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专题研究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
3

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兼与曾雄生先生商榷

李 根 蟠

  提  要 : 宋代冬麦主要复种在晚稻田上 , 而冬麦收获后可以复种晚稻 , 两者


已经能够构成循环接续的过程 。宋代晚稻有广狭二义 、早晚之分 ; “早田”并不等
同于早稻田 。宋代稻麦复种制有较大的发展 , 已成为具有相当广泛性的 、比较稳
定的耕作制度 。
关键词 : 宋代  麦作  稻麦复种  早熟晚稻

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不但是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问题 , 而且关系到对唐宋经济发展水
平的总体评价 。我曾有所讨论 , ①指出宋代 ( 主要是南宋) 稻麦复种制有较大的发展 , 成为具有
相当广泛性的 、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 。曾雄生先生对此提出了批评 。②曾文包含了一些很好的意
见 , 给我启发 , 也纠正了我某些提法的偏颇 , 但我的基本观点没有因此而动摇 。我认为曾文对
宋代稻麦复种制发展程度的总体估计明显偏低 , 故无法赞同 。
曾文的论证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曰 “稻麦异地种植”: 南方地形复杂 , 有山有水 , 有田有
地 , 人们因地制宜 , 麦子主要种于山地高田 , 水稻种于水田低地 , 各不相干 。二曰 “稻麦不相
衔接”: 水稻插秧在冬麦收获前 , 冬麦播种又一般在晚稻收获前 , 因而不能在同一田块上形成相
互衔接的种植制度 。三曰 “稻麦二熟误解”: 在宋代诗文中 , 稻作和麦作有时同时出现 , 被误认
为是稻麦复种 , 实际上它们并非发生在同一地块上的连续作业 。我在《长》文中列举宋代实行
稻麦复种制的 28 条 ( 组) 例证 , 曾文只肯定了其中的 6 条 , 其余均予否定或质疑 。他虽然承认
宋代有稻麦复种的存在 , 但认为十分有限 , 它并没有也不可能形成为一种耕作制度 。

3  本文初稿承王曾瑜 、方健 、姜锡东诸先生审阅 , 提出不少宝贵意见 , 使文稿更加完善 , 特此志谢 ! 曾


雄生先生在看了我的商榷文章后 , 也提出了不同看法 , 文章修改时考虑了这些意见 , 并吸收了其中我
认为是合理的成分 。
① 《中国古代耕作制度的若干问题》, 《古今农业》1989 年第 1 期 ( 以下简称《耕》文 ) ; 《长江下游稻麦
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以唐宋时代为中心的讨论》 ( 以下简称《长》文 ) , 《历史研究》2002 年第 5
期。
② 曾雄生 : 《析宋代 “稻麦二熟”说》, 《历史研究》2005 年第 1 期 ( 以下简称曾文) 。
・79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80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81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82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83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84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无论高田抑或下田都种冬麦 , 种麦并非高田的专利 。在原来一般种植水稻的下田中种麦 , 当然


不是取代原来的水稻 , 而是实行稻麦复种 。①

   ( 三) 宋朝政府并非只在没有种稻的地方 , 或者只在高田推广种麦

曾文说宋朝政府只在没有种稻的地方推广种麦 , 不符历史实际 。宋政府推广种麦和鼓励稻


麦复种是互为表里的 。庄绰在谈到建炎以来人们 “竞种春稼”的原因时指出了两点 , 一是大量
北人南迁使得对麦类需求剧增 , 引起麦价陡涨 , 另一条是政府的优惠政策 , 即 “佃户输租 , 只
有秋课 ; 而种麦之利 , 独归客户”。佃户租种地主的地 , 并非不用交租 , 而是只交禾租 ( 秋课) ,
不交麦租 。所以佃户要独得 “种麦之利”, 一般须在租来的稻田上复种麦子 。这显然是鼓励稻麦
复种的政策 。这一政策贯彻于南宋一代的始终 , 不但见于地方官的劝课 , 而且见于皇帝的诏书 。
有关材料《长》文和曾文都已提及 , 但曾文并未谈及其对推广稻麦复种的意义 。其实只要作些
分析 , 问题是很清楚的 。如黄震咸淳七年 ( 1271) 的《劝种麦文》宣传 “种麦之利”, 一是 “使
尔人民吃此麦饭 , 种此禾稻 , 循环接续 , 常得饱足”; 二是种麦比种禾易为功 ; 三是租地种麦
“不用还租 , 种得一石是一石 , 种得十石是十石”。无论是禾麦 “循环接续”, 或是佃户 “不用还
租”, 都表明稻麦复种是推广麦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咸淳八年《劝种麦文》针对一些田主认为种
麦消耗地力而只对佃户有利的疑虑 , 大讲 “主佃相依”的道理 , 努力说服田主接受佃户独得
“种麦之利”的政策安排 。然后说 : “纵使田主不欲多种 , 抚州无限山坡高地 , 又因何不种 ?”可
见 , 南宋麦作的推广主要是在稻田里与水稻复种 , 其次才考虑开荒种麦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
宋代稻麦复种制的形成与麦作的发展关系密切 , 很大程度上是在南方推广种麦的结果 。
既然曾文认为宋朝政府只在没有种稻的地方推广种麦 , 麦子只在山地 、旱地种植 , 始终没
有向稻田扩展 , 后来水稻向原来种麦的山坡发展 , 实行水改旱 , 才逐步出现稻麦复种 , 所以他
又认为稻麦复种表面上是麦作推广的结果 , 实际上是水稻上山的结果 。上面已经指出 , 这种认
识的前提是不正确的 , 宋政府推广麦作并不限于原来没有种稻的地方 。从现在掌握的材料看 ,
最早实行稻麦复种的不是山区 , 而是原来就盛产水稻的太湖平原和淮海平原 , 而昆山圩田中的
“稻麦两熟”, 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稻麦复种的事实 。② 这显然主要是麦作进入稻田与原来的稻作
相结合的产物 。在山区 , 不能排除某些原来种麦的旱地改成可灌溉田以后实行稻麦复种的可能
性 , 但把这看成稻麦复种形成的主要途径则缺乏根据 。南方麦作的普及从而稻麦复种较大的发
展是在南宋时期 。而上文列举的材料说明 , 山地种稻的出现不晚于唐代 , 北宋时期已有一定的
普遍性 ; 同时 , 麦子并非只能种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 。怎么能说稻麦复种一定是水稻上山的
结果而不是麦作推广的结果 ?
为了说明宋朝政府在南方地区只在高田劝种麦 , 曾文还引述了朱熹 《再谕上户恤下户借
贷》: “人户速将所收禾谷 , 日下打持 , 趁此土脉未干 , 并力耕垦 。其高田堪种麦处 , 即仰一面
”③ 认
种麦 ; 其水田不堪种麦处 , 亦仰趁早耕翻 , 多著遍数 , 务要均熟 , 庶得久远 , 耐旱宜禾 。

① 在《长》文中 , 我对上引真德秀文的解释是 : “文中所说的麦子 , 无论高田 、下田 , 已种 、未种 , 都是


在水稻收获后复种的 。均说明宋代与水稻复种的麦子不但种在高田 , 也种在低田 。 ”这句话的表述确有
毛病 , 曾文对此的批评是有道理的 。只能说 “文中所说的麦子 , 无论高田 、下田 , 已种 、未种 , 都是
在水稻收获后播种的 。 ”不过 , 既然冬麦播种在水稻已经收获的季秋及其以后 , 就一定包含了实行稻麦
复种的情形 , 尤其是其中的 “下田”。
② 范成大 : 《吴郡志》卷 19 引赵霖奏 , 南京 : 江苏古籍出版社 , 1986 年 。
③ 朱熹 : 《晦庵集 ・别集》卷 6 。
・85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为这里 “并未强调所有稻田都应种麦 , 而仅指所谓 ‘高田’”。曾文其实误解了朱熹 。朱熹只是


说 “不堪种麦”的水田要及早翻耕 , “堪种麦”的水田还是要种麦的 。朱熹在淳熙年间巡视浙东
地区灾情时 , 谈到绍兴府灾情特别严重 , 存粮维持不到新麦登场 , 而 “下田之麦 , 亦有遭雨浸
损去处 , 已无复食新之望”。① 这里的 “下田之麦”, 应当就是种在原来比较低洼的水稻田上的 。
因此 , 这一材料正好证明了与曾文设想相反的东西 。

二  析 “稻麦复种不相衔接”论

曾文正确指出 , 稻麦复种必须是发生在同一田块上相互衔接的过程 : 既要在初夏收麦插禾 ,


又要在秋后收禾种麦 。但它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 至少是把这种可能性压缩到微不足道的程度 ,
这是曾文否定稻麦复种成为制度的可能性的重要根据 , 而它又是与 “稻麦异地种植”论联系在
一起的 。在这里 , 需要讨论四个问题 : 是否存在初夏麦收后插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 与此相联
系 , 如何理解宋诗中的 “麦秀”和 “麦秀寒”? 是否存在秋天收割晚稻后种麦的可能性和现实
性 ? 与此相联系 , 宋代诗文中 “春耕”多 、
“秋耕”少能否证明稻麦复种制的不存在 ?

   ( 一) 初夏麦收后能够复种晚稻

曾文说 : “宋代江南地区的水稻移栽时间一般是从夏初 ( 即阴历四月) 开始 , 如果要实行稻


麦复种的话 , 则此时麦必须收割完毕 , 而且麦田要经过重新整地灌水 。但从范成大《四月十日
出郊》和陆游的《初夏道中》等诗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 , 初夏时节 , 农民正忙于稻田插秧 , 而
此时的麦还正在黄熟 , 并无收割 , 更谈不上整地 。这种情况一直可以持续到五月 , ‘五月江吴麦
秀寒 , 移秧披絮尚衣单’, 水稻移栽的五月时节 , 天气还有些寒意 , 麦子还正在孕穗结实 , 显然
也不是在麦收之后 , 才进行水稻移栽 。洪适 ‘饭牛亭’诗中所说的 ‘冬耕春复犁 , 麦秀禾方插’
也属于这种情况 。‘冬耕春复犁’, 系指稻田在收获之后 , 要经过冬耕和春耕两次整地 , 显然 ,
稻田中是没有麦子的 ; ‘麦秀禾方插’, 是指在麦子孕穗时 , 才进行水稻移栽 。此处的 ‘麦秀’
仅是一种物候 , 它指示着农人要去插秧了 , 而并非稻麦复种 。如果是稻麦复种的话 , 则此处的
诗句应该改为 ‘麦收禾又插’。即便是有些地方在四月份麦子已经收获 , 也不能肯定水稻移栽是
在收获后的麦田上 , 从陆游《五月一日作》‘处处稻分秧 , 家家麦上场’的顺序来看 , 是分秧在
前 , 麦收在后 。同样的情况还有杨万里的《夏日杂兴》‘金陵六月晓犹寒 ……插秧收麦喜村村 。

就算是麦收在前 , 分秧在后 , 也难以说它们就发生在同一块地中 。

这段论述包含了概念上和时序上的不少错乱 。
首先 , 曾文混淆了早稻插秧和晚稻插秧的区别 。宋代南方早稻大约二月播种 , 也有延至三
月初的 ; 四月插秧 , 也有提前至三月下旬的 , 间或延至四月下旬 , 已是尾声 。总的来说 , 早稻
插秧在麦收以前 , 于是人们可以看到方岳《农谣》所说 “含风宿麦青相接 , 刺水柔秧绿未齐”
( 61 —3193) , 黄裳《汉中行》所说 “黄云连天夏麦熟 , 水稻漠漠吹秋风” ( 50 —2651 ) 这样的景
象 。这里的稻和麦是异地种植的 , 两者不可能构成复种的关系 。晚稻则不然 。晚稻育秧正值冬
麦的成熟期 , 宋代诗文展示了黄熟的麦田和待插的秧田同时存在 , 如陆游《丰年行》: “稻陂正
满绿针密 , 麦陇无际黄云平” ( 40 —2187 ) ; 汪藻《徽州班春古岩寺呈诸僚友》: “陇麦已争秀 ,

① 朱熹 : 《晦庵集》卷 17 《乞给降官会等事仍将山阴等县下户夏税秋苗丁钱并行住催状》。
・86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畦秧亦微萌” ( 25 —1433) ; 等等 。既然 “稻未分秧 ( 按指晚稻) 麦已秋”, ① 那么晚稻插秧就正


好接在冬麦收获后 , ② 或与冬麦收获同时 。这就在农时安排上为稻麦复种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
宋代的确有在收获后的冬麦田中复种晚稻的 , 有的诗文对此表述得十分明确 。如叶梦得讲
江南东路诸郡 “二麦收刈后 , 合重行耕犁 , 再种晚禾”; ③ 曹勋在台州山居时 “隔岁种成麦 , 起
麦秧稻田”; ④ 在衢州 , 杨万里发出 “黄云割露几肩归 , 紫玉炊香一饭肥 。却破麦田秧晚稻 , 未
教水牯卧斜晖”的吟唱 ; ⑤ 在淮南 , 陈造描述了 “半月天晴一夜雨 , 前日麦地皆青秧”的喜人景
象 。⑥ 这些事实 , 我在《长》文中已经指出 。难道这只是些无足轻重的个别的偶发的无须重视的
现象吗 ? 否 ! 须知叶梦得是以江南东路安抚制置大使的身份奉旨于淮西 、江东牛疫后措置买牛
租赁与民耕种事宜的 , 他在奏书中谈的情况应带普遍性 , 甚至不能认为只是江东诸路独有的现
象 。正因为这些现象在世俗中是习见的 , 它也进入了出家人的眼帘和脑海 , 于是有释师观《偶
颂七十六首 ( 之 54) 》“收麦才了插秧来 , 终白茫茫安在哉 !” ( 48 —2614) 这样的偈颂 。
当然 , 写诗毕竟不是农事记录 , 有的诗没有像上述诸例表述得那么直白和明确 , 但实际上
是写稻麦复种 , 或者是包含了稻麦复种 。
我们知道 , 南方入夏后温度高 , 冬麦黄熟很快 , 收获的适期并不长 ; 而且往往会碰到阴雨
天气 , 麦收是十分紧张的 。如果收麦后不在麦田栽插晚稻 , 晚稻插秧期应该可以适当前后伸缩 ,
麦田翻耕也可以稍为延后 。如果收麦后要在麦田栽插晚稻 , 则要马上翻耕整地 , 赶紧插秧 ; 因
为只有这样 , 才能保证晚稻有足够的生长时间 , 并且在收获后能够继续复种 。从上引杨万里的
诗看 , “黄云割露几肩归”是清晨带露割麦 , 马上挑到场上去 , 紧接着 “却破麦田秧晚稻”。“未
教水牯卧斜晖”是傍晚景象 , 说明这是一天之内完成的事 , 农活的安排非常紧凑 。因此 , 如果
看到收麦 、耕田 、插秧密集地安排在一起的现象 , 大体上可以判断是实行稻麦复种 , 起码包含
了稻麦复种 。如果这一分析不误 , 则张舜民《画墁集》卷 1 《打麦》: “麦秋正急又秧禾 ……田家
辛苦可奈何 。将此打麦词 , 兼作插禾歌” ( 14 —833 ) ; 陈宗远《悯农》: “刈麦人兼种稻归”
( 72 —3746) ; “雨余干鹊报新晴 , 晓风清 ……麦垅黄云堆万顷 , 收刈处 , 有人耕”; ⑦ 等等的诗
句 , 也应是宋代实行稻麦复种的反映 。
与此相似的还有两条被曾文否定的材料 : 一是陆游《五月一日作》的诗句 : “处处稻分秧 ,
家家麦上场 。
” ( 39 —2180) 二是杨万里《江东集 ・夏日杂兴》的诗句 : “金陵六月晓犹寒 , 近北
天时较少暄 ……九郡报来都雨足 , 插秧收麦喜村村 。
” ( 42 —2305 ) 把 “稻分秧”和 “麦上场”、
“插秧”和 “收麦”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虽然不一定都发生在同一耕地上 , 但应该包含了在
同一耕地上实行稻麦复种的情形 。曾文说这里的顺序是分秧在前 , 收麦在后 , 这未免把诗词看
成田间实验记录了 。写诗是要讲格律的 。“处处稻分秧 , 家家麦上场”是陆诗的首联 , 如果把
“家家麦上场”放在前面 , 颌联以下的诗句都得重写 。杨诗中的 “插秧收麦”如果改为 “收麦插

① 陆游 : 《初夏十首》, 40 —2185 。
② 黄震《咸熙八年劝种麦文》说 : “收麦在四月 , 种禾在五月初 。 ”见《黄氏日钞》卷 78 , 四库全书本 。
陆游《幽居记今昔事十首》: “四月筑麦场 , 五月潴稻陂 。 ” ( 41 —2229) “稻陂”是种稻的陂田 , “潴稻
陂”是说陂田灌水准备插秧 。
③ 叶梦得 : 《石林奏议》卷 11 《奏措置买牛租赁与民耕种利害状》。
④ 曹勋 : 《松隐文集》卷 21 《山居杂诗》, 33 —1897 。
⑤ 杨万里 : 《诚斋集》卷 13 《西归集 ・江山道中蚕麦大熟》, 42 —2287 。
⑥ 陈造 : 《江湖长翁文集》卷 9 《田家谣》, 45 —2429 。
⑦ 曹冠 : 《燕喜词》《江神子 ・南园》, 丛书集成初编本 。
・87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秧”, 平仄就无法与 “九郡报来都雨足”对应 。① 该诗写的是金陵农历六月的事 , 这时冬麦应已


收获完毕 , 农活的重点已转到插秧 , 强调 “九郡都来报雨足”, 正是着眼于其对插秧有利 。之所
以要把收麦放在一起 , 是因为这时的插秧是紧接着麦收后进行的 。
实行稻麦复种 , 要在冬麦收割后立即整地插秧 , 但收麦插秧对天气的要求不一样 。陈造
《田家叹》: “秧欲雨 , 麦欲晴 , 补创割肉望两熟 , 家家昂首心征营”, ( 45 —2429 ) 反映的正是农
民在这种矛盾中冀求麦稻两熟的心情 。类似的情形和心境在宋代诗文中多有反映 。尽管 “耕雨
刈欲晴 , 从来难两好”, 但人们有时也能碰上好运气 。如赵孟坚在《辛丑孟夏甲辛日得雨》中描
述 : 麦收时 , “黄云割未尽 , 赤日仍杲杲 。秧针方刺芽 , 还忧水泉少”, 而麦收后立即普降 “甘
霖”, “繁声喧若注 , 阴云阵如扫 。入夜听簷溜 , 滴沥响到晓”。难怪诗人兴奋地讴歌 : “一亩数
石收 , 麦秋功已告 。千仓而万箱 , 应占富禾稻 !” ( 61 —3240 ) 诗人的忧愁和欢乐 , 与陈造的
《田家叹》一样 , 都表现了人们在实行稻麦复种时的特殊心态 。

   ( 二) “麦秀”、
“麦秀寒”辨析

上引范成大和洪适涉及 “麦秀”的两首诗 , 需要单独提出来进行辨析 。


曾文把诗中 “麦秀”理解为 “麦子孕穗”, 又把 “麦子孕穗”说成是水稻插秧的物候 , 从而
否定范诗 “五月江吴麦秀寒 , 移秧披絮尚衣单”是稻麦复种的证据 。
首先需要指出 , 以麦子孕穗作为插秧的物候是违反常识的 。上文已述 , 宋代南方早稻一般
四月插秧 。
《齐民要术》说小麦 “秀 ( 按指孕穗) 后六十日成”, 大体符合实际 。若从孕穗到成
熟按两个月计 , 则冬麦的孕穗应在二月下旬 。这正是早稻的播种期 , 如何能够作为早稻插秧的
物候呢 ? 至于晚稻的插秧则一般在冬麦收割以后的五月 , 更是与冬麦的孕穗风马牛不相及了 。
“秀”的原初意义的确是作物的孕穗 , ② 但词义在实际使用中是发展变化的 。在宋诗中 , 从
初冬刚刚染绿的麦田到新春细如青草的麦苗 ; 从晚春翻滚的麦浪到初夏烂漫的黄云 , 均可以
“麦秀”名 。③ 在我看到的宋诗关于 “麦秀”的描述中 , 只有郑刚中《春到村居好四绝》“笋尖将
露角 , 麦秀欲生须”, 展示了麦子孕穗晚期将要抽穗时的状态 。但这只是宋代诗人心目中 “麦
秀”诸相中的一种 。可见 , 宋诗中的 “麦秀”不能刻板地以 “孕穗”释之 。
还应该指出的是 , 宋诗中的 “麦秀”虽然可以指称麦子生长的各个阶段 , 但更多的场合则
是指麦穗的成熟 。张耒的《离建雄途中》: “远水悠悠静 , 孤樯袅袅迟 。草深春已后 , 麦秀日长
时 。聚语条桑妇 , 行歌拾穗儿 。年丰随处乐 , 飘泊我何为 。
” ( 20 —1167 ) 描写春天过后的 “日
长时”的 “麦秀”, 从田野中有欢歌笑语的 “拾穗儿”看 , 麦子不但黄熟 , 而且有些已经收割
了 。可见 “麦秀”不但可以表示麦子的成熟状态 , 还可以包含麦子的收获在内 。
现在回过头来看范成大《田园四时杂兴》中的 “五月江吴麦秀寒 , 移秧披絮尚衣单”。④ 这

① “九郡报来都雨足”的平仄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后句应以 “平平仄仄仄平平”与之对应 , 因而只能


把 “插秧” ( 平平) 放在前面 , “收麦” ( 平仄 ) 放在后面 。从格律看 , 用 “割麦” ( 仄仄 ) 应更好 , 但
这时麦子虽然基本上收割完毕 , 但打场仍在进行 。 “收麦”可将田间农活和场上农活容纳在内 。看来诗
人遣词造句是费了心思的 。
② 游修龄 : 《释 “秀”》, 《农史研究》1983 年第 1 期 。
③ 如 : 吴带《喜入冬初七八得雨》: “青入平畴看麦秀 , 绿回枯沼喜泉通”; ( 35 —1962 ) 徐矶《十日》:
“新春细雨天 ……麦秀初如草”; ( 53 —2777 ) 杨公远《雨后》: “春色相将老 ……麦秀风翻浪”; ( 67 —
3523) 李易《题剡山所见》: “黄云烂漫相因  ……豆角尝新小麦秀”; (27 —1537) 等等 。
④ 范诗描述相同情景的还有《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 “梅黄时节怯衣单 , 五月江吴
麦秀寒”; “良苦吴农田下湿 , 年年披絮插秧寒 。 ”
・88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里讲的是农历五月的江南水乡 , 此时冬麦已经成熟收割 , 因此 , 诗中的 “麦秀”绝不是指小麦


孕穗 , 而是指麦子的成熟收割 。“梅黄时节” ( 梅雨时节) 即麦子黄熟收割的时节 , 在宋代许多
诗文中都有明确无误的表述 。如杨万里《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清酣暑雨不缘求 , 犹似梅黄麦
欲秋” ( 42 —2277 ) ; 舒邦佐《初夏二首》: “稍久梅黄雨 , 新晴麦熟天” ( 47 —2552 ) ; 赵葵《初
夏》: “樱笋方夭麦报秋 , 梅黄雨过水平畴” ( 57 —3022) ; 等等 。“麦秀寒”是指江南水乡麦子黄
熟收获季节 , 由于连续的阴雨天气 ( 俗称 “梅雨”、“梅黄雨” ) , 气温下降 , 而且空气湿度大 ,
人们感觉特别寒冷 。由于 “麦秀”在这里表示麦子黄熟收获 , 所以 “麦秀寒”也可叫做 “麦秋
寒”。如陆游《初夏》诗云 “已作梅黄雨 , 犹余麦秀寒” ( 39 —2182 ) , 释道行《偈五首》却说
“黄梅雨 , 麦秋寒” ( 30 —1707) , 释居简《雨后复旱呼海嵎山龙复大霪》也说 “溽思梅雨后 , 寒
厌麦秋晴” ( 53 —2797) 。由此可见 , “五月江吴麦秀寒 , 移秧披絮尚衣单”的确是指江南冬麦成
熟收获时节的晚稻插秧 。五月是冬麦收获后晚稻插秧最紧张的时期 。不能说所有晚稻都栽插在
收获后的冬麦田上 , 但肯定有部分晚稻是栽插在收获后的冬麦田上的 。
再看洪适的《饭牛亭》: “冬耕春复犁 , 麦秀禾方插 。少放牧儿休 , 莫使牛乏力 。
” ( 37 —
2082) 根据上文的分析 , 这里的 “麦秀”不可能指麦子孕穗 , 也不可能作为早稻插秧的物候 。
从 “麦秀”与插禾同时进行看 , 这里的 “麦秀”只能是指麦子的成熟收获 , “禾”则只能是晚
稻 。顾名思义 , “饭牛亭”是讲耕牛的护养和役使的 。第一句的前半讲冬耕和春耕 , 第二句讲牛
的护养 , 也是为了耕 ; 由此可以断定 “麦秀禾方插”也和耕有关 。原来部分冬麦田收获后要复
种晚稻 , 所以必须抓紧耕翻整地 。洪咨夔《悯农》: “麦黄蚕登簇 , 秧青雨催耕 。农家竭作事 ,
无工搏蚊虻” ( 55 —2896 ) ; 楼钥《送王正言守永嘉》: “今年二麦连野秀 , 田家扶犁事秔稻”
( 47 —2536) ; 曹冠《燕喜词》之《江神子 ・南园》: “麦垅黄云堆万顷 , 收刈处 , 有人耕”; 都是
指这种情形 。故而在冬麦成熟收获而晚稻刚刚 ( “方”
) 开始插秧的当儿 , 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让
牧儿偷闲 , 好好护养耕牛使之保持充沛的体力 , 因为繁重的耕作任务正在等待着它 。这和杨万
里的 “却破麦田秧晚稻 , 未教水牯卧斜晖”具有同样的诗意 , 异曲同工 。它不但不足以否定稻
麦复种的存在 , 反而是稻麦复种存在的绝妙证据 。①

   ( 三) 晚稻收获后能够复种冬麦

曾文说 : “稻麦复种除了要求麦收之后种稻之外 , 还要求在收稻之后种麦 。收稻种麦的季节


一般都是在秋天 。而从陆游《剑南诗稿》卷六十八篇目次序的安排来看 , 先有 ‘种麦’诗 , 后
有 ‘秋获后即事’诗 , 也意味着种麦是在稻收获之前 , 显然麦不可能是种在稻田中 ……罗愿的
《鄂州劝农》也属于此种情况 : ‘七月芟草 , 烧治荒田 。大麦小麦 , 上戊社前 。禾欲上场 , 九月
涂仓 。
’种麦的田需在七月芟草烧治 , 显然不是稻田 , 而是荒田 , 而且大麦小麦都须在上戊社前
播种完毕 , 而此时稻尚未收割 , 还处在 ‘欲上场’的阶段 。显然是稻麦异地而种 。

事实上 , 冬麦的播种可以在晚稻收割前 , 也可以在晚稻收割后 ; 前者不能构成稻麦复种 ,
后者则多为稻麦复种 。这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 不宜仅仅强调前者 。
《剑南诗稿》“秋获后即事”诗确在 “种麦”诗后 , 容易使人误以为种麦在晚稻收获以前 。
但 “秋获”并不等同于割禾 , 因为它还包括场功 。“种麦”诗前第四首是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如果这里时序不乱 , 则种麦应在秋分 ( 八月底) 以后 , 不但已过 “秋社”, 而且早熟的晚稻已经

① 这和 “冬耕春复犁”并不矛盾 。因为在一个地区冬闲春播的一季稻田和冬播小麦 , 小麦收割后复种晚


稻的双季田是可以并存的 。
・89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全宋诗》中描写晚秋与初冬种麦示例

季  节 诗   句 出   处
菊花开时我种麦 。① 范成大 : 《刈麦行》,41 —2252
麦宜过社犹催种 , 山近经秋却懒登 。② 石介 : 《村居》, 5 —271
杨亿 : 《己 亥 年 十 月 十 七 日 大
垅麦青犹短 , 皋兰紫尚稠 。严飚一夕起 , 瑞霰满空浮 。③
雪》, 3 —115
经社无甘雨 , 深秋已肃霜 。锄犁心最切 , 牟麦事尤妨 。 孔平仲 : 《经社》, 16 —927
八月风吹粳稻香 , 九月荞熟天始霜 。男耕女馌常满野 , 宿麦覆 陆游 : 《初 冬步 至 东 村》, 40 —
块皆苍苍 。 2222
筑陂下麦晚归来 , 围火烘衣始此回 ……井桐叶落垂垂尽 , 篱菊 陆游 : 《 视 东 皋 归 小 酌 二 首》,
花残续续开 。 40 —2217
晚秋 已过西成赛庙期 , 家家下麦不容迟 。④ 陆游 : 《秋晚湖上》,40 —2201
冥冥云出溪 , 浩浩风薄木 ……场功既云毕 , 麦陇望已绿 。 张嵲 : 《雨》, 32 —1839
秋晚种麩麦 , 覆块青茸茸 。 孙嵩 : 《冬初杂兴》,68 —3603
麦田下种稻田干 , 秋尽江南亦未寒 。 方回 : 《过石门》, 66 —3493
方回 : 《同 曹 清 父 西 郊 纪 事 五
晴霜开旷野 ……晴耕新种麦 。
首》, 66 —3482
比岁兵戈息 , 山民幸有秋 , 麦畦翻雨种 , 瓜圃带霜收 。 吴泳 : 《和李宪使》,56 —2942
君不见四明山下寒无粮 , 九月种麦五月尝 。 戴表元 : 《采藤行》,69 —3642
……茅柴烧尽满林霜 。酿成社酒家家醉 , 炊得新粳处处香 。牵
罗南山 : 《田家》, 72 —3770
犊负犁朝种麦 , 开渠引水晚浇桑 。
戴 : 《 己 亥 十 月 晦 大 雷 雨》,
入冬常苦雨 , 昨夜又轰雷 。土烂麦难种 , 虫伤菜失栽 。⑤
59 —3096
瓮盎藏蔬后 , 耰下麦时 。农家冬最乐 , 我老颇能知 。 陆游 : 《十月》, 40 —2186
冬来更愧乖慵甚 , 醉过收荞下麦时 。 陆游 : 《读易二首》,40 —2186
正看溪碓舂粳滑 , 又见山坡下麦忙 。 陆游 : 《初冬》, 40 —2191
初冬 陆游 : 《梅 市道 中 二 首》, 40 —
蓼花低蘸水 , 枫树老经霜 。箫鼓迎神闹 , 耰下麦忙 。
2217
陆游 : 《初 冬绝 句 二 首》, 40 —
下麦种荞无旷土 , 压桑接果有新园 。
2217
村庄三日雨 , 清晓怯凭栏 。洒地纷纷白 , 随风阵阵寒 。不愁客 丘葵 : 《入冬半月余二麦未种忽
衣薄 , 且为老农欢 。已有芃芃意 , 来春岁计宽 。⑥ 然一雨》, 69 —3653

① 按 , “菊花”, 流行本作 “梅花”, 据黄本改 。菊花盛开于重阳节 , 则种麦在九月上中旬前后 。宋诗中以


菊花开为种麦的物候者 , 比比皆是 。
② 
“过社”就是过了秋社 , 过了 “麦经两社”所规定的适宜种麦的期限 。山虽近 , 但经过了秋季 , 萧索
了 , 寒冷了 , 诗人已懒得攀登 。可见 , 当时的时令起码是晚秋了 。但是农民不管这个 , 地方政府也不
管这个 , 仍然在催耕 , 督促人们种冬麦 。
③ 诗写于十月十七日以后 , 这时 “垅麦青犹短”, 据曾文附表 , 冬麦从播种到出苗需 1 —3 星期 , 则播种
应在九月中下旬 。
④ 江南一些地方有秋收后赛庙庆丰收的习俗 。陆游《秋社》: “雨余残日照庭槐 , 社鼓冬冬赛庙回 。
”赛庙
似为秋社活动的一部分 , 则时间应在八月中旬左右 。这又是江南八月收麦的一证 。而 “下麦”则在晚
稻收获以后的晚秋时节 。
⑤ 据该诗所述 , 在入冬前麦子还没有种 , 或没有全种 , 入冬后麦子因雨多土烂而难种 , 可见 , 如果天气
正常 , 入冬后仍然可以种麦 。
⑥ “入冬”以立冬起计 , 则该诗所述已是十月下旬的事 ; 这时下雨 , 解除旱象 , 仍可种麦 。

・90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收割 ( 详后文) 。故而 , 这里的 “秋获后”应解释为场功完成以后为是 。可见《剑南诗稿》“种


麦”诗不足以证明宋代种麦在晚稻收获以前 。事实上 , 正是这位陆老夫子有不下八首描写在晚
稻显然已经收获的深秋或初冬种麦的诗 ( 详后表) 。当然 , 我并不否认也有秋收前种麦的 。如郭
祥正《青山集 ・田家四时》中的 “秋”诗云 : “开塍放余水 , 经霜谷将实 。更犁原上畴 , 坎麦亦
云毕 。
”“坎麦”就是挖穴种麦 。当时 “谷将实”, 但未收割 , 而 “更犁原上畴”, 这麦子当然不
是种在晚稻田上 。苏轼《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秋禾不满眼 , 宿麦种亦稀”, 宿麦与秋禾同
时存在 , 也不可能在同一田块中 。
在罗愿《鄂州劝农》的农事安排中 , “七月芟草 , 烧治荒田 。大麦小麦 , 上戊社前 。禾欲上
场 , 九月涂仓”, 种麦确实是在秋禾上场前 。曾文据此推断宋代种麦基本上在秋社前 。我认为 ,
七月整地 、八月上戊社前种麦的情形当时容或有之 , ① 但不能认为宋代南方种麦必须或基本上在
“八月上戊社前”种麦 , 抄自《齐民要术》, 是北方的经验 。② 我在《长》文中曾
八月秋社之前 。
经指出 : “‘麦经两社’是从北方的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 此说早已见于《齐民要术》, 它随着
麦作本身一起从北方传到江南 , 又与容易使人产生某种神秘感的 “麦备四时之气”的说法相结
合 , 成为某些人心目中的教条 。但这种经验并不适合南方的情况 , 因为南方温暖 , 种麦过早反
而会因出现冬前旺长等一系列问题而影响产量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并不刻板地遵从 ‘麦经
两社’的教条 , 而往往把播种期延后 。

从上表看 , 宋代南方种麦一般过了秋社 , 大多在晚秋九月 , 甚至入冬后还可以种麦 。朱熹
在淳  六年 ( 1179) 九月的《劝谕趁时请地种麦榜》中说 : “契勘秋来久旱 , 晚田失收 , 兹幸得
”③ 上引真德秀祈雨疏谈到季秋 ( 九
雨 , 可种二麦 。今劝人户趁此天时 , 多耕阔种 , 接济口食 。
月) 以来缺雨 , 使下田已种之麦和高田未种之麦受到干旱的威胁 。他甚至有十一月写的相同内
容的祈雨疏 。④ 这些记载与宋诗所述一致 。既然晚秋初冬可以种麦 , 种麦安排在晚稻收割以后 ,
除了特别晚熟的品种以外 , 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 何况宋代已有早熟的晚稻品种 。这种情况 , 为
在收获后的晚稻田中复种冬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
宋代在晚稻收获后复种冬麦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我在《长》文中举出了四条例证 , 这里再
补充几条 。请看下述诗句 。
其一 , 李曾伯《山中即事》: “手 岩菊嗅寒香 ……晚稻才收种麦忙 。 ” ( 62 —3248)
其二 , 舒岳祥《次韵和正仲种菜种麦二首》 ( 之一 ) : “稻畦已改翻泥细 , 麦陇初分趁势斜 。

① 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按干支记日十天一戊日 , 秋社一般在八月中旬 , 但不一定 , 或前或后 。“上


戊”则是八月第一个戊日 , 必在八月上旬 。因此 , 根据 “上戊社前”的要求 , 种麦应在八月上旬进行 ,
晚也不能晚于秋社日 。见罗愿 : 《鄂州劝农》, 载《罗鄂州小集》, 四库全书本 。
② 《齐民要术 ・大小麦第十》, 缪启瑜 : 《齐民要术校释》。看来罗愿的教条气比较重 。他在《尔雅翼》卷 1
中说 : “古称高田宜黍稷 , 下田宜稻麦 , 今小麦例须下田 , 故歌有曰 : 高田种小麦 , 终久不成穗 。
”四
库全书本也是照抄北方人的成说 。我在《长》文中引用其中 “今小麦例须下田”作为宋代下田种麦的
例证 , 不妥 。我又在《宋代稻麦复种资料表》中列入《鄂州劝农》中 “蚕沙麦种 , 四月收贮 ……月建
在午 ( 五月) , 秧苗入土”, 作为稻麦复种的证据之一 , 也不够慎重 。实际上这里只是说明农事季节安
排中收麦和插秧的顺序 , 这种顺序为稻麦复种提供了可能性 , 虽然部分稻秧可能插在收获后的稻田上 ,
但它本身并不能作为稻麦复种的证据 。
③ 《晦庵集》卷 6 。
④ 《西山文集》卷 50 载真德秀在戊寅十一月的《清源洞祈雨疏》中说 : “岁以稔闻 , 方惟多稼之喜 , 雨弗
时至 , 又深无麦之忧 。盖当播殖之期 , 正赖沾濡之泽 , 今高田欲种而无水以耕 , 下田虽种而无水以溉 ,
戚休所系 , 愁叹相闻 。 ”
・91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 ( 65 —3441) ①
觳觫倦耕眠树下 , 毕逋得食下天涯 。
其三 , 王炎《喜晴》: “雨过千畦 稏黄 , 趁晴割获可登场 ……雨过儿童饱饭牛 , 趁晴耕垦
” ( 48 —2567) ②
种来牟 。
其四 , 仇远《送客湖桥》: “赤叶冈头送客行 , 峰回路转石桥横 , 小春天气晴偏好 , 禾稼新
” ( 70 —3683) ③
收麦又耕 。
可知宋代确实存在晚稻收获后复种冬麦的事实 。下面对曾文质疑的材料进行辨析 。
许纶《田家秋日词》: “晚禾未割云样黄 , 荞麦花开雪能白 , 田家秋日胜春时 , 原隰高低分
”④ 我指出 :
景色 ……牧童 、牧童罢吹笛 , 领牛下山急归吃 , 菜本未移麦未种 , 尔与耕牛闲未得 。
“该诗描述在晚稻黄熟待割的秋日 , 田家呼唤牧童赶快领牛回家 , 以便饲牛备耕 , 因为晚稻收割
后马上就要移菜种麦了 —
——这正是晚稻与冬菜或冬麦复种的情景 。
”曾文则谓 : “将首句与末句
联系起来看 , 显然 ‘耕牛未得闲’与 ‘晚禾未割’无关 , 如果要实行稻麦复种的话 , 晚禾未割 ,
耕牛正好可以闲暇 。可能是耕牛还要在晚稻田以外的田地中忙活 , 所以才 ‘未得闲’, 因此 , 此
处稻麦也不构成复种 。
”田主把牧童唤回 , 当然是有所 “忙活”的 。“忙活”什么 ? 诗中明言是
准备移菜种麦 。种在哪里 ? 种在早稻等早秋作物的田上吗 ? 但诗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派荞麦盛
花 、晚稻黄熟的深秋景色 , 早秋作物田应早已收割翻耕 , 而且相当一部分已经种上荞麦 。晚稻
虽然 “未割”, 但 “云样黄”描述的潜台词是 “即将开镰”。在这当儿把牧童急急唤回 , 训示他
喂好耕牛 , 显然是要在即将收获的晚稻田上移菜种麦 。冬菜之所以育苗移栽 , 本来就是要缓解
晚稻收割后冬菜在大田中生长季节紧的矛盾 。菜本显然是移到收获后的稻田上 , 与菜本并提的
麦也应是这样 。如果麦子不是种在收获后的晚稻田上 , 它完全可以在这以前从从容容地种上 ,
不必在晚稻收获大忙时凑热闹 。而且 , 在秋社早已过去的深秋季节 , 麦子仍然待种 , 这本身就
是对南方 “上戊社前”种麦论调的否定 。
宋末元初的方回说过 : “后世大水大旱 , 田全无收 ……民间不敢报水旱者有之 。假如报官 ,
水则不敢车戽 , 旱则不敢翻耕 , 或以存所浸之水 , 或以留旱苗之根 , 查以待官府差吏核实 , 则
”⑤ 我指出 , “文中分析了当时民间不敢呈报受灾情况的原因 , 是
秋冬不敢种麦 , 而来年失种矣 。
怕因需要保留受灾现场待官核实而影响秋冬种麦 。这些田地原来必定是种有水稻等作物的 , 否
则谈不上受灾 , 可见冬麦是与水稻等作物复种的 , 而且有一定的普遍性 。
”按 , 方回说的这种情
况的确有代表性 。如朱熹曾经谈到绍兴府受灾 , 有人 “状诉检放秋苗不尽不实”, 朱熹调查以后
称 : “本府诸县检放委有不实去处 , 但今田土多是已种二麦 , 及为饥民采取鳬茈 , 锄掘殆遍 , 无
”⑥ 这里谈到原来种 “秋苗”的田土 ( 大部分当为稻田) 普遍种上二
复禾稻根查可见荒熟分数 。
麦 。曾文认为这是出于受灾后的无奈 , 不同于制度意义上的稻麦复种 。这不无道理 , 但仍需分
析 , 不可一概而论 。从宋代有关文献的记载看 , 每当秋粮失收 , 为了弥补损失 , 农民总是要多

① 同诗有 “已戒应门早了租”句 , 宋代一般在晚稻收割后交租 , 所以这里的种麦应在晚稻收割以后 。


② 稏为晚稻品种 。《双溪类稿》卷 9 此诗前有《社日》一首 。可见 , 此诗所反映的是秋社后收割晚稻并
紧接着播种冬麦 。
③ “赤叶冈头”是初冬或深秋的景色 ( 前一首诗即为《初冬即事》) , 因为天气晴好 , 被喻为 “小春”, 这
里的 “禾稼”应指晚稻 , “麦又耕”包括耕和种 , 为押韵 , 取 “耕”舍 “种”。
④ 许纶 : 《田家秋日词》, 《涉斋集》卷 4 , 46 —2446 ( 作者作许及之) 。
⑤ 方回 : 《续古今考》卷 19 《附论汉文帝复田租不及无田之民》, 四库全书本 。这是宋代南方秋冬之际种
麦的又一例证 。
⑥ 朱熹 : 《晦庵集》卷 21 《乞赈粜赈济合行五事状》。
・92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种二麦 , 政府也总是督促老百姓多种二麦 。在这些种麦的秋粮田里 , 一部分如果不受灾可能是


不种麦的 , 另一部分即使不受灾也是要种麦的 。因而 , 上引材料虽然是受灾以后的情况 , 但在
正常年景下 , “秋苗”收后种麦的也不应鲜见 。如真德秀的祈雨文中就反映在秋粮丰收后高田下
田都要种麦 。而且 ,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仍的国家 , 种麦的意义之一就是防灾抗灾 ; 灾害不是偶
发的 , 则为了防灾抗灾种麦也不是偶发的 。防灾抗灾正是麦作和稻麦复种推广的动力之一 。

   ( 四) 春耕 、秋耕 、冬耕与种麦

曾文否定宋代稻麦复种存在的另一论据是 , 宋代诗文中 “春耕”出现次数很多 ( 宋人文集


中检索到的春耕达 193 次之多 , 远多于秋耕和冬耕 , 仅宋诗中提到春耕的诗有 66 首 ) , “冬耕”
出现的次数也较多 ( 仅陆游《剑南诗稿》中提到冬耕的就不下 16 处 ) , 而 “秋耕”出现的次数
很少 (《全宋诗》中只出现 2 次 , 《四库全书》的宋人文集中也只出现 2 次) 。冬麦与水稻复种必
须经过秋耕 , 秋耕少说明稻麦复种少 。冬耕和以春耕冬春耕地上无麦为前提 , 春耕和冬耕的普
遍存在也说明稻麦复种很少 。
曾文的统计并不全面和准确 , 不过 , 在宋代诗文中 “春耕”多而 “秋耕”少 , 则是可以肯
定的 。① 但我认为 , 这不足以作为否定稻麦复种制存在的证据 。因为宋代诗文中虽然蕴藏了许多
有关农事的珍贵史料 , 但毕竟不是农田档案 , 不是农情报告 , 诗文中的例证未必具有统计学意
义 , 不能简单化地根据数字作比较 。在稻麦复种之外 , 宋代的确有大量单季种植的农田 ( 其数
量有些地方可能超过双季农田 , 但这本身并不能否定稻麦复种制农田的同时并存) , 冬耕和春耕
都是在冬闲田上进行的 , 其中有些田因为牛力缺乏或其他原因只春耕不冬耕 。陈  《农书》讲
早田收获后可翻耕种麦 , 晚田可待春而耕 , 但又强调冬耕 ( 包括翻耕后 “晒冬”和 “浸冬”
) 的
好处 。假如冬闲田有一半不冬耕 , 则春耕的农田数量应是冬耕农田的一倍 。但在《全宋诗》中 ,
“春耕”出现的次数竟然是 “冬耕”的十八九倍 。可见 , 这种相差悬殊的比例并非现实生活的春
耕田和冬耕田比例的真实反映 , 而是另有原因 。
“春耕”一词在中国出现很早 , 先秦时代就有 “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和 “春耕秋敛”
之说 , 春耕并非只是土壤耕作 , 它包括了春播 , 并往往泛指春季的农事活动 。春耕作为一年农
事活动的开始和象征而为诗人墨客所乐于吟咏 , 在诗文中出现次数很多实在不足为奇 。宋代诗
文中的 “春耕”, 或实指春天的农田耕作 , 或泛指开春后的农事活动 , 有时春耕与麦作同时出现
在一首诗中 。如曾巩《二月八日城北闲步》: “土膏初动麦苗青 , 饱食城头信意行 。便起高亭临
北渚 , 欲乘长日劝春耕 。
” ( 8 —460 ) “春泥深一尺 , 车马重重迹 ……泱泱漫田流 , 青青被垅麦 。
”② 这里的 “春耕”, 前者系泛指春天的农事活动 , 应包括麦田管理在
欲霁鸠乱鸣 , 将耕杏先白 。
内 , 后者则实指冬闲田的春耕 , 但亦与麦作并行不悖 。不少谈到春耕的宋诗中 , 同时出现对麦
田和麦作的描绘 , 可见春耕与麦作并非不相容 。
宋诗咏麦者非常之多 。据我检索 , “麦”字在《全宋诗》中出现 2790 次 , “种麦”出现 68
次 , 作种麦解的 “下麦”出现也有 11 次 , 其中绝大部分为冬麦 。种麦前一般是需要翻耕整地

① 据我的检索 , 在《全宋诗》中 , “春耕”有 221 条 , “冬耕”有 12 条 , “秋耕”有 5 条 。


② 梅尧臣 : 《发昭亭 ( 二月十二日) 》, 5 —252 。同类的诗句还有 : “柔桑蔽野麦初齐 , 布谷催耕雨一 @。 ”
( 释道潜 : 《游径山怀司马才仲》, 16 —918 ) “牛卧春 @小麦低 。 ” ( 李弥逊 : 《云门道中晚步》, 30 —
1712) “东阜好雨一犁足 , 麦半黄时秧半青 。 ” ( 葛绍体 : 《溪上》, 60 —3164) “小麦青青春恰半 , 一犁
江上看田翁 。 ” ( 王同祖 : 《庙山道中》, 61 —3178) “晓耕来鸟雀 , 麦垅纵牛羊 。 ” ( 陈师道 : 《烂石村》,
19 —1119) “ 麦家家趁晚晴 , 筑陂处处待春耕 。 ” ( 陆游 : 《北园杂咏十首》之五 , 40 —2188)
・93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的 , 上文引述的一些材料已说明这一点 , 如 “趁晴耕垦种来牟”、“牵犊负犁朝种麦”、“晴耕新
种麦 , 破块满田间”等 。赵蕃亦有 “晚禾场已筑 , 宿麦地初耕”的诗句 , 他甚至强调 “种麦贵
宿耕”。① 如果我们承认宋代南方种麦相当普遍 , 那么 , 就应该同时承认种麦前的翻耕也是相当
普遍的 , 只不过当时少用 “秋耕”这个词而已 。
为什么宋代诗文中 “秋耕”很少出现 ? 这就需要对 “秋耕”一词含义的历史发展作些考察 。
秋耕是牛耕推广后才逐渐发展出来的 。所以 “秋耕”一词出现较晚 。魏晋南北朝时期 , 耕耙耢
技术臻于完善 , 在《齐民要术》中 , 作为北方防旱保墒土地耕作技术的一环 , 秋耕受到重视 ,
而它是在冬闲田上进行的 。在温暖的南方 , 水稻等作物在田间的生长可以延续到八九月以至更
晚 , 在冬闲田上的耕作 , 一般属于冬耕而不是秋耕 。种麦前的农田耕作 , 虽然一般在秋天进行 ,
但与《齐民要术》等书所说的 “秋耕”有不同的意义 。宋代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 宋
诗亦以吟咏南方的为多 , 人们较少沿用北方流行的 “秋耕”一词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陈  《农
书》中谈到水稻收获后翻耕种麦 , 也没有使用 “秋耕”这个词 , 但这并不能否定宋代广泛种麦
和在种麦前耕作的事实 。
还要谈一谈 “寒耕”的问题 。为了增大冬闲田的分量 , 从而尽量缩小稻麦复种可能的地盘 ,
曾文从陆游《剑南诗稿》中收集了 16 条 “冬耕”的材料 , 这样做对于它试图达到的目的来说是
没有意义的 。因为曾文也承认宋代南方麦作有很大的发展 , 因此 , 冬闲田的例证再多 , 也是与
大量的冬种田同时存在的 。必须证明所有的 ( 起码是绝大多数的) 冬麦都种在晚稻收获之前 ,
才能否定稻麦复种制的存在 。但从上节举出的大量事实看 , 曾文无法证明这一点 。需要指出的
是 , 曾文急于求证而疏于鉴别 , 在《剑南诗稿》冬耕表中 , 竟把 “寒耕”的材料也收了进去 。
“寒耕暑耘”一词始见于《管子》, ② 是自古以来的成语 , 或称 “寒耕热耘”, 因为自古以来土地
耕作都是在寒冷的季节进行 。这里的 “寒耕”是泛指 , 可能是冬耕 , 也可能是春耕 。故表中陆
游《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暑耘日炙背 , 寒耕泥没脚” ( 40 —2197 ) , 只是延续既有
成语对农事活动的泛称 。“寒耕”不一定是冬耕 。有时 “寒耕”甚至是指冬麦种植前的土地耕
作 , 如李廌的《秋日杂兴》: “摇摇平冈雪 , 芬薌荞花白 ……寒耕暑方耘 , 古人勤宿麦” ( 20 —
1200) , 这里的 “寒耕”是在荞麦盛花的深秋季节进行的 , 显然是为了播种冬麦 。因此 , 曾文表
中陆游《初秋即事》: “却愧邻家常作苦 , 探租黄犊待寒耕” ( 41 —2225 ) , 也可能是种冬麦前的
耕作 。如果是冬耕 , 何必初秋就去租牛呢 ?

三  析 “稻麦二熟误解”论

在 “稻麦异地种植”论和 “稻麦不相衔接”论的基础上 , 曾文否定宋代文献中关于 “稻麦


两熟”的记载 , 并从季节 、土地 、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中论证宋代稻麦复种制之不可能形成 。在
这里 , 需要讨论三个问题 : 宋文献中的稻麦 “两熟”、“再熟”记载是否稻麦复种制的反映 ? 宋
代稻麦复种有没有可能形成一种耕作制度 ? 曾文为什么会否定宋代稻麦复种制的存在 ?

① 赵蕃 : 《口占》, 49 —2629 ; 《赠孙从之》, 49 —2618 。曾文试图以后世江南种麦有不经翻耕 , 直接打


“潭子”穴播的事实 , 解释宋代文献中 “秋耕”的 “缺失”, 并举黄震劝种麦文 , 种麦 “锄块而作孔亦
可种 , @地而撒子亦可种”为佐证 。但黄震这里说的只是穴播和撒播的不同方式 。从郭祥正《田家四
时》“更犁原上畴 , 坎麦亦云毕”看 , 穴播也要耕翻起垄 。宋代是否已出现和流行后世那样的直接打
“潭”穴播的方式尚难确定 。其实 , 宋代缺失的只是 “秋耕”这一名词 , 而非秋季种麦前耕作的事实 。
② 如《管子》卷 21 《臣乘马》: “彼善为国者 , 使农夫寒耕暑耘 , 力归于上 。 ”四库全书本 。
・94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 一) 宋文献中的稻麦 “两熟”和 “再熟”是稻麦复种制的反映

曾文说 : “宋代许多所谓 ‘稻麦两熟’的记载 , 实际并不表示当时已实现了稻麦复种制 。


如 : ‘熙宁四年 ( 1071) 大水 , 众田皆没 , 独长洲尤甚 , 昆山陈 、新 、顾 、晏 、淘 、湛数家之圩
高大 , 了无水患 , 稻麦两熟 , 此亦筑岸之验 。
’学者将其视为稻麦复种的记载 。实际上 , 此处稻
麦两熟也可以理解为由于圩堤高大 , 避免了水患 , 稻麦都有收成 。又如 , 许多论者都将《吴郡
图经续记》所载的 ‘其稼则刈麦种禾 , 一岁再熟’视为苏州地区稻麦复种的最早确切记载 , 但
‘刈麦种禾 , 一岁再熟’, 也可以理解为仅是农事季节上的衔接 , 并非一定是土地利用上的衔接 ,
即在刈过麦后的麦田中再去种稻 ( 或插秧) 。因为文献中接着提到水稻尚且有早晚多个品种 , 要
求 ‘农夫随其力之所及 , 择其土之所宜 , 以此种焉 。
’稻麦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作物 , 更应因
地制宜 , 宜麦种麦 , 宜稻种稻 , 而并非稻麦复种 。还有乾道七年 ( 1171 ) 江浙一带的 ‘麦已登
场 , 稻亦下种’, 也只是说 , 当时天气晴好 , 两项农活均告完成 , 并非一定指稻麦复种 。至于陆
佃所说的 ‘谪守海陵 , 逮麦禾之再熟’, 则很可能是因为泰州地属淮南 , 原本多稻 , 而距淮北为
近 , 复又宜麦 , 此处之再熟未必是稻麦复种之结果 。同样 , ‘吴中之民 , 开荒垦洼 , 种粳稻 , 又
种菜 、麦 、麻豆 , 耕无废圩 , 刈无遗陇 。
’也不一定指的就是稻与菜 、麦 、麻豆的复种 , 而是指
所有可以种植的土地都种上了作物 , 粳稻种于洼地 , 而菜 、麦 、麻 、豆则种于荒地 。
”又说 :
“元人戴表元也有诗描写兄弟二人同时在不同的两块田中进行收麦移秧的情形 : ‘伯收东冈麦 ,
仲移西塍秧’。这就是所谓的 ‘割麦栽禾’, 等到秋收之后 , 他在一年之内所获的收成就是所谓
‘稻麦两熟’, 即夏熟的麦子和秋收的稻子 。但 ‘东冈麦’和‘西塍秧’并不构成复种关系 。
”在曾
文看来 , “稻麦两熟”
并非发生在同一地块 , 而是发生在不同地块 , 只是表示稻麦两种作物都有
收成而已 , 根本不是学界通常理解的稻麦复种制 。我认为 , 这是曾文论述中最难成立的部分 。
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原来在黄河流域中下游 , 长期以来这里的作物一年种植一次 , 收获一次 ,
也即实行一年一熟制 。宋代以前文献中的 “两熟”基本上发生在中原以外 , 中原人把它作为新
鲜事来记载 , 一般同时指明其特殊条件 , 如气候温暖 , 土地肥沃等 。如杨孚《异物志》载 : “交
”这种稻被称为 “两熟稻”或 “再熟稻”。① 又如《魏书 ・高昌
趾稻 , 夏冬又熟 , 农者一岁再种 。
传》记载高昌 “气候温暖 , 厥土良沃 , 谷麦一岁再熟”。这里的 “两熟”或 “再熟”, 显然是指
相同的作物或不同的作物在同一年份相互衔接地种植在同一地块上 , 从而获得两次收成 。
这种语言习惯为宋代所继承 。宋代文献中的 “再熟”、“两熟”, 或指同一作物 ——
—稻 , 或指
不同作物 ——
—麦和稻 。但都发生在同一田块 , 故又有 “两熟田”之称 。前者又包括两种情况 ,
一种是再生稻 , ② 另一种是同一年份中两种两收的稻 。③ 后者主要是稻麦复种 。如 : 陈造《田家
叹》说 : “秧欲雨 , 麦欲晴 , 补疮割肉望两熟 , 家家昂首心征营 。
”《田家谣》又说 : “半月天晴
一夜雨 , 前日麦地皆青秧 。
” ( 45 —2429 ) 这里的 “两熟”显然是指稻麦两种作物相继种在同一

① 《太平御览》卷 839 “稻”引 。同卷引俞益期《 》谓 “交趾稻再熟”。《水经注 ・温水注》载俞益期的


信则说 : “名白田 , 种白谷 , 七月火作 , 十月登熟 。名赤田 , 种赤谷 , 十二月作 , 四月登熟 。所谓两熟
之稻也”。四库全书本 。
② 《吴郡志》卷 30 : “再熟稻 , 一岁两熟 。 《吴都赋》‘乡贡再熟之稻’。蒋堂登《吴江亭》诗云 : ‘向日草
青牛引犊 , 经秋田熟稻生孙 。 ’注云 : ‘是年有再熟之稻 。
’细考之 , 当在皇祐间 。今田间丰岁已刈 , 而
稻根复蒸 , 苗极易长 , 旋复成实 , 可掠取 , 谓之 ‘再撩稻’。恐古所谓 ‘再熟’者即此 。 ”
③ 《淳  三山志》卷 41 引马益《福州》诗 : “两熟潮田世独无 。 ”四库全书本 。《景定建康志》卷 18 载
“半阳湖”, 水半冷半热 , “民种稻则溉热水 , 一年再熟”。四库全书本 。
・95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地块上而获得两次收成 。
《宋会要》食货 63 之 117 载绍兴十六年 ( 1146 ) 淮南庐州知府吴逵奏 :
“土豪大姓 、诸色人就耕淮南 , 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 , 岁收谷麦两熟 , 欲只理一熟 。如稻田又
种麦 , 仍只理稻 , 其麦佃户得收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61 记同一事时则说 : “岁收二熟
者 , 勿输麦 。
”既然 “岁收二熟”其一为麦 , 另一无疑是稻 。两者完全一致 。这是宋代政府鼓励
稻麦复种的又一事例 。陆佃谪守淮南的海陵 , “逮麦禾之再熟”, ① 无疑也是 “谷麦二熟”, 而不
可能有别的解释 。看来 , 稻麦复种一年两熟在淮南相当普遍并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种植制度 ,
因为如果只是偶发的个别现象 , 就不会用一个专门词来概括和表述它 , 也不可能成为政府制定
政策所考虑的对象 。
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淮南 。李流谦《闰重阳有感次宋景文公韵》: “引满白醪欣再熟 , 尽
开黄菊耐深秋 。
” ( 38 —2119) 诗人在黄菊盛开的闰九月欢饮庆 “再熟”, 这 “再熟”不但是指晚
稻丰收 , 而且是指夏麦丰收 。这也是晚稻和冬麦复种的一例 。又四库全书本黄  《勉斋集》卷 9
《与郑成叔书》载 : “久 ( 早) [ 旱 ] 风雨可畏 , 近城两熟之田皆无所伤 。
”“两熟”亦兼稻麦 , 而
以称田 , 其指同一田块中的稻麦复种更无可疑了 。
再看曾文质疑的一些例证 。
《吴郡志》: “熙宁四年 ( 1071 ) 大水 , 众田皆没 , 独长洲尤甚 , 昆山陈 、新 、顾 、晏 、淘 、
湛数家之圩高大 , 了无水患 , 稻麦两熟 , 此亦筑岸之验 。
”曾文说这仅仅表示圩内的稻麦都有收
成 。但难道圩内只种稻麦吗 ? 为什么不说五谷 “五熟”或粮 、菜 、豆 、麻 “多熟”呢 ? 而且 ,
圩内基本上是水田 , 水田种麦如果不是与水稻复种 , 难道是把水稻替代了吗 ?
《吴郡图经续记》: “其稼则刈麦种禾 , 一岁再熟 。
”这一史料反映了宋代吴郡实行稻麦复种
制 , 其实是再清楚不过了 。请注意 , 这里的 “稼”非指作物 , 而是种植的意思 , 讲的正是种植
制度 , 其次序是 “刈麦种禾”, “一岁再熟”。“再”包含自我重复的意思 , 无疑是指稻麦在同一
地块中连接生产自我完成两熟的过程 。如果这里仅仅是说种麦 , 又种禾 , 那么全国大多数地方
都是这样的 , 没有需要记载的特别之处 。下文 “择其土之所宜 , 以此种焉”, 主要是指水稻品种
的选择 。而且 , 适应当地风土条件而创造的稻麦复种方式 ( 当然也包含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 如
修筑圩田等) , 并不违背因地制宜的原则 。至于宋末元初戴表元诗中的 “伯收东冈麦 , 仲移西塍
秧”, ② 是指兄弟俩分别在不同地块上干活 , 与这里的 “刈麦种禾 , 一岁再熟”实在沾不上边 ,
怎么能用前者来否定后者是稻麦复种呢 !
在《兴隆府劝农文》中 , 吴泳根据自己在吴中 ( 泛指太湖流域) 生活的体会 , 拿豫章与吴
中的农事比较而指出前者的不足 。其文曰 : “吴中之民 , 开荒垦洼 , 种粳稻 , 又种菜 、麦 、麻 、
豆 , 耕无废圩 , 刈无遗陇 。而豫章所种 , 占米为多 , 有八十占 , 有百占 , 有百二十占 , 率数日
”③ 相对于豫章的一年一获 , “自余三
以待获 , 而自余三时 , 则舍穑不务 , 皆旷土 , 皆游民也 。
时 , 则舍穑不务”, 吴中农民 “种粳稻 , 又种菜 、麦 、麻 、豆”, 让洼地修成的圩田一年到头都
长满庄稼 , 即所谓 “耕无废圩”, 这不是复种又是什么呢 ! ④
世事沧桑 , 不少古代的词汇在历史发展中都发生了变化 , 但 “两熟”、“再熟”的这种含义

① 陆佃 : 《陶山集》卷 13 《海州到任谢二府启》, 四库全书本 。


② 戴表元 : 《剡源文集》卷 27 。
③ 吴泳 : 《鹤林集》卷 39 。
④ 曾文还否定宋孝宗所说 “近日雨  尤好 , 麦已登场 , 稻亦下种矣” 《
(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 50) , 系稻
麦复种的反映 。所谓 “雨  尤好”指需晴则晴 , 需雨则雨 , 使收麦和插秧这两项对天气条件要求不同
的农活都能顺利完成 。这两项农活是衔接在一起的 , 其中应该包括稻麦复种 。
・96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却延续至今 。我们现在说的 “一熟制”、“两熟制”、“多熟制”都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宋代


“两熟”和 “再熟”的含义 , 也是既从前代继承 , 又与后世衔接的 。质言之 , 用以表示具体作物
的种植制度的 “两熟”和 “再熟”, 是指一种作物或两种作物在同一地块复种 ( 或再生 ) , 从而
一年内能够获得两次收成 , 这是古今相通的 。①

   ( 二) 宋代稻麦复种已经形成为比较稳定的种植制度

承认或否认稻麦复种在宋代已经形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种植制度 , 是我和曾文最根本的分
歧 。关键是彼此对宋代冬麦究竟是与晚稻复种 , 还是与早稻复种有不同的认识 。
认为宋代的稻麦复种是冬麦复种在早稻田上 , 曾经是农史界的主流意见 。这种意见的主要
根据是陈  《农书》中以下一段话 : “早田刈获才毕 , 随即耕治晒暴 , 加粪壅培 , 而种豆麦蔬
茹 , 以熟土壤而肥沃之 , 以省来岁功役 ; 且其收 , 又足以助岁计也 。
”其中的 “早田”被理解为
早稻田 。由于陈  《农书》在农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 这条材料显得很有分量 。上述意见也就在
相当长时期内为人们所信从 。曾文继承了原来主流意见中关于 “早田”系早稻田的解释 , 而又
有所发展和变化 , 从而建构了否定宋代形成稻麦复种制的观点 。
第一 , 它为此说补充了一条材料 , 这就是徐经孙《秀岩》诗中的 “早田得雨秋耕遍” ( 59 —
3114) 。曾文认为这 “可能与稻麦复种有关 , 秋耕是为种麦等作准备 。这是早稻收获之后用稻田
种麦的情况”。它又用季节的制约论证冬麦只能复种在早稻田上 : 宋代江南晚稻一般阴历九十月
收获 , 有的甚至晚到十一月 。收获后还要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地才能种麦 。过迟播种 , 特别是
迟至温度很低的寒冬腊月来播种 , 必然会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及其产量 。所以只要可能 , 南方依
然会选择秋社日播种麦子 。而现代农学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尚没有发明小麦移栽技术的宋
代 , 只有两种可能 , 一是接受迟播所致的产量不高的事实 ; 一是将麦与早稻结合 。从 ……‘早
田得雨秋耕遍 , 晚稻如云岁事登’的诗句来看 , 南方地区的稻麦复种最有可能选择的是麦与早
稻结合的形式 , 而与晚稻不相干 。

第二 , 把 “早田”和 “高田”联系起来 , 并以此论证稻麦复种形成的途径 : “陈  《农书》
所载的用于稻麦复种的 ‘早田’, 以及徐经孙《秀岩》诗中的 ‘得雨秋耕遍’的 ‘早田’, 也属
于高田一类 。高田易旱 , 为此 , 人们往往选择一些生育期较短 、成熟较早的品种进行种植 。所
以有 ‘高田种早’的说法 ……高田在秋季或以前即可收获 , 较其它稻田为早 , 所以又称为早田 。
又由于高田排水性好 , 收获过后可以用来种植麦菜蔬茹等旱地作物 , 于是便有了稻麦等多种形
式的复种 ……高田 , 原本只种麦 、粟等旱地作物 。经过改造之后 , 有水源灌溉 , 方可种稻 , 于
是才有稻麦复种的可能 。

第三 , 与传统的主流意见不同的是 , 传统主流意见承认宋代形成了稻麦复种制 , 曾文却以
此论证宋代稻麦复种制之不可能形成 。因为 “冬麦只能复种在早稻田上”, 而宋代南方早稻很
少 , 稻麦复种不可能普遍 。同时 , “从宋代有关稻麦复种的材料来看 , 当时的稻麦复种存在两种
方式 : 一是早田收获之后种麦 ( 陈  《农书》所载) ; 二是麦收之后种晚稻 ( 叶梦得和杨万里提
到的情况) 。这两种复种方式并不能组合形成人们所想像的稻收之后种麦 , 麦收之后种稻这样一
种固定的一年二熟制 , 而至多只能形成早稻 —麦 —晚稻这样一种二年三熟制 , 即在同一块田中 ,
每年二月至八月种早稻 , 八月至次年六月种麦 ; 六月至十月种晚稻 ; 十月以后冬耕灌水 , 或种

① 也有例外的情况 , 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24 中的 “夏秋二熟”, 指一个地区一年之内作物收成的两


个季节 , 但这并非讲同一田块具体作物的种植制度 。
・97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冬菜 。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 , 而实际上 , 早田收获之后种麦 , 以及麦收之后种晚稻可能是分别


出现在不同的地区 , 不同的地块上的不同的耕作制度 。

如果真像曾文所说的 , 晚稻在九十月以至十一月才收割 , 收割后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整地
才种麦 , 那冬麦的产量肯定大受影响 , 从而使复种冬麦成为不划算的事 。但宋代晚稻已经育成
许多熟期不同的品种 , 其中 , 八月收获的早熟晚稻已占相当显著的地位 。《长》文已从臣僚向皇
帝的奏报 、范成大与陆游等人的诗篇以及方志中举出不少例证加以说明 。笔者再举一些事例 :
张耒《光山谣》: “八月获稻田无水” ( 20 —1155 ) ; 晁公遡《闻稻有成》: “香稻既收八月白 , 晚
花能开百日红” ( 35 —1998) ; 王十朋《前中秋一日舟过山阴晚稻方熟忽动乡思呈先之》: “山阴
晚稻熟 , 万顷黄云平” ( 36 —2018 ) ; 周南《偕蹈中过书坞归二十韵》: “八月登秔稻 , 西风理钓
丝” ( 52 —2739 ) ; 苏辙《秋社分题》: “南亩场功作 , 东家社酒香” ( 15 —868 ) ; 杜耒《秋晚》:
“获稻已空霜未落 , 秋风虽老雁犹迟” ( 54 —2823) ; 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八月初一 , 好
个消息 。积雨报初晴 , 新凉生八极 。禾稻满田畴 , 催人早收拾” ( 60 —3142) 。
以上记载表明 , 栽种早熟晚稻绝不是个别的偶发的现象 , 而带有相当的普遍性 。有的地方
早熟晚稻已经成为秋禾的主要部分 ( 详后) 。既然存在八月收获的早熟晚稻田 , 难道宋代的农民
会专拣九 、十月以至十一月收割的晚稻田去复种冬麦吗 ? 从上引 “晚稻才收种麦忙”、“趁晴割
获可登场 ……趁晴耕垦种来牟”、“禾稼新收麦又耕”等诗句看 , 宋代农民晚稻收割后种麦是抓
得很紧的 , 用明末清初《补农书》的材料论证需要一个多月时间整地也未必妥当吧 ! 曾文附表
载上世纪 80 年代初浙江农大的试验数据表明 , 阳历十一月十一日播种的小麦各种性状最好 , 在
这以后播种的就要差些 。从上文所引述的材料看 , 宋代南方种麦多在阴历九月 , 也有在初冬十
月的 ; 稻麦复种应该是在这一时段之内 , 尤其是九月 。并没有超出曾文表列的最佳时段 ! 因此 ,
用季节限制否定宋代冬麦可以复种在晚稻田上 , 是不能成立的 。
明白此点 , 曾文所说宋代没有发明小麦移栽技术 , 因而不可能形成稻麦复种制的观点就不
能成立了 。事实上 , 明清南方种麦比宋代晚得多 , 为了缓和季节矛盾才催生出小麦移栽技术 ,
而这项技术并没有推广 。宋代种麦比明清早 , 没有实行小麦移栽的必要 ; 而这更不会影响稻麦
复种的实行 。
那么 , 陈  《农书》关于 “早田”收获后种麦的记载应该如何看待 ? 如果按照曾文或以前
的主流意见 , 把陈  《农书》中的 “早田”理解为 “早稻田”, 那就与宋代诗文中众多晚稻田复
种冬麦的记述相抵牾 。我在《长》文中提出 : “早田”和 “晚田”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
含义 , 虽然有些地方存在 “早田”种早稻 , “晚田”种晚稻的情况 , 但不应把 “早田”等同于早
稻田 , 把 “晚田”等同于晚稻田 。应该对陈  《农书》的“早田”作比较宽泛的理解 , 即理解为
种植成熟较早的水稻或其他旱作物的田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 , 让我们分析以下两条史料 。
其一 , 朱熹的《奏救荒画一事件状》。其中强调对民间受灾田亩的查核工作必须在 “其未获
之际便行检踏”, 才能了解到实情 。
“所以着令诉旱自有三限 : 夏田四月 , 秋田七月 , 水田八月 ;
盖欲公私两便 。
”但有些官吏 , “但据传闻 , 云诉旱至八月三十日断限 , 遂至九月方检早田 , 则
非惟田中无稼之可观 , 至于根查亦不复可得而见矣 。 ”朱熹建议 “目下差官检踏 ( 旱 ) [ 早 ] 田
荒熟分数 , 其中晚稻田却候八月受状节次检踏”。① 在这里 , “夏田”就是麦田 , “秋田”相当于
“早田”, “水田”相当于 “晚田” ——
—“晚稻田”。“早田”七月份尚未收割 , 则收割应在八月 ,
所以九月勘查时 , 已 “无稼可观”, 其中部分可能种上冬麦 , 或已翻耕 , 以至 “根查亦不复可得

① 朱熹 : 《晦庵集》卷 17 。
・98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而见矣”。这些 “秋田”或 “早田”种的显然并非早稻 , 而是早熟晚稻 。①


其二 , 就是曾文引述的徐经孙《秀岩》诗 。“早田得雨秋耕遍”, “可能与稻麦复种有关”,
不错 ; 但认为 “早田”就是早稻田则未必 。曾文忽视了该诗的题注 : “在临武 , 淳祐丙午九月上
 题”。② 如果这里的 “早田”是早稻田 , 又是与冬麦复种的 , 应该是七月收获 , 八月秋社前种
麦 , 何以至九月才 “秋耕遍”而还没有种麦呢 ! 可见 , 这些 “早田”种植的应是八月收获的早
熟晚稻 。如果这里确实实行稻麦复种的话 , 不可能是冬麦与早稻复种 , 而恰恰是曾文力图否定
的冬麦与晚稻的复种 ( 九月翻耕后种麦还是来得及的) 。
有了这两条证据 , 我提出的 “应对早田作比较宽泛的理解 , 它应包括早熟晚稻田在内”, 就
不是单纯的推论了 。退一步讲 , 即使我这个推断不能成立 , 陈  《农书》的 “早田”确系早稻
田 , 也不能因此否定冬麦与晚稻复种的众多事实 。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释 : 《秀岩》一诗 “早田得雨秋耕遍”后面是 “晚稻如云岁事登”;
与 “晚稻”相对应的 “早田”, 难道不应是早稻田吗 ?
原来宋代诗文中的 “晚稻”有早晚之分 , 有宽狭二义 , 在使用有关史料时需加甄别 。
我在《长》文中指出 , 唐代的水稻大多是晚稻 , 一般在九十月成熟 , 宋代培育了不少早熟
的晚稻品种 , 《宋会要》和绍定《四明志》都提到八月成熟的 “晚稻”。沈括《梦溪笔谈》卷 26
说 : “稻有七月熟者 , 有八 、九月熟者 , 有十月熟者 , 谓之晚稻 。
”这里说的晚稻应该包括八 、
九 、十月成熟的 , 是广义的晚稻 。称八月成熟收获者为 “晚稻”, 乃就其广义而言 , 可理解为从
八月开始收获的水稻 。但人们有时又延续过去的习惯 , 指称九月下旬以至十月才成熟者为晚稻 ,
这是狭义的晚稻 。景泰《会稽志》中把水稻品种分为 “蚤熟”的 、“次 ( 熟) ”的和 “见霜乃熟”
的三大类 ; 后者就是狭义的 “晚稻”。陈造《房陵十首》“更教晚稻饱霜收 。 ”自注 : “稻待霜乃
收 , 曰饱霜米 。 ③
” ( 45 —2439) 即此 。这种晚稻亦称 “霜稻”。 相对于这种 “待霜乃收”的晚稻 ,
则八月以至九月上中旬收获的晚稻可以称为早熟晚稻 。宝祐 《重修琴川志》所载的不少稻种
( 包括传统的晚稻品种如红莲 、白稻等) 均注明 “有早晚二种”, 是宋代晚稻有早晚之分的证据 。
陆游《秋词》中七 、八 、九月都有获稻的描写 , 其中七月收获的是早稻 , 八月收获的是早熟晚
稻 , 九月收获的部分属晚熟的晚稻 ( 即狭义的晚稻 ) ( 40 —2220 , 说见《长》文 ) 。陆游《秋日
郊居》又云 : “上客已随新雁到 , 晚禾犹待薄霜收 。 ”自注 : “剡及诸暨人以八月来水乡助获 , 谓
之上客 , 以其来自山中也 。
” ( 39 —2178 )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条材料 。山区农民每年八月像候鸟
那样到水乡助获 , 与近代关中的 “麦客”相似 。在这首诗中 , “上客”助获的八月开始成熟的水
稻明显区别于薄霜而收的 “晚禾”。但上引王十朋诗说他在中秋前看到 “山阴 ( 按 , 山阴是陆游
的老家 , 在今绍兴 , 属会稽郡) 晚稻熟 , 万顷黄云平”。显然 , 陆诗的 “晚禾”是狭义的晚稻 ,
而王诗的 “晚稻”则是早熟的广义晚稻 。当时 , 山阴等地水乡早熟晚稻一定种植得很多 , 以至
需要山区农民助获 。在嘉泰《会稽志》中 , “蚤熟”品种 5 个 , “次 ( 熟) ”品种中初秋成熟的品
种 3 个 , 中秋至霜降前成熟的品种 22 个 , “得霜乃熟”5 个 ; 可见数量最多的是早熟的晚稻品
种 。把这些材料联系起来看 , 早熟晚稻在会稽郡应已成为秋禾中的主要部分 。早熟晚稻的普遍
种植适应了稻麦复种推广的需要 。山阴等水乡在早熟晚稻收获时之所以求助于山区农民 , 应与
稻麦复种推广引起的劳动力紧缺有关 。这种情况恐怕并非会稽一郡为然 。

① 宋代南方早稻一般七月收割 , 也有早至六月收割的 , 详见《长》文 。


② 临武在湖南今县 。 “上  ”是宋代官吏每月上旬的休假日 。
③ 如陆游《岁暮》: “露葵收半绿 , 霜稻杵微红 。 ” (39 —2167) 《秋思》: “风林脱叶山容瘦 , 霜稻登场野色
宽。” (39 —2176) 《书喜二首》: “冰鱼可钓羮材足 , 霜稻方登籴价平 。 ” (40 —2213)
・99 ・
历  史  研  究 2006 年第 2 期  

弄清 “晚稻”的早晚之分 , 宽狭二义 , 是解开有关史料疑团的一把钥匙 , 而昧于 “晚稻”


的早晚之分 , 宽狭二义 , 则是曾文失误的认识上的根源之一 。
现在再来读《秀岩》诗 , 就会豁然开朗 。诗中九月成熟收割 ( “登”
) 的 “晚稻”, 原来是指
狭义的晚稻 , 拿它来和包括种植早熟晚稻在内的 “早田”相对应 , 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朱熹的
《奏救荒画一事件状》的 “晚稻田”八月尚在 “未获之际”, 也应属于狭义的晚稻 。
用这种认识分析 “高田”和 “早田”的关系 , 问题就比较清楚了 。曾文既把 “早田”等同
于 “早稻田”, 又把 “高田”等同于 “早田”, 也就是说高田只能种早稻 , 因此主要在高田实行
的稻麦复种也就只能是冬麦与早稻复种了 。但宋代诗文中不乏高田或山田种晚稻的记载 。如陈
元晋《田间》: “高田拍拍水连塍 , 早稻将齐晚稻深” ( 57 —3024 ) ; 项安世《田间观雨忆叶正则
旧话》: “风中晚稻离离长 , 雨后高田聒聒流” ( 44 —2374 ) ; 虞俦《二十三日被旨再往天目谢雨
留数语壁间》: “尽喜山田秧 稏” ( 46 —2464 ) ; 陈宓《往溪源祈雨赓李司法 [ 鉴 ] 韵》: “欲见
高田翻 稏 ( 按 , “ 稏”系晚稻品种 ) ” ( 54 —2856 ) ; 陆游《水村曲》: “山村今年晚禾早”
( 39 —2182) ; 等等 。可见高田并非只能种早稻 。但是 , 当时确实有 “高田种早 , 低田种晚”之
说 。① 人们甚至说 : “莫学陵田栽晚稻 , 一阵霜风无可收 。
”② 这恐怕是从许多惨痛教训中得出的
经验 。表面看来上述两种记载是对立的 , 但如果用 “晚稻”的不同含义去理解 , 矛盾就迎刃而
解了 。这里的陵田所种的受霜风严重威胁的 “晚稻”, 应是狭义的 、晚熟的晚稻 , 而上面所引高
田所种的晚稻 , 多数恐怕是广义的早熟的晚稻 。“高田种早 , 低田种晚”中的 “晚”, 也是狭义
的晚稻 , 而 “早”则包括早熟晚稻在内 。这样理解 , 各种不同记载就不致相互抵触了 。即使这
样 , 也不能把 “高田种早 , 低田种晚”绝对化 , 用它来否定晚稻与冬麦的复种就更不恰当了 。
曾文认为宋代的稻麦复种只能是冬麦复种在高田的早稻田上 , 如果这一论断成立 , 稻麦复
种的确不能构成循环接续的过程 , 也就是说不能形成稳定的稻麦复种制 。但事实并非这样 。我
认为 , 上文的分析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宋代诗文的大量记述表明 , 冬麦主要复种在晚稻田上 , 而冬麦收获后可以复种晚稻 ; 冬麦
收割后的五月至八月是晚稻在大田生长时期 ; 晚稻收割后的九月至次年四月是冬麦生长时期 ,
两者已经能够构成循环接续的过程 。
建炎以来 ,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 , 南方对粮食的需求 、尤其是对麦类的需求急剧增长 , 成为
稻麦复种制发展的强大动力 , 南宋政府也采取了相应政策鼓励麦作和稻麦复种 。唐代以来水稻
移栽技术的普及和宋代一批早熟晚稻品种的育成 , 解决了关键的技术难题 , 使稻麦复种在季节
安排上成为可能 。而土壤耕作 、农田整治 、筑围捍田 、水利排灌 、积肥施肥等技术的发展 , 又
为稻麦复种提供了物质保证 。以长江下游为中心的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 不但具备了
可能性 , 而且具备了必然性 。宋代 、尤其是南宋有关稻麦复种的材料显著增多 , 涉及长江流域
南北的广大地域 , 有些记载并非孤立的事例 , 而是反映了一个地区带有普遍性的情况 。稻麦复
种在农书中也已经有所反映 , 并出现了 “麦禾两熟”、“刈麦种禾 , 一岁再熟”、
“ ( 稻麦) 两熟之
田”等表示稻麦复种已经制度化的说法 , 这也说明稻麦复种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相当的广泛性 。
凡此种种 , 表明宋代 ( 主要是南宋) 稻麦复种的确有较大的发展 , 已经形成具有相当广泛性的 、
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 。

① 真德秀 : 《再守泉州劝农文》, 《西山文集》卷 40 , 四库全书本 。


② 释道宁 : 《偈六十三首》, 19 —1143 。
・100 ・
再论宋代南方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

   ( 三) 为什么曾文会得出否定宋代形成稻麦复种制的结论 ?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 , 对反映宋代实行稻麦复种的大量记载 , 包括一些十分明显的事实 , 曾


文都予以质疑 、否定或无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我认为这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了先入为主
的成见 。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 一是作者从家乡获得的经验 , 二是作者从农书中获得的认识 。
曾文多次谈到他的家乡 ( 江西新干) 是水稻耕作区 , 很少种麦 , 邻近的村子有种麦的 , 也
是种在高地上 —
——以此作为他立论的基点之一 。不错 , 古今不能割裂 , 在一定前提下 , 以今证
古是可行的 。但古今又不能混同 , 历史并非直线发展的 , 不顾具体条件的变化以今天的情况比
附古代 , 也可能出错 。江西农村耕作制度古今有什么变化 , 我缺乏了解和研究 , 但有一个问题
值得注意和研究 , 这就是双季稻和稻麦复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江南 , 我们看到稻麦复种成为
主导的耕作制度后 , 对双季稻推广的 “抵制”和阻碍 。在江西 , 双季稻普及前后 , 稻麦复种的
比重也可能有所变化 。宋代 , 早稻在江西有较大的发展 , 为后来双季稻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一
旦双季稻形成主导性的耕作制度 , 就会取代和排斥稻麦复种 。因此 , 今天种麦和稻麦复种很少 ,
未必宋代就没有麦作和稻麦复种制的存在 ; 即就《长》文和本文所列举的事例看 , 宋代江西也
是不乏麦作和稻麦复种的 。由于双季稻的推广 , 由于当地小麦品质欠佳 , 由于南迁北方人后代
饮食习惯的南方化等等原因 , 后世江西的麦作比宋代收缩是完全可能的 。而且 , 中国南方是一
个很宽泛的概念 , 包括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相当大的不同地区 , 其耕作制度发展也有
不同的轨迹 。我们不能以今天一个小地区的经验 , 涵盖古代一个大地区的状况 。
农书说 , 种麦须在上戊社前 , 要在早田 ( 曾文理解为早稻田 ) 收获后种麦 。曾文认为宋代
稻麦复种不可能形成制度 , 正是以此为根据的 。既然麦子只能在秋社前播种 , 那么 , 它就不可
能种在收获后的晚稻田中 , 只能种在收获后的早稻田中 ; 冬麦收获后 , 不可能插早稻 , 即使插
上晚稻 , 收获后又不能继续种麦 。在这种情况下 , 稻麦复种当然不可能形成一种稳定的耕作制
度了 。但我已用大量事实指出 , 所谓 “上戊社前”种麦 , 只不过是从北方经验搬过来的 , 并不
符合南方实际情况的教条 。陈  《农书》的 “早田”, 是否就是指早稻田 , 尚可讨论 。但我已用
大量事实证明 , 宋代与冬麦复种的不是早稻而是晚稻 , 晚稻收获后可以复种冬麦 , 冬麦收获后
可以复种晚稻 。我在《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漫谈》一文中曾提出 , 农书创作的基础是广大劳动
人民的农业实践 , 它反映了历史上农业生产的状况 , 但是 , 由于主观和客观种种因素的制约 ,
又会出现农书的某些记载与农业生产实际 “背离”的现象 。因此 , 利用农书研究历史上的农业
生产 , 必须与其他历史文献 、出土文物等资料相互参照 。①
曾文包含了一些好的意见 , 指出了南方麦作发展遇到的种种制约因素 , 如果排除了其中对
某些材料的错误解释 , 那是很有意义的 , 提醒我们不要把宋代以至整个古代稻麦复种的发展程
度估计过高 。但如果由此而否定宋代稻麦复种已经形成制度 , 那就同样与历史事实不符了 。

〔作者李根蟠 ,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00863 。江西师范学院教授〕

( 责任编辑 : 王  和)

① 载《中国农史》2004 年第 2 期 。
・101 ・
H ISTORICAL R ESEA RC H NO1 2 , 2006

The Politics of Filmaking :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entral Film Censorship Committee in the Mid
1930s Wang Chaoguang ( 62)
The Cent ral Film Censor ship Co mmit tee was set up after a film censor ship system was estab2
lished by t he Natio nalist Part y. It was also a result of t he t hriving lef t2wing film indust ry. The
Natio nalist Part y felt t hreatened and became more co nservative. The co mmit tee , as an important
link in film censor ship , made co ncent rated regulatio n and co nt rol of films po ssible for t he Natio n2
alist Part y. It was a substit ute for and extensio n of t he former Film Censor ship Co mmittee under
t he Minist ries of Educatio n and t he Interior . The co mmit tee generally achieved it s original goals ,
but t he result of it s wo rk did not f ully co nform to initial expectatio ns.

More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ice2Wheat Multi2cropping in South China in Song Dy2
nasty : With a Discussion with Mr. Zeng Xiongsheng Li Genpan ( 79)
Winter wheat was mainly grown in late rice fields in t he So ng Dynast y. The fields co uld be
used for late rice in t he following year when t he winter wheat was harvested. Thus a rotatio n
too k shape. The term w an d ao ( late rice) bore bot h a broad and a narrow meaning in t he So ng
Dynast y , and“early fields” did not necessarily mean“fields for early rice. ” The multi2cropping
of rice and wheat was already a pop ular , well2established farming system in t he So ng Dynast y.

An Elaboration on the Examination of S hu Pa n B a Cui in the Song Dynasty Cao J iaqi ( 102)
S hu p an ba cui ( 书判拔萃 ) was o ne of t he examinatio ns fo r selecting official s in t he Tang
and So ng dynasties. In t he So ng Dynast y , it was given o nly in t he early Nort hern So ng , and was
banned t wice , for different reaso ns. The examinatio n was first given in t he t hird year of J ian2
lo ng , in t he L i B u ( Minist ry of Per so nnel ) . Candidates were required to co me f ro m an influential
family and have a po st in government . It was banned in t he fir st year of Dazho ngxiangf u , as it
failed to f unctio n as a selectio n mechanism. In t he sevent h year of Tiansheng , it was resumed as
o ne of t he regular examinatio ns , but was banned again later as it was not in accordance wit h t he
p rinciple t hat t he candidates were to be examined by t he emperor himself . S hu p an ba cui was a
st rict mechanism of selectio n t hro ugh examinatio n and was t horo ughly implemented. It s final ban
reflected to so me extent social changes in t he So ng Dyanst y.

“Scit ur emim longa regibus esse ma nus ”: Royal Power in Louis VIπs France
Huang Chungao ( 114)
Lo uis V I actively expanded royal power in France during his reign. His effort s p ut an end to
t he weakness of French royal power , and resulted in t he growt h of royal power in terms of bot h
it s co nnotatio n and denotatio n. U nder t he feudal system , he supp ressed separatist war s inside t he
royal territory and t hat of surro unding castle owner s. The idea of a united France began to e2
merge. He al so refo rmed t he management of royal affair s , and co nsolidated t he cent ralized au2
t horit y of t he Capetian Dynast y. His endeavor s had a benign interactio n wit h t he eco no mic , social
and religio us t rends of t he time. Instead of being a uni2dimensio nal power belo nging solely to t he
king , royal power penet rated into vario us eco no mic , social and religio us fields , and was related
・191 ・

You might also like