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4

十二、研究計畫內容:

(二)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請詳述本研究計畫之背景、目的、重要性及國內外有關本計
畫之研究情況、重要參考文獻之評述等。本計畫如為整合型研究計畫之子計畫,請就以上各
點分別述明與其他子計畫之相關性。
(三)研究方法、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請分年列述:1.本計畫採用之研究方法與原因。2.
預計可能遭遇之困難及解決途徑。3.重要儀器之配合使用情形。4.如為整合型研究計畫,請
就以上各點分別說明與其他子計畫之相關性。5.如為須赴國外或大陸地區研究,請詳述其必
要性以及預期成果等。
(四)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成果及績效。請分年列述:1.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2.對於學
術研究、國家發展及其他應用方面預期之貢獻。3.對於參與之工作人員,預期可獲之訓練。
4.預期完成之研究成果及績效(如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專書、技術報告、專利或技術移
轉等質與量之預期績效)5.本計畫如為整合型研究計畫之子計畫,請就以上各點分別說明與
其他子計畫之相關性。

《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建置計畫

壹、緒論

一、計畫緣起
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帶來兩千五百毫米驚人雨量,等於將一年份的雨集
中在三天內落下,屏東、高雄、台南、嘉義、南投、台東等地遭受重創,多處淹水達一層樓
高,道路中斷、橋樑沖毀、堤防潰決、山壁崩塌、土石橫流,台東知本溫泉區八層樓大飯店
被洪水吞噬、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數百位居民遭泥石活埋(王榮祥與王述宏,2009 年 8 月
14 日),美麗寶島頓成人間煉獄。

急難時刻,災民紛紛打電話向政府求救,一一九專線很快被擠爆,災民打不進去,轉向電視
台求助。電視台陸續開放叩應(Call-in),但一來叩應專線有限,也被擠爆,二來部分電視
台接了叩應卻未立即、全面通報中央防災應變中心(陳曉宜等,2009 年 10 月 9 日),飽
受批判。這時,網民挺身而出,紛紛運用 web2.0 工具,建構救災網站。

台灣部落格協會理事長潘建志用 Google Map 建立《莫拉克颱風災情地圖》,號召志工將


網路上陸續傳出的災情逐筆標註在地圖上;程式設計師 XDite 用建構《莫拉克颱風支援網》,
以開放式表格讓網民填寫「請求支援列表」、「地區災情」、「發出求救」;網民
Rickz、Shadow 架設《莫拉克災情資料表》,讓民眾建立新的災情回報;台灣最大 BBS
平台 PTT 也開設 Emergency 專版,動員網民募集和合購物資、出動志工和醫療團 (賴建
宇,2009 年 9 月 23 日)。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徐挺耀與他的伙伴們,則建構《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匯集
twitter、Plurk、PTT、大眾媒體和上述救災網站訊息,篩選出可信、有用的,精編精寫後
再向網路社群發佈;他們並且進駐台南、高雄、屏東和中央防災應變中心,協助整合政府和
民間的災情訊息;整合出來的訊息成為混亂情勢下最可靠的救災資訊,九千四百多個部落格

1
予以聯播,大眾媒體也大量引用(徐挺耀,2009 年 8 月 9-19 日;賀桂芬,2009 年 8 月
26 日)。

在此同時,災民也展開自我報導行動。早在八月八日中午,就有災區民眾在公視《PeoPo》
公民新聞平台上發佈屏東來義鄉原住民部落的斷橋畫面,其他民眾也紛紛在各自網站記錄受
災經驗;當大眾媒體的報導逐漸淡去、當救災網站一個個停止更新,災區民眾更成立《荖濃
溪望》、《日照甲仙埔》等社區媒體持續報導故鄉動態。

身在高雄災區的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正揚,則與長住中部的九二一重建工作者馮小非、以及
台北輔仁大學新聞傳播系教學媒體《生命力新聞》師生合作,共同經營《88news:莫拉克
獨立新聞網》(以下簡稱《88news》)1,一面集資聘請獨立記者進駐災區實地採訪,一
面透過網路進行遠端協力的電話採訪:由旗美社大提供採訪建議單,輔大學生透過電話採
訪,經過線上討論、改稿後,完成報導(莫拉克獨立新聞網,2009 年 9 月 28 日)。

莫拉克水災的傳播活動,讓我們看到公民(包括災民、網民)傳播行動的重大改變。首先,
公民不只是被動接收資訊,也在積極發掘和傳遞資訊;其次,公民不只透過大眾媒體接收和
發送訊息(如叩應),也利用部落格等網路工具打造自己的媒體、交流彼此的資訊;第三,
散居各地的公民可以藉由網路連結,一起採集、查核、編製訊息,一起建構和維護救災網站;
第四,公民能以群眾智慧核實資訊、以集體力量散播資訊,他們產製的資訊質量不輸大眾媒
體,並且能和大眾媒體相互補充、相互訂正,既競爭又合作。

莫拉克災情傳播活動並非特例,二○○四年南亞海嘯、二○○五年倫敦地鐵爆炸案、二○○
八年四川大地震,災民、目擊者、網民同樣展現積極的傳播作為;公眾也不是在緊急危難時
才積極傳播,事實上,全球至少有一億三千萬人擁有部落格(Technorati,2008,
September 24),台灣單單「無名小站」會員就有六五○萬人(蘇湘雲,2009 年 10 月
8 日)、Facebook 會員也達到四五○萬人(何英煒 ,2009 年 11 月 13 日),他們隨時都
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交流彼此的訊息、匯聚集體的力量。

1 《88news》網址為:http://www.88news.org/

2
換言之,長久以來被動接收大眾媒體訊息的閱聽人,已經轉型為可以一面收訊一面傳訊、一
面使用資訊一面創作資訊的創用者(prosumer,producer 和 consumer 之縮合, 亦即參
與產品製造的消費者、參與資訊創作的使用者),他們開啟集體參與、協力產製、相互分享、
共同受益的傳播新紀元(Tapscott & Williams,2007/王怡文譯,2007)。美國
《TIME》雜誌將二○○六年的年度風雲人物頒給「YOU」,就是肯定創用者的傳播行為不
僅豐富網路內容、還能推動社會進步(Grossman,2006, December 13)。

筆者擔任數位文化協會理事、《生命力新聞》指導老師,在救災期間帶領學生參與《莫拉克
災情網路中心》的運作,救災工作告一段落後,又帶領學生和旗美社區大學、重建工作者合
作創辦《88news》;親身見證網民集體參與、協力產製、相互連結、快速傳播的力量,在
救災、重建工作上產生的重大助益。
筆者認為,網民協力救災的珍貴經驗,應該有系統的記錄、整理、分析,進而研發網路輔助
救災的標準作業程序;筆者也認為,網民的力量不應止於救災,應該持續在重建工作上扮演
重要角色,包括協助更多災區民眾上網發聲、參與記錄災民的生命史和災區的重建史,並且
監督政府的重建政策和重建作為,確保重建工作能夠切合災民需求、實現社會公義。
筆者因此提出本計劃案,希望建構《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來典藏網民協力救災的行動經驗、
持續記錄災民生命史和災區重建史。

二、計畫目標
《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希望達成四個目標:

(一)典藏網民協力救災的行動知識
匯集、儲存、整理網民救災行動中產製的文本、發展的傳播模式,並對相關參與者進行深度
訪談與討論,進一步研究分析,為建構網民協助救災的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s)奠定基礎。

(二)記錄災區民眾的生命歷程和地方記憶
八八災區民眾經歷了台灣百年難見的水患,他們如何面對巨變,如何經歷救援、安置,如何
參與重建,不僅是個人的生命史、地方的變遷史、也是台灣災害防救和災後重建的歷史見證,
本計劃因此希望藉由專業記者和新聞志工協力,以文字、圖像、影音、網路多媒體記錄如此
重要的歷史經驗。

(三)增進災區民眾傳播能力,縮小數位落差
根據行政院研考會(無日期)二○○八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灣平均有七七點五%家庭上
網,但偏遠鄉鎮上網家庭只有五一點五%;爸媽從事白領工作的家庭九成上網,從事農林漁
牧家庭只有五一點二%上網。災區大多位於偏遠鄉鎮、災民大多從事農林漁牧,傳播資源和
傳播能力相對匱乏,本計劃希望舉辦一系列工作坊,為災民增權賦能
(empowerment),讓他們能夠善用簡單而強大的 web2.0 工具,打造自己的媒體、發
出草根的聲音、交流彼此的觀點、彙整集體的力量,更積極地進行社區聯繫、社會對話,更
有力地參與災後重建、社區營造。

3
(四)建構草根發聲的公民媒體
《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不僅是一個資料庫,更是一個能夠展現 web2.0 群眾智慧和集體力
量的公民媒體。這個知識庫將匯集災民、專業記者、新聞志工的報導,以圖文、影音、網路
多媒體形式呈現災民生命史、災區重建史、網民行動故事,並且藉由網路串連貼紙和 RSS
聯播等方式,聯合更多網站共同傳播災區動態、災民心聲,進而督促政府做好重建工作。

貳、文獻探討

一、網際網路的傳播機緣

(一)網路傳播工具的演進
網際網路(internet)的起源,就是為了因應緊急危難。一九六九年美國國防部率先建構阿
帕網(ARPAnet),目的在為美蘇核武戰爭預作準備,希望在核戰爆發、電力與通訊中斷
之際,還能藉網路交換訊息、指揮動員;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網際網路採取去中心化設計,
它由成千上萬個自主電腦網絡組成,可以用無數方式相互連結,任何一個傳播發送單位受損
或被毀,其他發送單位都可以取而代之,繼續傳送資訊、發號施令(張維安、胡嘉志、陳仲
偉,2002)。這樣的設計,讓網路不僅能夠因應核戰,也能在地震、海嘯、風災、恐怖攻
擊發生時,確保資訊暢通。

阿帕網後,網路持續發展,從軍用擴及民用、從區域擴及全球。一九八六年,美國建立專屬
學術用途的網路,以此串聯全球各地區性網路構成世界性的網際網路;一九九一年八月,網
際網路上推出可傳送多媒體資訊的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進入多媒體
時代;同年十二月,台灣學術網路開始與全球網際網路連線。

網路作為媒體,具有容量大、速度快、傳送遠、高互動、多媒體呈現等特性,而且成本低廉、
技術簡單、可以讓散居各地的人在線上協調合作,更重要的,網際網路開創者一直努力建構
全民參與的環境。

全球資訊網創辦人伯納李(Tim Berners-Lee)就表示,他希望建構的是可讀可寫的雙向
資訊網(read/write web):「我一直希望,資訊空間能夠成為每個人直接的工具,而且
除了瀏覽資訊外,更能從事建立資訊的工作」,「分享你的知識應該和得到別人的知識一樣
容易」,他希望「建立超文本全球資訊網之後,不論團體是大是小,都能輕易表達自己的看
法、快速地取得或傳遞知識、釐清誤解」(Berners-Lee, 1999/張介英與徐子超譯,
1999:193、41、199)。 不過,初期的全球資訊網技術門檻仍高,必須精通程式語言才
能編寫網頁、發出訊息,一般民眾難以發聲。

到了一九九七年,易學易用的部落格(blog,另譯網誌、博客)問世,民眾無須學習程式
語言就能輕鬆架站、寫稿發聲,讀寫雙向資訊網的理想終於實現。伯納李擁抱部落格,認為
它的意義在於:「任何網路使用者都能擁有一個空間,可以自己書寫、自己編輯,他們既是
寫者、也是讀者,既可以輕易地編寫文章、也能輕易地回應別人的文章」(BBC
News,2005, August 9)。 部落格急速成長,到了二○○八年全球部落格高達一億三千
三百萬個(Technorati,2008, September 24),架設部落格儼然成為全民運動。

部落格之外,相簿分享網站(如 Flickr、Picasa、無名相簿)、影音分享平台(如

4
YouTube、im.tv)、網路廣播電台(如 MyPodcast、Odeo)、共享書籤(如
Del.icio.us、FunP)、wiki(如 Google Sites、pbwiki)、社交網路服務(如
Facebook、MySpace)、微網誌(如 twitter、Plurk)先後崛起,全都易學易用,只要
三四個步驟,就能架設完成,可以作為個人、組織或社群的媒體, 連一○八歲的老人都能
上網發聲(朱小明,2007 年 9 月 3 日)。莫拉克水災期間,台灣網民正是使用這些工具來
傳播救災訊息。

公眾,自此從被動接收資訊的閱聽人,轉型成為既使用資訊也創作資訊的創用者
(prosumer,producer 和 consumer 之縮寫合稱,亦即參與產品製造的消費者、參與
資訊創作的使用者)(Tapscott & Williams,2007/王怡文譯,2007)。
創用者的崛起,開啟了集體參與、相互分享、共同受惠的網路新紀元,也就是通稱的
web2.0 時代。首倡 Web2.0 一詞的歐萊禮(Tim O’Reily)說:Web2.0 是「蒐集群體智
慧的網路運用」(O’Reily,2005, September 30),《PC Home》創辦人詹宏志
(2006)更簡明指出:「在 1.0 時代,網路上重要的行為是下載與閱讀,2.0 時代則成為
上傳與分享」,創用者的上傳和分享豐富了網路內容,使得網路迅速成長,成為驅動現代世
界前進的一大力量,《TIME》雜誌因此將二○○六年的年度風雲人物頒給「YOU」——也
就是每個上傳和分享的創用者(Grossman,2006, December 13)。
《We the Media》一書的作者丹吉摩(Dan Gillmor)因此說:「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任
何人只要有一台電腦、可以連上網路,就等於擁有一家報社(至少已開發世界是如此)。幾
乎任何人都可以產製新聞」(Gillmor, 2004 / 陳建勳譯,2005 )。

這是公民傳播權利的新紀元。早在一九四八年,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就宣示「人人有權
享受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
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聯合國人權處,無日期);其後,傳播權
利論者主張:(一)每個社會成員的境況,有被其他成員知道的權利;(二)個人和集團的
意見、期望,有被其他社會成員知道的權利;(三)個人或集體的形象,有不被扭曲的權利;
(四)與公眾無關的私生活,有不被報導的權利;(五)不同品味的人,都能擁有使用媒體
的權利(徐佳士,1986)。這些曾被視為烏托邦、曾是許多傳播權鬥士犧牲奉獻而不可得
的夢想,而今,部落格等網路公民媒體,為這些理想開啟空前美好的實現機會。

(二)web2.0 的救災重建能量
web2.0 時代,創用者的積極實踐傳播權利,開創眾人參與、相互連結、高度互動的傳播新
局,並且相互激盪出群眾智慧、凝聚成集體力量。

眾人參與,是指經營媒體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每個能用電腦上網者都能參與的全民運
動;相互連結,是指公眾不再只是一盤散沙,而可以藉由網路相互認識、聯繫、串連、聚合,
形成一個個互有重疊的社群;高度互動,是指公眾不再只是各自被動接收資訊,而會一起發
掘、採集、彙整、查核、傳遞資訊,並與發送訊息的媒體、個人、社群互動,給予回應、補
充、論辯。

5
大眾傳播時代與公民傳播時代的傳播生態圖

眾人參與、相互連結、高度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激盪出群眾智慧、集體力量。群眾智慧是指
公眾各自的知識、見解在網路交流過程中互補有無、相輔相成,激盪出比任何個人、甚至個
體總和還高的知能,也就是「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放大版(Surowiecki,
2004 / 楊玉齡譯,2005);集體力量是指公眾各自的人脈、資源,在網路上協調整合、相
加相乘、分進合擊,能夠以「群」的力量抗衡「大」的勢力。

眾人參與、相互連結、高度互動的傳播體系,讓公民能夠輕鬆打造自己的媒體、發出草根的
聲音、交流彼此的觀點、激盪群眾的智慧、匯聚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由下往上、分進合擊
的公民傳播體系;公民傳播體系能夠和大眾傳播體系互補有無、相輔相成,在發生八八水災
這樣的緊急危難時,能夠協助救災、重建,並且凝聚社區意識、擴大社會對話。

美國災難資訊管理研究中心的資深電腦科學家 Victor Cid 就指出,Web 2.0 能夠在災難管


理上發揮的功能包括(轉引自鄭國威,2009 年 9 月 19 日):

1. 傳播防災教育與災害意識:除了傳統的學校、社區等實體防災教育以外,相關單位也
可以成立 Youtube 頻道上傳防災短片(要有趣),或是在 Facebook 上設計災害教育小遊
戲或招募志工,把有用的資訊設計成清楚的投影片上傳到 Slideshare,透過 Twitter 或
Plurk 傳播即時資訊。

2. 成為專業人士的協作工具:Wiki 跟 Google Docs 讓多人協作簡單至極。如果要快速


建立網站,善用 blogspot、WordPress、wikidot、Ning,或是 Google Sites,只要稍做
調整,馬上能針對不同需求客製化成為專屬網站。

3. 監看災變情形:利用 Google Map 或 Google Earth 結合災變資訊,透過網路攝影機看


現場情形,透過電腦或手機接收跟查詢離自己最近的災害風險,以及哪裡可以取得協助。

6
4. 迅速警示公眾:提供推播(push)模式,讓民眾可以在手機上、桌面上、個人入口網
(如 iGoogle)、以及自己的部落格上貼上個人化災難資訊。

5. 緊急狀態下的溝通管道:119 打不進去時,用 twitter、Plurk 或是 facebook 也能快


速把消息傳給救災單位。

6. 模擬災害情形與演習:可以透過社會媒體(social media)快速收集民眾意見,用虛
擬世界(virtual world)模擬實況,例如災難、傳染病的傳播路徑跟速度。

7. 研究:網路提供大量樣本,資訊隨手可得。

八八水災救災期間,台灣網民正是活用 web2.0 工具,在建構協作平台、監看災變情況、迅


速警示公眾、傳送救災訊息等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二、網際網路與災害防救

(一)災害防救的傳播需求
災害,根據我國「災害防救法」第二條的定義,是指:風災、水災、震災、旱災、寒害、土
石流災害等天然災害;以及重大火災、爆炸、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輸電線路災害、空難、
海難與陸上交通事故、毒性化物質災害等。除此之外,SARS 等傳染病也被學者列為災害防
救的討論範圍(鄭自隆等,2006)

災害發生時,民眾需要申報緊急救援、釐清當前情勢、了解避難管道、查詢失聯親友、尋求
救助物資,他們可能透過電話向政府或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媒體求助,並且透過大眾媒
體獲取訊息,九二一地震後的一項網路研究調查就顯示,八成四的網民在災後五小時內首先
由廣播取得災情報導(孫式文,2000);然而,政府救助電話和大眾媒體線路有限,往往
在災害發生初期就被擠爆,這時,容量幾乎無限的網路不僅可以補政府和媒體通路的不足,
還能開創新的救災模式。

(二)網民參與救災行動
二○○五年,美國 Webby Awards 選出十年十件最重要的網路大事,其中就有三件是網路
在災難傳播中扮演的積極角色: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恐怖份子劫持飛機撞毀紐約世貿大樓,目擊者在第一時間用部落格
報導親身見聞,數以百萬計民眾上網瀏覽報導、打探消息、尋找失聯親友、了解情勢變化,
甚至串聯起來調查真相2;網路,繼二次大戰的廣播電台、越戰的電視、第一次波灣戰爭的
廿四小時新聞台之後,成為人們在慌亂時刻倚重的消息來源、交流平台(Webby Awards ,
n.d.)。

二○○三年,SARS 肆虐全球,跨國旅行受到限制,世界衛生組織(WHO)利用網路連結十
四個國家的科學家,在線上協同合作,分享彼此的研究數據和測試報告,在一個月內發現
SARS 病毒(Webby Awards , n.d.)。

二○○五年,南亞海嘯,現場民眾用數位相機拍攝、錄製海嘯實況,隨即上網放送,早在記
者趕到前,就做出第一手的報導;同年,卡翠那颶風侵襲紐奧良、倫敦地鐵遭遇恐怖攻擊,
網民使用 Google Map 跟 Flickr 發佈目擊報導(Webby Awards , n.d.)。

2 詳見 911blogger.com 網站,網址:http://www.911blogger.com/

7
以倫敦地鐵爆炸案為例,爆炸的煙塵未消,第一幅現場照片和目擊者報導已經傳播開來,這
些照片和報導不是專業記者做的,而是在場的部落客(Blogger,部落格作者)用手機拍攝、
上傳到相簿網站 Flickr 和各自的部落格上,立即傳遍全世界,《CNN》等國際媒體也引用
部落客的圖文報導;不僅如此,《維基百科》上,全球有十幾個語言參與編寫倫敦爆炸案條
目,還有人將目擊者拍攝的照片加到 Google Map 的相關地理位置上,以集體力量,記錄
事件實況、釐清巨變情勢(多維博客,2005 年 8 月 7 日;生活日記,2005 年 7 月 15
日)。

就這樣,網路成為災變中,不可或缺的傳播平台。根據《Global Voice》多語言計畫負責
人鄭國威(2009 年 9 月 19 日)的整理,近幾年的網路災難傳播包括:

二○○六年,印尼爪哇強震,由網民跟 NGO 成立的災難資訊及援助中心迅速在網路上成立;


同年,黎巴嫩與以色列衝突加劇,迦薩走廊情勢更為緊張,中東部落格圈為此激烈辯論,主
流媒體忽略的當地觀點透過部落格而在網路上隨手可得;同年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
記者紛紛湧向 Myspace 跟 facebook 等大學生聚集的社群網站尋找蛛絲馬跡;同年日本接
連發生水災、地震、以及核能事故,剛果共和國、巴西聖保羅跟泰國飛機失事,中國東南部、
孟加拉、烏干達都遇上大水患,菲律賓更遭遇極端氣候,祕魯地震,牙買加遭遇颶風襲擊,
希臘森林大火,俄國南部城市公車爆炸案,敘利亞船隻在海上遇難。

二○○八年,中國雪災,韓國崇禮門失火,馬達加斯加一個月內遭遇三個颶風,緬甸發生死
亡人數多達八萬人的風災,接著中國四川大地震,葉門美國大使館恐怖攻擊,千里達和多巴
哥、巴西同樣遇上嚴重水患跟土石流侵襲,再來是震憾世界的印度孟買恐怖攻擊,肯亞選後
暴力衝突,哥倫比亞軍隊進入厄瓜多領土,西藏三一四事件,俄國、喬治亞、南奧賽梯戰爭,
中國毒奶粉事件。

到了二○○九年,斐濟跟馬來西亞同遭大水,澳洲遭遇史上最嚴重野火,H1N1 全球蔓延,
法航失事.....還有台灣莫拉克風災。

伴隨著以上災難而蓬勃發展的正是由公民記者、社群網絡、以及數位科技結合起來的網路傳
播體系。

網路傳播體系,不僅有助於快速通報災情、尋找失聯親友、招募志工和救援物資,還能以群
眾智慧、集體力量整合資訊。以八八水災為例,當救災資訊隨電子郵件四處轉寄、新聞媒體
重複播放時,民眾已無法辨明那一則狀況是最新的、哪一個訊息是可信的。這時候,一個由
志工集體彙整、查核、編輯且經常更新的訊息整合網站,不但可以作為災區訊息傳出的窗口,
更可做為組織後勤援助的平台。八八水災中的《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就從單純網民所建立
的資訊散布網站,轉變成為連結公部門與社會大眾之間的管道,並且在這過程中慢慢建立一
個資訊整合、分類、組織、發布的模式,然後隨著志工的進駐應用到一個個災變中心上
(黃書緯,2009 年 8 月 16 日)。

(三)網路納入防救體系
網路的暢通管道、網民的高度參與,也得到政府的重視,政府部門紛紛成立網站參與救災。
早在一九九○年代中期,許多國際的或是國家的災難處理單位、災難研究中心就相繼成立網
站,嘗試將網際網路的功能發揮於緊急準備、災難處理、災難救濟、災後長期復原等相關工
作。例如:一九九九年土耳其大地震發生後的一星期內,政府「地震研究部門」架設網站彙
集、整理災情資訊,該網站隨後成為國內、外災難救援組織規劃災區、災民救援的重要參考
(孫式文,2002);台灣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也設立網站3。

3 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網址為:http://www.ndppc.nat.gov.tw/ContentList.aspx?

8
然而,政府的人力終究有限、公家機關的行政效率也難以因應瞬息萬變的情勢;在八八水災
中,台灣災害防救委員會網站遲至八月九日中午仍顯示「目前無重大災情」,就飽受批評。
這時,如何將網民的集體力量、群眾智慧納入,如何建立一個包含政府通報系統、大眾媒體、
網路媒體的救災傳播體系,如何發展一套標準作業程序,在緊急危難中進行開放、通暢、可
信、有效的傳播活動,成了一個重要課題。

本計劃希望典藏八八水災期間網民的救災行動,特別是《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的行動經驗,
包括傳播模式和傳播內容,並且訪談主要參與者,進行有系統的分析,從中了解散居各地的
網民如何串連集結、如何透過網路協同作業、如何有效彙整和查核資訊、如何快速編輯和發
送訊息、如何與大眾媒體相互補充、如何與中央和地方防災應變中心緊密結合,以此發展出
一套網民協同救災的標準作業程序,讓政府和民間單位未來面臨急難時,用來結合網民力量,
分進合擊、提升救災效能。

三、網際網路與災後重建

(一)災後重建的傳播需求
救災工作接近尾聲,漫長的重建工作隨即展開。這時,民眾救災的熱情消退、大眾媒體的報
導減少、社會對災區的關注減低,但災民安置、災區重建、善款運用、國土規劃、產業復甦,
千頭萬緒,災民需要獲取充分資訊來規劃未來,也需要表達自己觀點以促使重建工作切合需
求,社會也需要足夠的資訊來持續協助災民、監督重建進度。這時,災民和社會都需要能夠
傳播重建資訊、反映災區觀點的社區媒體。

換言之,社區媒體在災後安置與重建階段,扮演的核心角色就是報導政府救災與重建的進度,
進一步監督政府的施政,可以就攸關社區重建利益的安置措施、重建政策與相關法規,向災
區民眾翔實解說;社區媒體同時可以成為公共論壇,就與地方事務切身相關的政策加以充分
報導,透過充分資訊的告知,使社區民眾瞭解這些法令與政策,引發民眾參與辯論,形成社
區共識,藉以回饋給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希望能形成更貼近社區需求的政策(方雅慧,
2000:35)。

這時,簡單而強大的網路媒體仍可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如前所述,根據行政院研考會(無
日期)二○○八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台灣平均有七七點五%家庭上網,但偏遠鄉鎮上網家
庭只有五一點五%;爸媽從事白領工作的家庭九成上網,從事農林漁牧家庭只有五一點二%
上網。由於災區大多位於偏遠鄉鎮、災民大多從事農林漁牧工作,上網比例相對偏低,重建
工作的傳播不能單靠網路,必須以網路和報刊、廣播、電視相輔相成來進行。

美國聯邦緊急管理總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就使


用多重媒介進行傳播:(一)重建頻道:以各種不同語言提供專家學者電視訪問,並使用可
攜式衛星傳送設備,將信號傳至避難所。美國全國或地方電視台均可使用這些內容。(二)
重建時報:印製災民需要的訊息,凝聚社區力量。(三)FEMA 廣播網:以數位化的方式製
作廣播節目,內容包括政令的發布、記者會及專家談話。各地方廣播電台可透過 FEMA 提供
免費的電話接收節目內容。(四)復建廣播網:使用緊急警報系統(Emergency Alert
System)將節目內容供給給災區可以運作的地方電台。(五)FEMA 網站:隨時提供最新
情況、地圖、動畫和其他連結(鄭自隆等,2006)。

在台灣,經營廣播頻道、地方有線電視台需要鉅額資金、且需申請執照,難度頗高;災區民
眾和重建工作者比較能夠著力的,是以報刊、網站作為社區媒體來推動重建工作。

MID=155&UID=163&PID=0

9
(二)報刊作為社區媒體
長期研究災難傳播與社區媒體的孫曼蘋,將台灣社區報刊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1.草創期:
一九七○年代中期,多位新聞傳播系所畢業生回鄉辦報,希望以新聞專業促進故鄉發展,歷
經三十年浮沈,仍有台中縣東勢鎮《山城週刊》、高雄縣美濃鎮《月光山雜誌》等報刊持續
發行;2.轉折點:一九九四年起,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大力鼓勵全台各地大小社
區發行自己的報刊;3.第二個高峰: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台灣中部災區出現社區報熱
潮,高峰期曾有八十餘份(孫曼蘋,2006)。

九二一重建參與者須文蔚、方雅慧以《中寮鄉親報》為例,說明社區報刊發揮的功能。《中
寮鄉親報》由曾任報社編輯的馮小非和王亞力、洪慈宜、陳卉怡、小牛等五位女性創辦,他
們從台中、台南進駐南投縣中寮鄉辦報,以傳播專業服務災民(須文蔚、方雅慧,2000;
須文蔚,2002;方雅慧,2000):

1. 轉譯重建資訊告知民眾:以簡單易懂的語彙、全彩印刷和強調人物圖像的編排策略,
報導和解說重建訊息,民眾爭相索閱,發刊沒多久,便成為鄉內鄉外的話題,大家都知道中
寮有一個《中寮鄉親報》。

2. 報導在地議題、鼓勵民眾行動:他們以鄉親報記者的身分順利地打入鄉民的生活,陸
續報導中寮的組合屋問題、土石流問題等,喚起鄉民對這些問題的注意,一方面又鼓勵鄉民
組織巡山團隊,建立土石流預警制度。

3. 不斷創造新聞議題,吸引大眾媒體和中央政府注意:他們將鄉民踏勘整理的土石流
危險地段名單對外發布,二○○○年二月中部山區豪雨,傳出多起土石流災情,電視台記者
不了解情況,連土石流位置都報錯,《中寮鄉親報》迅速掌握掌握當地的災情,透過網路和
台北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簡稱全盟)的記者會,提供正確的報導。

4. 扶助在地工作者成立工作組織:在全盟
經費的支持下,鄉親報協助在地鄉民成立南中
寮和北中寮兩個重建工作隊,成為全盟在地的
聯絡站,由全盟支持在地重建業務的推展。還
有龍安社區龍眼林社區學苑的創辦,引入授課
師資,讓鄉民學習電腦、攝影、工藝等技能。

5. 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編輯和發行工作,帶
進社區居民從事社區傳播:外來的專業工作
者扮演著培力地方的角色,在帶動居民參與社
區報和社區重建的過程中,讓居民陸續承接編
輯的工作,希望逐步把社區報交棒給地方人士。

換言之,像《中寮鄉親報》這樣的社區媒體,
不僅僅是社區行動和組織的使用工具,而且本
身就是改變的策動者和實行者
(Armstrong,1981)。它在災區不僅僅只
是一個傳播的工具,在各種面向上連結社區內
的個人或群體,並和其他社會體系溝通,更成
為社區對外聯繫的開放管道,以高能見度的議
題操作手法,讓中央政府和民間單位(如全
盟)重視中寮的問題,並引介外界的資源挹注
到地方。

10
(三)網路作為社區媒體
早在一九八○年代,北美就推動由下而上的草根性社區網路建置計畫,希望以非營利經營模
式實現人人上網,透過社區網路的串連建立社區住民的共同體意識、推動社區營造;台灣的
國內政府部門和民間部門在一九九○年代推動社區營造時,也運用網際網路互動性、低成本
的特性,來建構社區網站(方雅慧,2000:25)。

台灣九二一地震後,災區社區報也紛紛上網發行。包括架設網站並發行電子報的《MIHU 快
訊》、《石岡人家園再造通訊》、《石崗仔鄉親報》、《中寮鄉親報》、《中寮鄉新願景》、
《伊達邵邵族重建社區報》、《拔社埔社區報》、《921 民報》和《921 災盟通訊》等九
份刊物;架設網站的有《福龜社區報》、《軍功寮鄉親報》、《孩子的天空》和《希望‧埔
里》的新故鄉重建網等三份刊物,另外還有只發行電子報的《埔里社區電子報》(方雅慧,
2000:26)。

這些社區網站或電子報,都是把編採團隊撰寫的內容送上網,網民除了回應外,很難參與編
採運作。到了廿一世紀、web2.0 時代,上網發聲更加簡單、彈性、強大,而且可以集體參
與、遠端協作,網路社區媒體的創辦者、參與者、營運方式、報導內容越來越豐富多樣。

首先,創辦者不一定需要一個團隊,而可以是個人:例如:一九九八年,台電挑選人口
百餘人、軍事管制的離島烏坵,作為核廢料永久處置場優先場址。一向自力發電、從未享受
台電服務的烏坵民眾拒絕接受,烏坵旅台人士高丹華就成立個人網站《高丹華的社區筆記》,
並且聯合同鄉經營《烏坵網》、《WuChiou》等部落格,以文字和影音介紹烏坵的海戰歷
史、百年燈塔、紫菜料理、過年習俗、捕魚生活,並且傳播反核訊息、發動烏坵和台灣本島
親友到台北陳情,持續抗爭。

又如:二○○六年十二月,馬爾他籍貨輪吉尼號在蘇澳港南端擱淺,漏油上百噸,浮油侵襲
海岸線,當商業媒體蜻蜓點水式的報導後、又繼續追逐政爭和八卦時,從小在蘇澳海邊長大
的中央大學學生陳星宏趕回故鄉,用照片和文字記錄這場生態浩劫,並在個人部落格刊出,
感動許多網民,也促使社會持續關注(王仕琦、王茜穎,2007 年 1 月 8 日)。

其次,可以善用網路群眾智慧、集體力量監督重建施政:例如,面對同樣造成大災難的
金融危機,美國新政府成立了《Recovery.gov》網站4,民眾可以在上面清楚查知每一分納
稅人的錢用在哪些項目上、進行的階段到哪裡、目前成效如何,其他如相關執行單位的聯絡
方式,監督單位的回報管道,還有也將投注金額根據投注項目、地區(各州)、執行單位、
受補助者公開給全民監督,每個項目的每一筆錢用到哪裡,用了多少都一清二楚(鄭國威,
2009 年 9 月 19 日)。八八水災重建經費和善款的運用,似乎也可以藉由網路進行監督。

第三,可以遠端協力,由在地民眾、遠方志工合作經營媒體:高雄災區旗美社區大學
主任張正揚、九二一地震後一直在中部參與重建工作的馮小非、與筆者帶領的《生命力新
聞》編採人員,透過網路遠距合作,共同經營《88news》就是一例。

四、小結:建構《救災重建的行動知識庫》
綜合上述文獻,本計劃認為,救災重建工作能否做好,關鍵在於訊息是否充分、能否暢通,
也就是:(一)讓災民的處境、需求、觀點,能夠被社會看到、聽見;(二)讓政府、民間
的救災行動和重建措施,能被災民快速掌握;(三)讓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救災、重建作為,
能被社會 充分瞭解,並受到嚴密的、長期的監督;(四)讓社區的重建進度和成果,能受
到社會的持續關注和支持。

4 《Recovery.gov》 網址為:http://www.recovery.gov/Pages/home.aspx

11
在網路時代,要做到這些,至少可以從六個方向進行努力:

(一)管理救災傳播行動知識
歸納整理網民在救災期間的傳播活動內容,並且訪談參與者,分析他們如何相互串連、如何
協同合作、如何發掘和查證訊息、如何再製和散播訊息、如何與大眾媒體和政府防災部門合
作,以此發展出網民協力救災的標準作業程序,讓未來的救災單位,能夠更有效率地結合網
民力量。

(二)記錄災區民眾生命史
救災重建期間,災區在地民眾、進駐災區的重建工作者、來自外地的公民媒體和獨立記者,
以文字、照片、影音、網路多媒體形式留下救災重建記錄,這些記錄呈現現場實況、在地觀
點,長期來看,更能呈現救災重建工作不同階段的成果和侷限,是災區民眾的生命史、災區
部落和社區的發展史,不僅有必要予以數位典藏,還有必要投入更多人力(如更多的獨立記
者、公民記者)、進行更長久的記錄,並且透過網路讓更多人一起來關懷、支持災區民眾。

(三)典藏災區社區媒體
對於災區原有的社區媒體,以及救災重建期間新辦的社區媒體,也應予以數位典藏、並在網
路上開放大家瀏覽、閱讀,如此,一來作為歷史見證、二來各個社區能藉由社區媒體了解彼
此、三來讓社會大眾持續了解災區情況、繼續支援災民。

(四)培訓災區公民記者
藉由舉辦工作坊或訓練課程,增進災區民眾的傳播能力,鼓勵更多民眾透過文字、影像、影
音、多媒體記錄自己的處境、提出自己的訴求,並且藉由網路將在地訊息、草根觀點傳播出
去。培訓的對象主要是災民和社區媒體經營者,也包括長駐災區的重建工作者、願意深入災
區服務和採訪的各地志工。

(五)發展遠端協力模式
九二一地震和八八水災傳播環境最大的差異,就是八八水災發生時,眾人參與、相互連結、
高度互動的傳播生態已然成形,災民可以藉由網路連結外部資源,以遠距協力的方式一起合
作,關切救災重建而沒空到災區的民眾,也可以藉由遠距協力,貢獻自己的心力。
《88news》的營運模式可以持續經營、改進,甚至將這個模式用到其他重建工作上。

(六)建構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平台
彙整上述的救災行動知識、災民生命史、災區媒體內容、公民記者教案,形成一個既有資料
庫功能(能讓重建者、研究者檢索經驗),也有公民媒體性質(能將災區訊息透過網路傳
播,促使社會大眾重視、支援)的行動知識平台。

12
參、研究方法
本計劃希望發揮網路眾人參與、相互連結、高度互動、群眾智慧、集體力量的特質,發展救
災傳播機制、記錄災民生命史、培訓公民記者、壯大社區媒體、推動遠端協力、建構救災重
建行動知識平台,這既是研究,也是行動,為此,筆者決定採用行動研究法來推動本計劃。

一、行動研究的意涵與做法

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顧名思義就是將「行動」和「研究」結合起來(黃政傑,
1999),以改善社會情境中行動品質為目標的研究取向(Elliott,1982)。由行動者(同
時也是研究者)在真實情境中,針對自己實踐行動所遇到的問題,研擬解決問題的計畫,並
將計畫付諸實施,然後檢視執行成效,評估是否已經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或發現新的問題,
則研擬新的計畫,如此循環,直到問題徹底解決。
行動研究起源於一九三○年代的美國,柯立爾(John Collier)以有系統的調查和探索,推
動印地安保留區的教育重建和生活改善計畫,首開行動研究先河;他的好友李溫(Kurt
Lewin)則以溝通討論、參與決定等方式,消弭團體中的種族歧視態度,並率先提出「行動
研究」一詞。他們都將行動研究視為一種社會改進的策略(陳惠邦,1998:40-47;
Corey,1953)。李溫並且認為,行動研究可以弭平實際社會行動與抽象理論的鴻溝,既
能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消弭種族偏見,也能同時發掘社群生活的通則,如瞭解種族偏見
如何在社群中發展與維持(Lewin,1952;馬小萍與雷庚玲,2005)。
行動研究的執行,不同學者有不同規劃,但大致可以歸納為「觀察/偵察、計畫、行動、反
省」四個循環程序,不過,實際的研究歷程很難如此清楚劃分,也不一定依序進行,而是在
每個重要階段都可能進行四項活動之一,或混合進行多項活動(Lewin,1948;陳惠邦,
1998:241-250)。索麥克(Bridge Somekh)因此提出較有彈性的自然螺旋模式,將
研究粗略分為四個階段:尋找起點、釐清情境、發展行動策略並付諸實施、公開知識
(Altrichter et al., 1997:9-10)。
索麥克指出,行動研究以找出一個起始點為開端,這個起始點是可以在個人的實務中發展的,
也是個人有意願投注心力去追求的。之後,透過對話、訪談及其他收集資料的方法,收集到
相關資料,然後對收集到的資料加以分析,情境得以釐清。在情境釐清之後,隨之得以產生
的結果便是發展出行動策略,並且將策略轉入實踐之中。
他強調,新行動策略通常無法「立刻」解決問題。因此研究者還需要努力檢核所做過的行動,
從經驗中學習,進一步改良策略。於是,研究過程又進入一個情境釐清的新階段與步驟,這
會引導發展出適切的策略,並可以將這些策略再放到實務中,再發展更新的行動策略。
他並且認為,研究者在把專業知識公諸大眾之時,行動研究才算真正完成。公諸大眾的方法,
包括在工作坊或研討會中進行口頭報告,或提出案例研究的書面報告。藉由這些方法,研究
者(也是行動者)的收穫和洞察得以在開放的、批判的討論中被檢驗。

二、行動方案與典藏內容

從行動研究「尋找起點、釐清情境、發展策略並付諸實施、公開知識」的程序來看,本計劃
的出發點,在於看到政府救災重建傳播體系的不足、商業大眾媒體對救災重建工作欠缺長期
報導,因此希望藉由網路,動員網民和災民,建構公民傳播網路,來協助救災、重建,補政
府和大眾媒體的不足。
本計劃的行動,早在八八水災發生時,就已經啟動。八月八日,筆者擔任理事的台灣數位文

13
化協會建構《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筆者指導的輔大《生命力新聞》編採團隊學生隨即加
入《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擔任志工,直到救災工作告一段落;之後,筆者與長期參與九二
一重建、創辦《中寮鄉親報》、經營《小地方》新聞網的「上下游文化工場」負責人馮小非,
以及位於災區的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正揚等人共同創辦《88news》,並帶領輔大《生命力
新聞》學生負責遠距電訪工作,持續運作至今。
數個月的實作,讓我們累積相當豐富的行動經驗、報導內容,這些經驗和內容不僅是災民的
生命史、網民的實踐紀錄,也是改良救災重建缺失、提升救災重建效益的重要參考資料。筆
者與相關合作團隊因此決定共同建構《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並邀請公共電視《PeoPo》
公民新聞平台共襄盛舉,《PeoPo》自八八水災發生以來,一直積極鼓勵、協助公民報導救
災、重建實況,並與《88news》密切合作,共享彼此的訊息、經驗、資源。
《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不僅希望典藏現有的行動經驗、報導內容,也希望持續進行災區民
眾生命史、重建工作史、社區和部落變遷史的記錄。數個月來,我們倚仗重建工作者個人和
親友的小額捐款,以微薄薪資聘任數位獨立記者、加上多位不支薪志工深入災區採訪報導,
維繫《88news》的運作,但人力嚴重不足,且捐款即將用罄,為了典藏現有資料、持續進
行記錄,因此申請數位典藏計畫。
我們陸續推動的計畫:管理救災行動知識、記錄災民生命史、典藏社區媒體、培訓公民記者、
推動遠端協力、建構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平台,進度有快有慢、數位典藏的重點和行動研究的
策略也不盡相同,以下逐一說明《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各個專案要做什麼、怎麼做。

(一)網民救災行動知識的數位典藏
筆者擔任理事的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從八月八日到十九日,經營《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彙
整網路上的災情訊息,重新查核、編輯後,將可信、有用、急需的資訊重新發佈到網路上,
並藉由網路串連、開放大眾媒體引用等方式加快傳播速度、加快傳播範圍。

救災期間,《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藉由 Skype 聊天室、email、Google 網上論壇等通路


進行聯繫,從人員組建、資訊採集、訊息查核、協調分工到與政府、大眾媒體、其他網站的
洽談,都留有文字紀錄;相關參與人員也發表多篇文章闡釋經驗5;救災工作告一段落後,
還在九月廿七日舉辦「救災、重建、網民力量」座談會,由筆者主持,邀集潘建志(《莫拉
克災情地圖代表》,台灣部落客協會理事長)、駱呈義(《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代表,台
灣數位文化協會副執行長)、NoLuke(PTT Emergency 救援物資集散版代表)、朱學恆
(風災熱血牆代表)、馮小非(九二一重建工作者)討論網民救災經驗。這些,都留有文字
紀錄和影音檔案。

本專案計畫將上述文字、影音檔案進行分類整理和系統化分析,並且訪談參與者、舉辦「網
民協力救災」討論會,邀請《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參與者、其他救災網站參與者、中央和
地方災害防救官員、民間救災重建工作者、災難傳播研究者、網路公民行動研究者,針對網
民協力救災的理論意涵和實踐經驗——如何相互串連、如何協同合作、如何發掘和查證訊息、
如何再製和散播訊息、如何與大眾媒體、政府部門、公民團體合作——進行討論。所有討論
內容也將做成影音報導和文字紀錄,與社會大眾分享、對話。

本專案並將綜合既有檔案和討論結果,進一步分析,針對「網民協力救災的傳播機制」提出
研究報告,為建構網民協力救災標準作業程序奠定基礎。

5 例如:徐挺耀(2009 年 8 月 9-19 日)。〈莫拉克網路災情中心:颱風之間我們正在做,已經做的事情〉。


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slime123.com/2009/08/blog-post.html
又如:邱鈺峰(2009 年 8 月 25 日)。〈ADCT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所扮演的救災角色〉。上網日期:
2009 年 12 月 26 日,取自 http://www.anotherwork.com/blog/?p=172

14
預定完成的工作項目包括:1.《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救災資料網路建檔;2.網民救災經驗
談和相關論述的網路建檔;3.網民救災相關討論會的文字和影音記錄網路建檔;4.「網民協
力救災的傳播機制」研究報告。

(二)災區民眾生命史的實地採訪:圖文與影音記錄
筆者與合作單位旗美社區大學、上下游文化工場共同經營《88news》,目前的採訪範圍包
括十一個區域:1.高雄縣那瑪夏鄉民族村、民權村、民生村;2.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其他;
3. 高雄縣六龜鄉─寶來、荖農、新發、其他;4. 高雄縣桃源鄉─藤枝、寶山、梅山、其他;
5.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多納、萬山;6. 屏東縣魯凱族群:阿禮、吉露、伊拉、佳暮、好茶;
7. 屏東縣排灣族群:三地門、牡丹、來義、泰武;8. 屏東縣沿海區域:高樹、萬丹、佳冬、
林邊;9. 台東縣:太麻里、達仁;10. 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部落、漢人聚落;11. 南投縣
信義鄉。

報導的議題主要包括:1.災民安置;2.社區重建─原地重建、異地遷村;3.產業重建─農業、
漁業、觀光產業;4.日常生活─福利照顧、生活機能;5.學子教育─原地重建、遷校;6.重建
政策─國土規劃、社會福利政策、家園重建政策、產業重建政策;7.環境山水─環境工程、
環境與人;8.善款運用─管理單位運用情形、善款需要。

為了掌握各災區的現場情形,我們募集經費,支持專職記者駐地採訪,但因人力不足,無法
完全由專職記者掌握災區新聞,同時搭配其他的新聞採訪志工,協助以電訪或其他模式,支
援不足的採訪任務。除了自製新聞之外,我們也將轉載其他媒體記者、地方工作者的重建記
錄報導、以及各社會團體的災後討論,累積災後重建的現場狀況與經驗。

目前的支薪記者人力配置如下:1.高雄縣:記者一名,全薪,負責所有高雄縣新聞;2.屏東
縣:記者三名,各自關注魯凱族、排灣族與沿岸鄉鎮(三人共享一份全職薪水);3.台東縣
與嘉義縣:記者兩名(共享一份全職薪水);4.不分區議題採訪:記者一名,全薪。負責政
策、善款運用、環境變遷等等跨區域新聞報導。但因所能募集資源有限,專職人力不足,幸
有許多義務投入的新聞志工協助編採工作,這些志工包含各媒體工作者、公民記者以及輔大
《生命力新聞》學生。

《88news》從二○○九年九月廿九日上線,到十二月廿日止,共計發表三百四十九篇文章,
所發表的文章大多屬於文字和照片報導。這些文章都是災民的生命史、重建的工作史、社區
和部落的變遷史,具有高度的典藏價值。

然而,《88news》募集的經費即將用罄,為了避免記錄工作中斷,本計劃希望將
《88news》納為《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子網站,除了典藏現有的自製稿件、取得授權的
轉載稿件外,也以數位典藏經費聘任專職人員持續記錄工作,並由專職人員領導新聞志工,
提昇記錄和報導的質量。

未來的記錄工作,除了持續文字、照片報導外,也將大幅增加影音報導的比例。
《88news》創刊以來,受限於經費不足,無力添購攝影、剪輯設備,來進行影音記錄,若
能得到數位典藏計畫支援,將努力以影音記錄更鮮活、更完整、更豐富的災區民眾生命史。

本專案預定完成的工作項目為莫拉克災區實地採訪的文字、照片、影音、網路多媒體報導。

(三)災區民眾生命史的遠距採訪:文字與聲音記錄
如前所述,九二一地震和八八水災傳播環境最大的差異,就是八八水災發生時,眾人參與、
相互連結、高度互動的傳播生態已然成形,災民可以藉由網路連結外部資源,以遠距協力的

15
方式一起合作,關切救災重建而沒空到災區的民眾,也可以藉由遠距協力,貢獻自己的心力。
筆者帶領的輔大《生命力新聞》團隊,就藉由和高雄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正揚、南投九二一
重建工作者馮小非合作,以遠距協力的方式進行災區新聞的電話採訪,並將電訪結果刊登在
《88news》上。

為了推動遠端協力,我們建構一個 Google 網上論壇,《生命力新聞》學生、張正揚、馮小


非和我藉由這個論壇隨時交流訊息、協調工作。在這個論壇串連下,電訪工作從以下幾個面
向著手推動:

1.認識災區議題:《生命力新聞》學生自行認養災區,每人在《88news》所列的十一個
採訪區域中,選擇一至兩個作為自己的責任區,廣泛閱讀大眾媒體和網路上有關這個區域的
報導,對這個區域的現狀、重要課題取得基本了解;如有疑問,就在 Google 網上論壇上發
問,熟悉災區情況的張正揚、馮小非會予以解答,馮小非也會到輔大,當面向我們師生解說
災區近況,並作討論。

2.安排電訪名單:身在災區第一線、且與各地重建團隊保持密切聯繫的旗美社區大學主任
張正揚,會根據災區情況、重建進度,提出電訪建議名單,他在名單中會寫明建議訪問對象
的姓名、區域、背景、聯絡電話、名單提供者,並對為何應該訪問他、建議從哪些角度訪問
他提出建議,同時還會建議學生閱讀哪些相關文章或報導。

3.電訪大綱討論:學生看過張正揚提供的建議、閱讀相關文章和報導、並在網路搜尋其他
資訊後,提出一份採訪大綱,貼在 Google 網上論壇上,張正揚、馮小非和我視需要予以回
應,建議補充、修訂或增刪訪談問題。

4.遠距電話採訪:電訪大綱確定後,學生透過電話、手機、Skype 進行遠距電訪,部分訪

16
談在徵得受訪者同意後,予以錄音存檔,未來可供製作 Podcast 之用。

5.訪談報導修訂:學生完成電話採訪後,寫成報導,先貼在 Google 網上論壇上,張正揚、


馮小非和我視需要予以回應,建議改稿方向或建議補訪方向;學生改稿、補訪後重新貼文,
張正揚、馮小非和我持續檢視,直到確認沒有問題後,將稿件送上《88news》發表。

遠距電訪運作數個月,共計完成二十七篇報導,填補了《88news》記者人力的不足、增強
為災民發聲的力道,然而,但電話採訪缺乏現場觀察,難免影響報導品質,幾個月來,有三
位學生自費前往災區實地採訪,另有兩位藉由參加《WEnews》「八八災後公民記者報
導」計畫前往災區採訪;筆者因此希望,發展實地採訪和遠距電訪相輔相成的模式。

更精確的說,本計劃希望安排學生,在寒假、暑假和其他較長假期,到災區實地採訪,建立
對現場情況的了解、並認識在地人士和電訪對象,上課期間在透過電話遠距採訪,如此,既
能產製更多的實地報導,也能提升遠距電訪的品質;這個模式若能運作成熟,不排斥發展成
服務性社團,開放其他系所、其他學校學生參與。

此外,未來的遠距電話採訪,希望增加錄音比例,進而將災民口述的聲音紀錄,製播成
Podcast,與文字報導相輔相成,讓閱聽人能從文字報導中了解重建現況,也能從 Podcast
中聽到災民原聲的陳述;換言之,本計劃將災民口述 Podcast 也列為典藏項目。

本專案預定完成的工作項目為電話採訪的災民口述史,以文字和 Podcast 方式呈現。

(四)災區社區媒體的數位典藏
八八水災發生以來,在地的重建團隊先後發行《旗美社區大學重建特刊》、《荖濃溪望》、
《日照甲仙埔》等社區報刊,未來也可能出現其他社區報刊。旗美社區大學是本計劃的合作
單位,且與《荖濃溪望》和《日照甲仙埔》編採團隊保持合作關係,本計劃因此希望將這些
在地團隊發行的社區報刊進行數位典藏,讓外地的民眾、災民的子孫、災難傳播和社區傳播
的研究者也能輕鬆的看見。

典藏的方法是:1.儲存:若社區報刊有 PDF 檔,直接將 PDF 檔納入典藏;若是只有紙本,


則掃描紙本,轉成 PDF 檔儲存,存在放《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網站上;2.加值:製作每
一期、每一篇文章的標題,方便檢索,重要文章並由《88news》轉載,即時發送、讓更多
人看見;3.整合:在《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網站開闢社區媒體專區,並列各個社區報的標
題和 PDF 版,讓大家能夠同時看到,了解災區的總體情況,也讓各個社區報刊編輯團隊,
能夠相互了解、相互觀摩。

報刊之外,也有災區民眾、公民記者以影音記錄救災和重建實況,這些影片大多放在
YouTube 平台和本計劃合作單位《PeoPo》上,且多開放鑲嵌,本計劃準備在《救災重建
行動知識庫》開闢公民影音報導專區,將救災重建記錄影片合法嵌入這個專區,分門別類呈
現,方便各界觀看、研究。

本專案預定完成的工作項目為:1.災區社區報刊的數位典藏;2.災區社區報刊的網路加值;
3.災區社區報刊的共同呈現平台。

(五)災區公民記者的培力計畫
要做好救災重建記錄,需要專業編採能力。九二一地震後,中華傳播學會曾到災區舉辦工作
坊,培養災民和重建工作者編輯社區報刊的能力,筆者當時受邀擔任講師,覺得成效不錯;
八八水災後,筆者也認為有必要舉辦工作坊,培養災區民眾、志工、重建工作者編輯報刊、

17
網路發聲的能力。

本計劃因此規劃舉辦一系列工作坊,聘請具有編採專業能力和網路傳播能力的講師,深入災
區,直接到鄉鎮、部落,向現場的民眾、志工、重建工作者傳授新聞編寫和網路傳播要訣。

筆者希望藉此達成雙重目標:一來,增進災區民眾、志工、重建工作者、社區媒體編採人員
的編寫和傳播能力,提升他們的報導質量;二來,讓專業的新聞工作者、網路傳播者實地了
解災區現況、重建進度,回到各自工作崗位後,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和影響力,促使社會持
續關懷災民、協助重建、監督施政。

這些工作坊的內容,並將擇要製成圖文和影音記錄,放進《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作為線
上教材,方便其他區域的災民、志工、重建工作者觀摩、研習,未來萬一再發生災難,這些
線上教材也能立即派上用場,協助做好救災重建傳播工作。

本專案預定完成的工作項目為:1.公民記者培力工作坊及其文字和影音記錄;2.公民記者培
力的線上教材。

(六)《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總網站的建構
本計劃並將建構計畫總網站《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作為典藏、研究、教學、推廣的平
台。

在典藏方面,將前述的網路救災行動知識、災區民眾生命史、災區社區媒體,納為數位典藏
內容。

在研究方面,將本計劃舉辦「網民協力救災」等討論會的內容、陸續完成的研究報告,以及
本計劃蒐集到的、開放版權的國內外文獻送上網路,分類整理,提供救災重建議題研究者參
考。

在教學方面,將本計劃舉辦的公民記者培力課程上網公開,作為線上教材,提供救災重建傳
播工作者,以及社區媒體、公民媒體、大眾媒體工作者參考。

在推廣方面,將製作網
路串連貼紙和 RSS 聯播
清單,廣邀其他網站、
部落格加入串連、聯播
行列,以集體力量擴大
救災重建資訊的傳播範
圍。救災期間,《莫拉
克災情網路中心》也曾
製作串連貼紙,當時有
九千四百二十七個網站
加入串連,每個網站每
天平均若有一百人造
訪,就能讓《莫拉克災
情網路中心》的訊息被
超過九十四萬人看見,
影響力不輸大眾媒體;
本計劃希望延續《莫拉
克災情網路中心》在救

18
災階段的成功經驗,讓重建資訊也能被更多人看見。

這樣一個兼具典藏、研究、教學、推廣功能的網站,就是本專案想要完成的工作項目。

三、執行進度

第一年預定進度表(2010 年 8 月至 2011 年 7 月)

10 10 10 10 10 11 11 11 11 11 11 11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08 09 10 11 12 01 02 03 04 05 06 07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組建工作團隊

網民救災行動知
識的數位典藏

災民生命史實地
採訪

災民生命史遠距
電訪

災區社區媒體數
位典藏

災區公民記者培
力計畫

《救災重建行動
知識庫》總網站
建置、營運與維

宣傳《救災重建
行動知識庫》

舉辦「救災重建
行動知識研討
會」

19
第二年預定進度表(2011 年 8 月至 2012 年 7 月)

11 11 11 11 11 12 12 12 12 12 12 12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08 09 10 11 12 01 02 03 04 05 06 07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網民救災行動知
識的數位典藏

災民生命史實地
採訪

災民生命史遠距
電訪

災區社區媒體數
位典藏

災區公民記者培
力計畫

《救災重建行動
知識庫》總網站
營運與維護

宣導《救災重建
行動知識庫》

舉辦「救災重建
行動知識研討
會」

四、合作團隊
本計劃由筆者帶領輔大《生命力新聞》學生,與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旗美社區大學、上下游
文化工場、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合作,共同建構和推廣《救災重建行動知識
庫》。

(一)輔大《生命力新聞》團隊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一九九七年,以「為弱勢者發聲、為奉獻者立傳」為宗旨,由筆者帶
領學生深入社會福利、社會運動、服務學習、媒體改造、文化創意產業等五大領域,報導弱

20
勢者的處境、奉獻者的義行,希望藉此引導學生以新聞專業服務社會,並在實際服務中省思
專業使命、增進專業編採智能、探索新聞傳播新路。

《生命力》耕耘十二年,報導五千五百多則新聞,全部採用「創用 CC」授權協定開放非營
利使用。華視曾經選輯《生命力》精華報導,製播成「關愛」節目,連續播出三個月;翰林
版小學「道德」教科書,更選錄《生命力》文章作為補充教材;二○○六年起,《中時電子
報》每天聯播《生命力》新聞,二○○七年起,公共電視公民新聞網站《PeoPo》也同步聯
播《生命力》報導。

二○○七年二月,日本第一大報朝日新聞出版的《朝日總研報告》月刊,發表題為「襲擊台
灣媒體的 Web2.0 波潮:正式的網路新聞網站接連誕生」的長文,其中以四頁的篇幅介紹
《生命力》、推崇《生命力》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公民媒體(清水勝彥,2007)。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發生時,筆者曾帶領《生命力新聞》學生採訪救災和重建新聞;今年
八八水災,筆者再次帶領《生命力新聞》學生參與網路救災、報導重建新聞。

《生命力新聞》希望以我們師生對網路科技的熟悉、對新聞編採的專業、對救災重建的熱情,
參與《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的建構。

(二)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是由徐挺耀、工頭堅、林凱洛、鄭國威(Portnoy)、喬敬、劉威麟
(Mr.6)和筆者等部落客,以及深耕於數位社群的網路使用者,共同組成的非營利組織。成
立宗旨在於:縮短區域資訊落差、促進台灣數位文化的深耕與發展、增進青年文化參與。協
會同時也積極推動時下熱門的 Web 2.0 相關議題及研究發展、針對公民新聞及部落格文化
與數位概念的發展進行觀察。相關活動,如:二○○五年舉辦至今的 BoF(台灣網誌青年運
動會)、二○○七年開始的 Punch Party(胖奇趴)部落客定期聚會。

為落實縮小城鄉數位落差之宗旨,二○○八年五至六月、十一至十二月舉行數位巡迴車「胖
卡(Puncar)計畫」。胖卡是亞洲首個即時紀錄且運用多樣 Web2.0 科技服務而推動的數位
落差計畫。以全台數位偏鄉為計畫施行地點,自二○○八年五月開始,購買一台老麵包車,
搭配資訊裝備、講師及網路志工,有系統和次序地進行全台巡迴之旅,針對急需數位技術或
是能力的單位進行教學、傳達資訊科技新知及應用現況。二○○九年接受臺南縣政府與聯合
勸募協會的補助,進行臺南縣當地活動中心與非營利組織的數位巡迴教學,擴大計劃效益。

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風災期間,數位文化協會主動進駐中央及地方災害應變中心,架設
《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協助政府單位就救災訊息、救災處理狀況、物資需求及志工需求
等即時資訊,透過網路媒體傳遞給網民,讓正確和即時的資訊可以在網路的論壇、部落格等
社會媒體上被找到。透過網民達到訊息的有效傳遞,以降低民眾恐慌,並指引民眾做有效的
物資捐贈以及志工參與,以免錯誤的訊息造成救災困擾。

本計畫希望藉由與數位文化協會的合作,共同進行網民協力救災的數位典藏並研發標準作業
程序、另請數位文化協會協助本計劃總網站《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的建構和維護。同時希
望借助胖卡計畫成功經驗,做好公民記者培力工作坊。

(三)旗美社區大學
旗美社區大學位在八八水災重災區高雄縣旗山鎮,創校於二○○一年,是台灣第一所農村型
社區大學,認為農村是一所學校,致力於「向農村學習」。

21
八八水災甫發生之際,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即帶領著社大成員一起協助救災的資訊傳遞,並
持續關注災區的重建和災民的需求,災後第三天,工作人員自動銷假上班,前往旗山國中了
解災區的狀況以及災民的安置情形,每天都會舉行工作會報,彙整各社區的需求資訊,並將
這些資訊轉達給相關的單位、尋求適宜的資源,並有志工記錄救災實況,這些訊息也都刊登
在旗美社大的部落格上6。

在整個救災與重建過程中,旗美社大除了協助救災重建工作,也動員社大的工作人員、學生
一起記錄颱風對當地文化、農業、觀光產業、生活、教育的影響,並透過網路,將這些訊息
與所有關心災區的朋友分享。

旗美社大在社大通訊第四十三期《災後特刊》中指出:「因為第一手的拜訪,讓我們集結了
許多朋友的意見,也貼近參與觀察著重建與社區再造的過程。⋯⋯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安置政
策與重建方案的問題。透過遠端友人的新聞分析能力,將這些最前線的訊息轉成更具行動力
的輿論,我們社大則繼續守著第一線,照顧著學區裡的學員、講師、以及在災難底下的朋友
們。社會能否好好記得災難的教訓,從災難中學習,這是強調『學習』的社區大學放在心上
認為『應該做的事』。我們從『能做多少是多少』的階段經歷了一個月,作為一個終身學習
的機構,『能從災難中學到什麼』,這便是我們的課題了⋯⋯」,由農村型社區大學轉型成
災後重建型社區大學,創辦社區媒體、協助其他社區辦報、參與重建工作,因身處災區,彙
集的資訊也就因而顯得更具重要性、代表性。

本計劃希望借重旗美社大對災區人脈、議題的了解,做好實地採訪、遠距電訪的工作。

(四)上下游文化工場
上下游文化工場創辦人是馮小非。馮小非曾任報社編輯,九二一地震後進駐南投中寮災區,
創辦《中寮鄉親報》,其後,她和其他重建工作者思考,中寮這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未來
能不能有新的轉變?二○○三年,她和中寮的農人、藍染工作者、編織工作者及其他志願服
務的朋友合組「溪底遙學習農園」,上下游文化工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義務負責「溪底
遙學習農園」的行銷與客服工作,並成立溪底遙部落格,這個部落格曾獲得全球華文部落格
大獎的首獎肯定。

二○○四年,上下游文化工場接受行政院新聞局地方新聞處委託,經營《小地方》台灣社區
新聞網,在台灣各地邀請、培訓數十位觀察員,二○○八年後,專注報導山村、農村、漁村
資訊,與偏遠鄉鎮、草根組織保持密切聯繫。

上下游文化工場對社區、對重建、對山村農村漁村的了解,以及經營社區報刊和網路媒體的
經驗,都有助於提升本計劃的報導質量。

(五) 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
《PeoPo》是公共電視二○○七年推出的公民新聞平台, 以自由軟體和 Web2.0 技術,提
供台灣草根運動發聲的管道。

《PeoPo》開放公民和非營利組織註冊使用平台提供的部落格,發佈文字和影音報導,截至
二○○九年十一月廿七日止已有三三五三位公民記者註冊、超過一八○個非營利組織參與、
累計發稿量約達三萬一千多篇。註冊的公民記者女性五成三、男性四成四;台北縣市合佔四
成九,其餘縣市合佔五成一;職業包括學生、教師、傳播工作者,以及家庭主婦、農漁牧工
作者,以及商業、科技、醫療、建築、服務業、文化藝術界人士參與。公視新聞部並且製播

6 旗美社區大學部落格網址為:http://www.wretch.cc/blog/cmcu

22
每天五分鐘的《公民新聞報》選播公民的優質報導,其他大眾媒體也到《PeoPo》尋找線
索、跟進報導。

《PeoPo》的公民記者在八八水災中積極行動,早在八月八日,就有公民記者拍攝屏東來義
鄉原住民部落斷橋畫面上網報導,截至二○○九年十二月廿七日止,公民記者已經報導九二
九則救災重建新聞;《PeoPo》更提供 DV,借給公民記者使用,並且舉辦工作坊、公民新
聞論壇來交流經驗、提昇能力。

本計劃希望藉由與《PeoPo》的合作,讓《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的獨立記者、新聞志工與
《PeoPo》公民記者攜手合作,交流訊息、共享資源,共同提昇救災重建報導的質量;本計
劃也希望借重《PeoPo》舉辦工作坊、公民新聞論壇的經驗,一起做好災區公民記者的培力
工作。

肆、預期績效

一、預期產出
如前所述,本計劃建構《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預定執行六個專案、完成多項相互呼應的
工作項目:

(一)網民救災行動知識的數位典藏:預定完成:1.《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救災資料網路
建檔;2.網民救災經驗談和相關論述的網路建檔;3.網民救災相關討論會的文字和影音記錄
網路建檔;4.「網民協力救災的傳播機制」研究報告。

(二)災民生命史實地採訪:預定完成莫拉克災區實地採訪的文字、照片、影音、網路多媒
體報導。

(三)災民生命史遠距電訪:預定完成電話採訪的災民口述史,以文字和 Podcast 方式呈


現。

(四)災區社區媒體數位典藏:預定完成:1.災區社區報刊的數位典藏;2.災區社區報刊的
網路加值;3.災區社區報刊的共同呈現平台。

(五)災區公民記者培力計畫:預定完成:1.公民記者培力工作坊及其文字、影音記錄;2.
公民記者培力的線上教材。

(六)《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總網站建置:預定建構兼具典藏、研究、教學、推廣功能的
救災重建行動知識交流平台。

這些內容不僅成為數位典藏的現代史料,也能讓大眾媒體記者、公民記者、新聞傳播系所師
生,以及所有關心救災重建的民眾,找到可以更進一步追蹤、報導、研究的議題。

二、典藏方式
《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是活的典藏、「正在寫歷史」的計畫,不僅典藏既有的救災經驗和
社區報刊文本,也持續記錄正在進行中的重建工作和災民的生命歷程、災區的社會變遷;筆
者希望《救災重建行動知識庫》所有典藏和新製內容都方便檢索、並且廣受引用,因此將建

23
立 metadata 後設資料表格、採用「創用 CC」授權。

(一)創用 CC 開放共享
本計劃所有典藏和產製的內容都採用「創用 CC」授權。授權條件為:「姓名標示—非商業
性—相同方式分享」,亦即,只要不是商業性的使用,並註明出處作者,皆可以自由重製、
散布、播送、修改本計畫典藏和產製的內容,使用者若引用、修改本計畫典藏和產製的內容,
完成衍生作品,他的衍生作品就必須以相同條件、或類似條件開放共享。

本計劃希望藉由這樣的開放授權,鼓勵更多網民和社會大眾,多多轉載、聯播、分享我們典
藏和產製的訊息,持續關注八八水災救災重建的各項議題。

(二)metadata 方便查詢
本計劃將建立與國際標準相容的 metadata 後設資料表格,有系統整理、分類典藏和新製
內容,以供 metadata 資料庫查詢、公共化之用。metadata 表格中將列出地理區域、議
題類型等欄位。

地理區域主要包括前文提到的十一個採訪區域:1.高雄縣那瑪夏鄉民族村、民權村、民生村;
2.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其他;3. 高雄縣六龜鄉─寶來、荖農、新發、其他;4. 高雄縣桃源
鄉─藤枝、寶山、梅山、其他;5. 高雄縣茂林鄉─茂林、多納、萬山;6. 屏東縣魯凱族群:
阿禮、吉露、伊拉、佳暮、好茶;7. 屏東縣排灣族群:三地門、牡丹、來義、泰武;8. 屏
東縣沿海區域:高樹、萬丹、佳冬、林邊;9. 台東縣:太麻里、達仁;10. 嘉義縣阿里山
鄉─鄒族部落、漢人聚落;11. 南投縣信義鄉。

議題則是本計劃重點關心的八個面向:1.災民安置;2.社區重建─原地重建、異地遷村;3.
產業重建─農業、漁業、觀光產業;4.日常生活─福利照顧、生活機能;5.學子教育─原地重
建、遷校;6.重建政策─國土規劃、社會福利政策、家園重建政策、產業重建政策;7.環境
山水─環境工程、環境與人;8.善款運用─管理單位運用情形、善款需要。

本計劃希望藉由這樣的 metadata 後設資料,讓使用者能夠針對救災重建的特定區域、特


定議題,找到更有系統、更長期的資料。

三、預期效益
本計劃對國家發展、公民權利、學術研究都有重大助益。

(一)對國家發展的助益:本計劃的成果可以為建構「網路輔助救災重建」機制打好根基,
並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有助於提昇未來救災重建工作的效益;也能鼓勵更多民間團體、政
府單位,結合網民力量從事社會公益活動。

(二)對公民權利的助益:本計劃培訓災區民眾的傳播能力,協助提升社區媒體報導質量,
有助於縮小數位落差、實踐公民傳播權;在台灣報紙等大眾媒體陸續裁減地方記者和地方新
聞之際,本計劃更有助於填補大眾媒體的資訊缺漏,確保新聞、觀點、文化傳播的多樣性。

(三)對學術研究的助益:本計劃的成果,可以豐富「災難傳播」、「公民新聞」、「社
區媒體」、「資訊社會」等研究領域,鼓勵更多研究者進行在地的、富有行動力的研究。

所有參與本計劃的工作人員,也能從實際行動中,增進自己的學術研究、社會實踐、網路運

24
用、新聞傳播能力。

參考書目
方雅慧(2000)。《家園重建,誰的夢?-從災後社區營造、政商競合的重建計畫看災區
社區傳播》,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仕琦、王茜穎(2007 年 1 月 8 日)。〈小小部落格 把蘇澳漏油事件變大條〉。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4015
王怡文譯(2007)。《維基經濟學:改變人類世界的集體協作模式》第五章〈生產性消費
者〉,頁 176-209。台北:商智。(原書:Dan Tapscott & Anthony Williams
[2006]. Wikinomics: 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 Everything. New York :
Portfolio )
王榮祥、王述宏(2009 年 8 月 14 日)。〈小林村 疑 398 人遭活埋〉,《自由時報電子
報》。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14/today-fo25.htm
台灣人權促進會(無日期)。〈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公約〉。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ttp://www.tahr.org.tw/site/data/cp.htm
生活日记(2005 年 7 月 15 日):〈博客时代的传播机遇和传播挑战〉。上網日期:2009
年 12 月 21 日,取自
http://ljb121900.blog.163.com/blog/static/3417677200561503180/
多維博客(2005 年 8 月 7 日)。〈博客在倫敦遇襲中書寫新的歷史〉。上網日期:2009 年
9 月 30 日,取自 http://blog.chinesenewsnet.com/?p=308
朱小明(2007 年 9 月 3 日)。〈108 歲老阿嬤 最老部落客〉。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18 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95042
行政院研考會(無日期)。〈97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
取自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92313455871.pdf
何英煒 (2009 年 11 月 13 日)。〈Facebook 擠下無名〉,《工商時報》。上網日期:
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
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
Content/0,4703,12050902+122009111300290,00.html
邱鈺峰(2009 年 8 月 25 日)。〈ADCT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所扮演的救災角色〉。上網日
期:2009 年 12 月 26 日,取自 http://www.anotherwork.com/blog/?p=172
孫式文(2000)。〈網際網路在社會危機中的功能:網民調查研究〉發表於「2000 網路
與社會」研討會。新竹:清大社會學研究所。

25
孫式文(2002)。〈網際網路在災難事件中的傳播功能:理論與實務的辯證〉。《新聞學
研究》71:133-158。
孫曼蘋(2006):〈參與式社區媒介: 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南投縣草屯鎮《匏
仔寮月 刊》個案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徐佳士(1986)。〈知的權利抑或傳播權利?〉。收錄在徐佳士著,《資訊爆炸的落塵》,
頁 119-134。台北:三民。
徐挺耀(2009 年 8 月 9-19 日)。〈莫拉克網路災情中心:颱風之間我們正在做,已經做
的事情〉。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4 日,取自
http://www.slime123.com/2009/08/blog-post.html
莫拉克獨立新聞網(2009 年 9 月 28 日)。〈關於我們〉。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http://www.88news.org/?page_id=2
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頁 7。台北:歐來禮。(原書:Gillmor, D.[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Baker &
Taylor Books.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曉宜、林南谷、劉力仁(2009 年 10 月 9 日)。〈電視台救災 CALL-IN 不只 1 家玩假
的〉,《自由時報電子報》。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6/today-p1.htm
馬小萍與雷庚玲(2005)。〈大學師生性騷擾事件調查與懲處的法律困境〉。教育部委託
計畫研究報告。
張介英與徐子超譯(1999)。《一千零一網:WWW 發明人的思想構圖》。台北:台灣商
務。(原書:Berners-Lee, T. [1999]. Weaving the Web: The Original Design
and Ultimate Destiny of the World Wide Web by Its Inventor.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
張維安、胡嘉志、陳仲偉( 2002)。〈網際網路與地震救難〉。《資訊社會研究》2:
242-250。
清水勝彥(2007)。〈台湾のメディアを襲う「Web2.0」の波:本格的インターネット
新聞次々誕生へ〉。《朝日総研リーポート》第 201 期,頁 2-26。
賀桂芬(2009 年 8 月 26 日)。〈網路救災,串聯兩個世界-莫拉克網路災情中心〉。天
下雜誌》。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8772
須文蔚、方雅慧 (2000) 。〈921 震災後災區社區媒體初探調查〉 ,「中華傳播學會
2000 年論文研討會」論文。台北,深坑,2000 年 6 月。
須文蔚(2002)。〈五個女子和一份報紙〉。收錄在向陽與須文蔚編《報導文學讀本》,
頁 449-466。台北:二魚文化。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書緯(2009 年 8 月 16 日)。〈網路在災難中的角色〉。《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楊玉齡譯(2005)。〈群眾的智慧:如何讓個人、 團隊、企業與社會變得更聰明〉。台北:

26
遠流。(原書:James Surowiecki [2004].The wisdom of crowds : 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 economies, societies, and nations. New York : Doubleday. )
鄭自隆、吳宜蓁、陳清河(2006)。〈災害應變時政府優先使用傳播媒體機制之研究〉。
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鄭國威(2009 年 9 月 19 日)。〈資訊無所不在,災難也是:歡迎來到災難資訊時代〉。
上網日期:2009 年 12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twmedia.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90
賴建宇(2009 年 9 月 23 日)。〈兩千元打敗十四億 政府該向網路阿宅學習〉,《天下雜
誌》。上網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8997
聯合國人權處(無日期)。〈世界人權宣言〉。上網日期:2008 年 7 月 1 日,取自
http://www.unhchr.ch/udhr/lang/chn.htm
蘇湘雲(2009 年 10 月 8 日)。〈談 Facebook 無名小站:偷菜遊戲並不創新〉。上網
日期:2009 年 11 月 23 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9/10/08/91-
2516850.htm
Altrichter, H. Posch, P. Somekh, B.著,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
教師自己動手做研究》。臺北:遠流
Armstrong, D. (1981). A Trumpet to Arms. Boston Mass.: South End Press.
BBC News (2005, August 9). Berners-Lee on the read/write web.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8, from
http://newsvote.bbc.co.uk/mpapps/pagetools/print/news.bbc.co.uk/1/hi/tech
nology/4132752.stm
Corey, S.M. (1953). Ac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school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lliott, J. (1982). Action-research: A framework for self-evaluation in schools.
Working Paper No. 1,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earning.
London: Schools Council.
Grossman, L.(2006, December 13).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You.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8, from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569514,00.html
Lewin, K. (1948). 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 In G. W. Lewin (Ed.),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New York: Harper.
Lewin, K. (1952).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In D. Cartwright (Ed.),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England: Tavistock and Routledge & Kegan Paul
O’Reily, T. (2005, September 30). What Is Web 2.0: Design Patterns and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oftware .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8, fr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
20.html

27
Technorati (2008, September 24). 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 2008 . Retrieved
October 12, 2008, from http://www.technorati.com/blogging/state-of-the-
blogosphere/
Webby Awards (n.d.). 10 web moment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9, from
http://www.webbyawards.com/press/webby_top_10.php/webby_top_10.php
WSIS (n.d.). Tunis Commitment. Retrieved November 20, 2008, from
http://www.itu.int/wsis/docs2/tunis/off/7.html

28
附錄:合作意向書與典藏內容授權書

29
30
31
32
33
3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