米  
业主联系人    
业主联系电话    

5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