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第 39 卷第 3 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39 No.

3
2006 年 6 月   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un. 2006

近代学科发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起

张利荣 ,  阮  兴
( 暨南大学 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6)

摘要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近代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日渐为国人所重视 、


接受 。同时 ,西方历史学 、
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纷纷传入中国 ,一些学者以近代西方史学与经济学 、
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观念 、
理论与
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学术 。西学东渐之下 ,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 ,一些新的学术研究门类
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学术的体系当中 ,并最终发展为独立的学科 。中国学术体系与西方学术体系逐渐得以对
接 。这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兴起 ,也昭示了这
一学术发展进程 。
关键词 : 学术分科 ; 中国经济史 ; 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79 (2006) 0320054206

Development of Modern Subject : the Emergence of China ’s


Economic History Studie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

ZHANG Li2rong ,  RUAN Xi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nan University , Guangzhou , Guangdong 510326 ,China)

Abstract :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 , with the large - scale introduction in2
to China of Western theories in historicism , economics , and sociology , some scholars began to study Chi2
na’s conventional academic in the theories and ways of western historicism , economics , and sociology.
The conventional academic system in China underwent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s. Some new academic
categories began to emerge in the modern academic system of China and formed into an independent sub2
ject. It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modern China. The present paper in2
spects the academic phenomenon carefully , making the emergence of China’s economic history studies
learning objec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
Key words :demarcation of academic ;China’s economic history ;development of subject

一、
史学革命
1913 年 ,章太炎在撰作《自述学术次第》时 , 对“近世学术未备”的情形有所指陈 , 认为 “
: 诸治史学

收稿日期 :2006 - 03 - 24
作者简介 : 张利荣 (1975 - ) ,女 ,甘肃兰州人 ,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元明清文化史 。
阮兴 (1974 - ) ,男 ,湖南邵阳人 ,历史学博士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国学
术史 、
中国法制史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3期 张利荣等  近代学科发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起 55

者 ,皆留心地理 、
官制 ,其他已甚痟矣”,而尤感于有清一代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姓氏之学 、
刑法之学 、
食货
之学与乐律之学四门学问的衰微 “ ”[1 ] 姓氏之学 、
: 斯四术者 ,所包闳远 ,三百年中 ,何其衰微也 。 刑法之学
与乐律之学 ,姑存而不论 ,章太炎认为三百年中“食货之学”衰微不振 , 如以近代学术观念而言 , 实不为
过。
在中国传统史学中 ,很早就有关于经济活动的记述 。自《史记》作《货殖列传》《
、平准书》启其端绪
后 ,历代正史和政书中的“食货志”“食货考”
, 留下了大量的有关经济活动的记载 。“但传统史学毕竟是
以记述政治军事活动为中心 ,以帝王将相为主角的 ,历代《食货》
典志所记述的则主要是国家管理经济的
典章制度和有关的经济主张 , 对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经济生活 , 它所反映的广度与深度都是远远不
”[2 ] 章太炎所指的“食货之学”,其着眼点在于“民生日用”“
够。 : 食货之学 ,非独关于租赋 ,而权度之大小 ,
”[1 ] 实际上 ,重视与“民生日用”
钱币之少多 ,垦田之盈诎 ,金银粟米之贵贱 ,皆与民生日用相系 。 即普通民
众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食货之学”
已成为清末民初史学的一种趋向 。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近代学者倡行“史界革命”。反对“君史”, 提倡“民
的一个基本要求即是历史应“为国民而作”①。早在 1897
史”,是其重要主张 。梁启超等人提倡的“民史”
年 ,梁启超即指出 ,历史“有君史 ,有国史 ,有民史”,近代西方国家盛行“民史”,而中国历代正史 “不过为
,
一代之主作谱牒”[3 ] 。1901 年 ,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对旧史学提出了批评 “
: 前者史家 ,不过记述人
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 ,虽名为史 ,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主张“近世史家 ,必探索人间全体之
运动进步 ,即国民全部之经历 ,及其相互之关系”[4 ] 。1903 年 , 严复翻译斯宾塞《社会学研究》, 以《群学
肄言》
为名出版 。在书中 ,严复对“前史体列”
提出了批评 ,认为其只注重“帝王将相”之事 ,而忽略“国民
生计”“
: 又不幸前史体例 ,于国事常载其然 ,而不载其所由然 ,于帝王将相之举动 ,虽小必书 ,于国民生计
”[5 ] 这一时期 ,除梁启超 、
之所关 ,虽大有不录 。故一群强弱盛衰之故 ,至为难知 。 严复外 ,陈黻宸 、
黄节 、
邓实 、
刘师培等众多学者都大力宣扬“民史”“民史”
, 观念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史学界兴盛一
时。
在“民史”
观念之下 ,一些学者对与“国民生计之所关”
的社会经济史实日益重视 。谭嗣同在批评“一
姓谱牒”的旧史时 ,认为其重要缺陷即在于对民间生活 、
教育 、 工业和农业活动记载的不足 [6 ] 。
商业 、
1902 年 ,署名“樵隐”的作者在《政艺通报》发表文章 ,认为中国急需编辑一部《普通民史》,而其心目中的
《普通民史》
社会经济生活占据重要内容 “
: 尝拟裒集中国古今物产土性 、
工商宜忌 、
盛衰之沿革 ,国家征
税出入 、
轻重利弊之关系 ,各业物质法度 、
生理替待盈虚之变更 ,一一证以欧美当师法 ,当修改当参酌之
”[7 ] 这种对关于
实际 ,以补列朝国史所未备 ,命曰普通民史 ,使天下智愚不肖 ,真知灼见于国与民之维系 。
“国民”
经济生活方面的记述要求与传统史学中“食货志”、
“食货典”等注重记述国家管理经济的典章制
度及有关的经济主张的“食货”
体例已大异其趣 。

二、
食货新义
与此同时 ,随着西方经济学 、
社会学知识的传入 ,一些学者开始利用西方经济学 、
社会学的理论方法
来研究 、
记述中国的社会经济现象 。19 世纪 60 年代 ,西方经济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1867 年 , 美国传
教士丁韪良在北京同文馆讲授《富国策》,较早把西方经济学介绍到中国 ,当时所采用的教材是英国经济
学家福赛特 1863 年出版的流行读物《政治经济学提要》。此后 ,一些关于西方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主张
的译著在中国陆续出版 。20 世纪初 ,西方经济学传播的内容与渠道日益丰富 、
增多 。就贡献而言 ,个人
首推严复 。严复翻译《原富》,对近代经济学中的诸多概念 、
范畴 ,如价值 、
工资 、
利润 、
利息 、
地租等等进
行了介绍 ,于近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授与发展实有奠基之功 。其次则可推梁启超 。梁启超虽没有像严

① 梁启超 . 新史学 ,新民丛报第 1 号 ,1902 年 2 月 8 日 .“国民”


一词 , 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 近代学人对其有诸多阐释 . 梁启超
等人在此所称的“国民” 主要指与帝王将相相对的普通民众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56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复那样翻译西方的经济学著作 ,但他大力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和观点 ,对生产 、


流通 、
分配和消费各个
方面的许多问题都有所论述 。1897 年 , 梁启超将中国古代先贤的经济思想与西方近代经济理论相比
较 ,写成《
〈史记・
货殖列传〉
今义》
一文 , 认为“西士讲富国学 , 倡论日益盛 , 持义日益精”, 而《管子・轻重
篇》《
、史记・
货殖列传》
与“西士所论 ,有若合符”,在文中 ,梁启超依据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 ,对《史记・货
进行了全新的注解 [8 ] 。1904 年 ,梁启超根据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有关经济学理论 ,运用统计方
殖列传》
法 ,对中国历代户口进行了比较分析 ,写成《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一文 ,指出《人口论》所论的人口增长
规律并不符合中国的实情 [9 ] 。1904 年 ,梁启超又写成《中国国债史》,对清光绪四年以来 ,中国借外债的
情况进行了分析 、
评述 。
西方社会学最早传入中国之时被称为“群学”。1895 年 , 严复发表《原强》一文 , 介绍斯宾塞的社会
学 ,可视为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起点 。其后 ,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社会学论著的翻译渐次增多 。随着西
方社会学的传入 ,不少学者企图借鉴西方社会学来研治中国历史 。20 世纪初 ,陈黻宸在其所编的《京师
大学堂中国史讲义》
中即指出 “
: 夫史学必合政治学 、
法律学 、
舆地学 、
兵政学 、
术数学 、
农工商学而后成 ,
此人所常言也 。史学又必合教育学 、
心理学 、
伦理 、
物理学 、
社会学而后备 ,此人所鲜言者也”。陈黻宸认
为 ,在所有这些学科中 ,政治学与社会学对史学最为重要 “
: 读史之法 , 尤以能辩政治 、
社会二者为要”,
“读史而首重政治学 、 ”[10 ] ( P675) 1902 年 ,章太炎在日本接触到大量社会学的书
社会学者 ,史家之总法也 。
籍 ,回国后“酷暑无事 ,日读各种社会学书 。平日有修《中国通史》之志 。至此新旧材料 ,融合无间 ,兴会
”[11 ] ( P167) 一些学者开始借助西方社会学来叙述中国古代的社会
勃发 。 ……一切谢绝 ,惟欲成就此志 。
经济史实 。1903 年 ,刘师培已在其著述中援引《社会通诠》
中“游牧时代”“ 等概念 [12 ] ( P19) ; 在
、耕稼时代”
社会之书”[13 ] 。刘师培在书中指出 ,中国上
1904 年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注意“参考西籍兼及宗教 、
古文明的演变 ,与西方国家一样经历了渔猎 、
游牧 、
耕稼等几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有从母系社会向父
系社会过渡的轨迹 。该书对中国古代的田制 、
农器 、
财政 、
商业 、
工艺 、
宫室 、
衣服 、
饮食等问题进行了专
题论述 。20 世纪初 ,随着西方经济学 、
社会学及历史学理论方法的传入 ,在传统上属于“食货”之学的研
究开始具有新的近代学术的因子 。

三、
学科发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日渐为国人所重视与接受 ① , 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开
始发生重要变化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中国经济史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学术体系当中 ,并呈现出发展为
独立学科的趋势 。
甲午战败后 ,清廷朝野上下维新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培育人才以拯救时局的思维下 ,改革旧式
书院 ,兴办新式学堂 ,在甲午战后的清末一时蔚为风潮 。
“新式学堂中西并重的考课方式 ,顿成各省改制
书院的主流 。尽管各省学堂对科目的设计不尽相同 ,但在课程比例上都一致加重了西学的份量 ,而西式
”[14 ] ( P457) 1902 年 , 清廷颁布《钦定
分科教育形态也因西学的纳入 ,逐渐成为学堂授习知识的主要方式 。
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分科课程设置暂略仿日本 ,设政治 、
文学 、
格致 、
农业 、
工艺 、
商务 、
医术等七
科 。每科之下均有分目 。其中政治科二目 : 政治学 、
法律学 ; 文学科七目 : 经学 、
史学 、
理学 、
诸子学 、
掌故
学、
词章学 、
外国语言文字学 ; 格致科六目 : 天文学 、
地质学 、
高等算学 、
化学 、
物理学 、
动植物学 ; 农业科四
目 : 农艺学 、
农业化学 、
林学 、
兽医学 ; 工艺科八目 : 土木工学 、
机器工学 、
造船学 、
造兵器学 、
电气工学 、

筑学 、
应有化学 、
采矿 、
冶金学等 ; 商务科六目 : 簿记学 、
产业制造学 、
商业语言学 、
商法学 、
商业史学 、
商业
药学 [15 ] ( P546) 。这部章程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真正实行 。1903 年 ,清廷重新
地理学 ; 医术科二目 : 医学 、

① 近代中国学术界在学术分科问题上对西学的回应 ,最早体现在晚清出现的各类新式学堂课程上 . 创办于 1839 年的马礼逊学堂


于 1842 年从澳门迁至香港 ,其所开课程发生一些变化 ,分英文与中文两科 . 英文科设有天文 、数学 、
历史 、
地理 、
代数 、
几何 、
初等机械学 、
生理学 、 化学 、
音乐 、
作文等课程 . 近代西学知识及其所包涵的一套西方近代分科观念开始传入中国 . 参见左玉河 . 从‘经世之学’到‘分科
立学’— —
—近代早期的学术分科观念及分科方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3 期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3期 张利荣等  近代学科发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起 57

拟定由这一章程修改而成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分设经学 、 政法 、
医、格致 、
农、工、
商八科 ,每
[15 ]
科之下又分设若干门 ( P573 。该章程颁布后 , 通行全国 , 分科设学得以制度化 。这样“随着西式分科
)
教育的施行 ,其背后所代表的西方知识分类系统 ,也因此而透过制度化的形式渐渐开始影响中国传统的
知识结构 ,并促使近代学术体系出现重大的转折 。 ”[14 ] ( P457) 中国传统的以经史子集分类的学术格局开
始逐渐解体 ,与近代西方学术分类下各学科相对应的新学科相继出现 ,并出现更多新的分支 。经济史即
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新的学术科目出现在近代中国的学术体系当中 。 《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 ,政法科
分二门 : 政治门 、
法律门 。其中政治学门科目中有“各国理财史”。该章程对各科目的讲习法多作了简要
说明 ,对“各国理财史”的说明是 “ : 日本名经济史 ,可暂时采用 ,仍应自行编纂”[15 ] ( P580) 。近代中国文献
中最早出现“经济史” 这一用词很可能即在此时 。黎世衡曾编有《中国经济史讲义》一书 ,该书于 1912 年
印成 ,标明为京师大学堂讲义 [16 ] ,则京师大学堂可能已有“中国经济史” 课程的开设或课堂上已有“中国
经济史” 内容的讲授 。
20 世纪初 ,时人对学科分立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 。主讲京师大学堂的陈黻宸在比较中西学术
时 ,即指出学术分科的重要性 “ : 夫彼族之所以强且智者亦人各有学 , 学各有科 , 一理之存 , 源流毕贯 , 一
事之具 ,颠末必详 。而我国固非无学也 ,然乃古古相承 ,迁流失实 ,一切但存形式 ,人鲜折衷 ,故有学而往
往不能成科 。即列为科矣 ,亦但有科之名而究无科之义 。 ”[17 ] 1906 年 《新民丛报》
, 刊载《养心用心论》一
文 ,作者认为 “
: 希腊自阿里士多德氏 ,已具学科分立之形 ,而开泰西今日学科之门径 。而中国于学科分
立之思想 ,发达极迟 ,学术之不进 ,未始不由于此 。 ……学术不分业 ,则学者万能 ,必至万不能 ,而学界亦
不能离浑沌之状态 。盖吾人之精神 ,必以倾注于一物而后有用 ,不如是则将失之广泛 ,而固无以收心理
集中之效故也 。 ”[18 ] 严复在论述政治学时 ,也说明学问分科易治的好处 “
: 顾中国古书之短 ,在德行 、 政治
[19 ]
杂而不分 。而西国至十九世纪 ,政治一门已由各种群学分出 ,故其理易明 ,其学易治 。 ” ( P1245) 这时已
有人提出经济史应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黎世衡在《中国经济史讲义》 中即认为 “
: 吾国自来经济史
实 ,散见于政史政书中者 ,正如沙里淘金 ,尤宜然矣 。或谓经济史实之研究 ,尚未抵充分发达之域 ,其构
成因果也 ,亦第述过去之经济史实 ,为经济学之辅助学科 ,而不为一独立部门 ,斯盖误矣 。夫经济史者 ,
其自身努力于发现史的发展之法理 ,是当然具有科学之本能 ,岂仅为经济学之辅助学科而已耶 。 ”[16 ] ( P2)
在《中国经济史讲义》中 ,黎世衡还从学科的角度对经济史的定义 、
特质 、范围及种类 、材料收集方法
等多方面进行了专门论述 。这种论述表明 20 世纪初的国人 ,对作为新学科的经济史的认识与理解实已
达相当水准 。对于经济史的定义 ,黎世衡认为 “ : 经济史以考述经济现象之发展为职志 , 是属于纵的研
究 。换言之 ,即须注意于自古至今 ,长期间之经济现象之变迁 ,其第述一时代之经济事实 ,及说明生产 、
分配之方法 ,交换 、消费之状态者 ,乃为“经济志”,而非“经济史”
也 。不宁维是 ,发展云者 ,不仅为进步或
向上之意 。并括有退步或衰歇之意焉 。要之 ,罗集经济事实 ,自客观方面而为庚续的系统的研究 ,以明
其变迁及沿革者也 。” 其研究方法则不外三种过程 “ : 其一 ,集一定事实 ,而观察之 。其二 ,就一定之事实 ,
从而整理之 ,分类之 ,试求一适当之解决 。其三 ,究明事实之相互关系而达因果之结论”; 对于经济史特
质的说明 ,黎世衡则主要论述了经济史与经济概论及经济政策的区别 ,以及经济史与经济学史 、 史学的
关系 ,认为经济史与经济概论及经济政策 ,虽在研究对象上有相同之处 ,但前者以研究过去现象为本位 ,
以究明经济现象沿革及发展为目的 ,而后二者 ,以研究现在现象为本位 ,以一般理论及政策的阐明为旨
归 。经济学史与经济史虽同属史的研究 ,然前者是关于经济现象之人的思想之说明 ,而后者则关于经济
现象之自然之说明 “所谓一则究明经济学之发展
, ,而一则究明经济事实之沿革”, 尽管这两者有性质上
的很大差异 ,但又“非无密接之关联”, 某时代的经济学说是由其时代经济状况造成的社会环境所促生
的 ,而一时代的经济事实又往往为经济学说所左右 。而经济史与史学 ,两者“同为史的研究 ,故其性质实
有相同之点”,但“经济史与经济学之关联最密切 ,故经济史之位置又在史学与经济学之交错点焉”; 黎世
衡认为经济史范围广泛 ,农业史 、
工业史 、 货币史仅占其一部分 , 而与此相关的技术史应纳入经济史之
中 ,财政史也不应排除在经济史之外 。经济史的种类则可分为“特殊经济史”
与“一般经济史”,如以地域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58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言 ,则有中国经济史 、
世界经济史 。以时间言 ,则有秦汉经济史 、
唐宋经济史 、
十九世纪世界经济史等等 ,
其中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 对于经济史研究的必要性 ,黎世衡认为历史不能限于政治 、外交 、
战争以
及伟人豪杰的纪传等等 ,经济史应当有其重要位置 ,因为“举凡历史上号称重大事件 ,苟非自经济方面加
以探讨 ,恒难得其真相”。经济史研究不仅对研究过去有必要 ,且对探讨现在经济事情 ,也有必要 ,因为
现在的经济组织是过去长期发达递进的结果 。同时经济史研究又有鉴往知来的功能 ,故对将来经济政
策的树立也起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黎世衡又认为 “ : 历史上之转变 ,基于经济上之原因者固非少 ,而其他
基于政治上 、社会上 、
宗教上 、伦理上 ,诸般之原因者 ,亦颇多 ,要能于适当范围内而解释之”; 对于经济史
材料的收集 ,黎世衡认为 ,古代经典文献 、历代正史 、专家论著 、 通典 、
通志 、
通考 、
法令 、
诏敕 、 档案 、
报销
[16 ]
以及省府县志 、出土文献 、外人著述皆有数量不等的经济史料蕴乎其中 ,都当在收集之列 ( P1 - 7) 。
入于民国 ,经济史的学科地位日益上升 。1912 年教育部公布《大学令》, 明定大学分为文 、 理、 法、
商、 医、 农、 工 7 科 [20 ] ( P640) 。次年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 ,大学文科下的历史学门 、
大学法科下的经济学
门、 大学商科下的银行学门 、 外国贸易学门所开设的课程中均列有“经济史”科目 [21 ] ( P646 -
外国学门 、
650) 。1917 年 ,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 ,设置史学门 。北京大学史学门初建之时 , 其开设的少数课程之中 ,
即有经济史 ,讲授者为蒋观云 [22 ] 。北京大学法科本科的经济学门与商业学门也分别有经济史课程的开
设 [23 ] ( P387 - 388) 。20 年代初期 ,故适提倡“整理国故”,试图通过一番整理的工夫 ,寻绎出国学的“系统”,
其“理想中的国学研究” 系统即中国文化史 ,经济史位列其一 “ : 我们理想中的国学研究 ,至少有这样一个
系统 : 中国文化史 : ( 一) 民族史 ( 二) 语言文学史 ( 三) 经济史 ( 四) 政治史 ( 五) 国际交通史 ( 六) 思想学术史
( 七) 宗教史 ( 八) 文艺史 ( 九) 风俗史 ( 十) 制度史”[24 ] 。在 20 年代声势壮大的整理国故运动中 ,大多数的
国学整理机构把经济史的整理设为目标之一 ,有的甚至以之作为重要任务 。如 1923 年东南大学国学院
计划整理的国学中 ,中国经济史方面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①。
从民国建立到 20 世纪 20 年代末 , 中国经济史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 。以近代经济史研究而言 , 自
1912 年至 1927 年 ,共出版著作 75 种 ,并显示出如下特点 : 第一 , 从民修发展到官修 。第二 , 从缺少学术
意义的通俗简易读物发展到颇具学术价值的巨幅专著 。第三 ,从以记述为主的单一形式发展到多种形
式 。出版的书籍除了专著外 ,还有资料统计 、 讲议和工具书 。第四 ,提出了近代经济史学的基本概念 [25 ]
( P83 - 84) 。这一时期由于西方经济学的进一步传入 ,不少学者注意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方法 ,借用西
方经济学的概念 、 术语来分析与评价中国历史的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 ,从而与传统的食货式记述的模式
已大为不同 。20 世纪 20 年代 ,梁启超在他那本对当时及后来中国史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历史研
究法》中论述“经济专史及其作法” 时 ,便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原理 ,把经济史分为消费 、 生产 、
交易与分
[26 ]
配四个部分 ,认为“中国经济史最重要的是消费与生产 ,其次是交易 ,最末才是分配” ( P273) 。这种学
术演变的时代特征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研究有着鲜明的反映 。 “不少学者在继承发扬传统史学方法 ,注
重传世文献的考据 、 辨析制度条文内容的同时 ,有意识地借助近代西方的经济学和财政学的理论 ,对古
代赋役制度史做出一些不同于《通典》 《文献通考》
等史籍的编排 ,阐释和评论”,如胡钧的《中国财政史》,
首次从财政学的角度评述唐朝两税法的五大优点 “一曰税制单简
, ,二曰合于租税以贫富为公平之原则 ,
租税之公平者 ,与他种人权以个人平等为原则者不同 ,必视负担租税之能力 。两税以资产为宗 ,不以丁
身为本 ……则其合于负担能力可知 。三曰全于租税普及之原则 。两税法中定行商者纳税三十分之一 。
度与所取与居者均 ,无使用权侥力 ,则能普及于一般人民更可知 。四曰以货币纳税 ,两税则于征米外 ,均
计以钱 ,不可谓非税法之进化 。五曰因出制入以税则 ,为财政学上极当之办法 ……极合于新财政学理 ,
而于中国财政史上放一异彩者 ,则两税法也 。 ”[27 ] 传统的“食货之学”
至此已转为近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
研究 。概而言之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近代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日渐东传 , 中国传统的学术体系

① 1923 年东南大学国学院计划整理的国学类目计有 . 中国民族史 、 中国语言文字史 、 中国思想学术史 、


中国文学史 、 中国诗史 、 中
国词史 、 中国曲剧史 、 中国美术史 、 中国天文数学史 、
中国法制史 、
中国经济史 、 中国交通及国际史 、
中国农业史 、
中国商业史 、 中国工业
史、 中国哲学史 、 中国教育史 、 中国宗教史 . 见顾实起草 、
国文系通过提出 . 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 , 国学丛刊 , 第 1 卷第 4
期 ,1923 年 12 月 ,第 122 - 124 页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3期 张利荣等  近代学科发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起 59

开始发生变化 ,一些新的学术研究门类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学术的体系当中 , 并最终发展为独立的学


科 。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兴起 ,即昭示了这一学术发展进程 。

参考文献 .
[1 ] 章太炎 . 自述学术次第 [A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章太炎卷 [ C] . 石家庄 :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2 ] 李根蟠 . 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J ] . 历史研究 ,1999 , (3) .
[3 ] 梁启超 . 续译列国岁计政要叙 [N ] . 时务报 ,第 33 册 ,1897 - 07 - 20.
[4 ] 梁启超 . 中国史叙论 [N ] . 清议报 ,第 90 册 ,1901 - 09 - 03.
[5 ]〔英〕
斯宾塞 . 群学肄言 [M] . 严复译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81.
[6 ] 谭嗣同 . 湘报・
后序 ( 下) [N ] . 湘报第 11 号 ,1898 - 03 - 18
[7 ] 樵隐 . 论中国亟宜编辑民史以开民智 [N ] . 政艺通报壬寅第 17 期 ,1902 - 10 - 16.
[8 ] 梁启超 〈
. 史记・
货殖列传〉
今义 [N ] . 时务报第 35 册 ,1987 - 08 - 08.
[9 ] 梁启超 . 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 [N ] . 新民第 46 至 48 号 ,1904 - 02 - 14.
[10 ] 陈黻宸 . 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 [A ] . 陈德溥编 . 陈黻宸集 : 下册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5.
[11 ] 与梁启超书 [A ] . 章太炎政论选集 : 上册 [ C]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7.
[12 ] 朱维铮编 . 刘师培辛亥前文选 [ C] . 北京 : 三联书店 ,1998.
[13 ] 刘师培 . 中国历史教科书・
凡例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37.
[14 ] 罗志田主编 . 20 世纪的中国 . 学术与社会 史学卷 ( 下) [ C] .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15 ] 奏定大学堂章程 (1903) [A ] . 舒新城编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 中册 [ C]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16 ] 黎世衡 . 中国经济史讲义 ( 京师大学堂讲义) [M] . 1912 年印行 ( 印行者不详) .
[17 ] 陈黻宸 . 京师大学堂讲义 [A ] . 陈德溥编 . 陈黻宸集 : 下册 [ C] .
[18 ] 观云 . 养心用心论 [N ] . 新民丛报第 72 号 ,1906 - 0109.
[19 ] 严复 . 政治讲义 [A ] . 严复集 : 第 5 册 [ C]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6.
[20 ] 教育部公布大学令 (1912) [A ] . 舒新城编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 中册 [ C] .
[21 ] 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 (1913) [A ] . 舒新城编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 中册 [ C] .
[22 ] 文科本科现行课程 [A ] . 北京大学日刊第 1 分册 [ C]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81.
[23 ] 北京大学文 、
理、法科本 、
预科改定课程一览 (1917 年) [A ] . 潘懋元 、
刘海峰编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J ] . 高等教
育.
[24 ] 胡适 . 发刊宣言 [J ] . 国学季刊第 1 卷第 1 号 ,1923 年 1 月 .
[25 ] 曾业英主编 .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 C] . 上海 :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
[26 ] 梁启超 . 中国历史研究法 [M]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7 ] 陈学明 、
郑学檬 .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 . 历史研究 ,2001 , (1) .

( 责任编辑 : 戴利朝)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