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國 立 臺 南 師 範 學 院 79

「南師學報」第37卷第二期人文與社會類(民國92年): 79 ∼ 94

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

孫順智
長榮大學翻譯學系

摘 要
張 謇(1853-1926), 江 蘇 南 通 人 。 雖 然 關 於 張 謇 的 作 品 已 有 不 少 , 足 以 見 證 其 在 近 代 中
國的重要角色,但有關張謇教育思想的系統著作仍然十分有限。本文以張謇日記、張季子
九錄等原始資料,以及其他有關文獻,對張謇的教育思想作系統、清晰的研究。其目的在
作為研究近代中國教育思想者參考,並期拋磚引玉,冀學者作更深入的研究。
張謇的教育思想可歸納為:(一)教育救國及教育、實業為自治基礎。(二)普及、
強制的國民教育。(三)計畫性的逐步發展教育。(四)重視實業教育。(五)重視愛國教育。
(六)強調儒學教育和嚴格教育。
至於張謇教育思想的背景、淵源,教育思想的形成過程,時代意義,以及對現實政治
的影響,本文也都有慎重的處理。

關鍵詞:儒家思想、自治、教育、實業

壹、緒論
緒論部份首先對張謇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作一檢討,指出本研究 之重要發現及本研究的目
的;其次對研究張謇教育思想之基本資料加以探討。

一、張謇教育思想研究成果檢討,本研究重要發現,及本研究之目的
張謇,江蘇南通人。雖然關於張謇的研究已有不少,足以見證其在近代中國的重要角色,但
有關張謇教育思想的系統著作仍然十分有限。張孝若的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是首部有關張謇的
著 作(張孝若, 1930)。然而該書組織鬆散,對張謇教育思想的討論流於膚淺。宋希尚的張謇的生
平,與其說是傳記,不如說是張謇文章集註附加宋氏個人對張謇的追憶,甚少討論張謇教育思想
(宋希尚,1963)。劉厚生的張謇傳記 多討論張謇時代的政治事件,對張謇教育思想則甚少討論(劉
80 南師學報

厚生,1958)。Chu, Samuel C. 的 Reformer in Modern China, Chang Chien 強調張謇在實業、教育、


農 墾 、 水 利 方 面 的 角 色 , 以 及 對 國 事 的 參 與 , 但 對 張 謇 教 育 思 想 的 討 論 不 多 (Chu, Samuel C.,
1965)。 章開沅所著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 一書詳述張謇的生涯,政治及實業活動,觸及張謇
教育思想之處也不甚多(章開沅,1986)。章開沅後來對該書作了全面修訂,於 2000年8月出版了張
謇傳一書,修改重點是對張謇精神世界作深入發掘,並對傳主早期生涯、慶軍幕府生活及科舉生
涯加強論述。然而是書並未對教育思想與實業、自治、立憲、共和之間的關係作深入探討(章開沅,
2000)。章開沅、田彤合著張謇與近代社會 一書,研究張謇與中國近代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從 "
以產業結構為核心"與"以人為本"兩方面加以具體考察。所謂從"以產業結構為核心",即圍繞張謇
所從事的紡織、鹽墾業,對其工農業的發展、資本累積、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及其企業發展的保障
體系等各方面加以分析。而所謂"以人為本的考察",即從張謇與社會的走向、張謇與國家的關係、
張謇自身的轉變及其性格和思想觀念諸方面加以論述。該書對張謇思想與實踐的視野較前開闊,
突破其研究張謇的既往格局。然該書仍未對張謇教育思想,及對實業、教育、自治與立憲、共和
之間的關係作深入探討(章開沅、田彤,2002)。 瞿立鶴所著張謇的教育思想探討張謇教育思想的
哲學、宗教、政治、經濟基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及各類教育,並總結張謇教育思
想為實利主義、軍國主義、村落主義與人本主義。此書,對張謇教育思想作了詳細的論述,然而
並未對張謇整個思想中的實業、教育、自治、立憲、共和之間的關係加以闡述(瞿立鶴,1976)。
張蘭馨所著張謇教育思想研究探討張謇飽經世變的生平,教育的政治、經濟基礎,"父教育、母實
業"的主張,"學必期於用,用必適於地"的見解,國家思想、實業知識、武備精神之教育大綱,辦
教育辨國情,學西方、不泥古,教授方法主自得、教育管理尚嚴格,教育以國家利益為重,須打
破地方觀念等等主張,並評論張謇教育思想的歷史地位及其局限性。此書,對張謇教育思想作了
詳細的說明,但仍然未能對張謇思想中的實業、教育、自治、立憲、共和之間環扣的密切關係加
以論述(張蘭馨,1994)。2001年衛春回著張謇評傳一書,分生平及思想上下兩篇。生平篇再現了張
謇從一個傳統士紳向新興產業階層轉變的過程,突出介紹其在南通地方所創立的開拓性事業,以
及在清末立憲運動和建立民國等政治活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思想篇則從政治、哲學、文化、
經濟、教育諸多角度分析其輝煌事業的思想基礎,意在揭示他力圖吸收中西文化精華,為探索中
國邁向現代所做出的獨特貢獻。作為一個轉型期人物,對他思想行為中創新與守舊俱存的矛盾衝
突也予以分析,以釐定他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衛春回,2001)。然該書並未對張謇教育思想與的實
業、自治、立憲、共和間的關係加以論述。此外,Wong, king-kong(1957),徐崙(1962),李時岳(1962),
陸惠風(1962),Lee, Mabel(1966),及張朋園(1968;1969),褟福煇(1970),朱志騫(1972),廖勝雄(1979),
逯耀東(1980),劉聖宜(1982),陳志讓(1983),王爾敏(1985),陸寶千(1986),李月鈴(1987),陳有清
(1988),張學君 (1995),行人(1995), 馬萬明(1995), 周棟(1997)等人均曾研究張謇,但研究重點大
多不在張謇的教育思想,或雖然討論張謇的教育思想,但亦均未能對張謇思想中的實業、教育、
自治、立憲、共和之間的密切關係多加闡述。
故本文對張謇的教育思想作系統、深入之研究,意在對此偏缺,或有少補。本文重要的發現
為張謇的教育思想與其實業思想、自治思想、立憲思想、共和思想之間關係密切。質言之,即實
業為教育基礎,教育也可改善實業,實業與教育之關係密切,兩者相互相成;教育、實業為自治
的基礎,所謂父教育母實業然後有地方自治之寧馨兒是也;自治為立憲(辛亥革命一個月後改為共
和)的基礎;而其教育思想的目標則為救國。就教育思想本身而言,依據張季子九錄、柳西草堂日
記等原始及相關資料,可將之歸納為:一、教育及實業為自治基礎及教育救國。二、普及、強制的
國民教育。三、計畫性的逐步發展教育。四、重視實業教育。五、重視愛國教育。六、強調儒學
教育和嚴格教育。本文之目的在作為研究近代中國思想者參考,亦在使張謇教育思想廣為人知,
並期拋磚引玉,使學者對張謇教育思想作更深入的研究,俾能對於純粹學術及現實政治有所助益。
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 81

二、基本資料
本文儘量使用原始基本資料做為寫作根據。張謇的日記柳西草堂日記(張謇,1986,以下簡稱日
記 )為 最 基 本 的 資 料 , 自 1873年10月24日張謇 20歲 3個 月 又23天 起 , 至1926年 8月 2日張謇去逝前 22
天止,約五十三年時間。本日記大約八十七萬五千字左右,從日記中吾人可以了解典型的中國知
識份子之生活,並可以檢証張謇一些著作的正確日期。整部日記,對於張謇的活動,提供了一個
明確的先後程序,許多重要事件,亦可以從中找到正確的日期。這樣一個日子一個日子的確定下
來,對於 研究張謇的思想是很有幫助的。張謇日記第一部份由1873年到1892年,於 1967年在台北
出版;第二部份由1892年到1926年,亦於1969年在台北出版;此二部份在1986年於台北合併重印,
涵蓋1873年到1926年之期間。
張季子九錄(張謇,1983,以下簡稱九錄 )是了解張謇教育思想不可或缺的基本資料。九錄依
主題分為政聞錄、實業錄、教育錄、自治錄、慈善錄、文錄、詩錄、專錄及外錄九部份,各自主
題依年代順序收錄。
張謇存稿 (楊立強,1987)收集了張謇致趙鳳昌、袁世凱的未刊函件及電報,張謇致張孝若的
家書,翁同龢致張謇函,以及曹文麟的張季子九錄校補稿等,為甚有價值的基本資料。
張謇全集 (張 謇 研 究 中 心 ,1994)係以張季子九錄為基礎,增補了民國成立前後公開出版或內
部印刷的張氏手牒、日記,為所創企業撰寫的說略,帳略,南通市圖書館收藏的未刊稿,以及散
見于上海的申報、南通的通海新報等報刊上的函電、演說詞、呈文、談話、啟示等軼文遺著。在
他主持江蘇諮議局、農商部、全國水利局、兩淮鹽政局、江蘇運河局、教育總會、吳淞商埠等機
構時期,以他名義發出的公文以及一般事務性便條,其重要者亦有收錄。由他人起草經張氏本人
修改、署名之件,以及由他人記錄的演說詞、談話等,亦有收錄。張謇全集共六卷。一、政治卷;
二、經濟卷;三、實業卷;四、事業卷;五、藝文卷;六、日記年譜卷。卷內各篇,一般均按成
文時間先後編次。為便於使用,實業卷按企業名稱編排,事業卷按事業性質編排,藝文卷先按文
體分類編排,然後按時間順序編排。張謇全集亦為研究張謇有價值的資料。

貳、早期生涯,歷史背景與其教育思想的演進
張謇,字季直,號嗇庵,清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七月一日)生於江蘇省海門縣,一九二六
年逝世於江蘇省南通縣。張謇的父親名彭年,先後娶葛氏及金氏。葛氏生長子譽,五子警,金氏
生二子謨,三子察,四子謇,張謇即為家中的老四。張謇的家族幾代以來一直是不識字的農家,
其父張彭年則受過初級的教育,甚望其子弟將來能在科舉考試中成功。
張謇在1856年四歲時開始讀書,他的啟蒙老師是他的父親,教他讀千字文。1857年張謇被送
到私塾,他的老師是邱大璋。在1857至1863年七年內,閱讀初級讀本諸如三字經,百家姓;基本
詩文如千家詩、神童詩等;以及儒學典籍例如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孝經、詩經等。這些書
籍的學習,雖然只是初級的教育,卻是科舉考試的基礎。在這預備性的階段,張謇學習閱讀、寫
作、書法,對偶文。
1864年,其父請宋效祁為家庭教師,幫忙張謇兄弟準備地方科考。一天有人騎馬從門前過去,
先生即以 "人騎白馬門前去"命對,張謇當即對"我 踏 金鰲海上來",深得先生的讚揚。 宋效祁要求
張謇重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不過版本較佳。宋效祁接著又教他讀書經、易經、禮記及左
氏春秋。在宋師有效教導下,張謇學習科考必須的試帖和制藝。不幸這熱心的教師於1866年去逝。
張謇乃被送往西亭,接受宋師姪兒宋琳的教導。張謇繼續閱讀周禮和儀禮等儒學經典。
82 南師學報

張謇的科舉生涯是漫長和苦痛的。在第一階段生員考試中,張謇花了五年,自1864至1868年
作準備,通過縣、州、院 試,在院試中得到第二十六名,而於1868年獲得附生,當時張謇十六歲。
第二階段舉人考試對張謇來說,相當艱苦。他花了十七年,從 1869-1885年去應考,失敗了五
次。 1870年他初次參加此項考試,在科試中得到第十六名,但是在鄉試中失敗。在1873,1875,
1876,1879年的考試中亦都在科試中通過,鄉試中失敗。一直到1885年,張謇才考上舉人,並獲
得第二名。
第三階段的進士考試,也是艱難萬分。他花了九年,從 1886至 1894年作準備,在北京舉行的
進士考試中,1886,1889,1890和1892年連續失敗了四次。在 1894年,年屆四十二時,在父兄鼓勵
之下,再次參加考試。會試成績排名第六十,覆試第十,而在殿試中則榮獲第一,狀元及第。隨
即被任為翰林院修撰(張孝若1930:22-29)。
可是被任為翰林院修撰六個月之後,在張謇科舉生涯中扮演鼓勵角色的父親即逝世,於是張
謇離開北京。四年後的1898年,當他在家鄉南通發展實業之時,也不忘回北京參加翰林院考試,
完成全部科考程序,以實現其父遺願。
張謇出身科舉,甲午年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在理論言之,他似應維護自隋唐以降之傳
統制度;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他主張廢除科舉,普興學校。衡諸原因,第一,他早歲受「冷籍」、
「認保」及「派保」之累,大有厭惡之感。對主持科舉之學官,尤視為「賤儒」。依據科舉考規,
祖先三代無籍名者謂之「冷籍」,其子孫無應考資格。但如與試士子,身家清白,無刑喪過犯者,
則須得同族中有應試資格者或廩生「認保」 。再於應試時,由學官循州縣試錄士子之次第,與廩
生歷次之次第,比而連環切結,曰「派保」。張謇為「冷籍」、「認保」、「派保」事,曾經受
學官鄉紳敲詐。第二,他認為科舉制度磨滅青年意志,束縛人民思想,給國家帶來無窮之禍害。
從前中國人,除掉了讀死書的本職之外,沒有發揚志氣,做實事的趨向。要國家發展,人民解放,
得到思想的創造,走向著實的道路,必定要推翻那科舉的制度,還給讀書人自由。第三,他認為
科舉制度為普興學堂之障礙。欲普興學校,惟有變通科舉,而使天下之才,必出於學堂(瞿立鶴,
1976:207-209)。
雖然如此,但經由傳統的訓練,張謇接受了儒家思想中的為民服務、實用、互惠的成份,成
為他以後從事實業、教育、自治及政治活動的精神指導原則。張氏「為民服務」的「基本信念」
從開始主張辦紗廠到去逝,無所改變。然而張謇在技術、科學、管理、教育、自治,甚至立憲、
共和政治體系方面,則是一步一步變遷:首先是實業救國;後來發展為實業、教育救國;再發展
為實業、教育、自治救國;再發展為在君憲之下,實業、教育、自治救國;最後發展為在共和之
下,實業、教育、自治救國。張氏「以實業為教育的基礎,實業、教育又為自治的基礎,自治為
立憲的基礎。此種思想即使在後來他已轉向共和,他仍以實業、教育、自治為核心。這就構成了
官士商集于一身的他,既受傳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又受西方憲政的衝擊,爾後擷其所長,融為
一體,形成了"政、學、業"進行全面革新的思想體系」(黃鶴群,1996;555)。
據張謇了解,儒家思想是為民服務的一套理想和大原則。而這套理想和原則須由士紳具體加
以研究、決策和實踐力行。他抱怨宋代部份學者把儒家思想扭曲了,以新儒學的名義出現,流為
空談。他也抱怨新儒學被統治者以科考的型態,用來製造忠順皇族的官僚集團,致使儒學的研讀
變成做官的敲門磚。依張謇之見,儒學被統治者如此誤導、誤用,導致真正的儒學衰退,以致學
者完全忽略了為民服務的實踐。張謇喜歡樸學,而不喜歡宋明理學,因為他認為理學家空談心,
只管身心修養而忽略社會建設。他極力倡導原始的儒家,以實踐代替空談。
張謇七十四年的生涯,見證了一連串的知識變遷及事件。包括1860-1894年自強運動的學習西
方科技知識,1898年百日維新的嚮往西方立憲制度,1900年庚子義和團的排外運動,1905-1911年
憲政運動的鼓吹的君主立憲, 1911年辛革命的建立民國,1919年前後五四運動的知識衝激,以及
1921年開始的共產黨運動。
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 83

自強運動的領導人物強調科技的重要,特別是船、砲、路、礦。他們認為中國如能學習西方
科技,則可以打敗外國。自強運動在中央由恭親王奕訢領導,在地方則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
章等人提倡。
張謇對於自強運動之實際成效不感滿意,但是並不反對自強運動之增強軍備和發展實業的目
標。早在1879年張謇即已指出,「中國大患不在外侮之紛乘,而在自強之無實」(九 錄,政聞錄,
卷一,頁一上)。而在1886年張謇更指出「中國須振興實業,其責須在士大夫」
(日記,總頁1987)。
但張謇在自強運動時期並未討論儒家思想是否與學習外國事物相容這一課題,亦尚未討論儒家傳
統和現代化是否相合這一問題。
1895年馬關條約即將簽訂之際,康有為在北京領導公車上書。籲請政府拒絕簽訂和約,遷都
再戰及作軍事、實業、教育等改革。當公車上書之時,張謇在南通丁父憂。不過,張謇稍後代張
之洞上奏,提出九項改革:(1)宜練陸軍,(2)亟治海軍,(3)宜開鐵路,(4)宜省分設槍
砲廠,(5)宜開學堂,(6)宜速講商務,( 7)宜講求工政,(8)宜多派遊歷人員,(9)宜豫
備巡幸之所也(九錄,政聞錄,卷一,頁一四上至頁二二下。)。這些建議事實上與萬言書內容
相似。其中「廣開學堂」一項,闡述了張謇之變舊式科舉,提倡新式教育的主張。
自1895至1900年,張謇發展實業、教育相孳乳之思想。而這與上列改革事項中的( 5)、(7)
項相呼應。張謇日記1903年5月24日有載:「甲午後乃有以實業與教育迭相為用之思」(日記,總
頁1987)。1898年,康有為遊說光緒皇帝作軍事、實業、教育、公共行政,甚至於君主立憲的政
治改革。而張謇當時對於軍事、實業、教育的漸進改革並不反對,但是卻不贊同作激烈的政治改
革。甚至於在軍事、實業、教育方面都屬意於點滴漸進的改革,以避免保守勢力之反對。
從1901到1903年,張謇發展出實業、教育為自治基礎之思想。而從 1903至 1911年,他發展出
實業、教育、自治為立憲基礎之思想。此時張謇極力倡導立憲運動。然而辛亥革命後一個月左右,
他發展出實業、教育、自治為共和基礎之思想。1913年,他認為實業之命脈繫於政治,兩者彼此
影響(九 錄,政聞錄,卷七,頁一上,頁四上)。從1913到1915年,張謇主要於中央政府實踐其
政治理想,但自1915年之後至1926年逝世之前,則主要於地方層次實踐其政治理想。張謇能緊隨
時代的腳步,自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審時度勢",順應歷史潮流而三次否定了自己的追求,每
次都踏上了一個新的歷史臺階。甲午戰爭,他否定了狀元-宰相的的傳統道路,投身于"實業救國"、
"教育救國",開拓社會經濟現代化的道路。 1901年 的<變法評議>他再次昇華了自己的思想,由同
情維新變法而踏上了變革專制政體、實行君主立憲的代議制民主政治的新階段。1911年辛亥革命,
又為國家和民族利益而放棄了自己為之奮鬥的君主立憲制,毅然轉向共和(嚴學熙,1996:249)。
在維新運動時期( 1895-1912年),康有為謂孔子是改革家,認為孔子所說的據亂世相當於君
主專制;而昇平世相當於君主立憲;太平世則相當於民主共和;三者須循序漸進。康有為的這種
闡述提供了古典能容納西化、儒家思想可以維新之基礎,而認為儒家思想與現代化相符合。其他
學者,例如張之洞,則認為立憲是與儒家思想相衝突的,但是認為儒家概念容許向外國學習器、
物、技。張之洞試圖保留儒家三綱,發展實業、教育,和學習西方科技以救中國。
張謇則認為儒家思想是與向外國學習長處相容的,主張可以學習西方的實業、教育、自治,
蓋實業、教育、自治中國古已有之,無妨向西方學習。張謇也認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然
而與張之洞相較,張謇所謂的「體」是原始的儒家,而非漢代,尤其宋明以後的儒家,因為他認
為務實、互惠遠重於絕對服從。張之洞所謂的「體」則是漢代,尤其是宋明以後強調絕對服從的
三綱。此時期,張謇也倡導日式立憲,但並沒有討論儒家思想與立憲是否相容這一課題。張謇後
來也接受了共和,但卻未討論儒家思想與共和是否相容這一課題。不過張謇認為老子的「治大國
若烹小鮮」與共和相合。
1919年左右的知識革命代表中國對西方衝擊的第三階段反應。一些學者如胡適,認為儒家思
想與現代化完全衝突而應予拋棄。受西方訓練或啟迪的新知識份子,倡導國民生活哲學基礎的激
84 南師學報

烈改變。他們要求依西方的標準來重估中國的文化遺產,而決定接受西方民主、科學文化作為新
秩序的基礎。此種知識爆炸,對儒家思想的傳統道德、風俗、人際關係及社會習慣都產生重大衝
擊。在深度及廣度方面,五四時期知識轉型的影響,實超過1895-1912年時期。其他有些人如辜鴻
銘、康有為,則仍堅持維持儒家思想,蓋其認為儒家思想與現代化可以相容。
張謇在五四運動時期,仍然認為儒家思想是與學習外國長處相容,主張學習西方的實業、教
育、自治。蓋實業、教育、自治中國古已有之,無妨向西方學習。此時期,張謇仍認為儒家思想
「教育機會均等」、「為民服務」、及「實用」、「互惠」與現代化符合;但張謇並不能接受教
育自由及學生運動,更不同意全盤西化。張謇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在於求學,不宜浪費寶貴時間
於政治運動,認為學生罷課只會引起社會混亂而不能實際解決國家的問題(九錄,教育錄,卷四,
頁一四上至一八下)。他反對共產黨的階級鬥爭概念,也反對運用暴力的方式取得政權。

參、教育思想之內容
張謇的教育思想與其實業思想、自治思想、立憲思想、共和思想關係極為密切。質言之,即
實業為教育基礎,教育也可改善實業,實業與教育之關係密切,兩者相互相成;教育、實業為自
治的基礎,所謂父教育母實業然後有地方自治之寧馨兒是也;自治為立憲(辛亥革命一個月後改為
共和)的基礎;而其教育思想的目標則為救國。就教育思想本身而言,依據張季子九錄、柳西草堂
日記等原始及相關資料,可將之歸納為:一、教育救國及教育、實業為自治基礎。二、普及、強制
的國民教育。三、計畫性的逐步發展教育。四、重視實業教育。五、重視愛國教育。六、強調儒
學教育和嚴格教育。茲分述如次:

一、教育救國及教育、實業為自治基礎
(一 ) 教 育 救 國
張謇的愛國主義促使他興辦實業,振興教育,以為救國之基。張氏認為救國須先使人民有所
知識。而欲獲取知識,須賴教育,故曰:「非人民有知識,必不足以自強,知識之本,基於教育」
(九錄 ,實業錄,卷四,頁30上)。並強調:「欲長國民之程度,必先長國民之知識。知識何自而
長,則普級教育是已。教育何由而普及,則籌集地方自治經費是已」(九錄,政聞錄,卷三,頁 25
上)。教育,依張謇之見,不只是教導而已,同時也是使人民獲得知識、智慧、學問的方法。張氏
特別強調,「實業教育,富強之大本也。教育所以開民智。顧念今日,豈唯民智不開而已。上而
官智,中上而士智,開寤者復有幾人」(九錄,自治錄,卷一,頁8上,下)。張氏認為中國國勢衰
弱,國望虧損而遭逢國恥。而欲洗雪國恥,則必須講求學問,注重教育。因 此 曰:「今求國之強,
當先教育,先養成能辦適當教育之人才」(九錄,專錄,卷七,頁2下),並指出:「欲雪其恥而不
講求學問則無資」 (九 錄,教育錄,卷一,頁17上 ),又曰:「非教育不足以圖存,非實業不足以
自治」(九 錄,政聞錄,卷九,頁 20上)。張謇 所說的知識、學問、智慧包括了解中國的危急,中
國的急需發展實業,中國的急需發展新式教育,中國的急需發展自治,以及中國的急需發展民主
政治(先則主張君憲後轉為共和)。因此張氏強調,知識、學問、智慧可幫助洗雪國恥,促進社
會正義,及實現自強。他興學的宗旨在於以教育興業,以教育啟智,和以教育救國。
至於各類教育,張謇特重小學、師範及職業教育,亦不忽視特殊教育。職業教育意在培養實
業人材,改良實業;師範教育之目的在培養小學教師;而小學教育則為普及基礎的國民教育。觀
其1903年之言可知:
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 85

欲求學問而不求普及國民之教育則無與, 欲教育普及國民而不求師則無導,
故立學校須從小學始,尤須先從師範始(九錄 ,教育錄,卷一,頁17上)。

張謇極重視師範教育。"師範為教育之母"是張謇教育思想的核心。創立師範學校,以為普及
教育之基礎。張謇的教育與經濟並舉,教育為立國之本,普及為教育之本,師範為教育之本的思
路,突破了封建舊教育觀念。張謇的師範教育思想及其豐富的經驗是非常先進的,其所創辦通州
師範是中國第一所私立的師範學校。張謇對特種教育和貧民教育也給予相當的關注。張謇創辦南
通狼山盲啞學校,並自任校長。當時在北京、上海等地雖設有盲啞學校,但都是外國教會辦的,
狼山盲啞學校則是由中國人自辦的第一所殘疾人學校。此外張氏私立貧民學校和育嬰堂私立國民
學校,也是張謇創辦的,張自任校長,招收孤兒和貧窮孩子入學。在世態炎涼的社會裡,張謇對
特種教育和貧民教育如此關注,確實難能可貴。當時有人稱南通之伶工學校、盲啞學校為中國特
殊教育之鼻祖(馬萬明,1995:247-248)。
張謇相信實業之發展可以促使國家富強。而欲作各種改革,也有賴實業提供財源以為基礎。
他相信教育可以掃除盲目、無知、偏見、固執等障礙,並造就各領域專家,促使國家富強。他明
瞭實業發展與教育發展關係之密切,並親自興實業、辦教育。
(二 ) 實 業 、 教 育 是 自 治 的 基 礎
張謇認為實業、教育是自治的基礎,他在一生中在不同場合下有多次申述。如1906年:

立憲之大本在政府,人民則宜各任實業、教育,為自治基礎 (九錄,專錄,
卷七,頁14下)。

如1915年:

國家之強本於自治,自治之本,在實業、教育。而彌縫其不及者,惟賴慈善。
謇自乙未以後,經始實業。辛丑以後,經始教育。丁未以後,乃措意於慈善。
蓋失教之民,與失養之民,茍悉置而不為之所,為地方自治之缺憾者小,為
國家政治之隱憂者大也。南通教育慈善之發端,皆由實業(九錄,自治錄,卷
二,頁9下)。

又如1919年:

走報村落主義有年矣。目睹世事紛紜,以為鄉里士夫,茍欲圖尺寸以自效者,
當以地方自治為務。地方自治條理甚繁,當以實業、教育為先,蓋猶孔子富
而教之之義。使地方無不士不農不工不商之人。走施諸南通近三十年,薄有
成效(九錄,自治錄,卷二,頁20上)。

由以上諸條觀之,可知張謇認為實業、教育是自治的基礎,也是強國的根本。亦可見張謇所說的
自治,是由地方由鄉里士夫帶領來辦實業、教育、慈善,自求多福之義。各地方能自求多福,國
家則賴以富強。而在鄉里士夫領導之下,從事實業、教育、慈善等地方工作,張謇把它看成是符
合孔子所說的富而教之,認為在此義上儒家傳統與現代化並不衝突。
張謇注重地方自治事業發展中的遞進層次和全面配套。即由基礎性的發展實業開闢財源入手,形成
經濟規模發展的優勢,進而發展教育事業,爭取人才的支持;再進一步開創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以改善
人們的生活空間、生活方式等,由此而引發的思想觀念上的變化則是地方自治和城市化進程的深層次的
變動了。與城市化進程順序遞進的同時,"全面配套"也使南通市的城市化具有鮮明的特徵:龐大企業集團
的形成,合理的一城三鎮的城市歸劃和佈局,功能齊全市政設施的完善,兼顧多方需求的教育、文化、
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其結果使得南通這古老的鄉村政治中心發展為:既是工業生產基地,又是商品流通
86 南師學報

中心;既是文化教育中心,又是政治中心;城市經濟關係和生活方式廣泛地滲透至農村地區,進而改變
了農業居民的生活習俗和傳統觀念(張喜陽,1996: 415)。
張謇認更為地方自治必須逐步實踐,從個人、家庭、村鎮、縣、省乃至於整個國家。他在1923
年說道:

地方自治云者,人各有其地方,人各有一自。自先明白自何事,地方何在。
欲治與否,則在各人。如果欲治,自一人、一家、一村、一鎮始,治之而已。
國無大,一家無小,視吾力所能,大不足矜,小不足餒也,亦行之焉耳。何
取多言為(九錄,自治錄,卷四,頁15上)。

張謇強調實踐力行和實際效果的重要,故建議地方自治必須要從最小的單位 --個人做起,逐
步推廣到全國。依張謇之意,當每個人都能自治時,那麼家、村鎮、縣、省甚至全國,自然能實
踐得很好。顯然張謇此種由近而遠,由小而大的觀點是來源於儒家經典大學的理論,強調「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按部就班,由小而大。雖然是儒家的信徒,張謇從未強調絕對服從,相反的,
他強調「治之而已」,「視吾力所能,大不足矜,小不足餒也,亦行之焉耳」,所以張謇屬於實
踐型的儒家,而非教條型的儒家。
1920~1924年聯省自治之說風行一時。倡導聯省自治的人,為了使人能贊成聯省自治,接受聯
省自治,乃提出種種理由,說明當時中國應該實行聯省自治,可以實行聯省自治,必須實行聯省
自治,包括:有助於統一,適合中國國情,有利於民主共和等。反對聯省自治的人,也提出種種理
由,說明當時中國不應該實行聯省自治,不可能實行聯省自治,不需要實行聯省自治,包括破壞
統一,不適合中國國情,無益於民主共和等。在倡導聯省自治諸人之中,也對於聯省自治的規畫
發生論辯,如國憲與省憲制定的先後,中央政府與各省政府成立的先後,中央與省職權畫分的方
式的問題等(孫廣德,1999:227~257)。
張謇甚為關切培植人才,發展省縣建設的自治。但並不對於1920~1924年流行的聯省自治有太
大興緻。在1921年11月致聯省自治推動者徐佛蘇函中,張謇強調「省各自治而后能聯」,而不是
「省先使聯而后自治」。其言曰:

今所謂聯省自治者,亦救藥中之一劑耳。醫不能救命,而不能不救病。所謂
確定國與省之組織,劃定國與省之職權,洵為不易之論。顧走以為省各自治
而后能聯。今所云則省先使聯而后自治。此亦見仁見智之不同。而舍此無以
抉今之障,求今之一。是則走于尊論惟有從於同、期於成、祈于速,更無異
致。顧走所能,在意向、精神、言論之同,若必引之于發起之列,則惟有望
而卻走(楊立強,1987:332)。

可見張謇真正關心的是自治的實踐,而非有名無實的聯省自治。
張謇的地方自治思想跳出了傳統經營鄉里的窠臼,進一步深化救國救民、改良社會主張的內
涵,增加可行性而提出的,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其內容最初僅是興辦實業,以後隨著他自身經
濟實力的增強和社會閱歷的加深,範圍日益擴大,包括了實業、教育、水利、交通、文化、慈善、
公益諸端,其改造社會的努力,幾乎涉及社會各個角落和各個層面。他已不是一種簡單的謀鄉里
福利的小農理想,而是具有按資產階級的面貌改造舊中國社會的新思維(錢江、湯可可,1995:57)。

二、普及、強制的國民教育
張謇是普及教育的提倡者。1912年,張氏即沉痛指出:「自前清甲午中國師徒敗衄,乙未馬關
訂約,國威喪削,有識蒙詬,乃知普及教育之不可已。普及有本,本在師範,乃知師範之設,不
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 87

可以已」(九錄 ,教育錄,卷三,頁15下)。他主張初級教育的普及、強制,以之作為自治和立憲
的基礎,並奠定國家富強之根基,故於1904年即曰:「竊維自治之本在興學,興學之效在普及」(九
錄,教育錄,卷二,頁2上)。1905年又曰:「朝廷今方預備立憲,憲政之要,首在教育普及」 (九
錄,教育錄,卷二,頁 11下)。於1925年更曰:「慨自清季以來,稍有知識者,無不本卑斯麥之言,
謂一國之強,基於教育」 (九 錄,教育錄,卷六,頁15上)。1911年,張謇亦曾致函友人表示:「私
以為今日之人,當以勞死,不當以逸生,下走尚未忍言勞也。死後求活,惟恃教育,諸賢勉之」
(九錄 ,教育錄,卷三,頁11上)。他樂於建立一個初級學校制度,使特定區域內的及齡學童都強
制入學,因此他於1904年說:「各省風氣不一,內地民智未開,茍非強迫,誠難普及…顧強迫非可
空言,普及具有價值,則畫定地方稅為教育費,廣設師範學校養成教員二事,其尤要矣」(九 錄 ,
教育錄,卷二,頁2上)。他認為西方及日本,雖然文明起源較中國為遲,但是卻能成為文明先進
國,乃因其普及教育的成功推展。因此張謇於1905年曰:

竊維東西各邦,其開化後於我國。而近今以來,政舉事理,且駸駸為文明之
先導矣。撢攷其故,實本於教育之普及,學校之勃興(九錄,教育錄,卷二,
頁17下)。

張謇的一些同時代人物也有初級教育須普及、強制的看法。例如在1898年,康有為建議效法
德國腓特烈大帝,在村落普遍設立小學,要求所有七歲以上孩童一律入學,若有未入學之孩童,
其父母須受罰(戊戌變法,頁217)。在1902年,梁啟超也主張普遍強制的小學教育制度(飲冰室文集,
卷9,冊4,頁33,36,39)。但是康梁二人並未能像張謇一般,親自推行普及教育。

三、計畫性的逐步發展教育
張謇認為教育,尤其是基本教育,對於民眾和國家均甚為重要。但是若無適合的教師,便無
法推展基本教育,因此主張先設立師範學校培育師資。然後普遍設立小學,再設中學,再設大專
院校,逐次推展。在 1901年至1902年間,張謇雖然未能說服兩江總督劉坤一採行其辦學計劃,卻
能親自在南通家鄉實踐之。1902年,張謇在通州師範學校議裡,即作了簡明的敘述:

一藝之末,學必有師,古今中外之通義也。況圖國家強立之基,肇國民普及
之教育乎?光緒二十七年春,上書新寧督部,請先立師範學校。一年後各州
縣分別立高等、尋常小學校。三年後各府立中等學校。其各省之高等專科學
校,京師之大學校,五年後置焉。於事理,程度,財用,分際或有當也。新
寧韙之,下監司議。僅立算術測繪師範而已。二十八年春,復以為言。有沮
之者,謂中國他事不如人,寧讀書猶待人授法耶?事遂寢。不自量度,歸謀
諸友,請於通州自立師範學校(九錄,教育錄,卷一,頁8下)。

後來在1913年「北京商業學校演說」裡,張謇更謂:

鄙人亦科舉中人,甲午成進士。睹國事日非,而京朝士大夫尚恃拘墟之見以
論時局。率謂物質文明,如槍砲製造之類,中國自讓泰西一籌。惟讀書一事,
乃中國專長,決不可取法於外國。鄙人潛心研究,覺所謂中國專長者,不過
時文制藝而已。科學則有能有不能,至於教育之理,教人之法,雖謂直無一
人能之亦不為過。嗣後漸有議及設學堂者,惟凡事須由根本作起,未設小學,
先設大學,是謂無本。小學惟在得師,則師範尚焉。鄙人立志辦師範學堂蓋
始於此(九錄,教育錄,卷三,頁20上)。
88 南師學報

南通所辦的各及學校均係由張謇創立、指導。學校的經費大半是由張謇辦實業之所得來支持,有
些是親友的贊助。政府沒有給予贊助,也沒有給予阻撓。張謇在1902年曾說:

當此人心否塞,民力窮困之時,若盡以興學諉諸有司,實事貿以虛演,則幸
成何日,懷恥彌深(九錄,教育錄,卷一,頁5下)。

張謇表示他有義務在家鄉從事建設,但是若想依賴政府官員來推展教育,必遭「推」、「拖」、
「拉」,毫無效率,那將無法完成。在1922年,張謇更自豪地說:「南通教育,向不依賴政府」(九
錄,教育錄,卷五,頁15上)。

四、重視實業教育
實業,依張謇之說,包括農、工、商各方面,略相當於現今所謂「經濟發展」。他在1904年4
月15日說道:

實業者,西人賅農工商之名,義兼本末,較中國漢以後儒者重農抑商之說為
完善(日記,總頁2159)。

張謇實業觀念的形成,始於光緒十二年丙戌 (1886年 )。他說:

自丙戌會試報罷,即謂中國須振興實業,其責任須在士大夫…甲午後乃有以
實業與教育迭相為用之思(日記,總頁1987)。

教育需要金錢支持,而金錢來自實業。張謇確信,現代教育的提倡是一切改革的基礎,然而
他缺乏提倡教育所需的經費,因此他努力振興實業,作為教育的基礎。實業是教育的基礎,是因
為教育經費必須由實業所得來支持。他說:「必農工商奮興,而後教育乃能普及」(九錄 ,實業
錄,卷二,頁九上)。又說:「圖存救亡,舍教育無由,而非廣興實業,何以取資以為挹注」(日
記,總頁2099)。在大生紗廠股東會第一次演說中更說:

欲興教育,赤手空拳。不先興實業,則上阻旁擾,下復塞之,更無憑藉(曹
文麟,1969:卷一,頁一上)。

1911年又說:

非人民有知識,必不足以自強。知識之本基於教育,然非先興實業,則教育
無所資以措手(《九錄》,實業錄,卷四,頁三0上)。

1912年南通師範創立十周年時,也強調興實業為促進教育之手段(九 錄,教育錄,卷三,頁
一五下,一六上)。類似的話,在張謇一生中一再出現。如1921年:「教育非空言所能達,乃先
實業」(九錄 ,自治錄,卷四,頁二上)。又如1924年:「教育必資於經費,經費惟取諸實業,
所謂實業為教育之母是也」(《九錄》,政聞錄,卷六,頁一九上)。張謇視教育為富強救國的
手段,而實業則為支持教育經費的手段。張謇不只是談實業,而且是親自辦實業。
實業是教育的基礎,而教育也可以增進實業知識,促進實業之發展,故曰:「以實業輔助教
育,以教育改良實業,實業之所在,即教育之所在」(九錄,教育錄,卷六,頁八下,九上)。
又曰:「實業教育互相孳乳」(《九錄》,自治錄,卷三,頁一五下)又曰:「父教育而母實業」
(九錄,教育錄,卷二,頁二七上),可見實業和教育密切不可分。張謇亦視實業為富強救國之
根基,在1902年給通州商人的公開信中,謂「國非富不強,富非實業完不張」(九錄,實業錄,
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 89

卷二,頁九上)。張氏認識到農工商是整個經濟發展的相關面,而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教育發展關
係密切不可分,兩者均為富強救國根基。「教育與實業的聯繫,可謂互為表裏,緊密相成」(李月
鈴,1987:46)。中國傳統的科舉教育體制,只能產生士人,而不能造就技術人才。要改變中國實業
落後的狀態,歸根到底有賴於實業教育的重視和普及。張謇有見於此,才不畏困難,終身致力于
倡導及開辦新式學堂及學校,推展實業教育。1914年,張謇並謂「工業之發達,工學終效之徵也。
則工學之構成,亦工業歷試之績」(九錄,教育錄,卷四,頁2下)。他提出的"父教育,母實業"的
主張,把教育與發展農工商業聯繫起來的思想,是近代中國教育史上的創舉 (張蘭馨,1994:301)。
張謇的實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反對死讀書,鼓勵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章開沅,2002:258)。
張謇強調教育的實用性而重視實業教育,他屢次不厭其煩地告誡學生,不要落入象牙塔之內。他
強調新式教育的功用面,認為知識是為實用的,而非為知識而知識。呼籲辦教育者注意「教育必
與時勢相消息,倘昧於時勢變遷,墨守定章,一成不變,則其教育與時勢不相應。雖有成效,何
補於國,何補於民」 (莊俞,1917:34)。他從不懷疑科學探究與技術掌握的益處。他認為傳統中國
人態度傾向於含糊,必須加以克服,代之以科學真確的態度。就此點言之,張謇不只注意到科學
技術,也注意到求真求確的科學精神。

五、重視愛國教育
張謇認為教育之目的在於作為自治的基礎,同時也是在於救國,所以相當重視愛國教育,愛
國主義是張謇思想的核心 。他試圖透過教育,培植國家觀念和愛國情操。1902年,張謇在師範章
程改訂例言中,即強調愛國教育而謂:
「國家思想、實業知識、武備精神三者,為教育之大綱而我邦之缺憾。師範造端教育,責任
匪輕。故尤兢兢於國民教育,獎勵實業,及師範體操以兵式為主之定章」(九 錄,教育錄,卷一,
頁13上)。1908年,張謇在初等小學教育必須改良之緣起中,更強調愛國教育的重要性,直謂:「國
何為而須教育?教育者,期人民知有國而已。能有國之終效,使人人任納稅、當兵之責,多數無
怨望而已」(九 錄 ,教育錄,卷三,頁 2上)。 1911年 7月,張謇在中央教育會之演說中,更重視救
亡圖強之愛國教育,謂:

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圖強之教育,然非有觀察世界之眼光,則救亡圖強
之教育政策無自而出…私心、惰力二者既為教育精神上大害,然則藥之有道
乎?曰:救私心,當竭力提倡國家主義教育。救惰力,當竭力提倡軍國民教
育。提倡國家主義教育,即前此學部教育宗旨所謂尚公;提倡軍國民教育,
即學部教育宗旨所謂尚武。能實行尚公、尚武二者,以救精神之病,則所謂
尊君、尊孔、尚實三者,皆在躬行實踐,不言而喻之中…謇以為今日提倡國
家 主 義 教 育 與 軍 國 民 教 育 , 茍 尚 有 救 亡 思 想 與 教 育 知 識 , 斷 無 反 對 者(楊 立
強,1987:602-603) 。

可見張謇特重愛國教育,以教育作為救中國的手段。不過,過於強調國家主義教育、軍國民教育,
雖然可以尚武以禦外侮云云。但教育畢竟是長期的投資,只注重有形的軍國民教育,卻忽略了無
形的學術訓練以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長期而言,對國家並不一定有利。觀乎張謇逝世後,
仍舊軍閥割據,武人專政,唯力是尚,中國的民主政治難以建立,可以證明只有軍國民教育而無
民主政治及獨立思考判斷的教育,仍有缺陷。
90 南師學報

六、強調儒學教育和嚴格教育
張謇主張儒家典籍列為學校必修課程,並重視中國書法的傳授。他強調學科以國文為基礎。
無論何校,若不注重國文,雖科學完備,亦無圓滿之希望。張謇深信儒學教育必須作為中國教育
的原動力。1903年,在學制宜仿成周教法師孔子說中,張謇將新式教育的淵源溯及<禮記學記>,
而把古代的塾、庠、序、學比擬新式學校。謂塾教導六至九歲者,類似新式初級小學。庠教導十
至十二、三歲者,類似新式高級小學。序教導十三至十九歲者,類似新式中學。學教導二十歲以
上者,類似京師大學堂。並謂現代基本課程的數學、地理、生物其實也是孔子所說的數、方、名
的擴充而已(九錄 ,教育錄,卷一,頁15上,下)。
無疑的,張謇此等說法是託古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取向。不過,如前所述,張謇強調的儒
家是周代原始的儒家,而非秦漢隨唐宋元明清的儒家,因為他認為實用、互惠較絕對服從為重要。
與張之洞相較,張謇所說的中學,強調實用、互惠,有別於張之洞所強調的絕對服從。
然而張謇畢竟受儒家教育影響甚深,而堅決反對高級小學以上學校的男女合校。事實上,在
現代教育看來,男女合校優點甚多,包括可以刺激兩性發揮潛能,積極努力以爭取異性好感,學
習男女相處之道,健全身心發展等等,這些都是張謇從來沒想到的。雖然張謇是第一個創辦女師
範的中國人,也創辦了若干女職校,但是他始終堅定反對十歲以上男女合校。他爭辯說男女有別,
男女分校並非貶低女子的地位。事實上,中國古代男子的地位優於女子,男子受教育的機會遠勝
於女子。在這樣子的時代環境之下,張謇能提倡女子教育,重視女性的平等,可以說是有所突破
了。女子教育與男女合校本不是同一層次的問題,因此吾人也不必以今律古,苛責張謇。
1920年,杜威赴南通演講,張謇在聽眾面前介紹杜威,稱讚杜威了解中國政治及教育,希望
能從杜威的演講中得到啟發(九錄 ,教育錄,卷五,頁7上,下)。張謇如果知道1920年稍後杜威對
南通的批評,將深感意外。杜威說:

南通現在以中國的模範縣聞名,因為有良好的道路,有公車聯繫各村落,有
技術學校,對盲啞有所照顧,沒有乞丐。但那祇不過是古老中國方法中的最
佳者,是一種儒家的家長主義。是改革中國藍圖的小規模展示,這是在南通
之外的中國廣大的地方沒有辦法做到的。舊思想與新事業的混合跡象顯露在
女子也在工廠做工,但是張謇卻認為男女在十歲以後合校上課是不適宜的,
結果使得大多數女子無法受教育
(Dewey John, 1964:166) 。

確實,在張謇的領導下,南通在當時成為中國的模範縣,是古老中國教育設施中的最佳者,是一
種儒家的家長主義。至於南通大多數女子未能接受教育,在當時,那不只是在南通,在整個中國
都是如此。但這不是張謇反對十歲以上男女合校的結果。相反的,張謇已經很努力地促進女子教
育,建立南通女子師範學校,便是一個證明。所以杜威把南通大多數女子無法受教育,歸因於張
謇反對十歲以上的男女合校,這是一種誤解。
張謇特別強調嚴格教育,認為紀律嚴格才能辦好教育,從而使民眾尊重教育。例如在1903年
師範學校年假演說中,他指出「以教為育」,謂教育是干涉而非放任,教育干涉是文明的,而教
育 放 任則為野蠻。既言干涉,自然伴隨規則和服從 (九錄,教育錄,卷一,頁18上 )。又如在1912
年,張謇強調軍隊無放任,學校無放任,此為世界今日各共和國之通例。蓋軍隊放任則將不能以
令,學校放任,則師不能以教;將不能令則軍敗,師不能教則學校敗。其為國患,莫此之尤。他
引用<學記>之言曰:「凡學之道,師嚴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人知敬學」。復強調今
歐美學校,教授管理之外,尤重訓練,尤重服從。指出盧梭放任教育之不可行,已為世界教育家
之所公認(九錄,教育錄,卷三,頁12下)。
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 91

事實上,學校與軍隊的性質大不相同。軍隊強調絕對服從以利作戰,但是學校應該是傳播知
識和培養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的場所。不過,張謇意在強調學校嚴格紀律的重要。例如在1919年5
月4日,當北京的學生示威,反對中國簽訂將山東權益由德轉日的凡爾賽條約時,張謇向學生發表
公開信,再次強調學校紀律之必須,呼籲學生努力求學,不要作政治活動(九錄,教育錄,卷四,
頁16下18下)。事實上,學運可以表達學生的愛國情操,是學生政治參與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生表
現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的良好訓練。教育應該不祇是讀書求學問而已,參加學運正可以表現德、
智、體、群並重的胸懷。然而張謇深怕學生被利用,而不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判斷、負責的能
力,這是張謇教育思想的保守之處。
張謇強調嚴格教育,而五四運動諸子,如蔡元培,則強調學術獨立、教育自由。蔡元培是早
期中國的著名教育家。他留學國外,也接受過傳統教育並曾任職翰林院,但並未為儒家思想所限。
蔡被認為是中西思想的綜合者,但他主要貢獻無疑是提倡教育自由,思想自由。
至於嚴格教育與教育自由何者為佳?必須依實際狀況來判斷。教育自由旨在啟蒙學生,擴展
其智慧,為追求知識而知識;而嚴格教育旨在計劃性的有效完成特定目標。教育自由並非如張謇
所誤解的,對學生鬆懈及對國家不負責。張謇晚年,與教育自由倡導者蔡元培、陳獨秀、胡適等
人並無密切接觸,確實缺乏教育自由、個人主義、為追求知識而知識的概念。此點朱昌崚評道:

張謇甚少接受西方概念的啟發,如個人主義、兩性平等、為追求真理而真理。
基本上他仍是傳統訓練出來的人物。知識上,張謇晚年與沸騰的時代新思想
隔絕。由西方湧入中國的新思潮,部份由書籍,大部份由歸國學者如蔡元培、
胡適等人介紹進來。他們帶回新概念架構、新方法,深深地影響新一代青年。
張謇對於這種新發展沒有接觸(Chu, Samuel C.,1965:177-178) 。

張謇在五四運動時期,張謇一再告誡學生,要努力求學,充實農工商知識。強調罷課只會引
起社會混亂,而不能實際地解決國家的問題。於1919年,張謇已經66歲,無須責備張謇晚年與知
識新潮隔絕。固然張謇缺乏西方自由、個人主義概念,其教育思想有其局限性。但他強調教育的
功用面,以教育作為推展實業、自治的手段以救中國。這正是張謇對中國的具體貢獻。
張謇對教育的興趣自 1902年至 1926年從不中斷。他興辦小學、師範、農業、紡織學校及南通
大學,對中國教育有實際的貢獻。張氏亦興辦女校,對傳統而言,也是一項突破。

肆、結論

張謇是一個重實用、講中庸、尚實踐,採溫和路線的儒學憲政家。其實業、教 育、自治觀念,
係淵源於為民服務、實用、互惠的儒家思想,也受到日本的影響。張謇對儒家思想中「為民服務」、
「實用」、「互惠」的概念從未改變,而在實業、教育、自治、立憲及共和方面,則因時勢的不
同,而在組合上有所變遷:首先是實業救國;後來是實業、教育救國;後來是實業、教育、自治救
國;再後是君主立憲下的實業、教育、自治救國;最後則是共和下的實業、教育、自治救國, 愛
國主義是張謇思想的核心。
張謇的教育思想與其實業思想、自治思想、立憲思想、共和思想,整體配套,關係密切。質
言之,即實業為教育基礎,教育也可改善實業,實業與教育之關係密切,兩者相互相成;教育、
實業為自治的基礎,所謂父教育母實業然後有地方自治之寧馨兒是也;自治為立憲(辛亥革命一個
月後改為共和)的基礎;而其教育思想的目標則為救國。
作為虔誠的儒家學者,張謇思有以發展儒家思想中的互惠、務實面,以恢復儒家思想。他特
92 南師學報

別強調時中的概念,亦即適應時代的中庸之道,作為推動現代化政策及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張謇
雖然把大部份時間用於地方,但亦從未忽視全國性的現代化。對於各項計劃,張謇總是以務實、
踏實的態度去實踐。他行動的方向,決定於其務實的天性。張謇的態度總是務實的,而非一成不
變地依循既定的理論。雖然如此,張謇教育思想仍可以歸納為: 教育救國及實業、教育為自治基
礎;重視普及、強制的國民教育;主張計畫性的逐步發展教育;重視實業教育及愛國教育;強調
儒學教育和嚴格教育。
與五四運動全盤西化的概念相較,張謇是溫和者。如前所提,張謇反對學生罷課,因為他認
為學生最主要的任務是讀書而非參與政治活動。他強調嚴格教育,而非自由思想。雖然張謇教育
思想缺乏西方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及為知識而知識的概念,有其局限性。但他能擷取儒家思想的
「實用」、「互惠」、「教育均等」及「為民服務」等積極面,強調實用主義、愛國主義及全民
教育而有別於傳統。他主張廢科舉,親自建立各式學校,並突破傳統,創立女校,對教育有具體
的貢獻。蔡元培、胡適及五四運動諸教育家,倡導學術自由、教育獨立等概念,並親自教學,對
教育有所貢獻。而張謇則興實業、辦教育及從事慈善事業以為自治基礎,對於中國的貢獻並不亞
於蔡元培、胡適等人。從張謇對教育、實業、自治和政治的思想及實踐,足證儒家傳統與現代化
並非完全不相容。

參考文獻
1.王爾敏(民74),張謇之實業經濟想,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6期,頁5-30。
2.朱志騫(民61),張謇的實業主張。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3.行人(民84),近代實業的開山鼻祖:張謇傳。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
4.李時岳(民51),張謇與立憲派。北京:中華書局。
5.李月鈴(民76),張謇的實業思想與實業事功。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6.宋希尚(民52),張謇的生平。台北:中華叢書編輯委員會。
7.林剛(民82),豈因貨殖損清名-試論張謇的傳統倫理與創新實踐,論張謇:張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267-276。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8.周棟(民86),末代狀元,實業先驅張謇傳。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9.馬萬明(民84),張謇教育思想的探討,再論張謇:紀念張謇140週年誕辰論文集,頁243-255。上海:上
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0.孫廣德(民88),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論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1.孫順智(民86),張謇的政治思想,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九卷第三期,頁115-144。
12.徐崙(民51),張謇在辛亥革命中的政治活動,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頁408-425。北京:中華
書局。
13.莊俞(民6),張季直先生教育談,教育雜誌,第九卷,第一號,頁33-36。
14.梁啟超著,林志鈞編(民67),飲冰室文集。台北:中華書局。
15.張孝若(民19),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上海:中華書局。
16.張怡祖(孝若)編,張謇著(民72),張季子九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九十七輯)。台北:文海出
版社。
17.張謇(民75),柳西草堂日記(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十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
18.張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圖書館編(民83),張謇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張朋園(民58),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 93

20.張學君(民84),實業之夢:張謇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1.張蘭馨(民83),張謇教育思想研究。沈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
22.章開沅(民75),開拓者的足跡--張謇傳稿。北京:中華書局。
23.章開沅 (民89),張謇傳。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24.章開沅、田彤(民91),張謇與近代社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5.陳志讓(民72),張謇在辛亥前夕政治思想的轉變,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
2285-2307。北京:中華書局。
26.陳有清(民77),張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7.陸惠風(民51),張謇創辦大生紗廠的歷史背景和經過,香港中文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28.陸寶千(民75),論張謇與南通近代化,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頁615-639。台北:中央
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9.逯耀東(民69),辛亥革命前後張謇的轉變,張灝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頁 687-700。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30.黃鶴群(民85),配套改革,整體推進:張謇的實業思想體系,近代改革家張謇:第二屆張謇國際學術討
論會論文集,頁553-562。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1.曹文麟(民58),張嗇菴先生實業文鈔。台北:文海出版社。
32.楊立強、沈渭濱等編(民76),張謇存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33.褟福煇(民59),張謇在清末立憲運動中的地位,歷史學報,1:27-42。
34.瞿立鶴(民65),張謇的教育思想。台北:學生書局。
35.劉厚生(民47),張謇傳記。上海:龍門聯合書店。
36.劉聖宜(民71),論張謇的教育思想,華南師範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44-50。
37.翦伯贊等編(民44),戊戌變法。上海:神州國光社。
38.衛春回,(民90), 張謇評傳。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39.錢江、湯可可(民84),簡論張謇南通地方自治模式與中國近代化道路,再論張謇:紀念張謇140週年誕
辰論文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頁 55-66。
40.嚴學熙(民85),張謇與辛亥革命~由立憲轉向共和的思想基礎,近代改革家張謇:第二屆張謇國際學術討
論會論文集,頁233-250。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1. Chang , P'eng-yuan(1968),The Constitutionalists, in Mary C. Wright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pp. 143-183。 New He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42. Chu, Samuel C.(1965), Reformer in Modern China: Chang Chien, 1853-1926.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43. Dewey, John (1964), Impression of Soviet Russia and the Revolutionary World: Mexico-China-Turkey,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44. Lee, Mabel(1966), The Development of Exalt Commence in Late Ching Thought,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Sydney.
45. Liao, Sheng-hsiung(1979),The Elit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Chang Chien's Subtle
Promotion of Chinese Constitutionalism,政治學報8:249-289.
46.Wong, King-kong(1957),Chang Chien, A Case Study of Attempts at China's Modernization by the Traditional
Gentry,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收稿日期:民國92年 1月20日
修正日期: 民 國 9 2 年 4 月 3 日
接受日期:民國92年4月13日
94 南師學報

Study of Chang, Chien’s Educational


Thought

Shun-Chih Sun
Department of Applied Languages for Interprelation and translation,
Chang Jung Christian University

An Abstract
Chang Chien (1853-1926) was a native of Nant'ung, Kiangsu. In spite of the various works on Chang Chien,
which testify to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role in modern China,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is still not well-research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first of all, to analyze Chang Chien's educational thought systematically and clearly
in the hope that it may becom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on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secondly, to stimulate further research. This paper depends more on basic source materials rather than
second-hand data. Among various source materials, Chang Chien's Diary and The Nine Records of Chang Chie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main lines of Chang Chien's educational thought may be briefly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education
as a means of saving China and education and industry as basis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2) universal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the primary education. (3) a planned education to be achieved step by step. (4)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industrial education. (5)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patriotic education. (6)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nfucianism and strict education .
The paper has also discussed the background to Chang Chien’s educational thought, the factors which
shaped it, how it developed, what influence it had on his contemporaries, and its long-term impact.

Key words: 1.Confucianism 2. Self-government 3. Education 4.Industr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